新资本协议范文

时间:2023-10-12 10:57:27

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篇1

关键词: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内部模型法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4-031-04

一、 引言

自从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以下简称资本协议)以来,对银行持有的资本金实施更为精细化的监管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一种趋势。看似简单的资本协议实际上在银行资本监管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重新制定了资本充足率标准,将表内外所有资产纳入考虑范围,统一计算出风险加权资产。与之前仅仅考虑表内总资产量的标准相比,资本协议首次尝试将风险引入资本充足率的计量中,从而极大激发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显著提高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资本协议颁布后,巴塞尔委员会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并于2004年6月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继承并强化了资本协议立足于风险的资本监管理念,大幅改进了资本监管技术,建立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三大支柱对银行资本实行多层次的有效监管,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和灵活性,使银行资本精细化管理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新资本协议得到了许多国家、地区监管机构和银行业界的普遍认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近百个国家、地区明确表示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2月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将新资本协议实施正式提上日程。依据该通知的有关规定,新资本协议银行 将从2010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他商业银行(含外国银行子行)则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时间表。

近几年来,新资本协议在我国得到了监管机构、银行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新资本协议及其对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影响的文献也比较丰富[1],但针对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市场风险方面的内容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现阶段,尽管信用风险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来源,但市场风险的重要性已不可忽视。其一,中资银行资产规模自2003年股份制改造以来发展迅速。伴随着总资产规模的扩大,中资银行持有的按市价计量的投资(包括交易类证券及可供出售证券)的绝对规模亦快速增长。再者,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逐渐从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转向综合经营模式,成立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设立投行部门,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相继进入基金业、证券业、信托业等,并大力发展国外分支机构,实现国际化、综合化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显著提高。另外,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令全球众多的金融机构遭受到巨大损失,而大部分的亏损实际上来自于交易账户。以上种种凸显了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性。

本文在全面梳理巴塞尔委员会的市场风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市场风险内容在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发展轨迹,探索巴塞尔委员会针对市场风险的资本监管思路,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希望通过此研究为我国2010年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提供帮助。

二、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988年推出的资本协议仅考虑了信用风险。巴塞尔委员会于1996年对资本协议进行了补充,发表了市场风险修正案[2],将市场风险纳入到资本协议框架内实行资本监管。市场风险修正案主要表述了以下内容:

(一)将市场风险定义为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引发银行表内外资产减值或负债增值,从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二)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市场风险,划分出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 ,界定了要求计量并为之计提资本的市场风险范围,即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股票风险以及所有账户的外汇风险、商品风险。

(三)将交易账户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进一步分解为一般市场风险和特定风险分别予以计量。一般市场风险指的是市场利率或股市变动给银行相关的资产组合整体带来的风险。特定风险指的是单只债券或股票在一般市场风险之外的价值波动造成的风险。

(四)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以下简称内模法)两种备选方法计量市场风险和相应的资本,两种备选方法中可任选其一,也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混合使用进行计量。内部模型指的是风险价值(VaR)模型。

(五)使用内模法的银行必须对内部模型实施返回测试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验证结果的好坏将直接通过乘数因子作用在所需计提的风险资本上。此外,使用内模法的银行必须设有严格全面的压力测试程序用以评估银行资本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重大损失。若使用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对于压力测试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六)用于覆盖市场风险的资本构成除了资本协议规定的第一类和第二类资本之外,增加了短期次级债为第三类资本。

从资本协议框架下市场风险的角度看,市场风险修正案的推出是最重要的一块里程碑,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重大转变。市场风险修正案出台至今历经多次修订[3-5],先后形成了1997年修正案和2005年修正案,但上述6项主要内容所构建出来的市场风险计量及资本监管的框架基本未变,原样保留下来。

始于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新资本协议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促使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7月接连了《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修订》(以下简称2009年框架修订)[6]和《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量指引》[7],对新资本协议下的市场风险监管框架进行了迄今最大幅度的修补和完善。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

1.将压力风险价值(stressed VaR)新概念引入到资本计量中。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框架下的监管资本计算公式中增加了一项,变为max{VaRt-1;mc;VaRavg}+max{sVaRt-1;ms;sVaRavg},其中sVaR 表示压力风险价值。压力风险价值是指压力情景下的风险价值。具体来说,银行首先需要判别其投资组合处在压力之下的连续一年的历史时间区间,然后采用该时间区间内的相关市场风险因子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对其投资组合计量压力风险价值。

2.提高了以内模法计量特定风险的准入标准。银行除了需要满足2005年修正案中针对内部模型的6项前提条件之外[5],还要掌握计量没有被模型捕捉到的违约及信用评级迁徙风险(定义为新增风险)的方法论。关于如何计量新增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并没有给出硬性规定,但通过《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量指引》一文指定了需要以新增风险资本进行覆盖的头寸和风险范围,同时要求新增风险计量方法要和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同样稳健可靠,并可反映集中度、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若银行开发的内部模型不能全部满足该6项前提条件,或者银行无法提供令监管机构满意的新增风险计量方法,则只能使用标准法计量特定风险。

3.扩展了特定风险的覆盖范围。除了将新增风险的内涵从违约风险扩展至信用评级迁徙风险之外,还要求银行对其持有的关联交易组合额外计提资本予以覆盖。标准法中对于如何计量关联交易资本进行了补充说明。同时允许关联交易活跃的银行在满足一定条件下 使用内部开发的方法计量关联交易产品全面的价格风险。对于无法应用内部方法计量风险的关联交易头寸,必须使用相应的标准法计提风险资本。

以上这三个方面的重大修订,体现出金融危机之后市场风险计量及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一是对银行的交易账户头寸实施更加审慎的资本监管;二是强化了市场风险框架下信用风险的计量;三是加强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考量。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银监会紧跟巴塞尔委员会的步伐,顺应金融危机后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发展潮流,于2010年正式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全面反映出了2009年框架修订中的新变化。这对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请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将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其一,商业银行为抵御市场风险而持有的监管资本将大幅上升。一方面由于在内模法框架下引入了新增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导致监管资本所需覆盖的风险范围相应扩大。另一方面,监管资本计算公式中增加了压力风险价值项,更是直接大幅提高了监管资本要求。在此之前,压力测试虽被视为是对风险价值模型的补充,但其结果一般只用于评估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并没有被纳入最低监管资本范畴。在当前的资本监管要求下这一状况已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压力风险价值实质上是将压力测试的概念引入到了风险价值模型中,即以风险价值模型的方式进行压力测试。根据上文中其定义不难看出,压力风险价值与风险价值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对历史情景的选择上。计算风险价值时所选择的历史情景应能良好地反映未来的市场环境,这样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风险。而计算压力风险价值时规定使用对交易账户头寸产生压力的历史情景,并不考虑该压力情景是否会在未来发生。由此计算得到的压力风险价值在数值上将大于风险价值,从而导致当前的监管资本较之前至少增加了一倍。

其二,商业银行在开发内部模型的过程中将面对新的挑战。《指引》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模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模型能够对交易账户信用风险实施更为精细化的计量。交易账户所涉及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债券等信贷类资金业务的信用风险两类。其中,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源自于交易账户的衍生产品。业界普遍采用当前敞口法,通过估算合约当前及未来的市值对其进行计量。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大多为标准衍生产品,结构简单,比较容易实现准确计量。债券的信用风险又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蕴含在一般市场风险当中,可以通过收益率曲线或信用息差曲线来进行计量。另外一部分就是与每单只债券挂钩的特定风险。因为市场上并不存在为单只债券量身定做的收益率曲线,所以与蕴含在一般市场风险中的信用风险相比,特定风险的计量难度要大得多。在实践中,风险价值模型往往无法捕捉到全部的特定风险,需要辅以其他的方法进行计量。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其三,商业银行新建或改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更为艰巨。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准确计量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风险计量严重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和可靠的信息系统,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两个环节上相对比较薄弱,亟待加强。实施新资本协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信息系统从建成运行到形成有效“战斗力”并非易事,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真正融入到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数据管理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欠账”较多,风险管理所需数据分散在前台多个交易系统中,整合难度很大。《指引》扩大了内部模型需要覆盖的风险范围,也就提高了对于数据管理的要求。

四、关于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若干建议

目前,我国银监会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工作。在市场风险方面,银监会先后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等多项有关文件,搭建了针对市场风险的监管体系。该监管体系以巴塞尔委员会最新推出的2009年框架修订为主要依据,但简化了对于特定风险的处理。笔者就实施新资本协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因此达标切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新资本协议是对国际活跃银行多年管理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内容庞大复杂,我国银行业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全盘遵照执行。考虑到以上两点,笔者建议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当深入领悟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有关指引的精髓,实施中注重从全局着手,把握实质,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精神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并不需要太过注意细枝末节。这是因为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成本巨大,过于追究细节可能会得不偿失,而立足于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往往事半功倍。应用到市场风险方面,建议在充分体现审慎和全面的核心监管原则的前提下,适度放松对具体风险测量技术手段的要求。举例说明,在建立计量市场风险的内部模型时,应尽可能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多的因素考虑进来,这是未来市场风险计量与管理发展的大方向。但对于内部模型中所涉及的具体的利率模型、信用模型等,选取原则应越简单越好。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特别注意加强数据管理工作。这里“数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数字化数据和非数字化信息。在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过程中,我国银行业普遍感到最头疼是数据质量和数据整合方面的问题。数据是风险计量的基础,数据缺乏足够的粒度、深度、广度或历史积累毫无疑问将会导致风险计量的偏差。当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正处在从单一依靠主观判断到量化分析技术与主观判断并重的转型期,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是当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数据基础建设方面下足功夫。

(三)我国银监会并不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之外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在现阶段实施新资本协议。但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这并非意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新资本协议代表着当前最先进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非新资本协议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灵活性高,可塑性强,应当把握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笔者建议非新资本协议银行先从实施成本较低的管理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的改良入手,并对数据管理进行前瞻性规划,为日后实施新资本协议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业务量逐年增长,但由于受定价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所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主要是面向简单产品类,对于复杂衍生产品或结构化产品领域则不敢过多涉足。笔者建议条件成熟的银行当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契机,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兼顾业务发展需求,通过对定价模型的研究努力提高定价技术能力,积极拓展自营、代客及做市商等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BCBS, “Amendment to the Capital Accord1 to incorporate market risks”[S], 1996

3.BCBS, “MODIFICATIONS TO THE MARKET RISK AMENDMENT, Textual changes to the Amendment to the Basle Capital Accord of January 1996”[S], 1997

4.BCBS, “The Application of Basel II to Trading Activities and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Default Effects”[S], 2005

5.BCBS, “Amendment to the Capital Accord to incorporate market risks”[S], 2005

6.BCBS, “Revisions to the Basel II market risk framework”[S], 2009

7.BCBS,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apital for incremental risk in the trading book”[S], 2009

作者简介:

新资本协议篇2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 新资本协议 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

从1974年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新协议的正式实施,再到2013年《巴塞尔协议Ⅲ》最新规定的出台,时间跨度近40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由于《巴塞尔协议》具有很强的公法性质,已被称为国际银行业的“游戏规则”,该协议提出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体现了银行监管中的先进理念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其中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因此,深入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安全稳健运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1974年,成立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即巴塞尔委员会,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制定者。其于1988年制定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银行的资本构成进行了确定,规定银行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两类,而且其中附属资本的额度要低于核心资本的100%;第二,以资产信用风险的实际大小,将资产划分为0、20%、50%和100%四个级别的风险档次;第三,通过对转换系数的设定将表外授信业务同样纳入到资本监管范畴;第四,确定银行的资本和风险加权总资产比值要高于8%,而且其中的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的比要高于4%。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根据当时银行业资本特点,了新的资本监管规则(即巴塞尔协议Ⅱ),对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进行了对应的规范与控制。《巴塞尔协议Ⅱ》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二是对风险反应更加敏感,三是将内部评级法作为其核心内容。

二、巴塞尔协议Ⅲ及其特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炉。该协议的草案于2010年提出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最终通过,并于2013年1月6日其最新规定。新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巴塞尔协议Ⅲ》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最低资本金比率要求,二是对一级资本的定义,三是对过渡期的安排。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最低要求将从目前的2%提升至4.5%。另外还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此外,商业银行更宽泛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则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根据新规定,银行需要在2015年以前达到最低资本比率要求。到时,不包括资本缓冲在内的普通股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要达到4.5%,一级资本比率要达到6%;同时对缓冲资本的落实更为宽松一些,商业银行可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分阶段落实。

《巴塞尔协议III》与先前版本相比,在很多监管指标上略有有所放松,这主要是面对银行施加的强大压力,为了如期推出新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不得不适当妥协。新协议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大幅度提高了对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从《巴塞尔协议III》对全世界商业银行的影响来看,该协议对欧洲银行业的冲击也比美国更大。由于新协议要求银行缩小资产负债表规模和业务范围。银行必须提高储蓄资金以避免潜在的资产损失,而投资者得到的贷款额将相应减少。这种影响对一些经济困难国家和中小银行尤为突出。相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大型银行担心的是更高的资本金要求会限制银行放贷能力。从我国来看,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际,中国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大中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超过10%,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在8%以上,平均拨备覆盖率则是超过150%。与国外的同行相比, 目前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所设定的监管要求已经可以覆盖《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而且多数银行都已经满足了这些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III》比国外同业要轻松很多。

三、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现状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操作风险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起步都较晚,当前大部分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基本处于初级模仿阶段,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同时,在风险管理实践过程中,因为大多数的商业银行正处于向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规范性阶段,对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对地方需要不断磨合、完善。因此,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应的管理人员不足、风险管理部门不完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合理、相关的经营操作风险披露不足等。加之当前商业银行缺少对应的风险计量模型与计量估值损失数据,导致在银行经营过程中,操作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需重点控制的风险之一。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信用环境,加之普遍存在的浮躁功利心态,伴随着银行操作流程设计失当、控制措施不力等问题,致使我国商业银行潜在较大的操作风险。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抵御能力,争取从制度到体制等多个方面达到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要求,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已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大约有10家银行已经开始着手根据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要求开始前期准备,并将材料上交银监会。但从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过程看,国内银行业与新资本协议中的相关标准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敢于正视并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前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甚至包括部分银行高层在风险认识、理解等方面还没有达到对应的标准,这是我国银行业后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所面对的最重要挑战。虽然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持统一支持的态度,但是在下面的分行以及县级支行是否能够贯彻和支持总行的相关精神也是一个疑问。若想达到新资本协议所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国内银行必须在对新资本协议的理解、认知等方面形成一个共识,推动建立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和体系。

四、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原则

从风险管理的实施来看,风险管理并非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与控制性活动,更不是银行为了需要而附属增加的一项管理类活动。风险管理必须渗透至银行的各个经营环节当中,同时内生到银行各项经营管理流程中。首先,银行全体人员必须都遵守原则。商业银行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所有的员工。在银行高层积极参与和贯彻的基础上,依靠全体员工才能将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控制目标实施下去,确保风险管理与实施的质量。其次,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必须遵照风险管理的原则。由于商业银行所经营的业务种类并不相同,而且所面临的地区经济环境、业务种类以及市场风险等都不同。所以,在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与推进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对应的差异化原则,针对不同业务以及经营环境的银行制定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方法,形成差异化的风险控制策略。

五、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策略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借鉴国外相关实施经验,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实践,在尽量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从多个方面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

(一)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风险管理意识的形成首先要从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做起,不仅将其作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更要将其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来实施。在银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向员工广泛而深刻的宣传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对风险管理与个人及银行整体的重要关系予以明确。积极消除陈旧观念以及惯性思维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影响,确保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念,使“风险―收益”的平衡理念成为银行经营的根本理念,促进风险管理文化成为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另外,商业银行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实施,逐步将风险管理的理念上升到文化,同时将文化融入到每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将所有的风险管理理念固化形成到每一条制度中,使得员工自觉遵守。同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促进风险控制管理在员工中变成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行为。

(二)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一个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从中协调与组织,各个主要业务管理部门通过执行银行主管部门推行的“三位一体”组织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而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整个风险管理实施的主体,因此其必须具备对应的风险管理独立职权,尤其要与产生各种风险的业务部门独立开来。因此,在组织架构方面,商业银行必须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在保证风险管理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使得风险的承担与监控工作相互分离,确保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与风险承担部门相互独立。另外,在职能方面,商业银行还必须针对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等管理权限问题,采用管理授权、控制目标设定的方法,将风险管理信息及时高效地传递给对应的分支机构,形成风险管理执行力。所以,各商业银行必须在认真贯彻监管部门对应的政策与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详细规定各项风险管理流程、方法,形成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三)积极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行情况,实施当前先进风险技术的主要目标在于完成全面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建设。在利用先进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的基础上,连续不断地收集大量的客户与市场信息,以达到识别客户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目的,完成对应的预警工作,最终达到科学确定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通过建立起对应的数量模型,利用定量分析工具完成对包括全球、全国、地区、行业以及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在信贷审查等风险管理方式的作用下,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业务风险进行控制。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中长期目标在于构建起成熟、完善的银行内部评价体系,在参照新资本协议标准的基础上,要逐步开始实施内部评级制度体系建设。考虑到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涉及到企业治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在学习同行业成熟经验的同时,通过引进先进评级理念和技术,促进企业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与完成。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借助专业评级公司的相关技术力量,建立起符合银行内部经营环境的基础数据库,形成相对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模型。

(四)强化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基础性建设工作

首先,形成完善的风险报告机制。通过建立机制,使各级管理人员、决策者了解、掌握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便于及时的采取对应的风险防范与经营策略,保证银行业务朝着健康的目标发展。第二,要建立起风险管理考评制度,通过对各级机构的风险管理动态考评,并以考评结果作为风险限额与授权权限的限制依据,促进各级分支机构更好的完成对应的工作目标。第三,建立并完善风险经理制度,通过对风险控制及管理人员的等级化管理,提高风险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为银行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性保证。当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风险经理及相关管理者的职能发挥,这个问题需要后续通过工作流程制定、激励机制的完善等方面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吉光.国内银行操作风险大案频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11)

[2]李懋,黄儒靖.巴塞尔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J].时代金融,010(11)

[3]潘建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X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D].中山大学. 2011-6

[4] William R Tracy, Mark Carey. Credit Risk Rating System at Large USBanks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9(24)

[5]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redit Risk Modeling: Current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R], April 2010

新资本协议篇3

乙方:_________

以上各方共同投资人(以下简称“共同投资人”)经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甲乙双方合作投资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共同投资人的投资额和投资方式

1、甲、乙双方同意,以双方注册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________公司)为项目投资主体。

2、各方出资分别:甲方占出资总额的_________%;乙方占出资总额的_________%。

第二条、利润分享和亏损分担

1、共同投资人按其出资额占出资总额的比例分享共同投资的利润,分担共同投资的亏损。共同投资人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共同投资承担责任,共同投资人以其出资总额为限对________公司承担责任。

2、共同投资人的出资形成的股份及其孳生物为共同投资人的共有财产,由共同投资人按其出资比例共有。

3、共同投资于________公司的股份转让后,各共同投资人有权按其出资比例取得财产。

第三条、事务执行

1、共同投资人委托甲方代表全体共同投资人执行共同投资的日常事务,包括但不限于:

(1)在________公司发起设立阶段,行使及履行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

(2)在________公司成立后,行使其作为股份公司股东的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3)收集共同投资所产生的孳息,并按照本协议有关规定处置。

2、其他投资人有权检查日常事务的执行情况,甲方有义务向其他投资人报告共同投资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甲方执行共同投资事务所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共同投资人,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民事责任,由共同投资人承担。

4、甲方在执行事务时如因其过失或不遵守本协议而造成其他共同投资人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5、共同投资人可以对甲方执行共同投资事务提出异议。提出异议时,应暂停该项事务的执行。如果发生争议,由全体共同投资人共同决定。

6、共同投资的下列事务必须经全体共同投资人同意:

(1)转让共同投资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

(2)以上述股份对外出质。

(3)更换事务执行人。

第四条、投资的转让

1、共同投资人向共同投资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共同投资中的全部或部分出资额时,须取得全部共同投资人同意。

2、共同投资人之间转让在共同投资中的全部或部分投资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共同出资人。

3、共同投资人依法转让其出资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共同投资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五条、其他权利和义务

1、甲方及其他共同投资人不得私自转让或者处分共同投资的股份。

2、共同投资人在________公司登记之日起________年内,不得转让其持有的股份及出资额。

3、________公司成立后,任一共同投资人不得从共同投资中抽回出资额。

4、________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按各共同投资人的出资比例分担。

第六条、违约责任

为保证本协议的实际履行,甲方自愿提供其所有的向其他共同投资人提供担保。甲方承诺在其违约并造成其他共同投资人损失的情况下,以上述财产向其他共同投资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条、其他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共同投资人协商一致后,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2、本协议经全体共同投资人签字盖章后即生效。本协议一式_______份,共同投资人各执________份。

3、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应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本协议签订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本协议签订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签字):

签订地点: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乙方(签字):

签订地点:

新资本协议篇4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电话:传真: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邮编: )

电话: 传真:

双方本着友好协商,互利互惠的原则,就甲方于24年9月18 日-19日在北京举办的“24风险投资扶持中国企业新加坡上市双赢模式推介会”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双方合作内容:

甲方发起并主办“24风险投资扶持中国企业新加坡上市双赢模式推介会”乙方作为本次推介会的合作单位与甲方合作,推介会举办地点为北京、举办时间为24年9月 18日—19日。

第二条双方合作权利与义务:

1、 甲方负责本次推介会的招商文案策划、演讲嘉宾的联系和确认、场地的落实与布置、对会场进行总体控制与协调,并负责保障本次推介会圆满顺利完成。

2、 甲方为乙方提供招商之宣传材料。

3、 甲方负责合作项目的媒体支持。

4、 甲方对本次推介会的招商文案,演讲嘉宾及用于招商的宣传材料,享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5、 乙方利用本身掌握的客户资源为本次推介会作招商工作,以付费客户为准。

6、 乙方招商收入,由乙方或参会人员直接以电汇形式在开会前一周内将会费汇入甲方指定帐户。

7、 乙方招收参会人员的会费,甲方按标准对招商价格7折与乙方进行结算。(注:甲方标准的对外招商价格为人民币3元/人)。甲方扣除乙方收入的应缴税金。

8、 乙方对外招商应保持和甲方一致或高于甲方价格,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降价,如甲方发现乙方有降价行为,甲方有权取消乙方合作资格。上一页1

我们猜您还喜欢:

___ 2.自有流动资金:____ 3.产品、产值、产量:____ 二、租赁期限共____年,即自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三、交接手续:____

四、经营目标 承租方在承租期内必须完成下列指标: 1.总产值:____元,其中____年____元;____年____元;____年____元。 2.实现利润:____元,其中____年____元;____年____元;____年____元。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五、租金 1.租金数额:____ 2.租金计算方法:____ 3.租金交付期限和交付办法:____________

六、租赁收入的分配 1.承租期间所得收入,除依法纳税外,以下列比例划分为承租方收入(含租金)、生产发展基金、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____________ 2.对承租方的收入,扣除租金外,每一租赁年度支付给承租方____,其余部分作为风险基金留存,承租方无权支配。具体办法为:____________ 3.承租经营者合伙承租成员在租赁期间可预支生活费。数额为:____________,预支办法为: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七、企业租赁前债权债务及遗留亏损的处理____________

新资本协议篇5

    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两难选择 对策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员国将于2006年12月底开始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以国际活跃银行为基础,详细地阐述了监管当局对银行集团的风险监管思想,同时新资本协议通过对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规范,来约束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完整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达到保证全球银行体系稳健经营的目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反映了国际大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经验,因此,许多非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也纷纷表示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然而,我国却面临着双重挑战。

    挑战之一:我国缺乏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条件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三大支柱,即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目前,我国缺乏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条件。

    我国缺乏实施第一支柱的条件

    第一支柱是资本充足率要求。新资本协议在第一支柱中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几种备选方案。例如,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内部评级法又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其中最简单的是标准法。标准法下那些仅具备基本风险管理系统的银行,要依靠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来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然而我国具有外部评级的企业非常少。如果监管当局认为不宜采取外部评级,可以规定所有公司贷款的风险权重都为100%,而对主权和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可以根据出口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来确定。这样就可消除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因此,银行必须不断提高对风险的理解和改进对风险暴露的管理措施。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不具备实施标准法的能力及客观条件。相对标准法而言,内部评级法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高得多。内部评级法不仅要求银行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而且要求监管机构有能力评估和监督这些复杂的风险管理系统。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上只有一部分国际活跃银行和发达国家有实施这一方法的能力。我国的银行和监管机构距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同时国内各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商业银行的贷款评级体系仅是套用了监管当局规定的贷款五级分类,或者是在此基础上简单做了一些细化。这样的评级系统远不能用来评估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对信用风险量化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远不能达到新资本协议规定的标准。总的看来,中国的银行要实施IRB法,难度较大。为了改进评级体系以达到采用IRB法标准法的要求,我国银行面临的挑战是收集数据、建立必备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信息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

    我国缺乏实施第二支柱的条件

    第二支柱是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新资本协议引入了监督检查对完善整个监管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引入了监管当局的检查,而且有助于鼓励银行保持事前和事中的谨慎性操作。但是,实施第二支柱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第二支柱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问题复杂,而各国监管当局暂时得不到详细的指导,也不具备相应的监管资源。二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要求各国的监管方法逐步趋同。三是监管当局的责任增大,相应有必要提高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过程的透明度。

    世界银行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银行而言,贯彻实施第二支柱比改进第一支柱可能更加重要。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监管当局还没有能力贯彻实施第二支柱。各国监管当局改进监管工具,提高判断能力的过程将是非常困难和富有挑战性。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没有形成规范、连续和系统性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尚未实现规范化和系统化,还没有真正实现持续性监管,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处置系统。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分散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缺乏各种监管手段的有效配合,缺乏对监管信息的综合运用,缺乏对风险的跟踪监测,导致监管成本的提高和监管效率的下降,使金融风险得以积聚和扩散,最后忙于事后救火处置。

    没有将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作为监管重心。至今为止,我们对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仍重视不够,监督不力,往往忙于外部监管。而实践证明,外部监管不能代替金融机构的内部有效控制,也不能成为金融机构内控的补充。金融机构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加上有效的金融监管,才能保证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金融监管缺乏严肃性。对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没有达到监管标准的金融机构,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使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金融监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金融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亟待提高。

    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健全。虽然我国颁布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对危机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仍然主要采取撤销(关闭)这一行政方式,而尚未建立危机金融机构顺利退出的市场配套机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金融机构稳定退出市场的处置和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关闭破产程序,以防范风险的蔓延和扩大,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金融监管支持系统薄弱。表现在:金融监管的组织领导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高效运行的监管组织系统;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法律真空,操作性较差;没有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信息库,缺乏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系统;没有实行审慎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反映被监管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盈亏状况;社会中介机构的金融监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没有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

    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落后。首先,我国金融监管的监管手段仍以直接监管和外部监管为主。其次,监管方式比较落后。再次,监管手段陈旧,科技水平低,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脑联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缺乏实施第三支柱的条件

    第三支柱是市场约束。市场约束主要是制定一套信息披露规则,使市场参与者掌握有关银行的风险轮廓和资本水平的信息。市场约束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银行信息披露的水平,加大透明度,即要求银行提供及时、可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以便市场参与者据此作出合理的判断。市场约束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透明度,强化监管、稳健性。

    在我国,直到《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颁布以前,银行业一向被作为严守商业秘密的行业加以保护,报表的秘密性是保护商业银行和客户利益的重要基础。当然,其中也有不良贷款比例较高而不宜公开方面的原因。

    鉴于此,多数人认为我国金融机构经营与监管透明度比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差,公众应享有的金融信息权力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国有银行领域有不少信息披露的“禁区”。实际上,我国金融机构信息封闭,虚假报告与统计信息盛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深埋于中国金融业缺少透明度的“灰箱”运作中,当金融业开放达到一定程度时,原来没有外来竞争者没有透明度尚可隐藏的一些风险与矛盾就会大量地暴露出来影响金融运行,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国际标准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5月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与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挑战之二:不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不利影响

    从表面上看,实施新资本协议是自觉自愿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新资本协议和老协议一样,一旦形成,就将被视作“神圣条约”,各国就要认真遵守,并将成为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监管能力的国际标准。但由于目前中国还缺乏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条件,中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不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这将给我国金融业和金融监管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金融业的评价

    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各国(包括协议的成员国)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由于它代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金融市场规则的最新诠释。是否接受新资本协议,是否按照新资本协议指出的方向(风险管理和风险监管)去发展本国金融体系无疑将成为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评判一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程度的重要依据和影响因素。我国目前正在争取西方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认同,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游戏规则的变化,我国不实施新资本协议,这无疑将会影响到西方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评价。

    带来金融服务贸易的新技术壁垒

    客观地说,新资本协议确实反映了现代金融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活动的游戏规则,例如,审慎合理的风险承担、科学准确的风险衡量、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科学合理的资本配置和风险敏感的资本监管框架。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给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新技术壁垒,有利于西方大国和大银行。

    新资本协议宣称的宗旨是通过提高监管资本要求对风险的敏感性来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促进国际金融领域的公平竞争。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无论是资本金还是风险管理水平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政策或法规的调整赶上来,风险敏感的监管资本要求无疑将增大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难度和限制发展中国家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因此,实际上新资本协议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在国际金融大舞台上设置了更高的技术壁垒。而且,无论是新资本协议还是老协议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发起并制订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考虑得太少,这将拉大发展中国家银行与发达国家银行竞争力的差距,也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实施新资本协议问题上面临两难的选择。

    对我国经济和金融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新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游戏规则,如果我国不实施新资本协议,它将对我国银行的业务、评级、海外上市以及我国的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由于跨国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和投资的风险水平被认为高于对发达国家的贷款和投资,新资本协议对前者将给予较高的风险权重,从而将限制跨国银行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动。

    二是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对我国的经济援助和贷款。IMF和世界银行一向支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IMF通常将巴塞尔委员会确立的监管原则作为评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金融体系及其监管体制的参照基准,并可以通过IMF第四款协商过程促使成员国实施这些原则。世界银行也可以通过技术援助项目迫使受惠国实施这些原则。

    三是影响我国银行国际融资的成本和海外上市。新资本协议确立的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金规则将成为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评估各国银行的参考标准。这样,新资本协议通过影响信用评级公司的银行评级标准来影响到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银行的信用等级,进而影响到我国银行国际融资的成本,甚至影响到我国银行的海外上市。中国若不能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就难以在发达国家开展业务或开办新机构。

    四是直接影响到我国银行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竞争激烈且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游戏规则的国际金融市场上,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资本金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上,新资本协议无疑将会使这一国际金融规则得到强化,使我国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不仅如此,由于新资本协议代表了国际大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经验和发展方向,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实施新资本协议,我们将失去一次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和缩小差距的机会。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只能在实践中学习,作为旁观者是无法学到手的。

    我国应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的对策

    笔者认为,面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采取的对策只能是:尽快借鉴新资本协议所代表的资本监管的成熟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本国国情的资本监管框架,并努力创造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条件,争取在几年之内让我国各大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作为过渡期的做法为:资本监管的总体框架与1988年的老资本协议保持一致,吸收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内容,即除规定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外,明确提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监督检查,对资本不足的银行所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定期披露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有关信息,提高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严格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仅是在参考1988年资本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并原则性地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考虑到短期内我国商业银行按照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要求计算资本充足率,无论是采取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客观上都存在许多困难,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现状,现阶段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第二支柱的内容,完善资本监管制度,提升资本监管水平:

    第一,商业银行应对本行持有超过最低标准的资本负主要责任,建立明确的资本发展战略,健全资产扩张的资本约束机制,防止资产(特别是高风险资产)的膨胀造成资本充足率的快速下降。

    第二,监管当局建立明确的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程序,包括检查的方式、检查的内容、检查频率和检查结果的处理。

    第三,基于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判断,商业银行应有权要求其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金。

    第四、监管当局应建立明确的触发比率,及时对资本充足率接近或低于触发比率的商业银行采取干预措施或纠正措施,提高监管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向新资本协议过渡,我们应该要求和鼓励我国商业银行开发使用IRB法或部分借鉴IRB法的有关内容,强调从现在开始积累相关数据。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香港金管局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新的分类方法同样将银行的各类资产分为六大类,即公司贷款、银行同业、国家贷款、零售贷款、项目融资和股本投资,分类的重点放在信用风险暴露(exposure)上,从而使监管当局要求的贷款分类尽量接近银行内部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新的分类方法将贷款分为n级,主要变化之一是把正常贷款细化为7级,不良贷款分为4级(在此包括特别关注类贷款)。每一级别与标准普尔的评级体系相对应,如AAA、BBB等,并与违约概率(PD)挂钩。能够计算违约概率(PD)的银行,采用自己的计算指标。不能计算违约概率(PD)的银行,则采用监管当局确定的指标。

    新的贷款分类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要求和大型国际银行所采用的评级方法基本一致;通过PD/EL进行的评级标准比现有的贷款五级分类更客观,并使贷款分类具有可比性;不能够完全满足各项要求的小型银行可采用简化框架;便于监管当局检查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的内容),使银行能够将自己的风险程度与整个银行业的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提供银行业资产质量趋势方面的前瞻性信息,帮助银行进行信贷策划和分析;推动银行为信用风险管理开发和增强内部评级制度;为银行业汇集违约数据提供行业指标;使银行能够以行业违约数据为基础进行违约概率(PD)的审查。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和监管效率,使我国的金融监管能够适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我国的监管当局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对金融机构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监管。金融监管当局要通过完善各种监管手段和方式,最终实现对各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面管理。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一是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二是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三是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它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监管失真或重复监管。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全面了解、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

    总之,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尽快制订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战略措施和时间安排,把实施新资本协议与我国的金融改革结合起来,尽可能缩短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过渡期,通过实施新资本协议,达到提高我国银行特别是开展国际业务的大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陈忠阳.风险的国际协议与国际协议的风险——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出台[J] .国际金融研究,2004,(8)

新资本协议篇6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次级债券;资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7-0013-02

一、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规定

《新资本协议》强调了“三个支柱”在现代监管体制中的作用,三个支柱协调使用是新协议的精髓。这是新协议区别于1988年协议的核心之所在。

支柱一:最低资本要求(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新协议保留了现有的资本定义以及8%的资本与风险权重资产比率的最低要求。新协议改善了风险度量方法,即资本充足率公式分母中的信用风险度量更趋精密,新协议提供了两种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一种是标准法,第二种是基于内部评级的方法(简称irb法),使用irb法必须事先向监管当局申请,监管当局依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决定是否批准。

支柱二: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约束(superv isory review of capital adequacy)。此部分是第一次被纳入协议框架。新协议认为,为了促使银行的资本状况与总体风险相匹配,监管当局可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稽核等方法审核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监管当局应该考虑银行的风险化解情况、风险管理情况、所在的市场性质、收益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等因素,全面判断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要求,在其资本水平较低时,监管当局要及时对银行进行必要的干预。

支柱三:市场约束(market discipline)。市场约束机制是第一次被正式引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强化资本监管和促进银行体系运作中的安全与稳健。新协议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合理地分配资金及控制风险的作用,市场机制可以促使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支持监管当局更有效地工作。为了市场约束的有效实施,必然要建立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规定:银行必须披露关于资本结构的扼要信息;对每一风险领域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银行应披露按协议要求的方法计算的资本率,以及关于其评价资本状况的内部程序的定性信息;每年至少披露一次,必要时还应增加。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现状

我国银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差已成为制约整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个重要因素。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得到明显的好转,但其整体资本充足率仍然偏低,大多达不到8%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机构一般都是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方式,带来业务上的合作和经验技术的引进。如:建行在境外ipo时其战略投资者之一美洲银行还会购入建行5亿美元的股份,未来数年内美洲银行还可增持建行股份至19.9%;另一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将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对建行进行股权投资,以公开发行价格认购10亿美元的股份,并将根据政府批准的情况购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建行股份。中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工作也正风起云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以及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在规模积聚膨胀的同时,资本结构日益呈现出本外币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三、国外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情况

次级债券是一种可流通的债务工具,其息票支出基本上可以免税。它的偿还顺序在存款及普通债券之后,在普通股及优先股之前。根据《巴塞尔协议》,次级债券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次级债券的最短原有期限必须为5年以上;次级债券计入附属资本的总额不得高于核心资本的50%;在到期前5年内次级债券计入资本的部分应每年累积折扣20%。

由于银行次级债券的流动性较好,并且其二级市场交易水平去除了股价信息中的复杂因素,让人们从另一角度对银行的真正实力进行了解,银行次级债券的二级市场表现已成为反映银行实力的晴雨表。近年来,利用次级债券市场辅助银行监管的势头日益加强。美联储已经成为运用附属资本建立资本要求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美联储还建议强制所有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以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同时,通过次级债券二级市场的交易流通,也有力地加强了对发行次级债券银行的间接市场约束(indirect market discipline),即二级市场次级债券价格与发行银行风险变化存在较为直接的联系,当外部环境无异常变化时,监管层和投资者将通过监测二级市场收益率对发行银行风险进行判断,从而使发行银行处于市场的持续监督约束之中,有利于银行加强对自身风险管理。

《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由普通股等项目构成,附属资本则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券。由于次级债券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并且相对于发行股票补充资本的方式来说,发行次级债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清算银行(bis)对美国、英国等10个国家的研究报告表明,在1990―2001年间,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共发行5600笔次级债,数额达到4380亿美元,国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已远超过巴塞尔协议有关次级债不得超过核心资本50%的规定,其发行目的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国外有着严格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公司对每家银行的保险额度都有一定的上限规定,银行必然会通过发行股票、一般债券或次级债等方式来扩大资产规模,次级债已经成为国外商业银行一种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策略

(一)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和债券信用评级制度

对次级债进行合理的定价是推动次级债市场的发展的前提。只有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信息披露机制和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才能正确揭露次级债券的风险,为银行次级债券的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发行次级债的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应强制性的进行信息披露。一方面,在次级债发行时要求银行公开披露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在次级债的存续期内,商业银行还应及时公开披露包括资本结构、风险敞口、资本充足率、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战略等在内的信息。

次级债的信用评级是揭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次级债的定价水平,也是其交易和流通的前提。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利于维护次级债券发行银行和投资者的利益。为此,需要对次级债券的发行银行进行强制性的信用评级,在次级债券的存续期内,定期进行信用评级,以便及时引导次级债券的市场需求和交易价格,增强次级债的市场约束能力。

(二)培育我国次级债券的流动市场

增强次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可以增强投资者的购买意愿,减小次级债券发行时的流动性溢价,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成本。同时,提高次级债券流动性可以增强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能力,银行次级债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客观上对银行起到一种约束作用。次级债券持有人在该债券存续期间,都有强烈的动机去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一旦其持有人认为银行风险超过他们可接受的程度,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售所持债券,该次级债券在市场上表现就很差,就会造成银行声誉的损失,使得该银行以后在市场中难于被投资者认同。此外,金融监管当局通过监控次级债务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等指标,评估某发债银行某阶段风险暴露水平或债务违约可能性,采取与价格信号相联系的行动。这种约束能力要求二级市场的次级债券有比较高的流动性,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培育次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例如在交易方式上,除了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外,可以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三)加强监管,防范次级债券的发行风险

商业银行间互持次级债券的做法增加了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目前,银监会所采用的监管办法是对商业银行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按照其核心资本的20%设定了限额,持有的次级债按100%的风险权重计入风险资产。这种规定虽然可以使得银行持有的次级债额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额度内购买的次级债仍然加大了银行的风险,监管当局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有效的方式来监督商业银行购买其他商业银行次级债,一方面既能让商业银行购买一部分次级债以便利次级债的发行,另外一方面促使次级债的购买银行提高风险防范,约束其购买行为。

(四)培育和壮大商业银行外的机构投资者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真正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需要商业银行以外的投资者,相对于未来次级债券巨大的潜在发行规模,单靠保险公司是无法完全吸纳的。为此,需要拓展其他潜在的投资群体,比如社保基金、邮政储蓄银行等,这些机构资产规模庞大,现金流量充足,同时对长期固定收益产品有着良好的投资意愿。

参考文献:

[1]巴曙松:200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郑民,陈捷琼:2002.“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第10期;

[3]卓夫:2004-07-14.“次级债发行助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n]”《金融时报》;

新资本协议篇7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 资本充足率

一、资本的功能

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多种功能: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为银行的扩张,新业务、新计划的开拓提供资金;监测银行增长,保证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总之,银行资本的关键作用是吸收

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

二、《新巴塞尔协议》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国 金融 当局逐渐把银行的最低资本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联系起来,《巴塞尔协议》的提出更是统一了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新巴塞尔协议》继承了原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保留了原协议关于资本构成的定义和资本充足率8%的规定。但新协议增加了对操作风险的监管, 计算 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加权

资产+(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操作风险资本要求)*12.5]*100%

三、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

根据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出两种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即“分子政策”与“分母政策”。所谓的“分子政策”是指增加总资本以扩大分子,其中包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而“分母政策”则是指降低加权风险总资产以减小分母。

1.分子政策

(1)增加核心资本

内部融资、提留收益是增加核心资本的首要方式。在银行低利时代下,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是增加利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银行应大力发展风险较低的传统的中间业务,如收付业务、结算业务或与贸易有关的融资等业务;同时银行也应适度开拓新型中间业务以提高收益。

政府注资是增加核心资本最快捷的方式。国家以财政预算、发行特别国债或者以外汇储备的方式向商业银行注资。政府注资在

2.分母政策

(1)降低风险资产权重

资本充足率 计算 公式中分母的资本是指经风险加权后的资产,因此,减小分母并不意味着要减少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降低风险资产权重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同时高风险伴随高收益,降低风险资产权重也会相应缩小银行收益,进而影响到资本的积累。

(2)处理不良资产规模

由于 历史 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都非常巨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大大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减轻了其经营负担。但不良资产的预防与治理依然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在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上积极创新,如资产证券化等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本着审慎的原则开展资产业务,减少不良资产的进一步产生。

四、花旗航母次贷搁浅的启示

资本充足率作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有效指标,其内容与细则是在不断地 发展 进步中的。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只是一个 参考 指标,资本充足并不意味着 金融 机构没有倒闭的风险。超级金融航母花旗银行在次贷危机中的搁浅就是强烈的例证。花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其资本充足率始终位于世界各大银行前列。然而在此次次贷危机中,花旗银行却损失惨重,岌岌可危。究其原因,一是花旗银行的主要业务是零售业务,其中消费信贷占比很大,因此房价上涨使很多房贷变成了次级贷款。二是在2006年之前,全美疯狂发行cdo,花旗承销了340亿,成为了仅次于美林证券的第二大承销商。同时,花旗通过建立渠道,即所谓的结构性投资实体(siv),购进了价值1000亿美元的次级cdo。siv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其经营状况不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但其最终的损失却仍然要设立的银行埋单。在这种情况下花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并无异常,但危机却逐渐逼近。

此案例说明银行监管应该与时俱进,要紧跟金融创新的步伐。资本充足率是一个客观指标,它能保证商业银行在正常经营下的稳健性。但是将此指标作为监管风险的唯一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资本充足的定义应该随着市场变化而变,8%的标准不应一层不变。在保证资本充足的情况下还应关注资产结构、资产质量、资产负债匹配度等问题。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表外业务也应引起必要的重视。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由于其复杂性,其风险较难度量,监管难度因此加大。如何将资本充足与资产负债内外管理相结合将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 文献 :

新资本协议篇8

2007年是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第一年,面对“与狼共舞”的时代,中资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2007年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提出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范围、方法和时间表。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运用新协议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确保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有效运行,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资本协议框架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要求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全文826条,涉及内部审计的有9条,分别是:165条、410条、443条、498条、620条、662条、666条、718条、744条。为了强调董事会、高管层以及内部审计师在内部控制、风险计量和合规性方面的责任,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还颁布了一份极具操作性的文件一《银行内部审计师、监管当局与审计师的关系》(以下简称关系报告)。该报告突出强调了银行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银行监管者与银行内、外部审计师进行合作的必要性。为配合新资本协议的顺利实施,指导银行改革进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各国银行监管部门合作修订了银行健全谨慎监管的标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新核心原则)。新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监管体系应遵循的二十五条原则,充分体现了自1997年《核心原则》颁布以来金融市场和监管实践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国家的进展状况、水平不一的现实,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截至2006年10月,已经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新核心原则的评价方法。新核心原则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它与新资本协议、关系文件相配合构成新巴塞尔协议框架,共同指导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实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精神在于健全银行风险管理,而非局限于资本计提,故银行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发展更具效率的风险管理技术来监督及管理其风险。内部审计亦须提升其自身专业素养,并拟定有效的审查措施促进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一)内部审计范围扩展至风险管理领域 自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颁布内部审计新定义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活动,实现价值增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更需要内部审计范围从传统财务审计扩展至风险管理领域。新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能力相挂钩,使之更全面、敏感地反映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为有效发挥资本充足率在风险监管中的作用。激励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水平,需要内部审计参与资本充足的评估活动,确保银行持有与其风险管理水平相对应的资本。新协议在第744条提到,银行内部控制是资本评估程序的基础,在适当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应参与资本评估程序的独立检查。

与新巴塞尔协议相呼应,新核心原则也对风险管理审计提出了要求。在“原则7:风险管理程序”中提到,监管者要求较大或综合性较强的银行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风险评估、风险监督、控制或降低实质性风险;监管者要证实这些部门定期接受内部审计检查;而内部审计部门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银行的实质性风险,并以风险评估来制定审计计划和配置审计资源。“关系报告”中明确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检查和评价内控体系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审查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审查与预期风险相关的银行资本评估系统;测试各种交易及其内控程序的运行情况;审查应合规要求和政策程序的执行要求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监测向监管当局提交报告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等。新资本协议框架已要求内部审计的触角延伸至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诸多领域。我国银监会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也明确提出内部审计须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二)加强与监管者、外部审计间的交流与合作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银行提供了多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方法,在为银行提供更大选择空间、鼓励银行采用更加敏感的风险衡量方式的同时,也加大了监管成本与审计成本。由于监管当局和外部审计师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了解有限,若缺乏全面了解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仅从账面的资本充足率很难判断银行的健康与否。为此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银行内部审计、监管当局与审计师的关系》以及《关于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者与审计师关系的调查》两份报告,旨在监管者、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形成有效的对话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降低风险或补充资本。

“关系报告:原则18”要求,监管者、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师相互合作,定期举行三方会议,能提高各方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在有些国家,这种合作建立在监管当局和内、外部审计师之间举行定期会议的基础上;监管者可以考虑让高管层适当地参加这些会议,会上,每一方都会提供共同感兴趣领域的信息,并对将要检查的领域和工作时限给予特别关注;而且,所有三方都会讨论机构对内、外部审计师整改建议的执行情况。

在与银行监管者的交流合作方面,“关系报告:原则13”认为,银行内部审计师的工作有助于银行监管者,因此监管者应当评价内审部门的工作,如果满意,即可信赖该部门来识别潜在的风险领域。具体说,监管者可能采取许多方法来评价内部控制的质量。其中包括评价内审的质量,如果监管者对内审工作满意。就可采纳内部审计报告作为识别银行的控制问题、或识别审计师最近未审查的潜在风险领域的主要途径。“关系报告:原则14和15”认为,银行监管者应与每家银行的内部审计师定期进行磋商。来讨论已识别的风险领域和已采取的措施,并提倡监管者与被监管银行内审部门负责人就政策问题经常展开讨论。如各家银行内审部门负责人一起,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监管当局进行磋商。

在与外部审计的交流合作方面,“关系报告:原则14和16”提倡监管当局鼓励内、外部审计师进行磋商,以使合作尽可能有效率、有效果,监管当局也会与内部审计讨论银行内审部门和外

部审计师间的合作范围:(1)通常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在决定审计程序的特征、时间和范围方面有所帮助,但外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承担完全责任。外部审计师应当获知相关内部审计情况。并通过一定的渠道接触相关内部审计报告,了解内部审计师发现的、可能影响外部审计师工作的重大事项。同理,外部审计师通常会告知内部审计师任何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的重大事项。(2)内审部门负责人应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不会与外部审计工作发生不必要的重复。双方审计工作协调的内容包括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在审计技巧、审计方法和审计术语方面达成共识。

(三)强化与董事会、高管层的协调与沟通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银行高管层、董事会、内部审计承担着不同的责任。高管层应负责建立一套流程,用于识别、计量、监督、控制银行承担的风险。高管层应至少每年向董事会报告一次内部控制体系和资本评价程序的覆盖范围与运行情况(关系报告:原则2)。董事会对确保高管层建立和维护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评估计量体系、风险资本体系、合规监控体系承担最终责任。董事会应至少每年对内控体系和资本评估程序进行一次审查(关系报告:原则1)。内部。审计可以为银行制定的政策及流程是否适当与合规提供独立的评估,因此内部审计是持续监控银行内控体系及内部资本评估程序的一部分。这样内部审计才能支持高管层和董事会高效地履行上述职责并取得成效(关系报告:原则3)。

尽管内部审计与高管层、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能和责任不同,但工作领域和范围却有所交叉和重复。巴塞尔委员会200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银行的审计章程由董事会制定,内部审计的年度审计计划由董事会或高管层审查和批准。为确保银行所有关键风险能被识别与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巴塞尔委员会在关系报告中提出多项措施加强内部审计与高管层、董事会间的协调沟通:(1)内审部门负责人应有权根据各家银行在其审计章程中界定的规则,自主地决定在合适的时候直接与董事会、董事会主席、审计委员会(如果有的话)成员进行沟通;(2)高管层应保证内审部门能完全了解银行最新发展情况、业务创新以及产品和操作方面的变化,以确保尽早识别所有相关的风险;(3)内部审计应将所发现问题记录审计报告,并将其递交给高管层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应确保内审部门关注的问题得到恰当的处理和落实;(4)内审部门应追踪检查所提整改建议是否得到执行,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整改情况应至少每半年与高管层、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如果有的话)进行一次沟通。

二、全面风险管理(overall risk management)审计

2004年COSO委员会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简称ERM框架),从企业的四个目标、要素、各个层级三个维度为全面风险管理构建了立体的框架。如果说ERM框架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里程碑,那么新协议的颁布则为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与旧协议相比,新巴塞尔协议拓展了风险的范畴,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更加注重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同,所需最低监管资本也不同,这就提高了监管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促使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的硬约束下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高基于风险的决策。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规定,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风险管理审计的全过程。对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进行通盘审查监督,同时考虑到银行不同经营单位和产品线风险的相关性,统一地而不是分离地对风险进行监控。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银行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对整个银行内各种风险纳入统一管理的范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业务单元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即全面风险管理要涵盖全部的风险因素,包括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等,并对这些风险因素从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整合;(2)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即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是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3)全组织上下的风险管理,即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活动,须在全组织上下达成一致认识,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强调全员风险管理。相应地,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可从全方位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过程审计和风险责任审计三个方面进行。

(一)全方位风险管理审计 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由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引致的操作风险纳入到资本要求框架,这使得巴塞尔协议所覆盖的风险范围由1988年的信用风险和1996年的交易账户市场风险进一步扩展到金融机构全面风险。新协议将资本充足率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挂钩,构建了资本充足率指标与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之间的有机联系,该联系表现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风险管理水平越高,风险加权资产越小,资本充足率越高。但银行的风险远不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还有资本充足率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如贷款集中风险);资本充足率未考虑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经营风险等;此外银行的外部因素如经济周期的交替变更,利率、汇率的波动等都会影响银行的风险。全方位的风险管理要求将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纳入管理范畴。作为内部审计不仅要审查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新协议的规定,更重要的是确保银行风险轮廓勾勒的完整性,保证所有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均已被识别与管理。

为便于计算与监管,新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分母是风险资产的简单加权平均,其隐含的假设是风险之间是线性相关的,这不符合银行实际情况,难以准确反映银行风险的数量特征,也难以从中判断银行真实的风险管理状况。全方位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风险进行整合,即考虑各类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从银行整体层面对风险进行整合。巴塞尔委员会在关系报告中提到:内审部门应将银行在其所有实体中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检查和评价,因此内部审计不应受银行内部业务部门划分、风险分类的局限,应充分考虑风险事件之间的相关性,以风险组合的观念审查银行是否从机构整体的角度全盘考虑、统一规划各种风险,整合风险的技术与工具使用是否恰当,整合后的总风险是否在银行的风险偏好范围内。以风险组合的观点进行全方位风险管理审计可以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业务单元、分支机构的风险处于风险偏好可承受

能力之内,但总体风险水平超出银行的风险承受限度;二是个别投资组合、业务单元、分支机构的风险暴露超过其限度,但总体风险水平还未超出银行的承受范围,因为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产生抵消的效果,此时还有进一步承受风险争取更高回报与成长的空间。

(二)风险管理过程审计 在coso委员会的ERM框架中提到,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范围内,从而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有八个要素,涵盖了风险管理过程的每个阶段,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这八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风险管理环境是风险管理其他要素的基础,它造就了一个组织的气氛,影响着一个组织中人员的风险意识;目标设定是银行有效进行事件识别、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的前提,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目标服务的;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的依据,风险识别的完整性与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决定着风险对策选择的准确性;控制活动是保证风险对策有效实施的政策和程序;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是保障银行全面实施风险管理的媒介,风险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要形成风险信息并通过风险报告机制在组织上下传递;监控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的监督,是风险管理目标实现和风险管理流程有效运行的保障。

在全面风险管_理审计中,内部审计须跳出风险管理部门之外,以独立角度审查风险管理八要素的运作,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首先分析风险管理环境,判断银行价值取向、风险偏好、管理风格、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文化等的合理性;接着审查管理者设定的目标与企业的风险偏好是否一致;而后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件,包括正面事件与负面事件,即机会与风险。对于机会。分析管理者是否及时利用,并据以调整策略,以达到经营和获利目标。对于风险,审查管理者是否已准确识别、合理评估并采取了适当的风险对策将风险控制在风险容忍度内。此外内部审计可根据风险的重要性,有选择地抽取几笔业务,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进行穿行测试,并将其结果与风险管理部门的结果相比较,以判断风险管理八要素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风险责任审计 虽然新巴塞尔协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三大类,但这三类风险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如市场利率汇率的提高可能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引发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中的贷放损失可能是由于核贷过程中缺乏严谨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往往夹杂在一起,共同影响银行的经营。许多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再是信用风险或者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巴曙松,2003),因此全面风险管理需要组织从上到下的共同配合与参与。内部审计应通过风险责任审计,审查风险管理过程中职责划分是否明确:哪些部门负责制定计划,哪些部门负责决策,哪些部门负责将计划决策贯彻落实,是否都有明确的规定;审查职责划分是否合理:是否在银行的总体战略规划指导下进行职责划分,风险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真空地带与重复管理地带;审查各层级员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是否清楚理解其承担的职责,选择正确、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评价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否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促进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贯彻实施,避免政出各门,各处为政的现象。

三、信用风险管理审计

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法履行义务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在计量信用风险时,新资本协议允许银行在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一种是标准法,根据外部信用评估如标准作为信用评级的结果来计量信用风险。另一种是内部评级法,允许银行用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来计量信用风险,但必须经过银行监管当局的明确批准(新资本协议第50、51条)。

标准法的全面使用需要有合格的外部评级机构为基础。短期内国内评级机构尚达不到新资本协议第91条规定的六条标准,而拥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评级(包括主动评级和被动评级)的国内企业(包括银行)不足百家(罗平、冯文博,2006)。绝大多数借款人没有外部评级的现状为标准法在我国的推广实施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新资本协议最主要创新之一就是提出了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符合条件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对风险要素包括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及期限(M)的估计来决定特定暴露的资本要求(第211条)。我国的金融市场是“银行为中心,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为辅”的格局。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相对市场而言,银行在内部评级方面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巴曙松等,2006)。我国银监会明确提出现阶段应以信贷业务为重点推进内部评级体系建设,达到监管要求并经银监会批准的银行应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资本。

内部评级法中风险要素的估计需要加入大量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法则,在判断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和个人偏好,因此需要内部审计对内部评级系统的合理性加以评价,以保证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新协议第443条要求:在内部评级法下,内部审计或与其功能相当的独立部门至少每年必须检查一次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及其运行状况,包括信用功能的运作和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及违约风险暴露的估计;检查是否所有领域都已遵守适用的最低要求:内审必须记录检查的结果。

内部评级法的实施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内部审计要了解内部评级系统的设计与操作,并对信用评级模型加以验证。受限于专业领域,内部审计要完全了解内部评级模型并非易事,尤其许多银行的内部评级模型仍在发展中,这增加了内部审计审核的难度。而不同银行在业务范围、数据来源、TT架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内部审计很难完全照搬另外一家银行的成功经验。审查信用评级体系,验证评级系统所使用模型与数据的合理性是对内部审计的一大考验。

(一)内部模型审计 使用内部评级法评估信用风险需借助各种模型。新协议在“采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要求”中规定,可以由内部审计负责对内部模型所有要素进行定期独立的评审,包括模型修改的审批、模型参数的检查、模型结果的评审(如对风险计算结果的直接验证)。应评估模型参数与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当性,发现并减少与已知缺陷相关的潜在误差,识别模型的未知缺陷(新协议第528条(b))。从内部评级模型在业务领域的全面运用到内部评级模型较为稳定、准确地预测未来需要较长的时间。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模型可能变得不再适用。因此除了上述新协议规定的评审程序外,内部审计还要审查银行是否

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模型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与调整。

(二)内部数据审计 在内部评级法中要使用大量的内部数据,内部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着信用风险评级的结果。新协议第417条规定,银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程序,审查输入违约或损失统计预测模型的数据,程序还包括对已经评级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适当性的评估。由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审查内部数据,即能满足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

内部审计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内部数据审计:审查数据规模是否足够大,观察期足够长,是否覆盖一个经济周期;管理人员是否对内部损失事件数据进行跟踪收集与记录;除了搜集借款人的财务数据,是否还有非财务数据,同一借款人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有无矛盾等。

四、操作风险管理审计

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引入到风险管理框架中,这引起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恰当或者失效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损失的风险。该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与声誉风险(新协议第644条),不仅涵盖了业务操作方面的风险,而且包括了操作之外的系统风险;不仅考虑了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等内部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还考虑了外部事件所引发的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美联储(2005)调查问卷显示,操作风险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在调查的23家银行中共发生了150万起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损失额高达259亿美元,平均每家银行一年的操作风险损失金额高达11.26亿美元。在这150万起事件中,大额损失事件(金额超过10000美元的事件)占1/3以上。此外不同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3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的大额损失事件数在250件以下,风险相对集中在4家银行,这4家银行的大额损失事件数超过2500件,占大额事件总数的71%,占大额损失金额的67%。

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多将重点放在逾贷问题的处理与呆账冲销上,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不少银行将操作风险等同于内部控制风险,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银监会将防范操作风险提上日程,于2005年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要求各银监局高度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问题,从多方面有效防范和控制银行操作风险。在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稽核建设,完善稽核体制,充实稽核力量”,可见内部审计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银监会的关注和认可。

(一)操作风险因素与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实务中导致操作风险增大的因素较多。在交易事项大量计算机化的情况下,若无严格的监控,可能会使手工处理的程序性错误转化为计算系统错误风险;网络交易的广泛应用,会引出许多新的难以完全监控的风险,如外部欺诈与系统安全问题;大规模的购并活动和跨组织战略联盟的建立,会导致银行系统的整合出现新的不适应;银行提供多种类、多产品的大量服务,需有一个坚强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支援系统作后续维护;银行通常会采取降低风险技术来降低风险暴露,但可能派生出其他风险;银行外包作业的增加虽会降低部分作业的操作风险,但可能会派生出其他风险;银行内部控制、内部作业规范未能彻底贯彻落实,遂产生风险。针对这些因素,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监控操作风险的十项原则,其内容体现在建立健全有效操作风险管理的环境(三项原则);风险管理的定义、评估、监督和控制(四项原则);监督者在风险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一项原则);充分披露相关的风险管理信息(一项原则)。

(二)操作风险识别审计 操作风险的识别是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的依据,操作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决定着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程序的顺利实施和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巴塞尔委员会(2003)将操作风险事件分为七大类:内部欺诈(Intemal Fraud),外部欺诈(External Fraud),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Employment Practices&Workspaee Safety),客户、产品以及经营活动(Client,Products&Business Practices),实物资产的损害(Dam-age to Physical Assets),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Business Disruption&System failures)。涉及执行、交割以及流程管理的风险事件(Ex-ecution Delivery&Process Management)。如何确保上述各类操作风险均已被识别,保证操作风险轮廓勾勒的完整性是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重大难题。Hare认为,为了从总体上管理企业风险,有必要完整列出企业(或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只有完整列出潜在重要风险的清单,管理层才能确信那些威胁目标实现的因素已经得到了充分评估、合理抑制以及经济有效地管理。Andrew D.Bailey,Jr.(2002)等人认为,管理层及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任何有关风险的完整表单时,要富有创新精神。可以采用诸如依靠具有不同背景及专业技术的各种人员的“头脑风暴法”、猜想可能存在威胁的“情景假定”(Scenario building)之类的方法。笔者认为,在操作风险识别审计中可以风险管理人员制作的操作风险识别清单为基础,审查各类可能面临的重大操作风险是否列于操作风险识别清单上;评价操作风险识别清单的“超前性、预见性”,能否为预测银行操作风险提供依据。以操作风险识别清单为基础。便于内部审计顺藤摸瓜,查找潜在的操作风险是否均已识别。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操作风险计量审计 在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操作风险的引入曾引起各国激烈的争论。每个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以及采用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因机构特性与业务的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缺乏为操作风险的量化增加了困难。新协议提供了三类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其中高级计量法的风险敏感度最强,复杂程度最高,该计量方法的审计难度也最大。

高级计量法是指银行用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计算法定监管资本(新协议第655条)。在高级计量法的稳健标准中指出,鉴于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巴塞尔委员会不规定用于操作风险计量和计算监管资本所需的具体方法和统计分布假设,但银行必须标明所采用的方法考虑到潜在严重的“尾部”损失事件(新协议第667条)。高级计量法赋予银行相当大的灵活空间,为了让高级计量法合理计量银行的操作风险,避免人为操纵,在采用高级计量法的定性标准中,新协议第666条(e)规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计量系统必须定期接受内部和,或外部审计师的审查,且审查必须涵盖业务部门的活动和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

高级计量法使用的数据可来源于内部也可来源于外部。多数采用高级计量法的银行将内部数据直接输入风险计量模型(美联储,2005)。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必须以至少五年观测的内部损失数据为基础。如果是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也可以使用三年的历史数据(新协议第672条)。但内部历史数据的适用性值得内部审计考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整体经济结构和法律制度都在发生变化,收集的历史数据是基于当时的环境背景,能否跟上环境的变化,能否适用于风险计量模型,作为预测未来的基础都值得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然而大多数银行面临着内部数据不足的问题,特别对于内部控制较好的大银行,低频高危事件的历史数据较少,必须用外部数据加以补充。大约有一半的机构在模型中直接采用外部数据,特别当一个特殊类型事件或产品线的数据库中没有足够的内部损失数据来为低频高强度的“尾部事件”建模时。就将外部数据引入模型(美联储,2005)。外部数据可以来自行业数据库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等。但操作风险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外部数据能否直接用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外部数据与本银行潜在损失的相关性等问题值得内部审计深入研究。

上一篇:资本魔方范文 下一篇:资本管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