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手术范文

时间:2023-09-27 14:04:33

疝气手术

疝气手术篇1

【关键词】 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俗称“脱肠”,及小儿腹股沟疝气,是普通外科临床上常见的病症,通常患者类型为腹股沟斜疝、直疝。较大的小儿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小儿反应症状为哭泣、咳嗽、排便、排尿不顺等。较年长的小孩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对于此病临床上通常采用平行腹股沟韧带斜切口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因为小儿体质的特殊性,该方法手术切口长、不易愈合、对小儿的生长发育破坏性大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现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位小儿疝气者,进行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情况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位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对疝气患儿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8。斜疝29例,直疝11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年龄3.5。斜疝29例,直疝11例。

1.2 方法 观察组小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手术中患儿平卧,臀部垫高,采用皮横纹下横行切口, 约0.4~2cm,完整剥离疝囊至颈部,高位结扎。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即2成人手术方式,在腹股沟区取长约3-4cm斜切口,手术后切口愈合疤痕较大,不太美观。术后3~6个月来院复诊或电话随访,总随访率97%,观察刀口疤痕、精索硬度、阴囊肿胀、大小、提睾反射、精索血流及复发等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阴囊肿胀8例(20.9%),腹胀1例(8%),继发鞘膜积液4例(2.3%),疝复发1例(1.2%)。微创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

表1 微创手术观察组与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小儿疝气主要存在疝囊,只要能完整剥离疝囊,行高位结扎即可,而无须修补。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小儿最常见的是腹股沟斜疝,基本占小儿腹外疝的90%以上。1至6岁学龄前是治疗小儿疝气的最佳时间。因为在学龄前手术,去除了疝气,孩子的组织很容易回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在剥离疝囊须要仔细,损伤精索上的动静脉血管及输精管都会造成手术失败或直接导致小儿患者病情恶化,切记勿撕破疝囊,以免颈部难以处理。用食指插入疝囊,湿纱布钝剥,目的是剥离出完整的疝囊至颈部而行高位结扎。寻找疝囊的方法包括:在深筋膜表面试提,估计疝囊在内,稍加分离即可找到。拉紧,使其精索有张力,找到精索向上寻找,如果精索突然消失,则为外环口,撑开外环口,即可找到疝囊。若寻找疝囊困难,可将精索完整提出,在精索中寻找疝囊,比较安全可靠。若外环处解剖不清,要直接经腹腔寻找,避免增加外环外的扩大损伤,该法需谨慎使用。手术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寻找疝囊,要清楚认识患儿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横切口由于切口小,暴露不如斜切口,但一定要超过皮下筋膜,在深筋膜内寻找疝囊。

目前,不少家长认为,小儿疝气可以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不治自愈,这是不科学的。小儿疝气在孩子幼小时,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一旦病情发展,肿块坠入阴囊,就会造成孩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嵌顿不能还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一旦发生嵌顿,孩子往往会承受不少痛苦。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家长要检查一下有无疝气的发生。发现疝气后,要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疝带或药物治疗等方法,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彻底治愈,还可能引发诸多后遗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手术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和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儿疝气手术水平必须提高,不仅保证小儿术后不复发,还要尽可能的小切口小,降低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保证无并发症,术后孩子也不需要打针消炎,国家三甲医院费用大概在2000~2500之间,价格较为适中,采用微创手术的皮横纹下切口临床效果被众多小儿患者家长称赞,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广大临床医生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正,王慧兰,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1-535.

疝气手术篇2

唐健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华东医院“疝和腹壁外科疾病治疗与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治疗腹外疝的工作,已应用数种无张力修补术式治疗各类腹股沟疝近1200例,各类腹壁疝200例。

“疝气”这个词我们经常听说,但可能很多人说不上个所以然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大外科主任唐健雄教授解释说:“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而产生的疾病,并且有可能会卡住无法复位,这样的情况就叫做疝。”疝气按照病因可以分成先天型、后天型。“出现先天型疝病一般都是小孩,后天型按照疝出部位又分为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等。”

老年人是疝气高发人群

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男性疝气的患病率高达11.65%,其中,60岁以上者患病率约为40%,70岁以上约50%,且还在呈逐年攀升状态。

为什么老年人疝气如此高发?唐教授解释说,人腹股沟部位只有一层像纸一样薄的筋膜覆盖,因此是人体的薄弱部位。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腹部肌肉逐渐退化,也会间接导致局部腹壁薄弱,再加上长期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疾病的综合作用,就很容易引发腹腔压力增高,导致疝气高发。另外,唐教授还提及,肥胖患者因腹腔内的脂肪多,腹腔容积大,腹腔内压增高,也容易发生疝气。

勿以“疝”小而不治

很多人觉得,疝气不算什么大病,吃喝都不受影响,躺下去腹部的包就会慢慢下去,所以放任不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微创诊疗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姚琪远教授指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会造成一定的风险。以腹股沟斜疝为例,如果早期腹股沟疝块反复凸出,就会引起局部隐痛、坠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特别是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而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后,疝块甚至可能会直接坠入阴囊,造成活动及行走不便;更严重者,疝块无法回纳,发生嵌顿、坏死,最终会危及生命。因此,得了疝气一定要尽早诊治,特别是老年人,拖延时间越长,不但会加重病情、增加手术难度,还会延长恢复时间、降低预后效果。

手术是治愈疝气的唯一方法

很多老年疝气患者认为,年纪越大手术风险越大,就拒绝做手术,转而寻求各种非手术疗法,如用疝托或硬化剂注射等。对此,姚教授表示,这些方法的疗效有限,目前只有手术才是治愈成人疝气的唯一方法。

姚教授解释,疝托的应用仅起到临时阻止疝的突出、减缓腹股沟疝发展速度的作用,并不能根治腹股沟疝,目前仅在临床上应用于一些没有手术条件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而硬化剂注射疗法,早已因为疗效差而被国内外大部分外科医生所废弃。同时,这两种方法都会增加以后手术区域组织的粘连,从而增加手术中出血、创面增大的机会。尤其是硬化剂注射,会带来诸如疼痛明显、异物感增加、感染、高复发率等诸多并发症。

超九成患者可做“日间手术”

“通常情况下,疝气手术需要住院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种全新的治疗措施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快捷而安全,那就是日间手术。”姚教授介绍,日间手术即患者在门诊做好术前准备,等候通知入院,入院当日或次日手术,手术后观察一天出院,住院仅两天。在治疗过程中,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作一个1厘米、两个5毫米的切口进行微创修补;对于年老体弱、伴有多系统病变的患者,选用局部麻醉的方法,作3厘米左右的切口,同样可以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所有的切口均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术后不需拆线。另外,针对切口疝和造口旁疝的患者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微创修补,术后3~5天即可出院,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有更好的疗效。

日间手术近十多年来已在欧美国家施行,有近40%~50%的手术可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而开展最多的就是疝气修补手术,有约90%的疝气患者采用了这一手术方式得到治愈,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资源,更方便了患者。“之所以这一手术得到如此大的发展,一是以补片(即内衬一个补丁)进行无张力修补的方式使得手术的创伤小、操作安全、患者术后感觉良好、恢复较快;二是以腹腔镜为微创治疗手段的修补技术的应用,对于双侧疝、复发疝、复合疝的治疗更加有优势。”

避免增加腹内压是防治关键

唐教授提醒,作为疝气的高发人群,不建议年纪太大的人过多运动,因为过于剧烈的运动不仅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如果已患有疝气还易发生嵌顿。临床上,就有患者是在打高尔夫球时,挥杆瞬间用力过度,引发嵌顿;也有人是在搬重物时,导致腹内压瞬间增高而发生嵌顿。

疝气手术篇3

【关键词】老年人;腹股沟疝;手术;临床疗效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使得老年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和临床患者的关注。近几年关于老年疝气治疗引起了热议,现阶段在临床上,对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老年疝气患者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因此临床治疗应慎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老年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临床患者,抽取其中的2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19例,女1例,年龄60-94岁,平均(78.9±14.3)岁,本组20例患者中包括18例,单侧15例,双侧3例,直疝1例,股疝1例。本组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者是哮喘者1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1例,合并糖尿病者1例,习惯性便秘者1例。2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分类方法可分成Ⅰ型2例,Ⅱ型、Ⅲ型者16例,Ⅳ型2例。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本组患者在术前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局部麻醉,在腹股沟行一斜切口,长度5-6cm,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并游离提起精索,斜疝高位者应对疝囊进行游离,同时应注意对输精管、血管以及神经等进行保护。小疝囊直接纳入腹膜前间隙,针对一些疝囊较大者则横断高位缝扎后还纳,对于直疝患者则是在疝囊颈行内荷包缝合后再行还纳。在精索后方选大小合适的Bard网片对腹股沟后壁予以加强,并经妥善的缝合固定,依层对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皮肤进行缝合。针对巨大疝、粘连严重以及分离范围大渗血广泛者,可对其实施置胶片引流处理[2]。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2结果

2.1手术情况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在30-60min之间,平均(43.2±12.6)min;患者住院时间在3-10天之间,平均(5.8±1.3)天;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在1-3天,平均(1.6±0.2)天;术后患者自主活动时间在5h-20h之间,平均(12.4±1.3)h;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者13例(65.00%);发生阴囊积液者1例(5.00%),经穿刺抽液治疗后痊愈,无切口感染发生,切口甲级愈合后痊愈出院。

2.2随访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死亡病例和复发病例。其中有1例(5.00%)患者存在短期局部异物感或者是不适感,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有1例(5.00%)患者发生瘢痕增生。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为95.00%。

3讨论

对于老年人而言,其腹壁组织日趋老化薄弱,经常会合并有咳嗽、便秘以及排尿困难等腹压增加等因素,从而使老年人斜疝的发病率得以显著升高,嵌顿绞窄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老年疝的理想的修补不但要求可以切实加强腹壁强度,并且还不会使局部组织张力得以增加[3]。在过去传统的疝修补术均采取有张力地将邻近组织实施强拉缝合,从而显著升高了局部组织张力,并且会存在严重的营养障碍,这对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十分不利。近几年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问世,使得上述缺陷得到了弥补,且具有以下优势:①所用修补材料为人工复合材料,将其放置在精索后能够使腹股沟管后壁得以加强,因此不需要进行强行拉拢缝合,从而造成邻近组织张力增加,并且该术式的创伤小,局部无张力,对损伤组织修复具有很大的帮助。②采用疝环充填物以及网状补片实施双重修补,修补效果更佳理想,使术后复发率得以显著降低,针对存在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腹水等腹压增高的老年患者也十分适用。③不需要将联合腱、腹股沟韧带实施强行缝合,从而减少了手术损伤。手术是在无张力的条件下实施,因此术后疼痛症状较轻,恢复时间较短。④人工复合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不会导致排异反应以及感染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对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了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该手术的操作时间短,术后患者自主活动时间早,卧床时间短,术后疼痛症状轻,切口愈合快,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未出现复发。由此可知,对老年疝气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陈少龙.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在成人腹股沟疝103例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01):121-122.

[2]杨剑波.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46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09,14(19):453-455.

疝气手术篇4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10月140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意识清醒,可配合研究;均知晓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下腹部手术史、伴有严重前列腺增生或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9±3.0)岁;腹股沟斜疝44例,直疝26例。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3.2±3.3)岁;腹股沟斜疝43例,直疝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等。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科室需成立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及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组成;同时需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开展干预前,小组成员需通过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进行循证护理知识、疝气手术护理知识查阅,对既往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患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②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患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同时在交谈过程中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疝气的发生原因、表现、治疗防范、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等,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与配合度,尽可能的缓解其紧张与焦虑情绪,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③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并指导患者头偏向一次,以防呕吐物堵塞气道;同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协助患者清理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同时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适当垫高患者膝部,保持腹部处于松弛状态,以减轻张力、降低患者疼痛感、促进伤口愈合。此外,指导患者饮食需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向普通食物过渡;同时需叮嘱患者不可用力咳嗽、排便等,以防增加腹内压,增加疼痛感。护理人员还需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情况,以防切口感染。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术后1d及术后3d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进食时间。采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3d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3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尿潴留2例,阴囊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尿潴留4例,肺部感染3例,阴囊水肿3例,压疮1例,切口渗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

3讨论

疝气手术篇5

[关键词] 腹股沟疝气;腹腔镜;开放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041-02

腹股沟疝是由腹腔镜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是普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该类疾病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手术的种类较大,疗效不一。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在腹股沟疝气中的治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也逐渐受到肯定。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具有无张力和后入路的特点,可避免手术瘢痕,且操作简单,复发率低[1]。为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腹股沟疝气中的治疗效果,该院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分型标准[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而未能完全纠正;其中男83例,女17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8.3±14.5)岁,病程3个月~22年,平均(11.4±5.3)年。斜疝75例,直疝25例。临床分型:Ⅰ型30例,Ⅱ型32例,Ⅲ型20例,Ⅳ型18例。疝环最大距离4~11 cm,平均(7.3±3.8)cm。单侧80例,双侧20例;初发者90例,复发者10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疝环距离、并发症、疝气种类、位置、发病次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①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疝气修补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疝囊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横断疝囊,之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②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在脐上缘做10 mm弧形切口,置入10 mm Trocar,切开腹直肌前鞘,用指板拉钩法游离腹膜外间隙,刺入气腹针,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力10~12 mm Hg(1 mmHg=0.133 kPa),置入30°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脐与耻骨连线中上及中下1/3处置入5 mmTrocar。探查病灶内环,确定疝内口位置、大小、是否存在滑疝及隐匿疝。分离显露耻骨结节、Cooper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结构,直疝将疝囊和腹壁剥离,斜疝钝性将疝囊从精索下撕离,较大者进行横断[3]。进行处理后以网片进行修整铺盖, 聚丙烯网片,规格为15 CB×10 cm。分别在耻骨梳韧带、髂耻束、腹横肌腱膜弓钉疝钉4~5枚,补片下缘展平后排气退镜。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留置导尿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术后6 h予流质饮食,24 h后普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腹股沟疝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尿潴留等。两组术后均随访6~12个月,记录复发病例。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x±s),n=50]

注:组间相比,*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n=50)

注:组间相比,*P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病症,若不及时处理,逐渐增大的疝块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有效方法,目前其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张力疝修补术、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逐渐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其是在开放腹膜前修补基础上进行的,用人工材料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因设计更合理,不进一步破坏已有缺陷的腹股沟管结构,故能有效地治愈腹股沟疝。曾东竹等[4]人的研究显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基于以上优点,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欢迎。

该研究就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与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手手术方式治疗后在复发率方面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然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具有微创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快、疼痛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也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术。这与陈建安[5]、张文海[6]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这一致。结果还显示,腹腔镜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认为手术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相似,但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光生,陈小伍,剧永乐.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后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3):2112-2113.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4):834-835.

[3] 张辉,李健文,郑民华,等.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5):373-377.

[4] 曾冬竹,石彦,余佩武,等.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512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3):200-204.

[5] 陈建安,张阳德,汤治平,等.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疝修补术和开放疝修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48-741.

[6] 张文海,白剑,侯湘德,等.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12-3914.

疝气手术篇6

【关键词】 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39

小儿疝气是儿科中较为常见的腹股沟疝气疾病, 通常而言, 少数小儿疝气患儿可自行痊愈, 而多数患儿需给予手术治疗[1]。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此N手术方式因为切口比较大, 导致手术安全性比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本文主要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疝气患儿予以研究, 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疝气患儿为观察对象, 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各34例。对照组患儿中, 女14例, 男20例;年龄7个月~10岁, 平均年龄(5.1±1.9)岁;病程2个月~3年, 平均病程(1.1±0.7)年;右侧28例, 左侧6例。试验组患儿中, 女13例, 男21例;年龄9个月~10岁, 平均年龄(5.3±1.6)岁;病程3个月~3年, 平均病程(1.2±0.6)年;右侧29例, 左侧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行传统疝修补术, 具体操作如下:取患儿平卧位, 用软物垫高患儿臀部, 同时给予硬膜外麻醉, 之后在患儿侧腹股沟内侧上方1 cm位置做一个长度为3 cm的平行切口, 切开腹外斜肌前鞘, 充分暴露精索, 并对其进行分离, 找出疝囊, 将其剥离至颈部, 给予高位结扎之后缝合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防感染。

1. 2. 2 试验组 试验组患儿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 之后在患儿外环上腹横纹部位做一个长度约为1.5~2.5 cm的切口, 然后依次切开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提睾肌, 充分暴露精索, 在其内侧寻找疝囊, 并予以切开, 将疝囊游离至颈部, 用丝线进行双重贯穿, 结扎疝囊颈部, 切除多余疝囊, 止血后复位精索, 依次缝合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防感染。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儿中出现切口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儿中出现切口感染4例, 切口局部麻木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6%, 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 P=0.024

3 讨论

疝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疾病, 在小儿患有疝气后, 经常表现为咳嗽、哭闹、排尿与排便不畅等, 对小儿消化功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还会出现小腹坠胀、腹痛、易疲劳等现象, 对小儿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为此, 一旦发现可疑症状, 应马上到院就诊, 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在小儿疝气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方法, 由于患儿年龄普遍较小, 身体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 施行手术治疗的时候, 必然造成一定的手术创伤, 且手术带来的疼痛感会对小儿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 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为此, 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 一定要尽量减轻手术创伤。

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方法较为简单, 但术后切口感染较多, 且术中出血量较大, 导致患儿身体生理机能恢复受到影响, 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3]。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 能够减轻手术创伤, 即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手术切口更小。与此同时, 在手术过程中, 无需切开腹股沟, 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剥离, 临床效果良好[4]。此外,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修复次数较少, 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 还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最后, 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时, 手术后形成的瘢痕比较小, 并且较为隐蔽, 不会影响患儿身体外观, 再加上手术操作简单、不影响其他生理机能、无需施行修复手术等优势, 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为(12.5±2.2)min、住院时间为(3.0±1.0)d, 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20.7±2.3)min、(3.8±1.2)d;术中出血量为(4.6±1.6)ml, 少于对照组患儿的(7.9±1.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确切, 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 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手术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于辉昌, 刘鹏, 王丰艳, 等.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临床分析.医药前沿, 2015, 7(15):16-17.

[2] 杨新云, 秦建领.采用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临床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 14(7):169-170.

[3] 张惠.腹纹横小切口45例患者的疝气手术临床观察.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12(6):114.

[4] 康有安.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6):93.

[5] 张长征.分析腹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的疗效.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11(22):4558-4559.

疝气手术篇7

【关键词】 横切口手术; 小儿疝气; 常规手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常规手术方式是与腹股沟平行的韧带进行斜切口,这就会使切口较大,出血量多,且很多患儿在手术后仍会有复况[1]。为进一步研究小儿疝气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选取本院于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33例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小儿疝气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男30例,女3例,最大年龄14岁,最小年龄8个月,平均年龄(6.0±1.4)岁;其中发病时间最长者5年,发病时间最短者为1周,平均发病时间(2.1±0.5)年。对照组男30例,女4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11个月,平均年龄(5.0±1.2)岁;其中发病时间最长者4.9年,发病时间最短者6 d,平均发病时间(3.1±0.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自然资料以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儿均取平卧位,在其臀部置以软物,将臀部抬高,在患儿的侧腹股沟中内侧上1 cm的地方做一个3 cm长的平行切口,将腹外斜肌前鞘切开,将精索显露后进行分离,找到疝囊后进行完整剥离至颈部,然后进行高位结扎,覆盖敷贴,回病房。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2]。

治疗组患者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在患儿的外环中上方腹横纹肌下进行横行切开,长度在1 cm左右,采用小拉钩与蚊式钳对皮下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将精索暴露出来后找到疝囊,再将其纵向切开,之后进行游离分剥。用可吸收线将疝囊的颈部进行高位结扎。术中止血后复位精索,用止血钳夹住切口的皮肤,之后覆盖敷贴,整个过程要确保无菌操作。患儿在麻醉清醒后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若无不适即可出院,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和复发入院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疝气即腹股沟疝,是小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4%左右,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率约为女性患儿的十倍[3]。腹股沟位于大腿与下腹壁交界处,其间有一组织为腹膜鞘状突,其主要功能为固定小儿于阴囊中,或者是固定女性的子宫圆韧带。胎儿在母胎发育中,经腹股沟滑向腹膜并向前推进形成鞘突,并且其与所形成的鞘突会一起滑入阴囊内。小儿出生后,鞘突会自行封闭,但是,由于部分患儿出生后腹膜鞘状突未能完全关闭,导致腹腔内其他器官组织进入鞘突部位,形成疝气[4]。疝气可为斜疝和直疝,可两侧同发,但多见于右侧部位,早期无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有明显下腹坠胀感,严重者肿块甚至可能会坠落阴囊内。对小儿疝气的及早确诊非常重要,小儿腹股沟疝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则是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小儿疝气临床表现有下腹胀痛、胀气、便秘、疲劳等,而由于疝囊内肠管挤压,可能出现疝气嵌顿症状,继而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继发病,致使患儿生命受到威胁。小儿疝气最好进行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众多继发症状的出现,危及患儿生命安全[5]。

横切口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其于小儿腹部外环口给予1 cm左右横切口,切口位置与朗格氏皮肤纹理线重合,是以手术过程中组织分离较少、出血量小,且切口瘢痕轻微,平整度高,创伤性小,感染并发症少,效果非常理想[6]。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切口长度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相较于对照组的传统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军,钱立印,葛亚博.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37—38.

[2] 黄绍生.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92—92.

[3] Beltran M A, Cruces K S. Are the outcomes of emergency Lichtenstein hernioplasty similar to the outcomes of elective Lichtenstein hernioplasty[J]. Int J Surg,2007,5(3):198—198.

[4] 傅朝春,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9):52—56.

[5] 张韶峰.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2):252—252.

[6] 唐龙军.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探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4):303—303.

疝气手术篇8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疝气手术;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7-007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7.041

疝气又叫做腹股沟疝,主要是因为腹内压显著上升导致,其中属男性患者较为多见,且患者腹部右侧疝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腹部左侧疝气[1]。该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是患者术后未实施积极合理的护理,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使得患者的预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疝气手术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病情的恢复具有关键作用[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疝气手术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研究内容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疝气手术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患者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40例,女4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5岁,平均(35.4±2.5)岁;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41例,女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8岁,平均(36.2±2.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主要措施是:护理人员遵医嘱指导患者主动参与临床治疗;护理人员要仔细完成好各项常规性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发生异常要立即告知医师同时辅助医师完成各项诊治。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2.1 强化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与患者交流沟通时必须持以真诚与耐心的态度,通过应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患者解释发生腹股沟疝的病因,详细告知患者诱发该病的高危因素;同时还要为患者介绍临床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此加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的害怕、恐惧及紧张等不良心理状况,保证全部患者都能够维持良好的心态接受临床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1.2.2 常规护理 (1)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手术预后质量予以科学分析和探讨,对患者的原发病要严格遵医嘱予以控制,密切关注患者有无便秘、咳嗽及排尿困难等多种临床症状发生,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为患者进行对症处理;若患者存在吸烟史,护理人员应当在术前嘱咐患者术前的2周必须戒烟,以此预防术后患者出现肺部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在术前一天的晚上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应进食半流食,不要进食豆浆和牛奶等易产气的食物,以免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等并发症[3],手术当天早上必须嘱咐患者要禁食禁水。(2)强化术前锻炼: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床上排尿和排便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早期训练,让患者术后可以较好适应。(3)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必须准备好留置尿管,让患者的膀胱处在空虚状,从而有助于患者实施疝修补术[4],以此减少患者膀胱所受手术的误伤。(4)护理人员要带患者完成术前的各项检查,同时要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

1.2.3 术后护理 (1)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送至病室,去枕平卧,将患者头部偏于一侧,将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予以彻底清除,以此有效预防患者气道发生堵塞[5];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术后6 h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呼吸情况;于患者膝部用小枕头垫高,让患者腹壁维持在松弛状态,从而改善手术伤口所受张力,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加快手术创口的痊愈[6];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术后8 h后,指导患者的饮食,通常需要进食流质,再从流质转至半流质及普食。(2)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的监护,关注患者腹部切口有无渗血、红肿及渗液等多种症状发生,一旦发现患者发生以上症状要及时告知医师,同时辅助医师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人员要定时为患者替换切口敷料,保证敷料的清洁和干燥,从而预防切口出现感染。(3)预防患者腹内压过高: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尽量避免打喷嚏和咳嗽,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大便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患者腹内压上升。

1.2.4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出院后加强对切口的观察,注意有无发生红肿与渗液等症状,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回院复诊;告知患者必须在出院6个月中不要干较重的体力活,以免发生腹内压上升;此外还要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不要长时间站立;指导患者环形按摩腹部的准确方法,告知患者要常按摩,培养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预防便秘的出现,保证大便排泄通畅。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出血、恶心呕吐、压疮、阴囊血肿及肺部感染等;分别给两组患者分发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常规功能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和血糖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9.09%,对照组44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63.64%,观察组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8.285,P=0.000),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常规功能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44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1.8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00,P=0.003),见表3。

3 讨论

腹股沟疝患者病情虽然轻微,但是必须加强对其重视,否则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7]。对疝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优质护理服务属于医院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医院的形象标志,通过对患者日常行为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转变了患者以往的错误理念,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有助于疾病的康复[8]。对疝气手术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要患者及家属加强重视,不要因为该手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而忽略患者术后的护理,而使得并发症发生率高。优质护理通过干预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而转变患者之前的错误疗养理念,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保证患者机理功能不受手术的影响[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9.09%,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63.64%,护理满意度是8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疝气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优质护理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身心状况,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充分展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明显改善了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友好护患关系的建立[10]。

综上所述,于疝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虢新莲.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182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15-16.

[2]陈晓琳.438例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9):1128-1129.

[3]阎春梅.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13(20):146-147.

[4]赵莉芳.综合护理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22(20):1867-1868.

[5]赵红.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8(21):254-255.

[6]孙红蕾.疝气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J].吉林医学,2014,57(18):4100.

[7]王小芝.小儿疝气手术9例临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8(18):2543,2580.

[8]刘导玲,李导琴.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57(32):7310.

[9]贺桂辉.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66-67.

[10]宋莉,司志英.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的配合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44.

上一篇:阑尾炎手术范文 下一篇:微创手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