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范文

时间:2023-12-05 01:07:00

日用陶瓷

日用陶瓷篇1

随着工业化的扩展,20世纪初期设计师们对骨灰瓷的探索日趋成熟,特别在20年代,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科学技术的突破,设计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最为突出的是德国包豪斯学院对产品功能及理性设计理念的推崇。20世纪初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受德国工业同盟的影响,使得丹麦、英国、瑞典等国在1911-1915年相继成立了类似工业同盟的工业设计组织,促进设计与企业的关系,促使陶瓷产品日用化、批量化,提升陶瓷产品设计水平,这一时期的代表公司有:罗森塔尔、阿尔茨堡、埃斯申贝奇等等。而另一方面,设计奉行功能至上的理念,各种艺术、设计观念都受到冲击,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也不例外,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过去繁缛细腻的装饰被简化,甚至装饰都成为多余,设计观念走上了功能大于形式的轨道。由博格勒设计的《摩卡机器》,林迪格设计的《花器、水罐、可可壶》,都是造型简洁、功能至上、乏于装饰的日用陶瓷产品。

二、功能与形式并重

科学技术、材料、工艺不断被研究与运用在制作过程中,无装饰、重功能的日用陶瓷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需要产品不仅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同时具有美观的装饰。此外,贸易面向全球开展也要求世界各地在经受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下重视本民族地域文化,保持自身优势。在此期间,欧洲各国迅速建立各类设计机构并且举办了一系列设计大展,这些展览把北欧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推向高峰,因其追求功能与形式并重、强调“人情味”、简约与永恒的设计理念刺激和影响了工业设计的后续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罗森塔尔旗下designs设计的“Chips,Dips+More”瓷盘,造型独特,可以放置水果或各类小吃,功能多且食物之间不会混合在一起,是新奇的造型与强大功能的完美结合。“为生活而设计”和有机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在形式与功能并重的设计中应运而生,这些观念指导下的日用陶瓷产品将文化性和艺术性与实用功能完善结合。

三、人性化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舒适性、情感性、精神性,可以说其设计观念由简单的美观实用原则走向了除此之外蕴含多元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从70年代开始,现代科学技术在日用陶瓷制造中的广泛运用,使全新的造型和表现方式不断被挖掘出来,对人体工程学、视知觉、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也使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贴近人的需求。芬兰的金枪鱼设计公司是功能与形式人性化设计的最佳代表,其陶瓷作品坚持使用全手工制作,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力求造型的突破,他们设计的“暖”系列胡桃木瓷具,采用陶瓷和木材结合的方式制作,木材可随意拆卸,不仅解决了烫手的问题,还增加了保温效果,粗犷的壶盖和光滑的壶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期间,功能主义、情感化和无障碍设计作为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思想基础,指导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

四、结语

自从陶瓷产品工业化生产以来,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观念的演变由以上几种设计理念组成,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理念的演变路线就是由功能和形式再到人。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没有明显的时间或是层次的界限,是人类进行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活动的不同指导思想。

日用陶瓷篇2

关键词 日用陶瓷,快速烧成,节能降耗,坯料配方

1前 言

瓷砖生产是陶瓷产业中一个历史很短而又富有现代工业特色的门类之一。对比日用陶瓷,瓷砖确实存在器形单一(纯平面)、易于机械化生产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瓷砖行业深陷以价格为武器的惨烈搏杀之中,在这巨大的压力下,瓷砖行业不断地通过节能降耗、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去适应生存,从而创造出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日用陶瓷的快速烧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试从瓷砖和日用陶瓷的对比中,在瓷砖生产中寻找一些可鉴之处,期望业界共同探讨。

2快速烧成坯料配方结构的启示

2.1瓷质砖与日用瓷器:复合熔剂原料的使用

瓷砖的正常烧成周期约60min,而日用陶瓷将正常烧成周期定为10h以上,对比日用瓷器,瓷砖的快速烧成节约了大量的燃料,而坯料组成是瓷砖实现快速烧成的基础之一。按照瓷砖材质的区别进行粗分归类,瓷砖的坯料配方可分为瓷质砖和内墙砖两大类。而炻瓷砖和细炻砖实质上可以通过改变瓷质砖基础配方的熔剂比例而获得,此处暂归入瓷质砖大类中。瓷质砖属于长石质瓷,影响长石质瓷烧结的主要因素有:瓷坯组成、起始粒度、表面张力、煅烧温度和时间等几大要素[1]。其中坯料组成是第一要素和关键。对应于相同吸水率标准的日用瓷器,瓷质砖与日用瓷器坯料配方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复合熔剂原料,从而使低共熔点温度大幅度下降,烧结温度也随之下降。随着液相成分的变化,导致影响烧结的另一因素――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复合成分液相具有较低表面张力, 有利于烧结反应能够快速进行[2]。

我国的第一代瓷质砖坯料配方是随引进意大利瓷质砖生产线而进入国内的。配方的成分为粘土25%、半风化钾长石30%、高岭土41%、滑石4%,合计100%。烧成温度 1240℃,烧成周期60min。配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引入了滑石,构成了钾-钙-镁复合熔剂。滑石在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结范围、提高瓷砖的抗冲击性能及抗弯曲强度、提高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3]。

除引入滑石外,近年来瓷质砖配方中使用多种新型熔剂部分代替了钾长石和钠长石,如伟晶岩、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含锂瓷石等,对锂辉石、透辉石和透闪石也做了一定的探索[4]。烧成温度也逐渐降低至1200℃左右,产品规格越来越大,1000mm×1000mm的大型瓷砖的成熟生产技术已被众多厂家掌握,烧成周期仍保持在40~60min,坯料的快烧特点十分明显。

瓷质砖中常用的钠长石,具有低铁白度好、降低烧成温度、熔融能力好的优点,但存在烧结温度范围窄的弱点。钠长石这一弱点由于瓷砖的烧成设备单一,辊道窑能准确地控温而得到消化。在日用陶瓷生产中,不论是专业的瓷泥生产厂还是自制自用瓷泥的大型工厂,使用包括隧道窑、梭式窑和辊道窑在内的多种窑炉,隧道窑、梭式窑设备本身的温差范围大,如引入钠长石要注意控制用量,或针对不同窑型选用不同配方,以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

2.2 内墙砖与轻质瓷:低收缩原料的使用

轻质瓷在广东、福建等南方瓷区生产较多,产品以出口为主。基本配方结构为高岭土-粘土-石英-白云石,使用白云石作为熔剂,坯料习惯称为白云土。烧成温度1000~1050℃,二次烧成,吸水率约13%左右。由于产品吸水率较高,易于吸湿膨胀,如置于露天场所,经数年的风雨浸蚀、阳光催化,可完全解理,适合环保的理念,在国际上深受欢迎。轻质瓷的主要产品以色彩鲜艳的咖啡/啤酒杯具、密封罐、时尚盘/碗为主,甚少生产成套餐具。究其原因,在于产品的强度低,制品在洗碗机、微波炉、消毒碗柜的使用过程中破损大。建立在低温节能易风化分解的基础上的环保性能,却因产品的易损多耗,反而使能源消耗得更多。实际生产中更存在易惊风、釉裂、冷却降温周期长、窑炉利用率低、烧成风险高等弱点。以上诸多缺点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在不断研究探索之中。

笔者认为,轻质瓷性能的改良可以参照借鉴:硅灰石/透辉石/叶腊石-石灰石-可塑粘土-石英体系的内墙砖配方结构。

硅灰石和透辉石都是性能优良的快速烧成原料。尤其是硅灰石具有较小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能良好、吸湿膨胀率低等诸多优点。在成形方面,由于硅灰石颗粒为针状晶体,提供了水分快速排出的通道,加入硅灰石后,可增加泥浆的稳定性;注浆成形时,能加快石膏模的吃浆速度;滚压成形则易于脱模,坯体的干燥速度也快。国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已开始在日用精陶等领域生产中广泛应用[5]。在国内,近年来在内墙砖生产中大量和广泛应用,最短的烧成周期仅十几分钟,最好的热稳定性达到20~200℃冷热循环不裂三次以上。这些指标和经验,可以直接地作为轻质瓷易惊风等生产弱点进行改进的借鉴。在配料中,辅助原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定,笔者用当地产的高岭土淘洗残渣代替石英,降低了生产成本。

轻质瓷强度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制品的吸水率来实现。

构成陶瓷制品风化分解的主要因素为:一是吸水造成的湿膨胀;二是陶瓷材料的成分组分所转化的晶相结构。而气候和环境条件是风化分解期限长短的决定因素。因此,具备一定吸水率,就可以保持制品风化分解的特性。

以内墙砖坯料结构为框架,引入一定量的长石熔剂,可以调整制品的吸水率,而最简便快捷的方法是按比例添加瓷质砖坯料。笔者采用细炻质砖坯料与内墙砖坯料按1 :1的比例配料,已进行了多年的瓷砖生产,瓷砖吸水率为8%、收缩率为4%。瓷砖强度(断裂模数)从内墙砖(吸水率12%)的27.4MPa提高到34.4MPa。

制品的吸水率要提高至何等水平,考虑的因素往往一是客户的诉求、二是产品本身坯釉结合性能的改进。在美国,将吸水率为4~10%的餐具制品划分为半瓷器,是美国市场的一个传统品种,用量非常大[6]。同时,制品的吸水率有较大的可选范围。

对于坯釉性能而言,较低的吸水率有利于施釉工艺的简化,而且节省人力成本。内墙砖通过施用化妆土形成中间层以消化坯体高的膨胀系数。对于日用陶瓷来说,这一工艺在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很难实施。随着长石熔剂的引入,坯料中石英熔融量的增多,坯体的膨胀系数也会随着下降。降至一定的吸水率后,完全可省去化妆土而直接施釉。此时,通过添加含锂瓷石能更好地大幅度降低坯体的膨胀系数。

3配方借鉴的可能性

虽然瓷砖坯料的快烧特点十分突出,但对于日用瓷器而言,还要考虑诸多的性能指标,如制品的机械强度、坯料的成形性能等,才能判断借鉴意义的大小。

3.1 制品强度提高的途径

提高制品机械强度最重要的途径是配方的改良。以粘土-长石-石英为原料的制品强度取决于瓷体中莫来石含量的高低,特别是二次莫来石的含量及其在玻璃相中的分布形状[7]。而莫来石含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配料中粘土的含量[1]。在瓷质砖坯料中增加粘土的含量,就可以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粘土量的增加,也即坯料中氧化铝含量的增加,必然带来烧成温度的提高。但由此升高的烧成温度也将由于烧成周期的延长而得到抵消。瓷砖在烧成过程中为平卧展开形,有利于辐射和对流等形式进行热交换。日用陶瓷除平盘外,都为立体半封闭式,不利于热交换;复杂的器形可能出现局部的不均匀收缩;采用托板承载使瓷器与硼板接触部位进行热交换的效率更低,诸多因素使日用陶瓷的烧成周期被动地要相对延长。烧结温度与烧成时间成反比,通过烧成时间的延长,使烧成温度仍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烧成周期的延长,给予二次莫来石更长的析出反应时间,带来良好的形状分布,有利于制品强度的进一步提高;釉料的反应时间也更长,可以减少瓷砖釉料中常用的锌、钡、钙等碱性离子的加入量,提高制品的耐酸能力,降低釉料的成本。

另一方面,日用陶瓷由于整体施釉,通过釉层的压应力作用,相同坯料制成的日用陶瓷机械强度也将大于瓷砖。瓷砖采用干粉冲压成形,在边角部分容易出现排气所致的质地疏松易脆裂的缺陷,日用陶瓷可通过注浆或滚压成形工艺得到克服。多种工艺措施可使制品的机械强度得到保证。

3.2 坯料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干压成形的瓷砖生产工艺,容易给非行业内人士造成一种错觉。例如:一是高吨位压机产生巨大压力,使坯料成形后密度很高,坯体才有较低的收缩率;二是坯体强度由很高的压力形成,坯料的可塑性要求不高。但实际并非如此。由于粉料本身存在气孔,布料填粉后,颗粒之间再产生了二次孔隙,这些气孔和孔隙在压力成形后不能完全排除,残留在坯体中的孔隙在烧结过程中需由玻璃相填充从而构成烧成收缩的一部份。日用陶瓷采用湿法成形,原料颗粒中的毛细管力使颗粒堆聚得更紧密。相同的坯料,采用注浆和滚压湿法成形工艺的烧成收缩不会大于干压成形,而瓷砖生坯强度主要来自坯料本身。笔者有过因粘土的塑性差而致砖坯大量开裂的教训,由此可见,压机压力不能无限提高坯体强度。干压成形(包括等静压)主要的特点是坯体密度较均匀,避免湿法成形后干燥过程的不均匀收缩和变形。

改善坯料的成形性能,在日用陶瓷的坯料制备过程有较多的手段:(1)常温压滤脱水工艺,有利于保留原料的原生态胶质;(2)采取外加保水剂如CMC,提高颗粒间的蓄水能力,增大毛细管力;(3)增加真空练泥次数;(4)延长泥料陈腐时间;(5)粘土和高岭土分别采用淘洗和机碓后淘洗的分离工艺,石英颗粒等高硬度残渣预先研磨,保证有效控制颗粒的真实细度。

4结 束 语

综上所述,瓷砖的坯料配方结构对于日用陶瓷烧成速度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日用陶瓷的快速烧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受到烧成设备性能、工艺控制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有综合考虑、完善这些因素条件,才能取得最佳的烧成效果,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南京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清华大学合编.陶瓷物理化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 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陶瓷工艺[M].轻工业出版社,1985

3 李家驹.日用陶瓷工艺学[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4 蔡飞虎,冯国娟.实用墙地砖生产技术[M].佛山陶瓷(2003年增刊),2003

5 郭靖远,相清清编著.日用精陶[M].轻工业出版社,1984

6 (日)素木洋一.细陶瓷[M].轻工业出版社,1984

日用陶瓷篇3

关键词:日用陶瓷;分类;设计理念

日用陶瓷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陶瓷设计师们都没有停止对日用陶瓷设计的探索,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传统的“实用、经济”的设计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理念使得现在的日用陶瓷设计向多元侧重、互融共生发展。下面笔者就谈谈现代日用陶瓷的设计理念,希望能够为陶瓷设计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

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日用陶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瓷器产品,包括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等,这些器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而且便于清洗,能够长期使用。日用陶瓷产品是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演变而来的,因此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应当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目的,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的设计是指使日用陶瓷产品符合人们的日常行为应用,同时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构造型人性化。设计者应当对加工工艺和制作材料进行整合,并结合人体工学的相关知识,重点考虑人们在使用日用陶瓷产品时是否趁手,要保证其易拿、易用、易放。在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同时,设计者还要考虑产品的形体变化、构件形体,以及比例关系等,并对产品的细节部位进行处理,如器具的口部和底部等。其次,要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生活习惯又影响了他们的消费理念。因此,日常陶瓷设计者应当依据市场需求,以及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生活习惯开展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可以根据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来设计日用陶瓷产品,针对中老年人人,陶瓷产品设计应当以实用性为主,色彩和造型方面设计则要放在次要位置;针对青年人,设计者应当根据他们的需求,设计具有造型独特、色彩时尚的陶瓷产品;针对少年儿童,设计者应当根据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使陶瓷产品具有趣味性,要选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另外,为了便于儿童使用,应当尽量设计功能单一、结构比例适中的陶瓷产品。

二、时尚性的设计理念

日用陶瓷注重实用性,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创作习惯,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从单纯注重日用陶瓷产品的实用性,变为既关注它的耐用,又追求其外形的美观,如独特的造型、新颖的图案、亮丽色彩,等等。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时尚性的、多样化的、高品质的日用陶瓷用品已经进入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这表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与时俱进。因此,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者,更应当跟随时代潮流,具备时尚性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更多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这里的时尚性并不是追求个性、特立独行,而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当前,日用陶瓷产品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其实用性,而是它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工业的结合,尤其是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日用陶瓷产品,集实用性、观赏性、收藏价值于一体,开辟了日用陶瓷产品的发展方向,而且使人们耳目一新。比如,把鱼盘制作成鱼的形状,将做好的整条鱼放置其中,犹如鱼在盘中游;还有紫砂壶既可以作为茶具,体现了实用性,又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此外,在设计现代日用陶瓷产品时,如果能够把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既能够保持产品的传统特质和风格,又能够突出其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既符合市场的需求,又通过具有时代感的图案、造型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比如,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或以动物、人物组合,或以花草、树木组合,或以抽象派、卡通式组合,进而推出多款、多系列产品,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三、艺术审美的设计理念

陶瓷作为传承了千年的艺术文化,焕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往的陶瓷制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日用陶瓷设计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艺术化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设计出实用性、观赏性、个性较强的产品,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人们在使用陶瓷产品时能够获得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日用陶瓷要根据不同造型来设计图案,加入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宗教及神话传说等,还要根据不同的图案来设计搭配色彩,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国画、油画色彩运用为一体,达到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内涵厚重的艺术效果。如具有现代时装特色的日用陶瓷如同披上了美丽的衣裳,经典、时尚、高雅、华贵;富有幻想色彩的日用陶瓷,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此外,在色彩上大胆革新,将绚丽缤纷的颜色直接融入瓷土之中,再现了“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效果。

四、独创性的设计理念

独创性是指设计者要设计出前所未有的日用陶瓷产品,要根据时代审美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当前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陶瓷产业也不例外,可以说,现代日用陶瓷产品是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设计者应当立足于科学技术,在日用陶瓷产品的艺术形式上大做文章,这样才能够创作出独特的、创新的、有生命力的、有附加价值的日用陶瓷产品,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如日本的日用陶瓷设计,造型独特、品种丰富、花面装饰日新月异,每一种造型饰30个内容、形式不同的花面,新奇的装饰比比皆是。而我国的日用陶瓷设计缺乏独创性,停留在仿制和来样加工的水平上,导致产品造型设计雷同,花色品种单调,无法满足国际、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的生活要求,必将逐渐失去销售市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独创性,主要依靠形体构造、材质肌理、装饰纹样、装饰色彩、装饰方法、以及造型部位与部位之间、不同品种之间组合后的协调、节奏、韵律等因素,唤起人们在形象思维中建造新的审美世界来体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但是在现代科技社会,我国的日用陶瓷用品的国际地位比较落后,为了增强我国的日用陶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还有不断吸收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争取设计出具有实用功能、体现科技水平、符合时代需求且有独特文化气息的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进而促使我国的陶瓷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作者:门爽 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伍欣,杨丰齐.近现代日用陶瓷的设计理念[J].艺海,2013(12).

日用陶瓷篇4

关键词 日用陶瓷,设计,新趋势

1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制陶的历史至今已有近万年。从东汉发明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至今,制瓷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漫漫陶瓷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传达着古老文明的声音,蕴藏着艺术的不朽魅力。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陶瓷在向世界展现中国人风采和智慧的同时,也凝聚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它是中国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

2陶瓷的历史延革

我国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大量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红陶、灰陶、磨光黑陶、彩绘陶以及各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大量生产。唐代大批生产的三彩釉陶,反映了大唐盛世的面貌,有很高的艺术性。瓷器是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由于工艺不够成熟,又称为原始青瓷。宋代是瓷器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钧窑、建窑、德化窑、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西村窑、潮州窑等处的产品各具丰姿。著名的景德镇陶瓷有传统四大名瓷: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其中薄胎瓷堪称神奇珍品,雕塑瓷则为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装饰方面集中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的艺术成就。

中国人传承了祖辈们留下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依然可以从福建、景德镇等地看到完全属于历史的影子,有的甚至丝毫没有改变过。人们在感叹其保存完好的同时,也意识到在工业化大生产的今天,陶瓷工艺文化不应满足于停留在历史的影子里,必须在观念上、审美情趣和适用性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3创意设计成为现代陶瓷业的竞争焦点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陶瓷业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许多各具区域特色的陶瓷产业群。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泉州瓷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远在宋、元时代就已进入国际瓷坛,今天正在展现勃勃生机;醴陵瓷品种繁多,日用瓷、电瓷、艺术瓷、特种工业陶瓷等门类齐全。佛山瓷、淄博瓷、唐山瓷、宜兴瓷、邯郸瓷各具特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陶瓷生产大国,产量占据世界的60%。但是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陶瓷企业林立,绝大多数企业看重的是眼前利益,重视规模和产量,而在产品设计上只满足于模仿和抄袭,生搬硬套、刻意模仿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的设计,出现了陶瓷产品设计不是意大利就是西班牙的现象。在我国北方,唐山作为主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而立岭、石渚、景德镇则为南方的主要生产基地。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材料便宜,九十年代便大量与国外合作,其中50%的设计都是根据国外要求做的。唐山华美每年生产二百万件家具瓷,而70%来自美国要求的规格,剩余的来自日本和英国。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陶瓷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当代设计,更多的是继承传统和模仿别人,缺乏有创意的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陶瓷业发展的瓶颈。

求新求变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有些学者对陶瓷产业化和设计创新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大为指责,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背叛,是高雅文化的一种俗化。其实,文化需要发展,历史也需要顺应。尤其是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中外各种文化相互激荡,需要人们对陶瓷艺术既采取包容的态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具有本地民族特色。闭关自守、孤芳自赏只能限制自身的眼界;而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也永远创不出自己的特色。中国要从陶瓷大国变为陶瓷强国,设计必须要有所创新。而设计创新首先要坚持民族化,坚持传统,没有民族化的设计,不可能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所以在原创设计中,坚持民族化是第一位,坚持传统是第二位,而第三位是设计必须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气息。

创意设计已经成为全球化现象。纵观整个工业化世界,手工化、无工具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亮点,手工设计成为取得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欧洲,陶瓷产业的劳动强度和工资待遇全球最高,迫使公司重视利润,而所有的陶瓷制品在质量上和价格上趋于一致,选择的余地不大。竞争的重点在于设计和商标,而商标自身又是建立在独特的设计之上的,由此可见,创意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来的设计会更加注重设计者自身传统和地理背景,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团队合作也非常重要。

4陶瓷器具的设计更加顺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最早改变物质化学性质的造物活动便是烧造陶器。从现代生活的一般现象来看,家庭用的烟具、茶具、咖啡具、酒杯、水杯等无不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创造了空前的文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人们对陶瓷器具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陶瓷产品在现代生活中不但要实用,而且需要美观,这就需要对陶瓷赋予新的时代和生活内涵。

日用陶瓷器皿,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不只是人们物质生活中的实用品,而是人们文化生活中具有审美内涵的工艺品,是按特定的美的法则创造的生活用品。例如,我们生活中一直在使用,经历五百多年历史,被人们称之为功能与美感完美结合的正德碗。它以简洁、明快的自由曲线勾画出造型的形体特征。口部的短内弧线,同腹部的外弧线形成微妙的对比,造型显得庄重、挺拔,且精神饱满。它不仅在造型上给人以美感,在功能上也堪称奇妙。碗口微微外翻,不仅在嘴边感到舒适,而且口的边缘尺寸加大了口的散热程度,深挖直足的处理,使端拿时不易滑落,还可起到散热不烫手的功用。精妙之处还在于,碗的尺寸与入手虎口的尺寸相当,使你端拿轻松、舒适。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有些优点倒成为了缺点:当今旅游餐饮业迅速发展,要求服务便利快捷,餐馆业广泛使用洗涤机。正德碗口部翻转容易被碰破缺损,底足太深不易清洗干净。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一种用强化瓷材料制作的厚胎无翻口、浅足造型的正德碗已应运而生。

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使用对象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这就使得陶瓷器具的结构形式和组合套型也各不相同。广大内地地区的人们习惯饮绿茶红茶等,茶具一般使用茶壶、茶杯以及盖水杯,而藏蒙维同胞饮奶茶和酥油茶则多使用罗汉碗和石榴碗。外国人饮红茶较为普遍而且喜欢加糖和牛奶,因此外销茶具多为一壶、一糖罐、一奶罐,由大杯六碟组成的十五件茶具。

5新科技已经成为陶瓷制作工艺的领军者

当今,陶瓷业已经进入IT时代,人们已开始使用电脑制造“陶瓷”。在韩国的陶瓷工厂里,从开始制作到烧成成品的大部分工序都是自动化操作,几乎都是“机器制造”。

人们还把纳米技术引入制陶制瓷的工艺过程,成功制造出了纳米陶瓷刀具。不同于人们对陶瓷易碎的印象,这种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纳米陶瓷刀具从1米多高处落下丝毫没有损坏。“你用它切菜、切牛肉都没有问题,非常锋利,韧性也好。”不同于以往陶瓷厂家抓住陶瓷的欣赏价值做文章,现在则更多的在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这种以科技力量制作的新型刀具,不卷刃,可以几年不磨,锋利耐用,而且不锈蚀,还能保持食品的原色原味。

一提到陶瓷,在人们心目中往往立刻联想到冰冷、坚硬的感觉。众所周知,陶瓷高温烧制的时间越久,其硬度越高。但令人称奇的是,美国EOSD公司的科学家花费近10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软瓷砖。他们通过将普通泥性后再高温烧结,烧制时间越久,材料越柔软、弹性越高。这项技术的诞生彻底颠覆了传统陶瓷冰冷、坚硬的质感,将平凡普通的泥土锻造成质地柔韧、富有弹性、防潮防滑、冬暖夏凉的温馨材质。软瓷技术的研制成功对缓解陶土资源紧缺、能源危机的现状,以及解决现今陶瓷制造业存在的能耗高、污染重、依赖陶土资源等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6安全和健康在陶瓷制作工艺中得到进一步关注

2007年广东省第二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作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一款能够自动消毒的纳米技术新产品,引起了与会许多人的兴趣。这个被称为“抗菌玉脂‘夏荷’茶具套组”的新产品,采用纳米技术对陶瓷上层的釉层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自动消毒。相关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表明,这种新产品对能够引起肺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了58.75%。

喝水这个动作对大家来说很简单,不过对于罹患关节炎的老先生来说,仰头喝水会让他痛苦好一阵子。日本最近市面上出现一种贴心的杯子,有别于常规U型杯身,这款分为两层的杯子,内层作成V字体状,杯身微微倾斜就能喝到水,可减少脖子负担,而且使用陶瓷材质制作,不怕生成毒素危害身体健康。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铝制品是陶瓷的最好代替品,但铝离子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使用铝制品过久对健康不利。现在人们研制出膨胀陶瓷材料,它可以像铝制品那样,炊于火上500~600℃而不裂,可做成耐热的锅、煲、热壶等。

再如,铅金属在陶瓷生产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唐代的三彩釉色和明代、清代的釉彩、颜料,包括现代的贴花纸颜料都是以铅为溶剂制成的。而铅有碍于健康,国际社会为了保护健康,严格控制铅的使用。为达到健康标准,现在已研制生产出无铅的陶瓷材料,而且还采用了高温快烧的先进技术。这项技术把陶瓷装饰的颜料完全溶入釉面之中,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渗出,让人们使用的器皿更美观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1997

2 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日用陶瓷篇5

关键词:陶瓷设计;市场需求;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72-02

一、日用陶瓷设计

(一)日用陶瓷

日用陶瓷按其胎体特征分为陶器与瓷器。在国家标准的定义看来,日用陶瓷是指:吸水率一般大于3%,不透光,胎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敲击声沉浊。而日用瓷器是指:吸水率一般不大于3%,透光,胎体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敲击声清脆。

日用陶瓷是陶瓷的一种,它是按照一般传统意义上来分的,现今学术界,将传统意义上的陶瓷大概分为以下两类:日用陶瓷((如按吸水率分场器、陶器、陶瓷,按瓷质晶粒大小分粗瓷、细瓷、精瓷等)和建筑陶瓷(如内外墙瓷砖、地面瓷砖、装饰陶瓷)。对于上述新材料陶瓷,则有几种称呼,如工业陶瓷、精密陶瓷、技术陶瓷、高性能陶瓷等等。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用陶瓷就是指一般的家用瓷器,如餐具、茶具、咖啡具等,对于其价值也是功能性居多的理念。但是,在如今物质生活处于比较富足的社会,人们对于日用陶瓷的装饰性方面的要求也提升了,渐渐的,艺术陶瓷的日用陶瓷的界限也就不再那么的明显,所以,日用陶瓷的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

(二)日用陶瓷的设计

陶瓷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人们开始使用陶瓷产品的时候,设计就已经存在。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对陶瓷的材料、造型、装饰的分析得出器物所处的朝代、及其发挥的作用、甚至是能够判断此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反言之,一个时代的产品必然具有它的时代特征。纵观陶瓷产品的发展史,相对于陶瓷的装饰方式而言,其造型塑造受限于陶瓷的材料与加工工艺,发展是相对缓慢的。陶瓷设计与“文化”的概念是相联系的。陶瓷设计需要一种意念,更需要一种文化意识,它是

设计的本源。好的陶瓷设计应与众不同,深思耐品的作品都有着独特性和艺术个性。设计促使陶瓷

产品功能更普及化、多样化。

二、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的概念

什么是消费社会呢?即一个被场所包围,以物(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现如今的消费社会,消费已成为生产的手段,生产反而成为了目的。这种目的和手段的错位导致了消费主义的盛行。消费已成为社会区分的一种手段,具有符号象征意义,对资本本身的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手段。所谓社会区分,即是人们所认为的社会地位个人身份的区。分消费社会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的衣、食、住、行,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看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态度。

(二)消费文化

霍加特,在1957年2月出版的《文化的用途:与报刊娱乐特别相关的工人阶级》中曾阐述,文化、文学批评已经从宏大叙事、宏大文学向日常生活史的具体性转变。流行文学取代了严肃文学,艺术的形容词从严肃、高雅、精致变为了通俗、商业、大众。艺术一词终被文化一词取代。这里的文化更多的指向大众文化。

20世纪60年代后,尤其是70-80年代后,消费社会在西方国家便得以形成,与此同时,消费文化成为此时的主导文化。

普锐斯曾说“消费文化改变了消费者所购买物品所代表的角色和本质”消费更多以及更贵的商品与服务反映了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产品的使用价值(机能性)和其交换价值(价格)比起来,越来越不重要。交换价值被象征价值所超越,产品成了象征和讯息的包装,可以享受并用来传达差异给他人。人们生活的富足,带来了差异化的需求和生活形态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只要求拥有产品的物质性,也就是实用性,而现如今,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所带给他们的意义,也就是身份象征。从拥有物质到拥有意义的改变,让设计成为了新时代的视觉指标,产品已经渐渐成为表达消费社会逐渐显现的价值与人的渴望。在这样的消费文化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之下,设计将人们对世界及社会关系的想法,转化成物品的形式。设计及其历史成为社会变化的重要窗口。从另一层面讲,七八十年代以后的消费方式是炫耀性消费,有钱阶级把钱投入到象征他们高人一等的消费中去。也就是说,人们购买的并不是商品,而是设计与社会关系以及设计所创造的高附加值、高消费的符号和创造的差别性。

(三)消费现象

在当今的消费社会,形成了一种广泛的消费现象――我消费我存在。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的心理“我买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把自身所购买的商品看做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看做是与他人区分差异性的象征;另一方面则反映产品的艺术设计总是针对特定的设计人群,显而易见,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当他们的物质生活还没有得到满足时,必然不会去想拥有一件他们看来无比奢华却好不使用的艺术品。

三、市场需求及消费者需求下的日用陶瓷设计

(一)市场需求下的日用陶瓷设计

俗话说“需求是设计之母”,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产生一定的设计产品。在当下的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制约下,设计师们必须重新考虑设计这一行为在制造产品上所发挥的功能。设计是为人所需的,解决人生活的需求。在象征价值日益受人重视的消费文化下,日用陶瓷设计应该在保证产品的功能性前提下注重产品的视觉冲击力,也就是产品的观赏性。

(二)日用陶瓷设计的附加值

从设计师的角度讲,想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首先必须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设计阅历,以及知识面。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才能够吸引更多文化层次高的,也就是乐意花大价钱购买产品象征价值的消费者。其次,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一个好的设计,能够映射出时下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设计思潮,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这样的作品才会拥有不会枯竭的生命力。这就要求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与时俱进,不仅是在专业的设计领域,例如流行色、当下受欢迎的设计流派。我们

的眼界应该更加宽广,我们需要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甚至是社会政策的改变、关注现行的大众文化。我们越能够尽可能的创造日用陶瓷的高附加值,我们的设计就越能博得享受产品象征意义的消费者的眼球。

(三)消费者需求下的日用陶瓷设计

设计当以人为本,所以,一个好的日用陶瓷的设计产生之前,必须要预先选择产品所针对的消费人群。特定的消费人群的具有特定风俗习惯、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在这个具有炫耀性消费特征的消费社会,有些时候,产品的带给人的精神享受超越了它所提供给人们的使用价值。拿一套陶瓷茶具来说,在面对处于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来说,茶具的造型、装饰是服务于功能的,他们的要求是实用,便捷、物美价廉。抓住这个特征,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尽量简化茶具所需要的加工工艺、装饰手法,使茶具适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价值。而就一个更注重购买茶具的象征意义消费人群,我们的设计思路要被重新整合。这类消费者所购买的是“有品位”的茶具。当然这里的“品位”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一批消费者中我们还可以进行细分,例如:政治家、艺术家、大学教授、甚至是暴发户。他们这一类人都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他们所需要的茶具必须是个性的,具有他们这一个社会阶层特征的产品,因为他们购买的茶具不仅仅是为了使用,甚至更多的是为装饰所用,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显档次”。针对这类消费人群,我们的设计师也将面临更高的挑战,设计师们必须凭借自己的学识与所学积累,为产品创造高的附加值,包括成型工艺,甚至是不能进行批量生产的;装饰题材要符合消费人群的审美特征,这套茶具的生命价值就不仅体现在其使用性上,而更多的是它的艺术价值。

四、结束语

日用陶瓷篇6

(长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制备工艺越来越精湛,陶瓷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对陶瓷制备原理的分析,使人们更加清晰认识陶瓷,从而更好的扩展陶瓷的应用领域。陶瓷作为应用广泛的一种材料,陶瓷的质量备受人们的关注,而陶瓷的吸水率是判断陶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陶瓷结构和性能对陶瓷进行分类,并且通过实验来测量了陶瓷的吸水率。

关键词 陶瓷;分类;制备;吸水率

1 陶瓷的分类

1.1 普通陶瓷

1.1.1日用陶瓷

包括陶瓷砂锅,细炻餐具。产品热稳定性好,基本上没有镉,铅溶出,具有多种款式及规格,主要用于烹饪,餐饮用具。

1.1.2 建筑陶瓷

包括釉面砖,细炻砖,仿石砖,瓷砖,劈离砖和釉面砖等。该产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其品种和规格繁多(5厘米~100厘米间长度),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及室内外装饰领域。

1.2 特种陶瓷

1.2.1 氧化物陶瓷

各种各样的氧化物陶瓷,占据了陶器家族非常重要的地位。最常见的是使用陶瓷。

氧化物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镁,ZrO3,氧化铈,氧化钙。 Cr2O3和莫莱石(3Al2O3.2SiO4)和尖晶石(MgAl2O3)等。陶瓷Al2O3和SiO2相当于金属材料中的钢和铝被广泛使用。

(1)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作为主要成分的陶瓷被称为的氧化铝陶瓷。氧化铝陶瓷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压电性,化学吸收性,生物相容性,吸音和光传输等有价值的性能和功用。

(2)氧化锆陶瓷

纯二氧化锆为白色,含杂质时呈黄色或灰色,一般含有HfO2,不易分离。氧化锆陶瓷具有高电阻,高抗弯强度和高耐磨性,优异的隔热,热膨胀系数接近于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结构陶瓷领域。

1.2.2 碳化物陶瓷

碳化物陶瓷一般具有比氧化物陶瓷更高的熔点。常用的是碳化硅,碳化硼。碳化物陶瓷在制备过程中具有气体保护的作用。碳化硅(SIC)是一种典型的共价键结合化合物,它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由合成的陶瓷材料。因特殊硬度的碳化硅,最初用于各种如砂轮,砂布,砂及各种加工材料磨具,大规模使用和重型机械行业工具,后来由于在冶炼钢铁部件和热还原剂。碳化硼陶瓷是一种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超硬材料,这是由其特殊的晶体结构所决定的。这种晶体结构形式决定了碳化硼具有超硬、高熔点(2450℃)、密度低(2.55g/cm3)等一系列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

2 陶瓷的制备

2.1 粉体的制备

坯料制备

用机械或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备粉料,在制备胚料过程中,要控制胚料的大小,形状,纯度,脱气和脱水,配料成份的百分比,并均匀混合的要求。根据成型工艺的不同要求,胚料可以是粉状,糊状或可塑泥团。制备的方法粉碎法 气流粉 碎法合成法。

2.2 成型

2.2.1 注浆成型

(1)基本注浆方法

基本注浆法可分为单面注浆和双面注浆两种。

(2)强化注浆方法

强化注浆可以分为A真空注浆 B离心注浆 C压力注浆

2.2.2 可塑成型

可塑成型是对具有一定可塑变形能力的泥料进行加工成型的方法。

(1)滚压成型

成型时,盛放着泥料的石膏模型和滚压头分别绕自己的轴线以一定的速度同方向旋转。滚压头在转动的同时,逐渐靠近石膏模型,并对泥料进行滚压成型。

(2)塑压成型

它是将可塑泥料放在模型内在常温下压制成坯的方法。

2.2.3 压制成型

粉料含水量为3-7%时为干压成型;粉料含水量为8-15%时为半干压成型。

2.3 烧结

2.3.1 概念

陶瓷的烧结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低温阶段(室温至300℃左右);

(2)中温阶段(亦称分解氧化阶段,300 °至950°C);

(3)高温阶段(950°C至烧成温度);

(4)保温阶段;

(5)冷却阶段。

2.3.2 几种常见的烧结方法

(1)常任烧结或称无压烧结

常压烧结就是在大气中烧结。即不抽真空也不加任何保护气氛在电阻炉中进行烧纨这种方法适用于烧结氧化物陶瓷。

(2)热压烧结(HP)

热压烧结即是同时加温加压(机械压力而不是气压)的烧结方法,加压方式一般都是单轮向加压。热压时的压力不能太高。如石墨模具的最大使用压力为70MPa,一般热压时的最高额定区力为50MPa。而冷压成型的压力可达200MPa。甚至更高。热压烧结的加热方式仍为电附加热,加压方式为液压传动加载。

(3)热等静压(HIP)

尽管热压烧结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是单轴向加压。故只能制得外形简单如片状或环状的样品。另外,对非等轴晶系的样品(如广一周。O3等)热压后片状或住状晶粒严重择优取向而产生各向异性。热等赞底是综合了冷等静压、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法三者优点的烧结方法。

(4)热等静压烧结

(5)真空烧结

(6)其他烧结方法

3 陶瓷吸水率的测量

3.1 陶瓷的吸水率

陶瓷的吸水率就是指陶瓷本身重量与吸水饱和后重量的比值,是陶瓷对水的吸附渗透能力。陶瓷的吸水率和陶瓷的配方以及烧成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温度都会造成吸水率的变化。

3.2 主要技术指标

真空度:10kPa±1kPa

注水时间:0-99分钟连续可调

浸泡时间:0-120分钟连续可调

重复性误差:<3%

电源:220V 50Hz

3.3 仪器介绍

该仪器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由真空容器。水循环式真空泵、进水电磁阀、放水阀、盛水器及数字化控制器组成。该仪器采用真空法可以对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电磁的吸水率进行测量。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810.3-2006“建筑卫生陶瓷吸水率测定方法”,同时也满足GB3299-82“日用陶瓷吸水率测定方法”的测定条件。

3.4 实验原理

该仪器采用数字化全自动程序控制系统,根据国家标准对吸水率测定方法的要求设定好真空度的上下限、保压时间、进水时间和浸泡时间,自动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W=(G1-G0)/G0*100%

3.5 实验操作步骤

(1)设定真空压力(出厂时已调节好,不用再调节)

(2)设定好时间程序,在断电时设定,单位为分钟(m)

A.设定真空保持时间(5m)

B.设定好浸泡时间T(5m)

(3)放置试样

将已烘至恒重的试样,称重G0,然后将试样放置在真空容器中再加入适当水直至水面高出试样,盖上密封盖子。

(4)测量

取出试样,用已吸水饱和的不擦干试样表面的水,然后进行称量G1

3.6 陶瓷吸水率测定仪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1)要使仪器安装在干燥、平稳的地方。

(2)经常保持一起整洁。

(3)注意各管道是否泄漏,一旦发现必须更换,否则其真空度难以保证。

(4)要注意水质的干净,经常更换干净的水,以免堵塞电磁阀。

4 结论

陶瓷使用的灵活性,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各种类型陶瓷的吸水率各不相同,而陶瓷吸水率的大小决定陶瓷的质量和使用范围,通过实验对陶瓷吸水率的测量,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陶瓷和更好利用陶瓷和使用陶瓷。

参考文献

[1]孙建,韩庆邦.氧化物陶瓷热电材料的物性研究[J].科技通报,2012(2).

[2]张笑,鲍崇高,乔冠军,周春婷,高丽丽.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用黏结剂及混料工艺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45(1).

日用陶瓷篇7

关键词:日用陶瓷;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1 引言

在GB5000-85《日用陶瓷名词术语》标准中,对日用陶瓷作出解释:“供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陶瓷制品,主要品种有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容具、耐热烹饪具及美术陈设制品等”[1],而国际上对日用陶瓷的理解基本为:“用于接触食物的陶瓷制品”。日用陶瓷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只是外观要求,其主要的还是卫生要求和多项理化性能的要求。日用陶瓷的质量控制,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为满足质量要求,必须在技术、生产、检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控制体系。在质量控制中,既要围绕产品质量,包括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控制,也要针对质量控制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进行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日用陶瓷的质量控制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主要的控制过程和生产环节,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希望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日用陶瓷产品质量控制

2.1 执行标准

日用陶瓷分为日用瓷和日用陶两大类。按产品的功能、特性和材质可再细分出多个种类。日用陶瓷的主要标准是GB/T3532《日用瓷器》,针对细分种类产品的标准还有《日用精陶器》、《紫砂陶器》、《镁质强化瓷器》、《高石英瓷器》、《釉下(中)彩日用瓷器》、《精细陶瓷烹调器》等等。当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相适应的标准时,应制定企业标准,并经质监部门备案之后,产品方可生产和出厂。

企业从产品设计开发开始,应确定产品所要执行的标准,使产品生产和检验等方面有标准可执行。外销产品涉及产品进口国的要求,如:美国FDA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要求,也应作为标准要求来进行质量控制。在《出口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企业中,通常是制定内控标准,兼容国家标准和产品进口国的相关要求,选择和执行最高或最严的要求。

长期以来,有部分企业的人员对本企业产品的对应标准不明确,或者对标准要求不理解,在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方面错用产品名称或标准名称,导致产品在市场抽检中不合格。例如,将普通瓷器定名为“骨质瓷器”,产品在检验分析中,素胎中的磷酸三钙含量达不到《骨质瓷器》标准的要求。有的企业将日用精陶器视为日用瓷器,产品检验时发现吸水率不符合《日用瓷器》标准要求。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质监部门在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发现产品不合格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产品不符合对应标准的要求或产品错用标准。产品不符合对应标准要求是企业生产和检验控制的问题,而产品错用标准是企业对标准不明确的问题。由此可见,标准化控制是企业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当企业在宣传或证明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时,必须同时说明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所谓优质产品的宣传,都可视为不实的宣传。

2.2 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控制

日用陶瓷产品的卫生要求主要是铅、镉溶出量的限量要求。陶瓷生产用的原料或装饰材料中,经常混合有起到助熔或显色作用的铅或镉。经烧成的陶瓷产品成为一种新的结晶物,原料和装饰材料中的铅或镉,或在生产过程的高温处理中分解挥发,或被瓷化的釉层所封闭。导致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产品的烧成或装饰花面烤彩的温度不适宜;精陶类等低温烧成产品的釉面存在缺陷(如:毛孔或缺釉等);釉上彩产品在窑炉烤彩过程产生污染等。防止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的方法包括:选用铅、镉含量低的原料和装饰材料;确保产品施釉的质量;产品烧成和烤彩过程的温度、周期、窑炉内气氛,以及产品装窑密度的合理控制;产品在批量生产前应先进行试烧,检测试烧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情况,并为产品批量生产的烧成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釉上彩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尽量减少以蓝色和红色为主颜色花面的面积,特别是少用“满花”装饰方式。扁平制品(如:浅式盘、碟等)的铅、镉溶出量超标的机率较高,在接触食物部位(盘、碟内部)尽量少用大面积的釉上彩花面。采用低铅、镉或无铅、镉花纸,采用釉下彩或釉等装饰方式,也是减少产品铅、镉溶出量的方法。

铅、镉溶出量的控制重在生产过程控制。当产品出现铅、镉溶出量超标时,可以通过提高烧成或烤彩温度,进行再次烧成或烤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引起产品外观质量的不合格(如:花面颜色不符合设计效果)。采用酸液清洗等方式,对于表面受污染的产品比较有效,对于烧成或烤彩温度不当,或釉面缺陷的产品效果不佳。

近10年来,通过“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的企业,都在内部建立了产品铅、镉溶出量控制的预警机制。在企业的内控标准中,通常都设定预警指标(见表1)。

2.3 产品的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控制

日用陶瓷的理化性能要求主要有:吸收率、抗热震性、白度、光泽度(无光釉、哑光釉产品除外)、釉面色差、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烤箱适应性等。产品规格误差和产品外观质量通常有变形、落渣、毛孔等20多项尺寸和缺陷的限制。日用陶瓷中的不同种类产品都有不同的要求,如:精细陶瓷烹调器(耐热锅等产品),其抗热震性有特殊要求,一些特殊瓷质的产品(如:骨质瓷器),其素胎中磷酸三钙含量有特定要求,强化瓷产品在釉面维氏硬度、耐冲击强度方面也有特定要求。企业应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充分明确,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原料配方和原料制备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目前,中、高档日用陶瓷的原料配方,通常都是三系或多系配方,采用的原料比较复杂,在配方确定之后,采购和投入使用的原料(特别是矿物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当矿物料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时,制成的成品坯料或釉料的化学成分容易偏离配方的化学成分要求。在原料制备中,当加工环节(如:球磨、除铁等)不规范时,后续的产品生产中将会产生许多问题。成形和烧成的工序产品的部分缺陷,是由于原料的质量问题所引起的。由此可见,原料制备的标准化,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保障。

日用陶瓷生产的各道工序,对产品的理化性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烧成温度对产品吸水率产生直接影响,同一批次产品之间的吸水率偏差,主要原因是产品烧成温度的不均匀。窑炉气氛控制影响到白瓷的白度、产品的釉面光泽度和釉面色差。产品在微波炉等方面的适应性,除了原料配方的影响外,在产品烧成等工序也会产生影响。日用陶瓷的生产工序都可能对产品外观质量产生影响。例如,施釉前产品坯体表面的除尘不到位,可能导致烧成出窑产品的釉面毛孔;杯子的杯把在按接时不规范,或按接后干燥速度太快,导致按接处暗裂,会在产品烧成中加速开裂。部分企业在烧成产品的外观检验后,统计出外观缺陷,并进行分析,追查前道工序出现的问题。这种做法,有利于坯体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 企业内部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保障。质量管理的五大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的落实有助于执行力的提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提出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其中,包括“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2]。由此可见,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相互关联的,除生产控制之外,采购、设计开发、测量、分析和改进,都是质量控制的相关方面。有人认为,产品的质量问题是来自生产过程,而忽视了来自非生产过程的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本文就管理方面对质量影响提出了探讨和分析。

3.1 采购

采购关系到生产成本,也关系到产品质量。企业应对重要物资(如:矿物料)的供应方进行评估,对进厂物资进行检验,必要时,应对供应商的供货建立质量档案。有些企业偏重于采购物资的单位价格,忽视采购物资的质量,当重要物资质量下降时,可能导致产品的不合格率提高,生产成本实质性增加,甚至影响产品的交货期。因此,企业应将采购列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把控好进厂物资的质量关。

3.2 设计和开发

设计开发是产品实现的首要环节。设计开发应包括:策划、输入和输出、评审、验证和确认等过程。有些企业将产品设计开发视为“打样品”,忽略了相关过程的作用,也放弃了相关过程的控制,导致设计开发的结果与产品批量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造成了大量的损失。设计开发包含的各个过程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控制好这些过程,能够为产品生产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1) 设计开发的策划

设计开发的策划是产品实现策划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阶段,应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确定设计开发的阶段划分,确定相关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等。策划和安排不当时,将会影响设计开发的效果。

(2) 设计开发的输入

设计开发的输入也是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包括: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采用的标准;是否可以采用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如:借用企业过去设计中的积累信息,包括器型、花面、采用原料等);本次设计开发中应考虑和投入的相关要求等。这些输入应是充分和适应的,应达到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有些企业在设计开发中没有确定产品所采用的标准,或者忽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导致产品在出厂或顾客的交收中出现不合格。

(3) 设计开发的输出

设计开发的输出和输入是相对应的,应能进行针对性的验证。输出是一种结果,应能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且要给采购、生产和检验提供必要的信息(在日用陶瓷设计开发的输出中,通常包括:样品、图纸、模具、采用原料的品种和质量要求、产品生产的注意事项等)。设计开发输出应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特别是外销产品所采用的产品验收准则等。有些产品还应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例如耐热烹调器可否在干烧条件下使用)。

(4) 设计开发评审

设计开发结果的评审,应请生产、检验等部门代表参加。评审内容应包括: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问题或需改进的方面。有些企业的设计开发评审没有相关方面人员参加,导致设计开发与生产、检验方面脱节。

(5) 设计开发的验证

日用陶瓷设计开发通常是由开发部门完成并制作出样品。有些企业将设计开发结果交给生产部门进行小样试产,以验证用料、工艺在生产线上是否适应,这种方法可以找出存在问题或需改进的方面。涉及产品卫生和其它理化性能要求的项目,应通过检测(包括必要时委托厂外有资质机构进行检测)。

(6) 设计开发的确认

日用陶瓷的设计开发确认有多种形式,外销产品最好是请客户参与确认,确认过程和结果应保持纪录。有些客户在确认样品上签名,这种确认样品应予以保存归档。

(7) 设计开发更改的控制

设计开发过程的结果都可能产生某方面的更改,这种更改应保持记录。更改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杯盖更改后是否与杯体吻合。任何更改都应经评审、验证和确认。

3.3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管理部门应对生产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日用陶瓷的生产中,通常分为前道和后道。前道是成形和施釉,也包括彩绘,后道是烧成、烤彩和包装,有时也包括釉上彩绘或贴花。前、后道的生产是相互关联的,虽是分工、但不能脱节。前道生产中产生的产品缺陷,有许多是产品烧成后才暴露出来。前道的产品品种生产安排和进度,直接影响后道的生产。例如,汤锅由锅盖和锅体组成,前道安排锅体生产后才安排锅盖生产,会导致后道的产品装窑不合理,窑位无法充分利用,造成包装车间大量堆积锅体而欠缺锅盖,无法及时包装。多项订单产品并举生产的情况下,更应确保订单产品的齐全和配套,防止个别品种欠缺影响产品的发货。

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是日用陶瓷生产控制的重要环节。各工序生产和检验中产生的信息,应得到及时的收集和统计。借助电脑和统计程序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及时地掌握生产和质量状况,为生产决策、协调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目前,部分企业对产品编定唯一性编号,采用电脑打印工序布产单和对应的产品统计和检验单,利用电脑对产品编号自动识别的录入方法,加速了产品的统计和信息提供,有利于生产的调控。

3.4 产品检验

日用陶瓷的检验依据是标准。外销产品通常还包含产品进口国要求(如:美国FDA对输美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限量要求),合同或订单对产品质量有特别要求时,也应列为检验的依据。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大类。交收检验通常包括产品规格误差和外观质量;型式检验通常包含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部分企业不具备产品型式检验相关的设备和能力,可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实施。企业产品在出厂交付中,应出具产品型式检验的相关报告。

工序产品检验是企业内部自行实施的项目。工序产品检验有效地控制不合格品不进入下道工序,减少成品的不合格。最终产品检验是产品完成所有工序(是指已包装完成的成件产品)的检验,通常采用抽检的方式。部分企业忽视最终产品检验的作用,使工序漏检和包装作业中产生的不合格问题不被发现。

产品检验人员应经培训,应明确标准、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在外销产品方面,不同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有差异,检验人员应以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作为基础,结合合同或订单要求进行产品检验。

3.5 不断改进

不断改进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应通过纠正或预防措施,消除发生和潜在的不合格,特别是消除不合格产生的根源。一些企业内部的不合格现象重复发生,原因是纠正或预防措施不落实所引起。所有措施的落实情况及结果都应经验证,也就是通过检查确认措施的有效性。

4 结语

日用陶瓷篇8

关键词:日用陶瓷;无纸转移印花料;影响

1 前言

陶瓷装饰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陶瓷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传统的陶瓷装饰方法主要以人工彩绘和贴花纸为主。花纸是通过印刷机印制出来的粘有色料图案的纸张,然后通过人工再把花纸贴在陶瓷坯体上,附着在花纸上的色料被粘结到瓷坯表面形成装饰图案。采用这种方法装饰瓷器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完全不适应现代大生产的要求。

转移印花是将照相制版画面通过硅胶印头直接转移到坯体上的新型装饰技术,采用特制的胶头,把图案直接转移到陶瓷坯体上,不用制造花纸、人工贴花等复杂工序,可实现机械化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纸张材料消耗,有利于节能减排。

随着能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持续的上涨、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力需求的增强,因此,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技术,必将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趋势。移印技术由于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将在陶瓷装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陶瓷无纸转移印花技术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转移印花机研制、硅橡胶印头设计、图案模板制作、印花料调制。本文主要探讨了日用陶瓷转移印花料的研制,因为印花料的调制直接影响着转移印花过程的质量。

2 实验内容

陶瓷无纸转移印花颜料的颗粒细度、含水量、粘度是胶头转移颜料厚薄的关键。通过水溶性添加剂种类及加工工艺,调配出满足转移印花要求的专用油墨。

2.1 实验原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原料有:高温深蓝颜料、湖北长石 、亲水调墨油(解凝剂、米糊、甘油、蜂蜜等)等。其中,长石的化学组成见表1。

2.2 制备工艺

本实验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 配料组成

本实验的配料配方为:高温深蓝颜料 75%~80%、长石 20%~25%;亲水调墨油配方:解凝剂60%~70%、米糊 10%~15%、甘油 4%~6%、蜂蜜 4%~6%、水 10%~15%。

(2) 粉碎工艺

先把高温深蓝颜料、长石等按比例进行配料,快速球磨1~1.5h,料:球:水= 1:2:0.6,并过320目筛,然后干燥备用。

(3) 轧墨工艺

取颜料55%~60% 、亲水调墨油 40%~45%进行混合,采用轧墨机轧墨三次以上,确保颜料与调墨油混合均匀,并用专用容器密封储存。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转移印花工艺属于间接印刷方式,在印刷过程中,移印胶头先通过压缩变形使胶头表面蘸起凹版图文区的油墨,然后移动到承印物陶瓷坯体表面,通过压缩变形而使胶头表面的油墨转移陶瓷坯体上。因此,印花料的颗粒度、粘度、含水量直接影响转移效果。

3.1 熔剂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助熔剂长石的不同含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其表面效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当长石的外添加量为20%~25%时,产品表面线条清晰、釉面光滑、效果较好。

3.2 颜料粉碎时间对转移效果的影响

陶瓷无纸转移印花颜料的颗粒细度,是胶头转移颜料厚薄的关键。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的研磨时间对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其影响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随着研磨时间(转速:200转/分)越长,胶头转移颜料效果越好。

3.3 调墨油量对转移效果的影响

陶瓷无纸转移印花是移印胶头先通过压缩变形而使胶头表面蘸起凹版图文区的油墨,然后再使胶头表面的油墨转移到陶瓷坯体上。要求调墨油溶于水,且有一定的粘度、一定的保湿性能。不同量的亲水调墨油对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规律见表4。

由表4可知,当亲水调墨油加入量为40%~45%时,印花转移完全、花面完好、线条清晰。

4 结论

(1) 当长石在色料中额外添加的量为20%~25%时,产品表面线条清晰、釉面光滑。

(2) 当研磨色釉料的球磨机转速为200转/分,研磨时间超过1.5h后,研磨时间越长,颜料效果越好。

上一篇:陶瓷品牌范文 下一篇:汉语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