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0 12:49:12

健美操教学论文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1

(一)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提供新导向

目前,实现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全面接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其目的在于彰显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优质的大众体育人才。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至深,致使“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普遍存在,追求达标率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的核心取向,使其实用价值较为低下。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取向的重新确定提供了必要的导向,并成为修正教学思想偏差、改善教学发展现状的重要依据。这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能够有效打破“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二)引领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全面创新与重组

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体系提出了全面优化与整合的发展诉求。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陈旧,即无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以获取理想的达标率、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的,这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创新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的创新与重组提供了导向,并搭构起有效平台,使其打破“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接触与交流,坚持“适应、服务、参与以及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整合,使之在发展取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实现全面变革,进而有效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需要,为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社会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全民健身运动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价值定位

首先,健美操运动的“亲民性”特征使之成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首选内容。健美操运动具有简单易学、老少咸宜的特征,是一项“亲民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人数迅猛增加,全社会性的大众健美操运动热潮已经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因此,高校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就成为其能否充分融入社会体育、提高其实践价值的重要基础。相比于其他体育教学科目,健美操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便于运用的巨大优势。由此可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对高校健美操教学自身优势的开发,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实用价值的关键环节。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具有强体魄、健心理、修体态、舒心绪等重要功能,对于参与者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健康素质占有基础地位,对于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以健康素质的培养为先决条件的。健美操运动在提升人的健康素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效,能够确保高校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进而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来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重要价值的充分体现。再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是大众健美操运动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现阶段,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下,大众健美操运动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是,大众健美操运动具有参与的自主性以及组织的随意性等特征,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这严重影响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健美操运动相关人才的匮乏。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针对我国大众健美操运动人才匮乏的现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教育职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较高的健美操素质与能力,为其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组织管理、动作编排以及项目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健美操融合了舞蹈、体操等基本动作,伴以韵律十足的音乐,能够营造出健康活泼的律动氛围。当前,推动文明校园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健美操运动在营造氛围、构建环境方面所凸显出的巨大功效,使之能够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建立起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教学发展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健美操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校园掀起健美操活动的开展热潮,丰富与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积极健康、青春律动的大好氛围,进而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需求

实现与社会大众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制定的新型发展目标。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大众健美操更是广大民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狭隘与保守的教学理念,确定“以人为本”、自主开放的发展原则,树立起“以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发展需求”为核心目标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助推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大众元素的植入与融合

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下,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社会大众健美操运动之间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高校健美操教学既是大众健美操运动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对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而大众健美操运动是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检验场所,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取向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确保此内在关联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学内容是沟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与大众健美操运动接触与交流的重要媒介。学生只有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充分接触大众健美操运动,了解其特征,把握其实质,才能构建起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相适合的素质与能力体系。这就要求在健美操教学内容的重新选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大众健美操运动元素的引入,并结合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特征,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为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有机融合,提供必要的保障。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2

1.1研究对象

多媒体录像教学对健美操技术水平的影响.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为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2)调查法:对学生进行学前调查,掌握学生对健美操的了解程度,再选择相适应的学习内容.(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专家进行访谈来确定教学内容及考评内容.(4)逻辑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演绎、归纳、类比、推理、图表分析、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5)SPSS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对应的结论.

1.3教学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安徽省某高校12会计专业60名学生(全女生),对照组30人,实验组30人.实验时间和地点.实验前准备时间:2013年3月~2013年5月.实验时间:2013年5月~2013年7月(8周).实验地点:多媒体教室及体育场.实验假设: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健美操技术水平.实验步骤:在正式实验前先进行预实验,以熟练掌握录像机的操作,并在正式实验的前两周要完成健美操基本动作及大众一级套路动作的前两个组合动作的教学与复习.完成实验前的测试,用以了解学生实验前的技术水平,再施加实验因素.

(1)课堂教学前.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大众健身操成人一级套路动作的演示视频,并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动作重难点讲解.必要时,对视频进行慢放或重复播放.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课堂教学中.

教师再次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对复杂动作进行分解示范及讲解.学生对动作要领初步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动作练习.让学生对健美操基本动作初步掌握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并讨论.在学生统一练习时,教师用摄像机将其练习情况拍摄下来,并对学生进行即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对自己或同伴的动作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再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针对自身情况调整练习重点.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组织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后学生跟学、分组讨论学习与组织统一练习相结合,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后测.

在实验的最后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实验后测,获取两组健美操技术水平的变化.并发放实验后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健美操认知水平的变化.

(4)实验条件的控制.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健美操教学的课程标准来设计.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工作均由笔者来担任.两组的教学内容、练习形式、教学时数、测试内容、器材的使用上都保持一致.为避免对象因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实验效应,采用班间单盲性原则进行教学.③实验前测与实验后测分别放在实验的前一周和实验的最后一周.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成绩评定由3位专业的健美操教师采用单盲评定的原则进行,并对3位教师的评定结果做非参数检验(检验的原假设为:3位教师对30名学生的技术水平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1)3位教师的技术水平的评价结果一致性检验.3位教师对30名学生技术水平的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如(α=0.05)表1,P=0.896>0.05,接受假设,即可以认为3位教师对30名学生技术水平的评价无显著性差异,是一致的.(2)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技术水平检验结果.为了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提高实验的效度,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前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动作的表现力、正确性、连贯性、协调性及节奏感上的配对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的技术动作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来自同一整体.这也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做到了同质比较,保证了实验的可靠性.(3)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技术水平检验结果.通过8周的实验教学(实验组按教学流程、对照组按常规的教学流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再次进行了技术水平评价.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动作的协调性及节奏感上P<0.05,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动作的表现力、正确性及连贯性上P<0.01,表现出高度的差异显著性.这说明原假设成立.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法对提高健美操技术水平优于常规教学法.

2.2分析

(1)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对技能认知影响的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应包含接收、编码、储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以及使用这些过程,并把它们归纳为感觉、记忆、控制和反应等四种系统模式.强调对人的行为和当前主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是他所掌握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再根据事物的多种形状将认知对象分别储存在人脑的3个不同位置,最后可以用声、形、义3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这一记忆.而多媒体教学正是把声、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加强和加速人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加快认知过程的形成.反馈教学法的创立者刘显国先生提出:反馈教学法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创立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在互相合作和融洽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的学习,强调教与学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的及时反馈,是集多种教学法的优点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法.反馈教学法始终以信息反馈为主线,使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回路,从而达到及时调控教与学,获得最佳教学的效果.录像反馈教学正是通过录像的形式记录下学生的动作、表情等特点再次对其进行反馈.通过慢放、定格、重复等方式控制录像,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而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动作,即使在镜子面前看到了自己的动作也只是一闪而过,所以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般只有等教师在纠正问题动作时才能被动地发现.

(2)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与运动技能的形成机制分析.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第二,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第三,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在第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正是运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从而加快正确动作表象的形成.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个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粗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加深理解动作结构的内在联系,提高动作的质量,建立动作动力定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录像把学生的动作再现给学生(教师必要时给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已成形的动力定型,使学生能熟练、轻松、自如地完成动作并能在各种条件下运用自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再次展示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让学生掌握其用力的方法与技巧.

(3)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传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反复模仿技术,进而掌握技能,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甚至体育项目产生厌恶的心理.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法在体育教学方法领域属于比较前沿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其把形、声、图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使学生在其大脑储存区产生深刻的动作影像,进行动作表象的形成和动立定型的建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技能学习情况的有效反馈,使学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在练习时能进行针对性地调整.总之,多媒体录像教学法既具备了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又结合了反馈教学法的启发式教学理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学、互学、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8周实验准备阶段的学习和8周实验阶段的学习,得出了表3的结果,结果表明,在健美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建议

(1)随着体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多媒体反馈法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它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建议各校健美操教师能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建议学校能保证相应的教学环境.

(2)多媒体反馈教学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其他专业体育教师能在教学中试行应用.

(3)在多媒体反馈教学中,要保证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多媒体终究只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道具,它不能取代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应用时要把握好尺度。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3

1.1专业考核与培养目标相分离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培养学生的专项技术和理论水平;(2)培养学生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能力;(3)培养学生健美操活动策划及比赛裁判能力;(4)培养学生健美操专业科研能力。现如今我国健美操考核的目标仅限于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两方面。很明显,考核的目的已与当初的培养目标严重脱轨,简单来讲,健美操成了简单而又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训练课,健美操比赛或选拔成了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当然,作为健美操教师也只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专项训练技术,并未涉及教学训练及健美操活动的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内容,这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水平的提高。

1.2考核标准脱离社会需求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健美操专业的主要考核目标是对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及理论能力的考核,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过专业“考核”的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校。其主要职务的体育教师或健身教练。众所周知,中小学学生是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种通过以单纯考核专项技术为主的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或教练的专业水平并不能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培养我国未来全面型体育人才发展的需要。

1.3考核过程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健美操课程考核一直以来都在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学生每学完一套专项技术,就要进行考核,这种传统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一些具体的学习状况,缺乏考核过程的客观性及全面性。

2多元智能理论对健美操教学评价改革的启示

2.1教学评价的含义

严格来讲,教学评价应属教育评价的范畴。施良方等人曾对教学评价下过定义,他们认为“:所谓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2健美操课程性质的界定

相对于其他文化理论课而言,健美操课程的主要性质是技术能力的学习,这种技术能力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人们身体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从事身体活动的练习,它不同于人们日常的逻辑认知能力。因此,健美操课程作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实现体育价值的主要载体,其对技艺性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此外,健美操课程另一特征就是自然性,即尊重人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当然,因为健美操在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健美操也有第三个特征,即情愿性。健美操的最后一个特征是人文性,即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课程的同时,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会有所提升。综上所述,健美操课程是一门以技艺性为主,以自然性、情愿性、人文性为辅的体育健身课程。

2.3健美操新旧评价比较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健美操最新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学生学习个体差异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强调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呼吁我们建立起一个客观的完整的以有助于个体价值实现为前提的个体化评价指标。近几年,人们对于传统的健美操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建议。人们认为传统的评价方法重结果而轻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只能看出学生对于专项技术能力的掌握,忽略了对学习技能的有效利用。新的教学评价则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质量的正确评估,即要求通过客观全面的评价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和“量”的双重变化,强调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这种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

3健美操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3.1健美操教学内容评价的多元化

健美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的教学;(2)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3)专项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健美操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理论考试(健美操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考试(健美操技术动作考试)两类。因此,在对健美操教学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全面、多样及客观,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健美操教学评价中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处。基于以上种种现状,有必要在健美操教学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3.2健美操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健美操评价方法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及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来体现。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强调非正式的评价,即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质量的评价。因为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认识要比传统测验准确得多。当然,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评价时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健美操教学评价的准确进行。

3.3健美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主体仅以老师为主,新评价中应广泛调动同学、家长、辅导员等不同相关群体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多元智能评价理论中,强调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或是多角度的,强调参与者和观赏者之间的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即通过评价者的评价来转移被评价者的视线,让其主动参与到总体评价体系中来,促使健美操评价体系不断进步和完善。

3.4评价过程由静态向动态的转移

在以往的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常以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的考评,这种考核办法既片面又缺少合理性。原因在于期中和期末只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检验,而并非是学习过程和质量的掌握,我们将这种评价称为静态评价。为了详细了解学生在某一时期具体的学习情况,我们提倡采用动态评价法——档案袋法。即将每名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状况统一记录在档案袋中,然后将其与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进而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3.5健美操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化

通过资料我们得知: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评价多数以选拨和甄别为主要目的,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要知道健美操教学评价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是为健美操教学评价服务,因此,新评价中我们要修正以往的传统观念,以检查学生在不同时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前提,不断地调整评价的依据和办法,进而适应每位学生个体评价的需要。

4建议

(1)在新的教学评价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关注,定期记录学生的成长档案,并通过检查档案来关注学生成长过程,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2)全面考核健美操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此外,健美操综合能力的考核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领操能力、动作编排能力、教学能力。(3)扩大健美操评价主体的范围,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而转移评价中心。(4)逐步端正健美操教学评价的态度,明确评价的服务对象,弱化传统意义上的以选拨和甄别为主要目的的评价方式和方法。(5)丰富健美操评价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根据现今社会健美操人才的需要进行定向评价和培养。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4

健美操课程评价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健美操课程的参与程度。就合理的评价方式选择是保证学生学习健美操积极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独立院校健美操考试多是采用教师相对容易操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就学生而言,考核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获得成绩为目的。健美操成绩的考核直接归结为结性评价的形式上,课程评价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从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

2、影响独立高校健美操课程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2.1健美操教师对影响高校健美操课程持续发展因素

河南省民办高校健美操教师较为年轻,并且比较缺乏。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专项为健美操的教师寥寥无几,加之高校体育教师中女性教师少,男性教师碍于情面抑制健美操教学。如是,健美操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并不能够令学生信服。健美操教师应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独立院校并非财政性单位,属于典型的企业化办学,所以在收支方面会出现波动。正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没有编制,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差,工资待遇低,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健美操发展空间受限。

2.2相关领导对健美操的关注程度

健美操课程在独立院校的开展是一项一个新兴项目,以其自身的价值和魅力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意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由于学校体制为公司化运营,关注程度和资金短缺等各方面原因,出成绩的可能性较低。健美操运动在河南省独立院校高校蓬勃发展较为不易。

2.3独立高校健美操场地、器材状况

体育项目开展效果与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条件之间是必要条件的关系。健美操课程特点本身深受女同学喜爱,重要原因就是动作的唯美性较强。如果场地设施和必要条件较为简陋,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健美操锻炼的需要,制约着健美操不能顺利的开展。

3、独立院校健美操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3.1思想认识的提高是行动成败的条件

独立院校发展需要时间,国家政策的导向直接影响学校学科建设。因此,教育职能部门应做好正确的引导,重视和推广健美操的教学,充分借鉴健美操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根据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措施,加大力度,促进健美操的开展。

3.2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先进教学理念的倡导者。健美操教师是健美操教学和组织的主要承担者。健健美操教师保持先进性,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健美操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教师相对年轻化,专业教师较少,教师梯队建设不完整,影响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所以,首先必须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支持青年教师学历的继续教育,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师进行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开阔学科视野,注重专业知识的多元化,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3.3场馆、器械的不断完善

健美操场地、器材是健美操课开展的基础。独立院校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应增加健美操场地、器材的规划和资金投入,为健美操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学校加快室内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分批次,轮换课程学习。同时对场馆内镜子的配备同样要满足。只有加强场馆的改造和建设,完善健美操场地、器材,才能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健美操的顺利开展。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人文素质;影响

1.健美操的教学内容

21世纪高校健美操课程应该与时俱进,将健美操课程与大学生的健康需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内容的综合性,突出能力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健美操的教学的项目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除了有限的成套动作学习,也可以不断将拉丁健美操、搏击健美操、竞技健美操、现代舞等进行有机的串编,加入人文素质场景,如此一来,不仅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健美操到最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另外,在动作的选择上,应当是简单易学且造型优美的,但又不能光是追求动作的形式优美、立体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动作变化来养成良好的姿态,塑造优美的形体。此外,还应该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在保证课程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提供不同基础、特点和发展潜能的多样性选择,促进课程内容的弹性化和自主选择,以此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整体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健美操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青睐,是因为它能全面展现人体健、力、美这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样体育运动,而且融合了包括多种艺术因素,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健美操是“流动的诗、运动的画、跳动的音乐”。

2.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体育从诞生开始就和认识论联系在一起,关注着人类的身体世界和精神世界。体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己成为学界的重要领域之一。人们通过身心的协调发展来认识自身、社会和世界,进而更好地改造自身、社会和世界[7]?。

人文精神是一门最基础的体育科学。健美操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精神。如果我们能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更加生动,能为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门学科增色不少,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健美操这门自然科学。

教育的对象是人,衡水学院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基础是人本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人本化教育思想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学习者情感发展、认知满足、个体价值等内部需要、以及在多元社会中生活所必备的学术、技能、人际交往、经济生活等外部需要。衡水学院健美操课就是以适应本院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人文素质发展的一门体育课程,满足了衡水学院学生的多种需求。由此可见,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具有教育学基础的。

3.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现状

人是社会的人,衡水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亦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受宏观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的擅变,使得一大部分衡水学院非体专业学生的人生理想、思想境界出现了多元并立、参差不齐,而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注重实际,不尚空谈,乐于接受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知识,厌恶形式主义的空泛说教,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必然强化他们的利益观念,因而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潮。使得不少学生的心态扭曲,不讲理想,不讲奉献,不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前途,只顾个人利益。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消化理解,是一个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循序渐进地向主动接受教育、乃至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过程[13]。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小事与大事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能力,也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正确的观念,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现象,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而多,而对自己的要求低而少。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重智轻德,对好学生的评价是:获得高分,进好学校,而忽视学生自身的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对于我们培养的人才来讲可以缓行。殊不知,人才,得是先做人,后成才的[11]。即使是在人文教育上,也片面注重受教育者对社会的绝对服从,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又如何让学生形成较好的人文素质呢?

4.结论

目前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中缺乏人文教育。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已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教育仍不够重视,导致在目前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现象。在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与人格魅力的完善,潜能和特长的发掘和提升,创造性思维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促进了教学双方的共同提高,这对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健美操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效果,为体育教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建立教与学互动的平台起到推动作用。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案例的实践证明,在衡水学院健美操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切实可行的。衡水学院体育教师应在健美操课的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人文教育的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段健芝王艳萍.体育与健康课健美操体系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17-19.

[2]刘鸥.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的探究 .[J] .体育与科学.2001.(5):18-1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1999-6-13:45-56.

[4]黄燕.李霖. 新形势下健美操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08( 3 ):22-32.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6

(一)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塑造优美的体形

从健美操的动作表现形式上来看,有上肢和下肢、腹部和背部、头部和躯干的动作的结合,在健美操的每一个动作中,都需要把这三组肢体与躯干上的动作结合起来,在动作完美的呈现出来的时刻,会发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加入其中,就在此同时加强了人体自身的体质,体质的加强也就表现出身体的健康程度加强。在健美操多种动作的组合中,对动作有较高的要求,比如手上的动作就有很多要求,从手指、手掌、前臂直到上臂再到肩部都有严格的动作标准,这样的标准正是对人身体的一个有效的,全面的,均衡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身体各部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健康,也为塑造人优美的体形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二)不同角度的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又称美化功能,是推动人自身发展的一个驱动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健美操的美,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精神生活。健美操是体育舞蹈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对对健美操的热爱,它将艺术与体育结合起来,是体育项目中最具有美感的运动项目,它是“健”与“美”的结合,既表现出体育的一种健身的本质,也体现出那种艺术的美感。它的美所包含的审美因素有很多,最完美的审美功能表现为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外在美主要是指动作美,姿态美,形体美,音乐美和服装的色彩美。动作美是表现健美操的关键所在,健美操的动作大方;幅度开阔,当肢体伸展开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人体展开的最大幅度时,便是最美的健美操;伸展有力,动作的表现形式要一步到位;节奏轻快,表现出来的不是笨重的感觉,而是轻盈快速。姿态美是指通过健美操的相应练习,发展人体相应的肌群力量,提高肌肉的控制力和肢体的协调性,培养优美的姿态,让动作有很强的表现力,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形体美是指通过健美操的练习,使身体各方面的轮廓清晰,线条优美,让人有种健美的形体美。音乐美是指在健美操的练习中,选择不同旋律与风格的音乐,带给人不同的感觉,就会表现出健美操不同的风格。服装色彩美是指健美操的练习或是表演中,色彩鲜艳的服装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趣,使人心情瞬间开朗。内在美主要指风度美,气质美和心灵美。通过健美操的练习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的学习态度,锻炼其刻苦训练的意志,在健美操的练习中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风度,通常通过健美操练习的人都会有一种自信的感觉,从而展现出人的气质美。心灵美是人们通过对健美操的练习,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乐观进取的心态。外在美是美的基础,内在美是美的完美呈现,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全面的展现出健美操美的艺术。

二、美育的作用

(一)培养高校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在体育的审美活动中,需要人们通过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来发现体育活动中的美,只有通过一定的直接感受力,才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才能够认识、了解和把握体育活动中的美。对美的感性直观认识和对其的印象是审美活动的前提,较强的审美感受能力则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主体方面的重要因素。健美操是所有体育项目中,最能够体现美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从它的各项美育功能中能够体现出,它充分而且丰富的展示了充满着生命力身体美,它既是体育美中的一项基本的美的体现,也是人们对美进行审视的一项体育欣赏活动中的审美对象。当学生融入到健美操美的环境当中,通过健美操的学习来改善他们的身体体形;在健美操的表演中通过自身各种美的展示来吸引观看者的目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自己所表象出得美而对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够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得到美的享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大学生选择健美操的重要原因。

(二)培养高校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我们参与各式各样的审美活动,都必须要具有鉴赏能力,只有具有较强的鉴赏能力,才能够将美完全的诠释。对事物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理解审美成鉴别和欣赏事物的能力。审美鉴别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外观与内在的一个鉴别,比如客观事物的丑美、善恶等进行鉴别,以及对美的各种形态,范畴和程度的鉴别。在现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客观事物的外观,形态,本质的多变给人们增加了审美鉴别欣赏的难度。健美操是集人的美的动作,美的意识和美感于一起的运动项目,它是以人体和动作来展现自身的美,通过动作去塑造美,创造美,通过教与学的这个途径来认识,欣赏,感受和表达美。正是通过这一简单的教与学,让学生在自己心目中自觉的就接受了审美教育,对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会有很大空间的提高。另外在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三、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在美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审美心理的研究较少,影响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审美心理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相互的联系与区别,各个阶段的审美观念不同,但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一定的联系。健美操是一项美的运动,而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审美心理的研究,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无法促使学生对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一定影响。

(二)教学侧重在完成教学任务,教的内容相对教材化,影响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多加的注重学生们身体形态与乐感美的培养,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一系列的屈伸,波浪,跳动的动作,在这些动作的教学中多多的强调动作到位,与形成完美体形有较大的联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加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中教师运用较多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不改以往“讲解———示范———练习———纠错———改正”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将要教学的内容或套路准备好,就按着准备好的思路来进行课堂的教学,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模式造成学生一味的学习老师交给的内容,没有去主动的思考,可以将老师讲的内容改变一下,做一点创新。运用教学归纳法,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的加强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四、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设想———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一)美育渗透于健美操教学中的可行性

1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着许多美育教育的因素

健美操是一项优美的表演艺术,渗透着许多美育教育的因素,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健美操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格。

2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体育活动不再感觉有痛苦,变成了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享受,同时这种兴趣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对体育的爱好。

(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1树立以美育体理念,加强学生审美意识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美育体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美育与体育共同教育的目的。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教师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在健美操的教学中也不例外。学生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在许多方面都受到教师的影响。在健美操这门特殊的课程中,要实现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健美操的美,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促使他们掌握正确动作,提高动作技术水平,达到形态美化,深刻体会到健美操中美的存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目的。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体能的训练外,美育教育的渗透是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加入不同形式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健美操的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又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五、结语

通过对健美操美育功能的了解,推导出美育功能对学生审美方面有全面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美育能力的了解,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审美方面的感受、鉴赏和创新能力。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7

所谓激励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发展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激发、鼓励、认同以及尊重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其勇于探索的意识,进而确保学习效果全面提高的教学手段.激励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激励教学法具有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的重要功效,能够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其确立正确的发展取向,并能够积极自主地通过努力的学习来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激励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在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其中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需求目标的实现,来逐步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而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则对教的激励方法的择用具有规范与指导作用,强调对学生激励满意需求的满足,从而避免因激励过度而造成教学失效现象的产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来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全新的教学理念.而激励教学法所蕴含的重要功效,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确保素质教育理念的传承与普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激励式教学方法具有较为广泛的实用价值,并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2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触最为频繁、关联最为密切的环节.在素质教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双向推动下,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性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健美操教学作为最具“亲民”特征的教学科目,理应在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长时期地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体系已呈现出明显的陈旧性,使得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兴趣流失的现象极为严重.而为了顺利通过达标测试,学生对于机械模仿或复印式的学习方式过于依赖.由此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间存有较大的偏失,不仅有碍于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同时,还造成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社会职能的大幅度流失.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学生健美操学习的自信心,唤醒其自主学习意识,就成为改善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现状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就凸显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为:首先,能够提高学生健美操学的自信,促进其教学角色的转变.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凸显,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而学生教学地位的转变以及自主意识的生成,需要学生足够的自信心的支撑与保障.在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造成学生长时期扮演弱势群体角色的主要原因在自信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屏蔽自主意识的基础上,被动地接受灌输式的教学.而激励教学法则是通过激发与鼓励的手段来促使学生学习自信的提升,使之有效地接受与适应教学地位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起全新的角色.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以及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唤醒与维护.以人为本教学思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为核心目的,凸显人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使得“学习成绩”成为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核心,而学生却成为获取学习成绩的工具.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活动,造成了学生自主学意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与维护,健美操学习的社会实效性极为低下.而激励教学法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唤醒与培养,鼓励学生针对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开展具有指向性的学习活动,由此不仅有助于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第三,引领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发展.激励教学法具有开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唤醒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功效与特征,因此,该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体系的创新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激励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为其有效地接受与适应其他新型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激励教学方法的应用,促使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创新的经验积累,使之切实感悟到创新教学方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创新意识;再者,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精髓,是体现改革理念、落实改革措施、彰显改革成效的最具显现性的途径.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对于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3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法的途径

3.1设置渐进性的教学目标,引导与鼓励学生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对于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当一个需求目标实现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需求目标.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激励手段的实施也是一个由高至低、逐步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应对健美操教学活动进行阶梯式的层次划分,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层次划分上可以采取“健美操的认识阶段→健美操素质能力的培养阶段→基本动作的掌握阶段→整体套路的熟练阶段→自编自创能力的发展阶段→健美操推广能力的发展阶段”的模式.并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需求来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运用鼓励、支持、辅助、启迪以及维护等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实效性.在这种目标明确的渐进式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教学目标的逐次实现,学生的学习自信会得到有效地提升,这对于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3.2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实施有效的鼓励与修正

激励教学法的运用,需要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因教学环境的封闭,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缺失,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满足社会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激励式教学,创设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教学情境,是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凸显开放特征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自主学意识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唤醒,自主学习行为才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而教师则能够以辅助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更为全面的审视,以便于能够有效地实施激励手段.同时,还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偏差,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与纠偏.

3.3建立互信、互助以及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师生关系是开展激励式教学的重要基础,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建立起激励手段实施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信与互助关系,是提高激励满意程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构建起教与学这两大教学行为主体间的互信、互助以及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是获取最佳的激励效果、提高激励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实现地位与角色的转变,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彼此间的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与尊重,学生要对教师表现出由衷的敬佩与信赖.由此为实施激励式教学方法,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打下建设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健美操教学论文篇8

空乘专业的发展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气质上佳、形体优美、纪律严明以及服务上乘的知识素养与技能素质并重的航空服务人才。鉴于空乘专业的特殊性,对于空乘人员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修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形体作为外在形象主要的体现形式,使得形体教学成为空乘专业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完美的形体塑造是空乘行业特殊的素质诉求,是展示行业良好风貌的重要条件。而加强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则能够充分满足学生未来成为合格的空乘人员的必然需求,为其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形体塑造是一个完善外在形象、提升内在修养的综合性过程,对于促进学生良好气质的生成、礼仪修养的发展以及自我展示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与维护作用。由此可见,加强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的实质在于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成为具有较高素质能力的空乘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第三,通过形体塑造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鉴美能力的全面提高,使之在未来的自我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切实体现自身的美感,成为行业靓丽的风景,同时,更有助于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健美操教学对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的促进作用

健美操是以体操与舞蹈动作为基础,在与之相适应的音乐的伴奏下,来达成提高健康素质、塑造完美体态、培养高雅气质以及提升内在修养目的的新兴运动项目。健美操教学自在高校开设以来,就以其突出的实用效能而备受广大学生的青睐。而相对于空乘专业的学生而言,健美操运动更是以其特有的修塑体态、培养内在气质的功能,在加强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的过程中凸显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健康素质与形体塑造的同步发展

健康是社会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会个体开展社会行为的基础与保障。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空乘人员对于健康素质具有极高的需求,因此,加强空乘专业学生的健康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健美操集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时尚性以及大众性于一体,是一项具有突出社会功效的体育健身活动。其中,健身性是健美操运动首要的功能特征,通过对空乘专业学生健美操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使之达成对于健美操社会功效的全面理解与认知,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促进自身健康素质的有效发展。而通过健美操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够切实发挥健美操运动修塑体态的功能,使得学生在有效提高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形体塑造,凸显出“一举两得”的双重功效。

2.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实现对其自身形体塑造的规范与指导

相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言,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空乘专业学生未来的社会活动方式,是一种对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的综合展示。在此展示过程中,外在形象通过对人们视觉感官的刺激而产生第一印象,具有明显的“先入为主”的特征,因此,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是空乘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外在形象的展示需要借助于学生审美意识以及鉴美能力的支撑与保障,以便于达成对自身美感的完美体现。健美操教学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通过对美育元素的有效激活使之形成渲染效果,以此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其鉴美能力的有机发展,这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引导作用。

2.3提升学生的内在气质,实现对其形体塑造的“锦上添花”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空乘专业学生内在气质培养的重要性,内在气质是社会个体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完善的德行修为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内在气质浸透于人们的日常行为,并通过外在形象的展示得以体现。健美操运动具有突出的完善心理、愉悦情绪以及修善品德的社会功效,因此,对空乘专业学生开展健美操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内在气质的提升,使得学生优雅的内在气质与完美的外在形象相映成彰,达成互补的效应。这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无疑会产生“锦上添花”的增补作用。

3.基于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需求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途径

3.1打破不同教学科目的领域局限,实现与形体教学的有机融合

空乘专业传统的形体教学是以形体舞蹈为主要内容,虽然形体舞蹈在内容与形式上同健美操具有一定的相适性,但是,由于受学科的限制,始终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得到有效的拓展,与不同领域的接触与交流日渐频繁。健美操作为一种既具有专业特征,又具有大众特质的一项健身运动,以及健美操运动所具有的突出的社会效能,使之拥有极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打破教学科目的领域局限,针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培养取向,切实发挥健美操运动突出的修塑体态功能,为学生的形体塑造提供支持与保障。这不仅能够实现健美操教学与形体教学的相互融合,同时,更能够有效地拓展健美操教学的职能范围,进而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有效发展。

3.2针对学生形体塑造发展的需求,研创具有实效性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强力支撑,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促进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发展的目的,需要创设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健美操教学的内容体系。这就要求要加强与形体教学的交流,借鉴形体舞蹈中的相关理论与相关动作,编排出全新的健美操教学内容,用以凸显健美操运动修塑体态的重要功能,满足学生形体塑造的发展需求,使得空乘专业学生的健美操教学更具实效性。在研创适应于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发展的健美操教学内容时,必须坚持对形体舞蹈的借鉴、相融与相适的原则,切忌过于突出健美操运动的功效而产生“喧宾夺主”误导,同时也要避免过于渲染形体舞蹈的作用而造成健美操运动功能的失效。

3.3加强学生体育健身自主意识的培养,使得健美操运动成为其未来自我发展的“良师益友”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除去提高学生体育健身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以外,同时还表现为对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以便于引导与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健美操集健身怡情、修塑体态以及完善内质等功效于一体,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与推崇的教学科目。因此,通过在空乘专业学生中开设健美操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与维护其健美操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机生成,使得健美操成为空乘专业学生进行形体塑造与品格修养的首选内容。这种基于自主参与意识支配下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健美操运动在空乘专业学生未来发展进程中发挥出“良师益友”式的陪伴作用。

上一篇:职教语文论文范文 下一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