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2 11:54:33

美感教育论文

美感教育论文篇1

本文作者:杨福运、刘天情 单位:黑河学院

柏拉图和孔子对“美育的基本意义”的共同认识反映了人类在历史最初时候的自我探索和追问,不断增进的智慧和能力为的是人类在和自身、社会、宇宙的对话中达成默契。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受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等影响,这两种文化对美育的“过程”有了不同的看法。孔子强调审美主体的主导地位,柏拉图对“美的理念”进行坚持,以此逻辑理解下去,那么我们在认识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和西方艺术的写实思想时则有了根本的把握。可是,不管孔子和柏拉图如何强调各自思想的重要,他们都不过是为美育进行了两种伟大的实践。他们没有孰是孰非,有的只是为美育积累的宝贵思想。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西方世界走出了中世纪一千年的漫漫黑夜,告别了文艺复兴张扬的人性,迎来了辉煌的古典主义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德国不仅为人类文化和艺术贡献了伟大的康德和黑格尔,还为美育带来了杰出的席勒。“美育”这一概念最早就是由他最早提出并建立的。而他对美育与心理素质培养关系的讨论,在今天看来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席勒所倡导的感受性培养之所以在今天看来仍就重要是因为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异化了人类,麻木了人的情感神经。席勒的“感受性”美育思想正是人类重新恢复情感知觉,重建健康心理素质的“钥匙”。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之一,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契所说的,要克服异化意识,恢复人的主体性。在恢复主体性,培养人类的心理素质上,卢卡契找到的是现代无产阶级革命这条道路,而席勒在他100多年前提出了“感受性培养”的美育思想。

遥望西方,不在惊羡,为的是自己民族更好地思考。中国近现代史充满了迷雾硝烟,奋发图强的声音此起彼伏。倘若说洋务运动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宣告失败的话,那它的最大贡献应该是为这个民族成立了大学。从此,国家实力和个人素质的提高有了可能。大学,团结的是精英的力量、青年人的力量。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的那样,“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因此,青年人是国家中最有朝气和锐气的力量。因此,对青年人进行的美育培养,既是任重道远又是不可替代。大学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一个人气质的熏陶也有着重要作用。大学不仅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更应承担起完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重任,而完善的起点就是从美育人的心理素质开始。对于心理素质,我们通常认为它是基础、核心的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因,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从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诸方面。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大学美育的最早实践者。他曾有言:“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不难看出,美育其实是审美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我们结合席勒和蔡元培先生的观点,就得出了以下结论,美育是通过“感受性培养”达到“陶养感情”。感受、感情通常被认为是心理的最初的直觉,人的心理通过对事物的感受慢慢进入理性的思考阶段,稳定成熟的心理素质则是在理性地思考之后形成。审美活动的完成不仅需要美的客观存在,而且需要审美主体具备对美的感受、辨别和理解能力,而美育所承担的就是还原审美主体对美的感知,培养审美主体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在情感性。之所以一再重复席勒的观点,不仅因为他的美育思想为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更是因为席勒美育思想旨在解决的理性对人异化这一问题在今天仍未解答。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认识能力,才能确定“我是谁”,继而才能开始判断我和世界的关系,从而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活动来影响或平衡我和世界的关系。一个人也只有确定了“我是谁”,才清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会摇摆不定、犹豫不前。这里提到的“我是谁”并不是哲学概念,而是通过此唤起每个人心中的个性和特质,“我是谁”区别了我和他人,包含着个体生命的特质,之所以是“我”的本质。大学生是国家的年轻力量,是国家未来的支柱,因此,美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熏陶和形成有着难以忽视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他的生命特质,这就是他的价值,美育怎样通过有效的培养和引导从而使生命特质得以实现这既是美育的意义也是美育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客观环境所要克服的问题。国家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基石之一是美育。而美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同于对幼儿和中学生心理培养的关键在于,美育培养的对象不同,大学生已具有自我探索的能动性,相较于幼儿和中学生还有待发掘的潜能,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体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一面。由此,美育对个体情感的还原,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之关键,美育在大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美育对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意义,因为个体与历史、社会的血肉关系而得到了一一体现。21世纪前十年已经过去,后结构主义思潮仍影响着人类的意识活动,在支离破碎的解构话语中,隔阂的不只是人类的情感,也冷漠了人类的心灵。在这样的时代,美育对人情感的陶养将有多珍贵。

美感教育论文篇2

培养审美情感的教学措施之一中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领导学生体会美丑的概念,从内心找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美丑评判标准,学会自己去发现美丑、感悟美丑,从美术作品中吸取美的方面作为自己作品的“养料”,摒弃丑的方面。而引领学生独立地欣赏美术作品是因为美术审美的第一步就是来自于欣赏着的直观感受,只有独立地进行欣赏,没有外界的打扰,才能够形象直观地借助声音、模型、图像等,使美术认知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不断地丰富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想象力。

二、树立学生审美观念,加强实践学习

培养审美情感的教学措施之二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体现了学生对于情感表达以及语言表达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于美术实践的培养,在实践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尤其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寻找适合于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平常的小事中注意自己的着装的选择,尽量以和谐的色彩、庄重大方的风格作为服饰的穿着形式,以一种“微教学”的方式用服饰去引导学生发现美。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关注学生内心活动

培养审美情感的教学措施之三学生平时的人际交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内心活动,在人际交往中学生个人情感体现的同时也会触及到他人的内心所想,这是一种情感互相表现的情感交流,也是发现美的过程,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形式不仅仅体现在对其他美术作品的欣赏,同时对于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都会在内心有一种情感的表达,美术作为一种视觉以及造型艺术的体现,只有通过视觉对事物进行感悟,才能够发现美的所在。要想使学生做到发现美并感受美,就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因为美术作家的艺术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种美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利用美术艺术美化生活,这就是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结语

中学美术教育的一种体验就是要进行成功的美术情感教育,这是一种对于学生而言脱胎换骨的教育形式,因为艺术教育需要将情感教学与创新教学结合起来,在成功塑造学生内心完善人格的同时,更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美术教学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切的教学手段,比如:情景设置、互动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师生讨论以及探索发现等,在为学生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的同时,将审美情感的培养作为艺术的滋养液融入学生内心,激发学生不断地追求美术艺术的激情,点燃学生内心创作艺术的火苗,使得学生的创作激情越来越高,实现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总之,通过提升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引领学生独立地欣赏美术作品;树立学生审美观念,加强实践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关注学生内心活动等措施,将学生的审美情感真正地培养起来,使学生在未来的美术艺术创作中打好基础。

美感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法;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093-04

自2006年秋季起,我国高校普遍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现处在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教学方法方面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和陈旧问题,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005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增强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众多,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目的、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实行美育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应该受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培养人们具有一定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的心灵的一种教育活动。美育实践几乎伴随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阶段。在我国,美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决定》还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育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其本身无疑具有其他教育不能取代的独立的价值功能,但这并不是说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隔绝。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美学、美育理论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各门学科中渗透美育。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角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美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的必要性

美育作为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虽然和其他教育内容和形式有差别,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的。美育可以渗透在各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运用美育法,实现美育法教学的创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需要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身上具有两种相反的冲动,第一种是感性(物质)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物质存在或感性天性,它的职责是使人变成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第二种是理性(形式)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天性,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秩序和法则。这两种冲动对人都有强迫性,使人丧失自由。两种冲动中有一种被排除的时候,人也没有自由。因此,人要获得自由,只有使这两种冲动结合起来,统一于人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这里的“游戏”实质上就是人实现了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自由审美活动。而黑格尔则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审美的这种携人达至心灵自由境界的功能使人超脱了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和强制,成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重要途径。其实,美育不仅促进人的解放和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惟独美的沟通能够使社会统一,因为它是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由于每个个人的发展,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促成了美好社会理想的实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就必须借助美育这一有效的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大胆实行美育法教学的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是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的需要

如前所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过时,基本上是教师单调枯燥的理论单向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如果只是说理,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空洞说教的感觉,觉得教师灌输的东西离自己很远,逐渐地就会感到厌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如果学生体会不到激情和美感,心灵对理论产生不了共鸣和认可,那么接受理论就根本无从谈起。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一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真正养成,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得到的理论知识对于他自身来说只是一种外在于他的规范和观念,要使这种外在的规范和观念真正变成学生自身内在的道德需求,就必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感染和体验。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运用美育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美育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美的形象和内容转换成个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通过真挚的情感,以情动人,使情和理互相渗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容易使学生对理论产生共鸣,接受教育的内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价值目标的影响,普遍忽视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较低。在高校,大多只是少数文科专业开设美学和美育必修课,其他专业学生只是选修相关美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弥补了学校美育欠缺的不足。当学生获得r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境界提升以后,就能自然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灌输的真和善的东西纳入自己的心灵中,使之成为自身血液的一部分。正如卢梭所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是应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需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大众文化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当今文化中发展 势头凶猛、表现最活跃和最明显的部分。在高校,由于大学生生性活泼,具有较强的求新、求变、求乐的意识,大众文化更是以强劲的势头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冲击和影响。

大众文化的影响虽有积极的一面,但其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视。比如,由于大众文化经常躲避崇高、消解神圣,只关注人们当下的感望,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因此,在它浮华直观的形象下缺乏深刻的内容,理性让位于感性,主流文化的“深度模式”被拒之于门外。大学生如果一直接触这些肤浅、平庸、功利的大众文化,就会逐渐放弃理性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停留在舒适的感性摇篮中不可自拔。同时,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其经常充斥庸俗的、迷信的和一些黄色的、黑色的等不健康的内容,这些文化垃圾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腐蚀他们的心灵。大众文化在借助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和最大范围内的传播,在其标准模式面前,人们的想象空间被无限压缩,人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了囚徒。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地盘越来越被挤占。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文化交流互动的时代,由于中西大众文化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经济实力上的对比,中国的许多大众文化从业者对西方大众文化盲目地顶礼膜拜,不加选择地加以模仿、吸收和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入侵。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过程中,西方大众文化就是其重要的载体。在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看好莱坞电影、听摇滚乐和流行歌曲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会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乃至文化价值观念。

为了应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实行美育法。只有加强和渗透了美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趣味才能得以提高,在充满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得以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才可以体会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的美妙,体会到超脱物欲世界的精神上的自由。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情感上真正对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产生免疫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的途径

美育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要想实现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实行美育法教学的创新。根据美育的一些方法和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美育法教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行美育法教学必须做到以美感人

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形象性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美的事物都是通过鲜明生动的感性形象显现出来的,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让人感受到。“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和艺术美,都离不开形象。美育就是运用美的鲜明、生动、典型的形象来直接感染人,震撼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思想,从而陶冶人的情操。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多是概念和逻辑的推演,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结合实际举的例子也多是停留在语言上。除了满堂灌的声音、黑板上的粉笔字和老师的身影外,学生从课堂上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美的形象。因此,学生们感到枯燥、厌烦也就不奇怪了。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应注意把美的形象和理论灌输结合或融合在一起,做到以美感人,定会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如果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那么灌输的理论再科学、再先进也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在心理上接受它。正如席勒所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

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善于在本门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中发现美的形象、挖掘美的内容。比如,在讲思想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展现思想作为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本身所具有的求真、求善的美,还可以结合不同的革命阶段展现为同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美,展现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书法美、诗词美等等。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展现我国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的优美图片。就连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教学也可以运用美的感性方式,如教师可以结合哲学原理展示其历史背景,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小故事,诵读他们的诗词、书信及名言等。教师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可以搜集到许多可资课堂利用的美的材料。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求美、求新”的心理,在运用美的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当然,展现美的感性材料离不开众多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幻灯、多媒体等。

(二)实行美育法教学必须做到以情动人

美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的过程就是借用美的形象激发人的感情,通过人们自身的情感体验,对美的对象形成审美评价,进而在感情上得到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的过程。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情感始终贯穿在过程当中。当然,审美的情感不是个人狭隘的功利性的情感,而是在美的事物感染下的超凡脱俗的情感。“审美情感作为自由的愉悦,使感官的生理愉悦经内省转为精神愉悦,得以深化,经形式化而摆脱功利羁绊,得以净化。更重要的是它受审美理想的范导,能进入对宇宙人生价值意义的体验,升华为超越感,即‘心游神越’的最高悟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认为,人的理性方面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根子在感性方面,教育应该以情为本。他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动之以情”,因为“通情”才能“达理”。只有以情动人,才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下,逐渐地把教师所灌输的理论和规范转化成个体的情感要求。事实上,只有建立在自己情感认同和自觉接受基础上的理论和规范,才能稳固地在学生的心灵中扎下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是生动活泼、富于情感的青年大学生,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机械容器。教师要善于激发起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激情和活力,激发起他们对真理的热情和向往。一方面,教师要真正从情感上热爱自己的学生和所教的理论。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能够始终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融进所教的内容中,饱含激情地传授给学生。试想,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神情淡漠,萎靡不振,对所教的东西连自己也不深信和感动,他又怎么能打动学生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呢?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从课程中挖掘富有情感性的内容感染学生。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所做的无私奉献、对人民大众表现出的博大挚爱,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的爱,以及各行 各业模范人物做出的先进事迹等,都可以成为情感教育的内容。

(三)实行美育法教学必须做到寓教于乐

美育具有愉悦性,它用美的事物去感染人们,激起共鸣,进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在此过程中净化了人的心灵,陶冶了人的情操。美育的过程是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它没有来自教师那里的硬性的说教,更多的是受教育者的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悦纳。因为在审美的王国里,“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美育的形式是自由的,美育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的自由。在自由的美的王国里,没有强制,没有世俗的功利性的困扰,有的只是愉悦、平等、创造、尊严和个性的解放。

美育的愉悦性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应做到“寓教于乐”。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不可能做到像艺术课一样的生动愉悦和富于感染力,但借鉴美育的方法和形式做到“寓教于乐”还是可以的。教师要改变枯燥、抽象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通过精心的准备,创造出生动、活泼、有趣、富于美感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在理论灌输时,教师应真正平等对待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各种形式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体会到展现自己才智和创造力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当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把各类富有感染力的美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在你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牢固地记在心里……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四)实行美育法教学必须提高教育者的审美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美育法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因此,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如果教师对美没有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实行美育法教学就无从谈起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钻研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美学、美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锻炼自己在生活中、在知识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审美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力,才会发现、挖掘到许多美的素材,才能在课堂上运用美的素材引领学生一起产生愉悦的审美的心理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才能像一位艺术家一样,在课堂的组织上处处充满了美感,创造出更多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

美感教育论文篇4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并在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感知、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是针对目前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提出以后,中学生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一、近十年我国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概述

近十年经过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国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

(一)论著方面:黄良著的《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2004)、曹明海著的《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2005)、潘纪平著的《语文审美教育概论》(2005)、韦志成著的《语文课程教育学》(2005)、张弛著的《语文教育人文论》(2006)、朱绍禹著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7)、曹明海著的《语文陶冶性教学性》(2007)、王尚文著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2007)、翟京华著的《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走向智慧语文的思考与实践》(2010)、李剑著的《教育审美和教育批判》(2011)等。

(二)论文方面:近十年有关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论文很多,笔者在知网中输入“语文阅读审美教育”检索后有6000篇文章,从2004年到2014年成增长趋势。包括:曹爱明的《中学语文审美式阅读教学探究》(2004)、刘国敏的《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2006)、张玉枝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07)、张英的《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08)、杨莉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2009)、杨进红的《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2010)、沈云振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2011)、贾文娟的《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3)等。

此外,各类期刊也刊载了很多有关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四百多篇。包括:任炜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2006)、杨萍的《论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2006)、孙杰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2009)、薛猛和高丰的《审美理智主义视野下审美教育的特性及态度分析——以阅读教学为例》(2011)、雷鹄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11)等。

二、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内容简述

杨进红在《语文阅读审美体验研究》中提出:1.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视野;2.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从体验到审美意义的生成;3.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以审美体验为中心的多重互动;4.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审美视域的融合。刘卫红在《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中则创造性的提出:审美性阅读的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创造性;审美阅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语音字形层面、语义层面、意蕴层面;在如何设计审美性阅读教学上提出:审美态度的形成、审美感知的获得、审美体验的展开、审美创造的实现。秦春蓉老师曾在《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审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发现美,而发现美就必须具有感受课文的灵敏性和统摄力。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桥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阅读审美感受还须加强美读的训练。文中表明在阅读中把自然、社会、心灵的感受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美的观点详尽地阐释了阅读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措施。张玉枝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问卷得出中学语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兴趣不高;2.语文阅读课服务高考、重在使用;3.阅读课上老师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4.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5.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等。她也提出了原因:1.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后果;2.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4.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理解、重视不够。在《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李月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有:1.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强化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4.在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

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思路是:发现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内容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上即施教者、受教者、教材等主要教学构成要素对自己角色定位不够,没有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从而造成了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三、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的缺憾

综观近十年来阅读审美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无论是从理论的探讨和摸索,亦或是教学方法的变革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阅读审美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憾,具体表现在:

(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摘抄、诠释方针政策和新课标层面上,缺乏在实践层面上的实现条件、操作保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开展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首先要深入教育第一线、其次要有层次性,采取实地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真正深入一线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深入一线做问卷调查的也仅仅是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一个学校的调查研究,缺乏层次性。

(二)研究内容有待拓展

很多研究仍没有摆脱以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为中心的目标上,此外研究主体大多在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高考的指挥棒更加显性化。虽然强调“一纲多本”,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有些教学篇目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审美体验了。

(三)研究体系有待整合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难以付诸实践,理论建构空洞,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有些理论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因而,我们的研究应该突破理论——实践单线条的体系上,整合成理论——实践——理论的三维体系。

四、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展望

语文阅读审美教育,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定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笔者发现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在语文阅读审美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此笔者对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些许展望:1.加强对阅读审美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进一步深化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评价机制。语文阅读审美评价分为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课内评价是指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测验的形式进行课内评价,当然要注意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课外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外定期参加阅读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鉴赏水平、阅读兴趣进行评价。2.加强教师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督促教师自觉形成审美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教学对教参的依赖,改变讲解式被动阅读方式,教师主动实践审美体验变被动阅读为创造性、主动性阅读,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3.加强阅读教学主体间交往的多元融合。深入阅读内部,促进师生、文本间的多重审美互动走向理解和交流,进而在对话阅读中形成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审美的火花。4.加强阅读审美教学中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认知目标和审美目标的融合。应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卞晓妍.浅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胡旭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基础教育,2012,(10).

[3]李月梅.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学设计,2010,(9).

[4]刘卫红.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5]张玉枝.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

[6]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杨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8]刘国敏.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6.

[9]王卉.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

美感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音乐艺术;近现代;音乐审美教育;发展历程;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近代音乐审美教育意识的发展历程

音乐教育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步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与蛰伏两个阶段。

1.发展阶段(1840-1919)

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间,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逐步瓦解的历史时期,人民经历着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外冲击,众多具有音乐审美教育意识、主张发挥音乐审美教育作用的音乐教育家、思想家主张从发展美育着手挽救沦落的中国。这时,人们对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也随之逐步提高,所以称之为“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丧失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的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校音乐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但是,不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还是维新派的进步人士,都认为建立新式学堂和开始音乐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唤起民众(青少年学生、新式士兵等)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另外,伴随着帝国主义武力侵略的展开,当时的音乐教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西方殖民文化传播的性质。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说:“歌谣,……可使幼儿之耳目喉舌运用舒畅,……且使心情和悦为德行涵之质”;①其认为通过聆听美好的音乐,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并在行为中表现出对于美的渴望、美的追求,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不仅仅与道德教育相联系,而更是一种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另一方面,许多教育家举起美育的旗帜,主张从发展美育着手对国民进行教育。王国维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的人,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大部分,在心育中则将德育、智育、美育并列提出,他还强调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②另外,他还认为选择美育的教材也应该以美为标准,而不能以道德为标准,美育应有其独立的价值,不应把美育科看成是修身科的辅助科目。

蔡元培——我国近代倡导美育的先驱,他不仅从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讨,而且积极付诸于教育实践。1912年,他就任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比较注重音乐的审美价值,他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③其中肯定了审美教育是关于美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后来,民国政府将蔡元培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作为政府的教育宗旨,特别是首次将美感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宗旨之中,规定“乐歌”课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可以说,这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学堂乐歌的出现,音乐课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计划之中,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开始。值得肯定的是,“学堂乐歌”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乏艺术精品,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胜利的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沈心工与李叔同是这一时期“学堂乐歌”写作的代表人物。李叔同,原名文涛,我国近代音乐、美术教育家。他是当时比较强调学校歌曲中必须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位突出代表,他所编写及创作的歌曲很注重曲调的流畅优美、文辞的生动秀丽,以及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因而,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数是带有艺术歌曲性质的抒情歌曲,与过去其他人所编写的学校歌曲偏重于思想道德灌输有明显的不同。沈心工,原名沈庆鸿,著名的启蒙音乐教育家,他曾经在《学校唱歌集》中说:“乐歌的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泰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冶学生之性情为宗旨。……” ④其对于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激励精神的作用给予肯定。

2.蛰伏阶段(1919-1949)

由于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期间,中国社会动荡、长期战乱,中华民族处于危亡时刻,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与途径,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也被人们有所忽视,等待“春天”的到来,所以称之为“蛰伏阶段”。

历史的动荡使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音乐教育与社会政治运动的联系极为密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音乐课内的许多歌曲都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有力武器。在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自发组织了很多关于音乐方面的学术性社团与学会,并出版了许多音乐刊物,其中很多音乐学会与音乐刊物都突出了音乐的审美意义及美育作用,如“上海中华美育会”、“北京爱美乐社”……这些音乐机构的活动对新音乐运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青主,原名廖尚果,近代著名音乐家。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艺术,你若去研究、欣赏它,就会聪慧而且会感觉到愉快,超越人类情感之外的音乐,还会引领你的精神生活从此进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他认为音乐必须摆脱现实政治的束缚,获得独立的品格,成为自由的艺术,艺术的艺术,真正为人民所有的艺术。青主的音乐思想肯定了音乐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肯定了音乐的审美性以及音乐教育的审美意义。

王光祈,字润屿,现代音乐学家。他认为:“音乐是人类生活的表现,东西民族的思想、行为、感情、习惯,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的,亦当然彼此互异。”⑤说明音乐能够表现出人类生活、思想、感情、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应该具有民族特色。他的音乐理论主要从其民主爱国主义思想出发。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新学制”。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设置中,音乐课被列为小学六年及初中三年学期均必修的科目。同时,教育联合会还延聘专家草拟以适用于中小学的《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这在中国现代普通音乐教育发展中,是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建设工作。《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明确了小学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发展儿童活泼的天性、涵养、爱的感情和融和的精神,另一方面养成识谱和唱歌的能力,这就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情感调和作用和审美意义。1923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尤为重视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将美感教育写入音乐教育法规文件,表明了政府对美育与音乐教育的重视。

抗日战争时期,吕骥等对统一战线的性质和方向加以阐明,并提出了“新音乐运动”的口号,从理论上说明了“新音乐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是“作为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表现、反映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更担负起唤醒、教育、组织大众的使命”⑥。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成为进行抗日思想教育一种有效手段,并在中华民族抗日斗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近代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20世纪初,中国开办学堂,兴起“学堂乐歌”,并出现“新音乐”,音乐艺术及其教育发展一直没有停滞,音乐理论的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许多音乐教育家、思想家对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作出了详细的阐述,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也随之得到人们的认可,并被当时的政府写入音乐教育指导性文件。从整个近代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启示:

1.提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审美

随着对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逐步认识,人们已经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且已经开始关注音乐课程的审美意义以及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与审美意义。

王国维在其教育观点中明确提出了音乐教育的道德目的与美育作用的问题。他批评了片面追求道德目的而忽略美育的根本特点,认为如果忽略了美育的特点,道德目的也难以达到。他还认为选择美育的教材也应该以美为标准,而不能以道德为标准。美育应该有其自己的性能与规律,有其独立的价值,不应把美育科看成是修身科的辅助科目。同时,蔡元培也在主张美育的同时,肯定了审美教育是关于美的教育。另外,青主、王光祈、丰子恺等人也肯定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审美功能,肯定了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并强调音乐教育是一种美感教育,认为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审美思想,涵养内心美感,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儿童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并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审美意义上的作用。这些关于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论述,不但尖锐地反对当时存在的片面追求音乐德育目的的观点,更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情感调和作用和审美意义。

2.指出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美育在这一时期的提倡,不但使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目的是其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人们还认识到了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便认为通过聆听美好的音乐,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充分肯定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联系的同时,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另外,王国维也把情感教育当作唱歌课的目的之一,他还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是人类感情发展到最高层次的有效手段与途径,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也就是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触动。蔡元培也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感情为目的的,肯定了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总之,当时已经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音乐审美教育已经被定性为情感教育。

3.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得到了社会、政府的认可,被写入政府的音乐教育指导性文件中

随着对于音乐教育审美功能与音乐教育情感性的进一步认识,政府已经开始将美育及其审美目的、情感目的写入教育指导性文件,音乐审美功能在音乐教育功能中的地位也随之明显得到提高。

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新学制”,并颁布《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这在中国现代普通音乐教育发展中,是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建设工作,其中明确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情感调和作用和审美意义。1923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其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尤为重视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将美感教育写入音乐教育法规文件,表明了政府对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视。这一历史时期,美育进入教育法规文件,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不仅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更是音乐审美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

美感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美学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化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内容之一的美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美学修养,进而使学生分析文学的理论储备得以丰富。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教师需要在美学教学内容课程化的基础上,实现教材教学化,也就是将教材内容有效的转化为教学内容。当前美学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是教材内容多,而课时有限,这就极易出现课时安排上的先松后紧的现象,将美学教材有效的教学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有效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化的途径。

一、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感性材料之间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又是关于审美这一感性认识的科学,所以说,美学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旨在通过美学教育,培养学生在理论上的思辨能力以及在感性上对美的感受能力,所以在美学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感性材料之间的关系,保持二者的均衡,否则,如果过于强调理论,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过于强调感性材料,很难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辨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也会相对肤浅。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化课程还存在许多不足,要培养新型的语文科教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紧扣时展的脉搏,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强化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职责,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开发潜在课程,培育教师精神;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美学理论是人类审美的理论思辨的方式以及深度的标志,是学习美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提出、分析美学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重要前提。可以说,在美学教育中,理论教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只有经过较为系统的美学理论学习,才能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思维方式,达到一定的美学理论高度,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单纯的强调理论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何谈对美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正如朱光潜先生所主张的,通艺是谈艺的前提。感性材料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并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进行深入探究的热情。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笔者在进行美学教学的实践中,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例如,引导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校园的宣传版画、建筑等,将美学理论与生活联系,这样既增加了美学的教学素材,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培养起对美学的学习兴趣。此外,借助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增加美学的感性教学材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多媒体的影视材料,并结合进行美学理论教学,通过感性材料生动、形象的展示美学理论,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可以完成对不同形态的美的讲解后,给学生展示一些记录片,可以让学生对美有个更加形象的感受。教学实践也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通过将感性材料融入教学,可以对枯燥的理论加以调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美学理论提升感性材料的理论高度,将理论和感性材料充分结合,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且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不但有利于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训练学生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能力。

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

美学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对于教师来说,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分清主次。

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不能仅凭教师的主观臆断,而是首先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抓住诸如美的实质、审美经验等美学的根本性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将所选用的教学与其他美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把握所用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重点内容,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此外,在对每一章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前,也要把握重点,并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次要内容,也就是教学大纲中的非重点内容,可以简单介绍甚至是采取让学生课下自学的形式对其进行基本的了解。必须让学生走人社会、了解社会,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为之奉献的师范人。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然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体制、教学管理体系的支持来配合,不然的话,孤立的课程改革能够解决问题的。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具备的文学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以及具体的学习能力,并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例如,以艺术活动为范例的审美行为是美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而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活动,其理论知识就应当作为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对比美学与文学理论教材,使学生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学与艺术的创作过程、文学创作心理以及价值追求、艺术与文学的机构层次等,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凭借已经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所具备的文学欣赏能力加以解决,因此,教师不必过多在课堂上加以强调,只需要对基本知识点稍作介绍,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即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主次划分时,要注意整体上对教学内容有较为系统的把握,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将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避免导致在有所突出有所省略时,造成教学内容支离破碎的不利后果。

参考文献:

[ 1 ] 李琳,史鸿文.当前我国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高等教育,2001,(21)

[ 2 ] 徐志兴.美学 美人 美画——从美学教学论人才的培养.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03)

[3] 任立生,魏玉璞.对美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03)

美感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 独立品格 陶冶情感

真正的学者在时代文化风云中直面人生苦难,他们在现代人的情感委靡中唤醒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在现代美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中,蔡元培以超迈的胸襟和卓然的胆识为骚动浮躁的世界寻求精神安顿的家园,创立了现代美育理念。他将美育规定为“超逸政治之教育”,从根本上使美育具有超越性品格,为中国审美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一、对美育发展方向的启示

现代社会呼唤审美的人生状态,致力于陶冶人的精神世界的美育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蔡元培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

1.独立品格的坚守

从今天的美育建设实践角度来说,虽然历史境遇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蔡元培的美育理念和美育实践不会因历史的距离而消隐其涛声,仍然有现实的启示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美育的发展应遵循自身的发展理路,这就是蔡元培开放的“自律论”美育思想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其二,重视实践的思想。美育的发展是有功利而又超功利的。坚持超功利的发展理路,就是坚持美育发展的特殊规律,保持其应有的独立品格;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有功利的一面。对于美育的发展思路,通常有“自律论”与“他律论”之争。美育的自律论,就是强调美育的独特品格、价值和独立地位的理论,是审美的目的论,如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学说。美育的他律论,即强调美育对其他活动的辅助功能和依附关系的理论,是审美的工具论,如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学说。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基本上就是在美育的“自律论”和“工具论”中保持了一种很好的张力。他始终是一个开放的“自律论”者。他也强调诸育并举,当“以德育为中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美育的育德功能的妙处。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希望通过审美和艺术使国人的内心世界得以改善、普遍重视国人思想道德的改造可以说是20世纪初大多数美学家共同采取的启蒙理路。

蔡元培这种开放的“自律论”美育思想能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首先,我们要确保美育的独立地位,坚持美育应有的独立品格;其次,要加强美育的跨学科研究,并大力推广美育的实践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的惨痛教训,后人当永远引以为戒。例如:美育与艺术教育内容成为只注重技巧与技能的训练,美育与人文素养被分裂开来,美育的优良传统被中断了。那种只重视政治与理想教育的模式,缺少个性的支撑与理性的梳理,缺少美育与爱心的陶冶,使人格遭到了严重的扭曲。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重新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今天,我国美育建设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当代西方美育的建设的成绩相比,我们的努力还显得势单力薄。“我国当代美育研究仍在重复前人的理论,很少有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走向学校,走进课堂,走入学生当中,研究具体的美育教学问题,这是有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2.创造转换,会通中西

从文化创生的角度来说,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和创造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以及将古代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生机而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范例。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在中西文化异质化合的基础上孕生出来的。这就昭示人们,任何从事美育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具有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和兼收并蓄的学术胸怀。在如何融合中西文化、融合创新方面还留下了一些宝贵的言论,今天我们重温它们,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警醒作用。

蔡元培认为,在中学与西学的融合中,关键是要有所创新。他说:“贩运传译,固然是文化的助力,但真正文化是要自己创造的。”这种对待西学的清醒而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来对待西方文化仍有深远的警示作用。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蔡元培在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明方面所持的观点,已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在中西文化刚刚开始融合之际,蔡元培的思想竟有如此的高度,这是与他的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和学术气度分不开的。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清醒的意识,正是今天我们学界所应追求的。

二、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们重温蔡元培宝贵的思想资源,会发现他的一些美育观念与我们今天正在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些理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振聋发聩的启迪。超越时代性的因素正是他美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1.情感陶冶功能

从学术这个角度来看,重视美育的情感陶冶功能可以说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立足点。

蔡元培把美育的本质属性定位在情感教育,并且认为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人纯洁、高尚的品性。这种重视培育人的情感、意志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开展、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的。

蔡元培从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至1940年逝世,一直是教育、科学、文化、学术界公认的领袖,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是一位开风气的人物。在他的积极提倡和苦心经营下,现代美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他是中国现代当之无愧的最杰出的美育思想家和美育实践家。在振兴教育、改革教育的今天,充分肯定蔡元培在开创我国现代教育,特别是美育中的卓著功绩,科学地评价他在我国美育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必要的。

审美教育理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为审美素质和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的素质同等重要。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所涉及的审美心理,诸如审美感觉、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审美趣味等,很大程度上都属于人的非认知心理系统。今天,我国不少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更重要的则是一种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郭沫若对此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着手。”

2.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最紧要的是,他认为美育实践活动自身也能培养创造的能力,并且美育自身也需要创造。他说:“创造之才,非独科学界所需要,美术界亦如是也。”对于学校的艺术教育,蔡元培认为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对艺术的感悟能力,进而激起人对美的热爱,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他说:“美育之在普通学校内,为图工音乐等课。可是亦须活用,不可成为机械的作用。从前写字的,往往描摹古人的法贴(帖),一点一划,依样葫芦,还要说这是赵字哪,这是柳字哪,其实已经失却生气,和机器差不多,美在哪里……必要事事模仿人家,终不免带着机械的性质,于美育上,就不可算是真美。”可见,在蔡元培看来,艺术教育对于普通的学校教育而言,关键还是要落到美育上来,而美育的核心还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做了,那才“算是真美”。培养创新人才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美育能提起一种创造的精神。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通常学校的教习,每说我要学生圆就圆,要学生方就方,这便大误。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不过看各人的个性,去帮助他们……”所以在美育上,他认为:“喜图画的,教他图画;喜雕刻的,就教他雕刻;引起他美的兴趣。”美育的这种强调个性和创新的教育特征正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才能的素质教育所应该吸取和借鉴的经验之一。这也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现代社会呼唤审美的人生状态,致力于陶冶人的精神世界的美育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蔡元培将美育规定为“超逸政治之教育”,从根本上使美育具有超越性品格,为中国审美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3]周志勇.蔡元培――中国现代美育的奠基者.2006.

[4]张汝伦.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5]蔡建国.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

美感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美学原理》 实践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6-02

《美学原理》是多门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与教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师范院校、重点院校以及一般院校都需要开设《美学原理》这门课程。但是根据这门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学生的美学教育仍旧处于一种缺失状态,同时边缘化问题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并且《美学原理》教学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快速到来的时候,美学教育需要不断深化。

一、确定《美学原理》课程教学目标

如果要对大学教育给出具体的定义,那么人文主义教育就是最恰当的说明。国家与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集中在学校,学校的价值与意义就是采用教育的方式来实现人和谐而自由的发展,进而促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完美人格与性格的形成[1]。全球范围经济逐步发展的时候,学校教育的中心与重点逐渐转变成为科学技术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在其中占据的分量不断缩减。进而导致学生实行方面获得很大的提高而人格与其他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发展。但是美学作为一门发展与培养人感性知觉学科而存在。相较于其他的学科,美学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与方式,在发展中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形象性与自由性,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美学教育的这种独特性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在美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了解了《美学原理》教育的基本性特点,才能够确定《美学原理》教学目标,这样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创新美学教育。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的传授是传统《美学原理》的重点,而这不仅难以体现出美学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目标与要求,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可以说,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美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美学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审美素养,这样才能够构建和完善审美教学发展模式与发展体系。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对于一门理论性的学科来说,《美学原理》涵盖了美的特点、美的形态、美感的本质、美感心理特点、审美创造、审美教育、美的范畴等多项内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学原理》又属于边缘性学科与交叉学科,与艺术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等多学科都有交叉内容,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2]。该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传递给学生的内容大部分为文字形式的文本,感性与具体的东西少之又少。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美是感性、形象、具体的东西,而这也是美的最基本特点。学生在接受美学的时候,如果仅仅依靠文字的话,枯燥无味之感会随之产生,不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针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符合教学规律、学生心理需求与美学相符的课件。网络与多媒体的充分应用,就可以使用动画、声音与文字等多种形式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充分展现出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改变单一美学教育、实现创新美学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不仅可以防止理论讲解的枯燥性,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对美学教育产生浓厚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理论思考与思索。《美学原理》教学内容显著的特点是其涉及到多方面的人文艺术素材、与美的多种形态。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促使学生即使是身在教室,同样可以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从中感受到美感与美德情趣。

三、 完善美学教材体系

我国并没有对各院校所应用的美学教材进行统一的规定,在美学研究园地里,就美学原理或者概论就有很多种,常见的就有王朝闻的《美学概论》,而院校使用最为广泛的要数甘霖与杨辛主编的《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新编》[3]。通常情况下,不同院校使用的教材内容结构安排方面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美论、美感论与美育和艺术是教材的共同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学者都保留着不同的观点,而这也恰恰说明美学原理教材内容这一方面存在的隐性问题。因此,理想的美学原理教材应当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系统全面的教材体系与构架。其中不仅需要包含多项基础性问题,还应当有欣赏论、创造论,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其次,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美学指导思想。如果在教材编写的时候不存这么一种情况,就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最后,将现实性与时代感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才可以推动美学教育。

四、 结语

美学原理涉及内容不多,涉及的行业也不是非常多,其中产生的不易理解的东西,就需要结合知识点的讲解进行。在开展该门学科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美学原理》课程教学,这样促进学习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宇,金乃茹.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创新美学原理课程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2).

[2]张燕.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3):75.

[3]张燕.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3):56..

上一篇:生命意识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艺术考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