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8 04:50:43

就业市场论文

就业市场论文篇1

论文摘要: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中的信号博弈和贝叶斯均衡原理,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博弈过程。

一、前言

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不少学者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学的兴趣,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太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内涵,而视其为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信息经济学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事情就会发现信息经济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笔者所在的高校,许多事情和现象,比如招生、教学、评职称、就业等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事情都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广阔且发育较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为了迎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取充分信息的需要,通常要制定各种政策、规章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减少和消除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用博弈论(gametheory)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机构或者群体,如本文涉及到的高校毕业生、接收单位。

根据博弈论中局中人的概念,即博弈过程中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者组织,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本文在研究中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二、高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征

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产品,但它也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

(1)普遍具有知识并且素质差异较大。高校毕业生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经历或专科、或本科、或专科一本科、或专科一本科~研究生、或本科研究生等阶段的系统教育,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到毕业答辩,在这个知识资本原始积累的复杂过程中,毕业生身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文化氛围中,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育效果。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接受同样教育历程的两个孪生仔,也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就是毕业生品格和素质的差异性,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简单地将毕业生划分为质量好和质量差两类。一般来说,重点大学和名牌专业的毕业生要较普通院校和一般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博士生要较硕士生、硕士生要较本科生、本科生要较大专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视野、体能等方面均有较高指标(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并不排除那些虽未经较高层次教育仍然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影响毕业生档次的因素很多,包括毕业生本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水平、专业选择、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等等。如果再加上毕业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谈吐、外观等其他一些非质量因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良莠不齐。

(2)高校毕业生质量鉴定难以一概而论,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接受实践的考验。普通的毕业生和优秀的毕业生,一般人很难识别出来,更何况市场需求呈现多样性。单从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和面试来判断。也需要不同用人单位按照不同的需求,安排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才能精确地鉴别出某个毕业生的品质、拟给予的岗位和待遇。要考察毕业生的来源、学校、专业、课程成绩、鉴定、实践经历、品行、特长等等方面,要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心理、态度,还要和同类别的毕业生进行比较并分出优劣。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考试和答辩甚至提前进入岗位实习一段时间,要承担“坏人在一定时期内会做好事扮演好人角色”的风险。这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加大了对毕业生做出正确判断的难度。

(3)判别用人单位的质量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难度较大。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象牙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在学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与外界企事业单位的接触有限。即使是身处信息时代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也较少自发地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实践机会多由导师或师兄师姐引荐。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毕业生大多还处于被动等待分配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高校扩招后不断推出就业新政策、社会不断推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高校近年来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这些资源往往只有毕业生和家长特别关注,对于那些还没有把就业列入议事日程的在校生来说很多情况下只是过眼云烟,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另外,目前媒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报道,往往更多地渲染就业的难度。并没有对学生择业进行正确引导,也没有非常有效地提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流于表面,缺乏分析。因此,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待遇、市场潜力、专业需求程度等信息缺乏了解,往往单凭用人单位的地域、规模、声誉、是否外资等进行选择。择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忽视专业的对口以及社会的真正需求,难免造成就业市场的人才浪费和社会需求的供给不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

因为有了上述3个外生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天生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就存在以下3种博弈。

1.毕业生之间的博弈

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品学兼优、质量好的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会想法设法把一切能够传递自己是优秀毕业生信号的信息,比如英语级别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收集整理并呈现给用人单位,以证明自己优于其他毕业生。而品学一般、质量差的毕业生也会积极准备,并以降低待遇标准等形式获取用人单位的注意。有时候。个别毕业生甚至以制造假文凭、假证书等拙劣手段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当然这样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好、质量差的毕业生展开一场无形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往往是质量好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希望将他们吸纳门下,加盟组织建设,创造财富,他们优先选择质量高的接收单位;而质量差的毕业生不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看好,在受到冷落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为了尽快有个安身之处常常被动与接收单位签订协议。另外,质量好的毕业生属于精英阶层,数量有限,在人才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因而身价较高,多数从事白领工作;而质量差的毕业生大量随处可见,与接收单位的协议成交价格较低,一般安排从事一些基层具体工作,即充当蓝领阶层。

2.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不仅毕业生因质量参差不齐而处于博弈中,用人单位也因有好赖之分而不断展开博弈。那些具有地域优势、待遇丰厚、声誉良好、个人发展前景看好的单位,比如处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他们会有意识地在市场上向毕业生展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质的内部管理流程和自由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以战胜竞争对手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它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优先选择到重点大学名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而经营状况不佳、效益较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小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在博弈中往往只能接收到质量较差的毕业生。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毕业生(局中人B)是否愿意选择到用人单位(局中人D)服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收毕业生。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针对双方利益得失的选择和博弈问题。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事先并不完全得知双方的确切利益需求,因此,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修正有关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此时的博弈很简单,局中人D既不知道局中人B的真实类型,也不知道B所属类型的概率分布。他只是对这一概率分布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即有自己的信念。博弈开始后。D将根据他所观察到的B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信念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是精炼贝叶斯均衡,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贝叶斯均衡的结合。这一分析方法中所用的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用贝叶斯的分析思路量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如下:

毕业生申请加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知毕业生质量高还是质量低,但用人单位知道如果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2O%;如果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100%。这些行动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概率是一种主观判断。

博弈开始,用人单位根据现有的一切信息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的概率是7O%,因此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7x0.2十(1-0.7)xl=0.44

0.44是用人单位给定毕业生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毕业生可能采取E的概率。

当毕业生确实进行E时,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毕业生采取E的这一行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7(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先验概率)x0.2(高质量类型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0.44=0.32

根据这一新的概率,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32x0.2+(1-0.32)×1=0.744

如果用人单位再一次采取C,毕业生又采取了E,则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32×0.2/0.744=0,086

这样,用人单位一次一次采取E,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判断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毕业生就这样通过自己的行为把自己暂时托付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与毕业生的博弈中看清了毕业生的质量优劣(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的博弈与此相同)。

四、结束语

就业市场论文篇2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各类高校的普遍重视,在这种就业形势和压力下,应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对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民政部、人事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有关司局就当前就业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后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的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业工作难度。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并且,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快速、不断地扩招,毕业生人数骤然增加。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2005年毕业生数量达到338万,到2006年毕业生已达到413万,年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社会所能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数量远远不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高校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并伴随有区域和专业不均衡等结构性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为了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目标,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一直都是就业工作的新命题。

二、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场所。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的场所、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特定的参加对象等。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其外在表现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固定的场所,它是无形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业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市场制度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一)用人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到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以前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导致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追求高学历的心理,采用不当的用人观,一味地提高就业条件,出现了本科岗位招硕士,硕士岗位招博士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二)竞争机制不健全

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而在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被推向市场的就业轨道。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受到性别歧视、出身贫寒、学业欠佳、性格内向、相貌平平、毕业院校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使其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权利,在市场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

(三)区域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地区聚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一直长期存在。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基层就业政策不完善

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文件指出,“积极引导和鼓励一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机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说,引导和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并不畅通,存在一定的“瓶颈”。

(五)网站信息管理不健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其便捷、快速、低成本、大信息量等特点,日益成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的载体与平台而倍受青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进行网上“双向选择”活动,实现了远程“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求职,为毕业生获取快捷的信息提供帮助。然而目前全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站信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和团体通过网络失真、虚假信息,存在招聘“陷阱”,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六)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很不完善,市场“交易”秩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未明确提出保护公平竞争的手段;对市场中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协议书的签订、违约的制裁、纠纷的仲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保障等亦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成本。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建设就业市场机制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要借鉴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组织好大型市场会和小型招聘会,并运用企业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沟通供求信息,以真诚和热情的办法留住老顾客,建立一批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大市场自身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宏观调拉机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抓好招生与就业两个环节。在招生环节上,要从宏观上做好市场对人才需求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以及对各类专门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工作,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主动为高校招生和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服务;在就业环节上,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地区聚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制定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狠抓落实,进一步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超级秘书网

(三)健全政策保津机制

一是要落实国家现有的就业政策;二是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毕业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要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取缔限制人才流动的歧视性政策,真正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四是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好地得以落实,权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五是建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政策;六是要建立鼓励自主创业政策。

(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业无形市场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稳定、灵敏的信息渠道是毕业生就业市场良性运行的基础。首先要解决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用人信息审核登记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把收集到的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及时提供给高校和毕业生;其次要解决好信息的交流工作,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最广阔、最安全、最实用的信息平台。

(五)实施毕业生跟殊机制

就业市场论文篇3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分析,结合我们的国情,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挥政府、高校职能,构建新时期全方位的就业市场体系,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本该属于劳动力市场上强势群体的青年人,如今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以往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也普遍遭遇求职难。面对就业这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应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新的机制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面对扩招与低就业率矛盾的基本原则。

一、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分析

1.“三峰叠加”的就业市场态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

2.高等教育的需求方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非理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比较明显。表现为满足不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准公共产品,表现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时,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在教育机会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斥了另一人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学生或学生家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群体,在教育投资决策行为中,作为消费者个体的理性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造成了群体行为结构的非理性。这表现为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先上再说,人们考虑的是先占据这份社会资源,顾不上考虑机会成本,结果导致毕业生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社会就业的需求结构没有映射到招生计划上。

3.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

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是指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需求区域结构和人员结构与就业人群选择的区域结构和人员结构的不对称现象。在就业地理选择上表现为,供求信息不对称和就业环境的盲目追求;在行业上,表现为大学所培养的部分专业学生超出社会的需求,而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又相对供给不足。导致结构错位的原因是:第一,用人单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造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虚假需求,给高校发出了错误信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二,高校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没有根据市场的真正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使得不少专业的学生几乎成了固定供给,供给严重缺乏弹性;第三,一些高校出于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不顾自己的资源盲目扩张,想法设法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视对基础学科建设的投入,导致了培养出的学生基础薄、知识面窄,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特别是改造社会的能力;第四,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着形形的信息不完全现象,学生在选择学校、学科、专业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问题,一些高校提供的笼统而模糊的招生宣传资料很难使他们做出正确的甄别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机制的运转,其效率势必受到影响。

4.自我的定位模糊

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模湖表现在对待就业形势心态不端正,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性质的工作。高校的定位廿三存在模糊的认识,绝大多数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培养出来的是“大众”,而不是“精英”。学生、家长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就业市场认识不足。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分层作用不同,精英教育背景下培养的社会精英可以不做普通劳动者,而大众化教育的分屋趋向多元化,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毕业生应当是“大众”。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角度来看,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在充实大城市、大机构、大企业、大公司为主的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必须有一部分毕业生到小城市小机构、小企业、小公司为主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从事专业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就业方面的知识同样很有限,这就导致学生到了不得不就业的时候,才开始了解就业形势,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对就业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在临近毕业,才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上盲目、无助。同时因受父辈的铁饭碗思想影响,心态不正确,总是想一步到位,而不愿意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甚至是非事业单位不进,非理想工作不做,并且要求留在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于是就有了宁可在家暂时失业,也不选择先就业的局面。

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计划配置型就业机制、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和有控制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发达国家主要是市场配置型。

1.政府方面

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

在法律保障方面,美国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瓦格勒》等;日本制定了《日本职业安定法》、《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旨在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就业。

在就业激励方面,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英国的政策主要体现在“青年新政”(NDYP)上,即英国政府为失业6个月以上的青年提供帮助的综合性计划,政府在4个月内将为青年人寻找工作提供广泛的支持服务。如果在这期间,他们没能找到工作,政府将提供四种选择由其确认其中之一:补贴就业、参加全时教育与培训、参加志愿部门、参加环境部门。

在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方面,日本政府要求毕业后一年尚未找到工作或找不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要在当地的就业保障办公室登记,以外包方式由公司和指定学校提供职业培训落实就业;德国则对毕业一年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失业保险金,以便学生尽快渡过难关,找到合适的工作。

2.高校方面: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这些就业指导机构设备齐全,资金充足。特别是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士,同时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得到最专业、最优质、最满意的就业指导。

(2)服务内容丰富细致,服务方式注重全程化。美、德、日等高校都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从学生入学前,各个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而且这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给予关注。

(3)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发达国家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在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还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

三、新时期全方位就业市场体系的构建

市场经济规则是由市场配置资源,充足的资源有利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在就业市场中,就业市场体系发挥了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适当的不完全就业固然是有利的,但是市场并不能解决人才就业的所有问题,失业率过高,特别是目前形成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逐步形成的社会问题决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政府简单地调整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发挥职能,社会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逐步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

1.发挥政府职能,规范就业市场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将大学生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成熟,只有政府参与管理或通过立法才能规范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各种招聘行为的规范,同时强化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真正消除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不正当行为,通过完善就业法制、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行政管治等手段,切实扭转就业市场的不公现象。

建立就业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上是供大于求,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小城市、小机构、小企业、小公司为主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和社会就业压力。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不仅能实现就业,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近几年为了懈决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顺应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而推出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探索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从启动资金扶持等各个方面为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向希望创业并拥有创新科技项目或成果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诸如简化开办公司审批手续、建立社会风险投资基金、设立小额贴息贷款、实行减免税收政策、配套健全人事制度以及户籍管理改革办法等,由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工商登记、公司注册等一系列手续,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许多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者有选择性地让一部分员工参加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更是以无法参与社会保险为代价。在这种背景下,因此,国家应当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就业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

2.加强教育政策调控,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

招生与就业作为影响高校发展,关系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环节,其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将直接危及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最根本的措施是要“以销定产,适销对路”。要打破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招生计划制订模式,从源头抓起,建立招生、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促使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缩小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但是,高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握失误将造成国家财力的大量浪费和就业形势的严重危机。比如:前几年,计算机专业异常火热,招生计划盲目扩大,招生中出现计算机专业生源聚集的状况,许多考生宁可降档录取,也拒不服从凋配。结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严重压力。与此同时,一些艰苦的专业尽管是国家急需的,由于缺乏一些政策性支持而门庭冷落,个别专业处于人才奇缺力量薄弱的境地。因此,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进而实现生源结构于需求结构的对应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3.高校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中叶开始,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柏等人先后提出了就业指导“授之以渔”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即以大学生为中心,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估,使大学生自觉地重视对职业决策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从而掌握求职择业的主动权。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历程中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职业适应性、职业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为大学生毕业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创造条件,而且将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全人”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教育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兴趣、特长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确立自己的大学生涯培养方案和职业目标;其次,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选修或必修课,从职业理念、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就业技巧、就业形势、政策及就业程序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指导,并通过指导大三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实习等活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认识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的不足,从而利用剩余大学时间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再次,在进人大四后,大学生已经进入了大学生涯的最后冲刺阶段,学校应通过开展就业政策、程序、技巧的讲座,教育毕业生用大众化教育的观念来对待就业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用大众化教育择业观面对就业市场,用成熟的求职技巧规避就业风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最后,在毕业生找好工作并即将离校时,学校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职场人生、岗位适应性的讲座,指导、帮助毕业生从学生向“社会人”进行角色转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业市场论文篇4

摘要:当代大学生就业主要是通过就业市场来实现,然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大市场的一部分,其运行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与其他劳动力市场不同的特点。

广义上的(就业市场)己称劳动力市场,它通过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市场组织者的有序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承载着对全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功能,同消费品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类市场有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狭义上的就业市场仅指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提供就业选择的人才市场,从而区分针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一般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在人才市场就业,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初次就业的特点又从人才市场中划分出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

1.1萌芽状态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计划就业政策,没有就业市场的概念。通过牺牲效率强迫单位吸纳就业人口,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劳动力是不允许自由流动的。对大学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的就业政策。如:195l午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些规定逐步确立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才发生了重大变化。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计划内招收的毕业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政策。由此国家给了高校部分自,学校开始参与制定毕业生分配计划。1986年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执行。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逐步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通过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这一重要环节,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改革的目的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1988年4月,北京数所高校首次在天坛公园举办大型供需见面和信息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虽然不具有直接招聘功能,由于有毕业生参加,已经有了“双向选择”的意味,显现出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最初形态。

1.2基本形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开始。原国家教委《关于l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并轨”后所招毕业生,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至2000年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l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同时,自2000年起,教育部将建国以来一直使用的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派遣”就业制度的结束,开始进入市场化的轨道。

根据中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从9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就业市场以现场招聘会的形式出现,举办方主要是高校和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及各级人才市场。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式比较单调,主要就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主办方一味求大求全,有时太注重规模效应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各地就业市场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彼此没有太多的联系,形不成市场体系。部分高校还沉浸在传统毕业生分配思想当中,没有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

1.3快速发展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在毕业生流动、就业渠道、就业市场秩序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这意味着,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主要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培育和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成了当务之急。同时,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就业市场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经过前一时期的摸索,大学生就业市场开始向专业化、小型化、经常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以行业特点来区分的招聘会,如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外语类、师范教育类招聘会。北京地区出现了固定场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使以往的季节性、集中两三个月时间的毕业生双选会,变成了经常性活动。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年举办小规模的专题招聘会,使毕业生不再盲目参加招聘会,提高了就业效率。各高校之问、高校与人才之间开始横向联合。如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地区20余家高校成立了“东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形成群体优势,共同举办招聘会,推荐毕业生。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教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基层教育系统就业双选会。

网络招聘有了巨大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及时上传毕业生信息供用人单位检索,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给毕业生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和人才市场利用网络开展招聘会。网上招聘会不再受场地、距离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用人单位、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彼此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联网变得非常容易。多媒体简历、远程面试系统得开发,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企业、人才中介等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就业培训、毕业生招聘会等方式,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成为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遵守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条件等基本因素。交易主体指参与劳动力交换的买卖双方,一方是大学毕业生,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交易客体是大学毕业生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合;交易规则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这方面的规定以及道德和社会习惯;交易条件是双方最终达成的就业的协议,包括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作期限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由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个要素构成。

2.1价格机制

在就业市场中,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主要指工资收入。价格机制是工资收入变动对就业竞争和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它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的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价格机制的运行是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之间的循环往复运动。大学生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供给价格是用人单位的群体工资水平,需求价格是毕业的收入要求决定供给价格与决定需求价格的因素是完全不一样的。供给价格的形成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需求价格由毕业生满足自身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决定。

就业市场价格机制的内容是,工资提高,单位的用人需求减少,竞聘的毕业生增多;工资减少,单位用人需求增加,竟聘的毕业生减少。但工资水平的变动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从某个行业或个别单位来看,工资的高低直接决定愿意在该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但就业市场供给总数不变,并不会因为工资降低而使毕业生就业人数减少,所以价格机制只是在局部市场发生作用此外,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收入,还包括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发展机会、个人兴趣、行业预期、职业稳定、单位地域等多种因素。工资收入虽然由就业市场来主导,但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各地政府往往都有最低工资和保险福利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2竞争机制

竞争包括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和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毕业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用人单位提高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来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为其工作。竞争是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活动,本质是争利。竞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人职匹配,达到社会人力资源在各个就业岗位的最佳配置。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供求、价格、竞争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有效的竞争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公平的环境、充分的竞争、有序的竞争。公平的环境就是要求国家在制订法律、法规、规章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有市场主体,为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提供同样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同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毕业生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保证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害、竞聘过程公正透明、竟聘结果真实有效。充分的竞争就是消除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壁垒和障碍,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权力过大,使市场主体进行双向选择的时候充分发挥自由意志。有序的竞争是指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应该在既定规则范围内进行,杜绝贿赂、任人唯亲等不正当现象,打击买卖用人指标、留京户口等违法行为。

2.3供求机制

供,指的是每年要求就业的毕业生总数,求,指的是单位用人需求。供求机制,简单的说,就是毕业生数量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动对工资水平变动和人才竞争状况的影响。供求机制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供求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

供求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近几年,由于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而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无太大变化,致使大学毕业生初次入职的工资水平连续下跌,甚至部分已经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重叠。也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能用本科的要硕士,能用硕士的要博士,这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供求失衡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竞争的自热化,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岗位的报名人数动辄上千;招聘会上常常是上百人争抢一个就业机会。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者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又各自独立地发生作用,共同推动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转。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与其他劳动力市场相比,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3.1集中性

大学生毕业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份,因此签就业协议的时间也多集中在毕业前的半年时间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全国500多万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地区针对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都异常火爆,经常出现摩肩接踵,非凡拥挤的场面。这种大规模、大批量的集中就业,与一般的人才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自由的、零散的个人择业形成鲜明对比。

3.2广泛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把接收高校毕业生作为补充新鲜血液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毕业生的问题,更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国家所有的单位和组织机构都参与其中。

3.3初次性

尽管人学毕业生是高层次的人才,但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要胜任一项工作还需要一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部分用人单位也会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岗前培训帮助毕业生迅速掌握工作技能。

3.4政策性

正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政府各级有关部门都制订了配套措施,来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我国独有的人事户籍制度,也使得就业市场主体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制约。这些政策上的限制,是我们现行就、市场运转的依据,同时也为人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设置了壁垒。

3.5失衡性

现阶段,人口的增长使社会总劳动人口的供给已经大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也超过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革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一般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部分融合,一部分大学生逐步向一般劳动力市场转移,从事一些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其他国家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大学生就、市场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法律规范建设等。

(1)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足一个正在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十部管理制度仍然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受限于户籍、干部指标等人为制度原因而不能自由选择,用人单位也由于用人制度的不同而导致市场地位的不平等,这些差异割裂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统一性。要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打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由双向选择的壁垒,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市场主体的真正双向选择。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功能缺陷。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把大学毕业生配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完全的市场行为必然导致市场失控。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各地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公共资源和个人发展空间有很大差异。大学生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大城市就业,宁可在大城市从事完全不能发挥专长的工作,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和基层。这就造成了局部就业市场的严重供需失衡。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缩小区域发展差异,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全社会人才的合理配置。

就业市场论文篇5

关键词:劳动就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现行的劳动就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劳动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制度已基本形成。

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在国家统筹规划的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突破了政府统包统配单渠道安置就业的劳动就业制度,开辟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等多条就业渠道。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机制基本形成。企业、事业单位有了用工权,突破了过去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由国家承包下来,只进不出,单位无辞退职工的权利的局面。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突破了改革前“一纸定终身”的只能在一个单位就业的体制。双向选择模式的建立,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劳动合同制得到恢复。过去我国的用工制度以固定工为重要形式,现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雇用者与被雇用者、双方订立劳动契约,双方权利义务明确,受到法律的保护。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优化劳动组合,也给劳动者压力和动力,促进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基本形成。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政府计划安排的就业人数只占总数的15%,而市场调节就业的已达85%,说明我国市场竞争就业已成为就业的主要方式。政府主要运用政策、法律和经济的方法,对劳动力的市场供给与需求进行结构性或总量调节.不再用行政手段过多干预单位用工。我国的劳动市场体系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失业保险机构、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得到大力发民,为企业与劳动者相互选择的市场机制建立创造了条件。

二、目前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就业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人同样的资本,能够吸收的劳动力就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使社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扩大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范围、领域,出现一些新的工业企业、新的服务业领域,这将吸收一部分劳动者就业,拓宽劳动就业渠道。

2、人口因素。任何国家、人口的多少,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因素。人口众多在我国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人口的数量大、会制约我国再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影响劳动就业。人口多还会影响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劳动就业的选择,不利于劳动者寻找就业门路。

3、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商品经济讲求经济效益,因而在用人的选择上十分慎重。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伴侣。面对竞争的压力,企业自然会高度重视职工的素质,对那些低素质的劳动者,难进人企业,就业的人员也会感到压力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企业会经常调整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结构,从而经常调整就业人员的进出。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为缩短工作日、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为劳动者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4、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状况。不同的产业结构、所有制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有利于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者。

5、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者的就业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者素质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6、政府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经济萧条时期,各个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重要的甚至首要的一项工作,在我国,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不仅政府要重视,而且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帮助劳动者就业,如制定各种有利于劳动就业的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中介机构,加强对失业者的培训等。

另外,国家政局的稳定程度,世界局势的变化也会对劳动就业产生影响。

三、我国目前劳动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首先是新增劳动力的压力。据测算,“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91万人,“十五”末期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年增长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增长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其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农村有剩余劳动1.5亿左右,由于过去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解决了将近1亿的劳动就业问题。1988年以来,又变成“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常年流动的农业人口约为6000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再加上农业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和农村劳动力新增,必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等待就业。再次是城镇和下岗分流人员,集体企业有600万富余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可以从现有岗位分流出500多万人员,这些人员都需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第四是我国经济的增长将很难保持高速度,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率变小。最后是部分离退休人员再就业和一些未实现充分就业的人员需要从事第.二职业。由此可见,我国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2、我国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不足。我国正从粗放型向集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再吸收劳动力,反而会裁减劳动力。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高新技术的采用.新开办的企业所需投资很大的资本,吸收的劳动力有限,要求劳动者的素质较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劳动者素质不高,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

3、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重新就业的难度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水平落后,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掌握的技能单一,影响了他们重新获得就业的机会。劳动力素质低,再就业选择的局限性大,从而制约着就业规模的扩大。

四、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1、保持国民经济,较高速度的健康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好似增加就业机会的长久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八五”期间,我国的GDP每增长1%,可以新增7404万个就业岗位。可见保持国发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关键环节。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第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的优势,特别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吸纳不同素质的劳动力的特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大量下岗、分流人员的主渠道。

3、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使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深层开发,促进农村非农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向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控制人口出生率,而且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事业,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学习可以替代或延迟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的压力。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各类失业人员构筑一道“安全网”。失业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应为那些没有正常收人来源的人员提供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避免对社会造成大的震荡。

6、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再就业机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国家、地方、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多渠道并存在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为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7、发展对外劳务输出。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劳务输出,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

就业市场论文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 企业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27-01

引言

什么是市场营销?有许多人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所谓的销售,简单地认为卖出一件商品就是市场营销,就是销售。简单的交易过程确实是销售的过程,但绝对不等同于市场营销。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将商品送到商店、商场有人来购买就是市场营销,其实也不然,只能说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小之又小的部分。市场营销的概念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不能以点带面。销售和营销有本质的区别。推销是以生产为导向的,而营销是以市场为向导的。本文将从企业和市场营销的概念入手,来探析市场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企业与市场营销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一)企业

简单地说,企业就是一种经济组织,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具体地说,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二)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也被称作市场行销,简称营销。它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我们这里避开理论的学科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来挖掘作为动词解释的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内涵。

市场营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是一种理念,一种管理的方式,以人为本。其次,市场营销是一系列的活动,是对理念管理方法的一种实施过程。

二、市场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

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优胜劣汰是所有企业面对的最现实问题。新时代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才能长盛不衰,如何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并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了所有企业关注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每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都深知,市场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企业的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营销出发点和归宿,准确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合理的分销渠道方便购买;制定适当的价格策略,运用有效的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

有许多人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所谓的销售,简单地认为卖出一件商品就是市场营销,就是销售。简单的交易过程确实是销售的过程,但绝对不等同于市场营销。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将商品送到商店、商场有人来购买就是市场营销,其实也不然,只能说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小之又小的部分。市场营销的概念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不能以点带面。

销售与市场营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销售以产品为导向,而市场营销则以市场为导向。

(二)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企业和市场营销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是具有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如果一个企业一直处于非盈利状态,那么这个企业迟早将面临着破产的危险,那么企业也不复存在。而市场营销是包含了销售并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物,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不关注自己的市场,所以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就不能不关注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不可能脱离市场而存在,没有市场就没有平台,没有可观的市场,就没有可观的利润。市场营销正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关注市场营销理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机遇把握主动权。

另外,创新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主旋律,同样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至关重要。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市场营销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过程当中,企业要想生存,就要跟紧时代的脚步,勇于创新。

三、结语

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重视市场营销理念,不断更新思路,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不断获得主动权,让企业获得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鲁成,陈明霞.消费行为学——市场营销策略的立足之本[J].济南纺织化纤科技,2005(04).

[2]龙韬.论新制度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理论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2005(10).

[3]严学军.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3(03).

[4]郭长春.市场营销的发展、创新与品牌营销[J].大众科技,2005(12).

[5]陈志堂.市场营销的理论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05).

[6]贾常富.浅谈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7]苏文浩,潘城文,黄金铝,张敏.中国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趋势探讨及其前瞻性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06).

就业市场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市场导向;营销战略;企业绩效

鉴于学者们对市场环境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的结论的不一致性,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再次检验市场环境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厘清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问的关系提供证据。

一、假设提出

1、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市场导向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采用市场导向量表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出现了一些分歧,但是大多数学者发现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由此可以说明,市场导向可以提高企业绩效。

这些学者认为,市场导向能提高企业绩效的逻辑是,市场导向型的公司将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开发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从而使企业的绩效得以提高。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

假设1:市场导向水平越高,企业绩效也就越高。

2、市场环境

与市场环境相关的一个主要变量就是市场波动(MarketTurbulence),即颐客组成及其偏好的变化。当企业需要满足的是由具有稳定偏好的消费者所组成的固定细分市场的需求时,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就会很小,因为此时公司不需要对营销组合做出太多的调整就可以满足其细分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而当企业所面对的细分市场或消费者偏好不太稳定时,由于企业需要不断的调整营销组合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此时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问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密。由此我们得出假设2。

假设2a:市场波动越大,市场导向与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假设2b:技术波动越大,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

假设2c: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向关系就越强。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深度访谈进行探索性研究,访问对象为企业营销部经理或企业主管,访谈内容为他们对市场导向的认知程度,对于创新、企业表现的描述,以及市场导向与企业营销表现、财务企业表现之间的关系等。

为了研究全国服务行业市场导向的情况,我们选择吉林大学商学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为访问员,由访问员利用暑期回家的时间完成调研。调研采用面访的方式,访问对象为服务业企业中的总经理或营销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访问成功率为22.8%。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理论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环境中的市场波动和竞争程度并不会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只有技术波动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而且技术波动程度越大,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这与KOhliand Jaworski(1990)在其实地访问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技术波动比较大的行业中,市场导向的作用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在技术波动程度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在实施市场导向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有所不同。然而,本文所得结果还表明,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市场导向水平越高,企业绩效也越好。这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下,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问的关系依然是成立的。

2、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管理者而言,提高市场导向水平是其提高企业绩效十分有效的一个途径。因此,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企业不仅要关注于顾客偏好和需求的变化,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短期行为和长期优劣势,此外最要弓I起管理者注意的就是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市场导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技术波动的强度会影响到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而且技术波动强度越大,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就越弱。由此,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其所处行业为技术波动程度比较大的行业时,企业在市场导向方面的投入是需要更为慎重考虑的,因为其所处行业的技术波动性会削弱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因此,管理者需要对建立市场导向所付出的成本极其可能带来的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

3、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尽管使用客观的数据对企业绩效进行测量是十分理想的方式,但是鉴于数据的可获性,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了主观的数据对企业绩效进行了测量。虽然目前在理论界使用主观数据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未来研究中,因尽量将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此外,本文只研究了市场环境中,市场波动,技术波动及竞争程度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应该考虑其他一些可能会对二者关系产生影响的因素。

就业市场论文篇8

关键词:中美高校 市场营销 实践教学

在社会环境和人文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都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在高校的教育体制上也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就会使得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会存在着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来讲的话,它是一门实践很强的学科,在整个市场营销的专业教学当中实践教学都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地位,对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营销能力来说的话,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不管是美国的高校还是中国的高校在进行市场营销教学的时候在重视理论教学的时候还应该要重视实践的教学,只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才能保证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

1 中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

1.1 市场营销的背景。在这个世纪初的时候,市场营销起源于美国,主要是为了能够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入到我国的一些高校,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营销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当中,要加强对实践的教学,这样就方便学生在以后能够很好的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很好的去适应企业营销的实践需要还有就是营销的环境变化等。在中国高校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的时候,很多的理论来源都是以美国的实际情况为背景产生的,所以中国高校在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很好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任务。

在中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当中,主要就包括了综合的模拟实验、市场的调查、课程的相关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等,综合的模拟实验就是将企业的一些营销活动在课堂上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示,给学生创建一个市场营销的实践情况,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从而来学会独立的分析和判断,最终在实验当中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市场的调查就是让学生在市场当中对相关专题进行研究和调查,最后对相关的调查写出报告,这样能够对学生收集相关市场信息、发现市场的一些机会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而相关的毕业论文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市场调查和相关的市场情况用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来作为一个考核的重要依据。

1.2 中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主要优点。在中国进行高校教育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市场营销是一门对理论知识要求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很好的掌握了理论知识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的教学任务。在进行毕业论文或者是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学生在经过一些实践活动之后,将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还有体会、认识等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要求来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活动相结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达到一种学习和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2 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

2.1 市场营销的背景。美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商品经济、企业制度相对其他国家更发达、更完善,它的营销市场范围也非常广泛。由于有这样的社会条件,所以美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美国高校对于该专业的授课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为实践教学的特点。在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更注重于营销能力的培养。任职的教授大多也都在企业任职,因此教授们会采用大量的企业真实营销案例让学生研究与讨论或者是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实际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2.2 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主要优点。美国高校在课程安排上采用一年三期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实例讨论和工作经验,让学生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融入社会中去。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更加熟练的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处理,在问题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也能够学到很多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大量的经验的累积,学生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能,为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3 中美高校的对比结果分析

从中美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的特点和模式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高校在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时,很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是从美国的教学经验学习而来的,但是因为人文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所以就会造成中国高校在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当中的一些问题。首先就是中国高校在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当中进行实践的条件比较差而且投入也相对的比较少。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高校的相关部门对于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不是很重视,很多时候,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候都是由专业老师来完成的,所以中国高校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大部分都是为了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存在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很少的涉及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点就是对于资金的投入也不够,实验室都是一些比较落后的一些实验设备,那些真正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一些校外的基地又不好找,所以就导致了学生真正能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很难真正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其次就是进行实践教学的老师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中国高校的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当教师的,所以对于实践的教学经验来说的话,这些教师也是很缺乏的,大部分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对理论进行教学,所以在实践的教学工作当中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一些作用,使得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的完成。最后就是因为学生本身对于实践教学不是很有兴趣,因为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实践的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而且教师对于最后的实践结果的考核也不是很认真,所以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不是很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了事。

解决中国高校市场营销时间教学的一些方法。首先在中国高校进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时,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受到了实践教学的时间限制,从而使得教学的开展不够深入,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保证实践教学按质按量的完成。其次就是学校要积极的向相关企业争取合作的机会,定向的培养人才,从而来改变教学经费和实践场地的问题。随后应该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一定的优化,增减相应的实践教学的时间。

4 结束语

市场营销专业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就是以现代的管理理论、经济学还有就是行为科学来作为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讲的话,除了要很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之外,还应该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来对理论知识加以应用,从而来掌握具体的使用方法和策略。这样才会使得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一个整体提高。对于中国的高校而言,现在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中国的高校就应该要借鉴美国高校的一些成功的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和特点,来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柯晶琳,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湖南省市场学会,2010:6.

[2]罗丹萌,吴越,张磊.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商,2013,17:387.

[3]李景东.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1:114-115.

[4]王丰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7:336.

[5]董秀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04:32-34.

上一篇:动漫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