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3-03-20 14:15:12

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1篇

读研,收益高达150万

刘梅英(北京)/文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本科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然而在IT通讯业,高专业技能和高创新性的人才普遍短缺。根据2004年第四季度在北京九所高校的调研,IT通讯类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形势最为乐观,预期起薪比研究生平均水平高出约三十个百分点。据专家估计,在未来的十至二十年,IT通讯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那么IT通讯类企业所需专业的学生读研收益到底有多大呢?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耐用的消费品,更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方式。读研者最看重的收益是直接收益,即研究生毕业后将得到较高的薪酬收入。计算收益率时使用的收入数据是因教育增加带来的终生收入总额,它是一个边际概念,即研究生毕业后与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终生收入差距。读研的收益还包括间接收益,比如研究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在经济低迷、面临被解雇的威胁时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减少因技术变迁带来的职业风险等。另一方面,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不仅对本人的工作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个人生活的各方面也会带来积极影响。

本文计算时使用的成本数据,来源于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大学自费读研成本与收益课题组在北京市九所高校进行的一个关于读研成本的问卷调查;收益部分的计算引用了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根据2004年下半年的薪酬调查结果,估计研究生毕业和本科生毕业的终生收入流,取其差值,作为个人读研的收益。计算公式采用的是加里・贝克尔的内部收益率公式,即:

(注:C表示接受完研究生教育所花费的直接成本;K表示受过本科教育的劳动者因接受研究生教育而放弃的可能的劳动收入;Xj表示受过本科教育的劳动者在第j年的劳动收入;Yj表示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劳动者在第j年的劳动收入;n表示受过研究生教育后可以用于工作赚取劳动收入的年数;r表示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假设IT通讯类研究生的教育年限均为三年,本科及研究生毕业后,都能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通过调查得到读研三年的直接成本为101831.3元,将调查数据折现,再加上间接成本,即放弃的三年本科毕业后的收入,研究生三年学习的总成本为154480.6元。

以中华英才网的薪酬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系数法计算,可以发现,IT通讯类相关行业研究生比本科生的平均起薪高出约2500元,是几种行业中差别最大的。从两种学历的毕业生终生收入流来看,研究生毕业后的总净收益达1521306.4元,收益率为21.3%,比总平均水平高了近七个百分点。

从计算结果来看,研究生刚毕业第一年时年薪要比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略低,但是从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起,研究生的年薪开始超过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收入差距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在40岁左右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收入差距最大,此后两者的收入差距又逐渐缩小,但是这种缩小的幅度不太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在就业后,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同,其思维方式对其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这一计算结果来看,读研是一项值得的投资。

除了较高的直接收益外,IT通讯类专业的学生读研的间接收益也是比较高的。与本科生相比,更广的知识面,更深程度的对于本专业的理解,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对于问题的观察会有一个更长远的见解。这些间接收益是无法用薪酬收入来衡量的,它不仅对一个人的工作产生影响,更会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目前IT通讯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借助这个飞速发展的平台,这些专业的学生读研后,会有一个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在读研期间,经过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事物发展的宏观把握得到加强,这些收获,会使人受益一生。

考研,与竞争力无关!

足迹(大连)/文

网络和手机短信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学士上面是硕士,硕士上面是博士,博士上面是博士后,那博士后上面呢?如果你够勇敢再读2年是勇士,再读5年是壮士,再读7年是烈士。”当然这一方面形容了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调侃。考研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事实上多数人考研,与竞争力无关,读研究生也没有提升个人竞争力。

首先何谓竞争力?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大到国家,小到城市都在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个人也不例外。个人所谓的竞争力是指一种某个人所具有的,而其他人不可复制模仿、不可替代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核心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而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和素质是知识的升华。对于IT行业人才来说,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经验的积累程度,更表现在对不断变动的环境和处于更新状态中的技术知识的快速适应和学习的能力。个人想要富集知识,可以有多种途径,在学校读书只是其中的一条。另外,在学校读书不一定能获得知识,关键在于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观意愿。

从当前高校的教育现状来看,考研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的大有人在,文凭、学历和知识不存在内在的一致性。虽说文凭、学历是获得知识的信号,但是用人单位更看重员工能给他们创造的价值。随着研究生的扩招,高校的师生比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学生多、指导老师少,一个老师带一二十个学生是正常现象,有些学生一年也就见导师一两次。许多历经千辛万苦考进来的学生,在现实面前迷失了自我,沉迷于游戏和网络不能自拔。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短短两三年研究生生活,将收获无几。

考研只是获得竞争力的一条途径,其他途径也可以获得竞争力,而且攻读研究生不一定能够获得竞争力。既然考研与竞争力无关,为什么每年还有如此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这一方面是市场非正常竞争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考生及其家长认识上存在误区。

就业难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难道我们国家的人才真的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吗?其实远没有,只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市场的供给结构出现了错位。例如,用人单位想招一名只要中专或者大专学历就足够胜任的文员,但是市场上有大量的本科生,工资水平又不太高,用人单位没有理由不用本科生。依此类推,研究生也存在相似的境况。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上需要大量的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工,而缺少市场供给。这种情况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用人单位的高消费,本科生能做的工作让研究生去做,这不仅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高学历更具有竞争力的假象,让考生和家长在决策上存在误区。

大多数人本科毕业之后,都要面临工作的压力,由于就业大环境的影响,一部分人为了逃避现实的竞争,或者不想急于进入社会而选择考研;有些家长不了解形势,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孩子考上研究生就能飞黄腾达,给学生施加考研压力;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部分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或者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选择进一步深造。但是前两种情况是绝大多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考研和竞争力之间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考研大军如此浩浩荡荡也不是因为竞争力的缘故。在进行考研决策的时候,应该仔细思考考研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生是否可以让你达到目的,而不是为了逃避或者随大流去挤独木桥。

痛心的学历

吴耀琪(成都)/文

关于学历,有两件事记忆犹新。在做部门经理的时候,曾带过六个某名牌大学的毕业实业生。开始时,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但结果却很让人失望。据带队的指导老师讲,本科毕业生也就能完成设计界面类的任务,只有硕士生,博士生才能完成有点份量的活。这件事让我产生学历高的人才能完成关键任务的想法。这样,在作为总经理领导完成一项事关公司生存的开发任务时,认定要找高学历的人。

我找到了一所著名大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中最牛的博导兼院长,确定了两个顶尖的博士毕业生带领四个硕士生组成据说是该院最强大的队伍来与我们合作。我们要研发的软件是建立在短信平台上的管理软件;这个学院的强项就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在我的主张下,公司股东通过增资提供了学院所要求的高昂开发费,学院保证三个月就可看到软件原型。三个月后,两个博士给我们展示研发成果:短信发送极不稳定,单条短信内容比运营商允许的70字节少,最多只能有50字节。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让我们增加初期投入二倍的研发费。由于我以为他们学历高,理所当然素质与能力都高,能够百分百完成研发任务,所以在与他们签署的研发协议中就没有详细制订约束条款,使公司处于很被动的处境。

幸亏天无绝人之路,在一位老专家的推荐下,我们找到了一个自学成才的技术人员,答应先给我们作演示软件,一周就拿了出来,我们感觉比那两个博士做的强多了,就把研发任务交由他组织。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得到了所需的软件,费用仅为那所学院要求的六分之一。最终我们靠运气完成了软件研发任务,与学院博士失败的合作也一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心痛的事。

痛定思痛,是不是我所遇到是个别案例,只是运气不好?后来我专门注意了解类似的情况,发现只注重学历或对方的头衔、名气等而使事情失败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为企业来说,非常希望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识别员工或者合作方的能力,以学历为标识似乎能够满足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想象或希望的学历与社会上的真实学历有很大差别。姑且不谈让企业受骗上当的假冒学历,就是对拥有真实学历的人也难以说明其具有企业所需的真才实学。

有的企业迷信学历,大凡有两种主要原因:一是新办企业经验不足,二是人力资源部门以部门利益最大化,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选择和招聘人的差事。我自省当初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原因,首先是懒惰,以学历判断能力最省事,没有认真了解对方的能力;其次是迷信,盲目地认为名牌大学中的高学历人员就一定具有高水平的研发能力;最后是想找借口,在不成功的时候给自己台阶下:我已经找了学历最高的人,他们都不能胜任,就没有人能胜任。

无意用个人经历全盘否定学历教育,更不是说企业用人可以不要求学历。笔者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说明单凭学历用人存在弊端。那么,企业如何选择自己所需的人才呢?有个企业的经验值得考虑,他们面向企业的实际需要选人,选人时,以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考题。在企业中根据完成任务的价值确定收入,中专生可以比博士生的收入高。

对于想通过考研取得文凭,发挥更大作用的人来说,积极上进的精神值得提倡。但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如果为了追求学术,取得一定的学历是必要的;如果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学历仅仅是一种标识,能力是核心。提高能力的途径不仅仅只有考研一条路。即使你认定了考研的道路,也应对这条道路有清醒的认识。当前社会正经历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环节,需要具有批判的思维,才能使我们免受盲从之苦。

爱因斯坦在写给母校百年庆典的信中,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思想的自由和培养适合于自己的兴趣。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教育应该给人留下美好和激动人心的回忆。提高自身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考研,创业,考证,培训,出国等等提高能力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选择什么?不在于时髦,而在于要经过思考去发现适合于自己的道路。

第三路线――做研修生

王甲佳(温州)/文

继续深造还是快速实践?按照一般的逻辑,在IT领域,念三年的研究生和做三年的工作相比,一般是选择工作比较合算。工作用心的话,也会形成一个不错的起点,但是这样的原始积累是要付出蛮高的成本的,除了一般的机缘之外,必须从基层做起,用耐心来逐步提升自己,许多人缺乏耐心,通过频繁跳槽来积累,结果往往是以简单再生产的积累模式为主。同时我们也看到,考上研究生了,按部就班地继续念书,有了一个文凭,出来的还是一个秀才,也很难有良好的竞争力。从实践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利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时间,既完成了专业方向的理论修行,也能从容地完成基本技能的原始积累。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就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猎头公司的摇钱树。

我们可以参看一下日本和欧美的研修生制度和访问学者制度。研修生的早期出现应该是日本为了缓解本国的劳动力紧张状况,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技术人才而产生的一个劳务输入制度。日、韩的许多企业有研修生制度,欧美的企业则有访问学者的做法,都是立足于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最大限度、最低成本地利用社会的体力和智力资源(一般以智力资源为主)的重要策略。

研修生制度一般由一名导师(教练、师傅)带数名学员,就专项技能进行辅导和操作演练,周期是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企业提供一定的生活条件,学员劳动也获得相应的报酬,但是不享受职工的福利待遇。研修生一般没有工作经验或者专项工作经验不足。

对于研修生来说,研修的目的是成系列地增强自己的技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重要基础,这个方式区别于一般的学校进修,所以叫研修。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劳动力,也有利于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甄别和留用合适人才,比一般途径的招聘要简单得多,可靠得多。在一些知识型企业,这样的机制还有利于扩大人脉。目前,研修生制度和访问学者制度在华东的许多企业里面已经开始深入实践,总体的感觉也类似于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不过不那么正式。

这些信息表明,现代企业发展节奏加快,已经不可能依靠单一专门的培训体制储备人才和提升员工工作水平,必须用更灵活、更经济的方法来实现人力资源部署方面的意图。这些对我们提高就业竞争力有什么启发呢?

先研究生,后研修生。大学毕业念研究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建设工作,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作指导理论体系,这是单一依靠工作积累无法得到的。研修的最大特点是在单位担任实际的工作职务,不是一般的打工、社会实践,也不是做导师的“生意帮手”。这对于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很大挑战,更多地需要我们学生自己来突破,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职业需要!

目前比较合适的研修方式有两种,一是项目研修,二是工作研修。比如你的研究方向是管理软件开发与实施,就可以寻找合适的载体,如软件公司、用户企业,直接进入这些项目承担一定的角色和任务;比如你的研究方向是机电一体化,就可以直接担任某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的具体职务。这些对接看上去有一些困难,其实不是很难,只是需要确立这样的“长期”关系需要做一些努力。许多研究生班的产学研活动做得很好,和社会有非常丰富的联系,因为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的工作心态比较好,比较从容,在薪资方面也没有过高的要求。把短期实习演化为一个连续的两三年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难点在于导师如何设计课程,将学习、工作、体验、研究进行深度融合,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全程借鉴。

当然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选择,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考研并不适合你,参加工作了依然要做“反向的研究生”,不是简单地找个地方去充电,而是有个两三年的规划,完成个人特质的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建设工作。

25岁之前,不管你读不读研究生,都要为自己的一辈子打好文武双全的事业基础。

下期话题:

创业,能否成为职业发展新起点?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2篇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的总和,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按照一般的理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战胜竞争对手、获得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并保持工作的能力;是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被劳动力市场以及雇主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Howard,KNIGHTP.,1995)。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哪些能力,笔者(2012)已经撰文对此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在对大学生关于竞争力包含哪些因素的因子分析后发现,样本大学生认为竞争力包含的因素有:社会资本、先赋因素、个人愿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政策与就业培训指导、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与包容能力、专业认知与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或技术适应能力。而这些因素中涉及到能力的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认知”、“理解能力与包容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与应试能力”。可以把这些能力做进一步的概括,即: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专业能力包含了专业认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试能力、理解能力等;创新能力中也有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成分在内;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包容能力;沟通能力包括了表达能力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技术适应能力与技术学习领会和操作能力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对大学生的人力资源投资形成的综合能力的凝结,具体包括:第一,专业能力。即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相关职业应有的操作能力、专业素养与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就业竞争力体系的基石。这种在专业能力基础上形成的专长有利于大学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第二,团队合作能力。所谓团队合作能力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解决、合作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以及自我管理中的目标设置、绩效管理、计划和任务协同能力等。这些都离不开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第三,沟通能力。所谓沟通能力,就是指能够进行有效地听、说、读、写来获取信息,并能有效地传达信息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具有要有好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好的表达能力,就是能对一个事件或一种信息进行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表达并且能让其他人理解的能力,包括书面的、语言的、非语言(如肢体、表情等)的表达能力;好的理解能力,就是在沟通过程中能通过倾听、观察、分析、总结和判断清楚的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包括倾听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总结判断能力。第四,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它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第五,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组成,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其核心部分是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一般能力;中间部分是一般能力组合形成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表层部分是由智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合形成的管理能力和各种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也是较强的社会实践性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实践,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性当今社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实质上就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无论对于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还是高校发展,或者学生自身就业来说,不但很有必要而且非常紧迫。1.我国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需要人才资源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它的作用将会全面改善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生产效率,弱化或消除投入要素收益的递减,而且其自身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目前,社会对人力资本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我国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人口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只有那些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定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这种资源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需要。2.高校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生就业状况成为社会衡量一个学校高效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招生。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有利于高校吸引优质的生源和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增强高校适应市场竞争的实力。3.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是科技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现实力量,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培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滞销”的就业难问题。(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途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等各种素质的总和;人力是一种资本,可以带来收益与利润,由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率远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是对人力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也就是说人的知识、技能、各种能力和素质必须通过对人力的投资才能获得。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应高度认识到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深远意义,应当从七个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1.创新教育理念,贯彻创新教育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和载体,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开展创新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与传授有一定关系,每个正常人都具有一定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被挖掘、被培养的创新潜能。但是,创新能力是不能靠“传授”来完成的。因为能够被传授的一定是可重复的,而可重复的绝对不是创新。“创”讲究打破常规,“新”说的是从未出现过。培养创新能力,不能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今,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把创新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2.建立一支富于创新力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是当今教育的中心任务,而其主要依赖于一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始终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引领科技进步、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使命(黄文琳,2012)。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高校本身,要在政策投入、管理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增加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增加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投入,支持他们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确保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创新型师资队伍;高校必须完善师资队伍选拔、考核聘任制度,重视优秀学术骨干,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高校教师本身要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能创新、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把科研创新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3.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坚持“市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推进课程设置改革,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的提高。(1)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在保证基础理论课课时的基础上,拓宽选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在学业上的自、主动权,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潜力、发挥特长。(2)增加融通课程(通识核心选修课)的比例与课时。通过加大融通(通识)课程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人生和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与他们是否拥有健康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这些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人际交往的基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控情绪和人际交往等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个人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所需培养的重要内容。健全高尚的人格包括爱心、坦诚、宽厚、善良、诚信、坚毅、奉献、勇敢、志向远大、正直无私、乐于助人等许多要素。这些人格魅力的不同方面集中地渗透在他们将来的职业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如何有效地沟通,怎样表达情感和取得别人的信任,如何与他人的相处与合作,懂得怎么样去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对方,如何去宽容对方的个性和缺点,如何处理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持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每个人在职业都可能经历误解、挫折、失败。能否做到不管是身处逆境还顺境,都不会轻易变得消沉苦闷,或者为计较某种利益而怠业、弃业,都需要大学生在实践中培植起一种坚定的精神信念和力量。健全的人格,高超的人文素养,是事业成功的剂。勇敢面对困难和失败,正视成功和收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等,都不是专业课程能够解决的事情,必须通过增加通识课程教育来实现。4.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应树立双主体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注重启发式、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课堂讨论、辩论、师生自由问答、论坛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互动。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成绩考核应改变“重期末考试、轻平时”的观念和做法。一方面,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期末考试中,增加实际操作、实际案例或实际问题的分析等方面的试题,考核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学生平时的训练,布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或课程论文,以代替简单重复地抄书类作业。5.强化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大学教育并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一方面,大学生有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或者说适应能力,都需要经过大量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因此,大学生在入职以前,都要在大学的不同时期系统地、有组织地开展相应的专业实践活动。近几年在高校广泛开展的包括“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同时应该注意到,除了这些类似的活动以外,应该更多地开展广泛、实效、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专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再社会化1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再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走进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习知识、技能和各种规范,不断改造自我,以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从而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发展自身社会性的过程。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本质上是大学生再社会化的过程。系统、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以致用”。专业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业务素质的不足,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规划大学乃至将来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学生能够感悟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明确就业形势,从而主动学习和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定位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坐标,树立与社会发展和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就业观。专业实践还能培养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增强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通盘考虑,制订相应的计划,明确考核的要求,加强专业针对性;精心策划、组织,各个环节要进行全方位地细化,责任到人,落到实处;要根据大学四年期间不同时期的课程、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各个阶段情况相匹配的、层次分明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评估体系。在不同年级设计系列、递进式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实践活动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不能相互冲突,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创设各种学生社团,广泛开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他们开展大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实现“三个课堂联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在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注意处理好社团、课程、(实践)演练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社团植于专业中,活动植于课程中,演练植于探究中,保证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试能力;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发展变化;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疾病和障碍;广泛建立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基地,形成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等基地群,尤其要重视各类社区为平台的基地建设;把专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作用的育人基地;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与实习基地的管理,为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平台,推动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实现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三方有效对接,解决高校、政府、社会三者脱节的问题,建构由高校、政府、社会构成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多元融通,及时把握社会需求动态,有针对性的调整、完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以利于全方位地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6.建构由高校、政府、社会构成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高校要主动开拓实践教学渠道,与政府、企事业开展广泛合作,利用它们作为学生入职前开展专业实践的平台。政府与用人单位积极配合高校推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政府要为高校的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乃至资金支持。企事业人单位要有前瞻性眼光,积极配合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高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支持和服务,开拓校企合作路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的平台。人力资本理和竞争力理论都说明,人力资本必须通过对人力的投资才能形成,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通过全社会对人力的投资才能获得。高校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未来社会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发动者、主体力量、新技术的载体与媒介。要把这种资源变成人力资本,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用人单位等各种组织,必须通力合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条件和环境保证。企事业单位提前参与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环节,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机会,提升各种能力,培养出一大批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的人力资本。7.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贯穿大学四年的常态化全程指导服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自己区别于别的竞争者的有力武器。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高校始终要把能力培养、就业指导与服务、职业规划作为重点来抓。大学生从一入校开始,系统地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积极打造个人品牌,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高校要进一步优化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从制度上根本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高校应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就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的教育和引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训练环境和指导要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全过程,实行“全程指导及服务”。并且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覆盖所有年级的学生,把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全程训练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各种实训设施与实践教学活动载体,为全校学生提供指导服务,开展就业能力训练。利用就业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估,系统性地对他们进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未来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他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事关我国未来、涉及面甚广、动态的系统工程。在培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高校、政府、社会必须通力合作,加大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其人力资本的价值,使他们具有不可模仿、不可交易(不可竞争)的独特优势,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校的整体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本强国。

本文作者:黄文琳工作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 就业竞争力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ulti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DONG Wan, YU Lingzi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foreign students presented, analysis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etition for jobs, raised approach to foster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to further improve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employment.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cultivate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区域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外语专业人才作为沟通的必备桥梁,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因而为外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职空间。然而,对于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外语最终仅仅只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而当一些非外语专业的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与其相当甚至超过其时,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因此减弱,这也成为外语专业学生就职时会遇到的尴尬。面对这样的现实挑战,如何培育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学校、学生本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1 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以去企业就职为主。以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例,五年中本科生就职于企业的人数分别占当年就业学生总数的83.95%、85.07%、87.36%、86.15%、95.65%,五年中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企业的人数分别占当年就业学生总数的22.09%、30.10%、30.66%、41.67%、48.57%。由此可见,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职的比率逐年增加。

几年前外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顺利在高校或事业单位就职,但经过前几年高校的扩招后,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数量已饱和,各高校岗位已无空缺,仅仅需要引进少数高层次的人才,对外语专业硕士毕业生需求减少。目前外语专业研究生主要流向是企业和中学,其中在企业就职的比重逐年增加。这意味着近几年社会对外语专业研究生的需求从科研型向应用型过渡。研究生面临着与本科生一同在企业应聘的竞争。可见,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尽快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另外,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经贸、传媒、教育等领域就业。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外贸、外交、新闻、中文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契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深受社会欢迎,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2 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

就业竞争力包涵多种综合能力,亦有多种解释,Howard(1995)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1998)把就业竞争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发现潜能的自信。 根据国内研究的解释,可将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定义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 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审视当今外语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其中有长处也有短处,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

2.1 外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分析

(1)娴熟的外语表达能力。外语专业学生经过四年专业训练后,具备了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良好的外语沟通表达能力成为其就业竞争力中最大的优势,也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外语专业学生对目标语国家文化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也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国际化视野与多元性思维。外语专业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会接触到外国政治、经济、文化,也会接触到一些外国人,多种文化与观念的碰撞,会激发外语专业学生的多元性思维。同时,通过语言优势,可以了解到全球最前沿的知识与学术动态及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这使外语专业学生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时更全面、更透彻。

(3)优雅严谨的礼仪修养。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需要牢记一些敬语及客套话的惯用语,甚至对内对外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另外,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对国外文化的学习,了解各国的礼仪规范,在平时就更注重自己的礼仪和仪表,把注意自己的形象看作是对别人的礼貌。所以说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培养了良好的礼仪修养。

2.2 外语专业学生的劣势分析

(1)知识结构单一。外语专业学生面临着“有专业等于无专业”的困境。外语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单词记忆、语法梳理、阅读理解等方面,时间和精力上确实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在本科教育阶段,除了语言的学习外,学生对其他课程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所以在求职的过程中略显劣势。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经济贸易、电子科技等其他专业领域的涉猎,导致单一型外语专业学生不如复合型人才更具备就业竞争力。外语专业属于文科专业,在学习中主要注重识记与理解,涉及科学素质的内容很少,这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发展的不协调,不利于外语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就业定位偏高。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外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就业空间。由于涉外的单位往往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较体面,且基本都在较发达的大城市,所以外语专业的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在某些方面,或薪酬或工作地点,当期望与现实存在矛盾时,就造成了就业迟缓或放弃专业委屈就业,甚至暂缓就业或考虑出国继续深造。这是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定位偏高,对就业市场和自我认知不充分而造成的。

(3)缺乏创新意识。语言学习从单词到语法,多数都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特别是惯用的表达方式不允许有任何创新与改造。这就导致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激情与动力。但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依靠不断的创新而推动的。青年大学生作为创新的生力军,更需要培育创新思维,成就个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独特的创造力也是用人单位会看中的有效竞争力之一。

3 培育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了解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外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可以从中探索培育其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有效提升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保持外语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国外合作办学的交换学习项目或游学项目,通过在目标语国家学习生活,增强外语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辩论赛、翻译比赛、外语模拟面试、外语戏剧演出、外文歌曲比赛等专业相关的活动,把学生的专业学习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磨练。学校设置商务外语、翻译、外语写作等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2)鼓励跨学科选修,打造复合型外语人才。促进外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培养模式转变。外语专业学生在修好第二门外语的基础上,还可在经贸、金融、法律、新闻、旅游等专业进行辅修乃至双学位学习。同时,还应重视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

(3)重视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语言学习虽然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但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工作对专业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是对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在工作体验中除了巩固语言能力外,还能够锻炼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心理调适等能力。所以,创造条件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国际赛事或国际会议的外事志愿者活动、交易会等会展翻译工作、外企公司、高校和中学的实习工作等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外语专业学生尽早体验职场、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也能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缺口和岗位要求,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也可以根据现状及时地调整就业心态,拓宽择业范围。特别是在实习过程中还可以学会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获得更好的个人事业发展机遇。

(4)培养团队意识,培育合作精神。高校在激励学生展示自我,开拓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每一项工作都是由大家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如何使团队发挥最大的作用都是值得学习和思考的。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在学生活动中通过与同伴不断地沟通、协作,摸索如何将自身的创新和主张与团队协作统一起来,使大学生在求职竞争中在顾全大局、充分合作的基础上,不失自身的领导力与影响力,体现其出色的个人气度与魅力。

今后的外语人才应是跨文化的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还要深刻理解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状况,如此才能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与合作,拓展我们的国际市场和文化影响。总之,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学生本人共同、长期的努力。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保持外语优势,打造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重视社会实践,培育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外语人才的优势,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 郑雨兰,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2]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7.

[3] 王伟民.浅谈高校外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全国英语专业毕业生培养量大、质不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能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毕业生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究的问题。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科毕业生保持在每年50人左右,在本科高年级细分出文学、石油科技两个发展方向,学科培养特色日益明显。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基本保持了30%以上的升学、出国率,10%~20%的学生在石油石化行业就业,其余学生就业途径与其他院校英语专业就业途径基本相同。借助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的培养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培养特色日益明显,但也同样面临课程培养体系不完善,缺少掌握石油系统知识的复合型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二、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调查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形成了在自身就业市场上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其他人模仿和替代的能力。本文分别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及用人单位,设计了《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指标研究(学生版)》和《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指标需求(用人单位版)》两份问卷,从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面了解他们对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19和48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调查

1.专业成绩79%的同学看中在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是将来能够寻找满意工作的一项重要凭证。而只有37.5%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成绩能够代表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说明高校课程培养效果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之间还有一定差距。2.英语技能应用能力用人单位和学生均认为,英语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学生认为“翻译证书”是最为重要的英语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大部分同学期望“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口头交际”“能够开展专业技术口译”“能够用英语与外商进行谈判”;用人单位则看重英语专业八级专业证书、各类笔(口)译类证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实用技能,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得到重点培养。3.复合型知识结构58%的学生希望能够将英语专业与国际商务相结合,47.9%的用人单位认为“英语+其他专业”的双学位毕业生相对而言更具竞争优势,涉外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大。因此,为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了解和学习贸易、法律等方面知识较为有必要。4.个人素质大部分受访同学认为,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最缺乏“创新思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用人单位方面最为看中的非专业素质前三项分别为“沟通与口才能力”“创新思维”“文字表述能力”。结果表明,同学们对这些素质能力有着较为强烈的诉求,用人单位对此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调查

1.主干课程设置通过对开放性问题“你认为理工科院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应加强或增开哪些课程”答案的整理以及访谈。大部分学生希望加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增强专业性和竞争优势。课程可侧重培养日常交际能力,提高口语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保持石油院校英语专业特色的同时,缩小与语言类院校英语专业之间的差距。课程考核时,可以考虑增加实用技能所占的成绩比重,更加注重考查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2.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们认为“英语+经济类”专业更能适应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社会需求。在有效问卷中,74.8%的学生认为辅修经济类专业(“英语+国际商务”以及“英语+市场营销”)是首选。同时,学生偏重于成为人文类的复合型人才(其中“英语+法学”及“英语+新闻学”人数总和达到67人,占较大比重)。而倾向于辅修工科类的学生也占到总人数的19.5%。由此可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之一。石油类院校应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向石油石化优势学科靠拢的意识,加深学生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3.其他因素(1)职业生涯规划大约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就业方向,对未来较为迷茫的人数比重较大。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关注程度较高,较为关注将来从事何种职业符合自身的特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应提早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尽早地发掘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发现自身的特长,并且真正地将这些特长转化为就业核心竞争优势。(2)学校氛围根据开放性问题“你认为石油院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的回答结果,多数受访同学认为,石油院校的语言范围不够浓厚,交流机会较少。为增强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应提升语言环境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

三、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研究

(一)从学校培养角度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紧抓专业基础课程学校应把培养基本功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作为根本。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口语表达方面的培养,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翻译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比重,提高学生自身对此的重视程度。2.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具备扎实英语基本功的前提下,石油院校应探索培养“英语+石油行业背景”的复合人才的途径。如开始石油通识类课程,让学生掌握石油上中下游的系统知识;开设与能源贸易、产油国文化研究等实务课程,使学生在能源舆情、能源贸易、能源政治研究等方面具备优势;提高学生对石油能源商务合同、法律实务等文件的翻译能力,培养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3.扩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密切注意人才市场的动态与需求加大对英语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培养力度,建立更好的实习实践基地。在与企业、单位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了解社会的用人要求,调整培养方向,培养与社会需求对口的人才。加强与能源相关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及时掌握能源类企业的相关信息以及就业市场动态,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了解能源类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期望,从而及时地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4.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口才训练、创新思维、商务文本写作等课程训练、实习实践,加强学生思辨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塑造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多元化人才。加强品德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扩展学生视野,充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建立一批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条件。5.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将职业规划工作贯彻始终。增强学生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核心竞争力观念,促使学生发掘并培养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重视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建立系统化心理辅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二)从学生自我发展角度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明确目标,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应在大学低年级开始自己职业的可能性探索,通过职业兴趣培养、职业价值观澄清、职业人物访谈等方法逐渐探索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为自己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寻得先机。2.夯实基础,不断增强自身英语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口语训练、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活动,主动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广泛地吸纳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增加阅读量、扩充知识面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3.寻找自身复合型知识发展方向。通过学校双学位课程、网络课程、周边教育资源等优势,使自己逐渐成长为“英语+经济类”“英语+法律类”“英语+舆情研究”。4.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主动参加有利于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发展的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崔永光,韩春侠.涉海院校英语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2015(1).

[2]尚亚宁,曹敏杰.核心竞争力视阀下的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J].新西部,2007(18).

[3]张哲华.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2(3).

[4]廖迎春.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5篇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师院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教育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一些高师院校为解决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问题,部分教师教育专业采用了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在提高培养数量的同时,重视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成为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根据人才培养的性质、目的、过程、特点,通过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改进方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活动[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从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及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和状况等方面进行观测。国内外学者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途径等方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方面,例如云南省通过调查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及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了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在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研究方面,梁九妹等研究者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构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竞力的有关指标体系,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个体状况、就业期望、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3];在就业竞争力培养途径方面,董玉刚从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4]。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后,发现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多。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聚焦于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情况从几个指标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通过内部自我评价,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的目的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不同学制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一方面,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对高师院校招生专业的规模与定位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考虑,某高师院校对其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它们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别。 二、研究方法 参数检验是在假设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针对总体分布的某些参数进行推断检验,因此参数检验对相关变量的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在现实中有许多变量的分布是否满足某种特定的分布可能人们事先并不知道,或者虽然知道其分布类型,但其分布并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这时候就需要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5]。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本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时,选择了六个指标作为变量,由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指标并不一定满足区间[0,1]的分布,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因此,本文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把五年制和三年制毕业生作为两个独立样本,通过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数据,推断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三、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的指标选择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6]。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价值观念。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7]。部分专家认为,短期内分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从就业竞争力指数、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去向、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和离职率等方面评价。因此,在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确定以下6个指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 1.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可直接反映毕业生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程度,统计截止时间在8月31日。 2.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 3.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4.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 5.职业吻合度: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职业吻合度反映了现在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6.半年内离职率:从当年毕业时到当年12月31日,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多大百分比发生过离职。 四、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某高师院校委托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独立完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研究利用该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选择了教师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和半年内离职率两项指标值进行规格化处理。该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总体水平为2674元/月,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1.0116:1,三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三年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0.9207:1;该校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76.3%,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1.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68.3%,通过数据的规格化处理后,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p#分页标题#e# 五、数据分析结果 将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利用Mann-Whitney检验,五年制指标和三年制指标的秩和分别记为W5、W3,检验基本步骤如下:1.先假设H0:就业竞争力无显著差异H1: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差异2.计算检验统计量3.Mann-Whitney检验结果根据i=j=6,Mann-WhitneyU为15.000,查表可得: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Mann-Whitney检验,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说明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性差异。再通过单一指标来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五年制专科生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72.6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67.33%,五年制专科生高于三年制专科生的就业满意度;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23.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31.7%,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要低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这两项指标说明,五年制专科生比三年制专科生的专业定位更明确。 (二)五年制专科生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705元,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462元,明显高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95%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可见,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通过对某高师院校2011届教师教育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发现五年制专科生和三年制专科生并无显著性差别。若从师资培养质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面考虑,建议高师院校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四)对不同学制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通过半年内的离职率分析,三年制专业毕业生要高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离职率,说明我们的三年制专科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醒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不少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这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攻克就业难关,实现自身理想的关键[8]。针对目前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从众性,以及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当务之急是组织专家、学者、教师等从事生涯教育理论的研究,科学地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生涯教育[9]。另外,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工作经验,成为就业中的“短板”,高校应构建“规划—指导—实战”三位一体的在校大学生工作经验积累模式,即从分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与见习,职业社会导师的配置,分层次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施实战实习的控制指导机制四方面出发,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有效路径,帮助他们成功就业,实现自我发展[10]。 七、结语 本研究以就业竞争力评价六个指标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某高师院校2011届不同学制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竞争力。这种实证分析的对象是针对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毕业生,本研究为高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当然,在短期内的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观测,结论才更准确。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不仅是智力因素的竞争,也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各高校应当重视和提升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及时跟踪与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抓好课堂内外,利用好显性和隐性教育载体,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保险行业 专业人才 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保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保险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险业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发挥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从汶川地震到百年奥运、从交强险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金融危机到医疗纠纷、从社区养老到新农合建设等等,保险业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保险业正逐步走出阴霾,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我们完全可以预计未来我国保险行业市场的规模会迅速扩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保险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保险业亟待补充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各财经类高校保险专业毕业生步入了一个较好的“黄金就业期”。

1.保险专业就业竞争力问题之所在及其原因分析

受中国就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校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范围、就业潜质不甚乐观。笔者在某省属财经类院校担任保险专业学生辅导员多年,一直积极思考和认真梳理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1.1行业内部原因

1.1.1保险同行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导致社会形象较差。一方面保险业较快的发展趋势导致行业内部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但却出现了“需求短视”的现象。各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其自身利益经常相互之间“挖墙脚”,造成了自我人才培养储备差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过低的进入门槛,导致了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外勤员工、基层业务员的粗放式营销理念,致使人们“谈保色变”,对商业保险评价不高,行业形象大打折扣。

1.1.2各大保险机构缺乏切实有效地人才培养机制和晋升体系。保险专业学生在通过求职进入保险行业时,起初都是抱着学有所成、施展拳脚、有所作为而来。可实际情况却是,不论学历高低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工作,这使得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学历优势,反而只有心理劣势。再者,大多数保险机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业绩考核晋升体系。但据调查显示,如果一名大学生从营销员做起的话,4-6年内很少会有机会转到内勤岗位或中高层次的管理岗位。

1.2学生自身原因

1.2.1毕业生对保险行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保险专业学生就职保险公司就是去卖保险。殊不知,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务中一小部分工作,其他岗位诸如组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等,不仅人才需求大,而且工作体面,待遇优厚。在当前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下,保险业不光需要吃苦耐劳的营销人员,更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创新意识的本科层次以上的专业人才。

1.2.2不少学生误认为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只能是保险公司。保险学是研究保险及保险相关事物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同时也是金融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除了专门的保险行业外,还有金融业、证券业、考编考公、国有企业、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途径、就业面反而更广。

1.2.3多数保险专业毕业生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走出校门寻找实习机会来有效地提高保险营销能力。比如,许多同学所学的保险产品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缺少实际操作的营销技能,对保险合同分析、保单设计、理赔实务的处理力不从心等等。

1.3教育体制原因

1.3.1学科相对弱势。保险专业是许多高校近年来才开办的新兴学科,虽然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和部门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保险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养工作,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而言,保险学科的教学培养工作还非常落后。

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相对于其他老牌学科,保险学科的力量较为薄弱,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上通常处于劣势地位。学校对校内实验、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相关软件无法及时更新换代,也就难以模拟最新理念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误导。

二是教学方式、方法较为落后。保险学作为一门多触角的边缘性学科,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体现出极强的实务操作性。因此,保险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当前多数高校普遍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以教学为本位,通过课堂的讲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毕业求职时无法短时间内适应保险业的岗位要求。

1.3.2师资力量不强。因为保险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高校从事保险专业并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老师少之又少。

一是各高校在师资招聘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些高校更看重具有高学历且属于热门专业背景的人才,而忽视了像保险等边缘学科专业人才的引进,这导致了许多高校热门专业人才济济,相对冷门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二是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但绝大多数保险专业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经验,导致了当前难以有效开展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即便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相近专业教师,但却对保险学科的发展规律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和探索,所以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2.提升保险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当前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作为一名保险专业学生的辅导员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在求职、就业道路上更加勇敢、坚定,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所担负的责任。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思考:

2.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就业目标

诚然,保险行业间的不规范竞争,导致了人们对保险业的看法有失偏颇。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在就业时选择保险这一朝阳产业将会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客观来讲,保险业在世界上已经发展了170多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据粗略估计,我国现在平均每十个人才有1张保单,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一人就拥有7张保单。所以说现在的中国保险业最缺乏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这正好与保险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形成正比关系。

2.2以多元择业为抓手,拓宽就业渠道

学保险专业并不意味着毕业时只能选择进保险公司这一种行业,因为保险学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同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学生在择业时可以有多种职业选择。通过鼓励出国深造与跨专业考研相结合,省内就业与省外就业相结合,本专业就业与跨专业就业相结合,网络求职与现场应聘相结合,考编考职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等方式,形成一种立体化、多元化的就业模式。

2.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提高求职能力

企业招聘时最不喜欢看到的不是没有专业水平的学生,而是那些随性而为,态度有问题的学生。大学生入职前,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具备软素质,如一个人的执行力、学习力、创造能力、有主见、团队协作、乐观自信、能承受压力、控制好情绪等,这些对于毕业生的求职甚至未来的事业打拼都至关重要。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尤其是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改变消极的心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实战训练帮助自己克服恐惧心理,成功应聘,进入自己的事业轨道。

2.4以考级考证为手段,完善求职简历

虽然人们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类等级考试、资格证考试争议纷纭,但学生如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考试,对于大学学习过程来说,既是一种自我督促也是一种自我鼓励的明智之举。一般来讲,保险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于那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考试科目,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保险从业资格考试、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师等等。这些等级证书的获得可以很好地充实到毕业生自己制作的求职简历中,为他们的求职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2.5以实践教育为契机,增加求职砝码

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所涉及到的各类实习、实践创新活动,如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数学建模大赛等,并将这些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将实践内容以学分形式纳入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便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就是多渠道、多手段、多模式加强与保险行业间的合作,突出校企合作地位。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培训基地等,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独特优势,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实践中获取的经验方法有效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为毕业求职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保险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当前保险行业发展的时代大背景,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经验、做法,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形势下保险学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体系。针对保险学专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行业经济背景,正确把握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总结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小玲.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竞争力管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胡上英,庞庭才.浅谈高校辅导员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J].中国-东盟博览,2013(6).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7篇

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近几年迫于就业形势,提高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本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工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特色办学的理念,定位于“三基两能一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拓宽口径、搭建培养平台、打造双师队伍等一系列改革,力图改变传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提升理工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协同创新;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机制

一、引言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多主体、多因素之间围绕创新目标,共同协作、相互补充及配合协作。高校协同创新,从国内外多年实践看,有外部协同创新和内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和地方政府等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内部协同创新是指在高校内部形成知识分享机制;就业竞争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竞争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应聘市场上,具有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才能发挥、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岗位、以及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机制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构建一整套能力素质模型、培养、测评及综合评价的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实,理工院校的理工学科优势就是改变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理工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同创新、特色办学的理念

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全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之中,在协同创新机制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校内“协同创新”中寻找办学特色,突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在与校外“协同创新”中寻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机制障碍和壁垒,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及高质量就业的多口径平台。

三、定位于“三基两能一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两能”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特色”即依托理工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应用复合型科技法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的细化和相关的立法和司法活动日渐频繁,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多重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在特定的领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理工科院校培养法学特色人才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大部分理工院校的理工学科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专业实力。这些学校的法律专业可以突出学校的理工科学科优势,依托于学校的工程优势专业,将科技法作为法学专业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法学特色人才作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设计中,既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又兼顾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将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相结合,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并实施多学科联合授课。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相符相合;这样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了理工院校现有的优势资源,同时也能有效解决目前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四、校内外协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加强素质及职业素养教育

第一,校内外协同,共同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计划。积极与校外市场资源协作,在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计划时,主动将用人单位请入学校,请他们参与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主动让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来检验共同订制的专业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实行联合授课,开设科技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从而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创造直接有利的就业途径。

第二,设置专业、学科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以提升法律职业专业化层次为目标,以面向社会、面向职业、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设置突破专业与学科壁垒、为学生储备更为宽广的知识基础的开放型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设置培养和提升学生全面法律职业素质和执业技能的实务型课程体系,开设法律诊所、审判实务、律师实务、企业法务、模拟法庭及非诉讼程序等实践实训课程。

第三,根据就业意向分模块培养。针对法学专业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干部考试等任务,在教学计划中可增加考研模块、创业模块、就业模块和出国模块等选修课,同时将考研指辅导、司法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讲座、应聘技巧辅导等教学活动纳入到相应模块中,学生可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选修不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第四,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重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信念和科技法律意识;二、三年级,推广适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方法;三、四年级,指导学生参与真实案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执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增设现代礼仪和公共关系学等课程,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有益的基础知识储备。

第五,加强素质及职业素养教育。积极汲取国外注重素质教育、实践环节和职业素养等法律人才培养经验,突出法务实践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全面革新校内校外实践实训环节,校内,通过法律诊所教育、审判实务、律师实务、企业法务、模拟法庭及非诉讼程序等程课程完成基础技能培训,然后以法律诊所为平台,从事真实法律业务;校外,积极与法律业务部门协作,切实实施“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的实践实训模式:专业实习,实施“分站式”实习模式,组织学生分别在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及其他实务部门进行“分站式”专业实习;岗位实习,设法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仲裁委、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区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实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政府工作、企业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能力,培养适合从事企业法务、村镇社区法务、党政机关法务等领域的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

五、教学模式协同创新,推进教学模式多元化改革

第一,综合运用丰富的理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局限,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发现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积极研究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第二,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采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手段,并合理有序地安排多种实践环节:其一,观摩审判,将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其二,充分发挥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的实训效能,通过模拟审判,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责任感;通过法律诊所,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参与的案件来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并感知法律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同时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无偿的法律服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基层民众的法律需求,也能够在学习适用法律中锻炼和培养社会公益心、法律执业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其三,开设案例教学,与律师事务所、法院和检察院建立长期的教学合作,邀请资深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进入课堂,为学生开设真实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视角分析案件,从事实需要出发,思考法律热点问题和评论法律焦点问题;其四,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将法学专业与对应的法律实务部门挂钩,建立长期稳定的法学教学与实践相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对应的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认同所学的专业、培养专业技能、提高从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在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感知职业操守、执业纪律和职业素质对法律职业人的重要性。

六、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第一,拓宽就业口径、分类设计、分类培养。针对法学专业就业面狭窄的问题,有意识地拓宽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口径,打破公检法部门的局限性,将就业口径拓宽到非司法系统的律师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各类可就业的单位,并与尽可能多的法律实务部门共建实习基地,构建“宽口径、复合型”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不同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分类设计、分类培养。

第二,创新法学院系与社会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我国各地区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的外部条件和对法律人才需求的侧重不同,极具地方特色,各地区支柱产业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法律意识差异也比较大,因而,理工类院校培养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应坚持“服务地方”为根本、“引领地方”为目标的理念:第一,以“服务地方”为根本,以法律诊所为平台,找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按需生产,迎合区域人才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第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法律人才培养与的良性对接,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第三,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将高校、涉法行业企业和司法实务部门三方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大力开发法学实践实训区和校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高校、涉法行业企业、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三,通过“五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相互促进。所谓“五进互动”,就是通过“学生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学生进社区”、“教师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法官、检察官进课堂”、及“法庭进校园”的“五进互动”路径,重塑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学生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学生进社区”从事法律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锻炼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教师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使教师在实务岗位上提升了自我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法官、检察官进课堂”使具有深厚司法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法官、检察官走入课堂,走近学生,为学生讲解典型案例,让学校师生及时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以及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态“;法庭进校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校园里就能感知真实的法庭审判,并使之常态化。“五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是适合理工院校法学强化实践教学的新路径“,五进互动”教学模式促使校内外实践基地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必将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第四,打造“双师型”法学专业教学队伍。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有一支具有法律实务经历的视野开阔的高水平“双师型”专兼职法学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应该:第一,加强各院校本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选聘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法律实务及其他社会实务活动,且将法学与工科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二,在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和基层组织等实务部门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一支稳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来自于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和基层组织等实务部门的实践专家导师队伍;第三,努力建立“校内专业教师授课”和“校外实务导师授课”联合授课的长效机制,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行“校内学术导师指导”校外实务导师指导”和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

第五,构建科学的考评机制。创建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是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再好的人才培养方式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宽严适度的考评机制十分重要。适应法律诊所教育,应构建“诊所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对象,以法律职业人评价为标准,改革评价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素养、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及文化素质积淀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与手段。

第六,为学生搭建跨学位、跨专业培养的平台,构建多平台选择机制。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法学专业学生搭建跨学位、跨专业培养的平台,并构建法学本科教育多平台选择的培养机制,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并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兴趣、条件以及潜质进行选择:其一,跨学位、跨专业机制。跨学位、跨专业培养模式为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拓展其知识结构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使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到法学教育的同时,还能学到理工类院校的相关优势学科的知识,实现了理工类院校的法学特色和多学科知识的融通渗透,既满足了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增强了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综合的就业竞争力;其二,国内名校和国境外名校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跨学校培养和跨国家培养、跨国家交流,开拓国内和国际视野,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理工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其三,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形成多层面辅助培养机制。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开展法学论坛、能力竞赛、系列讲座、各类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弘扬“法治精神”为主体的校园文化;鼓励、引导、支持学生组建了法律诊所、大学生创业实践团、自强社等学生社团;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升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底蕴,以高品位、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活动覆盖校园;形成多层面辅助培养机制,以校外社会实践为延伸,组织社会实践队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专业意识,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七、构建协同创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来自各方面力量的持之以恒的指导,因此,必须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构建系统的纵横交错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应将考研指导、司法考试培训、就业指导及公务员考试指导培训工作列入教学内容,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并将这些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秋华.从就业形势的变化谈法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1:76-77.

[2]张宏标,尹宗毅.工科院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67+80.

[3]赵美珍.论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89-93.

[4]张云辉.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09,17:4+13.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8篇

此种现象是否纯粹属于该专业毕业生过剩和就业需求不足产生矛盾的必然结果?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智联、中华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网络工程师等IT相关职位常年处于招聘热门职位前列,每一天的招聘信息竟达到万余条。是什么原因造成毕业生就不了业、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人才?

1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弱的原因探析

就当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力弱且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求人才;其次,各种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和就业十分火爆;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呈上升趋势,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作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1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强化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传授新知识和前沿技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且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主流计算机培训学校每18个月左右教材进行一次动态更新,教学过程融入主流的技术和产品,使学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师资通常拥有5~6年的实战经验,多数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然而据了解,为数不少的高校还在使用5年前出版的教材,有些课程甚至还基于Windows95/98平台进行授课,教材更新慢,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同样,高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战经验,由此师资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跟紧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也是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因素。

1.2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高校的扩招使得进入高校的门槛逐级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教学资源配置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师资、实验和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加之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实践环节的考核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等众多原因,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不想招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正如摩根资本与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总裁刘建华曾说过:“我们不会轻易去用毕业生,因为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培养。应届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很差,比如,像一些基本的办公技能,传真机、打印机的使用,都得手把手的去教。”

2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要提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多年主管毕业生实习工作和就业指导,结合在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就学校和毕业生力所能及的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2.1及早进行专业和就业指导、明确就业目标和方向,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本科学生大一入学就建议开始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通过课程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体系、主要就业方向及所需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起就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及相应的专业素养,有利于他们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进入大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倾向等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如程序开发、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修,同时在毕业设计选题和毕业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也要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从而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

2.2优化课程结构、提倡学以致用

学校应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和先进性,定期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跟专业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同时在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中紧跟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采用主流技术、方法和平台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2.3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本环节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对应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内容,做到难易适中且实验任务不能过重,如果多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的实验就没有开设的价值。第二,加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重实绩和实效,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第三,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将极大督促学生动手提高操作能力。第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项目开发活动,提高科研和项目开发水平,同时也尽早了解社会需求。

2.4认识不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当然,计算机专业学生也需要看清就业形势,认识自身不足,有意培养自身道德修养、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能吃苦精神,加强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比赛活动,参加与专业及专业方向相关的主要认证考试(如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各种厂家或专业的认证考试)。

3结语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9篇

一、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形成。职业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其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是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和观念方面的表现,属于关键能力,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职业素养,也是职业素养的根本所在,其养成过程需要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基础,是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可以掌握的,是显性的职业素养。

在企业的需求中,职业道德被最为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最好体现,特别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爱岗敬业的重要性。企业在职业意识要求中,要求大学生了解所在单位的基本岗位,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在职业行为习惯上,要求大学生在职场上遵守规则,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劳动纪律。缺乏守时观念、生活懒散是不会受欢迎的。企业在职业技能上,要求大学生掌握从事本职岗位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完成岗位基本工作。

二、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困惑

1.社会认识的误区

随着近几年国家产业的战略调整,高级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抢手的人才。这种现象给人传递出来的一种信息是,高技术人才需要掌握的首先是技术,从而容易忽略职业素养的提高。

2.学生认识的不到位

在课程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注重课程实践。在校学习期间,对于专业课、实践操作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在学校安排的人文素质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上不是很热情。

3.学校认识上的偏差

高职院校在认识上往往把职业素养等同于职业技能。职业技术院校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地方,在课程安排上容易得到落实的是技术教育,而职业教育应该包含的职业素养教育较难具体落实。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学生职业行为习惯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目前高职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之一。企业是职业素养培养的最好场所。通过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实习,把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利用好企业的现场资源,通过聘请企业人员担任教师,培养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如学生在汽车4S店实习,对于各项操作上的规范要求,操作工具的摆放,工作着装要求等行为习惯都可以得到提高。

2.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积极拓宽新生入学教育、常规教育、毕业离校文明教育的内容。日常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节,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风采节,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同时,要精心设计校园景点,校内宣传标语,校内道路命名,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得到感染和教育。

3.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课堂优势,体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制定上要根据高职课程的特点,采取模块化、综合化的原则,全方位整合现有课程,体现职业素养教育的综合目标。在两课教学上,组织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职业理想,明确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是指个人和组织向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风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结合社会需要、明确发展目标。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结合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运作模式和体系,这是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伟民.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2\]王红岩.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浅议\[J\].世纪桥,2011,(6).

\[3\]李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需求调研\[J\].新东方,2009,(12).

就业竞争力范文第10篇

开展创业教育,无论对于大学毕业生、高校教育本身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开展创业教育,更新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观念,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第二,开展创业教育,营造和谐的创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第三,开展创业教育,是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第四,开展创业教育,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将我国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创业教育及其提升商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1.加强自主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高校适时开设创业教育课程(KAB)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同时,通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策划,鼓励成熟的创业计划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最后,高校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开业跟踪扶持、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同时,要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是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的总和。要依托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和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社团组织及其成员为“磁场中心”,带动和辐射学生创业教育的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三线培养”。“五点运作”的学生社团模式。“三线培养”是形成学校、教学系、学生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社团结构模式。学校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和管理规章,形成整体上的社团活动规划,开展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活动;系组建特色社团组织,重基础、强素质、提能力.开展有专业特点的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的交流进行知识传递和能力提高。“五点运作”是形成以校园文化为内核。活动基地为舞台,社团活动为载体,信息化建设为手段,能力提高为目标的社团运作模式。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重视创业文化的培育,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2.注重创新观念引导。在加强自主创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创新观念的引导,因此要实现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一是转变传统的因袭式传习教育观,改革以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为基本特征的培养善于守业而缺乏创业精神的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突出人才素质构成的创造性元素;二是转变培养“专家型”人才的教育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结构,实行学分制、双专业制等,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性和竞争力,突出素质教育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三是转变“知行分离”的教育观,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突出人才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环节。

3.创新就业指导课形式,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创新就业指导课形式,形成商科成功学长案例教学、考研辅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及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注重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创业实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创业体验,或通过定期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以及同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获取创业教育鲜活材料和信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知识、技能、素质培训。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一个一个帮助同学解决就业问题。使就业指导课教学更多地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进入市场,真正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

4.实行精英校友收徒计划。通过每年一次聘学校已毕业的、在各个各业有一定成就的商科精英校友为实践导师,以一年为限,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内容包括现场面试、对话高层、职业培训、参观学习、就业推荐、综合鉴定等方面。通过这样丰富的内容,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校友的指导与帮助,提升优秀大学生的实践能力。5.加强校企合作,尝试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高校可以为商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将实践教学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整体体系中,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途径筹集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实行专兼职教师互动、实践教学学分认证、菜单式课程结构、案例教学和直接面对真实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管理与指导制度,努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基础能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环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而衍生出“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短时间内无法避免的难题。开展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同时,开展创业教育能够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创业人才,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竞争力模型范文 下一篇:竞争性选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