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8 12:56:58

新式教育论文

新式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新闻教育,模式探讨

一.引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新闻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出现了卫星电视和网络;不仅有中文媒体,还有外文媒体;有对内报道,也有对外报道。与此同时,媒体新闻报道也日趋专业化,有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等,有关著述亦越来越多(单承芳,1995,p57)。

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有些院校侧重经济类新闻(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些则侧重体育类新闻(如上海体育学院);有些侧重广播电视,有些则注重报纸,甚至网络技术。还有些院校依靠外语的优势,创办国际新闻教育,即英语教学+新闻学的模式(郭可,1998)。

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在1983年出现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在这之后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二.我国国际新闻教育为何可称为一种模式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它是在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之所以称它为一种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际新闻教育不是以媒体种类(如报纸、广电、网络)或媒体专业内容(如体育、财经、科教等)来进行分类,而是以新闻学与英语的应用相结合为前提的。

第二,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决不仅仅是为某一媒体作国际新闻编辑。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实践表明: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既可以胜任报社工作,也可以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工作;既可以为中文媒体工作(对内报道),也可以为英文媒体工作(国际报道);不仅可以从事驻外记者工作,也可以从事编辑、摄影、摄像、公关、广告等工作。既可从事财经报道,也可从事体育、文艺、科技、教育新闻的报道。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国际新闻所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的。

第三.从国际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尽管是英语教学+新闻学,但它决不是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简单混合,而是两者的一种有机结合:即在适当开设有关的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同时,还聘请外籍教授用英文直接开设新闻学课程;有时还与中国教师一起开课,使中西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郭可,1998)。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国际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已实行学分制(尽管还不太完善)。因此,国际新闻教育确已具备了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

三.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它的诞生与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工作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国际新闻教育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有人曾把国际新闻教育当时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变“六条腿”为“两条腿”,即把原先国外采访时需要记者、翻译和司机三人的局面,变成一名既懂外语,又熟悉新闻业务,还掌握开车等技能的复合型记者。国际新闻教育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郭可,1998)。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表明:首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逐步把中国从一个信息封闭的社会变为信息开放的社会,希望中国能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其次,为了能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达成了一种共识:首先要克服英语语言的障碍。

事实证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后来的发展轨迹与我国英文媒体(如中国日报)和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郭可,1998)。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创时期(1983-86年):由于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各大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部、新华社)的合作以及北京、上海等一些著名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际新闻教育在师资的组合、资金筹措、设备和资料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很快便在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厦门大学建立起来(郭可,1998)。

最早的二批学员不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收,而是在全国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当中招收的。学员在取得一定的英语水平之后,再到上述各高校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毕业后,取得双学位。这些学员还得到了新闻单位的资助,在这些单位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大批学员都被留在这些媒体,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有些则被派往国外,作驻外记者。

第二阶段为维持时期(1990-93年):在这一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停止了对国际新闻教育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加上师资匮乏(多数教师出国未归),国际新闻教育教学的规模大幅度减小。有些高校甚至停办了国际新闻教育。招生方式也由原来的从高校英语专业招生改为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生(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减少,学制由原来的六年改为五年或四年(郭可,1998)。

这一时期国际新闻教育可以说是处于自生自灭、摸索前进的时期。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9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际新闻教育开始走向有序化、正规化。主要表现为:

(1)教学体制开始理顺,并逐步实行学分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培养知识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外语特色强的新闻人才”的目标(郭可,1998)。

(2)国际新闻教育正式被确立为新闻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三级学科,并建立起固定的教学计划。

(3)招生人数逐步扩大,如上外国际新闻系的招生人数由93年的30人已扩大到2000年70人(郭可,1998)。

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过去的17年中,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明显的。首先,它强调通才教育,融合了英语教学和新闻学教学。学员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又能学到新闻理论和实践知识。这就使得国际新闻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强,且多样化。他们可以选择到电台、电视台、报纸、通讯社和网站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公关、广告公司、外资企业、驻外机构工作。以上外新闻系为例,在毕业的近500名学生中,有70%至80%进入了京、沪的各大英文媒体,有的毕业生还成为驻美、西欧、非洲、澳洲的驻外记者。

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英语学习是基础,这个基础和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毕业生都在毕业后需要使用这种能力,而且在使用中提高。如果基础不牢固,则无从使用,更谈不上提高了。专业学习是学生日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基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在学校学到的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国际新闻教育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于其通才教育。打好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适当的方法论之后,学员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择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在新闻界甚至非新闻界选择职业时,都有较大的余地。一位学员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证券交易所作证券分析员。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首先学好英语然后再进入证券行业。决不能颠倒过来。证券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自学,而英语则不行”(张斌,1999/0710)。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符合了我国人才需求的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需要不仅懂得英语,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上文所述,国际新闻教育不以内容为限,广泛涉及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方面,因而使得学员有机会接触各个知识领域,这就为他们从事这些领域的报道,甚至转入这些领域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的英语优势,便很快能与国际惯例接轨。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教育对充实我国国际报道的新闻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全面主持工作。例如刚创刊一年的《上海日报》,其70%以上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员(张慈云,2000/07/20)。

[page_break]五.面临的问题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多。

上文提到,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学习+新闻学。但这一特色是把双刃剑。国际新闻新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亦源于此。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该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论上的矛盾。英语学习和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或者说,各有侧重。英语学习需要死记硬背,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新闻学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兴趣,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第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要求学员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新闻。这在初期的六年制双学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目前我国有国际新闻专业的院校都实行了四年制。在与别的专业同样的四年中,既要使英语达到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新闻知识还要达到普通的新闻系学生的水准。这就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整天疲于修课,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往往只顾得上一头。常常是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甚至是中文母语的学习。即便学生很努力,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英语与新闻学之争不仅反映在学生总体的方法论和学习内容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由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国际新闻教育一般由三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包括技能课,如摄影、摄像等);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

在我国,由于新闻与英语分属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便遇到了矛盾:到底是评新闻学还是评英语职称?尽管原则上新闻系的教师应评新闻系职称,但如果学术成果与学科系列不相符合,实际操作就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一矛盾已成为上面前两类教师的学术障碍,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郭可,1998)。

第四.尽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文,又要懂新闻学,教师待遇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高质量的教师匮乏,教学投入不够,且教师在外面兼职较普遍,再加上学生不断扩招,教学效果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国际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忙于在外兼职维持生计,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论研究能力。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体也因此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国际新闻教育要进一步发展还缺乏一种原动力和基石。

事实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新闻教育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1)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书生气十足,或者是心雄手拙:“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此话由毕业生说是:“大事不让干,小事不想干”。)(慕滔,1988,p21)。

(2)学员(包括有些教师)在学习中只重视内容的完整性,忽视方法的掌握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在客观上都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个政府应急措施而出现,缺乏长远规划。

(2)国际新闻教育作为培养国际报道记者的模式,较多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建设。同时,由于思路落后和体制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再者,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媒体往往广告收入较少,甚至没有,他们也难以与国际新闻的教学单位联合,进行合作教育。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由于缺乏理论基石,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在教学设计、管理和人事体制上理顺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两者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均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

六.几点建议

尽管作为三级学科,“国际新闻教育”已归入“新闻学”,国际新闻教育的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增加投入和理顺体制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

首先,应明确把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提出来。国际新闻教育的总体思路还是相当可取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首先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员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英语要扎实学习,专业不仅要跟上,而且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的方向。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绝非是教育殿堂所能够造就的。新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教育对象明确地知道自身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不是无视或惧怕这种距离(慕滔,1988,p22),换言之,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教师欲教好,学生欲学好,功夫当在新闻和英语之外,或者应在如何使新闻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的(慕滔,1988,p52)。

再者,国际新闻教育应分设相应的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广电学、公关学和网络等专业,使得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化,减轻学生负担,使它们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应专业,以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单承芳(1995冬)我国新闻教育专门化的强劲趋势,新闻大学。

2.慕滔(1988春)我国新闻教育模式面临挑战,新闻大学。

3.李晓樱(1998)中国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4.张慈云,《上海日报》总编,2000年7月20日采访。

5.张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析员,1999年7月10日采访。

新式教育论文篇2

摘要:多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多元需求下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受到挑战,改革目前的培养模式便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多元化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同时对设计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属于大众型教育,侧重于一般的理论普及,并不注重思维发展训练和实践锻炼,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因此改革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紧要问题

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现状

当前,高校在进行设计人才培养时大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块。三段式模式在造型基础、设计教育和专业设计各段中又设计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具有相当完整性,教学方便易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阻碍了学校培养具有综合创造能力的人才。

现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每门功课都优秀的学生却做不出优秀的设计,甚至不懂得设计程序,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因为,现有的各阶段课程教学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使学生获取的知识都是被相对割裂、各成体系的,学生很难在这样一些缺乏相互有机联系的知识基础上,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他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很难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进行综合化的、系统的设计创作。

二、建立满足多元需求的设计人才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体系

(一)加强教育改革力度,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程

根据现阶段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满足多元化的需求,设计人才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制定符合设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要具有学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教学管理部门一起探讨,共同建立、尝试相关配套的、可操作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多元化的需求选择课程,并且合理安排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专业基础课程强调技能培养,专业设计课程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完成整个一门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把大量的知识点融入到完成课题的实践中去。课题的选择要具有实际意义,最好是和公司合作,获得课题来源,这样就能够避免专业理论课程中理论知识的乏味,提高学生完成课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享受成就感。

(二)校企联合形成教学实践一体化培养

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后,怎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则是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的,要培养动手能力就要广泛的建立实习地基,让学生在每一学期都有一定时间的进行实际操作,而实习基地的最佳去处就是各种类型的公司,例如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等需要设计环节的公司,因为公司是设计的第一线,他们的信息丰富而且超前,与市场接轨,而学校在这一点上相对落后,所以要加强与各种设计公司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学校为设计公司输送各种类型的有用人才,设计公司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互通信息,取长补短。

三、以满足多元需求为目标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所谓多元需求就是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从目前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设计专业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劳动强度,使设计的整个过程更为快捷和便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更多的人只能在电脑上做设计,忽视了对基本功能力的训练,无法进行徒手设计,也就缺少了创新的空间和能力。计算机某种程度而言仅仅是个操作工具,无法代替我们进行思考,只有通过大脑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的设计修养,只有不断提高造型基本功的训练,即徒手绘画能力,才能使我们在进行设计创作时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在徒手训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眼光与品味,同时可以锻炼你敏捷的思维、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更好地帮助你在计算机上游刃有余的运用软件进行各种设计。

(二)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在设计应用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设计发展的轨迹,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设计工具,具有快捷、便利,而且其虚拟的画面显得直观而且生动等特点。因此,现在的设计人才将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教授最先进以及最流行的设计软件,例如平面设计,三维立体影像设计,网络及媒体设计以及利用各种CAD软件进行的辅助设计等等。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真正的创造力应该是创新立意、改造与发明的能力。就创造力而言,它是智力、阅历、创造动创造方法与有关知识的函数,即创造力=智力×阅历×创造动机×创造方法×有关知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设计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是决定其所设计的产品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可以针对设计课题的主题、类型、内涵等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专门训练。设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则是不可能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一个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联想可以引发多种联想,从而在另外一个设计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超前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综合设计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对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设计创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面向未来,并从幻想中寻找思路,在创新中实现目标。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为了满足多元需求下的人才需求,应当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予以改革,采用复合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谓复合式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三位一体的复合教学方式。

(一)精选教材,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立足当前的多元需求背景,选择合适的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将教学目标课题话,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

教材选定,经过基础教学之后,教学方式便进入到了核心阶段:“自主——合作——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环节。

1.自主学习:学生自我发现和研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和研究能力,包括“学习、思考、提问、研究、解决”五个互相联系的学习要素。使学生们在自我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我学习,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研究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必须有的一个条件,而设计问题往往不可能凭一个人的能力完成一个课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践教学阶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能发挥学生个人的能力,又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创新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多元需求下的人才培养除了对教学结构本身的改革之外,很重要的一面就是任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全面提高。在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资的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设计教育中,教师由原本只担任一、两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知道学生的整个课题设计环节,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的设计教育”。因此,那些既有专业教学经历,又有多学科知识,并且有跨学科实践背景的教师,将是当前设计教学最为理想的教师。当前学校在引进复合型教师的同时,努力培训现有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培养模式研究[J].设计教育,2004(7):98-99.

新式教育论文篇3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有关的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它可以分成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来确定,这是纲领性的标志。但各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如何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目前教育界在认识方面不尽一致。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艺术人才和人员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

最后,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善于捕捉灵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灵感是创新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精神状态,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各高校在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要忽略在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当给高校放开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也就是说“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各院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

四、建立更科学的艺术教育方向

(一)艺术服务的价值

艺术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集体和为社会造物、造境、传信和传情。服务的道德、才能、热情和勤奋,一样都不能少。没有道德的服务是卑鄙的,没有才能的服务是愚昧的,没有热情的服务是僵死的,没有勤奋的服务是空洞的。惟有高尚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艺术。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艺术者都有一个崇高的服务精神在支撑,因此我们说:服务是艺术的生命。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的融入经济环境中。高师艺术教育必须完善我们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研究、服务三重功能,但我国目前高师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本身的教育职能,忽视了学院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技术型科学和行业指导性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非常欠缺。因此,对学院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溶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其次,高师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

五、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教育要看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当今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

(二)培养创新艺术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向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对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于广泛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及社会实践之中。

六、艺术教育创新的意义

高校的艺术教育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是我们当代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高校的艺术教育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高校担负着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才有可能不断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正确、全面的高校艺术教育进一步实施改革与规范,研究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杭州: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3]王志敏.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新式教育论文篇4

1.1课程设置体现不出任职教育特点

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岗位经验,有部队工作经历,大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知识和水平,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然而,目前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还主要围绕学科体系,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任职教育学员层次和水平的全面分析。一些学员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还在按部就班地接收教师讲授内容,经常感到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员却听不懂课程内容、跟不上课程进度;一些课程的设置与学员的岗位差异比较大,学员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还是教员用传统的学历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任职教育,没能针对任职教育学员信息素养要求的不同和岗位任职的个性化差异等特点“因岗施教”。

1.2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任职学员多样化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与针对性不够,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员的岗位特点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差异性大,有强调基本操作的,也有注重应用发展的等,传统的围绕某一本或几本教材内容进行的讲授很难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的要求;二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涌现,也必须要求将这些新的知识内容纳入任职教育的教学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在这两方面还存在不够与时俱进的问题,脱离部队现状的纯技术式课程内容也满足不了学员有针对性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需要。

1.3教学方法满足不了提升能力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突出理论知识,有限的实践内容也往往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分开进行,可以说还是以围绕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起主导作用。然而,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重视课程和课堂教学设计,突出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高综合应用和研究能力,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学也要加大研讨式、案例式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2以任职岗位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

2.1任职岗位信息素养能力要求分析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中要想谋求更多“信息优势”,需要用信息化标准培养和造就大批信息化人才和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各类人才。从目前军队干部队伍特别是管理干部的现状分析看,学历、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但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信息意识不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比较欠缺,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不足,因此结合不同任职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养必不可少。信息素养的概念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初提出,其基本解释是“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能力”[1]。我们综合考虑军队工作岗位和专业,将信息化人才分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人才4类,针对这几类人才,将信息素养分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基本素质是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普遍的素质,专业素质则是信息化人才必须具有的与履行本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信息素质,是对各类型人才信息能力素质的特殊要求[2]。军队信息化人才任职岗位信息素养能力分析见表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新时期军队干部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3方面:①知识层面,即信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②技术层面,指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③意识层面,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如果要培养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掌握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能力的高信息素养干部队伍,就必须加强以计算机课程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设计与规划。

2.2计算机课程对提高信息素养的作用

从任职教育学员信息素养分析看,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意识是先导和保证。以计算机课程为主流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素养提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即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能力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得以提升,如在信息的获取方面,现代各类传感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以计算机原理为标志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信息传输方面涉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尤其是以因特网为核心的各类网络传输与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方面,离不开高效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最新的云技术等;在信息的加工处理方面涉及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的各种应用技术涉及的层面就更加广泛,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处理、搜索引擎等。从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到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更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因此计算机课程在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且不可或缺。与此同时,在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起来也更直接和高效,对信息素质的提高相比其他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通过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大大提升任职教育各层次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2.3以岗位任职能力为驱动的课程体系

围绕任职岗位能力需求,如何科学构建计算机课程体系,合理规划课程模块和评价机制,提升任职学员信息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任职岗位对信息素养的能力需求层次呈递进结构,而且根据任职培训不同层次岗位的信息素养能力素质要求,可以将计算机课程细化为五大模块,即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操作课程模块、计算机技术课程模块、计算机管理课程模块、计算机指挥课程模块,分别对应各类人才岗位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能力需求,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设置若干单元,如在计算机指挥课程模块中设置信息作战单元、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设置信息化建设单元、计算机技术模块中设置程序设计单元等,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模块、不同单元进行学习。新课程体系的评价考核主要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和目标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包含完成的质量、完成的效率、学习与工作态度、综合评价等[3]。评价机制分为上机笔试、上机操作、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口试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单元灵活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任职培训层次与计算机课程体系及评价考核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基于任职岗位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主要优势体现在3方面:①针对性强,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岗位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模块学习;②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基于岗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模块与单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进行强化;③促进教师对与部队建设有关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指挥等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3以任职能力提升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教学组织与实施,关键是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3.1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员快速学习的能力离不开从大量信息资源中对信息的检索、识别和利用,为此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搭建多层次、多体系的信息素养公共学习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在线信息素养学习,使得信息素养的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平台中除了要提供详细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等资料外,还应该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在线答疑和辅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起到督导作用,同时需要科学研究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通过最终的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如针对某些信息技能类的课程可以采用上机自动选题的方式,关键是考核内容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3.2开展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对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在任职教育各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大力提倡。例如,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单元中可将部队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整理成案例,供学员分析研究。在对案例的研究中,学员自然就会对案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员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运用等能力得到提升。实施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设计要全面,对能力的训练目标要明确。

3.3运用模拟仿真与实战培训相结合,提高实战能力

“从实验室中学习战争”“从模拟演练场学习战争”已成为当今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2]。计算机课程教学在这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教师要加大利用模拟系统、模拟环境进行课程教学,构建网上作业、网上训练、网上推演、网上对抗等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员在近实战的实践与演练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能力和素质。

4结语

以任职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只是任职教育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培养还需要配合图书资源、网络平台等多种资源。为了更全面提高学员信息素养能力,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与其他课程整合是最终目标。以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员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有益的开端,也为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新式教育论文篇5

实验教学的资源浪费较严重

由于实验教学中一些学生的操作不当,或是对操作的时间点把握不好,导致很多实验需要多次反复的操作,这对于一些较为昂贵的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造成了较多的浪费。

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在购置时,需要支付很高的成本。除了承担每学期一次或是几次的实验内容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浪费。同时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还需要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特别是在寒假和暑假期间的维护费用更高。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是为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动服务,基本不针对学生开放,造成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同时也限制了对化学科学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化学实验操作,因此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的模式固定

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学生观察和模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就已经把教学中的实验效果和实验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演示并加以验证。同时实验教学的课程僵化,很多实验教学仅仅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这些固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教学地位还是处于以往的“被动式”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应试教学。

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单一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考核往往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现象进行验证和比较,是教师操作过程的“反复”。被考核的学生只要掌握了教师在实验教学的操作程序,就很容易通过课程考核。单一的考核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技能,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化学实验教学中固定的教学模式是因为化学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化学教学讲解的一部分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不大,一些现象和化学反应只能在实验室才能解释清楚。如,一些化学元素的放射性产生新的元素和物质。其次,以往的化学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常用能源材料的逐渐枯竭,将不断的开发新的能源的替代品。这些新知识在传统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知识体系中没有体现,或是没有完全体现出。这些新课程的开设将是今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化学专业培养高素质、良好操作技能人才的必备知识。第三,以往的实验室设备、仪器管理和实验室设施配备以及使用状况的不合理,特别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不适合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

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

培养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化学专业技术人才,始终离不开实验教学。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今天,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因此实验教学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高实验室的设施设备配备,完善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目前一部分高校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在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实验材料上的配备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一些新建的高校和西部的一些高校因为财政问题,往往只能先满足基础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的投入,造成了一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形同虚设。如西部的某个地方新建高校在本科评估时,专家们看到的化学实验室和该校的物理实验室混在一起。另一部分高校对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其他化学试剂材料的配备,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于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实验室,应“尽其所值”。虽然许多高校购置了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建立化学示范教学中心,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一些设施因为比较昂贵,甚至很少允许学生进入到实验室操作。

只有在学生集中上实验课时才允许进入,一些实验室和仪器由于相关实验的材料和试剂价值高,学校无法长期采购相应的材料和试剂,导致这些设施和设备是“买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这些问题往往给学校和学生都造成极大的浪费更不利于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培养。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对实验室发挥自身的效益和培养高素质的化学专业人才尤为重要。高校应长时间地开放实验室,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实验室应该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了解专业的特殊性。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规范化,更能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2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水平,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1夯实自身的教学功底

高校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何让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要通过扎实的教学功底,引导学生自己探讨性进行试验,加强学生的专业试验操作能力。通过专业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要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在试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起到主导的作用。作为主导教师,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随着高校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而试验教师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对不同学生的采取有差异化的实验教学引导。

2.2更新旧的教学理念

高校试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更新旧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上多做努力。目前化学实验教学一般是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的内容,并亲自进行试验操作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教学理念往往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设定模版和程序,从而无形中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应在实验教学中改变过于注重知识的验证、传授,而应该把试验过程和试验方法融入到试验能力与科学素养培养中,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培养学生对实验兴趣。特别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把试验过程和结果生动化和形象化,并在试验中随心所欲的掌握试验的步骤,使一些瞬间现象能通过计算机技术清晰地表现出来。

2.3创新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对化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验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实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结合社会当前的实际需求,在树立人才质量意识上,认真创新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把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中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和方法与现实很好的结合,并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新的应用性材料的实验,如乙醇替代汽油作为新兴燃料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加深自己对新事物的认识,对新原料的开发研究,为以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在实验中不断验证做充分准备。

3规范学生的试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创新试验设计

化学实验是一种要求严格、操作规范的行为。在试验过程中,学生如不能按实际步骤进行操作,可能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甚至是重大的安全问题。提高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可以帮助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按写实验教材上的步骤作预习,按部就班的完成试验的过程,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能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化学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并通过这个严谨的过程认知新事物。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试验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对不同试验步骤和内容所产生不同结果的试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这对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3.2加强学生实验的指导和总结。

学生对化学试验具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认知的一些新事物和新现象。但是,学生往往只是对化学试验的过程感兴趣,忽略了试验的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在试验之前和试验之后缺乏必要的步骤。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在使用前指导其认真学习试验的步骤和方法,在实验后对结果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只有通过这样重要的环节才能使化学实验的效果得以体现。

首先要指导好学生在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清楚;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明确。其次,在实验中对学生的操作要实施监控,对于一些新的实验设计,可以让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出现的新结果和新现象进行很好的认知。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规范、不科学,甚至危险的操作。最后对实验进行总结,在实验之后的总结尤为重要,一些结果和现象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原理和法则解释清楚,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印象。在构建“分层次、多形式、一体化”教学体系。

结语

新式教育论文篇6

围绕理论宣传教育在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抓好队伍上下工夫,取得了一定成效。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要求仍有差距,需要在方式方法上、传播方式上、形式载体上不断加以改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 关于乡村创新理论调研报告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xx围绕理论宣传教育在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抓好队伍上下工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要求仍有差距,需要在方式方法上、传播方式上、形式载体上不断加以改进,切实提升理论宣传教育效果,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主要做法

xx围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重点在宣传教育的平台、队伍和载体上下功夫,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社会宣传、舆论引导、文艺创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传播开来。

第一,建好宣传教育载体,让党的创新理论传得开、飞得进。

重点聚焦媒体宣传、阵地宣传、文艺宣传,打造了三个方面的载体:

一是打造了一批传播创新理论的媒体平台。新闻媒体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平台。我们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作用,打造了以xx日报《求索》理论专版、xx电视台《求是》理论专栏、xx人杂志《求真》理论专刊为主要内容的“三求”理论宣传平台,成为群众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干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专家交流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渠道,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引领思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力推进“学习强国”学xxx台建设运用,目前全市加入认证组织党员超过x万人,在职党员基本实现全覆盖。当前,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理论动态的重要渠道。

二是建设了一批传播创新理论的基层阵地。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建好阵地、用好阵地。我们充分依托遍布全市的文化礼堂,开展理论宣讲进礼堂、政策解读进礼堂、党报党刊进礼堂、党报阅报屏进礼堂等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宣讲x余场次,受众达x多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群众,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

三是创作了一批传播创新理论的文艺作品。理论宣传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现思想性和通俗性、说理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统一,才能吸引人,才能增强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等融入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中,通过鼓词《新时代》歌曲《最美在xx》等相声小品、歌曲戏曲、鼓词快板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开展宣传,让广大群众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想教育。

第二,抓好宣传教育队伍,让党的创新理论讲得好、讲得透。

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是很重要的理论宣传教育方式,需要强有力的队伍支撑。我们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了三支队伍:

一是抓好宣讲队伍,在走村入户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宣讲队伍是理论宣传教育的基础,是实现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与分众化的重要力量。我们一方面利用市、县两级讲师团这个资源,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赴高校开展宣讲机制。另一方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组建了市民宣讲团,广泛开展面对面的宣讲活动。

目前,已组建各层面市民宣讲队伍x多支,开展各类宣讲活动x万多场次,培育了如郑雪君、金文平、陈永锡、潘锋等一批百姓心目中的宣讲“民星”。20xx年,xx市民宣讲团被评为“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二是建好教师队伍,在讲坛课堂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我们始终聚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定期教育、专题培训、集中备课等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和教学水平。同时,将教师的理论研究、理论教学成果列入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选拔的重要内容,让教好思政课成为政治任务和自觉行动。

三是育好理论专家,在平台阵地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社科理论专家具有专业优势,是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依托市社科联、在温各高校、“xx学”研究中心,发现培养了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熟悉社情民意的社科理论宣传队伍。他们以重大主题宣教活动、社科普及周为契机,常年深入基层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在解疑释惑、激发斗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吸引人、教育人。

       理论宣传教育的受众不同,形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是适应技术进步,借助网络讲。我们正处于“互联网+”的变革时代,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宣传,是提高理论宣传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微电影”“微视频”以及H5等传播手段,推动理论宣传教育“活起来”“亮起来”。

如鹿城区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了“e鹿学”理论学xxx台,推出了理论宣传+动漫、+文艺、+微视频、+xx方言等形式,目前共有注册会员x余人,平台浏览量超x万人次,在浙江省十佳社科创新项目评选中位列第一,相关做法入选全省群团改革资料汇编。

二是适应基层实际,走到身边讲。面对面的宣讲接地气、有温度,更容易让理论和政策入脑入心。我们组织引导基层干部和宣讲员走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如文成县充分发动宣讲员、村干部、乡镇干部等基层党员干部x余人组成“最美庭院”宣讲团,通过“我引题、大家议,我引导、大家和”“百姓院子百姓讲”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及群众关注话题传播到群众心里。

目前,共打造庭院式宣讲阵地x余个,开展庭院宣讲x余场,直接听众超万人次,相关举措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三是适应群众需求,通过方言讲。一些农村以老人和妇女群体为主,听不懂普通话,而方言则能够拉近群众距离,增强传播效果,让群众听得懂、坐得住、有共鸣。

我们在市民宣讲团中有意识地选拔培育了一批本地的方言宣讲人才,专门到农村开展方言宣讲。如苍南县成立“文明渔鼓”进万家活动宣讲团,利用当地“闽南语”“瓯语”“蛮话”“金乡话”“畲语”等方言,巧借“文明渔鼓”这一草根艺术传播形式,使宣讲形式彰显地方特色,深受百姓喜爱,这一创新的宣讲方式入选了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贴近”案例。

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主题教育期间,我们通过走村入户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等形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出了当前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跟不上政治标准,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层层递减。

面向基层群众的理论宣传教育主要依靠乡镇(街道)党委去具体抓,如果乡镇(街道)党委不重视,基层的理论宣传教育就容易弱化。

从调研座谈的情况来看,市县乡村的理论宣传教育层层递减现象还比较明显,有的乡镇(街道)重心主要放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上,对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未能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特殊重要性;有的乡镇(街道)满足于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达到考核要求,只求数量达标,不求质量过硬。

第二,工作理念跟不上对象变化,理论宣传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当前,新的社会群体和职业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之间的关注点、接受点也不同,对思想教育的接受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时要注重针对性。

从调研的情况看,一些干部抓理论宣传教育的理念还比较陈旧,有的将理论宣传教育等同于理论宣讲,缺乏利用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丰富载体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意识;有的没有“分众化”宣传的观念,无论对党员干部还是基层群众,讲的都是同样的话,“千人一课”“众人一堂”,导致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接受度不高。

第三,队伍建设跟不上工作需要,理论宣传教育力量依然薄弱。

做好新形势下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在调研中发现,各地理论宣传教育力量普遍存在队伍总量较少、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在基层,乡镇(街道)宣传干部力量薄弱,有的还身兼数职,难以将更多精力放在理论宣传教育上。

在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也比较明显。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x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根据目前的统计,全市x所高校本应配备x名思政课专任教师,但目前仅配备x名,这x名教师中,兼职的就有x名。

在非公企业,这几年我们通过“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难题,但我们干部一般很少会在企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xx非公企业已超过x万家,非公企业从业人员x万人,抓好非公企业职工的理论宣传教育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队伍力量,现在非公企业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型民营企业,对小微企业还关注不多。

第四,能力水平跟不上群众要求,理论宣传教育效果还需提升。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群众接触的信息更加多元,视野更加开阔,对理论宣传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从当前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来看,理论宣传教育的能力水平还跟不上群众要求。在媒体理论宣传方面,理论宣传阐释的话语体系还比较鼓噪乏味,缺乏兼具可读性、吸引力、思想性的高质量理论宣传产品;

在文艺宣传方面,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艺作品创作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有的作品融入生硬、效果一般,有的作品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高水平的创作人才;在理论宣讲方面,真正能够结合xx发展实际、结合群众身边故事来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骨干还不多。

第五,平台建设跟不上技术进步,理论宣传教育渠道还要拓宽。

在大部分人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情况下,理论宣传教育也要通过打造具有较强传播力的宣传平台来提升理论宣传教育的效果。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平台建设还跟不上技术进步。

“三求”理论宣传平台主要还停留在传统媒体上,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来打造理论宣传平台的意识还不强,特别是在利用H5、短视频等技术手段,让理论宣传产品“短、实、新”,易传播还做得不够。xx现有的移动端三大平台“xx”、xx新闻手机客户端、快点xx手机客户端累计有177万受众,但是这三大平台在理论宣传方面内容还比较少,未能将平台的受众有效转化为理论宣传教育对象。

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改进措施

当前xx理论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全省共性的,有些是xx独有的,有些是长期累积的,有些是近期出现的。下一步,要从xx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举措,补齐工作短板,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重点要“强化一个责任、建好两大中心、提升三个能力、抓好四个阵地”。

第一,强化基层党委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将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乡镇党委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具体要建立三张清单:

一要建立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清单。结合理论宣传工作重点和省委、市委重心工作,定期列出理论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以清单形式便于基层党委逐项抓好落实。

二是建立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责任清单。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宣传委员、其他班子成员、宣传干事、文化员、村支部书记在理论宣传教育中的工作责任,让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每项任务都责任到人。

三是建立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整改清单。将基层抓理论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纳入清单,要求逐条整改,逐一销号。

四是建立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负面清单。对基层理论宣讲教育工作敷衍了事、应付检查、形式主义的问题建立严肃的约束和处理机制,确保理论宣传教育落实见效。

第二,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亲自研究推动的重要工作,也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抓手。

一要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为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所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

要以文化礼堂为依托,建好乡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内容展陈、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要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需要。要把技术融合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手段,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力;要把创新理论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要内容,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前哨阵地,让党的声音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直通基层。

第三,着力提升理论宣传教育的三种能力。

抓好理论宣传教育关键还是靠人,关键还是要提升做好理论宣传教育的能力水平。

一要增强宣传阐释能力。针对新闻媒体的理论宣传,要通过“记者学堂”、新闻骨干专题培训、理论专业记者发现培育,不断着力提升新闻记者写好理论文章、讲好理论故事、说好理论原理的能力水平,提升理论新闻稿件的可读性、教育性。针对基层的理论宣讲,要按照发现一批、补充一批、淘汰一批的方式,不断更新市民宣讲员队伍,让真正群众喜欢听、听得进、有收获的宣讲员充实到队伍中来。要采取集中备课的形式,既教讲什么、更教怎么讲,提升宣讲员宣讲能力。

二要增强宣传传播能力。要按照指出的“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的要求,依托“xx”、xx新闻手机客户端、快点xx手机客户端三大移动端平台,开发H5、短视频理论宣传产品,打造本土化的理论宣传教育传播品牌,增强宣传传播能力。

三要增强内容创作能力。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艺创作,组织全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摄影等方面的文艺家,创作推出一批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讲好国家发展故事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中接受党的创新理论教育。

第四,切实抓好理论宣传教育的四个阵地。

要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重点聚焦四个阵地,力争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取得更大成效。

一要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农村。农村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争夺人心的重要领域。要高度重视农村群众的理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市民宣讲团”“市民艺术团”“最美宣讲团”等群体开展群众性宣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打通理论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要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艺宣传进农村活动,让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牢牢占领农村阵地。

二要让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要以“形势教育聚共识,人文关怀聚人心”主题实践活动和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两大载体为主抓手,切实抓好企业的支部学习、职工学习,组织宣讲骨干深入民营企业开展宣讲,倡导驻企服务员开展理论宣传,鼓励企业举办“民企职工形势政策报告会”“民营企业思想政治讲坛”等形式,把大道理讲透、把深道理讲浅,把民营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要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学校。在中小学,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设“国旗下的讲话”“课前思政三分钟”“主题班会”等载体,将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把道理讲清楚。在高校,要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x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要通过高校学生“新青年下乡”和研学教育等活动,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党的创新理论。

四要让党的创新理论进网络。要加强本地注册网站和民间网络传播平台的管理,将理论宣传作为全网宣传的重要内容,在设置上,要让党的创新理论牢牢占据首页、首屏、头条、置顶,在内容上,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适合网络传播的表达方式,不断提升网上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共xx市委宣传部理论中心组

新式教育论文篇7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教师专业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出现,教师专业学习的形式、方法、模式等等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定于2011年10月18日.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第二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会议旨在汇聚全国各地学者、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及校长,分享有关教师专业学习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的创新。

本次会议将设置真实生动的“现场研究课”、“专家报告”、“教师沙龙”、“校长论坛”和“圆桌会议”等多种高互动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学者、教师培训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参加会议。本次会议规模约为300人。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承办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协办单位:深圳市巨龙科教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议日期:2011年10月18日报到,19日.20日开会,21日

为教育考察

会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会务费:700元,大会统一安排食宿,食宿费自理。

会议网站:省略/colo/

大会微博:新浪http://weibo.省略/TOPIC_teachtrain

秘书处联系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联系人:张敏霞

电话:010-68902177 Email:zhangminxia01~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联系人:张静然

电话:010-66490924 Email:amyet@126.COIll

征文要求

本次会议将征集以“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将被录用的论文收录进会议资料光盘。凡被评为一、二、三等奖的优秀论文,会议将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并择优推荐获奖论文参加大会交流,同时还将向核心刊物推荐获奖。投稿截止日期延长至2011年9月20日。会议针对8月31日前已经投稿的论文,会及时进行评审,并将于9月10日左右通知论文作者其评审结果;对于9月1日.9月20日之间的投稿,会议将于9月30日左右通知作者其评审结果。

论文征文主题包括,但不仅限于此: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方法与新模式

新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

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

数字化校园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故事讲述:我所亲历的新的教师学习方式

本次会议只接受在线投稿,投稿方法请浏览大会网站(省略/cop/)之“论文投稿”页。论文以4000-6000字为宜,须有150字以内的摘要及3―5个关键词。所有投稿均只接受doc格式,格式编排详见“资料下载”中的“第二届COP学术研讨会论文模板”。

每篇论文需交纳评审费100元,评审费需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交纳,并注明“COP会议论文+第一作者姓名”,如一个学校有多位老师提交论文,可集体提交,但是要注明每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姓名。

新式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论 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 发挥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73-02

综上所述,提出了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为职业学院教育改革发挥先掘作用的新课题,那么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共同愿望呢?下面将从以下五点进行详细阐述。

1 创新教育理论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一个新的词汇。先说“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但现在更多的是引用国际上经济方面的创新理论。它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现在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而创新教育理论则不仅包含了以上两点涵义,而且还赋予了创新更新更深更远层次的涵义。这可以理解和解释为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产品所获得的包含以上两点即创造发明和新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更长远的科技与人才方面的蓄备力量。也就是通过创新教育即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空间。通过以上阐述不仅从狭义上更从广义上进一步理解了创新教育理论的内涵,自然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2 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前,首先要知道创新教育即教育的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如:学生主体论、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等。(2)创新教育内容和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修订课程方案,更新教材内容。(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新模式。(4)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案例性、实践性的学习等。(5)创新教育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增加创新型的考核评价内容。

总体概括一下为: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通过实施以上五点来实现教育的全新转型。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做出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二是变双能为四能: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是变单向思维为双向思维:即在培养演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以上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教育理论的作用则是在改革这些基本内容前提下所产生和体现的。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起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知识和单向思维模式向灵活掌握与双向思维模式转变;使职业教育更加民主化、公平化、个性化;使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体系走向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调动起了大部分职业学院学生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等方面参差差异而失去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教育理论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加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则在于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培养出了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国家经济形式要求的新型人才即具备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3 浅述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总结并涵盖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我国的职院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至今仍在语文教学中熟知并运用至今的有《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其中的重要篇章,仍然是作为语文教学中激励同学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人生目标和确立人生信念,追求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的教育理念和学习座佑铭。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知学、乐学、做学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感悟。如讲述做人道理的《三字经》文中有:“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此句原意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给人的启示则是: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再如《论语》中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以上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教学生如何读书和做人的道理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与丢弃的宝贵经验,这些做人的道理和对待学习做学问的治学态度是职业学院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进行扎实学习与掌握各项学习技能的重要教育理念,同时这些也是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发扬和传承的,而不是摒弃掉的。

4 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于职院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国学文化教学内容不可忽视更不可摒弃,它对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因是通过对同学们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可使同学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扎实学习功底,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心智,开拓同学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同学们勇于探索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可以培养同学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也恰恰是职业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看似传统,但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却有着非凡而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5 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

在有些教育界人士的片面认识中,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融入了创新教育,就要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内容全部摒弃,这是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认识。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则是: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因为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依据;传统不是守旧的代表,更不是创新的绊脚石,创新会在运用传统精华元素的基础上实施创新与改革,让创新变得更有新意,让创新的步伐走得更大。因此创新与传统不相矛盾,也不相悖。职业学院教育改革只有合理利用,使二者有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使传统与创新走得更远,结合的更加紧密,相互渗透的更为融合。总之,职业学院语文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共同发挥作用,为实现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目标提供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知识保障。

参考文献

[1] “创新”出自《南史宋世祖殷淑仪》[Z].

上一篇:信息化监管范文 下一篇:新型工业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