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6 06:09:00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1

讲真,在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的体育产业里,这事儿是没有前些天苏宁20亿元把国米变成“国产”那么刺激,也难以迅速产生诸如“以后米兰德比就成中国德比”的牛气哄哄。

但行内人还是很“拎得清”:除了买买买的富豪游戏,体育产业正在往草根延伸。

体育产业核心不是买买买

万国体育,以青少年击剑培训为核心业务,从2006年至今累计培训会员达十万人次,目前拥有会员2万至3万人,占现有击剑人口的一半左右,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国内的击剑培训市场。

击剑听起来有点小众。但如果看到每天下午5点以后,位于北京北四环奥体中心的万国击剑馆秒变“菜市场”的情景,你当时就会震惊的。

“我们搞了这些年感觉到,其实目前练习击剑的基础人数比乒乓球都多。”万国体育创始人、董事长王剑说。

目前,万国体育已在北京、深圳、广州、佛山、上海等地开设了8家培训中心,场馆总面积超过5.7万多平方米。国外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击剑培训机构。

全国股转系统公开信息显示,万国体育过去3年每年的营业收入均过亿元,2015年仅10个月的净利润就达到约2000万元,近几年始终保持20%-30%的增长率,现金流稳定良好。

规模不能说有多大,但这个账面成绩,比一些年年烧钱、年年亏损的“知名”企业,实在是漂亮多了。王剑说:“我们还从来没用过别人的钱。”

事实上对于上市的问题,这位身高抢眼(1米9以上)却为人低调的长腿大叔,最初也是犹豫的。

和同资本合伙人张涛去年寻找合适项目的时候,经人推荐找到了王剑。“头一个小时,王总没说几句话,我在狂喷。”

张涛坚定地相信自己没有找错项目,找错人。“我是基于项目的寻找。”他说,“我就是瞄准了青少年体育培训,这是解决体育人口的问题。大家都在买IP,但IP的落地还是在于体育人口,这是天平的两端。不是你买了IP,IP就会被接受。”

他认为,万国上市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体育不仅有买买买,体育的核心也不是买买买”,目前IP的购买基本都是通过资本运作来体现价值,但“体育也还是要做实业”。

这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过去一年多看到太多不差钱的资本注入后,易剑东在不同场合表示过更期待看到坚实的基础和盈利模式,并希望万国能为体育产业的未来树立标杆。

他认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体育产业上的差距,关键在于没有一个强大的基础――没有足够多的体育参与者和消费者。因此,他将万国体育的上市称为“体育产业一个踏实的开始”。

根据政府公开数据,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值达5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保守估计可达40%,即2万亿元,体育培训预计占体育服务业1/10,市场体量可达千亿元级。

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就够了:有人才有市场。体育消费人口有多少,体育产业才能有多大。

从体育培训到“体育+”

万国体育针对的青少年群体,就是未来的体育参与者、消费者。

不过,务实的王剑并没有想得这么高远。他决定上市,是因为“发展也10年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等待瓶颈的到来,虽然还没有等到,但目前项目还比较单一,而单一产品对未来有局限性”。

以王剑的性格,做了就要做好。万国第一个体育主题MALL――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万国体育中心正在建设中,总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预计2016年8月开业。在他的计划里,这种国内中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创新模式,是万国体育升级的关键性突破。

谈到这儿,并不健谈的王剑瞬间滔滔不绝起来。上海的体育中心是在原世博园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非洲联合馆的基础上改建的,主营业态是以V3(击剑、游泳和自行车)为核心的多种体育培训组合产品,将成为国内首个面向家庭的运动休闲中心。万国也成为上海世博地区首批自贸区重点文化项目。

王剑说,目前场馆运营的最大问题就是,国内大部分场馆是为了大型比赛和活动修建的,既费钱,利用率又低,缺少为体育培训、运动休闲和小型赛事而建的场馆。而浦东的体育主题MALL内,除了培训场地,还有供家长的瑜伽、健身、餐饮等休闲娱乐设施;同时还有综合赛事馆,“符合体育IP中低端赛事的要求,组织和承接中小型赛事完全没问题”;甚至可以应家长们或学校要求,为孩子们“搞个晚会和活动”。

张涛说,以青少年培训的主营业态来盘活体育场馆运营,这在国内还是首创。

万国的规划很清晰。浦东的旗舰店还可以同其他体育文化培训机构合作,成为青少年培训及相关产品服务的资源聚集地,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同时,万国计划在各地因地制宜开设不同项目的小规模分馆,实现全国会员一卡通。

可以说,规划凝聚了王剑团队从业10年的经验和教训。“是把我们原来所有设想中的,所有想做但由于场地等限制做不了的,都补足了。”

未来,万国将逐步打造形成包括万国体育中心、万国击剑中心、万国大体育培训等三位一体的大体育服务平台,实现产品、客户的相互流通。在做好线下布局、做大用户规模的同时,万国体育将结合线上,与其他产业紧密结合,构建“体育+”产业链。

情怀还是需要的

现在体育产业是个香饽饽,谁都想啃一口。虽说站在风口上,一只猪都能飞起来,但没选好位置,也有摔死的可能。

2015年至今,体育产业见证了太多的投资,太多的创业,包括太多的自媒体……有多少能坚持下来,有待于市场的大浪淘沙。

为什么看好万国?张涛说,除了看项目,还得看人。作为最早进入体育产业的一批人,这位前安踏副总裁一直认为,体育产业是讲情怀的,体育是离人性最近、离商业最远的产业之一。

张涛说,寻找项目的过程中,也接触了其他击剑俱乐部,结果大家都说,定价都要看万国。

不给别人活路,从来不是万国的路数。王剑说,青少年培训市场还有待深入开发,因此一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在深圳开馆以后,带动了整个市场,原来活不下去的俱乐部,现在都火得不行。”

张涛说:“其实对于不少多次创业者,财富已不是最大问题。我想(能不能做好)主要看三件事,情怀、格局和坚持。这在王总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去年到现在接触了四五百个项目,王总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做事情,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人有帮助,能不能带来价值。谁都不是傻子,消费者知道自己的钱花得值不值。”

同样是会员制,万国与其他青少年教育培训不同的一点是,不限制次数和时间。万国的总教练、原国家男子重剑队主教练肖剑介绍:“孩子可以无限次来,也能选择什么时候来。寒暑假可以天天来,准备考试就少来。但我们推荐,一周最好至少来两次。”

万国目前一张年卡9000元,看起来钱不少。但一年52周,以一周两次课计算,平均每节课不到百元,性价比远高于钢琴等才艺培训。“还是尽可能地希望给孩子、家长提供便利。”

上市前,万国没有做过任何宣传推广,完全是家长口口相传。王剑认为,这么多年万国会员持续增长,不是销售做得好,“还是教学和服务体系做得好”。

目前,北京的击剑馆每个月平均三四百个新增会员,一半以上是靠口碑来的,介绍和续费占了2/3。销售甚至火到数量需要控制,因为太“淤”了,“一节课剑道都是满的。首先安全是个隐患,客户体验也不好”。

为了保证授课质量,万国在深圳的场馆甚至将会员卡销售暂停了一个半月。

对员工,万国也很优待。同其他培训机构不同,万国的教练用公司场地进行私教,无需向公司交纳提成。“我希望员工有更好的生活,他们才能更安心地做好教学。”王剑说。

更鲜为人知的是,万国还免费承担着国家男子重剑队的训练任务。三年了,教练场地、训练计划、赛事费用、奖励机制都是万国负责。“很多东西体制内做不了,那么我们通过企业行为来做会不会更好。毕竟搞这个项目,希望培养一些孩子,也为国家作些贡献。”

王剑认为,按照体育改革计划,很多项目2017年底都会实现协会实体化,这也会促进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以前的少体校逐渐会被俱乐部取代。据介绍,北京击剑二队的队员基本是万国培养的,深圳文体局也与万国达成共建协议,其少体校的击剑项目由万国负责,“河北省也在谈合作”。

“这是我们的尝试,毕竟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者,希望推动项目前进。干啥吆喝啥,我们也会是最大的受益者。”王剑说得很实在。

先做好加法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和早期的IT从业者,王剑对互联网思维并不陌生。

对于国务院46号文件出来后很多大手笔的购买,以及“互联网+”的时髦概念,王剑自己的理解是,资本和互联网都喜欢做乘法,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体育、购买体育赛事IP都是没错的,但是没有体育人口,赛事和互联网+都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体育培训,可能大家也会关心投资人的金融行为。但目前,中国的体育培训不能说基本空白,也是初级阶段。”所以在讨论乘法之前,王剑觉得,还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加法。同样,互联网可以实现产品创新,跨界共享和提升服务体验,却不能凭空创造出体育人口。

和许多最早进入体育产业的从业者一样,王剑一头闯入击剑培训行业,完全是因为热爱。

2006年,王剑为了自己有地方“打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京安贞投资开了个剑馆,“当时就是玩的心态,没什么系统”。结果一直亏,2007年下半年,其他股东都撤资了。最惨的时候,连跟了他15年的秘书都选择了离开。“也想过是不是放弃,但还是喜欢,另外也觉得从专业市场看,不至于这么差。”

带着仅剩的11个人,王剑决定以学校为销售突破口来打开局面,地推、学校都做了。“当时联系学校,学校是欢迎的,组织家长和学生免费体验后,反响很好。而学生来了后,要让家长看到结果,课程体系就慢慢建立。”

大概有半年时间,万国的团队完全没管销售,全力投入课程体系的打造。王剑记得非常清楚,“到2008年5月份左右,突然间就销售翻番了,突然一个月就做到两三百人,出现爆发式增长”。

从此以后,就是一路上坡。

王剑说:“无论大人孩子,完全进入一个项目需要2-3年的时间,我们的课程体系在如何培养启发孩子兴趣方面花了大功夫,很有心得,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优势。这么多年会员没有减,不是销售做得好,还是教学体系、服务体系做得好。”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创业故事。

体育产业的乘法当然有,比如利用大牌IP的广告效应,可以讲出很多“故事”,尤其在资本市场上。但王剑说,就他所看到的产业现状,还是要做很多“加法”。可能道理说起来也很通俗:国米的球迷再铁杆,究竟比不了家长对孩子的心。

当然,万国也做了“乘法”的准备,登陆新三板就是第一步。

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记者们抛出“万国成功的偶然、必然在哪?”的大问题时,王剑愣了一下,说:“哲理性太强的东西,我不太会说。而且也没有那么复杂,还是做好服务,做好口碑。首先还是生存,当然我们是坚持下来了。而且,我也没觉得有多成功。”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休闲娱乐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大众击剑推广的相关问题。研究得出,击剑运动能够满足大众体育娱乐的需求;虽然目前我国大众击剑普及度较低,群众认识层次浅,然而击剑运动大众化发展是顺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潮流,击剑回归娱乐是在我国大众推广的主要途径。并提出要致力于对击剑武器装备的改良及竞赛规则的改革普众化;将击剑娱乐化融入大众娱乐生活;加大对击剑历史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大众深层次了解击剑运动;因合理利用政府及社会团体的资金和技术支助。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击剑 推广

一、前言

对于当前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就提出:“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全面发展各个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运动水平的大众体育事业,提高全民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大众体育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我国击剑运动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使其融入大众休闲娱乐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扩大自身基础建设,促进击剑运动在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拟从体育大众化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击剑运动大众化推广的有关问题。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有关我国击剑运动大众化的推广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访谈法

与资深高校击剑专项的授课老师和运动队、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员、高水平击剑运动员、击剑运动爱好者等进行交流访谈。

三、讨论与分析

(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大众体育活动提供基本条件

据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文中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处于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全民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在新的形式和历史使命前显得尤为重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还提到:有条件的运动场所应免费提供给大众进行健身锻炼,政府应给予经费支持,对于创办体育俱乐部的私人企业可减免税收,并有义务负责组织开展各种级别的健身活动及比赛。

经济物质力量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工作的压力和社会的责任感使人们越来越觉得疲惫不堪,随着后工业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生产效率的成倍大幅提高,传统的劳动方式得到根本改善,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当前,学术界对于体育已经扩大到了在休闲、娱乐体育领域的研究,从大众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击剑运动的推广问题,顺应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潮流。

(二)击剑运动能够满足大众体育娱乐的需求

大众性不仅是体育的诸种特性之一,而且也是体育形式和内容的发展趋势。娱乐体育项目丰富多样,它以其规则灵活、简单易行,具有一定艺术娱乐性和社交性为特点。大众体育参与人群不受限制,可是在校学生,可是工薪阶层,可是退休中老年人,不分性别,不分运动水平能力高低。击剑运动符合体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1.击剑运动参与形式的多样化

击剑的运动形式不只有竞技击剑那样规则统一的竞赛方式,参与击剑以娱乐身心为目的,只要不违背社会伦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其中。击剑运动可与健身操相融合,将剑作为健身器械,配上击剑运动独具特点的技术动作与健身操的身体动作相互组合,以动感的音乐为背景,合成一套击剑健身操。击剑步法节奏感强,手上技术丰富,可与舞蹈中相关因素结合,将运动与艺术结合展现。在以法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击剑表演成为一种文化艺术,人们将击剑融入文化,通过击剑表演,表达社会生活风尚,传承历史。大众击剑的竞赛方式也具有多样性。

2.学习击剑有利于促进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竞技击剑属技能格斗类对抗项目,技术性强,攻防转换迅速,手上动作精妙复杂,步伐移动快而频繁,需要学习者具有快速的反应,敏捷的思维,激烈的对抗,精确的动作等运动能力。击剑以对手身体部位为进攻目标,按规则进行攻防格斗,是集速度、灵敏、技巧、力量、耐力素质为一体的古典绅士运动,同时也是技术和战术完美结合的典型,被誉为格斗中的“古典芭蕾”。通过练习击剑,可以学会拳击手的灵活,跳高运动员的腿法和棋手的专注。

3.学习击剑有利于培养心理素质及发展智力

击剑是一项智者的运动, 击剑比赛紧张激烈,对抗性强,持续时间长,击剑学习者需要具备勇敢、果断、顽强和克服一切困难的意志品质。由于击剑运动的这些特点,它能培养人的多种运动素质,锻炼敏捷灵活的思维、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多种心理素质。通过参与击剑运动可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灵敏、机智、沉着等良好品质,是增强体质、培养意志、促进思维能力的良好体育项目之一,是一项典型的智者运动。

(三)我国击剑运动大众化推广策略

1.注重宣传击剑运动的文化精神内涵

我们不仅要看到击剑运动外在独具个性的优雅技术动作和内在智慧的战术意识体现,还要注重培养学习者对击剑运动历史文化的了解,及其内在精神品德的培养。起源于欧洲的击剑不是一味的暴力厮杀,其内在的“骑士精神”同样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欧洲民族的绅士文化的基础,体现出优雅的贵族气质,勇敢不羁但又谦虚有礼的绅士风度,所以击剑同样也是一项内外兼修的运动。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我们要寻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将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融进整个击剑的推广工作和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来。

2.将击剑运动与娱乐、文化、艺术相融合

击剑被誉为“格斗中的芭蕾”,在2006年都灵击剑世界锦标赛的开幕式上,将击剑元素融入探戈,完美地展现了击剑的艺术性。在欧洲中世纪的一些文学作品里,有关击剑的笔墨随处可见。“法国戏剧击剑国际锦标赛”每年1届已经举办了多年。击剑运动内在的教育意义也非常突出,一代击剑名将――栾菊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称霸世界剑坛,《扬眉剑出鞘》一文曾一度激励了中国一代青年,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这位年近五十的老将经历千辛坎坷,又重新站上了奥运会的赛场上,虽然老将未能再次问鼎世界最高点,但其强烈的祖国荣誉感及顽强勇敢的体育拼搏精神对新时代的中国大众同样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3.积极与民间资本合作,打造击剑品牌文化

击剑的竞技性深入人心,许多商家将击剑运动“快、准、狠”的特点与自身产品特点相结合,以寻求合作。影响较大的巴黎“马提尼杯”男子花剑赛、瑞士的“伯尔尼”大奖赛等,这些品牌赛事无不是经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而形成,品牌赛事是大众所熟知的。因此,要创造品牌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而广播电视转播是直接生动的宣传渠道。赛事组织既要向社会奉献精彩的竞赛表演,同时还要为商业伙伴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商业的运转达到宣传击剑新的竞赛效果,通过商业运转的俱乐部能使在服务大众娱乐休闲的同时,达到击剑运动健身的效果。将击剑注入品牌文化,与现代经济市场接轨,提升其大众娱乐性,对体育名人效应加以健康利用,有助于大众击剑的推广。

四、结论

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国家着力建设大众体育事业之际,把握国家政策及有利条件,对击剑运动的大众化推广顺应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潮流。大众对击剑运动认知程度还停留在竞技层面,必须发掘出其内在的娱乐休闲性,并减弱其外在的竞技性,大力发展击剑器材装备上的科技革新;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利于深化大众对击剑运动精神内涵的了解;综合利用各种媒介,与民间资本合作,走进学校,创办我国的击剑品牌;落实政府和社会对击剑项目推广发展的资金及技术支持,以保证社会大众对击剑运动的技术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 舒建平.击剑运动融入我国大众休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3):208.

[2] 胡小明.体育休闲论[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3

插过队、踢过球、做过杂志,冯剑明的人生历经变迁。

在足协,冯剑明一干就是12年。他所亲历的那些历史,往事,无一不值得人们去阅读思考。

插队时踢球打发时间

北京南二环永定门,先农坛体育场。

现在的先农坛已经很久没有举办过专业足球比赛了,最近一次与足球有关的活动,是在2010年巴塞罗那与北京国安队比赛前,有关方面与先农坛体校签订了一份关于体育运动营养研究的合作协议。冯剑明很唏嘘,50年前,营养是一件奢侈的事,在1960年中国那三年困难时期,冯剑明被迫停止在先农坛的训练,回家休息。

冯剑明的父母都来自上海,冯剑明在家里排行第八。在这个大家族里,由于孩子太多,管理有困难,让冯剑明去先农坛足球训练班踢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每天放学后,冯建民先到先农坛接受启蒙教练李洙男、林新春和刘敏新的足球训练,跟他同班的有现国安俱乐部董事长张路和北京三高俱乐部秘书长李连江等人。

不过,冯剑明的球员之路走得并不顺。10岁时,他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吃饭成了问题,为了减少学员的消耗,先农坛体育场不得已取消训练班,一停就是三年。等到了18岁,又赶上上山下乡运动,李洙男为了让这些孩子继续踢球,曾经试图想办法让足球班的孩子都在一个地方插队,结果没能成功,张路去了陕西,冯剑明去了内蒙。他插队的地方叫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这可是嘎达梅林的故乡”,42年后,冯剑明依然自豪。

在插队两年的时间里,冯剑明靠踢球打发时间,结果在1970年被内蒙古体委足球队看中。也是那段时间里,冯剑明还遇到了一个考大学的机会,而且是北体大的前身北京体院。当时冯剑明属于“工农兵学员”,考试相对简单,文化只要考两三门功课,两门体育测试则是百米和引体向上,冯剑明的百米成绩是11秒9,引体向上做了17个,成绩表上醒目的“优秀”两字成为对他最好的肯定。1974年,冯剑明成了大学生。他高兴,体院也高兴,当时能够招到专业运动员是很难得的。

在体院,他的班主任就是圈内名宿麻雪田,班里有张路等队员。1976年冯剑明在体院入了党,入党介绍人是同班同学刘凤岩――现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

无线连里的文体兵

1977年,冯剑明大学毕业,先是被分配到内蒙青年队当教练,与此同时,63军足球队看上了冯剑明,要调他去部队踢球。当时,中国的足球运动风行一时,上至各大军区,下至每个军都有自己的专业足球队,部队球队都可以自主招入足球运动员。于是,没费什么周折,冯剑明就到了63军报到,在军部通信营的无线连出勤,每天的任务就是踢球,而且是教练兼队员。当时部队驻扎在山西,每年都进行全国军区足球联赛,比赛激烈程度不亚于现在的中超,冯剑明踢球、当兵,忙得不亦乐乎。

复员后,冯剑明回到北京。身为“前足球运动员”的他开始找工作了,他对新的工作单位的要求现在看来都很高,就是要解决一套住房。不过,拜当时北京的足球环境所赐,冯剑明还是很抢手的。当时北京职工业余足球很火,各单位都对专业运动员趋之若鹜。

最早找到冯剑明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当时北京电影学院不在现在所在的北三环里的西土城路,而在京郊的昌平县回龙观。冯剑明离先农坛附近的家实在太远,只好另外找工作,这时他已经在北京电影学院当起了体育老师,给学生上过几次体育课。

这时公交公司党委书记王东来找上门来了,王东特别喜欢足球,看过大冯踢球后,答应给大冯解决住房。房子就在北京动物园旁边,是一间两居室,两户人家一人一间,分给大冯的那间是15.7平方米,这个数字至今清晰地留在大冯的脑海里,这在当时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待遇了。房子离单位近,离家也近,更重要的是还能踢球,冯剑明辞了体育老师的职务,来到了公交公司四厂。

当时的电车总公司总经理刘国利亲自主管球队,出场踢中后卫,足见公司重视足球。大冯代表公交公司连续七届获得北京职工联赛冠军,当时北京市职工联赛水平很高,容志行、戚务生都参加过比赛。公司还报名参加了全国乙级联赛,决赛在包头进行,正是在这次决赛中,他遇到了督战的足协领导孙宝荣,与他谈了很长时间。这是冯剑明第一次与打足协有打交道。

中国足球第一新闻官

1984年,冯剑明迎来了一次人生转折,中国体育报社招聘员工,他知道后动心了,毕竟退役后,他还是想继续从事跟体育有关的工作。于是,他参加了考试,他的踢球经历和大学背景让他脱颖而出,进了中国体育报社。当时报社旗下有《足球世界》等15种杂志。冯剑明向报社承包了所有杂志,其中《中华武术》的销售量达到157万册,《足球世界》的销量也有30多万册。

1998年,中国足协进行调整,时任《足球世界》主编的冯剑明调到中国足协,担任新闻办主任――这是中国足协首次成立专门的新闻办公室,并且由处级干部担任主任。对于担任中国足协首任新闻办主任,冯剑明一直引以为豪,多次酒后吐真言:“我自豪,我是中国足球第一新闻官。”他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写一部自传,书名就叫《中国足球第一新闻官》。

冯剑明担任新闻办主任期间,国内各项赛事的采访证办理和出国采访的部分手续办理,都由新闻办直接负责。这样,冯剑明和董华、程卫经常到赛区为记者服务,跟记者打交道也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不少足球记者的心目中,冯剑明一直被视为“自家人”,因为足球记者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诸如遗忘记者证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冯剑明总是要求部下在不违背规定的前提下,给记者提供方便。也因为如此,记者从不跟他见外。曾有记者在北京出差时身上带的钱不够,直接找到冯剑明,大冯二话不说,掏出钱来借给了那个记者。

这一干就是12年,在这12年里,冯剑明给足协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1年,中国国家队冲击世界杯成功后,中国足协与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一起,举行了一台盛大的庆祝晚会,冯剑明跟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一同主持了那场晚会。“44年时间,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成功,而自己有幸参与其中,那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青少年足球的“拓荒者”

2001年3月,冯剑明进入中国足协后进行了首次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调整,他离开新闻办,担任新组建的0304办(2003年女足世界杯和2004年亚洲杯筹备办公室)主任。在这里,冯剑明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半年时间里他就在最初只有他任主任、蔚绍辉任副主任别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搭建起了百十号人马组成的2003年中国女足世界杯组委会,为两项重大赛事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2月,中国足协再次调整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冯剑明再次领命“拓荒”,组建青少部。其实当时冯剑明想到国家队,希望有机会和国家队一起进入世界足球的最高殿堂。但是中国足协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让他到青少部去做“铺路石”,对此,冯剑明没有什么怨言。

初到青少部,只有几项传统梯队联赛,赛事体系并不完备。2003年青少部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冯剑明几乎成了空中飞人,既要考察各地基地,确定青少年队伍集训基地,又要组织青少年国家队,特别是当年8月U17国家队还要参加芬兰世青赛,赛前需要组织热身赛备战。当时冯剑明还有些豪情壮志,策划了在武汉举行的八国邀请赛,想把巴西队、阿根廷队这样的世界级强队邀请来比赛。但是武汉方面的承办公司出了问题,导致这项赛事缩水,计划中的巴西队和阿根廷队没能成行。

2003年里,青少部建立起了比较完备配套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各个年龄段的联赛、锦标赛、训练营等都建立起来,以比赛带动各级梯队建设的体系初步成型,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3年8月的足代会后,冯剑明又立即行动牵头组建青少年足球、学校足球两个委员会。在完善竞赛体系推动梯队建设的同时,冯剑明也考虑到青少年足球工作需要媒体支持,他曾经设想在青少年足球和学校足球两个委员会里设置媒体后援团,但是因为青少部经费不足,而且首先要确保青少年培训,这个媒体后援团最终没有成立。

2003年底,一位民营企业家通过朋友联系到冯剑明,希望聘请他到自己的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此前也有一些俱乐部和他进行过联系,这些机会的确让冯剑明动心,他向朋友们征求意见,大家也都认为他应该到俱乐部去工作。但是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放弃了这些机会,全身心继续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2004年青少部工作最为繁忙,收获也最大。和2003年相比,各个年龄段的联赛、集训、足协杯赛都有条不紊进行,而U17和U20两支国家队都进入了亚洲锦标赛决赛,U17国家队获得冠军,U20国家队获得亚军,两队同年进入亚洲锦标赛冠亚军决赛并且获得次年世界锦标赛参赛资格,创造了中国足球各级国家队最好战绩,这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而且在此之前,U20国家队还在土伦杯上获得季军。――这是国家队在世界杯赛折戟沉沙,国家女足在奥运会上0比8惨败的背景下,青少部的两支青少年国家队和国家青年女足成了2004年中国足球的遮羞布。为了这样的成绩,冯剑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离开后大曝内幕

在足协供职12年,冯剑明经历过年维泗、王俊生、阎世铎、谢亚龙、南勇和韦迪六任掌门人,目睹了这里面发生的一切变化和动荡。能从中国足协这个大染缸全身而退,冯剑明绝对不一般。

冯剑明是1998年到中国足协报到的,当时足协的领导是年维泗,冯剑明退休时的领导是韦迪。由于接触不多,冯剑明对年、韦二人的评价不多,也比较中庸。不过对其余的4任领导,冯剑明有很多话说。

2000年,冯剑明迎来了自己在足协的第二任领导王俊生。对于王俊生,冯剑明评价不错,“在王俊生主管业务的那段时间,我主要是负责新闻工作,具体业务上没有冲突。应该说,王俊生对中国足球改革是有贡献的。”

同时,冯剑明提到了1999年震惊全国的渝沈假球案。据冯剑明回忆,“渝沈之战被调查后,王俊生跟我提过,上面反馈回来是黑势力插手,让渝沈之战的调查不了了之。这是确实的。我上次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事情,这些都不是我编出来的。当时对渝沈之战讨论开会时,我在会上的表态是保留意见,但是最后我们连处理的原件都没见着。”

阎世铎接替王俊生入主中国足协后,成为冯剑明的第三位领导。冯剑明说:“刚开始阎世铎的工作方式在足协引起了争议,他上任后就把张吉龙架空了。”冯剑明曾与阎世铎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起因是为了国奥队组队的事情。冯剑明透露:“当时我任青少部主任,按照阎世铎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计划,他的设想是成立4支1985年龄段队伍,克劳琛带一支队伍,其他3支由北京、上海、广东各组建一支,一共组成4支奥运队伍来备战。我对他组4支队伍这样的方式感到不解,就在会上争论了起来。”

2005年,谢亚龙空降中国足协任一把手。对于谢亚龙,冯剑明表示,后者先是大力提携副主席杨一民,随后又与另一名副主席南勇搞好关系,“几名足协领导看上去都一团和气,实际上矛盾重重。当时我就已经感觉到足协领导之间矛盾和问题很严重了,也提过,但是没有引起重视。”

对于谢亚龙任期内的中国足协,冯剑明不满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不民主”:“像国奥队和国家队选教练,从不跟我们足协干部研究。2008年前,总局局长刘鹏对总局项目中心的北京奥运会备战要求是备战计划必须人人心中有数 ,但是足协从来没有跟我们谈论过备战计划。阎世铎和王俊生当初为了选国家队主教练,在足协内部一共开了7次大会。北京奥运会这么大的事情,足协开过几次会呢?”

谢亚龙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下课,南勇接任成为足协领导。对于南勇,冯剑明有很大的意见:“南勇的一些问题我早就提过,南勇出问题,上头也有很大责任。在今年初,扫赌反黑开始,南勇被捕,在足协整风的廉政动员大会上,上头和足协纪检干部都说,现在查出来南勇的问题你们要深刻反思。当时我也说话了,我说不是我们没觉察,没有反映,我们在前两年每年的人事考核会议上,都反映了南勇的问题,也向总局人事司干部反映过,你们可以查查会议记录。还有跟我单独谈话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在总局人事干部考核档案里,白纸黑字。问题没有引起重视,这就是上头的责任了。”

冯剑明接着表示:“南勇在工作中是一手遮天,有些事应该先民主后集中,但是他们是先集中后民主,对工作和下属不尊重不信任,造成了人心涣散,工作积极性很低。就连我们中层工作起来也很累,人际关系都很紧张。一些好的工作作风和程序都没有能够延续下来,比如阎世铎每周四召开办公会,每周从不间断,从谢亚龙开始就取消了,重大事情不商量,都是悄悄就定了,没有一个正常的工作作风。这些我们都反映上去了。”

最反感儿子踢球

尽管自己几乎一辈子都在和足球打交道,但冯剑明并不希望儿子冯雷也进入足球圈子。

冯剑明对冯雷要求很严格,从儿时一直到现在。“小时候,我爸爸对我学习要求很高,而且他坚决不同意我踢球。所以,我踢球的时间比较晚,直到念初中时才开始接受专业训练。那时我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成绩很好,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保送我进入人民大学读书。我爸爸那时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要求我读书,上大学,因为他觉得如果踢球,退役后难以有好的出路。但是我实在太喜欢踢球了,所以,并没有遵照爸爸的意见。”

冯雷走上足球之路,并不来自于爸爸的培养,但与冯剑明当记者时的职业却有着很大的关系。“我爸爸从小就反对我踢球,所以一直没有教过我。我之所以很喜欢足球,主要是小学时一放学就跑到他们的编辑室,因为那时爸爸还在杂志社工作。那时编辑室内都是各种世界足球的图片和资料,我看多了,不仅很熟悉,而且更加喜欢足球了。” 冯雷说,“爸爸以前也踢球,曾在内蒙踢过,他那时踢得很好。如果不是,我爸爸肯定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球星了。”

在冯雷眼里,冯剑明是一个性格直爽、刚强,但是情感并不细腻的人。“我爸爸脾气很直,做事也比较讲究实事求是。而且,他是那种做事很认真的人,一旦投入了,甭提多累多辛苦,他也不当一回事。我想,这和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吧!不过,他不是那种懂得表达情感的人,所以,我和他很少打电话,有时候一个月都不通一次电话。”冯雷说,“他总不在家,我妈妈对他意见可大了。当然,这也没办法,都是为了工作。”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4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1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与成绩

(一)磨合新的监管体制,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初步搭建起全新的食品药品监管平台

1.基层监管机构分批到位。食品药监系统机构改革以来,我局新设立了8个内设机构,下设了稽查大队、药检所两个下属单位,全县31个乡镇设立了31个基层监管所,并按计划分批到位运行。目前,赤城、蓬南等9个老区所在地的基层监管所已正式投入运行,全部在乡镇政府落实了办公场所,保证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基础办公设备设施如期到位。

2.基层监管队伍逐步到位。投入运行的9个基层监管所配备27名监管人员,其中赤城、蓬南等较大片区到位了5名以上监管人员。同时,我们加大了基层监管队伍培训力度,开展了监管业务培训、行政执法文书制作培训、现场执法操作演练培训等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3.我县设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我县设立了以县食品药监局、畜牧食品局、质监局等27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委县政府协调议事机构——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修订了《蓬溪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并定期组织召开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联席会,及时通报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进一步完善了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机制。全县31个乡镇及城南经管局也分别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明确了工作职责,并在全县493个行政村、54个社区各确定一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及时调整充实了基层协管员队伍。

4.建立起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法制办、农业局、畜牧食品局等部门联合召开了蓬溪县打击食品药品农产品违法犯罪联防联控工作联席会议,建立起打击食品药品农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首次将打击食用农产品、畜禽产品违法犯罪纳防联控工作机制重要内容。为全面、有力的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农产品、畜禽产品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全县食品药品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素质

坚持以思想建设促能力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声有色。一是先后为联系点鸣凤镇七星村免费送去中药苗黄精2000多株,价值2200元的农肥20多袋,慰问留守儿童12名,送出儿童书籍等慰问物资近两千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联系社区南北街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并开展党员义工日活动,帮助社区清扫街道4条,清除广告牛皮鲜30多处。二是组织职工集中学习共13次,集中学习达50余课时。通过深入农村、走访企业、开门纳谏广泛征求班子及成员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建立整改台账。三是针对收集整理的问题对机关考勤制度、财务报销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依法行政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扭转了部分职工慵、懒、散的工作作风,加强了财务报销和公车使用的管理,扎紧了财务开支的口子,禁止执法车辆私用、滥用,切实改变了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和弹性执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三)在探索中创新监管,合理划分局所队监管事权,初步建立全新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

1.合理划分局所队监管事权。在充分调研、实践磨合的基础,出台了《蓬溪县食品药品监管事权划分方案》,对局机关各业务股室、下属稽查大队及各基层监管所的事权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各责任单元在三品一械以及行政许可、案件查处等具体业务工作上的职责,厘清了权责界限,确保了各机构工作运转协调通畅。

2.优化食品行政许可流程。推行了行政许可事前指导和基层监管所行政许可负责制,提前介入提供许可指导服务,优化了行政许可事权配置。出台了《餐饮服务、食品流通行政许可事前指导服务流程》《餐饮服务、食品流通行政许可办事程序》,辖区监管所负责派员对辖区内申请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和受理后现场核查,局、所之间办证审批资料内部流转,授权窗口首席代表全权审批,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上半年,我局共受理办结了各类餐饮服务许可101件,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101件;受理食品流通许可申请346起,其中设立申请177件,变更申请4件,延续申请150件,注销申请15件,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172件。

3.建立药品生产驻厂监督制度。针对药品生产源头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台了《实行驻厂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向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派出驻厂监督检查小组,每周至少现场监督检查一次,每个月提交监督检查报告,重点督促企业深入贯彻实施新版GMP,强化对药品生产质量的动态监管,做到监管关口前移、监管重心下放,有效消除药品生产质量隐患。截至目前,已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16次,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执法车辆16台次。

4.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根据新整合职能职责,我局及时制定出台了《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从事故应急预警、现场处置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作了相应规定,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机制,提高了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四)突出监管重点,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全力构筑全新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线

1.狠抓日常监管不放松。对全县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夯实日常监管基础。一是对全县78家学校食堂进行了拉网式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持证的61家学校食堂实行量化评级和等级公示。二是重点推进实施新版GSP。将新版GSP的宣传和实施工作纳入药品监管工作重点,及时召开了新版GSP培训会,编印发放了新版GSP培训手册,要求药品从业人员必须全员掌握新标准、新要求。督促企业加快实施进度,目前已对2家批发企业、6家零售单店、60余家连锁门店实施新版GSP的情况进行了督促抽查,对药品批发企业进行了约谈,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实施新版GSP工作推进会,督促药品经营企业制订改造实施计划,依据新标准及时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体系文件,尽快适应新要求,力争按要求尽早通过新版GSP认证。三是加强基本药物、特殊药品监管,推进不良反应工作,对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监督检查4家次,基本药物使用单位监督检查76家次,对具有经营资格的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药品批发企业监督检查4家次,对医疗机构使用特殊药品情况监督检查76家次,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3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6例。四是明确落实专人负责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及时处理辖区企业预警信息4次。五是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测并及时移送同级工商部门进行处理,共移送违法药品器械广告4个。

2.推进专项整治力度。在开展了上级安排的食品专项整治“亮剑行动”、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专项整治、桶装水专项整治、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违法经营儿童鱼肝油专项检查、婴幼儿食品及配方乳粉销售监管、问题奶粉清查等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开展了卤菜烧腊专项整治、粉条加工专项整治等自选动作,共计检查食品企业797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708人次,执法车辆932台次。开展药品专项整治“亮剑行动”、药源性兴奋剂专项检查、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药品购销渠道专项整治等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共计检查药化单位92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23人次,执法车辆146台次。上半年,查处各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37件,对29件一般程序案件进行了复核,处罚没款24.8万元。完成重大活动餐饮保障12次,29天。完成药品抽验92批次,其中5批次不合格,完成食品抽验41批次,其中3批次不合格。妥善处理食品药品安全举报投诉25件。

(五)培训与宣传相结合,切实加强宣教工作,努力营造全新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氛围

上半年,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培训、卤制品作坊食品安全培训,组织开展了省运会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对食品流通环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现已培训各类食品安全管理、从业人员500余人次,培训仍在进行中。

利用节假日、重要宣传时点和节点,组织执法人员上街头、进社区、到农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等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共10次。活动现场共印发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上万册,接受群众咨询达千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管力量依旧薄弱。机构改革后职能职责大幅增加,新增监管机构及监管人员不能满足现有职能职责的履行,加之各监管所尚未配备执法车,又面临监管对象数量多、覆盖面大的监管实际,导致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二是上半年开展的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亮剑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个别企业有反弹现象。

三是部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较差,法律观念淡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即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扎实开展好第一环节回头看、谈心交心,认真撰写对照材料,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搞好党员民主评议,做好建章立制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查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明确改进措施,确保“”方面问题改彻底。

二是进一步在人员划转的基础上通过公招、选调等方式充实基层监管所人员。对监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稽查执法技术等全方位的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的素质。积极争取资金及项目进一步落实执法车辆、执法服装等执法取证装备、设备。

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好药品“亮剑行动”,以亮剑行动为契机,全面抓好药品生产源头、药品流通、药品使用各环节以及特殊药品、药品电子监管、基本药物、疫苗、急救用药等重点部位、重点品种的日常监督与专整治工作,落实好生产企业驻厂监督制度,加快推进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实施新版GSP,加大对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四是继续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摸底调查及一户一档工作,为日常监管及专项整治夯实基础。深入开展桶装水专项整治,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整治,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切实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有效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五是加大稽查执法和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挖掘查处一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大案要案,在全县起到震慑警示作用,形成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南通 体育 业余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南通的骄傲,南通籍运动员创造了一日三金的神话,这样南通就走出了林莉、葛菲等7位奥运会冠军,赵剑华、吴健秋等8位世界冠军,自1992年奥运会以来,连续五届奥运会届届拿金牌、届届出新人,这在地级市里面是绝无仅有的,国家体委包括省体委非常看重南通的体育工作,国家体育方面的领导把南通誉为“世界冠军摇篮”。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现状进行了解,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运用。

数理统计法:摘录南通在每年省比赛中输送奖和贡献奖排名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访问法:对教育局、体育局、南通档案馆有关专家、领导,以及南通业余体校教练员进行访问。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南通市向江苏省输送队员情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南通共向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498名,其中,传统优势项目输送运动员330名(参见表1)。

多年来,南通市的输送贡献一直位于全省前列,在2001、2003年还获得输送贡献奖第一名。90年代以来的各届江苏省运动会,南通在输送奖和贡献奖的排名均位列前3名(参见图1、图2)。这充分证实了南通与其他城市只比输送不比金牌数的体育策略是正确的、是成功的。

3.2南通市教练员情况

南通的教练员队伍规模不大(参见表2),全市共有教练员116人,其中高级教练24人、中级51人、初级39人,其他5人。市级业余体校共有教练员(只统计在编在岗的,含教育系统的教练员)45人,其中高级教练11人、中级15人,县级业余体校共有教练员71人,其中高级教练11人、中级35人。教练员的总数及从事项目数远远少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由于人员少,往往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量,但由于注重教练员培训教育,狠抓业余训练管理,所以产生了很好的效益。

3.3南通市在训运动员组成情况

全市共有 831 所中小学校,中小学生总数826346)人;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有8所、受训学生有1347人(参见表3)。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三集中468人、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走训220人;如东县少儿业余体校三集中人数85、走训人数20,通州市少体校三集中人数100,启东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三集中人数33,海安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三集中人数176,海门市业余体育学校三集中人数90 、二集中人数17、走训人数10,如皋市少体校三集中人数113、走训人数15。

3.4 训练条件、训练经费与奖励情况

(1)训练条件。南通训练条件经过了一个很艰难的发展过程,例如击剑项目一直没有剑道和标准的场馆,在2003年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终于建成了一所标准的击剑训练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击剑项目训练和办赛条件;游泳项目目前已有18所游泳池,只有少数对青少年开放,多数都要收取费用;体校乒乓球训练场所比以前有所改善;

(2)训练经费。南通市政府每年给各优势项目划拨训练经费约10万元,包括器材损坏的费用和比赛经费。调查显示,我市运动队在平时训练中,学校只是在赛前的集训期补贴一点,而且运动员在训练中,能量消耗大,需要足够营养补充。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仅靠有限的划拨经费和父母所给的生活费是很难保证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补充。可见南通的训练经费有必要增加。

(3)奖励情况。教练员、运动员奖励来源于专项经费,由省体育局拨给市体育局,再奖励给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员只要比赛成绩达到优秀的水平,就能领取一定数额的训练补贴,省比赛冠军每月补贴伙食费310元,前3名补贴260元,前8名补贴210元。

3.5目前存在的困难

(1)场馆不完善。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些项目的设施不完善,例如体校乒乓球训练馆内无冷气,夏季训练馆内不通风,很多小运动员在训练时由于运动量过大,体力透支较为严重,冬季训练又不能取暖,所以季节变更对训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跳水没有室内场馆,在冬天只好延长陆上训练时间,缩小了水陆训练时间的比例,阻碍了学生训练成绩的提高。

(2)训练经费不足。目前训练主要经费的来源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的拨款,社会团体和个人赞助所提供的经费很少,经费来源相对比较单一,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的财力有限,造成训练经费不足。

(3)教练员断层。调查发现有些优势项目的教练员出现了断层,例如南通排球教练员主要是汤国辉和夏勤两位,年龄都超过了45岁,从年龄结构来看无后继人,这对南通市以后排球运动员输送是不利的;另外跳水只有一名年轻的24岁教练。

(4)选材困难。南通体育目前最大的困难是选材难,部分有运动天赋的好苗子招不到。主要原因是有的家长反对子女从事体育训练活动,担心运动训练影响文化学习,最后体育没有发展空间,文化成绩也没学好,反而耽误了学业。即使有的小学生参加了训练,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任务的加大,训练时间越来越少,在小学最后一年他们干脆就不训练了,有的升入初中后开始停训。另一方面原因是有些优惠政策是短期的,而且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政策的实施受阻,成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4 对策研究

4.1政府拨款和民间集资相结合

资金投入上,政府拨款占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民间集资可以通过企业广告的推广、民众共同参与等手段获得资金,以此补充项目运作经费不足和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

4.2 搞好教练员队伍建设

据调查有些项目教练员出现断层,对年轻教练员队伍的培养不够, 年轻、老教练员交替磨合得不是很好,培养年轻教练员的工作确实是当务之急。有必要从全方位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提高教练员的能力与执教水平;有必要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力度。

4.3 继续扩大后备力量

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选材标准和训练大纲,提高运动员成材率。同时也要抓好普及工作,扩大宣传,培养儿童运动兴趣。一方面继续利用、发扬现有业余体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传统体育学校抓起,加入击剑、体操、游泳等优势项目,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才体系,从而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雁,王海滨.中国击剑科研状况分析[J].2004.

[2] 仇建生.南通体育文化现象研究.南通大学学报,2006(6).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青奥会;实践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09-05

Abstract:As an eternal brilliant Youth Olympic Games, Singapore YOG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s frug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detail management and executive capability and fully display the city spirit, national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image. Singapore Youth Olympic Games provided important references and enlightenment to Nanjing YOG of advanced theory of running competition, rich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efficient work methods.In order to host a successful YOG, leave rich YOG legacy and valuable spiritual treasure to the world Olympics. We need to position Nanjing YOG accurately,bring up distinctive competition theme, make out pattern of running competitions earlier and plan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program(CEP) reasonably.

Key words: YOG;Practice of Experience;Enlightenment

2010年8月14日―26日第一届夏季青奥会在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举行。笔者有幸为期一个月考察了新加坡青奥会组织工作,这是一届“启迪心灵”的青奥会(罗格语),给世人留下了精彩和永恒的灿烂。

1 新加坡青奥会场地设施简要情况及特点

新加坡青奥会共设26个大项,201个小项。青奥会许多比赛项目的设项与奥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主要是不少项目,如击剑、自行车、乒乓球、铁人三项等都存在男、女混合编组和跨国、跨洲运动员混合编组的情况。这给运动员统计注册、竞赛组织编排工作等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新加坡青奥会26个比赛项目共有18个比赛场馆。

1.1 新加坡青奥会场馆设施简单、实用,功能齐全

这与国际奥委会对青奥会场馆设施的定位要求相一致。国际奥委会对青奥会申办的要求是承办城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场馆设施,除非确实没有可供比赛的场馆,需要新建以外,原则上不新建体育场馆。同时,新加坡相当一部分已有的体育场馆是用于大众进行日常健身和运动的,没有观众看台和功能用房。新加坡青奥会许多比赛场馆都是按照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体育场馆设施标准的低限准备的。绝大部分比赛项目的观众看台都是临时搭建的。特别是比赛场馆的大部分功能房是集装箱改造或塑钢板搭建成的房子。工作人员餐厅则是用防水布搭的棚子,很简单,但满足办赛需求的功能房一应俱全。

1.2 新加坡青奥会对训练场馆数量要求较多

新加坡青奥会大大小小的训练和热身场馆大约有30多个。根据国际奥委会要求,青奥会所有参赛运动队来新加坡参加比赛,即使被淘汰,也不能立即回国。(奥运会或其他综合性运动会,一支运动队如果被淘汰,一般会立即离开赛区回国)要留在新加坡参加各种体育和文化交流推广活动,直到闭幕以后才离开新加坡。在新加坡期间,当地组委会有义务提供训练场馆,保证这些运动队有规定的训练时间。这也是青奥会有别于奥运会和其他综合性运动会的特殊之处。因此,新加坡青奥会对训练场馆数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足球比赛只用1个比赛场地,但训练场地需要7个,篮球比赛场地2片,但训练和热身场地需要7片,击剑比赛需要5个剑道,而训练和热身则共需16个剑道。不少其他项目也是如此。

2 新加坡青奥运筹备工作的四个特点

2.1 机构设置少、人员精简,效率高

这一特点在组委会各个部门都能体现出来。以体育和场馆部为例,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体育和场馆归在同一个部门。体育分部下设政策和运行、竞赛、体育展示三个处。机构少,人员精简,工作人员仅有100多人。曾经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竞赛工作的组委会人员介绍,体育和场馆部即使人员翻一倍,在200人以上也属正常。体育和场馆部确实是一支精锐部队。每个人都很能干,每个人手头的事情都很多。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可开交。有几次,我想就一些问题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他们几乎都没有一点空闲时间。以前常听说,新加坡是世界上最高效的政府之一。现在看来确实是名不虚传,不仅其政府如此,精简、高效在新加坡青奥会的组织筹备过程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2.2 场馆建设、改造突出节俭办赛的理念

新加坡青奥会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甚称“节俭办赛”的典范。约有46%的比赛项目场地和70%的比赛项目观众看台都是临时建筑,绝大部分比赛场馆观众座位不到2000个,人数最多的足球场观众座位仅有6000个。26个项目中,射箭、赛艇、皮划艇、击剑、柔道、摔跤、拳击、跆拳道、手球、铁人三项、自行车、篮球12个项目比赛场地为临时场地。射箭是在大草坪上搭建的临时场地;赛艇、皮划艇是用海边泄洪水库建设的赛道;击剑、柔道、摔跤、拳击、跆拳道、手球比赛场地在新加坡国际会展中心的三个展厅。击剑、手球共用一个展厅;柔道、摔跤共用一个展厅;拳击、跆拳道共用一个展厅。以上12个项目的观众看台都是临时座椅,赛后即拆除。大部分功能房是集装箱改造或塑钢板搭建成的房子。工作人员餐厅则是用防水布搭的棚子,很简单,但满足办赛需求的功能房一应俱全。和新加坡相比,南京的比赛场馆设施条件优势很明显,训练场地则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体育场馆。但因为新加坡青奥会是第一届,没有范例可循,是青奥会的试验田。南京作为第二届青奥会的承办城市,理应在场馆设施等硬件条件和其他方面做得比新加坡更出色,成为青奥会的范例和样板。这也是南京为国际奥委会、为青奥会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历史的里程碑意义。

2.3 工作计划细致、详实,注重细节

新加坡青奥会的各项工作计划、流程制定得很详实。工作落实的时间节点都一一标明。特别是可能存在交叉的工作,边界确定得很精当。真可谓细微之处见真功。例如,小到像电源接线板等由谁提供都在工作计划中写得很明确。各责任主体都按照各自工作范围落实工作,避免了相互扯皮、打架的现象。又如,不仅全部固定比赛场馆有无障碍通道,就连所有的临时场馆也都配建了简易的无障碍通道。这集中体现出新加坡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再如,有些比赛可能要到晚上很晚才结束,在这些比赛场馆运动员混合采访区的上面都装有一排四盏高亮度灯。这是考虑到混合采访区是摄像记者集中拍摄采访运动员的地方。如果比赛结束得较晚,光靠赛场灯光,混合采访区摄像记者的拍摄效果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混合采访区上方挂上一排灯,则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这也展现出新加坡青奥会工作的细致入微和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4 执行力强,落实工作雷厉风行

8月3日我们去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场馆调研。网球场地上是一片狼藉,功能用房和临时看台都在24小时不停地抓紧施工。决赛场地的涂层还没有刷。篮球场地也正在搭雨篷,比赛场地地胶也没来得及铺设。乒乓球、羽毛球比赛馆内则在安装照明灯,地胶也没有铺。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担心场地和看台等设施在比赛前来不及完成。但仅仅过了4天时间,当我们7号再去看时,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场地设施、器材、功能用房等已经全部落实到位。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新加坡人超强的工作执行力。

3 新加坡青奥会值得南京学习借鉴之处

3.1 新加坡青奥会的先进理念

3.1.1 充分挖掘并提升赛事的价值与理念

新加坡充分理解并挖掘首届青奥会的价值与理念,在宣传和展示方面着力体现NO.1、First-ever、inaugural、ink history,在主题口号上鲜明地提出blaze the trail。充分将第一次、首届、书写历史、奠基意义展示出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确,第一让人永远铭记,新加坡的名字将会与青奥会的历史永远同在。同时,首届青奥会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将文化教育与青少年体育赛事成功结合起来,以赛事为载体、为平台,充分展示奥林匹克文化价值与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共生相融的特色。可以这样说,新加坡成功举办首届青奥会,尽管因为筹备时间短,但丝毫遮掩不了它的开创历史blazing the trail光芒。罗格在闭幕式上评价说,一直相信新加坡能办好首届青奥会,但没想到能办得这么好!

3.1.2 充分将国际赛事与国家形象展示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是眼球经济和体验经济,注意力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是生产力。新加坡积极谋求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一直致力于谋求小国大外交、小国大声音,扩大自己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而新加坡成功举办首届青奥会的确成为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提升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3.1.3 充分展示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国家的软实力

新加坡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的国际化的国度和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城市文明素质较高。新加坡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东西方文化共存,多元文化共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管理,市民的从容自信、开放开明、大度包容、文明和谐已渗入城市精神气质,而国际奥委会在此地举办青年奥运会,正好契合新加坡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而新加坡举办方也很好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二者共同的品质是追求,重在文化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新加坡举办此项赛事,更好将国际奥委会关于青年奥运会的价值理念即卓越、友谊、尊重,以及文化教育倡导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文明和谐、健康生活等理念以具体生动的实践展示出来。这是新加坡的城市软实力,也是它的国际竞争力。

3.1.4 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09年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负2.1%,2010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增长率高达18.1%。经济增长率的大幅提升,青奥会功不可没。在青奥会筹备过程中,全球媒体持续关注新加坡,聚焦新加坡。特别是新加坡青奥会开幕式在风景秀丽的滨海湾举行,其舞台背景是刚落成开业的滨海湾金沙大酒店。通过开幕式对全球的现场直播,滨海湾金沙大酒店作为新加坡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造型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通过青奥会这个宣传平台,新加坡以其优良的社会治安、优美的城市景观和环境、超强的软实力展示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现出“赤道附近最优美的旅游国家”形象,吸引了大量的世界各国游客涌向新加坡,大大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

3.2 新加坡青奥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3.2.1 赛事活动推进项目化

举办青奥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化运作与推进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成功经验和高效工作方式。新加坡基本上学习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坚持项目化运作的理念,将各项赛事和活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运作推进,实行经理负责制。如有场馆经理、竞赛经理、器材经理、成绩经理、媒体服务经理、队伍接待经理,各个经理下面又有具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层级明确,职责清晰,工作推进高效。

3.2.2 工作标准流程化

国际奥委会对各项比赛活动工作都有明确规定,新加坡青奥会按照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严格根据流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很少有推诿扯皮现象。

3.2.3 社会服务规范化

新加坡社会服务规范,社会保障有力,基本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公交地铁在赛事期间不用动员,都能高效有序运转,这些都为赛事成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细节上讲,新加坡国展中心内的6个项目全部租用的场地,水电、空调保障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没有写进租用合同,新加坡国展中心还是每天有人检查安保、消防、卫生,充分体现社会服务规范有序。

3.2.4 科学技术现代化

新加坡有现代化四通八达的地铁、公交系统;比赛有现代化的安检系统、现代化灯光设备(手球与击剑比赛用的是德国PRG公司的,安装保障调试全部由公司负责),从大到开幕式显示屏、主火炬;小到比赛场地测量、消防检查仪器等都体现了高科技、现代化。

3.2.5 赛事组织人性化

本届青奥会充分体现人本思想,这也是奥运会价值理念之一。比赛活动安排充分体现青少年特点,项目活动组织也活泼生动,青奥村活动安排尊重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所有安检人员服务用语文明,志愿者亲切热情,媒体服务、医疗服务、交通服务都充分体现尊重人性的特点。

4 新加坡青奥会对南京青奥会的五点启示

4.1 南京青奥会筹备工作要突出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

体育比赛具有即时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即时性是指体育比赛时间很短。赛事的筹备时间往往比较长,特别是国际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像奥运会、青奥会的比赛筹备周期则达到七年和四年。但比赛时间很短,仅十几天时间。对单个项目比赛来说,往往只有三四天时间。不可重复性是指体育比赛一旦举行,比赛结果产生,比赛就结束了。不可能再重复举行比赛。体育比赛自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要求办赛和保障工作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失误和差错。同时,确保比赛按时、有序、成功举行也是综合性运动会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像青奥会这样的世界级、高水平、高规格的综合性运动会,更是要确保各项比赛按预定要求,顺利圆满地完成。为达到上述目标,在筹备工作中,必须强化和突出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办赛和保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竞赛这个核心展开。

结合新加坡青奥会有关项目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新加坡青奥会对以竞赛为核心的办赛理念强调和贯彻得不够。特别是赛前的单项模拟演练、试运转对竞赛方面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考虑得不够充分。模拟演练和试运转都考虑到赛场出现火灾情况的紧急处理。各个场馆都举行以消防为重点的演练。但对与比赛密切相关的场馆设施、设备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考虑得不很周全。消防方面的演练是必要的,而且必须要认真做好。但失火在体育比赛中属小概率事件。体育比赛中出现得最多的,或者说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与竞赛相关的。如,竞赛的计时计分设备、灯光、音响设备、竞赛器材出故障,接送运动员、裁判员、官员的车辆安排有问题,延误比赛时间等这些与竞赛相关的问题出现得比较多。但新加坡青奥会的赛前演练对这些与竞赛相关的问题不够重视。以至于篮球、游泳比赛都出现意外情况,并且对这些情况的紧急处置不得力,导致比赛现场直播出现中断情况,特别是游泳比赛现场直播中断达20分钟。这在国际大赛中还是非常罕见的。篮球比赛的赛场是临时性场地,利用的是乌节路商业街Scape商场旁的一块空地搭建的篮球场。场地和观众看台上面搭建了防雨篷。有一天突降暴雨,持续时间较长,积水把赛场上空的一小片防雨篷压塌了,记录台和技术统计的电脑等设备被砸坏。幸好当时进行的是篮球技巧挑战赛,不是正式比赛。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游泳比赛则是在现场直播时,游泳馆内的一排灯突然出现故障熄灭。场馆人员立即找人去检查故障。花了20分钟时间才找到故障原因,排除故障继续比赛。这说明赛事筹备和赛前演练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对比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没有作充分的考虑和预估,更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新加坡青奥会部分比赛项目中出现的竞赛方面的问题,对南京青奥会办赛筹备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因此,南京青奥会筹备工作要突出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

4.2

南京青奥会要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立组织机构,招募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

机构精简,人员精炼,既是好事,但又是一把双刃剑,蕴藏风险也比较大。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成立时,临时招聘了一批工作人员,由于薪酬较低、业务不熟悉、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有一些骨干人员中途离去,给筹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后又从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抽调固定工作人员才得以顺利完成筹备工作。同时,人员过于精简,导致许多工作管理粗放,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新加坡人工作责任心强、效率较高,但新加坡基本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才启动青奥会筹备工作,时间较短,再加上缺少承办国际综合性赛事经验,没有预料到比赛的工作量,在筹备工作中一人承担过于繁重的任务,后又临时增添助手,工作造成一定的被动,比赛筹备推进相对较慢。人员高度精炼,缺乏余地和弹性,势必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很强的能力,要承担相当大的工作量,一旦出现工作人员离职,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风险也非常大。建议南京青奥会组委会要充分考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立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有薪酬的工作人员,不能过于依靠义工和志愿者,否则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

4.3 要活学活用新加坡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单项竞赛组织体系

新加坡青奥会单项竞赛组织实行的是竞赛和场馆团队运作模式。在竞赛和场馆团队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竞赛经理负责落实单项竞赛组织筹备事项,场馆经理根据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需要,负责做好场馆运营工作,为竞赛组织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顺利落实提供场馆服务和保障。此外,还有媒体经理、后勤经理、人事经理等分别负责宣传和媒体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人力资源等工作。各方面工作负责人各司其责,分别落实有关工作,为新加坡青奥会单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竞赛和场馆团队的单项竞赛组织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工作进行磨合。而现实情况是竞赛经理往往在青奥会筹备周期开始时即投入工作,而场馆经理则是在场馆建设或改造完成以后才开始投入工作。因此,他们之间的磨合时间往往比较短。磨合时间不够或两人工作上不太协调往往会造成单项竞赛筹备工作落实不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进度。新加坡青奥会部分单项竞赛组织过程中就存在明显的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不配合、不协调的情况。我国的综合性运动会,像全运会、城运会的单项竞赛组织一般采取单项竞委会的模式。这一单项竞赛组织模式在多年的办赛实践中被证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的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单项竞委会与竞赛和场馆团队相结合的单项竞赛组织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南京青奥会单项竞赛组织在吸取新加坡青奥会竞赛和场馆团队模式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单项竞委会的组织模式。我们觉得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更有利于单项竞赛筹备工作的有效落实。

4.4 场馆器材标准要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竞赛组织工作要严格按计划和时序进度抓好落实

综观新加坡青奥会竞赛组织工作,不少比赛场馆设施标准较低,竞赛组织工作滞后。新加坡青奥会竞赛筹备工作计划确实非常详细,关键工作的时间节点明确。但在实际筹备过程中,许多工作并没有按照计划和时序进度抓落实。相当一部分场地设施、器材都是按照国际奥委会低限标准准备。竞赛筹备更是滞后于计划安排和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有组委会工作人员曾这样开玩笑说:新加坡青奥会的筹备时间是两年多,实际只用了几个月。就是说到了今年年初,许多工作才开始上发条,紧起来,造成了许多工作仓促和慌乱。例如,网球决赛场建固定看台还是临时看台,到7月底才确定下来。比赛前十多天,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跳水、铁人三项、赛艇、皮划艇等不少项目的场馆的灯光和竞赛器材装备还未落实到位。因此,建议南京青奥会一方面要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紧扣时间节点狠抓工作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的完成要有适当的提前量,这样将有利于各项目组织测试赛和举行整个竞赛的联调和试运转。

4.5 南京青奥会竞赛工作要注重四个方面的协调配合

4.5.1 体育和场馆部内部的体育分部和场馆分部需要相互配合和谐有序地开展工作

体育部和场馆部是综合性运动会别需要强调协同工作的两个部门。体育部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单项国际体育组织提出的要求,提供符合比赛要求的场馆设施和竞赛器材装备等。对比赛和训练场馆提出竞赛方面的要求,是体育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场馆部负责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因此,这两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工作显得特别重要。体育部和场馆部要经常在一起沟通、研究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各项目比赛和训练场馆的要求。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要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要求去做,要制定详细的场馆建设和改造计划和方案,按照时序进度检查和落实比赛和训练场馆建设和改造任务。

4.5.2 电力保障部门与体育和场馆部要加强工作的协调和配合

有序、高效的电力供应和保障是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像奥运会、青奥会这样的世界顶级综合性运动会,绝大部分比赛项目都需要进行现场直播,这对体育场馆的电力供应和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的规划设计环节,电力保障部门就需要与体育和场馆部门及电视转播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了解体育比赛和电视转播对电力的需求和要求,在建筑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比赛和电视转播工作对电力的需求,在场馆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按照规划设计方案中对电力供应和保障的要求,逐步落实比赛和电视转播工作对电力保障的需求。

4.5.3 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要加强工作的协调和配合

竞赛经理是由体育部提出建议名单,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批准,根据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落实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人员。竞赛经理在筹备单项体育竞赛过程中,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贯彻执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单项比赛和训练场馆、竞赛组织工作的要求。场馆经理负责比赛和训练场馆的运营和管理,为单项竞赛的组织实施,提供场馆设施方面的保障和服务。因此,在单项竞赛组织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单项竞赛组织工作进入到场馆化运行阶段时,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协调一致地开展竞赛组织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场馆经理要根据竞赛经理提出的竞赛组织工作的要求,提供一切竞赛所需的场馆设施保障条件和服务。

4.5.4 场馆经理与场馆建设、改造方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场馆经理负责比赛场馆的运营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场馆运营管理,保障各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落实。场馆经理必须对比赛场馆特点、设施状况、功能等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在场馆的建设和改造环节,场馆经理就应提前介入工作,了解场馆建设和改造情况、设施、设备状况,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努力实现场馆的建设、改造与竞赛筹备及场馆赛时运营管理无缝对接,这样有利于场馆化阶段竞赛组织工作的统筹推进,有序落实。

5 对于南京青奥会的粗浅建议

发展中的江苏和南京应抓住举办青奥会这一机遇,依托高水平的赛事及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展示和推介中国、江苏和南京的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努力把南京打造成国际知名城市,提升江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1 找准南京青奥会定位,提出鲜明的主题

新加坡青奥会注定会以ink history、blaze the trail开创之作的地位而被世人铭记。南京如想超越首届青奥会,一定要把主题设计好,为自己定好位,把鲜明的主题、明确的定位贯穿到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深入到南京近几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5.2 及早规划办赛模式,提出明确的操作标准

可及早谋划办赛模式,积极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沟通协调,以高标准、严要求办出世界高水平的青奥会,办出中国特色和南京特点;同时,将办赛规格标准化,为青奥会留下宝贵办赛经验和遗产,这样才能在青奥历史上为南京书写浓重的一笔。

5.3 找准契合点,展示江苏南京形象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发达国家办赛事仍需借助提升社会影响力。广告学中有一句话,就是如果几天没你的声音,世界就会将你忘记。这也正是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Nike每年都投入巨资做广告的原因。所以发展中的江苏南京更需要通过主办赛事活动,找准青奥会与城市精神的契合点,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明程度。一是大力转变市民素质教育理念和市民行为方式。积极培养更加开放、大气、更富活力、更有激情的城市文明特质。南京的城市精神与青奥精神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也是南京取得青奥会申办权的优势。南京可借此机会展开城市精神大讨论,积极向市民问计策,深入讨论南京的城市精神与青奥会精神理念的关系,积极宣传奥运精神和奥运理念,特别是要广泛深入地发动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可以通过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法进一步提炼南京城市精神,将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卓越的理念注入南京人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心理,继续以“第一才能赢、追求卓越、崇尚完美”的理念筹备组织南京青奥会。二是积极转变城市经营理念。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环保健康的城市为目标,重点建设国际化或区域化金融服务中心(新加坡的MONEY CHANGER随处可见)、总部经济,凸显休闲旅游特色(新加坡城市地图随处可见,可供免费取阅),学习世界通用语言,提升城市规划和道路管理水平。三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行业作风。举办青奥会需要举南京市甚至是举全省之力,通力工作,协调配合。协调沟通顺畅是新加坡办赛圆满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须积极学习新加坡人更少的权力意识,更多的敬业、服务、责任意识,要在全市更加坚定不移地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行业作风,真正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南京的整体形象,真正实现“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理念。

5.4 结合南京实际,谋划有创意的文化教育活动

可以南京为主,结合江苏省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文化教育活动的策划。一是做好筹备期间的本省特别是南京市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文化教育活动应常年不断,让本地青少年首先享受办青奥会的带来的文化体育方面的快乐,普及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比如美术音乐修养、健康饮食、环保理念、节约意识等。二是做好赛事期间的文化宣传教育。可做出特色,留下遗产,不要像新加坡那样, 尽管准备建设青奥会博物馆,但闭幕当天下午,绝大多数文化教育设施都被拆除,没有痕迹,有些遗憾。

5.5 借助青奥会,提升体育现代化水平

可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成立课题组,结合江苏及南京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抢抓机遇,又好又快推进南京乃至全省体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学习新加坡learn to play计划,将全民健身活动落到实处。学习新加坡learn to play计划,可发动各单项体育协会的力量,在体育社团会员统计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及年度实施计划,在江苏全省开展普及项目运动、倡导科学健身。二是大力开展业余训练,积极争取更多的江苏队员参加青奥会,努力培养出新一轮的奥运冠军。三是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竞赛人才。赛事临近期间,争取有更多人才参加到项目比赛筹备组织工作中,为江苏、为南京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竞赛管理人才,进一步全面提升全省办赛的国际化水平。四是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结合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寻求江苏及南京体育场馆业、体育装备业、体育健身业在青奥会期间的发展机遇。五是进一步宣传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真正培养全省人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体育意识的现代化,为推进全省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贡献。

虽然新加坡青奥会的关注度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肯定,但是作为下一届青奥会的主办城市南京,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继承新加坡的经验,更是肩负着开创青奥会基调的重任,可谓是青奥会的“成人礼”,尤其是国际奥委会提出的青奥会的初衷,即青年在参赛过程进行文化交流的乐趣,需要在南京进行更大程度的彰显,这就需要南京抓住青奥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奥林匹克文化继承方面的机遇,这样才能彰显青奥会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丰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新加坡青奥会竞赛工作指南.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2] 新加坡2010青奥会品牌保护政策.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3] 新加坡青奥会人力资源制度.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4] 新加坡青奥会场馆功能用房规则.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5] 余守文.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 唐小英.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8] (美)小罗宾•阿蒙•理查德,M•索撒尔等.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体育赛事的经营分析.国家体科所,2001.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英国;新大学运动;大学;政府;关系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工业革命逐步深入开展,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蒸汽机的普及应用和铁路建设浪潮的高涨,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大飞跃时代。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使整个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首先大规模的近代化社会生产需要大批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也需要大批能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以推动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面对时展,英国传统大学却越来越保守,甚至抵制经济社会的需求。“19世纪以前的英国大学曾起过多种重要作用,但没有一项与技术有关。”[1]新大学运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其主要目的是转变英国大学职能,促进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大学运动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激发大学和政府都自觉地重新审视彼此之间的关系。英国政府日益深刻认识到大学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对大学的发展不能再听之任之,主动干预和积极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大学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新使命的遵循与新职能的履行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单凭大学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来自政府的强有力支持,由此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协助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种种意图。

一、新大学运动发生前(17世纪至18世纪)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状态

17、18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依旧维护中世纪大学传统,对于社会的变化、科学的兴起持保守、事不关己的态度。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往往都是大学之外的机构训练出来的,大学的主导课程仍是神学、古代经典、诗韵,数学和其它科学被拒之于“象牙塔”之外,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为教会和政府培养高级神职人员和新贵。守旧模式决定教学内容落伍,教学水平处于较低状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英国新型大学的发展。从17世纪开始,面对社会发展需要,一批英国有识之士开始寻找应付迅速变化的社会需要的道路,发展近代科学成为他们主要的探究方向。早在1570年,H·吉伯特就构思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纲领,提出了建立包括数学、医学、军事和法律在内的学术总体机构的计划。后来E·博尔顿在1617年提出建立皇家学院的计划,F·基纳斯顿在1635年提出关于建立教授近代科学的学院的建议。[2]这些计划和建议最后都遭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反对。与封冻在冰河期的大学不同,这段时期大学之外的世界异常丰富多彩:产生于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传统在这段时期发展起来,而近代自然科学也开始形成。因此,大学之外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带给大学以深刻的触动,如果大学再不改革,再不走出中世纪的阴霾,再不跟上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它就有被其他机构取代的风险。[3]事实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排斥态度,遭受到社会多方面的批评,甚至使自己陷入生存危机。两所大学因为缺少一批献身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学者而蒙受损失,包括社会声誉的降低和国家地位的削弱,并直接导致两所大学学生入学人数的减少。到了18世纪,牛津大学大部分年份的入学人数都在300人以下,而在入学人数最低的1750年至1790年中,有一年的入学人数只有182人;同牛津一样,剑桥大学从18世纪30年代起每年平均入学人数也在200人以下[4],而在1564年入学人数是450人,1578年接近550人,1629年超过650人。

“冰河期”的英国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因为大学教育涉及到统治阶级接班人的培养,而这个时期英国大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目标就是为教会培养虔诚的牧师,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统治者”。[5]1642年内战前夕,英国有87%的牧师[6]、至少80%的治安法官和行政长官[7]上过大学。正因为大学如此重要,使得朝廷(政府)与教会激烈争夺对大学的控制权。16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成功,独立于罗马教皇,亨利八世成为英格兰教会首领,实现了政教合一,朝廷势力在权力争夺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大学日益表现出摆脱教会控制,而依附于朝廷的倾向。1636年,牛津大学颁布一个章程,它承认王室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学校要向国教教主作“效忠宣誓”。当时大学的成立,必须获得由皇室和国教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否则不允许建立。不久,英格兰国教的胜利影响到苏格兰,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联合法》(the Act of Union)颁布后,英王每年给苏格兰4所大学拨款,借此对其进行控制。第二,英国大学基本上沿袭着中世纪自治传统。1571年颁布的牛津与剑桥大学法案特许这两所大学成为法人[8],从此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都无权干涉大学内部事务。当然,国家对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认可也是有限制或有条件的,即大学必须不干预政治,或者不依附于教会。第三,到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统治地位逐渐巩固,但其对大学的控制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政府的职能仍然主要局限在政治职能上,社会管理职能还比较薄弱;二是大学自治传统所形成的天然反控制意识还非常强烈。总之,17、18世纪的英国大学成了政治宗教斗争的重要对象,朝廷和各教派都想控制大学,给大学下达了种种条条框框,使大学承受着比以前更多的束缚。另一方面,大学为了维护自身学术自治与自由权益,与外界政治势力、宗教势力或其它外界势力进行着有策略的反控制斗争。

二、新大学运动时期传统大学系统面临的冲击

击剑协会工作计划篇8

看到1998年第12期《销售与市场》介绍著名营销策划专家斯剑先生正筹建国内第一家专业营销集团公司,甚感欣慰。特别对斯剑先生独具慧眼和胆魄深表佩服。市场如战场,何况营销网络的构建必须要一定的专业营销公司认可加盟。这需要大家相互间理解、认同,更需倡导者牺牲无数心血和宝贵时间同各加盟公司周旋、沟通,寻求支持。此实乃一项跨世纪的网络系统工程。有感于此,这里就营销网络建设中之疑问,提出仅供斯剑先生参考。

文中提到以8家营销公司为基础,先建网络之框架,实明智之举。但每省原则上只选择2家公司做加盟成员,我以为不妥。因文中提及的1999年年底前发展到50家成员公司,最终目标为100家,可以说,此营销网络构筑工程不为不庞大。斯剑先生可曾考虑过,这么大的营销网络,每省只2家加盟公司,此网是否织得太疏?市场的竞争是激烈残酷的,特别是一种新的产品问世,时间就是金钱。现今厂家模仿产品的制造能力不可小觑。如每省仅靠2家营销公司去拓展市场,则需无限精力和耗费大量时间。任何产品只有抓住有利战机才能占其利而赢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商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其影响本地或左右外地市场的能力非常小,或根本没有此能力。新产品进入市场,一切等于从零做起。尽管各成员公司都拥有(并非控制)一定销售网络,但这些销售网络处于松散状态,一且其下属销售网络受到其他厂家产品利益引诱或冲击,马上表现出不堪一击、七零八落,如水袭沙,纵然再好的营销策划也无计可施。特别是加盟营销公司因自身地域环境、市场信息反馈等堵塞,也鞭长莫及。营销网络庞大,特别是全国性的,确对产品制造商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试想:一旦产品进入网络销售,能在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看到其产品,哪家不想是傻瓜。然偌大中国,仅靠100家营销公司去拓展市场,像市场前期调查、铺货、产品信息反馈、竞争对手产品调查等(暂不考虑产品在各市场的差异性),所花费的时间不容置疑。最头痛的是一笔巨大的广告费,推广费等,非一般企业力所能及。这企业的生产规模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方行。试问有如此生产能力和规模的企业又有几多?既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又如何处理、协调?建议斯剑先生在一省之内搞省地联网,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既把网织得密织得全,又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进网销售的机会。   网络销售目的:一、降低中间流通费;二、加快产品流通速度;三、保护销售者合理利润。所以,网络构筑必须本着“大而全、全而细、细而密、密而通”的原则。庞大的网络光有柱子不行,还要借若干小网络补其缺,填其漏,方才能形成一张有用的网。千疮百孔之网何用之有!织网如建房,空其梁而无墙,既不能挡风遮雨,何称为房?   斯剑先生谈到凡网络内各营销公司均能享受到企业在广告,推广营销及集团总部与厂家制定的完善营销方案等,如各种市场推广方案及广告策略。然天下无包治百病的药,不可能所有市场均能适应无针对性的营销策划。市场上风云变幻无常,每个市场都有其特殊性。环境差异,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地方习俗等等均是直接影响产品拓展的因素之一。所以,诚如斯剑先生所云:“凡搞策划,前导是调查,营销策划是在对营销区域实施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不知斯剑先生讲的营销策划,广告策划是否针对具体营销区域而定。   对于加盟集团公司的成员要求是民营营销公司,自有一定道理。但斯剑先生在文中始终没提到对成员公司进行培训的话题。这对庞大的管理颇难的营销网络良性发展是致命弱点。现在企业界流行企业文化,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网络营销不同于其他销售方式,最注重团队作战力量,如庞大的军队,如没有政委、指导员把将士们凝聚成一团,打起仗来可想而知。网络营销的精华就是培训。加盟公司的经理或业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其公司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物。如果营销网络想长久地发展成为国内甚至世界上享誉的网络营销集团,首先的工作是帮助成员公司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培训出善经营懂管理的营销人才。只有大厦的根基扎得牢固,大厦才能永久直插蓝天。   价格是营销网络得以长久发展存在的关键因素之一。集团总部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确保网络内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性。网络内最易出现内部成员相互窜货,低价倾销等行为。解决方法是制定统一直销价并建立一套市场违规处理方法。网络内各成员凡网络内产品销售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直销价。 愚心里酝酿网络营销已久,只是理解较肤浅。今看斯剑先生一番宏伟计划后,原先不解之处幡然得之。结合斯剑先生发展思路,班门弄斧,谈点个人之观点,供先生参考。   营销网络总体发展思路之看法:

一、以汇丰公司为中心   以省级营销公司为依托,以地级营销公司为基础,组建国内大型的专业营销集团公司。实行股份制并引进加盟连锁制。   1.集团公司实行股份制。省级营销公司为集团公司股东。   2.地级营销公司实行加盟连锁制。向集团公司缴纳加盟费。   3.全面导入CI,统一公司名称,统一标志,统一门店装饰。   4.实行电脑管理,集团公司同厂家、省级公司、地级公司同时联网,实行网上管理,交流产品等。   具体分析如下:   以汇丰公司为中心联合各省级营销公司成立股份制集团公司。互相帮助,相互牵制。首先形成一张大网。唇齿共依,患难与共,坚其梁而不与塌。对地级公司实行缴纳加盟费后,特许网络内产品,享受网络内各种优惠。因其利益跟集团公司挂钩,特别是加盟费的缴纳,对其形成约束,促其不敢私自违反网络内产品市场规则。同时,因地级公司的加盟,此网织得有条有序,不疏不密,恰到好处,对大、中、小企业均构成强烈的吸引力。力大者进大网,力中者进中网,力小者进小网,灵活选择。   加盟费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地级公司的门店统一装饰。二、培训费用支出。每年对经理级高级管理人才进行2次培训,对业务精英每年进行4次培训。此费用主要指聘请讲师工资、资料费、办公费等。三、集团公司发展建设金。   集团内部实行电脑化管理。所有管理文件,进网企业状况及产品、企业的广告及推广费用及策划、产品合同之签订等均可足不出户,一步到位;网络内各成员间产品互换、沟通等其他资料实行共享;全面导入CI,树立企业形象;充分体现企业专业性、网络化、实力型。   二、网络管理及市场监控   实行集团公司对股事会负责制,省级公司对地级公司负责制,即塔尖问塔底负责,基层服务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基层的管理。集团公司在省级公司设立办事处,主要为本省地级公司服务。地级公司每年必须按其销售网络内产品销售额的l%提取上缴省级公司,取得市场承包权。   网络营销管理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各成员公司地处全国各地,不宜走松散型之路。网络内各成员与集团公司要有经济利益制约。否则,如沙遇水,一触即散。市场是复杂的,人的理智情感更是善变。惟有控制了网络内众成员切身利益,方能驾驶这艘巨大的航母。

以上仅是对网络营销建设中的一点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指导。

上一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乡贤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