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5 00:56:11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1

一、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使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服务领域、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

(二)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正式投入运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00家以上,在孵企业3000家以上,孵化器总建筑

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为我省集聚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企业。

二、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目标,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此同时,加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多元化、实行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应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和闲置房屋参与孵化器建设,并大力推进与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专业性孵化器建设,特别是鼓励、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联合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级财政都要安排资金,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四)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和扩建项目用地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各地应按“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先安排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和扩建项目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国家和地方预算内投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涉及城建等有关规费,报经相应权限机关批准后予以减免。

(五)科技企业孵化器按有关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为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对符合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条件的,可先在民政部门核准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并可同时享受国家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优惠政策。

(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对申报并获得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创新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小额资助项目等,各级财政科技经费要给予配套扶持。

(七)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为鼓励符合“毕业”条件的在孵企业离开孵化器,提高孵化器的利用率,孵化器所在地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企业在当地落户,并可按“毕业”企业和所交纳各税的数量,制定对孵化器的奖励政策,专项用于孵化器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配套的公用服务设施,可按国家和省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有关政策,由企业在申报纳税时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办法,同时报主管税务机关登记备案。

三、积极为入孵企业和人员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八)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省财政每年在省级财政科技经费中安排一定的经费,与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结合,用于扶持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

励。

(九)鼓励风险资本对在孵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凡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本省孵化器在孵企业高新技术孵化项目(产品)的,可按其投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享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在孵企业高新技术孵化项目(产品)因开发失败而导致的损失,符合财产税前扣除条件的,可以申请财产损失税前扣除。

(十)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要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品种,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主动做好在孵企业的信贷服务工作。各类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要积极为在孵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允许在孵企业以其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知识产权向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担保机构负连带责任担保的在孵企业高新技术孵化项目(产品)的担保金,符合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条件的,可以申请税前扣除。

(十一)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活动,引导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维护孵化器、在孵企业及创新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帮助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申请联系制度,对在孵企业及创新创业人员申请有关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应按有关规定给予财政专项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或在孵企业,应积极推荐其成为国家或省专利试点示范企业。

(十二)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人才享受各级政府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人才交流中心要积极为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推荐和人事等服务,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工作。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所急需的外地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办理引进手续,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省孵化器负责人及其管理骨干的组织培训,提高孵化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十三)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各孵化器要借鉴国内外创办孵化器的成功经验,为在孵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发展与境内外企业孵化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孵化器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十四)完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公开并完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条件、申报认定程序和在孵企业及“毕业”企业的相关条件。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评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园;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一、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变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岗位需求随之产生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创业者成为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锋,创新创业精神成为这个经济时代的核心精神。作为国家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创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教育部联合其他八个部门实施新一期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新一轮的计划培养八十万名创业大学生。在不断的利好政策刺激下,各地的创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李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刺激大学生这个弄潮儿群体站在时代改革的浪尖之上。高校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普遍开设了创业基础相关课程。清华大学首设了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级创客;江苏省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打造“优师、优课、优赛、优学”的“四优”发展格局,意在依托高校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如何将“教育、实践、孵化”三者打通,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园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 我国创业孵化器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87年~2000年)。伴随着改革春风的脚步,经济模式的转型,“创业孵化器”一次被从外国引进过来,但是这一阶段仅仅是“探索”,孵化器更多的是政府的一种政策行为,创新创业意识较为模糊,孵化器企业提供的服务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建立的孵化器主要是面向社会人员。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04年)。随着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科技力量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一阶段,科技部等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促进文件,孵化器的数量、规模快速增长,这一阶段孵化器的企业提供服务具备更高的科技含量。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北京等地的11家部级创业孵化器开始面向在校大学生,各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开始成立。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2005年~2013年)。据国家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1 239个创业孵化器,孵化器实现收入近5 000亿元,净投资额132亿元,科学技术专利7 000多项,新提供约118万工作岗位,有力的带动就业。各项数据都创出新高,可见创业孵化器发展的巨大贡献。这一阶段,我国高校的创业孵化器得到教育部门的扶持,大学生创业也有了极大的热情。

第四阶段:新阶段(2014至今)。随着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网联网+技术的推广,创新创业的热潮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这种热潮还在持续。加以政策的扶持、社会资本的进入,大学生创业得到很大的支持,各高校的创业孵化器不断发展壮大。

三、 我国高校创业孵化器管理模式――以南京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园为例

1. 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建立与发展。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5年10月成立,是由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财经大学联合设立的一个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实体,它的重要一个功能就是培养和建构创业和创意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首批入驻企业30家,其中注册企业28家,企业法人为本校在校大学生的有19家,校内注册21家。月营业额在1万元以上的有12家,营业额低于1万的有6家。创业企业盈利状况方面,9家盈利丰厚,11家收支平衡,8家稍有盈余,2家处于亏损状态。无论大学生创业是为了赚取生活费以解决生活问题,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生依托高校创新创业园做了大量的尝试。但是园区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良好管理模式来提升入驻企业的质量和存活率,帮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并逐步做大做强。

2. 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孵化器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组成要素的系统反映,高校创业孵化器的管理模式是若干个相互作用的要素的有机结合,其使命是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孵化器管理模式主要有三个要素:

决策系统:机构设置及职责、规章制度。

实施系统:入园筛选机制、孵化器日常管理、企业考核机制。

支持系统:创业导师管理、创业基金管理、基础设施要素、创业氛围管理。

(1)决策系统。

①机构设置及职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设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规划,负责创业建设的指导与推进。创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改革发展办公室、校友会秘书处、团委、工商管理学院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有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相关人员组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专家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为:研究解决大学生入园过程中的困难,协调入园企业与地方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入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创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下设创新创业管理的建设和发展规划,指导创业服务工作和入园企业的创业活动。

②规章制度。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十分注重孵化器规章制度建设,先后制订了《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园管理办法》《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园协议书》《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且在创业园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

(2)实施系统。

①入园筛选机制。入园项目的审批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和11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申请审批,创业学生提交入园材料。所需材料包括:创业企业申报书(可附发明专利材料);商业计划书(可附专家推荐材料);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企业章程;企业负责人简历及身份证明复印件,企业股东或合伙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校内注册企业填写的校内注册登记表及校内注册执照复印件;社会注册企业的营业执照证书复印件。校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申报企业从项目的适应性、可行性、前沿性、学生综合能力、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被专家指导委员会推荐的企业报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的企业签署创业园入园协议,经过这一系列的评审程序,最终合格的企业搬迁入园。

②创业孵化器日常管理。企业负责人在接到进驻创业园批准通知后一周内,应尽快与学校创业园签署正式的合同。创业企业每个月度及年度须填写“创业园进驻企业季度、学期经营报告”。“季度经营报告”于下季度初五个工作日内、“学期经营报告”学期末前统一报学校创业园。对于未报送“经营报告”或工作无进展的企业,停止执行实施计划。于1个月内按规定纠正、补报的,恢复计划实施;逾期不纠正、补报的,中止计划实施。

③企业考核机制。学校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运行情况按照季度、学期进行考核评比,对于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在资金、学分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确认。对一些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经营状况较差或由于自身经营给学校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企业,学校有权给予罚款、警告或劝退的处分,对于违反国家有关法规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3)支持系统。

①创业导师管理。为一步做好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及时推进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成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专家委员会。由校领导任委员会组长,统筹创业园的建设。委员会通过对自荐和推荐的导师按导向性、实践性和专业性进行筛选,并且对聘请的创业导师发放聘书。创业园成立之初,共聘请校内创业指导老师5名,政府创业指导老师3名,企业指导老师8名。对每个入园项目同时指派至少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②创业基金管理。创业园的创业基金来源主要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拨款、校友及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和第三方投资公司支助参股。创业基金5%用于创业园日常管理与运行、创业园入园项目专家评审、创业基金项目专家评审、优秀创业项目奖励、创业园项目培训与辅导等费用,其余全部用于资助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③基础设施要素。创业园的物资设备是其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物资设备的购置可行性论证、购置、使用、调拨和报废等全过程实施管理。加强物资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物资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资源充分共享,提高使用效益,杜绝闲置浪费和公物私化,保障大学生创业园工作的顺利进行。

④创业氛围管理。创业园通过创业实训、创业培训、举办或参加创业大赛等创业文化活动,用来营造学校创业实践的氛围,具体做法包括:引进世界知名企业,构建实训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引进“全球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每年组织培训;学校通过校园网的网络资源进行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宣传与经验交流,形成辐射作用;开展创业成果展、学生学术交流会、教师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名家讲座、创新文化周等主题活动,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每年组织开展“创业名人进校园”主题活动,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丰富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积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宣传工作,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组织创业大赛,选拔推荐优秀创业项目。

四、 创新创业园的完善路径

1. 在政策上重点改善创业环境中的金融、教育、服务和文化等环境条件。中国创业环境虽然在逐渐地改善,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创业环境条件除了在有形基础设施上是评价最好的以外,在金融支持、政府项目、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探索,为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应该按照高起点、公益性、开放式的要求,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咨询辅导、孵化服务,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 打造“分层次、有体系”的创业导师队伍。按照师资专家化,对象全面化,方向多样化,面向高校、专业协会、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选聘就创业指导专家,建立由名师专家、骨干教师、企业家和主管部门人员组成的分层次、成体系的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创业沙龙等。通过导师引导甚至带领学生进行启发式创业实践教育,培育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分析力,提升学生的战略管理、资源整合、项目管理等技能,引导大学生真正感受创业,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

3. 对于创业孵化器的的兼职和专职的人员保障。高等院校从建立自身的学习模式开始就着手建立自己的专职和兼职的教师队伍和教师行政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校积极倡导以专任教师对于学生的项目进行指导,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智力的某种内在张力和偏好。一方面,在专任教师的聘任基础上要对专业导师的培养和认定,学校要在这些人员的职称评聘、后勤都关心的问题要予以深切关怀和解决。这样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教书育人的理念,在新时期,我们要依靠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于创业孵化器人员进行考察或者使用,这样有利于提升学校探索自己产业孵化器的内在含义和外在延伸题。另一方面就是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训课程的创新活动。学校要在总体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有导向性的引导学校的各专业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活动,特别是实验实训和实验课程的建设。在教学研究项目中,加大对全校性和专业性的创新创业类教材的建设力度。

4. 优化活动载体,把创新创业园打造成“有文化有温度”的创业社区。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学院和学生社团要开展各类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同时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平台等,形成“在校大学生――创业园实践基地――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的良性系统,助力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创业,成功创业。把创业园打造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立的企业。建立创业园社交网络平台,定期举办内部联谊会或交流沙龙,进行理论、实践或专题案例研讨,共享资源,形成良性生态圈。

5. 进一步完善创业园服务机制,管理与关怀同步。加强创新创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创业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创业园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建立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树立典型榜样人物,开展榜样人物巡讲,扩大活动的影响面和覆盖面。与此同时,由于孵化器内的创业企业呈现多种多样,且面临着复杂的形式,需要较高的高素质人员参与对创业孵化器的行政运行中,从而提升创业孵化器参与市场运作的效率。因此,必须提升创业孵化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人员规范,也就是说,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创业园的管理与运营。

五、 启示与展望

1.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园的孵化器管理模式实际是一个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的产业管理新模式。在当下,创业企业的自主发展不但依靠顽强的企业精神,更重要的是企业所背靠的创业园对他们的创新和自身的造血,从国家到地方创业孵化器的建立,其实都在围绕着一个命题:创新。唯创新才能发展,唯创新才能有未来。

2. “创业孵化器”是高校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在企业竞争力也在凸显自身的权威和重要地位,高校理论模式的研究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时候,那么这种现实需求自然就向理论的高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现实情况下,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得不到转化。一方面,由于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和很长远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高校的重任在培养人才,这种科研成果转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高校在“不务正业”。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园孵化器的成功表明:科技成果转化在一定的环境下可以顺利转化并且得到一定的应用。

3. 创业孵化器是大学服务于社会和当地民生的重要载体。大学不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现论和实际活动的创新之地。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对于美国高科技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开启了高校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先例。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科技转化和理论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升级,将高校服务于社会和当地经济建设的目的作为科技园的重视理想模式,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校社合作”的具体代表之一。

参考文献:

[1] 许国彬.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及其经验借鉴[J].青年探索,2013,(2):39-44.

[2] 吴道友,钟平.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24-226.

[3] 宋柏红.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创新型模式分析――以上海相关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17):14-16.

[4] 孟新,胡汉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系统的构建及其实现评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44-151.

基金项目: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立项课题“基于社会保障制度大学生就业创业效应的探索研究”(项目号:2016ZD062)。

作者简介:吴小明(1983-),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副研究员,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南京财经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3

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源于美国硅谷,是跟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发展区域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企业孵化器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企业孵化器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世界上已有25360多家企业孵化器,其中,在美国拥有1820家,欧洲拥有4365家,目前中国有980多家,湖北省有80家,武汉市各类企业孵化器达35家。

企业孵化器拥有5大特征:共享孵化场地、共享孵化服务、孵化企业、企业孵化器服务人员、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广大科技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办公场地和孵化条件,帮助创业人员把技术和成果尽快形成产品投入市场,提供各种孵化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扩大企业规模,为社会培育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首家高新技术孵化器,也是中国首家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公司化运作的企业孵化器,同时也是中国孵化器事业的源头所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秉承“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宗旨,致力于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孵化器发展之路,一直专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投融资策划、网络、培训、物业、餐饮、通信等各类服务。22年来,已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103家、孵化科技项目900余项(其中部级项目161项),毕业企业681家,成活率在75%左右,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使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中、小企业孵化经验,其中凯迪电力、三特索道、凡谷电子、楚天激光、国测科技、银泰科技等毕业企业均已成长为国内著名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创业中心已累计提供就业机会66000余人次。

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首创性地提出孵化器产业化的理念,并以创业人社区建设为方向,尝试产权式孵化器的新模式。同时,通过联盟孵化,构建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市场接入服务中心,建立跨区域的孵化网络接口和共享资源平台,为国内外企业突破地域空间限制自由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武汉东湖孵化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部级孵化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对武汉市及东湖开发区的广大中小企业的引进入驻、培育孵化、基金申报、中介等一系列孵化服务功能,也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作为中小科技企业孵化摇蓝的重要体现。

国家为了加大对孵化器建设的支持力度,于2006年初由国务院统一下发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该政策文件中在其第二部分“税收激励”的第十三条明确提出“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研究制定必要的税收扶持政策”。根据这一纲领性的文件精神,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于2007年8月20日正式出台了“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的财税[2007]121号文件,该文件是第一次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有关税收政策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也有较大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其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孵化器认定条件以及孵化企业认定条件的硬性规定。

该文件对于孵化器资格认定明细确规定“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孵化器是否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各项条件进行事前审核确认,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科技部于2008年(国科发火[2008]156号和2009年(国科发火[2009]169号)分别了通过税收政策审核的部级孵化器名单,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都名列其中。但文件中规定其孵化企业的认定条件由当地税务主管部门审核实施,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企业注册地及办公场所必须在孵化器的孵化场地内;二是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孵化器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三是企业在孵化器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3年;四是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200万元;五是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六是企业租用孵化器内孵化场地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七是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且《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项目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

根据近年各地税务部门对孵化器税收减免申报审批程序及工作过程来看,要求武汉东湖孵化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孵化企业的引进和筛选上多下功夫,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做好事前税收策划,具体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4

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 198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截止2013年底,全国被科技部认定的部级孵化器504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培育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社会化,增进就业、新增税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为给入孵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仅靠孵化器自身来扶持是不够的,必须有效地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只有把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互动的合作与利益共享机制,并有效地运用于创业服务之中,必要的创新创业资源是企业创业成功的重要支撑,创业企业可以借助孵化器对创业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孵化器通过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使自身加速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载体、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者和整合支持自主创新资源的大平台。

一、进一步加强孵化器网络化建设

加强孵化器信息化管理和行业之间的联系,建设区域范围内孵化器产业资源数据库,以便于相关资料的统计和查询,促进孵化器之间合作交流,并为在孵企业间的信息、交易和合作提供空间和便利条件,采用专案管理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式的专业服务,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孵化器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惠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降低孵化企业的创业成本。

二、进一步加强孵化器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合作

加强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的合作,对接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其他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与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的互利共赢模式。通过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对入驻企业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指导,并与一些重点院校建立技术依托关系,为重点企业的重点项目进行个性化服务。这种资源整合的平台建设产生一种资源放大的功能,不仅企业方便了,这些服务机构也获得了利益。同时,可根据行业的技术特征,鼓励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专业领域的公共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基本的技术研发、产品或工艺设计等服务,以及数据、软件、装备、设施等共享资源,如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研发过程中,需进行反复的试验和检测,特别是电子产品,对试验检测的要求更高,建立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测试等方面的服务。所以,孵化器可对区域内的光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建设电子产品研发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如工业设计类孵化企业可建立快速成型服务平台等,电子信息。与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联合建立中试车间和厂房,为企业提供技术集成、中试开发、小规模产品试制等方面的服务;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专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渠道,为企业提供联合研发、技术交易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孵化企业可以就近得到专业性的、深层次、最廉价的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另一方面,这些公共平台还可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这将有利于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进一步促进孵化器跨区域或区域间的合作

通过建立孵化器联盟或孵化器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搭建孵化器交流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从而达到信息互通、优势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探索建立一种互动、互助、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建议地方政府研究制定相应的财政分配制度,对于从孵化器毕业后到开发区或园区产业化的企业产生的地方财政收入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实现双方共享,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孵化器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对接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5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工作环境,是新经济时代交新技术企业由雏形到新生的“子宫’。企业孵化器一经问世,便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催生。催熟的利器。因此,利用企业孵化器催生高新技术企业,便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之一。

企业在企业孵化器里运营的初期九通过优化其内部结构,使之具有独立的成熟的经营能力以及相应的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有了风险投资家的直接介入,高科技企业便会一飞冲天,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发展起来。如果企业孵化器仅仅是早期开发,是高科技企业孕育者的话,那么,风险投资便是高科技企业的接生者。新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实现企业的腾飞,也就成为了新经济时代另一创业规则。

例如,网景公司凭借风险基金和纳斯达克上市,乘internet之东风,一夜之间从一名不文变成了拥有20亿美元资产的企业巨星。雅虎尚未营业就被风险投资公司确认他所拥有400万美元的资产了。雅虎成立刚刚一年,两位创业者就从穷学生一跃变成令世人瞩目的亿万富豪了。可以说,在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些拥有高新技术,甚至只是一个好主意\只是具有高智力的创业者,通过企业孵化器的孵化、风险投资的推动,顷刻之间就会成为具有亿万资产企业的当家人。

在新经济时代,创业不论资历。20岁的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公司,戴尔15岁创办戴尔电脑公司,网景公司创办时马克·安德森只有25岁。这些年轻的创业家们拥有的不是资历,而是智慧,这就是新经济时代特有的创业规则。对世纪学生创业的崛起又一次突显了这一创业规则。一、利用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规则1.企业孵化景营造新经济的创业环境

传统经济无法想象这样的事实:企业可以孵化,企业能够孵化。企业孵化器是新经济带给新世纪人们的一个杰作,一个奇迹。

企业孵化器起源于美国,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方式以及其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和促进新企业创业的目的,在新经济浪潮的滚动中,企业的形式不同,因此认识也不尽相同。

美国著名的孵化器专家lalkaka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成功的小企业与盈利的企业。其特点包括:精心挑选有潜力的新建或处于初期阶段的企业;为每个租户提供指定的空间、提供接入通讯与办公等方面的公用设施;负责训练、开发与协助新生企业的小规模管理队伍;提供获得法律和金融方面专业服务的渠道;可以接受的房租和服务收费;企业进驻孵化器三四年后,将“毕业”离开。中央与地方政府通常支持这种机构的建立并在运营中给予帮助,但孵化器本身一般实行企业化运作并经过最初几年运营后达到经济独立。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所推动的“企业创新中心”是类似企业孵化器一样职能的综合系统。该委员会认为要唤起沉睡的创业家精神,必须运用社会及行政的力量通过审慎的步骤,创建新的创新型企业。因而欧共体积极地创建“企业创新中心”,为潜在的创业家提供支持与服务,包括进行创业家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有关建立企业和准备商业计划的咨询,等等。按照欧共体委员会的看法,这类企业创新的中心基本特征是:进入运营中期后,应能自负盈亏;以标准化的形式提供一揽子服务与支持;具有一套选择潜在创业家的程序。这样一些企业创新中心将为欧洲制造业的小企业的复兴作出贡献制造业的小企业要获得新生,必须建立与世界技术和市场系统的联系。企业创新中心作为这种世界联系的子系统,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企业创新中心还利用多种现存的系统、网络和计划项目,将创业家与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活动相结合。运营一个企业创新中心意味着各种因素结合起来用于创业家的培养过程。

英国学者认为创新中心就是临近研究或开发机构的一幢或一组建筑,在其中为来自研究机构或商业机构的个人或团体准备了可以短期使用的工作、生活空间,以使其得以进行战备研究或开发等活动。该中心的管理团队将有以下功能:

①提供秘书人员、办公设备和会议室与洽谈室等共同设施;

②就研究成果在本地区工业和商业上的应用的可能性进行调研;

③提供对使用大学和企业的商业上的应用的可能性进行调研;

④为办理税收、执照、市场开拓和商业发展等提供建议。

对于德国来说,“大多数企业孵化器基于这样的概念:能够改建成可容纳10至30家小企业的建筑。其中具备为所有创业家服务的公用设施,包括装备良好的办公室和会议室、秘书及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设施的费用在租房之间均摊牌,租房可以在房租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德国学者认为,创新中心具有如下特征:

①创新中心聚集一些当地的年轻企业,其中多数是新建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集中于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非常需要外部咨询,在启动期特别需要资金但没有抵押或担保能力;创新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一般办公及服务设施、一系列共用服务。提供建议、信用以及与中介机构的联系渠道等。

②创新中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在其它情况下自然生长起来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工环境。该环境的特点是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大量聚集与新企业的快速成长。因而,在选址方面,已有企业较密集,是创新中心选址的主要条件;其次是一般服务机构如金融机构、咨询与信息服务机构等以及高素质的研究机构的存在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③创新中心在“内生到地区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生型发展战略没有传统的注重对企业的财政补贴等,转而注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种战略,既要提高现有企业的活力,又要增加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创新中心作为一种实体,在这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个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在创新中心里,可能会得到许多益处,如通过使用创新中心提供的公用设施和服务,降低运营费用;被创新中心选中共进驻创新中心而获得较好企业形象;较易获得咨询机构的服务;获得创新中心在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并得以建立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在创新中心扩大经营规模;与创新中心内的其他企业进行接触并建立商业联系的可能性;由于创新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而获得金融机构资源等。

虽然各国对企业孵化器的看法不同,但形成一个共识是:一般来讲企业孵化器是指在新经济时代一种侧重于营造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创业环境,它可以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其目的是成功地协助创业者创造出充满创新战略的企业,及时地为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企业有组织地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其有步骤地迅速发展。

一般来说,企业孵化器的运作过程中通常存在许多明显的特点:入驻的企业往往正处于发展的早期或初期,具有发展潜力,并且必须经过审慎选定;孵化器为每一个入驻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工作空间、企业运营所需的基础设施,例如通信和管理设施;孵化器要负责训练、开发和帮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供有关的法律和金融方面的专业;租金要合理以使新建企业不致负担过重;入驻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以后,创业家取得了相应的业务“资格”,则必须从孵化器中“毕业”,另觅场所扩大发展规模。

因此,企业化孵化器一般包括生产车间、办公用的房屋和通讯等办公设施及行政、经济专家和秘书人员。其目标设定于“为经过挑选而进人孵化器的新建企业提供低价的生存条件和相关信息,帮助企业制定、评审、修订业务计划,组织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创业者的各种技能,使新企业迅速成长,在几年内离开孵化器独立经营。”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开办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始于决定成立孵化器并着手进行调研,止于确定了办公地点并开始受理企业进驻申请。这一过程要花费很大力气,要准备详尽的工作计划,包括可行性论证、运营计划等。

(2)开办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注重实际经济效益为目标,较少考虑创新问题,为了尽快吸收企业进入孵化器,以便创收,及早还清债务,往往不加选择地接收企业进驻。租户中包括不少已站住脚的公司。同新办小企业相比,它们较有把握交付租费。这时,孵化器与租户公司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传统的房东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虽然也提供后勤服务,但很注重孵化器应有的管理咨询等服务。当租用公司占满了孵化器的场地之后,这一阶段就结束了。该阶段可能持续1一3年。

(3)业务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是孵化器达到收支平衡,至少是房租收取基本与维持生存的费用相抵。在这一阶段,孵化器一般开始与租户建立业务协作关系参与管理,并逐步完善接收步骤与企业毕业的标准与程序。

(4)成数阶段

该阶段有两个特征:能够对各种租户公司提供很体面的管理咨询服务和完善的后勤服务;申请进入孵化器的公司数大大超过其接纳能力。这时,孵化器已有较严格的企业接收标准,以保证其中新开办的企业中,能力强的企业占较大的比例;已依明确的程序进行孵化企业的周转;孵化器的收入来源不仅有租费,还有投资所盈利润、租户公司产品销售提成、管理咨询所得等。在该阶段中孵化器是一个盈利的机构。

在孵化器运作过程中,优秀的管理队伍是企业孵化器成功运作的核心和关键,通常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团队应该具有以下的标准:

第一,管理人员平均年龄要年轻化,教育水平要高而且具有国际运作的能力:

第二,企业孵化器总经理应聘请高素质、高水平、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如下:能独立参加国际会议或交往活动;会计算机,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有较强的公共活动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经贸知识。

第三,全体管理人员应精通英语、企业经营、贸易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孵化器成功的标志是其孵化企业的成功。因而,孵化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确定孵化器的形象、主要任务的同时,就要确定选择孵化企业的标准,并实施比较严格的接纳步骤。

芬兰孵化器选择企业的步骤如下:

①问卷调查。调查创业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基本商业计划。

②技术评估。由专家对创业者所持有的技术的特性、潜在专利、有竞争力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

③金融分析。由孵化器委托银行主持,对盈利与亏损、资金、发展前景、平衡点等进行分析。

④项目评估或商业分析。在该阶段,创业者提供商业计划,孵化器组织专家对其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⑤创业者综合评估。包括创业者的资金评估、经营历史调查、查阅以往贸易登记或会谈纪要等。

⑤确定接纳。经过以上步骤后,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或企业就可以进入企业孵化器接受孵化。

企业孵化器所孵化的企业规模一般很小,其业务领域比较广泛。入驻企业的业务领域涉及服务、制造、技术交易等。其中服务型企业比例最高。

美欧的企业孵化一般并未制定企业的毕业标准。据调查,美国的企业在孵化器中的平均入驻时间为2.2年。开办7年以上的孵化器平均每年毕业企业3.1个,开办4年以下的孵化器平均每年毕业企业l.5个。不同类型的孵化器毕业率相差颇大。

由此可见,企业孵化器为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捷径和硬件支持。在孵化环境中新生的企业明显快于、强于其它类型的创业企业,双方竞争起来孰优孰劣,不言自喻。这就是新经济时代创业规则,这也是解释新经济中高科技企业为什么一夜间铺天盖地地萌生并超速发展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2.企业孵化及的迅速兴起

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孵化器于1959年建立在美国纽约。企业孵化器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成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创业家。企业孵化器是创业家的乐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植中小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在全球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企业孵化器最多的国家,而且仍在继续以每周新增一家的速度增长。经其孵化的企业,成活率超过80%,这里的成活率一般是指开办5年后仍运营的企业数占总数的比例。据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统计,1995年美国所拥有的750家孵化器中,53%在城区,19%在郊区,28%在农村,共占地295亿平方英尺,平均每家占地59,600平方英尺。美国已有50个州建立了孵化器。

目前,美欧各自建立了孵化器网络组织,并在孵化器发展中起到了联系和指导作用。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主要是为以美国为主的北美企业孵化提供服务信息的组织。

欧洲企业创新中心网络(ebn),于1984年二五月在布鲁塞尔成立。该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加强和支持企业创新中心(孵化器)的发展。其工作包括:对创立阶段的孵化器进行引导和给予支持,并在诸如孵化器的开办、管理、业务规划、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性咨询以改进其工作;通过电子通信、信息库、训练班,研讨会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就欧洲共同体能否提供资金、立法和支持等方面,向其成员们通报情况;根据合同,向欧洲共同体提供服务。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企业孵化器近5000家,北美地区有1000多家,欧洲地区有2300多家,其中美国750多家,英国1314家,德国191家,芬兰26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也采取措施,大力兴建企业孵化器。目前巴西有50多家,俄罗斯有33家,波兰有30家。

企业孵化器能够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1)扶植有潜力的小企业

发展小企业的需要是国外企业孵化器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钢铁、化工、电力、石油、汽车等行业,一直是其经济支柱和基础。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新领域的不断开拓,大公司已不能包揽一切。相反,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对经济生活产生的作用也日益加大。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等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技术小企业的自发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小企业刮目相看。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了重视小企业的作用,重新评价小企业地位的趋势。扶植小企业,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欧美各国政府加强经济竞争能力的主要决策之一。而企业孵化器则是扶植小企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2)鼓励发明家成为创业家

建设企业孵化器的另一个原因是试图弥补科学园的缺陷,鼓励有科学发明新技术的人创办自己的企业。西方科学园的主要功能是在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及建立技术转让、技术交流的渠道。尽管它吸引了大量的新建小企业,但由于不是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不能满意地解决小企业的需求。科学园往往把精力集中于建设环境优美的办公场所,吸引已经站住脚的公司,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培养、扶植小企业身上。其扶持的对象也是基本上无选择的。科学家虽也向发明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对其成果的商业化提供咨询,却不鼓励发明家成为创业家,去创办自己的企业。许多企业孵化器的目标则是弥补科学园的缺陷,培养创新型的。技术密集型的新建小企业,通过提供整套服务设施和管理咨询服务,使小企业失败率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培养一大批科技型创业家。

(3)发展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具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产业的发展速度快和就业增长率高等特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突出。因此,世界各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力图从高技术领域寻找出路,以增加本国或本地区的技术和经济竞争能力,或使衰退的传统工业复苏。实践证明,发展高技术产业,除了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之外,大批科技小企业的作用不可忽略。这类企业在其发展道路上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管理问题、“青春过渡期’”问题、资本不足、成果转化、市场问题,等等。高新技术公司只有适当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脱颖而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小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办到,一般要寻求外界帮助。因此,企业孵化器应运而生。

中国的企业孵化器还在起步阶段,仅在少数几个高科技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面世,这是我国众多创业者的希望所在。新经济的创业规则告诉我们:发展新经济离不开高科技企业,而发展高科技需要企业孵化器的扶持与催生。愿中国的企业孵化器更多地为我们的新经济事业尽培育之责,献催化之功。

3.加速孵化催动,加速创业

企业孵化器的目标主要是为新兴高科技的创业家提供一定的服务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支持和协助人性的被孵化的项目和企业。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范围取决于孵化器的目标、租户类型、财政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在其发展过程中,孵化器提供的服务经历一个由简单的基本服务到较深层次服务的过程。

企业孵化器越多所孵化目标也就越多。孵化的内容越好,孵化企业的质量也就越好。加速孵化必然带来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高科技企业的强盛。

一般来说,企业孵化器对新建高科技小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

(1)向新建高技术企业提供场地

这是企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场地包括办公、实验和生产用地。提供的场地要让客户负担得起,且搬进、搬出都很方便。

(2)为客户公司提供后勤服务

提供一系列共享的后勤服务,包括:收发文件和信件、办公室设备及家具、复印、文字处理与打印、计算机设备、商业图书馆、安全设施、库房、接待设备及接待员、会议室、电传电话。秘书工作、食堂以及场地的维修等。

(3)帮助企业家制定经营规划

企业孵化器向申请的小企业的人员提供基本训练和一般性指导,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周密可行的经营计划。这也是企业孵化器筛选、考核申请进入孵化器企业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一步,筛选出那些市场前景有相当把握的企业进入孵化器,以保证较高的孵化率。

(4)提供科研设备

进入孵化器的公司大多从事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但他们一般都缺乏研究尖端技术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孵化器通常利用其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促使大学科研机构向客户公司无偿或廉价倍于科研设备。

(5)帮助解决资金

帮助高技术企业打通与商业银行或风险投资公司的联系渠道;建立孵化器自己的种子投资基金,或作为风险投资的人;为高技术企业进行资金担保,简化资金借贷手续,使财务资助更方便。

(6)帮助开发市场

通过与孵化器与其它机构的联系,建立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支持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市场。

(7)提供律师和会计师等专业服务

客户公司所需用的专业服务,有的由孵化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中有上述专长的人担任,而更多地则依靠当地人才库的协助。

(8)培训服务

为客户公司的职工,包括经理进行创业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孵化器自己举办培训班;介绍客户到当地办的专门培训机构去学习;介绍客户参加当地大学办的讲座、研讨会,或攻读一部分研究生课程等。

(9)发现人才

企业孵化器有步骤、系统地培养具有特色经营科技企业的人才,即挑选可孵化的创业家。这些人包括:准备创办新企业的人才;现有中小企业的经理和从大公司分出来的小企业经理。在这方面,孵化器通常要取得已有的科技企业网络的协助,请他们推荐人才。

(10)鼓励创建高科技企业的精神,树立成功创业家样板

通过孵化,鼓励科技人员尤其是有才华的大学生创办风险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相对优越的环境,使成功的机会大于失败的比率,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创业家精神。

能够得到的数据表明,企业孵化器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提高了就业机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出了贡献。例如,从孵化器开办开始,美国平均每个孵化器毕业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为853个。1991年每个毕业企业提供224个就业机会。美国亚特兰大的高技术开发中心在经过了几年的运营后,为社会培育了22家企业,并正在孵化36家高新技术企业。

欧洲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孵化器也在发挥着类似作用。芬兰第一个孵化器于1987年建立,该国到1995年已有25家孵化器,孵化企业200家,雇员450人。这些企业多是开发专利项目的新建企业。其中30%的企业拥有一项专利产品或注册设计。这些企业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具有专长,但需要孵化机构在整个发展方向进行帮助。据芬兰贸工部的调查,孵化器最受企业欢迎的方面是:能提供资金、形象设计、协调、专家和开发服务。89%的被孵化企业表示,若再兴办企业还愿意入驻孵化器。

捷克的17个孵化器已经孵化了440个新企业,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平均每个孵化器孵化26个企业,增加1000个工作机会。其孵化企业的成功率达到80%。

在新经济时代,利用企业孵化器进行创业已成为一条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者普遍遵循的创业规则。从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象来讲,企业孵化器就是高新科技企业迅猛发展的推动力和高科技巨人的加速器。

二、借助风险投资:企业腾飞规则

1.风险投资造就新经济的创业机制

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自行业的风云人物。‘揭开这些企业超速成长的神秘面纱,我们发现了一种行之有效地促进新企业成长的融资体制——风险投资。正是由于风险投资的支持才使得这些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可以说,借助风险投资实现企业腾飞已成为新经济时代创业的基本规则。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说:“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有风险投资的参与,使得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经由20年缩短为10年以内。”英国首相撒切尔曾经针对欧洲的经济说:“欧洲经济落后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的风险投资落后于美国而造成的。”风险投资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创业者的亲密伙伴。

创业家创业大致要经过以下的过程: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规划企业;选择创业组;筹集创业所需要的资本;最后是制造并试销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创业者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短缺。创业者往往具有创业的热情和一定的技术能力,但缺乏的是企业起步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保金。

在新经济时代以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融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个人借贷、贷款担保、供应商贷款、应收帐款贷款、权益性融资等途径来解决,在国外有时还可以通过小型公司管理机构获得一定的优惠贷款。新经济时代,风险投资作为权益性融资的一种方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日益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并且逐渐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风险投资的发展以及形形的企业神话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是新经济企业诞生的催化剂,是创业者坚定的支持者。

风险投资,又称做创业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则将风险投资定义为,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相比之下,这个定义就宽得多。

风险投资是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商业银行相似之处在于风险投资家也像银行家一样,充当投资人(如贷款人)与企业家(或贷款人)之间的媒介和管道。但与商业银行贷款截然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家总是回避风险,而风险投资家则试图驾驭风险。银行在贷款前,总是向借贷者要求财产抵押;而风险投资家则是一旦看准了一个公司或项目有前途,他们就会投入资本,同时他们还会帮助他们所投资的公司经营管理。因此,对那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家而言,接受风险投资,投资家们带给他们的不单纯是钱,还常常有更重要的,诸如战略决策的制订、技术评估、市场分析、风险及回收的评估以及帮助招募管理人才等等。

风险投资也是一种主动从事创新冒险的行为,与被动防御市场中不可预测又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有本质上的差异。根据风险收益的配比原理,风险投资之所以迎着风险而上,是因为预期资本能大幅增值。从根本上说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来自极具潜力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但也与这一资本运营制度内部有效的运作机制密不可分。

从严格意义上说,风险投资是介于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之间的新型金融体制。它以风险投资公司为中枢,一方面要吸收闲置资金形成风险基金,一方面还要评估、筛选目标企业或项目,并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显然风险投资家要面临技术、生产、市场等风险。面对投资成败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来自投资而是融资方面的风险。这一点使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业务性质区别于其他传统金融中介,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人们习惯上把后一种金融机构的业务称为“卖方金融”,而把风险投资业务归入“买方金融”。这是因为后者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中介服务赚取利润,其收人表现为利差、佣金和手续费。而风险投资机构则不同,它首先要以所筹得的资金购买充足的权益资本,再以所筹得的资金购买新兴科技企业,经过几年的经营再适时出售企业股份,取得资金。其赢利来源是资本买卖的差价。与传统的经营借贷资金业务的机构相比,进行高风险收益的买卖活动无论在筹资难度还是在资金成本上都远大于前者。所谓“买方”是强调在这一金融过程中,融资(购买资本)较之投资地位更为重要,融到资金对风险投资家而言往往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来自资金提供方的经营压力无形中就构成了风险投资内部的一个有效的动力机制。

风险投资的初衷是作为风险资本投资于新的或年轻的小企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几乎已成为一个为私有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通称,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尤其如此。风险资本家也开始涉足那些本属于投资银行家的事务。在西欧,绝大多数风险资本被用来收购那些业已成立的高科技公司,或者投资于创新企业的较晚期的发展阶段。由于机会众多,东欧的风险投资公司甚至可以选择既有很高的报酬率又有很好稳定性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可见,风险投资功能和作用几乎涵盖所有有关金融投资、高科技投资、小企业投资的内容。

对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业来说,风险投资是新生企业的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它构成了新生企业的创业的重要部分。可以说,风险投资造就了新经济时代的创业机制。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现在所指的“风险投资”应该称其“创业投资”更为恰当。

2.风险投资的类型

根据风险投资企业的不同阶段,我们一般可以将风险投资分为四种类型。

(1)种子资本

那些规模很小,或者刚刚处于发展早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既不可能从传统的银行获取信贷(原因在于缺乏可资抵押的财产),也很难从商业性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得风险资本。除了求助于专门的金融渠道(如政府的扶持性贷款)以外,这些企业更多的目光投向提供“种子资本”的风险投资基金。种子资本主要是指为那些处于产品开发阶段的企业提供小笔融资。由于这类企业可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年以上)都难以提供具有商业前景的产品,所以投资风险极大。对“种子资本”具有强烈需求的往往是一些高科技公司。它们在产品明确成型和得到市场认可前的数年里,便需要定期注入资金,以支持其研究和开发。尽管这类投资的回报可能很高,但绝大多数商业投资公司都敬而远之,主要是因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需要相当的专业化知识;由于产品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这类投资风险太大;投资公司进一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承诺困难较大。

(2)导入资本

当一个公司拥有了确定的产品,并具有较明确的市场前景后,由于资金短缺,企业便可寻求“导人资本”,以支持企业的产品中试和市场试销。但是由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存在,企业要想激发风险投资家的投资热情,除了本身达到一定的规范外,对导入资本的需求也应该达到相应的额度。这样才能更具规模效应,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发展资本

就量而言,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是用于企业扩张期的“发展资本”。这种形式的投资在欧洲已成为风险投资业的主要部分。以英国为例,目前“发展资本”已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30%。这类资本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协助那些高科技企业突破杠杆比率和再投资利润的限制,巩固在行业中的地位,为他们进一步在公开资本市场获得权益融资打下基础。

(4)风险并购资本

风险并购资本是一种特殊的风险投资工具,一般适用于较为成熟的、规模较大和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企业。与一般杠杆并购的区别就在于,风险并购的资金不是来源于银行贷款或发行垃圾债券,而是来源于风险投资基金,即收购方通过融入风险资本,来购并目标公司的产权。以管理层购并为例,由于风险资本的介入,购并所产生的营运协力效果(指购并后反映在营运现金流量上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3.风险投资的特征

与一般投资相比,风险投资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1)投向集中

风险投资集中于风险大、周期长、资本收益高的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在不同时期,产业投资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业投资重心开始向软件产业、医疗保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通信产业转移。

(2)周期性强

经营学家通常将企业成长分为创立期、扩展期和成熟期等三个主要阶段。风险投资家则通常在扩展期或成熟期的早期就开始出售股权等方式撤回资金,去从事其他新项目的风险投资。这便是风险投资“投资——亏损——高收益——再投资”的周期循环。

(3)风险大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科技项目调研论证的难度比一般项目大得多,风险投资机构对自己投资开发的项目前景如何,能否顺利投产、达产,产品销售行情怎样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都难以了如指掌,因此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4)回报率高

风险投资家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往往能以某些项目的高额利润补偿另一些项目的风险亏损,使投资始终处于高收益状态。三、不论资历线图对:学史创业闲崛起

1.新经济时代创业不论资历

在工业经济时代,石油大享、钢铁大工等企业巨子必须通过一生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逐渐完成巨额财富的积累。而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些拥有技术,甚至只是一个好主意的创业者,通过与风险投资家的联姻,顷刻之间就会成为亿万富翁。微软如此,雅虎如此,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业大多都是如此。这是新经济时代又一创业规则:创业不再论资历,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创业最需要的是智力。

zi世纪,人类将告别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江山代代人才出。在这个由知识创造财富,智力就是资本的时代中,英雄辈出,人才尽显。于是创业者中出现一支颇为壮观、屡创奇迹的生力军:书生。

从哈佛大学肄业的穷小子比尔·盖茨,以开发计算机软件为主,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一跃成为世界首富。对“劳动创造财富”这一铁律提出了挑战,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思考。盖茨的微软公司,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没有大规模的原材料消耗,没有大规模的产品堆积,所拥有的资源只是知识和智慧。“开发部”是微软公司的核心,每个人只有五平方米的办公室,除了一把椅子和一台电脑外,几乎见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但它的用户遍布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而且还日益剧增。

比尔·盖茨的崛起揭示着在新经济时代中,创业是智者的游戏,智力也是创业的资本。

对于新经济时代的种种变化,有人用了一句话来加以总结:“智力代替了美元。”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来,智力便代替了由资历来积累的财富。这就突破了传统的陈规陋习,打开了全新的创业之门,因为年轻的学生拥有的资本和优势就是智力,而不是资历。

20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

20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创造了三种改变20世纪的产品:苹果n型机、麦金托什机和激光打印机。

24岁的马克·安迪森作为第一个环球网浏览器软件的发明者,大学毕业仅仅四年就登上了《时代》的封面,成为继盖茨之后又一个“电脑金童”。

这些当代英雄们,正是适应了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而扶摇直上的。

新经济时代,创业不论资历凭智力的规则,通过学生创业的现象得以验证。

1999年7月29日,一则由中关村传开的消息迅速惊爆全国:四位清华大学生开了个公司。学生开公司虽在国外早已成风,但此举在中国乃开天辟地第一回。

学生可以办公司,而且还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乍看十分不可思议。实际上,这正是新经济时代创业规则的应用罢了,学生创业就是智力创业、知识创业,这就是新经济时代的客观现实和要求。

2.学生创业构成新经济时代亮丽的风景线

1999年7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

一个由在校学生组建的视美乐公司向外界正式公开了他们守了多日的秘密:一个是他们的革命性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另一个是他们已获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对“视美乐”投资5250万元风险资金的合同。

在现场演示会上,视美乐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士邱虹云展示了他发明的投影仪独特的功能。通过这个一尺见方的铁盒子,观众从大投影屏幕上可以看dvd、录像带以及电脑多媒体图像,图像非常清晰,不仅是普通投影仪不可比拟的,甚至超过了电视图像的清晰度。据这位清华大学材料系三年级学生讲,他研制的这个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超越了现有电视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家庭教育、商业等众多领域。因为邱虹云一套超越传统技术的设计,让这个性能先进的产品其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1/3,因而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前景。

这个令人震撼的发明在4月首先吸引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四年级学生王科,从而促成了第一家学生创业公司“视美乐”的成立。随后这个产品又打动了清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潘福祥总经理,因而我国的第一例风险投资项目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正式开始运作。同样还因为这个产品的扭力,在短短两个月内,吸引了十五六家投资商的关注。

上海第一百货的总经理张新进听了老友潘福祥的介绍,立刻就被这个项目“销定”了,听到消息的第三天就到北京向“视美乐”表示了投资意向。上报董事会后,董事会开了半个小时的会就全体通过了,前后仅3周“上海一百”就成了“视美乐”的风险投资商,一期投资250万,只占项目收益的20%股份,待产品完成中试后,二期投入5000万元,所占股份上升至60%。

这正是国际风险投资界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在不同的投资阶段与收益划分的通常做法,具有销定风险和放大收益的双重效果,充分体现了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也在现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作出了全新的探索。

现在“视美乐”已从初期的50万变成了300万,几位学生股东的投入现在已变成了300万的80%,即240万了。如果第二期的5000万再投进来,学生们就成了5000万中40o即200万的拥有者了。

这就是新经济时代的知识英雄所创造的神奇。

学生创业在美国高校是由来已久的,一般,有志创业的学生在学校就要进行创业计划。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businessplan),是高科技与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

商业计划竞赛在美国高校由来已久。美国已有35所高校举办过该赛事,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其中以麻省理工学院最为成功,从1990年至今已举办了9届,1990年仅有一份获奖的计划赢得了风险投资,但1997年的竞赛结束后,当年就有70家学生公司从中诞生。据mit的一家咨询公司统计,在这个高技术公司云集的地方,表现最优秀的50家公司中有48%就出自创业竞赛。这些由创业计划直接孵化出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一批批的创业者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风险投资家们蜂拥而入校园,寻找未来的技术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商业计划竞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量之一,

中国的第一个创业计划大赛是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由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发起,历时5个多月,共收到100多份参赛作品。麦肯锡等国内外大公司总裁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第二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于1999年3月份开始,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认可,清华校方也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新举措和政策。这次大赛诞生了像视美乐这样的一批学生公司,清华大学为此专门开辟清华创业园供学生公司入驻。此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及重庆等地高校纷纷举办创业大赛。

可以预计,校园创业计划也将推动在中国的学生创业的崛起。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1999年6月28日,由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应届毕业生李永新等人一起创办的北京新兴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服务公司。李永新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办素质公司的校园创业者。

1999年7月中旬,已拥有6项专利技术的华中理工大学在校三年级学生李玲玲依靠她的2项发明专利注册了属于自己的武汉天行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她注册公司的10万元资金来自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她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接受风险投资的在校大学生。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6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工作环境,是新经济时代交新技术企业由雏形到新生的“子宫’。企业孵化器一经问世,便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催生。催熟的利器。因此,利用企业孵化器催生高新技术企业,便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之一。

企业在企业孵化器里运营的初期九通过优化其内部结构,使之具有独立的成熟的经营能力以及相应的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有了风险投资家的直接介入,高科技企业便会一飞冲天,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发展起来。如果企业孵化器仅仅是早期开发,是高科技企业孕育者的话,那么,风险投资便是高科技企业的接生者。新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实现企业的腾飞,也就成为了新经济时代另一创业规则。

例如,网景公司凭借风险基金和纳斯达克上市,乘Internet之东风,一夜之间从一名不文变成了拥有20亿美元资产的企业巨星。雅虎尚未营业就被风险投资公司确认他所拥有400万美元的资产了。雅虎成立刚刚一年,两位创业者就从穷学生一跃变成令世人瞩目的亿万富豪了。可以说,在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些拥有高新技术,甚至只是一个好主意\只是具有高智力的创业者,通过企业孵化器的孵化、风险投资的推动,顷刻之间就会成为具有亿万资产企业的当家人。

在新经济时代,创业不论资历。20岁的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公司,戴尔15岁创办戴尔电脑公司,网景公司创办时马克·安德森只有25岁。这些年轻的创业家们拥有的不是资历,而是智慧,这就是新经济时代特有的创业规则。对世纪学生创业的崛起又一次突显了这一创业规则。一、利用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规则1.企业孵化景营造新经济的创业环境

传统经济无法想象这样的事实:企业可以孵化,企业能够孵化。企业孵化器是新经济带给新世纪人们的一个杰作,一个奇迹。

企业孵化器起源于美国,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方式以及其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和促进新企业创业的目的,在新经济浪潮的滚动中,企业的形式不同,因此认识也不尽相同。

美国著名的孵化器专家Lalkaka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成功的小企业与盈利的企业。其特点包括:精心挑选有潜力的新建或处于初期阶段的企业;为每个租户提供指定的空间、提供接入通讯与办公等方面的公用设施;负责训练、开发与协助新生企业的小规模管理队伍;提供获得法律和金融方面专业服务的渠道;可以接受的房租和服务收费;企业进驻孵化器三四年后,将“毕业”离开。中央与地方政府通常支持这种机构的建立并在运营中给予帮助,但孵化器本身一般实行企业化运作并经过最初几年运营后达到经济独立。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所推动的“企业创新中心”是类似企业孵化器一样职能的综合系统。该委员会认为要唤起沉睡的创业家精神,必须运用社会及行政的力量通过审慎的步骤,创建新的创新型企业。因而欧共体积极地创建“企业创新中心”,为潜在的创业家提供支持与服务,包括进行创业家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有关建立企业和准备商业计划的咨询,等等。按照欧共体委员会的看法,这类企业创新的中心基本特征是:进入运营中期后,应能自负盈亏;以标准化的形式提供一揽子服务与支持;具有一套选择潜在创业家的程序。这样一些企业创新中心将为欧洲制造业的小企业的复兴作出贡献制造业的小企业要获得新生,必须建立与世界技术和市场系统的联系。企业创新中心作为这种世界联系的子系统,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企业创新中心还利用多种现存的系统、网络和计划项目,将创业家与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活动相结合。运营一个企业创新中心意味着各种因素结合起来用于创业家的培养过程。

英国学者认为创新中心就是临近研究或开发机构的一幢或一组建筑,在其中为来自研究机构或商业机构的个人或团体准备了可以短期使用的工作、生活空间,以使其得以进行战备研究或开发等活动。该中心的管理团队将有以下功能:

①提供秘书人员、办公设备和会议室与洽谈室等共同设施;

②就研究成果在本地区工业和商业上的应用的可能性进行调研;

③提供对使用大学和企业的商业上的应用的可能性进行调研;

④为办理税收、执照、市场开拓和商业发展等提供建议。

对于德国来说,“大多数企业孵化器基于这样的概念:能够改建成可容纳10至30家小企业的建筑。其中具备为所有创业家服务的公用设施,包括装备良好的办公室和会议室、秘书及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设施的费用在租房之间均摊牌,租房可以在房租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德国学者认为,创新中心具有如下特征:

①创新中心聚集一些当地的年轻企业,其中多数是新建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集中于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非常需要 外部咨询,在启动期特别需要资金但没有抵押或担保能力;创新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一般办公及服务设施、一系列共用服务。提供建议、信用以及与中介机构的联系渠道等。

②创新中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在其它情况下自然生长起来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工环境。该环境的特点是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大量聚集与新企业的快速成长。因而,在选址方面,已有企业较密集,是创新中心选址的主要条件;其次是一般服务机构如金融机构、咨询与信息服务机构等以及高素质的研究机构的存在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③创新中心在“内生到地区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生型发展战略没有传统的注重对企业的财政补贴等,转而注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种战略,既要提高现有企业的活力,又要增加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创新中心作为一种实体,在这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个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在创新中心里,可能会得到许多益处,如通过使用创新中心提供的公用设施和服务,降低运营费用;被创新中心选中共进驻创新中心而获得较好企业形象;较易获得咨询机构的服务;获得创新中心在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并得以建立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在创新中心扩大经营规模;与创新中心内的其他企业进行接触并建立商业联系的可能性;由于创新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而获得金融机构资源等。

虽然各国对企业孵化器的看法不同,但形成一个共识是:一般来讲企业孵化器是指在新经济时代一种侧重于营造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创业环境,它可以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其目的是成功地协助创业者创造出充满创新战略的企业,及时地为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企业有组织地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其有步骤地迅速发展。

一般来说,企业孵化器的运作过程中通常存在许多明显的特点:入驻的企业往往正处于发展的早期或初期,具有发展潜力,并且必须经过审慎选定;孵化器为每一个入驻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工作空间、企业运营所需的基础设施,例如通信和管理设施;孵化器要负责训练、开发和帮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供有关的法律和金融方面的专业;租金要合理以使新建企业不致负担过重;入驻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以后,创业家取得了相应的业务“资格”,则必须从孵化器中“毕业”,另觅场所扩大发展规模。

因此,企业化孵化器一般包括生产车间、办公用的房屋和通讯等办公设施及行政、经济专家和秘书人员。其目标设定于“为经过挑选而进人孵化器的新建企业提供低价的生存条件和相关信息,帮助企业制定、评审、修订业务计划,组织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创业者的各种技能,使新企业迅速成长,在几年内离开孵化器独立经营。”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开办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始于决定成立孵化器并着手进行调研,止于确定了办公地点并开始受理企业进驻申请。这一过程要花费很大力气,要准备详尽的工作计划,包括可行性论证、运营计划等。

(2)开办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注重实际经济效益为目标,较少考虑创新问题,为了尽快吸收企业进入孵化器,以便创收,及早还清债务,往往不加选择地接收企业进驻。租户中包括不少已站住脚的公司。同新办小企业相比,它们较有把握交付租费。这时,孵化器与租户公司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传统的房东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虽然也提供后勤服务,但很注重孵化器应有的管理咨询等服务。当租用公司占满了孵化器的场地之后,这一阶段就结束了。该阶段可能持续1一3年。

(3)业务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是孵化器达到收支平衡,至少是房租收取基本与维持生存的费用相抵。在这一阶段,孵化器一般开始与租户建立业务协作关系参与管理,并逐步完善接收步骤与企业毕业的标准与程序。

(4)成数阶段

该阶段有两个特征:能够对各种租户公司提供很体面的管理咨询服务和完善的后勤服务;申请进入孵化器的公司数大大超过其接纳能力。这时,孵化器已有较严格的企业接收标准,以保证其中新开办的企业中,能力强的企业占较大的比例;已依明确的程序进行孵化企业的周转;孵化器的收入来源不仅有租费,还有投资所盈利润、租户公司产品销售提成、管理咨询所得等。在该阶段中孵化器是一个盈利的机构。

在孵化器运作过程中,优秀的管理队伍是企业孵化器成功运作的核心和关键,通常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团队应该具有以下的标准:

第一,管理人员平均年龄要年轻化,教育水平要高而且具有国际运作的能力:

第二,企业孵化器总经理应聘请高素质、高水平、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如下:能独立参加国际会议或交往活动;会计算机,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有较强的公共活动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经贸知识。

第三,全体管理人员应精通英语、企业经营、贸易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孵化器成功的标志是其孵化企业的成功。因而,孵化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确定孵化器的形象、主要任务的同时,就要确定选择孵化企业的标准,并实施比较严格的接纳步骤。

芬兰孵化器选择企业的步骤如下:

①问卷调查。调查创业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基本商业计划。

②技术评估。由专家对创业者所持有的技术的特性、潜在专利、有竞争力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

③金融分析。由孵化器委托银行主持,对盈利与亏损、资金、发展前景、平衡点等进行分析。

④项目评估或商业分析。在该阶段,创业者提供商业计划,孵化器组织专家对其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⑤创业者综合评估。包括创业者的资金评估、经营历史调查、查阅以往贸易登记或会谈纪要等。

⑤确定接纳。经过以上步骤后,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或企业就可以进入企业孵化器接受孵化。

企业孵化器所孵化的企业规模一般很小,其业务领域比较广泛。入驻企业的业务领域涉及服务、制造、技术交易等。其中服务型企业比例最高。

美欧的企业孵化一般并未制定企业的毕业标准。据调查,美国的企业在孵化器中的平均入驻时间为2 .2年。开办7年以上的孵化器平均每年毕业企业3.1个,开办4年以下的孵化器平均每年毕业企业l.5个。不同类型的孵化器毕业率相差颇大。

由此可见,企业孵化器为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捷径和硬件支持。在孵化环境中新生的企业明显快于、强于其它类型的创业企业,双方竞争起来孰优孰劣,不言自喻。这就是新经济时代创业规则,这也是解释新经济中高科技企业为什么一夜间铺天盖地地萌生并超速发展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2.企业孵化及的迅速兴起

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孵化器于1959年建立在美国纽约。企业孵化器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成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创业家。企业孵化器是创业家的乐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植中小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在全球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企业孵化器最多的国家,而且仍在继续以每周新增一家的速度增长。经其孵化的企业,成活率超过80%,这里的成活率一般是指开办5年后仍运营的企业数占总数的比例。据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统计,1995年美国所拥有的750家孵化器中,53%在城区,19%在郊区,28%在农村,共占地295亿平方英尺,平均每家占地59,600平方英尺。美国已有50个州建立了孵化器。

目前,美欧各自建立了孵化器网络组织,并在孵化器发展中起到了联系和指导作用。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主要是为以美国为主的北美企业孵化提供服务信息的组织。

欧洲企业创新中心网络(EBN),于1984年二五月在布鲁塞尔成立。该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加强和支持企业创新中心(孵化器)的发展。其工作包括:对创立阶段的孵化器进行引导和给予支持,并在诸如孵化器的开办、管理、业务规划、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性咨询以改进其工作;通过电子通信、信息库、训练班,研讨会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就欧洲共同体能否提供资金、立法和支持等方面,向其成员们通报情况;根据合同,向欧洲共同体提供服务。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企业孵化器近5000家,北美地区有1000多家,欧洲地区有2300多家,其中美国750多家,英国1314家,德国191家,芬兰26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也采取措施,大力兴建企业孵化器。目前巴西有50多家,俄罗斯有33家,波兰有30家。

企业孵化器能够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1)扶植有潜力的小企业

发展小企业的需要是国外企业孵化器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钢铁、化工、电力、石油、汽车等行业,一直是其经济支柱和基础。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新领域的不断开拓,大公司已不能包揽一切。相反,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对经济生活产生的作用也日益加大。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等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技术小企业的自发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小企业刮目相看。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了重视小企业的作用,重新评价小企业地位的趋势。扶植小企业,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欧美各国政府加强经济竞争能力的主要决策之一。而企业孵化器则是扶植小企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2)鼓励发明家成为创业家

建设企业孵化器的另一个原因是试图弥补科学园的缺陷,鼓励有科学发明新技术的人创办自己的企业。西方科学园的主要功能是在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及建立技术转让、技术交流的渠道。尽管它吸引了大量的新建小企业,但由于不是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不能满意地解决小企业的需求。科学园往往把精力集中于建设环境优美的办公场所,吸引已经站住脚的公司,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培养、扶植小企业身上。其扶持的对象也是基本上无选择的。科学家虽也向发明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对其成果的商业化提供咨询,却不鼓励发明家成为创业家,去创办自己的企业。许多企业孵化器的目标则是弥补科学园的缺陷,培养创新型的。技术密集型的新建小企业,通过提供整套服务设施和管理咨询服务,使小企业失败率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培养一大批科技型创业家。

(3)发展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具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产业的发展速度快和就业增长率高等特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突出。因此,世界各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力图从高技术领域寻找出路,以增加本国或本地区的技术和经济竞争能力,或使衰退的传统工业复苏。实践证明,发展高技术产业,除了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之外,大批科技小企业的作用不可忽略。这类企业在其发展道路上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管理问题、“青春过渡期’”问题、资本不足、成果转化、市场问题,等等。高新技术公司只有适当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脱颖而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小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办到,一般要寻求外界帮助。因此,企业孵化器应运而生。

中国的企业孵化器还在起步阶段,仅在少数几个高科技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面世,这是我国众多创业者的希望所在。新经济的创业规则告诉我们:发展新经济离不开高科技企业,而发展高科技需要企业孵化器的扶持与催生。愿中国的企业孵化器更多地为我们的新经济事业尽培育之责,献催化之功。

3.加速孵化催动,加速创业

企业孵化器的目标主要是为新兴高科技的创业家提供一定的服务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支持和协助人性的被孵化的项目和企业。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范围取决于孵化器的目标、租户类型、财政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在其发展过程中,孵化器提供的服务经历一个由简单的基本服务到较深层次服务的过程。

企业孵化器越多所孵化目标也就越多。孵化的内容越好,孵化企业的质量也就越好。加速孵化必然带来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高科技企业的强盛。

一般来说,企业孵化器对新建高科技小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

(1)向新建高技术企业提供场地

这是企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场地包括办公、实验和生产用地。提供的场地要让客户负担得起,且搬进、搬出都很方便。

(2)为客户公司提供后勤服务

提供一系列共享的后勤服务,包括:收发文件和信件、办公室设备及家具、复印、文字处理与打印、计算机设备、商业图书馆、安全设施、库房、接待设备及接待员、会议室、电传电话。秘书工作、食堂以及场地的维修等。

(3)帮助企业家制定经营规划

企业孵化器向申请的小企业的人员提供基本训练和一般性指导,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周密可行的经营计划。这也是企业孵化器筛选、考核申请进入孵化器企业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一步,筛选出那些市场 前景有相当把握的企业进入孵化器,以保证较高的孵化率。

(4)提供科研设备

进入孵化器的公司大多从事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但他们一般都缺乏研究尖端技术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孵化器通常利用其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促使大学科研机构向客户公司无偿或廉价倍于科研设备。

(5)帮助解决资金

帮助高技术企业打通与商业银行或风险投资公司的联系渠道;建立孵化器自己的种子投资基金,或作为风险投资的人;为高技术企业进行资金担保,简化资金借贷手续,使财务资助更方便。

(6)帮助开发市场

通过与孵化器与其它机构的联系,建立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支持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市场。

(7)提供律师和会计师等专业服务

客户公司所需用的专业服务,有的由孵化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中有上述专长的人担任,而更多地则依靠当地人才库的协助。

(8)培训服务

为客户公司的职工,包括经理进行创业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孵化器自己举办培训班;介绍客户到当地办的专门培训机构去学习;介绍客户参加当地大学办的讲座、研讨会,或攻读一部分研究生课程等。

(9)发现人才

企业孵化器有步骤、系统地培养具有特色经营科技企业的人才,即挑选可孵化的创业家。这些人包括:准备创办新企业的人才;现有中小企业的经理和从大公司分出来的小企业经理。在这方面,孵化器通常要取得已有的科技企业网络的协助,请他们推荐人才。

(10)鼓励创建高科技企业的精神,树立成功创业家样板

通过孵化,鼓励科技人员尤其是有才华的大学生创办风险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相对优越的环境,使成功的机会大于失败的比率,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创业家精神。

能够得到的数据表明,企业孵化器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提高了就业机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出了贡献。例如,从孵化器开办开始,美国平均每个孵化器毕业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为853个。1991年每个毕业企业提供224个就业机会。美国亚特兰大的高技术开发中心在经过了几年的运营后,为社会培育了22家企业,并正在孵化36家高新技术企业。

欧洲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孵化器也在发挥着类似作用。芬兰第一个孵化器于1987年建立,该国到1995年已有25家孵化器,孵化企业200家,雇员450人。这些企业多是开发专利项目的新建企业。其中30%的企业拥有一项专利产品或注册设计。这些企业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具有专长,但需要孵化机构在整个发展方向进行帮助。据芬兰贸工部的调查,孵化器最受企业欢迎的方面是:能提供资金、形象设计、协调、专家和开发服务。89%的被孵化企业表示,若再兴办企业还愿意入驻孵化器。

捷克的17个孵化器已经孵化了440个新企业,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平均每个孵化器孵化26个企业,增加1000个工作机会。其孵化企业的成功率达到80%。

在新经济时代,利用企业孵化器进行创业已成为一条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者普遍遵循的创业规则。从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象来讲,企业孵化器就是高新科技企业迅猛发展的推动力和高科技巨人的加速器。

二、借助风险投资:企业腾飞规则

1.风险投资造就新经济的创业机制

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自行业的风云人物。‘揭开这些企业超速成长的神秘面纱,我们发现了一种行之有效地促进新企业成长的融资体制——风险投资。正是由于风险投资的支持才使得这些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可以说,借助风险投资实现企业腾飞已成为新经济时代创业的基本规则。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说:“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有风险投资的参与,使得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经由20年缩短为10年以内。”英国首相撒切尔曾经针对欧洲的经济说:“欧洲经济落后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的风险投资落后于美国而造成的。”风险投资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创业者的亲密伙伴。

创业家创业大致要经过以下的过程: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规划企业;选择创业组;筹集创业所需要的资本;最后是制造并试销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创业者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短缺。创业者往往具有创业的热情和一定的技术能力,但缺乏的是企业起步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保金。

在新经济时代以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融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个人借贷、贷款担保、供应商贷款、应收帐款贷款、权益性融资等途径来解决,在国外有时还可以通过小型公司管理机构获得一定的优惠贷款。新经济时代,风险投资作为权益性融资的一种方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日益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并且逐渐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风险投资的发展以及形形的企业神话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是新经济企业诞生的催化剂,是创业者坚定的支持者。

风险投资,又称做创业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则将风险投资定义为,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相比之下,这个定义就宽得多。

风险投资是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商业银行相似之处在于风险投资家也像银行家一样,充当投资人(如贷款人)与企业家(或贷款人)之间的媒介和管道。但与商业银行贷款截然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家总是回避风险,而风险投资家则试图驾驭风险。银行在贷款前,总是向借贷者要求财产抵押;而风险投资家则是一旦看准了一个公司或项目有前途,他们就会投入资本,同时他们还会帮助他们所投资的公司经营管理。因此,对那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家而言,接受风险投资,投资家们带给他们的不单纯是钱,还常常有更重要的,诸如战略决策的制订、技术评估、市场分析、风险及回收的评估以及帮助招募管理人才等等。

风险投资也是一种主动从事创新冒险的行为,与被动防御市场中不可预测又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有本质上的差异。根据风险收益的配比原理,风险投资之所以迎着风险而上,是因为预期资本能大幅增值。从根本上说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来自极具潜力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但也与这一资本运营制度内部有效的运作机制密不可分。

从严格意义上说,风险投资是介于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之间的新型金融体制。它以风险投资公司为中枢,一方面要吸收闲置资金形成风险基金,一方面还要评估、筛选目标企业或项目,并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显然风险投资家要面临技术、生产、市场等风险。面对投资成败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来自投资而是融资方面的风险。这一点使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业务性质区别于其他传统金融中介,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人们习惯上把后一种金融机构的业务称为“卖方金融”,而把风险投资业务归入“买方金融”。这是因为后者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中介服务赚取利润,其收人表现为利差、佣金和手续费。而风险投资机构则不同,它首先要以所筹得的资金购买充足的权益资本,再以所筹得的资金购买新兴科技企业,经过几年的经营再适时出售企业股份,取得资金。其赢利来源是资本买卖的差价。与传统的经营借贷资金业务的机构相比,进行高风险收益的买卖活动无论在筹资难度还是在资金成本上都远大于前者。所谓“买方”是强调在这一金融过程中,融资(购买资本)较之投资地位更为重要,融到资金对风险投资家而言往往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来 自资金提供方的经营压力无形中就构成了风险投资内部的一个有效的动力机制。

风险投资的初衷是作为风险资本投资于新的或年轻的小企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几乎已成为一个为私有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通称,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尤其如此。风险资本家也开始涉足那些本属于投资银行家的事务。在西欧,绝大多数风险资本被用来收购那些业已成立的高科技公司,或者投资于创新企业的较晚期的发展阶段。由于机会众多,东欧的风险投资公司甚至可以选择既有很高的报酬率又有很好稳定性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可见,风险投资功能和作用几乎涵盖所有有关金融投资、高科技投资、小企业投资的内容。

对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业来说,风险投资是新生企业的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它构成了新生企业的创业的重要部分。可以说,风险投资造就了新经济时代的创业机制。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现在所指的“风险投资”应该称其“创业投资”更为恰当。

2.风险投资的类型

根据风险投资企业的不同阶段,我们一般可以将风险投资分为四种类型。

(1)种子资本

那些规模很小,或者刚刚处于发展早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既不可能从传统的银行获取信贷(原因在于缺乏可资抵押的财产),也很难从商业性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得风险资本。除了求助于专门的金融渠道(如政府的扶持性贷款)以外,这些企业更多的目光投向提供“种子资本”的风险投资基金。种子资本主要是指为那些处于产品开发阶段的企业提供小笔融资。由于这类企业可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年以上)都难以提供具有商业前景的产品,所以投资风险极大。对“种子资本”具有强烈需求的往往是一些高科技公司。它们在产品明确成型和得到市场认可前的数年里,便需要定期注入资金,以支持其研究和开发。尽管这类投资的回报可能很高,但绝大多数商业投资公司都敬而远之,主要是因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需要相当的专业化知识;由于产品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这类投资风险太大;投资公司进一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承诺困难较大。

(2)导入资本

当一个公司拥有了确定的产品,并具有较明确的市场前景后,由于资金短缺,企业便可寻求“导人资本”,以支持企业的产品中试和市场试销。但是由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存在,企业要想激发风险投资家的投资热情,除了本身达到一定的规范外,对导入资本的需求也应该达到相应的额度。这样才能更具规模效应,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发展资本

就量而言,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是用于企业扩张期的“发展资本”。这种形式的投资在欧洲已成为风险投资业的主要部分。以英国为例,目前“发展资本”已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30%。这类资本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协助那些高科技企业突破杠杆比率和再投资利润的限制,巩固在行业中的地位,为他们进一步在公开资本市场获得权益融资打下基础。

(4)风险并购资本

风险并购资本是一种特殊的风险投资工具,一般适用于较为成熟的、规模较大和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企业。与一般杠杆并购的区别就在于,风险并购的资金不是来源于银行贷款或发行垃圾债券,而是来源于风险投资基金,即收购方通过融入风险资本,来购并目标公司的产权。以管理层购并为例,由于风险资本的介入,购并所产生的营运协力效果(指购并后反映在营运现金流量上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3.风险投资的特征

与一般投资相比,风险投资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1)投向集中

风险投资集中于风险大、周期长、资本收益高的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在不同时期,产业投资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业投资重心开始向软件产业、医疗保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通信产业转移。

(2)周期性强

经营学家通常将企业成长分为创立期、扩展期和成熟期等三个主要阶段。风险投资家则通常在扩展期或成熟期的早期就开始出售股权等方式撤回资金,去从事其他新项目的风险投资。这便是风险投资“投资——亏损——高收益——再投资”的周期循环。

(3)风险大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科技项目调研论证的难度比一般项目大得多,风险投资机构对自己投资开发的项目前景如何,能否顺利投产、达产,产品销售行情怎样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都难以了如指掌,因此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4)回报率高

风险投资家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往往能以某些项目的高额利润补偿另一些项目的风险亏损,使投资始终处于高收益状态。三、不论资历线图对:学史创业闲崛起

1.新经济时代创业不论资历

在工业经济时代,石油大享、钢铁大工等企业巨子必须通过一生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逐渐完成巨额财富的积累。而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些拥有技术,甚至只是一个好主意的创业者,通过与风险投资家的联姻,顷刻之间就会成为亿万富翁。微软如此,雅虎如此,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业大多都是如此。这是新经济时代又一创业规则:创业不再论资历,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创业最需要的是智力。

ZI世纪,人类将告别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江山代代人才出。在这个由知识创造财富,智力就是资本的时代中,英雄辈出,人才尽显。于是创业者中出现一支颇为壮观、屡创奇迹的生力军:书生。

从哈佛大学肄业的穷小子比尔·盖茨,以开发计算机软件为主,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一跃成为世界首富。对“劳动创造财富”这一铁律提出了挑战,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思考。盖茨的微软公司,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没有大规模的原材料消耗,没有大规模的产品堆积,所拥有的资源只是知识和智慧。“开发部”是微软公司的核心,每个人只有五平方米的办公室,除了一把椅子和一台电脑外,几乎见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但它的用户遍布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而且还日益剧增。

比尔·盖茨的崛起揭示着在新经济时代中,创业是智者的游戏,智力也是创业的资本。

对于新经济时代的种种变化,有人用了一句话来加以总结:“智力代替了美元。”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来,智力便代替了由资历来积累的财富。这就突破了传统的陈规陋习,打开了全新的创业之门,因为年轻的学生拥有的资本和优势就是智力,而不是资历。

20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

20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创造了三种改变20世纪的产品:苹果n型机、麦金托什机和激光打印机。

24岁的马克·安迪森作为第一个环球网浏览器软件的发明者,大学毕业仅仅四年就登上了《时代》的封面,成为继盖茨之后又一个“电脑金童”。

这些当代英雄们,正是适应了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而扶摇直上的。

新经济时代,创业不论资历凭智力的规则,通过学生创业的现象得以验证。

1999年7月29日,一则由中关村传开的消息迅速惊爆全国:四位清华大学生开了个公司。学生开公司虽在国外早已成风,但此举在中国乃开天辟地第一回。

学生可以办公司,而且还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乍看十分不可思议。实际上,这正是新经济时代创业规则的应用罢了,学生创业就是智力创业、知识创业,这就是新经济时代的客观现实和要求。

2.学生创业构成新经济时代亮丽的风景线

1999年7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

一个由在校学生组建的视美乐公司向外界正式公开了他们守了多日的秘密:一个是他们的革命性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另一个是他们已获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对“视美乐”投资5250万元风险资金的合同。

在现场演示会上,视美乐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士邱虹云展示了他发明的投影仪独特的功能。通过这个一尺见方的铁盒子,观众从大投影屏幕上可以看DVD、录像带以及电脑多媒体图像,图像非常清晰,不仅是普通投影仪不可比拟的,甚至超过了电视图像的清晰度。据这位清华大学材料系三年级学生讲,他研制的这个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超越了现有电视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家庭教育、商业等众多领域。因为邱虹云一套超越传统技术的设计,让这个性能先进的产品其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1 /3,因而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前景。

这个令人震撼的发明在4月首先吸引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四年级学生王科,从而促成了第一家学生创业公司“视美乐”的成立。随后这个产品又打动了清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潘福祥总经理,因而我国的第一例风险投资项目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正式开始运作。同样还因为这个产品的扭力,在短短两个月内,吸引了十五六家投资商的关注。

上海第一百货的总经理张新进听了老友潘福祥的介绍,立刻就被这个项目“销定”了,听到消息的第三天就到北京向“视美乐”表示了投资意向。上报董事会后,董事会开了半个小时的会就全体通过了,前后仅3周“上海一百”就成了“视美乐”的风险投资商,一期投资250万,只占项目收益的20%股份,待产品完成中试后,二期投入5000万元,所占股份上升至60%。

这正是国际风险投资界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在不同的投资阶段与收益划分的通常做法,具有销定风险和放大收益的双重效果,充分体现了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也在现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作出了全新的探索。

现在“视美乐”已从初期的50万变成了300万,几位学生股东的投入现在已变成了300万的80%,即240万了。如果第二期的5000万再投进来,学生们就成了5000万中40o即200万的拥有者了。

这就是新经济时代的知识英雄所创造的神奇。

学生创业在美国高校是由来已久的,一般,有志创业的学生在学校就要进行创业计划。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BusinessPlan),是高科技与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

商业计划竞赛在美国高校由来已久。美国已有35所高校举办过该赛事,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其中以麻省理工学院最为成功,从1990年至今已举办了9届,1990年仅有一份获奖的计划赢得了风险投资,但1997年的竞赛结束后,当年就有70家学生公司从中诞生。据MIT的一家咨询公司统计,在这个高技术公司云集的地方,表现最优秀的50家公司中有48%就出自创业竞赛。这些由创业计划直接孵化出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一批批的创业者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风险投资家们蜂拥而入校园,寻找未来的技术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商业计划竞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量之一,

中国的第一个创业计划大赛是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由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发起,历时5个多月,共收到100多份参赛作品。麦肯锡等国内外大公司总裁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第二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于1999年3月份开始,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认可,清华校方也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新举措和政策。这次大赛诞生了像视美乐这样的一批学生公司,清华大学为此专门开辟清华创业园供学生公司入驻。此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及重庆等地高校纷纷举办创业大赛。

可以预计,校园创业计划也将推动在中国的学生创业的崛起。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1999年6月28日,由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应届毕业生李永新等人一起创办的北京新兴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服务公司。李永新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办素质公司的校园创业者。

1999年7月中旬,已拥有6项专利技术的华中理工大学在校三年级学生李玲玲依靠她的2项发明专利注册了属于自己的武汉天行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她注册公司的10万元资金来自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她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接受风险投资的在校大学生。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7

    论文摘要:关于会司法人治理理论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对科技园孵化器治理的研究却很少。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具备适用企业法人治理理论的前提。实现科技园孵化器法人治理的重点是明确大学和科技园孵化器的产权关系。构建高校科技园孵化器治理结构的框架,关键是要明确各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在公司治理框架下要维护高校股东在科技园孵化器中的权益,依法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我国企业孵化器自1987年诞生以来,从资产性质角度主要是国有资产投资,因此在制度选择上主要适用了非营利以公益为目的的制度设计,在管理体制上适用了事业法人的管理制度。但从孵化器的发展趋势来看,孵化器的投资主体日益多样化,商业价值日益显现,随着其发展的逐渐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运作方式日渐显示出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加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大效用地发挥孵化器的功能,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构建公司型孵化器,探讨孵化器的法人治理结构,越来越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所需。

    一、高校科技园孵化器适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前提

    进人孵化器的企业属于弱势群体,孵化器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责任,尤其是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认定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组织;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理论又称公司治理,传统观点奉行股东至上,终极追求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营利性的追求将是公司经营活动的第一目标。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公益性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的营利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实践中虽然已经有一些科技园孵化器进行法人治理尝试,但也只认为是借鉴,并不当然的认为科技园孵化器之所以要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因为科技园孵化器本就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首先,把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因为科技园孵化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不是判断科技园孵化器有无公益性的标准,而是判断属于企业法人还是事业法人的标准。同样科技园孵化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更不是判断孵化质量的标准,只有孵化出有数量、有质量的成功企业和企业家才是孵化器服务质量的唯一判断标准,因为孵化器的本质核心功能就是培育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和提供实物商品及简单的店铺租赁企业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孵化器所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就是孵化器公益性的体现,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行为并不影响公益性的发挥。

    其次,股东至上仅是沿循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观点,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已经发展为共同治理,法人治理的目标发生了变化。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利益的实现或股东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健全的现代企业治理的唯一目标,而只有在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各自利益相对均衡状态下,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追求的市场主体。2006年1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新增条款第5条明确规定,公司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承担社会责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经营理念,公司应当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所在社区以及所在地政府等)承担责任,对环境负责,对社会安全负责。可见,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公司化治理都强调了公司社会责任,因此适用公司型孵化器并不会减损其公益目标的实现。

    最后,因为自筹资金办学,已经使很多高校负债累累,如果再投资兴办非营利的科技园,会使高校的财务雪上加霜。另外,人孵的高科技企业成功后才会给科技园孵化器带来高额回报,这种盈利的特点会使以营利为目的的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精心打造服务品牌,通过为人孵企业提供多方位、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利润,形成科技园孵化器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营运模式。因此,科技园孵化器自身所具有的营利性、企业性属性更加要求适用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保证其有序运行。

    二、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实现公司治理的重点—高校与科技园孵化器的产权安排

    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大学科技园不同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特征也正在于此,所以建设大学科技园必然要以高校为主导。但是这种主导作用如果是把科技园主导为校办企业,主导为高校行政附属,这将丧失科技园孵化器的独立性。

    高校财产权益可以有不同表现形式:物权、债权、股权。高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法人,科技园孵化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因此避免把科技园孵化器建成高校或政府的附属物、避免高校和科技园之间产权界限不清的最有力办法就是把科技园孵化器建设成为现代企业模式,清晰界定产权。这就要求高校和所有战略投资者一样,以前期实际投入人股,把对财产的所有权让渡给科技园孵化器公司,学校可以将持有的专利产品、专利技术、实验设备、实验室、著作、软件、资金等作价人股,根据出资比例或持有股份数量计算各方的决策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科技园孵化器接受了各方的出资财产,将成为股东所交付财产的所有者,即享有法人财产权;而股东再不能直接支配交付到企业中的财产,换回来的是股东权。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真正实现两权分离,产权清晰。

    高校股东根据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享受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及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并没有导致高校财产价值的减损或流失;相反股东权锁定了高校的投资风险,高校对孵化器公司的风险以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对高校股东来说,股东权与物权是两个不同的民事权利,股东对公司财产不享有直接的财产权,因此高校股东如果想对科技园公司发表管理意见,不可以由学校下达直接的行政命令,而只有通过股东会这一公司机关来表达意见,这样就避免了高校和科技园孵化器之间校企不分,行政附属的局面。

    孵化器具备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没有法人财产权,科技园孵化器无法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孵化器公司对全部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具体事务的运作通过公司机关董事会决策,再由市场化遴选的经理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这样高校就可以后顾无忧地专职于教学科研工作,根据科技园孵化器的需求产生更多可以转化的科技成果。孵化器公司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债权人承担独立责任,无论科技园公司负债状况如何,最终是以孵化器公司的整体财产对债权人承担全部的责任,高校作为股东不直接面对债权人。如果孵化器出现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按市场机制运作,申请破产,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债权人按比例赔偿,不需要高校承担连带责任。

三、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科技园孵化器,不仅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同时还要管理科学,因此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科技园现代治理的重要保证。构建高校科技园孵化器的治理结构,很重要的一点是杜绝由学校或政府直接支配包办孵化器企业,而应由孵化器企业自主管理。科技园孵化器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就其属性而言,它本身是没有思想的,因此需要和所有的公司企业一样由自然人组成法人机关,它包括孵化器权力机构股东会(管委会)、孵化器执行机构董事会及经理、孵化器监督机构监事会。完善高校科技园孵化器的治理就是正确处理各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三个机构之间应当做到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相互制衡。

    股东是股东会的当然成员,孵化器的各投资主体根据出资比例或持有股份在权力机构科技园管委会会议上行使权利。科技园管委会作为权力机构扮演重大事项决策者的角色,如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确定公  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实践中表现为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赋予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会议决议一经形成,即成为公司的意思,可以约束董事会和监事会,但与园内人孵企业之间却不存在任何关系,不可以对外产生效力,因为公司法要求的股东会—管委会虽是最高决议机关,却也仅是权力机构,不是执行机构,这样能够避免政府或高校股东直接支配或命令科技园孵化器企业,避免科技园孵化器成为高校或政府的附属物。

    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核心是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产生,因此董事会必须向股东会负责,董事会要认真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接受股东会的监督。董事会是孵化器公司的对外代表机关,行使公司法人财产权,即代表公司对孵化器资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除了执行股东会决议外,董事会对孵化器的重大业务及行政事务均有决定权,对于需要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落实的,一般由经理负责。

    公司经理是公司日常事务的负责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高管包括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等法定以及公司章程规定人员。经理与董事不同,他不是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而是由公司机关董事会聘任的,经理是公司的高级雇员,具有公司的权利。这种聘任制度有助于孵化器通过市场化途径选任职业经理人组建专业团队对孵化器进行管理。

    为了防止孵化器公司董事经理们追求自身利益置股东及公司利益不顾,《公司法》要求设立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对公司财务及董事经理的业务执行进行监督。孵化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孵化器的管理监督制度,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孵化器公司的利益,进而满足高校等股东投资者长期的最大利益,同时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孵化器公司的良好治理依赖于高校等股东权利的审慎行使和公司的规范治理,高校要自觉尊重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职权的行使,避免高校股东超越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发号施令,尤其要避免高校股东人“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干预高校控股人孵企业的经营自由。

四、高校股东权益的维护

    在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公司治理机构组建后,既要强调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公司活力,也要强调维护高校股东权益,依法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孵化器财务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创新型社会;社会发展趋势;创新改革;科教兴国;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51-02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在原所有制体系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政策和新法律法规,这便是中国进入创新型社会 “转型期”的起端。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审时度势,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目前,我国正在朝成为创新型国家开始发展。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2015年3月12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2]。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地处国家中心,是华中地区至关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点。于2015年8月5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会,省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政策被称为“湖北积极就业创业政策4.0版” ,涉及五个方面28条意见,直接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据了解, “湖北积极就业创业政策4.0版”,包括“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等五个方面28条意见,新政中有12条是直接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把创业和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推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给创新创业者以极大便利。本文从武汉市科技创新,开放创新教育两大理念为基础,解述当代孵化器和“创新创业”比赛的实践过程,提出当代“创新型社会”将以全链式孵化模式,全民思想“创新”等为“创新型社会”发展方向。

一、 “当代创新型社会”的基本理念

(一)创新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用外国的技术,每生产一件产品,要支付外国专利费。销售量越大,我们支付给外国的钱越多。我们干活,外国人赚钱。现在要求用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就必须自己创造发明,自己拥有先进技术。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已经使全社会促进科技进步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当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形式来看,惟有实现技术上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2010年12月31日前,经武汉市科技局批准组建和成立的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包括: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其他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京与会的武汉院士、科协九大代表和企业代表等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畅谈科技创新与武汉机遇。在他们看来,武汉应是国家下一个科技创新中心。

(二)创新型思想教育是社会发展潜动力

2012年,我国教育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将高校也带入了创新型社会发展的轨道上,在此,武汉高校主要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培训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丰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四大任务。湖北省于8月12日出台“青桐计划”。武汉科技局局长吴志振介绍,“青桐计划”提出了10条扶持政策,如每年奖励100名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先锋”;对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初次入驻孵化器及创业园的,第一年给予房租全额补贴;由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设立200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对孵化器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10―20万元无偿资助;设立首支1亿元由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的天使基金,给在汉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等[3]。科教才能兴国,实现模式创新型教育,才能更好的融合、发展中国创新发展大方向。

二、“当代创新型社会”的实践运营

(一)推开大门,新生力量开始“乘潮‘孵化’”

“创新型社会”中,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型技术”的摇篮。1987 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2013年9月26日,武汉市推进了“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武昌区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2016年7月28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通过《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定》[4]。《决定》明确“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事项,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大胆开展创新创业”。在这15 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正在持续增长,孵化能力也是不断增强。这些企业孵化器的运营工作围绕确立目标、设定入孵标准和毕业标准、挑选入孵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促成入住企业顺利毕业、考核孵化成果这一系统过程开展。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实现孵化器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孵化服务网络化、发展模式国际化。二是在企业孵化器的性质上熹利性孵化器和非燕利性孵化器共同发展。三是在孵化器的数最和质量上,形成孵化器的规模,同时兼顾质量。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的供应者;二是创业文化和企业家梢神的发源地:三是创业孵化网络体系的核心:四是创业知识汇集和共享的枢纽。据创业网表示,2013年09月23日,武汉市首批25家孵化器名单。这些孵化器共拿出近4万平方米场地面积设立大学生创业特区,供大学生创业团队及企业就近免费人驻。2015年9月,武汉被列为全国8个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区域之一,标志着武汉近5年内的高速发展将不会停歇。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从2010年至2015年,孵化器面积就已经翻了4倍,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氛围也愈加的浓厚。如光谷创业咖啡孵化器、武汉数字创意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华中师大大学生创业特区、同心健康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下图为武汉十大创业孵化器)

(二)乘风破浪,“创新”教育“应‘赛’而生”

“创新型社会”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型”赛事是创新型教育的操场。从企业孵化器目前的来看,我国“创新型社会”的热潮已经到来,随着国家及地方关于“创新发展”类会议召开,种种关于“创新创业创业进化”的政策也随之出台,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比赛也随之增多。2015年,武汉大学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5]4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湖北省教育厅了《关于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省级复赛的通知》。谈到“创新创业”比赛,“大小挑战杯”在全国是最具影响力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俗称“大挑”,每两年举办一届。创业计划大赛(俗称“小挑战杯”)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代表,已经深入的将“创新型”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型”比赛连接起来,在学校建立企业孵化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各个学校都在重视“大小挑战杯”,而且也举办参加过数次“创新创业大赛”。下表为几个武汉地区举办过的“创新创业”比赛。

挑战杯比赛之所以迅速发展,是由于其全民性、节约性、可持续性,而且,“创新创业”比赛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到“创新型”发展的平台。“创新型社会”的实践也同时是建立在这一个高校与社会衔接的环节中进行的“创新”、“改革”和“发展”上的。作为将高校与市场接轨,理念与政策衔接的一个执行平台,这些创新创业比赛将会给“创新型社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创新型人才”市场。

三、当代“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展望

1、以科政创新为发展的主体。“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国家政策创新,企业科技创新这些平台上的,与1978年的改革开放相比,当代要将传统型稳步发展的经济社会转变为“创新型社会”是俞加困难的。当代科技全球化脚步逐年增快,唯有“创新”才能成为领航标,中国也只有抓住“国际创新市场”的热潮才能更快的增强国家实力,维护国际地位。国家目前在企业孵化器方面已经拥有全链式,创客空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这样的组建,使得孵化器效率更高,未来可能实现全国科技园链式一体化。

2、 教育思想创新是高新生命力。当代国家教育发展比之海外仍有些许缓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创新型”思想未完全打开。高校当代教育是建立在“国家创新”发展上的,高校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与国家发展第一线的先资力量,所以更需要鼓励大学生思想创新。国家建立企业孵化器,举行全国性质,地区性质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都将是维持高校思想教育的第一发展方向。推动国家“科创”发展的,不仅仅是创新创业企业市场,更多的是大学生创业者为主体的全民“科创”。国家目前已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以此为国家“创新创业”市场发展的宗旨。国家第一力量是人民,国家第一动力是人民创造力。以“人民为主体”,把人民作为创新的主人,使之拥有创新思想;坚持使全国人民,绝大多数都要拥有创新思想,鼓励创新,奖励创新,充分发挥国家整体创新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钱俊生,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读本[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2]万众创新潮涌荆楚 释放万千草根创新活力[OL],新华网,2015-03-08.

[3]武汉:“青桐计划”助大学生圆创业梦[J],科技日报,2013.12.11.

上一篇:计财部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福利院财务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