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30 04:52:32

接触网施工总结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1

关键词:接触网 故障 整治

中图分类号:U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02-02

目前电气化铁路已经成为我国铁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铁路电气化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已经成为电气化铁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更加长时间、有效的确保牵引设备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牵引供电专业努力的方向。

陇海线天兰段、兰新线兰武段接触网设备地处我国西北部,是以兰州为中心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的铁道电气化设备,承担着陇海线末端与兰新线首段连接、过渡的重要作用,是西北电气化铁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中断电气化铁路的行车功能。因此分析和研究该区段常见故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尤其重要。

1 铁路接触网设备故障分类

主要指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网设备,因自身设计、设备质量、运营时间等原因产生的故障。根据陇海线天兰段、兰新线兰武段接触网设备自2009年至2012年间发生的20件典型牵引供电接触网事故、故障进行数据分析,接触网常见故障分为以下几类:(1)接触网线索、零部件脱落。(2)接触网参数变化、状态不良。(3)接触线、承力索或附加悬挂中的线索断线。(4)绝缘部件的闪络或击穿。(5)隧道内渗漏水结冰造成的接触网故障。(6)自然灾害造成接触网设备故障。通过对2009年至2012年间该区段内发生的20件典型牵引供电接触网事故、故障进行数据分析,接触网线索、零部件脱落引发故障8件,占总数的40%;接触网参数变化、状态不良引发故障7件,占总数的35%;接触线、承力索或附加悬挂中的线索断线引发事故、故障2件,占总数的10%;隧道内渗漏水结冰造成的接触网故障1件,占总数的5%;绝缘部件的闪络或击穿引发故障1件,占总数的5%;自然灾害造成接触网设备故障1件,占总数的5%。

2 故障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分类

2.1 接触网线索、零部件脱落

以上分析中8件接触网线索、零部件脱落故障中,吊弦脱落3件;定位脱落2件;螺帽、螺栓松动造成连接件脱落2件;整体零件脱落1件。(1)吊弦脱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烧断。正常情况下,吊弦是没有电流通过的。发生吊弦烧断现象主要是因为附近的电连接器损坏或与接触线接触不良或接触载流不够,机车取流时使吊弦通过较大电流而造成。磨断。主要是因为吊弦受力状态不良造成松弛,接触悬挂长期处于动态状态下,环与环之间或与滑板之间长时间发生较大幅度的摩擦,某一处磨断后造成吊弦脱落。腐蚀断或被受电弓剐断。一是环境(化工、中腐蚀地带)对接触网的腐蚀;二是预制时受伤严重,长时间锈蚀、腐蚀造成开断、脱落其他。吊弦因温度偏移,造成拉脱线夹或拉断吊弦线。吊弦线夹因裂纹等缺陷开断,造成吊弦脱落。后果:一是吊弦线夹打弓。二是吊弦线夹脱落部位接触线高度降低并且稳定性差,造成打弓或受电弓受流状态不良。三是脱落的吊弦线低于接触线,受电弓通过时打击受电弓,可能将受电弓滑板打坏,继续运行剐伤接触线引起剐弓;或是吊弦线绕住受电弓后直接引起剐弓。预防措施:日常巡视、检修中发现吊弦状态不良(如松弛、磨蚀严重、环与环之间磨损严重、沿线路方向偏移角度大等缺陷)及时安排处理。发现吊弦有伤痕,及时安排检修附近的电连接器或导流设备。安装吊弦时,按标准及进行,保证制作安装新吊弦符合技术要求。

(2)定位脱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定位钩与定位环在机车受电弓运行当中受振动或其他外力作用,脱开;棒式绝缘子污闪,短路电流将定位夹或定位器、定位环部位烧伤造成脱落;严重腐蚀(化工厂、隧道漏渗水、电连接不良分流电腐蚀)造成脱落。后果:定位器脱落后一方面会因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的变化引起弓网故障,另一方面若定位器脱落后未落地,不仅会造成剐弓,而且也引起接触网对机车放电、受电弓碰击定位器打坏受电弓几机车上的绝缘子、定位器被受电弓击飞后打坏其他接触网设备或部件。预防措施:一是日常检修、巡视中注意检查、观测各零件及其连接部件状态良好。紧固线夹螺栓要适度,以免造成事故隐患。对连接部位及紧固好的定位线夹要检查状态是否良好。二是调整导线高度及驰度时,一定要使定位器坡度(定位器与水平夹角的正切值)保持在1/10至1/5的范围,同时保证定位管处在水平状态。三是气温突然升高或降低时,应加强步行巡视,特别注意定位器坡度及沿抵触线纵向偏移,最大不超过定位管长度的1/3的大小,不符合技术标准时要及时安排处理。四是对风口地段定位装置进行防风改造,防止风力使定位失稳、接触悬挂摆动发生弓网故障。五是采用先进技术,对绝缘部件进行绝缘性能测试和污秽清扫。采用绝缘性能好的喷涂材料,对污染严重的绝缘部件进行提高表面闪络电压的喷涂。同时,采用绝缘水平高、防污性能强的绝缘元件,防止绝缘子闪络、击穿使接触网对地短路放电烧坏零部件,造成定位脱落。六是在重腐蚀区、沿海地带、渗漏水隧道及气候潮湿地区,安装或更换接触悬挂支持部件前,根据情况先对部件采取涂环氧树脂或绝缘清漆等防腐技术处理。特殊地段应采用镀络部件或铜材质部件。

(3)螺帽、螺栓松动造成连接件脱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原因及后果:部分螺帽、螺栓未能按规定紧固到位,造成螺帽、螺栓在运行过程中松动、脱落,(使接触网参数拉出值、导高、线叉参数发生变化,)当其参数超出受电弓的工作范围时,常常会发生钻弓、打弓故障。预防措施:加强对接触网各部分螺帽、螺栓、弹垫、防松垫片的检查。在设备投入时要对各部分螺帽、螺栓进行平推紧固,在此基础上通过抽查逐步摸索螺帽、螺栓动态松动周期,及时进行紧固,确保各部分参数处于标准范围。

2.2 接触网参数变化、状态不良

原因分析:由于接触网部件在温度变化时由于接触悬挂的热胀冷缩致使相应的线索弛度发生变化(如悬挂间电连接线、中锚辅助绳、开关引线等)或长期运行过程中的震动疲劳,都有可能造成接触网参数变化、状态发生改变。工务部门施工后对接触网设备参数产生影响。防范措施:加强对接触网参数的检测。严格按照测量、巡视周期对接触网进行检测,掌握设备技术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检修人员作业质量,严格按照《接触网检修规程》相关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参数满足要求。

2.3 接触线、承力索或附加悬挂中的线索断线

原因分析:烧断、拉断、腐蚀断是造成接触线、承力索或附加悬挂中的线索断线的主要原因。如果断线处未落地并未引起跳闸,则因接触线张力的变化及驰度变化,可能造成剐弓事故;如果断线处的断头落地,则造成接触网对地短路放电,短路电流可能会损坏、烧断承力索或其他接触网设备及零部件。如果锚段关节处补偿装置的制动失灵或动作情况不良,则坠砣落地或较长距离下移,可能出现拉坏、拉脱定位,拉偏、拉脱吊弦,拉偏、拉坏碗臂及电连接器等扩大事故范围情况。如果接触线断线因剐弓所致,则整个事故范围大、接触网设备损坏程度严重、事故抢修所用时间长。

防范措施:一是按规定时间、周期及标准测量接触线的磨耗,对局部磨耗超过规定的及时进行电气补强、切断后做接头或更换。二是日常检修作业中注意检查接触线的损伤情况,发现局部损伤截面超过规定及时进行电气补强、切断后做接头或换线。三是日常巡视或检修中,注意接触线接头线夹处、绝缘器接头线夹处、中心锚结线夹处及定位点处接触线的磨耗情况,发现磨耗或损伤超过规定者及时进行处理。发现接触线存在的硬弯、硬点及时进行处理(如校直、切断做接头或换线)。四是按规定时间、周期及标准检修各种电连接器。对电连接器与接触线接触面载流不够的区段,适当增设电连接器组数或增大电连接器与接触线的接触载流面。五是定期清扫各种绝缘元件,对不符合技术要求者及时进行更换。六是提高日常检修质量,保证接触悬挂的技术状态符合标准。

2.4 绝缘部件的闪络或击穿

原因分析:(1)绝缘子脏污:主要表现为清扫周期过长,周围环境污染严重,使绝缘子表面覆盖了较多的导电介质而放电击穿。(2)绝缘子的绝缘强度或材质不能适应周围环境:主要表现为绝缘子虽然按照周期进行了清扫,但由于周围污染介质的特殊性如化工污染等,使绝缘子在不太脏污的情况下发生了放电击穿故障。(3)分相、分段绝缘棒由于与碳质材料的受电弓频繁摩擦接触,使其接触表面覆盖了一层碳粉,由于受天窗点的限制而不能及时清扫,使电弧沿其表面发生击穿故障。(4)接触网带电部分由于受温度变化,其空间几何位置发生变化,当对接地体的距离偏小于安全距离时,便会发生对地放电故障。(5)铁路旁边的建筑物、树木、风飘物等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使其状态发生变化,当其对接触网(含供电线)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接触网也被动发生放电跳闸故障。另外融冰、鸟类搭窝用的导电体以及动物本体也会在特定情况下引发短路放电故障。

应对措施:加强绝缘的清扫工作,对部分污染严重的区段人为缩短清扫周期。对环境污染严重区段更换为抗污能力强的的硅橡胶绝缘子。对铁路附近可能危机接触网供电安全的危树、建筑物及时联系处理,保证其在恶劣天气下状态发生变化时对接触网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加强对网上积雪的清扫工作和钢柱、横梁上鸟巢的清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2.5 隧道内渗漏水结冰引发故障

原因分析:因隧道漏水加重,水流在绝缘子上造成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绝缘子击穿。由于结冰造成绝缘距离不足,导致放点烧伤接触网设备。各供电车间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及时安排各接触网工区提前对隧道结冰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监控,根据隧道结冰情况随时打冰。对气温、结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索规律,以便更合理的安排打冰时间和周期,确保打冰工作有效实施。

2.6 自然灾害引发故障

原因分析:接触网漏天设置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如雨、雪、风等天气条件下造成的塌方),可能导致支柱倾斜、接触网参数变化等;同时设置位置限制还会由于外界动力机械的撞击,造成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网悬挂参数的变化。整改措施:对铁路附近可能危机接触网供电安全的危树、建筑物及时联系处理,保证其在恶劣天气下状态发生变化时对接触网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加强设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3 结语

通过对陇海线天兰段、兰新线兰武段接触网设备自2009年至2012年间发生的20件典型牵引供电接触网事故、故障进行数据分析,可知该区段铁路接触网设备故障多是由于接触网线索、零部件脱落及设备参数发生变化造成,所以日常加大对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及时预防相关设备隐患的出现,是降低接触网设备故障件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2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维修规则;管理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U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03-01

目前,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突破12万km,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接近2万km,电气化铁路达到7.2万km,其覆盖率超过60%。电力牵引完成运输任务的比重占80%以上,高速铁路动车组动力源全部由接触网提供。随着新建电气化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大量投入运营,供电设备规模快速扩张,供电专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倍增,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运输组织需求不断变化,高速运行下的弓网振动规律复杂,外部环境影响突出,这些都是供电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铁路走出去,供电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标准。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运行环境最为复杂。近些年的运行实践积累了大量数据、案例和经验,应汲取运营管理成果,借鉴国内外及不同专业的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维修体制,形成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维护体系,提升高速铁路供电运营管理水平。

一、供电修程修制改革

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党组高度重视铁路设备维修体制改革,先后几次专题听取和研究运输局关于深化修程修制改革思路和措施,对供电修程修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设备检修效率、保证供电质量、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运行成本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改革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一是推进检测维修装备的现代化;二是进行试点示范,总结实践。安排衡水、广州、长沙、西安等供电段实施运、检、修分开维修模式试点操作,然后分组调研写实全系统不同规模集中修情况;三是运行维修规则,形成运营维护技术和管理标准。组织修订《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简称新维规),形成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检测、状态诊断、鉴定评价、分级维修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二、新维规编制原则和总体框架

(一)编制原则

1、先进性。形成我国自主的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维护体系,进行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引领专业发展。2、适用性。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和管理模式,充分吸收我国目前高速铁路技术、装备发展及运营管理成果,实现修程修制与设备运行规律相匹配,体现技术和管理进步。3、传承性。汲取电气化铁路发展过程中管理经验和高速铁路运行经验,相关术语、用Z和表述方式与现行标准、规范保持一致,易于现场学习掌握。4、操作性。编写组成员多元化。在多个铁路局、站、段,以及京广、京沪等高速铁路进行试点操作,现场写实、调研,总结经验。5、差异性。根据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的不同特点,同步修订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6、开放性。借鉴国内外不同专业经验、与国际标准接轨,为管理和技术标准“走出去”创造条件。

(二)总体框架

新维规共设8章,合计165条,8个附件。前3章主要明确了适用范围、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要求和维修组织机构职责等;后5章及附件对高铁接触网运行管理、检测与分析诊断、修程修制、质量评价与鉴定、维修技术标准等进行规定。

三、新维规管理和技术主要创新点

(一)维修机构实施运行、检测、维修分离

1、车间运行、检测、维修专业化。供电车间负责日常运行、应急处置、施工配合;检测车间负责检测装置的运用、维修和数据分析;维修车间负责组织集中综合维修。

2、工区运行、检测、维修专业化。运行工区负责临时修、巡视检查、单项检查、非常规检查、施工配合和应急处置等,对综合修结果进行质量验收。检测工区负责6C的运用、维护,并对6C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维修工区按照月度维修计划,负责接触网设备全面检查、综合修和专项整治。

(二)明确高速铁路接触网修程修制

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实行状态修和三级修程。三级修程分为一级修(临时修)、二级修(综合修)和三级修(精测精修)。临时修由供电车间组织进行;综合修由维修车间按计划以集中修方式进行(3年1次);达到一定条件的(一般7年或达到50万弓架次)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精测精修。

(三)强化设备检测分析

充分应用6C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发挥其动态检测、等速检测、定点监测功能,增强维修针对性,实现设备状态修,替代部分人工巡检项目,优化调整巡检作业内容和比重,降低大量人员频繁上线的作业强度和安全风险。

(四)实行设备状态限值管理

根据检测结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采用标准值、警示值和限界值进行界定。达到或超出限界值的一级缺陷纳入临时修,由运行工区及时组织修理;达到或超出警示值且在限界值以内的二级缺陷纳入综合修,由维修工区按计划修理;达到一定条件的开展精测精修,恢复设备标准状态。

(五)推行接触网集中维修

修程的设定、缺陷等级的划分、维修机构的分离、大型维修装备的配置等为全面推行集中修创造了条件。集中维修是利用接触网检修车列、多平台作业车等现代化工装设备,改变以前接触网设备分散检修组织形式,实行集中规模作业模式,释放人力资源、提高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实现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维修方式。

(六)实施接触网三级修(精测精修)

高速铁路接触网增加三级修程,实施精测精修。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7年或弓架次达50万次以上,动态检测发现弓网动态作用特性成区段持续不良、故障多发,以及线路平纵断面出现调整区段时开展精测精修。

(七)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以0.25 m为数据采集间隔、1个跨距为统计步长、1正线公里为计分单位的评价标准,分区段进行接触网动态质量评价。其目的和作用是掌握设备动态运行功能,作为评定新线建设联调联试、列车运行条件、维修质量,以及运行管理水平的标准。

四、结语

总之,新版《高速铁路接触网维修规则》实现了与我国现行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计、施工、装备制造、零部件检验等规范、规程、标准等相关条款的相互衔接。但新维规中的部分规定依据仅来源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支撑,一些标准内容还需要从数学建模、数理统计学等角度给予理论上论证或修正,有些标准的适用性还有待于通过长时间运行实践来验证。

参考文献

[1]李德胜.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J]. 中国铁路,2011,02:34-37.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3

关键词:接触网;铁路施工;铁路电气化

Abstract:With the scientif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apid transit railway connection ne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measures ha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 new 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original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Keywords: connection net, railway construction, trunk line electr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接触网是现代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运营安全,而接触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是影响其运行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现代铁路接触网和受电弓的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运行,除优秀的弓网系统设计、选用高质量且与所运行的接触网良好匹配的受电弓外,必须针对不同形式的高速弓网系统找出其施工难点和重点,并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掌握其施工关键技术。

1 施工测定技术

现代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在接触网工程开工前,按照有关施工设计文件要求对线路中心线、基准标高、接触网纵向跨距和横向位置进行复核、定位的测量。电气化施工单位进行定测的方法也不一样,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接触网基础工程由土建单位负责施工;二是接触网基础工程由电气化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在这种方式下,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一般业己完工,其定测的方法与前述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定测时由路基、桥梁、隧道施工单位进行交桩,以确定线路的设计中心线、基准标高、起测点等,再根据接触网工程平面图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光学精密仪器进行逐点测量、定位,并按规定予以标识。

特别注意的是,不论轨道工程是否已经铺轨或整道,都不能以其现状的线路中心和轨道标高作为接触网工程定测和检查验收的依据,而必须统一到所有专业都共同遵循的设计线路中心和基准标高上来。

2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基础工程施工,主要是指在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完工后由电气化施工单位进行的接触网基础工程作业。包括在路基上基础制作、桥隧基础螺栓预埋、支柱安装等工程。在现代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接触网基础施工处于路基地段,一般约占60~85%左右。而且,因路基工程均为高密实度填筑路基,基础制作可能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破坏,因此,该部分施工是整个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的重点所在。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保证在开挖基坑时不破坏路基的稳定性。根据现代铁路路基的特点,要求在接触网基坑开挖时必须确保路基的密实度不受破坏,且所开挖的基坑形状应规则,技术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鉴于此,提出了两种施工方法:即切割开挖法和钻孔开挖法。 在现代铁路电气化工程中,桥梁、隧道部分接触网基础施工一般是由桥梁、隧道施工单位负责完成。在制梁或隧道衬砌时,按照电气化专业提供的设计文件要求同步进行基础制作或预埋件的预埋,确保其结构和基础螺栓的外露尺寸满足技术要求。支柱是接触网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铁路电气化工程中,支柱类型较多,通常有钢筋混凝土圆型支柱及方型支柱、焊接析架式钢柱、管型钢柱、H型钢柱等。支柱安装工作量较大,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受环境条件的约束较多。

3支持结构计算及装配技术

现代铁路接触网支持结构主要包括腕臂结构、硬横梁结构,它起着支撑整个接触网重量、保持接触网的空间结构和电气距离的重要作用,因此,其安装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受电弓的受流质量。 腕臂是接触网支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铁路接触网腕臂一般采用旋转平腕臂与斜腕臂固定连接方式,即将平腕臂与斜腕臂通过组合承力索座固定连接起来,具有不可调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在现代铁路车站或多线路地段,接触网的支持结构一般采用硬横梁结构形式,它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改善弓网受流状况等优点,一般由横梁、支柱和吊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横梁一般采用等腰三角形或矩形截面无缝钢管焊接析架结构,由两个或三个梁段组成,梁与梁之间的连接通过法兰盘用螺栓连接而成。硬横梁安装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接触网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也影响站场环境的美观。

4 恒张力架线技术

对于现代铁路来说,如何确保在较高运行速度下使接触线与机车受电弓具有良好的弓网关系,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技术问题,无论是路基、桥涵、轨道工程,还是接触网工程,最终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技术问题而展开的技术攻关与创新。因此,在设计时接触导线大都选用机械强度高、耐温特性好、导电率较高的单根铜合金导线,如CTHA-110、CTHA-120、CTHA- 150等;承力索一般也选择与接触导线相匹配的铜合金绞线,如THJ-95、THJ-120等。在工程施工时,要确保架线质量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导线架设完毕后应平整、光滑、有弹性,无硬弯、扭曲变形和表面硬伤等现象。因此,如果采用普通架线技术和设备架线,由于其架线张力变化幅度过大(一般在3-10kN范围内波动),导线因其自重而产生较大的弛度变化,从而造成导线在悬挂点附近产生大量的不易矫正的波浪型硬弯:且因普通的架线设备没有良好的导线引导装置,时常造成导线扭曲变形,这无疑会使架设后的导线质量恶化,不能满足高速行车对弓网关系的要求。鉴于此,在现代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中,必须采用恒张力架线设备及相关施工技术。

5整体吊弦施工技术

现代铁路接触网吊弦一般采用了不可调载流式铜合金整体吊弦,它两端作永久固定,加工一次成型,一次安装到位,不可调整,故在悬挂弹性和受流方面都体现出了更好的优越性,突出了接触网设备“高可靠、少维修”的技术要求。 根据整体吊弦的技术特点和现有的技术水平,整体吊弦的施工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精密仪器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根据所在项目对整体吊弦的技术要求编制专用计算程序,并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条件和原始数据,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工厂化精加工(误差1.5mm),并对预配结果进行复核、编序、包装;用安装作业车等按规定进行现场安装,并对安装结果进行检测,确认一次安装达标。

6 组合定位装置施工技术

现代铁路接触网一般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或弹性链型悬挂,其定位装置采用钢性结构,各构件采用螺栓固定,以保证接触网的稳定和弹性。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通过定位环、定位支撑或定位吊线将整个定位装置安装在不可调节的刚性结构腕臂上,其结构由定位环、定位管、定位支座、定位器、定位线夹、防风拉线环及防风拉线等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组合而成,而每一个零件或材料的空间位置是需要通过准确的空间计算才能确定的,定位管、防风拉线及支撑件,应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工厂化预配、组合、编序、包装,确保现场安装一次到位,不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现代铁路接触网组合定位装置的技术特点和要求,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为此提出以下施工方案:在腕臂测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所在项目每一组定位装置处的结构高度、导线高度、拉出值、定位器坡度、绝缘距离等技术要求,编制专用计算程序,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计算结果,进行工厂化加工、复核、编号、包装,用安装作业车等专用工具进行现场安装,保证一次安装达标。

7总结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4

【关键词】 高速 接触网 施工 技术

1 整体吊弦技术

在目前的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因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能耗、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等原因,铜合金绞线制成的整体吊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环节吊弦。整体吊弦有压接式和螺栓可调式两种类型。只有准确计算出整体吊弦的长度,才能使整体吊弦的预制安装一次成功。

1.1 技术特点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吊弦一般采用了不可调载流,它两端作永久固定,加工一次成型,一次安装到位,不可调整,故在悬挂弹性和受流方面都体现出了更好的优越性,突出了接触网设备“高可靠,少维修”的技术要求。整体吊弦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严格:(1)对原始数据的采集精度要求高,必须采用精密仪器进行原始数据检测;(2)对整体吊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高,必须有计算机进行计算;(3)对整体吊弦的制作精度要求高,必须进行工厂化精加工。

1.2 施工方法

整体吊弦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采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进行原始数据的精确采集:建立数据库,编制专用计算程序:输入原始数据与计算条件,经计算机分析计算后打印实际所需的计算结果:根据结果进行工厂化精加工,误差为±1.5mm,并对预配结果进行复核、编序、包装等:用安装作业车进行现场安装,并对安装结果进行检测以确保达标。

2 隧道内接触网吊柱安装技术

高速铁路隧道内采用预留吊柱槽道方便吊柱安装的设计方法,一方面避免了隧道成形后接触网专业打眼施工安装吊柱破坏隧道整体结构影响隧道的受力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接触网专业人员安装吊柱打眼不方便、安装位置不准确的问题。隧道吊柱所用槽道在隧道土建施工时已预埋,电气化专业需做好预埋配合工作和预埋后技术标准检查等工作。槽道预埋的好坏直接影响隧道吊柱安装的质量,对其预埋质量应作为关键环节检查。武广高速铁路施工中,由站前单位负责预埋隧道吊柱槽道,接触网专业检查时发现较多的预埋问题,主要是同组槽道2个滑槽不够平行,间距不一样,造成八字形等形状偏差,吊柱底座螺栓无法准确安装进槽道;安装的槽道与线路不垂直,如果安装吊柱后将造成扭面等现象,无法正确悬挂接触网;有的槽道埋深过大或过浅,吊柱底座螺栓无法准确安装。

对于线路铺轨前隧道吊柱安装,采用现场组装作业台方式,先测量吊柱安装位置,在槽道相应位置安装悬吊滑轮起吊吊柱,吊柱安装到位后须立即测量吊柱的斜率和限界值,如不符合要求须重新松开后安装垫片、调整限界值才能重新紧固吊柱。

3 弹性吊索安装

接触网弹性链形悬挂均匀的弹性使静态接触压力抬升恒定,并使受电弓的运行轨迹高度变化减小,充分显示了弹性吊索的安装在弓网受流性能方面的优点。弹性链形悬挂的整体性能取决于安装时弹性吊索的张力控制和调整精度,因此把弹性吊索的安装分2个阶段,一是弹性吊索的初步安装,二是弹性吊索的调整。初步安装阶段首先是把量裁到位的吊索悬挂固定到位,使其张力达到2.8~3kN,在定位装置及两侧跨距内的吊弦均安装完成后开始弹性吊索调整。弹性吊索调整从中心锚结向两侧展开,先将其中心锚结侧一端用辅助索线夹紧固好,另一端用弹性吊索专用拉力计张拉,一般按正常张力3.5kN固定吊索,调整时不得抬高接触线,半个锚段内仅能有一组人员调整,以免吊弦卸载,各跨处受力不均。吊弦安装完成后,严格控制跨中第1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10mm、弹性吊索吊弦与定位线夹高度差为零。弹性吊索安装到位后必须采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检测悬挂点及靠近中心锚结跨中处的导高,确保各部位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要求。按上述标准施工,接触网弹性较好。

4 合理确定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张力及分配

我国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张力近十年逐步增大到3t系,增大承力索张力有利于提高接触网的稳定性,提高受流质量,但也造成允许磨耗面积减小。接触网的质量是接触网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接触网的线型选择,工程造价、使用寿命。因而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承力索接触线的锚段长度:正确安装悬吊滑轮和补偿装置;严格控制张力增量,使接触线的张力均匀。

5 接触线平直度保证技术

为确保高速受流的平稳性、不间断性,高速铁路接触网要求接触网导高、高度变化率、接触线的平直度必须严格控制,接触线上有弯曲、扭面等现象易产生硬点,使受流恶化,造成离线拉弧,从而烧损导线引起安全事故,因此控制接触线的平直度对高速受流越来越重要。

为确保接触线的平直度,高速铁路接触线须采用恒张力架线车架设,确保架线时起、落锚棘轮补偿绳的位置和受力、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与接触线连接良好,严格控制架设张力,张力宜选择10~12kN。恒张力放线装置采用电脑控制,张力偏差可以达到±1%。架设导线时,利用S钩和放线滑轮将接触线悬挂固定在承力索上。针对接触线线径达到150mm2的实际情况,架设接触线时在架线车上立柱安装七轮接触线平直度校直器能确保架线过程中接触线没有弯曲、扭面现象。

6 注意克服接触线死弯

接触线架设除了使用恒张力架设外,接触线架设后是坚决不允许施工人员踩踏线作业的。对电连接线夹、定位器等大重量零件也应注意减少死弯硬点。对于定位器一方面要满足降低绞接点,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抬升量,用常规的定位器安装坡度是不能满足高速需求的。安装的定位器除应具备一般功能外,还应调整限位抬高量,保证受电弓可靠的通过定位器,降低硬点效应。

7 结语

我国在高速接触网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工艺、工机具及仪器仪表配置等方面尚经验不足,各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经验,其先进的施工组织、科学的施工工艺、适宜的工机具及仪器仪表确保了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受电弓一接触网的良好运行。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速接触网施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并做好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宏春,蒲忠维.秦沈线接触网整体吊弦的探讨[J].电气化铁路,2004年.第1期.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5

【关键词】既有线接触网;电气化铁路;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大提速以及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铁路运输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铁路线已经不能满足铁路高速、大吨位牵引的需要。因此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施工要求将线路由小半径改为大半径,或者打隧道双线绕行等;主要干线由单线逐渐改建为双线。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主要构架之一,是沿铁路线上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因此线路改变或增建二线,接触网线路也将进行相应的变化。

结合既有线接触网施工质量安全过程中所得,谈谈既有线接触网工程质量控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如何保证既有线接触网施工安全。

1 既有线接触网施工特点

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改造通常是在运能运量迫切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干扰大、相关专业改造同时进行等.这些因素导致了既有线接触网施工条件与新建线接触网施工的不同,这也给既有线接触网施工增加了难度。下面简要介绍既有线接触网施工的几个主要特点。

1.1 “天窗”点作业

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每天“天窗”点时间内完成当天的计划任务,如基坑开挖、支柱组立、腕臂安装、导线架设等。同时必须在“天窗”点封闭时间后.正常顺利地给接触网供电.以保证运营列车正常运行。

既有线接触网施工必须在停电后才能进行.停电和送电程序一般应包括:电力调度命令的申报和执行;牵引网供电臂上网处接地及看守防护;施工处的接地及看守防护;车站驻站联络防护:安全控制点的防护等。根据现场经验,一般”天窗”封锁作业点为3 h~4h,再减去轨道车去回作业点的时间,实际留给接触网作业的时间更少。

1.2作业空间小

既有线接触网施工在进行停电作业时,为减少对运行列车的影响,大多采取v型停电方式作业。这样由于在带电高压线附近作业。缩小了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可扩展作业范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施工难度。

总的来讲,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安全主要是按三个阶段进行的,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2.2.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安全,要审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规程规范要求以及执行鉴定意见的情况;审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减少因图纸问题造成的各种返工及对质量的影响:审查施工组织计划及开工报告落实是否具备开工条件、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是否完善;对进场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及配备情况进行审核.

2.2.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接触网工程的隐蔽工程主要有基坑、锚板、接地体埋深、基础浇注、桥隧埋入杆灌注等。在隐蔽工程关键工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前通知安全专职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监督.隐蔽工程的施工必须通过安全检查验收,隐蔽工程

未经安全工程师检查不得掩埋和覆盖。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型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施工安装质量控制

接触网施工一般按照支柱组立、支柱装配、整体吊弦安装、接触导线架设、悬挂调整、设备及接地安装等顺序进行,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只有上一道工序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重点项目的关键工序进行巡视检查和旁站监理。

2.2.4接口专业质量控制

电气化铁道专业项目繁多.不少专业与接触网专业相关.必须加强接触网工程与其他相关工程施工协调和结合部位质量控制。这就需要安全工程师在土建单位施工前对土建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及协调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多检查巡视,杜绝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接触网施工分为下部作业和上部作业.均属野外作业,点多线长.工作量大。既有线接触网施工为了抢工期,有时还得深夜施工,照明度差,造成施工、监理工作难度增加,也给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既有线接触网施工的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抓住安全重点。

(1)接触网施工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按规定设置驻站和工地防护员。作业队长要将每天的施工作业票送达驻站联络员.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由驻站防护员进行登记要点。驻站人员与现场联络必须畅通.3 lIlin~5 min通话一次,并要掌握各区段列车运行时间。在既有线道床边坡设好防护绳,并坚持来车时机械停止作业的原则。

(2)基坑开挖前必须先与设备管理单位人员联系.征得设备管理单位的配合,共同到现场确认清楚既有线光、电缆走向,施工单位派专人进行旁站施工.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理,防止挖断光、电缆,对挖出来的电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上部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配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必须随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下道避车时,将随身工具、材料带下道,并到安全地段避车.避车时面向列车,防止车上散落货物伤人。

4结语

随着铁路大提速以及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要不断学习新产品的原理、结构.其安装调试方法,对接触网安全质量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增建二线、改建既有线接触网工程的增多,这促使安全质量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牢固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足够的现场施工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既有线接触网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基础上,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安全质量人员的作用.达到施工质量和安全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邹绍龙.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企业定额编制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4).

[2]胡一洲.浅谈电气化工程施工监理的实施[J].铁道工程学报,2002(4).

[3]陈可.铁路工程接触网监理之我见[J]冲国西部科技,2011(7).

[4]刘继永.浅谈朔黄铁路扩能改造中的接触网施工监理[J]民营科技,2010(12).

[.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下穿;顶进;接触网;电气化铁路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部分公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因此需对公路网进行扩建、改建,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公路网下穿既有电气化铁路的情况。在公路网下穿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过程中要求铁路行车不g断进行,这样就要求接触网系统不受下穿桥顶进工程的影响。因此怎样才能在尽可能不影响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前提下顺利实施下穿桥顶进工程至关重要。

1 项目概况

航二路延长线工程东起柳邕路与航二路相交路口,向西通过既有的柳州编组站及新建的西鹅货运中心站,与柳工大道相交,终点为柳工大道西侧规划道路,全长约2.7km,被柳州市铁路编组站场和火车南站分隔成东西两大城市功能片区。

下穿铁路方案主要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为道路下穿柳州南编组站咽喉区。下穿柳州南编组站站场及柳南客专。道路在铁路编组站部分经过31条股道(道岔17处),该部分为柳州南编组站的咽喉区;另外道路经过货1~货12轨道及柳南客专2股道。

方案二下穿柳工大道及西鹅货运中心站场,下穿柳州南编组站站场及柳南客专。道路在柳州南编组站部分经过编1~编33轨道;另外道路经过货1~货12轨道及柳南客专2股道。

2 既有接触网概况

航二线延长线下穿桥影响柳州南编组站Ⅳ峰尾咽喉、I场站、柳南客专及柳州分区所供电线。详见图1。

3 接触网改移技术标准

接触网改造方案原则上不低于既有接触网标准。设计满足《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铁路规范的要求。

接触网改移工程应尽量减少对既有接触网系统的影响充分利用既有接触网设备,尽量做到永临结合,节省投资。

综合考虑影响因素,结合其他专业过渡方案,设计接触网过渡工程,以此来保证铁路安全可靠的运行。

4 接触网改造方案

4.1 方案一

方案一下穿铁路工程采取顶进方式,施工影响既有编组站Ⅳ峰尾咽喉接触网的66#支柱、I场站接触网的0097#、0098#支柱及柳南客专47#、48#支柱。Ⅳ场中在下穿隧道边缘两侧顺线路方向5m处各新立一根支柱,并相应调整跨距。Ⅰ场中新立两组6股道软横跨。柳南客专中在下穿隧道边缘两侧顺线路方向7m处各新立一根支柱,并相应调整跨距。将既有接触网悬挂倒置新建腕臂悬挂及软横跨上,拆除既有相应支柱及相应软横跨。至此接触网改造完成。

在顶进施工过程中,需对顶进工程施工范围影响范围内支柱进行防护。

4.2 方案二

方案二下穿铁路工程采取顶进方式,施工影响既有编组站Ⅳ峰尾咽喉接触网的74#、75#支柱、I场站接触网的0109#、0114#支柱及柳南客专g012#支柱。74#、75#支柱为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0109#、0114#支柱为软横跨格构式钢柱,g012#支柱为供电线格构式钢柱。Ⅳ场中在下穿隧道边缘两侧顺线路方向7m处各新立一根支柱,并相应调整跨距。Ⅰ场中两组6股道软横跨。供电线路经过路径上,在下穿隧道边缘两侧各新立一根钢柱。

将既有接触网悬挂倒置新建腕臂悬挂及软横跨上,拆除既有相应支柱及腕臂悬挂。至此接触网改造完成。

在顶进施工过程中,需对施工范围影响范围内支柱进行防护。

4.3 方案比较

方案一工程投资76万元,方案二新建工程投资42万元,从经济投资角度来考虑方案二明显比方案一投资少。但是,方案二下穿桥顶进工程影响的道岔较多,在技术方面稍劣与方案一。因此选取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投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5 结束语

总之,下穿桥对已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影响较为复杂,尤其像本文中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因施工地段位于复杂的站场咽喉地段,多条线路汇集,涉及多股道新建、拆除工程,因此需各专业密切合作、沟通,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确保电气化铁路运行安全及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TB 10009-201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S].

[2]TB 10208-98.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S].

[3]TB 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7

接触网下部施工是接触网工程很重要的一步,接触网上部工程是在下部工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求对基础以及拉线基础进行精确定位,符合设计规范,才能保证接触网上部施工能够顺利进行。车站岔区道岔柱定位以及锚段关节柱的定位更要精确。因此我们在实际施工当中采用自我监督;同事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有效地避免了出现不达标的事件发生。

大官厅车站的拆除改造工作更是体现了我们工作的高效率,领导亲自安排,统一布署,所有员工上下一心,加上外协队伍的一起努力,夜以继日,5月30、31日两天时间干完了大官厅车站所有下部工程,书写了电气化提速的新篇章。大官厅车站在拆除后两天完成下部工程,效率着实喜人。刚拆除车站时现场混乱,许多废弃钢轨堆放在轨道两边,严重影响接触网支柱的基坑开挖以及立杆工作。鉴于此情况,领导也和工人一样,顶着六月的烈日,现场亲自指导工作,和工人们并肩奋斗;为工人们送饭送水。受到领导们的鼓舞,工人们干劲十足,大家一起努力。上下齐心,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大官厅车站总算是攻克下来了。因为领导送来的不只是水和饭菜,还有一种烈日下的温暖,鼓舞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激发出每一个人的最大能量。大官厅的下部工程快速完成,是在领导正确的领导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多次受到领导们的好评。

09年6月16日,京九线饶阳~深州区间,我作业队仅用一个封闭点的时间内,扣去区间作业车运行时间外,架设承力索、导线13根,共计正线19545.4m,开创了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架设的又一次飞跃。施工效率之高,鼓舞着每一个员工积极性。这就要求施工负责人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环节,对每一种情况下有充分的准备,在时间上争分夺秒,做到忙而不乱,同时必须赶在封闭点结束之前圆满完成任务,这只是承导架设的一个例子,如平时作业车安排较紧的时候,人工放线、安列放线、都是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保证了京九线按原计划开通。开启了接触网架线新的理念。

7月份是一个非常大转折点,从那时起接触网下部工程基本结束,正式进入上部调整工作,从那时候起安排队上人员到工班监督学习接触网上部调整工作,由于区间调整比较单一,相对简单,但是也要求对每一个细节合符标准化,每一步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执行,我们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他人、特别重视工班技术员现场交底工作,让各工班副工长,各小组负责人以及每一个工人都能明白技术交底,让每一个人都能明白为什么,在项目部多次的考查中,我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对技术员更是严格要求,各种测量计算工作更是精益求精,如通过测量、计算出吊弦的长度,安装好定位装置以后接触网调整工作就基本上已经到位了,调整的时候接触线导高拉出值基本符合要求,各部分零件安装完毕。接触网的细调工作结束后基本上是最终状态,各种参数达到设计标准,接触线导高、拉出值合符标准误差范围以内;补偿安装曲线的各种值达到设计标准。各个部位做到细化美观,外观统一。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却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难度而使得现实没(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有完全按照设计步骤施工,导致施工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施工不到位,没有达到设计标准、部分具体数据不达标、外观不统一、存在一定的返工现象等,我们把调整工作分成两个阶段,粗调与细调,第二阶段完成后,保证了达标率99%以上。

为赶在年底开通京九线,大干130天进入倒计时阶段,进入8月,最重要的是队上管段各个车站的难题,雨蓬柱的施工。由于接触网支柱与雨蓬柱合建在一起,施工地点为站台上,旅客行人较多,站场内延伸到调度信号室的各种电缆都由站台经过,而且接合建雨蓬柱需要基坑开挖面积很大,如何保证车站旅客安全,如何确保列车运行信号安全,外加上正值汛期雨季施工,如何保证雨蓬柱基础质量问题,领导也顾不上休息,投入大量的人员坚守一线,领导亲自在现场指导工作,对基坑开挖,电缆的防护处理以及钢筋笼架的绑扎等每一个环节亲自指导,终于按照原计划时间内完成了各车站雨蓬柱的基础浇注工作。在领导们的高度重视下,车站大面积施工进行得有条不紊,无任何不安全现象出现,一切顺利地完全了雨蓬柱基础浇注工作。

接下来就是大干真正开始的时候了,各部分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接触网区间调整工作,区间桥钢柱托架焊接与桥钢柱安装工作都在忙碌地进行着,在此期间工人们很少有休息时间,“大干130天”进入最忙碌的阶段。

接触网施工总结篇8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 既有线路改造; 接触网施工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面对民航、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铁道行业只有依靠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以大幅度提高铁路的行车速度、提升安全便捷的优质服务为途径,来增强铁道运输行业的竞争力。由于我国90年代以前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新型机车提速的条件。为了达到提速要求,采取了对既有电气化铁路线路及其设备进行改造的措施。在线路改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线路改移,车站的改(扩)建等问题。然而,在此过程中,接触网配合改造施工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接触网密切配合,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秩序不受大的影响,线路改移得以顺利实施。近几年来,铁路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同时也涉及到许多对既有电气化铁路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在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中,接触网工程对整体工程的影响。

2 线路改造中的接触网施工特点

2.1直接参与线路改造施工的主要单位及任务:

2.1.1线路或工务:承担线路工程。

2.1.2电务:承担通信、信号电缆的铺设及设备的安装工程。

2.1.3水电:承担自闭线、贯通线及低压动力线路、供水管路等方面的工程施工。

2.1.4供电:则承担着接触网配合线路改移工程的施工任务。

以上单位要熟悉各自的改造内容,相互沟通,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相互配合,利用一个或几个共用天窗点(或施工封闭点),以集中会战的方式来,整体完成线路改造工程,确保铁路行车的正常运行。

2.2接触网改移工程施工有以下特点:

2.2.1动手早、结束晚、时间长。在线路改造过程中,接触网支柱往往影响着线路预铺或拔移的施工,而支柱正是接触网悬挂部分的支持体,处理周期长、难度大,用一次或几次会战来完成接触网施工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对影响线路改造的既有接触网要采取过渡方案(永临结合,包括重新架设接触网、调整接触悬挂),所以需要接触网提前施工,即接触网施工开始要早。接触网与线路改造完成且同时开通,可接触网的过渡工程要在线路改移过程中或改移完毕(线路开通)后才能拆除。虽然对接触网在线路改造过程中或改造完成后拆除了,但依然要对正式的接触悬挂不断监测接触网各项参数并做调整,因此接触网的施工结束最晚,同时持续时间更长。

2.2.2作业时间受运输的制约,施工时间短。其它专业的施工可以在不受行车干扰的情况下提前准备,长时间、大规模的施工,或在投入备用设备的情况下长时间施工,而接触网却是整体性与技术性较强的一种专业,没有备用设备,只能利用“天窗”时间来施工,边维修边开通。因为受接触网供电臂(25~35公里)供电范围的影响,一旦一条供电臂停电时间过长,就会对运输组织产生影响。所以,作业受时间、地点、行车运输等制约,不能“甩开膀子”长时间、大兵团作战。另外,在天窗点内开始真正的线路改移或拔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多,工种繁杂,大家都在抢时间,抢进度,相互干扰特别大。而接触网要以到位的线路为基准点且依赖线路进行高空作业,此时由于线路尚未成形,机械的利用率相当低,只能靠人工进行简单的、个别部位的上部安装、调整,也就是说,接触网施工只能占用整个天窗点后半段时间完成配合线路改移或拔接的工作。所以,时间是相当紧张的。

3 接触网施工的基本步骤

接触网的改移施工基本上可以按以下顺序展开:

3.1施工准备及确定施工方案

3.1.1施工调查与组织交桩。在电气化铁路线路改造工程施工中,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对既有线路上的所有设备布置及用途情况和新建线路周围的建筑、设施等准确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体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它关系到施工方案的制定、线路与接触网两家之间配合及整体的进度。因此,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必须消化线路方面的有关资料以外,还要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对障碍物及施工干扰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请线路施工技术人员现场交桩,并以详细的交桩资料为施工依据,掌握线路走向。对于新建线路,现场交桩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在现场应共同确认中线基桩(包括交点桩、转点桩、曲线及缓和曲线起、终点桩)每个桩的形状、颜色标记和具体位置以及每个桩的种类和作用,做好记录并要得到交桩部门的签认。尤其是道岔的中心桩、岔前桩和岔尾桩,要特别注意道岔的类型和序号,曲线的有关参数等,以便计算曲线的正矢和确定道岔定位柱的位置。②共同确认线路曲线参数:包括曲线编号、起止里程、偏角、曲线长度、切线长度、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③共同复核坡度,包括转折点里程、标高、坡度(上、平、下)及坡度距离、竖曲线长度等内容。④在现场共同确认水准点并复核水准点标高,包括基点编号、位置、特征等。

3.1.2认真审阅施工设计图纸,吃透设计精神。对设计图纸要仔细阅读,掌握主体工程及施工方案,以及可能影响到接触网工程的关键地点、环节。对原设计的不足,特别是对设计提出的过渡方案,如果对施工有较大的难度或对今后运营不利的方面,及时及早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求尽早解决。

3.1.3接触网定测。根据施工调查、交桩及设计资料,接触网要及时组织初、定测,确定接触网支柱的位置。一般是以道岔处接触网线岔标准定位位置处为起测点。无道岔时以最近的不用迁移的支柱中心为起测点,进行纵向和横向测量。道岔柱标准定位位置的确定方法为:

3.1.3.1单开道岔:沿道岔中心桩、岔尖桩的直线方向,从道岔中心处量起,其中9号道岔为4.35米(用导距计算公式反算得出)、12号道岔为5.72米、18号道岔为8.7米,即为道岔柱的纵向中心位置。其横向位置依据设计侧面限界来定支柱位置,(如在道岔的侧股侧,要考虑曲股与直股间距600mm)。

3.1.3.2交叉渡线:用单开道岔的方法,确定两端的四组道岔就可以了。

3.1.3.3复式交分道岔:以道岔中心桩和需立的 支柱侧那股道的岔尖桩为直线,从道岔中心桩量起,距中心桩1.5米即为其纵向中心位置。 横向位置依据设计侧面限界值来定。

曲线区段支柱位置的确定:依设计图纸,按跨距量取支柱的纵向位置,其横向位置的确定方法为:以支柱所在处相邻两个线路中心桩所决定的直线为起点,读取实际侧面限界即可确定横向中心位置(实际侧面限界值的测量方法是:设计侧面限界与该处曲线的正矢,在曲外时相加,在曲内时相减。正矢值可以计算也可以从曲线表中查得。)。支柱位置确定后,要在固定物上(一般在轨腰上)做好清晰不易掉的标志,作为开挖基坑的依据。

3.2 确定并优化过渡工程施工方案

对于过渡工程的施工方案,我们应以 “安全、省工、省时、省力、省料”为原则,永临结合,根据现场实际和线路改移的总体部署要求来制定并优化过渡工程的施工方案。毫无疑问,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量、减少材料的消耗、便于施工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像组立支柱、架线是接触网施工中价值高、工作量大的项目,因而应尽量减少过渡性的架线和组立支柱,尽量利用永久性工程或既有的支柱、线网来实现过渡。对于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可能还要分多次进行过渡才能完成。 还必须指出的是,在过渡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能以降低安全系数为代价,不能因为过渡的时间短而降低质量标准,因为在过渡期间施工人员活动频繁,施工负荷很大,再加上接触网没有进入稳定期、可靠性不高,还有接触网依存的路基也没有进入稳定期,因而应该提高过渡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标准,特别是在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不然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3.3过渡工程施工

支柱影响线路改移或拔接施工是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施工前,接触网与线路施工单位双方到现场共同确认影响的范围,通过协调组(建设单位),定出解决方案实施,过渡方案要依据确保设备及行车安全、便于施工和经济的原则来确定,它具有决定接触网与线路同步开通运行的重要作用。有了过渡方案后,再依据线路、电务、供电联合要点的时间来制定接触网的整体施工方案,分步进行施工。

3.4正式工程施工

虽然,在过渡工程施工中对接触网的工艺、美观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在正式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重视,特别要注意的是正式工程的材料和在过渡时的作用不同,由此引来的标准不同。材料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所有的零部件安装位置、工艺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符合验收标准,尽量满足路局及设备管理单位的要求,真正做到外美内实。

4 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4.1与其他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问题

参加线路改造施工的单位多,容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接触网施工一般情况下,易与线路施工或养护、通信或信号施工及养护等单位发生矛盾。如相互挤占施工场地、施工车辆及机械进不去等,甚至发生停工、延点现象。另外,还存在交桩不及时、不完全、不彻底,造成接触网支柱影响线路拔移或拔接,甚至在线路开通时支柱侵限等问题,形成扯皮。

4.2材料供给问题

工程施工中的工具、材料的供给很重要,没有及时充足的后勤供应,就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别是过渡工程,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或自加工的材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

4.3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以上问题应首先成立一个有权威的施工协调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有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议,听取各施工单位的施工准备情况及相互影响的情况,从而制定解决方案,拿出处理措施,并监督执行。其次,接触网施工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3.1接触网停电难

因为接触网施工对运输影响较大,所以一方面要做好施工计划、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能不占用天窗点的施工项目,提前安排,在点外全部完成,必须要占用天窗点的施工项目,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改变供电方式或设置临时小无电区过渡施工等方法来减少占用天窗点的次数,尽量减少对运输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施工协调组、供电调度联系,合理安排天窗点,以便开展作业。

4.3.2接触网施工误差

交桩是接触网施工误差大的主要原因,这除了正式交桩外,接触网技术人员还要对线路部门的业务多加学习、理解外,并在现场实际施工中要积极主动与线路施工单位联系,双方共同确认线路的改造情况,特别是改造中线路的过渡情况,仔细核对各种施工桩的位置、形状,并要求线路施工部门“桩子”尽可能保留较长的时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审定过渡方案、核定接触网各支柱基坑的位置。

4.3.3工务部门道床、路基及电务的电缆或光缆保护问题

接触网开挖基坑时应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签订必要的施工安全协议,同时由电力、电务、通信部门提供准确的地下隐蔽设施的具体位置及埋设深度,并有明显标记,以便确保施工及设备安全。

4.3.4在过渡工程的特殊用料方面,施工技术人员要及早动手准备,拿出零件设计图或加工方案,保证按要求及时供料。同时,我们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点充分了解,并做好充分的工具、材料和物资设备准备,同时对每一件工具、材料要详细检查其性能,确保使用时不出现问题,既使出现问题,也有备用工具和材料。

上一篇:水利施工员总结范文 下一篇:桩基础施工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