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5 06:36:40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1

餐饮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企业为不能找到合适的餐饮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而发愁,要么高薪聘请或互挖墙角,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缺乏可持续性,行业竞争环境恶化;要么降低人才需求标准,导致企业人才素质难以提高,经营发展水平停滞不前,影响行业素质提升。

据预测,到2020年,餐饮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增,2010年,这一行业有技能人才144.14万人。而到2020年,人才总量需要达到240.89万人。见表1。未来这一行业人才需求将呈现以下特点:

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按技能职称等级来划分,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倒金字塔的结构,即对技师、高级技师等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初、中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据问卷显示,企业对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才需求比超过65%。

在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总量上,有超过87.5%的受访企业预测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总量上在未来将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初、中级技能人才,下降幅度最高达到20%。

在专业技能人才的能力及知识构成要求上,企业的要求呈现出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

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特点。在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结构上,如果按初、中、高级来区分的话,目前中层及以上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最需要充实的人才力量,其中中级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占比为37.3%,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占比为49.6%。

在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上,经营管理人才在总体上高于专业技能人才。问卷显示,有超过一半的餐饮企业在未来5年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

在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及知识构成需求上,企业需要的是技术与管理兼备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电子商务行业

电子商务是“十二五”计划重点支持的互联网服务,也是未来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员,除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外,还有信息技术、工商管理以及其他专业接受电子商务培训或者在实践中转入电子商务行业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根据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未来5年,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人以上。因此,必须加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及输送,特别是那些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商务管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在调查企业未来对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岗位结构需求中发现,对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复合性的人才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对于学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线城市大部分电子商务岗位的入门条件为专科,许多岗位的入门条件为本科。为此,电子商务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应有所不同。见表2。

机械行业

机械工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支柱性和战略性产业。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子行业之间差距明显。与其他行业相比,机械行业存在高技能人才紧缺,技能人才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间技能人才状况差距较大,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而随着机械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发生以下变化。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成为技能人才供需中最突出的特点。据预测,2015年,机械行业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占技能人员的比例将分别增加0.38%、2.91%和16.63%。

对中级技能人员的需求将有所下降,2015年,中级工的需求将下降2.06%,初级工供给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新生岗位对技能人员的技能要求显著提高,数量要求将明显增加。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一部分岗位的技能要求将由中低技能转向中高技能。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对专业人才有了新的需求。据测算,到2020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将达到1500万人。见表3。交通运输全行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到2015年将达到25万人左右,2020年将达到30万人左右。见表4。全行业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的技能人才到2015年将达到50万人以上,2020年将达到70万人以上。见表5。

未来几年,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桥梁养护、港口航运、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十二五”时期,支持公路建养、运输管理、航道建养、船闸运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代物流、汽车维修、港口航运、交通安全、救助打捞与应急管理等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

粮食行业

粮食行业承担着粮食物流管理职责,肩负着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等重要任务。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国粮食行业从业人员为154万人,其中技术工人23万人左右;国有粮食系统职工总人数71.4万人。人员队伍呈现出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层次以中青年为主、高技能人才匮乏等特点。见表6、表7、表8。

粮食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有了新的需求。目前粮食行业工人队伍约有42.5万人,10年内预计有15%(48500人左右)将面临退休,其中5年内即将退休的就有5%(15053人);作为上规模的民营与外商企业,技术工人预计10年内也需补充10%至15%(10840~16260人);再加上其他粮食经营企业(13899人)10年内对技术工人的补充,按每个企业平均补充1人测算,共需14000人左右。10年内对新技术工人的需求总的预计为73300人,即每年单位自然减员后需补充新技术工人在7300人左右。

从职业岗位上看,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制米工、制油工、制粉工、粮油购销员6个工种未来10年至少需有24万个技术工人才能满足粮食行业企业工作需要(由于非国有粮油加工企业统计不全,制米工、制油工、制粉工等职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肯定更多)。见表9。

煤炭行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大约占77%以上,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1%以上,煤炭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煤炭行业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煤炭生产、运输、矿井建设、煤炭地质、矿山测量、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监测监控、煤炭综合利用等领域。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在高职高专、中专、技工等不同层面各有侧重,形成了煤炭行业技能人才的基本结构。

2010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有职工51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3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43%;技术工人344.8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7.61%。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74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0.6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2.7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5.81%;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3.9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3.56%。

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0.72万人,占技术工人的0.21%;技师6.55万人,占技术工人的1.9%;高级工38.62万人,占技术工人的11.2%;中级工78.55万人,占技术工人的22.78%;初级工220.37万人,占技术工人的63.91%。

“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职工总数约为489万人,按照增长20%预计,2015年职工总数大约为587万人。预计到2015年,煤炭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82.1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14%左右;技术工人416.6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1%左右。

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4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0.2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2.9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0.07%;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0.7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9.57%。

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1.4万人,占技术工人的0.34%;技师8.5万人,占技术工人的2.04%;高级工52.1万人,占技术工人的12.51%;中级工110万人,占技术工人的26.40%;初级工244.6万人,占技术工人的58.71%。

“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技能人才数量有了较大增加,人才结构趋向合理,但是与煤炭工业发展的速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和今后10年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层次和比例,减少低文化、低水平、无技术劳动人员的数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是根本出路。

商业服务行业

商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截至2010年底,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300万人,占服务业人才比例为5.2%,其中批发、零售行业从业人员达500万人,占商业服务业人才比例的38.46%。预计到2015年,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530万人,商业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30万人。

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结构来看,截至2010年底,初级工440.36万人,占比36%;中级工450.37万人,占比37%;高级工256.21万人,占比21%;技师61.55万人,占比5%;高级技师12.55万人,占比1%。

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结构来看,截至2010年底,初级专业技术人才41万人,占比52%;中级专业技术人才30.5万人,占比39%;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5万人,占比9%。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即将推出的一些人才发展工程,预计我国到2015年,商业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为1530.27万人,2020年将达到1719.93万人。

其中,预计到2015年,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初级工519.62万人,占比36%;中级工531.44万人,占比37%,高级工302.29万人,占比21%;技师72.62万人,占比5%;高级技师14.71万人,占比1%。见表10、表11。

在商业服务业人才中,需求最大、门类最多的是“门店店长”,最紧缺的营运管理、生鲜管理、物流仓储、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

石油和化工行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中,化学工业从业人员占76%。根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我国行业技能需求预测如表12、表13。

连续多年,石化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年递增不低于5%,每年自然减员不低于3%,年净增量不低于56万人。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将不低于850万人;2020年,产值预计将超过20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见表14,图1。

2010年调查结果与2005年的同类调查相比,石化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比例明显提高,从2005年数据看,本科、高职、中职各占三分之一,2010年职业教育占到四分之三,见表15。在职业教育范畴,企业对高职教育毕业生的需求上升幅度更大,石化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物流行业

“十二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对物流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业将会继续面临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将更为紧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流行业人才需求随之保持较快增长。根据2004年以来我国物流人才发展形势推算,2010~2020年我国物流人才将以每年5.2%速度增长,至2015年我国物流岗位从业人数将超过3000万人,2020年物流岗位从业人数将达到390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数比例达9.5%,2010~2020年年均将增长155万人,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物流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例约为10%,我国仍将低于这一水平。见图2。

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各类技能型人才将达到600万人,10年年均增长达8.5%,高于物流人才总规模增长率3.3个百分点;各类专业人才将达980万人,10年年均增长13.1%,高于物流人才总规模增长率7.9个百分点。见表16。

2010年物流岗位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合计占物流岗位从业人数的23.6%,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两项人才所占比例可达到40%,见图3。

从技能人才看,2008年我国中级工以上从业人员达201.9万人,占物流岗位从业人数的9.5%。预计2020年中级工以上人员将达605.7万人,占比将提高至15.5%。

要特别说明的是物流行业中技能型岗位占全行业从业岗位的85%。根据目前统计技能人才的方法,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被纳入了统计范围,由于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在岗人员虽然从事一线技能型工作,但技能水平没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加之我国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出较晚,所以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占从事技能岗位人员比例偏低,2008年技能型人才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9.5%,按照目前的增长率,到2020年也只有15.5%,人才供给与85%的岗位需求仍有巨大的差距。见图4。

从专业技术人才看,2008年我国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达到194万人,占物流岗位从业人员的9.1%。预计到2020年,中级工以上人员将达到988万人,占比将提高至25.2%。见图5。

医疗卫生行业

医疗卫生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关系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卫生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卫生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卫生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卫生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几年,医药卫生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如表17所示。

护理行业技能人才需求:护理专业人才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模、结构优化、配置合理、素质优良的护士人才队伍,使护士队伍建设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健康服务的需求相适应。2015年、2020年护士总量分别达到300万人与450万人。护士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见表18。护理人力资源结构预测,2020年中专护士占30%,大专占50%,本科及以上占20%;初级职称占50%,中级占45%,高级占5%;男护士比例增加。

检验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约有检验技术人员22.1万人,需要47.5万人,缺口约25.4万人。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4.9亿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4人次和住院1.6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日均承担诊疗人数约70人次(包括所有的医学检验服务)。2009年我国临床医师和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比值为100∶10。如果按临床医师和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比值为100∶20计算,2015年需要44.88万人,按100∶40计算,2020年需要109.2万人,基本达到发达国家100∶45至100∶50的水平。

社区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总数为29.51万人,全科医生数量仍有较大缺口,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城镇地区现在至少应配置118758名,而目前全国具有全科技术资格人员为10670人,仅占配置需求的8.98%。按最低标准计算,2015年与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总数预测见表19。

乡镇村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总数为238.5万人,存在人力总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专业结构不合理、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低、乡村医生过渡困难等问题。利用第1~4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与新农合的数据综合预测2015年与2020年需求,结果见表20。

康复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1.37万人,其中各级综合医院1.25万人,康复专科医院0.12万人,平均1.03人/10万人口。中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人,目前缺口10.09万人,尚不包括8946所未定级医院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考虑到未来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2015年共需要治疗师20.57万人,2020年共需要治疗师24.12万人。

有色金属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拥有近300万职工,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队伍无论在总量、结构和素质要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需求,劳动者的等级结构与发达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相比不够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度不够,与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据调查,我国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有色金属企业中,初级技工占45%,中级技工占35%,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仅占20%。技术工人的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这与发达国家技师、高级技师占到30%的水平相差很远。

在未来一段时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会有一个缓升的过程。预计各类技能人才在有色金属行业总的需求量在5~8万人/年。紧缺的技能人才首先是在有色金属工业的主体专业上:地质勘探、采矿、选矿、金属冶炼和材料加工等。其次是在与有色金属工业主体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物理化学性能检验分析、机械设备、计算机控制等。通用工种虽然在需求的量上占有很大份额,但是由于供给相对充裕,因而没有上述专业方向紧迫。有色金属行业未来部分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参见表21,有色金属行业未来部分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比例变化预测参见表22。

中医药专业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截至2009年底,全国中医机构3.49万个,中医类医院3164所,全国中医类医院和中医类门诊部工作人员共计58.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7.97万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需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2002-2009年)增长趋势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201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应达到万人口2.5人,即从2009年的27.26万人增加到34万人;2020年应达到万人口3人,即从2009年的27.26万人增加到40.8万人。见表23。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唐霞(1981-),女,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故障诊断技术、职业技术教育;谢利民(1978-),男,江苏无锡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93-04

今年8月,我去美国贝茨技术学院参加了为期四周的交流学习。通过学习、参观、研讨,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的思考。本文结合在美国贝茨学院的学习,总结了美国贝茨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理念及相关课程的特色,并分析了它对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称我院)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启示。

一、美国贝茨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

美国贝茨学院招收对某专业领域感兴趣、或打算在此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员入校学习,学制为三年,课程教育为学分制。学生在第一学年进行基础培训,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能力培训,主要采用理论实践培训及学期项目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升学员的职业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第三学年进行专向培训和项目开发,主要有专向科目培训,毕业项目及企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培养,为区域产业机构的顺畅运营提供必要的职业技术服务。学校对不同类别的课程开发采取不同的策略,但总的原则是要体现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完美结合。贝茨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如图1。

图1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框架

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特点如下:

(一)重视职业素养课,助职业发展潜力发展

以贝茨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培养学生从事数控机械操作或在制造领域工作,利用各种机械设备或CNC控制设备,学生学会加工零件并精确测量。毕业后可在一般企业或维修岗位工作。本专业安排了基本教育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模块。在基本教育模块中,设置3门课程,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要融入社会走上职场,学员的工作适应能力、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对学员提出了重要要求。《人类关系》、《交流》等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关注的是,要使学员形成职业素质不断增长的能力,其内涵是多元的、综合的,同时它又是发展的、动态的。其核心是通过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使学员具有持续学习、适应社会环境、善于自我管理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素质积淀的过程。为此,学院创设了有利于学员职业发展能力养成的环境,使学员在与环境的交融中获得能力增长。同时,为培养学员职业发展潜力开设的基础课程《数学》与职业技术有紧密联系,如《数学》课程教学中包括该专业《公差配合》课程中所需的分式的加减法运算,兼顾了各种层次学员的水平,使学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以应对技术变化,为解决问题和革新技术做好准备。

(二)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浅但符合岗位需求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岗位需要来安排。基础理论课《数学》课程教学包含整式、分式的加减法运算,不是一味的求极限等高深的知识点,实用即可。又如专业技术课程《公差配合》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如何选配合适的量块,达到尺寸“3.1426”、“5.463”、“2.2147””,并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训练了该知识点,内容宽而浅,强调实用,突出职业性。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请教老师或相互指导,每一位学生都彻底掌握了该本领。

目前,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已经不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向职业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紧扣职业岗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其工作中需要的知识。

(三)专业课程与人才岗位对接呼应

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岗位工作需要,美国贝茨学院的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图3可看出,“数控机械工”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该岗位要求的基本技术《公差配合》、《精确测量》,而且安排了专门的职业性课程,如《车床Ⅰ》、《铣床Ⅰ》、《CNC编程》等,这些课程职业性较强。学生根据企业岗位上的图纸自行在车间反复训练,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学员可自由创新零件,加工各种自创意件,如图4,加强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学院可了解职业、在课程的实施中进行职业探索、并为职业做准备。

图3 专业技术课程

(四)根据就业方向,学生选修专业课程

为了满足不同时期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贝茨学院在采用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三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兴趣确定专业方向,学院提供的专业技术平台选修“数控机械工”或“数控技术员”就业岗位,选修方向课程安排如图5,其中“数控机械工”是指对设备的操作,“数控技术员”主要面向对数控设备的维修,课程也偏向电气或自动化控制方面。这种模式“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既能保持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图5 选修方向课程设置

(五)适度的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贝茨学院的课程考核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如贝茨学院的《CNC铣床编程I》课程专业技能的考核题如图6上图所示。试题紧扣课程目标,操作性强,学生能很好的完成,从而建立了自信,获得了内在发展的动力。《数控故障诊断》课程以笔试形式考核,试题以主观题为主,内容体现的是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涉及知识面广泛,内容具体不抽象,考核知识如图6下图,学生在完成理论考核的同时再次梳理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

图6 专业课程考核试题

二、美国贝茨学院人才培养给我们的启示

(一)根据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设置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为促进无锡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无锡市政府出台了《无锡市机械装备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等十大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透过相关政策可以看出经济转型都把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来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可以预见在未来5至10年,无锡将形成制造业产业集群、新兴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研发机构三足鼎立的工业产业结构,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在三足鼎立的工业产业结构下,企业对技术人才将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需求。制造业将继续需求大量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新兴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将需求大批生产维护和售后服务技术人才;高科技研发机构将需求一大批辅助研发人才,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应该是无锡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形成在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的基础上,加强培养生产维护和售后技术服务人才,重点培养辅助研发人才的多层次培养目标。图7为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示意图。

图7 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示意图

(二)成立科技研发中心练就研发型师资队伍培养辅助研发人才

美国贝茨学院的教师技能过硬、专业素质超强,缘于其在师资引进时要求必须具有3年以上企业研发经历,所以他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能灵活设计教学项目,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我院有部分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无任何工程背景。从高等职业院校未来发展趋势和经济转型升级对辅助研发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多渠道培养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如组成“无界化研发团队”从事研发工作。研发项目可以分校内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项目,起步阶段先通过校内研发项目锻炼师资队伍的研发能力,再逐步承接企业研发项目,练就一支研发型师资队伍。让高年级学生参与研发团队从事研发辅助工作,通过教师的研发来带到学生的辅助研发,从而达到培养辅助研发人才的目的。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可以将每个项目的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形成项目技术资料库并通过网络进行分享,为后续的项目开发、为从事项目开发的师生提供成熟的可借鉴的技术资料。

(三)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引入产品研发项目培养学生辅助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遍认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联系起来,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使学生的技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是一种比较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以项目主导的方式展开教学,但目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采用的项目主要局限在某门课程的内容,针对某门课程的教学而设计开发出的若干模拟项目,或称之为课程项目。这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是比较适合采用的项目。但在一个真正的产品研发项目开发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所以在高年级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应打破课程的界线引入产品研发项目,围绕一个典型产品研发项目,用一定的时间,采用导师制的形式师生共同组成研发团队,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与产品研发,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产品的研发过程,并让学生参与软件程序的调试测试、产品样机的装配调试、技术文档整理等辅助研发工作,在研发实战中来培养学生的辅助研发能力。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将越来越多地需求辅助研发人员即助理工程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引入产品研发项目是培养学生辅助研发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美国贝茨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与其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落后与美国的经济水平,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规划,从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中,借鉴和设置适合我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进行强制性训练,最终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精神、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能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又能保证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中华.美国职业技术教育[EB/OL].http://省略/20010823/207492.shtml.2005.

[2]贾德永.美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启示[EB/OL].省略/20010823/207493.2005.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3

他就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姚奇富。

当老师让我“满足”

姚奇富是土生土长的余姚人,198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当时,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很少,市场需求很大。作为杭大第一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姚奇富与他的同学毕业时很受欢迎,几家大银行争着到学校高薪聘请他们。

“那个年代,大学生毕业工作包分配,工作是通过填报志愿确定的。你喜欢到哪个领域工作,就填报哪个志愿。当时我们班50多人,只有两个人选择做老师。那时企业工资高,学校工资低、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这两个人当中就有姚奇富。他放弃了去企业挣大钱的机会,成为宁波商业学校一名计算机老师。谈及当年这看似“有点傻”的选择,他如是说:“选择做老师与我高中班主任有关,为了让我们多一点时间学习,他总是提前帮我们把早饭买好,学生们自己要吃就去拿,拿了以后就把钱放在桌子上。尽管很辛苦,但我们感觉他很开心,尤其是看到学生能够考上大学,能够成才的时候。”

从教20多年,姚奇富认为作为教师,收获更多的是精神满足。“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要先付出再获得,但获得的不一定是物质财富,这是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特征。教书能够让我精神上得到满足。”

在从教生涯中,姚奇富也遇到过一些诱惑。1992年,他通过了国家高级程序员考试,当时整个中国只有4000多名高级程序员。有家广告企业费劲心力找到姚奇富,以丰厚薪水邀请他加盟,还动员他的家人劝说他。“那家公司整套广告体系都是从台湾引进的,当时在行业内非常先进,发展前景特别好,开出的待遇远比学校优越。”姚奇富回忆到,“说实话,当时我才工作4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也很大,看到公司开出的高额年薪,我也心动过。”然而,姚奇富没有走出那一步。他说,相比之下,自己更喜欢当教师的感觉。

一路走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是姚奇富人生旅程中不变的选择。2011年,因对地方发展有特别贡献,姚奇富被宁波市委、市政府授予“年度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荣誉,并获得了10万元奖励。他拿出一半奖金捐给学校作为贫困生资助基金,对此,他说:“捐款是应该的,我衣食无忧,帮助更多学生能让我精神上获得更多满足。”

尽管已从学校毕业多年,年近五十的姚奇富仍然保持着一个习惯: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去拜访老师。在他看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然,每年春节、教师节,也会有很多学生来看我。我喜欢与学生交流,喜欢看到学生成长――还是那句话,教师也许在物质上不富裕,但我们精神上能得到更多的满足。”

言传身教,宽严相济

姚奇富对学生很关心,但要求也极严格。正人先正己,对自己,从教20多年,不管是从事学生管理或是教务管理,还是担任学院领导,他一直在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日常教学中,上课时间未到,他总是早早就等在教室门口;开会时,他一向很守时,不会因为是领导就姗姗来迟……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规范是纳入到教学考核中的。“学生有事不能来上课必须请假,有特殊情况迟到早退的,也必须提前申请,这是基本原则;同时,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也是我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他的计算机课程上,每个学生下课后都必须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把东西摆放回原来的样子。该学生做的事,就要让学生做;该学生冲在前面的事,就要让学生冲在前面。但姚奇富不是一味地严格,他有时对学生也很“宽”: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他的课堂氛围也很轻松,上课时学生的发言非常自由,非常活跃。

除专业课教学外,姚奇富还努力尝试新的课程模式。在他的倡导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出了新生研讨课。尽管国内的浙大、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都开设过相关课程,但高职院校却鲜有尝试。他的这一举措算得上勇于创新的尝试。

“从高中到大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质的转变。大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这与高中很不一样,高校需要在学生入学之初给予他们相应的教育。原来的新生教育课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校内规章制度,这是远远不够的,高校需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新生研讨课就这样在浙江工商职院诞生了。

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姚奇富与浙江工商职院进行了探索,在借鉴浙大等高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了高职学生的特点,规定新生研讨课授课教师必须是副教授或博士,并且还要有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安排上,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课堂时间1/4;在教学组织上,更侧重于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通过角色扮演以及辩论等形式来表达。同时,新生研讨课授课地点不再拘泥于教室,老师们会带领学生下企业,让企业老板、高管亲身传授经验,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更大释放,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新生研讨课获成功后,姚奇富还尝试开设关于婚恋方面的课程。“中国学校对性知识与婚恋方面的教育很少,但这方面教育却很有必要。我们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面对恋爱与婚姻,让学生学会爱与被爱,这对学生今后发展至关重要。”婚恋方面课程对老师要求很高,但姚奇富并没有放弃,他坚信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和谐发展,为学生拥有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办学以教学为中心

在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姚奇富在做院长之前先后担任过教务科副科长、教务科科长、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作为当时分管教学的管理者,姚奇富深知:学校办学以教学为中心,必须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创新的眼光,为地方培养优质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主要途径。

姚奇富一直在思考和谋划从整体上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他发现人才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匹配、人才培养脱离企业发展实际两个方面。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的准确把握,在姚奇富和学校相关领导的推动下,浙江工商职院的专业结构从“以商为主”向“工商并重”转型。

2005年以来,浙江工商职院新设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制造类、建筑类专业,逐步做精做优了营销商务、理财会计等商科类专业,做大做强了机械模具、电子信息等制造类专业,逐步形成了“工商并重”的专业格局,较好地对接了浙江省(宁波市)的经济与产业结构,为学校毕业生良好就业奠定了基础。

在解决了专业结构问题之后,姚奇富又将工作的焦点聚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紧密联系。他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出发,探索符合高职教育思想和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学校人才培养“四个结合”的基本框架,即:培养目标上实现技术应用能力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在培养计划上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培养途径实现上校内外、学期内外、课内外相结合;在培养规格上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内外、学期内外和校内外学习与实践活动;要继续推进体现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改革;要大范围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改革”,姚奇富认为,想要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要让学生在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中“做中学”,实现技术应用能力与生涯发展能力的协同培养。

浙江工商职院各专业基于“四个结合”的要求,从专业实际出发,探索和实践了多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商科类专业实施的“三维联动:现代商务人才‘软’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3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3年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表明,该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指标综合得分位列浙江全省43所高职高专院校第一。

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了浙江工商职院专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型,学校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这与姚奇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浙江工商职院现有4个部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5门部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管理以学生为本

姚奇富不仅从事教学管理十多年,也从事学生管理十多年。丰富的阅历让他拥有透彻的教育理念:“各个学校部门设置不一样,但不管怎样,教育管理都要以学生为本。学校的主体与基础都是学生,一所学校是因为有学生才存在的。”

在这种理念下,浙江工商职院一直以来都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幸福感为目标开展工作。在常规教育上,学院加强对学生的服务引导,以导师制、学长制为平台,选拔党员教师和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导师和新生学长,对新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有效发挥师长和朋辈的引领作用;在宿舍管理上,学院积极倡导和实践在教师带领下的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在资助服务上,学院不断完善“奖、勤、贷、助、减”资助服务体系,在落实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发展性资助工作,鼓励学生自我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学院每年开展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并不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浙江工商职院还创立了7790学生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开通服务热线,每天14个小时为学生提供帮困助学、勤工俭学、医疗保险、志愿服务、学生事务咨询等服务。7790日均接待学生来访、来电量达200余人次,网站日均点击量百余人,有效地服务了学生。

不管处在什么岗位,姚奇富都反复强调以学生为本。“管理、科研和教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姚奇富内心把管理工作当做学问来看待,出身计算机专业的他阅读了大量管理方面的书籍。姚奇富的很多专著都是以学校和教学为中心,他所做的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也围绕学生发展开展。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推行分类培养与分层管理。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鼓励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浙江工商职院一直在尝试学分顶替,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

“一些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如果理论考试不及格,为什么不能用额外的体现能力的东西来顶替呢?”在学分顶替的指导下,浙江工商职院学生可以把课外所学内容作为加分项目。学生在修完基本课程后,如果拿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用证书来顶替其它学分。为了规范化管理,姚奇富还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学分认定委员会。

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能力强、发展快”的高技能人才。浙江工商职院学生的专利班在全国鼎鼎有名:该班创办时间仅半年,就已有36名学生成功申请了55个国家专利,最多的一名学生有9项专利在手。陈侠彪同学的“婴儿摇篮器”以9万元价格转让给企业,产品累计销售超百万元。2009年以来,浙江工商职院学生共申报专利300多项,50多项产业化。

职教要主动服务社会

在姚奇富看来,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重应随着学校发展不断提高。

作为宁波市生产业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他和学院其他几位领导一起商量研究,在校内成立了宁波市影视制作行业协会和宁波市自动化学会,为行业发展、产学结合搭建了有效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浙江工商职院率先提出并实践高职“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实现了总部经济与高职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他基于对该模式的研究完成的专著《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在高职领域产生重大反响。

在姚奇富和学校全体老师的共同推动下,浙江工商职院构建了由学校本部、宁海、余慈产学研基地等构成的“总部―基地”办学格局。基于总部经济发展的高职“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在宁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学校于2004年与宁海县政府、中国(宁海)模具城合作创建宁海产学研基地,通过探索、实践“总部―基地”办学,创新和实践了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与机制,逐步打造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融合,并可形成一定生产力的特色教育平台,为服务宁海、宁波及环杭州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典型。

我国高等教育界泰斗、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于2011年9月到基地考察后,认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运作机制、特色服务平台,“在全国层面均已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值得推广”。

9月4日,宁波市市长卢子跃、副市长张明华等领导一行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所取得的办学成就,希望学校能继承和发扬宁波商帮精神,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与层次,形成办学优势与特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指导下,浙江工商职院近三年来以宁海产学研基地为平台,面向宁海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了成人学历教育、在岗员工培训、技能鉴定以及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为模具行业、企业提供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社区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50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近8000人次,支撑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宁海县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姚奇富负责的《宁波市机电塑料模具特色文献资源库》围绕机电模具、塑料模具的生产和技术领域,建设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分资料库,为有关企业和特色专业市场等提供一个产品、技术服务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媒介,同时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的平台,拓展和延伸企业对外的交流渠道。目前资料库一期已完成,包含17万条以上数字文献,在国内行业资源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应用前景广阔。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4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需求;策略 

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逐步推广,使得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性比以往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三种分流趋势:一是仍固守农业,从事农业或与农业密切相连的规模化经营产业;二是不愿远离家园,但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到当地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三是进城务工,他们人数最多,多数长年不归,主要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分流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工作领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1.进城农民对非农业技能需求强烈,职业教育需求人群空前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 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预计未来这种增长趋势会更加明显。 

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工业、商业、建筑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荒问题。但是,调查发现,在进入城市的农民中有51.1%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文化程度越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在文盲半文盲农民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26.3%。由于他们一无专业技术,二无高深知识(虽然有的经过了短期的技术培训),进城之后主要从事初级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满足城市对低层次劳动岗位的需求,主要岗位有建筑工、装修工、装卸搬运工、修理工、家政及餐饮服务员等。许多进城农民尤其年轻的新生代农民,渴望通过自己的打拼能扎根城市。然而,没有受到良好职业技术培训、没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在城市收入较少,工作难以稳定持久,难以更深层次地融入城市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职业技术教育关系到农民进城后工作的稳定和收入的提高。 

2.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留守农民农业科技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蓬勃展开,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建设现代化新型农业成为“十二五”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2008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以及农村城镇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耕种,转包、出租土地现象日益增多,而留守土地的农户开始出现专业大户,如种粮大户、蔬菜种植大户等。与此同时,果树栽培、养殖等规模经营也蓬勃发展。规模经营给农民带来较高利润,但也存在极大风险,需要经营者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并能不断采用新技术,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发展绿色农业,领先市场,才能确保丰收和更大效益。 

此外,今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每一项目标的实现均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因此,对留守农民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已刻不容缓,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建设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的必由之路。 

3.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当地就业创业的农民需要特色专业技术培训 

乡镇产业为广大农民提供当地就业机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要领域,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乡镇企业在技术、设备以及资金等诸多方面均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比,这就决定了乡镇企业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调查发现,有特色经营的乡镇农村,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劳动力较少外出打工。“坚持本地特色,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特色产业链项目”现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目标。 

随着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的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新兴工业园和开发区的出现,特色产业链的形成,各类技术型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凸显出当前乡镇产业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不足。能在当地实现就业创业是许多农民的梦想,然而无论当地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均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掌握当地特色产业技术。大批计划当地就业创业的农民急需专门的特色产业技术培训。 

二、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1.拓宽生源,实现职业教育平民化、大众化 

早在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就指出:“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发展职业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主要对象就是农民工。”当前职业教育应拓宽生源,给予进城农民和留守土地的农民以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吸纳他们为教育的对象,实现职业教育平民化、大众化。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以已婚的青壮年为主,少数是初高中毕业生和中老年人,他们在知识结构、就业需求、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些人,大都拖家带口,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者,他们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不能长时间为学历、证书脱产学习,多数人只能半工半读。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适度转变原有的办学模式,满足农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首先,要有效分流农村劳动力。要做好中学生升学、就业分流工作,进一步减少无知识无技术“新农民”的产生。要鼓励广大中学生积极报考职业技术学校,理性选择个人发展方向,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设置多项奖、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减少新一代文盲。 

其次,要分层教学与培训。要根据知识能力水平,对现有农村劳动力有效分层培训。对知识能力水平高的年轻一代农民可以进行全职的学历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向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方向发展;对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负担重的中老年农民,可采用非学历的短期技术培训,也可把工作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重在强化基本劳动技能培训。 

最后,职业教育要与就业相联系。要与企业、社区、农业部门联合办学,采用订单、定点、定向等多种培养、培训方式。适度采取“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使学习、培训、实习、就业相结合,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2.调整专业结构,实现由综合发展向特色化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产业调整升级,落后产业不断被淘汰,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社会急需大量技术型人才。调查显示: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30万从业人员,医疗护理人员每年需要新增15万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30∶45,城市化率将达到57.5%。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首先,学校应深入工厂、企业、农村、社区调研用人市场,根据市场用人需求改进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为社会提供优质职业教育。适当增添有关规模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等农村急需的专业和培训内容,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通过各种培训把部分留守农业的农民培养成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农业技术人员。其次,职业教育还应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专业设置应力求特色化。 

调整专业结构一要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与地方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相联系,打造品牌专业;二要与就业市场相联系,适应农业人口向用人量激增的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主动设置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三是专业设置要高新化,淘汰落后专业,着力打造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 

3.成立科研机构,提高科研能力 

由于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副产品多以粗加工、简单加工为主,严重影响农副产品资源的利用价值。尤其是广大乡镇企业,急需采用先进设备,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加工水平,实现由粗加工逐渐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化。 

首先,职业院校要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组建科研团队,调研当前农村城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在技术上给当地生产提供指导和帮助。其次,要鼓励教师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积极参与企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研究,立足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中的疑难问题,帮助企业和农民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再次,建立企业与学校的互助合作关系,即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培养科研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实习基地等帮助;建立学校与农村专业户结队帮扶关系,推广新技术和优质品种,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建设完善的服务网络,实现培训、示范和技术指导一体化。 

4.提高师资水平,建设新型教学团队 

师资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在“‘十一五’全面推进职教师资建设”的报告中强调:“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实践性、重技术,而许多职业学校却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这与社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不相适应。 

首先,职业教育应选拔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会讲课更懂技术的“双师”型教师上岗。其次,对在职教师也要定期培训,鼓励教师定期深入当地企业、农村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习型教师,要对本专业的发展保持高度的灵敏性和洞察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再次,聘请企业或社会其他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能手定期来校指导,提升本校教师的技能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与社会专门的科研机构建立联系,聘请有关专家做技术顾问,对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推广进行指导,以期对行业发展动态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办学模式;双元制;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0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3年6月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联盟成员有33所学校,其任务和使命是按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要求,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有益经验,对地方高校转型提出政策建议。2014年4月底,《驻马店宣言》被视为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里程碑。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第六条强调“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目前,6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正朝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这些普通本科院校能否顺利完成转型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启示。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背景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在德国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入学人数迅速扩张的条件下产生的。二战前,德国就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德国经济迅速复苏,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变,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社会和企业都迫切需要大批拥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1968年10月31日,德国通过《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将当时部分比较好的工程技术类学校升级,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后40年的发展过程中,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不断地对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功能进行改革调整,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等多方面与地方企业深入合作,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1]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15/2016学年冬季学期在德国高校注册大学生数量达280万,其中选择了综合性大学,选择了应用科技大学,而选择就读应用技术大学与德国独特的办学模式密切相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在传统大学的基础上,吸收某些职业教育特质建立起来的一种技术大学教育模式,与社会和工商界合作办学,开展校企合作“双元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开设面向实践、应用性强、急需的工业技术和管理专业课程,注重知识转化与知识循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目前,德国大约的工程师、的企业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毕业于应用技术大学。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目标、师资要求、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拥有突出的办学特色。

1.“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德国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所谓的“双元”,即学校―企业、教学场所―工厂车间、教师―师傅,是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的职业教育,利用各自条件和优势共同培养学生,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解决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开设“双元制”专业,申请者经过企业筛选后,获得企业提供的培训合同和资助,理论教学部分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部分则在企业完成,分别为期3个月,轮流进行。

2.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目标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所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2]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十分明确,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满足就业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达到三个目标:能借助科学方法,解决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能完成新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能应用理论、科研方法在技术性生产中引进、优化和监控新方法、新工艺的使用。[3]

3.服务面向定位准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准确,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国高校信息系统的调查显示: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和信息科学领域的毕业生有57%的人在学校所在州就业;在经济类专业领域,则有48%的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由此看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与本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需求状况的联系十分紧密。

4.专业设置应用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应用为导向”,灵活实用,涵盖范围大。专业设置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进行调整,可提供广泛的、地区性的专业技术服务,其设置主要以工程科学、经济学及社会科学领域为主,涉及的职业领域为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工业、纺织、印刷、木材及造纸工业等。

5.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设置注重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一至两学期的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另一种形式是专题讨论。同时,还通过经济促进基金会等组织建立与经济界、政府的联系,并为企业提供技术革新服务。

6.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德国《高等学校总法》(1976年)中规定,高等学校的教师统一称为教授,担任教授须具有博士学位和大学任教资格。除了拥有博士学位,担任应用技术大学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不少于五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并且至少三年是在学术性机构以外的工作,以确保教师的学术研究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教授既要完成理论教学,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发工作,辅导学生完成项目和毕业论文。多样化的师资队伍既保证了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又能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训练出一支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队伍。

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背景

应用技术大学既有高等教育属性,又有职业技术属性,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跨界生成,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本科层次教育,性质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1]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学类型,其主要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改变,而发生改变的重要战略就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2015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从供给端看,既要培养更多的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也需要为已离开学校的劳动者学习新技能提供渠道。因此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将一批二本、三本院校转变为职业教育机构。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成为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主要任务。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罗素在《论教育》中说:大学乃是为了两个目的而存在:一方面,为某些职业训练人才;另一方面,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显而易见,罗素将高等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胜任各类具体职业的劳动者。要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构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普通本科转型院校的当务之急是探索构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3.发展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学院)组成的系统,在相互竞争和优势互补中达到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2]《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各自的办学风格和亮点。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应势而生。面对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应用型本科的院校需要积极探索一条面向区域、立足应用、产教融合、培育特色的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4.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为749万左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显示: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为89.4%、“211”(包括“985”)重点大学落实率为86.5%、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为落实率80.6%,而普通本科院校落实率为77.7%。从上述四种高校类型的落实率比较看,普通本科院校偏低,说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实际岗位对人才需求对接不紧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性、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不适应。由此考虑,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本科转型院校要改变就业状况,就要从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区域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对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启示

我国建立应用型大学的背景同德国建立应用大学的背景非常相似,都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升级而对劳动力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发展经验对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借鉴。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技术大学是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高等教育类型[1],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4]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还没有真正具备职业教育特征,未完全实现从层次向类型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成长的通道不畅通,迫切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将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面对国家对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应用技术大学要探索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层次、专业硕士的上升通道,完成从普通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类型转变。

2.建立“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突出实践环节,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德国的“双元制”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针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大学可采取“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或“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模式,学生实习实训采取“以学校学习为主、企业实习实训为辅”或“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签订学徒协议”等形式,而“双元制”实施的关键是制度保障。所谓制度,不仅仅是指组织内部的规则和程序,更是实现有效结果的一种权威性手段。[5]一项措施或模式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内部的制度保障,还需要外部制度保障。《建设规划》指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平台,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应用技术大学在其内部依据定位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而外部由国家制定的相应的制度保障。

3.注重“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德国“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借鉴。目前,我国部分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仍保留着普通大学的专业设置。而且我国应用技术院校多为政府办学,专业设置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自主设置专业的权限受限。此外,同一专业在不同的区域的培养目标呈现出同质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区域产业发展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是应用技术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服务功能。从功能论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与地方企业深入合作,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4]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以此为鉴,密切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借助于地方、企业的优势以及自身已有的科研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横向与企业建立合作研发中心,开展科研项目的应用研究,帮助企业破解困扰发展的科研问题。

五、结语

通过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供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借鉴,如“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以及服务面向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将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政府、学校、企业共同保障教学质量。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置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推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建立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起到了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华,等.论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89-92.

[2]金林祥.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宗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们的借鉴与启示[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3):14-16.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国别研究报告――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R].北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6

我们知道,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依据的就是教材。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一本编写的比较出色的教材对于一堂成功的课程来说已经成功一半了。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已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已经为相对成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半的胜利。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高职院校的教材和传统意义上经济法的教材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主要体现在经济法的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主要包括理论上和实践两大部分。除此之外,又由于每个专业对于自身的专业技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这些专业的教材在选择的内容以及课时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出入。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所需法律知识选取不同的体系和内容,对以上内容有增有减,在体系上有所突破。举例子来说,作为会计专业的人来说,在学习专业技能的时候需要帮助他们充分的了解到会计这个专业所需要的权利以及义务。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学的内容掌握的更加牢靠。而相对于此,作为学习营销管理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基本的合同法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学会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掌握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更是急迫。因此,很有必要做好专业类别的分类,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逐渐增强学校的教学实用性。

二、突出重点,努力在课改中做到精读精讲

我们知道作为经济法类的专业来说,他们的专业课在课程的设置上,内容都是比较多的,而且课时衔贯来说也是很紧张的。所以教师在传授任务的时候,需要做到纵览全局,尽量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相关内容。总的要求是精心谋篇,提纲挈领。除了上述的相关要求之外,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上,安排好教学的内容,依据教学的大纲进行讲解,做好重点和难点的集中讲解。在这个环节上,具体需要做到以下的要求,即应把握大纲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和疑点,并联系实际针对性地就某些问题进行精读精讲,而不宜就整个教材不分重点,逐章逐节系统讲述。例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税法、公司法、会计法要讲深讲透,精读精讲。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合同法,公司法要讲深讲透。

三、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教学

伴随着对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发。在这样的影响下,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促进课堂的生动有趣、高效互助极为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多种信息集中在一节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考试考核制度

传统考试考核方式重理论、轻技能的考核方式。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之下,多数的考试形式都是先采用闭卷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考核。这种比较压抑的考核方式常常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极容易导致学生不专心听老师进行讲解,最后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个问题的继续出现,对于以往的考试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改革的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行教、考分离的考核制度这样的改革具体内容是指部分教师只需要负责自己上课讲授的内容即可,不涉及到相关的考试。在考试的时候,学生的考试试卷需要由教研室的教师进修同样的命题以及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试题库。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可以进行随机的抽取试题。在最后的环节,教研室的教师对学生的考试试卷进行统一的安排处理,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分析,最后进一步再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2)开卷闭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改革其实是相对于经济法的教学课程的基本概念、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知识等教学内容来说的。按照经济法相关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些内容在进行改革时候很有必要,对于内容进行更为精确的掌握。那么最为好用的方法就是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用闭卷考试形式较为规范对于经济法课程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由于闭卷受考试时间、卷面容量等限制,很难一概囊括,因而可通过选题、查阅资料、撰写相关经济法论文加以考核。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经济法课程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根本目的。只有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及高职人才的培养。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加之近来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发展趋势下,专业课时压缩,原有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此,本文就《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改传统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为面向实践、面向社会、贴近生产的教学方式,把教学、科研、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夯实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的是加快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课程简介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是畜牧、动物营养和宠物饲养方向的专业课程,也是全校公共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容、特别重视实用性、多学科相互渗透和彼此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教学内容包括肉用动物、药用动物、毛皮动物、特禽、观赏动物、伴侣动物等,全面掌握中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方针、政策、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饲养管理先进技术、发展前景及对策;熟练掌握所授的特种经济动物所涉及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营养饲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产品初加工等理论知识、原理和实践技能;了解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其前期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先进性,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新的养殖实用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知识的探度和广度,以培养更多合格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人才。为此,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模式的基本内容

1.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前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

为了适应 21 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课程内容进行几方面的调整:结合南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特点,精选代表动物重点讲解,如肉用动物中选肉兔,药用动物中选梅花鹿和蛇,毛皮动物中选狐和水貂,特禽中选肉鸽和山鸡,观赏动物中选金鱼,伴侣动物中选宠物犬;编制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教案》和相应的讲义,注重新知识的引进,引进国内外新教材,探索国内外新进展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最优质的整合,使之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既系统地介绍了各代表特种经济动物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营养、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等基本内容,也将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方法与技术如犬瘟热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饲料配制软件、集约化现代养殖模式、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疫苗等及时地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思维始于惊奇和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把各种生产实践与科研中的情况讲授出来,激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钻研。

(1)启发式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利用实践、提问式启发、讨论式、对比式启发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课程的内容,掌握学科规律,把握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发现学生的智慧火花,引导他们对一些问题更深入的理解。比如,讲肉兔的繁殖时可以联系到繁殖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人工授精的操作原理和过程;讲到宠物犬、梅花鹿、狐等哺乳动物的鉴定、妊娠诊断、产后母子护理等时对比兔的相关内容,相似的内容和方法可快速带过。

(2)反问式教学

所谓反问式教学,就是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每讲完一章内容安排一次,学生就本章内容结合相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向老师提问,老师现场讲解回答问题。若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允许其他学生回答,老师作总结。比较复杂的问题,可由学生先行共同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和深化,这种教学形式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问式教学的实践,发现它具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学生不再由老师提问被动回答问题,而是畅开思路去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创造新思维;二是由学生提问题,反馈了学习内容的难点和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棘手问题,给老师施加了压力,有利于提高老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三是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常提问题的学生总是受到督促和鞭策,迫使他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四是通过老师解答,帮助学生处理一些知识点困惑或生产中的实际难题,使学生感觉本门课程学有所用,受益匪浅。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认真思考,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查资料或请教其他老师来解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运用现代化教学条件改革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教学中如何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增大信息量,这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大信息、全开放、多媒体、高效益”的改革目标模式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的。课堂信息量仅从传统模式中语言的描述得来很少,且专业课上的有些内容还是不能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完全理解。例如,难产母犬的人工助产方法,如果仅靠讲解,既显得枯燥无味,又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改革思路必须依靠电化教学手段得以实现。如品种形态特征、人工授精技术、人工辅助分娩手术、疾病的临床症状等复杂的静态描述通过录像片或多媒体变成简单几个图形或者动态过程,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的教学过程置于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本门课程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另外,要注意的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要避免课堂教学过程陷入机器与学生的对话,有的教学课件将讲义内容原本复制下来,大版的文字内容,教师讲授变成照本宣科,学生还来不及看完或记录重点就换成另一张课件了,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课堂黯然无味。对于传统手段,应重视在现代教学方法指导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而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其优势,又要研究其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促进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注意发挥现有各种手段的长处和优势,又要注意新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给教育带来的潜在影响。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都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这个中心,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技能教育真正进入专业课堂。

4.建立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

建立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良性互动关系。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养殖业经济效益,利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和热点问题,教学促进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同时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反过来,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教好《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的关键。很多教学内容并非是掌握好课本知识就能够讲好的,必须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来提高自己,有相关工作或动手操作经历才能将复杂的内容讲透,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建立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科研能为教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与实践平台,通过查阅科研文献能使教师拓宽思路和视野,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前沿接轨。有些实验室操作的知识点,只有教师自己做过课堂上才能讲得生动,做到深入浅出。例如,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基因工程疫苗等教学内容,若没有相关的实验操作经验,讲起来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将云里雾里;对学生来说,通过实验能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样,教学工作也能促进科研,讲一门课和学一门课是截然不同的,讲完一门课后可使你理清思路,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与同学们的交流又促使你发现新问题,这样也可为科研工作提出新的设想和思路。由此可见,教学与科研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三、教学改革模式的初步应用效果

通过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的兴趣,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CAI 课件、录像、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光碟等的使用,使学生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课程学习的印象深刻,基本掌握了特种经济动物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方法、疾病防治技术中的主要内容,达到了教学要求,有效地对前期课程进行了整合,也为后续毕业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述改革思路初步应用于本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教学三学期,在校内引起良好的反应。

四、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每一位专业课的任课教师都需要探索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能“教条”,要求教师经常要学习、研究和参与实践,了解该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以上教学方式的效果可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会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学生人数、教学硬件设施、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条件、课件质量,教师对课堂内容是否有生产或科研经验等的限制,并与不同地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有关。总地说来,如何把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不断改进、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周志平,戴起勋,赵玉涛.关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79-82.

[2]高雪莲,高启杰.互动式教学模式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03):64-66.

[3]欧百钢,李发弟,贺建华.我国畜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1-5.

[4]刘榜,朱猛进,赵书红.家畜育种学课程改革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8(8):62-63.

[5]高明.畜禽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62-63.

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篇8

(一)人才总量情况

这次对全区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调研涉及6500名左右从业人员,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有2320人,中专以下学历的4180人。近年来,我区人才资源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仍远低于全国9.46%的平均水平,与其它发达地区比较,人才密度比较低,特别是中、高级专业人才紧缺,本土人才流失严重。

(二)人才队伍结构情况

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在目前的人才资源总量中,35岁以下的人才占了很大比重,高级人才一半多集中在50岁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高级人才中很大一部分将在今后几年中退出,人才断层现象将会日益明显。人才队伍行业结构。第一产业劳动人数多,但素质不高,尤其是现代农业技术人员奇缺;第二产业人才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但中青年人才流失严重,高级职称人才队伍老化,特别是缺乏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第三产业人才占绝大部分,但是除了教育、卫生以外的第三产业人才素质偏低,高级人才偏少,尤其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知识密集度较高或重点发展的信息、商贸、金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旅游等行业,无论是在人才的总量、规模、内部结构,还是在人才的总体素质、开发能力等方面都与本行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人才质量情况

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的质量可以概括为三低五少。三低是:职工整体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水平低;经营决策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低。五少是:职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的人员少;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级人才少;经营管理人员中营销业务人员少;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正规开展职工培训的人少。

综上所述,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状况与非公有制企业今后十年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至少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不适应:一是不适应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二是不适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三是不适应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四是不适应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形成规模经济的要求;五是不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销售工作的要求;六是不适应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要求;七是不适应企业安全监管法制化的要求。上述不适应性,显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全面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的阻碍和制约。

(一)思想观念落后

受旧人才观的束缚,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配置模式造成人才流向的不均衡,使有限的人才大量外流或屯集在国有企事业单位,造成非公有制企业很难招到本地的有用人才。非公有制企业主“家族化”倾向比较严重,用人上搞近亲繁殖,影响外来人才的使用和稳定,企业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向心力,造成企业留不住人才,使得人才的跳槽现象突出。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一般注重对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轻视对人才的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在人才引进上,喜欢跳槽的人才,也就是所谓的“拿来主义”,认为好用,不用培训,成本较低。

(二)创业平台不大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比较低,绝大多数企业都以生产大众化、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为主,长期以来为主要靠低档、低价的产品进行地毯式的市场占领并赢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形成了粗放型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要增长方式的企业模式,产业格局的“低、小、弱、散”,客观上难以形成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需求。全区大型企业也寥寥无几,同样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集聚。这正是我区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而且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留人环境不佳

主要是企业漠视社会责任现象普遍存在。多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把许多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责任视作包袱,推向社会,可以说,这是造成我区当前留人环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劳资纠纷、安全与健康、权益保障、生活环境等五方面。特别是从劳动仲裁部门了解到涉及到劳资纠纷和工伤、养老保险等劳动争议越来越多,若加上没有对主管单位进行投诉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人才开发的手段包括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其目的是建设一支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高的人才队伍。根据目

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态看,企业和政府要联动建好四个层面的队伍。(一)要建好决策管理层的队伍

运用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对企业领导决策层进行培训,培训使尽快掌握企业管理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骨干企业的管理者要求全部达到大中专以上文化水平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有计划地帮助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大专以上水平的后备人才和企业管理骨干;对各级管理层干部,进行普遍轮训,使他们具备本企业专业业务知识,达到助理级专业技术水平;对基层一线人才,应进行反复培训,使之在管理专业技术方面达到中级技术人员或技术员专业水平。

(二)建好专业技术层面的队伍

就非公有制企业来说,这支队伍主要分为会计、统计、工程技术、经济等四个系列和高、中、初三个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应由现在的1:5:100的不合理状态,逐步得到缓解和提高。对骨干企业要具备三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要设三总师(即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此外,对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人事部门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接受继续教育,同时要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与考评。使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队伍的管理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建好营销业务人员层面的队伍

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建设一支过硬的营销业务人员队伍可以说是致关重要的。要引导企业建设好一支思想、作风、业务过得硬的营销人员队伍和后备队伍,经过精心挑选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营销业务知识和经济法规知识,了解企业产品的基本生产工艺及产品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同时培养他们作为营销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那就是推销技巧和真诚。

(四)建好技术工人层面的队伍

所谓技术工人队伍主要是由一线生产技术工人、特殊工种工人和六类企业人员(化验员、计量员、环保员、安全员、质检员)组成。人事部门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下大力气开展工人考工定级培训。对关键岗位坚决推行执证上岗制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获得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占技工总数的40%以上;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工人实现全部持证上岗,培训率达100%;六类专业人员培训率至少每个企业要有两名合格。

从当前情况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是当务之急,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转变人才开发观念

一要统一思想,加强宏观指导。要使党政领导机关认识到,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步伐,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的指导,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共同富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党委、政府应把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重点、整体布局、行业结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各方面进行宏观指导,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高速、协调、健康发展。二要解放思想,强化人才观念。要深刻认识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强化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非公有制企业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要在人才观念上有一个大的突破。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使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真正懂得:没有人才培养计划的经济发展计划是不完善的计划,没有大量人才作基础的经济是跛足的经济,没有人才观念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强化人才观念还要从制度上来得到保证。要使每一个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懂得,经济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科学技术要发展,科技人才是关键,科技队伍要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是关键。要通过努力,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逐步造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和气候,这样才能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干部、职工乃至广大员工自觉学文化、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要盘活非公有制企业现有人才。在非公有制企业内部,推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动态管理机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将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员大胆提拔到企业管理岗位上来,特别注意从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中发现人才,并大担起用。二要挖掘和引进公有制企业中剩余人才。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从公有制企业下岗人员、退休干部、退休技术人员中选聘有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才,拾遗补缺,既解决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又促进再就业工程。三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虽然暂时缺少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知识,通过实践,不久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四要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非公有制企业流动。结合机构改革、人员分流,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到非公有制企业发挥才干。五要重视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库。将全区适合在非公有制企业发挥才能的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人才库,发挥人才库“蓄水池”作用,不断为非公

有制企业补充人才提供经常。六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系。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培养创新人才。在方法和目标上,迅速从一般性的知识补充转移到开发人的潜能和激发创造力上来,加强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传播。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的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鼓励企业与区内外和省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或技术合作。要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广泛筹集资金,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基金,政府每年要划拨一定的资金,鼓励企业和社会赞助,用于人才培训和引进高中级技术人员,如提供重点课题的科研启动资金,扶持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资助和扶持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工作,奖励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优化人才创业环境

上一篇: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级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