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机械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14:38:42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1

一、一体化教学概述

1.一体化教学含义

一体化教学指的是采用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它是依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的再整合,其充分体现出了能力本分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可以大大提高直观教学,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这种模式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2.一体化教学特点

模块一体化教学体系的特点,首先是模块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并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材料、教具、多媒体、汽车仿真软件和其他手段,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枯燥的,一体化进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实践理论。形成理解、记忆、操作的良性循环,如在对汽车底盘的结构进行解释和维护,拆解底盘,观察底盘,整体了解底盘部件的组成部分。分为几个模块,在排列紧密的作为一个整体,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书籍,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为主导,实践训练为主体,研究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尽快达成教学形式的教学目的,它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比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模块一体化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汽车构造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1.讲授必要理论知识和拆装操作技能

课程教学由一般的多媒体教室转移到电气工程培训中心,利用中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人工传输组件及其组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工具。另外,因为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在讲解锁环式惯性同步器对象组合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同步过程时,可以采用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他的视频动画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机械结构的复杂性有个更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理解抽象原则理论所需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穿插多媒体视频资源和物理资源的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的理论教学时间控制为15分钟,其有40分钟左右的理论教学时间,然后来对学生进行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的了解。

2.培?B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一体化教学中,它包含有两层内容,一层是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习,二层是学生如何学习。在当中,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主体,其是最重要的条件。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实时同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培训和课堂理论将之一,并为学生做一做学习环境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边学边练,不仅巩固理论知识,也提高专业技能。

3.培训学生的技能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它的教学目标是把重点放在技能训练的需要上,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技能训练的需要决定了教学理论的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完全是在技能训练的服务中,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讲授完一门或几门专业理论课后再实习的方法,它使原有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被打破。通过在一体化教室开展理论讲授,使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进入到实训课的操作中,这体现出了理论和实践课的空间结合。通过一体化的教学,使技能训练于教学中的地位在真正意义上有所加强。理论教学的课程内容,根据结构和同步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拆装学生立即同步,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采用边实训边发现的方式,从而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三、对汽车底盘的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1.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解

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把课堂搬到修理店,让学生有类实际材料可以动手操作,如对于汽车的解释,在汽车底盘上,我将底盘组装成不同类型的平台,包括前桥、后桥、变速器三部分组成,分为三部分教学模块分别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汽车底盘有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条件,将其分为四个模块,而后在每个模块中又可以分为其他小模块,分别把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及如何进行维修在实践中一一讲给学生听。如在汽车发动机结构和维修曲柄模块教学中,教学模块设置在实训室。根据汽车发动机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曲柄的拆卸和装配。首先进行理论解释,然后进行实践,对实践中各成分分析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在这一模块中,首先介绍拆卸的准备,然后介绍拆卸步骤及操作要点,为学生做示范模型在解释教师标准中的注意事项,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与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加强对什么是错误的引导,来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及时记录,并集中指导。组织学生讨论安装失败、错误的原因,以及汽车带来的错误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等到统一好讨论意见后,教师进行点评分析,并对学生动手排除故障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教学中的分部位讲解

在教学中可以分部位讲解,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它们之间及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教学中,把一辆实实在在的车放在学生而前,按照每一部分分别讲解,其组成及功能。再让学生针对每一部位分别进行拆解,组装和维修。例如,我们讲解在桑塔纳动机的组成时,把它分为五个模块,燃料供给系、起动系、点火系、润滑与冷却系,给他们详细的介绍了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及原理,那发动机如何实现点火,点火的顺序是怎样,这时可以分模块告诉学生哪一个部位是起动系统,哪一个是点火系统,及如何分清各缸的位置顶序,再分清分缸线的布置顺序,找准第一缸。再依据发动机的转向来判别各缸的工作顺序。在汽车维修的教学中,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汽车专业维修的学生必须在实车上检测与排除故障。汽车底盘中的故障一般都有很多原因造成。例如发动机异响原因可能是助力转向油缺少,发电机轴承可能坏损。助力转向泵,水泵的问题,都会产生影响。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必需理论联系实际,分模块教学和分部位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结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双循环,培养模式,初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空前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于2007年,2008年与新疆军企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星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新疆巨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被确定为我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间经过两年的运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初显成效。

一、“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符含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应用,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由企业培训到顶岗实习直到就业,实行四个阶段循环。

第一阶段:人文学科、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地穿插

进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类别,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必须够用为度,主要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技术课打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校学习三个学期。

第二阶段: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过程培训,时间第四学期,利用合作企业提

供的《装载机的维修与故障排除》和《沃尔沃挖掘机的故障排除》作为教材,以及企业提供的有关产品PPT和视频介绍,由我院机电系的两名教师和企业公司的三名工程师或技师做培训指导教师。授课地点安排在企业的修理工间,利用该公司的旧机和总成件作为教具,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重任在肩的感觉。考核办法是根据平时表现和实训报告综合评价,例如在操作实训过程中装配一个总成件、能够用语言清楚的描述其原理、认知其构件名称或在整机上排除一个故障,都可以作为学生培训的成绩。

第三阶段:拓展能力、强化学习,利用企业冬闲期让学生返校完成后续课程的教学,如进行机-电-液一体化的专业知识、专业外语、售后服务和营销技巧等强化学习,教学以在校教师为主,还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和教师对市场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培训了学生,也培训了老师。

第四阶段:顶岗实习,毕业生产顶岗实习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即将毕业时的综合性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实际,开阔眼界,深化与充实工程机械专业知识,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的技能参加顶岗劳动,每人掌握2—4个主要工位的操作技能,参与某一个科室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从而获得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双循环’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应用了当前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相对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如2007级教学计划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比调整为55:45。此教学模式成功做到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穿插。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紧密结合,克服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端,减弱了以往各学科各自强调的学科系统性。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培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干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及工程机械市场,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和与之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程机械维护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密切的产学合作机制,请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由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担任教学任务;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培训教材的编写,由企业提供专业技术资料结合我们的教学特点融入教材中,拓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促进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三、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与“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1、专业基础课强调应用,即以“必需、够用为度’与应用密切结含。例如,为优化课程结构,对一些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了改革。如对《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原理》3门课程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为《机械基础》;

2、对《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工程机械发动机维修》2门课程根据工作过程的紧密联系要求,整合为《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同样,对《工程机械底盘构造》、《工程机械底盘维修》2门课程也整合为《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

4、对《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分析上,而对基础知识做到够用就行。

5、能力拓展课程上,我们以订单企业的要求,在授课中主要按企业销售的机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应用能力的提高上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

四、改革实践应用,构建与“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栝习题课、课堂讨论、总成拆装、实训、顶岗实习等,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5%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突出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上形成了工程工程机械拆装训练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工程机械实训课;适当增加学时,充实实训内容,减少演示性实验项目。实训均要结合生产实践,以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实训课单独评定成绩。

2.校企合作培训;校企联合共同进行教学,在企业进行生产过程培训,针对一种项目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技能、团队合作的精神

3、结合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尝试在2007级教学计划中增加了校企合作培训环节,在第五、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还要进行答辩。这也是在毕业生实习、求职和就业等环节所作的一些有益而成功的探索。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多年的理论实践证明,采用“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充分体现了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特征,体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毕业生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事业心和责任感,适应能力强,作风朴实,踏实肯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行业很高的赞誉及认可。从最近两年的反馈情况来看,该专业平均就业率高达98%,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反映表明总体评价优良率为85%。

2009年4月我院机电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筑机D071、筑机K071班的学生安排在企业进行生产过程实习,两星期后我们收集了他们的体会,学生普遍反映在企业学到的知识即快又扎实,而且能够很快应用到工作中。该班学生在企业进行理论授课时打瞌睡的少了,问问题的多了,甚至有学生说如果再让我们回校学习,我们将是另外一种精神面貌。这说明实际工作还是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和实践必须充分融合,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代经济的发展,也符合市场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3.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4.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5.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底盘;车架;传动;机械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01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10

行走底盘主要用来完成行走动作及支撑液压挖掘机。目前液压挖掘机行走底盘主要分为轮胎式与履带式。对于履带式行走底盘,单条履带牵引力可达机重的30%~40%,因而牵引力大,同时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接地比压小、稳定性好。履带式底盘,转弯时,两条履带向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回转半径小,比较灵活。但履带式行走底盘制造成本高,行走和转向时,由于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消耗的功率较大,同时由于受其结构限制,行走速度较慢,另外,履带为滑动摩擦,磨损快。而轮胎式行走底盘与履带式相比,行走速度快,机动性好,且与地面是滚动摩擦,轮胎磨损相对较慢,且对路面不会造成损坏。本文以WLY100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对轮胎式行走底盘设计予以研究分析。

1 液压挖掘机轮胎式底盘的组成结构

WLY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行走底盘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1.车架;2.回转支撑;3.驱动桥;4.万向传动轴;5.回转中心处接头;6.制动器;7.转向前桥

图1 液压挖掘机轮胎式底盘的组成结构

如图1所示,轮胎式液压挖掘机行走底盘主要由焊接框架结构的车架、回转支撑、驱动桥、万向传动轴、回转中心处接头、制动器和转向前桥等组成。前桥采用带铰接销轴的液压油缸悬挂装置,后桥为刚性的悬挂。回转支撑用来实现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转动。

1.1 传动装置

如图2所示,轮胎式液压挖掘机行走底盘传动装置主要由前、后桥、液压驱动马达、变速箱和轮边减速器等组成。首先是安装在变速箱上的液压马达驱动变速箱,然后将扭矩通过传动轴将扭矩传递给前、后驱动桥,前、后驱动桥传递的扭矩经过安装在轮胎附近的轮边减速器减速,最终驱动轮胎转动。液压马达采用高速液压马达,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容易布置。

1.前桥;2.液压马达;3.变速箱;4.轮边减速器;5.后桥

图2 传动装置

1.2 悬挂装置

如图3所示,轮胎式液压挖掘机行走底盘传动装置主要由控制阀、液压缸、摆动铰接销轴等组成。

出于结构简化需要,后桥和车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但为了提高挖掘机行走的性能,前桥采用液压缸摆动式悬挂系统,两侧液压缸缸杆端连接在前桥上,液压缸缸筒端连接在车架上,车架与前桥采用铰接销轴相连接。液压挖掘机处于挖掘状态时,控制阀处于左边状态,油路被切断,悬挂装置的液压缸被锁住,液压缸不能动作,保证挖掘工作时底盘的稳定性。若液压挖掘机处在行走状态时,液压控制阀处在右边状态,使两个液压缸的工作腔连通,并且与油箱连通,通过液压缸的调节,前桥能够上下摆动与地面良好接触,以适应高低不平的路况,保证良好的附着性能。

1.控制阀;2.液压缸;3.摆动铰接销轴;4.前桥

图3 悬挂装置

2 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底盘传动设计

已知选定的变速箱的传动比,,选用的桥的轮边减速器的传动比,则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为:

(1)

(2)

已知WYL100液压挖掘机选用的双联轴向柱塞泵排量,则单泵供油时,轴向柱塞泵排量,

容积效率,驱动用液压马达每转最小排量。

当双联轴向柱塞泵双泵供油且处于驱动用液压马达最小排量状态时,驱动用液压马达拥有高输出转速,其输出转速为:

(3)

当双联轴向柱塞泵单泵供油,驱动用液压马达拥有低输出转速,其输出转速为:

(4)

WYL100液压挖掘机驱动轮转速为:

(5)

当传动装置为低档时,,则有:

(6)

(7)

当传动装置为高档时,,则有:

(8)

(9)

根据经验公式,液压挖掘机行驶速度为:

(10)

其中为驱动轮轮胎半径,在这里WYL100液压挖掘机选用20.5~25轮胎,已知驱动轮轮胎半径,

则可计算得液压挖掘机档位下,液压挖掘机行驶速度为:

(11)

(12)

(13)

(14)

3 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爬坡能力验算

液压挖掘机单个马达的输出扭矩计算公式如式(15):

(15)

式中:

――驱动用液压马达每转最大排量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从液压泵到液压马达总效率,这里取。

已知,,代入式(15),得:

(16)

则当双马达驱动时输出扭矩为:

(17)

液压挖掘机牵引力计算公式如式(18):

(18)

式中:

――驱动用液压马达最大驱动扭矩,这里为

――液压挖掘机传动装置总传动比,这里为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传动装置总的机械效率,这里取

则可计算出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牵引力为:

(19)

设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可爬上的坡角为,根据液压挖掘机驱动力与爬坡阻力和摩擦力相平衡,可得:

(20)

式中:

――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爬坡阻力

――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爬坡摩擦阻力

――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重力,这里已知

――滚动摩擦系数,这里取

将上述参数的数值代入式(20),则可解出:

(21)

为验算是否满足附着条件,令附着允许的牵引力为,取路面为水泥路面,其附着摩擦系数为,取,则有:

(22)

由于,故液压挖掘机爬坡时附着力满足要求。

4 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车架受力校核

图4 车架受力分析

如图4所示,A点为后支腿支撑反力作用位置,B点为前支腿支撑反力作用位置,C点为重心位置。液压挖掘机的重心位置会随着挖掘作业是回转位置和工作装置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A、B点位置的支撑反力也会跟着变化,车架受到的弯矩也会发生变化。取作业装置处于与大梁对称中心线垂直位置为受力分析位置,此时可认为重心G位于回转中心上。由于本车架由较牢固的上、下整体钢板焊接而成,故认为是一个整体。已知本液压挖掘机不包括车架一下重量的重量为,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可计算出A点支撑反力和B点支撑反力为:

(23)

(24)

梁在C点(回转中心上)的最大弯矩:

(25)

图5 车架截面尺寸

车架截面尺寸如图5所示,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对应的抗弯截面系数为:

(26)

代入相应的数值可得:

(27)

则可求得对应的弯曲应力为:

(28)

考虑到动载荷,取动载荷系数,则:

(29)

已知车架材料的许用应力,因此,车架弯曲强度满足要求。对于车架刚度的校核计算,这里不再赘述。

5 结语

液压挖掘机的底盘为液压挖掘机的重要部件,其主要有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形式,其性能直接影响液压挖掘机的稳定性、越野性能、爬坡能力等。本文对WLY100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组成、传动装置、悬挂装置予以阐述,同时对WYL10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底盘传动设计、爬坡能力、车架受力校核进行分析,旨在为轮胎式液压挖掘机底盘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铁.液压挖掘机结构原理及使用[M].青岛: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2] 郑训.路基与路面机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曹善华.单斗挖掘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4] 林慕义,张福生.车辆底盘构造与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4

一、建三江垦区具备发展寒地水稻的特点与优势

所谓“寒地”是指冬季冻土层厚度达到1米以上的地区,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均属于寒冷地带,特别是黑龙江省年无霜期或农作物生育期较短,年有效积温少,一般在2200~2500℃。建三江垦区具有寒地水稻生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低”“三多”。

1. 三低

“三低”即气温低、水温低、地温低。水稻种植面积的98%为井水灌溉,无霜期较短,仅为125~130天。

2. 三多

“三多”即地上水和地下水多、平坦连片的土地多、适合水稻种植的肥沃耕地多。土壤结构80%以上为白浆土(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东北部和吉林东部,以三江平原最为集中),缺点是生、冷、硬,优点是保水保肥性较好、土质肥沃,具有发展优质绿色水稻的优越条件。

二、“三化一管”生产技术栽培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优选出较好的栽培模式――“三化一管”,即旱育壮秧模式化、全程生产机械化、产品品质优质化、叶龄指标计划管理。

1. 旱育壮秧模式化

技术要点是实施集中大棚、秋作高床、调酸消毒、盐选浸种、破胸精播、温度控制、水肥调控、除草防病和培育壮秧。

2. 全程生产机械化

技术要点是实现秧田播种、喷灌、整地、插秧、施肥、植保、收获和烘干处理等全程机械化。

3. 产品品质优质化

技术要点是以优质品种为前提,以栽培模式化、技术规范化、全程机械化、加工标准化为保证,生产出符合国家优质粳稻三级以上标准的优质稻米。

4. 叶龄指标计划管理

技术要点是以“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为基础,以叶龄诊断为重点,根据主茎叶龄的生育进程、长势长相、叶色,进行各生育阶段的水层、施肥、植保的调控,确保安全成熟、稳产高产。

三、育秧机械化

1. 播种机械设备

主要有工厂化育秧播种机、电动精密播种机。

2. 作业要求

①苗床。达到高、平、实,否则在施药后浇苗时,地表径流会造成局部药害,影响秧苗质量。

②床土。要经过筛选,不能混有秸秆等杂物,以免影响机械插秧。

③秧盘。一是购买标准秧盘;二是摆盘要紧密,否则会导致壮秧扭曲,影响插秧质量。

④播种机的调试。包括播种量调节、底土厚度调节、浇水量调节、覆土厚度调节。

⑤底土厚度。要求在1.5 ~1.8厘米,过薄过厚均影响机插秧质量。

⑥播种。一是播种量(实际播种量=理论播种量/发芽率)。具体要计算到单盘播量上,通过播种机调试达到标准。二是播种均匀度。要掌握手动播种机操作要领,才能一次完全达到标准。

⑦镇压。用平板压平压实,保证出苗整齐,插秧时不易散秧,浇水时种子不会位移。

⑧浇水。一次浇透,但不能浇泞。

⑨覆土。覆土厚度为0.6~0.8厘米。过厚影响秧苗出土,易形成弱苗;过薄浇苗时种子外漏,影响出苗和生长。

⑩秧苗管理。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壮苗是关键。如,适度浇苗;避免造成上部徒长,根数量减少;控制大棚温度,加强通风炼苗,促进根部生长;按要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盘根。

四、耕整地机械化

1. 翻地

在秋季进行,翻深18~20厘米,扣垡严密。

2. 秸秆还田

80%以上的高茬和秸秆要翻入耕层中,实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现持续高产稳产。

3. 不重播、不漏播

地头田边不重播、不漏播;不留生格。

4. 水田专用犁

在犁的选用上,应选用单铧翻幅在25~27厘米的水田专用犁。

对3年以上的老稻田,要采取深松的办法,深度为23~25厘米,但渗水严重的地块禁止使用此法。对于透水性好或已连续翻耕3年的地块可采用旋耕,旋深为12~16厘米。严禁连年进行旋耕作业(旋耕的缺点是深度偏浅、碎土过甚,稻田长期用这种耕作方法,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通透性变差、渗水困难、犁底层升高、耕层变浅),这样不利于作物生长、防病灭草、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5. 平整格田

对新改稻田或高低差大于10厘米的须扩池的地块,采用刮板、平地机等方式进行平整田块,营养土层薄的地块,不易扩池过大化,以避免出现有的地块肥沃有的地块贫瘠,水稻格田尽可能做到最大化,以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成本。

6. 秋筑埂

新改稻田和本田埂破坏严重的,实行秋季机械打埂作业。做到埂要直、要实,台面平,有高度,占地少。秋筑埂有利于来年早泡田、早整地,争取生产主动,提高作业标准。

7. 机械撒肥

利用撒肥机,配套动力30~55马力拖拉机。按施肥量对机车挡位、油门位置、施肥量等进行综合调整和控制,实现标准化作业。泡田后或第一遍搅浆结束后即可进行撒肥。效率为每小时50亩以上,并且施肥均匀、劳动强度低,水稻长势整齐,增产明显。

8. 水整地

放水泡田3~5天方可进行水田整地。利用搅浆平地机,配套动力30~55马力拖拉机。搅浆深度为14~16厘米,一般本田搅浆2遍。通过搅浆,98%以上残留秸秆和杂草可被均匀地搅拌到泥浆5厘米以下的耕层中。搅完的田块田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在保持水层5~7厘米、沉淀12~20天后即可进行插秧。

五、水稻插秧机械化

1. 机械选型

垦区现在使用较为普遍的水稻插秧机械选型为:延吉9356和7358型,山东福尔沃6300B型,北大荒高速2ZK-630型,东洋PF-455步进式插秧机,日本高速插秧机久保田VP8和VP6型。

2. 插秧标准

首先要育出标准、健壮的机插秧苗。

其次建三江地区按三个积温带划分生态区来调整插秧密度。插秧密度可通过调整穴距或调整取秧株数来改变。

在质量上要达到:早、密、浅、正、直、满。早:适时抢早。密:保证田间基本苗数。浅:插秧深度在2厘米以内。正:秧苗栽得正。直:插行要直。满:池内要插满插严。有条件的插秧机还可配带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将底肥施入秧苗侧2厘米、深3厘米的土壤中。

六、本田管理机械化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主要是抽提水和植保机械化。

1. 抽提水机械化

现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建三江主要采用中小型柴油机或电动机配水泵来完成抽提水任务。每亩提水量为400~500米3,抽提水时间为120~140天,在提水的同时还要增设井水增温设施,有效增温可达10~16℃。使用江湖水灌溉,可大大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 植保机械化

植保机械化分为两种:一是采用农用飞机进行连片航化作业。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保证农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田病虫害防治和喷施叶面肥等。建三江垦区年航化面积已达420万亩以上。二是采用弥雾式机动喷雾机作业,此项措施已在建三江广泛使用。250亩配备1台,3~5天可喷1遍药,特别是在防治稻瘟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水稻收获作业

纵观水田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机械化播种、大中轮式搅浆整地、机插秧、航化植保、水田深翻和秸秆还田等作业环节已被全面普及推广。而真正影响水稻丰产却难以丰收的关键应是收获问题。北方寒地水稻收获时气候变冷、温度低、茎穗潮湿、脱水慢且收获时间短,秋霜早雪是秋收气候的一大特点,收获损失大、粮食水分大、品质下降,致使效益大幅度降低,已成为制约寒地水稻提高品质增产增效的瓶颈。根据北方寒地水稻生产特点,笔者总结出了“四个相结合”的水稻收获模式,即在收获时间上,霜前霜后相结合;在收获手段上,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相结合;在机械配备上,大中小相结合;在机械选型上,全喂入与半喂入相结合。联合收获模式在垦区占主导地位,采用的机械主要有凯斯2366型、2388型,迪尔9660型等。

八、水稻干燥、加工处理和仓储技术

重点是水稻烘干技术,烘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品质。

目前,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生产的水稻在世界上品质最好,其重要的根源是水稻收获后不落地直接进行低温干燥(含水量为15%)和低温(4℃)储藏。

我国普遍采用集大堆高温干燥,爆腰、龟裂现象严重,造成水稻胚芽死亡,形成不了活性米,品质下降。

目前比较先进的干燥方式是选用低温循环式干燥机与连续式干燥机(国外应用较普遍)进行干燥。根据当前国内实际生产水平,应选用低温循环式干燥机进行干燥,其主要特点:为烘干种子和优质米而设计;低破碎率,高出米率,不会失重或过度干燥;更节能,省人工,达到快速均匀干燥,并针对不循环式烘干机组设有专门结构保证每台烘干机能独立烘干,容易操作,一个人也可以处理上千吨谷物。

九、推广寒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临的问题

1. 农民认识不足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在农民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在育秧方面的要求很高,需要农民改变育秧方式。一些水稻生产机械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水稻机械市场上的价格混乱、信息网络不畅,使农民对购买机具怀有观望心理。

2. 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农业机械生产厂家还未认识到先进的水稻生产技术和水稻生产机具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农机生产厂家在水稻生产机具上投入不足;农机研究部门研制出的先进生产机具没有及时的转换为产品;农业院校和农业培训组织对水稻生产机械技术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农机推广部门未及时把适应的、先进的水稻生产机械推广到农业生产中。产、学、研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制约了水稻生产机械的发展。

3. 政府扶持力度不强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在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但是还没有达到快速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农机推广经费严重短缺,农机技术推广举步维艰。各级政府缺乏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历史责任。在购机补贴方面,省、市主管部门对水稻机械的倾斜性不强,虽然加大了水稻机械的购机补贴资金份额,但是依然没有最大化的满足农民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有购机欲望的农民没有争取到购机补贴。

十、推广寒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措施

1. 加强推广力度

农机推广部门要及时确定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提出适宜本地实际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或标准,积极推广适应当地水稻生产的机具;大力扶持水稻机械化生产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注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成立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专家组,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做好技术指导,农机推广部门和农艺部门要紧密合作,使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相互适应,发挥优势,加快推动技术普及和应用。

2. 加强宣传

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优势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认知度和购机欲望;加强对水稻农机合作组织的典型经验介绍,将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开展经营生产,推动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充分发挥水稻生产机械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加强对水稻生产机械购机补贴和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国家政策,增加农民购机信心,提高水稻生产机械保有量。

3.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

农机推广人员要积极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要求,及时了解农民需求,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强本领。同时要对不断发展的农业机械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把适合水稻生产的农业机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做到素质高、懂技术、会传授、能示范,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4. 加强政策扶持

在国家购机补贴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水稻生产者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力度,让一部分水稻生产农机大户迅速壮大起来,带动当地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整体水平。各市县、区及其乡镇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在水稻生产的重点乡镇要确保购机补贴资金向购置水稻生产机械倾斜,并整合其他项目资源、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做大做实,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不断深入。

十一、寒地水稻全程机械化未来发展方向

到“十二五”末,水稻全程机械化会有更高水平的发展,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96%以上。在机械装备上,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向大型化、高效、低耗的方向发展,推进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使农户增收,企业增效。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要在育秧、整地、插摆秧、植保和分段收获上有重点突破。要实现这些,首先要加大对新机具的投入力度。其次要在农机标准化管理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将以加快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机法制化管理进程,全面提高农机综合管理水平。从水稻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发展看,主要有以下趋势:

1. 钢骨架大棚棚室育秧技术更加规范化、工厂化,控温、通风、智能机械化

大棚的结构和尺寸规格将逐步统一,种子包衣和浸种催芽、苗床整理、摆盘、播种和微喷逐步向更加规范化、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整个育秧环节要向集中统一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2. 将大力推广应用机械营养钵育苗技术、机械摆栽技术

此技术在成本上能在现有基础上降低50%或水稻价格能提升到2.00元/千克以上,机械摆栽面积将会大面积发展,对提高北方寒地水稻产量和效益,将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和贡献。

3. 广泛推广应用高性能、高速插秧机

在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之前,垦区要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的高速插秧机,来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和插秧技术水平。

4. 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农用飞机航化作业技术和移动式水田植保机械

实践证明,农用飞机航化作业具有作业方便、效率高、抢时间等明显优势,是地面植保机械无法相比的。同时也要引进遥控卫星定位航化飞行器来降低航化成本,其次要推广本田高地隙或埂上移动式水田植保机械,来解决喷撒精度和人工强度大问题。

5. 水稻收获机械向大型化和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机型,不是越大越好,但对水稻收获机械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求收获质量要好、损失要小。

总之,推广寒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保障。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5

由于历史的原因,梅花拳的隐秘性,致使这一宝贵武学财富流失甚多,真正完整的继承梅花拳的文武修炼体系更是乏人。

要把握梅花拳的真实内涵,应该从梅花拳形成的文化背景我原因。一般来说,少林拳术带有佛教文化色彩;武当拳术带有道家文化味道,而被称为僧门道派的梅花拳门,则是佛、道、儒三教文化精义并存,而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影响梅花拳的发展趋势,并在这种特定的理论指寻下,逐渐形成自己了的系统体系。

1928年10月,在南京中央国术馆组织了第一次全国国术擂台赛(俗称国考),梅花拳前辈李永私、吴体胖、武镇库、杨士文、都文彩、刘丕显等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验证了梅花拳的拳学价值。

一、梅花拳的修炼指导思想

梅花拳修炼体系的建立在传统佛道儒三家学说的基础上,强调修炼武功首先要有悟性、讲究缘分,又有“三年架子两年捶”的说法,还有进三道门的说法。

《梅拳秘谱》中说:“夫我国拳术派别之众百有余门矣,但溯其源泉则一也。盖学拳者侧重身体之一部,而展其所长,另创一家,于是门派生蔫。迄今犹能保持原有状态者仅梅拳耳。”

梅花拳修炼贯穿内外兼修,文武同炼,以文证武,以文合道,道法自然,最后万法归宗。梅花拳以武治心,一切拳法的变化都归于“心”,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体大宇宙,人体小宇宙,梅花拳修炼就是把人看成一个小宇宙。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所以在梅花拳修炼过程中要遵循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并了解感知印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奥秘。梅花拳的修炼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梅花拳集三教精义而成的所谓“文理”,文理的存在,造就了独具风格的梅花拳法,故又称为“文武大法”。梅花拳传授文武大法,不称授拳,而称为传道、教化人,行善积德做好事。

梅花拳拳法的产生是梅花拳前辈先贤将原五禽兽、北少林的五路全拳(龙虎豹蛇鹤),融合道家阴阳五行为主的内涵,性生命双修。先练外丹,再练内丹,逐渐提高,此为以武入道。

梅花拳不以练拳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看成是修练人生智慧的基础和阶梯。借助道家内丹性命双修与武功结合,从有形的形体修炼升华到无形的感知世界。一切顺于自然合于自然而最终道归自然。

二、梅花拳拳法的内容

梅花拳修炼是以心为本、以气为根、以法为用,由动入静、以静为养,顺应天时、动静互根,所谓“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动之如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耀如三光。”

梅花拳的拳法内容,是梅花拳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具体说来有架子、对捶、兵器、内功等部分。

1、梅花拳的灵魂――架子

架子是梅花拳的基础,是梅花拳修习的根本大法,是每个梅花拳弟子不管武功水平高到什么程度,都要终生坚持不懈练习的内容。

架子主要是由大、顺、拗、败、小五个拳势组成,这五个拳势称为五势头,五势配五行(金木水火土),内合五脏,运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组成。架子没有技击的动作,不能直接运用于实战。但是它能体现出整个梅花拳法的基本精神,即天地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真理、技击战术、精髓等。

架子分动、静两部分,静为五势,动为变化,五势及变化组成了左右对称、动静相宜的全方位运动。初练架子须缓须慢,气沉丹田,逐渐做到时缓时急,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可有效地训练了神经,锻炼精气神。当练神练气达到一定程度后,丹田饱满,内气充实,内外合一,则真正达到精气神合一的境界。

初习架子,其内容是一定的,可以说相当于是一个套路,但它与套路不同。待修习者基本掌握了它的练法后,根据条件的不同,可不断补充不断变化出各种姿势。梅花拳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固定的只有五个基本拳势。因为事物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是没有的,被定死了的拳术,也就违反了拳术千变万化的基本要求。

架子演练的地方称为“场”,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场地,既可拳打卧牛,又可拳打四面八方。场上的四正四隅八个方向,我们称之为“角”。架子演练可根据修习者功力深浅,可拳打二角、四角、六角、八角。平常最常见的是拳走四面八方的八角大架。也就是说架子要求练功者在拳场上方向,都要练习左右对称的五势及其变化。在架子的运行过程中,动作要舒展,自然流畅,步法轻盈,进退起落分明。

演练架子时要有对争之力,拳脚腿臂运行路线要走弧形,腿臂要有拧裹钻翻之意。全身心的投入,继而忘我。当然更应遵循初而有意,终而有意的练功方法,使气走周身。

因为梅花拳是拳法与古代阵法合一的,架子面对面集体练功的方式,也是阵法训练的主要方法。架子可单练,亦可二人,三人、四人、八人或更多人对练。这样在对练中要照顾四面、总揽八方、彼进我退、你高我低、不散不乱、不即不离,以训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彼此照应、协调一致成一整体。

架子在梅花拳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充分体现了梅花拳变化的基本精神,使之养成持久的体能,达到久战不懈,神情自若的境界,也体现了五行、八方、九宫的太极的思维理念,所以我们称“架子”是梅花拳的根本,万法归宗的桥梁。

2、梅花拳的精髓――对捶(盘捶)

对捶(盘捶),有些地方称为“成拳”,是徒手对练的形式。它是梅花拳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者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练习者练习三百趟架子之后周身气血流畅,有了一定的抗打能力,才能练习,故有“三年架子,两年捶”之说。

对捶(盘捶),是锻练精气神合一、内外合一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主要是由踢打擒摔的一些基本方法及其最常用的变化组成。与架子一样,它也是在拳场的四面八方上进行的,一般分为上身捶与底盘捶两种,其中包括了上、中、下三盘的技法。

上身捶,主要是指用上肢的拳法、掌法、肘法、肩击及胯打、擒拿解脱等方法而组成的徒手对练技法。

底盘捶,是指下肢的膝法、腿法、跌扑浪翻及地躺技法。其中对腿法的要求是在任何情况下“运腿如臂”。地躺技术用以训l练护身防摔的技巧,和借摔扑之际,攻击敌人,反败为胜的能力。

对捶(盘捶),是以徒手对练的形式出现,但与现在大多数拳种对练不同之处在于:它初练时有相对固定的形式,随着功力的提高,它的练法招法动作可以根据需要而任意变化编造,练功者应无拘无束,变化灵活,任何拳种的技法也都可以融于其中。另外还有与其他拳种对练不同之处是练习双方都必须互相喂拳,喂拳就是在对方都不能有争斗的意识,这样除训练人的感知能力,还能培养人的柔顺、谦和的性格及技击中顺化、闪化的技术。

对捶(盘捶)主要由踢打摔拿的基本方法及变化组成,它与架子不同,架子是不能直接运用实战的,而对捶中的动作,大都是具有攻防含义的技击方法,可以直接运用于实战。但它同时又是通过练习手眼身法步来练神练气的方法,旨在更好、更快地使修习者“精气神合一”。

基本套路技法名称,大致有:

头套捶、二套捶、三套捶、老六捶、老七捶、老八捶,新六捶、新七捶、新八捶、八翻子、小五腿、大五腿、拿法捶、老十六捶、新十六捶、巧拿机关、二龙戏珠、锤打三嘴毛、瓜秧瓜雨、拦路、三英战吕布、四强除霸、五虎群羊等。

3、争奇斗妍的梅花拳器械

梅花拳器械也是修习梅花拳功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许多兵器展现了古代战场上使用的搏敌战斗技术。

梅花拳常见器械有刀、枪、剑、棍等;双器械与长重器械有双刀、双钩、大刀、大枪等;软器械有大梢子、小梢子、绳鞭、三节棍、流星捶等;稀有器械有量天尺、风火轮、沉香拐、护身披、镗耙、燕翅镗、拦马撅、镗叉、提戟、文棒、南阳叉、坤棒、落子枪、五虎锛等。梅花拳器械以奇盘大枪为帅,春秋大刀为先锋,还有一些器械来源于农具,可见梅花拳的修炼已融入到生活中。

练习器械必须在掌握拳法的基础上进行,自古有“三年架子二年捶,刀枪把子一晌午”之说,所以说拳为百兵之母,拳法训练是根本。器械的练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套路练法,一般程序是先要了解器械的构造特点,学习器械的基本技法,先练短兵器,再练长兵器,接着再学习器械的套路和对练,最后学习其中的打法和内涵。套路练法也有一定的方向路线,也要走四面八方。

另一种练法,即变化的练法。有了以上套路练法的基础,熟练了多种器械的特点与打法,就可以根据梅花拳的规律与兵器的构造特点,不断创造新的套路与练法。由于梅花拳法千变万化,生生无穷,所以梅花拳器械的练法与用法也不受已有套路束缚,练习时可随意变化,顺其自然。梅花拳器械的这种训练方法与梅花拳文化精神是统一的,任意变化才是上乘功夫。

梅花拳拳法与器械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凡是练梅花拳的人没有不会练器械的,精通器械的人,也可空手练习器械,故梅花拳有器械里有拳法,拳法即器械的说法。梅花拳器械与拳法一样要左右对称、左右活把、自然流畅、一气贯穿,拳法器械要一体。同对捶一样,器械套路也能应用于实战,但更重要的仍是练神练气练元神

梅花拳器械丰富多采,有单练也有对练,对练有两人,也有三人或更多人对练。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除奇门兵器以外的套路名称。这些器械套路在各地流传的不尽一致,但它们都是真正的梅花拳器械技法。

单练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长穗剑、齐眉棍、三节棍、大梢子棍、小梢子棍、手梢子棍、梅花拐、绳鞭、流星锤、月牙铲、虎头双钩、梅花枪、大刀、九节鞭、双鞭,还有新颖别致的刀里加鞭、双刀加鞭、双鞭加刀等五十余套。

对练有:劈大杆、单刀拐进枪、双拐破枪、大刀进拐、大刀进枪、鞭破枪、单刀破枪、双刀破枪、大梢子对枪、三节棍进枪、三锏破枪、三节棍破枪、三人破枪、单刀对棍、双刀对棍、匕首对棍、大梢子对棍、小梢子对棍、三节棍对棍、对劈刀、对劈剑、对劈棍、对劈双拐、对刺枪、单刀对拐、拐对拐、双刀对双刀、镗叉对大刀、单刀破春秋、大刀破三枪、空手夺双刀、单刀、匕首、棍、枪、梢子棍、等五、六十套。这些对练内容在练习中真打实砍、滚抹撩扎、纵跳翻腾、打中有防、防中有打。

4、性命双修的内功

梅花拳内功,有些地方称“文功”、“文理”。

梅花拳内功,是炼神炼气的有效方法,要求练功者摒除一切杂念,彻底忘我,它是到达精气神合一的捷径,是完成梅花拳最高境界浑元一气的法门所在。其实梅花拳的架子、对捶等也是修炼内功的方法。

梅花拳内功最著名的是先天内功,是运用无极、太极、三才、五行、八方、九宫、运转生化之理而运作的。它可以让人修习性命、寒暑不侵、开发潜能、技击精进等等。其它的功法还有筑基功(揉腹功)、调息功、面壁功、排功、仰月归元补阴功、十位降浊法、龙吟虎啸功、初步先天九九玄功、叫化功、三真会元法、倒补天、铁牛耕地壮肌功、草上飞(轻功)、金龙功、十三太保功、太阳功、内壮功等等。

在此附曹州梅花拳十三代掌门、台湾及海外梅花推广第一人吴体胖老师节所传《先天内功秘诀》:

梅花先天无极功,

一气混元结有形。

有形无形道中生,

玄机转动化无穷。

阴阳生克五行定,

运行此道圣仙佛。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机械密封 辅助系统 知识培训

中图分类号:P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73-01

一、辅助系统介绍

在流体机械中,(如泵、压缩机、搅拌釜和离心机凳),工作条件最苛刻的部件要算机械密封。像推力轴承那样承受轴向力;像换热器那样把产生的热量导出。在高温、高压、易腐蚀等部位实现静密封已经比较困难,要求在高速旋转中,在几毫米宽的密封端面上实现动密封就更加困难了。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找到了两个途径:一是从密封的结构和材料入手,使其适应苛刻的工作条件。这种做法花费的代价较高,尽管如此,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密封失效,后果严重。另一种途径是通过辅助设施改善工作环境。目前,实际工作中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的机械密封实属罕见。如高压使用的串联机械密封以及高温泵的机械密封等都必须采用相应的辅助设施。功过辅助设施,将某些苛刻的工作环境改变为密封能接受的,使机械密封的效果大大提高,使用范围更加宽广,机械密封工作中产生的摩擦热,使密封端面温度升高,如不采取相应的设施,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1)温度升高使密封端面液膜汽化,磨损加剧,使密封失效

2)温度升高使动静环产生热变形,泄露增大、磨损加剧;

3)温度升高也加剧了介质对机械密封的腐蚀;

4)温度升高使辅助密封圈老化、变质而失效;

由此可见,不允许的温升是机械密封的大敌。辅助设施的目的在于:减少这种人们不希望的温升,保持密封端面间的良好状态,使机械密封各零件良好、正常地工作;在易汽化介质中,保证密封腔中的压力,使之不汽化;在低温泵的密封中可起到保温和供热的作用;对于有固体颗粒出现的结晶和强腐蚀介质的密封,还能保持密封不受损害。因此,有的国家豹辅助系统称为保护系统。1983年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了对七大石化企业的机泵密封调查认为:“国外引进的离心泵和压缩机的轴封,根据不同条件都带有不同的辅助设施。实践证明,往往结构合理,材料良好而忽视了辅助设施,造成困难的工作条件,导致密封早期失效。反之,有些场合的结构和材料还不足以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采用有效的辅助设施,结果使密封满足了工作条件的要求,顺利地运转”。

机械密封的辅助设施是许多元件的统称。由过滤器、旋液分离器、限流孔板、冷却器、压力罐、各种监测仪表、管路和管件等组成。实际工作中,可用一种或几种,根据具体条件选定。通过冲洗、冷却、过滤和分离等方式,实现对机械密封的、冷却或调温、冲洗、净化、稀释和冲掉泄露介质,改善密封的工作环境。

所有辅助设施中最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冲洗。所谓冲洗是将密封流体注入到密封腔内,完成、冷却、净化等功能,将不利的环境改变为密封能接受的工作环境。冲洗的种类很多,按冲洗方式和密封流体的不同可分为自冲洗、循环冲洗和注入冲洗。自冲洗是用泵本身产生的压差或密封腔内的泵送装置产生的压差,使被密封介质通过密封腔形成闭合回路实现冲洗;循环冲洗是通过产生压差的设施(例如泵送环等)使外加的密封流体进行循环,达到冲洗的目的;注入式冲洗是被密封介质不宜做密封流体时,从外部注入另一种流体到密封腔内,改善密封工作条件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PV>7.0MPa・m/s 都要设置冲洗。

二、炼油厂常用API682密封冲洗方案介绍

如表1

三、 操作使用维护(11+53A/32+53A)

操作应遵循先开辅助系统,再灌泵开泵原则。辅助系统在停泵备用时亦应保持开启状态。

开车顺序:

1.补液至储罐正常液位2/3液位,关闭补液阀和顶部排气阀,充入管网氮气,关闭进气阀,储罐内压力应在工作压力。

2.打开补液阀,对储罐进行增压补液操作,使得储罐内压力达到高于封油压力0.2-0.3MPa,关闭补液阀。

3.投用循环冷却水

4.盘车两圈,开启封油线,调节手阀使得封油线压力正常。

5.盘车两圈无异常后正常灌泵、开泵。

日常检查

1.检查液面在2/3处,罐内压力正常。如压力温度指标超标停车处理。

2.罐壁处温度T=20―100℃(用罐底冷却水上水阀控制)。

3.氮气气源压力稳定正常

液位控制操作

1.液面缓慢升高时,超过上液面时,可将罐底排液阀打开,使液面恢复到2/3处;

2.相反降低时,可向罐内加46#机械油,使液面恢复到2/3处。方法;关闭罐顶氮气阀,用补油泵与加油口连接好,缓慢打开加油阀,压动加油手柄进行加油操作。待液面合格后,关闭加油阀和放空阀,打开罐顶氮气阀。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不断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机械带来的文明成果,实现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目标。

二、实施范围

20**年全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面积11000亩。其中,一类水稻种植区分布在**镇3000亩、**镇3000亩、**镇3000亩;二类水稻种植区分布在**镇1000亩、**庙镇1000亩。另外,在**庙镇示范种植水稻200亩,由农机局负责实施,作为全县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参照田。

三、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

1、1月上旬,县政府召开水稻机械化插秧工作专题会,会后各相关乡镇要将任务落实到户,并登记造册。

2、1月中旬,由县农机局负责组织举办一期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班。参训人员为参与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村民、技术骨干和有关人员。

3、1月下旬,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育秧床土准备现场会,安排部署床土准备工作。

4、2月中旬,组织检查全县育秧床土准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育秧床土保质保量准备到位。

5、4月中旬,组织参与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各村技术骨干和有关人员到南方水稻种植区实地参观学习水稻插秧技术。

6、4月中旬,农机部门对购置水稻插秧机农户进行统计,协调农机补贴资金,并组织购置水稻插秧机,确保全县万亩水稻机械化插秧所需机械的供应。

7、4月下旬,督促参与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户购买插秧机。同时,农机局负责完成对插秧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工作。

8、4月底前,参与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水稻种植农户要把秧田、种子、塑料软盘、塑料薄膜和其它材料准备就绪。

(二)育秧插秧阶段

1、5月中旬,机插水稻育秧全面展开。农机、农业技术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对育秧全过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农户所育秧苗符合机插标准。

2、6月上、中旬,开始水稻机械化插秧。6月10日前后在**镇、**镇召开两次水稻机插秧现场会,推动机械化插秧全面展开。农机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严把秧苗、整地、放水“三关”,确保万亩水稻机械化插秧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3、农机、农业部门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万亩机插水稻大田管理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农户适时排灌施肥打药,使机插水稻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发育生长。

(三)测产总结阶段

1、9月下旬,组织专家对万亩机插水稻进行实地测产,与相同生长条件的人工栽插的水稻进行对比。

2、10月下旬,农机部门对全年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写出书面报告,为今后全县全面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做准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张涛为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盛家军、县农机局局长陈寿浩为副组长,县农委副主任张莉、县科技局副局长王厚方、县水利局副局长郭卫东、县广电局副局长傅玉湘、县农机局副局长仲米龙、县农村财政管理局局长乔启昌为成员的**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机局,仲米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的各项日常工作。各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的落实。

(二)广泛宣传。有关部门及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实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重大意义,跟踪报道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积极成果,使广大农民能充分认识到机械化育插秧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思想和行动上主动去接受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新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栽插秧苗的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底盘机械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早稻;高产创建;实践;成效;东至县尧渡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37-03

早稻高产创建工作落户东至县尧渡镇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尧渡镇农技站在认真总结前几年早稻高产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提早谋划,把早稻高产创建作为全镇粮食生产的重头戏,积极推行县、乡、村3级联创,党政强力推动,部门紧密协作,专家领衔指导,种田大户积极参与;整合项目,整合资金,集成实用集术,示范推广农机农艺配套、适合现代规模农业生产发展迫切需要的新器械、新技术,包括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切实做到“五有五统”;注重提高创建质量,着力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为全年水稻增产开好头,布好局。

1 实施成效

1.1 规模与品种 2015年,尧渡镇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仍落实在尧渡镇汪村、建东、毛田、查桥、管山、大庄等6村,涉及84个村民小组,2 505户农户,面积728.63hm2。示范片早稻品种主要选用2014年示范丰产性、抗病性均较好的中早35、中早39,2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653.33hm2,约占示范片面积的90%,基本做到“品种统一”。

1.2 产量与效益 根据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我站申请了县早稻测产专家组,于7月14日对早稻“万亩示范片”进行了产量结构调查,被调查9块田,平均667m2穗数251 888.4,每穗总粒数101.1,实粒数81.8,结实率80.9%,按好、中、差各类型田块所占面积权数,测得示范片2015年平均单产440.9kg/667m2,比创建目标产量440kg/667m2高出0.9kg/667m2,比2014年单产低24.5kg/667m2(主要原因是受6月份长时间低温寡照影响),但较全县早稻平均单产390kg/667m2高出50.9kg/667m2,增纯收入100元/667m2以上。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和各项技术的落实,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技能,通过组织现场观摩,让粮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早稻生产的发展,通过推广新良种、新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值,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了化肥、农药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通过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规模大户插秧用工难、栽插密度难以保证问题。

1.3 技术应用情况 通过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有效推动了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0%,配方施肥面积达95%,统防统治面积达85%,肥水管理统一面积达90%,机械整地机械收割、秸杆粉碎还田面积达90%,栽培模式由传统的手工栽插向旱育塑盘抛秧、精量直播、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等高效轻简模式转变。2015年旱育塑盘抛秧面积占30%,直播面积65%,机械化插秧示范6.67hm2,手工栽插不足5%。

1.4 机制创新情况 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面积大,涉及农户多,资金少,任务重,如何提高创建质量,必须进行工作机制创新,把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实行县、乡、村3级联创,业务部门紧密配合。做到科学选点;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积极吸纳、培育种粮大户、水稻专业生产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参与高产创建,促进示范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推进创建活动转型升级。

1.5 辐射带动效果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全镇早稻良种的更新、咪鲜胺浸种预防恶苗病、机械化插秧、肥水科学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使得2015年早稻示范片在孕穗期长期阴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仍获得较好收成。

2 主要技术措施

在技术措施上,按照选用丰产性好,较抗稻瘟病,能满足晚稻接茬的中早35、中早39常规稻作为早稻主栽品种,采用旱育塑盘抛秧、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精量直播等节本、省工、轻简、增效栽培方式,通过培育壮秧,增加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数,强化肥水管理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的技术思路,突出成熟技术的组装集成与创新,实行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机综合配套。坚持做到“五个统一”:

2.1 统一品种 早稻示范片全部选用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叶色较绿、分蘖率中等、株型较好、茎秆硬、抗倒伏、丰产性较好的中早35、中早39等中熟早籼品种,实现了早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一片一种连片种植。

2.2 统一技术模式 示范片以精量直播栽培方式为主,大力推广旱育塑盘抛秧,积极引入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早稻直播技术要点:精整大田(平、光、实),药剂浸种、冷尾暖头播种,用种量10kg/667m2左右,播后1~5d用苄嘧磺隆・丙草胺封闭杂草。塑盘抛秧技术要点:适时播种(3月25日至4月5日),浇足底水,旱育旱管,适时抛栽(秧龄25d左右),667m2抛秧量2.2万穴左右。机械插秧技术要点:培育适于机插壮秧,精整大田,667m2栽1.5万穴,基本苗6万/667m2左右。

2.3 统一肥水管理 依据“攻前、稳中、促后”的施肥原则,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平衡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和目标产量的需肥规律、土壤化验结果,明确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切实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早稻每667m2施基肥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5-15)25~30kg,抛后或栽后7d施分蘖肥,用量为尿素5~6kg,5~7d后再次施分蘖肥,用量为尿素5~7kg,直播田2叶1心时施尿素10~12kg。5月底至6月初烤田复水后施高氮低磷高钾(20-10-20)复合肥10kg/667m2作穗肥。齐穗后结合穗期病害防治用磷酸二氢钾100g/667m2对水喷施,促进籽粒壮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做好肥料科学使用的同时,抓好播栽后大田水分管理,做到薄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施肥施药,有水孕穗抽穗,湿润壮籽。通过间歇好气灌溉,使土壤处于富氮状态,实现以水调气、调肥、活根、壮秆、养叶。

2.4 统一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认真做好水稻直播田、机插田田间杂草综合治理,切实做到“一封二杀”。早稻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是尧渡镇早稻主要病虫,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积极开展病虫绿色防控。2015年东至县示范片统一采取了咪鲜胺浸种预防早稻恶苗病、统一投放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机防队统一开展一代二化螟、水稻穗期综合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不仅降低了用药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而且减轻了生物灾害损失,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5 统一机械化生产 示范片组建了机械化作业队伍,实行统一机耕、机插、机收,抢住了季节,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防止了过早割青,减少了产量损失。机耕率达100%,机械打药60%,机收率达100%。

3 主要工作手段

为切实把“万亩示范片”办成东至县高产示范样板,办成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从工作措施上,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有技术有资金投入、有宣传培训观摩学习、有检查验收评比。

3.1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高产创建活动的全面落实,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镇长为组长、镇农技站、镇农机站等相关单位和相关项目村村长为成员的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

3.2 制订好水稻高产创建方案和技术方案,确保高产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县高产创建技术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了《2015年东至县尧渡镇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确立了2015年水稻高产创建规模、产量目标、实施内容。

3.3 加大技术投入,加强资金扶持 我站安排3人分片负责,长期坚持在示范片第一线,建立水稻苗情观察记载田、品种对比试验田、新技术对比试验田,亲自把握住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使高产创建得以强有力技术支撑。同时,加大了示范片资金投入,加大了各种试验示范,加大了新技术、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物化补贴力度,做到高产创建项目资金专款专用。2015年投入资金额度达6万元。

3.4 加大宣传培训、观摩学习力度,扩大示范影响,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抓好宣传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识及水平,是搞好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前提。主要做法如下:(1)开展技术培训,请省指导专家亲临授课;(2)召开技术现场会,组织全体技干、种粮大户观摩学习新技术应用效果,同时邀请新闻媒体报到,扩大示范影响;(3)发放技术明白纸;(4)树立示范标牌,注明创建单位、目标产量、行政技术负责人,接受群众监督,自我加压。

3.5 强化测产验收,实行绩效考评 按照国家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产量测产验收办法进行测产,严格程序,规范测产,确保产量真实。同时对各示范片建立以面积落实、品种选用、主推技术、创建成效、组织方式、资料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考查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高产竞赛活动。评出高产创建优秀示范村、优秀技干、优秀示范户,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4 经验与体会

4.1 领导重视是抓好高产创建的前提 尧渡镇领导对发展粮食生产十分重视,尤其对高产创建非常关注,镇主要领导多次到示范片进行督查和指导,对高产创建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领导身体力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促进了高产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4.2 及时开展技术指导是抓好高产创建的关键 为搞好高产创建,我站经常邀请县级业务部门相关专家上门巡回指导,进行技术专题研究,突出成熟技术的组装集成,保证了示范片上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全覆盖。

4.3 统一供种是确保连片示范的基础 2015年,尧渡镇在早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上实行统一补贴供种,做到了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了示范片的整齐度、美观度。

4.4 落实资金投入是搞好高产创建的保证 为保证高产创建顺利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我站对购买种子、技术培训、办点示范、印刷资料、下乡派车等方面所需的经费都予以优先保障,促进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

5 问题与建议

上一篇:钳工实训锤子总结范文 下一篇: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