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测绘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3 23:38:10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 《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 项目教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评价设计

一、课例背景介绍

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核心地位。我市是减速机制造基地,减速机行业发展稳定,同时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职业学校的设备、师资与企业相距较大,迫切需要职业学校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新力量。

二、学习目标设定

项目课程的实施构建了以职业为导向,教学内容模块化项目化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车间为教学情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项目课程是在原有《机械基础》课程上的变革,它的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减速机零件,如减速机箱体、端盖、齿轮、轴、轴承、密封圈、行星架等,了解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二是要使学生学会小型减速机的拆卸与组装,通过拆卸与组装,装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根据减速机中常用零件,我们将《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分解为十个子项目,如《箱体》、《齿轮》、《轴》、《轴承》,等等。通过《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项目,学生将获得如下技能的培训:1.拆、装技能;2.简单的测、绘技能;3.查阅资料的能力;4.计算机写作、编辑能力;5.团队协作能力;6.自学能力。

三、学习内容组织

课程内容的组织通过十个项目的实施、完成,让学生掌握减速机拆装技能。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如下: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审核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意见检查并提供环境实施达到目标,指导每个小组的研究情况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完成实训报告学生互评,教师考核。

四、教学情境创设

1.周边环境教学情境创设

绘图区及拆装室四周墙壁贴挂减速器装配图及零部件图,创设车间工作情境;走廊过道等张贴或悬挂学生或教师语录;增进学生学习热情。

2.拆装区教学情境创设

按照企业管理5S要求,给学生配置拆装工具箱。在学生寻找拆装用工具及放置拆装用工具时,能迅速有效,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每一个小组摆放小组名称:拆装组,查找资料组,测绘组、工作图组。

3.多媒体教室教学情境创设

计算机联网,保证计算机网络在线,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为学习服务。同时,教师提供机械设计手册图书若干,使学生能从书中获取所需。

五、项目任务描述和教学过程实施

任务一:拆卸与装配轴承。

【学生学】:按拆装顺序、规范,以及有序进行轴承零件部件拆卸,拆卸工具的放置较规范。拆卸零件做好标记,并填写学生工作业。

【教师导】:1.明确工作任务:拆卸与装配,核心工作是轴承部件的拆装。

2.拆卸示范:拆卸中讲解轴承中装拆方法。拆装中讲解拆装注意事项。拆卸时注意强调:拆卸顺序正确、规范,工具与零部件分区分整齐有序;记录与标记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装拆顺序。对拆下来的轴承讲清轴承结构的组成。

3.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设计反思】:明确的分工,规范程序性的操作是这一环节实施的要点。

任务二:滚动轴承知识研究。

【学生学】:从不同的途径查阅轴承知识:

方法1:从《机械基础》教材中

方法2: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

方法3:上网,从百度键入“轴承”进行查阅

方法4:从机械设计软件中获取

【教师导】:1.据拆下的滚动轴承实物及该减速器装配图中的明细栏对该轴承的型号规格,引出其型号规格含义。

2.提供查找滚动轴承代号的途径,引导时突出强调查阅要求:方法途径多,快且正确,同时要求学生注明出处。

【设计反思】:1.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这是项目教学设计主要思路。这里,恰当而真实的工作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教学效果很好。

2.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任务三:分析轴承结构,并绘制轴承草图。

【学生学】:在学习制图后的基础上,对轴承结构进行草图绘制(后续课程开设减速机测量与CAD绘图,此处不进行测量及计算机绘图要求)。

要求绘图草图能清晰表达结构情况。全班同学对拆下的轴承实物先测内圈、外圈直径,以及宽度,圆整后,定轴承类型及代号后进行手工图板对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绘制。

【教师导】:用目测草绘出该项目中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强调测、绘要求:零件草图内容完整,表达正确,图线清晰,比例均匀,要求合理,字体工整。草图不应是“潦草”的图。

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并测该项目中拆下的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直径及宽度,圆整后,定轴承类型及代号用规定画法作图,比例合适,表达正确无误。

【设计反思】:对学生得到的草图表达方案各不相同,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讨论合作的积极态度,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才能强调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任务四:探索轴承在装配图中的绘制方法。

【学生学】:1.上网查阅资料。

2.讨论探究。

【教师导】:1.教师提供减速器传动轴及轴上零件装配图,要求学生能认出轴承型号,查资料定代号,并会使用规定画法画出。2.拓展素材的提供要紧扣本项目子课题,引进了课外的分层教学。

【设计反思】:对本项目进行拓展与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

任务五:交流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学】:每一小组选派一人作为汇报员,在汇报中展示成果。

【教师导】:对学生的亮点予以肯定,对不足之处委婉地点出。

【设计反思】:学生汇报及成果展示,能集思广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六.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两块:1.理论部分占50%,考核学习态度、专业知识、与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具体细分,汇总答辩(自我评价占2%、小组评价占3%、老师评价占5%);团队合作占5%;学生工作页(草图、零件图占15%、理论填写占5%、图形占10%、总结占5%)。2.操作部分占50%,考核实训态度、操作过程、实训报告,等等。答辩占5%;考核实训态度占5%;操作过程占25%;实训报告占15%,等等。

参考文献: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2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Overhaul of Chemical Pump;teaching reform;Solidworks;3DVIA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26-02

0 引言

《化工泵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课程是我院化机专业大三上学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起着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突出专业领域的核心特点。对于高职高专教育,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和实用为目的,因而,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和学时数,精心设计了集拆装、清洗、检测、修理、查阅、测绘、造型、虚拟拆装等实验实训项目,理论教学讲授必要的知识点。借助当前流行的实体造型软件Solidworks和借助3DVIA软件自行开发的虚拟拆装平台,即让同学们掌握动手实践的同时也要让同学们感受到现代虚拟技术带来的乐趣。本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1]。

1 课程的整体设计

能力目标:以六个学习情景为主体,包含了典型的工作任务。①掌握AY型单级悬臂式离心泵的拆装、清洗、检测及修理技能。②掌握单级双吸双支承离心泵的拆装、清洗、检测及修理技能。③掌握卧式多级离心泵的拆装、清洗、检测及修理技能能。④熟悉对中作业的方法、流程和规范,掌握对中作业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对中作业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⑤掌握常见机械密封的安装维护技能。⑥熟悉企业维修作业程序,培养安全操作、文明作业意识[2]。

知识目标:知识以必要和够用为度掺插在实践课程中。①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方法、结构特点及型号。②了解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了解“汽蚀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止其发生的方法。③了解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及影响性能曲线的因素,明确性能曲线对泵运行的指导意义。④了解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方法,了解离心泵串并联工作及运行与维护的相关知识。⑤了解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泵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类方法和适用场合[3]。

2 课程的内容设计

2.1 内容选取 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生源情况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理解接受能力,所以我们在理论知识的选择上以能够满足技能训练的需求,重视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以课程能力目标为主线,打破传统的纯理论知识界限,从实现各专项能力的需要出发,以“必需”、“够用”为度,组织相应的课程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整合。把原有的纯理论专业课程《化工机器》《化工机械安装与修理》整合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校本教材《化工泵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压缩机的运行维护与检修》《风机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2.2 组织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及教学进程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先会简单理论―后实践操作”、“先简单设备操作―后复杂设备操作”的程序原则,科学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教学设计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展开,在课程内容中设置学习情境及下达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项目化,把理论知识融合到项目的实际操作当中,在项目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熟练了操作技能,从而也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3.2 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讲授时把多媒体教学、拆装实训教学及网络机房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化工泵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的同时,加深理解化工泵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明确本专业能力要求和今后发展方向。在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均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模拟真实”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3.3 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教室,将重点、难点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演示,有助于同学更好的了解专业理论。在网络机房,利用当今流行的3DVIA软件进行相匹配泵体的虚拟拆装和Solidworks软件对已测绘典型零部件体进行实体造型,在机泵维修钳工实训室进行典型泵体的拆卸、清洗、检测、修理、测绘、回装。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照现场讲解,学生现场操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4]。

4 以学习情境一为例子并且遵循项目教学的六部法走

4.1 任务提出 ①首先把化机0831班级分成五个小组。并进行学习情境描述以及作业指导书的下发。②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够用”为度,结合被剖分开的泵体和泵体典型零部件进行讲解。③演示现场作业视频、图片及教师利用3DVIA进行虚拟拆装。

4.2 方案制定 ①同学们根据学习情景要求任务,对应设备和结构简图写出拆装计划如图1所示。②对应拆装计划写出每一步可能需要的拆装工具。③制定可能的风险,如对人可能造成的伤害、对设备可能造成的伤害。

4.3 具体实践 ①首先在计算机机房的授课,借助3DVIA平台如图2所示,同学们进行虚拟拆装。老师在其中纠正同学们的错误。②机泵维修钳工实训室的授课,实实在在的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现场教学的感觉,扎实的锻炼的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集拆装、清洗、检测、修理、测绘、回装为一体的课程如图3所示。

4.4 分析讨论 在小组实施机泵检修的完整工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可通过讨论制定计划、共同决策、实施决策中遇到问题小组成员都会进行讨论,能够发挥每位成员的学习主动性如图4所示。

4.5 得出共性以小组为单位,问题汇总到老师,组后老师总结,答疑如图5所示。

4.6 评价 完成一个学习情景,即可以得到该典型工作任务的得分。成绩分配如下同学自评占30%,小组成员之间互评占30%,老师给于同学评价占40%如图6所示。

5 总结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后我也在本门课程后作了一个课程整体评价调查。分别为5个等级:非常好、好、一般、不太好、差。同学们评价80%以上为非常好,剩余的20%为好,并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课程以后的完善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得到了企业专家、校内督导的认同。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我引用伟人的两个理论对我们的课改进行说明。

①猫论-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想我们的课程不管怎么改革,最后同学们真正的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最终得到了企业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这样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成功的。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UGNX项目教学法项目化课程工作过程

一、“UGNX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

1.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UGNX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工作过程设计学习任务,教、学、做三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倡导在UGNX教学过程中,UGNX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以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企业典型产品案例作为教学实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在实例训练的同时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实际工作过程的训练,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更好地提升技能,通过采用项目进行练习,达到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做,做中学的高技能培养模式。

2.教材及相关资料的建设

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包括教材、工作页、课件、教案、实训项目与拓展项目、关键项目指导库、考核和职业鉴定题库、教学视频、学生作品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1)开发了《UGNX6.0应用项目教程——机械零件的造型与加工》教材。开发了《UGNX6.0应用项目教程——机械零件的造型与加工》(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该教材荣获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教材结构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划分,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建设,该教材具有如下特点:以企业产品项目为载体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了实训项目表、实训要点、关键实训项目指导、相关的拓展项目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活动的互动。(2)开发了UGNX项目学习工作页,作为引导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我们编写了《UGNX项目学习工作页》,有简明扼要的操作方法说明,指引学生完成工作任务。(3)开发了UGNX项目教学课件(含微课)库。开发了UGNX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视频(含微课)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资源库中共享,方便师生使用。(4)编写了UGNX项目化课程教案库。我们根据UGNX课程教学大纲,按项目教学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条件,设计了UGNX项目化课程教案。(5)开发了UGNX的实训项目、拓展项目库与关键项目指导库。根据UGNX项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开发了UGNX实训项目库、拓展项目库及关键项目指导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6)开发了考核题库和职业鉴定题库。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作用,我们将岗位工作实际评价与教学考核有机融合,按企业工作考核方式全面实施项目过程考核;同时还按项目相关原则开发了《UGNX项目化课程自测题库》《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职业鉴定题库》。学生学习完成后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7)建立了UGNX实训项目考核表。针对项目内容,根据评价的要素、评价的标准、评价的依据、评价的方式等内容建立了《UGNX实训项目考核表》,考核内容体现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考核与评价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UGNX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笔试、作品展示、综合作业、操作等。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兼顾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8)开办了学生作品展。把学生的UGNX课堂作业与实训项目进行展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加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UGNX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或仿真教学环境、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学院在所有的一体化教室均配置了电脑、投影仪、摄像头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专门建设了CAD/CAM等设计和仿真教学软件,实现了CAD/CAM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功能互补,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校企合作,共创工学一体

学院与珠海格力电器龙山精密机械制造分公司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与广州群鑫机电有限公司建立了“机械测绘设计工作室”,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共同进行专业建设项目及建设方案,共创工学一体。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UGNX项目教学

与珠海格力电器龙山精密机械制造分公司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进格力企业产品的典型工艺过程作为教学内容,如:引用压缩机产品作为UGNX教学项目,进行设计、加工、装配等真实的岗位进行工作,培养学生设计与加工等综合能力;同时,在本课程实训练习中,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2.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生产性实训

学院技师班的学生与广州群鑫机电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参与包装设备的设计开发,完成包装产品设备的拆卸、测绘、安装与改进设计任务。项目内容:包装产品设备改进设计。项目要求:对拆卸、测绘、安装与改进设计措施做出实施计划,按照企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拆卸、测绘、安装,运用UGNX软件对该设备进行改进设计,对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项目开始实施之前,教师要对任务完成的进度进行安排,以保证项目开发的有效进行。根据包装产品设备拆卸、测绘、安装、改进设计要求,将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明确各组的项目任务,每组设一个组长,全面负责小组项目的安排和学习讨论。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每个组成员按照工作标准和相关规范分别承担以下任务:对设备零、部件进行拆卸,将拆卸的零件进行测绘,运用UGNX软件对该设备的零部件及整机进行设计,安装拆卸的设备,将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负责技术相关文档的编写。学生借助设备说明书、维修手册等资料,能陈述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制订计划和拆装工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拆卸、测绘、安装和利用UGNX软件进行改进设计,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交付,在拆卸、测绘、安装过程中,使用工具、仪器等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助学生完成项目,帮助各组解决疑难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督促作用。各组的项目任务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小组推荐代表进行项目解说,学生自评,其他组成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初评,根据初评结果,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改进。项目最终完成后,填写《实训项目考核表》《产品验收单》《交付单》。在完成企业的项目工程中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拆卸、测绘、安装与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潜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在“UGNX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UGNX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个别教师认为做课改的意义不大;有的教师墨守成规,有畏难情绪;有些教师无企业经验,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理解不够;有的教师不能领会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法”的真正要义,实施不到位。这些必将影响“UGNX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效果。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结经验,转变个别教师思想观念,加强自主学习和培训,加大教师下企业实践力度,了解企业标准,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如何将生产项目转化成教学项目,将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技能,通过以上探索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小结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机械拆装与测绘;行动导向教学法;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修钳工》等多学科知识,同时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协调下,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从做中悟出相关原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巧用教学手段、感知教材

《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实践性强,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授课难度大,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教师讲解没激情,而且更是让从未接触过机械设备的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听不懂,没兴趣。教师和学生间不能互动沟通,使教学陷入困境。

为了更好的进行《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教学,在对典型零部件的讲解时,我将废弃车床的零部件拿到课堂上进行必要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机器零部件有更深的感性认识,由对零件图的认识走向真实零件的认识。另外对CA6140型车床传动链及机床结构进行讲解时,我利用网上下载的动画进行演示讲解,将静态的传动过程转变为动态演示过程,使教学更直观、生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教材内容,教学效果好。

2 激活思路、理解教材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带动理论的交互式教学必须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步:任务布置

学生学习内容以引导问题形式通过任务书给出。每个学习项目都有相关教学内容的任务书,教师通过任务书,首先讲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工作任务由哪几个子任务构成,教学准备和能力目标,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描述,激发学生对《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步:演示

演示的过程是为了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针对布置的任务播放录制好的在课前由团队教师亲自动手进行拆装演示的光盘,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理解上的误区,教学更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观看演示录像过程中思路更加开阔,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3 精讲多练、巩固教材

第一步:精讲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进行适当的反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难掌握以及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进行针对性、详细讲解。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问题解决方案,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在学生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提升。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学院课程网站对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理论知识训练。通过这种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复习所学的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以便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授课模式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系统性的,而是根据每个学习项目的需要,将原有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解构,根据每个学习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将原有的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重新序化与分配,学生根据每个项目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将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教师对疑难、重点知识进行针对性精讲。另外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尝试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丰富、提升,从而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

第二步:制定拆装方案

通过识读装配图,根据零件的摆放位置,制定拆装方案,合理选择拆装工具。

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

针对具体的任务,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拆装过程中,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教师在拆装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零部件的拆装顺序,各部分结构名称,各部件作用及传动原理,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零部件拆装操作方法,拆装要求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是以实践活动来展开,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由于该模式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开始时学生很难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所提出问题的解决,引导问题尽量由易到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获取的过程。通过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第四步:实践

学生根据制定的拆装方案进行拆装与测绘,在拆装过程中记录拆装过程,并与小组制定的拆装方案进行对比,找到差距和不足,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第五步:评价

分为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对学生制定方案的情况,拆卸、检查、安装、调整、测绘等工作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5S的工作要求进行,根据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综合给出每个学生的项目所得成绩。

学生完成任务后,各组学生根据自己团队在资讯过程和拆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谋求的解决方法,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工具、量具,制定的拆装方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心得体会等,必须将本组成果以PPT形式向教师和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汇报,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汇报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同学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助于树立自信心。而且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再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和锻炼。

学生通过对每个项目的拆装方案制定、实际动手拆装、测绘过程的训练,学生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才能运用自如。

4 案例分析、应用教材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围绕某一典型工作任务展开,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快的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要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六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通过这样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和锻炼。

结束语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机械零件测绘 教学实践 齿轮减速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81-02

零件测绘是制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制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努力探讨零件测绘这一教学环节,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就零件测绘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几点认识。

一 零件测绘的作用

零件测绘是对实际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并绘制成可供生产零件的图样。零件的测绘是修复机器设备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制图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零件测绘是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1)它能起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作用。(2)它能起到总结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水平的作用。(3)它能起到巩固、深化、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作用。(4)它能起到承前启后,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提出问题的作用。(5)它能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的作用。所以,决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检查学生水平的一种手段,更不能在教学计划中对它采用“塞空”的态度而随意“砍删”。还有些即便是学习了但也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缺乏现场氛围,学生得不到实际的训练,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向实际应用的迁移。因此,零件测绘能让学生直接参与查找信息、综合分析、独立工作、检查评估,使学生在模拟实际生产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 零件测绘教学实施

1.合理分组

根据班级的情况,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6人,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设计参数,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这样便于同组员之间参考,也可以防止一部分人的偷懒抄袭。每个小组选一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负责人,制订计划,明确各自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负责阐明小组的工作意图和工作成果。

2.下达项目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由教师负责编制,每一个项目既相互独立,又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所有项目计划书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项目的独立性、工作量的大小以及难易程度的搭配,且使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工作要求,这样便于后面工作的有效开展,每一份计划书中应附有简单的工作任务描述和工作思路,为学生学习作参考。

3.实施计划

首先,各小组接到任务后,认真阅读测绘指导书,明确零件测绘的步骤和程序;经小组集体讨论研究,制订出项目工作计划。例如,对齿轮减速器的测绘根齿轮结构特点,设想出加工该零件的方法,确定表达方案;减速器各部位尺寸的测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草图绘制的注意事项。其次,根据个人能力特点,做好小组成员分工。由小组代表将工作计划和小组疑难问题报告教师,教师审阅后适当指导,提出建议,给予批准。在绘制图形中做好制造缺陷和细小结构的处理,查阅资料手册确定标准结构的尺寸并按国家标准进行合理选用。实践中,通过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要注意发挥教师作用,要巡视监控,强调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了解每一位学生和各小组的任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必要的引导,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做好适时调整工作。

三 测绘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做法

第一,测绘齿轮减速器件数选择35种较为合适。

第二,测绘齿轮减速器内容分析。(1)典型零件:轴套类零件主要有主动轴、从动轴,用A3绘图各一张;类零件主要有齿轮,用A3绘图一张;箱体类零件主要有箱体、箱盖,用A2绘图各一张;大透盖,用A3绘图一张;装配图用A2绘图一张。(2)标准件及常用件:主要有螺栓、螺钉、垫圈、销钉、键、滚动轴承、齿轮,需测量主要尺寸,查阅有关设计手册。(3)零件的常用工艺结构:铸件结构主要有壁厚、斜度、圆角;加工面的工艺结构主要有倒角、退刀槽、凸台、凹坑、划平、销孔、螺孔、键槽、滚花。需查阅有关设计手册,确定工艺结构。(4)装配工艺结构:主要有同向两小接触面的要求;零件接触面转折角的要求;配合后加工的要求;便于装拆的要求。需查表,查阅手册,确定工艺结构。(5)装配图中的特殊表达方法:主要有拆卸画法、拆卸带剖切画法、简化画法、单独零件的画法。需选择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还可用局部图来表达。(6)注意事项:绘制零件图时,应根据装配图和修改后的零配件草图进行绘制;各零件的表达方案由学生根据零件结构,形状自己选择;尺寸标注要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减速器的件数、大小、内容及任务复杂程度较为合适。

第三,测绘学时安排:集中两周(10天)测绘。

以上时间安排的好处是:(1)时间充足,可以避免草率进行,学生的收获较大。(2)可将零件图章节的测绘安排其他内容,扩大了测绘件的范围。(3)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注意了劳逸结合。(4)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有关知识,查阅有关手册。

四 对测绘中问题的处理

1.对装配图的要求

对于装配图,要求学生画成设计装配图,也就是要能从这张图上拆画出主要零件的零件图,标准件查规格即可。这样虽然增加了装配图的难度,但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设计绘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问题

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也比较陌生,需要多练习,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用外卡钳量取外径时,卡钳所在平面必须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用内卡钳量取内径时,卡钳所在平面必须包含圆孔的轴线。

3.关于过渡装配图

在装配草图完成之后,在绘制装配图之前,安排了绘制过渡装配图这一内容。这张图要求学生将所绘制的零件草图与所查的标准件、安装配草图的方案,按选定的比例、按尺寸的大小将部分视图拼画出来。这张图主要是检查零配件是否能装起来,以发现尺寸的正确与否。因此,这张图没有必要将全部图形完整地画全(对减速器主要是画出拆卸带剖切的俯视图),也不必对线型和图面提出要求,更不用注尺寸。通过这张图的过渡,学生在绘制装配图时就会心中有数,避免错误过多而反复擦拭。另外,也便于布图和设计剖面线方向及零件的编号。表面看来,好像画这张图会占用时间影响进度,实际上过渡装配图为装配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既为画装配图节省了时间,还能提高装配图的绘图质量。

4.关于测绘中公差超差的处理

公差超差是产品外形尺寸超出了产品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是金属塑性加工产品的一种质量缺陷。产品都有一定的外形和尺寸,并且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产品标准上规定的外形尺寸允许波动的范围叫公差。尺寸在公差范围内的产品属合格品,超出公差的为不合格品、等外品或废品。

在测量各零件配合面的公差时如果是超差的零件,要绘一张标准的生产图纸,如超差的零件看其超差多少要其报废或采取其他补救办法,考虑以节省原材料和工时为主。例如,测得某重要主轴为φ99.78mm,在装配图上查其配合尺寸公差应为φ100js7(±0.017),其实际尺寸在范围φ99.983~φ100.017mm为合格,现超了下限公差近20.3丝(0.203mm)。可以考虑采用镀铬的办法补偿磨损部分,从而保留主轴。

5.关于图中的技术要求

一张符合生产的图纸,必须明确合理地标明诸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特种工艺处理等技术要求。这里包括许多专业技术知识,而这些知识与制图课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分工。虽然是共同体现在同一张图纸上,但不能要求制图课的作业将这些内容全部包括进去,更何况制图课是在新生入校第一学年开设的。此时学生对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均缺乏,即使到过实习工厂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也只能获得一些感性知识,远不能代替各课程的学习。因此,决不能对测绘时的绘图,提出达到符合生产图纸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要考虑到技术要求和标注,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利用剩余的时间、手里的手册,尽量标写。标注方法错了要减分,标注不合理的不减分,较合理的可适当加分,以此鼓励学生自学,锻炼自学能力。

6.关于审图

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在学生上交作业之前利用审图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改正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性的帮助。审图时不但要指出错误,对优点成绩要肯定,并提出如何巩固和发扬。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说:“这比老师简单地给一个分数收获大多了”。因为时间短,作业量大,审图的时间不能安排太长。采取教师到组,每组审一套作业图的做法,被审的图由组长安排,不要集中在1~2个人身上。这样,全组学生都可得到提高,发现有共性的错误,都可以借鉴、改正。

五 效果分析

1.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担任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制图水平和能力比较满意。

2.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零件测绘是以真实零件为测绘对象,测绘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学生作业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只是讨论机械零件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面达到零件设计的要求,学生所完成的作业图样能真正满足生产加工零件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零件进行测绘,加大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力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愿意学、能学会,从而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设备技术工作做好准备。

4.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从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中,通过实践使教师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

参考文献

[1]谭亚萍.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零件测绘教学中的实施[J].职业与教育,2009(26)

[2]陈晓南、杨培林.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孙岩、陈晓罗、熊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数控技术 一体化教学 中职

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大批一线操作技术工人的任务,作为制造业中极其重要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现有数控教学与实训所培养的中职人才,其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是否能适应新形势,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也是不断需要教改的内容所在。

为了满足企业用人要求,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全面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现有教学模式,我们结合企业的产品生产模式探索与研究中职层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即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专业教学模式标准、模式流程及成果的评价方法,探索专业教学改革点等,勇于创新,结合企业的模式形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特色。

一、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的措施

通过深入了解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车间设备配置结构、车间机械化生产布局以及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分析现有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一体化模式体系内容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建立从培养目标、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到实践教学环境各个相关模块,主要涉及当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培养平台,师资结构与设备均需重新配置,还需要考虑职校学生的接受能力、习惯思维、学习方法以及班级人数等因素。因此,如何构建符合校情、学生实际的数控技术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的难点。笔者认为,可以初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了解分析车间设备配置结构、车间机械化生产布局,特别是生产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生产模式的调研与了解,掌握企业产品生产的流水线,结合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项目的选择与任务分解。

第二,研究分析数控产品加工与产品在设备中安装调试的结合,探索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在选定的机械装配平台中,根据装配与运行的结构进行零部件的拆卸,以拆卸的零部件设为选定的产品项目,以专业培养的基础要求,进行任务设置。

第三,在数控技术项目教学中,分析当前的教学模式,分析如何建立产品设计、加工与安装调试一体化模式教学平台,主要通过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学生培养的方向与效果方面,结合本专业设备配置的现有要求,本着资源优化使用的原则,制订生产车间与教学环境的结合规划。

第四,探索根据相关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平台,分析如何开展产品设计、加工与安装调试一体化模式教学。并且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多元化评价方式。

第五,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发模块化项目实训课程与内容。

二、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的设计总揽

1.数控产品设计、加工与安装调试运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总揽(见下图)。

2.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配置

(1)基本硬件设施的配备:数控铣床(加工中心)4台,数控车床10台,机械装配平台4台,计算机8台(配备CAD、三维造型及模拟加工软件),测绘平台3个(配备测绘工具量具)。

(2)教学师资配备:基本上以两位教师为主(学生数少于45人),教师的专业技术配备(一位具备数控车高级工及以上专业技能,一位具备数控铣床高级工及以上专业技能并能结合机械装配专业技术,二维机械软件及三维软件造型的专业技能)。

(3)场地要求:占地面积大于800m?,层高大于4m, 环境要求干燥、防潮、通风。

3.数控产品设计、加工与安装调试运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展示

(1)零件测绘与草图绘制模块。 模块要求:在测绘平台上,根据选定的机构零部件,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深度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等)测量工具,根据零部件的特征进行数据测绘,并在草图纸上依据测绘的数据,通过手工绘制草图,完成测绘与草图模块,并按标准要求进行测绘图形与数据矫正。

(2)软件制图与程序编辑模块。模块要求:根据测绘零件的结构(轴类、盘类及箱体类),选用软件CAXA数控车/CAXA制造工程师进行造型与加工轨迹的生成(该环节学生需要对零件的工艺进行分析与制定),并生成加工程序单(打印)。

(3)零件加工与质量检测模块。模块要求:根据软件绘制的图纸与打印的加工程序单,选取零件加工的毛坯,选定使用的加工设备(数控车/数控铣床)与加工使用的工量刃具。首先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程序输入系统后,进行校验(优化),选取零件的加工工艺(装夹、对刀、加工),加工过程中主要注意零件的辅助定位元件的使用及零件公差要求的控制,要求在线质量检测,完成零件的制作加工(进行修正)。

(4)零件安装与调试运行模块。模块要求:零件通过检测修正,在装配平台的运行机构上进行零件的安装(注意零件拆装的基本步骤,选用合理的装配工具,尽量减小标准件的磨损),装配过程中对产品实时进行修正,完成装配后,按照机构运行的要求进行装配与运行精度的检测(分机构评价)。

(5)综合评价模块。模块要求:根据各个模块的要求进行分模块的评价,然后根据各分机构检测的结果,在主体机构进行安装与调试,并进行综合评价。

4.数控产品设计、加工与安装调试运行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以人数40人的班级为例。

(1)模块一:零件测绘与草图绘制。

分组:4人一组(共3组)在测量平成零件测量与草图绘制;

任务辅助工量具:测量平台、游标卡尺、0~25mm千分尺、25~50mm千分尺、A4纸、2B铅笔;

要求: 正确使用游标卡尺与千分尺,零件草图数据正确性与图形完整性;

预置问题:千分尺与游标卡尺的合理使用,学生取得测量数据后基本尺寸和公差设定;

解决问题:演示游标卡尺及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基本尺寸标注及公差带设置(查询机械手册);

评价:零件测绘与草图模块评分表。

(2)模块二:软件制图与程序编辑。

分组:4人一组 (共2组 )在电脑软件绘图区进行;

任务辅助工量具:电脑、CAXA软件、打印机;

要求: 零件加工工艺的合理安排,运用CAXA软件绘制零件图纸,生成零件加工轨迹与加工程序;

预置问题:零件加工工艺的合理性,软件加工参数设置正确性;

解决问题:展示零件加工合理的工艺,提供标准参数设置;

评价:软件制图与编程模块评分表。

(3)模块三:零件加工与质量检测。

分组:(10+4)人一组 (共2组车铣组合 )在机床加工区域进行程序输入、首件模拟校验及零件加工;

任务辅助工量具:数控机床、93外圆车刀、端面刀、顶尖、中心钻、游标卡尺、千分尺、刀架及卡盘钥匙等;

要求: 零件加工的程序输入与模拟,检查程序的正确性,正确使用试切法对刀,合理安排加工工艺;

预置问题:零件在夹具上安装的正确性及辅助夹具选择的合理性;

解决问题:根据零件生产加工标准要求,演示合理的加工工艺,首件试切加工模拟;

评价:零件加工与质量检测模块评分表。

(4)模块四:零件安装与调试运行。

分组:3人一组 (共2组 )在零件装配区进行减速器输出轴的装配,减速器安装运行;

任务辅助工量具:机械装配技能实训平台(Ⅰ型) 配套安装工具;

要求: 减速器输出轴正确安装,减速器运行调试;

预置问题:安装步骤的合理性,安装工具的合理选择,减速器运行正确性;

解决问题:根据标准的安装工艺进行查对比,机构运行检测的要求值查对比;

评价:零件安装与运行模块评分表。

三、教学成效

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从数控操作单一工种的实践教学,变成让学生参与整个产品的从设计到安装的过程,不但在加工设备上能充分让学生掌握设备的加工特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整个生产制作过程中,从头到尾都能参与产品制作的每个流程,了解每个流程的加工工艺、技术要点。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攻其中某个项目的技术,提升自我,让自己有所长、有所得、有所发挥。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数控的实践教学,而且要掌握零件的设计、在线加工及安装调试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教师要去不断拓展技术领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2014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笔者学校机械技术装配项目获得了个人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模具制造团队获得了团队全国二等奖的成绩。学生成绩的获得只是一方面,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成效,这将驱使我们不断改革,努力让教学更有效、更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沈之菲.激活内在的潜能: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与培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

[2][美]帕梅拉・格罗斯曼.专业化的教师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张卓玉.构建教育新模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测绘仪器;管理;保养

0 引言

测绘仪器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在各测绘单位是一个既简单又头痛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本单位仪器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引起仪器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运输造成的问题,也有仪器使用人员不负责任造成仪器非正常的消耗。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部分技术人员对仪器的管理及使用不够重视,对于造成仪器损害的人员赏罚不明;仪器使用人员没有责任心,总是认为事不关己,用坏了有人修,配件少了有人给。这样形成一种恶习,也使仪器维修费用居高不下。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行了一些方法,仅供大家探讨。

1. 测绘仪器基本情况

与其他设备相比,测绘仪器价格比较昂贵,精度和灵敏度要求过高。在管理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要点;一仪器出库要认真清点,作好记录,归还时认真复查;二仪器使用中发现损坏要立即查明原因,分析责任;三仪器按期检验,检定,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三个环节;一是仪器的运输环节,二是仪器的使用环节,三是仪器的存放环节。仪器使用和存放是仪器管理的重要环节,测绘作业流动性较大,运输途中很容易造成仪器损坏,是日常生产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了解仪器及配件哪些是易损和容易丢失的配件,目前各单位使用的仪器主要分常规测量仪器和卫星测量仪器。常规测量仪器中的制动装制、角螺旋、对中杆、标尺、棱镜头等容易损坏或丢失;卫星测量仪器中,主机操作键盘、手薄控制器屏及键盘、数据电台功放部分、数据电台接收和发射天线、电池和各种电缆等,容易损坏和丢失。

2. 具体措施

(1)了解各施工地点的踏勘情况,根据各施工地点实际情况及仪器的性能合理分配仪器,使所有仪器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2)制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的仪器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制度,在休整培训期间由项目负责及技术负责逐条向操作员讲解明白。(一定要细致,包括早晨出工时仪器准备、使用时的操作规程、晚间收工后的仪器保管,充电的注意事项等。)

(3)要在测绘工作期间,把仪器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制度张贴在活动区和生活区等显要位置,使大家耳闻目染、耳熟能详,对新招募的临时工,也是一个很好的培训方式,使大家感觉到仪器使用、保养的重要性。

(4)要仪器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制定“仪器使用情况一览表”,分发给各项目负责人和各小组组长,上面标明哪些人负责什么仪器,在测绘过程中,详细记录什么人在什么时间损坏什么配件,什么原因损坏,作为以后奖金发放和荣誉评比的重要依据。

(5)要在测绘工作期间,定期召开设备使用情况分析会。在针对性的分析各工区地表条件具体对仪器某部件的损坏,采取相应措施去预防、弥补,对因为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使用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罚。

(6)在测绘工作结束后,召开生产总结大会,开展设备使用评比活动,对那些设备使用、保养好的技术人员给以奖励、对设备使用、保养差得人员给以处罚。

3. 培训与总结

定期组织仪器管理及操作人员培训,每年我们都会请专业人员到我单位为仪器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测绘法规,仪器操作规程、测量理论知识、仪器操作、新技术培训等。我们把测绘中出现的问题汇总起来,在培训时提出来供大家讨论,针对如何避免和解决问题让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印象,使大家避免在以后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问题,这样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认识到维护好仪器室自己应该做的事,今后能更好、更规范的使用仪器。

4制定仪器的相关制度

4.1测绘仪器的运输制度

(1)无论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仪器均需装入套箱,必须轻拿轻放,不可碰撞、倒置和重压,并要有专人押运。

(2)运输途中,仪器应放置妥当,要防止运输工具启动、刹车、转弯的因素造成的碰撞和颠倒,驾驶员还应根据路面条件掌握车速,避免剧烈运动。

(3)仪器配件及连线装箱装车时,要避免与金属接触,电缆要避免同刀斧或其他刃器接触。

(4)运输前和到达目的地后要检查仪器的完好性。

4.2仪器操作人员制度

(1)每天出工前要检查仪器和配件外观是否良好;各部件、附件、其他辅助设备是否完好、齐全;各紧固件有无松动或脱落。

(2)仪器与电缆连接按正确方法插拔,手薄按键及触摸屏操作要轻,电源正负极不能接反,不能野蛮操作,避免电缆接头、仪器接口、手薄按键损坏。

(3)车辆行驶途中,仪器不能随便乱放,要用手扶好仪器防止磕碰。

(4)作业中要经常检查仪器配件是否齐全,特别是过复杂地段更要勤检查防止配件丢失。

(5)过林带、庄稼站杆地时,要时刻注意人和仪器能否安全通过,防止人身伤害及仪器配件刮坏。

(6)野外需使用电瓶供电时,出工前应对电瓶电压进行检查,在野外也可用符合仪器额定电压的汽车电瓶作电源。

(7)使用数据电台进行作业时,必须安装好电台通电。

(8)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通知组长,不能自行处理。

(9)野外作业结束后,将仪器、配件收好装箱,并清点各种设备、工具,然后撤离现场。回营地后,将仪器和配件擦拭干净,妥善保存。

(10)冬季测绘时要注意,由于电池充电有湿度范围,仪器回营地后不能马上充电,要放置1小时左右,使电池温度平衡后再充电。

(11)严禁拆卸仪器各部件,如发生故障,应认真记录有关情况,交专业维修。

(12)每组仪器由组长负责,每台仪器由专人负责使用、维护和保管。对意外事故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应及时汇报,查明原因,对组长和直接负责者视其情节及损坏程度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4.3测绘仪器的保管制度

(1)测绘仪器要有专人保管。

(2)仪器不用时,应用软布、毛刷清洁设备各部分,放在带有软垫的箱内,箱内干燥剂应定期检查、更换,要防震、防潮、防寒、防尘。

(3)仪器应放在通风、干燥、温度稳定的房间内,不得靠经火炉、暖气片等热源。

(4)仪器在室内存放期间,应每隔2个月左右通电检查一次。仪器电源按规定充电。

(5)长时间在野外使用的电缆,每半年应测试一次,以检查其是否正常。

以上的测量仪器日常管理与仪器维护方法只是工地仪器管理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在对仪器的日常维护中,除完成仪器的常规校正外,还要注意对仪器的保养,对仪器的旋转部件定期加油,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及脚架固定螺丝,防止螺丝松动脱落,并在购买仪器时要求厂家提供仪器所需的多余备用配件及螺丝,对需要充电的仪器,根据使用情况定期充电,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5结束语

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新仪器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仪器的管理也应该不断改革,以适应测绘工作的需要。测绘仪器是测绘工作的重点,是测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仪器管理工作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才能总结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在仪器管理和使用中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仪器的价值。

参考文献:

拆装测绘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 校内实习 过控专业 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1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at domestic college,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ilemma and causes faced for practice carried out-of campus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ed at the practice carried in-campus. So it ha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ome new thinking,they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in-campus and aided by the extracurricular enterprise , this kind of pattern is multiple forms complementary of practice that are changed from the former form that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to the forms that are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schools, different majors and departments. By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specialty of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and scientific arrangement of the internship process and content, m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internship conditions, can achieve cooperation and school coopera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ywords school practice; Specialty of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0 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转化过程,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该环节一般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抓好实习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完善、更优化、更有吸引力的实践环境和条件,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实习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也纷纷建立起相应的实习基地,有同产业运作相对应的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有校企联合办学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使现代大学的教育职能更加完善丰富,集教学职能、科研职能以及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而且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创新思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校内实习基地为重点,以机电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为对象,探索当前如何应对新的改革形势的挑战,着力寻找一些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和途径。

1 高校实习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工科院校传统的实习方式都是在校外实习企业中进行,吃住在生产企业,与工人师傅们同劳动、同生活,少则几个星期,多则几个月,学生们深切体会了企业生产、生活情况,若遇上工厂大修,学生们还可深入设备内部了解详细构造。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许多国有企业实现了公司股份体制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实习条件已很难再现了,就校外企业来说,企业为了求生存、图发展,纷纷把重心转向各自的生产和经营上,对接受校方实习等服务性的工作逐渐淡化;一些企业有严格的企业管理和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如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如此等等使学生的校外实习条件受到限制,于是许多学校把目光纷纷转向校内,创建各自的校内实习基地,就目前各校校内实习基地形式来看,主要有:(1)实验室形式;(2)模拟仿真系统;(3)校办实习工厂。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大多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

(1)实验室形式,大多各自为政,没有有效地加以联合利用。(2)模拟仿真形式,大多只能提供小型设备实践要求和简单演示,大型化的设备及生产线还有待开发;模拟仿真的实践环境和氛围还不够逼真,与实体企业的文化、生产、管理等诸多环节有较大差距。(3)校内实习工厂,大多停留在最基础的实践环节如金工实习等方面,而且从全年的运行来看实习工厂有很多闲暇时间,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4)校内实习基地大多处于为本校学生提供实习服务,为外校提供场所、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接受企业人员的进修、培训或旁听,以达到资源共享的方式还有待挖掘。(5)校内实习基地的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

90年代以前,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以后,一批批大学生纷纷培养起来,正好弥补了当时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大量空缺,企业敞开大门,求贤若渴,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和场所,对大学生来说,这些条件无疑是个难得的机遇,但是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技术水平也需要学生们深入现场,实际操作才能理会得清楚和深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为现代、宽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渠道,现代技术的了解更加快捷、准确。另外,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也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因此,虽然校外企业实习条件缩减了,但校内条件和其他条件在变化,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努力开发校内资源并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2 校内实习的改革探究

本文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以下简称过控)专业为对象,针对目前国内高校的校内外实习现状和困境,立足于校内条件,适时兼顾外部环境,对高校实习环节进行探究,着力寻找既切实可行、又经济有效,并能应对各种压力的方法。

2.1 围绕专业特点、有的放矢

过控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主要有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设备焊接、过程设备控制等。化工过程装备一般分为化工机器与化工容器两大类,俗称动设备与静设备。化工机器类主要是流体输送设备,如泵、压缩机、输送带等带有运动构件的设备,这些设备多是机加工产品,加工精密,内部构造复杂,细小零件多,装配要求高,但体积一般不大;化工容器类主要是完成介质的分离、储存、反应、换热等工艺过程、无传动构件的罐体设备,这些设备多为焊接产品,制造工序多,容量从几升到几百立方不等,类型繁多,很多容器还带有压力且装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该专业特点,过控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分两大部分进行,机器类实习和容器类实习。

2.2 合理调整实习时间,分阶段进行

一直以来,过控专业或其它工科专业的生产实习或是毕业实习都是一次性(一般为四个星期)完成,而且均安排在大四一学年,生产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开始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开始前,事实上,专业课程的学习一般从大三下学期已经开始。另外,学生到了大三学期,已在学校度过了两年有余,许多学生开始出现疲乏厌倦的情绪,学习主动性和热情明显减低。

为保证实习效果,也为了后续理论课的有效进行,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做了合理调整,将四星期的生产实习分两个阶段,前两个星期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开课之前,后两个星期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开课之前,前后相差半个理论课学习的学期。

由于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而且为了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新找回往日的学习状态,从今年开始,我院的生产实习就按照以上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前两个星期)安排在校内完成,实习内容为校内机器类拆装,正好对应专业内容的一大部分。第二阶段(后两个星期)实习主要针对容器类部分,有条件的可安排在校外企业,或校内创造环境开展实习。

如此分阶段进行,效果明显改观,前两周校内拆装实习,由于学生们初次接触实际化工机器,生动活泼,而且可以动手拆装,学习热情开始提升,兴趣重新激发,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后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课堂,到课率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们乐于学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又经过半学期的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一些同学已能提出比较深刻的专业问题,思维敏锐,实习目的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清晰具体,为后两周的企业现场实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2.3 挖掘和开发校内实习条件,满足专业实习要求,实现校内合作

2.3.1 校内拆装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应对当前校外的实习压力,高校应该努力开发校园环境,着力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实习条件,满足专业实习要求。我院的校内拆装实习基地建设就是一个成功实践。

根据化工机器的特点,如:都有运动构件,一般零件多、内部结构复杂,精确装配而成,但体积较小,可以拆装,我院特在学校校园内专门建立了一座校内拆装实习基地。该基地建筑总面积约1000平米,分上下两层,共有三个区域,拆装区、货架区、模型区。图1为单层平面布置图。

拆装区是最主要的区域,上层有8个拆装工作台,分别放置不同类型的小型化工机器,如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浓浆泵、隔膜泵、制冷压缩机、水环压缩机等,下层也有8个拆装操作区,就地分别放置稍大一点的流体机器,如小型空压机、双吸水环真空泵、罗茨鼓风机等,这些机器大小适中、重量合适,非常适合学生们拆装。稍大的设备配有小型葫芦和叉车,按每个区域安排5人,整个基地可同时接待至少两个班的学生。货架区为剖面机器,对拆装区的主要机器,都提供了与成品完全相同的但已剖开的机器,并涂以明亮的色彩,琳琅满目,学生们在拆装过程中可以对照剖面机器,了解内部零部件装配情况,正确拆装。模型区主要是一些特殊机器模型,它们不仅可以运转,而且可以组成简单的工艺流程,并有一定的趣味。由于所购置的设备大多是企业换下的报废机器,价格低廉,但零部件完整,很多还可运转,性价比较高。拆装现场主要设备还配有醒目的拆装步骤、要求、工作原理、使用工具等,对于无法运转的机器,实习老师随时携带有电脑进行多媒体现场展示。

在拆装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详细了解了各种化工机器的内部结构,零部件构成,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特点,而且也熟悉了各种机器的拆装过程,学会了各种拆装工具的使用。为了训练学生现场测绘及徒手绘图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拆装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学生边拆装边测绘,并绘制测绘图,边拆装边思考,找问题查资料,提出一些想法。

校内拆装实习基地的建立,一方面缓解了校外实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解决了校外实习中动手机会少的问题,而且生动多样的实习内容,所拆设备真实可见,且能亲自动手体验,学生们热情高涨,感受深刻,大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许多学生在实习报告中都谈到这点。有些学生抓住机会,很好地利用了拆装场所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根据过控专业的机器拆装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几种绘图软件,比如,利用solidworks应用软件进行设备的组装、绘制,模拟机器的动态运行过程,与真实设备对照学习。

2.3.2 依托校园的实践场所开发

大型设备制造,大化工工艺流程的展示只能在校外企业实现,正如上述,目前校外企业实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这部分的实习只能以见习、参观为主,具体的动手体验、劳动实践环节还需从校园内开发。事实上学校同样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部分,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单元操作流程、一些劳动机会还是可行的。

(1)学校的公共设施建设本身就是一个较完整的工程系统,涉及到锅炉、容器、给排水、管道、土建、安装等多专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相关部门给在校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甚至见习、操作都是可行的,这种方式在我校部分专业中已有实施,而且该方法可长期进行,由于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泛,相关专业都能参与。

(2)各院系都有配套专业实验室,学校还有公共实验室、基础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也可以有机组合利用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参观学习与实践的场所,为全校各专业学生提供共享资源。比如,我院校内拆装实习基地不仅是过控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场所,而且也正在为化工、制药、材料等相关专业提供实习服务,全年开放,设备利用率高。

(3)校园内建成小型模拟生产车间已成为有条件的学校实际操作的方式,模拟车间要求采用简捷、无毒、安全的生产线流程,模拟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实习感受。

(4)废旧设备的改造利用。学校有废旧设施,校内拆装实习基地大多也是购进的废旧设备,这些设备除了可提供拆装实习外,还可为学生提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条件。学生可通过对这些废旧设备的改造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我院机械类的学生利用这一平台进行了数届机械创新大赛,取得可喜成绩。另外也可通过对旧设备的改造使之成为辅助试验装置进行适当的对比性试验。

2.4 利用各校的特点,优势互补,实现校校合作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为应对校外企业实习压力,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开发资源,寻找对策,如上所述,在校园内创建实习基地、建立实习车间等等,由于经费及场地所限,每个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根据相同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特点,为充分发挥各学校潜力,同时也为节省经费,减少基地重复建设,各学校采取互助合作的方式是可取的,而且这种走出校门、去外校实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和适应社会,提高自身应变能力的目的。

2.5 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21世纪是以网络的全面深入运用为特征的世纪。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学校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查找最新的现代化科技和装备,达到校内各院系之间、校与校之间资源共享与优化。

3 结语

(1)根据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合理调整和分配实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及时扭转了学生松懈的学习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重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保障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效果。

(2)依托校内环境,努力创造和开发校内实习条件,如建立校内拆装实习基地、实验室组合、公共设施利用、废旧设备改造、模拟车间建设等等即可有效缓解校外实习压力,又能基本满足学生实习条件和要求,保障实习效果。

(3)利用各校的特点,优势互补,实现校校合作,既可节省经费,减少基地重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又能起到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和适应社会,提高自身应变能力的目的。

(4)充分利用各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查找最新的现代化科技和装备,达到校内各院系之间、校与校之间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王利平.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6):17-19.

[2] 王群,李落星,柏洪武,龚理专.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和实践[J].时代教育,2009(3):141-142.

[3] 曾真,王为国,刘丽芳.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互补性探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4(11):46-48.

[4]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 匡照忠.化工机器和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吕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225-227.

上一篇:园林工程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训榔头手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