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12 09:22:56

大班体育教案

大班体育教案篇1

一、 “应然”与“实然”的背离:传统班主任培训的误区

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注重理论学习,重点在于提升一线班主任的各种理论素养,指导思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基于这样的假设:理论素养低下,理论准备不足,是制约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尽管他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班级管理理论,熟知班级管理规律和重要原则,通晓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但一旦到真正面临实际的班级冲突情境时,常常感到这些原理与现实反差很大,有无从下手之感。

在一线班主任身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脱节,与人们对理论的两个认识误区有关。第一,理论是一种非实践性思想体系,所以有关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学习过程就仅仅是通过辨别、假设、整理论点、检验假设和论据等程序,找出作为基础的普遍原理,考察这些原理背后的内容。对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的这种理解,使理论与当下的班级管理实践完全区分出来,在班主任培训的课堂和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中,大量充斥着这种高度漠视班级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奥、玄之又玄的原则和规律。其实,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更应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而是鲜活的班级教育实践问题。理论的目的或功能,不仅是提供理性的解释,更应为相关的班级教育实践提供行动准则。这就决定一线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推理和演绎等层面,更应高度关注与班级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切实有效地发挥理论对班级管理实践的指导和迁移作用,增加理论的效度。

第二,掌握相关理论就一定能够解决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班级管理理论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提供认识的框架,进而能够指导和完善班级管理实践。但现实却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班主任熟知相关理论,但却是一个蹩脚的班级管理者;相反,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但在班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却能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并不是具有严密体系、完全遵循逻辑法则的理性活动。

可以说,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的误区,其根本原因是混淆了“应然”和“实然”的区别。“应然”,是指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过程,班级应该按事先设定的计划和理性的原则去运行;“实然”,即实际存在的班级组织及其活动过程,不仅具有合理规范、有条不紊的理性,同时包含大量的非理性。班主任面临的实际班级情境,具有模糊、随机和非理性特征,包含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可变因素,需要班主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或调整。因此,像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将希望寄托在单纯的理论学习上,指望借助或照搬某些手册或管理宝典所宣扬的原理来解决实际班级管理难题的做法,无疑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1]。

从这一角度看,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一座沟通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实践的坚实桥梁。将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的路径和抓手,能够有效地化解传统培训中“应然”和“实然”的冲突。教育与管理理论揭示了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班级管理实践却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当下不少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倡导的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引导班主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基于班级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学生转化和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通过模拟决策和判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体验,精进班级管理的水平。

不难看出,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将班级管理中真实、典型的问题和冲突展现在班主任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实际问题的机会。在班级管理案例研究中,班主任必须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分析、讨论复杂、不确定和典型的教育问题,把握问题关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班级管理案例研究架设了跨越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鸿沟的桥梁,体现了对不可预期的班级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典型的班级问题的解决方式[2]。

二、 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路径的价值分析

当下,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已成为常识。但教师如何开展研究,开展怎样的研究,却存在不小的争论。英国教育学者斯坦豪斯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并非要让他们承担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而是要关注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进而不断提升教育实践。因此,让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完全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从事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既没有真正尊重一线班主任的实践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使大多数班主任对教育研究产生不应有的畏惧感,不敢或不愿开展研究。

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让他们具备开展案例研究的绝佳条件。对他们来说,记录、描写、分析和反思班级焦点事件,是他们熟悉的一种言说方式。班级管理案例与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经验背景高度契合,在记叙和分析案例时,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自然地运用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而且,由于教育案例源于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其生活是与一个个精彩的班级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案例研究更是一线班主任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对他们来说,论文写作不时会有“失语”的窘迫,但进行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绝对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引导一线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对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容忍模糊,乱中求序

在科学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逐渐形成追求规范、清晰和有序的价值观,但现实的班级管理过程始终存在着模糊、无序甚至混乱的一面。由于案例是对真实班级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教育与管理过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同时,案例研究是一种乱中求序的过程,一线班主任通过班级典型案例研究,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班级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提高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学会利用案例提供的模糊、有限的信息,进行尽可能“满意”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增强对班级管理实际情境中信息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

2.增加情境体验,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教育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拥有一个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对一线班主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及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和理论学习相比,案例研究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它可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个逼真的班级教育典型事件和管理冲突情境。班主任可以分享同伴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增加真实班级冲突管理的情境体验,自觉反思班级冲突思路和行为,形成新的教育对策和实际问题管理策略。

显然,案例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第二、第三类知识,从而较好地弥补一线班主任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同时,案例研究还是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故乡”,可以提炼、生发新的理论观点,丰富理论内涵,优化理论品质。

3.培养反思精神,发展批判技能

通过反思提高实际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发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已成为共识,其与以下两种理论的支持有关: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经验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特别是个体问题开始,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可能导致行为的持久变化。情境性认知理论会同时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认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使学习者极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应在与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符合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主张,案例研究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反思实践的方法论因素,因而是一线班主任反思自身班级教育与管理经验的绝佳载体。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某个班级管理的问题被解决了,但班主任对问题解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晰,仍然停留在经验和自发状态。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将这一事件M行记录和梳理,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现、思考问题,澄清认识的绝好机会。一旦案例研究形成习惯,必然会极大地推动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笔者与浙江省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案例开发、案例分析、案例研讨是一线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各校要根据本校校情和班主任的实际水平,抓住关键因素,给予班主任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引领。

1.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开展案例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文质兼优的好案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备丰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案例,在校本研修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优质班级管理案例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班主任案例研究的主要瓶颈。要想在班主任研修中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学校应在两个层面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是重视学校层面的案例收集和知识管理,将班级管理典型事件收集起来,汇编成册,或上传至学校电子资源库,供班主任交流和研讨。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将案例开发视作校本培训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本校班主任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认同感,也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班主任开展个人层面的案例开发或案例编写。这是指班主任将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践中的典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记录和提炼,以达到积累感性经验、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得失的目的。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技术

案例分析有无深度和创造性,决定了案例研究的质量。对一线班主任来说,收集和撰写班级管理案例并无太大的困难,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则普遍感到棘手。正如美国著名案例教学专家列恩所言:“由于短短几页的案例常常引发深刻而根本的问题,所以案例分析要比案例本身复杂得多。”[3]这是因为案例分析要求班主任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原理,利用特定的分析技术,对案例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系统探究,发掘真正的问题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线班主任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专项的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相关前沿理论,掌握案例分析的具体策略和技术。

比如,近年来笔者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余杭区仁和中学、义乌市后宅小学等,邀请相关专家为一线班主任系统开设了“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人性假设与班级管理”“焦点解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的局外人和当事人视角”等专题研修活动。这些专题学习给班主任提供了案例分析急需的思想养分和有力工具,受到各校班主任的热烈欢迎。

3.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打造班主任

专业学习共同体

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研讨制度,围绕困扰班主任的焦点和难点事件,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为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渠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文化中,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彼此常常是孤立的。这种“孤独”的教师文化,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案例研究中,学校通过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有规律地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可以为一线班主任提供相互合作的环境、情感的支持和团队学习的氛围。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师“孤独者”文化,搭建班主任彼此交流和了解的平台,形成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让个体知识经验有机会为大家所共享,实现传统单打独斗式班主任所无法达成的诸多教育和管理目标[4]。从这一角度看,班级案例研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个体专业成长的推进器,更应该且必须成为促进学校全体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6-98.

[2]周俊.学校管理案例分析的技术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6(11).

[3]小劳伦斯・E.列恩. 郗少剑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8.

[4]周俊.障碍与超越:美国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大班体育教案篇2

一、独立学院校史档案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校史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档案是校史文化传承的桥梁,校史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校友的努力之下,独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校史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班级建设中运用校史档案可以培养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自豪感和对校史文化的认同感。校史档案实质上是将一个高校的校史文化进行提炼、沉淀和内化,最后形成高校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运用校史档案可以极大地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大学精神得到拓展和延伸。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独立学院校史档案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一)校史馆是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基地

校史馆中校史部分记载着独立学院光辉发展历程、校友成长经历及成就,这些无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和培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校史馆展示独立学院保存的文献、实物模型、照片、图片、专著、译著、教材、讲义、笔记、日记、社会活动的重要信函、奖状、证书、聘书、任命书、师生在国内外重要活动的剪报等有关材料及征集来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的内容体现独立学院机构变革、院系发展、科研学术、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发展与成就。校史馆就是设在校内的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班级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了解独立学院过去,并对学校产生归依感,从而认同独立学院教育理念,不知不觉中受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校史馆是班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利用校史馆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直观的教育材料,又是有别于传统书本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利用校史馆对学生进行教育,无疑是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创新。校史馆展出的有关教学科研成果、办学成就的档案材料,这些素材往往闪烁着先人的思想和智慧,给后人以启迪和鼓舞。一方面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它所蕴涵的创新思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为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了借鉴,锻炼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校史馆是班级对学生开展身心教育的重要平台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大学教授、知名校友等为代表的学校名人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对象。独立学院校史馆展出大学名人典范,供学生学习和模仿,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递正能量。一些反映学校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的典籍和史料,名人手稿、照片、书法手?E,上级领导来校视察的录像、照片、题词等珍贵的实物资料,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熏陶和美化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师生高尚情操的作用。校史馆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的展示,表达学校要弘扬的精神、前进的方向和学生努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师生共同努力建设学校、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三、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管理与班级建设对策

(一)建立校史馆荣誉陈列室对班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荣誉陈列室,陈列班级在各项评比、达标、验收活动中获得的证书、锦旗、奖匾、奖杯、奖牌等等,这些源于普通班级的原始档案,客观、真实地记载了过去的某些班级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勉励和引领班级在大学的发展和建设。

(二)利用校史档案创新新生班级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方式

校史教育是方便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增强他们对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认识的重要途径。校史馆可以在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上进行尝试,分批次、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班级学生进行参观,讲解员针对参观者的专业可以对校史馆内和其相关的人物或者实物进行典故式的生动讲解,吸引学生对专业和校史的兴趣。活动结束后,组织各班级召开“校史与我的大学”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谋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学生毕业之际,再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即将毕业的学生积极总结归档,把自己班级的精彩留下,不断丰富和更新校史馆的档案资料。

(三)加强校史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于班级建设常态化

大班体育教案篇3

班主任是一个多面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内涵,但却不是班主任的惟一工作,如何使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这是诸多班主任希望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可以从研究、活动、创新三个维度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

一、研究维度

研究维度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研究的心态对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特点为依据,认真研究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惑,分析困惑的深层原因,寻找心理困惑的解决之道。需要指明的是,这一维度不需要进行完全科研范式的心理学研究,更多地需要进行反思、审视、叙事,是在叙事的思维中,把握学生形形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

以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为研究样板。教学案例能大大缩小教学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因而经常被班主任使用。笔者刚引入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还是稍有收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却发现,如果使用的案例正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案例的原型是谁,说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其他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案例的“原型”,即使案例主人公的姓名已经作了处理。案例的原型往往会低下头,显得不好意思。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访谈,笔者决定全面改变这种对号入座的误区,既要用好案例,又要最大限度消除案例本身对案例原型的消极影响。后来,使用案例时,笔者都会进行深加工,尽量避免对号入座现象的发生。班主任不仅要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所说,用学生的大脑去想,用学生的眼光去看,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需要去思考,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正是这种研究心态,让课堂避免了对号入座现象的出现。

总之,研究维度首先是一种心态,班主任要真“研究”,不能只是一种说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研究的途径很多,可以进行家访,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每一种途径的实施都是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和教育契机把握的考验,要求班主任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有了深入的研究做基础,班主任可以对症下药,进而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

二、活动维度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生活在心育的氛围中,创造学生心理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也是班主任需要做的。

除了配合学校安排的每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及个体心理咨询活动,笔者还尝试了“一讲座、一信箱、两报”等途径。

一讲座——这一做法从专家的角度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人不可能是万能的,有些心理困惑教师可能也无法解决。此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专业优势是班主任无法替代的。我班有不少家长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由于笔者年轻,家长不大认可笔者的劝说。因此,笔者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全班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一次“这样的爱要不得”的心理辅导讲座。事实证明,笔者的这个做法是有效的,溺爱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班级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明显减少了。

一信箱——悄悄话信箱,这个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心声和困惑的渠道。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话学生是不便于直接向教师倾诉的,信件却可以比较间接地起到交流作用。笔者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匿名或者具名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然后把信放到我们班的信箱内,在笔者进行针对性地回复后,再放到悄悄话信箱内。

两报——学生在办黑板报、手抄报时设置“阳光少年”等专栏。心理健康小常识、小笑话是我们班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笔者有意为之的方法,希望这一方式能够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以最近班级办的一期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板报为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常识之外,学生们还自主地添加了保证良好心态、不要恐慌等语句,这就是笔者无心插柳的结果吧。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寄希望于一次活动,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想法。班主任为学生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是甜品——追求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集中,避免班主任累、学生落入“活动后什么都没有体验到”的结果;可以是冷饮——让学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每一个细胞都得到刺激。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把握活动的度,切忌扎堆,否则过犹不及。

三、创新维度

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想取得特殊效果,就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这也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一个路径。

面向群体的心理辅导不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成长,而照顾了学生个体差异,却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共同进步。为此,笔者尝试了心理健康常识活页。

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笔者有针对地选择心理健康自助常识,以活页的形式不定期下发给学生。虽然笔者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识性的自助方法还算了解,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时,仍然小心翼翼。只有接近真相的观察和调查,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呵护。

最近,班级中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去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班级中自卑情况不一而足,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自卑,有些学生因为身高自卑。为此,笔者以“自我强大八法”为主题,准备本次心理自助常识活页。搜集的知识包括改变形象法、语言暗示法、预演胜利法、发挥长处法、储蓄成功法、洗刷阴影法、比较法以及降低追求法,从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共享。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维度并不是必须为之的,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不可取的。创新意味着改变,但是当班主任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而别的班主任不能坚持的时候,这份坚守也是一种创新。另外,班主任的创新未必能立刻迎来理想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鲜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研究维度、活动维度和创新维度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研究会更好地推动活动开展,只有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只有研究才可以换来活动的真切效果;反思活动的细节并加以改进则是创新的一个必然过程,只有扎实改进,创新的因子才可能被激发;创新型的活动则是研究的必然结果,有了研究的积淀,活动成效水到渠成。即使班主任无法立即看到活动的效果,但是学生可以真实体验到心理关注。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过,教师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出其不意,为他设想后果。当班主任从研究、活动和创新三个维度着手,为学生的成长设想时,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突破也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了。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编号:2010JG18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职硕士,烟台,264000)

大班体育教案篇4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工作;影响

德育工作是学校主要的工作环节,作为实施德育的班主任,对德育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优秀的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对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也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一)树立德育模范

优秀班主任的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能够为其他班主任树立榜样,供其他班主任借鉴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带动整体学校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质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层次,满足德育需求。

(二)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资源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个案和规律,也是开展德育的参考资源。首先,可以利用优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个案和规律,对其余班主任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整体的德育水平;其次,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将以往的个案和规律引入,丰富德育的内涵和层次。因此,通过对优秀班主任德育个案和规律的探索,可有效实现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

(一)使用合适的工作方法

1.在工作中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文化活动,让校园文化充满特色。校园作为学生活动的主场地,应该让校园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质量。这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班主任与学生都充分参与进来;也能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影响师生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2.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是让学生能够掌握适应社会的多重能力,与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在平时的教育中,重视日常行为的规范,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行为都得到正向发展,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体现出班主任引导学生的重要作用。3.让学生接触到合适的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身边充斥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这些信息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对学生来讲,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不当,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班主任有责任帮助他们处理这些不良信息,净化教学环境,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德育。

(二)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1.班主任应重视利用言语感化学生通过语言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和情感沟通,增进师生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作为班主任,决定其工作成效的往往是语言水平,也在另一种角度上展示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实际的教育中发现,往往幽默的语言方式会更容易吸引学生,提升德育的质量。2.班主任要保持正向的态度,用积极的态度来不断感召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思想比较消极的学生。而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对学生保持信心,能够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实施教学活动,并不断的感召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学生也能逐渐改变自己,甚至于将班主任当作自己模仿和学习的对象。3.班主任应保持宽容心态,建立容错机制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着的是还在不断成长的孩子,这些孩子就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对待这些孩子,要给他们犯错误并且改正自己的机会。只有班主任宽广的胸怀,才能保障德育的作用,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经之路。4.班主任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不仅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能力,也需要尽可能地掌握更广泛的知识,随时关注和了解最新的教育成果和新生事物。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感受到班主任知识渊博的美丽,推动自身不断学习和发展,也能在以班主任为榜样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5.班主任应当廉洁自律,正直无私中学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班主任往往是他们前进路上的明灯。班主任要保持廉洁自律和正直无私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不断受到教师的感染,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树立正向的道德观念,从而推动学生的人格发展。

(三)用耐心来开展学困生的正面教育

对于班主任来说,爱学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础。因此,对学困生开展教育,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帮助学生摆脱“学困”头衔,实现显著进步。例如笔者的班级当中,有几个男孩子经常发生争执,有时还会出现打架的不良现象。在平时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笔者曾尝试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还开展了几次家访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于是笔者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搜集了一些网络上相关的法治报道,针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设计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带着全班的同学一起来观看相关视频内容。笔者连续多次开展了相关主题的班会,并且带领着班级里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和分析,尝试提升他们的相关意识。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逐渐认识到了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几次班会后,这几名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打架的情况了。对此,笔者也对这几名学生提出了及时的表扬。而通过这一次实际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学困生的教导,班主任应付出足够的耐心,力图找寻到最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时代不断进步,班主任的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用优秀班主任的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来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方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结语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成自己的根本使命,践行自己的初心。注:本文为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对学校德育工作影响的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H932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唯珈.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

[2]包双宝.班级管理无小事:高校班主任工作感悟[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

[3]唐雪梅.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平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1).

[4]张萍.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柔性管理策略[J].考试周刊,2021.

[5]陈宇.让管理更有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理念、方法与实践[J].新班主任,2021.

[6]张莉.班主任德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7]张昌明,张荣霞,张孟原.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究[J].职业,2013(11).

[8]刘元.学校德育工作之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2).

大班体育教案篇5

为了更好地贯彻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致全国教师慰问信的精神,鼓励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推进“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研究,将心理学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和调适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加强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班会和家长会品质,优化学校心理生态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教育局和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将于2013年12月16日至17日在秦皇岛山海关举办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魅力体验 健康筑梦”

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将心理学技术和体验式活动融入班会、家长会实践之中,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助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拟邀专家

拟邀请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教授及领导、国家示范校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实践方面的资深专家。

三、参赛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校长、分管德育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和教研室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心理教师、德育干部及骨干教师等。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体验式班会、家长会设计方案(含该课视频光盘)评奖活动。

第二阶段: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2013年12月16~17日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举行)。

五、大赛说明

1.体验式班会界定:体验式班会是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将心理学技术运用于班会实践之中,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与反思,在表达与分享中提升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增进心理健康,达到自我成长、互助成长和共同成长的目的。

2.体验式班会内容:本次评选设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组别。内容包括:生命教育、学习心理、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情绪调适、自我成长、团队建设、青春期教育等主题模块,也可自选主题进行方案设计。同一教师至多可同时参评三个方案。

3.体验式家长会内容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将心理学技术运用于家长会之中,让每位家长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反思和分享,不断提高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体验式家长会主题自选。体验式家长会增设幼儿园组。

4.参评资料要求:参评资料须包括体验式班会、家长会设计方案和该课视频光盘两项,缺一不可。

(1)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原则上为每节40~45分钟,设计方案体例包括:班会(家长会)名称、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前期准备、设计流程、学生(家长)感言、班主任课后感言、资源附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名(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等项。体验式班会课例参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官网:。

(2)该课视频光盘原则上也为每节40~45分钟,高清或准高清均可,文件格式为:avi、 mpeg、rmvb、wmv。

5.评奖方式:从所报送的参评作品中,评出二、三等奖;在现场展示比赛中,评出一等奖。颁发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及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具章的获奖证书,优秀作品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发表,并择优收录进相关丛书和音像书籍中。

6.参赛作品提交方式

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作品评审费。请将体验式班会设计方案纸质稿和该课视频光盘各一份寄至南京市秦淮区四方新村8村,金陵老师收,邮编210007,联系电话:18094238929。并请将班会设计方案电子稿发至邮箱: ,截止日期为2013年11月25日。请在班会、家长会名称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详细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内容。

7.版权声明

参赛作品须为本人原创,参赛者确保对参赛作品享有版权,参赛者作品涉及肖像权事宜由参赛者自负。参赛作品不得重复参赛,也不接受在其他比赛获过奖的作品。本次活动组委会永久享有免费使用参赛作品的权力。

六、报名方式

为保证会议质量,将控制参会人数。报名表下载网址: ;报名表请于11月25日前发至邮箱: ,过期恕不接待。

七、相关信息

1.本次会务费900元/人,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住宿交通费自理。

2.会务组联系人:金陵老师 18094238929,刘景绘老师 13315355551,王策老师 010-88810835。

3.E-mail: QQ群:331439275

4.请于2013年11月25日前预交会务费,付款后请短信通知13315355551以便确认。

账户名称: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

账 号:604013010000004973

大班体育教案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工作档案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26-03

辅导员工作档案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建设好自己的工作档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地位

1.辅导员工作档案是院系工作档案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档案管理走向制度化的今天,各项工作都应该做到有档可入,有案可查。就高等学校来说,二级系院的院务工作档案包含有许多方面,有教学工作档案、党建工作档案、学生工作档案,等等。辅导员工作包罗万象,其工作档案的涵盖面也就很广,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党(团)建、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二级系院整体工作档案的必要组成部分。

2.辅导员工作档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档案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工作中所形成的档案,能直接反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整体构思及发展路径,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佐证,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建设的一部分。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的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档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辅导员工作档案记录了班级每名同学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志向、性格特点、能力及成长过程等,因此它有利于辅导员利用这些资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学业和职业生涯辅导、规划;辅导员工作档案还记录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参加活动、与人交往等的实际状况,这些具有实效凭证作用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真正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各种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辅导员工作档案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宝贵财富。

辅导员工作档案是辅导员开展班级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一份完善的辅导员工作档案不仅有辅导员与特殊学生的谈心教育记录、与学生家长联系的记录、对典型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跟踪调查的记录等,更反映了每个辅导员开展具体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和措施。因此,辅导员工作档案为学工人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素材。

3.辅导员工作档案是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真实全面考查辅导员工作绩效,应把专家评估、同行评估、学生评估和辅导员个人评估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无论是哪种评估方式,具体操作的时候都可以与辅导员工作档案记录相联系、相比对。实际上,查阅辅导员工作档案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查的重要依据。因为辅导员工作档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真实性,反映了辅导员对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记录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成绩、经验及各种活动,是辅导员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的反映。

4.辅导员工作档案建设有利于促使辅导员自身不断进步。

辅导员工作档案记录了辅导员工作的得失成败,有心的辅导员会充分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对自己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反思、研究、总结,从而有助于辅导员正确认识自我,并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促使辅导员队伍的不断进步和成长。

可见,档案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有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每一个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都应该努力建好自己的工作档案。

二、辅导员工作档案体系

当前,不少高校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原因的限制,辅导员实际上集多种职责于一身,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日常生活管理、团建党建任务、课外素质活动拓展、安全维稳等等。

(一)在辅导员工作档案体系上应包含的内容

1.班级基本情况。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一般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住宿分布情况,班级干部名单、分工、联系方式及变动情况,困难学生、受资助学生情况,历年学生评奖评优、获奖及受处分情况,学生推优材料、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学生综合测评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班级制度建设情况等。

2.工作计划与总结。包括各学期班级工作计划、总结和各学期辅导员工作计划、总结。

3.学生思想教育。这方面的材料应包括与特殊学生谈心教育记录,与家长联系记录,学生思想教育典型案例(典型学生的思想情况)记录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典型案例记录分析等。

4.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档案应包含有所带班级的专业培养方案,各学期课表、授课教师及联系方式,各学期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材料,学生请假申请、安全责任书,学生上课、早操、活动、会议考勤记录等。

5.班级活动与素质拓展。班级活动与素质拓展应记录学生活动计划、过程(图片、视频等)、总结等,还包含有学生科技活动、论文资料的统计。

6.主题班会和班会。包括主题班会计划、过程(图片、视频)、总结以及班会记录或班级日志等。

7.辅导员本人资料。这方面的资料既包含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法规、学生手册及其他有利于提高辅导员个人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学习培训材料,又包括辅导员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辅导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课表、大纲、教案等。

(二)上述辅导员工作档案体系具有的特点

1.灵活性。辅导员工作档案内容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实际上,由于各高校辅导员实际承担的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其工作档案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和变化。

2.系统性。辅导员工作档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从学校、系院到班级,从学生、授课教师到辅导员本人,从思想政治、班风学风到素质拓展等诸多方面。

3.立体性。在辅导员工作档案中,既有工作叙事,又有工作分析、反思和总结;既有典型案例的介绍,又包含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展现;既有学生评奖评优等各种结果的揭示,又蕴藏着大量的平时实际表现的动态记录……可以说,一份工作档案,实际上把辅导员工作情况立体性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4.细节化。辅导员工作档案非常注重细节性。比如说,学生基本信息档案除了要记录学生姓名、学号、性别、出生年月外,还要标明家庭成员情况、父亲或母亲姓名、父亲或母亲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家庭详细住址、家庭电话等(如果需要的话,主要亲戚及其联系方式也应想办法了解到);困难学生档案要对家庭人数、家庭经济来源、家庭月(或年)收入以及困难情况的摘要说明等有清晰的记载,受到资助的学生材料更要记清困难等级、资助时间、资助类型、资助金额等。

三、辅导员工作档案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辅导员工作档案是衡量辅导员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实际操作上,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全面、正确地反映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是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表明了档案建设的关键在平时,要注重平时的点滴记录和收集。

(二)动态性原则

辅导员工作档案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完成的过程性,也就是说,它的完成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贯穿于从学生进校到学生毕业离校始终。该原则同时要求辅导员发生更换时,原辅导员要将有关档案移交给下一任辅导员,保持档案的连续性。

(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强、体系完整是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又一重要特点。该原则要求辅导员在建设工作档案时要考虑全面,力求完整,既有宏观布局,又有微观揭示;既要务实,又要务虚;既把学生的生活、学习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又要考虑到与学生相关联的方方面面。

(四)创新性原则

一般说来,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内容方面差异不是太大,但在档案的形式、管理等方面完全可以根据本系(院)、本人工作实际而有所创新和变化。比如说在档案的管理模式上,既可以按内容分类建立档案,也可以按专业、班级等形式管理档案;档案保存形式通常是纸质版,同时提倡既有纸质存档又有电子版备份;当然,在数字化、电子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开发使用专门的辅导员管理软件进行辅导员工作档案管理更受欢迎。

(五)公开与保密相结合原则

辅导员工作档案里记载了大量的信息,信息具有秘密和公开的双重特质。一方面要注意档案资料的保密性。辅导员工作档案必然记录一些与学生有关的个人信息,从保护学生出发,除工作检查和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外,不要向其他人公开有关信息。学生毕业后,有关资料要由系(院)统一保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起到教育、引导、警示和设置议题的作用,有些信息又是需要及时公开公布的,如班级制度、计划总结、考勤记录、奖励表彰等。

[ 参 考 文 献 ]

[1] 葛红丽.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档案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1,(10):472.

[2] 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尹忠恺.论高校学生工作档案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8-39.

[4] 杨春娟.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2,(6).

大班体育教案篇7

一、法学教育实行小班教学的优点分析

(一)小班教学,可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列主义在法学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而课堂教学在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大班教学连课堂纪律都维持不了,难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小班教学,让教师能贴近学生,有利于师生的思想互动,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动向,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我国法制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科学发展。

(二)小班教学,有利于以育人为本实施品德教育立国先立法,立法先立人,立人先立德,德不兴,法无力。《礼记•文王世子》云,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其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立法、执法、司法的正义、公正、公平,引领法制社会的道德发展。大法官腐败案、李庄律师犯罪、佘祥林冤案,则反映了我国司法界的道德水平堪忧。小班教学能有效提高法学教育的品德教育水平。大班人多,师生彼此沟通少、关爱少、感情冷漠。小班教学有利于师生彼此交流,同学之间亲密无间,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卑劣人品被摒弃,真、善、美、爱等优良品德得以深入人心。小班教学,教师更能把握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教师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法学专业学生形成善良、求真、刚直、崇法的法律人格,养成廉洁、勤政、明法、正义的高尚品格,能秉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审理案件,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品德培养是需要人品高尚的教师引导和示范的,大班教学则会淡化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小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从课堂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小班教学,教师专注教学,有更多机会和学生交往,言传身教,进行心灵沟通和感情交流并关爱学生,为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德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小班教学,有利于以法学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小班教学,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学习和实践,独立思考,团结合作,钻研探究,创新创造,实现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法学文化、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直面社会矛盾,直面真善美和假丑恶的针锋相对,面临权力施压、金钱诱惑、生命威胁,没有强大的善良正义之心,不仅不能主持正义,反而会被邪恶势力吸入社会阴暗面。小班教学,能督促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心理洞察能力和引导能力,使其有能力对涉法当事人的心理进行干预,导引当事人合法理性地处理法律纠纷。以事实为根据,要求法学专业学生有能力调查、审核、分析证据,探求事实真相。法学专业课、实验课或实践课实行小班教学,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学,发现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及时予以指导,学生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实验实践,有效地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以证据推断事实真相,在亲自体验中较快地提高探案和断案能力,成为现代的狄仁杰、包拯,避免冤案和荒唐案。以法律为准绳,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小班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这种无差别化的关注本身就能培养学生的公平心态。小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拓宽法律知识面,教师也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法律知识结构的不足,因材施教,涵养其法治精神,夯实其法律知识基础,锻炼其法律创新能力,提高法律适用技能,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学教育实行小班教学的实施对策

(一)要革新教育理念,树立教学为中心的思想1.要淡化法学教育产业化的理念。教育产业化将法学院系看成生产法学人才产品的工厂车间,将法学人才培养过程看成流水线,高中生被作为原材料到了法学院系后,一年级是初级产品,二年级是半成品,三年级深加工,四年级产成品,贴上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标签销往国内外市场。在产业化理念下,教室变成大车间,班级大产量大,大班教学就成了法学教育常态。大班教学重产量不重质量,人才质量达不到市场标准,又无包退、包换、保修三包政策,市场只有抛弃产品,学生只有失业了。淡化教育产业化理念,实现小班教学,对学生进行精心细致培养,就像制玉一样精雕细琢,精美绝伦的玉器才会美轮美奂地现身人世间,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2.要淡化法学教育行政化的观念。我国法学院系多是公立的,同属一个老板,行政色彩浓厚,管理思路由教育行政机关主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制度,统一招生,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评估。法学院系的专业、学科设置都雷同,教材统编,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教学案例都相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水平都大体相近。同质化,缺乏特色,缺乏个性,已经成了法学院系的通病。只有自主办学、独立办学、自主招生、自主培养,推行特色教育,选择小班教学,才能推行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3.要改变教育功利化和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教育功利化,要求生产大量法学人才供应市场为GDP服务,法学院系就以大班教学大量培养学生。大班化教学也使学校能节省人力成本节省课时费支出,以较少的教师获取学校利益的最大化。重科研轻教学的结果是教师不愿意上课,学校不愿意开小班,大班化就是必然地选择了。大班教学,一样的没人管没人爱没人疼,一样的老师、内容、试卷和题目,不顾个性不看兴趣不管差别,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质量就下降。法学院校升大学升重点学科升重点专业升硕士点博士点都主要看科研,教师升职级加工资也主要看科研,在很多对大学升格和教师升职的表格中甚至根本就不列任何教学项目。而重科研关注的是项目的多少和科研经费的多少,关注文章发表刊物级别高低,不管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实际质量。不科学的重科研,只用科研指标考核教师,逼得教师去抄袭成就了学术腐败,导致科研声誉和质量下降,科研质量下降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只有淡化教育功利化,注重教学,才会实行小班教学,只有小班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建设一支淡泊名利、品学兼优、诲人不倦的师资队伍在大学里担任校长院长处长之类的行政职务,不仅工薪高且可享用科研票决权、课时补贴等诸多资源,一些教师就热衷于角逐行政职务,会务缠身,难有时间进行教学,就选择了大班化教学,既最低限度减少教学时间又最大效率取得课时和课时费。这些从政教师凭借权力取得了诸多的科研项目,却没有时间静心研究,项目能蒙混结题但研究质量却不高。从政教师垄断了行政资源和科研项目资源,一般的教师则无米下锅。行政资源和科研资源上的配置不均,在经济上也导致大学里的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只有淡化行政色彩,降低级别,削减官员福利,均衡分配科研资源,才能让教师静心淡泊,重回教学第一线,才有兴趣实施小班教学。个别学校领导贪污受贿,个别教师剽窃论文,有些教师过分追求金钱,师德师风不正。有些教授不给本科学生上课甚至几乎不在学校里上课,有些法学教师热衷于校外兼职讲学、律师诉讼等社会服务,忙着申报争取课题、项目以便多拿经费增加收入,忘记了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不愿在学生身上花时间,无心于教学。法学教师以法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可以汲取实践经验和素材促进教学,但社会服务和科研过度,则严重影响教学,学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立人先立德,立德先立师。法学专业教师是法学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心理素质、创造意识、人格魅力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法学教师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长者,是淡泊名利、品德高尚的模范,是与学生教学于教室、谈心在寝室、商讨在教研室、流连于实验室、诲人不倦的贤者和朋友。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推行小班教学的根本保证,加强师德建设,小班教学的推行才会顺利。

大班体育教案篇8

----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中小学班主任确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科学地应对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去年“徐汇杯班主任主题教育活动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黄浦杯”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通知,特制定《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二、时间

2009年3月——2009年12月

三、对象

本区中小学、中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

四、内容

本次比赛聚焦班主任在建班育人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般指:在班务管理中的常规问题、偶发(突发)问题等。通过对教育事件的分析和处理,显现班主任对教育行为的理性思考,展现班主任应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智慧和艺术,形成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教育经验。

五、形式

评比主要采取三种形式:教育案例撰写、情景分析和现场答辩

六、要求

提供的教育案例要符合下列要求:

1、真实性:班主任在建班育人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

2、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

3、生动性:叙事完整,描述生动,可读性强。

4、创新性:教育方法和形式富有创意,有独到的见解。

5、实效性:必须是成功的教育案例,形成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七、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

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专职校组进行。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胜奖若干名。中专职校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胜奖若干名。

(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八、活动流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3月——2009年4月)

1、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

2、开展培训辅导。举行全区德育教导及部分班主任的培训辅导。

(二)校级层面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4 月-2009年6月)

1、学校组织参赛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一份成功处理班务、偶发(突发)等问题的教育案例。案例由三个部分组成:(1)教育事件描述。(2)运用教育原理对成功的案例进行理性分析。(3) 经验提炼。

2、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指导,如,可以开展教育案例的撰写、对提供的教育情景进行书面分析和现场答辩等活动。

(三)区级层面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1、区德育室组织专家对学校送交的教育案例进行评审、对进入复赛的教师进行教育情境(提供的)书面分析、现场答辩。

2、区选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校各学段10个案例参加市级比赛。

6月15日前,各学校选送3个教育案例,文本稿(文本稿一式五份,A4纸,一般公文格式)送至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地址:中山南二路800号,邮编:200032)。

(四)总结表彰阶段(2009年10-12月)

1、对教育案例获奖者进行颁证表彰。

2、对优秀教育案例进行推广辐射。

注意:学校截止时间5月15日之前(书面稿:交于谢庆)

徐汇区教育局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上一篇:小班体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中班体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