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16 08:18:39

长恨歌教案篇1

近些年,诗歌教学普遍采用诵读法、知人论世加重点字词讲解梳理法、意象意境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无疑是诗歌教学中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比较成功的方法。但是,学生经过几年学习,他们对这些方法所形成的程式化的诗词讲解教学模式已经较为疲倦,所以,可以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操练写作教学法”来让学生感悟诗歌,培养兴趣,增强语言感悟力。

一、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教学法的内涵和使用举隅

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教学法是指在诗歌教学中所采用的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比如诗人表达“悲”“愁”“思”“恨”等的情绪时,将这些难以表达的情感,借助很多具象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而要体会这种表现方法的效果,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以诗人的口吻模拟操练尝试写作,培养他们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比如《上邪》一诗: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忠贞不二、生死不渝、海枯石烂的爱,深情奇想。要学生体会这五件事的是不可能发生的的特点不难,要体会这些奇想之绝,就要让学生尝试写作。

首先,让学生尝试续写出一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海枯石烂”“白日出星星”“时间从此倒流”等等。

其次,比较学生写的诗歌,学生会感悟出古诗语言的凝练和优美,想象的新奇;也有很多学生发现自己想的诗人已经写过了,由此更能感受主人公的才情和想象的精妙。

第三,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会发下如此重的毒誓(即作者的情绪)。可能是爱得正热烈,为了表达这种爱情用誓言许下诺言;也有可能遇到误解或者发生矛盾,表白不成心情急切得发下毒誓;也有可能爱情已逝,对爱情逝去的极度追悔与痛苦之中写下的这首诗。那么学生就很快理解了,要表达这种抽象的甚至有时候细微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要怎么写?――要借助一些具象的客观事物。

最后,还可以再引申《菩萨蛮?敦煌曲子词》和明代无名氏的《劈破玉?分离》体会这种艺术手法。

再如李煜《虞美人》这首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诗是李煜被囚时候写的,传为他的绝命词。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是千古名句。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到春水的悠长深远和汹涌翻腾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体会到李煜是如何想得的,如何表达自己在国破家亡双泪落时的万般愁绪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种感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也是内隐的。但是作者却一定要表达这种感情,因此作者借助了具体的事物“春水”来写。所以让学生感悟春水的特点时,不如让他们以李煜的口吻,根据此情景,模拟尝试重写“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恰似”之后的部分。这时候,学生会普遍觉得表达这种抽象的感情很难,这时候反过来看李煜的以春水言愁之深广,就能体会到创作之艰和用语之新颖恰当,更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大悲痛。这时候,再引申更多的言愁诗歌,比如李清照《武陵春》等诗歌,学生会对这种写法有更深的体会。

二、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教学法的使用条件和作用

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法”适合用在下面类型的诗歌中:

1. 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教学法的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适用范围

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法比较适合于这样的诗歌:表达“悲”“愁”“思”“恨”等的情绪时,将这些难以表达的情感,借助很多具象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也就是化虚为实的诗句中。比如:

(1)表现相思

A.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唐 李白《寄远十一首》)

B. 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唐 李康成《自君之出矣,因有此赠》)

C.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宋 晏殊《木兰花》)

(2)表现离愁别恨

A.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唐 李白《太原早秋》)

B.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 李煜《清平乐》)

C. 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唐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D.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唐 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3)其他表现愁绪的诗歌:

A.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南唐 冯延巳《蝶恋花》)

B.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宋 辛弃疾《念妈娇书东流村壁》)

C.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 贺铸《青玉案》)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 李清照《武陵春》)

E.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宋 李清照《相见欢》)

2.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教学法的作用

(1)体会创作之难和诗人想象力之奇及才情之高

古代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然而他们的诗歌的语言之美和他们的感情,学生体会起来却比较困难。如《红楼梦》中说的,好诗“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所以要想体会诗人的感情,必须亲自去尝试创作。

创作是一件难事,单纯让学生写诗,对他们中大多数来说是很困难,如果给情景再续写,难度会降低一些。当然,这种情景模拟尝试的写作是为了教学服务的,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得体会诗人诗思奇妙、出语的新警、俏丽和隽永,以及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现语言之美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诗歌写作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学生在课堂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对提高学生发现语言之美,表现语言之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中学生富于幻想,他们的生活五彩斑斓,加上他们的爱好、情趣,性格千差万别,他们进行创作会有很多奇思妙想。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和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采用情景模拟尝试写作法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教学方法陌生化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开拓思维、拓宽空间,培养学生表达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堂成为感受美和理解美的平台,让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长恨歌教案篇2

关键词:教学阅读 方法实践 阅读收获 真情个性

省培训专家赵志伟老师说:用科学化来套语文,对于语文是一种戕害。的确,语文不是那种可以随便用几条规律就可以概括的,它有着千变万化的情景和内涵;语文阅读不是那种可以用什么样的答题模式来一言以蔽之的,它有着实际运用的灵活转化迁移……非拿科学化来套语文,是对语文最大的伤害。

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总是这样的情景——老师,阅读题怎么答,有哪些方面的规律?这篇课文没什么意思,学了半天,学它的什么呢?文言文也是这一套,就是背诵名句,会翻译……诸如此类,让身为老师的我们不得不寻找概括总结,然后教给学生。这应该就叫科学化吧。于是,学生不管读没读懂,理解不理解,都会依照这些“规律”诌上几句,用上那么几个“专用名词”,看起来理论性很强,很规范。但细细看来,全是些“假大空”。

阅读呢?也是如此。如何真正不去戕害?

新教育的实践者朱永新认为,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人的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书籍。那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使精神成长呢?

以笔者自身的两堂课来说,阅读,只有走进心灵才有真情,才有精神的收获。

一、《长恨歌》

在学习完基本的内容并赏析完诗歌的手法之后,笔者问学生,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呢?学生的答案很普通——赞美爱情,同情李杨,批判荒淫误国,既有同情又有批判。按照这样的理解,笔者按通常的思路分为: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然后强调:必须为你的说法寻找到依据,分析出来,否则不成立。整个寻找分析进行了两节课,学生所找的依据几乎涉及到文中的每一句话,甚至同一句话会有相反的理解。比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深切爱恋,因为“苦”字体现了相爱之人痛感甜蜜时光流逝之快,痛感时光飞逝又说明很珍惜两人相处,自然表明了感情之深;再说,贵为皇帝的李隆基是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能够在日理万机时间宝贵的情况下如此珍惜相处,感到“苦”,实在是情动于中,爱情薄发。而有的又认为这正是李隆基荒淫的体现,作为君王却不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不是“苦”于上天给他充足的时间来考虑社稷苍生,而是“苦”于儿女私情之春宵,足见其荒淫;再加上不早朝,这更意味着重色不重国。

在讨论时笔者基本不加入自己的看法,任凭学生去辩驳,为了更好地引导,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李杨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长恨歌,恨谁?谁恨?为什么恨?歌,是歌颂,是悲歌,还是歌吟?于是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从课内联系到课外,比如李隆基曾经爱过的梅妃,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体现出的情义深厚,甚至唐朝那个时代的特点……课堂非常得火热,因而争论得几乎笔者都插不进去。

最后,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笔者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写一写你对《长恨歌》的感受。于是,有学生习作如下:

身为一国之主,为了一个女子抛却万千百姓,他是个失败的国君。对自己深爱的女子始终如一,纵然她的笑不再萦绕耳畔,纵然她的美只会在梦中舞蹈,却依旧是深深的思念,深深的爱恋。他是个专一的男子。

走出他们爱的挽歌,忘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丽,放下“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的惆怅,重新思考,究竟是政治的悲剧爱情还是爱情的政治悲剧?

我们每个人并不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忘记了最初的本色,我们依旧有着多重的角色。是两个人还是三个人或者更多?在哪一刻哪一天该说哪一般的话?我们活在面具下,剥离了一层层悬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两种悲剧,一种属于别人,一种属于自己。

悲剧是另一种用泪诠释人生的方式,我们无处可逃。不要忘记在爱的土壤埋下一颗虔诚的心,终有一天,纵然定义为悲剧的人生也会开出绚丽的花朵,满溢芬芳。

——张梦迪《两种悲剧》

感叹这首爱情悲歌,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终结了他们的爱情,葬送了大唐的盛世?面对这个问题,历史只能回答:爱情,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是的,爱情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他们之间真挚感情并没有错,错在他们忽视了自己还有另一种身份。他不仅是一位丈夫,更是一位君主;她不仅是一位妻子,更是半个国母。身居天子之位,就应当心怀苍生,红颜一笑比不上民间疾苦之声;母仪天下,就应当虚怀若谷,深明大体,辅佐丈夫治理国家。

爱情是一株太脆弱的花,并不是两人悉心照顾就能成长。它需要外界诸多因素才能茁壮成长,爱情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韩潇《爱情不是两个人的事》

二、《垓下之战》

学完全文,笔者进行了如下训练:假如你是导演,要拍《垓下之战》,参照课文,你会怎样体现项羽乌江自刎的最后时刻。学生的发言一开始是比较单调的,只注重项羽本身,像什么头发散乱,脸色乌青或红涨,衣服已经破烂,手中的剑上滴着鲜血等等。笔者又依据课文进行引导,本文对项羽的刻画除了直接描写还有侧面,学生逐渐意识到项羽身后的背景,江水、残阳、天空,面前的汉军,最后甚至细化到他穿着什么风格的衣服,除了剑还能不能是一个大旗,他的嘴角,他的神色,他的目光,他身后江水的颜色,浪花翻涌的程度,他面前只有人还是也有战马……如此分析讨论下来,笔者让学生以单元主题“英雄悲歌”为话题自由写作,学生就写出了这样的感受:

什么是英雄?是成功人士吗?未必。英雄便是选择了不平凡的生命的个体,面对即将到来的惨烈,能挺起胸膛,昂首阔步向前。英雄不需要“红巾翠袖”来“搵泪”,他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晨晓的霞光中,此刻响彻天地的便是英雄悲歌。

——宋琪琛

你有巨鹿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你有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大仁大义,可你没有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壮语”!也许有人怨你不够果敢,也许有人恨你不知用人,可我一直在为你歌唱,在为你的豪爽与悲壮高歌,这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血脉延续,这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悲歌!

——马丽雅

后来,在其他文本教学解读中结合实际让学生深入体会,自我感受,充分表达,自由发挥,有的学生一气呵成有了诗歌这种激情勃发的感悟之作,让人称叹:

——写给荆轲

李海燕

谁在唱歌

变徵凄婉/羽声慷慨

破了筑的铮铮/破了离人的喉

谁在煮酒

竹叶杨梅/淋漓酣畅

醉了酒深的红/醉了寂寞的天空

谁在遥望

离别家乡/终已不顾

过了朔风易水,过了暗夜骊歌

谁在拔剑

镇定自若/奋不顾身

逐了梦想/逐了灵魂/逐了人世悲欢

谁的书,谁的剑

谁的身影那样矫健

谁的深沉,谁的决绝

谁的鲜血化为泪涟涟

谁的寂寞,谁的暗涌

谁用大笑完成一个英雄男人的涅槃

谁在与生命抗争

谁在和死亡游戏

谁还在慷慨悲歌中

握紧手中的两个字:

——执着

谁的玄鸟飞过易水

徘徊不前

谁的衣袂飘过历史

千年不变

昂首向天,剑落光闪

谁的名字成为永远未解的答案

综上,任何文本的阅读都需要学生情感的深切进入,而不是简单的理解、科学化的解读,惟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主体的理解,从而超越老师的预设而有个性的生成。

阅读,不是科学化的条框解读,而是真正抓住学生的情感思维,触发学生内在的感受。走进心灵才有真情个性。

长恨歌教案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徐寅所处时代背景出发,着重讨论了徐寅咏史诗的内容,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性。咏史诗是徐寅诗歌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品,对我们研究徐寅起着具有重要的作用。 

怀古咏史是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在晚唐五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咏史诗更加繁盛。诗人们漂泊乱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照历史兴衰,使这时的咏史诗融汇着对现实的讽喻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冲击力量。此时的徐寅写了一系列咏史诗,这些诗不落窠臼,别有寄托。这部分诗歌也是徐寅诗集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品。从诗歌内容上看,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的描写,有对 占代先贤的歌咏及对历史上反面人物的的深刻批判。 

首先,对历史事件及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抨击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情怀。徐寅有一首咏史诗描写过去的战争场面,《和人经隋唐间战处》:“卷旆早归国,卧尸犹臂弓。”、“草间腥半在,沙上血残红 。”通过对战后战场环境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战争的惨烈。时代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主题唐末五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当时中原 一带经常处于战乱之中。徐寅曾经长期寓居京城,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烽烟千里、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这些都在他 的诗歌中真实地反映出来。 

徐寅在诗中对几次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揭露。如唐末黄巢起义时攻破长安,僖宗被迫逃往蜀中,徐寅有诗 《闻长安庚子岁事》记载此事,“羽檄交驰触冕旒,函关飞入铁兜鍪 。”写出了前方金戈铁 马的危急战事;“皇王去国未为恨,寰海失君方是忧 。”写强敌压境 ,国君弃国逃亡,天下百姓流离失所;“五色大云凝蜀郡,几般妖气扑神州。”“凝”、“扑”突出了当时形势的险峻;尾联表达了对明君的渴望,也写出了诗人的悲愤与无奈。起义过后没多久,天佑元年即 904年,朱全忠纂唐,徐寅作诗反映了这场浩劫:“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风凰饥。”(《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其次,徐寅在咏史诗中歌咏了古代先贤的高洁品行,有的表达了对圣贤 的仰慕 ,如“布衣空手取中原,劲卒雄师不足论。楚国八千秦百万,豁开胸臆一时吞。”(《读汉纪》)“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蜀》)对诸葛亮的丰功伟业高度赞扬。唐末由于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的混乱局世,造成小人 占高位,而贤人则备受摧残。作者 自已也是屡试不第,怀才不遇,正是 由于有这样 的生命体验,徐寅在诗中对历史上的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给以了极大的关注,流露出末世知识分子忧患意识,对自己的艰难处境深表愤慨。《读 史》一诗对范增的不平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亚父凄凉别楚营,天留三杰翼龙争。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读史》)诗中亚父即指范增,范增曾辅佐项羽 ,但意见不被采纳,愤然离去,后忧愤而死。“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 ”是本诗 的主旨,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增的惋惜之情。徐寅足一位 自视很高的诗人,在诗中曾以李白自诩,“借将前辈真仪比,未愧金奎李谪仙。”(《咏写真》)同时他也确实很有才华,早年在长安时就已有赋名。所以他又不甘于就此沉沦,心中仍对 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逐臭苍蝇》:“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诗中运用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对他们特立独行的品行推崇备至,并借以自况,曲折表达自己不肯随流俗的处世哲学和高尚节操。“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 (《龙蛰二首》)表达了诗人盼望早 日看到政治的清 明,能够一展鸿 图的愿望。 

第三 、徐寅咏史诗中充斥着对历史上反面人物的无情批判。身处乱世的徐 寅有感 于唐末混 乱的政局 ,借咏史诗针砭晚唐统治者的用人之道,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并表达了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徐寅善于运用对 比、反衬的手法,如 “在井蛰龙如屈伏,食槽骄马忽腾骧。”(《魏》)将蛰龙与骄马进行了对比。“宣尼既没苏张起,风鸟不来鸡雀喧。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 复访兰荪 。”(《寓题述怀》)此诗中把孔子与苏秦、张仪,凤鸟与鸡雀、杂草与兰荪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不合理的用人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徐寅还在诗中表达了对奸佞小人 的无情嘲讽,如 《张仪》:“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 。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将张仪比作令人厌恶的苍蝇徐寅有些咏史诗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徐寅借咏史诗讽刺封建 帝王 昏庸误 国以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楚于与陈后主作为亡国之君的代表对象 ,借古讽今,抒愤 寄慨。诗中这些人物形象的选取都具有典型意义。因晚唐社会危机四伏,而皇帝仍是整日游乐嬉戏,荒于酒色,至国家安危于不顾。作者选取的这些人物具有封建统治者残暴、荒淫、骄奢与昏庸的共性,联系起来写引发读者的思考,作为历史的警钟,具有有深刻的现实讽喻意义。陈后主是南朝陈的最后一位君主,荒淫误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徐寅曾作一首《陈》,“兵戈半渡前江水,狎客犹闻争酒巡。”此句将盛与衰 、乐与哀作了鲜明的对 比,写出了陈后 主国破身亡的狼狈之态,与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有异 曲同工之妙。“六国商于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君王不剪 如簧舌,再得张仪欲 奈何 。”(《楚国史》)写楚王亲佞幸、远贤能,结果偏听偏信,上当误国的史事,恨最多”起笔不凡,把古人悼古伤今的强烈感慨传达 了出来。 

“良弓休绾剑休磨”说思想上解除武装,听信奸言。此诗是对楚亡历史教训 的总结,同时也为当朝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在《明妃》中写昭君出塞的原因“不用牵心恨画工,帝家无策及边戎 。”将批判 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徐寅此诗自出机杼,别有新意。“不用”一词 即否定了前人的结论,“帝家无策及边戎”一语中的,对昭君出塞的原因成功的翻案。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帝王,具有辛辣的讽刺作用。由于唐代文人思想较少拘束,甚至敢直接以前朝帝王唐玄宗为讽刺对象,对玄宗不理朝政,信用奸佞,排斥忠良的昏庸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如《开元即事》:“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点明了诗歌主 旨,说明了昏庸无道的唐玄宗才是罪魁祸首,单单一个杨妃又如何能破国呢?此诗对安史之乱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否定了杨妃破国的片面观点,以敏锐的历史眼光,将斗争的锋芒直指唐 玄宗,对统治集团的远贤近佞,荒淫腐败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首 “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马嵬》)更是成为翻案之作的代表。表达了对唐玄宗的愤恨之情,蕴含强烈的家国之悲。

长恨歌教案篇4

可叹马嵬坡下,荒草连天,愀然无语;夕阳带泪,携将恨去。秋风秋雨愁煞人,满地凄凉乱鸦飞。三军呐喊,君王掩面,一缕香魂归故里,万般宠爱如烟散。生死茫茫谁堪问?人世间,情为何物?“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乌江滚滚东流去,几声呜咽,满天风雨,楚歌四面随风起,断断续续,凄凄沥沥,只催得,风云变色山河恸,英雄仰天无语。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楚河汉界风飘去,美人一剑,绚出一朵灿烂的碧血花。云水茫茫,楚歌如烟,问世间,情为何物?“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情是南北朝一对哀怨的孔雀。

情是那生生死死的知己红颜。

一捧黄土两相隔,隔不断的是那千里明月,夜夜短松网。窗畔倩影,灯下呢喃,还有举案齐眉,月下把盏,更难忘那楼头斜阳里,望断千帆那焦虑的眼神。荒野外,三尺孤坟,对月幽幽,谁念西风吹凄凉,梦里音容己苍苍;惊醒四顾孤灯摇,十年生死两茫茫,情黯然,意惶惶,相思唯有泪千行。问世间,情为何物?“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情是望断秋水的未亡人。

情是映着倩影的小轩窗。

天涯孤旅几春秋,断鸿声里,月满楼头。想那一盏青灯映窗纱,有个人儿数灯花。昨日凭栏送帆去,烟波千里水茫茫;今宵灯下挑红线,绣得相思几千行。孤舟细听涛拍岸,凄凄惨惨,反反复复,涛声更比日月长。再莫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问世间,情为何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情是八月十五那轮明月。

情是一阕《雨霖铃》。

一只泣血的杜鹃,惶恐滩头,零丁洋里,声声悲啼。九万里山河依旧,二十四桥下,红药年年萌发,明月冷冷在,波心荡漾。只是胡骑番旗漫卷,羌笛悠悠,颦鼓阵阵,十里扬州飘着醇香的奶茶。壮士悲歌未彻,长安望断,遍拍栏杆,自我冲冠发。故国夜夜入梦,孤村尚有铁骑踏破冰河声。把盏向风挥泪,一杯酒,怎能了,故国深情。换取红巾翠袖,莫使英雄泪空抛。问世间,情为何物?“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情是一颗昆仑胆。

情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是沧海桑田的思念:情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情是萦绕你我心头那不息的红尘,情是海誓山盟,是地老天荒的誓言。

情是一条不息的河。

情是一座不老的山。

情是年年岁岁的歌谣。

长恨歌教案篇5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诵读涵咏 诗歌解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最美的语言便是诗歌。优秀的诗歌往往有着音乐性的语言,栩栩如生的意象,真挚复杂的情感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学生在学习、理解、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德熏陶,心灵获得了成长。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诗歌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的语言修养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基本前提,优秀的教师其语言应该是一种武器,是有力量、有精神的。教师上课既要有描述性语言又要有分析性语言,并且其比重应依据文本内容而灵活调整。讲到《再别康桥》时,其语言应是浪漫、优美的,讲到《沁园春·雪》的时候就要慷慨激昂,教师语言的速度、节奏、声调起伏、乃至表情都会对学生的理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加强其语言修养,使其语言更富感染力,更有形象感。

2 课前的导入

一个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要趣味无穷不跑题,要简洁扼要不拖沓,要与内容相关不枯燥。教学时可以用关于诗人的小故事导入,提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讲诗人和两位友人为何喝酒的故事;也可以用诗人相关的诗导入,增加学生的积累,如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可以讲到海子的《麦地》;还可以用诗中相关的事或物导入,对课堂上的理解起到铺陈的作用,如讲《雨巷》时,可以用诗中的丁香花导入,讲丁香花的颜色、性格等等。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要切记不要流于形式,忘记了导入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3 以诵读为本

叶圣陶先生是注重美读的,诗歌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涵咏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中的情、诗中的境。因为很多诗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当然,这种读并不是泛泛而读,而是要有方法,有目的的去读,在这一点上程翔老师就做的很好,在《将进酒》的教学中,他进行诵读示范,当诵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时,其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自然舒展的动作,给人的感觉仿佛黄河之水真的从天而降,冲击着每个听者的心灵。这样的范读,使学生对诗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教师的范读外,要让学生自己反复吟咏,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想象自己就处在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变诗人的抒情为自己的抒情,体会诗中的韵味、意境,并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诗歌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的熏陶。

4 关于诗歌文本的解读

诗歌文本的解读是一堂课的核心,好的教学形式可以为课堂增光添彩,但是若没有一个好的文本解读,那所有的形式都会化为泡影,都是无用之功。一个教师对语文文本的理解能力,是其语文教学能力的标志。好的语文教师一定有其对文本独到的理解。

4.1 关于作者和背景。现在有些语文教师在对文本的讲解时过于注重对诗人生平事迹的陈列,而忽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要知道诗人是当时的诗人,我们要把诗人还原,要把诗还原。关于诗人的介绍,我们要注意几个细节问题。首先,对诗人的介绍一定要抓住重心,点出几个关键时期、关键作品就可以,不要机械的罗列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当然如果能把诗人介绍用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那将获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在介绍历史背景的时候,一定要联系诗人、联系全诗,而不要脱离这个支点,宏观的历史背景更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全诗的理解,使学生对诗的体会不至于浮于表层,例如在讲杜甫的《登高》时,对杜甫的介绍就不要简单停留在杜甫是诗圣,杜甫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这样浅层的问题上,而要讲杜甫这个人,讲杜甫的思想境界,讲安史之乱,这样才会增加全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使学生的理解更有深度,要知道诗人的品质与境界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2 关于文本内容的解读。对文本的解读要遵循整体——过程——整体的思路。

首先,要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使学生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这是学生学好全诗的基础。诗歌是有其悠远深邃的意境的,课前教师对课堂气氛的渲染,对感情基调的奠定,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全诗的整体感知,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全诗的理解。如在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要奠定下全诗苍凉凄苦,冷落暗淡的感情基调,如果没有整体感知,直接“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这样逐字逐句的讲解则会肢解全诗的意境,因为“枯藤 老树 昏鸦”给人的感觉是压抑、寂寥、昏暗的,而“小桥 流水 人家”给人的感觉却是清新、自然、惬意的,如果不对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进行界定,很容易使学生对全诗形成模糊的理解,使学生摸不着头脑。

其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是要呈现其过程而不是把解读的结果、教参上的参考直接搬到课堂上来,是要与学生共同分享这个过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在讲这首诗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而是要带领学生一同感受、体验这首诗,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是要从过程入手分析诗人“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以及“归去如何”,让学生自己从这过程中体会到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的向往。

诗的整体与过程是靠要其细节支撑的,只有整体没有细节,学生对全诗只有种模模糊糊的感受,只有讲细节,才会使学生对诗的理解有深刻、独到的体会。如在讲杜甫的《登高》时一定要对“艰难苦恨繁双鬓”进行讲解,诗人到底是如何“艰难苦恨”的,四个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每一个字都流露出诗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例如“恨”是诗人的怨恨还是愤恨,是家恨还是国恨,是仇恨还是其他什么,细节的讲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全诗的理解,它使学生对诗的理解有着支点,而不至于空洞模糊。另外,我们在讲诗的细节时,往往关注的都是实词,而忽视了那些虚词,如在《死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到了“破铜烂铁”、“剩菜残羹”等等,而对于这首诗虚词的运用很容易就忽略了,如“这是”、“不如”、“也许”、“再让”、“让”、“那么”、“又算”、“不如”,从这些虚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语气从决绝到缓冲再到决绝的这个过程,如果不给学生讲到这,学生可能不会体会到。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要过度,不要每字每句都解读的很细,因为诗歌本身就有模糊性,有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因此字词的讲解不要脱离语境,不要过于繁琐。

最后,诗歌教学决不能停留于诗歌文本的细节和过程分析,细节是为了整体,过程是为了提升,在细节分析的基础上,要重新回归全诗的情感、主题,要让学生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对全诗的理解,加深自己的体验,再次感受全诗的魅力。

总之,诗歌是我国文学里的一朵奇葩,经典诗歌有着永恒的生命力,诗歌的教学有着其不可估量的重要性。教师在其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教师对诗的理解有高度,引导有高度,学生对诗的思考才能有高度、有深度。我们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不要抱着功利性的态度,不要想着一定要让学生从诗歌中学到什么,而是要相信诗歌的魅力,相信诗歌的力量是无穷与无形的。总而言之,诗歌教学最好的原则就是“多意会,少言传”。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等.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长恨歌教案篇6

关键词:课堂导语;灵性;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59-01

一、运用故事巧引入

即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能够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机器人》一课时,王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师:我先给大家讲点趣事。美国一个汽车工厂有个“电焊工”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生产效率比一般工人高10至20倍。还有一个 “怪人”,他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他能把盛着剧毒杯元素粉未的容器,送到950华氏高温的炉膛里。直到这种粉末变成钮扣状的物体,再把这些物体拿出炉膛,而他自己却没有任何损伤。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这些“人”是什么人呀!学生:“机器人“!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机器人》这一课吧!生动形象的故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学习新课文作了感性的铺垫,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有助于摒弃那种教师逐句释讲的耗时费事的教法,它着眼于学生被引入情境后的自学自研,目的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良好的深钻课文的意识和习惯。

二、设置悬念激欲望

这是一种通过设置悬念来将学生引入求知情景之中的导入方法。学生对一些现象有过浅尝辄止的体验,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会产生认知的困惑,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若利用学生的这种困惑设置悬念,就会激发学生深砧课文,探求答案的欲望。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释疑解惑时,他们则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在运用悬念案法导入新课时,教师所设的疑问受新颖,富有启发性。另外由于悬念法导语,多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形式表达,所以在用运时要注意把握好语气与语速,在语气上要表现出疑惑,在语速上要快慢适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其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三、情感传递造氛围

所谓情感传递法,是指一种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的方法。常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富有感情的导入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适宜求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

陈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之前,先在教室里张贴了纪念的壁报,又在黑板前挂上了的遗像,而生这样导入:同学们,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在北京医院逝世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江河鸣咽,群山肃立,亿万人民沉浸在了极度的悲痛之中。祖国当时的四化建设多么需要总理啊!然而他却和我们永别了,1月11日下午,总理的遗像被送往八宝山火化,几十万群众自动聚集在十里长街向总理告别。这是一个国人洒泪,普天同悲的时刻。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到十里长街去送敬爱的吧!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导语,将学生迅速地引入了教师预设的情感氛围之中,让他们得到了情感的陶冶并产生了学好课文的迫切心情。

四、特殊释题激兴趣

就是以新奇的方法对题目进行闸释解说:赵老师在讲我国现代史“土地革命战争”这一节时是这样导入的。

历史是人的活动组成的,所以它往往能体现出人的特征,我们要认识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姓名、年龄、工作经历,学习历史也是如此。这段历史的学名是“土地革命战争”。另外,它还有两个“曾用名”一个是“十年内战”,另一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它于:1927年7月出生,1937年寿终,年龄只有10岁,别看它年龄小,经历却很不简单,它先后经历了复兴、高潮、挫折和再次复兴四个阶段,真可谓饱经沧桑,历经艰辛。

这段应用了似人手法的特殊题导入语,虽然话语不多,但却生动形象,对于学生清晰地了解“土地革命战争”这段历史的概况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五、使用对比促探究

所谓对比导入,就是将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此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一位老师在讲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是这样导入的,在我国历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帝王是没有真正的爱情的,他们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会将爱一人?可在我国历史中恰恰就有这么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他只能宠一人,并且爱得缠绵深切,以至“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个皇帝是谁?他爱的又是谁,他又是怎样爱的呢?欲知详情,请大家跟我一起学习——《长恨歌》。

这位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玄宗和历史上其他皇帝做了对比。教师以这种对比式导入语,让学生对《长恨歌》和《长恨歌》的男主人公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最终达到了导入的目的。

以上事例说明,富有灵性的导入语,可以使学生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具有让学生“情因语动,趣由言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启发效果。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徐静. 课堂导语的魅力[J].《小学数学(语文版)》,2008(04).

长恨歌教案篇7

大家注意到,昔日英姿勃发的满文军在电视上向公众道歉时,头发似乎一夜之间变成花白,表情显得深沉,以至于有观众怀疑是否找了替身。在游泳池上劈波斩浪、有着顽童般天性的菲尔普斯,从拘留所出来向公众认错时,完全变了一个模样,人们惊叹他“成熟了”。深沉了、成熟了的满文军和菲尔普斯不仅赢得了公众的谅解,而且寄予了更大的信任与期待。人们有理由相信满文军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歌,相信菲尔普斯能够在泳池里不断创造新的世界记录。

不成熟,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基本特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一路坦途的很少,跌跌撞撞是常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跌倒了,再爬起来!”是自古以来对青年人成长的励志之语。年轻人犯了错误,认识错误,敢于认错,应该是成长中最基本的规律。可是,满文军要在白了头后才公开认错,菲尔普斯要牺牲了自己的顽皮才说道歉,说明敢于公开认错需要多大的勇气。两个年轻人犯的都是吸毒。可以肯定,他们并非瘾君子,也不是不知道吸毒是犯罪行为。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只有一个原因:好奇。好奇本来就是年轻人的特点,所不同的是对是非的判断和后果的估量。事情很“刺激”,后果很严重,于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越是名人,包袱越重,焉能不一夜白了头?对于敢于认错的人来讲,可能得到一种解脱,重新振作起来;可对于没有勇气认错的人,没准会一蹶不振,就此沉沦,从此扭曲人生。

知错则改,本是真理。可在现实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那么简单。知错了就得认错,认错会得到大家的原谅,可能也会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在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中,虽有“人非圣贤”之说,可“一失足成千古恨”更加深入人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以圣贤作为榜样来推崇,无论文臣武将,还是市井百姓,打磨描绘得近乎完人、圣人。新时代的先进典型、英雄形象、公仆劳模,也都沿袭这样的模本,塑造得浑身闪光,形象高大,无一缺点。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毕生所受教育。均向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何谓“纯粹”?那就是在自己人生中,不要留下任何污点。如果有了污点,就会一辈子洗刷不掉。这样一种意识的灌输,已经代代相传,烙印深刻。因此,“无过”是难以做到的,可要自己承认“有过”,后果会很严重的:有可能成为影响一辈子的“污点”有可能毁掉自己一世英名,有可能在江东父老面前抬不起头,有可能前程由此完全断送……在这种沉重的思想压力下,为了保持自己的“完人”状态,能遮掩的遮掩,能否认的否认,能就轻的就轻。实在躲不过去了,提出最低要求,希望不要公开,不要进档案,不要通知家人,等等。总而言之,丢不起这个人!前几天,媒体爆出“误译门”事件,清华大学教授、历史系副主任所著的当代历史著作,把翻译成“常凯申”。公众要求有关人士出面道歉,可校方和教授本人都拒绝作出回应。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把认错的面子看得太重了。

不敢认错,就会失去改正的机会,就会难以得到公众的谅解。这样的“失足”,才有可能演变为“千古恨”。笔者之所以不赞成向青年灌输“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失足不仅会带来悔恨,更能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基本道理。年轻人正处于成长期,更需要将承认错误、接受批评作为自己成长的良机。要创造这样的良机,首先年轻人不要将承认错误当作包袱,视为“污点”,同时需要全社会形成允许犯错、宽容错误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当今时代,大批年轻干部走上各级岗位,更需要给他们提供良好自我反省与接受批评的好环境。

长恨歌教案篇8

谈歌曲《知己红颜》的案头工作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一、歌词的文学形象美 (一)典故的运用 在歌曲《知己红颜》中,涉及到了许多典故的运用,因此了解典故的由来与含义成为了我们研究作品的首要工作。如: “灞水”是古长安八大水系之一,人们通常将亲人或友人送行于灞桥之上。“灞水折柳”源于"柳"通"留",有挽留、留恋的意思,因而人们习惯在灞水河边折柳相赠,泣

说离别之痛。“点燃彩霞万朵,斑竹一枝千滴泪水涟涟。”选自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它描述的是娥皇、女英与舜帝的故事。娥皇和女英是舜帝的妻子,得知南巡的舜帝死在苍梧的消息,她们难掩悲痛,泪洒潇湘竹,落在山竹上的滴滴眼泪化为美丽的斑纹。也许是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她们走上了为夫殉情的道路,投身湘江。

(二)凄美的意境

歌曲《知己红颜》,情真意切,柔美婉约。全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有起、有开、有合,不仅紧扣了主题,而且营造了让人惋惜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第一部分,回忆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要分离的感伤。作者借用了文学史上无数次离别使用的寓意离别之意的“灞水”喻离情,托“斑竹”泣离愁,韵味深沉、含蓄。第二部分为全曲的高潮,着重体现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想也难,梦也难,见也难,爱也难,恨也难,离也难!第三部分是内心呐喊后的失落与无奈,进一步烘托了红颜知己的感伤。

二、旋律的可唱音乐性

(一)回旋反复美

歌曲《知己红颜》通过押韵an ,经过一定间隔,反复回旋到句末的最后一个字上,从而产生了和谐动听的韵律感。 高山流水送去琴声悠远,(yuan) 海之角祈祷永是旅伴,(ban)

一袭红裙点燃彩霞万朵, 怎奈人间最苦是痴情,

斑竹一枝千滴泪水涟涟。(lian) 红袖添香此事自古难全。(quan)

想也难、梦也难、见也难、爱也难,(nan)

想也难、梦也难、恨也难、离也难。

那是红颜知己,那是知己红颜,啊知己红颜。(yan)

(二)吟诵性与抒情性

《知己红颜》的旋律线条进行大致依据了歌词声调的四声变化发展,其语言声调和音乐旋律结合得十分贴切,自然,使歌曲演唱表现的柔美,抒情。例如:

“灞 水 折 柳 拨 弄 长 河 日 圆 ,高 山 流 水 送 去 琴 声 悠 远。” 符号: v / v — / / / — — / v / — — v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两条曲线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写作形成了字音紧密、声腔简短的特点,凸显了歌唱的口语化,达到了似唱非唱,似说非说的效果。根据线条起伏能够较准确的描述出人当时的情绪变化,即红颜对知己思念、感叹、哀伤的复杂情感。

三、曲式特征

《知己红颜》是一首降G大调的歌曲,单二部曲式(AB段),第一部分(A 段),主题鲜明、形象集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乐思伴奏多以琶音的形式初步呈述,衬托了吟诵形式下“我”对知己的思念,哀怨。随着情感的铺垫,第十四小节的一串三十二分音符构成的音阶和左手有力的八度下行将沉寂在内心的苦闷推向了第二部分(B段),也就是歌曲的高潮。它是乐思的进一步发展、对比、概括和总结。这一部分引进了新的主题材料同A 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力度上明显强于前一部分。

总结

上一篇:谈读书教案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