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09 18:55:16

摩擦力教案篇1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

学习方式:探究式启发式

二、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我在上学校的路上拾到了几个脏兮兮的小玻璃球,老师用水给它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容器中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但不易夹出)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太滑,摩擦力小。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并请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的手、脚运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

教学设计

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匀速拉动木块,并思考: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前面来拿需要的材料。

(教师提示学生控制变量的方法)

(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师总结,并板书。

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讨论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

例:人走路a、哪里存在摩擦?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c、轮胎上为什么有花纹?

例:滑雪比赛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b、怎样减小摩擦力?

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又如何减小摩擦?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板书。(略)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

学生对自行车指指点点,讨论非常热烈。

5、知识的拓展。

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

学生回答。

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三、布置作业

科学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查阅资料,了解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减少摩擦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还引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的例子,进而启发学生去猜想哪些因素影响了摩擦力,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追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让学生认识到猜想要有依据。然后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我们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接着就是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如果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并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找同学把他的设计思路说一说,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参加一个组的实验设计。完成后找另一个组的同学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实验完毕后,让各个小组交流实验的情况及结论并组织学生讨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摩擦力教案篇2

关键词:提问教学法;教学设计;摩擦力

高中物理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学习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学习的核心是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建立物理观念;学习的手段和桥梁是科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它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接受方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或形式。大多数的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会用到提问的教学方式,而优质的提问可以极大地促进思考、学习并取得进步。

一、优质提问教学法的内涵

针对课堂提问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多,问题处在比较低的认知水平等,美国教育专家Jackie Acree Walsh和Beth Dankert Sattes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Questioning and Understanding to Improve Learning and Talking,简称QUILT)”的教学方法,即优质提问教学法。优质提问教学法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优质问题的提出,而优质问题应该具备四个基本的特征:目的性、聚焦性、合适的认知水平以及清晰的陈述。

优质提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准备并提出优质问题;二是激发所有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鼓励和支持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三是教师的及时反馈;四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

二、高中物理优质提问教学课堂设计

下面以滑动摩擦力为例,阐述了优质提问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及内容:认识滑动摩擦力;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掌握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N。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包括两本书,两本材料纸、滑块、砝码、木板、玻璃、弹簧测力计;搜集与摩擦力有关的素材,例如图片、视频。

1.导入新课

实验导入:两本书A和B,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两名男生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拉开。然后让两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

情景导入:展示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图片素材,导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以物块在桌面上滑动为例,阐述滑动摩擦力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物体之间存在相互运动。

2.推进新课

重点内容一: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举例说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图1所示,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以10 m/s、5 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木块A、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分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例如:以A为参照物,B向左运动,因此B受到A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

重点内容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结论。

关键问题1: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教具,可以设置两种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在方案一中,将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滑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而在方案二中,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滑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绳拉动木板沿水平方向运动。在方案二中,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此外,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便于读数。因此,我们采用方案二测量滑动摩擦力,并进一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关键问题2: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如图3所示,比较甲、乙两图,相同的是接触面,不同的是压力FN,选取不同数量(0~4)的砝码叠放在滑块上面,通过多次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接触面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μFN,其中系数μ为动摩擦因数。同理,比较甲、丙两图,相同的是压力,不同的是接触面,分别是木板和玻璃,它们的粗糙程度不同。结果表明: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动摩擦因数μ反映了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学生提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运动速度有关吗?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获得结论:(1)接触面积: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让物体的接触面积改变,可以将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立放。(2)运动速度:控制拉力F的大小,可以调节木板/玻璃的运动速度,从而改变滑块相对木板/玻璃的运动速度。结果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运动速度无关。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无关。

3.科学论证

回到课堂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两名男生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将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的两本书拉开呢?如图4所示,两本书A和B,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设每本书内含200张纸,每张纸的质量为5g,纸与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对书A进行分析,第n(n=1,2,…200)张纸所受摩擦力为:fn=(4n-3)μmg,书A所受总摩擦力为:f=f1+f2+f3+…+f200=1197N,因此,要想将两本书拉开,至少需要用1197N的拉力。

三、小结

优质提问教学法遵循“准备和提出优质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教师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的基本流程,教学实践证明,优质提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摩擦力教案篇3

一、设计思想

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性素材,但摩擦力的生活经验也给摩擦力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反作用,所以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摩擦力,需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步骤,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使之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实验边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每两人一组)准备好随堂实验器材,使学生在教学提纲和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开展带有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顺利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2.贯彻启发原则,培养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攀登。教学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具体可通过设疑、激疑、点拨、引导、拓展等手段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由浅入深,多设计“台阶式”的系列问题,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动机。如摩擦力的概念教学,可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实验,分析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再对生活中的摩擦力进行分类,在这种前提下,利用例题、练习等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摩擦力知识。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努力完成以下三大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

例如,在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数有关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各小组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再由各小组的代表发言,提出猜想。如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如粗糙程度、材料)有关;有的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有关等等,教师可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针对性罗列,根据罗列的各种猜想与学生一起分析设计验证每一种猜想的实验方案,比较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新课程《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内容,该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之所以认为高中物理难学,主要原因是受力分析不到位,而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它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基石”,所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要把它放在一个较高的教学层面上来对待,及时解析摩擦力的难点疑点。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是静摩擦,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应当设计成一节科学探究课,把教材中的一课时内容分为二课时,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实践得出真知的重要性,形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由于地区、学校的差异性较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现象)的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工作,也应当对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等情况有所了解,让学生在懂得比较的前提下,对已有的知识与概念进行迁移,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内化”。

本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初中摩擦力知识掌握得不尽如人意,对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但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交流与合作等能力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摩擦力教案篇4

1误区一:弹簧测力计的水平使用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一节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案例.实验原理是通过控制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使得拉力与摩擦力平衡,通过盒式弹簧测力计中的示数显示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尽管实验做了相应的改进――把盒式弹簧测力计的动态测量转化为静态测量,仍然不能避免其指针与外壳之间的摩擦.由此可见,盒式(或圆筒)测力计并不十分适合水平使用.

解决方案

采用力的传感器.传感器是数字化信息技术(DIS)中的一部分.其中传感器起到收集数据的作用,收集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后经多媒体展示.改进后的实验采用固定传感器,拖动底下的接触面的方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此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盒式测力计的摩擦问题还能够反映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过程.开始用较小的力拖动接触面,没拖动,传感器中反映出来的是静摩擦的大小.再逐渐增大拖动的力,直到被拖动过程中,观察图像可以发现两个重要结论:静摩擦力随外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会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2误区二:弹簧测力计的倒置使用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探究滑轮作用”一节中的活动2探究定滑轮的特点中倒挂使用盒式弹簧测力计.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也两次出现了盒式弹簧测力计的倒置使用.倒置使用会出现弹簧测力计显示示数与钩码总重有偏差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弹簧倒置使用没有调零.盒式的倒置调零问题要分两种情形:情形一既可以拉伸有可压缩的弹簧测力计可以倒置调零;情形二普通弹簧测力计用互挂的方式调零.但是不管如何调零,“倒置使用”始终违背了盒式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式”.

解决方案

换用圆盘测力计.圆盘测力计的中心由齿轮和齿条咬合两边由两个弹簧扯住两头,如图2所示.

这样的结构使得圆盘测力计不仅可以测拉力的大小而且可以测压力的大小.同时圆盘测力计弥补了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上的不足,它可以在各个方向使用.

3误区三:弹簧测力计的倾斜使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3.4中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中,首先用两个盒式测力计分别向两边斜向下拉皮筋,再换用一个盒式测力计向下拉到同样的位置.由于之前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后面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认为前面两个力的合力就是后面那一个力,如图3所示.这种方法需要倾斜方向调零,同时实验过程中摩擦不可避免.同样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以下收集两种解决方案:方案一换用圆盘测力计.按照之前的思路,圆盘测力计在任意方向上使用,即可以尝试用圆盘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如图4所示.这种方法还可以验证三角形定则,或演示一些“三角架平衡”的合成分解实例.方案2现在已经有制作好的DISLab力的合成分解实验器,如图5所示,可以直接使用,操作简便.只是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清楚认识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提倡使用.

摩擦力教案篇5

论文摘要:在机械专业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务实作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背景,以“摩擦”一课为例,结合自身的理解,详细分析、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流程.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的重要精神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重要意见,并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合职业教育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形成以主题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重构教学主体的行为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尤其适合新知识或新技能的学习.本文以机械专业课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摩擦”为例,探讨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

1任务提出

要使任务驱动教学取得成功,教师首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实例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处理,实例选取原则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实例应具有相关性、综合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相关性是指实例应与已学知识紧密关联;综合性是指实例应涉及本课程或相关课程,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典型性是指实例应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结合;趣味性是指实例应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摩擦”一课以“砖块的烦恼”提出问题,为了增加直观性与趣味性实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将砖块拟人化,提问:“假如我是一块砖,重120n,手指最多能出400n力,谁能告诉我我会不会掉下去?”

2任务分解

任务提出后教师需要针对学情对具体任务进行分解,把一个综合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段、分层分析讨论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教师在此环节中起着关键作角,依据任务分解出的小问题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利于学生各个击破,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对学习的更大兴趣.

“摩擦”一课先把任务分为两阶段,再在每阶段中将任务进一步分层.第一阶段为知识积累部分,提出3个问题,主要是为分析、解决任务做必要的准备,学生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第二阶段为任务分析部分,提出2个问题和1个指导性建议,有了第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基础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协作活动比如分组讨论等形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2.1第一阶段知识积累部分

(1)提问:①什么是摩擦力?②有哪些摩擦力?

此部分可称其为知识积累1,特点是以学生原有知识为主,需要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将其系统化.

第一问意在唤起学生对摩擦知识的记忆,通过引导学生例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归纳出摩擦力的确切概念.第二问意在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摩擦力归类总结:摩擦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又分为静滑动摩擦和动滑动摩擦.

(2)提问:8如何区分滑动摩擦各阶段?

此部分可称其为知识积累2,特点是在学生复习巩固原有摩擦知识基础上,生长新知识-—滑动摩擦力辨析.这是一个同化过程,学生把外界环境中的新的信息纳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

具体教学手段可以采用实验方式,通过让学生亲手尝试一个简单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重量为g的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绳子一端与重物a相连,另一端与装粉笔头的空盒相连,逐渐增加盒内粉笔重量,见图1.通过简单讨论与总结学生很容易掌握滑动摩擦三阶段,即滑动摩擦力用平衡方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用,fmx求解;动滑动摩擦力用f求解.

2.2第二阶段任务分析部分

完成了理论知识的积累,接下来就可以对具体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可以采用分组形式,教师此时主要负责引导、协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尝试自我发展.这是一个顺应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中的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改造,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WwW.133229.Com

(1)提问:如何对任务进行力学抽象?

此问对整个任务能否顺利解决非常关键,对实例进行力学抽象或是数学建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学生各年级各阶段不间断的培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轻言放弃.在刚开始训练阶段教师要加大参与程度,待学生慢慢掌握一定的方法、经验之后再逐渐抽身,改参与为协助.“摩擦”一课中让各组充分讨论后,先在此引导学生进行一下阶段分析总结,然后再继续进行,各组最后归纳总结出来力学抽象条件为:已知g=150n,f=400n,uz=0.3,c=0.25.试判断状态,并求摩擦力.模型如下图2所示.至此,一项现实任务转变成了一个习题,任务得到了大大的简化,学生自信心得到了鼓励,此时再激励学生一鼓作气,按最后两问继续分析讨论此题的解决方案,争取完全解决问题.

(2)提问:任务中出现的摩擦力属于哪个类型,怎么要求?

(3)建议:能否采用假设推理方法,假设砖块静止,然后进行推理.

师生共同讨论攻克了问题难点后,教师进一步放手,在最后的一问一议中,更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在组内之间的交流为主体,促成学生间共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共享群体的思维和智慧,最后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

3任务解决

其实任务解决是一个过程,很多小任务的解决可以在任务分解分析各阶段各层次中灵活穿插,这样可以逐步减轻学生压力,渐渐增强学生自信心.此处的任务解决是对整个任务而言的.各组组内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尝试各种解题思路后,让每组选取一种组内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实施,教师只需在组内实施具体方案碰到疑点时加以点拨,而实际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承担.在限定时间结束后,教师指导各组进行成果展示,并让各组派选代表对方案以及实施过程进行解说,让学生自己分析对比各组工作表现,期间应及时表扬学生解题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对于有明确结论性的任务,教师还需在分析、对比各组方案与实施过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此类问题解决思路,形成新的经验.

“摩擦”一课就在分析、对比各组解题方案和实施过程后,选取最优的解题思路和实施方案,并将此介绍给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让其成为学生新的经验.此过程可以采用板书推导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含有公式、计算在内的理论推导,尤其适合板书,教学效果明显.任务具体解决过程分为3个阶段,板书推导如下:

此致,本课堂任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此时可以进一步归纳此类任务特点,以便学生形成新的经验,实际上该任务属于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题方法非常典型,可以续解题后归纳总结成方法论.

(4)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题方法.

4评价标准

完成任务后,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果说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话,那么评价体系的优化是机械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保障.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叫.本文仅介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部分,笔者建议采用“三评原则”,即教师评价、组内评价(或称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给出学生的综合评定结果,三者比例可以灵活掌握.这种评价标准打破了“一卷定成绩”的传统局面,能够准确的、客观的实现对学生全面质量的考查,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摩擦力教案篇6

关键词:物理教学;摩擦力;临界点

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摩擦力的性质、方向、大小会发生突变,摩擦力也发生突变,而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解决摩擦力的突变问题的切入点是对其突变点的分析与判断,分析判断并找出发生突变的临界条件即摩擦力突变前后的分界点,再利用相应的规律分别对突变前后进行分析求解,具体问题中可通过“过程分析法”和“特殊位置法”求解。其常见的类型分为以下两种:

一、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趋势。当静摩擦力为零的状态是方向发生变化的临界状态;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

【典题例证】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1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摩擦力Ff随角度?琢的变化图像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深度剖析】当夹角?琢=0时,木块与木板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故不受摩擦力。当木板开始转动时,由于重力沿木板向下分力的物块有相对的运动趋势,故受到静摩擦力,方向沿木板向上,由平衡条件可得;Ff静=μmgsin?琢,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随着?琢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琢角的增大,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着木板向上,Ff滑=μmgcos?琢,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随着?琢角的增大而减小,当?琢=■时,滑动摩擦力减为0。值得注意的是题中无特殊说明,一般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答案选C。

二、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因此两物体的速度达到相同时,或者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变为相对静止时,滑动摩擦力可能突变为0,或突变为静止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发生突变。

【典题例证】如图2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8,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3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 )

A.■ B.■

C.■ D.■

图3

【深度剖析】滑块沿斜面向上减速滑动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大小为Ff滑=M・FN=μmgcosθ=6.4N。由于μ>tanθ=0.75,故当滑块的速度减小到零时滑块静止在斜面上,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可知Ff静=μmgsinθ=6N,故答案选B。

以上为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常见类型,我们在用临界法解决摩擦力突变问题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滑动摩擦力突变时,常以μ>tanθ或μ

2.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但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

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等速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运动性质的分界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等速”这个临界状态。

总之,临界分析法在解决摩擦力突变问题时,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简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欣.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J].高中生,2004(15).

摩擦力教案篇7

关键词:问题;引导;探究;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5-0072-3

1 引 言

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物质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石,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在教学现实中,由于学生实验能力、思维水平的不足,造成实验教学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摆在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是初中物理教师一直努力突破的教学难题之一。只有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实验的物理教学基础性地位方能体现出来,也才能够为物理教学服务。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可以有很多改善的方法,比如: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加生生和师生合作互动等,但实验教学难点突破的关键在于学生要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等背后的原因。为此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任务驱动,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投入课堂,通过思考搞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背后隐藏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从问题引导猜想、理解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分析、改良实验等多个方面说明问题引导下的实验探究教学。

2 问题引导理解原理培养物理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的理解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十分重要,只有理解了实验原理学生才可能掌握实验,才能做到实验原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改变了填鸭式灌输实验原理的做法,有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以问题为驱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能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明白“是什么”,更清楚“为什么”,理清了实验的逻辑,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本实验中如何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利用了什么原理?实验操作的关键点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明白实验中,要测摩擦力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但是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需要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把摩擦力的测量转化为拉力的测量。实验中最关键的操作是要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 问题驱动引导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方面的要素。具体指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3.1 问题引导猜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方法的习得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物理知识本身,若干年后,学生忘记了物理知识,但是物理方法却依然在不经意之间就用到,即学生所习得的物理方法将会成为学生的缄默知识。故而,实验教学中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猜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物理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首先学生要知道需要探究摩擦力与哪些量之间的关系,这就要需要学生进行猜想。为了不让学生胡思乱想,可设计如下情景:

1.到了小组换座位的时候,当你推桌子时,桌子越重,推桌子感觉越费劲还是越轻松?

2.推着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走,地面越粗糙感觉越费劲还是越轻松?

接着追问,通过以上例子,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梳理学生的猜想,分析后确定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2 问题引导实验器材选择

实验器材的合理选择是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前提。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要学生思考需要什么器材,为什么要用这个器材,还可以用什么器材?问题驱动下的思考避免死记硬背实验器材的机械学习,对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学生通过猜想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毫Υ笮 ⒔哟ッ娴拇植诔潭扔泄亍K以,实验中需要测出摩擦力、需要改变压力、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器材的选取环节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测摩擦力的大小需要什么器材?如何增大物体与接触面的压力?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思考,学生知道:要测摩擦力需要弹簧测力计,要改变压力大小需要有配重的物体(如:钩码),需要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需要有不同的接触面(具体做法是在长木板上垫毛巾、玻璃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后实验器材的选择便水到渠成。

3.3 问题引导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机械地往后做,不清楚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是短暂的,即使记住了学生也不会融会贯通,更不能把实验中的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探究中,这样的实验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通过问题驱动思考,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背后的道理、逻辑,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验方法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操作步骤。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控制变量法后,可追问如下问题: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的压力等于多少?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改变什么?如何改变?保持什么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P系,应该改变什么?如何改变?保持什么不变?通过问题的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如下操作步骤:

1.测量摩擦力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使其在水平木板上沿水平方向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二力平衡容易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保持接触面不变,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将钩码添加到木块上,重复步骤1。添加不同质量的钩码,多做几次。

3.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保持正压力不变(不增加或减少木块上的钩码质量),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将毛巾铺放到木板上,再重复步骤1。

(2)将玻璃铺放到木板上,再重复步骤1。

3.4 问题引导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结论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得出结论,是一个探究实验的收官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中,不能做完实验之后教师包办代替分析得出结论。只有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实验才算成功,也才能在数据分析中习得数据处理的方法,也会对实验结论记忆深刻,这样实验探究才算有意义。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留白,把思考、分析的机会和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智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乐意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设置如下问题: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与你的小伙伴分享交流,看看各自的优劣,并改善。经过学生的独立设计、同伴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呈现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如表1)。

4 问题引导改良实验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实验探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就本实验而言,实验中最难、最关键的操作就是图1中做到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做不到二力平衡就不成立,摩擦力大小就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为了降低操作的难度,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良。为此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本实验中最难的操作是什么?为何?怎样才能保证摩擦力与弹簧秤的拉力相等呢?二力平衡除了物体做匀速运动还可以是物体处于什么状态?你觉得如何改进实验,可保证实验数据更准确?经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也满足二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可以把木块用弹簧秤拉住保持静止,然后把木板从下面抽出,得出图2的改良方案。实事求是地评估原来的方案,并提出改进方案,有效渗透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宪魁,李晓林,阴瑞华.物理学方法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79.

摩擦力教案篇8

[关键词]滑动摩擦力 探党性教学 反思

[情景描述]

这是一节学生课堂探究活动,学生在这节课内完整地经历了七个探究步骤。若使实验探究的结论有效就必须有目的地控制变量,因此在设计实验和操作过程中控制变量是关键。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出现的―个困难点是如何测摩擦力,需要教师的指点。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科学课上,教师首先播放一段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推出的冰壶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滑到终点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脚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

师:它们的运动最终都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

生:存在摩擦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得出滑动摩擦的概念。

师:你是否感受到过滑动摩擦力的存在?

学生回答出各种情况,教师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小活动(让全班同学试一试):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再试一试;让学生用手在衣服上蹭―蹭体会手的感觉;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

师:从录像中的现象和活动中你还想知道什么与滑动摩擦有关的问题?

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的小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内心深处感到物理就在身边。通过观察和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意识到滑动摩擦的存在。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的逐步引导、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会逐渐提高。

2.猜想与假设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将你的猜想说出来,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生: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太小有关,提出这种猜想的基础是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而接触面有粗糙的程度、面积的大小。生活中的经验是在光滑的冰面上比在一般的地面上拉动物体要容易。

生: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猜想的基础是滑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大有小。

生: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猜想的基础是生活经验中擦黑板时,越是用力按板擦,板擦在黑板上滑动越费力。

生: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材料有关,猜想的基础是冬天可以在冰面上滑行,在地面上却不行。

师:同学们能想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材料有关,这很好,因为在不同材料的接触面上我们确实有这样的体验。当材料改变时显著改变的是粗糙程度,所以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主要因素,材料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下探究完成。

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比较,形成假设。猜想是有依据的,不是盲目地瞎想。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猜想,而且要提示学生从科学事实和生活经验找依据,并强化这种意识。

学生猜想时会想到很多情况,这些情况不一定没有道理,有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所研究的问题起主要作用;有的则是次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忽略的。学生能想到滑动摩擦力与材料、物体重力、运动快慢等有关,这是很了不起的。教师应当予以大力鼓励,并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但是也要给学生讲清楚本节课我们不进行研究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课下继续完成探究活动。课堂探究毕竟还受知识目标的限制。

师:请同学们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我们所提出的假设,作为下一步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生:(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将猜想的内容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形成假设,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师:请同学们讨论如何采用刚才实验研究提出的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

师:你们认为实验操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实验中应解决的问题: (1)如何测量摩擦力?(2)选用什么器材能分别保证控制变量法的正确实施?

师:你们是如何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

生:测量摩擦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师:补充一点,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匀速,否则摩擦力的大小不等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一点,需要在以后学习中才能解释。

生:实验中我们想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面积大小的关系,为了实验结果能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我们准备用同一个木块,第一次把它放在水平玻璃表面上,第二次放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同一个木块保证了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大小不变。

师:(及时鼓励)这名同学在设计时注意了控制变量的问题,这才能使实验结果说明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以及确定有什么样的关系。

师:其他两个问题如何进行实验呢?

生: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我们采用一个术块和一个钩码,让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另一次,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再次匀速拉动。记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生:研究与接触面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我们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次摞起来,另一次平铺在桌面上,两次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录数据。

师:请同学们发表看法,你是否同意他们的实验设计?他们是否还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生:(回答略)

师:由于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的作用,为保证拉力水平,拉动木块时手要握住测力计的外壳;拉木块时尽可能匀速,指针不要颤动。

在探究影响磨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教材中已提示要匀速拉动木块,但学生并不清楚匀速时摩擦力等于拉力,用拉力反映摩擦力的原因可不向学生解释,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但要让学生清楚有这样的要求,不能随意。在学生交流之后,针对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实验操作或结论的问题,教师给予必要指导。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主要是把形成的假设从操作的角度具体化,考虑更多的是每一个操作的结果是否能够说明假设的问题。比如在这个问题中,几个因素同时改变,你如何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必须注意的“控制变量”的方法。根据这节课中学生回答的情况看,教师对这方面有过

具体的训练,学生具有变量控制的意识、物理量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意识,这对学生制定探究计划是很必要的。无论在哪个探究过程中,都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之间交流实验探究计划,可以深化对该探究问题的认识。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讨论,修正完善自己的探究计划,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之后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的操作内容: (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记录表格由学生自己设计,形式可能不同(本文略)。

5.分析与论证

本组同学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6.交流结论

几组学生代表展示本组实验的记录表格及介绍各自的结论。

总结得出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无关。

学生展示研究结果,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引导,最后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本节课所应完成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

7.评估

师:请同学们反思实验设计思想及实验过程,我们所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是否重新思考了实验的一些内容?存在哪些疑惑?

生:在拉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匀速?如何能更好地保证匀速?

生:滑动摩擦力是否还和其他因素有关?

生:所用接触材料的有限性是否会影响到结论的正确性?

师:同学们的思考都是很有价值的,希望课外能继续研究。本节课研究的是定性的结论,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外继续探究定量的关系以及我们新发现的问题。   评估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设计的一个环节,咀评估的过程会使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和认识问题,这将促进学生用严谨的态度来进行科学探究。

8.交流与合作

完成实验后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验报告。再叫几个小组代表报告实验的有关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听取其他同学的提问并做出正确的解答。

[案例反思]

我们认为这是一次较好的反映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探究性教学案例。

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所想、所思、所做的既不是沿教师既定的轨道进行,也不是照搬书本的方法去做,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教师只是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成为探究的合作者和鼓励者。教师适时、必要地介入,促进了探究的深入与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探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介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确保探究向纵深发展。

其次重视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再由学生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归纳出结论和规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在教学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往往会进发出创新的火花,从而产生对所探究实验对象的深层科学认知。我们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建构,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真正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昊晓彬《“材料保温性能”探究性教学的尝试》(《中学物理》[J]2005.11)

2.张行涛张卫勇《“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法(中学卷中)》[J]开明出版社P916-921)

上一篇:三字经教案范文 下一篇:苏武传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