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科幻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9 16:54:25

战役科幻作文

战役科幻作文篇1

一、优化课题内容,激活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先播放一组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现实镜头,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后因势利导播放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和创设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历史思想教育。

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的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了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这样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三、灵活运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能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了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了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我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了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了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灵活处理巩固小结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始有终。一节新课刚学完,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肤浅,掌握的知识是零星的、散乱的,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能把握历史线索、弄清知识结构,当然看不清这课历史“庐山”的真面目。为了学有所得,加深学生印象,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结构,我在讲完新课的内容后,会再将学生掌握的感性材料通过内在联系上升到理性认识,构成事物的整体结构。这一小结环节的完成就需要借助于电教媒体,通过其直观形象、灵活多变、声情并茂的方式再展示出来。如课堂小结《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结合提问:(1) 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美国霸权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战役科幻作文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 媒体 教学

教了多年的历史,感觉教历史好。特别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在课堂上欣赏了美妙的音乐,观看了电影、电视、录相剪辑,观察了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他们那种欢悦的表情令我陶醉,我经常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他们不断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来让学生们学得更快乐,学得更好。如何优化电教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一大问题。

一、优化课题内容,激活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先播放一组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现实镜头,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后因势利导播放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地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和创设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

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灵活运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灵活处理巩固小结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

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始有终。一节新课刚学完,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肤浅,掌握的知识是零星的、散乱的,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能把握历史线索,弄清知识结构,当然看不清这课历史“庐山”的真面目。为了学有所得,加深学生印象,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结构,我在讲完新课的内容后,再将学生掌握的感性材料,通过内在联系,上升到理性认识,构成事物的整体结构。这一小结环节的完成就需要借助于电教媒体,通过其直观形象、灵活多变、声情并茂的方式,再展示出来。如课堂小结《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结合提问:(1) 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 美国霸权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历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应注意历史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电教手段,准确把握电教使用的最佳时机,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课看作“豆芽儿学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加之这类学科的学习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这些都给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中怎样避免或消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呢?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电教媒体教学是消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战役科幻作文篇3

1、妹抖:是日语女仆的发音,妹抖是由英语女佣这个词转化而来。在日本次文化中是对源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女性仆役的特称。日本对于女仆的理解是有地位的人家里的被使用者;

2、呆毛:是日本动漫画人物的特征之一,是指头上多出的一撮突出翘起的头发。在近年来许多人物的设定都画成加一撮阿呆毛,是萌的要素之一;

3、猫耳娘:拥有猫耳、尾巴、肉球等猫特征的女孩。可能是Cosplay的人类女孩,或是兽人、外星人,在奇幻或科幻的次文化族群经常出现;

4、兵器娘:是指将军事武器如飞机、 船舰、战车等跟美少女结合创造出的产物,通常是美少女穿著代表兵器的铠甲,除了现实中出现的军武外,机动战士系列的也是创作题材的大宗;

5、幼驯染:在日文中的幼驯染指的是从小玩在一起的朋友,因在日本动画、漫画甚至文学作品中幼驯染相恋的故事极受欢迎,所以通常翻作青梅竹马。

战役科幻作文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历史新课标教学效果

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渗透到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给历史教学提供了方便,又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希望和活力,使课堂教学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由单项到多项的转变,设置历史情境来呈现生动、真实、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它能运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来展示历史风云变幻、精美精彩瞬间,让学生爱看,也爱听,更爱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结合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 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知识的动力。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应试教育时代的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教师偶尔也带一幅挂图,从视觉上也是一种静态的感觉达不到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可以发挥运用它的动画、声音、色彩、图像等效果,能穿越时空,再现历史情境,能把悠久、陌生、抽象的历史史实拉近距离,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新奇、醒目的视听感觉刺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大增。例如学习《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可制作动态多媒体历史地图,将美军进攻方向与中朝军民反击美军的路线图标示出来,剪辑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影片中的有关片段,投放到屏幕上,这样多媒体技术为历史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使历史课堂化静为动,让死的历史真正“活”起来,增强了教学的视觉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的特点,课前教师做好充分备课准备,通过网络下载或从资源库里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本节课的历史教学需要,课前做好各种备课预案准备,教学过程就省时省力,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学习《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中的文艺复兴,内容涉及到欧洲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果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或几幅图片显得课堂有点干瘪,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我就在网上或教学资源库里的资料,选取有关的材料,制成教学课件,在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将她的画像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从欣赏美的角度作简要语言描述。这幅画体现出文艺复兴的精髓――人文主义色彩,更能体现出和谐之美的内涵。再如讲到新航路的开辟时,把新航路开辟中的四位航海家的事迹,制成表格,利用幻灯投到屏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把事前准备好的有关四位航海家的伟大事迹和有关的电影资料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亲自感受当时的艰难困苦及非常危险的冒险精神。

三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过去死的东西变成活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单靠三寸不烂之舌是无济于事的,即使你讲的口干舌燥,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借助多媒体优势,将教材中某些静态图变为动态图,剪辑有关的影视画面,配上恰当的解说词,把不能再现的历史“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色、形多种信息刺激学生,激发兴趣,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战略大决战》中的“三大战役”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利用电脑绘图,将三大战役作战地图分别制作于电脑中,把敌我双方静止的攻防线路变成动态线路,同时将电影《三大战役》与教材有关的画面剪辑下来存放于录像中制成课件,在讲解到战役具体作战时,利用电脑演示攻防线路,播放相关画面,画面上士兵面对人民的强大攻势,高昂的士气,个个神情沮丧,毫无斗志,人人弃城而逃,仓惶投降,同学们神情激昂,奋袖出臂,仿佛自己也要俘虏几个敌人才过瘾。学生纷纷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互动气氛活跃,学生兴趣大增,记忆效果十分明显。

四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

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新课标中有许多爱国主义素材,这些素材已经是过去的属于“静”的历史原型材料,单纯依靠教师语言描述,缺乏情景渲染,牵强附会,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借助多媒体声像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历史情境,真实再现历史,增强历史真实感,让学生体验亲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熏陶,加深内心体验,引起情感价值观的共鸣,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剪辑影片《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战役的片段,边学习边穿插讲课需要的镜头,当讲到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相遇,遭到日舰袭击的情景时,把剪辑下来的有关黄海海战的片段放给学生看,激起了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也对清政府腐败无能感到无比愤怒,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促进了历史教学课改的发展,为历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达到了师生互动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制作历史课件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以达到最佳辅助历史教学的效果,方可体现出多媒体历史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历史新课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八上、八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课程改革与发展山东教育厅师范处组编北京出版社

[4]《当代教育新理念》山东教育厅师范处组编北京出版社

战役科幻作文篇5

说起对波尔先生的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的坚强与好学。尽管他晚年时常生病,却学会了用博客,书写着过去70余年的科幻界掌故——科幻作家的快乐人生在这里能略知一二。

弗雷德里克·波尔,1919年11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他10岁就酷爱科幻,喜读当时被戏称为“破纸团”的科幻杂志——因为使用劣质纸张印刷。这样的阅读倾向,让波尔更愿将精力用在天马行空的思考而非课堂,高中未毕业就辍学。20世纪30年代,波尔参与筹建了著名的纽约科幻俱乐部,与许多未来的著名科幻作家或科幻文学编辑建立起深厚友谊。

此时的波尔偶有创作,作品总体来说还未呈现出更深沉和丰富的内涵。“二战”中,波尔参军并在意大利服役,战后进入广告行业,亲身感受到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及其弊端,这成为他之后许多经典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波尔对科幻领域的贡献远超多数科幻作家,他还是著名科幻编辑、代言人、作家经理人。从19岁起就主编两份重要的科幻期刊,为打造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贡献力量,助力许多科幻作家推出成名作。他主持的两份杂志,每月各有区区405美元的预算,为了保本,篇幅只能限定在4.5万字。但因为对科幻的热爱,波尔快乐而艰难地坚守着,有时为节省资金,不得不亲自执笔大量文章。

20世纪40年代,科幻小说开始广受瞩目,也得到应有的尊重,波尔的资源与特长,让他适时地成为联系科幻作家和主流出版商的纽带。人们因而认为,仅凭波尔的编辑才能,便足以获得美国科幻界任何大奖。但他的事业不止于此,还担任科幻演讲家,到各个行业作有关未来的报告,成为科幻领域的权威代言人。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我时常从美国各大报刊读到他对科幻的推介,言语朴实,内容精到。

有一些时候,波尔尝试离开“空谈”进入“实操”,他做过广告,还成功地替诸如阿西莫夫这样的作者当过。20世纪50年代,他的人生进入作家轨道,表现出普通写作者难以企及的刻苦精神。他长久保持原创工作,每天必定写够四页才作罢。由于不懈努力且对未来充满激情,在随后近60年中,创造出许多成功的传奇。

谈波尔的科幻作品,首推1953年的反乌托邦小说《太空商人》。这一根据作者的广告商经历撰写的故事,成功描述了资本主义的领地被拓展到太空后发生的一切。此书被列入最早讥讽美国消费主义弊端的作品之一,可见波尔出手就不凡。接下来,他尝试与名家联手,C.M.考恩布鲁斯、莱斯特·德尔·雷伊、杰克·威廉森等当时的大腕,波尔与之合作均得心应手。其中有关海底世界的三部曲《海底探索》《海底舰队》和《海底城市》,表现出强烈的动作性,成就科幻小说走向情节小说的典范。

波尔出版于1976年的《人变火星人》(Man Plus),实为最早的赛博格(cyborg)小说之一。故事讲述美国宇航局对人进行多次手术以适合火星探险。但彻底切除生殖器也无法阻挡人们残留的爱情,人机混合体所面对的困境得到生动呈现,难怪小说很快获得美国科幻大奖“星云奖”。

次年,《通向宇宙之门》(Gateway)再次将太空探险和心灵探险合二为一,将科学带来的机会和危险水融。这一次,他包揽“雨果”“星云”和“坎贝尔”三项大奖。1979年,波尔的影响更是超出科幻界,凭借《杰姆星》(又译《星际争雄》)一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尽管成绩斐然,波尔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软肋。因为只是中学毕业,又从事处处与科学相关的创作,他很努力地自学。记得有一次波尔来京访问,我与他见面交谈后,临走时获赠一本他正在阅读的《科学》杂志。这令我不禁感慨万千——美国科幻作家读着这样的杂志写作,这和阅读《参考消息》科技版寻找灵感的我们,真的判若天壤。

除了私人友谊,我十分钦佩波尔先生,因为他是美国作家中,少数几个坚定相信且践行着科幻是一种全球文化主张的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波尔就曾到中国访问,在上海科技会堂向中国作家介绍美国科幻的发展,并期待中国人融入世界科幻家族。1991年的中国科幻,遇到了严重困难,波尔和查理·布朗、布理安·奥尔迪斯等人义无反顾地来到成都,参加了《科幻世界》举办的活动。1997年,波尔再度来华,第三次对中国科幻表示支持。幸运的是,在上述场合,我都见到了大师,获益良多。

战役科幻作文篇6

1999年,一部《黑客帝国》成就了科幻电影史上的一段神话。神秘惊险的黑客世界、计算机奴役人类的可怕“预言”、故事中暗藏的深刻哲学命题……这一切,追根溯源都来自加拿大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而最近,他的另外一部作品《新玫瑰旅馆》也被改编成了热门电影。这位科幻大师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经验?以下就是他在博客中的自述:

美国作家吉恩・沃尔夫曾经说过,父母双亡的孤儿就好比是沉没的亚特兰蒂斯岛中的一名幸存者。亚特兰蒂斯本拥有一系列的文明,但有一天这一切突然消失不见,只剩下你自己。我的故事也是一样,父亲在我6岁那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也在我18岁时突然去世。我知道,任何一个能有所成就的人都会在年少时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而我也不能幸免。

我出生于南卡罗莱纳州。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们经常搬家。有一次,父亲出差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他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噎到食物窒息而死,这之后,一切都变了。

母亲把我带回弗吉尼亚西南的小镇。尚未从父亲去世的阴影中恢复过来的我,觉得自己突然有种被放逐的感觉,而那或许就是我从事科幻小说创作最初的萌芽阶段。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内向、好学的普通少年,我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志。沉溺于一本本美国科幻小说作家传记中的我,正幻想着某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作家。

15岁时,我到了亚利桑那州一所私人学校就读。在那里,我开始构思我的第一位科幻人物:他不太像当时非常流行的美国惊悚、科幻小说家洛夫・卡福特小说中的主人公,而是来自一年前我看到过的一本文学著作带给我的灵感。我从未掩饰自己想要创作科幻小说的欲望,并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威廉・吉布森。由于整日沉溺于科幻小说的世界中,我总是感觉很压抑,内心矛盾复杂的感觉甚至无法用语言去准确形容。多年后,我的思想里逐渐出现了反主流文化。

在我18岁那年,母亲因意外不幸去世,而年轻的我必须再一次承受亲人离去的打击。我不得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转换自己的角色。当时,我惟有忍痛把科幻小说和其他一切在当时显得格外幼稚的东西抛到一边,去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可以用惨淡二字形容,科幻小说也被我彻底地抛到了一边。我被迫中途辍学,离开了学校;为了逃避兵役,我去了加拿大。虽然我对这个国家毫无了解,但我却在那里找到了自我。后来,我和一位温哥华女孩结了婚,并搬到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之后我继续以前被迫中断的学业,并终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学士学位。

1977年,我做了父亲。在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后,我重拾12岁那年就开始产生的写科幻小说的兴趣。在我看来,科幻小说并非胡编乱造、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谭;恰恰相反,它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与高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说过,科幻小说是在产业革命带来科技发展、使人们对未来产生好奇心以后才有的,而科幻小说家就是基于现实、凭借想象,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揭示”未来的“预言家”,如果走运,“预言”就能在某一天变为现实。我很走运,我在1984年完成的《神经漫游者》10年后居然变为了现实的电脑网络世界。

我当时的构思――或者说“预言”――是:在电脑屏幕中另有一个真实的空间,这一空间人们看不到,但知道它就在那儿。它是真实的活动领域。这个空间不仅可以包含人的思想,而且也包括人类制造的各种系统,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系统等等。《神经漫游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被我命名为“赛博空间”的特殊空间中。网络独行侠凯斯(小说主人公)受雇于神秘力量,奉命潜入跨国企业的信息中心窃取机密情报。他一方面参与信息大战;另一方面要查出幕后的神秘主使是谁……作为一个计算机牛仔,他能够使自己的神经系统挂上全球计算机网络,为了在赛博空间里竞争生存,他使用各种匪夷所思的人工智能与软件为自己服务。事实上,凯斯并不想主宰世界,他希望能超越肉体的束缚,逃避废墟般的现实世界,在赛博空间里自由翱翔。

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字眼,创造这个词的感觉就像是广告人的灵机一动,它是由控制论(cybernetics)和空间(space)两个词组合而成,表示媒体与高科技不断融合,最终淹没人类,把日常生活排斥在外的一种极端的延伸状况。有了这样一个我所描述的赛博空间,你可以从理论上完全把自己包裹在媒体中,可以不必再去关心周围实际上在发生着什么。

最后要说的是,我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名高科技狂热者。除了博客,人们很难从谷歌上搜索出其他有关我的有用信息;没有人相信,我的作品全部是用一台手动打字机完成的。我并不是排斥网络,但我觉得在网上冲浪太浪费时间。有人说,现如今不看电视的人比没有电子邮箱的人还要稀罕,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我用来看电视的时间太少了!不过,我有电子邮箱,只是没有将它告诉别人,我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写作。我想,我用来写作的时间和其他与我年龄相仿的人用来看电视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战役科幻作文篇7

从1927年电影《大都市》中第一个机器人玛丽亚开始,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层出不穷,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的热映,更是让人们真切的感受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机器人战争。

《变形金刚》系列影片中的擎天柱,带领一群汽车机器人为保护地球而与邪恶的霸天虎英勇作战,已成为最受人们追捧的机器人形象。

此外,《星球大战》、《机器人总动员》、《机器管家》、《环太平洋》、《机器人历险记》等等有关机器人的电影,除了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外,更激发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大脑:自动控制的程序

身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

动作:完成一定动作的能力

“机器人”一词的由来

机器人(Robot)一词最早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Robot”一词在捷克文中,原意为“劳役、苦工”,汉语音译为“罗伯特”。随着小说的发行,“机器人”一词也向全世界传播开来。

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于1942年在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创造,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且确保人类不受伤害;

第二法则:在不违背第一法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机器人并不神秘,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并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

机器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代的机器人是一种“遥控操作器”。

第二代的机器人是一种按人事先编好的程序对机器人进行控制,使其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操作的方式。

战役科幻作文篇8

幻想比探索早了半个多世纪

人们对火星人的想象最早源自何时?有据可查的是可能来自于一连串美丽的误会。1877年8月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雷利在观察火星时发现火星表面有许多线条状的东西。他用意大利语称之为“canali”(海峡、沟渠的意思),但是英文报刊在报道这一发现时,把canali错写成了canal(英语运河的意思)。1895年,美国天文学家洛厄尔出版了《火星》一书,描绘了火星表面的河道,认为这些河道是人力挖掘的。在书的结尾,洛厄尔断言:火星上似乎居住着智力发达的生物。尽管后来证实,这些“运河”只是一些干涸的峡谷。

这个美丽的错误,却为后世的科幻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19世纪末,关于火星的科幻作品大量涌现,比人们真正去探索火星早了半个多世纪。

火星人入侵地球

1938年万圣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世界大战》改编为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并别出心裁地利用新闻式的现场报道方式广播。一些美国人听到电台里传出“火星人已经入侵地球”的消息,信以为真,赶紧收拾细软,逃离家园。此后一项调查显示,约170万人相信这是真的新闻,120万人感到十分恐慌。直到节目最后,主持人才告知观众刚才播出的是一出科幻广播剧。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对火星人感到恐惧。不过彼时正值二战时期,人们本就脆弱得风声鹤唳,既然人类可以自相残杀,火星人赶来凑热闹也许也不足为奇。

在遍地开花的火星科幻作品中,火星人最常见的形象是“人类的假想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入侵地球,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而人类击败他们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比如以人类为食物的火星人,最后感染了地球上的病菌而全军覆没(《世界大战》);比如战无不胜的他们,因为听到老奶奶伤感的歌曲一个个爆头而亡(《火星人玩转地球》)。

当科幻遭遇现实

不得不说科幻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探索火星的步伐,同时预言了人类科学的进步。“德国科幻小说之父”拉斯维茨1895年开始创作的《在两个行星上》,讲述一支火星人探险队在地球北极上空和地面建立了据点。这部科幻小说提到了光电感应器、反作用发动机、轨道站等后来才出现的技术。2000年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探索计划项目专家兼科幻小说家兰蒂斯博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长篇——《火星穿越》。其中对火星和太空技术的描写,就好像是20年后火星探测的报告。

与火星人谈恋爱

并不是所有火星人和火星文明都面目可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美国电视剧《火星叔叔马丁》中,马丁是一个可爱的火星人,因为飞船故障留在地球上。除了头顶长着天线外,他长得和邻家欧吉桑没什么两样。他会隐身,能读懂人的心思,还热衷于给人牵线做红娘,简直是宇宙和平的使者。

百年前的《火星公主》,讲述了一位美国大叔穿越到火星,经历了火星上两族相争的惨烈战斗,并与火星公主产生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虽然对于火星的想象略显幼稚,但与火星人谈恋爱这事儿,也体现了地球人对火星的美好幻想。

火星文明的兴衰

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的《猫城记》中描述“我”来到火星上发现他们也曾有过数万年的辉煌文明,但现在却是一致对内,自相残杀,最终导致了整个火星文明覆灭,“我”则黯然神伤地回到地球。结合当时的中国,这部科幻作品像写实主义一样契合现实。

金·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红火星》《绿火星》和《蓝火星》描绘了人类将如何改造火星。小说中有这么一场争论:环境保护主义者反对改造火星的计划,他们宁可保留过去那个荒凉的红色世界。虽然是科幻小说,但爱情与背叛,战争与和平,所有地球人的难题,在火星上也一样上演。科幻常常比现实更现实,这或许也是地球人向往火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为什么登陆火星如此之难?

火星不是个友好的地方。这里异常寒冷,多风,寸草不生,而且静得吓人,除了咆哮着的威胁着满怀希望的访客的沙尘暴之外,什么声音都听不到。火星有点像一位“怪客”,摆出了一系列恶意的障碍以挫败过去47年中被派去开展探索活动的探测机器人,而且,最终通常都是火星取胜。

自人类开始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的几十年来,火星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人类,人类总体上平均只有约四成的成功率——对于耗资数十亿美元和无数建设时间的任务来说这个比例不算高。人类一共向火星派出了17个着陆器,只有7个安全着陆,每一个的成功程度都有所区别。美国航天局正在试图利用其新型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尝试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任务——第18次着陆。火星探测者们坎坷的历史令人们备感压力。

令某种东西在另一个世界着陆,无论是什么东西,都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这个着陆地点非常遥远,而且异乎寻常的不友好。过去的登陆尝试证明了这一点。

人类的首次机械登陆尝试以失败告终,当时苏联的“火星2号”着陆器因为制动火箭没有点火而坠毁。1971年12月2日,“火星3号” 到达火星,首次在火星成功着陆——但是只维持了20多秒,之后就在布满尘埃的表面“宣告死亡”。在随后的几次任务中,苏联的探测器要么坠毁,要么在火星上彻底失踪。然后,美国的“海盗”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功。.

“海盗”号的任务包括一系列研究气象、拍摄全景照片、甚至寻找微生物的实验活动——事实上,围绕这些结果的辩论现在仍在继续。但是,就纯粹的登陆事实来说,它是成功的。

“海盗”号登陆后的10年中都没有探测器再去“拜访”火星。1997年7月4日,NASA的“火星探路者”号着陆器携带“旅居者”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并且在表面四处开展活动,这令科学家和公众颇为兴奋。

上一篇:医生科幻作文范文 下一篇:童年科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