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6 11:57:56

婚恋观调查报告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1

恋爱小白不再抢手 爱过更受欢迎

谈过几次恋爱、有几个前任这几乎是单身男女每次相亲都避免不了的问题,隐瞒到底、留给对方感情史一片空白的印象?还是从实招来、坦诚相待?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昔日的恋爱小白已不再受欢迎,有恋爱经验更加抢手。

在一项针对配偶恋爱史看法的调查中,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异。数据显示,相对于未婚男女来说,离异人群更不在意另一半的情史,且男性比女性更看得开。

对此,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对于另一半恋爱经验的态度反映了国人恋爱观的逐渐开放,以前男性可能都会有一种初恋情结,总是希望自己是对方的初恋,恋爱对象越单纯越好,但初恋成功的概率很低,张佳芮说,恋爱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大部分男女,只有经历过一两次恋爱,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理想中伴侣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他们更加需要找能彼此体谅包容的对象。

谈过恋爱的人才会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才会吸取以前恋爱的经验,在以后的恋爱和婚姻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懂得去呵护和珍惜另一半,来自江苏的张先生表示,自己跟女朋友在遇见彼此之前都经历过几段感情,我们彼此并不介意对方的感情史,现在感情很好,准备年内结婚。

离异女不care房车 未婚女公然要聘礼

来自福建的林先生跟女友相恋三年了,今年准备结婚,但谈起即将到来的婚礼,林先生却一脸惆怅, 本来去年就想结婚的,结果因为聘礼的问题耽搁了,女方不仅要求买房买车,还得按照老家的风俗,出一笔聘金和价格不菲的金银首饰作为陪嫁,我自己的经济能力无法担负这些,最后只能由父母出一部分钱,林先生无奈的告诉记者。

女方向男方要聘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像林先生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很常见,但据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报告显示,对于聘礼的问题,未婚女和离异女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数据显示,在对待结婚是否需要父母出钱的问题上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的看法大不相同,大部分离异男女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自己就可以搞定,其中94%的离异男性和84%的离异女性不关心或者不需要对方父母的补贴,但有近一半的未婚女性认为结婚这件事公婆当然要出钱,有13%的未婚女性觉得结婚需要公婆大放血。

离异女不care房车,未婚女却公然要聘礼?对此,张佳芮表示,这与双方的经济条件和情感的经历有关。离异女经历过一次婚姻,相比于未婚女,她们更加懂得婚姻的重要性,对于再一次的选择,她们对物质的要求不会那么高,相反的,会更加注重其他的软性条件,比如对方的性格、双方的兴趣爱好等,而对于未婚女来说,房子车子是婚姻安全感的来源之一,特别是在高压的生活和同龄人的相互比较之下,结婚买房买车已经成了一种潮流,这让很多未婚女性在潜意识会认为,结婚找公婆要聘礼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自己挣的钱根本就担负不起一个家庭的支出,公婆一直在催婚,那就只能由他们出钱来办婚礼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王小姐说道。

婚前同居不再新鲜 再婚要求先试婚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鲜事,但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对婚前同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对于离异男来说,在婚前试婚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据世纪佳缘婚恋报告显示,离异女性比未婚妹子更能接受婚前同居,77%的离异女性愿意尝试婚前同居试婚,未婚女性的这一比例只有64%,还有34%的未婚女性表示没结婚怎么能住到一起而坚持婚前试婚的离异女性和未婚女性只占到3%和2%,婚前同居这件事,普遍来说,女性比男性更谨慎、接受程度更低。

而超80%的男性接受婚前同居试婚,而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男性则认为婚前试婚很有必要,有12%的离异男表示不试婚怎么行,试婚成许多离异男再婚的必修课。

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在情侣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婚前同居试婚有一定的必要,因为恋爱不像婚姻,恋爱时,双方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对方面前,但爱情最终都要走进婚姻,婚姻远远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婚姻更多的是两人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磨合,恋爱中觉得是小问题,当上升为两个家庭时就是大问题了,所以情侣在婚前同居试婚有一定的必要,提前模拟婚后生活有助于情侣更清楚彼此到底适不适合一起生活。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的失败,所以再婚会比未婚男女更加谨慎,顾虑也会比较多,婚期试婚对于离异人群来说显得更为必要,张佳芮说。

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就是因为结婚之后发现两人在生活习惯各方面很难调和,小矛盾慢慢积累,最终导致了离婚,32岁的王女士说道,现在再找结婚对象会考虑婚前试婚,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这样会比较放心。

单身男女梯度择偶 男人爱小个性 女神不吃香

光彩照人的女神和有点小个性的可爱女孩,谁才是最受欢迎的结婚对象?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报告显示,在对结婚对象的选择上,男女的差异很大。

48%的未婚男性希望找到有点小个性的女朋友,38% 的则表示普普通通就好,离异男性在择偶上与未婚男有一定的差异,找个有个性的女朋友和普通的女朋友的比例,离异男均占比38%,相反的,选择各方面都优秀的女神做女朋友的比例却最低,未婚男仅有9%,离异男占比10%。在择偶上,男人普遍青睐有点小个性的异性,女神反倒不吃香。

张佳芮表示,在中国,男女择偶都是梯度择偶,差异大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与男女的角色分工不同有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但女性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主导,所以男性倾向于选择小个性的普通女孩,这样婚姻生活既不乏味也能有一个靠谱、稳定的后方。女性则相反,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总希望在恋爱和婚姻中找到安全感,所以有闪光点、各方面优秀的男士更受女孩的欢迎。

女神适合远远的欣赏,真正一起生活的还是希望找一个比较靠谱和稳定的女孩,当然性格好,有点个性、有点可爱的女孩更好,28岁沈阳小伙在谈到对结婚对象的选择时说道。

单亲家庭择偶难? 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对象是单亲家庭

据世纪佳缘婚恋观报告显示,在对待另一半是单亲家庭的问题上,男女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对方是单亲家庭,且离异人群对单亲家庭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未婚人群。

有87%的离异男和74%的未婚男能够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但女性的这一比例要低于男性,仅有74%的离异女和50%的未婚女可以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近一半的女性介意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

男朋友是单亲家庭的话,我们结婚以后就需要跟婆婆在一起生活,我很担心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来自山西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不接受单亲家庭的女性主要是不想跟婆婆一块住。

婆媳关系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来自世纪佳缘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结婚后是否愿意跟对方父母住一起的问题上,有超过60%的女性直接拒绝,有80%的女性表示这个问题需要慎重的考虑,可见婆媳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学问。

未婚女性介意配偶是单亲家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张佳芮说,一方面是害怕跟婆婆相处,担心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在潜意识里会担心,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受自己家庭的影响,可能在婚恋观、家庭观等方面,相对于正常家庭会有所缺陷。但其实成长在单亲家庭的配偶,由于自己所受的伤害,可能会更加懂得珍惜婚姻和家庭,会更有责任感。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2

电影《咱们结婚吧》中,4位银屏女神抢获不少男士的芳心,但实际上,女神真那么受欢迎吗?近日,世纪佳缘了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其中,一项调查显示,有点小个性的女孩更受男性欢迎。

报告显示,48%的未婚男性希望找到有点小个性的女朋友,38% 的则表示普普通通就好。相反地,选择各方面都优秀的女神做女朋友的比例却最低,未婚男仅有9%,离异男占比10%。在择偶上,男人普遍青睐有点小个性的异性,女神反倒不吃香。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3

择偶时最看重性格脾气

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的婚姻比较幸福,很不同意只占8%。同时,56.6%的受访者把父母之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父母的教育水平作为考察对方家庭的重点因素。

调查显示,女性最愿意嫁的人依次为有潜在发展空间的人(占57.9%)、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占26.9%),想嫁富二代的还不到一成(占8.6%)。调查还显示,67.2%的人不同意可以和一个自己不喜欢但非常有钱的人恋爱结婚的说法。此外,近七成人不认同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婚恋观。

青年文化宫相关负责人认为,这说明了其实大多数人在婚恋问题上更期待两情相悦,宁愿接受有情饮水饱,也不愿将钱视为择偶的主要标准。

可接受婚前性行为的人不到四成

在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广州地区的青年又有何想法?调查显示,对于婚前性行为,36.3%的受访者认为可接受,20.1%认为不能接受,43.6%表示会视情况而定。

若配偶出轨,近半数人会冷静沟通

广州青年在面对配偶出轨时会如何处理?调查发现,对于配偶出轨的处理方式,选择冷静沟通,找出原因再说的受访者最多,达49.9%,其中女性要比男性高5个百分点;选择立即分手的也不少,占37.6%,只有6%的人选择跟踪,找出证据再说。

近两成人接受裸婚

面对现有居高不下的房价,广州青年是否要先有房再结婚呢?调查显示,近两成人愿意选择无车、无房、无存款的裸婚,不接受的占32.1%,视情况而定的占45.5%。

调查还显示,在认为男性具备哪些经济条件后才能结婚的选项中,近九成女性认为男性首先要有稳定的收入(占87.73%),而一定积蓄和房子也成为不少女性考虑的重点,认同前者的占69.25%,认同后者的占59.24%。

有意思的是,近六成广州青年愿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其中男性比女性高13个百分点。

男性更能接受姐弟恋

在社会热议的姐弟恋问题上,能够接受这一婚恋模式的男性要比女性高出10个百分点。在老少配问题上,近四成人认为爱情与年龄没有关系,而且年龄越小的受访者对此的接受度越高。同时,90后比70后80后更赞成真爱与年龄无关。

婚恋专家:广州青年婚恋观较为理性

从报告中,能够解读出广州青年的婚恋观到底有哪些特点?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高级婚恋顾问胡展鸿认为,从报告看来当下广州地区青年的婚恋观还是比较理性的,他们在择偶问题上更看重性格,也更期待志同道合的伴侣。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就业;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女大学生是明日社会精英,全社会对他们寄于了厚望,他们的婚恋观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婚恋观是对男女两性之间婚姻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折射出人的恋爱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8-22岁之间,他们生理和心理都已经趋于成熟,有了恋爱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福州地区四所大专院校的300多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后,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分析

1.恋爱动机不纯。根据调查数据,37.6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在于心理、生理的正常需要,把恋爱当做享受,并没有考虑结婚;31.2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阶段必须经过的;16.27%的女大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能恋爱就恋爱,不能恋爱就分手;14.86%的恋爱可以填补在大学期间的生活空白。由此可见,当前,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种多样,呈现出动机不纯的现状。

2.网恋较为盛行。近年来,网恋比较盛行,对过去较为传统的相识、相亲、相恋的有所改变,《2006 年中国婚恋服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一千多家网络婚恋网站,还有一些是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女生多于男生。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出,79.26%的女大学生正在进行或曾经有过网恋,12.35%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同时有过与多位异性进行网恋,90%网恋的目的在于寻求刺激,填补心中空白,0.4%的女大学生曾经因网恋而发生意外,如怀孕、欺骗等。由此可见,近年来,网恋得到了不少女大学生的垂青,且大有越来越盛行的趋势。

3.择偶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前,“君子”、“才子”、“财子”成为了女大学生追逐的目标。调查数据显示,有52.3%的女大学生选择“君子”,32.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财子”,只有15.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才子”。可以看出,受各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把“君子”和“财子”放在了各项择偶标准的前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4.性观念呈现出保守与开放并存的特点。通过对我们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69.31%的男大学生和58.63%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前可以有,但是有45.21%的大学生认为应理智对待婚前;31.26%的男大学生和59.32%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外是不道德的,应受到良心谴责和法律制裁;74.25%的大学生对性解放等问题持有无所谓的态度;34.68%的大学生认为发生了性关系就一定要结婚。因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出保守与开放并存的特点。

二、女大学生婚恋观对就业的影响

1.恋爱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就业。通过调查得出,85.69%的女大学生正在恋爱或者曾有过恋爱,那些没有恋爱过的女大学生也表示有着比较强烈的恋爱愿望;92.65%的女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第一;22.4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不影响学习;86.26%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会影响到学习;45.36%的女大学生认为可以较好的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但是也有54.64%的女大学生认为不能较好的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女大学生如果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恋爱或娱乐上,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甚至造成不愿学习、不想学习、且学习成绩下滑,最终导致就业本领不高,就业实力不强的局面,这就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埋下了障碍。

2.婚恋观影响就业观。2011年11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了“2010年中国城市婚恋观念与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其中7成受访者认为做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另外,还有高达4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婚外恋持宽容态度,小三不应再被人人喊打。虽然这组数据不是针对女大学生的,但是也容易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就业观。这和对福州地区四所大专院校女大学生调查显示的数据并无太多差异,即32.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财子”,这一以物质为主的婚恋观直接导致女大学生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男性作为婚姻伴侣,更容易导致女大学生拜金主义的产生,即寻找工资待遇较高的岗位,这对女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这对女大学生来说,不良的婚恋观导致他们错误的婚姻观,错误的婚姻观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就业观。

3.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1990 年,国家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涉及到女大学生就业的目的这一问题时,数据显示,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占比例为69.35%,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占比例55.91%,希望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的占比例32.46%,维持家庭和自己生活的18.32%,充实自己的12.32%。从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女大学生更渴望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就业的经济型动机较弱,社会性动机和自我价值动机较强,希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反观现在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行为和婚恋观点都会对将来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对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引导,就会使得女大学生不能为将来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锻炼才能,更不能最终达成自己的就业目的了。

参考文献:

[1]范梅,周华兰.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女大学生恋爱[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0-82.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61-02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婚恋现状分析

作为尚未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当代大学生群体在需求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因未入社会而总体上思想单纯,因已是成年人,而对婚恋存在着基本的需求,在我们本次进行的1000份问卷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985份,其中有强烈与异往意愿的男大学生占91.3%,女大学生占86.3%,可见,当代大学生因其思想单纯和内在需要而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在学校期间谈恋爱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常见行为,同时他们相互之间也并不回避谈论该类话题,实际上,当代大学生很多处在恋爱的状态中或者正在走向恋爱。

针对恋爱与婚姻,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选取了一些可能的影响因子,如外貌、身高、学习成绩、财力、性格、品德、家庭出身、父母观点、学位学历及有无共同话题。据我们的调查,对恋爱与婚姻这二者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影响因子,比如性格、品德、有无共同话题,这三个因素成为共性因素,还有一些因素实在恋爱时大学生们相对看重的,如外貌、身高、学习成绩,而财力、家庭出身、父母观点、学位学历这几个相对现实的方面则成为大学生们谈婚论嫁时的最主要考量因素。

大学生群体因为所处学校环境相对单纯,所需考虑问题较为单一,他们在恋爱时很难有长远规划,即使有也常常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毕业时恋爱双方找工作难以确保在同一个地方,加之大学生们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因此他们常常不得不充分尊重各自父母的意见,所以毕业时他们又常不得不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选择分手。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们虽然社会经验普遍缺乏,但因为身处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接触、了解的领域却未必狭窄,见识未必少,同时他们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未必完全陷于感性,无论是通过上课,参加社会实践,还是通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教导,他们的理性思维逐渐被培养起来,他们对社会的了解逐渐加深,这种理性思维以及对社会认知的加深使他们也逐渐对婚姻爱情有了相对理性的看法。

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假使不幸有离婚的可能,他们会出现两种选择,一种选择:他们不会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已经没有感情的婚姻;第二种:他们会考虑成本问题,可能选择妥协将就。笔者认为,这两者看起来相反的做法其实并不矛盾,相反是内在统一的,实际上,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反映了不同大学生的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他们的不同三观投射到具体的生活当中,他们当然有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关键是他们会以一个理性思考的成熟个人的状态来看待婚恋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的看法

我们中国社会传统的婚恋模式是恋爱―结婚―模式。而现在的情况正逐渐发生着变化,据我们本次调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并不讳莫如深,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话题,甚至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他们大部分不同意婚前会对今后的婚姻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他们认为是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一种自然行为,无须受到谴责,在恋爱的媒介方面,互联网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软件结交朋友也越来越成为他们恋爱的重要方式,他们对通过网络结交的朋友产生感情进而发生也常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女大学生相对保守,我们还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无论男女普遍缺乏性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这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从社会、家庭到学校性教育的缺失。

三、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1.将婚恋观教育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据我们本次调查,当前大学生们基本只能在《思想道德修养》或《法律基础》的个别章节中看到婚恋观教育的细枝末节,一带而过,粗浅而没有说服力,更别提教导性了。教育中大道理偏多,生动活泼、鲜活的案例教育偏少。学校在婚恋思想上并没有秉着“兼容并包”的思想,而是一味地回避,这只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自己寻找途径对自己进行教育,很有可能误入非正常的渠道,也有可能得到错误的认知,使他们不能及时树立一个良好的婚恋观。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一线应整合资源,把婚恋观作为对广大大学生们重要的思政教育内容,牢牢占领婚恋观教育阵地。

2.加强家校联系,努力使家长与学校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方面形成合力。经过艰辛的高考磨炼后,高中生的身份转换成大学生,他们常常一进大学立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其中当然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及中学老师的“高考成功,万事大吉”的功利甚至错误理念的引导,特别是家长们,因为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态度上的天然不重视,导致家长极少主动与高校教师沟通,不与高校沟通加上在家庭教育方面极少主动涉及婚恋观教育,使得他们不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生活情况,也使得大学生们在婚恋观方面常缺乏基本的常识,加强家校联系,正可以促使家长和学校两个层面形成合力,提高婚恋观教育的实效性。

3.社会应创造更积极向上的氛围,以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网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大学生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特别在婚恋方面,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看法。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应注重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婚恋观教育方面,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是机遇也带来挑战,挑战在于教育主体很难树立权威,机遇是如果能利用好网络特别是新媒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那么婚恋观教育的实效将大大提升。社会还应特别注意加强性教育,与文化传统习惯有关,中国人对待性教育始终是采用一种含蓄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这使得大学生群体虽然已是成年人,但实际上性安全常识十分匮乏,因此,大学生群体性教育缺乏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性教育的缺失,而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可以效仿国外从孩提时代进行性意识、性安全教育的做法,回避不能减少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更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利于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培育。

4.大学生群体自身应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自控力。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固然重要,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虽然不言而喻,但是最终能否形成正确的婚恋观,还是要看大学生群体自身,他们在学校期间如何把握好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与恋爱的平衡,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思考个人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加强自控力,都将十分有助于他们阳光、健康婚恋观的形成。

四、结语

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形成绝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要密切配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婚恋观,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才,永远健康幸福。

参考文献:

[1]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与研究,2003,(10).

[2]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6).

[3]林彦含,蔡向阳.新婚姻法对城市青年婚恋观影响的经济学探析[J].法制博览,2013,(8).

[4]周晓燕.高学历青年的婚姻问题――2002年中国高学历青年婚恋及生育观的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7).

[5]姚利民.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7).

[6]种道平.近十余年我国青年择偶标准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3,(2).

[7]王兵,蔡敏,等.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5,(12).

[8]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J].昆明大学学报,2007,(3).

[9]王美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0]李h.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

[11]陈宁,黄洪基.走近90后的内心世界――对上海市2283名青少年的情感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3).

[12]薛存科.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探析[J].新西部,2010,(6).

[13]董晓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6,(4).

[14]魏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5]何方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赵多辉.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6

社会性别研究生婚恋问题

一、研究背景

女研究生作为现代教育平等思想的成果,人数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她们的婚恋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出生性别比偏高,女性人口稀缺;另一方面,又出现高学历女性人口剩余,成为“剩女”。这加剧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失衡所致的男性婚姻挤压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探讨性别失衡下高学历女性的婚姻问题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呈现

(一)研究视角的多样性

近年来学界对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视角也更多样。主要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等视角出发去描述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进而解释其婚恋问题的原因,提出多角度的建议与对策。

(二)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调查

在女研究生婚恋问题的描述和呈现方面,比较多的是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和访谈。李龙科等人从婚恋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对待同性恋的态度、离婚观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在校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和问题,认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研究生的婚恋观有所不同,男女研究生的婚恋观也存在不同表现。朱峰利立足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从择偶观、恋爱观、家庭事业观、性观念进行调查,认为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更注重对方的内在素质,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恋爱目的明确务实,相比事业也更注重家庭。从以上资料来看,对于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基本上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操作化,指标虽然不尽相同,调查地区也有差别,但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三)女研究生婚恋问题分析

1.个人原因:心理学研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追求理想型婚恋的人在择偶过程中可能会有过于追求唯美和纯洁婚恋的现象,或因感情曾经受挫而不再涉及;追求现实型婚恋的人在择偶过程中可能会依据自身的外形、家庭等条件与可选择的对象的条件一一进行对比与筛选,忽略了自己的感情需要;追求理想兼现实婚恋的人在择偶过程中希望拥有物资爱情两不缺的婚姻,不能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社会原因:第一,男权社会中的传统婚配模式遭遇挑战。女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女性群体的婚恋价值观,的确使她们在择偶过程中比其他人考虑更多,结果变得更加被动。但这仅仅是这一问题的一方面原因,更多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及社会大众对高学历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甚至污名化。张婕琼认为“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依然占据主流地位,而女研究生一旦错过原本数量有限的“更优质男”,又极其认同传统的婚配模式,就难免被“剩”。换句话说,长久以来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婚姻关系中亦如此。当出现一种女强男弱的局面,男性便陷入一种对支配权丧失的恐惧。

第二,择偶双方交换条件的错位。女性的社会流动趋向频繁,以及社会地位的“自致性”程度随之提高,个人选择和发展的余地增大,在经济方面也逐渐趋于独立。因此,对配偶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女研究生心目中的优质男又会如何选择配偶呢?国内的一些实证报告显示,“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标准仍在现代社会起主导作用。男性更偏爱容貌姣好、温柔贤惠的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男人评价女人的首要标准是女性的外表魅力,其次才可能是学识、才干等一般的社会标准。

因此,女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在婚恋市场中无法得到明显的优势,反而因多年求学使得择偶时年龄偏大,成为她们的劣势。第三,符号暴力的困扰从未消除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都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女博士就是很好的例证,强加在她们身上的刻板印象从未消除。通过对女博士的嘲讽和丑化,男权文化仍然试图以功能性的叙事逻辑来定义女性,将女性的生存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角色上。女博士的刻板印象来源于对男权的挑战,知识结构也远远超出了社会对于女性的一般期待,有可能形成新的女性评价标准,给一般女性带来了威胁。因此,基于大多数受众的心理需求,媒体将公众的视角集中于女博士的婚恋问题,肆意夸大和扭曲。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在一个依然处于男权强势的文化社会中,一种在诸多社会行动者合谋基础上产生,并以某种符号象征施加其上的“符号暴力”,才是导致高学历女性“失婚”的主要原因。

(四)女研究生婚恋问题对策

由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多方面的影响,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常常感到一种婚姻的挤压,这一社会现象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良性运行。将女研究生从“剩女”的困境中解救出来,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努力。在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消除“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的传统观念势在必行,同时,媒体也应当承担引导正确婚姻观的责任,不应过分夸大女研究生的婚恋困境。

三、总结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观 心理 健康

1提出的背景

婚恋观是个体对恋爱、婚姻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影响着个体对待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和责任的承担。传统社会中由于男女性别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角色一直主宰着人们的婚恋观。随着现代科学社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社会分工的性别差异渐趋弱化、民主、自由,平等意识深入人心,男女固化的社会角色定位逐渐被打破,女性不再满足自身的家庭角色,渴望获得更多的社会地位。

近年来,大学生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开放的性观念和婚恋观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婚恋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在恋爱和婚姻过程中的体现,是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对恋爱、婚姻和性取向的基本看法。

1.1方法

本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共计38个问题,包括基本情况、恋爱观念、择偶观念、性观念等。为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题,课题组对川南幼专2012级2-8班、14班,2015级18-25班1143名大专生发放了问卷调查表,结果报道如下。

1.2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在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中进行的,同质性较强。

(1)恋爱观:调查结果显示,64.6%的学生赞成谈恋爱,只有5.9%明确表示反对;到目前为止,73.4%的学生谈过或正在谈恋爱,只有26.6的学生还未有恋爱的经历;76%的学生希望在大学里能谈恋爱,没想过的只有24%。看来,大学生谈恋爱的愿望是很强烈的。在关于谈恋爱的动机方面:被对方的某些优点吸引的占60.2%,因为对方追求不好拒绝的占9.9%,因为空虚寻求寄托的7.8%,看到别人谈恋爱而跟风的有6.4%。

(2)消费上:40.6%的人主张应由男方买单,21.4%的认为应AA制。

(3)恋爱是否影响学习:40.8%的人认为不会有影响,42.6%的人认为积极影响多于消极影响。

(4)失恋方面:失恋后仍可做朋友的占45.4%,行同陌路和敌对关系的分别占35%和10.3%;在关于失恋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上,抱无所谓再找一个的有24.4%.积累恋爱经验的50.2%。

2婚姻观

(1)在选择人生伴侣最看重对方什么这个问题上:占第一的是对方的人品,其次是兴趣爱好、发展潜力和外貌,看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分别有13.9%和 13.4% ;认为门当户对的有73.6%.

(2)当爱情与亲情、友情发生冲突时:选择爱情的只有16.6%;当爱情与事业发生冲突时,以事业为重的占37.4%,不知咋办的占30.5%;对于毕业后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这个问题上,49.6%的人认为先立业;在事业与家庭上,会把家庭放第一位的占38.7%。

(3)在结婚年龄上:47.9%认为25-29岁最好。

(4)关于婚后是否愿意与父母同住,只有21.2%的人愿意。

(5)对待离婚:23.2%的人认为离婚很正常,坚决不离婚的有15.3%;关于婚外情,不能接受的有41.8%,能理解但不接受的占46%。

3教育引导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增强学生的鉴别是非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全局工作。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位一体的婚恋教育联动机制。

(1)从政府和社会层面来看,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婚恋教育。并从观念、制度和资金方面予以指导、鼓励和支持,依托大众媒体创设弘扬科学婚恋观、普及相关知识的网站和电视频道或节目,节目的收益对象主要包括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①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氛围。 要规范网络企业进入与退出门槛,加强日常网络监管,推行网络实名制,倡导网络文明。加大对、黄色网站的综合治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壮大执法队伍,健全执法体系,做到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

②规范电视文化。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同伴影响,电视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青少年人生观、婚恋观等诸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要着力加强对电视节目的监管力度,尤其要规范相亲类、选秀类、感情类、婚姻类等与婚恋观有关的电视节目,并对婚恋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电视广告等严格把关。

(2)从高校的层面来看,要真正将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落实。

①根据学生年龄特定开展专题婚恋教育讲座。调查显示,在“高校是否有必要开设婚恋教育课程”中9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同时,仅22.5%受访者所在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高等学校要重视婚恋观教育,凸显性教育,把思想(下转第38页)(上接第27页)品德修养、婚恋教育与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我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探索。每周,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以婚姻中的责任感为主题进行演讲,营造良好的氛围。定期由学校专业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婚恋教育的专题讲座。因为我校是以女生为主体,针对大一新生,邀请了本地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开展了如何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知识讲座。针对高年级学生处在容易发生恋爱行为的阶段,学校心理专业老师以青春期异性的正确交往为主题开展了讲座。此外,针对毕业班学生,我校心理老师进行了以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专题讲座。

②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渗透婚恋观教育。我校每个专业都有心理健康课程。由我校教师编撰的校本教程中有专门的章节讲授大学生婚恋观。专业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思想认识,有利于正确婚恋观的形成。

③班主任在班团活动中渗透婚恋观教育。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渗透婚恋观教育,在专题班会中通过团体辅导及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谈话等形式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在恋爱方面的心理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大学生自身需要端正婚恋动机,调适婚恋心态。

①大学生应该端正婚恋动机。恋爱动机好坏,关系到恋爱能否成功,婚姻能否天长地久,家庭能否幸福美满。有了良好的恋爱动机,才能在恋爱过程中使爱情的心理结构逐步形成,才能建立起经得住一切考验的高洁爱情和稳定婚姻。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良好的情感品质,端正恋爱动机。

②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婚恋责任意识。道德品质是后天环境教育和自我修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增强婚恋责任意识,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首先要自尊自重,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婚恋责任意识。

③理性对待爱情与学业,以学业为重。大学生要正确看待爱情,必须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本末倒置。当爱情与学业发生矛盾时,应理智地使爱情服从学业,保证完成学业。肩负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22 (5):30.

[2] 郑夕春.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5 (9):56-59.

[3] 范俊,庄郁馨,周春男.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J].社会人文,2011(5):35.

婚恋观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婚恋观 调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婚恋观念变化深刻。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2011年11月,我们自行编制问卷,对苏州科技学院在校学生的婚恋观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和归纳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苏州科技学院在校本科生,对该校各年级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47份,回收率89.4%。其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249人和198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5.7%和44.3%。447位学生中超过60%的大学生谈过恋爱或正在谈恋爱。

(二)结果分析

1、恋爱观:恋爱动机单纯感性,恋爱前景缺乏信心

恋爱动机上,43.4%的人认为“恋爱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认为“恋爱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的有11.3%,选择“以恋爱做跳板,谋求发展”的有7.5%。只是“跟着感觉走,没什么理由”的占37.7%。

恋爱愿景上,只有很少大学生认为自己和恋人的感情一定会有结果,“看好校园爱情,最后能够组建婚姻家庭”为11.7%。45.9%的同学认为只要两个人感情好还可以继续下去。

2、择偶观:男生重外貌品行,女生“裸婚”难以接受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择偶的首要因素是外貌、其次是性格、收入、人品,地域在择偶条件中排末尾。统计结果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最看重配偶的受教育程度,其余依次是人品、外貌、收入,年龄因素女生最不看重。男生统计排序依次为外貌、性格、人品、收入、发展前景、年龄,地域差异排末尾。

在指向婚嫁条件的选项中,女生的选择值得关注。仅9%的女生接受“裸婚”,42.1%愿意“双方共同奋斗,贷款购房”,27%“希望配偶提供住房,负担轻一点”。

3、观:婚前能接受,婚外难容忍

在“如果有爱情,您认为恋爱中的双方可以发生吗?”的选项中,选择“当然可以”的占8.7%;选择“双方愿意就可以”的占49.4%,选择“无所谓,爱与性完全是两码事”的占18.8%,选择“不可以,这是不道德的”占22.9%。

对于婚外的态度,87.2%的学生选择“不道德、应坚决反对”。对于配偶发生婚外,选择“难以接受,但仍希望对方回心转意”的占18.4%,选择“无可挽回”的比例占39%。

4、婚姻家庭观:经济基础不可或缺,婚恋宽容度在提升

结婚时间的选择,7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在毕业后工作几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结婚;体现婚姻忠诚度的选题中,39.1%的同学态度谨慎,认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能马虎”。选择“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好了可以继续合作,关系不好则可以解除合约”占31.1%。若配偶出现了婚外恋,42%的被调查者选择“与配偶真诚交流,共同度过危机”;37%选择离婚。

二、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

(一)社会原因

1、严峻的社会婚姻问题冲击大学生的婚恋认知

2009年中国有246.8万对夫妻离婚,比上年增长了8.8%。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有7791911对夫妻办理了结婚登记,另有1310377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平均每天有4800多对夫妻离婚,74%的夫妻结合不到一年。2009年我国7.2%夫妇相识不足3个月。[1]不婚潮也在愈演愈烈,据《新周刊》328期(2010年)统计,在北京、上海有30%的适婚青年选择单身,深圳目前正生活着20万28岁以上的未婚女白领。中国传统的婚恋伦理价值观念受到剧烈冲击。

2、功利的择偶观念混淆大学生的婚恋认知

《2010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中反映出“男性无房结婚免谈”、“对象职业首选公务员”、婚前财产公证、婚后家庭消费AA制等新的婚恋问题。目前最火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的女嘉宾“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欢笑”一语惊人。外经贸大学教授梁蓓的言论:“我觉得80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的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 。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样争论激烈,这些都成为了当今婚恋观念功利契约主义盛行的缩影。

(二)家庭和学校方面

1、失当的家庭教育误导大学生的婚恋认知

据杭州市一项调查显示,34.6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可有可无或没必要,33.20%的家长持“无师自通论”,12.01%的家长持“诱发论”,5%的家长持“封闭保险论”,还有7.33%的家长认为“和孩子谈性,羞于启齿。[2]而在美国家庭,性和婚姻都是轻松话题,早在2002年,根据美国Kaiser家庭基金会对年龄在15岁至17岁的青少年的调查,有41%的青少年曾跟他们的父母谈过在什么时候可以发生;43%的青少年曾跟父母谈起怎样与男友或女友谈有关性健康的问题;52%的青少年与父母谈过。有93%的美国父母赞成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爱情婚姻伦理教育。[3]

2、失位的学校教育忽视大学生的婚恋认知

各类媒体是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朋友和同伴,第三位是学校,第四位是家庭。有关婚姻和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在各类学校教育别罕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专门培养性教育师资的院系,多由生物课、体育课、政治课教师、大学辅导员或校医兼任。婚恋教育涉及生理、心理、伦理、社会学等各方面知识,兼任教师的专业素质一般很难胜任。婚恋教育师资的缺乏已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

三、改进意见

(一)社会教育

一是净化和丰富大众传媒出版物。开设青春期性教育的银屏节目和专题网站,出版有关婚恋知识的翻译书籍与科普书籍等,合理把握电视相亲的尺度和导向。二是提升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度。大学生是最庞大的“追星”群体,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成为大学生盲目效仿的对象,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公众私人生活曝光和猎奇的审查力度,还原常态的社会婚恋氛围。三是广泛开展多方参与的各类婚恋教育和宣传活动。定期普及婚恋及性知识,关注大学生假期生活,充实他们的校外生活,避免受不良社会习俗的侵染。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方面一是要积极“充电”,与时俱进。家长要注意弥补新的婚恋思潮及性知识理论方面空白,避免不懂装懂,能够胜任教育职责。二是要平等民主,和谐交流。避免动辄以批评、惩罚代替教育,将恋爱和性问题看作大逆不道,粗涉,引起孩子对立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三是要以身示范,言行合一。家长以身作则,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婚姻氛围,提升家庭幸福指数。避免本身存在的混乱,婚姻危机等。四是要摒弃“应试”,合理疏导。中国家长常以学习压力压服孩子,家庭教育应正视该年龄段子女爱的需要,给予合理的导向教育。五是要话题新鲜,喜闻乐见,避免套话空话。

(三)学校教育

一是要开设正规的课程。课堂教学是婚恋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授课时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年级,采取多种形式,在既严肃又活泼的气氛下进行教育。二是开展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通过开展性心理学、性伦理学、男女交往礼仪、恋爱婚姻等主题的学术讲座,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婚恋知识。当前高校均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一对一咨询具有保护隐私,坦诚交流和平等对话的特点,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三是重视女生教育。当两性关系中女方撤去最后一道防线时,性的诱惑就更加无法抵挡。女生是两性关系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性关系中被动的一方,女生面对对方提出要求时往往不知所措,因为“害怕对方因此不爱自己”、“对方在考验自己是否真心相爱”、“爱他就给他”等理由而屈从。女生教育一方面要整合校内师资,组织校医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文社科类、生物学类等学科专业的教师,开设专门的女生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要邀请校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提高女生审慎判断的行为能力、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对自身命运的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mca.省略/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shtml?2

[2]高亚兵,骆伯巍,叶丽红. 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94

[3] 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 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调查研究版,2007(5):48-52

上一篇:家乡的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图书馆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