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学生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07 11:14:06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1

监察局长秉公为民先进事迹材料<事迹演讲>

监察局长秉公为民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是1999年任××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十几年来,他积极投身于纪检监察事业,矢志不渝地战斗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前沿阵地,恪尽职守、勤政务实,用清风正气树立起纪检监察干部的崇高形象,先后被××省纪委监察厅评为××省人民政府纠风办公室授予“全省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先进工作者”,××省执法监察联席会议办公室授予“全省国有经济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先进个人,××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省整顿企业经济环境工作”先进个人,××省纪委授予“××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多次被××市授予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10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非凡的经历造就非凡的人格魅力 ××同志在每周机关例会上总对同志们讲:“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句话很朴实,了解他的人也都知道,这正是他为人之道、从政之德的真实写照,然而,对他的一生来说又谈何容易。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漫漫的47年人生路,艰辛曲折坎坷,经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在他十几岁时,父亲因病去逝,后母亲又因积劳成疾以致瘫痪在床,家庭的重担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坎坷往往更能显露美德与操守,使其如茗香,火燃香弥,而后,嗅之心旷神怡,逆境与厄运并未使其人生旅程晦暗无光,反而铸就他坚韧不拔的个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未因家庭负担影响到工作,他以其坚毅的性格与一颗赤诚之心、清正廉洁、敬业忘我,从学校普通教员、组织部科长、镇长、书记到监察局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负重前行,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严于律已,正道直行,留下一串串坚实的人生足迹,特别在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岗位上,更彰显其非凡的人格魅力。生活中,他关心、体贴、爱护同志,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引导、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工作中,他坚持原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影响每位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无畏、雷厉风行。 坚持原则秉公执纪 身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同志十分重视查办案件工作。他常在机关干部会议上讲:“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查案,不查案,腐败分子就得不到惩处;不查案,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势头就得不到遏制;不查案,我们就亏对纪检监察干部这个称号。谁都知道家门口的官难当,而做好家门口的纪检监察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做为××这么一个小地方,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查办一个人,牵动一……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2

他的作品跨越了架上绘画、装置和行为艺术,充分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面貌。和同龄的很多艺术家比起来,陈浩的作品显得更为成熟而内敛。

在北上的艺术学习经历,开阔见识之后,陈浩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室安在武汉,开始了一个沉静独立的艺术阶段。他和大楚艺术中心主办方合作,在自己的母校湖北美术学院毗邻的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了首个为名为“我感受,我表达”的个展。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一切仿佛刚刚起步,但在漫长的学习过程和艺术创作中,陈浩显然经历了更多深思熟虑的考量。

生死想象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很难简单将陈浩的作品归结为传统二维的架上绘画还是带有三维雕塑性质的综合材料表达。他的作品跨越了架上绘画、装置和行为艺术,充分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面貌。和同龄的很多艺术家比起来,陈浩的作品显得更为成熟而内敛。他的作品主题已经超越了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描绘,而转向内在对生命和死亡的某种哲理性的思考,恰如其分地以个人化的、表现性的抽象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出他对生命的理解。

陈浩1988年出生于湖北石首,自2007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他就迅速地在同龄人中冒头,成为最早活跃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创作的人之一。在2010年大学尚未毕业之时就前往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研习绘画,频繁地从事各种当代艺术展的策划,并积极投身于各种展览中。当大部分人尚且在学院艺术的氛围中汲取各方观念的学习阶段时,他已经在不断策展和参展的实践阶段中与当代艺术的最新前沿的发展和潮流紧密相联。

纵观陈浩的作品,随意可见到的是大量带有禅意的佛学图腾。这些带有某种指向性的象征纹样被陈浩自如地运用在画面中。他的《轮回》系列,无论是撕裂的伤口,在被喷雾后盘绕的塔香还是蒲团的元素,陈浩将其组合成关于禅意且诗意的想象。

陈浩最为引人注目的行为装置作品《遗书》是他体现个人思考生死后的一个独特成果,征集遗书的行为艺术更显示了他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专注于某些深层思考的特质。在这件作品中,陈浩将装有空气的数以百计的试管以蜡封存在一格格的木框里陈列,中间放置了一面镶嵌有黑边,宛如遗照相框的镜子,观者能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遗容”。伴随这件作品的文字解说,是他在网上征集的网友们热心发来的“遗书”手稿。

陈浩邀请人们仔细读读这些网上征集“遗言”,“这些写遗书的多半是80后、90后。我的这件作品完全不考虑艺术,揭示的是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陈浩展开了自己关于对生与死严肃认真的想象,用策展人李建春的话来说,他“这么早、这么慎重地谈死,人们的反应一定是游戏性的,行为艺术的,但是里面还是有东西刺着了你。”陈浩站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却已经开始关注概念范围中时间的“遗迹”,青春的伤感和早熟的历史感的矛盾交合。

传承的轮回

陈浩的绘画作品实际上相当地“形式”。不拘泥于学院教育的桎梏,陈浩发展出了个人化的、表现性的抽象艺术风格。他采用各种材质制作成画面,以铁制为画面元素,固定在已完成的画面上,再喷一层清漆,把“形式”像琥珀一样凝冻起来;他的综合媒介中有“塔香”,既指向某种心境,又有宗教内涵,却总能制造让“迹象”动起来的漩涡;他同时用丙稀,水墨,或者别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媒介,模拟那种肿胀似的感觉,在画面构成上形成不可思议的对比和冲击。

陈浩专注于生命本源的探索是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轮回”系列创作中。他开始尝试在画面中加入“佛香”中的“塔香”这一特殊圆形元素。“香除了具有沉心静气,修身养性与安眠外,在民间百姓中更是一种被当作祈求、许愿的通‘神’圣物。”在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一番研究后,陈浩选用了塔香作为自己作品的元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加工和使用香料的国家,烧香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古人曰,一柱清香,直达肺腑,上清下明,身心安泰,修身养性,启迪智慧。”正是因为在古老的祭祀中,人们选取了香作为联系人与神的媒介,他声称,民间普通老百姓多以烧香祈求某种愿望,达到心灵安慰,塔香的元素放置于画中能够贴切地表达出自己面对生命与虚无的解读。

长期以来,陈浩一直对墙皮、铁锈等自然“破坏物”情有独钟。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痕迹斑驳的墙面和物体,都会停下脚步静静欣赏好一会。“有意思的是,这些破坏物的表面痕迹和肌理交织在一起,每一件破碎腐蚀的物质都因经过了人为、自然等因素才得以产生。”陈浩在创作中,吸取这些破坏物质里面所特有的破碎遗留痕迹、符号、肌理等元素,来表现他所关注的历史、自然、天灾、人灾所遗留下来的东西,体现他艺术中的“轮回”理念。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3

由历史学家基思・杰弗里撰写的《军情六处》有800页厚,是英国当局破天荒允许出版的M16探秘。基思・杰弗里教授根据M16存有的1904年至1949年档案记录内容,在书中公开了该段历史时期M 16特工的一些真实故事。

邦德迷应该不会对此书失望,因为它解答了他们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邦德不可能是百分百“纯属虚构”,那么他的故事是取材自哪些真人真事?令人意外的是,《007》原著小说作者伊恩・弗莱明创造邦德的主要灵感来源并非英国人,而是一名替M167作的荷兰特工。 2000年9月21日英国警察在军情六处大楼外执勤。

这人名叫彼得・塔兹拉尔,他在1941年11月游上被纳粹德军占领的荷兰斯海弗宁恩海岸,脱下特制潜水衣,身着一身光鲜的晚礼服,一个同伴为他涂上几滴上等白兰地,让他更像刚刚参加过派对。然后,塔兹拉尔进入,与赌客们交际一番。1964年被搬上银幕的《铁金刚大战金手指》把类似的情节搬上了银幕。邦德穿特制潜水衣上岸,打倒一个守卫,放置炸药,脱下潜水衣,露出晚礼服,然后走进一家酒吧,看看表,从容不迫地点烟。

另外,作者在探究M16秘密档案时又发现另一名邦德原型人物。他发现,1930年代M16巴黎情报站的头目邓德代尔竟然是伊恩・弗莱明的好友,而这位特工从性格到爱好都酷似邦德,包括喜欢诱引美女,嗜好跑车。作者说:“他是伊恩-弗莱明很要好的朋友,而他自称自己活在邦德的一些角色当中。”

同时,基思・杰弗里教授也在书中强调,真实的M16特工生活完全不像邦德,特工们也不像人们所认为的“持有杀人执照”。杰弗里说,特务们的武器都只能用于自卫。

前M16负责人斯卡利特勋爵透露,让基思杰弗里教授罕有地接触M16档案并出版《M16秘密情报历史》,是当局开放政策的一个举动,也是为了纪念去年英国情报局成立一百周年。他强调,这一举动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香港《大公报》,9月23日)

电影与小说中的英国军情六处(M16)特工邦德周身法宝,现实中的M16原来真的神通广大。一本新书披露,M16在上世纪之初发现可以通过任何化学检测,是用来传递机密信息的隐形墨水好材料。

军情六处前身是秘密情报机构(SIS),为监视德国而于1909年成立。杰弗里在其著作中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SIS高官日记指出,SIS首任主管卡明(Mansfield Cumming)曾委托伦敦大学研制隐形墨水,结果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其下属发现人体在紫外线下会发光“现形”,但对化学侦测却无反应,而且唾手可得,可用作隐形墨水。

据记载,M16不乏天马行空的意念,它曾试图研发烟,并认为可卡因是最好材料,但却找不到足够分量;亦曾研究用塑料镜片假扮严重白内障,避免特工被强征做苦工。其他发明包括藏在火柴盒里的摄像镜头及可喷出少量催泪气体的笔等。(香港《明报》,9月23日)

M16情报员许多事迹,确实可以和小说、电影情节媲美。他们曾经炸掉船舰、暗杀重要目标、渗透纳粹占领的欧洲、前进苏联铁幕,必要时还能展现调情技巧,凭着男性魅力换取情报。本书还首度证实,知名英国作家葛林(Grabam Greene)、毛姆(Somerset Maugham)与兰塞姆(Arthur Ransome),都曾是M16成员。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4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 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 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 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 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 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 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 ,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 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 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 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 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 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 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 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 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 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 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 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 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 》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 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 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 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 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 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 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 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 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 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 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 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 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 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 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 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 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 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 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 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 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 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 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 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 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 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 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 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 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 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 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 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 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 《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 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 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 :《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 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 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 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 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 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 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 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 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 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 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 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 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 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 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 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 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 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 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 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 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 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 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 》,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 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 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 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 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 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 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 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 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 》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 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 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 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 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 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 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 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 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 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 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 ,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 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 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在大陆,2001年10月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中青年学者论坛 ”上,汕头大学《华文文学》吴奕qí@③主编通报了汕头大学将要建立世界华文文学网站这一讯息,表示今后不仅《华文文学》杂志上网,各种相关资料信息也上网,以赋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新的活力。2002年5月29日于广州暨南大学举行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饶péng@①子会长就史料建设工作做了部署,初步拟议在福州和厦门建成台湾文学资料中心,在广州建成港澳文学资料中心,在汕头建成海外华文文学资料中心。在此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着手编辑有关的文学总书目、文学期刊目录、报纸文学副刊目录、文学活动大事记、作家辞典、研究论文索引等一系列工具书,有选择有侧重地选编出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丛书,包括各国、各地区作品总集、各文体作品选、著名作家文集等。

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建设将是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 更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需要大陆、台港澳和海外的互动,作家、评论家和 史料工作者的互动,研究机构与出版单位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世界华文文学研 究的健康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艹下凡

@②原字左女右利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5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  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  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  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  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  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  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  ,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  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  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  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  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  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  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  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  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  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  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  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  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  》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  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  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  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  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  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  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  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  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  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  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  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  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  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  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  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  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  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  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  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  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  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  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  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  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  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  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  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  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  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  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  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  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  《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  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  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  :《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  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  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  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  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  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  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  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  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  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  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  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  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  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  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  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  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  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  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  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  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  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  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  》,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  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  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  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  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  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  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  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  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  》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  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  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  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  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  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  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  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  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  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  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  ,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  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  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在大陆,2001年10月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中青年学者论坛  ”上,汕头大学《华文文学》吴奕qí@③主编通报了汕头大学将要建立世界华文文学网站这一讯息,表示今后不仅《华文文学》杂志上网,各种相关资料信息也上网,以赋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新的活力。2002年5月29日于广州暨南大学举行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饶péng@①子会长就史料建设工作做了部署,初步拟议在福州和厦门建成台湾文学资料中心,在广州建成港澳文学资料中心,在汕头建成海外华文文学资料中心。在此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着手编辑有关的文学总书目、文学期刊目录、报纸文学副刊目录、文学活动大事记、作家辞典、研究论文索引等一系列工具书,有选择有侧重地选编出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丛书,包括各国、各地区作品总集、各文体作品选、著名作家文集等。

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建设将是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  更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需要大陆、台港澳和海外的互动,作家、评论家和  史料工作者的互动,研究机构与出版单位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世界华文文学研  究的健康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艹下凡

@②原字左女右利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6

1、教室物语,潜移默化

1.1、优化图书角。孩子们都知道图书会诗意地栖息在书柜里,仿佛风格不同的智者吸引着他们。

(1)更新书籍。根据现有藏书情况指定新学期书目阅读计划,对班内图书进行编号,方便学生进行借阅。每个学期,通过购买、置换、漂流等形式调整或更新图书书籍,最大程度地激发阅读兴趣。

(2)分门别类。不同规格的书籍会按一定的规则摆放,方便小读者取阅、管理者归位。

(3)书林采撷。将好词好词、亮点发现、心得感悟等摘录在读书卡上,每人一个小平台,将阅读所得放入其中方便孩子们交流。

(4)制定规则。班级设立图书部专门管理图书角。图书部有职责制度,图书角有借阅归还的管理制度。

1.2、巧用活动展板。选版主,出主帖提问。跟贴式进行书面讨论,既反应孩子们的读书状态,相互交流,启迪思维,也启发孩子明白只有用心才能有质量的帖。如遇争议,孩子们直接拿出书本有理有据地进行思维碰撞。

1.3、展示资源积累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资源包。包里面有孩子们自己的成长特色作业,也有关于阅读所得的材料。孩子们在一装一放之间,将收获的甜蜜蕴至心间。

2、主题活动,经历成长

2.1、制定计划,系列活动

开学初,制定学期阅读计划表,统筹安排系列阅读活动,实现多轨融和的整合形式开展系列活动。我们班级的阅读活动总会有意识地突出学科的特点,开展立足于各学科特点的阅读活动,发动家长参与到查询资料、借阅书籍、购书换书、亲子阅读、学科实践的活动中来。

2.2、立足学科,主题阅读

根据学科性质,开发阅读课程,有助于学生根植于学科的“1”链接到“X”。如,在语文学科的活动月中,我们会根据语文学科的要求开展“专题阅读”。如,在“读寓言 写寓言”系列活动,我们按照“推介―表演―出报―写改―参赛―表彰――鼓励”等环节,步步推进。

3、立体营造,读有所得

3.1、家校立体共读,书香因思维的碰撞更迷人

3.1.1、师生共读,创新策略

(1)猜读有意思。我们会在班级里挑选一本书,人手一册,从题目开始猜读。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跟贴式书写想法。偶尔约定谁的想法最接近书的内容或要传达的思想,那么就是本期猜读的擂主。(2)出题有思考。老师做先行者,向同学提问,孩子们可以口答,或发微信交流。回答越是有理有据越能反映出孩子读书的次数多,读得认真,还能发现孩子阅读的策略有了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越强。孩子们也可以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3)交流有感想。读了一本书,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收获,场面往往很火爆。孩子的话匣子一打开,欲罢不能,遇到观点相同者,总会相视而笑;遇到观点相左者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

3.1.2、亲子共读,体验温情

老师时而问问孩子,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了吗?时而问问家长,你和孩子一起看书了吗?刚开始,大部分家长不置可否。后来,提出要求,拍亲子共读的照片,班级里已经开展多次亲子共读亲子照活动,爸爸妈妈们的表情越来越投入,合影中亲子间流淌的情感因书香更加动人。比如,在《夏洛的网》、《爱的教育》读后检测中,亲子共同完成的阅读单,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3.1.3、家校共读,直达内心

我们试着在家长会上,共读几个选自读物的经典的片段,孩子家长老师看着大屏幕,那共读的声音是那么震撼人心。爸爸妈妈的专注给孩子们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孩子们清脆的童音也陶醉了家长的心。

3.2、经典阅读,书香因午读暮省而优雅

定时定量,诵读过关。孩子读《国学》的意识已然融入血液。书声朗朗,古代先哲的真知灼见在孩子们的富有韵律的节奏中,回响在校园中。孩子们告诉我,我们能在博物馆、名胜古迹中见到国学中的语句,自豪写在脸上。在抑扬顿挫间,孩子们学会了积累,在过关检测中,孩子们喜悦地看到自己的成果

阅读之星,评选表彰。每个学期,根据孩子们记录的阅读积累表和阅读摘录表量化考核评选校级“阅读小能手”班级和“阅读小能手”。以评促读,以读促读,在竞争中,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

才艺展示,活用所得。得益于阅读的熏陶和方法的引领,孩子们逐渐会会静心思考,但也会勇于展示。

细心寻找朗读材料练习朗读,能与指导老师进行半专业式的交流。班级里的孩子会逐步成长,甚至脱颖而出。引导孩子将阅读、习作等所得在编成特色作业,开辟专栏、制作海报拿到学校展示。

最美阅读,展示姿势。相机定格的瞬间展现了孩子们沉醉在书海中的恬静状态。孩子们的阅读姿势,无声地赞美来自阅读的智慧。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7

一、“素人之书”的特征

“素人之书”可以用来概括当今所有区别于经典、正统标准的文字,其创作来源往往是工匠、儿童、未经训练的书写者或是未受经典影响的书写者,其主要特征如下。

1.自在天成的造型

“素人之书”的创作者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书法或美术字训练,无视任何条条框框,也没有既定的模仿对象,更没有创作压力,所以在用笔、构图上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形式上的解放,这种脱离规范束缚的书写状态,反而容易出现令人惊奇的偶然性的质朴意趣。工匠的拙气、儿童的纯真、常人的豪放与随意,都是“素人之书”特色价值的体现。正如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傅山,见到“猛参将”的书写,认为“奇奥不可言”, 又看到“学童初写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出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思议”。[2]都印证了“素人之书”因自由、稚拙而呈现的特有的韵味。并且,由于“素人之书”的创作者往往文化程度不高,书写经常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经过笔画损益而产生的异体字,也使文字的书写充满陌生的新鲜感。这种自由的书写风格,自古便有,如今仍然以鲜活的生命力存在,体现了“素人之书” 自在天成的特色,也为当今的文字设计提供了灵感。

2.形式多样的表现媒介和创作材料

“素人之书”基本不考虑创作媒介的优劣,创作工具和材料往往也因陋就简,但也因此充满智慧和想象力。常见的媒介有墙壁、电线杆、隔离板、车体等,形式有涂写、喷绘、电焊、拼贴、镂空、堆叠等,书写的材料也五花八门。例如修车摊常见的用车胎、铁皮拼焊成的“车”字,各种材质拼贴于建筑物表面的临时性文字等。另外,由于此类文字通常出现在户外,历经风吹日晒雨淋,会造成字迹的漫漶不清、翻卷破损、锈迹斑驳等自然效果,给“素人之书”带来随时间流逝的沧桑形态。在文字设计中,利用这些特殊的质感转化成为设计语言,可以产生某些特殊的视觉效果。

3.日常化和实用性的传播效果

在很多公共空间中,“素人之书”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例如路边小店铺手写的售卖信息,快递员在铁皮车箱写下的公司名称,墙面上涂刷的宣传标语,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将这种手书文字充分融入大众传播环境,积极介入日常生活。随着电脑字体的普及,这种手书文字在公共空间中的数量反而相对稀少,因其日常化和实用性的特征而呈现出的亲和力,是值得文字设计所借鉴的。

二、“素人之书”在当代文字设计中的应用

在邻国日本的视觉设计领域,“素人之书”的应用起步较早,港台地区的相关设计实践也比较广泛。而在内地,目前对于“素人之书”在文字设计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在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在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将“素人之书”在当代汉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类,以期归纳总结出一些设计的规律。

1.对“素人之书”的直接借用

采用已有的“素人之书”作为设计元素,通过打散、整合等方法进行再设计,是设计师利用“素人之书”的主要方式。

例如深圳设计师韩家英创作的一组海报,借鉴了刻字痕迹组合拼贴成“月”、“山”、“风”、“竹”的局部笔画,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东方意趣。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刻在砖墙、树木上的字迹,就是一种常见的“素人之书”,这些刻字彰显了刻字者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究其内容,除了“到此一游”之外,最多的就是对爱情的书写。普通大众创造的这些对于存在感和情感叙述的文字,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图1)

再如香港设计师黄炳培的海报《无处不在曾灶财 / 无处不在红白蓝》,就借用了香港家喻户晓的民间涂鸦创作者曾灶财的文字,曾灶财号称“九龙皇帝”,他在香港街头的涂鸦书法豪横淋漓、气势撼人,成为香港的城市符号和公共记忆。曾灶财生前曾送给黄炳培八板文字,黄炳培将这些文字重组,置于设计师经典的红白蓝尼龙袋画面之上,转化成为渗透着设计师个人意念的设计作品,创造出一种浓厚的香港本土设计风格。

2.以“素人之书”的形式法则进行设计

“素人之书”遵循自由的形式法则,以异于传统和常规的笔法、间架结构组字。这种方式应用于文字设计,会使受众对于原本熟悉的文字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感受,以此激发受众的新鲜感和注意力。

台湾设计师聂永真在为导演林奕华的话剧《水浒传》设计字体时,为了把文字设计得具有现代感,能够更吸引人,便将现成的电脑字库字体的笔画做了拆解,重新构架了文字的结构,并产生一种新的平衡感,形成了一种近似学童书写的有趣形态,令人印象深刻。(图2)

3.借鉴“素人之书”的创作媒介进行设计

“素人之书”往往具有极强的行业特点,经常就地取材,用常见的材料组字,比如灯具店用霓虹灯管盘字,建筑队用即时贴拼字等。选择创作媒介的开放性带给这些“素人之书”别样的形态,材料本身也承担起信息传达的功能,通过组字使用的介质和材料,甚至可以窥见创作者的行业特性。将这种创意设计思路应用到文字设计中,也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

例如深圳设计师黑一烊为某设计展所做的视觉形象推广,以灯管作为创意元素,拼出展览主题及参展设计师等文字信息,不仅使文字具有了光的视觉效果,而且将字体设计从平面延展到立体、开放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这一设计,突破了传统文字设计中材料的局限,给受众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图3)

4.以“素人”的身份直接介入创作

视觉设计是商业社会中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创造活动,因此,真正的设计应该介入生活,其创作主体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设计师群体,每一个充满生活热情和具有创造力的人,都可以成为设计的践行者,对于文字设计而言更是如此。

日本人佐藤修悦便身体力行地验证了“素人”成为设计师的可能性。佐藤是东京新宿车站的一名警卫,他在十年前开始用胶带制作提示文字,以帮助行人分辨道路,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于是他坚持做了下去,为车站增添了一道独特的视觉景观。后来,佐藤受到艺术界和设计界的关注,他所创作的文字也被命名为“修悦体”。(图4)

随着设计实践和设计文化的不断成熟,中国设计界对民间设计力量也越来越关注。2011年,方正字库通过网络发现了街头卖艺的山东残疾农民崔显仁,并与其合作设计开发出“方正显仁简体”,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字体设计领域的重大新闻,对于唤起中国设计界对民间创意、“素人之书”的重视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图5)

三、“素人之书” 对文字设计的启示

如果说“素人之书”的概念源于书法艺术创作,那么以此种说法来描述文字设计也十分贴切——“素人之书”一词中的“素人”扩展了设计主体的范畴;“之书”则将文字的各种书写形式都包含在内。在视觉设计日趋多元化、开放化、专业化、大众化的背景下,“素人之书”的创作理念无疑会对文字设计实践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

首先从宏观分析,视觉设计不是设计师的沙龙游戏,而要遵循服务受众的原则,广泛地参与大众的社会生活,为更新、改善视觉环境而工作。只有源于生活,设计才有活力;只有影响生活,设计才有意义。“素人之书”的创作概念来自日常生活、创作手法来自世俗经验、创作环境就是广阔的公共空间,这些特性都会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因此,文字设计应充分向民间汲取资源,走出艺术象牙塔,回归大众,体现本土文化。

其次从文字设计的具体形态与功能来看,“素人之书”不落印刷体文字设计的窠臼,具有不可模仿的随意性,能够以独特的个性在规整的印刷字体中脱颖而出。带有手工温情的“素人之书”风格,可以实现传情达意的个性化,用不事雕琢的方式直击心灵,更好地实现信息传达。

当然,“素人之书”在视觉设计与文字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现实中,“素人之书”也有优劣之分,辨识能力是运用这一设计技法的前提。优秀的“素人之书”往往具备无法复制的天然美感,对其借鉴与应用的目的是通过更新再造,实现更大的视觉传达价值,因此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控制力。并且,利用“素人之书”还可能会涉及到版权问题,作为知识产权的受益者,设计师也应该尊重“素人之书”原创者的劳动。

* 本文得到北京市教委社科项目(SM201010009006)和北京高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PHR201008196)资助

注释:

[1]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2] 傅山:《霜红龛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9页。

书香学生事迹材料篇8

一、活动前期开展情况

第四届“书香家庭”“全民阅读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于2019年3月开始筹备,于“4.23世界读书日”现场启动,市图书馆组织市广播电视台、遂宁日报、遂宁广播电视报等媒体对活动的启动进行宣传报道,并通过新媒体平台(遂宁文化微信公众号、遂宁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推送宣传,组织开展了数字阅读荐书,通过手机扫描电子书借阅机、电子期刊借阅机等数字资源二维码,把自己感兴趣的书、刊等资源下载到手机中,真正实现“把图书馆带回家”,培育群众阅读习惯,推送基于新媒体的现代新型数字阅读。

活动截止初评之前,市图书馆共计收到上报书香家庭33户,申报成员涵盖退休职工、公务员、企业员工、教师、医生、学者及自由职业者多个领域;全民阅读示范单位21家,包括船山、安居、蓬溪、大英、河东、经开、高新等各市县区级单位,征集范围广泛。7月24日,市图书馆组织专家成立初评委员会,对上报材料中的传统阅读、新媒体阅读、阅读成果等方面,经过客观、公正、细致的评选,评选出了20个候选家庭和20个候选单位。(附件1)

二、下一步工作

上一篇:学生优秀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创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