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13 00:55:51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1

似乎就在弹指之间,三十几个寒暑飞逝而过。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小学教师。长久以来,书籍一直是我的挚友,同样是那些成长的年月中,读书带给我无法比拟的快乐与启示。唐诗、宋词展现的是一幅东方式的高度写意的艺术画卷,透过诗词歌赋的文字,恍惚望见泛黄的几近湮没的时光。读现代作家的散文,可以领略美与真的高层境界。读西方的哲学,可以在人性的黄昏中,发现希望的曙光。读《论语》,我懂得了与人相处、求学问的原则。读《简爱》,我体会到了善良、坚韧和质朴的品格。读《呼啸山庄》,我看到了生命的冰点和复苏,以及最终的回归。读《窗边的小豆豆》,我被小林校长的智慧与耐心而感动,以至于在我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也学着微笑着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陪他们一同欢笑、一同惊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不仅自己在书籍的文字中享受阳光温暖,收获人生的果实,更要把阳光作为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有人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生的丰富可以用色彩来比喻,书籍就是折射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广阔可以用无垠来形容,书籍就是普照大地的阳光。教育也是一本书,它拥有生命的文字,传承着文明的进程。教师是一支笔,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勾勒出知识的浩瀚。只有拥有深沉的人文积淀,才能描绘出事物间复杂的联系。所以,可以这么说,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教育是创造的教育,教育是教师与书籍共同谱写的教育。正是读书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而生动,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书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读书如同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他乡,时入霞光夕照,时入人间百味。一时间,自身的烦恼困顿全部化为乌有。书中世界与心中世界融为一体——人物的苦恼赶走自己的苦恼,故事的紧张替代现实的紧张,书是使我们真正充实的伙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书页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牵扯着我们的感觉,进而升华成一种图腾。在这里,有留不住的过去又懵懂的现在,有雪般纯净无瑕的未来。体味,是一种享受,享受着别人的酸甜苦辣,烟雨濛濛,淡雅素芳。人生不能不读书,不读书的人生肯定没有资格叫做完美的人生。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生活里可以粗衣淡饭,却不能没有书。书是伴我们成长的好朋友。而我们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精神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每天清晨,我乘车穿行在上班的路上,望着窗外冉冉升起的红日,内心除了温暖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是我们的早晨,这是孩子们的早晨,感觉一切才刚刚开始。遐思和梦想飞升,犹如乘着书籍的翅膀,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远达小学)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2

摘 要: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平日的读书积累密不可分,教师平日注重读书并善于读书,就会不断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精通语文专业书籍;要不断拓展知识体系,阅读科学类及教育类书籍。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读书;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92-01

新课程提出,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读书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平日的读书积累密不可分。通常来说,语文教师的读书情况是个体行为,差异性较大。教师因所处环境不同、读书情况不同,导致其专业发展情况不同。语文教师必须将读书作为终身行为,要注重读书,并善于读书,从而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中读书的重要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课程涉及多方面知识,所以语文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和平日的读书积累密不可分。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从各类书籍中汲取营养,促使自身不断进步。教师只有充分感受读书的乐趣,不断和“前辈、同行”对话,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碰撞,才能不断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丰富情感,从而提高人文素养,进而才能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读书可以帮助教师跳出“教材”“教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好地进行备课、讲课,从而更好地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精通语文专业籍

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具备较强的读书意识,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尤其要阅读利于自身专业发展的书籍,还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时,教师应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确保自己的阅读更具针对性,从而不断提高读书质量,使自己在读书中不断成长。同时,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首先,教师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语文教材,根据其特点、性质、作用等围绕素质教育理念深挖教材内容。其次,教师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全方位深入研读语文专业书籍,比如文艺学、文字学、文史学,以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保证自身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效处理教材内容,促使对应的语文知识变“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深入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作用下,要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健康成长。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欠缺或者需要来选择高质量的语文专业书籍,采用精读形式进行高效阅读,从而在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三、不断拓展知识体系,阅读科学及教育发展类书籍

(1)阅读社会、自然等科学书籍。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要阅读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书籍,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知识选择适当的社会及自然科学书籍。要在熟悉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全方位正确认识生命、社会、自然等知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在阅读科学书籍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书籍难易度、重要性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比如精读、跳读和研读。只有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读书效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多思考,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要有针对性,要利于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2)阅读教育发展类书籍。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工作,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认真阅读一些教育发展类书籍,从中获取重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并及时掌握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多样化信息,做好自身职业规划,以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如今,专业发展水平是评价教师水平的关键依据。因此,教师必须将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阅读一些教育名著,比如《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要从中吸取精华,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自身多方面的素养。此外,教师要多阅读优秀期刊上的教育发展研究类文章,准确把握当下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和语文教学实际有机融合,不断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教学知识写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类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日渐显现。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读书的作用,将其和自身专业发展相融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教师除了要精通语文学科知识,还要阅读社会、自然等科学书籍,关注最新教育发展研究成果,从而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语文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连英,唐章蔚.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审视与路径探寻[J].昌吉学院学报,2012(03).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书是我们真诚的伙伴,书是我们贴心的朋友。所以我爱读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读书。

小时候,我是在妈妈的故事中长大的。在每个夜晚,在柔和的灯光下,妈妈开始给我讲书上有趣的故事,听着听着,我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悠蓝色的夜空中,我仿佛成了一颗长着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梦见自己变成了故事中的小鹿斑比、善良的小矮人、可怜的流浪狗、流浪猫……听着妈妈那些神奇美丽的故事,盯着妈妈手中的书,我开始知道,原来书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呢!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喜爱书籍了。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的确如此,在人的一生中,陪伴自己最多的是书籍。书会教会自己好多的道理,教会自己如何待人接物,教会自己如何去面对困难,勇闯难关。

书,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蕴藏着无数的宝藏;书,犹如一片蔚蓝的天空,张开翅膀任我翱翔。书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不断启迪我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书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们面对面地交流,鼓励着我们去发现生活的美。书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微笑地诉说着,教会了我不少道理,也让我明白了这世间除了甜,还有苦。也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人情世故。

如果你问我做什么事最开心,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读书!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是她,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是她,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读书,真好!当你读书时,你的思维在书中神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书的魅力便在于此。

我爱读书。

【读书放飞梦想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品味书香 放飞梦想》。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能让你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能让你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向宁静,更能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寻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一名刚涉教坛不久的年轻教师而言,“书必读,必读书”是至关重要的。记得我在执教《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在战场上付出了血的代价,体现出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学生这样问我:“为了体现友谊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吗?志愿军为什么一定要抗美援朝呢?”我一无所知,尴尬得无地自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才得知:这是因为朝鲜离中国很近,如果朝鲜战乱,会威胁中国的安定,为了保卫国家,同时也是为了支持正义而帮助朝鲜。从书中我还知道了:美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等一系列问题。是书给了我答案,解除了困惑,点亮了心灯。看来,只有多读书,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遇到问题,才不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有多读书,以知识充实大脑,用智慧浇灌思维,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获得教学的自信。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以新颖的见解、真挚的情感,叩响学生的心弦。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所以,我认为只要是提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丰富知识储备的书,我们都应该广泛涉猎。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更增长了驾驭知识的能力,让所有的知识都为我们的专业服务。正所谓:“采众长,酿百家蜜;求广博,读万卷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我所求”,书籍成了我生命的主心骨,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读书使我自己逐渐地充实起来,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为我的教学工作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读书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使我的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起来。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读书成了我的需求,我会主动地去找自己喜欢的书来读,来丰富我的业余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书籍都成了我最好的朋友。阅读中我不仅学到了他们成功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更为深刻的,就是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与痴迷,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剖析,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行。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感触。书中指导教师:如何应用分配时间,如何掌握教育技巧、如何与学生交流等等,在阅读的时候,我把这些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仔细揣摩其中的深刻含义。启发最大就是:教书的重点不是教知识的多少,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他的指引下,课堂中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去获取知识。

《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知道了如何去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在班级管理中,绝不能千人一面,应因材施教;面对“后进生”绝不能放弃,而应采用灵活的育人方法;宽容学生的过失,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班主任应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才是名副其实的班主任!

一本《陶行知名篇精选》使我走近陶行知,也让我体会到他的精神所在。他“教学合一”的观点,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他“蹲下身子办教育”的思想,他“不能舍身试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的大丈夫豪气,正是陶行知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些都将成为我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丰富的知识与广博的学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我们更要坚持读书,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思路就像泉涌,下笔也就轻松多了。以前准备演讲稿时,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知从何处下手,心里有东西就是写不出来。而我现在经常会把读书的体会、教学的反思、生活的感悟写在博客上。我的博客内容有:校园动态,主要记录学校日常发生的事情;他山之石,是借鉴别人的方法来提高自己;心海拾贝,是从别人的文章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成长日志,是把工作中的点滴记下来,随时进行反思;还有家长平台、学生天地等等,这些都是对读书结果的总结,思想的整理,内容的概括,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心得,更重要的是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为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专业水平的提高、发展添砖加瓦。闲来无事的时候,轻轻打开,看着自己的悄然变化,回忆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犹如在品一杯清茶,让我久久沉浸在幸福与感慨之中。

读书,能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更好的教书育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所谓“知识的力量是无人能敌的,只要拥有知识,就能拥有极大的财富。” 让我们从读书中去感受城市喧嚣的一片宁静!让我们的心灵在书籍的海洋中得到洗涤!让我们虔诚地去接受那些伟大心灵的震撼吧!让我们大家一起热爱读——书——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4

【摘 要】学校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随着国家对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视,学校也有必要开展更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来尝试提高德育水平。基于这样的考虑,打造书香校园的概念得以提出。书香校园是一种通过构建更为良好的读书氛围和阅读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深刻的德育认知,帮助学生树立德育价值观念的新尝试。打造书香校园,贴合校园的文化建设和学习氛围,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有很强的实践操作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书香校园;德育品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118-02

书香校园的建立,先要深入探讨书香校园的可行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提供解决方案,降低书香校园执行的风险。通过这样的准备工作,可以确保书香校园发挥预期的效果,对提升德育品位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建设书香校园是形势使然

1.现状与隐忧。一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法国人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朋友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只有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读书,似乎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这确实让人担忧。

2.问题背后的因素。笔者认为,当前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基本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国民文化素质偏低;②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③“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④好书越来越少。

3.打造书香校园的深远意义。打造书香校园,提高德育教育品位,这是学校应对教育体制改革和德育教育政策的一种新尝试。有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由此可见,读书不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开展书香校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突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只靠教师言传身教来进行的局限。书香校园将构建起德育教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通过书籍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德育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是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构建学校文化的一个尝试。可以说书香校园具备多重利好,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二、建设书香校园对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1.符合国家构建和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要求。书香校园的构建,其前提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书籍,而且是超越了学校普通教材的书籍,这才能达到“书香”的要求。通过大量引进各种书籍,提高学生在校的文化氛围,尽力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是构建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一环。调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除了高校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丰富的藏书可供学生阅读之外,其他各级学校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满足学生阅读需要方面还没有做到位。如果可以引进大量书籍并提供给学生阅读,这首先就为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德育素质培养的自主性。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潜力和意识,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和意识。学校在落实书香校园工程之后,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找到了发泄的途径,打开了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养和品质的通道。

在书香校园的全面落实之下,阅读成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放松心情的重要途径,再加上学校有所甄选地为学生提供德育辅导读物,这就更进一步固化了德育读物的传播效果,让学生更容易获得德育知识方面的普及和认知。这对于激发学生从潜意识中认识德育观点,并认同和实践这些德育主张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当前,素质教育多以具体的课程、言传身教为特征:学校会组织相关的德育教育征文,印制德育教育口号、标语、宣传册;教师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关注一些传统美德之类的内容,这种纯粹的教导和要求容易被学生忽略。而书香校园则是将德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书籍知识之中,让学生在随意地阅读中获得相关的认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它没有强烈的指向性要求学生如何去做,而是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了解的空间。这种方式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成为一种文化氛围,是逐步渗透到读者的内心世界的,更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学生的心底建立起了道德、品德的标准和轮廓。

三、书香校园的建设策略

1.基于广泛的德育标准和概念选择书籍。德育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如传统美德、思想品德、社会公德、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在构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应该放宽对书刊、杂志等内容的筛选范畴,将眼光放到教辅类书籍之外,引入一些思想境界更高深、透彻,具有指点和探析功能的读物中。要注意读物的思想深度,注意这种读物涉及到的内容的广泛性和话题的深刻性,可以允许其中存在一些争议性的内容或话题,可以存在一些批判性的内容。通过此类读物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思想环境,让他们通过自主地思考去了解,并作出判断。

学校在进行书籍杂志报刊的引入过程中,应尽量少提供教辅类读物,否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可以考虑以类似《读者》、《意林》等心灵鸡汤式的读物和反观历史、社会、人性、文化、道德现象等内容的读物为主;加上一些趣味性较强、可读性较强的小说作品,国内外的名人传记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的德育素材。

2.将书香校园活动全面推广到班级之中。书香校园的构建需要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之中,这是突破传统书籍阅览室的模式,是落实书香校园活动的重要突破口。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交由班干部或教师对书籍进行管理,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活动中随机阅读那些读物,这才能起到书香校园应有的效果。如果依然像往常一样将书籍放在阅览室或图书馆,那学生就没有机会随时享受读书的乐趣,这就起不到鼓励阅读、传递德育思想和文化的作用。理想的书香校园构建方式是将图书馆与各班级的阅读角联合起来,也可以考虑在学生宿舍设置书籍借阅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通过类似的方式,将阅读资源全面分配到校园的各个活动场所,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之下给予学生最大的阅读权限和自由,从而确保他们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3.将书香校园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行为相关联。德育教育不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脱离,书香校园也不能仅作为一个图书馆或阅览室来发挥作用。要将书香校园的德育内容、成果联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课余活动安排、课堂话题讨论、课后作业布置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广泛探讨一些与德育内容有关的话题。学校要将书香校园提升到校园文化、校园风气建设和传播的角度,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普及这类内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书香校园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对书香校园的正确认识,学校还可以考虑在常规考试活动中出一些与德育内容或书香校园有关的题目,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书香校园计划提高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同等的地位,让学生、教师都充分地认识到积极参与书香校园的重要性。

4.领导责任制下的书香校园成果研讨小组。要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有严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考察书香校园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学校要有主要领导担任书香校园工程的责任人,直接负责对书香校园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管理、组织人员建立书香校园工程研讨小组、协调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为书香校园活动的进行提供支持。

学校要抽调专人和学生代表一起建立书香校园课题研讨小组,针对书香校园建设之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商定更为合理、可行的改进方案。小组还要参与书香校园书目的制定和书籍的审核、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商讨如何建设更为全面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等。学生代表要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在书香校园工程建立之后各班级学生的表现,教师也要认真了解书香校园中各项书籍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交与书香校园教学相关的教案和总结报告,帮助校园领导层、管理层对书香校园的成果进行评估。

书香校园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到整体教学规划的调整、整体教学资源的重新配置、各部门工作任务的重心转移以及教师队伍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改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来落实书香校园的德育目标,确保书香校园发挥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笑萍,汪艳红.搭建支架引领校本研究——湖北省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支架式”校本研究巡礼[J].新课程研究,2006,(5).

[2]陈培瑞.校本研究:学校腾飞的翅膀——同中小学校长、教师谈校本研究[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Z1).

[3]岳乃红,王永燕.亲近母语书香校园——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书香校园”的建设与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4]张荣伟.阅读:让我们的教育美丽起来——知名教育专家呼吁打造“书香校园”[J].校长阅刊,2005,(6).

[5]韩绪芹.让教育的意蕴充溢校园——南澳洲课程资源开发对我国“书香校园”建设的启迪[J].当代教育科学,2009,(12).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5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与人才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第一要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强国梦的提出,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成为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必要方式,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继续教育使得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当前,我国高端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技工的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i,通过继续教育可以逐步缓解这一问题。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除了院校教育外,图书馆也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场所。探索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优势开展继续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公开课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教育形式,国家图书馆目前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将逐步扩大其教育范围,使其服务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图书馆利用公开课进行继续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形式,需要不断实践探索,以适应人才学习需求,为社会源源不断培养所需人才。

一、从图书借阅到业界公开课――图书馆继续教育服务形式的发展

图书馆自诞生之时起,就把社会教育工作作为其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也包含其中。1909年设立的京师图书馆,是我国公立图书馆的鼻祖。在到馆阅读、图书外借、典藏预约借阅等方面为早年知识分子接受社会教育提供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功能也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开设讲座、举办展览、专业培训等方式,将大师、学者请进课堂,分享知识与体悟,指引社会大众文明进步。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面对面式教育模式显得覆盖面过小,传播速度过慢,无法乘上数字时代的快船。适应互联网时展,转变教育模式,实现图书馆的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音译为“慕课”)在国内又称为“公开课”,最早是由美国的大学教授进行开放式网络教学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随着公众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许多非专业性、实用性,甚至趣味性的知识也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传播,丰富了公开课的内涵。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以高效、广泛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文化资源。因此,国家图书馆适时选择了公开课作为继续教育服务新形式,创办了国图公开课。

国图公开课从2015年4月上线以来,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目前已形成了以专题课程为核心,以业界公开课、读书推荐、一书一课、阅读之旅和特别活动等栏目为特色的6个栏目体系。其中,专题课程栏目的《汉字与中华文化》《世界古代史》等课程,和业界公开课栏目的《中国古籍十二讲》等课程,都是图书馆继续教育新形式的代表。

2016年,国图公开课开设了图书馆“业界公开课”这个新的栏目。其理念是由国家图书馆邀请图书馆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国图书馆的馆员和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或爱好者,以图书馆学、文献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相关专业为主要授课内容,以现场录制授课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相结合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国古籍十二讲》是图书馆业界公开课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它以古籍装帧形式、古籍版本流传和古籍版本鉴定等为主要内容,课程中插入大量国家图书馆珍稀藏品的书影进行对比讲解,以实例穿插理论教学,是一门深入浅出的专业课程。

二、业界公开课的创新点

(一)受众广泛性

包括受众地域的广泛性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一般的业界培训鉴于实体空间的局限性,往往只能向当地的受众开放,外地学生由此错失聆听机会,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紧缺的边远地区来说,更难以有机会直接与学者大师零距离接触。业界公开课一方面有独立的在线学习平台,其课堂视频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将受益人群由一地扩大到全国,让普通网友与大师面对面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听课人群的门槛,让图书馆员和对古籍鉴定与保护感兴趣的人群都能接受教育,扩大古籍保护的群众基础。

(二)教师权威性

与良莠不齐的社会讲座和培训不同,国家图书馆历来重视授课老师的真实学术水平,做经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的课程。业界公开课秉承了国家图书馆一贯的优良传统,选择的授课老师均为著作等身的业界权威,比如《中国古籍十二讲》的授课老师李致忠,就是国家图书馆有逾50年古籍保护经验的专家,也是全国业界著名学者。并且其授课内容经课程学术策划与授课老师再三推敲、整理,将专业艰深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以便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学习。这样的公开课,就为很多没有机会来到现场的图书馆员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尤其课后的交流问答环节,由老师当面答疑解惑,更加富于实效性。

(三)课程体系化

与社会上其他公开课不同,国图公开课开设的均为专题式系列课程,即在课程设计之初,每个专题就设定约10讲内容,且每讲各有主题侧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将知识结构细分,让对单一主题有兴趣的读者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立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全程学习的读者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逐步融会贯通。《中国古籍十二讲》作为图书馆的馆员课堂,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体系化学习让操作类课程更加科学。《中国古籍十二讲》将古籍装帧形式、古籍版本特点和古籍鉴定等内容系统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课程公益性

对于业界公开课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一般多为商业培训,且依照课程难度和细度进行收费。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肩负传承文化经典、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古籍鉴定、保护与修复也是国家图书馆多年坚持的一项事业。国家图书馆义务为全国各界图书馆馆员和全国有志或有兴趣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员培训实践技能,目的是增加古籍保护专业人员数量,挽救更多濒危的中华优秀古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全国图书馆业界的古籍保护水平。

(五)资源流动性

作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国图公开课网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在线观看、评论、阅读相关的国家图书馆数字馆藏的机会,让读者与授课老师零距离交流,让国图的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在《中国古籍十二讲》中专门讲到的《明解增和千家诗注》一书,就是国家图书馆珍贵的古籍馆藏,被鉴定为明代中后期供太子所读的书籍。《千家诗》本为古代幼儿启蒙读物,《明解增和千家诗注》为配有绘图的版本,其中谢枋得两卷本的卷二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卷一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实为难得一见。业界公开课让公众通过实例了解古籍的装帧、书画特点,进行古籍鉴定。另外,在每次现场录制课程结束后,国图公开课策划团队都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获知观众感受,征求意见。在课后还设置了在线答疑环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与名师互动交流。后台管理人员还可将常见的问题进行整理,在平台中设立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用户经常问到的问题)服务,便于用户自助解决问题。

三、业界公开课的社会效果

(一)让古籍藏品更有生命力

国家图书馆的许多古籍因其稀缺性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国家的文化瑰宝。业界公开课中引用的古籍文献书影,能够提高受众对古籍的兴趣,让图书馆内的藏品不再“沉睡”,真正为公众学习和利用。

(二)增强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

相比于以往的闭门培训,业界公开课是更为开放和生动的拔高课程,它通过网络公益性地为全国古籍保护业内人士提供了业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疏通了业界的交流通道,将国家图书馆的优势资源与业内分享,共同提高。

(三)营造尊重图书、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以往总是被动地等待读者到馆阅读,而缺乏主动走向读者的渠道。业界公开课是让公众有机会通过图书馆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习第一手知识,也推广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让文化从书中走出来。

业界公开课作为图书馆业界的学习与交流新模式,已经逐步找准自己在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开辟了新的授课传播方式,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适应广大读者和网络观众需求的课程方案。

四、国图公开课未来发展的思考,以业界公开课为例

面对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国图公开课应当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内核,立足图书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根脉的社会角色,同时也要用好互联网技术这一时代东风,实现服务模式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主动、开放地向读者走去,实现“图书馆+公开课,一加一大于二”的服务模式升级。

业界公开课作为国图公开课中面向图书馆员和有相关兴趣的读者的专业课程,为更好地向读者提供服务,未来将在坚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做出如下改进:

(一)课程形式更加多样

目前业界公开课以邀请授课老师来到国家图书馆现场录制课程为主要形式,这一方式固然有利于为老师提供熟悉的授课环境,但也由于现场空间有限,无法让更多读者近距离与老师接触。2016年,我们曾经开展“国图公开课进中学”的线下活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结合,收到良好效果。未来,业界公开课会更多地走出国家图书馆,走进各地图书馆、学校、社区,一来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课程互动,二来扩大国图公开课的受众群和影响力。另外,我们将尝试通过各地数字图书馆工程或视频平台,实现直播活动的实时观看,让不能来到现场的读者与专家学者在线互动。

(二)更多利用国图馆藏

国家图书馆宏富的馆藏是国图公开课的坚实后盾,许多珍贵的中外文古籍平时难得一见。国图公开课作为国家图书馆的教育服务新方式,也是馆藏服务的新形态。充分利用馆藏,让读者在课前通过观看小型展览的方式走近课程内容,预习课程知识。通过课程视频的剪辑制作,插入丰富的馆藏图片,让网络读者更直观地阅读经典。在以往的许多课程录制现场,我们都尝试将国家图书馆的珍贵藏品展出,如国图公开课特别活动中,为展示中英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百年前的英文出版物在现场陈列,让观众亲见跨越时空的铅字。

(三)平衡不同课程比例

首先,国图公开课应更加注重受众需求,定期以问卷调查、网络舆情监测等方式了解受众关注点,将时事热点密集、受众需求较多、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确定为课程主题。其次,进一步平衡关乎受众价值观、审美等精神诉求的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关乎受众职业技能、行业知识等发展诉求的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让国图公开课成为综合性课程体系。另外,通过开设定制类课程,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专家、学者资源,让“大家”与公众面对面,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样态的爱好者供给资源。

(四)加强宣传推广,让国图公开课“走出去”

国图公开课目前正在努力扩大影响力,争取早日成为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先进教育形式的继续教育品牌。业界公开课以《中国古籍十二讲》作为开篇之作,一是基于中华古籍博大精深的形制与内涵,二是基于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古籍保护方面的前沿地位和指导作用,因此国家图书馆有责任将古籍保护知识和技术推广出去。未来,我们更有必要走出国门,与收藏有我国众多古籍的欧美、东亚等国交流与合作,将中华古籍之美传承下去。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6

很巧的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礼仪典籍。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春秋时期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孔子的“克己复礼”,直到后来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这份遗产我们本来应该继承。很遗憾,因为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遭遇战乱兵祸,革命潮流冲刷,社会不停震荡,加之1949年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把古代礼仪典籍当作扫除对象,致使这份遗产渐渐零落,渐渐被民众遗忘。而日本与韩国则把来自中国古代的这份遗产很好保存于民众行为举止里,所以他们的国民举止显得彬彬有礼,素养良好。

今日,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包括使人的行为习惯与举止礼仪进入高度文明的层次,逐渐形成一个和谐社会。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行为与礼仪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学前教育,学习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把国学礼仪典籍纳入课程内容结构里,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礼仪典籍教育的课程定位和目标

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是学前课程礼仪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它和现代礼仪教育内容共同组成学前课程礼仪教育的完整内容结构。这是我们对国学礼仪典籍教育的基本定位。

国学礼仪典籍包含了很多人的基本礼仪,如站、立、行、走、卧、对待长辈、进餐、外出、归家等。这些礼仪直到现在还是具有生命力的,这些礼仪的实践还能体现人的文明素养。但是,国学礼仪典籍的内容,不可能体现现代礼仪知识,如关于国旗国歌的礼仪、吃西餐的礼仪、乘公交车的礼仪、唱“卡拉ok”的礼仪等。

因此,国学礼仪典籍教育被放弃是错误的,它成为学前课程礼仪教育内容唯一内容也是不对的。把它和现代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比之现代礼仪教育更丰富的内涵还在于它以吟诵或诵读的方法,使幼儿在记忆力最佳的生理敏感期记住古代语言精华,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这对幼儿今后继承古代文化精华、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也是很重要的。

我国最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并无关于经典礼仪教育的相关要求。因此,我园自主定位国学经典礼仪教育的课程目标为:(一)幼儿能逐步熟悉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经典礼仪的内容,并喜欢诵读。(二)幼儿能理解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经典礼仪的内容,并乐于进行实践。(三)幼儿能在学习经典礼仪内容和现代礼仪内容后,形成较好的文明礼仪素养。

建设礼仪典籍教育的潜课程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为课程内容。

当幼儿每日不断接触幼儿园环境时,他们也在不断和环境互动,所以,环境具备教育的功能。较好地具备教育功能的教育环境被称为是潜课程。基于此点,我们在开展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时,特别注重潜课程的建设,力求发挥其内隐的教育功能。

走进幼儿园大门最醒目的位置,就是体现我园办园思想的标语:“育苗以爱树人以德培才以道”,“用放大镜看幼儿的优点,用显微镜看幼儿的潜力,用望远镜看幼儿的未来”。这用于经常性地提醒教师。在新建的教工会议室里,最醒目的是八块由厦门书法家书写的礼仪典籍内容牌匾,有《孝经》、《弟子规》等。每一次会议前,都有一位教师来主持讲解其中内容.让教师了解这些作品所隐含的礼仪精髓,内化古典礼仪知识,言传身教,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对幼儿来说,是人际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天天接触教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

我园设置了书架,添置大量图书,其中包括古代礼仪典籍或对礼仪典籍进行解说的书籍,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亲子阅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们在充满书香与温暖亲情的环境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

我园建有培才育德的“润德廊”。在这条文化长廊上,充分体现了“学国学、知礼仪、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在长廊的右边,展示的有将礼仪典籍“弟子规”与我园集邮园本课程相结合,设计制作的《弟子规》邮票系列:“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以此开篇,《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每天放学,总能看见家长拉着幼儿的手,耐心解释图文中的内容。如能学习、理解、内化,将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幼儿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在另外一版《常理举要》宣传栏中,同样图文并茂,将在校、居家、餐桌、做客……各种各样的礼仪内容形象展示,让幼儿们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典籍中行为规范对人成长的深远影响。

在班级的工作坊里,都能看到巧妙渗透其中的礼仪典籍内容,“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幼勿坐”,“宝宝餐厅”里的“对饮食、勿挑拣”,宝宝客厅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让幼儿们在学习、游戏中与环境互动,理解上述礼仪典籍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和环境一体的潜课程,你说不清它的作用有多大。但是,毫无疑问,它还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幼儿园礼仪典籍教育起支撑的作用。它是熏陶的同义词,对幼儿的礼仪学习心理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作用的积累,意义重大、不可忽视的。

礼仪典籍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的途径

当我们把礼仪典籍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必须重视课程实施问题。不落实课程的实施,它就是虚的,只是纸上、嘴上的课程,是一堆口号罢了。那么,它的实施途径又是什么?根据礼仪典籍适合于诵读的特点和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学习特点主要是游戏与生活实践,我园实施礼仪典籍教育的课程途径主要是:

(一)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平台

礼仪典籍教育融合于学前教育课程,它主要是实践性课程内容,无须过多强调识字,因为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看懂文字是不现实的过高要求。诵读活动的安排是可取的。我园安排了诵读礼仪典籍活动,内容有《弟子规》《常礼举要》等,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的礼仪、学习的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对礼仪典籍的诵读,伴随对其内容意义的解释,其作用是对其内容进行感知与理解,同时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在缺少对礼仪典籍语言感知的情况下,礼仪典籍教育是无法进行的,只是感知与记忆,而不理解礼仪典籍内容意义,这种教育也是无效的死读书。在不影响幼儿园课程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每周安排1—2次专项活动。

礼仪典籍诵读平台承载多样的方法与形式:

诵读,可以是教师范读,领读,小朋友跟读,也可以是录音带带读,也可以是小朋友带读、齐读……

读只是感知,还必须辅以言语解释,辅以礼仪故事讲述,从教师讲礼仪故事,发展到幼儿讲礼仪故事。

读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以相关幻灯或图片来帮助幼儿进行理解。诵读时,要以背景音乐来优化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加强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平台还包括具体操作的礼仪训练、静定训练等形式,以帮助幼儿内化其意义,外显其行为,提高处事能力;此中特色训练形式是利用户外活动练习“弟子规少儿经武”,在口诵经文的同时、身演拳法,将古圣先贤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行为规范的道理和方法,融入到肢体运动中,直接明了《弟子规》的含义,并身体力行,增强记忆,锻炼意志力,协调身心平衡能力。读经练武的同时培养幼儿能动能静、能文能武的综合素质。

总之,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除了学习礼仪知识,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感能力、阅读能力、演示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等,提高幼儿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经典礼仪教育

礼仪典籍教育内容本身就是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需要教师在专门的诵读之外,首先在动态的生活环节里通过随机的解说或带读,帮助幼儿理解其意义,并且立即应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学习感受经典礼仪,以达到内容和情感,语言和行为,感受和实践的统一,并通过行为的反复,积淀为幼儿的素养和内涵。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一日生活各环节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典籍教育就是很必要的。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礼仪行为的良好品质,从小朋友交往、尊敬师长乃至幼儿的用餐、举止等礼仪,我们都与经典礼仪教育密切结合。

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同伴问早问好已经成为习惯,园长教师等都能站好鞠躬问好。每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主持教师为全园幼儿解读《弟子规》内容,并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典籍片段;每天餐前进行诵读《弟子规》,由班级教师给幼儿解释其中含义,并强调小朋友切实的身体力行。

幼儿在列队、练操、游戏、等户外活动实践礼仪知识,寓教于乐;利用餐前手指运动,放学前的生活整理等环节,播放和诵读《弟子规》。

总之,这一途径实施礼仪典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随机、全面渗透、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在游戏学习中渗透经典礼仪教育

利用经典礼仪教育促进幼儿美好礼仪素养和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或几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显性教育”,又要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教育”。幼儿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游戏学习必然是我园开展经典礼仪教育时要利用的途径。

但是,这种经典礼仪教育的渗透不能削弱幼儿的游戏乐趣,不能影响其游戏过程,而是要把相关礼仪的要求和实践融进游戏内容及社会生活情节,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或实践经典礼仪知识。

我园充分利用了特有的“工作坊”这一实验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班级开展为主创设了一个一个的小社会,提供多维度的实践与发展的空间,巧妙的将经典礼仪渗透其中,多渠道、多方位的促进幼儿深切感受、习得运用。

中二班开展了“小天使乐团”的主题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了“叮当音乐教室”的工作坊,目的就是要让有特长的幼儿有发挥的舞台。从平时的交流中教师发现这部分幼儿确实有这样的需要,想把自己学到的与同伴们分享。这正好与我园的经典礼仪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弟子规》中有一句:“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就是告诉我们“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教师在指导中综合了幼儿的需求、经典礼仪教育的需求及主题工作坊特点与幼儿共同讨论、设置音乐教室的游戏规则,分配了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给音乐教室增加了学校角色游戏的趣味性,幼儿们真是开心极了!每天的工作坊活动,总能看到几个小朋友挂着“老师”的吊牌,认真、仔细地指导小朋友学习五线谱、钢琴等等。不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学,充分利用了部分幼儿的资源,幼儿的音乐知识很快得到了提高。让幼儿从同伴中学到知识,也正切合了经典礼仪教育的精神意义:“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幼儿们也从这样的活动中认识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重。”他们都特崇拜有特长的小朋友,这活动不仅让个别幼儿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再次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真是一举两得。

在小三班的《汽车叭叭叭》“公共汽车”工作坊,幼儿们能活学活用教师讲解的《弟子规》“长者立,幼勿坐。”平常乘车过程时,让座已经成为幼儿们的自觉行为。在小一班《宝宝餐厅》,幼儿们能根据营养配餐进行点菜。对个别爱挑食的“顾客”,“小服务员”还会告诉他们“对饮食,勿挑拣”的道理。其他工作坊也是如此,在《植物园》工作坊中渗透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在《宝宝客厅》工作坊中渗透居家的礼仪等等。幼儿在工作坊中边玩边学,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条国学经典礼仪教育的途径共同配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经典礼仪教育就这样全面融入幼儿园课程。

此外,我园还把经典礼仪教育课程拓展到幼儿家庭中。我园通过调查问卷、专家报告、推荐优秀经典书目、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经典礼仪活动的的积极性,并提高素养。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7

读书足以移情,足以,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旗下讲话稿范文,给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读书旗下讲话稿范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读书旗下讲话稿范文2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

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读书旗下讲话稿范文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

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读书旗下讲话稿范文4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次幼儿园读书活动的展开对我来说着实令人收获了不少知识,无论讲故事过程中的领悟还是对孩子的组织都是锻炼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每次读书都能够让我对学前教育产生更多的反思,毕竟想要在教学工作中取得进展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让家长和园领导感到满意,期间的成长也是经过了无数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现在的程度,所以这次读书活动对我来说着实令人收获了不少的体会。

在读书活动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对童话书籍更感兴趣,既要书中蕴含哲理又要满足篇幅短的需求才更适合孩子们阅读,对此我在挑选书籍的时候也结合了平时上课时用到的儿童读物,这样的话才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起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可以说这种效果的获得才是组织这次读书活动的主要原因吧,我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更加注重的还是与不同老师间的交流,针对孩子教育的话题进行探讨则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蕴含的哲理,毕竟在挑选读物的时候我也准备了不少适合幼儿园老师进行阅读的书籍。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能够明显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方式方面还存在着可以改进的空间,在以往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便对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问题感到苦恼,只不过当时陷入了思维误区的缘故导致只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见招拆招,殊不知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上网查询资料都能够让自己了解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参与到读书活动之中并学到这方面知识的时候还是心生感慨的,毕竟在我看来这次读书活动更多的还是帮助孩子增长见识,殊不知长时间没有阅读的自己也需要读书并从中获得知识。

可能是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偏重于思考的缘故导致我很少主动去进行学习,这也导致自己的思维模式固定以后很难突破原有的限制,殊不知当自己静下心来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得到不小的收获,正如这次读书活动的展开让我从中获益并加深了对幼儿教育问题的思考,但在思考的同时我也在为以往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感到惭愧,明明只需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阅读便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可是我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之中从而导致自己毫无进步。

这次读书与其说是收获了道理不如说是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也让我明白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缺少了对学习的探索之心,因此当我感到迷惘的时候不妨手捧书籍进行阅读从而调整好自身的状态。

读书旗下讲话稿范文5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这个假期,除了做网课的教学工作,我个人也是去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培训,自己同时也是看了一些教育相关的书籍,通过读书来让自己得到成长,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我也是对于这次的读书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读书让我感受到别人的工作经验,很多是以前我不怎么了解,或者是在工作里头察觉到,但是归纳不了的一些,通过读书,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其实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看了一些优秀老师写出来的书籍,让我明白,要我做到这种程度,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归纳出书去分享给其他的老师,我是还做不到的,甚至里面讲到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也是不那么的懂,同时教学的工作也是需要持续的,坚持的做下去,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是做了十几年,二十多年的,他们的经验丰富,遇到的学生问题也是很多,去解决了,也是分享了出来,让我也是明白,即使目前我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但是也不代表以后不会遇到,而遇到了学到这些经验,也是能有一个方法去解决,即使效果不一样,但是也是会给我一个思路,让我更好的把教学做好。

通过阅读别的老师的教学经验的书籍,也是让我明白学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我的教学也是比较的粗糙,一些工作的方法也是需要去变化的,让我更知道,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去了解,去清楚问题的所在,所要用到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虽然课堂上是只需要兼顾到大部分的学生,但是课后的工作,却是同样不少,想要做好一名老师,丰富的经验重要,但积极的心态,多去学,多去做也是特别的重要,没有谁的经验是一开始就有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去尝试,去做,来让自己的经验丰富,变得更加的优秀,而通过阅读,通过看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从中学到的,也是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里头去运用才行,这样读了的书才不算是白读了。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能力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09

很多成功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在年少时都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通过与平时同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沟通了解到,这些学生也在课后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有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真正的形成语文能力,其数量需要是语文课本的四到五倍,换而言之,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三十万字的课外书四到五本。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只是做一个参考。因为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形成语文能力的快慢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阅读两三本书即可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部分领悟能力较弱的学生,拿到一本书后进行反复细致的阅读,对书中的每一处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其语文能力也能顺利形成。

例如,我在所任课的班级就极力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班上的学生也较为配合,基本每个学期平均每人都要阅读三到五本课外书籍,部分比较喜欢阅读的学生差不多是一两周就完成一本课外书籍的阅读。在日常语文测验中,学生写作文笔表现得较为流畅,语文整体成绩也较其他未推广课外阅读的班级要好,在期中和期末的语文考试中班级均分每次都要高出那么三五分,这说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还是很有效果的。

一、语文的学习在于阅读

语文能力的形成在于阅读,其实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在于语文的阅读。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潜在的后进生”,因为,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工具,而书面语言是学校教育知识的载体,如果学生连阅读都不愿意,那么其阅读能力处于何种水平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类学生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肯定会遇到读不懂书本上的内容,读不懂题目意思的尴尬情况。从这些方方面面可以看出,要想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里的阅读包括课内对语文课本的阅读和课外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当学生对阅读不屑一顾时,就是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其他学科。通过“新课改”十来年的不断深入推行,语文课本的内容安排较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为语文课本注入了一丝生机,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对阅读这一板块更为注重,同时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始提倡让家长和学生一起精心阅读,这是很好的一个变化。学生回到家后,同家长一起进行阅读,既能同家长进行情感交流,又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加深对阅读书籍的理解。

二、小学是阅读的关键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很多现象都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是需要遵从大脑发育的时间表的,阅读就是小学阶段学生先进行发育的技能,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学生大脑技能发育的高峰期,适时的安排课外阅读任务,效果就会体现得十分明显。学生在进入小学前语言能力就已经得到了初步形成,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期是从2岁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同时小学一到四年级是学生的文化敏感期,因此阅读对小学生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这一阶段课本的阅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只有通过课外阅读的适时补充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地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为孩子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家长在了解孩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丰富的n外阅读书籍,书籍的内容涵盖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借此来满足孩子对文化的强烈需求。同时教师要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告知学生家长,如果在这一阶段不对孩子的求知欲进行满足,孩子就会将注意力迁移到其他方面,如捣乱、多动、沉迷于电子游戏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问题,让学生家长能够在家中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适当的配合,这样就能顺利的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并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

当然,在对学生的文化敏感期进行重视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黄金阅读期进行合理把握。学生的黄金阅读期和文化敏感期是有重叠的,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既处于文化敏感期,又处于黄金阅读期,这一时期是需要教师进行重点把握的。在这一时期种,语文课本的知识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仅对语文课本阅读,那么就会长期处于一种“吃不饱”的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开始大力推广课外阅读,着手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同时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的清单。在家长会上也应该强调这一时期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明白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将影响其一生。如果学生家长不协同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关键阶段,学生在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不足,这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阅读能力的先天不足”,这样的“先天不足”是很难在短时间进行弥补的,这个时候学生可能要通过十倍、二十倍于小学阶段的阅读量才能有所改善。

三、小学生适合读哪些书

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认知水平不一样,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就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难发现学生家长购买的书籍,有不少是学生不爱看的。学生出现对部分课外书不感兴趣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家长选的书不适合学生阅读,二是,选择的书籍的难度高于学生目前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有必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在买书时尽量征求学生的意见,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给学生买不同的书。例如,一、二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当图文并茂,且文字需要附带注音;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多以童话、儿童科普读物、儿童文学等为主;五、六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难度可以适当增加,同时书籍选择应考虑同初中学习的衔接,多以中外名著为主。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还需要更具不同学生的不同语文能力进行调整。

上一篇: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银行案防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