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15 13:44:07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1

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今天小编为您分享了幼儿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各位的参考学习。

幼儿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1】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培养出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是老师和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共同的渴望。

新世纪、新要求,传统育儿方法也必须进行升级处理,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培养孩子呢?下面将我的育儿心得体会整理如下,供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

从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感受,他是否有礼貌、诚实、爱心等方面来教育。

要培养他有公德心,并且做父母的还要给予支持,并加以赞美,让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让人更快乐,但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孩子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二、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与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安排一些孩子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让孩子去做,然后对孩子给予赞扬和肯定。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又受到了父母中肯的表扬,便会热情洋溢地去做每一件事,并愿意去尝试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情。当孩子在“小事”中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便会对自己逐渐充满了信心。

习惯成自然,我们针对身边的小事,跟孩子做一些约定,比如和孩子约定看电视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等等。标准不高,但需持之以恒,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多人心目中,总觉得孩子还小,笨手笨脚,什么事也做不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需要孩子分担责任,比如说,大人先出门,孩子后出门就必须让他学会关门窗、电源等等,告诉他不关窗,万一下雨,雨水就会从窗户飘进来,不关门,怕小偷进屋拿东西,关闭电源能节约用电,让他知道事情不做好的不良后果与做好的区别;批评事情而不是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你做的这件事,妈妈喜欢或不喜欢,让孩子有行使选择的权利,其实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生活中,大人们常常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强求,甚至是强制性地使孩子服从,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与父母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能使孩子认识自我,对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谈到孩子的兴趣,我们自然的想起那些“兴趣班、特长班”,觉得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等等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往往好多的孩子是在父母的要求之下,不得不参加那些培训班,硬着头皮做练习,完全不是孩子的兴趣。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小孩身上自发的部分,而家长与老师起着一个促进作用,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广泛兴趣,并加以培养。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在孩子做完家庭作业的时候,我就给他朗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故事,或者是儿歌、或者是谜语,不但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如果他不懂就再朗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养成读书、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他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丰富了他的情感。现在,沛新还自己编一些谜语让我们来猜呢!

适当的玩一些亲子游戏,给孩子一些鼓励,细心聆听他们的需求,并经常保持与老师沟通,以及老师与父母对孩子信任,也能让孩子的信心倍增,轻松学习,乐观向上。

四、制定学习计划和拥有平常心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定时学习,让习惯成自然,尽可能帮助孩子消化老师教的新知识,而不是给孩子施加额外太多学习压力,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我认为不要反映太大,无论好与差,都要以平常心对待,正确的引导孩子面对的得与失。鼓励与赞美的话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这是我深切体会到的;我们从没有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批评她,而是帮助他查找原因,会告诉他认真答题获得满分,老师和家长一定会感到十分骄傲的。如果是因为字没写好扣分,就会提醒她,你是学生,字一定要写好,写端正,每次在考试前或考后我们都会对他说,“沛新,加油!你是最棒的!”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物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力,然而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能收获一些快乐和甜蜜,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总之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已,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

对于怎样帮助孩子改正写家庭作业磨蹭的坏毛病,这个问题是我目前最伤脑筋的。在此,我也想请教其他家长,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以便今后的改进和提高。

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好的育儿方式,让孩子们更健康、更优秀。希望好的育儿方法和老师的教导如同一艘轻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在阳光雨露下茁长成长!

幼儿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2】

我的孩子性格较为内向,略显胆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忙碌并快乐着。孩子的成长有赖于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降临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育孩子既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以下是我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心得:

首先,让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需要,早睡早起,准时送到幼儿园,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老师们的教育,家里的作息时间要与幼儿园的相辅相承。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但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家长要有耐心。

第二,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韧的意志。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适时给予引导。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的时候,都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晚餐前的准备,让孩子一起参与,他会觉得自己在劳动中得到肯定,让进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他摔倒时,我们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夸他很勇敢,是个男子汉,他便乐呵呵地又开心地玩去了。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互相了解。做到教育的一致性,不要一个管一个护。和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愿意跟你交流;多换位思考,不要一味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尊重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

第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看书的习惯。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习惯在临睡前跟他讲个小故事,讲完后我就让他独自看书,当然,我也以身作则,专心看书。上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在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他不但能独立看书,还能提问题了,这得益于幼儿园老师们的悉心教育。

第五,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和老师、阿姨的沟通,这点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在幼儿园这段期间,家长应该意识到上幼儿园并不是让孩子学多少本领,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树立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以上是我的一些育儿体会,养育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成长,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老师、阿姨的帮助,让我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3】

时间过的真是很快,一转眼我的两个可爱的小宝贝——辰辰、汐汐已出了满月了,这些日子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我的关注,是不是饿了、拉了、困了或是其他别的原因,对于初次养育宝宝的我来说一切都得自己摸索。

首先是啼哭,他们尿湿了、饿了、拉了、要人抱了时都会哭,当他们要什么时,一定得达到目的,否则就会大哭不止,辰辰在这方面就比汐汐强很多,他也很能吃也很懂事,而且吃饱了就睡,汐汐每次吃饭时总是喜欢用小手抓住我的一根手指,他们真的是都非常的可爱。

倾听,每次在他们吃饭、换尿布时,我会和他们交流、谈话他们真的能听明白,会慢慢地变的安静起来,有时他们在达到目的的时候会对你微笑,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微笑,他们的笑容好甜,好甜。

交流,有时候,他们啼哭与饥饿、尿了一点关系也没有,仅仅是哭而已。只要是换过尿布也喂饱了,他们再哭那就是表示他们需要你,你要尽快过去。他们只要是看到了你或是听到了你的声音,他们就不再哭,也许他们只是害怕,害怕没有我在身边的感觉。

生气,有时他们也会生气,记得有一次辰辰哭了,但是我在喂着汐汐,所以也就没有理会他,等我喂完了汐汐再去喂辰辰时,他却紧闭着嘴不张开,我就和他谈并且对他说对不起,妈妈不该不理你,并且让他原谅我,过了好一会他看了我一眼才慢慢地张开了小嘴。你说可笑不可笑。

有时候他们还会盯着一个地方看很长时间,有时会笑,有时会好象吓了一下,有时他们睡觉的时候也会微笑,有时他们还会对你做丑样,总之他们的每个表情都是那么的可爱。还有很多的养育知识在等着我去摸索。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2

其实,幼儿初入幼儿园都会有哭闹现象,幼儿的这种哭闹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幼儿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朝夕相处的亲人,而且又是自己最信任的亲人将自己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陌生的新环境、陌生的老师,心里会有一点被亲人抛弃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安、恐惧的情绪。所以幼儿就会用哭闹来反抗发泄恐惧不安的情绪。哭是幼儿表达自己不高兴、不愿意、不安、恐惧等等不好行为。从教育学来说,每个人变换了环境,都是有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只是人和人表现不同,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最终都能做出一定的努力来适应环境。因此,作为家长、老师对初入园幼儿的一些哭闹和异常表现不要惊慌、烦恼、埋怨。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幼儿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幼儿园。

一、 家长要做好幼儿初入园前、后准备

为了使孩子能顺利入园,家长首先要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如与孩子谈些幼儿园里有兴趣的事,或让朋友的孩子说说在幼儿园的事,孩子对幼儿园会产生好奇、向往,并期待自己也能去的心理。这样可减轻孩子初入园时情感上的波动而哭闹。

或者在孩子入园之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熟悉环境、认认老师和小朋友,看看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活动,再看一看幼儿园的设施,玩一玩大型游戏器材等。让幼儿觉得幼儿园是一个欢乐场所,使幼儿入园后不致于因对环境和人过分生疏而哭闹。在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将孩子交给老师后,要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千万不要听到孩子的哭喊就心软,又回头抱一抱、哄一哄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若孩子有了这次“经验”,第二天入园时就可能比头一天哭闹得还要厉害。孩子的哭闹也跟家长的自身态度有关。家长的态度必须坚决果断,要坚持天天送,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动摇,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非常非常的爱你的,,但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孩子必须进幼儿园,哭闹也没有用。孩子哭几天后觉得哭闹没有用,就不会再哭了。

另外家长千万不要用这样的话吓唬孩子,如“再闹再闹,不听话,就送你进幼儿园”来威胁孩子,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觉得幼儿园就是惩罚不听话孩子的地方。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会导致孩子更加不愿意上幼儿园。

二、 幼儿教师要把全部的爱奉献给每个幼儿,爱心迎接初入园的幼儿。

为了迎接新招幼儿入园,老师应对初入园幼儿做一了解。老师可通过家访或给家长打电话初步了解了解幼儿身体、性格、吃饭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要求,及问清孩子有什么嗜好,等等。幼儿入园后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实施教育。另外,幼儿在入园前见到自己的老师,到入园后就不会因对老师过分生疏而哭闹。

爱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满足。所以,在幼儿早晨入园时,老师应不管幼儿高兴还是哭闹,都要抱一抱他,身体接触对初入园的幼儿来说非常必要的,这能使幼儿减轻一些不安和恐惧的情绪,把老师当作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里的保护者,跟老师更加亲近。另外,当家长看到老师这样热情、喜欢自己的孩子时,也不会因孩子哭闹而感到忧虑、担心、放不下、会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老师。

老师应有慈母般得细心、耐心、细致地去关爱每个幼儿,又要有严父般得威严,去严格要求幼儿。爱不是迁就孩子;老师还是应是幼儿的朋友,尊重每个幼儿,愿意随时倾听幼儿的心声。帮助幼儿解决难题。如幼儿初入园因心理紧张而产生情绪不稳定,老师要想办法稳定幼儿情绪,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哄幼儿开心;遇到幼儿尿裤子等时,先用轻柔的话语安慰他“没有关系老师帮助你换下来洗干净”“再告诉他以后想尿的话,告诉老师,老师带你去”。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会使幼儿心理感到安全,情感也得到满足。这样,幼儿就能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也就不哭闹了,并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幼儿;幼儿园;家园共育

法国的福罗培尔曾经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里。”宝宝上幼儿园,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让刚满二周岁的孩子从家庭这个个体,走入幼儿园这个群体,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而且脑子里慢慢有“集体”的观念,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尽快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消除对新环境、对老师的陌生感,天天爱来园,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托班的教育教养实践中感到:要让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并为今后的教育教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喜欢你,让家长信任你,放心你,这不仅是孩子入园的准备,同时也是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1消除分离焦虑,是孩子集体生活的铺垫

家长应提前利用假期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园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玩一玩园里的大型玩具,如:滑滑梯、蹦蹦床等;带幼儿看看园舍内墙上的壁画,在讲一讲其中的故事,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兴趣,知道幼儿园才是孩子们的乐园,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家长可以和园长、老师等工作人员联系,约定好适当的时间到幼儿园活动。

家长做好幼儿的心理工作:每位幼儿从小在父母的身边长大。对父母的依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但离开就会有许多的不适和恐惧。家长可以告诉幼儿:“宝宝长大了,就应上幼儿园,幼儿园还有钢琴、玩具、图书。在幼儿园可以学到许多本领,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游戏,玩耍。老师像妈妈一样喜欢每一个宝宝。”通过讲述让幼儿从心理上对上幼儿园产生憧憬。不仅是家人还可事先和邻居、同事沟通,一起来鼓励幼儿,可以在与宝宝交流时说:“宝宝几岁了?这么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吧?你一定是幼儿园里最棒的!”

2提前做好家访工作

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是敏感的,他们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因此,通过家访,使家长坚信: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给每位幼儿胸前衣服上做个标志写上名字。以便老师很及时的了解每位幼儿的情况,能及时的叫得上每位幼儿的名字来。在家里家长尽量叫幼儿的大名,不要使用幼儿的乳名,而且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大名,做到随叫随到。在家里家长可以叫幼儿的名字,让幼儿答到。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及时和老师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每天坚持送幼儿入园。

在家访过程中,家长要及时把孩子的一些情况(兴趣、习惯、病情以及孩子的进餐量、大小便时间)告诉老师,尤其是一些疾病就更不能隐瞒老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以防出现意外情况。同时,这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减少孩子入园的不适感。

3开展亲子园活动

托班幼儿进入集体生活,开始感受集体生活与家庭生活的不同,开始感受到与父母分离的焦虑甚至痛苦。托班孩子年龄小,对父母较依恋,他们渴望成人的亲近,需要父母的呵护;而现在年轻的父母工作忙,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游戏的时间少;所以我觉得在托班更适合开展亲子活动,以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并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观班级活动,观看小朋友游戏、玩耍:瞧一瞧盥洗室、午睡等地方;玩一玩幼儿园的大型玩具……要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知道小朋友在幼儿园中做什么,逐渐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

全家都对孩子去幼儿园的行为表示肯定和赞赏,并把宝宝要入园当作家里的一件喜事来讨论、迎接:“我们宝宝长大了,要到幼儿园里去学本领啦!”让孩子觉得入园是件高兴的事,使等待入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还可以利用故事和儿歌,使孩子向往幼儿园的生活。如讲一些小动物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是学习本领的地方。

在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要求后,家长在家和孩子玩“幼儿园”的上课的游戏,这样可以使孩子了解将要在幼儿园里面对的规则,帮助他今后更易于适应集体生活。

训练幼儿的交往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放出去的方法。让幼儿出去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幼儿相处,还可以请幼儿的伙伴来家里和幼儿一起游戏,分享玩具等,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2―3岁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帮助宝宝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就很好了,在幼儿园里老师会引导宝宝学习分享、帮助,家长到时要多和老师交流,育原则。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亲子活动,打消家长的顾虑,使他们放心,并明白了老师的用心,那么,他们自然乐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4加强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以此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孩子人格等各方面良好、健康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入园后,孩子天天要面对陌生的情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真有些另人担忧。可是,这个适应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父母决不能因为心疼和担忧而让孩子当了逃兵。明智的父母应该为孩子及早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上集体生活。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4

选园

文/魏庆

要上幼儿园了,宝宝高兴得又蹦又跳,家长却有点放心不下,上幼儿园毕竟不同于在自己家里,宝宝能否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呢?而且,最关键的是,宝宝能否学得好、学得轻松、智力开发得早,能否打好学前基础?在这方面,有三岁宝宝的家庭已经忙着给宝宝找幼儿园了,相信每位家长都在精心地为自己宝宝选择适合幼儿园动脑筋、想办法。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不仅要考虑幼儿园的教育水平、自然环境、营养卫生、保健等因素,还要从家长自身实际条件以及宝宝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辨证地看待形式多样的幼儿园

上幼儿园,这是宝宝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里面的学问可不少。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办幼儿园的单位很多,如教育部门、部队、企事业单位、街道、个体等。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幼儿园的硬件、师资和实际工作质量,把我国幼儿园进行如下分类:一级一类为最高水平,二级一类、一级二类为较好水平,二级二类为一般水平,三级三类属于基本水平。当然,幼儿园的级类水平只是相对的。有的幼儿园虽然硬件尚未达到一级一类标准,但是教师素质较高,保育教育服务工作的质量好;有的二级二类幼儿园,办得很灵活收费不高,很受家长欢迎。一般家长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只看幼儿园的设施、场地和外在环境,而忽视了教育质量。当然,幼儿园的环境条件固然重要,但幼儿园的软件更不能忽视,如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以及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因此,家长在为自己宝宝选择幼儿园时,教师是否爱孩子、是否尊重孩子应该成为首选标准。

二根据宝宝的特长,注重特色教育选择幼儿园

目前,采取注重宝宝特色教育来吸引生源的幼儿园越来越多,例如双语、音乐、绘画、体操等。家长选择这些幼儿园时,首先要看自己的宝宝是否适合发展某方面的特长。宝宝要是不具备那份天赋,就不要勉为其难。否则,不仅宝宝不能得到因材施教,而且家长也背上了经济负担。幼儿阶段正是身心各方面打基础的阶段,如果过早地进行某方面的技能训练,方法不当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其次要了解特色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要选择教师素质高、教育思想正确、方法得当的幼儿园。进行特色教育的同时,注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特色幼儿园的基本标准。也有些幼儿园以智力开发、学识字、教算术为特色,实际上是将小学的学习任务下放到幼儿园,研究表明超前学习虽然能产生短期效果,但上小学后容易产生厌学、学习下降的情况,因此家长不要盲目选择这类幼儿园。

三幼儿园不要离家太远,最好选择家长本单位的幼儿园

宝宝上幼儿园,一个最大问题是接送问题。现在我们的交通条件大多还是公共汽车、电车、地铁、自行车,如果幼儿园离家太远,特别是离家长上班的单位太远,不仅使家长为接送宝宝耗费了许多精力,也使宝宝小小年纪为上、下幼儿园而疲于奔波。这对宝宝的成长是不利的。比较妥贴的办法是,如果家长的任何一方单位有幼儿园,各方面的条件又比较好,那就可以考虑上家长所在单位的幼儿园。因为毕竟幼儿园与家长当中的一个人的上班地点是一致的,并且家长能有更多机会与幼儿园的老师交谈,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虽然单位所属的幼儿园一般不设整托,但天天接宝宝回家却有整托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宝宝与父母的感情交流的时间增多了。家长还有机会在晚上的体息时间对宝宝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以及陪他愉快地玩。

家长准备

文/吴育红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次重大的环境变化,能否顺利地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庭和幼儿园要共担重任。家长与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做好幼儿入园适应工作。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幼儿在午睡时哭闹,因为不会自己上厕所而拉裤子,吃饭时弄得满身满脸都是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幼儿教师常常忙完了这个又去照顾那个,老师累不说,最关键的是幼儿吃不好、休息不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到两、三岁,孩子用得最多的词汇是“我来”,“我要”。要自己剥糖纸,自己拿勺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上楼梯。如果家长把他抱上楼去,哪怕到了家门口把他放下,他依然会扶着墙一级一级地蹭下去,再从下面自己一级一级慢慢蹬上来。这种渴望“自己来”的行为表现,正是可贵的独立精神。家长要呵护幼儿这种独立精神。刚开始,幼儿学做这些事情,可能很慢,也做不好,但家长要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学习做这些事情。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培养与同伴交往的需要与兴趣

我国城市地区的幼儿,目前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幼儿园是幼儿群体生活的环境,要使幼儿适应这种环境,就应当培养他们与同伴交往的需要与兴趣,使他们由习惯与成人交往、协同活动转向喜欢同伴交往,并能享受到同伴交往的乐趣,这对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需要与兴趣有赖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与陌生人,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合群性。社区是幼儿直接接触的“社会”,街坊邻里是影响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家长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不要总是将孩子锁在家里与电视为伴,要经常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邻居的小孩邀请到家中,让幼儿玩同样的玩具,增加他们与人交往的经验,弥补幼儿由于没有兄弟姐妹而带来的缺憾,同时,对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也有帮助。

另外,在幼儿入园之后,家长不要一放学就带孩子回家,可以带孩子在幼儿园的草地上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来捉迷藏、玩大型玩具等,消除幼儿间的陌生感,这也是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做好幼儿入园的心理准备

入园第一天,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赖在家长身上不下来、哭叫“我不上幼儿园”、边哭边喊“妈妈不要走,我要回家”以及躺在地上乱踢乱闹的,拼命不进教室。

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新环境中的人、物品等与家庭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家庭到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最显著的变化是周围人的变化:朝夕相处的亲人变为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他必须学会与亲人短暂的分离,认识和熟悉老师与小朋友,学习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共同生活、相处。除了“人的变化”以外,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也不同于家庭。一般来说,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如游戏场地与设备、玩具与游戏材料等都能吸引幼儿。幼儿对物质环境的适应比较容易。幼儿的入园适应最主要的是幼儿的“心理适应”。

四做好与教师沟通工作

幼儿入园后,家长应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与表现。接送幼儿时,态度要平静自然,不要流露出过分的依恋与“心疼”的表现。

我们一般会认为幼儿入园工作中亲子分离难,难的是幼儿离不开家长。其实,这种幼儿与家长的依恋情绪是互相的。家长也存在 “入园适应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家长非常不放心从未离开身边的孩子,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办法能照料好二、三十个幼儿;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被人“欺负”,特别是自理能力弱的幼儿家长,更是六神无主。这些家长不肯走,嘱咐嘱咐老师,嘱咐嘱咐孩子,眼神中透出无比的忧虑。情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家长的这种忧虑情绪会直接传染给敏感的幼儿,使幼儿获取“不安”的信息:“妈妈舍不得我”“老师不会很好地照顾我”……对幼儿顺利入园造成负面影响。

家长要与教师沟通,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在幼儿离园时,家长要向教师询问幼儿一天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坚定“送孩子上幼儿园是正确的”信心。还可以用打电话的方法保持与幼儿的联系,一方面使幼儿听到父母的声音缓解不安情绪;另一方面,可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安心地工作,解除内心的忧虑。

五家长与幼儿要“暂缓分离” ,忌“强迫分离”

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园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心软,必须马上离开。这就是所谓的“强迫分离”。我认为,“强迫分离”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只会加剧幼儿的分离焦虑,会使那些焦虑程度较重的幼儿形成对入园的恐惧,丝毫无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增加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的担心与忧虑。我们常看见有些家长在“狠心”把孩子推进门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又偷偷隐蔽在门外的角落里,观望孩子。孩子的“嚎啕大哭”与家长的“心急如焚”构成了一幅“生离死别”图。

针对“分离难”这一现象,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幼儿,在早晨人园时,亲子之间应暂缓分离。家长可以与孩子在一起作短暂的相处。在此期间,家长应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让孩子看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明确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这是任务。” 并耐心向幼儿保证:“一定会回来接你。”对于那些仍然有些担心的孩子,可以早一点来接他回家,并且要说到做到。这样做可以让幼儿懂得道理,对帮助幼儿自我调整心态,接受“上幼儿园”这一现实起到积极作用。切忌“欺骗”孩子。幼儿一旦明白过来,往往无从收拾残局。

孩子准备

文/紫贝壳

宝宝要入园了,家长们都喜忧参半。喜的是宝宝长大了,要过集体生活了。忧的是宝宝从来都没有离过家,离过亲人的怀抱。如果宝宝整天哭哭啼啼的,父母肯定会心疼。因此家长们都应该在入园前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对宝宝进行相应的训练,积极地做好入园准备。

心理准备最微妙

宝宝的心理活动很微妙,因此心理准备很重要。

家长情绪:宝宝初入园的时候,家长千万别表现出忧虑或不安,因为家长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宝宝。

熟悉环境:在入园前几天最好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参观,让宝宝玩玩园里的玩具设施,翻翻园里的图画书。在宝宝边玩边看的同时给宝宝讲幼儿园的优点,比如能认识好多的小朋友呀,能听好多有趣的故事呀,能学会唱新的儿歌呀,能玩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呀等等。如果可能,多参观几所幼儿园,让宝宝自己选择,说不定宝宝会对喜欢的幼儿园产生期待哦!

结识老师:如果宝宝先认识了老师,也许会容易克服陌生感,消除内心的恐惧。

结交朋友:结交小朋友对宝宝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宝宝必须适应和别人相处的生活。如果宝宝在幼儿园里受了欺负或受到冷落,自然会对集体生活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宝宝在去幼儿园之前,家长们应该多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并教给他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比如小朋友们同时看中一件玩具应相互商量着轮流玩,切不可强抢等等。

生活准备很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宝宝适应新生活的首要条件。在宝宝入园之前,家长可以先到幼儿园了解一下孩子们的作息时间,然后在家里试行,并逐步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技能。

独立吃饭:限定宝宝的用餐时间,开始也许会长一点,以后逐渐缩短,直至半小时左右。

食物搭配: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因为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的饭菜都一样,幼儿园和家里不一样,不会迁就孩子的饮食喜好。

学用杯子:练习直接用杯子喝水,让宝宝学会控制水杯的倾斜度,做到既能喝到水又不会将水洒到身上。

关于午睡:调整好宝宝的作息时间,让宝宝养成午睡的习惯。

如厕训练:宝宝1岁半左右,父母就应有意识地训练他学会说:“我要大便,我要小便。”稍大一点还要教会宝宝擦屁股。

穿脱衣服:3岁左右的宝宝应学会自己穿脱裤子。遇到比较“难对付”的衣服要教会宝宝睡在被窝里向保育员发出“求助”,而不是掀开被子坐在床上“傻等”,那样会着凉。

物质准备要周到

有的幼儿园要求统一购买被褥、洗漱用品,有的则要求自己准备。入园前,父母先打听好做足准备。衣物:有的宝宝来不及如厕会弄脏裤子,有的宝宝吃饭不小心会弄脏衣服,有的宝宝喝水会淋湿衣服,所以有必要为宝宝准备几套衣服,以防不备。鞋子:午睡的时候为了宝宝如厕方便,最好准备一双小拖鞋。玩具:如果宝宝依赖性较强,家长可以征得老师的同意后让宝宝带上自己心爱的玩具。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看到自己的“老朋友”会增加一些安全感,有利于稳定宝宝的情绪,减轻分离焦虑。

家长们的经验分享

初次送宝宝入园,最好避开幼儿园招收新生的高峰期。一是因为宝宝的情绪都不稳定,很容易出现一个“独唱”接着发生“大合唱”的状况。二是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力毕竟有限,难免会照顾不周,令宝宝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

宝宝初入园要按时去接,因为宝宝看到所有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妈妈接走了会很不安的,甚至会令宝宝误以为自己被家人遗弃了。如果确实迟到了,要心平气和地给宝宝解释一下,不要表现出过于激动,让宝宝加强委屈感。

尽量教会宝宝把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因为老师面对的孩子太多,不可能一直注意到你的孩子。因此,教会宝宝有需要时找老师会省掉好多麻烦,至少不会因为词不达意而得不到满足感到委屈。

初入幼儿园,宝宝都爱闹病。有的宝宝感冒发烧了,就到医院打两针。好了,接着去幼儿园。可是,这一去又病了,反反复复,病情越来越加重,所以要等宝宝的病彻底好后再去幼儿园。

入园前,最好在一开始就花些功夫选定一个比较好的幼儿园,选定后就不要频繁更换,以免宝宝刚适应了新环境,又要开始适应另一个环境。

双向交流。既要和宝宝交流幼儿园里的生活情况,也要向老师打听宝宝的日常表现。在询问、了解的过程中,也许细心的你能发现一些宝宝的问题或变化,并且作出相应的处理和帮助。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幼儿;家长;教育

引言

每当幼儿园的孩子开始小班的生活时,我们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们哭闹不止,不希望与自己的家长分离,家长也会产生很大的忧虑与担心,如何缓解这种情况成为了幼儿园需要面临的难题。那么,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我们应当怎样做好新入园幼儿家长的工作,让幼儿与家长的双重焦虑消失,对于这点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家长工作的执行是幼儿园必须履行的职责所在,在儿童进入到幼儿园生活时,我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照顾上,从而忽略了家长的感受,一些孩子的家长会产生紧张与焦虑的情况,也会出现一些怀疑和不放心把心中的宝贝交给幼师。面对这种情况,前期与入园后的工作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开展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可以建立和谐的家园关系,让家长充分的信任幼儿园,双方为教育幼儿做出共同的努力。第二,促进教育的发展,单单仅靠幼儿园的教育力量是不够的,尤其对于新入园的儿童,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家长的协助指导。第三,让家长主动去了解幼儿教育,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师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加家长对教育的了解程度。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把新入园家长工作放在第一步,因为这是幼教的起点与第一步,只有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双重配合下,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幼教的效果,让孩子们天真快乐的成长。所以只有达到两方面需求的标准上,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幼儿教育,达到真正的效果,让幼儿园的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

二、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策略研究

1、做好入园前的通知与沟通

我认为在幼儿报名幼儿园的初期阶段就应当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其中包括孩子的具体情况、幼儿园情况和家长需求,只有在这三方面做好配合与工作后才能展开接下来的入园事宜。比如,在入园前期,老师应当给家长一个具体的通知,如:第一,做好提前准备,让孩子知道要去幼儿园的事情,并且给家长一个精炼的幼儿入园前心理指导方案。第二,准确的表示园内情况,把幼儿园从事的一切幼儿指导工作及方向告知家长,让家长能够理解并支持园方工作。第三,告诉家长应当准备哪些物品,此外还包括一些入园流程、证件、文件等。笔者认为这三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可以体现幼儿园的专业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幼儿初期入园的不适应感,提前的准备是提升幼儿园与家长的双方面经验,并且能够带来高效的工作质量,对于幼师、教育管理者都是很好的历练与素质上的提升。

2、让家长充分信任幼儿园

其实对于新入园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许多家长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因此在面对幼儿园选择与了解上十分细心。对于幼儿园的前提沟通工作,必须要让家长足够信任幼儿教育工作者,这样才能够建立双方沟通的桥梁。比如在开学的前期,我们会举办一个幼儿家长会,在家长会中,教师会详细的说明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并且耐心的回答家长所提出的问题。在专业的分析当中,幼师会主动去告诉家长幼儿新入园产生的焦虑感要如何处理,我认为家长会的重点一方面是通知日常的接送事宜,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教育的角度去告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如何处理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怎样与幼儿园配合完成孩子们的第一学习生涯。因此在这方面,需要让家长充分信任幼儿园,我们也要表现出绝对专业的态度与水平,包括让家长看到园内的整体教育情况,让家长去主动参观其他小班、大班的幼儿生活,这样才可以建立信任感,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得到的爱也比以前多很多,我们也应当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他们解答心中疑惑,以真挚的态度进行沟通,实现教育的根本力量。

3、建立亲子活动、减少新入园儿童焦虑感

如何让孩子们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家长担心的问题所在,我认为不要将这种分离生硬的进行,不少幼儿园可以在初期让家长加入,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这样孩子会有一个充分接受过程的时间。在慢慢的与小朋友和幼师熟悉后,对于自己父母的依赖也会逐渐的减少,我认为在教育工作上,尤其是对于家长和孩子方面,需要灵活的应变,因为小孩子的情绪其实是不好猜测的,可能有些小孩子开始来幼儿园的时候非常活泼,但是过几天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不好,而我们也不能够马上去猜测是哪种原因,因此可以让家长运用几天时间去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参与小活动。或者我们幼儿园可以定期去举办一些亲子类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父母亲与孩子的感情增加,同时也能够加强幼儿教育的素质化。有时候我们容易把想法局限在一个点上,比如孩子到了年龄就必须要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与父母分开,这样就对幼小的心灵有所伤害,也会让他们产生内心的恐惧,因此,要时时刻刻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减少幼儿焦虑感。

4、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虽然在前期的了解与准备工作当中,家长已经逐渐的熟悉了园内情况,但是想要真正的方向心中的宝贝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无论作为幼师还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是尽量体谅家长的心情,现在的网络技术很发达,幼师可以主动练习幼儿家长,告诉他们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情况,以避免他们的担心。我们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把孩子的表现图片发给学生家长让他们真正的看到,这样心里的担忧也会慢慢的放下。同时幼师应当随时欢迎家长主动了解幼儿情况,并且在教育与照顾上给予孩子的家长一些指导与建议。我觉得这其中需要一段磨合的时间,信任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需要彼此的了解,只要我们以专业的态度与家长沟通,相信孩子会在幼儿园有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家长也会慢慢放下心中的担忧,相信我们的工作能力。

结语:处理好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专业、细致并且有充分的规划,但是和谐的家园关系对于幼儿本身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教育不是单一的个体,需要的是教育机构与家庭的结合。因此我们应当主动沟通,科学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家长与幼师的努力,共同为孩子们来带愉快、轻松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拜如丽. 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07(02)

[2] 佘翠花.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 幼儿教育. 2006(Z1)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 适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69-01

一 家访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可以叫他们的乳名,可以减少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二 哄一哄

对早上入园哭闹的幼儿抱一抱,或者给一个幼儿喜欢的小贴画或小糖果,让其以愉快的心情入园,使父母放松紧绷的心弦,使父母放心离开。孩子在家中挑选一件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带到幼儿园,通过物品的传递转移孩子的焦虑情绪。

三 讲一讲

主要讲:(1)利用第一周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消毒常规,消除家长担心孩子感染传染病的顾虑。(2)讲一讲幼儿园的便民服务措施,解除家长对担心孩子不会吃饭、入厕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3)讲一讲怎样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经验,比如晚送早接,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不要让孩子有被遗忘的感觉,而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逐步适应后按正常接送。

四 提要求

要求:(1)要求家长送幼儿入园后,立即离开,不要躲在门、窗后偷看,或者中途来看,延长或增加幼儿哭闹次数,影响幼儿的适应能力。(2)让家长多关注孩子在幼儿园认识的新朋友,尤其是同一个社区的小伙伴,接了孩子后不要着急离开,让孩子与本班的小朋友多在一起玩,让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的人和事。(3)不要用负面语言误导孩子,让孩子感觉幼儿园是一个恐怖的地方。要求家长不要用“你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之类的话,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4)避免宝宝耍花招,说幼儿园不好,某某老师对他不好,不想上幼儿园,要求家长坚持天天送,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五 善意的谎言

初入园的幼儿可能不太适应幼儿园生活,在中途有哭闹、不愿意吃饭和入睡的现象,但当家长来接孩子时问起幼儿在园的表现时,应该先肯定孩子好的表现和成绩,比如:孩子在园挺好,表现不错,吃饭、喝水、睡觉及玩得都挺好,首先让家长放心,解除家长的顾虑,孩子才会更安心,才能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走上正轨,然后进一步向家长提出要求。

六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主题活动

游戏是幼儿都喜欢的,这不仅因为幼儿爱玩,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暂时忘记想家。在游戏中有利于促进幼儿自身良好品质培养和个性的形成。如娃娃家的游戏中,教师可以担当妈妈的角色,和幼儿互相打电话:“你是谁呀?”“妈妈正在上班,下了班我来接你”等,幼儿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感。体育游戏中如老鹰抓小鸡,老师可以扮演“鸡妈妈”,孩子们扮“鸡宝宝”,一个幼儿作老鹰,通过游戏逐步地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和表现自己的成就感。

七 准备多种多样的玩具供幼儿玩耍

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玩具,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安全卫生、美观形象的玩具,如雪花积木、几何图形积木等,或带幼儿玩滑梯、过独木桥、跳跳床等大型玩具,表现好的幼儿,分发一些诸如小红花、小星星的小礼物,激发幼儿喜欢、向往幼儿园的感情。

八 给孩子创造家的氛围

给孩子创造家的氛围,让孩子自由地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耐心对待每一个幼儿,用爱心拉进他们的距离。静下心蹲下身,让孩子感觉幼儿园就是自己的家,老师像妈妈,小朋友们都喜欢和自己玩。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鼓励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入厕等等,以避免因为生活上的不适应而产生焦虑。

九 用熟悉的音乐吸引孩子,缩小家园差距

如今的家长都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教师可利用家访了解孩子喜爱的音乐,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以常常播放这些音乐,组织孩子一起来听,特别是当某个幼儿哭闹时,有针对性地播放一段他在家里喜欢听的音乐,有助于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产生对幼儿园的熟悉与亲近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些音乐模仿动作,如:拍手、走步、打鼓、吹喇叭、鸟飞、象走等,节奏要稍慢,力度与速度要均衡,动作变化要少,多重复。实践证明,孩子对这样的韵律活动很感兴趣,肌肉的大幅度动作能够让孩子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从而减少对父母的想念。

十 及时进行家园沟通

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比如:孩子是由谁带大的、日常的习惯是什么、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玩具等,以更好地照顾幼儿在园的生活起居。

参考文献

[1]张霞.提高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7)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7

措施。以此来防范和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前言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部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①。随着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入园难、入

园贵等问题的反映呼声强烈。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②,其中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单独列出第三章来说明学前教育的任务。首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学

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其次,明确政府职责。其中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

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尽管,国家

对建幼儿园幼儿标准,但出于盈利的考量,不乏会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托幼机构的出现。幼儿园数量增加同时,我们不得不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所担忧。

近日,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大媒体上多次报道幼儿教师孽待幼儿的事件。笔者在比较权威的百度、搜狐、新浪等各大搜索引擎上输入“幼儿教师孽待幼儿”后,出现了近三年来幼儿教师孽待幼儿的

案例。例如,山东东营一幼儿园老师用针扎等方式虐待8名儿童;广东汕头幼儿老师唆使学生打学生,并且传看戏谑孩子的视频。其中近期引起媒体关注的“某地区幼师虐童事件”。

某地区幼儿教师孽待幼儿的702张照片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而这位幼儿教师对于该事件的回应却是:“只是闹着玩、照片太有趣”。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都没有。这

种不负任何责任的态度和变态的行为不得不让幼儿教育界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一定的反思。

一、幼儿园教师孽带幼儿事件造成的危害

1、幼儿教师孽待幼儿事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幼儿家长造成伤害

该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原本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信任把幼儿送到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不仅没有让孩子开心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反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幼儿教

师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有所下降,托幼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遭到家长的怀疑。

2、对于受害幼儿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对于受害幼儿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是很难弥补的,甚至是一生的心理上的阴影。儿童心理治疗师余伟认为:“孩子这个时候其实他的是非判断是非常单一的,他认为老师所有的行为都是对的,

因为他是老师,所以孩子也许认为这样做事对的。幼儿教师的暴力行为,导致这些孩子将来也许会产生暴力的倾向,也许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其他的孩子,甚至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被侵害,被伤害,

无论是语言的,还是肢体的这种伤害实际上是比较隐蔽的。一方面源自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因为他对这个事情的评判本身不清楚,另外方面源自于孩子的能力的发展,他的语言有的时候描述不清楚这件

事情。不容忽视的是该时期的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的性格特点③,他们有可能长大后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幼儿。3―9岁儿童自尊结构包括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外表感。有研究表明,4

岁和7岁时儿童自尊以及自信心发展的关键年龄,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3―9岁儿童的自尊呈“波浪式”发展趋势,且男生自尊发展水平显著。④在此期间,对于幼儿身体和语言上的侮辱将影响幼

儿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形成,内心的伤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他会认为小孩子是不被尊重的,自己是不需要被尊重的。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打架的行为,导致幼儿攻击的增加。不利于幼

儿社会性和同伴关系的发展。

幼儿长时间处在恐惧、不安全的环境中,导致幼儿产生焦虑情绪。幼儿长期焦虑不仅在生理上导致口吃、尿床、头痛、直肠出血、脉搏加速、手掌冒汗等症状,同时心理上常表现出害怕、紧张、哭闹、

做恶梦等症状。老师这样侮辱我,甚至在肢体上给幼儿带来很大的疼痛,这种伤害会导致幼儿对老师、对他亲近的人产生质疑,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幼儿教师孽带幼儿的时,对于那些围观的

孩子也是一种隐性的暴力。像这些围观的这些孩子,对比当时被直接拧耳朵的孩子产生的危害更大,他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老师有权利这样做,况且内心也隐藏着威胁和恐惧。”

3、对于幼儿家长造成的伤害

原本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信任把幼儿送到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不仅没有让孩子开心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反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一方面,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信任降低,出现母亲放弃高薪

在家照顾孩子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家长担忧对受害幼儿造成的影响,导致家长会产生焦虑心态,不知该如何对待心理受到伤害的孩子,甚至家长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二、分析幼儿园教师孽待幼儿的原因

1、幼儿园师资短缺,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幼教师德有待改善

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总则中第二章:“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⑤在幼儿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幼儿教师

的质量良莠不齐,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幼儿师资队伍。从而还存在着幼儿教师伦理道德缺失的状况。某地区幼儿教师孽待幼儿事件中教师并无幼儿教师资格证。这次省教育厅在通报某地区虐童事件时,公

布了一项数据,当地幼儿园里约四成老师,合计四万人左右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山东省教育厅抽查了17市194所幼儿园,53%的幼儿教师没有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17%的园长没有取得园

长任职资格培训证书。有此可知,当前幼儿师资短缺、且大量存在无证上岗情况。

2、幼儿园管理不严格

尽管我国明确创办幼儿园要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方针,不过当前存在着很多的家庭式的托儿所和民办幼儿园,这

类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不符合建立幼儿园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不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该种幼儿园主要是以赢利为目的,幼儿园园长主要是幼儿园的投资者,并不具备幼儿教育的相关背景。这

样导致园长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幼儿教师的标准不高。对此,国家有必要细化幼儿园办园标准,审批部门给予严格的把关。以保证私立幼儿园质量的提高。

3、家长缺乏对幼儿的关心照顾

在某地区幼儿教师孽待幼儿事件中,受孽带幼儿曾回家跟家长说过老师孽带孩子的事情,家长对幼儿的言语没有给予理睬。这说明: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不够细致。幼儿家长应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的

交流和沟通,观察孩子的外在表现,并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以避免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欺辱的事件再次发生。

4、公立的高质量的幼儿园短缺

当前,我国公立的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公立幼儿园只能接收有限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私立的条件优越的幼儿园收费又昂贵。这一现实导致许多条件不好的家庭选择把幼儿送到托儿所和

相对价格便宜的私立幼儿园。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对于幼儿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建立足够数量的、公益性的、非竞争性的幼儿园供幼儿学习与成长。

5、缺乏幼儿教师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

某地区幼儿教师孽待幼儿事件中教师收到的惩罚为:公安机关依法释放无罪幼儿教师。因为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只能对孽待幼儿的教师给予道德上的谴责,仅仅属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师范行为。

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她有刑事上的罪行。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孽待幼儿的事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且惩罚严格。一位孽待自己孩子的美国母亲被判90年的刑罚。为了保证幼儿在幼儿园中快乐学习和

生活,需要国家针对弱势群体幼儿给予相关的法律保障。

6、幼儿教师的压力大和待遇底的现实

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⑥出台,其中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专门的要求,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

师队伍。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握入口关。但是,我国的现实是全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视不够,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相对中小学来说很低,而且肩负的任务和压力要远远大于小学教师。

据了解,民办幼儿园教师目前属于非事业编制,相较于公办幼儿园教师,大多数人的工资福利偏低,社会保险也未全面覆盖,而且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

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不愿到幼儿园中从事教学工作。导致幼儿园中大部分都是中专和高专毕业的幼儿园教师的情况甚是普遍,教师的质量也随即下降。再加上教学方面的压力,不可否认幼儿教师心理

上有产生扭曲可能。

三、解决措施

1、优化现有幼儿园结构体系,明确办园条件,保证幼儿园符合标准

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总则中第四条:“幼儿园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相适应。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幼儿园设置的布局方案”。依照以上的规定,应禁止

不满足条件的幼儿园建立。幼儿园的相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建立幼儿园的细则和标准,保证幼儿无论是在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都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2、优化幼儿师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尤其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总则中第二章:“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⑦刘焱编著的 《幼儿园教育概论》中幼

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最基本条件。首先,要忠于幼儿教师职守,即幼儿教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的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和要求干好本职工作

。其次,热爱幼儿。成人对于幼儿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再次,尊重和保护幼儿。⑧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具备一颗“爱幼儿”的心。坚持幼儿教师“持

证上岗”制度,保证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在幼儿园教师选拔中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提高幼儿教师准入的门槛。

3、完善有关保护幼儿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监督、评估与实施的奖惩制度,有效预防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我国对于幼儿教师孽待幼儿事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仍以某地区幼儿教师孽待幼儿事件的判决结果为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萍表示,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侵犯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是

从流氓罪分离出来的。但肇事老师的行为侵犯的是儿童的身心健康。除了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也是考虑的范畴。但故意伤害要求轻伤以上的结果,而一般的虐童案件可能很难达到这样的后果。所以

,对于孽待幼儿的幼儿教师除了拘留几天外,法律上没有相关的刑事惩罚规定,只能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罢了。幼儿的人格与成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幼儿的权益是应该受到法律保障。我国还没有专门

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只提到次规范适用于幼儿教师而已。但幼儿的年龄年龄特点要求有一份独立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形成学校、家长和社会共育幼儿的体系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落在幼儿园或者学校某个单位上,家长和社区

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好奇、好动、好模仿”,幼儿期是幼儿吸取知识的关键期,周边的社区环境和家长的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随处都是他们学习的样板。因此,家长要

多与孩子交流。从而针对孩子自身的特点给予“因材施教”。

6、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给予幼儿教师一定数量的编制

当劳动付出与劳动产出出现极大的落差时,劳动者将可能在心理甚至行为方面产生情绪化倾向。幼儿教师高付出低收入的现状,将影响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和提高的幼儿教育质量,首先要

为幼儿教师提供舒适的、和谐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水平,增加幼儿教师的编制名额,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这样有利于幼儿教育系统能吸收到高素质、高水平的

幼儿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2年8月1日印发.

[2]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年7月.

[3]但菲.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01-01.

[4]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p2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Z].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8-20,p2.

[6]《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Z].2010年11月.

[7]刘焱.幼儿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解

①教育部办公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2年8月1日印发.

②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年7月.

③但菲.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01-01.

④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p212.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Z].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8-20,p2.

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Z].2010年11月.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Z].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8-20,p2.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焦虑

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由于突然离开了亲人的呵护和关爱,再加上幼儿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一定改变,这就出现了一种普遍的新生入园现象――幼儿分离焦虑。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分离焦虑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在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以后,两周左右焦虑现象就会消失;但若是在这两周内幼儿教师没有协同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就会使焦虑的问题变得严重,进而影响幼儿的学习和身心发育。因此,幼儿教师要对这一现象重视起来,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帮助幼儿度过新入园的这一阶段。

一、幼儿新生入园的主要焦虑表现

幼儿在幼儿园出现焦虑的情况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大声哭闹,不配合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一味地要求回家。而另一种幼儿焦虑则相对较麻烦,解决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那就是沉默不语的情况。这样的幼儿通常就是默默地跟在小朋友的身后,不哭也不闹,也不与其他人交流,看似是很乖的孩子,其实内心根本没有融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若教师不能及时解决幼儿的焦虑,长此以往,幼儿就会产生严重的上学抗拒心理,也会变得更加自闭不愿交流,从而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新生入园焦虑的原因

1.不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幼儿从小就与父母、亲人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之中,对家庭生活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但是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切环境都是陌生的,没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物品,更没有信任的亲人在身旁,陌生的教师和小朋友,都会让幼儿对身边陌生的环境产生抗拒和不信任,加之缺乏安全感导致幼儿本能地排斥新环境,出现情绪和心理上的焦虑。

另外,很多幼儿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中宝,不能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也在吃、穿、住、行方面得到了家长最细致的照顾,这使得幼儿很少独自做一些事情,而进入幼儿园后,吃饭、睡觉、穿衣服、喝水等幼儿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教师都会引导幼儿自己做,刚开始很多幼儿做得不好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若是一直不能改善,看着别的小朋友越来越好,部分幼儿就会产生压力,进而心理变得焦虑不安。

2.集体环境约束较多

幼儿由于在家一直受到父母的无限关心和宠爱,是家庭的中心,就会产生一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幼儿做事情比较随心所欲,想要的东西也常会被满足,因此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但是当进入幼儿园后,在学习、生活上都有着一定的作息要求和学习规则,对幼儿有着一定的限制,并且很多东西要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会使幼儿初期不适应,严重的会出现十分抗拒的情况。

三、解决幼儿新生入园焦虑的有效策略

1.幼儿园可以开展入园前参观活动

每年九月份都是各个学校开学的时间,幼儿也不例外,因此幼儿园可以在家长前期报名时就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在暑期最后一周带领孩子到所在幼儿园参加试入园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参观幼儿园环境,听教师讲解幼儿园的生活,初步了解即将接触的新环境,并且在⒐鄣氖焙颍让家长鼓励幼儿与同来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交流,建立友谊、结识新朋友;同时在试入园的活动中,让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感受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过程,以便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新生活。最后,还要让父母在活动结束后,在家多做幼儿的思想工作,劝导幼儿尝试独立完成一些小事,并做好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心理准备。

2.教师要用多种手段帮助幼儿度过焦虑期

首先,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前,要尽可能地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幼儿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以便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相关的教育措施。其次,幼儿刚一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关心照顾幼儿,让幼儿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和安全,这样幼儿就会慢慢放下心理防线,愿意与别人交流、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促使幼儿的教学、生活更加顺利。最后,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玩耍中淡忘对父母的思念,也可以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结交新朋友,用温馨、快乐的气氛缓解幼儿的焦虑心理。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社会教育的第一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焦虑期,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升学环境,为幼儿在校园健康成长、认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认真解决幼儿新入园的焦虑心理,帮助幼儿尽快融入新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玲.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

上一篇:课题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