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9 14:52:22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1

关键词: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62-04

泰安市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辖泰山、岱岳两个市辖区,宁阳、东平两个县,代管新泰、肥城2个县级市。《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是泰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TJK2013Z0011),课题自去年10月份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人员先后对泰安市(除泰山区外)五个县市区的14处农村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每处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况形成材料,整理成14份案例。现抽取其中的5份(每县市区1份),进行初步研究。

一、案例简介

【案例一】:

学校: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学校驻地华丰镇简介:因境内有华丰煤矿而得名,位于宁阳县境东部。北与岱岳区隔柴汶河相望,南与灵山乡为邻,东连东庄乡,西接南驿、磁窑二镇。面积59平方公里。镇机关驻新街村,距县城35公里。蒙馆公路、磁莱铁路横贯全境。全镇辖30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农业突出三园一牧(果园、菜园、桑园、畜牧)建设,立体种植1.5万亩;乡镇企业以煤炭、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日用塑料、五金电器为主。主要企业有华丰镇煤矿、华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安装公司、东趸特产有限公司。学校简介:山东省宁阳第二十五中学始建于1977年,学校占地36122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12916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850人,教职工120人,专任教师102人,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连续获得“泰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泰安市学校文化建设AAA单位”、“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教学示范校”、“泰安市个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翔实、实用。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感恩》、《文明礼仪 感恩》。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均为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感恩》主编1人,副主编6人,编辑15人,系教师多人集体合作开发;《文明礼仪 感恩》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9人,系教师多人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学生必修,每周1课时。《采访学校简录》摘要:学校于2010年确定以“感恩成长”主题教育为特色,结合这一办学特色,编写完善了《“感恩成长”主题教育读本》、《文明礼仪 感恩》校本课程,2011年5月承办“泰安市新道德教育”现场会,泰安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育系统有关人员来校学习该校新道德主题教育的先进做法,同年10月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作了经验介绍。

【案例二】:

学校:岱岳区道朗镇第一中学。学校驻地道朗镇简介:道朗镇位于泰山西麓,北与济南长清为邻,西与肥城市搭界。泰肥公路、铁路及泰肥一级公路贯穿东西。面积131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4.5万人。全镇主要盛产苹果、板栗、核桃、石榴等干鲜杂果,年产各类干鲜杂果4万吨。境内有白马寺、黄山寺、黄巢寨、魁星阁等多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丰富。学校简介:岱岳区道朗镇第一中学始建于1988年,占地71.1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1996年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07年首批创建为泰安市学校文化建设AAAA级单位验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已制定。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1)《文明礼仪教育》;(2)《生活中的物理》;(3)《十字绣》;(4)《课外古诗词背诵》;(5)《乒乓球》。校本课程表现形式:(1)、(2)为实施方案,(3)为实施方案和教案,(4)、(5)为教案。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均为教师合作。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学生选修,每周一课时。《采访学校简录》摘要:学校立足本地实际,开发《文明礼仪教育》、《乒乓球》等多种校本课程,每周二至四下午的活动时间及周五下午以社团形式开展活动。

【案例三】:

学校: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学校驻地桃园镇简介:桃园镇位于泰山西麓,康王河畔,毗邻肥城市区。镇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人。北接京沪铁路泰肥支线,肥梁路、湖王路穿越南北,泰临路、肥桃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桃园镇物华天宝,地方特产――肥城桃,个大味美,风味独特,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桃园镇因此被誉为“世上桃园”。学校简介:桃园中学创建于1988年,占地86余亩,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3人,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92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43人;泰安市优秀教师6人,泰安市教坛英才3人,泰安市教学新星3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20余人。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泰安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泰安市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制定规范,实用。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该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较多,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科拓展类5项,如《生物与生活》、《快乐写作》等:工艺(艺术)类5项,如《艺术插好》、《工艺美术小制作》等;乡土文化类1项――《桃乡历史与文化》;科普类2项,《走进科学》和《农村中学周边环境的污染与防护》;体育类1项――《羽毛球》;社会文化类1项――《中西文化差异》;能力拓展类1项――《中学生能力拓展》。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均为装订成册的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自编教材上落款均是“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校本教材编写组”,可见是集体合作。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学生有必修与选修,七年级每周开设2课时,八、九年级每周1课时。

《采访学校简录》摘要: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相应课程,每学期对学生的作品、作业进行评比,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过程给予评价。问题:教师能力不足,教学设备缺乏。

【案例四】:

学校:东平县大羊镇中学。学校驻地大(DAI)羊镇简介:大羊镇位于东平县境东北部,地处东平、平阴、肥城三县市交界处。全镇面积93.39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4.1万人,8.3万亩耕地。核桃是大羊镇的特色产业。大羊乡所生产的“鲁东”牌核桃,具有个大、皮薄(手攥即开)、肉丰等特点,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大羊镇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核桃之乡”的荣誉称号。学校简介:大羊镇中学始建于1959年,现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30人,专任教师63名。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先后荣获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教学工作进步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无。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1)《中学生文明礼仪》;(2)《核桃树的栽培与管理》;(3)《剪纸》。校本课程表现形式: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教师合作完成。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1)为必修,(2)、(3)为选修,每周1课时。《学校采访简录》摘要:《核桃树的栽培与管理》与《剪纸》都是根据学校和地方资源特色开发,山核桃种植主要是劳技教师在劳技课和课外活动时进行,有时请来有种植经验的村民传授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剪纸》主要在美术课和课外活动有美术教师时进行。

【案例五】:

学校:新泰市天宝第一初级中学。学校驻地天宝镇简介:新泰市天宝镇,是隶属于山东省新泰市的乡镇之一。该镇地处鲁中腹地,北倚国家森林公园徂徕山,南临黄河支流柴汶河,北部山区风光秀丽,南部平原土质肥沃,素有“小泰山”、“汶阳田”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辖50个行政村,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8.7万亩。樱桃是天宝镇特色产业,有“中国樱桃第一镇”美称,天宝樱桃因其品味佳而盛誉一方,目前已种植2.2万亩,是国内较大的樱桃生产基地之一。学校简介:天宝一中始建于1959年,原名新泰市第六中学,1986年归属地方,始名天宝镇第一初级中学。学校现共有31个教学班,教职工135人,党员23人。在校生人数1666多人,其中住宿生823人,覆盖人口44000余人。2006年被评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2012年再次被复评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已制定。目前已开发的校本课程:(1)《天宝印象》;(2)《我可爱的家乡――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3)《保护野生动物主题辩论会》;(4)《素描与彩画》;(5)《走进李白》;(6)《月亮诗情》。校本课程表现形式:(1)与(2)为自编读本,(3)为课程纲要,(4)为自编教材,(5)与(6)为教案。校本课程开发形式:(1)与(2)由教科室人员合作完成,(4)由两位教师合作开发,其余均为教师个人开发完成。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每周1课时。采访摘要: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虽已制定,但执行比较困难。人员紧、教师缺乏校本培训、考评制度等诸多因素都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其结果导致校本课程形同虚设。

二、案例说明与分析

(一)案例说明

1.课题组调研人员对泰安市五个县市区农村中学的考察是随机的,不存在由于好恶取舍因素,因此,以上10份案例能基本反映出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2.一个学校驻地的地理自然资源和周边社会资源(即乡土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结合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者把学校驻地乡镇简介列入案例的一项,以期望所研究的学校有没有结合这些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进一步说,看开发了什么,还有什么资源有待开发。

3.为什么案例要列入学校简介?一是让读者对学校概况有个大体的了解,二是看学校发展状况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是“省规”还是“泰规”,把两种规格、两种级别的学校进行校本课程专项比对,看能不能说明问题;第三就是看简介中学校有没有因开发校本课程而具有办学特色,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是与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联系在一起的。

4.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每一所学校而言,国家教育方针都是一样的,但是学校怎样依据教育方针确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各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即每所学校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哲学。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一所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就要考虑课程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开设这种课程而不是那种课程,其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兴趣或需求。如果说兴趣和需求问题是回应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校本课程开发还要考虑其他可能性,也就是当前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即依学校、社区现有的可得到的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或需求。另外,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有实施与评价的方法、保障措施,等等,这一些都是《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所要解决的。一个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必须先要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是随意的、无目的的,是起不了作用的,这正是研究者把《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列入案例的原因所在。

5.案例中“目前所开发校本课程”一项所列举的校本课程以实地考察为准,调研人员对每项课程内容的封面、目录一一拍了照。对学校开发较多的校本课程,研究者暂且作了归类,如【案例三】,但归类方法不追求规范。

6.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开发形式、学习组织形式与课时数都是考察与研究校本课程的重要参数,通过这些项目参数,可以窥视到开发者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所以案例中一一列出。

7.《学校采访简录》(或采访录)是调研人员实地考察时由采访学校分管领导亲笔所写,有据可查,其摘要能反映出学校层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程度。

8.校本课程评价方法能在《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得到体现,凡对《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评价“翔实、可行”的评语,都是对其评价方法给予肯定的,故案例中评价方法不再作为一项列出。

9.限于研究者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其他研究参考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案例分析

1.关于《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原因,本文案例说明中已陈述,这里打个比方,如果把校本课程开发看作一项工程的话,那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就是工程的预算方案、设计图纸,等等。在以上抽查的案例中,无这种方案设计的有3处学校,占抽查学校的30%。这说明什么呢?让我们先看国内知名学校的做法:江苏锡山中学是在国内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比较早的,也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学校,他们的做法是:(1)建立课程领导组织。该校组建了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师生比为2比1。(2)需要评估。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6套问卷,并采用其中的教师、学生问卷进行调研,辅以访谈、座谈等方法,获取必需的信息。同时还研究了学校教育哲学、课程资源等问题。(3)建构框架。先确定总体目标,再形成课程结构,最后,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及《校本课程规划方案》。(4)组织实施。共五步:教师培训;教师申报课程;审议、课程;学生自主选课;组建教学班级,编写《课程纲要》。以上流程反映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而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这一环节说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完整的,是一种随意的、无目的的开发。另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制定不是信手拈来、凭想象写出来的,它需要对学生兴趣和需求、教师专业素质、资源问题等进行调查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我们调研人员在考察时,并没有发现制作《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过程性材料,这不能不说明问题。

2.关于学校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数量反映出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参与度,以上案例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数量居前三位的是【案例三】16项、【案例五】6项、【案例二】5项,后两位的是【案例一】2项、【案例四】3项,从数字上不难看出县市区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再看看国内知名中学他们所开发的数量:上海中学(1999~2005共897门),华师大二附中(124门),大同中学(80多门),南洋中学(2004年47门),市八中学(约47门),静安教院附校(一学期初中部74门、小学部32门)。如此多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其次涉及领域广。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遍布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艺术、语言文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等众多领域,基本能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是课程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上海中学的《CPS-资优生必修课》,南洋中学的(心灵之旅》、《红十字青少年救护知识》,市八中的《钱币文化》、《侠与道(金庸小说解读)》、《金融知识入门》,格致初中的《学做编辑》、《火花欣赏》、《少儿茶艺》等。抛开校域差别、资源差别不说,单从数字上分析,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同时也说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发展趋势,任何人不该有应付一时、搞形式主义的想法,我们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

3.关于校本课程表现形式。汇总以上研究案例,我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所表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自编教材,(2)实施方案,(3)教案,(4)自编校刊,其中以自编教材最多,【案例一】、【案例三】、【案例四】,都是单一的自编教材形式;【案例二】是一个唯独没有自编教材的案例,他们以“实施方案”、“教案”的形式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案例五】中出现了“课程纲要”的实施形式,确实值得一提。这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校本课程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我国课程学者廖辉认为:自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组织和集中一些人员(如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将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静态的教材编著,脱离了学校里、师生间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其实,课程开发除了教材的开发,还必须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设置合适的课程与课程群,开发课程标准(地位和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与评价等),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并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教材的开发,除了自己编写,还可以选用和改编他人编写的比较理想的教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里要求:原则上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考虑到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定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部门以及学校不要关注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而应关注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及由教师开发的《课程纲要》。因此,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不必热衷于编写教材,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教材编写。另外,我国课程专家崔允t、韩延伦等人认为,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一大误区。这个误区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以及内容选择的范围,还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以上资料说明,我市对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在这方面【案例五】和【案例二】做得比较好,尤其是【案例五】中的课程纲要;进一步说,这实际上是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领悟程度的问题,不是说自编教材不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而是说不能作为主要形式。

4.关于校本课程内容(分类)分析、案例中资源开发运用状况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与学习组织形式分析以及采访中折射出的问题,等等,限于篇幅且时间紧迫,课题组将其研究并完善后,将另辟文章陈述。

三、初探心得

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落一叶而知全秋。通过对泰安市五个县市区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抽查调研,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初步梳理,通过对案例的横向比对,通过对案例与省内外同类对象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问题。尽管我们课题组人员作为研究者受其水平、能力的限制,尽管我们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尽管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磋商,但我们课题组还是初步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我们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有很多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应对,需要我们去克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完善,有关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及应对措施,我们将以成果的形式奉献给大家。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2

一、审核目的

1.规范执行上级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文件,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杜绝随意增减科目或课时、随意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的现象。

2.指导学校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课程,提高学校、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参与课程决策的能力。

二、审核内容

1.凡我区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校课程方案》都需经过审核,不经审核或经审核未予通过的《学校课程方案》不得在学校实施。

2.学校课程审核的内容包括:《*学年学校总课程计划》、《*学校*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学年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科目)教师课程纲要》及相关的纸质课程资源素材。

三、参照标准

1.《*学年学校总课程计划》应包括每学年各年级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2.《*学校*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应包含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原则、课程内容与实施步骤、课程评价、组织管理等内容。

3.《*学校*学年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需求评估、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

4.《*校本课程(科目)教师课程纲要》应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具体包含以下要求:

①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②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③课程实施:说明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④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对学校课程方案的审核参照下表维度进行:

*

(说明:得分80以上通过审核;70-80分者有待改进;70分以下者取消课程)

四、审核机构

区教育局组成课程审核小组对学校课程进行审核。课程审核小组成员由区教育局有关行政科室、区教研室、区教科所、区课改办等机构人员组成。课程审核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研室。

五、审核程序

1.送审材料必须分门别类,用A4纸装订整齐,所有送审材料装入档案袋,以学校为单位组织送审。

2.学校必须在每年6月底7月初(暑假放假前)将材料递交区教研室办公室。

3.区课程审核小组在每年暑期组织课程审核,审核结果于每年9月开学初反馈给学校。

六、其它

1.学校课程的审核结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评价。

2.审核不通过的学校课程方案不得在学校实施,必须整改后再予以实施。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通过与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A级认定的前置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3

方案的特点

1.方案正确处理了直接就业与继续学习的关系

2012年7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这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人们为了凸显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竭力强调其“职业性”及“能力本位性”,这一做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中等职业教育固然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更应重视学生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本方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就业为导向,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参照“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科学开发课程内容、编排专业课程顺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方案正确处理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本方案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学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为46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统一要求基础上,同时在方案中为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二次开发留出一定空间,例如,实训周的安排,任意选修课的安排等方面都让学校有一定自。

3.方案正确处理了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

本方案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新理念,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例如,“中餐烹调师(面点师、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课程的设置。同时,兼顾职业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等方面,保证方案在职业学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本方案和以前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

1.本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职业性”和“能力本位性”,将中职教育仅仅当成谋职的手段或“敲门砖”,而忽视了学生职业发展后劲的打造。学校提出的培养口号是“够用的文化知识”和“夯实的专业技能”,此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实现中低层次的就业,发展缺乏后劲。本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配置,并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半年,这些都为学生今后职业可持续发展、跨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方案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区别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它的复合性,它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行业与学校、职业岗位与学习课程的界域”,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

方案更加注重“授人与渔”的培养模式,开设课程的数量、种类均较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例如,专业技能课程增设了“中餐烹调师(面点师、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课程,为学生今后多岗位就业、跨行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本方案的难点突破

1.适当增加教师数量

方案实施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增加了1/6,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增加学校教师编制,另一方面学校要挖掘现有教师潜力,让教师满工作量,以确保本方案在学校能不折不扣的实行。

2.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本方案在教学进程安排中,1-4学期大多安排的是公共基础课及基础平台课程,而技能方向课程基本上安排在第五学期,如果学校仍按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即学生在第五学期学习技能课程时,就会感到门数多,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有一定困难,学校教学安排也会出现专业技能课教师不够用,实训室不够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学校首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能承当2-3门专业课的教学。

其次,学校要对基础平台课程的一些章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首先,师生可在实践中化解理论知识教学难点;其次学生可在实践中夯实专业基本功,为将来学习专业技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校要充分利用实训周、专业任选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以弥补1-4学期专业实训课程的不足。

3.开设情境教学课,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方案实施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增加了1/6,相应地在企业实习时间则减少了1/6。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不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就烹饪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很难在半年时间内完成饭店各实习岗位的学习任务,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就业。要解决此矛盾,学校必须开设情境教学专业课程,以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仿真厨房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其次,学校可利用实训教学周或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调研或见习,通过这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第六学期(半年时间内)能顺利完成饭店各实习岗位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4

最初,我们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是很到位的,觉得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一项研究活动,它对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的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学校理论研究人员一定要坚持“以校为本”,既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校情。于是经过对工作的布置,从理论上多次培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然后放手让年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去开展活动,学校听一听汇报、看一看活动资料就了事,以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根本没有深入年级组和备课组内进行督察和考核,自我感觉良好,结果问题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研组工作落实不到位。

近一年多时间内,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了几次,特别是针对课改再启航工程中我校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内容,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要求对我校《“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通过教研活动贯彻落实。

一年以来,教研组反馈回来的教研活动资料挺多,但大多是年级组和备课组虚构加工的活动记录,并不是真正的教研活动记录。这样,教研活动形同虚设,没有任何价值。通过督察发现,很多教研组根本不知道教研组活动如何开展,做什么、怎么做,一头雾水。

二是集体研课走过场。

集体研课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主要是通过集体研课形成教学优质资源,教学小组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集体备课在《“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图文课案”和“学习清单”结构框架,主备教师将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分别装入板块之中,然后在集体研课活动时全组教师研究课案的可行性,并对课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有价值的复案。可是,我经过对10多个小组的参与,最后发现集体研课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主备教师不知道怎样说课,思路不清晰,板块结构不分明,重难点不突出,目标达成路径不明确;其次是全体老师讨论课案秩序混乱,发言随心所欲,讨论的内容绝大多数不是课案而是教材,发言的思路不是课案的结构而是教材的细节,研究的不是课案执行的有效性而是教材内容的指向性;再次是对课案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发现和纠正,对课案的许多不合理的结构不能及时调整,对课案中的教学目标定位和目标达成不能准确调控,对课案中设计的教学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对课案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不够明显,对课案中文本内容的延伸缺乏“质”和“度”的掌握,对课案中设计板块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不很严谨,忽略了对课案中辅助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课案中体现教材要求的课内外练习缺乏设计和研究……

三是课堂教学实施不规范。

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陈旧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改变,落后的学习方式还在课堂上延续;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利用集体研课形成的优质课案,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模式的结构和要求;集体备课形成的课案没有得到个性化的使用,教情学情被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建设没有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基本流于形式;学生学业发展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合理的程序;教学反思基本是一句空话……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5

1、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由学校教学部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学校课程计划,报学校讨论研究,最后定形课程方案、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认真执行课程设置方案,践行课改,开足开齐品德、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学校在人员不整,师资力量较困难的情况下,精心安排教师进行上课,平时的课堂上决不挤占以上课时。

2、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合理安排地方课时,地方课程以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公共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校本课程以本校书法、乡土风情的开发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社区、网络等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建设校本课程。

3、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校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规定了教师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作业的布置都有时间和内容限制,确实执行市、区教育局关于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要求,切实保障减负规定得以认真执行。第一、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教师分层并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第二、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坚持有布置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讲评、有讲评必有反馈的原则,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帮助,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不得歧视、排斥。

5、加强了对循环教材征订的管理,做到先收集再征订,确保征订足量。同时加强对循环教材使用的管理,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时负责,力争让学生将学习内容记在笔记本上,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确保下一级学生的使用。

6、努力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各班制定好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活动指导方案。严格地按照计划内容进行教学,努力开发学生实践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6

地理校本课程是按学科划分的校本课程,按区域范围属于乡土地理的组成部分,其涉及内容有时又会超越乡土地理的范畴。在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中“乡土地理”模块的前两点说明中,乡土范围可理解为县、地级市或省,均属于行政区划范围。乡土地理是从研究的区域范围角度针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概念而言的,因此,乡土地理的范围可定义在省级单位上。目前大中专院校使用的乡土地理教材多为这一类。而对于高中校本教材来说,乡土地理范围则应以地级市为宜。

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明显,国家也只能制定一般的、笼统的、原则性的课程目标。国内外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也表明,缺乏共同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是造成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和实践基础,其开发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应与这个体系的总体目标和总体原则相互适应、保持一致。国家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地理校本课程目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对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补充、引申和发展,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要基于当地的区域环境特点,从校情和学情出发,本着有利于巩固地理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和增强学生地理思维品质和地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思想感情的目标来进行。

三、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除遵循一般的课程开发原则外,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学科原则。课程开发离不开学科特点,否则开发的课程就显得不伦不类。在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地理学科理论、研究对象及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同时校本地理课程属于区域地理,要从乡土范围的区域环境出发,研究人地相互作用关系,为区域的发展服务。

2.校本原则。学校的两个构成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校本意识即人本思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本原则是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它要求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始终要有校本思想和意识,突出以校为本,展现地方风情,具有学校特色。校本原则要统帅从课程开发主体到开发主题、从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到教材编制应用的整个过程。

3.师生参与原则。课程的传统开发模式多是“专家”的“神秘功课”,一般的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没有课程开发的话语权。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者是地方和学校,开发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开发目标是学生发展,开发对象是自己较为熟悉的地域环境。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要让师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师生共同参与原则要贯穿校本课程开发的始终。师生参与原则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一大原则,又是其一大特色。它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建设性。

4.过程原则。作为基本单元和实践基础的校本课程,其开发更加注重过程管理。过程原则贯穿在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应用中,贯穿在校本课程开发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获取、内容遴选和教材编制的过程中。开发主导者要加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管理,认真分析思考、及时梳理总结,在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使广大师生认识到能力比知识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的道理。

四、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程序本身也是个原则问题,但更是一个系统有机的建设工程。高中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首先需要成立课程开发领导组织,全面负责课程开发的领导、组织、实施、评价等工作。其成员应包括两类,一是规划决策层,主要包括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地理教研人员等;二是实际操作层,主要包括学校业务校长、地理教师、教务人员、学生等。

2.确立课程开发管理目标。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有关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掌握和分析学校、学生和教育教学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认真论证,提出课程开发管理目标。

3.制定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方案。这包括两层意思,即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方案的编制和该方案的实施。前者是为了做到工作时有章可循,以保证具体实施时顺利有效地进行。当然,由于方案是计划性的、总括性的,不可能预见到所有问题和所有解决办法,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发生的问题和实际需要灵活地对实施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4.编制课程教材。课程教材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成果文本体现。而教材的编制又是一个极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编制前,应制定出相关的目标、要求、原则和具体步骤,对课程资源的取舍、教材编制程序、编制体例等进行必要的探讨和规划。

5.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评价与反馈。它涉及到课程教材的实践应用。这一环节是对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效果检验、修订、完善的过程,是课程开发效果的一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7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对贵州省六所高校(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体育系、凯里学院体育系、黔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毕节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的期刊、专著,依据比较充分的理论,对相关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同时收集、查阅贵州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

(2)专家访谈法:走访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的院长、系主任等主要负责制定本校教学计划的专家,对高校的课程改革及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并走访贵州省部分中学的领导、优秀体育教师,了解中学体育教改的情况以及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3)问卷调查法: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家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通过邮寄和亲自发放的形式发给贵州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专家。

(4)比较分析法:对所收集的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在整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其各自的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探讨课程设置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教育部文件,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上表来看贵州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单一,主要定格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虽然或重或轻、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但落脚点是“专门人才”的培养。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完成由培养“知识型”或“传习型”的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从根本上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奠定基基础。另外,在其表述上也大同小异,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有的甚至照搬教育部文件,各校没能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进行准确定位,缺乏各自的办学特色。据此,贵州省高校可在新《课程方案》精神的指导下,集中主要优势资源,将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同时,还应兼顾培养社会和各地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迎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期未来的毕业生有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人才培养规格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即到底培养出什么样人的问题,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样式,是人才培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新《课程方案》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做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不仅有思想品德、基本素质素养、科研能力、体魄和卫生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等,而且对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社会适应性、外语与计算机、审美及创造力等方面也都提出要求。通过调查发现,“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完成由培养“知识型”或传习型”的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1)公共课开设情况。贵州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公共课(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目的是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此类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新《课程方案》规定为72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6%一28%,通过调查可知,贵州省6所高校的课时数均远远高出新《课程方案》规定比例,达29%以上,其中,最高的为32.7%,比例偏高,且课程门类普遍较少,一些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提高个人修养水平,拓宽知识视野的课程,如哲学、文化、社会、语言、科技、经济和健康等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各校都开设的很少。另外,贵州省6所高校开设的公共课很少能够反映出地方特色,校本资源没能很好地被挖掘和开发。

(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从贵州省6所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学时比例来看(含公共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时比例存在差异;必修课学BtLL例最低为50.6%,最高为89.4%,平均学时为68.7%,必修课与选修课平均学时比约为6.8:2.3,而新《课程方案》必修课的比率为63.3%。可见,贵州省高校必修课时数仍然相对较高。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是现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同样如此。我国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作了多次调整,必修课比例逐次下降,由1980年的85.1%下降到1997年的71.9%、2004年的63.3%。而国外的选修课比例普遍比我国高,如大阪体育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2:3,国外有些大学的选修课多达几千种,甚至允许学生跨系、跨院甚至跨校进修。

(3)专业必修课的开设情况分析。贵州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开设普遍认为重要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人体科学类课程和师范性课程,如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康复、体育社会学等,开设了地方特色课程和整合性课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科研概论等;但是在一些生命力旺盛和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如户外体育、休闲体育等开设比较缺乏;而且在一些新兴的体育类项目上开设比较少,如网球、羽毛球和体育舞蹈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生命力旺盛和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及新兴课程的开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分析。选修课能比较迅速地把体育学科和非体育学科的新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有利于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一般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分别占专业选修课总学时的6O.2%~D39.8%。通过调查可知,贵州省6所高校的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平均18.9%,明显低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因此必须在这一环节上认真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任意选修课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需要。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可分为学科和术科两大类课程。结合新《课程方案》,可归纳为五大类: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231"])、体育教学训练(301"3)、社会体育(32门)、体育保健康复(241"3)和民族传统体育(71"3)。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上,贵州省6所综合,1生大学专业选修课程开设门类比较窄,而且主要以术科课为主,缺乏学科的课程设置。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比较聚集的贵州省,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课程比较缺乏。

(5)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是反映学生效能感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目的。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体育工作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方案》的实践性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l、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习和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较之于以往4套方案,新方案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将教育实习和见习的时间延长到了10—12周,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分阶段实习。另外,对于毕业论文和学术活动,不再规定具体时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空间。

贵州省6所高校普遍比较重视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好地迎合了新方案的要求,特别是机动时间的设置,使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增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弹性。据调查6所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多是松散的,除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外,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对实践成绩评定也过于粗糙简单,计划性和实效性不强,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规范管理,加大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而且,在教育实习和见习方面,6所高校依然保持在6—8周的时间内,且大多安排在第六学期,缺乏平时对每个学年不同阶段分别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时间。在科研实践方面,6所高校还是仅仅安排8—10周的毕业论文,没有重视平时几个学年的学术活动,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1、培养目标单一,主要定格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应在新《课程方案》精神的指导下,集中主要优势资源,将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同时,还应兼顾培养社会和各地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迎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公共课的设置面相对较广,但是缺少能反映出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应注重校本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开设一些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提高个人修养水平,拓宽知识视野的课程,如哲学、文化、社会、语言、科技、经济和健康等课程。

3、必修课的比率过大,且开设的课程门类相对较少,选修课的开课比率太低,且在开设课程上门类过窄因此,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开课比率,增设生命力旺盛和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及新兴课程,结合实际,注重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8

(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访问调查,内蒙古自治区10余所本科高校中,基本上都购置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平台,能够实现课程网上申报、网上课程内容及各类教学资源建设、网上评审和公布等工作,大部分高校同时具有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和教学资源三大平台,通过强大的硬件支持和先进的软件功能,实现了精品课程平台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链接,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而且促进了精品课程资源转化为网络教学功能的实施。教学资源平台有国外MIT的精品课程资源和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三大平台形成有效整合,加快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进程,便于师生从网上自由下载、复制、学习相关课程内容,为区内外的师生和学习者了解、共享MIT等国内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创设了开放式平台,在精品课程和网络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记录、展示精品课程主讲团队每位主讲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研究方向、学术科研成果等重要数据,对精品课程团队的选拔和持续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能够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提供第一手资料。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要求具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梯队,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要求具有教授职称。通过对现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公共课、基础课等课程师资队伍充实,年龄、学历等结构较合理,部分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主讲教师数量较少,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另外,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学术研究成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课程本身的发展和前沿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的管理不仅可以查阅到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还可以通过网站平台的公开展示接受专家监督、互相学习,从而促进队伍的更新和优化。

(三)精品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情况、主讲团队情况及其学术科研成果、课程规划、课程特色、立体化教案、大纲、课件、案例、录像、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试题库、参考资料、论文等集文字、音频、视频等一体的基于网络化的显性课程资源。其次还包括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隐性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要求资源的优质性和全面性,并且能够根据课程特点应用不同的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应用,以最佳的方式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根据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各本科高校的网上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以可访问的课程为主),结果如图1所示。从统计结果看,课件占100%,录像资料较少(每门课程只有3名教师每人45分钟的录像),因此,从实际教学和精品课程资源利用角度来看,教学录像还需要逐步建设上传,最好实现全程录像;教案占95%,大纲占92%;由于课程性质不同,非实践型课程占一定比例,所以并不是全部课程都建有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内容,部分实践课程也缺乏充足的实践内容和实践结果分析,尤其是与相关行业及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合作培养的内容较少;论文和习题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课程只上传了考核样卷。上述资源档案的不完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利用情况

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反映高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体现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且对促进高校开放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结合各高校的网站访问量调查发现,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方面,大约一半的学生对精品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认为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部分学生基本不了解或了解甚少。与学生相比,教师对精品课程的了解和使用还是占很大比例,因为大部分教师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精品课程内容的建设,很多教师尤其是现有精品课程的主讲团队非常熟悉精品课程的有关政策和建设要求。而学生知道的少,是因为精品课程在教学中应用的少,大部分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利用信息化网络教学的理念和手段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拘泥于传统教学当中。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大部分教师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课程内容较多,学生记笔记很困难,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让学生自由下载课件、大纲、教案、作业、习题等网上课程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业指导、教学交流,既方便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又能使课程内容在学生网络化学习中得到重新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大部分教师认为将课堂内容以及课堂上无法安排的学习内容放在网上,既为自己节约时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方便。

二、从档案管理视角分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认识不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开放性教学等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和信息平台,随之产生的大量网络教学资源如何纳入正常的档案管理范畴还缺乏应有的敏锐和超前意识。大部分高校课程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现状只是将一些精品课程批准文件等材料的电子版、课件光盘、录像光盘等资源进行了保存,离信息化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距,没有专门的网络平台、没有服务器、更没有完整的数据管理中心,更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利用服务的理念,固守在档案库房管理模式中。

(二)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的价值性认识不够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与传统档案存在本质的区别。传统纸质档案具有原始性和安全性,通过档案的利用价值确定保管年限和保管密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与其他网络资源一样,具有快速的数据更新和重要的利用价值,存在可变性和易消失性,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必须紧跟课程前沿发展理论进行内容更新,包括课程建设团队也要随着教师的人事变动进行优化,课程网站也必须随着课程的不断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变化。因此,提高认识,以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为龙头,推动高校整个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迫在眉睫。

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纳入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管理纳入高校档案管理范畴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利用和持续再利用,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模式,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观念,改变管理手段,使优质教学资源档案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首先,建立领导负责制。以校长为核心,学校档案管理机构与各级教学单位形成层级管理体制,各负其责,将精品课程资源档案的开发和管理、利用纳入学校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范畴。其次,高校必须更新旧的档案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以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为中心,将高校各项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纳入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当中,与教学评估工作相结合,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推进高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实现精品课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二)开展多方合作,促进管理标准化

首先,高校精品课程资源数据每年不断递增,而且课程的网络资源必须从信息生成到发展的每个周期都应加以监督和管理,各环节的责任人都有信息保存的责任,因此,这种多方参与的活动,在档案管理上可以采取多方合作形式进行。其次,网络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对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课程网络资源的长期可读性和完整性,高校在建立数据资源中心的同时,要建立资源归档标准化,如:资源编码标准、著录标准、元数据和数据归档标准等标准规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资源利用

中国人口众多,教育普及难度大,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向社会开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从2003年起中国高校开始打造自己的“精品课程”以来,国际教育资源开放运动也开始进入中国,但是,过了十多年,对于中国国民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产物,在高校内部也没有达到广泛的资源利用,这与高校以及各级教育机构的宣传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使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将中国的精品课程推向世界,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要加强精品课程资源的宣传和开放,加大经费投入,建立课程资源档案中心,开放平台,将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推向全社会。总之,高校以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管理为主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多了解和借鉴国外网络信息资源归档保存的研究成果,本着重建设、重利用的原则促进精品课程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上一篇:我爱祖国演讲稿范文 下一篇:防控疫情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