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1 05:13:21

丧文化论文

丧文化论文篇1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时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1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硷: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丰。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硷: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人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播”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 1懊孟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3. 2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绍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 3以“和”为墓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4结语 

丧文化论文篇2

风水观(术)理论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在当今工业文明社会,因其不符合机械因果论曾被斥为迷信,为众多学者所不能接受。作为关于环境选择的风水理论,实质是关于阳宅住居和阴宅卜葬的环境生态学,因其植根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之中,在阴阳宅环境选择上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东南亚、日本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也因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风水观(术)在这些社区也一直非常流行,经商、置产、卜葬等几乎都离不开风水术[9]。

由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剧增并呈老龄化老龄化趋势发展,加上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地区殡葬中出现死人与活人争生存环境的尴尬局面。对于近13亿人口的中国,以及注重生也注重死、注重阴阳宅风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近2000年的风水文化对殡葬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如何剔除中国风水文化糟粕并发扬其精华,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使我国殡葬完全推行火葬,对骨灰盒的处置做到既不占用土地面积,同时又能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景点,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又使生者对死者寄托哀思,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 风水观(术)概念及其思想起源

风水观(术),又称堪舆术,是中国先民对生存及死后栖息环境条件的选择。中国古代的风水思想是在选择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景观评价系统。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风和水的结合,就形成万象滋生、生物繁衍的环境。从古到今,人们把兴旺发财、多子多孙的吉凶与风水好坏联系起来。风水思想不是古人凭空所造,风水术的产生受到中国原始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后学者们自然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其中下面两种观念影响最深[5]:

1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儒道两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回答。它虽由汉代董仲舒完整提出?quot;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但它最初孕育于《周易》及儒家的生态思想并在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得到发展完善。天人合一在《周易》中是以与天地合其德的理想来表达的。《周易》的六十四卦象整体循环象征了宇宙一切自然现象、生物和人事的变化过程。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人、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回静……(《老子》第五十一章等))。他认为人和自然都遵循着道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道本身的运动规律?quot;周行、复命,即循环演化。庄子认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于!(《庄子·秋水》)意思是自然是内在的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因而人们不应为了追逐虚名而毁灭自然的事物,而应遵循自然规律,懂得人的行为所止的界限,格守自然之本性而不迷失,以求返朴归真[2,7]。老子与庄子都非常强调作为自我循环的自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协调、稳定与和谐,主张把自然界的这种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他们反复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遵从天道,顺应自然导尬拍无为而无所不为。因此风水观(术)继承了上述天、地、人、生各大系统自我循环、协调稳定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人地关系上,风水思想又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点,风水思想追求人、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并认为和谐是达到幸运和富裕的康庄之路[10]。

2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

风水术思想另一重要思想根源在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原始风水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结合而成。阴和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生物生长、人类自我繁衍、森林的生长、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等这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现象都是阴阳结合的结果。阴阳结合的场所是生气聚集之处,也就是风水宝地,有了阴阳也就有了生命,它是世界开始的本源,阴和阳的关系并非矛与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助,相依为命的共存的关系,是世间的根本关系。

《周易》的卦术中认为阴阳两极的流动形成自然循环流转,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生态学合理内核,它最早阐述了日月运行、季节更替、生命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7]。老子则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有循环、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大自然?quot;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细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宋·张载《正业·参两》),这也许是世界最早的生态系统循环论。老子认为阴阳是宇宙演化过程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由于二者的作用而推动自然循环往复、不可穷尽的永恒运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第25章)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正是这些阴阳循环流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为古代风水观奠定了天人感应、世代轮回坚实理论基础。老子也特别强调尊重自己、尊重生命,把生命存在的价值提到远远高于名与货地位之上(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44章)。庄子继承了老子尊重生命的原则,认为生命重于一切名声、利禄、珠宝乃至天下(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让王》)[3]。老、庄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最初风水观中的厚养薄葬思想,以至在西汉一段时期厚养薄葬之风盛行。

另外,儒、道生死观对风水思想的产生发展也有深刻影响。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道家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即息我以死,从而取消了生与死的对立,既然死是一种休息,因此风水观尤其看重死后长眠的场所,它要求这些场所依山靠水、阴阳协调、静谧祥和。道、佛俩家主张超生死、得解脱,这一主张也对风水观中灵魂不死、祖先有灵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灵魂不死、肉体不灭认为灵魂必常住肉体而超生,人们超生死得解脱的道路不是圆应寂灭,而是肉体成仙,此种观点自先秦以来就已存在并一直影响着风水观的发展,因此后来的风水思想尤其重视死后肉体入土为安并能得到一块葬身之地,希冀通过阴阳轮回早日转世回到人间[3]。

三 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风水术对阴宅环境选择的重视程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未被轻视过。相反,随着历史的推进它被愈演愈烈。风水术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已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地风水术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术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郭璞的《葬书》。晋代郭璞在《葬书》中对风水作了如下解释: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造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

水。上述乘生气藏风聚气其实就是中国风水文化中对阴宅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1]。乘大自然之生气,并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寄托了逝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追求和生者对逝者的哀悼。风水观(术)作为对环境选择的一门方术虽然流传数千年,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同学者对它的评价持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1 风水观(术)在理论界的评价

风水观(术)是迷信还是科学的争论自五四运动以来,尤其是文革期间,风水观(术)连同诸子百家学说一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梁启超断言阴阳五行是中国封建迷信的大本营(梁启超《阴阳五行论》,见《古史辩》论文集),把中医、风水、针灸都打入封建迷信。此后风水地理仅活跃于乡间民俗之中[5]。

盖凡存在的事物,均有其存在合理性。风水观(术)亦如此。国内外再次兴起了风水热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应辨证地对待风水观(术)。笔者认为,风水既是科学,又具有迷信的成分,是科学与迷信、艺术的杂合体。风水产生于远古时代并发展至今不但未消亡,反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是风水观(术)有合理的科学成分。风水研究证明,它从避凶趋吉的需要出发发展起来的景观经济文化系统,风水术与生态学、经济学、土壤地理学等科学密切相关,同时,风水术(观)还具有艺术性和美学方面的合理成分(如秦始皇兵马俑坑的艺术性设计)。。中国历代的城市选址,规划布局,园林的建筑艺术,许多著名陵寝建设,都包含了科学性和精妙绝伦的合理性,这些高超技艺和思想使西方生态环境专家、城市地理学家都叹为观止,一些西方学者甚至将中国的风水术誉为东方文化生态、环境景观学、东方文化景观学等[5]。

因此,我们对几千年的风水观(术)不应一棒子打死,应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最终去伪存真,不能让中国这一传统瑰宝断送在我们手中。

2 风水观(术)对我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古人具有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等信仰观念,因此对阴宅的陵墓选址一直是古代风水理论中的重头。风水文化的数千年沉淀对当代中国甚至东南亚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殡葬观念有着根深的影响。风水术对理想墓地一般要求具有以下两个特征:即(1)统一和谐:风水思想认为天、地、人、生四大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要求有一个山清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风水观还认为和谐才能逢凶化吉、趋利避害。(2)对称均衡:一般好的风水地要求具有不发生剥蚀或堆积或四神砂结构(或称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且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均衡具体体现为有山有水、有高有低,中轴线平面布局要对称和谐。上述二个要求实际上包含了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许多科学原理:对风水地要求环境中多项自然地理因素的有机协调,即有良好的地质、地貌状况、良好的水文气候因子、适中的土壤和生物物种;各项因子必须统一协调,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环境才具有更大的稳定性。阴宅卜葬地若还有四神砂结构的开口小盆地相配则更能提高墓地对扫墓者的崇敬感,因而也是一种景观生态和景观心理结合的空间组织。

风水术兴起后,历代王朝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在其卜葬习俗中无不烙上风水术的烙印。历史上帝王将相的陵墓环境选择,风水术影响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北京明十三陵便是遵从风水术的最典型结构[9]。以长陵为例,其背后的天寿山为玄武,十三陵盆地出口大红门东侧的左青龙为龙山,是一个基本作南北延伸的单斜山,其上出露坚硬的石英砂岩,酷象蜿蜒的青龙,右白虎称为卧虎山,则是由假背斜构成的几个单斜孤丘,很像蹲坐的老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孝陵的选址亦是在风水理论指导下,对陵区的景观和生态小气候进行了严格选择。它具有卧龙状的独龙阜为底景,能挡淮北吹来的冬日寒风,左右还有称青龙白虎的两座丘阜砂山,这样三面环山,一溪中流,前有底景的盆地,环境绝佳,林木苍郁,冬暖夏凉,自古圣人便在此结庐建寺。再如唐朝著名高僧玄奘的衣冠墓西安著名的大雁塔,它座落于古长安的东南方,南面是雄伟的终南山峰,古城之北是泾渭二水,东临曲江,古时清澈的曲江碧水于塔前蜿蜒而过,组成一幅烟水明媚的动人景观。陕北黄陵县黄帝陵的风水轴线最近重新被人发现,这些都说明了风水术对丧葬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潮汕地区古墓建筑规模最大的地都镇御葬翁梅斋墓也受风水观(术)较大影响,它被认为是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中最为重要的风水宝地。另外汕头大学后侧的锦绣庄氏潮汕始祖妈-----庄翁氏墓,呈狗眼形四神砂结构,该墓被认为是桑山众多著名墓穴中的佼佼者。著名地理旅游学家陈传康先生分析认为该墓分金线不正对朱雀,而是整个四神砂结构正对朝山[9]。这种风水结构与帝王穴位分金线正对朱雀不同,不是福荫承嗣一脉,而是福荫整个宗族,甚至外亲。民间认为锦绣庄氏,包括其外系的兴旺传说便与桑埔山这个神奇的最佳穴位有关。目前,清明与冬至来这里扫墓的海内外庄氏后裔成千上万络绎不绝。诸如此类绝佳的风水墓地的例子举不胜举。

另外,风水观(术)对阴、阳宅的环境选择上讲求拆成,即根据环境条件更好地组织空间,并有所布置。在墓地选择时如果不具备前述两个条件,后代可人为将原有环境改造成有山有水、静谧和谐、对称以及四神砂结构的风水宝地。历史上有些都城的迁移都基本遵循拆成的风水原理,如曾发生隋唐长安离开汉朝的长安城向东南迁建于稍高处,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生态环境(由于旧城战争破坏严重,水源供应不足,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太接近向南摆动的渭河,城内潮湿,有被水淹的危险)。

当然,风水观念亦有许多陈旧甚至迷信的观念。例如,在民间,人死后丧家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年龄、性别、生死时刻等推算避忌生肖、出殡时间,写出安宅、定灵、灵门等一系列符咒,并用朱笔点过引魂幡、避忌牌,然后又依照风水术中的寻龙、点穴、观砂、察水等过程,选定一个藏风聚气结穴之处,将穴点定,然后请人按阴阳先生所定穴位挖墓。另外风水观念反映社会的身份等级,佳穴需有福命才能起到福荫作用,贵宅需与福人才能相应,不同等级的人应用不同阴阳宅风水结构,否则必须作相应的拆成处理。因此风水术中这些迷信思想不利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加以批判。

四 风水观(术)在当前殡葬改革中的影响和作用

如今,风水术重新流行于海内外,并成为海内外华人经商卜葬活动中不成文的指导思想,陈传康先生甚至还提出风水现代化观念。但是,在风水长期发展过程中,陵墓风水的一些合理内核被部分风水师故弄玄虚,从而使一些风水术变得光怪陆离、荒诞不稽。因此发扬风水观(术)思想之精华,去其陈腐,并用于正确引导当代殡葬观念的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当前中国殡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浪费严重

目前中国殡葬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死人与活人争土地、争风景区及殡葬引起的环境后患问题已十分突出。截止1995年底,我国总人口达到121121万人,1995年底全国死亡率为6.57‰[6],因此我国目前每年死亡人数不少于900万人,其中5/8为土葬,3/8为火葬,每年耗资100多亿元,木材100万m3。按土葬平均占地5m2/人,火

葬2m2/人计算,每年用于殡葬占去的土地为31km2,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610km2,也就是说20年内中国殡葬所占土地相当于一个新加坡国家的国土面积,这还没算由于人口基数的增大而使死亡人数相应增加的那部分。长此以往,几十数百年后,山清水秀的广大农村和城市中处处出现坟墓云集、碑冢错落时,我们的子孙将发现他们行将死无葬身之地或将与我们,即他们的祖先争抢安息之所,若此我们又怎能在地下安息长眠?因此我们现在应对殡葬占地问题引以足够的重视。入土为安的风水观(术)念、重阴宅和土葬习俗、经济的相对富裕而教育又相对落后等因素使得一些地区将大把的钞票都投向阴宅风水地修筑上。1987年底仅温州市滥造坟墓就达11872座,其中一些椅子坟每墓占地10-50平米,每坟花费几万到几十万,形成青山坟墓成群、石灰水泥的白化污染的破碎景观,既浪费钱财又浪费大量土地;1992年温州地区一年就修坟墓3万多个,耗资2亿多元,占地80公顷,有的坟墓修得如宫殿一般,富丽堂皇、规模宏大[8]。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过密化已相当严重[4]。按城市内非农业人口和建成面积计算,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已超过11,160人/km2,其中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10多个城市都超过了20,000人/km2;其他主要大中城市人口密度也已超过了世界公认的人口过密城市──日本东京、大阪。人口过密化,意味着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和空间减少。相反,在自然死亡率相对稳定条件下,人口基数的增大必然引起城市人口自然死亡数增加,因此解决我国城市中殡葬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已迫在眉睫。

(2)公墓区布局不合理,景观破碎严重

目前我国公墓区大多利用历史沿袭下来的墓区,而在落后农村和山区殡葬建设中几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一些落后的风水观使得一些地区殡葬中各占山头及良田沃地,并人为地使其周围土地大片荒芜,导致墓区土地浪费严重。少数死者亲属受攀比陋俗的影响不惜重金为死者购买风水宝地,随意选择墓穴位置,使得这些区域风景大煞,形成无人过问的死角或视觉污染,更重要的是有损景观的完整性。苏州作为上海亡人的天国,如今已有70多万墓穴占领了数十个山头。

由此可见,我国当前殡葬问题集中体现在滥用土地、浪费林木、挥霍钱财、损坏景观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实施殡葬及殡葬观念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2 风水观(术)在殡葬改革中的作用及我国殡葬改革趋势

目前我国殡葬问题已较为突出,尤其是在人口多、土地面积锐减的人口过密化城市中已显得非常尖锐。对于注重阴宅风水传统文化的中国民众来说发扬中国风水文化的精华,使风水观(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而转变为现代风水观(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进一步推行火葬,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区域提倡树葬

当前,在全国普遍推行火葬是殡葬改革中最迫切的问题,也是当前殡葬改革的一大壮举。火葬由于干净、卫生、占地面积小、费用低、环境后患小等诸多优点已基本被大多数人在心理和行动上所接受,因此火葬在全国推行已具有较为坚实的思想文化、心理和物质基础。风水观(术)的核心观点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种观念几千年来深刻地反映在入土为安以及老子的返朴归真的伦理观中。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受风水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民众,他们强调老有所养,死有所安,对死者的纪念缅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风水观念要求具?quot;孝道文化传统的生者们能为亲人的遗体及骨灰找一块能够安息的风水宝地,希望逝者能在黄泉之下安息;同时也希望这片风水宝地能为生者带来福荫。

在教育程度较高的社区和城市,殡葬改革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提倡树葬,建立生态园林公墓。树葬就是在公墓里,生者为死者植一棵树,在树前挖一深坑,将骨灰直接葬入树下的泥土中。树前留一墓碑或编号,以便纪念。这样骨灰直接入土,不用骨灰盒,既不会造成环境后患又成为树木的营养滋养植物,真真做到入土为安[8]。因此树葬与风水思想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不谋而合,符合广大中国人的习俗和心理,值得倡导宣传。骨灰复归泥土,成为生态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网点之一,它既符合生态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又符合风水观中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细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的阴阳循环论和世代轮回观念。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树葬既不占地又绿化荒山,不会造成环境后患,有利于土地的持续和永续利用。同时,我国是桓錾倭止指哺锹什患胺依肌⑷毡镜?/5,而我国每年死亡人数将近900万人,因此如果我国全部推行树葬,每年植树将近900万株,加上这些树受到死者亲人和公墓管理人员的精心呵护,成活率很高,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的森林绿化建设。再者,树葬的推行也有利于破除迷信,提倡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树葬厚养薄葬习俗并非今天才被提出,早期的风水观中就存在树葬厚养薄葬的思想[11]。孔子生前慕古不修墓,而其弟子在其墓地上广植不同树种以此来缅怀纪念他,以此寄托哀思、感激师恩(孔子冢在鲁城北便门外,… 冢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其树者…《皇览·冢墓记》)。汉晋时期人死后即植冢树以示纪念之风,已在民间极为盛行。风水思想继承了老、庄?quot;生命重于一切名声、利禄、珠宝乃至天下(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思想。因此在一段时期内风水观主张厚养薄葬,以至三国时代曹氏父子都主张厚养薄葬(魏文帝曹丕临终嘱曰:… 寿陵因山为体,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由此可见,风水观中含有许多至今还具有非常积极的思想,我们应适时适地地加以宣传和发扬。

上千年的中国风水观念要求具有孝道文化传统的生者们能为亲人的遗体及骨灰找一块能够安息的风水宝地,希望逝者能在黄泉之下安息;同时也希望这?quot;风水宝地能为生者带来福荫。风水观的这一传统思想正好与提倡树葬思想相吻合,值得提倡和发扬。随着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科学理解,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从葬骨灰盒到直接埋骨灰入土,这样既不会有环境后患,又达到了真正的入土为安、返朴归真。倡导家属在死者骨灰上植树一方面是对死者的凭吊,另一方面又是对生者的安慰。由此可见,这是火葬改革基础上又一重要有效的改革措施。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有不少伟人为这一举措树立了楷模,如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去世前就嘱托其亲属将骨灰抛向大海及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而有的领导人去世后要求将他们的骨灰撒在松柏等树根下,以?quot;滋养万物、福荫后世。

(2) 利用风水观拆成原理将荒山陡坡化为风水宝地

通过传统风水文化的引导,对荒山荒地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使人死后迅速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创造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国殡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风水观对墓穴的环境选择通常要求有山有水且地形土壤通气排水良好。这样的环境通常被认为风水宝地。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地理环境古人常使用风水术中的拆成法。根据地理环境状况更好地组织空间,并进行适当的布置,或者将不利的环境通过适当的时空重新组织和改造,使其人为地转变为新的意义上风水宝地。因此,城市中在将难以利用的荒山秃岭规划为新的公墓区时可利用风水术中的拆成,原来生态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陡坡,通过现代化建筑技术,人工地将其建设成为有山有水、环境宜人、安静祥和的公墓区,甚至可人为地构筑青龙、卧虎、朱雀、玄武结构,以便符合死者生前与天地合二为一、入土为安及其亲属所信仰的祖先有灵、灵魂不死传统心理要求。这样既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城市休闲娱乐景点。

风水观(术)既是一门科学,又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但它已渗透并扎根于中国民众心灵深处。正确认识中国古老的风水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髓,这才是科学而明智之举。这对于缓解当前的环境危机、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引导当前我国殡葬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周鸿.绿色文化--文明生态学透视.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2-71

2 傅道彬.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32-69

3 卿希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1-19

4 袁家冬.关于我国城市人口过密化问题的初步研究.经济地理,1995,15(3):30-35

5 于希贤.风水观与莫斯科城的选址布局研究.经济地理,1992,12(3):80-84

6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535-549

7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8

8 周鸿.论我国殡葬与生态园林公墓建设.思想战线,1998,第五期,62-67

9 陈传康.风水现代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人文地理,1996,11(1):29-35

10 刘沛林.风水模式的地理学评价.人文地理,1996,11(1):36-39

丧文化论文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时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1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论文百事通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硷: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丰。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硷: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人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播”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懊孟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3.2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绍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新晨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以“和”为墓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4结语

丧文化论文篇4

每一部《生化危机》电影,爱丽丝总是换着各种姿势花样虐尸。然而《生化危机:终章》在大陆票房4天过7亿,足以说明中国观众对丧尸的套路还是很满意的。

而《行尸走肉》演到第七季,丧尸已经弱到割韭菜式斩杀了,最大的看头反而是人类对决。没错,在一个秩序失控的世界里,碰到黑化大魔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想想就够刺激。

自从原子弹发明以来,西方人产生了一种对“秩序失控”的隐忧,逐渐滋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末世情结。外星人占领、地球毁灭都挺有看头,但远远比不上由人类自身转化而成的丧尸。试想,你的亲朋好友们有一天要把你生吃了,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丧尸文化到底从何而来?

中国人最熟悉的僵尸长啥样?在林正英的僵尸片里,僵尸们都穿着清朝官服,额头贴黄纸,双手伸直,走路蹦蹦跳,以呼吸判断方位。在香港电影里,“茅山术”才是降服之道,包括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

而丧尸完全是另外一个套路:吃人为生,每次都是倾巢而动,眼光无神、肢体扭曲,用味道和声音来辨别方位,行动比较迟缓(当然,部分丧尸片里丧尸跑得比人还快),单个作战能力比较小。对付他们的方法是,爆头。

美历史学家奥斯卡・德斯佩拉指出,近代美国历史上的僵尸文化来自于美国人对来自外国“关于毒药、神秘主义的舞蹈和仪式的无知和迷恋。”

这话说的基本上没毛病,因为丧尸(zombie)的起源就跟巫毒教有关。说起来,这是一种非洲信仰,拿针刺巫毒娃娃就来自于这种神秘宗教,但它最令人惊奇的特色反而是“还魂尸”,传说巫师会让人进入假死状态,醒来后变得没有思想,现代科学推测应与河豚毒素有关。当非洲人被当作黑奴运往美国时,这种“还魂术”就跟着流传到了美国。

1932年的《白色僵尸》,首开丧尸电影先河。一个岛上的白人全部变成了丧尸,但奇怪的是,他们变成了奴隶,不会吃人,只会干活――这正是巫毒教还魂大法,它的后作《僵尸革命》也设定丧尸是奴隶,这正是对奴隶制的反抗。更有趣的是,与其说这是人们第一次表现出对丧尸的害怕,不如说是对神秘巫毒教的害怕。

丧尸文化流行的第二个节点跟新技术有关。1945年原子弹爆炸之后,就开始有人问,人们受到辐射会不会变异啊?想想就有搞头,于是辐射和细菌控制的设定应运而生。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一出世就震惊四方――开篇,丧尸就掰开人腿大吃,太有冲击力啦!不仅设定丧尸会吃人,咬到就传染,在终结方式上还限定了爆头,立马成为这几十年的通用法则。

人吃人的电影,在《活死人之夜》前,简直闻所未闻。但只要观众上瘾,什么玩意儿不能拍呢?很多电影商立马跟入,拍纯粹的暴力、直接的吃人镜头。1978年的《活死人黎明》,甚至因为化妆太逼真被评为X级,按照美国电影分级制度,要跟《发条橙》一样要特殊分级。导演乔治・A・罗梅罗,就是拍《活死人之夜》那哥们。

偏偏,人们对这样的丧尸表现出了热爱。

此后,丧尸从丧尸电影里走出来,走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比如音乐界,如迈克杰克逊《thriller》,跳的就是丧尸舞蹈;游戏界,《生化危机》出世,现在你闲下来就可以打丧尸;还有丧尸化妆舞会、丧尸酒吧等。而说到开丧尸文化先驱的的丧尸电影,细化发展程度惊人:有喜剧电影《丧尸肖恩》,有瞄准青少年的《温暖躯壳》,甚至还有和丧尸谈恋爱的电影。

《行尸走肉》恰好就是一个代表之作,以其庞大而精致的剧情,成为现象级丧尸剧。

人们为何会迷恋丧尸文化

在今天,很难说欧美丧尸不是一种文化现象了。人们到处谈论丧尸,演绎丧尸,把丧尸元素融入到各行各界,还成功推向全世界,让“打丧尸”和“打地鼠”一样流行。

事实上,丧尸的设定就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在黑人奴隶制下,丧尸被形容为“没思想的奴隶”;在冷战思维下,丧尸变得和细菌、辐射有关;在市场需求激发下,丧尸大开想象力,直接吃人。而在今天,丧尸电影进入的黄金时期,恰好跟一种“末世情结”有关――由于“历史已经被终结”,社会越来越合理,这反而意味着平淡,不够刺激了。

“末世情结”也诞生了超人电影、战争电影,但它们未必是比丧尸更好的素材。身边人变成了丧尸,这才是最具有亲和力的素材。超人打怪,需要超能力,打丧尸可是全人类的使命呢。单个丧尸的作战力比不上人,这意味着任何人只要拿起武器,你就可以与丧尸抗衡。

丧尸极具有反思冲击力。想想你的亲人变成丧尸,它要吃你,你怎么办?《行尸走肉》前几季就大力表现伦理冲突。亲人变异了,刀女用链子锁起来,农场主在谷仓养丧尸,瑞克的兄弟为了保持和嫂子的关系,向瑞克开枪。慢慢的,等亲人都死光了,物资变得紧缺了,活人开始和活人对抗,“圣母心”几不可见了。

在《行尸走肉》最近几期,完全变成了人性的实验场。所有的合理秩序被打破,去超市只是为了搜寻物质,枪支弹药最受欢迎,单打独斗变成了阵营,阵营之间互相结盟、挤兑。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与现实世界构成了强烈冲突。

丧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先秦儒家;孝道;丧葬仪节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没有它,中国就没有伦理道德可言。《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衷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1,六三五]吉者,美也,孝即是美德。《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P6]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以灵魂不灭的思想及儒家孝道观为基本理念,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备温情但又不失庄严悲悯的丧葬礼仪,这些仪节也是根据人的道德情感作出的普遍性的规定。

一、“孝”的概念

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已有“孝”字出现。什么是“孝”?《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3,P112]《说文・老部》:“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P483-P484]可见,“孝”与“老”有关。而主要阐述孝道的《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则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5,三]康学伟在其《先秦孝道研究》中对“孝”作了较为全面的规范和界定,他指出:所谓孝,就是伴随人类自身再生产而自然产生的亲亲之情,在阶级社会中,它是表现纵向血缘关系中晚辈对长辈的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的总和。[6,P58]

二、先秦丧葬礼仪中的“孝”

“孝”不仅指对父母在世时的供养和抚慰,还包括对死后事宜的处理,这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论语・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P13]对在世父母的孝顺主要表现在供养敬爱之上,而对离世父母的孝首先便表现在丧葬之事上,通过丧葬之礼来表达对父母的尊重和哀思。《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5,四五]丧葬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孝经・丧亲章第十八》:“孝子之丧亲也,哭不,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5,六七-七二]

儒家经典文本中,丧礼的地位十分重要。《孟子・离娄章句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7,P145]《仪礼》记载了人在去世后如何处理死者遗体及下葬居丧祭奠的系列流程,《礼记》记载了丧礼的种种仪式与时人的丧礼实践,并阐发了丧礼的文化意蕴。

先秦的丧葬仪节大致包括招魂、沐浴、饭含、铭旌、小敛、大敛、出殡、下葬和居丧等诸多环节。古人认为人的生命由魂和魄组成的,人刚死的时候,通过大声呼喊或许可以让魂重归于体魄中。[8,P215]《仪礼・士丧礼》:“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9,P343]人死之初,家人不能马上接受现实,希翼通过招魂来挽留亲人的生命。《礼记・檀弓下》:“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郑玄注:“复”,谓招魂。[10,二五二]“爱之道”即“尽爱亲之道也”。人死不能复生,“复”就是对亲人孝敬之情的具体体现。

为死者擦身换衣后,要在其口中放米和贝,这一仪节称为“饭含”。《仪礼・士丧礼》:“主人左米实于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又实米,唯盈。”[9,P351]即用贝将米填入死者口中。“米”指所含之饭,“贝”即贝壳,是“饭含”所用之物。《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耳。”[10,二五三]为死者含饭用米和贝壳,这是因为孝子不忍心亲人死后口中空无所实。不用活人吃的饭食,而是用具有天然之美的米和贝壳为死者含饭。饭含礼也是人死后得到奉养的一个体现。

古代丧礼中的“为铭”是因家中有丧事需要让过往的人周知。《仪礼・士丧礼》:“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末,长终幅,广三寸,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9,P347]。把死者的名字写在死者各自生前所用的旗帜上,用作死者棺柩的标志。《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10,二五三]因为死者不可按形貌来区别,所以用死者的旗帜来加以识别。因为孝子爱自己的亲人,所以把亲人的名字写在旌旗上;因为孝子敬重自己的亲人,所以旌的大小严格按照尺度而不敢苟且。

《仪礼・士丧礼》:“三日成服杖。”[9,P367]死者刚死的两天,孝子只束发、围带,从第三日起,则要依规定服各自应服的丧服。《仪礼・丧服》:“斩衰裳,苴、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传曰]斩者何?不缉也。”[9,P297]用裁后不缝边的布做衣裳,用苴麻做首和腰,用竹做哀杖,用麻做绞带,丧冠用麻绳做缨冠,穿草鞋。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披麻戴孝”。《仪礼・士丧礼》:“苴大鬲,下本在左。要小焉,散带垂长三尺。牡麻右本在上,亦散带垂。”[9,P354]“要”即腰。使用“”的含义,《礼记・檀弓上》记载:“也者,实也。”郑玄注:“所以表哀戚”。[10,二O八]“之言实”表明了孝子有忠孝之心。肉袒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丧服。《仪礼・士丧礼》:“主人髻发袒,众主人免于房。”[9,P356]人类从赤身进入文明社会后,就再也不会轻易袒露肉体,唯痛苦绝望到不能自已的地步,才以此发泄内心的不安。《礼记・檀弓下》:“袒、括发,去饰之甚也。”[10,二五七]当对自身去饰到极端便会袒露肉体,以表达孝子之悲。

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悌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真情流露。《论语・子张》:“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2,P200]人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可以自动充分地发挥感情。哀到极致处泪傍沱,哭是哀的最淋漓的宣泄,亦是哀的最直接的表达。《礼记・奔丧》:“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10,一三三五]“辟踊”是丧礼中最哀痛的举动。《礼记・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孔疏曰:“抚心曰辟,跳跃曰踊。孝子丧亲,哀慕志懑,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10,二五六]人在悲伤之极时会情不自禁地捶胸跳足,《仪礼》中涉及“踊”的丧葬仪节也很多。尽管哀伤本是个人心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但真情实感的流露必须有“节”和“度”的规定,以防止过度悲伤夺去生者的生命,导致前丧未了,后丧又起。[8,P225]因而《礼记・檀弓下》曰:“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10,二五二]哀戚至于其极,乃反而念其始生之艰,故节哀顺变,保重身体,这才是孝道。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10,一三七二]先秦儒家认为,孝子应守丧三年,礼祭父母。《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子曰:“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三年之丧,天下知通丧也。子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2,P186]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子女孝养、孝敬、孝顺行为的肯定。《礼记・丧服四制》:“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10,一四七三]可见这三年丧期是极度悲痛,,非常艰苦的,生活、行为都受到严格限制。《仪礼・既夕礼》:“既殡,主人说髦。三日绞垂。冠六升,外毕,缨条属厌。衰三升。屦外纳。杖下本,竹桐一也。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带,哭昼夜无时,非丧事不言。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不食菜果。”[9,P396]《礼记・问丧》:“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10,一三五四]病床前的辛勤服侍,卒后悲伤哭泣,加上禁食忍饥,薄衣为寒,形容枯槁,使得孝子只能倚杖而行,目的在于扶持赢弱的身体。

儒家重葬对先秦及至两汉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厚葬成为那个时代丧葬文化的主要特色。《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7,P73]但孔子也提出财物的丰厚并非礼之本。《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2,P24]孔子认为父母死后,子女应有发自内心的悲哀,葬礼的奢与俭不是最重要的,行礼周到就可以了。《礼记・檀弓上》记载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子游曰:‘有亡恶乎齐?’孔子曰:‘有,毋过礼。苟无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0,二二四]“齐”就是厚薄的剂量。在孔子看来,贫穷并不能妨碍人向父母尽孝和做守礼之人;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儿女仍然可以用真诚的关怀使父母感受到幸福。父母死后,即使家中无钱财而为他们举办了最简陋的丧礼,这也是尽了孝道。无改父道,顺应继承先人之志的价值判断也可称之为孝。《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2,P7]父母在世时子女要孝顺,父母离世后继承弘扬父道,这也是孝的表现。

三、结语

先秦丧葬仪节重礼的内容而不过分看重形式,重真情实感而不过分强调礼物的丰厚。

《中庸・第十九章》:“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11,九O]儒家将孝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重丧葬的目的也在于提倡孝道,丧尽其哀。因而《礼记・祭统》曰:“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10,一二三七-一二三八]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P12]“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特征,在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吸取借鉴的地方。孝道文化首先讲求的善事父母、尊老孝亲,对于提高我们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促进家庭的和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秩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进步,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北京,1995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北京,2011

[3](晋)郭璞注,(宋)刑疏,尔雅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

[4](汉)许慎,说文解字[M],九州出版社,北京,2001

[5](唐)李隆基注,(宋)刑疏,孝经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

[6]任平,传统文化研究的新突破-评《先秦孝道研究》,松辽学刊[J],1999,(4),P57-P59

[7]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北京,2012

[8]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中华书局,北京,2004

[9]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13

[10](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北京,2012

丧文化论文篇6

中国古代服色的起源很早。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能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到了周代,民间已有专门的染匠从事丝帛染色。《尚书·益稷》记载:“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 周代的宫廷手工作坊中亦设有专职官吏“染人”,“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周礼·天官》云:“染人染丝帛。”中国古代曾出现过黑色丧服的事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墨衰……绖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从周代开始,中国丧服开始使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都是白色,并有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丧礼中不仅要求丧服是白色,而且不能穿黑色的衣服,也不能戴黑色的帽子,称“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羔裘”是黑羊皮,毛皮向外。朱熹注曰:“丧主素,吉主玄。”(《四书章句集注》)五服制度至今已不多见,但丧服颜色以白色为主却已成定制。即使到了清代,寡妇虽然穿黑色的裙子,然而在丧礼上仍需要着白色的丧服。整体观之,中国人主要以白色为丧服之颜色。中国人的丧服“尚白”,自有其传统文化和人们心理意识的根据。

首先,“白色”在中国的象征意义,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约定俗成的。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色彩,无论是艺术色彩还是语言色彩,它的象征性和寓意,都能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心态。中国文化的颜色象征,建立在中国早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因此,颜色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我们的祖先因为弱小、无力,无法抗拒凶恶猛兽的攻击,在白昼下,他们暴露无遗,面临着随时成为猛兽美食的危险,因而对白色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同时,我们的祖先还观察到“月到中秋分外明”,因此将中秋之月的“银白色”与肃杀的秋季连在一起,于是,白色在中国文化里就成了一种颜色禁忌。这从中国的“五时衣”中也可以找到根据。《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将服饰定为五色,天子在一年中的不同时节分别穿着五种不同的颜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志》说的“迎气五郊,各如其色”,对应祈祥五方大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五时衣”的颜色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白色对应秋季,是一种大自然的杀气时节,所以丧服之白色,既是一种复古、忆祖的祭服服色,同时也是吊丧死者的凶煞服色。从隋唐到宋代,皇帝命百官也穿着“五时衣”服饰“迎气五郊”。《宋书·百官志上》记载,“乃出天子所服五时衣,以赐尚书令朴”。到明、清时期,“五时衣”已逐渐流行于民间,尤其江南,盛行此风俗。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意义,少了一些神秘,其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来自白色本身,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都令人陶醉。因此,在西方,白色高雅纯洁,它象征着纯真无邪、正直、诚实、高尚、廉洁和幸运;而黑色则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它象征着死亡、凶兆、灾难,被西方人所厌恶。

其次,中国丧服“尚白”礼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之心。《史记·礼书》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大戴礼记·礼三本》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尊先祖”是“礼三本”之一。中国人先祖最早的服装原料取材于麻,并且是“牡麻”,即大麻中的雄株。中国远古之中原地区并不产棉布,除了从自然界获取的动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丝帛为服装原料。清麻脱胶和丝帛漂练之后,自然呈现白色,因此,白色成了中国人最早的服色。白色是祖先的发明,服用白色丧服自然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

丧文化论文篇7

白族对于自己故亡后的安排处置尤其重视,他们讲究叶落归根,对生命归宿的共同愿望就是死在家里,这样才能得到安逸,与祖先同归。同时,他们对死亡坚信“前定死,后定生”的理念,当死亡来临之际,不悲观、不伤感,坦然面对死神的降临,豁达地面对死亡。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使白族人乐天知命,把生死看得很淡然,甚至于超然。许多年过花甲的老年人,都信守着代代相传的关于死亡的征兆,他们会在亲朋聚会闲谈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谈起自己的一些梦兆,如梦见祖先坐轿来接自己回去,家无喜事却门庭盈客等,来暗示亲友自己恐怕命将不久,希望自己的亲友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也暗示子孙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后事,尤其是喜欢在生前看到自己的寿木(也叫喜房)、衣冠(亦即寿衣)、琴床、生基等都置备齐全。

白族人对寿终正寝看得很重,俗语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客”、“七十四,八十一,阎王小鬼来叫门”。因此,到了一定年纪的老人,一到古稀之年,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大事了,一旦感觉自己生命将不久,哪怕在千里万里之外,哪怕行动不便,举步维艰,也要千方百计赶回自己的出生地,以期叶落归根,寿终正寝。倘使死在外面,就不能葬入祖茔,这对白族人而言,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都是大不幸。因此,一旦家中的老人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刻,子女、至亲就会聚集在老人身边,邻里亲朋也会不约而同地前来看守老人,一则慰藉老人,二则送一送老人。一旦老人行将咽气,亲族中的长者就会把子女们早已准备好的宝气(碎银外裹糖,状如花生大小),按子女人数(一人一粒)喂给老人,边喂边告诉老人某某(子女名)给的宝气,宝气喂完,老人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

白族人讲究死者为大,盖棺定论。因此,人一死,生前的一切恩怨情仇皆一笔勾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吊唁者,都把装棺入殓的过程看得至为神圣而隆重。

白族人死后,在装棺人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赶快请来死者的后亲娘家人。死者后亲到了以后,确认死者生前子女孝顺,享尽晚福,属于寿终正寝,然后,在子女的请求下才允许装棺入殓。而在入殓之前,死者的子女必须在村民或亲友的搀扶下,带上点燃的香、硬币、蛋壳和盛水的器物,到临近的溪水中打来洁净的水来给死者沐浴净身。在装棺的过程中,死者不能带动物的毛和铁器制品,否则死者的灵魂会不安宁。净身沐浴之后,亲友们给死者穿戴一新,并将儿女早已备好的琴床等物品发送给死者,把死者从头到脚打扮一新,这样就可以体体面面的去见列祖列宗了。一切妥当后,村里的“岛兮”就会给这个新亡灵进行床祭。其内容大都是叮嘱亡灵要走正道,不要拖累亲人、朋友前往阴间等等。之后,前来帮助的村民方将死者放入洁净的棺木中,并念起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咒语。至此,入殓仪式完毕,盖棺定论后,棺木停放在正房堂屋中,至此,方可开始白族丧俗中隆重的守灵备丧活动。

守灵备丧,即吊丧祭奠。是一个重要的丧葬活动,这一过程,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丧俗礼仪的核心。由于云龙白族有五千年的悠长历史,而且,白族又是最早接受汉文化的一个民族,因此,在祭奠过程中,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汉文化的一些特点。

守灵,是活着的人们对死者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自死者入棺后,孝子贤孙们就必须身着孝服以男左女右为序日夜不息地守在灵柩两边。一者和死者的灵魂在家中作最后的厮守;二者要不断地以叩跪的形式答谢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三者防备猫狗进入灵堂。白族人认为,倘使猫从灵柩上跳过或狗从灵柩下穿过,死者的灵魂会不得安宁。这种古老的传说,暗含着对死者灵魂的尊重,也暗示着活着的人希望死者的亡灵早日升入天界,是后人对先人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守灵者在出殡之前,每晚到五鼓鸡鸣时,都要敬备香烛茶酒祭奠死者的亡灵,抚棺哭吊,直到出灵上山安葬的前夜。此外,白族人在死者灵柩安放好后,要在灵柩前安放一盏长明灯,以慰死者的亡灵,长明灯,意即此灯一经点燃就不能熄灭。因此,守灵的孝子贤孙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护好长明灯,不断往灯碗中添香油,直到出丧为止。

白族人信奉死者为尊,入土为安。因此,一般守灵的时日不长,一旦装棺入殓后,就开始有序的治丧活动。这一过程中,四乡八寨的乡邻们都前来帮忙。为了丧事程序的完整有序,当家的孝子要请一位本村寨通晓丧事程序的礼宾大司,也称提调、总理来统筹整个丧葬活动。礼宾大司是一个十分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不论死者家中贫穷与富贵,他都会尽心竭力、忠心耿耿地把丧葬活动主持得有礼有序有节而且隆重,就像电影导演精心导演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一样。

白族人丧事活动的备丧,渗透着许多文化元素,诸如灵牌、引路幡、扎幡以及纸扎的棺椁和狮、象、鹿、马、金童玉女等。其中,最能体现汉文化特点的,是挽联的书写,每一幅挽联都寄托着后人对死者不尽的追思,解读着死者生前的品德操行,也让活着的人领悟到白族人对生荣死哀的理解。

吊丧活动中,最能体现白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仪式的是打歌。打歌是白族丧事文化的精华部分,在云龙白族丧事活动中,打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活动,对亡者是引领曲,开路的挽歌;对活着的人们,则是以忠、孝、礼、义、悲、恤、娱为主题的劝世长诗。由于白族后来没有文字,因此打歌艺人都是世代口传心授的民间艺人,这些艺人文化水平不一定很高,但都是聪明智慧、记忆超强的能人。他们打歌的歌词不仅有传统的由先辈们传承的古曲古歌,也能与时俱进地编撰一些现代礼仪、社会风尚、道德品行的新歌词。更有一绝的,是他们能根据死者生前事迹及死者家中的现实生活和孝子贤孙们的所作所为现编现唱,而且都能合仄押韵(一般以三十六韵为一曲)。打歌时,主人家都要想方设法请到高超的民间艺人,白族人称之为“歌姆”,意为打歌的领唱人;同时,各村寨都有一些追随者来和唱,白族人称之为“歌子”。打歌的歌词,除了个别词借用汉字外,一律都用白族的语言语韵语调咏唱,歌声清越,余音绕梁。唱者动情,听者情动,就连过往行人也会驻足倾听,忘了行程。吊丧的活动随着打歌者的吟唱一浪高过一浪,使得吊祭活动高潮迭起。就白族人而言,吊丧活动越热闹越是意味着主人家人缘好,越热闹越表明丧事活动地隆重。孝子们虽然心中悲戚,但都希望热闹隆重的把老人送上山,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

善待死者,缅怀亡灵。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在祭奠活动中,白族人还要请经师念经超度亡灵,这与汉文化中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的仪式大同小异。

诸事完备,出殡之前,家主要宴请宾客,以答谢乡邻。丧宴不求丰盛,不讲攀比,但求吃饱即可,一般以四荤四素为宜。倘使死主高寿,则主人家要备足充足的碗。在白族人看来,高寿老人丧宴上的碗,象征着福禄寿之意,因此宾客吃完饭后都会悄悄将碗带走,而孝子也乐意客人这样做,虽是一个普通的碗,却是孝子家德、家风、为人、声誉的体现,事后必将为世人津津乐道。

丧宴结束后,出殡的时刻到了。孝子贤孙们在灵前吃完最后的丧宴后,大礼宾司一声“起丧”,门外便鞭炮齐鸣,灵前哭声震天,帮忙的壮劳力们便用手把灵柩从灵堂抬到路中心的长凳上安放、捆扎好,所有的孝子贤孙先男后女、先长后幼,再次在灵之前哭丧。此时,送丧的仪仗队已准备就绪。送丧的队伍,插生香(即引路香)的走在最前,依次是纸伞、钱树、狮、象、鹿、马、金童玉女等仪仗队,然后是孝子贤孙、灵柩,最后是长龙般的送丧乡亲。人越多越好,越多越热闹,展示着一个家族的兴旺和死者生前的为人处事的成功。本宗族有人设路祭的又略停留行路祭。快到坟地了,取一略平地歇丧,灵柩下放剪刀叉状的一对生香,亲戚朋友则急忙递烟敬酒,应子弟之份,成一家有事百家忙之礼。

过后,孝子贤孙从乡亲手中接过木棒,将灵柩抬入死者的栖身之所,同归先祖。而后便开始了回灵与下葬。在回灵与下葬过程中,孝子留一人参与下葬外,其余的一律即刻回灵。主事孝子接下回灵牌,用一对生香挟着抄原路返回,不得回头、不得同别人说话,其余人跟随其后。回到家,香茶酒礼叩跪祖宗堂前,丧事导师读安灵文之后,安置好灵牌,然后走下屋楼,回灵完毕。而山上的安葬队伍,等到择定的下葬吉时到了,即鞭炮齐鸣,孝子则在坟前向乡亲们叩头致谢。此时,下葬仪式开始,清理完里井内室,然后把纸伞、钱树烧在井中,白族人称为热井,留下花圈装点坟茔,别的烧于石王处,灵柩顺着竹杆滑入里井,摆正后拆去木,反填土、夯紧、下葬完毕。而后,所有帮忙的人返回家主家中,至此,一场热闹而又隆重的丧葬礼仪便结束了。

丧文化论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深化殡葬改革为宗旨,以巩固提高殡葬改革成果、整治丧事扰民为重点,依据有关殡葬法规,进一步加大殡葬管理力度,着力营造文明治丧环境,促进殡葬改革工作持久、健康、稳步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2007年度,丧事扰民行为得到根本性控制。

二、主要任务

我辖区是全区丧葬礼俗管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必须切实加强丧事扰民管理,全面禁止出大殡和丧事大操大办等封建迷信活动。

1、丧事扰民整治严管区:整个洪殿辖区。

2、严禁丧事扰民行为。对丧事扰民实施综合整治,丧户出殡不放鞭炮,不吹哀乐,在家不设灵堂、做道场、念经,花圈摆放不占用公共场所,在丧葬礼俗中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3、推行丧事集中办理。积极推行丧户将丧事集中在市殡仪馆办理,把丧事扰民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4、整治和改善治丧环境。加强对丧葬用品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和查处非法制造、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行为。对经过审批的商店,重点清理整顿花圈、花蓝等悬挂、摆放街头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进一步净化和规范丧葬环境。

5、做好上门宣传工作。畅通丧户信息渠道,全面掌握丧户信息和动态,街道、社区干部要及时上门对丧户进行宣传、劝导和教育,切实做到从简办丧事。

6、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对一些有不听劝阻倾向的丧属上门预告,努力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对个别一意孤行出大殡的丧户依法查处;对一些典型案例由媒体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营造全区良好的殡葬改革氛围。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街道调整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辖区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街道政务科,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把殡葬改革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条件之一,纳入各社区(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度,每月对辖区殡葬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殡葬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实行分级负责。街道进一步健全殡葬改革工作领导机构,各社区、村设立殡葬改革信息员,完善街道、社区(村)殡葬改革工作网络。街道、社区要及时对丧户进行上门宣传引导,并送达殡葬改革通知书、通告等,协助配合民政部门对出大殡等丧事扰民行为进行管理。

(三)坚持齐抓共管。辖区各职能部门在各自履行职责的同时,更要相互协作,组织安排人员参与统一行动,确保管理工作有效到位。

1、街道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务科切实负起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牵头作用,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监管。

2、辖区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殡仪活动在公共场所念经、做道场等非法宗教活动。

3、工商部门,要加强对丧葬用品市场的管理,取缔无照丧葬用品店。

4、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市区花圈摆放占用公共场所的管理。

5、工商、文化部门负责对乐队的管理,禁止在严管区内吹打、奏哀乐。

6、公安部门负责对殡仪活动时燃放鞭炮及其他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行为进行管理,根据规定予以处罚。对拒绝、阻碍殡葬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者侮辱、殴打殡葬管理人员,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街道纪工委和政工科监督检查有关单位殡葬改革工作落实情况,依法依纪追究违法违纪及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对干部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省殡葬管理条例》行为进行查处。

8、街道政工科要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正面宣传和反面典型案例的曝光。

(四)拓宽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根据区里规定,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遗体土葬,骨灰装棺再葬,新建、翻修私坟,出大殡丧事扰民的行为给予奖励,提高群众参与殡葬改革工作的积极性,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提高殡葬改革工作效果。

(五)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利用辖区宣传栏、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宣传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教育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倡导厚养薄葬,使殡葬改革成为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动。倡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殡葬法规政策。

四、实施步骤

(一)筹备宣传阶段:(7月—8月)

召开辖区深化殡葬改革工作动员大会,明确殡葬改革任务;健全殡葬管理网络,落实殡葬改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

(二)全面整治阶段:(9月)

9月份作为深化殡葬宣传活动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街道要集中力量整治丧事扰民、出大殡等现象。

(三)长效管理阶段(10月以后)

上一篇:所以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