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06:36:12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 礼仪思想;礼仪行为;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3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1-0057-07

井然有序的日本社会和彬彬有礼的日本人一直是对日本有过接触的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所著的日本文化论著中皆不乏对其礼仪的赞赏。我国早在成书于公元3世纪后半期的《魏志・倭人传》中已经有记载:日人主“敬”,描写其“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日本作为一个长期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养分的国家,对中国文化根基礼文化也展开了广泛的吸收。著名法国东洋学者 M・Kinsky感叹这一现象为“日本礼仪思想在没有中国礼仪文化存在的基础上是不能成立的。[1]97” 日本对华夏礼仪文化吸收情况的代表性研究著作包括:西本昌宏所作关于日本国家宫廷礼仪中中国礼仪文化吸收情况的探讨;王海燕研究日本古代都城空间礼仪中的中国因素影响;近藤启吾考察日本武家政权时代中国冠婚葬祭仪式的吸收情况;西村昌吉论述日本律令体制下畿内制创建过程中的中国典籍影响作用等[2]8。

先行研究中,考察日本国家层面或贵族阶层仪式性礼仪中中国礼仪吸收情况的研究居多。国家层面的研究偏重礼仪与政治、外交等的关系;仪式礼仪的考证多偏重特定场合程式化的礼仪规范。对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状况探讨的视角尚不多见。笔者通过选取各阶层礼仪书①,在考察内容上侧重民众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场面,形式图在这方面做一突破。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作用多发生在源头上,故本文重在探讨日本传统礼仪。日本礼仪发展变迁过程按照主要礼仪行为主体的标准可大致划分为:天皇政权下的宫廷贵族礼仪、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一般社会大众礼仪。其中开花于室町时代,于江户时代向社会民众普及的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此时诞生了武家传统礼仪的三大流派:伊势流、小笠原流、今川流。伊势流主攻室内礼仪、小笠原流主攻军阵礼仪、今川流主攻朝堂礼仪。到江户时代伊势流与今川流逐渐衰落,小笠原流吸收了其他两流的可取之处,其宗家服务于德川幕府,其门人致力于向庶民阶层的普及。到了明治时代,武士集团政权下的礼仪被作为传统继承下来,通过学校教育、一般社会教育成功实现了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对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的礼仪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将这种全民普及武士礼仪规范的现象称为日本社会的“武士化”,并将其视为日本近代化的一个指标[3]7。因此,本文设定武士政权下的礼仪为日本传统礼仪,在明确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着眼于日本经典礼仪书中中国礼仪的吸收情况,就礼仪思想、礼仪行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

日本吸收中国礼学经典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过程经历了由中央到地方、由宫廷贵族、官僚、以禅僧为主的知识阶层到武士集团,进而到农工商社会各阶层的历程。早在日本《记》、《纪》传说时代就有中国儒家经典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记载,传说当时来自朝鲜的阿直歧教授太子中国经典,王仁将《论语》10卷和《千字文》1卷带到日本。此后在日本与百济的交通中,公元513年6月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抵日,此后516年9月百济又派出五经博士汉高安茂以替代段杨尔。五经是讲述周礼、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的总称。百济派出的五经博士模仿当时的梁制,需要分掌五礼(吉、凶、军、宾、嘉)的仪注。据此可以断定日本从此时开始系统学习我国礼学经典。此时中原礼学经典与平安时代开始设置的官僚选拔教育机构大学寮相结合,在大学四学科之一的 “明经道”课程中专门设置了中国古典礼书,即“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课程。在广泛吸收礼学精髓后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以《周礼》的畿内制与宫城建设为理论基础,大化改新政权下以王宫为核心的畿内建设逐步完善;体现儒家礼制思想的官位十二阶与宪法十七条;奠定了律令体制下日本国家统治的基础;在推古朝的外交活动中,礼仪标准主要参照了隋朝的《江都集礼》[4]345。

到了武家政权时代 (公元12-19世纪),我国的宋学、禅宗、岁时思想开始广泛影响日本传统礼仪。经历了室町时代后期的“应仁、文明之乱”后,礼学经典在日本开始逐步由中央向地方传播。萨南学派与海南学派分别致力于在九州与四国弘扬儒学。设立于今日本枥木县足立市昌平町的足立学校承担了向地方各阶层传授《礼记集说》等宋学典籍的重要作用。武家的婚姻礼仪中吸收了朱熹所著《家礼》的诸多元素。朱熹监修的《小学》也被收录到金泽文库中①。另外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禅宗被武士阶层所青睐,从多个层面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重大影响。禅寺带有书院形式的房屋构造首先被上级武家住宅所采用,后扩展到民间,影响了其室内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以客厅为中心的日本式房屋内的礼仪与饮食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的茶礼及清规的影响[5]57。禅宗思想对日本的剑术礼仪也产生了重大影响[6]84。8世纪中叶,成书于中国6世纪的《荆楚岁时记》传入日本, 此后这本书一直拥有众多读者, 甚至直到江户时代还被重新翻刻,对日本的岁时年节礼仪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武家政权鼎盛期的江户时代后,德川幕府推崇儒学为官方学问意识形态,在幕府开设的学问所、诸藩开设的藩校以及民间大量私塾、寺子屋等机构中广泛讲授以四书五经中的《礼记》为代表的儒学经典礼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了大量的庶民教化政策。山下武论述道“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是德川幕府的一条政治主线。[7]89”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影响具有时间跨度大、影响层次深、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日本传统礼仪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日本传统礼仪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传统礼仪注重细节,不注重抽象思辨,礼仪书的内容基本都可以概括为“细微礼仪行为举止描写的罗列。[8]155”关于礼仪思想核心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礼仪本质与内涵的思考可以回答何为礼仪、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的问题,是一国礼仪之所以成立的关键所在;礼仪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关系以及礼仪原则是决定一国礼仪的特色所在。故本小节从上述三个方面分别考察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礼仪的吸收情况。

(一)关于礼仪的本质与内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将礼仪分为礼之文与礼之义。礼之义为礼仪的根本内涵,礼之文为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礼记・曲礼上》开篇开宗明义讲到践行礼仪必须做到“勿不敬”。后篇中有 “所以治礼,敬为大”(《礼记・哀公问》)的论述,日本传统经典礼仪书《三议一统》②中直接引用“礼记曰礼之所治,敬为大。[9]6”认为尊敬之心为礼的本质,奠定了日本传统礼仪以敬意为礼之根本的基调。

礼仪的本质为敬意,敬意向谁表达,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呢?需要对礼仪的内涵及其所要调整的关系做一论述。《三议一统》中回答这一疑问如下:

(礼仪即为)合神道、王法之理,制上下、同辈、三纲五常之矩,和平盛世为束带之法、举止进退之规,战乱之世为军旅之谋,以图天时地利人和之境。[10]9

这里所说的礼仪的内涵包括宗教、政治之理、军事之谋、衣冠制度(束带)之法、举止进退之规。这种包罗广泛,甚至包括军事、政治的礼仪内涵明显有别于西方及伊斯兰文化圈,应该说受中国传统吉凶军宾嘉的礼仪分类思想影响颇深。另外武家的礼仪在和平时代表现为仪表服饰之态、日常动作之仪,战乱时代表现为战事谋略。这与《礼记・聘义》中的“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日本传统礼仪在论述礼仪需要调节的关系时频繁出现 “上下的差别”、“同辈之礼”、“三纲五常”的概念。同辈之礼,不拘泥于只向身份地位高于自身的对象表达敬意的礼仪规范,在中国礼仪思想中体现在礼仪被封建道德化之前,“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甚至要求君王以臣下作为尊敬对象;《礼记・哀公问》中“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以自己的身体为尊敬对象。在处理上下等级关系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关系是“三纲五常”,《宗吾大草纸》①中对“三纲五常”做如下解释:“所谓三纲,礼记有云,君臣、父子、夫妇是也。敬其所敬、亲其所亲、耻其应耻”[10]17,这与《礼记・曲礼上》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也。”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并且明确在文章中使用《礼记》作为引用出处来源,可见在当时的礼仪规范中,《礼记》作为判断礼仪行为是否妥当的标准发挥着巨大作用。关于三纲五常《宗吾大草纸》进一步解释为:“礼仪为,臣敬君,子孝亲,弟从兄,敬老者,上不侮,下不乱。[10]51”强调礼仪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的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日本传统礼仪继承了中国经典礼学理论框架,认为尊敬之心为礼仪的本质,礼仪的内涵包罗军事政治等广泛内容,在处理礼仪需要调整的关系时,通过吸收中国传统人伦思想使礼仪与封建等级秩序紧密结合。

(二) 关于礼仪与道德、修身的关系

中国传统礼学思想认为“礼节为治事之本”(《礼记・仲尼燕居》)。同时论述“不知礼无以立”(《礼记・尧曰》)。那么礼仪因何而立呢? 对于礼仪这样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社会规范,我国礼仪文化强调首先加强个人修养,即习礼应从修身开始,强调修身养性是持家立业的基础。并强调内外兼修,内修道德,外修举止。这一思想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礼仪流派小笠原流礼仪教育书分为《修身论》、《体用论》两本,《修身论》用于修心,《体用论》用于修体,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礼仪的神髓。

武家经典礼仪书《三议一统》强调“(礼仪的修为)首先修身最为紧要”[10]31,认为修身为关键第一步。这与《礼记・大学》“从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强调要达到“平天下”的境界,“修身”是最初的阶段,有明显的对照关系。在《宗吾大草纸》中进一步阐述修身与礼仪的关系:“修身即为修心。应努力提升自身修为,培养德行。克制自我,不可放纵身体(行为)。随心所欲、随心之所想而动的话,无法区分德行的高低。[10]22”

其中的“修身即为修心” 可以在《礼记・大学》中找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本源语句,意旨“心为身之主”。身(行为)是心的表现,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我,不过分放纵身体行为即为外修举止的过程。外在行为举止的修为在《礼记・冠义》中称:“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强调礼始于端正容貌、体态,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要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这既是内在修养的流露,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现。《三议一统》中规定“礼仪之始在于正颜色、培养起居进退之度、言辞选择之慎。[10]38”同样要求礼仪起始于表情、动作、言辞等规范。

在外在行为举止的修为之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思想认为礼仪需与道德紧密结合。强调人的主体道德意识,要着力培养内在道德根基,要求人们做到“挥动于内”然后才是“礼发诸外”,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礼仪同样注重内在道德的培养。关于人的内在道德培养要求基于武士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求忠诚、武勇。在这些目之外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五常思想也有一定的吸收。《三议一统》论述道:“礼仪最初要培养,仁义礼智信的五常”[10]33。中国《礼记・儒行》强调“礼节者,仁之貌也”,《宗吾大草纸》中将其直接翻译为“礼节是仁之貌。”,并进一步解释“仁即内心慈悲”[10]26,仁在中国礼学思想中内容包涵甚广,孟子强调“仁者爱人”,仁的核心是“爱人”,也即可以理解为慈悲之心;《三议一统》对义的定义为“扬善惩恶,明赏罚”[10]27。《礼记・中庸》谈论“义者宜也”,也即是关于义务性的“应当”的判断;礼的定义为“礼用来区分上中下各种情形,以此为依据,做出适当的举动。[10]27”这与礼记中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也”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智为“忠为中”[10]28,在中国礼学经典中,不能直接找到类似的语句,但结合《礼记・礼器》中“忠信,礼之本也”与《礼记・仲尼燕居》“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是用来使人的言行适中的)的论述、忠(信)=礼、礼=中、可以推导出忠为中的结论。这里的“中”是指适中之意。信的定义为“真,真诚。[10]28”与中国传统道德观“讲诚信,诚实”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中国礼仪思想认为,内在道德与外在礼仪行为规范相结合才是表达礼仪的最理想境界,同时内在与外在礼仪修养的具体内容,对日本传统礼学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 关于礼仪的适度性原则

中国礼学理论强调礼仪是仁慈、敬意的外在表现,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礼仪的神髓。在具体礼仪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适度性原则,避免过度的形式主义与精神主义。如《礼记・仲尼燕居》:“前略…不备,礼为虚”,无德的礼仪便是徒有其表,《礼记・乐记》更有“铺筵席,陈尊俎,列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的论述,强调“筵席・尊俎”等物品如何安置是繁琐的礼之末节,而非礼仪的本质。没有形式的“三无”即“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礼记・孔子间居》)甚至也都认为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三议一统》中有段《论语》中对礼仪本质与末节关系的引用“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0]41,即使形式上有所欠缺,只要内心充满相应情感,就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不提倡超出应有情感的过分的礼仪形式。

但中国礼仪文化没有完全否定礼仪形式的重要性,过分强调精神作用而忽略形式同样不可取,日本传统礼仪同样看重礼仪的形式,《三议一统》将习得礼仪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为礼的心、礼的型、礼的运用[10]19。其中,礼的运用强调从型到心,通过不断反复礼仪的形式,体会礼仪的神髓。《宗吾大草纸》更是有一段引自《礼记・仲尼燕居》中的句子“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10]15,来批驳轻视礼仪形式的心理主义倾向。

正确的礼仪应该是既反对置内心敬意于不顾的形式主义、又反对完全忽略形式的心理主义。在施行礼仪的过程中做到“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愈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曲礼》)。在内在精神与外在道德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做到恰到好处的度。这种平衡如何把握呢?中国礼仪理论强调礼仪行为与自身身份、礼仪环境相适应,认为恰当的礼仪行为需要自我抑制、自我调整。《礼记・檀弓下》有云“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中略)品节斯,斯之谓礼。”《礼记・曲礼上》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强调在礼仪的践行过程中,既需抑制主体自我情感,也需依照礼仪事项本身而选择装束、物品、采取适当行为,由此来达到礼仪效果。没有不加修饰的完全展现自我的礼仪规范或者需要适当调整、适应环境氛围的要求。

在继承中国礼学思想的基础上,江户时代著名伊势流礼学家伊势贞丈奠定了日本传统礼仪对这一礼学命题的基调:所谓礼节,是对贵人表示谦卑与敬意,不轻视身份卑微的人,对同等地位的人亦表示谦让。若过分对人表示尊敬即为谄媚;过分轻视身份卑微的人即为傲慢。既不谄媚、也不傲慢,举止与身份・环境相符合,无过之也无不及,是为礼节之要义[11]38。

上述内容强调,礼不谄媚、不傲慢的关键在于适度,提倡与身份符合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礼仪活动而且不可一味讲求外在礼仪规范,而失掉内心礼仪情感的伴随。(只注重形式的敬意容易被认为是谄媚)要时时考虑在适度性的原则下施行礼仪,在每个不同场合下选取最适合自身身份的礼仪形式。日本传统礼仪流派小笠原流强调礼仪要符合时宜,要遵循“时、位、处”的原则,即礼仪行为需与相应的时间、地点、个人身份相符合,认为礼仪环境与礼仪主体身份的重要性,小笠原流的礼仪儿童早教歌谣“失礼的行为,如(因与环境一致)未引起注意,不算作失礼。若引人注目(与环境不尽一致)了,即为失礼。[12]8” 《三议一统》指出“失礼,即是指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不加抑制(感情与行为)的,随心所欲的行为”[10]19,根据身份、环境,选择合适的能够表达相应情感的礼仪形式,这与中国经典礼学思想有很明显的传承关系。

三、 日本传统礼仪行为中的中国因素

中国自古就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之说,本小节重点考察了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行为,而频繁鞠躬几乎成为了世界各国对日本人交际礼仪的印象,以此探讨日本传统礼仪中交际礼仪核心要素敬礼方式与日常行为礼仪基本要素:对本节分基本姿态与基本禁忌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敬礼

交际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中用于人际交往的重要礼仪,在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敬礼是交际礼仪中历史最长的核心礼节,用于表达问候、敬意、致歉等多个含义。纵观世界各国的这项礼节,一般都伴随身体接触,如西方礼仪中的握手礼节、亲吻礼节。而唯独中国传统礼节中的作揖、跪拜以及日本的鞠躬、跪拜礼节,行礼双方不需发生身体接触即可完成。敬礼在日本传统礼仪中分为站立敬礼方式(立礼)与跪坐敬礼方式(坐礼)两种,都是通过屈体的深度表示敬意的程度。

“立礼”相当于中国礼仪行为中的“揖”,“坐礼”相当于“”。《仪礼・观礼》中描述古代贵族相互行礼叫做揖,分为:土揖(对百姓)、时揖(对异姓)、天揖(对同姓)三种、以直立姿态,双手合掌置于身前上下震动表达敬意。以手部提升的不同位置来表示不同程度的敬意,手部提升高度与敬意呈正相关,即提升越高,敬意越高。日本传统站立敬礼方式需首先保持身体直立,双臂下垂放置身前,随上体前倾双臂沿腿部下垂。敬意表示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一般划分为“真、行、草”三种,躯体深度即身体距离地面高度与敬意程度呈反相关关系,即身体距离地面越近,敬意越高。这与中国古代礼仪中的三种“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礼仪中对应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跪拜礼节一般按照《周礼・春官・太祝》的分类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吉拜、凶拜、奇拜之外的各种礼拜方式在日本传统礼仪中都有所体现。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因中国汉代前没有凳椅, 人们的坐姿相当于现在的跪,所以基本姿态都是先跪坐地面。日本传统礼仪中“坐礼”的基本姿态也都是先跪坐于地面①,

双手触地,上半身屈伸程度越大敬意越高,常见三种“坐礼”分别叫真、行、草,依次为使头部触到手背、头部距离手臂四五寸、身体带动头部略前倾。与中国跪拜中的上述三种跪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中国的“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这种拜法主要在日本神道拜式中有所体现,神道一般拜式为两拍手再拜,即双手在身前排击两下敬礼礼拜。褒拜是回报他人行礼的回拜,也称“报拜”,日本传统礼仪中一般要求受礼一方要根据与行礼一方的身份地位差异给予回应。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相当于上述站立敬礼方式,对应中国的“揖”。另一种说法为女性拜礼,跪坐于地面,双手触地,身体前倾而拜,但头部保持抬起,不触地。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女官中曾经一度施行过此种拜礼方式。

行礼时的基本禁忌在中国传统礼仪中规定“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礼记・玉藻》),这种不过分谄媚,否定仅仅依靠头部表达敬意的做法在日本传统礼仪中得到广泛吸收。日本传统“坐礼”、“立礼”都要求头部不下移,“头颈必中”,与背部保持水平。

上述日本传统礼仪中的立礼、坐礼从基本姿态、基本禁忌的角度都受到中华礼仪的深刻影响。

(二)步行

仪表礼仪中的步行方式在各种仪式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礼仪注重从一个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去窥探礼仪修养,对礼仪行为细节有十分苛刻的要求。日本传统礼仪观点认为表敬程度越高,越要迈大步并放缓速度(女礼、庶民礼仪书、武家礼仪书皆有要求)。中国《礼记・曲礼下》中描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从天子到庶民步速依次变得急促,可以推断中华传统礼仪认为步速的庄重程度、表敬程度是缓慢大于急促,应该对日本传统礼仪规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日本传统礼仪规定在铺设有榻榻米的和室中,举行茶会等较隆重的活动时要求足底不离开地面的步行方式,这种步行方法在《礼记・曲礼下》已经有所描述“行不举足,车轮曳踵”。要求步行时不抬起脚,像车轮滚地一样拖地而行。作为一种表达敬意的步行方式在我国《礼记》的成书年代已经存在。在建筑物内的快速行进,《礼记・玉藻》强调“执龟玉,举前曳踵,如也”,要求持有龟甲、玉器时抬脚尖用脚后跟拖地而行。而武家礼法的室内徐驰规定是“提高后脚跟,点脚尖进行,避免身体上下起伏以及发出声音。[13]18”传统武家礼法中的跑步方式与中国礼记中规定的要求不尽一致,但在抑制身体上下起伏,不发出跑步声音这点来说是共同的。

此外在步行的禁忌中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礼记・曲礼上》记载了“大夫士、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的语句,要求不踩踏门槛。日本传统家庭礼仪教育书《诸童法》要求“进入铺设有榻榻米的房间时,切勿踩踏门槛等。[14]23”在现代日本礼仪中依然通用。另外“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礼记・曲礼上》要求不踩踏地上放置的物品。这与日本传统礼仪普遍强调的“切勿跨物而过,将物品移至一边后再通过”[15]3具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

(三)对面

日本礼仪不论传统与现代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即在与身份高于自己的人交谈时将直视对方的眼睛视为禁忌。但是同时又将面部完全不朝向对方视作及其失礼的表现。这点在传统到现代的众多礼仪书中都有所提及。因此将视线投向哪里是一个非常微妙的礼仪规范。《三议一统》奠定了日本礼仪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规范,“跪坐对面时,目光投向六尺左右的距离,既不过度仰面也不过度俯首。站立对面时,目光投向十五尺左右的距离,过度仰面或俯视视为丑陋。[10]21”

中国《礼记・曲礼下》中规定“天子视不上于袷,……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与天子对面时,看天子的目光上不过衣领的交叠处,下不过衣带,凡视人,视线高于面部就显得傲慢,低于衣带就显得忧愁,歪着头就显得用心不正。中日两国对面视人时的目光投向规定有一定对应关系,只是日本传统礼仪规定更加细致。双方处于水平高度时,关于目光的规定如何呢?日本传统礼仪规定“在主君面前,要谨记将自身的左面呈现在其视线所及之处,切不可呈现右侧。[16]6”认为将自己的左半部呈现在对方目光可及范围视作敬意的表示,《礼记・玉藻》提到“凡侍于君,……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意为凡陪侍国君的,……目光下视,耳神上听,眼光下不过国君的腰带,上不过国君的衣领,倾听时头稍偏右,用左耳。与上述内容有一定的对照关系,应该同是遵从中国阴阳思想认为左为上的论断。综上可以认为日本传统礼仪中在与人对面时的核心礼仪规范――视线投向的基本要求与禁忌与中国传统礼仪有很深的渊源。

(四) 物品呈递

向对方呈递物品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及尊重,《三议一统》规定基本姿态原则:“轻物若重,重物若轻。[10]26”在《礼记・曲礼下》篇章中,“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意为“凡为天子拿器物,即使很轻也要像拿不能胜任的重物一样”几乎有同样规定。手持物品时的高度也有规定,在日本传统礼仪书中根据自身与对方的身份差异物品呈递时的举托高度按照敬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同目高、同肩高、同胸高、同腰带高四种。同目高的要求一般用于极其贵重之物品,包括祭神器具等。为来客呈上饭菜茶水一般要求托举至与胸同高。这种手持物品高度的差异可以在《礼记・曲礼下》中找到根据“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意为“执天子之器物需要举至高于心的位置,国君则与心持平,大夫则低于心,士则提着就可。”

物品呈递禁忌主要为,若是异性间相互传递物品时,有严格的禁止触碰手部的规定。日本传统礼仪认为:“(男性)向女性传递“子”(传统斟酒器具)时,应抓长柄后端,切勿抓前端,双方传递完毕后迅速收手”[17]51。江户时代小笠原庶流(民间版)“女性给男性递送(香炉)时,不论对方身份高低,一律先放置于地面再传递。[18]9”中国《礼记・曲礼上》中已经有“男女受授不亲”的礼仪规范、具体来说“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礼记・内则》要求男女不直接传授物品,在祭祀等隆重场合需要传递物品时,女性用托盘接物,若没有托盘的话则放置于地上,男性再取之。

日本传统礼仪中,为对方呈递物品时自身持物品的不同高度规定以及在公共空间男女传递物品时的接触禁忌,体现了对中国经典礼仪行为规定的吸收。

结 语

本文从历史源流、礼仪思想、礼仪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传统礼仪对中国礼仪文化的吸收情况。以儒家礼仪著作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早在《记》、《纪》时代就传入日本,一直到江户时代到达鼎盛期,并成为政府的官方意识形态,在长达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从统治阶级向社会大众的渗透普及,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礼仪思想中礼仪的广泛内涵及其与封建等级秩序的结合、重视内在德行与外在修为内外兼修的特点、礼仪的适度性原则均在日本传统礼学原理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礼仪具体行为实践中选取了交际礼仪中最常见的敬礼方式与礼仪元素层次的步行、对面、物品呈递四个方面加以考察,发现在行为姿态基本要求与禁忌方面均受中国礼仪行为规定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 M・Kinsky.礼は食事に始まる[J].京都:京都大学人文学报,2002(86):

[2] 西村昌吉.关于畿内制的基础考察[J].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Japan,大阪:日本近畿大学学报,1996(3):

[3] 梅棹忠夫.日本文明77 の[M].东京:文艺春秋,2005.

[4] 泷川政次郎.江都集礼と日本の礼[A].岩井博士古希念事业会.典籍论业[C].京都:京都大学出版会,1963.

[5] 山根一郎.房屋结构与日本传统礼仪[J].山女学大学文化情学部,2004(4):

[6] 小松和彦.日本的年节活动――生活中的宗教要素[M].京都:大洋出版社,1993.

[7] 山下武.江户时代庶民教化政策研究[M].东京:校仓书房, 1969.

[8] 岛田勇雄.小笠原流古[J].神户:神大学文学部要,1974(3):

[9] 小笠原贞宗,今川氏赖,伊势宪忠.三议一统[M].东京:平凡社,1993.

[10] 伊势贞赖.宗吾大草纸[M].东京:平凡社, 1993.

[11] 伊势贞丈.贞丈杂记[M].东京:平凡社, 1993.

[12] 小笠原清信.小笠原流[M].东京:学生社.1992.

[13] 小笠原贞庆.大诸礼集[M].大阪:菊屋幸三郎,1703.

[14] 高津金左卫门.诸童法[M].名古屋:名古屋永乐屋,1800.

[15] 大馆天涯.礼学童蒙必用[M].大阪:明礼堂,1836.

[16] 藤允中作,荒木正之.诸礼当用集[M].大阪:钱屋七郎兵卫,1765.

[17] 木村繁雄.女诸礼凌锦[M].京都:河内屋喜兵卫,1841.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军事礼仪文化 误区 剖析

军事礼仪文化的演变流程显示出其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军事礼仪传统文化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其不合于历史发展的弊端。现阶段军事礼仪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军事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难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军事礼仪文化的批评和攻击,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传统军事礼仪文化对于现代军事礼仪文化的影响?当前在军事礼仪文化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那些问题?只有经过认真反思,并对军事礼仪文化建设现状做一理性分析,我们才能够对其创新发展做出前瞻。

一、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误区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军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各种文化思潮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军事礼仪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其内涵

我军礼仪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地追求礼仪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内涵。军事礼仪文化是将军队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官兵,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军队整体规划发展和处理军队内、外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和凝结着军队整体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军事礼仪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军事礼仪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军事礼仪内在价值和理念,这样的军事礼仪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它将难以维持,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军队发展难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军事礼仪是一种形式,但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在军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军人个体文化修养的关键环节。《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者,节之准也”、“强国之本”,他认为礼仪是人们言行的准则,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此言虽有过分夸大礼仪作用之嫌,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军事礼仪文化在导向教育官兵、改善军队对外形象、提升军队战力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会被人家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一支军队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军人个体的现代化,军人个体的现代化需要军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发展的依据、支点和纽带,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最基础的素质。军人文化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将军事礼仪行为规则转化为军人个体思想意识的“内化”过程以及将个体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外化”过程。这两个过程需要军事礼仪执行实施者长期的学习实践。实现了两个转变,也就实现了军人礼仪意识的形成,同时实现了军人个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2.军事礼仪文化实践误区

许多官兵认为,军事礼仪文化就是简单的礼节礼貌,而与军队管理无甚关系。这种理解非常片面。因为军队作为一个实体性组织,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军事礼仪文化对于增强军队内部的凝聚力、提升军人个体文化修养固然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军队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一切军事活动策略中,并协同发挥作用。军队核心价值观即“军魂”贯穿于军队军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军队环境相适应,因此军事礼仪文化不能脱离军队管理实践。

现阶段我军基层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据调查,军事礼仪执行不尽人意。北空某部普遍反映当前官兵对基层军事礼仪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执行力度不够。另外,不少官兵只限于下级对上级的单向执行。军队领导层对于军事礼仪的不重视直接导致礼仪文化在部队基层的传播和建设。在众多被调查者中,近30%的官兵认为部队领导层对于军事礼仪的执行实施力度不够,其中甚至有忽视军事礼仪的现象,以致自身形象受损,军事礼仪无法贯彻执行。

3.关于军事礼仪文化的两种极端观点

当前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中面临着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军事法律法规建设可以取代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二是认为提倡“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必然导致军事礼仪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功能的丧失。这两种观点都虽然在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很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上述两种观点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首先,传统文化中礼仪形式主义的倾向就十分强烈,以至于直至封建社会末期都没有真正克服掉。再者近现代对于封建礼教的猛烈批判和攻击从未停止。陈独秀之《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吴虞之《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孔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李大钊之《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以及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名人发表不少的文章进行礼仪批判。直至今日,不少人对于礼仪文化持排斥态度。长期的历史批判使得现代人对于礼仪产生一种偏激的看法。礼仪便是封建的,是形式主义。这种错误的看法直接导致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停滞不前。

其次,对于从严治军,依法治军的治军理念的曲解。过分强调“严”,则会导致其他治军方式的失落。强调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可以提高官兵法制观念,有效地提升部队战斗力,但一味地强调法律法规,就会使军事礼仪文化建设面临“罢黜”的境地。据调查,有些部队基层主官过于依赖军队法律法规,出现了死管理、硬管理的现象。导致部队基层毫无生气,文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所谓治国之道,宽严相济;治军之道,一张一弛。军队管理应该刚柔相济,硬管理和软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再次,对于“以人为本”的曲解。以人为本是指在部队建设中要求领导者在军事实践中要站在“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的高度,紧贴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和当前部队建设实际,着眼提高官兵的素质,积极发挥官兵在部队全面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官兵干事业的环境氛围,维护好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尤其要发挥领导自身的模范作用。认为提倡“以人为本”必然导致军事礼仪文化的丧失的观点是对“以人为本”治军理念的错误理解。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自我为中心,这必然得出军事礼仪道德规范和约束功能丧失的结论。

4.忽视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创新和特色化

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文化创新方兴未艾,但也存在问题,就军事礼仪文化建设来说,对传统军事礼仪文化资源重视不够;过于注重从军事角度研究问题,而从党和国家的宏观层次研究国防和军队文化建设问题不够;特别是在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在长期“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创新精神不足,唯上、唯权意识,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创造匮乏、枯燥的现象常见。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军队建设日益丰富的实践,把军事礼仪文化建设看成是少数特定群体或智囊团的事情,会制约军队文化建设的创新。

另外,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过程中思维僵化,军礼教育方式单一,采取说教口吻、生硬呆板,降低了部队官兵进行礼仪文化建设的热情,削弱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吸引力,妨碍了军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

二、军事礼仪文化现状剖析

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进程中,人们在军礼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存在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有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一切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在滋生。这种观念从个人愿望出发,势必会反对公共秩序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反对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礼仪道德建设。

出现这种现象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一方面,自“五四”运动以来对礼教的批判从未停止。长期的毫无节制的文化批判使得“个人主义”思潮泛滥,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很不一致。极端利己主义宣扬唯我独尊、唯我至上,置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于不顾。极端地追求自由、民主、权利。这种思想将直接导致社会的稳定。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进程中,这种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严重的影响着军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如若不在理论上分清是非,礼仪文化建设无从谈起。

其二,在进一步健全军队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关于是否有必要建设现代军事礼仪道德存在困惑。长期以来,我国法制建设一直十分薄弱,这与儒家“礼治”思想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法制都以礼为准则。重道德修养轻法律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造成的种种遗害至今尚未肃清。长期的“建法制、去人治”使得人们难免产生一种强化法律法规建设,轻视礼仪文化教育的思想。表现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上,部队法制建设获得较大发展,确立了依法治军的方针,在坚持本国国情、军情的同时,还注重与已经在国际军事领域加入的条约、协定相衔接,使军事法的内容与国际法准则和惯例相一致,并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军事法制组织体制。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三、小结

军事礼仪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一个分支,军事礼仪文化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自从萌芽之日起,军事礼仪文化就与其他诸多文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对于加强军队管理,提升部队战斗力,彰显军队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衡量军队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军事礼仪的精神即在于官兵务必遵守这种法则切实地去做。。军事礼仪在现代军队管理中的文化功用日益突出。然而军事礼仪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其创新发展。而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现代化的“阵痛”正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军事礼仪文化也发生着激烈变迁,东西方军事礼仪文化的冲撞交融,使得传统的军事礼仪文化必须有所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现实。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对于我军礼仪文化建设的影响。把握方向,坚定立场,保持军事礼仪文化建设方向与我军性质与宗旨相适应,进而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2]尹雯.礼仪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袁庭栋.解秘中国古代军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9.

[5]吴连和.军人礼仪指南.长征出版社,2003,1.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 大学生;礼仪教育;功能和价值;对策

通常所说的礼仪主要指礼节和仪式。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也是礼仪文化的实践者。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礼仪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既是继承传统的礼仪文明,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礼仪素养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礼仪教育为视角,通过礼仪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准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一个人良好的形象。

1 礼仪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体现着人的社会意识和精神文化。礼仪文化具有自身的价值和功能。第一,礼仪文化是人道德的动力,也是人行为的准则。礼仪是既为人的行为设立了标准,又为人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大学阶段进行礼仪教育,实际上是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礼仪活动,可以调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大学里进行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礼仪文化是人的行为准则和规则。第二,礼仪文化有利于造就社会和谐。礼仪文化是一个使人超越现实结构形式的精神价值,而和谐是通过礼仪活动过程所形成的一种最终的形态。礼仪精神和文化是为和谐社会所制定的一些规范和原则,其目的就是通过礼的规范和原则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

2 目前大学生礼仪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是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接受者和传递者,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比其他人有更高的要求。待人以礼应是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和现象,如不知礼、不文明的行为。首先,对礼仪文化认知缺失。礼仪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积淀文化,然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礼仪文化缺失日益严重。有些学生缺少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的知识,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其次,许多大学生的礼仪意识淡漠。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薄弱,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如破坏公共设施,不爱护公共财产,等等。再次,仪容仪貌有失文雅。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然而,在学习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有的大学生随地吐痰等,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

以上这些现象是目前大学生礼仪的反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然而,这些想象和问题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原因,造成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传统礼仪文化批判摈弃的偏失。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由于我国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如果把这种批判推向极端,视礼为奴隶制,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时期批林批孔运动。其次,外来文化对我国礼仪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全球化,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使得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受到外来礼仪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但容易盲目崇拜。当然,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借鉴的意义。再次,礼仪教育的缺位。第一,在家庭礼仪教育的淡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现在一些家长不太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许多父母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视了对孩子人格、心理、价值观、责任心方面的教育。第二,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礼仪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的德育未能充分认识礼仪教育是一个陶冶道德情操和道德自律精神的过程。大学阶段,部分高校对礼仪教育仍然缺乏重视,认为大学生具有生活独立与学习自觉的能力。第三,社会礼仪教育的错位。当前社会正处于从无序到有序重新构建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对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大学生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降低,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忽视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礼仪修养。由此可见,加强目前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总要任务。

3 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首先,以“民族礼仪”为主导。礼仪文明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的,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我们应当把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准则。现在社会主义的礼仪应该建立在中华传统礼仪的基础之上。我国传统礼仪体现了民族的核心价值。大学生礼仪教育必须以中华传统礼仪为本,坚持以“民族礼仪”为主导。其次,知识与实践要统一。良好礼仪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必须要依靠践行的礼仪。中国古代礼学不仅有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鲜明实践的特点。因此在大学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应该将礼仪知识与礼仪品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体验和践行礼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礼仪知识的必要的,使其懂得讲礼仪、守规范,注重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引导人们进行礼的践行。再次,要兼顾礼仪形式与内涵。礼仪分为礼和仪,形式是礼的外壳,思想好是礼的灵魂,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不要忽视礼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和灵魂。质朴是好的,如果丝毫不加修饰,就会流于粗野;但只重修饰,失去了质朴的本真。因此,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要抓住礼仪的根本是道德。除此之外,大学礼仪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强礼仪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大学生礼仪教育必须体现时代礼仪精神,必须坚持礼仪教育的民族性,建构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礼仪规范。

礼仪是一种文化,具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礼仪的基本理论、礼仪文化传统以及礼仪的具体规范。其中,礼仪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礼仪的概念、礼仪的历史、礼仪的本质、礼仪的功能、礼仪的修养等。礼仪文化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和仪式等,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美德、礼仪思想、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等。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仪的精神内涵。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总是很宁静,不声色俱厉,正如《礼记》中说:“俨若思”,“声容静”。礼仪的具体规范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是为了在思想上提高学生的意识,掌握礼仪的具体规范。大学生礼仪教育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家庭、学校、社交、国际等礼仪规范。

4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对策

首先,营造良好的大学礼仪氛围。与此同时,在学校的礼仪教育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首先,教师的礼仪榜样作用。教师应该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自己行为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榜样。其次,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不断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还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工具,推动学校文明建设,发展正确的舆论导向,树克服不良行为,逐步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大学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礼仪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大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种类的礼仪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礼仪教育。课堂教学是学习训练的良好平台,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会他们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同时,学校礼仪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行为更自然得体加礼貌大方,对学生一生都起重要作用,而对社会礼仪文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让学生感受到礼仪的文化。

除此之外,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网络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演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触及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礼仪文化,网络能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修养人的阵地。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校园网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00,4.

[2]吴晓群,郭晓东.论仪式学视角下儒家礼乐思想的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4]余维武.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礼仪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6,8.

作者简介: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4

一、礼仪教育可以规范社会行为,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人们可以根据该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决定着他们毕业后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有人给出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在当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都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遵循着特定的游戏规则。这些准则和规范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即我们所说的礼仪。任何人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三、社交礼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和礼仪密不可分,道德规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礼仪是人的道德意识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者说礼仪是道德的外化,传播礼仪知识,加强礼仪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准。然而,在国家发展的一段时期里,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礼仪严重流失,加之前些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偏向应试教育,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礼仪教育,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平衡,使其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有机统一起来,最终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四、礼仪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正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社交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所谓“礼多人不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更多地学习礼仪的知识,帮助自己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开设课程普及礼仪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比较重视书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而轻视实践知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只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从家长或老师那里知道一些简单的礼仪礼节而已。对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意向,开设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课程,讲授礼仪基本知识,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结合礼仪理论和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礼仪实践,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逐渐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精华。

我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在进行礼仪教育时,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3.利用校园精品活动,拓展加强实践的第二课堂,深化礼仪教育

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大学生礼仪大赛,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礼仪讲座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真正培养起相应的礼仪情感、礼仪意志和礼仪信念,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4.加强师资培训,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发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作用,这种氛围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言行举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5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是当代高师生提高人文素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修养内容。然而,高师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校园里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存在。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对高师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关健词]高师生礼仪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和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颂。礼仪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历史责任,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礼仪,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含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仪”是指礼节、仪式、法度、准则。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二、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礼仪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开展礼仪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师德和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潜移默化等特点。高师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今后要面对的下一代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因此,注重在高师院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体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确礼仪不是区区小事。诚然,从现象看,礼仪确实是细小琐碎的,并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似乎无关紧要,但由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因此它折射的是人的行为全貌,反映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不忘记“成人教育”。(二)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高师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对高师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他们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三)要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注重养成教育

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基本的礼仪为入手,规范高师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提倡文明举止,扭转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完善自己,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的意识。

(四)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达礼先知书”,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我”。礼仪教育,一要开发“礼”——让学生知道人与人间要互敬;二要训练“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因此,礼仪教育要课堂化,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既明“礼”又懂“仪”。因此,应该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掌握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五)制定必要的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的作用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换句话说,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使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倘能如此,学校一定会形成崇礼尚礼风气,学生会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六)以身立教,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垂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5,(6).

[2]龙平平,韦筱青.论礼仪教育与高师生成才发展.柳州师专学报,2004,(12).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6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跨文化适应能力直接关系着外国学生在第二文化国的生活学习质量。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而礼仪教育就像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过渡和连接的作用。本论文试图从家庭礼仪教育出发,探索中西家庭教育的异同,表述中国家庭礼仪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反映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即由于电视及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断层,使得礼仪教育处在难堪的位置,甚至严重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研究,且呈现了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表现,分析其缺失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强调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家庭礼仪;跨文化交际

一、绪论

在生活中,人总是通过言语的和非言语的各种行为来表达情感和态度,而礼仪则是一种外在的、直接的表达,通过合理的、恰当的、正确的言谈举止向外界传递信息,包括个人的性格、气质、品行等。实际上,礼仪充当着交际的媒介,一种包含了人文关怀、价值观的文化符号,它就是尊重的外化形式,是实现相互沟通的美好纽带。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的积累,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理念和思维定式。

礼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与交往相处时,按各自身份遵循的行为规范。仪,朱熹训为礼,两者相通,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礼字的本义解释是把玉盛在作为食器的豆中奉献给鬼神食用。《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周易・履卦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孔子家语・问玉》中孔子说:“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圣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万民顺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礼。”荀子则称:“礼者,人之所履。”《荀子・大略篇》也把礼视为圣人示范传授的使上下尊卑有序的行为原则。自古哲人就把礼视为合乎人情、人伦、人道的行为。礼乐,成人之行也。礼者,敬而已矣。有序谓之礼,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矣①。但是,现代人越来越缺乏一种严肃的品性,网络文化的戏谑、娱乐至死主义正消解着礼仪的庄重性,而这一切正是从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跨文化适应能力直接关系着外国学生在第二文化国的生活学习质量。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而礼仪教育就像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过渡和连接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写作,包括说明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呈现家庭礼仪教育的现状:缺失,分析缺失的原因,讨论解决方案。通过论文创作,本作者比较客观地能揭示了这一现象,并鼓励对外汉语专家重视家庭礼仪在二语教学中的前瞻性作用。

二、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礼仪教育可以视为家教的一部分,一个人学习礼仪应该从家庭熏染开始,长期的潜移默化、反复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塑造他们耐心、坚强、尊重别人的品性。孩童时期的礼仪教育可以让他们受用一生,在生活细节中实践文明,从处理家庭关系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家庭礼仪教育是一种潜在投资。孩子经过长时间培养的良好品质有利于跨文化适应,以及正确处理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礼仪是一种文化常新,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能够与时俱进。

三、家庭礼仪教育的现状:缺失

在现代媒介(电视、网络)大行其道的年代,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他们的共同性是缺乏规范的礼仪。由于错误的家庭礼仪教育观念,使其逐渐丧失了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的能力。亲朋好友之间姑且不能以礼相待、不能端正行为,那么处理跨文化背景的复杂关系时又岂能彬彬有礼?

在婚礼、宴会、丧礼、特殊场合、公共场合中的言谈举止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文化水平。在现实生活中,礼仪教育缺失造成了道德滑坡、暴力事件、公共纠纷、财产损失、名誉受损、丑闻曝光等。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类似的现象频频出现,有些人只看到了文化差异和交际失误的原因,却忽视了长久以来潜藏在背后的根源: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这几乎是个全球性的教育疏忽。

四、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1.内部原因:家长的忽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妇女解放运动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对孩子的影响重大。中国当下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得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礼仪教育。有些家长认为礼仪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认为学校应该对孩子全权负责。其实,家长对礼仪教育问题的认识多有偏颇。

现代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很严重,而由独生子女培养教育的下一代岂不是更让人堪忧。计划生育和现代城市生活造就了新的家庭模式,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最早暴露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和家长关系恶劣,独生子心智不成熟。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和老龄化现象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家庭生活更具破坏力的是妇女解放运动。由于妇女解放,传统意义上的育儿形式所具有的优点和意义也一定会发生严重的衰落。正是妇女,也只有妇女才是礼仪的监督人。虽然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及美国那样彻底,但是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妇女纷纷走向工作岗位是导致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2.外部原因:学校与家庭礼仪教育的断层,媒体的负面影响,社会的物化和异化

国内应试教育分数至上,高考的至关重要是教育体制的弊端,而科教兴国要求的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事情的复杂性,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断层是礼仪教育缺失的罪魁祸首。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但是它们却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为娱乐③。电视等媒介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教育人们的权力。现代媒体正是拥有了此种权力使得礼仪教育的地位一降再降,它们以负面影响侵蚀礼仪。的确,现代媒体不仅使得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也使得孩子越来越没有规范礼仪。更为可悲的是:孩子在电视机前所花地时间比和他们的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长。这就意味着传统上以亲密、依赖和忠诚为特点的亲子关系因此而丧失,而它们恰恰都是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

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充裕改变了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很多人追求更快捷更舒适更快活的生活,而不是更优质更优雅。在当下的价值体系中,人们轻视、践踏中华传统文化。拜金主义、利益至上消解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敬和包容。娱乐至死的噱头不断地毁灭着礼仪庄重、沉稳的外在形式。外在环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礼仪教育,而家庭礼仪教育反过来也改变了社会文化。

五、探讨解决方案

1.改变固有的家庭礼仪教育观念,重视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表率作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有些人认为在家人面前就可以肆意而为,可以没大没小。有些人认为为人父母必须严加管教孩子,控制孩子的全部生活。有些父母则将全部责任推脱于学校等等。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懂礼貌、能与他人顺利沟通和正常交流、拥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父母必须重视教子的方法:可以利用人生格言的训诫,人物实际故事的教导以树立孩子礼仪之观念。此外,还要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在教育为最上之法门。而家庭礼仪教育,尤以此为主要之手段④。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最终才能够习惯成自然,即养成良好的品德礼仪习惯。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始终要记得:引导而勿打压,不可曲爱,严宽相济,适时鼓励,持之以恒⑤。

2.认识到妇女在家庭礼仪教育中的重要性

司马光《家范》中告诫后人:“爱而不教,使沦于不孝,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母败之也。⑥”这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却承认了母亲在家教中的重要性,母仪先于父训。母亲的性格、知识素养、言谈举止、礼仪规范等均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母亲更应该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体前的时间,仔细认真监督子女接触的媒介内容,并持续为他们提供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从而完成家庭礼仪教育。

3.学校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的联合。

学校教育只是知识性地教育学生懂礼仪,没有开设系统的、专门的课程。而由于礼仪本身的特点,知识灌输并不能培养出真正懂礼仪的人。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和加强德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国内往往以《论语》

和《孝经》⑧优先。为了落实礼仪教育,提高其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需要社会、学校、家长长期的通力合作。同时,学生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交际能力。

总之,重视家庭礼仪教育的家长不只是帮助孩子拥有懂礼仪的品行,而且是在培养某种精英人才。从短期来看,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旦成人,会很受商界、专业领域和媒介的欢迎。从长期来看,他们实际上在延续人道传统、人文主义的存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个相当复杂,但是它也是一项

投入和产出不很平衡的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外汉语老师可通过词汇的文化导入,文化专题、讲座的开设,以及开展相关的文化选修课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论文中阐述了家庭礼仪教育对二语学习和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性,阐述了全球语境下家庭礼仪缺失的问题。虽然对于成年学生而言,家庭礼仪教育的作用在汉语学习中甚微,因为其文化价值观念已经定型,并不可能轻易被改变。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当下所面临的语言和文化困境有一部分源于家庭礼仪教育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以引起广大对外汉语老师的反思。毕竟,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代的光荣事迹。(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礼仪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2] 《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学校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3] 《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4] 《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美育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5]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

[6]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7]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8] 《建一对话女孩》,王建一,科学出版社,2010.10

[9]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美]Joe Navarro Toni Sciarra Poynter著,于乐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7

注解:

①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礼仪志》,第7页至9页

③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第65页

⑤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第247页

⑥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第259页

⑦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第264页

⑧ 《孝经》约成书于战国末至汉初这一时期,它继承了孔子以来以孝为本德的观念。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汉民族的孝道传统,推动了对孝行的强化教育,而且自汉代起成为最重要的德育教科书。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礼仪;西方婚庆;民俗民风

礼仪是人们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中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起来的,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行为准则。在通常情况下,礼仪可以划分为两层:一层是礼节和仪式;二层是人们约定俗成,充分表示尊重的方式。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活动频繁的背景下,展开各种礼仪是不可或缺的。像结婚这种个人生活的重大场合,通过众多的人履行仪式而隆重地加以庆贺,是早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类学家认为:婚礼是婚姻开始的社会方法。婚礼礼仪是各个国家发展中都存在的仪式,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婚庆礼仪也存在着差异[1]。同时,西方婚庆礼仪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民俗民风。

一、西式婚仪流程

在当前社会人们的观念中,西方婚庆礼仪是属于浪漫型的,所以整个西式婚礼开展过程都洋溢着浪漫的氛围。一般情况下,西方婚庆都是在教堂中举行,以充分显示其庄重和沉稳。在西方的婚庆中,新娘的礼服以白色为主,而新郎则主要以黑色西装为主要的礼服。其主要原因是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教堂和婚礼都象征着神圣和庄严,所以新娘和新郎在服饰上都必须显示出庄重严肃。其婚庆礼仪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是新郎进入到教堂中,站在教堂最开始的地方等待新娘步入会场;其次是所有亲朋好友都站在通道上,伴听着婚礼进行曲,看着新娘挽住父亲的手臂步入到教堂。父亲再郑重的将女儿的手交付给新郎,其喻示着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新郎;再次是一对新人缓缓步入到神父面前,对自己未来的婚姻进行宣誓,以此作为新娘和新郎向对象交出自己的承诺,这是整个婚庆礼仪的高潮;再其次是新娘和新郎相互握住双手,当着神父的面相互交换戒指,并深深的亲吻对方;最后,整个婚庆仪式完毕,有请新人退场。这时所有的宾客起身鼓掌,在众多亲朋好友的目光下走出仪式区。

二、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民俗民风的影响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民俗民风起着重要的熏陶。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有些新郎在结婚的时候会穿中山装,有的新娘喜欢穿着旗袍。但是到了的时期,婚庆礼仪的礼服便有了一定的改革,有些新郎喜欢穿蓝色的制服,而有些新郎新娘则喜欢穿着绿色军装。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政策的实施不断深入,中西方的文化融合不断加深,中西方的婚礼服饰也逐渐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郎喜欢穿着西装,而新娘则更是以穿着婚纱作为时尚的象征[2]。

(一)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婚礼地点的影响。中国传统办婚礼的地点是在男方家,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出中国婚姻中女性的附属地位。而西方婚庆礼仪推崇神圣和庄严,所以西方婚庆礼仪举办的地点主要以教堂为主。但是随着西方婚庆礼仪的渗透,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婚庆习俗。当代中式婚礼可以选择男方家或者酒店,回门酒也可以在酒店举办,显示出男女平等。

(二)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婚礼服饰的影响。由于西方婚庆礼仪与中国婚庆礼仪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决定了中西方服饰的差异。其对中国婚礼服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些新郎穿着西装,新娘穿着红色礼服开展庆典。新郎的西装则是受到西方婚庆礼仪尊严的氛围影响,而新娘红色的礼服则是以保持我国传统的吉祥和喜庆氛围为主。同时,由于受到西方婚庆礼仪的影响,中国母亲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会为其准备“新、旧、蓝、借”四项装扮。其中这里的“新”主要象征着送新娘新郎礼物,象征着一对新人的全新生活;“旧”则主要是指母亲穿戴过的头饰和首饰。其主要代表的是亲朋好友送的礼物;“蓝”主要是指新娘佩戴的小首饰或者是花束。其象征着新娘对爱情的忠贞。“借”主要是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东西,其代表着好运。从这点上,西方婚庆礼仪对中方婚礼服饰的影响说明了社会人类的文明是相通的,展示着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局面。

(三)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婚礼过程的影响。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式婚礼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颜色上。传统的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但是受到西方婚庆礼仪的影响之后,中国式婚礼中逐渐出现了以白色调为主的氛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二是声音上。我国传统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但是由于受到西方婚庆礼仪的影响,其婚礼逐渐变得柔和,整个婚礼现场洋溢着安详的氛围;三是行礼仪式上。传统的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主要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之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但是由于受到西方婚庆的影响,中国式婚礼习俗逐渐引入了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四是婚宴。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礼成后新郎会一一向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体息。而受到西方婚仪的影响后,新郎新娘会分别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三、受到西方婚庆影响的当代湖湘新型婚礼

湖湘婚俗作为中华民族婚俗文化的一部分,自然有区别于其他省份。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如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当代湖湘大地的婚庆礼仪中西结合,古今贯通,无论是在婚礼形式上、还是服饰、婚宴上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受到西方婚仪影响的湖湘婚礼形式。与西方的婚礼相比,现代的湖湘年轻人比较喜欢“中西合璧”式的婚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司仪主婚的方式,既有西方婚仪中牧师带领宣誓的部分,又有中国特色的司仪与新人、新人父母、客人的互动。西式部分有了西方宣誓词的出现,两位新人的爱情表白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中式部分则由新人给父母敬茶谢恩,父母发红包的传统构成。这种中式和西式结合而成的婚礼,既体现出了西式婚礼神圣而庄严,又能表达出中式婚礼隆重而温馨,兼具唯美圣洁与喜庆热闹,融合了中式与西式婚礼的精华,充分体现了现代湖湘年轻人不俗的品位。

当代湖湘年轻人求新求异,喜欢举行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婚礼仪式。如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各半天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婚礼很经济划算又具有创新意识,既保留了传统的仪式又能结合西式婚礼自由开放的氛围。还出现了诸如戏剧性的婚礼、音乐婚礼、教堂婚礼、旅游婚礼等特殊婚礼形式等。不论这些婚礼形式来自中国或西方国家,都是充满着人们的新的追求和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不管是西方化的中式婚礼,还是中国化了的西式婚礼, 这都是婚礼的变化形式,这些变化形式意味着婚礼的形式手段和婚礼的文化将会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也昭示着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二)受到西方婚仪影响的湖湘婚礼服饰。虽然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喜欢穿西式的礼服和白色的婚纱举行婚礼,但是在当前湖湘地区,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时尚化、个性化并且有着东方风情的婚礼服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湘绣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给婚庆服饰带来了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更赋予湘绣和婚礼服新的生命力,展现出湖湘婚庆礼仪新的风,继承、保护和发展了湖湘的婚庆礼仪。

(三)受到西方婚仪影响的湖湘婚宴。在中国,婚礼=喜宴,这是毋庸置疑的。湖南人好客,传统的婚宴就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而且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常德、岳阳等地依旧保持娘家先办出嫁酒、男方家办婚宴的传统。

当前湖湘人思想比较开放,喜欢浪漫,思维比较多面,在湖湘婚礼中也充分显现。尤其是对于湖湘经济较为发展的地方,其影响颇深。其中有些以高规格、时尚为制高点的婚礼,逐渐告别了传统的酒店模式,主要以户外草坪、浪漫集市、爱情教堂等场所为主,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深,中国人正在大步进入世界,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地位逐渐提升,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国家开始学习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渐渐融合,相互借鉴。民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交流内容,婚俗文化也包含其中。婚俗文化反映了中西方婚俗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婚礼中式化,中国婚礼西式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婚礼形式。婚礼文化是文化中较为典型,换言之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典型。当两者不同国度文化的碰撞,便能碰撞出五光十色的火花,成为闪闪发亮的星光。如果将两种文化的碰撞比喻成一个正在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那这便是正在上演的故事,一个从东方到西方或从西方到东方的美丽故事,一个融入了中西文化、婚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最新故事,一个魅力、神奇、通俗的幸福故事。这些故事将会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流传万世,进而更多的西方婚俗文化流入中国,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婚俗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婚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方东艳.南方传统婚庆中的吉祥物――子孙三宝之子孙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5):44-45.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 大学生礼仪教育; 启示。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享誉于世。可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1]。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礼仪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素质教养的重要尺度,更是现代人立身处世、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对于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提升文明礼仪素养,复兴礼仪之邦,责无旁贷。

1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意蕴。

1. 1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传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通过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磨合,不断地发展演变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 在物质文明极大繁荣的同时,“中国人在礼仪文化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媲美”[2]。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礼文化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本位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对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加以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殆尽。

大学生肩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对于传统礼文化,要批判继承,汲取精华,将礼仪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入脑入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言行举止之中,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过历史的长河,体现出永恒的价值。

1. 2 推动国民素养的提升。

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修身为基础的。儒家把“礼”视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把它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礼记》有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强调礼仪和修身相结合。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张外在的礼节仪表要以内在的美好德性为支撑,内外兼修才能称为君子。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尤其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礼仪素养恰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

1. 3 体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传统礼仪曾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产生过不可取代的作用。总的来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就是“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和”体现了礼文化内在的结构性功能,礼能够调整人的主观欲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促使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境界。因此,礼文化中所强调的“和”,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和谐素养的大学生。汲取传统礼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使他们通过后天的习熏悟化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结构,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的良好社会风尚。

2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2. 1 礼仪素养残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且高度聚集的群体,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应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素养。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在逐年完善。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学生仍不乏其人; 标榜个性、冷漠自私的学生随处可见; 不敬师长、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和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2. 2 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涌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 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认同,能够快速接受。二是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被良莠不辨地一并作为封建残余批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被无情摈弃,文化因断裂而无法传承,礼仪之邦也辉煌不再。三是家庭礼仪教育的不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到的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启蒙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而当代的一些家长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自身思想认识和礼仪修养不足,因此,“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论语·子路》) ; 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有余而管教不足,导致很多孩子教养不够。四是学校对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没有机会系统而深入地学习礼仪文化,导致一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礼仪素养不高。

3 礼仪教育的途径。

3. 1 情景化人。

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礼仪教育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更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青年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大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传统礼仪教育,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将礼仪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引入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自觉传承中华礼仪文化。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通过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和专题讲座,提升当代家长的素质,弥补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学礼守礼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国人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我国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重视现代公民的文明礼仪素养培育。此外,还要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和渗透作用,大力传播明礼行礼的观念,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

3. 2 古意新范。

古语有云:“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任何一种新思想,既不会是人们脑中所固有的,也不会突然从天而降,而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换言之,是赋予“老”传统以“新”

意,即“古为今用”。因此,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做出现代诠释,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内涵极为有益。中国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如“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同现代的民主、平等观念格格不入,应当扬弃; 另一方面,传统礼仪中辞让、中和、敬老、尊师、诚信等观念,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礼仪是一致的。因此,古为今用,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将礼仪教育深深植根于这一基础之上,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正如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

3. 3 知行统一。

《吕氏春秋·孝行览》曰:“礼者,履此者也。”显然,中国传统礼文化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性。“德诚于中,礼行于外”,意在礼仪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外在的行为尺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要知识与实践并重。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课堂想象成社会舞台,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运用“示范———模拟———评议”的教学模式,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操作,使学生亲临其境,融入角色,学以致用,促进理论知识和礼仪规范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清是非,掌握礼仪的“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缩短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此外,可采用对比教学法,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礼仪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礼仪和礼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帮助学生明晰古今中外礼仪的流变和异同,有助于学生正确施礼。

加强传统礼仪的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有利于大学生在体验和践行礼学的过程中,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知识和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使大学生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无穷魅力,塑造出举止适度、气质高雅、语言文明、服饰得体的谦谦君子形象。

参考文献

[1] 丛书编委会。 中国礼仪文化[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0.

上一篇:丧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苗族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