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8 22:34:29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1

一、着眼于监管安全稳定,为“两创”和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创造安定环境。

安全稳定是监狱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大的政治,是实施两创战略的前提条件。

(一)抓好二个敏感时期稳定,夯实安全基础。今年2月,__大部分地区遭受五十年不遇的严重雪灾,这不但给监狱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给监管安全稳定造成巨大压力。监狱紧急发动全监民警、职工奋力抗灾,组织力量清扫积雪,全力以赴做好后勤生活保障供应工作,不让一名罪犯受冻、摔伤,不使生活、水电供应和内部道路通行等出现问题,避免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和犯情出现波动。在__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的第一时间,监狱迅速排摸__籍罪犯情况,采取免费开通亲情电话和绿色会见通道,进行集体点名和个别谈话教育,实施一对一帮教,对灾区罪犯进行慰问,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措施,确保了特殊时期的罪犯情绪稳定,扎实了安全稳定基础。

(二)狠抓监管基础工作,强化罪犯行为规范。今年初,我监从抓好罪犯的日常行为养成着手,开展罪犯行为规范竞赛活动,加强日常管理,增强罪犯身份意识,强化监规纪律,规范罪犯行为,培养罪犯文明健康的观念和习惯,实现从外在的行为变化到内在的思想转化,促进踏实改造,维护良好的监管秩序。

(三)整肃监规纪律,稳定监管秩序。监狱对违纪违规罪犯保持严打态势,经常开展日常清监、搜身活动,一有违纪苗头,就坚决予以打击。同时,加强对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堵住违禁品流入源头,上半年,警告处理罪犯1 名,禁闭17名,极大整顿了监管秩序;向新疆调遣顽固、危险罪犯19名,肃清了各监区的抗拒改造的服刑人员,震慑教育其他罪犯,净化了改造环境。

(四)、开展专项活动,确保安全稳定。为了确保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稳定,监狱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活动,层层落实安全措施。开展“迎奥运、促改造、整监规、树正气”活动,消除安全隐患,维护良好的监管秩序;开展监管隐患大排查活动,通过“五查”“五落实”,做到不留隐患死角,从源头上来保证监管的安全稳定;部署开展“迎奥运、保安全”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落实“四项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工作纪律,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工作责任,确保监管实现四无。

(五)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生产安全。监狱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开展安全隐患整治活动,对监狱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排摸,消除安全隐患;推行监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安全生产工作;设立了专、兼职安全员,充实消防器材,开展消防演习,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举办交通安全专题讲座,提高民警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二、着眼于教育改造罪犯,为“两创”和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创造和谐环境。

教育改造是监狱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主要工作措施,也是检验监狱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监狱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手段,努力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持续降低重新犯罪率,增加社会安定的积极因素,为两创战略创造和谐环境。

(一)建立罪犯教育改造数据库,加强教育改造基础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整理、录入全监罪犯的教育改造基本数据,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罪犯数据库,为规范执法行为提供基本数据材料的保障。

(二)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创建良好改造环境。监区文化建设体现出一个监狱的软实力,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监狱抓好监区文化建设,在监区设立了名人名言和警句,激励罪犯踏实改造;建立了风景长廊,搞好监区绿化,美化环境,使罪犯保持良好的情绪;开展迎奥运监区文化系列活动,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征文、书画、摄影等比赛,陶冶罪犯情操、提高罪犯素质;成立了罪犯“威风锣鼓队”,敲出改造正气,激发改造希望;举办纪念汶川大地震图片展,启迪罪犯良知,净化罪犯心灵,促进改造;筹备第一届罪犯运动会,满足罪犯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强罪犯对监狱改造工作的认同感。

(三)大力开展“三课”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因素。极大多数罪犯因受思想、文化、技能等因素的限制,致使社会化失败而导致犯罪。因此,要通过加强文化技能的培训教育,达到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监狱大力开展思想、文化、技术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技能教育为重点,以文化知识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化教育为主导,全面推进教育工作,提高罪犯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日益深

化,监狱的警示教育职能日益提升,__市法纪教育基地在我监建立,监狱充分这一平台,积极为地方党政和企事业领导干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同时,推进社会帮教工作。 (四)深化教育转化工作,开展罪犯心理矫治。教育转化工作是转变罪犯犯罪思想,化消极为积极的重要举措。监狱加强对顽危犯攻坚转化,采取个案分析、集中攻坚等教育转化手段,有效进行攻坚破难,转化罪犯。同时,组织进行个别教育经验交流,加大对成绩突出的个别教育能手的奖励力度,力争在教育转化工作上有新的突破;积极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拨出10万余元专款,选拔25名民警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工作队伍;成立心理矫治中心,专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充分发挥心理晴雨表作用,进行罪犯心理疏导,缓解罪犯的心理压力,促进罪犯心理健康。

三、着眼于公正文明执法,为“两创”和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创造法治环境。

公正文明是执法工作的要旨所在,也是社会对执法工作的法治要求。监狱充分发挥公正执法职能,为社会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一)开展法制宣传,加强执法规范建设。监狱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民警依法管理意识,引导罪犯遵纪守规;组织对监狱制度进行重新梳理编制,进一步废止、调整、修订、充实、完善监狱制度,使各项制度符合新的形势和规范化要求,确保执法工作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二)严格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公正。规范罪犯考核奖惩等基础性执法活动,坚持民警直接考核,严格“日记、周评、月公布”制度,正确适用刑罚奖惩措施,严格执法程序,切实做到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重点执法环节依法公正;完善罪犯分类改造、分级处遇制度,进一步增强罪犯改造动力。

(三)加强执法监督,继续推进狱务公开。组织开展“抓公正文明执法、促监狱安全稳定”活动,认真进行执法自查,切实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规范行为;继续实施监狱长走访、社会执法监督员督察等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力度;做好罪犯假释前的谈话教育和问卷调查工作,及时进行教育纠偏,确保执法公正;不断深化狱务公开工作,保证民警执法工作都在阳光下进行,提高执法水平。

(四)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罪犯积极改造。监狱根据省委政法委的意见,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扩大假释比例”工作,提高我监罪犯假释的比例,激励罪犯积极改造;同时,继续保持狱内“严打”高压态势,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及时予以严厉打击,做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结合,宽严适度,优化改造环境。

四、着眼于科技强警战略,为“两创”和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创造高效环境。

信息化是监狱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监狱安全防范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监狱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加快监狱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监狱综合管理工作水平,为服务两创战略提供安全高效的环境。

(一)全面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强警”能力。监狱根据“科学规划,重点投入,有序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全面启动监狱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来带动监狱管理现代化。根据《__省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监狱实际,高标准、高起点地编制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依照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按步骤、分阶段,全面有序地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

(二)加快数据库建设,做好信息化基础工作。数据库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但数据库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监狱要精心组织力量,加快进行各类数据库建设,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基础台帐数字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远程交流以及监视监控,使信息化覆盖监狱工作的全方位,释放警力,提高效率。

(三)抓好信息化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队伍。要抓好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全员培训工作,引进一些信息专业人才,营造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监狱业务的民警队伍,为监狱信息化建设提供保证。

五、着眼于加强队伍建设,为“两创”和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创造政治环境。

队伍建设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和根本。监狱把民警队伍建设作为监狱工作的龙头工程来抓,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方针,加强队伍建设,为两创提供组织政治保证。

(一)始终坚持政治建警。监狱始终结合监狱工作和队伍思想实际,认真抓好队伍的政治建设。部署开展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民警政治意识;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脉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邀请__市优秀青年来监举行事迹报告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身份意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探索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强警。组织对民警进行“四知道”“无册点名”“生产技能”等基本功考试,以考试促学习;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进行分层次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青年民警管理教育,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实施后备干部考核考试制度, 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民警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和空间,切实提高民警队伍整体素质。

(三)严格进行从严治警。监狱坚持严字当头抓队伍,对民警队伍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强化日常的纪律督察,严肃工作纪律,对队伍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违纪情况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队伍安全;深化监区业绩排行榜考核制度,对监区考核延伸到警务区,实施动态性管理考核,强化警务区工作责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签订廉政责任状和廉政承诺书,开展民警警示教育活动,提高民警廉政勤政意识,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监狱各项工作中,保证民警队伍的纯洁性。

(四)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开展监区业绩排行、双“十佳”评选等评优创先活动,不断用先进的典型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发挥工团等组织桥梁作用,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职工,不断改善、提高干工福利,保障民警职工的身心健康,让监狱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干工,极大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五)精心实施文化育警。监狱文化建设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育监狱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手段。监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用先进的文化精心育警,大力弘扬“共建共享、创新创优”的新时代精神,树立队伍正气;筹划开展文化月活动,举办监狱民警运动会、组织警乐队、足球队、篮球队外出

表演等活动,打响文化品牌,凝聚队伍,提升形象;筹建篮球场和网球场,满足广大民警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培养广大民警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 六、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为“两创”和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监狱经济是监狱发展的助推器,壮大监狱经济既是改造的需要,也是监狱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继续进行生产结构调整。监狱逐步淘汰一些稳定性差、效益低的生产项目,自行投资建设了2条生产流水线,从前阶段的投产运行来看,效益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为监狱经济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优化项目搭配,保证生产稳定性。

(二)加强内部管理,降低配件损耗,开展生产竞赛,激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2

【关键词】监狱民警 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93-02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监狱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民警队伍,促进监狱工作健康和谐发展。对于监狱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创建文明监狱、提高改造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监狱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改进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监狱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 目前监狱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监狱民警的思想现状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尚有差距,部分民警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与新形势下的监狱体制不相适应,一些监狱民警缺乏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不够深入、工作不认真、措施不落实、履行职责不到位。(2)执法理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一直以来,监狱民警的监管理念一直局限于“看守”,对罪犯应当行使的教育职能也逐渐被模糊化、边缘化,这种观念必定会影响监狱改革的进程。(3)监狱民警业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从总体上来看,其职业素质还是较高的,但也有部分民警业务素质低下,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差,缺少创新意识,不愿意学习现代管理方法。(4)对监狱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其突出表现为“三论”。一论“先后论”。部分民警片面理解为当前监狱应该先抓监管安全、改造质量,只有监狱稳定了、发展了,才能谈思想政治工作。二论“畏难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做人的思想工作需要漫长的过程,单凭某一个部门一个人难度太大,开展工作不自信。三论“无用论”,认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谈信仰、谈奉献,远不如发点福利、落实一些从优待警见效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想法在基层民警和机关民警、青年民警与中老年民警、普通民警与少数领导身上普遍存在。

二 监狱民警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随着监狱体制的改革,监狱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监狱民警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的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问题增多、社会风险易发,各种矛盾和不利因素侵蚀监狱民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监狱民警积极向上的工作意识,并且在监狱转型期,政策调整、人员变更、工作重心转移等方面的影响,没有及时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考评体制,导致监狱民警产生消极的心态,把政治思想工作看成是一种说教,从而不重视、无所谓,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工作中只讲待遇、不讲奉献,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在监狱系统的改革过程中,各项要求较高、较严格,使民警工作压力过大,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监狱民警处于亚健康状态,成就感低,工作业绩较差。(3)选配政工人才存在思想误区,造成政工队伍关口“易入难出”。目前,从事监管改造工作的民警普遍具有狱政管理、刑事侦查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而与之相反,政工干部则普遍没有受过政治工作专业教育,绝大多数人是“半路出家”,缺乏良好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主要原因:一是政工岗位“入口”把关不严。在现实生活中,政工岗位往往被人们视为无关大局的后勤工种,几乎所有人员都能够胜任,在政工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缺乏具体的标准;二是政工人才“出口”交流不畅。监狱民警一旦走上政工岗位,往往是“从政一生”,专业技能比较单一,岗位交流比较困难;三是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监狱对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缺乏长远眼光,致使一些热爱政治工作、综合素质较好的年轻民警因阅历、经验丰富等因素限制,无法进入政工队伍。

三 对策与措施

党的十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党的十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所以,新形势下监狱民警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加强思想建设,才能在监狱工作中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科学向上的良好氛围。帮助广大民警确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提高监狱民警的职业素质,正确理解监狱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监狱民警的思想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民警。党的十将科学发展观写入,

在监狱民警思想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既可以将监狱民警政治思想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又可以引导和强化广大监狱民警的责任感意识,教育广大监狱民警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第二,加强监狱民警道德水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体系。在监狱民警思想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全体民警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保证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都需要法规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因此,我们的监狱民警队伍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在广大监狱民警中大力倡导社会新风,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民和监狱民警自身的自由、平等。

第三,加强监狱民警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突出对公正、法治的追求与坚守。倡导公正、法治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更是对人民平等发展权的维护,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因此,要大力培育以法治文化为核心的监狱民警文化,不断提高民警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监狱民警的教育和培养,使监狱民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工作中切实做到“四心”,即工作尽心、管理细心、执法公心、教育耐心,逐步形成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文明执法的行业新风,从而有效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能力,促进罪犯改造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监狱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新时期我们更需要大力加强和改进监狱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加以引导,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监狱工作的满意度和公信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监狱民警队伍。

参考文献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3

刑罚运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其基本趋势是刑罚由重趋缓。我国刑法学家蔡枢衡先生指出:“反映于上层建筑,刑罚史也经历了五帝时代以死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三王时代以肉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隋唐至清以徒流体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和清末以后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等四个刑罚体系。”(注: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日本学者福田平、大冢仁认为:“刑罚的历史, 本来就是人的历史,这里记录着人生观的变化。迄至19世纪曾经占领刑罚宝座的身体刑和死刑,逐渐被自由刑所替代。”(注:(日)福田平、大冢仁著,李乔等译:《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6页。)学者们认为, 自由刑是作为死刑与身体刑的代替刑走向刑罚体系宝座的。在以死刑与身体刑为中心的社会里,定罪与量刑的特点是罪刑擅断、刑罚残酷与刑罚适用不平等,刑罚目的是威慑社会,因此,滥施刑罚现象极为严重。恩格斯曾对血腥残酷的《加洛林纳法典》进行过无情的揭露:“加洛林纳法典中的各章论到‘割耳’、‘割鼻’、‘挖眼’、‘断指断手’、‘斩首’、‘车裂’、‘火焚’、‘夹火钳’、‘四马分尸’等等,其中没有一项不被尊贵的老爷和保护人随一时高兴就用在农民身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7页。)在中国,先有黥、劓、fèi@①、宫、大辟等旧五刑,后有笞、杖、徒、流、死等新五刑。文艺复兴后,随着资本主义自由、平等、人道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日渐认识到死刑、肉刑的残酷性、野蛮性,从而要求限制或废除死刑、废除身体刑,并提出了刑罚人道、罪刑相当和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由刑适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且迅速成为刑罚体系的主角。

自由刑具有可分性、伸缩性、隔离性等特点,因此,自由刑曾被予以很高的评价。报应刑论者认为,自由刑具有隔离性,能够实现刑罚的威慑目的;具有可分性,能够充分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体现刑法公正性。功利刑论者认为,自由刑具有伸缩性、可分性,能够实现刑罚的矫正目的,认为封闭性的监狱是一个矫正罪犯的好地方。罪犯在社会化过程中失败后-即在习得社会规范、掌握生活技能并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失败后,需要接受强制再社会化以使其习得社会规范,掌握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监狱是一个使罪犯再社会化的好地方。(注:房传珏著:《现代观护制度之理论与实践》,台湾帝成打字印刷行1977年版,第1页。)然而现实却是, 罪犯在服刑期间出现社会化迟滞问题及监狱化问题。

罪犯被投入监狱后,需要同时进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一方面,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罪犯需要进行社会化,以使罪犯自身跟得上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罪犯同时还需要进行再社会化,即罪犯被迫重新习得社会规范、掌握生活技能,以弥补原来的社会化不足。监禁刑是一种剥夺罪犯自由的刑罚。监禁刑的执行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需要,国家通过监狱执行刑罚,惩罚罪犯,向社会昭示违法犯罪的后果,同时,监禁刑是改造罪犯的需要,使犯罪者改恶从善不再危害社会。但是,监禁刑的执行势必影响罪犯的社会化。罪犯被判处徒刑,隔离于社会,使罪犯丧失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和环境,使罪犯社会化速度迟滞于社会正常成员,素质劣于社会其他成员,从而表现出“监狱化”的特征。

所谓“监狱化”,是美国社会学家唐纳德·克莱默描述监狱使人异化的概念。按他的解释,监狱化是指罪犯对监狱文化的学习与内化的过程,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对监狱亚文化的学习与接受;二是对监狱当局制定的正式规则和制度的学习与接受;三是对监狱普通文化的学习与接受。由于罪犯监狱化的过程主要是对监狱亚文化的学习与接受过程,因此,罪犯监狱化过程是一种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犯罪化的过程。(注:参见王平:《理性化及其局限-监狱行刑观念的价值定位》,载《刑事法学要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有学者从罪犯释放回归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将一个人数年之久关押在高度警戒的监狱里,告诉他每天睡觉、起床的时间和每日每分钟应做的事,然后再将其抛向街头并指望他成为一名模范公民,这是不可思议的!”(注:(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为避免自由刑的弊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极力倡导监外劳动。他们认为,监外劳动可以使罪犯吸取更多的新鲜空气,有更大的活动天地,心情开朗,避免监内劳动造成的心神抑郁沉闷之弊。监外劳动可以为罪犯在监内生活和监外的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一个中间过渡地带,使罪犯逐步适应社会,不致回归社会后无所适从。(注:参见何鹏等编:《中外罪犯改造制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257页。)美国学者巴特勒斯曾经指出:(监狱行刑对罪犯)矫正的任务包括在罪犯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密切的关系,以使罪犯恢复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注:参见(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事实上,行刑社会化正是在人们重新审视刑罚与行刑效率之后产生的全新刑罚思想。由于行刑社会化更符合刑罚与行刑的发展规律,可以说行刑社会化完全是刑罚发展史的逻辑结论。

二、行刑社会化:改革开放时代监狱行刑新课题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政治决策中最浓重的一笔,是当今中国政治的一大特征,它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给监狱行刑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监狱行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而只有外在压力没有罪犯内在的改造动力便不能达到罪犯改造的目的。因此,改造罪犯必须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使罪犯由“要我改造”变为“我要改造”。为了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我国的狱政管理政策在坚持他律性管理的前提下,突出了自律性管理。他律性管理表现为通过强制方式,迫使罪犯逐步放弃恶习并改变思想,从而促使其养成好的习惯,塑造新的人格,重新做人。自律性管理表现为通过激励罪犯改造动机,从而促使罪犯改恶从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用以激励罪犯改造的主要是表扬、物质奖励、记功、减刑或者假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第68条规定:“犯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根据不同表现,给予表扬、物质奖励、记功、减刑或者假释等奖励。”在上述奖励措施中,表扬、物质奖励、记功是行政奖励措施;减刑与假释是刑事奖励措施。上述罪犯改造激励措施产生于计划经济社会,是与计划经济社会的监狱管理相适应的,是与计划经济社会中罪犯的需要结构相适应的。在过去,上述措施能有力地激发罪犯改造的动机。在建国后30多年里,我国不但将大批战犯、反革命分子改造为新人,而且改造了一大批一般刑事犯罪分子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罪犯改造激励手段显得力不从心,激励效果开始下降,不再能够有力地激励罪犯改造了。虽然减刑、假释仍保持着强有力的激励效果,甚至激励力度更大,但由于表扬、物质奖励、记功激励力度下降,致使整个监狱的激励手段系统功效下降。监狱的激励手段系统功效下降的基本原因是因为罪犯的需要结构发生了变化-追求自由的需要,包括尽早离开监狱和扩大监狱内活动空间的需要,成了罪犯最突出的需要。湖北省监狱管理局曾组织过一次6000名罪犯的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反映情况的真实性,他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调查对象合理分布。他们对从事工业生产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刑期长的和刑期短的、来自城镇和来自农村的在押犯按比例抽样调查;二是答卷不记名。问卷调查设计了十项内容:争取减刑、干部公正、家庭、时事政治、身体健康、百分考核、改善生活、子女、电视电影、三课学习。调查的结果是:有55.55%的罪犯把争取减刑列为第一关注目标。(注:参见刘声祥:《从罪犯最关心的问题引出的思考》,载《中国监狱学刊》1996年第6期。)这就是说, 罪犯追求的自由需要在罪犯的需要结构中更加突出。改革开放前,虽然罪犯追求自由的需要在罪犯需要结构中也较突出,但远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改革开放前,很多罪犯是希望狱内生活好一点、影视多一点、劳动轻松一点,并且这种需要在罪犯需要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罪犯追求自由需要的突出,在罪犯需要结构中的升位,是市场经济社会个人自由价值升位在狱内的反映。在市场经济社会,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是市场自由竞争的基础,个人自由的价值空前突现出来。

要改变罪犯改造激励手段系统的低效状态,必须从关心罪犯希望自由的需要出发,增加一些能够满足罪犯想获得更大自由的需要的奖励措施。正是为了适应时代变迁给罪犯改造带来的新特点,1991年10月司法部监狱局出台了《对犯罪实施分押、分管、分教的试行意见(修改稿)》首次正式肯定了分级处遇制,并将分级处遇制推向全国。分级处遇制实质是逐级扩大罪犯自由以激励罪犯改造。鉴于表扬、物质奖励、记功等行政奖励措施激励力度衰弱,很多监狱借助百分考核,将表扬、物质奖励、记功与减刑、假释联结起来,借以提高表扬、物质奖励、记功等行政奖励措施的力度。此外,《监狱法》还规定了一项新的行政奖励措施,即离监探亲,以提高行政奖励的激励有效性。根据规定,监狱可以允许符合条件的罪犯返家探亲。这实际修正了监禁刑执行的完全封闭原则,使罪犯在法定剥夺自由期间也可返回社会。

不难看出,我国适时调整监狱行刑政策,正是行刑社会化的内在要求在监狱法规中的必然反映,而如何推进行刑社会化,已成为改革开放时代我国监狱行刑的新课题。

三、行刑社会化:我国的基本措施及其重要意义

就世界范围而言,行刑社会化在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例如:在德国,行刑社会化主要包括监狱管理人员监督下的狱外就业,简称为“狱外就业”,和没有监狱管理人员监督下的狱外就业,简称为“狱外走廊”。在这两种情况下,罪犯通过接受私人企业雇佣参加劳动。此外,还有被称为“狱外放风”和“狱外散步”的形式。(注:参见潘华仿主编:《外国监狱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50页。)在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以“自由工资雇佣制”为典型形式,即监狱允许罪犯白日在狱外工作,接受社会企业雇佣,晚间必须返回监狱报到的制度。(注:参见潘华仿主编:《外国监狱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目前,世界各国为促进行刑社会化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设置开放监狱,使罪犯靠近社会服刑,或在社会中服刑。开放监狱是相对封闭监狱而言的,是指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铁栅栏、手铐等形式,减少对罪犯自由的限制,以尽可能缩短在押犯同正常社会生活的距离的监狱;第二,广泛采用累进处遇制,使罪犯逐步接近社会,直至假释;第三,推行请假离监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允许离监。如瑞典的《监内矫正法》规定,在押犯“可以获准离开监狱一段时间,以便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只需没有滥用这种请假的严重危险;”第四,用公共服务(community service)代替监禁刑(尤其是短期监禁刑)。

那么如何促进我国的行刑社会化呢?显然,我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我们不能东施效颦似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学者指出:我国应当通过大量适用假释来达到行刑社会化的目的。(注:参见武延平主编:《中外监狱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215页。)在他们看来,假释是一种有条件释放罪犯的行为,由于假释保留了原判自由刑继续执行的可能性-如果罪犯在假释期间违反法定条件,就应撤销假释,因此,它既维护了自由刑刑罚执行的价值,又促进了刑罚执行的社会化。然而,我们并不赞同此一观点。因为,假释固然具有行刑社会化的意义,但仅仅靠假释是不能完成行刑社会化这一重要任务的。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应当在肯定假释、缓刑、管制等已有的具有行刑社会化性质的制度基础上,重点推行开放性处遇级别制度:即在现行分级处遇级别基础上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监狱允许经严格把关进入开放性处遇级别的罪犯参加监狱组织的社会劳务承包或其他社会劳动,从而构建以开放性处遇级别制度为核心,以假释、缓刑、管制等为基本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刑社会化体系。

在这样一个行刑社会化体系中,我们特别强调了推行开放性处遇级别的重要性。这是因为:

1.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可以促进罪犯尽早回归社会。促进罪犯适应社会,缓解或消除罪犯社会化滞后的矛盾,是市场经济社会对监狱工作的必然要求。监狱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后,罪犯只要积极接受改造,就可以获得开放性处遇。获得开放性处遇的罪犯虽然没有获得完全自由,但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开放性处遇的罪犯基本可以全方位接收社会发展信息,同时可以掌握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虽然监狱企业为罪犯学习劳动技能提供了一定条件,但限于监狱企业生产专业范围、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罪犯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仍然有限。如果罪犯直接服务于技术更新相对较快、更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企业,就可以促进罪犯掌握更先进、更实用的技能。这样可以缩短罪犯社会化的时间,拉近与社会的距离,促进罪犯尽早适应社会生活。

2.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尊重了我国刑罚执行的现实。刑罚与监狱的发展变化均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在我国,自由刑的执行是在监狱或劳改农场以封闭形式进行的。虽然我国刑罚制度中早就规定了假释、管制,但现实的司法实践中,这两种具有行刑社会化意义的刑罚措施却适用得很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国对假释、管制运用缺乏监督机制,二是因为我国刑罚文化中的重刑思想占了主导地位。众所周知,封建法制在我国曾经延续了2000余年,其刑罚威吓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商鞅说:“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注:《商君书·画策》)尽管20世纪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直到今天,刑罚文化中的重刑威吓思想仍然占有重要成分。我们倡导的重点推行开放性处遇级别制度,既促进了我国行刑社会化的发展,又尊重了我国刑罚执行的传统与现实。

3.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符合我国监狱行刑发展的内在要求。理由如下:

其一,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是提高分级处遇激励力度的需要。对罪犯实施“三分”,实施分级处遇,是改革开放后监狱系统实施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几年来的经验证明,这种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分级处遇的实施大大激发了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应当加以完善与发展。然而,目前分级处遇的不足之处也较明显。分级处遇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是处遇差拉不开。根据司法部监狱管理局1991年提出的《对罪犯实施分押、分管、分教的试行意见》,处遇设置的构架是:宽管罪犯在监活动范围可以适当放宽,外出劳动可以不实行武装看押;通信会见次数可以适当增多,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管理可以适当放宽;会见的设施、条件可以好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批准配偶来监同居。对严管罪犯,要严格限制其监内活动范围,严禁单独活动;通信、会见只限于直系亲属,严格控制次数、严格检查、严格监听。该《意见》以罪犯活动范围、通信会见等处遇差别要素,将罪犯处遇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三个处遇级。虽然实施分管后,不同级别的罪犯处遇不同,但是处遇差别不明显。虽然宽管罪犯在监内活动范围可以适当放宽,但监狱空间有限,如果再考虑分类管束后分管单位需要实施封闭性管理,以及监狱重要设施需要专用空间,宽管罪犯的最大程度的活动范围也不会与普管级罪犯活动范围拉开理想距离。虽然监狱对严管罪犯要严格限制监内活动范围,但监狱应当保证罪犯的基本权利。罪犯活动范围是处遇差别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受制于该要素作用发挥不充分,通信、会见、管理、文体活动等处遇差别要素的发挥状况也不尽人意。处遇效价将大大降低,根据弗伦姆的激励理论,处遇效价的降低直接导致处遇激励力的低效。分级处遇工作要有突破,必须将处遇差拉开。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将罪犯活动范围由监内引向监外,从而大大提高了监狱对罪犯活动范围的调控能力,并由此牵动罪犯通信、会见、管理、劳动报酬等处遇要素调控能力的提高。监狱对分级处遇要素调控能力的提高,为监狱加大处遇差提供了前提。而处遇差的提高则可以大大提高分级处遇的激励力度。

其二,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有利于提高监狱行刑的经济水平。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监狱的产品多为普通产品,且产品质量一般,而产品成本久降不下、产品价格高、销路不畅、致使监狱企业内部出现较严重的劳动力剩余问题。监狱劳动力的剩余不仅影响了劳动改造手段的运用,不仅使监狱管理正常关系失衡,部分罪犯在监内无活可干,不仅增加了监狱对留监罪犯的管理难度、增加了监狱对参加劳动罪犯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量,而且大大增加监狱在罪犯方面的支出-监狱需要养活这些罪犯。为罪犯寻求劳动岗位成为监狱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减轻监狱经济压力的现实需要。

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组织有悔改表现、积极接受改造、离监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符合条件的宽级罪犯白日在社会上劳动,晚间返回监狱,为罪犯劳动创造了新的机会,而且可以调整:当监内劳动岗位不足时,监狱可以组织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会上开展劳动承包等活动;当监内劳动力紧缺时,监狱可以紧缩监外劳务活动,满足监内需要。这样,可以解决监内劳动力剩余问题。

监狱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不仅可以解决监狱现实的经济问题,为监狱提供劳动岗位,而且可以给监狱带来较可观的直接经济利益。监狱组织管理罪犯在社会上的劳务承包,除投入少量人力资源,如进行劳务联系,对获得开放性处遇罪犯进行监督管理无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也不承担投资风险,而可以获得收益。由于监狱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组织罪犯在社会上进行劳务承包是利用社会上的资源组织罪犯劳动,因此,较之于监狱重新投资办企业组织劳动改造,显然具有投资小、风险小,劳动投入少,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特点。

监狱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还可以潜在地减轻社会救济的压力。由于出狱人被隔离社会多年,自我生存能力弱,为避免其出狱后重新犯罪,社会需要给予出狱人员生活上、技术教育上的帮助,以便他们能够渡过出狱后的危险期。这就是所谓“出狱人保护工作”。一般说,出狱人保护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出狱人适应社会能力低,社会帮助力度就要大,反之,社会帮助可以保持相应程度。社会帮助程度取决于出狱人适应社会能力。社会帮助与社会救济支出成正比例关系:社会帮助程度越高,社会救济支出越大。可见,提高罪犯适应社会能力可以降低社会在救济出狱人方面的支出。监狱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实际是在罪犯出监早期进行适应社会教育。罪犯参与生活可以提高罪犯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看法不应存在争议。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4

一、开展经常性的警务督察。督察全监民警是否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和民警个人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查找学习氛围浓不浓、工作作风实不实、工作纪律严不严、执法执纪严不严、廉洁自律要求高不高等问题。在执法理念、执法程序以及贯彻司法部“六条禁令”、司法厅“八条禁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决纠正执法不严、不公、不廉以及执法随意的现象。

二、加强监管改造环境规范化管理情况督察。监管改造环境是指监狱、劳改队、少管所的监管警戒设施、罪犯生活区、生产区和学习场所。严格按照《监管改造环境规范》的要求进行督察,要将各种监管改造环境的工作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对于各种不合格、不达要求的情况,都予以严重批评,并限期整改。

三、加强劳动生产现场规范化管理情况督察。之前劳动生产现场存在现场管理质量不高,生产劳动的效率低等问题。生产安全隐患掌握和排除不及时,容易造成现场管理失控,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也要求我们加强督察检查,要求警察值班必须在生产劳动现场来回巡查,实行走动式直接管理,彻底实现生产劳动值班“三个转变”:一是由室内封闭式值守向生产劳动现场开放式巡查转变,增加了警察有效监视面;二是由被动接受报告向主动深入各个生产劳动点了解动态、发现情况、解决问题转变,争取工作主动;三是生产资料登记桌椅由随意设置向政治处、狱政科、劳改科三部门统一规范设置转变,实现生产劳动值班设施的规范管理,确保警察现场直接管理到位。生产劳动现场值班室取消后,监狱就现场走动式直接管理的工作标准、职责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对现场值班制度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管控不得力造成罪犯生产违规纪、生产任务不完成、甚至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等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促进了基层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安全效益、改造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四、加强对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督察。对于重点工作就要重点对待、重点完成。要彻底杜绝对工作不重视、不上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督察将对重点工作要时时跟进,了解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全监民警都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水平。

五、加强对狱情分析,安全形势存在问题整治的督察。相应全国监狱劳教场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组织通报监狱一季度狱犯情以及一季度监管改造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的工作开展的措施和要求进行督察。要求全狱实现“四无”,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工作目标。发现并解决存在着的漏洞和隐患,不得有任何麻痹、松懈、侥幸心理,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六、加强对监狱改扩建的督察。对于2009年将要进行扩建的设施进行督察。保证各项设施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要求,无安全隐患。对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督察,防止贪污受贿导致各项设施质量不过关,产生重大安全隐患。

七、加强对监狱“素质大培训,技能大练兵,作风大转变”三大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察。根据省、市、县委政法委和省司法局关于开展“素质大培训、技能大练兵、作风大转变”主题活动的意见精神,全监民警应集中开展“素质大培训、技能大练兵、作风大转变”主题活动。为开展好“三大主题”活动,要保证学习教育不放松。狠抓学习与教育,通过这次活动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业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人都应该为建立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体制而努力,确保监狱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确保罪犯监管改造质量。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5

关键词:监狱 财务管理 预算 评价

监狱是我国的一个国际机关,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其社会职能的有效实现,还会直接造成监狱系统的瘫痪情况,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损失,所以本文就监狱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监狱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经费不足

据有关调查发现,财务经费不足问题一直是我国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中共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狱财务管理困难。对于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预算经费是保证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所以一旦预算无法满足监狱工作的相关要求就会限制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众所周知监狱的费用来自于政府的拨款,这种拨款行为是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标准来执行的,所以监狱对于各项目标的实现都要有计划,而很多监狱管理人员并未全面认识这项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财务浪费,所以最后造成财务管理问题发展的举步维艰。

1.2成本观念意识薄弱

监狱作为我国的国际机关更加注重的社会效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效益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身上,很多监狱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中都存在着观念意识建设不全的情况,所以直接导致了成本观念意识上的薄弱现象。而监狱成本管理工作内容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这种成本管理意识薄弱问题直接影响到监狱的日常工作,在本就财务经费不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对于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直接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现象。

1.3财务结构规划问题

监狱作为我国的国家机关与社会上的其他企事业单位相比存在着极大地不同,所以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也更显得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财务资本结构的规划带来了一些难度问题,而构成监狱财务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来自于犯罪人员的监管改造相关费用;其次是监狱的相关生产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两种费用在构成上属于此消彼长,难免会引起冲突,所以监狱财务管理人员要注意对这两方面财务的合理分配情况。

2.如何有效控制监狱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强化管理人员培养

人是一切行为发生的主体,所以对于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建设会直接影响到监狱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程度,所以必须强化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按照建设发展目标对财务管理人员实行专业化培养,最终达到提升职业能力水平建设的目的,同时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监狱这种国家机关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建设,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自觉进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每一项财务工作都要严格进行科学合理的比对工作,优化工作流程环节,提升监狱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建设。

2.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想要保证监狱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展开,前提是要有一套好的预算管理工作。所以想要强化监狱财务管理的预算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重把握:首先,建立良好的制度管理。制度建设可以保证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强化工作人员规范化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次,建立预算编制工作。在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的原则,这样才会保证目标建设的良好形成,但是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建设,有效避免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预算工作的有效展开。最后,完善预算工作的职能建设情况。

2.3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范围以及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会忽视一些深度上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想要真正防范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必须完善评价体系建设活动的展开。监狱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评价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工作意识薄弱情况,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对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及时性监控,检查资金使用的方向以及合理性的判断等,不但实现了监狱资金的高效率利用,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原因引起的财务危机,还有效的控制了财务风险问题。同时提高了对财务活动的程序性制约意识,想要使用资金必须经过各个相关机关的签字、批准以及授权等,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以及管理范围。

3.结语

监狱作为我国机关单位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监狱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所以要求管理者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中已经存在的现实性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防范,推动我国监狱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小平、王智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企业财务管理课题组,监狱体制改革背景下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J].河北企业.2010(04).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6

关键词:监狱财务;会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一、 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化能提高监狱财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监狱承担着关押改造罪犯职能,监狱企业从事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同时实行财政预算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两种模式,运用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广阔。相比人工操作和传统会计电算化而言,会计信息化能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财务人员工作量,更能保证财务操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得监狱与监狱企业的财务信息能更好的共用,财务资源能更好的共享,并能与监狱整体信息化系统集成,将传统的仅由财务人员输入、处理会计信息升级为将监狱整体信息化系统作为信息来源,并由系统处理、分析而得到及时准确的数据,以供决策和使用,显着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可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时从狱政系统取得分级处遇的罪犯人数,将其与生产经营部门确定提取的金额汇总进行罪犯劳动报酬分配,并完成财务部门、生产经营部门、狱政部门、总会计师、公司经理几级审核,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会计信息化建设能解决传统会计电算化的不足,从单一到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理念与技术的飞跃,从九十年代监狱系统推行会计电算化开始,到现阶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人们正在建设一个从人力电算化为主到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融合,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观念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较以往会计系统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特点,能解决以往很多会计电算化所不能胜任的工作,会计信息化能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实现单位内部、上级主管部门或兄弟单位各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财务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

(三)监狱整体信息化的的建设离不开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系统的工程,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信息监狱建设、服务监狱公正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省情况来看,按照全省监狱信息化建设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验收的总体要求,结合目前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前期基础薄弱的实际,及时铺开从省局指挥中心到全省各监狱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以配合和适应监狱整体信息化建设向全面深化应用进行转变已是发展的大趋势。

(四)全面推进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趋势。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化,它不但是完善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也对提高全民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监狱财务也要顺应发展需求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更进一步的展现会计的信息化功能,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为监狱履行职能服务的作用。

二、 监狱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

作为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重核算,轻分析),要树立会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为核心的管理观念和思想,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深入地了解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全面提高监狱及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一是要深化对监狱会计信息化现状的认识,增强紧迫感;二是要促进监狱会计信息化规律的认识,强化使命感。三是抓住推进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系统的在线运用和为深化信息应用提供前瞻性、切实管用的业务需求两个关键点,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知识的局限、眼界的局限、愿景的局限等问题;四是要力求硬件设施设备、网络环境、系统研发应用及与监狱信息大系统的无缝连接及相互促进。

(二)在建立信息系统之前 ,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

首先应就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框架、管理、核算进行充分论证,并结合监狱及监狱企业财务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需求,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改善、创新监狱及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加快财务信息的流转,使得各部门之间数据的无障碍交流,突出信息化的统一性,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配制软硬件设施;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岗前岗上培训以及操作权限的设计。进行资产管理台账设置、罪犯生活物资管理台账设置、罪犯零花账系统设置等规划:对会计科目按规定进行设置等。

(三)树立全员信息化意识 ,切实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强化全员应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监狱会计信息化。首先要培养和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意识,然后带动和促进信息化以至影响全员应用、全岗位应用、全业务应用,切实提升监狱会计信息化应用能力。树立会计信息化意识应从单位管理者做起,可设置专门的会计信息化负责小组,由总会计师或分管财务的监狱领导牵头负责信息化实施的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现象。在会计信息化实施之前,给单位所有民警职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生卫科物供站人员、后勤监管区人员)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和工作流程,具体内容要包括会计信息化系统理论知识学习,会计信息化实施环境讲解,实际操作指南,不相融岗位分离要求等,目标是让单位全体民警职工(特别是财务及相关人员)都了解、参与到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四)积极创建人才培训机制 ,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广泛的人力资源保障

监狱会计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一批整体素质高的财务及相关人员,要实施和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财务及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素养、职业操守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监狱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训与考核机制。可与相关机构合作,培养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专业人才,可与高校合作设立会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课程,可利用网络课堂,更新现有财务及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间可加强沟通与交流,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系统内培训,可通过现场观摩、集体教学、操作指导、交流答疑、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使参训民警职工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更好的掌握会计信息化及相关业务软硬件的操作应用,成为财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五)构建监狱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体系

基于监狱及监狱企业自身职能的特殊性,其会计信息不同于普通基层预算单位和一般企业,有极强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而且会计信息系统要与监狱整体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就更高,这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借助社会上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公司或者自行研发设计安全预警程序,为监狱财务信息系统构建严密稳妥的保护体系。同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要建立完善严格的制度,从上面的机构设置到下面的人员管理,从财务系统的操作到数据资料的严格管理,都采取不相容岗位分离为原则,做到岗位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财务数据透明化。不定时对相关职务的人员进行业务检查和考评,以防徇私舞弊的事件发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也是重中之重,设置系统防火墙,关注重要防范事项的运行操作,防止在会计专用软件上下载安装与财务无关的其他各种软件,对存在风险的岗位做到科学分配权限,做好授权安排和密码控制,严格要求根据数据类型和业务性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备份,加强对网络风险的防范,防止保密信息和数据的泄露。如果系统报错信息,要保持足够高的警惕,严加防范,如出现特殊情况要及时处理,保证信息的流畅和安全无误,降低风险损失,提高财务运营的安全性。

建设信息监狱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总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监狱系统深化阳光执法、促进公正司法、确保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加快监狱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极为必要。在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准确把握自身需求,准确定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坚持用先进理念引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要树立以最新科技引导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要树立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的理念,要树立信息建设人才为先的理念。监狱会计信息化建设重在成果运用,改革信息安全管理模式,以扎实推进信息监狱建设,为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化监狱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环,林艳,李炜.基于 XBRL 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J].中国商贸,2013(02)

[2]董斯姝.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研究 [A]. 天津市电子学会 2013 年年会论文集[C],2013 年.

[3]刘玉红.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4]张为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J]会计研究,2015(06).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7

关键词:东北地区;监狱建筑;建筑设计;照明设计;节能

虽然监狱建筑电气施工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由设计人员来完成,但监狱基本建设管理人员具备一些节电节能知识,在监狱建筑设计时,能够根据监狱建筑工程和用电的特点,对设计人员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意见和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对东北地区监狱建筑工程照明设计如何做到节电节能进行粗浅的探讨。

1.监狱建筑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监狱建筑在规划和设计时要体现节能和以人为本。在工程投资允许的情况下,不但要搞好建筑、结构设计,而且还要从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设计,按照《监狱建设标准》要求,满足窗地比,屋面采用效果较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让罪犯在冬天享受充足的阳光和夏天能够自然通风,减少室内空气调节设备利用率,达到节电降耗的目的。

1)做好规划方案,选择最佳或适宜建筑朝向。

监狱建筑工程在规划时,要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朝向、建筑规划分区、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等都要进行认真研究。最佳和适宜朝向既能满足良好通风,又能保证适量日照,最佳和适宜朝向建筑具有获得充足日照、除湿灭菌、节能、通风良好的特点。监舍楼舍房是罪犯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在规划方案时,规划设计师要按照《我国部分地区最佳及适宜朝向建议表》的推荐值,并结合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土地条件等因素确定监舍朝向。在进行监管区整体规划时,监舍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要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间距,保证监舍房间散热、采光、通视、通风良好。监舍工程在规划方案和设计中,要以利用自然通风为主,人为升降温措施为辅;白天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气象特点,一般建筑物应布置朝南向。

2)认真分析和思考,努力建造节能和绿色建筑

为了使监舍房间内冬暖夏凉,给罪犯营造舒适的改造环境,让罪犯安心改造。因此,设计人员在监舍工程设计前,要对建筑物朝向、外形和自然风向、光线等因素进行认真研究。经查阅有关资料:室内利用自然通风散热和建筑物吸热,它不但与建筑物朝向、规划分区、风向等有关系,还与建筑物的形状、外表面积、高度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另外,监舍体型系数和外墙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对室内采暖和空气调节影响也很大。设计人员在监舍工程施工图设计时,除了满足《监狱建设标准》、设计相关规范和监管要求外,还要认真思索监舍立面造型、几何形状、高宽比、长宽比等因素。监舍工程设计,要深谋远虑,要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根据不同地区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监管区在进行总体规划时,规划设计人员要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留足绿化用地,绿化工程各项费用要一次性编入设计概算,把监舍楼打造成节能和绿色建筑。

2.采用节能电光源,合理选择照明灯具

科学选用电光源是监舍照明节电的首要问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国内生产电光源的发光效率、寿命、显色性等性能均在不断提高,节能电光源不断涌现和普及。目前采用的电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辐射电光源,如白炽灯、卤钨灯;另一类是气体放电光源,如荧光灯、汞灯。监舍室内照明,可采用气体放电光源替代热辐射电光源,并尽可能选用光效高的气体放电光源。

3.科学选定照度和照明方式

选定照度是监狱建筑照明设计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会影响罪犯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损坏罪犯视力;照度太高,则不节能,增加监狱管理成本。监舍照明设计,可按照国家颁布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来选定照度值。照明节电必须以保证罪犯正常视觉的照明条件为前提,合理选择照明度和必要的照明质量,综合考虑照明系统的总效率。为了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节约电能,应科学合理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三种方式,以充分发挥其照明效果。至于监舍选用何种照明方式,应根据监舍楼内房间的使用功能而定。另外,科学地安排光源分布,能获得满意的光强分布效果,更好地利用光通量,达到监舍节电照明的目的。

4.科学合理布线

监狱建筑投入使用后具有如下特点:居住人员不稳定、在用电管理上实行统一和限时供电、严格控制电气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对罪犯实行免费供电等。因此,设计人员在电气设计时要针对这些特点,周密思考、合理布线,为工程竣工投人使用后节电提供条件。

1)在一个监区的恰当位置设置总控制装置。它能够对罪犯的照明用电、空气调节用电、其它用电以及狱警用电分别进行控制。其优点是:有利于平衡整幢楼的用电负荷,有利于对罪犯照明用电进行管理和控制,有利于监狱维修人员对照明线路的维护和检查。

2)在监区每楼层设置分控制装置。其作用是:分别对本层楼罪犯房舍照明用电、走道和卫生间(含厕所、浴室)照明用电、空气调节用电和其它用电及本层楼狱警用电进行控制。一般每层楼的分控装置设置于狱警值班室内。这样有利于狱警对罪犯用电进行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平衡本楼层用电负荷,有利于日常对照明用电系统的维护。

3)对同一楼层房间分多组并联布线供电。根据适用和便于管理原则,一般二至四间房间,按照明用电、空气调节用电及其它用电分别设置一组并联布线,尽量不使用同一楼层房间用一组串联布线方式供电。并联布线方式,有利于监狱根据新犯收监、罪犯刑满释放情况进行调整关押房间,避免了一间房用电其它房间灯亮的不节电情况发生。

4)对大房间如罪犯学习室、会议室等,也要按照明用电、空气调节用电、其它用电分别进行多组并联布线,使用时根据人员多少分别进行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监狱建筑照明节电,需设计师对照明系统进行分析和测算后,再采取相应节电方案,要求节电方案有的不需要增加投资,既能节电又能满足监管要求,有得无失;有的虽增加一定投资,但一般数年内节电节省的支出将会多于原来的投资,无论从节能、监管还是从经济上考虑,都是比较适于当代监狱建设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吴宗宪著,《当代西方监狱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齐德玉,《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优化设计》,监狱法制,1995-8

[3]潘哲锋,《整体化空间设计――广东省惠州监狱筹建项目建筑规划设计》,四川建材,2006-3

[4]朱邦范,谈福生,《一座中心监狱工程的设计介绍》,安徽建筑,2003-4

监狱作风建设整改措施篇8

本文作者:黄新明工作单位:江西省赣州监狱

(一)规范高危人员管控,探索高度戒备管理新经验。针对高度危险罪犯管理难、教育难、转化难的问题,为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监狱于2011年2月成立了高度戒备监区。监狱经过严格评估鉴定,采取集中关押、集中教育、集中矫治等转化措施,成功转化了具有高度危险性罪犯。通过试点,摸索出“分层管理,递进转化;科学评估,主体矫治;自我反省,激发内因”的教育管理模式。(二)规范信息收集渠道,探索隐患排查新途径。扩展无缝对接办的专业职能,逐步建立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双向反馈和检查考核机制。每月作出分析报告,较好把握了狱情的源头,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依据,及时化解了多名罪犯与社会、家人的矛盾。(三)规范难点监控,探索解决难点管控新机制。针对出收工、夜间警力相对薄弱,人员、车辆流动频繁等监控难点,监狱进行了多项规范,为监狱管理积极探索科学的安防管理模式。一是规范时段监控。每日定时巡逻,早、中、晚三个重点时段加强巡查,与现场值班民警,区域内卫民警交叉覆盖对重点时段与区域的监控。二是规范部位监控。对罪犯储藏室实行统一管理,杜绝了储藏室藏污纳垢的可能。规范大门管控,在人行通道安装了技防设施,同时,在大门入口处增设实名储物柜,对进监人员随身携带的手机、现金、香烟等物品予以严格管控,确保“违禁物品零进监”。

(一)创新评估对接,阳光操作科学分流分押。罪犯分流分押工作是促进罪犯顺利改造的第一关,更是推进监狱层次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为此,监狱成立了入监和罪犯分流分押评估专家小组,从罪犯入监提前介入,结合入监甄别、心理测试和矫治效果,提出综合分析意见、分流建议和工种调配计划,推行罪犯“凡调必评”,力求工种、刑期、年龄、犯罪类型、心理等改造要素相匹配,实现科学分流分押,并使执法过程置于阳光和监督之下。(二)创新帮扶对接,共享成果激发改造信心。“三无”犯、贫困犯是监狱中的特殊群体,适时加以关心、关爱,促其安心改造,将成为维护监狱稳定的重要基础。针对困难罪犯的帮扶工作,监狱以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激发罪犯的改造热情。通过定期摸排、定期帮扶、跟踪帮教等措施,充分利用端午、中秋、除夕三个传统节日,适时开展帮扶活动,以亲情感化促改造。2012年3月,监狱建立困难罪犯帮扶基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明确基金的适用范围、资金来源、申请程序、使用标准和过程监督等,构建贫困犯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对稳定改造秩序、提高改造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创新培训对接,掌握技能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回归社会后就业困难,容易滋生重新犯罪的问题,监狱创新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罪犯掌握职业技能,为回归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监狱与江西育才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建立职业技能实践培训基地,在实践中加强对罪犯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一些罪犯在刑释前已被地方企业选中预定。监狱密切联系劳动就业部门、社会企业,定期来监开展就业推荐活动,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提升罪犯回归就业率。(四)创新信息对接,信息互通共促社会和谐。针对过去监狱与社会各管一块、信息不通、衔接不畅的问题,监狱创造性地开展了监狱与社会无缝对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一是搭建无缝对接信息平台。监狱成功开发并应用“刑释人员数据库”,与全市19个县(市、区)司法局实现了数据互通共享,达到了即时联络、快速反馈、帮教跟踪,为地方安置帮教和预防重新犯罪的刑释人员提供了信息平台。二是开展专家评估。监狱聘请社会各界专家,对即将出监的罪犯是否重新犯罪等方面联合进行科学评估,提出具体意见,并将评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数据库平台与地方共享,为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领价值导向,培育共同文化。在大力发掘和弘扬监狱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制定了《赣州监狱文化发展五年规划》,积极培育和提炼新监狱文化精神。在弘扬监狱传统文化方面,大力倡导“荣誉、责任、团队”的价值观,开展了“监狱文化口号征集”、“监狱文化口号解析”、“书画影视资料征集”、“我听前辈讲故事”和“我是监狱主人翁演讲”等监狱文化系列活动,民警队伍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和升华。在培育新监狱文化方面,总结提炼了“严、信、爱、快”的监狱精神、“允许错,不允许不做;允许改,不允许不管”的管理理念、“服务、攻心、对接”的教育理念等新理念,“文化管人管住魂”的目标日益深入人心。(二)规范绩效考核,培育执行文化。全面推行以项目、流程、标准、考核为架构的“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四位一体”是指将工作项目名称、工作流程图、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集于一体的工作管理模式。为确保激励到位,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监狱按照“四位一体”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正确运用,使激励效应明显,形成了“用结果说话,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氛围和“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良好风气。(三)推行典型引路,培育荣誉文化。荣誉文化是监狱价值观的核心部分,监狱积极推行典型引路工作,将典型引路打造成为重要的荣誉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提升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载体。在典型引路工作中,形成了每月一期的典型宣讲长效机制,明确了“推荐—审查—宣讲—宣传”的工作规范。一是推荐。每个季度首月由各监区科室在全监范围内推荐先进典型。二是审查。监狱政工部门对推荐的先进典型进行审查,遴选出先进典型候选名单报监狱党委审核。三是宣讲。每月两个先进典型在月度考评会上进行典型引路事迹宣讲,监狱长亲自点评。四是宣传。监狱宣传部门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加工提炼,利用局域网、宣传栏广为宣传,提升了民警队伍的荣誉意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四)打造责任体系,培育责任文化。监狱不断规范责任体系建设,培育浓厚的责任文化。一是内化责任意识。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了不同的责任目标并不断加以强调,达到固化、内化的目的。在监管安全工作中,强调安全“首位责任”;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提出“管得住、教得好、有技能”的目标;在监狱企业,则倡导“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宗旨,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二是强化责任追究。监狱规范了一系列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担”。(五)注重团队激励,培育团队文化。监狱采取多种手段规范团队激励,培育新型团队文化。一是注重团队认同。通过组建各种团队,定期开展系列培训、拓展等措施,强化团队认同感。二是注重团队考核。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建立“学分制”学习模式,倡导全员学习,个人学习成效与党组织学分紧密挂钩,个人获得学习奖励,所在团队也相应增加学分。在日常考核中,对序列排名名列前茅的团队予以奖励,排名末位的取消奖励资格;团队整体工作落后的予以黄牌警告并进行整改整顿;个人获得表彰奖励或处罚的,所在团队也相应予以考核奖分或扣分;为监狱获得荣誉的,对归口部门予以考核奖分。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团队文化。

上一篇:办公室周例会会议纪要范文 下一篇:服装办公室会议纪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