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音乐范文

时间:2023-11-12 04:05:03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1

关键词:音乐;电影;师生之间;唱诗班;天籁般

一、魔鬼在春天里的歌唱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剧情以当代着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的回忆为主要线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到了儿时唱诗班同学送来的一本日记,原来这本日记正是他得启蒙教师马修记录他们之间在唱诗班的学习生活。皮埃尔·莫安琦看着这本日记中的文字回忆也渐渐像放电影一般出现在他得脑海里,那是的他是一个自闭问题少年所以被母亲送去寄宿院校,而这所院校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这样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莫安琦自己感到更加的不舒服。但是一个新老师的到老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位新教师便是马修,才华横溢的马修在当时的法国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所以转行到乡村当一所寄宿学校的教师,对于校长残暴的体罚手段来管束学生马修很不能认同,性格安逸的马修在管教学生之余会自己创作一些音乐作品,在一段时间过后他惊奇的发现在这所学校里居然没有音乐这门课程,这让热爱音乐的马修很不能接受,面对这样一群难缠的学生马修老师的授课并非特别顺利,但是他经过对学生性格的个个击破也研究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唱诗班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在唱诗班成立之初确实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尤其是和学生的交流,但是不久之后马修便发现这里的孩子有着天才般的音乐才华,他们同样热爱音乐,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听话懂事[文秘站:]的孩子,于是一曲曲天籁般的歌声也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诞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马修也发掘了皮埃尔·莫安琦的才华,这个拥有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孩子在起初阶段经常会在马修的课堂上捣乱,但是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莫安琦的心扉,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渐渐形成。故事的最后校长去领受伯爵夫人授予的荣誉,开会去了。马修决定带着放牛班去野游,这一举动使他丢掉了职位,使放牛班的短暂的春天毫无预兆的“夭折”了,却幸运的使放牛班所有成员逃脱孟丹放火烧校舍火灾一劫。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里回来。回到自己的春天。

二、天籁般的童声演绎

电影以柔和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社会地位普通,谦卑而且充满爱和宽容的人,马修的不是神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体,但是在法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中,他就是神一样的人。正如法国人扞卫法语的决心一样,法国电影没有了技术上的华丽包装,反倒能从深处去挖掘人性深处的零零碎碎,而将它们表现的情真意切就更是法国电影人持之以恒所追求的东西了。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用音乐贯穿始终且随处散发着温情的“阳光情感电影”,影片中布鲁诺·古莱与保加利亚交响管弦乐团以优美动人的钢琴、和谐的交响乐,搭配影片中孩子们真挚深情的合唱,将电影音乐的温情感受和来自童真心灵天籁般的歌声融合在一起,不仅给全世界的观众以心理的震撼,更是一种天使般的笑容。音乐作为电影的主要载体,通过音乐家马修的在这所寄宿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诠释出音乐的美妙,也许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喜爱,马修待在这样一个地方似乎也并不显得有多么的落寞。电影犹如诗和音乐的灵魂附体,在音乐和诗的交融对话中演绎男孩们纯洁善良的心。电影中最重要也是最触动人心的四段音乐开篇音乐、转到回忆时的背景音乐、组建合唱团时孩子们的独唱及他们在公爵夫人面前的演出,具有托马斯.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的诗的意境,把电影、音乐、诗融为一体。

音乐是沟通的语言,超越年龄超越阶层超越国界。马修打算用音乐去感染这帮学生,而这些学生们似乎也都天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集合成团的力量让他们的合声显得如此的悠扬,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这句话是对的。老师的责任不只是培养学生得到好的成绩,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自己好的发展也许才是为人之师最应该做的。所以,电影中的克莱蒙特是优秀的,他乐天知命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他用满腔的热情和一身的才华让这帮学生终于有所习得。虽然影片的结局是美好的,但克莱蒙特感化这帮学生的过程并不容易,最激烈的冲突就发生在一个叫皮埃尔的身上,他处处反抗,抵制音乐,但对于伯乐克莱蒙特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着这个青年,当影片中领导视察学校时,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克莱蒙特终于实现了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三、结论

《放牛班的春天》最为让观众动容的仍然是剧中师生之间甜蜜的情感,当克莱蒙特老师在片尾离开这所池塘之底的学校时,学生们的恋恋不舍,克莱蒙特的牵挂,都让整部影片回味悠长。而专门为本片打造的音乐,则更是让《放牛班的春天》冲出了法国,用天使般的孩童之音荡涤所有人的心灵。冬日午后,伴着一杯热茶,听着这些美妙的音乐,每个人都应感慨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汤胜方.美妙的和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合唱[J].艺术探索,200,(03).

[2]钱苑.沸腾的生活激扬的歌声---金玉声的合唱曲《青山里田野大丰收》[J].音乐爱好者,1980,(01).

[3]张烨.关于诗歌创作的三个过程---兼谈《世纪之屠》、《奥斯威辛之歌》(长诗)的创作[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4]周玉娟.关于高师合唱教学激感体验问题探讨---《音乐课程标准》的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01).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2

一、 邓以蜇的音乐教育思想

邓以蛰很早就注意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借由音乐教育改良国民性,使得国民因音乐的熏染走向人生的至高境界。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人,麻木,冷漠,涣散,思想枯竭,精神狭隘,贪欲算计,而音乐艺术在此可以担起重任,在当时,中国需要的音乐应该是浓厚的,团聚的,丰润的,疏旷的、隽永的、豁达的,而这样一种精神境界的回归与重建,音乐教育是首当其冲的。

关于音乐教育,邓以蛰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是极其有益的。他说:“孩童们一团天机,好像蚕蛾下子,正待一粒一粒的吐下来。当此时,若不将这团天机,使之音乐化,他的模形,就要向世故言词方面去收集标本了,终久又不免结成一个个的赘瘤。我也并不可惜他们走到这一途,因为这是迟早免不了的一回事。但只求孩童心境里,世故之外,还有一个性海;实质的宇宙之外,还另有永远在可能中的一个宇宙,不像这目前可见,口中可称道的宇宙,执着得一时翻不过身来的样子罢了。而那可能中的宇宙,唯有音乐能使之对孩童显露。如有能领会它得的孩童,它也是个真实的宇宙,而且有抑扬顿挫,比我们眼前的宇宙,却活动得多了。”(《邓以蛰全集》,邓以蜇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7页)

邓以蛰认为孩子们是一团天机包裹着的生命的种子,一派天真气象,而音乐可以为之塑形,为之定性。否则他会向世俗里去寻求标本与榜样,终究会结出一个个人性的赘瘤。但是即便是如此,孩子们在世俗的世界里被蒙尘,一旦遇到艺术,遇到音乐,孩子会因此开启他自性中另一扇门,会回到他的心源性海的一个可能中的宇宙里,因为是“可能”,因此是变动不居的,孩子一旦窥见这样的一个世界,他们会感得一分真切与生动,那里抑扬顿挫,生意盎然。瞥见此真境的孩子会在其以后的人生路上保留一分人性的美好与真诚,这就是邓以蛰先生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与主要观点。

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集中体现在邓以蜇《对于北京音乐界的请求》一文中。他认为音乐与人的生活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为它和人类进化的共同目标是息息相关的。音乐可以净化与洗涤人类习性上的顽疾与污垢。使人的心性变得纯净无染。音乐为何能够平下心性中的赘瘤呢?因为音乐艺术的特点与人性进化发展的特点相一致。

邓以蜇认为:“人类进化的共同目标,更不想从理想中吐出光彩来,射入历史。至于这些名利,计划,条件,交易,利害关节,权势计较种种的念头,或竟现于实践,都就是我的所谓性情上的赘瘤,川底上面的砂砾了。我以为平下这些恼人的赘瘤,与淹没这般刺目的砂砾,只有音乐担得起这个责任。” (《邓以蛰全集》,前揭,35页)

邓以蜇先生有这样一段文字诠释音乐的教育功能:“我们从什么地方,找出一个棕叶般宽大的手——又平和,又疏散,又能摇曳生姿,伸出有法度的一双手,把这些赘瘤连抚带擦,连擦带揉的弄平它们呢?” (《邓以蛰全集》,前揭,34页)

“我们充实灿烂的性情,无端受了外界的排挤,挤成了好像漏了气的皮球一般。又被满世灰尘,掩没了他的光彩。这灰尘又掠地飞扬,遮断了这条性情之河的渗透流动的机会。我们又从什么地方,寻出一竿彗星似的光芒锐利的帚子来,把这般灰尘,打亮清楚?” (《邓以蛰全集》,前揭,34页)

在此处邓先生将音乐比作了“帚子”,特点是如彗星似的光芒锐利。它能打扫性情中的灰尘,让它明亮净洁。即它能完善良好的性情品质。除此之外,音乐还能造就成熟的人格:“我们更从何处,求得这一双柔如绵,温如玉的手来,动定得宜,将这番已揉透的白粉,捏造成形呢?” (《邓以蛰全集》,前揭,35页)

音乐的特点是柔和,温暖,动静得宜,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美好的人格。因此,先生认为改善人的心性,净化人的性情,塑造人格,唯有音乐才能担此重任。

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音乐的名义诠释邓以蜇的音乐教育思想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导演是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主演为拉尔·朱诺、雅克·贝汉等,此片于2004年3月在法国上映,一个月时间已经有近600多万人进入影院,并创造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影片大获成功之后在2004、2005年举办过音乐会。

《放牛班的春天》内容简单,影片采用了一本日记和两个老人(老年的莫杭治以及皮佩诺)倒叙的方法带我们进入一名老师与一群孩子的故事。电影讲述了:1948年,一位热爱音乐有着音乐天赋的中年男子马修来到池塘之底,那是一所收容问题孩子的寄宿学校,他成了这所学校的学监兼教师,在这里他看到:一群孩子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独裁校长以处罚犯人的方式来处罚孩子,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让他震惊,面对这群无法无天又可怜无助的孩子,他产生用音乐改变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专门为孩子们谱写了歌曲,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孩子无限的遐想与猜测。他组织了合唱团,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更让小主人公(莫杭治)找到了希望,启蒙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整部电影的音乐柔和带有一点的惆怅,旋律优美动听,每一首歌曲都配合着整部电影的内容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这部影片告诉人们,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影片中的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连接成了遥远的回声,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制片人雅克·贝汉和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选择用音乐作为感化人心的主线,成为该片最大的亮点。主唱与和音互为有无的缠绕、低音与高音丝丝入扣的衔接,合唱团孩子们恰到好处的分工合作,不但让观众体会到了音乐纯化人心的伟大力量,还似乎从这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缩影。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让音乐融入了宗教的力量。他选择的小演员正是圣马克教堂

儿童唱诗班的成员,而由法国音乐名家布鲁诺·库莱斯担纲创作的电影音乐又极为巧妙地融入了教堂唱诗班的合唱特点。如果说“池塘之底”象征我们丑陋、麻木、阴郁、病态、悲凉、残酷、无望的社会,那么这些撼人心魂的乐曲,就是拯救我们的美丽之源,快乐之本,健康之根,温暖之色,希望之种。

布鲁诺·库莱斯是法国电影著名的配乐家,曾为《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暗流》、《卢浮魅影》、《维多克》等影片作曲,以《放牛班的春天》插曲获奥斯卡提名。Cerf-volant(风筝)是片中的重要歌曲,以和声,优美到无以复加,而领唱和合唱形成的复调式音乐,也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歌词则是关于自由的。Caresse Sur Locean(海洋上的风)也许是最能体现本片音乐风格的作品,此曲节奏舒缓,旋律流畅,当尚·巴堤·莫里耶天使般的嗓音响起,真如一缕清风拂过人们的心头。

这部电影体现了邓以蜇先生所诠释的音乐的教育功能在于音乐在人的性情当中能够起到莫大的教化功能,能够平下赘瘤、淹没刺目的沙砾。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因为,我们的心性如同一条白练,但是因为后天习性的沾染,生了许多赘瘤。我们也想要抚平这些疤结,但是苦于无法。音乐能够起到这样的功能。音乐的功能之一就是它的旋律平和、疏散,又能摇曳生姿,如同“棕叶般宽大的手”,这双手是有法度的一双手。最终能够将“赘瘤连抚带擦,连擦带揉的弄平它们”。即能帮助我们改变不良的习性。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与习惯。

这部电影中,每一个孩子在性情与习性上都有些问题,但只要统筹调度得好,就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看似一盘散沙的群体,完全可以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形成合力,共同创造一个美丽的乐章。充分体现了音乐的净化功能。

学监马修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其实扮演的也是一个“导演”的角色,乱成一团的班级像一架断弦之琴,由他稍微调整,就能发出天籁之音。莫杭治,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心灵幽闭而敏感,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让自己的声音穿过身体、穿越校园,窜向云霄,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他很孤傲,也很自卑,从来不肯在公众下展示其美丽的歌喉,甚至以戏谑的姿态将自己出局。然而,马修却没有因为他打架斗殴而反复批评责罚,相反,却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唯有音乐,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才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才能使他祛除邪恶,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可我却确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莫杭治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在马修的精心保护和培育下,常常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美梦化为奇迹。

这个“导演”之所以能被孩子们接受,主要原因是他即便作为学监,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在人格上他始终与孩子们保持水平。并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公心。马修借助音乐的力量散播自己内心涌动不已的爱意。更重要的是,马修在引导孩子们的同时,也被孩子们的青春、活力、浪漫和幻想所引导,从而成就他汹涌的诗情和纯净的乐章。在“池塘之底”的日子里,是他把埋在心底很久的才华诠释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候。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者借助音乐的桥梁达成了沟通与理解,人与人的关系因为音乐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成为互相给予、彼此受惠的关系,就是一种互为上帝、彼此拯救的关系。

“池塘之底”孩子们和他们的马修老师一起被音乐感染了,点亮了,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音乐那种浸润人心的伟大力量。它纯正、空明、慈悲、无边,对心灵彻底的洗涤与净化,当伯爵夫人来听合唱时,那段《黑夜》的歌声从孩子们的嗓间流出,如天簌之声。尤其是小男主角的独唱传来的时候,沁入心田的美妙,无法言传。如果马修老师是一位心灵天使,那么莫杭治便是音乐天使,尤其是他的独唱,在其他孩子美妙和声的衬托下,他那纯净清亮的声音好象湛蓝天空下的飞鸟,自由轻灵,穿透人心,让人感觉自己的心好象也上了翅膀,跟着他的歌声一起飞翔。

这部影片中也展示了音乐净化人心,教化社会的一般形式,同时也揭示了在音乐的陶冶中,人性复归于良善、纯真与明亮的真实不虚的价值与意义。正如邓以蜇先生所言:“领会了解音乐的内容,正如了解言词观念的一般,不会了无所得的;因为声音所表现的范围,正与人类感情一般样浓淡深浅幽隐荡漾。只不像世故人情那样明晰执着,如立在空间的物什一样,一时推移不动的罢了。况且生命本身根本就是流动的。不像言词观念有时冻合在空间,好像化石的形态。假使生命不随着言词观念以俱行,言词自言词,观念自观念耳;若一听到音乐,血液情调俱为之动,哀乐不能自主,艺术的能同生命打成一片的无过于音乐的了。它的力量并不在吸引与诱惑,它乃是生命本体的副本;生命对于音乐如对镜看自家的颜色,怜惜有之,疾恶有之,颠狂有之。唯当此才识得生命变幻的急促,成份的复杂了。” (《邓以蛰全集》,前揭,36页)

邓以蜇先生指出,音乐是以时间的流动性范围人类情感流动的节奏:浓淡深浅,幽隐荡漾,从而打破人对世间万物的执着与攀附,打破空间的固着与沉寂,使人的灵性在时间与空间上获得自由与生命。它能印合人的知觉,反映人情感最本质的律动,原原本本,不增不减。因为人一听到音乐,“血液情调俱为之动,哀乐不能自主,”能同生命打成一片。这样,人的情感不再潜伏在心的潭底,不见天日,而是向上升腾,自然的随着音乐的流动翻腾奔涌,那部分重未见过天日的心底暗流得以洗涤与净化,那些生命能量重回心底时,已经不是旧时的摸样,已经成为心湖里最和谐安宁的一部分,不再是“性情上的赘瘤,川底上的沙粒。”这就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也是音乐存在的意义。

“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在音乐中,彰显了自身本自具足的本心本性,他们原本善良,原本纯真。电影结尾的处理,留下人性的美好的同时也发人深思。

学监马修离开的那天是一个太阳当空明媚的午后,而学监第一天来到学校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冬天早晨,当时他的心情就像是这个早晨,非常的低落和失意。电影前后的画面形成了对比。现在马修要离开了,虽然音乐的抱负还是没有实现,但他是愉悦的。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一段是:当马修被学校辞退离开的时候,学监希望他的学生们会蜂拥而至的到门口为他送行,但是一个人影也没有,学监走到高楼下时,发现地上有很多纸飞机,他抬头往上看,窗口中纷纷飞出了纸飞机,是他的学生们对他的祝福,并且他们唱起了他教他们的歌,他的学生们被校长禁止和学监道别,但学生以音乐的方式与他告别。电影再一次诠释了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的力量不是高大的围墙能够阻拦的,真正的音乐在人的内心深处。音乐的力量无处不在。

正如邓以蛰指出的,音乐的力量“并不在吸引与诱惑,它乃是生命本体的副本;生命对于音乐如对镜看自家的颜色。”(《邓以蛰全集》,前揭,36页)可知艺术对生命而言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要明净无染,才能照见生命根底里最自然最真实的变化与律动。因此真正的艺术于人精神的安慰如同久别后初投入母亲的怀抱,是能够反本归原的感入到人性的根和底里的。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温馨的电影,它揭示了我们的社会需要音乐,需要艺术,音乐是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音乐会幻化出奇迹,春暖花开;音乐是一把找回遗忘记忆的钥匙,音乐是一对勇敢追求梦想的翅膀。正如邓以蜇所言:“我们社会中,必有一般人觉到那些赘瘤沙砾足够恼人,但又寻不出一条路来避开,以至于随波逐流,意志消沉。这种黯淡无精彩的气象,我信音乐又有洗刷排泄与激扬砒砺的能力。”“那可能中的宇宙,唯有音乐能使之对孩童显露。” (《邓以蛰全集》,前揭,36页)

邓以蜇的音乐思想以及《放牛班的春天》一为思想理论,一为艺术实践,同时揭示了一个音乐欣赏的奥秘。如何欣赏音乐,就是借由欣赏得到真实的认识。那就是做一个孩童吧。你只有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复归于婴儿,你才可能有一个明亮干净的躯壳容纳那个来自终极真相的信息。只有认识到我们的周遭还有一个可能中的宇宙,人才能放得下我们的世俗般束缚在牢笼中的捆绑,才能看的真,思的深,才能与人,与自然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对话。

《放牛班的春天》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它没有刻意的要教导传达多么伟大的道理,却以柔和美妙的音乐带给人带来对现今教育制度的反思。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3

克莱蒙特是一个生不逢时的音乐家,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根本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代课老师。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1在十一期间我又回味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经典的法国电影,让我有了十分大的感触。

这个电影主要讲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在出席了自己母亲的葬礼后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当年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克莱蒙·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忆童年回忆也从脑海中浮现……在48年前,才华横溢的马修到学校池塘之底担任学监,这所学校之所以叫“池塘之底”,是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到任后马修特发现学校的校长用残暴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残酷的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马修于是用音乐来引导他们的心灵。最终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让他们的人生有了很巨大的改变。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不论多顽皮的问题少年只要有人引导也一定会成功。

这个假期,我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是那么阳光与健康,那么引人入胜,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个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有着一群放任自流的孩子,调皮捣蛋不守纪律,在学校的严厉制度下,放牛班的孩子们自暴自弃。整个学校如同一池死水,孩子们就是池底淤泥中的小草。他们需要阳光,渴望春天。

这时,马修老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阳光,带来了希望。马修老师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孩子们,用他亲切的目光,感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拉近了他与孩子们的距离。那群放牛娃在马修的带领下,有了巨大地变化,马修老师根据孩子们的特长,用音乐激发了孩子们的才智,孩子们在马修老师地指导下,在音乐的引导下,看到了希望,最后走上了一条音乐之路。比如:莫安琪在音乐的领域里,成了一个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真心地付出,爱心地回报,当马修老师离开学校的时候,那从窗口飞出的无数架纸飞机和挥动着的小手……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放牛娃们遇到这位富有爱心的老师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像马修这样的老师,他教的学生一生都会感激他、怀念他。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2“池塘之底”是一个住满调皮孩子的学校,因为里面有许多都是父母离异,没有人管孩子,所以非常调皮。马修是一名刚被调到这所学校的新学监,校长是一个性格暴戾的人,我真不明白怎会有这样的校长,他虐待学生,大家都讨厌他,但是太怕了。马修以前是一名音乐家,他总拿着一个包夹,因为他决定教孩子们音乐,马修很幽默,对孩子们非常好,大家都很有兴趣地学,如果马修看见哪个孩子要被校长罚了,他回去求情,他十分善良!贝比诺很可怜,父母死了,他不相信,校长就骗他星期六父母就来了。

马修发现莫安琦很有音乐的天赋,所以成了他的合唱团的独唱。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了,可是谁知道呢?一场大火就灰飞烟灭了,其实马修救了孩子们,因为他带他们去玩捉迷藏了,但是校长却为他没有看守学校而解雇了马修。之后,其他的老师投诉了校长,这所学校就这样消失了。贝比诺无处可归,执着的请求马修带他走,马修心软就带他走了。

马修用他的方式造就了善良的孩子们,我为哈山校长的残忍而感到十分愤恨,对孩子的遭遇而感到十分心疼,对孩子们遇到马修而感到十分开心,对被比诺的执着而感到十分快乐!我还是不能忘记马修临走的那天,孩子们把门锁起来(不让校长阻止)对着窗口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扔给马修,对着窗口合唱送行!马修幸福得流下了眼泪,他曾说过,虽然他没有妻子,但他有六十个孩子!

这部电影真的很励志,他告诉我,要看准自己的优点,有了梦想,就去追梦,只要真心的对待一个人,就一定有回报!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3紧闭的大门,严密的高墙,古板狠心的校长,冷酷的教学制度,一群问题孩子,这里就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法国寄宿学校。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一位名叫马修的新学监慈祥善良、充满爱心。他摒弃了学校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体罚、禁闭,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原谅和宽恕每个犯错的孩子,用爱和音乐感化并拯救了一群称为无可救药的学生。

在马修老师的关怀下,性格孤僻、敏感叛逆的皮埃尔逐渐走上音乐之路,常用恶作剧整蛊老师的勒菜克主动去照顾受伤的老师;幼小柔弱的佩皮诺不再受他们的欺侮……尤其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撒谎成性、无恶不作的蒙丹,他在原来的学校用刀捅伤旧学监,马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往马修老师脸上喷嘴里的烟。可当警察带走他时,马修老师沮丧地说:“等等,我失去了唯一的男中音。”此情此景,我不觉泪水盈眶,这么一个坏孩子,马修老师却也不肯放弃,一心还想挽救他、改变他。我深深的感到,马修老师对待每一名学生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无私无穷的爱,他的胸怀是那么的宽广博大啊!

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后妈妈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仅仅是因为他没完成妈妈给他布置的课外作业而已。当警察来抓妈妈时,孩子却像马修一样,选择了原谅和宽容。希望这个孩子的善良能唤醒妈妈良知,能融化妈妈内那颗冰冷的心。孩子犯了错,宽容和爱心就像春天的一抹阳光,给人以温暖,这比一味地指责和毒打更有效。

让所有的家长和老师,人人捧起爱心和宽容,给孩子一片春天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4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

有这样一个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拥有着阴寒森然的建筑、沉重笨拙的大门,陈旧斑驳的教室以及压抑阴森的氛围。

有这样一帮孩子,在严格甚至近似于残酷的教育管理模式下,他们孤傲而坚强的抗争着,仿佛等待着一个救星,又仿佛他们已经放弃了这种期待。

有这样一个失落的音乐家,带着一丝失落来到这里,见到了这一帮等待着救赎的孩子。

这一切来自于一本陈旧的日志,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莫杭治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作者是他的启蒙老师马修。两位老人沉浸在对于往事的回忆。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一部电影,没有了奢华的场面,没有了惊心动魄,但是却多出了一丝的温情,展示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教育家如果与他的学生进行心理的对抗,进行心灵的沟通。

整部电影中,马修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包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将学生甚至是被哈桑校长的粗暴、刻薄、自私、贪婪和刚愎自用而压制的老师们拯救。

带着一丝的失落来到这里的马修,发现了这帮“无药可救”的“恶魔”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音乐的向往,这也唤起了他内心对音乐的挚爱。于是,在他的“怂恿”下,这帮“放牛班”的“恶魔”组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合唱团。

这其实只是电影的一个层面,一个多小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但是仅仅这点也就值得我们思考。

这个是一个关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影片,“行动—反应”原则导致了孩子们的更加叛逆,而马修的音乐团却将这帮“恶魔”拯救,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春天”,释放了自己的“青春”。

不得不承认,这部看似简单质朴的电影,反应出了伟大而温情的人性主题,不得不承认,那班孩子有着不同的个性,让人头痛,但是马修没有放弃,他成功的让这般失去了春天的孩子享受了春天的沐浴,给了他们释放青春梦想的途径。在此只想浅浅谈谈马修与他们的故事,莫杭治、佩皮诺。

佩皮诺,这是一个执着的小孩子,每天星期六他都等着他那已经故去的父母来接他,于是他成了马修见到的第一个孩子。它是这里面最小的孩子,在这里是饱受欺凌的,但是马修给了他希望,他很特别的关怀给了小佩皮诺亲人的温暖,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小佩皮诺要执着的跟着马修走,因为,经过相处,他已经离不开马修,也只有马修可以给他温情与亲情,马修被他的执着所打动,最后,带着这个有点笨还没有成长的小孩,心情沉重而又轻松的踏上了归途。

这是另外一个让马修难忘的学生,一个“天使脸蛋,魔鬼身材”,这个用来形容一个女生的词汇的主人竟然是一个男生,莫杭治,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马修的细心与惊讶中,莫杭治的音乐才华被充分的挖掘,因此他与莫杭治的母亲也有了一段特殊的感情经历,而这却引起了莫杭治的强烈不满。于是马修就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惩罚,当公爵夫人来听合唱团的表演的时候,他,这个热爱音乐的精灵莫杭治被排除在外,他孤单的立在那里,眼神中充满的哀怨与委屈,同时还有强烈的渴望。终于,在最后,马修转向了莫杭治,在马修鼓励与首肯的眼神中,莫杭治放开了歌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理解与信心。他唱出了心中的理想,他的歌喉征服了所有人,也证明了自己的天赋才能,此时,莫杭治封闭的心灵完全打开,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马修与学生的故事有很多,他对于所有人都是宽容与鼓励,同时不失时机的随进应变与幽默风趣,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彻底的拉近。

其实很喜欢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源于马修令人倍感舒适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即将走上教学岗位的我来说,启发很大,对于经历了各种教育方式的我来说,也深有体会。

这部影片,多了一份宁静与温情,给人无限的思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影片中充分的利用这点,莫杭治对于音乐与演唱的渴望,小佩皮诺对于亲情与关怀的渴望,马修对于孩子们期待自由的眼神中显示出的无奈,马修对于强悍蒙丹时更加犀利而坚定的眼神,孩子们看着窗外放的飞风筝时眼神中对于释放青春,对于自由的渴望……

影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放弃书写青春,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成功,都拥有着梦想,教师,要为学生的青春书写规划,无论学生是什么样的,都不能放弃书写这些青春,不要打消他们对于梦想实现的渴望。对于学生,同样不能放弃自己去书写青春,自己的青春与梦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书写。

所以,不要放弃书写青春,即使是被放弃的“放牛班”的“恶魔”,即使是“池塘之底”也会绽放青春,也会拥有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5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通过特殊的日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1949年俄国发生的事情。这部影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重回法国家乡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留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情,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的记忆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代课教师,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犯过罪的、难缠的问题儿童。到那后,克莱门特发现校长以残暴的手段管治这般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种状况,他知道学校没有音乐课,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他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创作一些合唱曲,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组织合唱团,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最大的麻烦就是皮埃尔,皮埃尔拥有动听歌喉,却有令人头疼的调皮性格,在克莱门特慢慢教导下,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合唱团越办越好。而他却被校长踢出了学校。不让与孩子们再见。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4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温暖,很让人感动的电影,主人公马修是一位教师,受聘于一所问题儿童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是一位极为严苛,学生非常调皮。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放牛班春天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电影放牛班春天观后感1一群被世人厌恶的孩子,遇到一个天使般的老师,救赎的灵魂找到了心中的梦想,终于唱出了来自天堂的声音,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热爱音乐有着音乐天赋的代课教师用他对孩子们的爱感化了这一班问题少年冰冷、残酷的心……

电影中孩子们忧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始终印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诺,他的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时刻显露出忧郁与期盼,他每天都会靠在大门的铁栅栏上,目光眺望着远方,他是多么希望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啊!可是事实已是无法改变的了。孩子们的心灵被铁血校长严重扭曲,他们没有四季。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从这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学校代课。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很顽劣,院长一见到孩子犯错就会把他拉去关禁闭,可马修老师不喜欢院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他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皮埃尔,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然而,马修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他,终于,他发现皮埃尔在独唱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的歌声简直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于是,马修老师耐心辅导皮埃尔,最终老师的爱还是感化了他顽固的心灵,他感受到了温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看完电影很长时间后,孩子们那纯洁的天籟之音还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这就是法国影片的那种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长的味道,使人的心灵受到震动,也受到了洗涤。这部影片形象地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心理,最后在马修老师走的那极为平淡的环境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纸片和从窗户伸出的许多只能看到半个胳膊的小手却让我极为震撼,这就是被感化的心灵。忧郁的小佩皮诺最终也跟着马修老师离开了学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让人喜悦和感伤。

来自天堂的声音,从这群少年口中传出,这无疑显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纯洁、可爱善良,每一个音符中都带有春天的气息,让我们感受这春天的气息,这来自天堂的美妙声音……

电影放牛班春天观后感2池塘底教育院,一个令老师头疼的坏生聚集所,却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马修,一个过气的音乐家,却具有一身音乐才华的任课教师;佩皮诺、莫翰奇……马修的学生。

马修被派任于池塘底教育院任代课老师,一群调皮的学生令他头疼,他甚至想过放弃,但他还是以人性化的教育感化了学生,组建了合唱团,令院长、爵士夫人惊叹不已,桀骜不驯的莫翰奇也被马修驯服,最终,莫翰奇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影片完美告终。

与马修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相比,院长的教育似乎过于苛刻,他的方式使学生厌恶乃至痛恨。于我们现实的读书生活相比,我感到自己真是太幸福了,我们的老师虽严谨却不失幽默,常使学习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生动。

莫翰奇,具有独特的音乐天赋的孩子,却常捉弄于老师,马修这样评价过他,这孩子本性并不坏,只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他的独立、自尊不得不令人折服,我想,他的成就取决于马修给予的引导和教育,是马修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的人生富有了神奇的音乐色彩。

影片中最后一幕使我有着想哭的冲动,孩子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地飞出窗外,为临走的马修送去最后的祝福,孩子们的小手不断地挥动着,向马修告别。孩子们的真挚、善良,马修的宽容、幽默,两者融合在一起,结合成完美的组合。人固然没有十全十美,但在我眼中,他们似乎已展出最完美的自我。他们就是最完美的人。

整部影片看似幽默,却蕴涵着深刻的含义。这部片子不正是真情与爱的化身吗?世界只有充满爱,一切才会更加美好!

电影放牛班春天观后感3《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没有各种滑稽的特效,但却让我难以忘怀,尤其是剧中有魔力的马修先生。

影片中有一个特别的坏小子莫翰奇,被其他老师称为“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他外表酷酷的,因为好玩,在哈森校长巡校时,冷不丁把脚伸出来,害得校长摔倒,只听见扑通一声,脑门上多了一个“包”。马修先生刚来时,他曾偷偷地潜入马修先生的寝室,偷了马修先生皮夹里的所有乐谱,和另外两个男孩躲在男厕所里商议这些“破纸片”,因为看不懂这纸上的音符,误认为这些是电报、机密信件……马修先生没有关他禁闭,没有罚他劳动,只是尽心地理解和帮助。有魔力的马修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观察,他竟然发现莫翰奇不是无可救药的孩子,而是个音乐的天才种子!马修先生一次又一次给莫翰奇创造机会:晚上陪他练习,鼓励他做主唱……莫翰奇也很努力,晚上偷偷到教室看乐谱练唱……后来,他成功考进里昂音乐学院,最终称为优秀的大音乐家。

没有马修先生就没有优秀的莫翰奇。同样,马修先生也打开了所代课的班级中所有孩子的心灵之门。虽然以前孩子们个个调皮捣蛋,但自从马修先生的到来,犯错的孩子的不是惩罚,更多的是马修先生的鼓励。在课余时间,马修先生创立了合唱团后,走廊上,操场上,地下教室里……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甚至在被校长罚劳动时,也会不时地哼起小曲。孩子们有了音乐的熏陶,犯错的人越来越少,在行为上变得自觉多了,不再戏弄老师,这是音乐的魔力,更是马修先生的魔力。

没有老师的魔力,就没有优秀的学生。可能有些有潜力的学生,一开始像种子,并不出色,但经过“园丁”——老师的细心浇灌,定会发芽生长,变得引人注目。不过,我认为虽然老师优秀很重要,但我们自己还是需要努力的。就像一匹千里马,没有伯乐就无法成功,同样没有自身的努力,也无法成功。

电影放牛班春天观后感4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却仍然沉醉在那些孩子天籁般的歌声之中。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而影片则是以皮埃尔与皮佩诺两位老人的回忆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那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马休。他在一个寒风凛凛,没有太阳的早晨来到了一个监牢似的寄宿学校。这种背景也将他内心的低落与失意很好的烘托出来了。相比之下,故事结尾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这时虽然马休再次失业,但他内心却充满着快乐。

在一首首优美、柔和、惆怅的歌曲推动与渲染下,描绘了马休对校长休罚的教育方式的不满,并以自己擅长的音乐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安慰着这些问题学生伤痛的心情,让那个有着天使般面孔与嗓音的皮埃尔看到了希望,彻底地改变着,终成为一位成功的音乐家。

细细回味整部影片,最能令人感动的是当马休将被学校辞退离开的时候,他是多么地希望他的学生们会蜂拥而至地在门口为他送行。但是竟一个人也没有,当他失望到低谷时,却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纸飞机,一抬头,窗口满是一双双小手与纷纷飞出的纸飞机,纸飞机上满载着孩子信一声声发自肺腑的祝福。虽然孩子们被校长禁止与马休道别,但孩子们再一次唱起动听的歌曲,那优美的歌声一直会飘荡在空中。我想孩子们的道别,一定让马休感到欣慰与自豪。另外,在马休发现偷十万法郎的不是蒙丹,而是郭邦后,问清原因没有告发只是交还了钱,因为那孩子告诉他是想买一个热气球。马休明白这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想法和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他理解郭邦梦想着乘坐热气球飞出这“地狱”学校,正是因为那样,我才对这短短一段记忆犹新。

在结尾,恰好在星期六,马休失业了,并带走了那个第一每个星期六等待父亲接走的孩子。这部温馨的电影拍出了马休对孩子们的理解,而它的回味无穷却也引来人们的反思。

电影放牛班春天观后感5在我们的第一节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上,老师别出心裁,用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作为内容,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它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池塘畔底】辅育院的一群孩子们和一位音乐老师的故事。本应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却因为各种不同的生活和教育上的原因,养成了不同的个性。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叛逆,还有一些很胆小,很孤独,但我认为,并不像校长哈善先生所说的,他们就不是好孩子,而是因为一些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抹杀了他们的天性,使孩子们单纯脆弱的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毁灭了个别孩子的生命!但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同样遇到了仁慈善良的麦神父,认真严肃的郎老师,勇敢开明的萧老师,最重要的是一位可敬可爱,对学生永不放弃,鞠躬尽瘁的优秀音乐教师:克列蒙?马修。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一个教师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可以教授知识,还可以影响孩子各方面人格,性格的塑造,成就美好的人生;相反一个教育方法有问题的老师,同样深深的影响孩子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可怜可悲可叹啊!就像哈善校长,一味奉行“犯错—处罚—关禁闭”的教育方针,结果不仅失去了民心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而马修老师,一辈子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对孩子负责任,饱含着同情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信念,收获的不仅是桃李满天下,更是精神上无穷无尽的财富!马修老师所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潸然泪下,那就是“永远别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他对学生们这种永不放弃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现在或将来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学习!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5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没有各种滑稽的特效,但却让我难以忘怀,尤其是剧中有魔力的马修先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那天是教师节。

上课时候尚老师很亲切的问候所有的同学教师节快乐,我们是未来优秀的音乐教师。第一节课,一改常规的老师讲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事项,我们一起看了这样一部电影。

看完后几天 ,电影里的音乐以及故事一直在心里来回的萦绕, 在孩子们几乎灰色 没有希望,充斥混乱暴躁。校长老师刻板乏味条,谩骂和体罚是师生之间唯一的交流。通过暴力手段想制服学生。然而这些孩子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后的命运改变,是不可想象的。有爱,我们都能感觉到。孩子们开始唱歌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毛孔都张开了。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很久没有听到如此动人的声音了,天籁之音完美的阐释孩子们现在的心境与改变。不再打架、不再搞恶作剧。因为心里有了善,有了感恩,有了爱和希望。马修老师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到来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子的变化,没有想过升级,只是想从心里最深处来保护,呵护这些孩子。只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当爱的力量遇到音乐时候,这些孩子美妙的歌声从窗户飞出时,传到每位的心底,这些孩子从心底表达的感情,是以前任何时候 没有表达过的。

这张照片中马修憨厚可掬的神态,眼睛里流淌的温情,和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心里那种暖意,不禁忍不住泪流满面,故事的构架和音乐把我们的灵魂抽走,当马修教师被迫离开时后漫天的纸飞机时候i,我回头看了班级的同学,好多都在流眼泪。马修老师最喜欢的小儿子,在最后跟他走时候,我的心理特别的舒坦,就像自己有了孩子,可以去照顾他一样。

电影是一个造梦机器,是我们在现实繁杂的社会中获得某种力量和解放,在前行的道路上得到慰籍。爱永远不会被忘记,而宽容,理解又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必要素质。当我们充满爱的力量躬身前行时,我们会拥有某种力量,在爱中继续着我们的道路,用音乐来净化我们以及孩子的灵魂。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在我们的第一节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上,老师别出心裁,用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作为内容,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它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池塘畔底】辅育院的一群孩子们和一位音乐老师的故事。本应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却因为各种不同的生活和教育上的原因,养成了不同的个性。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叛逆,还有一些很胆小,很孤独,但我认为,并不像校长哈善先生所说的,他们就不是好孩子,而是因为一些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抹杀了他们的天性,使孩子们单纯脆弱的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毁灭了个别孩子的生命!但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同样遇到了仁慈善良的麦神父,认真严肃的郎老师,勇敢开明的萧老师,最重要的是一位可敬可爱,对学生永不放弃,鞠躬尽瘁的优秀音乐教师:克列蒙?马修。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一个教师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可以教授知识,还可以影响孩子各方面人格,性格的塑造,成就美好的人生;相反一个教育方法有问题的老师,同样深深的影响孩子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可怜可悲可叹啊!就像哈善校长,一味奉行“犯错—处罚—关禁闭”的教育方针,结果不仅失去了民心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而马修老师,一辈子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对孩子负责任,饱含着同情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信念,收获的不仅是桃李满天下,更是精神上无穷无尽的财富!马修老师所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潸然泪下,那就是“永远别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他对学生们这种永不放弃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现在或将来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学习!

看完这部电影,我收获了很多,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很自豪将来能有机会从事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我会向马修老师学习,用心对待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师生之间这种伟大而深刻的联系,不断完善自己,教好学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我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后,心里觉得很温暖。这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爱总是不能让人拒绝的,爱会给人带来希望和美好的憧憬。而从这个电影中,我也同样看到了老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重要性。同样是教育,可以培养出成功的学生,也能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这部电影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对老师来说,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反思是一种品质,人类就是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人类的教育事业也是如此。教育中出现很多好的典型范例,同样有很多败笔。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就是典型的范例,他坚持自身修养,给学生做出亲身表率,在教学方面更是首先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电影中的那位老师,首先自身是一位品质高尚的人,虽然他没有多大权力,但倾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学生。更珍贵的是他真心付出了爱,用爱去感化学生,并给学生充分的信心。要知道,只要勇于付出爱,没有谁会拒绝,人没有爱就活不下去,没有谁是一座真正的孤岛。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音乐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音乐可以启发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以及爱。电影中的那位老师正是用音乐感化了那一群孩子,尽管那些孩子在别人眼里是坏孩子。但老师没有放弃,有哪个孩子是生来就坏的呢?他们只不过是缺少爱,想要被爱和被关注。也是音乐,让他们学会了去爱。我们将来也会是一位音乐教师,也会是灵魂的启迪师。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是最近我才体会到信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只要你相信,你就能相信你可以实现你想要的任何目标。信念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啊。而在音乐中,你同样可以体会爱以及希望,甚至是你想要体会到的一切。

音乐启蒙教育对一个人以后的发展很重要,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应不断完善和加强幼儿的音乐教育。在培养教师方面也应该更加注重教育方式的培养,奥尔夫教学法就是很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如果成为了教师就应该从自身出发,首先做好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啊,黑夜,如此的温柔……”这优美的天籁之音萦绕在我的耳畔挥之不去,那一双双真诚炽烈的眼睛仿佛就在眼前……

马修,到一个寄宿学校报到上岗,成为一名地位平凡的学监,这的校长势力、虚伪,特别是这里的学生,顽劣、叛逆。但马修,他是可爱的,他用智慧与胸怀“解决”了学生们一次次的嘲弄。以此换来了学生们的刮目相看。他更是伟大的,在他眼里,学生们的劣根性只是表面,他们骨子里都是纯真的天使。他处处为学生着想,并倾心爱护他们、教导他们。

在教育一个故意伤人的学生时,没有粗暴的采取“行动反应”,而是用语言用道理真正疏导了学生,使其真正懂得了责任与爱。“天使眼睛”是一个外表冷漠叛逆的孩子,马修真诚地与他沟通,却屡遭钉子,但决不放弃,并在合唱中是男孩儿找到了人性的美丽与人生的价值。更是在犯罪少年身上,马修仍然采取了他一贯的原则,用爱给予引导。当少年被误判再次入狱后,他与校长开展了唇枪舌战,为此,他也失去了工作,但他,是毫不反悔的。

人常说“将心比心”,但马修用他的善良及真诚与学生的敌视冷漠作交换,最终换来了漫天飞舞的纸飞机。他成功了,无愧于伟大这个词。他是我们的榜样,为人师表,就应本着不离不弃的原则,用爱心与真诚引导学生认真谱写他们人生的旋律,这才是老师的首要职责。

电影中还有一个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修在孩子们睡下后,独自一人在微弱的灯光下写日记,那黑夜,是如此的温柔……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这部电影以后,我只体会到了爱与责任。那帮被关在学校里的还孩子们,或许由于缺乏爱或许由于过于溺爱而被送到那里。他们叛逆反抗情绪强烈,与所有管理他们的人为敌,整天调皮捣蛋,搞恶作剧。真的像放牛的孩子一样自由散漫没有任何纪律性和集体观念。

那个校长和那个音乐老师就是两个典型的对比,校长只顾个人利益和名利,而那个音乐老师却一心为学生只想教好学生,用自己的爱和责任去感化那些学生让他们发想自己的长处重新振作起来。或许真的是老师的爱心感动了孩子们,有原来和老师作对到最后于老师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可恶的校长,孩子们也唱出了最纯真的声音,当那美丽的声音响彻藏从的时候,老师醉了,孩子们也醉了,所有的人都醉了,多么美妙的歌声,像春天的甘露滋润人的心田。孩子们是多么的纯真,他们终于找回了自我,或会了属于他们的天地。是爱挽救了他们,是责任挽回了他们,最后那势力的校长也得到了报应,这才是真正的苍天有眼。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6

[关键词] 主题;结构;镜头语言

在光影的世界里,除了“死亡”与“爱情”之外,师生情也是经常被创作者涉猎的命题。《青青橡树》、《麻辣教师》、《生命因你而动听》、《心灵捕手》、《霍兰德先生的乐章》、《再见孩子》、《摇滚校园》等都是有关师生相处的经典作品。2004年一部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在法国掀起了“合唱”的狂潮,让世界感动得一塌糊涂。在此以前,彼德・威尔的《死亡诗社》以其动人的情节、激愤的主题在世界影坛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部片子虽相隔数十年,但细细分析起来,还是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一下的。

《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音乐家克莱蒙在饱受失败之后来到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做学监。学校中多是些10来岁的“问题少年”,校长哈珊用残酷的方式管理着他们,孩子们表面顺从,内心却一直抗拒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克莱蒙想到了用音乐来温暖这些孩子们,于是便成立了一个童声合唱团。合唱团的诞生改变了整个学校的气氛,孩子们的内心也渐渐明媚起来。正当克莱蒙在孩子们身上实现自己音乐理想的时候,他因触怒校长而被开除了。当一个个写满祝福的纸飞机漫天飞舞的时候,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音乐已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在一所原本平静的中学,一个名叫约翰・基廷的英文老师用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反成规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使一批出身富裕、家庭前途已经明确的学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巧妙地教给学生们另外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他启发他们,一些勇敢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重建秘密社团“死亡诗社”。他们主要的活动是夜间聚集在一个山洞进行作文学练习,喜剧的笔调一直持续到尼尔在专横的父亲逼迫下自杀,此事激起了学校的盲目镇压,基廷被赶走,然而自由的思想已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莱蒙所处的是一所有着“池塘之底”之称的寄宿性学校,面对的是一群所谓的问题儿童。在《死亡诗社》中,基廷所在的是一所具有“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等优良传统的百年名校,所面对的是一群如同读书机器一般的缺乏个人思想的学生。无论是问题儿童还是守规少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群迷途的羔羊,等待着上帝的救赎。在“池塘之底”里,校长哈珊攻于心计,不惜以虐待的方式对待学生,动辄便是体罚,不是关禁闭就是做杂役,整个学校在他的控制下如同监狱。在看似纪律严明的背后,是一个个“问题儿童”的问题不断:穆东在捅了一个老师后自杀;乐格克经常制造事端,致使马桑大叔住院;有着天使面庞的皮耶尔却有着一颗魔鬼般的心灵;佩皮诺的父亲在战争中死去,皮耶尔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打零工勉强度日。他们被残酷的社会和生活现实所放逐,社会拒绝了他们,他们也开始拒绝自己,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在高压下逐渐扭曲。在基廷所在的中学里,学校严格地控制着学生的思想,“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成为他们的法宝,把一个个本来应有着自由思想的学生训练成读书机器:尼尔本是一个有着自由追求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戏剧,但在“传统”这面大旗下,他不得不遵从父命,压抑自己的个性;安德森是一个安静而害羞的男孩,他有个出色的哥哥,在“荣誉”这面大旗下,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陷于深深的自卑中。在这所学校里,欣赏诗歌要套用方程式,一天要做完20道大题,5天要交一次实验报告,除此之外课外时间基本被各种学习小组所占用,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学生被当成物品来打磨,一个个失去了自己本应鲜活的一面,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自我。

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险恶,是外人和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他们急需要有人把他们引上救赎和回归之路。此时,“放牛班”迎来了他们的“春天”,克莱蒙・马修带着他简单的行李慢慢推开了冰封已久的大门;基廷也带着他的野性与激情闯进了守规少年的心。克莱蒙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来到“池塘之底”,然而他并没有把他的落魄带给学生。无论那些孩子多么不敬:喊他“秃头”、抢他的皮包、画他的头像、偷他的乐谱,他均以他的自信、幽默与爱心一一化解。与那个粗暴的校长不同的是他充分尊重每个孩子,因材施教,就连被大家放弃的蒙丹他也是尽力挽救。在他的教育下,一个个问题少年开始回归,躁动的孩子们变得安宁,混乱的秩序转向有条不紊,冷漠的师生之间也开始充溢着温情。而在这一过程中,音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一曲曲柔和又略带惆怅的乐音,如同一首首温暖的诗篇滋润着孩子们僵硬的心田,焕发出他们对于生活的希望。与克莱蒙相比,基廷更像一位教育者,从第一节课开始,他便以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做法告诉学生们,突破教条和禁忌才能获得自由的心灵,才能直面自己。他让学生们把那些没有实际用途的书本撕掉,他鼓励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于是,他们重组死亡诗社,自由的思想在他们的心里萌发:尼尔勇敢地打破父亲的权威,坚持演完自己喜爱的话剧, 诺克斯勇敢地向喜爱的女孩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就连一向羞怯的安德森也慢慢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那一首首振奋人心的诗篇,如同一声声响亮的乐音激励着学生勇往直前,奔向自由的彼岸。基廷的扮演者罗宾・威廉斯是美国影坛的著名男演员,“他曾主演过《大力水手》、《变节小人物》和《早安,越南》等影片,他那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广受赞誉。他形容这部电影为‘一本年轻人的圣经’”。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莱蒙和基廷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救赎的角色,引领孩子们走上了回归的路。

这两部影片又都显示出了对于现实的悲情似的无奈。克莱蒙和基廷均遭受到现实的冷酷打击,最终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学校,而二人离开的场景却又极其相似。当克莱蒙提着他的皮箱,带着他的乐谱离开的时候,他是多么希望孩子们簇拥而出为他送行,但是专制的校长禁止他与孩子们作最后的告别,门口一个人影也没有。但是当他走到楼下时,他听到了孩子们唱起了他教过的歌,一个个写满祝福的纸飞机从窗口纷纷飞出。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与他告别,漫天飞舞的纸飞机,让他看到了孩子们展翅高飞的心灵。基廷被辞退的当天,他故意去教室收拾东西,在他将要出门的时候,一个个孩子站到了桌子上,冲着他高喊:“船长,我的船长!”他明白他可以成功地离开了,因为他的自由思想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这两部影片虽都以学校为基点,但都不同程度传达出了特定时代的氛围。《放牛班的春天》中表现的救赎、回归正对应了一个特定的时代,这就是二战结束后。佩皮诺是这帮孩子中让人极为爱怜的一个,战争夺去了他的父母,他每周六执著的等待让人更加痛恨战争的非理性。战争毁掉了一代人的价值观,让人们看到了对权威者过分迷信的荒唐。皮耶尔的音乐天赋在没有被发现以前,他的内心迷茫而彷徨,对一切都充满怀疑,甚至走向了否定一切的道路。他的心路历程也正好切合了当时的时代主题:传统价值观遭到摧毁,存在主义盛行一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苦闷之后,以传统价值观为基础、重新回归家庭的价值观得以重建,社会重新获得稳定。影片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的故事。《死亡诗社》拍摄于1989年,而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则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1987年,美国出现了股市大崩溃,经济萧条,社会上流行一种“及时行乐”的观念,这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反应。20世纪50年代横行的麦卡锡主义即将结束,60年代的自由主义即将来临。拍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和被拍摄年代(50年代末)的美国有着及其相似的社会需求:情感的抒发、精神的宣泄。可以说这个故事是将学校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与服从、个体与权威、理想与现实相对抗的寓言。

在这两部影片中,克莱蒙和基廷都选择了艺术之光来点亮学生们的心灵,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用音乐,一个用诗歌。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有曾为《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等创作过音乐的法国著名电影音乐人布鲁诺・古莱担纲创作。影片中大部分音乐都是原创的,力求突破传统。这些孩子们虽身处“池塘之底”,但并非顽固不化,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荣耀之巷》、《托起轻盈的飞鹭》、《驿动的梦》、《黑夜》、《风中飞舞的风筝》等合唱曲构成了整个影片叙事的框架,音乐也见证了孩子们转化的过程。“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一首首乐曲如春天般温暖孩子的心灵,美妙的音乐净化了他们的世界,仁爱、友善、宽容渐渐融入他们的心中。基廷则用一首首诗歌向学生们传达生活的激情,提倡把握今天,借由罗伯特・海瑞克的诗告诉他的学生,“我们都将是蛆虫的食物”,所以 “摘下那些玫瑰花蕾在它们还在盛开的时候,时光在飞逝;这些今日芬芳的花朵,明日就要凋落”。他告诉学生诗歌是无法用理性的方式来衡量的,生活的精髓不是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而是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情。在他的感召下学生重组“死亡诗社”,开始体验诗歌艺术与自由思想的真正魅力。

法国是电影的诞生地。“从卢米埃尔开始,法国电影就以一种现实主义精神,给电影带来一种朴素的诗意,其后,巴赞、克拉考尔完善电影理论的同时,把电影表现生活的疆界大大扩展了。”在电影历史上,法国人拥有过自己的辉煌。进入21世纪,好莱坞电影以前所未有的优势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大片的进攻下,欧洲的艺术电影陷于困境。然而,用精美的形象语言呈现电影的魅力,仍是法国电影人一脉相承的追求。所以尽管在操作上电影是一种工业,但法国更注重的是导演的个性发挥。法国电影直到如今一直激荡着电影特有的诗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来源于纪实的力量。法国电影创作者大都身跨记录片与故事片两个领域,如《放牛班的春天》的制片雅克・贝汉,对于纪录片的喜爱使他们努力开发题材本身的故事性,而由纪录片向故事片的转向又是他们在导演作品时,坚持一种真实性的原则,为电影这种虚构的艺术带来特有的魅力。所以《放牛班的春天》贴上了法兰西特有的标签,具有法国式的温情。如果说《放牛班的春天》是一杯浓浓的酒,那么来自好莱坞的《死亡诗社》就是一簇跳动的火焰,充满着激情。无论是长达两分钟的夜间寻访,还是尼尔喊出的心声都让人为那份激情所感动。当然,影片在情节的设置上加入了年轻人谈情说爱、吟诗论世等场景,相对于《放牛班的春天》更符合商业电影的需求。在视听语言的使用和叙事结构上,虽然相对于《死亡诗社》更为朴实,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后者采用正叙的手法进行讲述,前者则采用倒叙的手法展开,让整部片子的基调一开始就陷入一种温情之中。在光影的使用上,《放牛班的春天》注重前后的对比关系。克莱蒙到“池塘之底”时正是一个冬天,厚厚的积雪、迷蒙的晨雾、冰冷的铁门、城堡一样的校舍,无一不让人感到压抑。影片以灰色为主调,较暗。随着克莱蒙与学生关系的缓和,他渐渐处于中心地位,光影也变得越来越明亮,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也在一片暖色之中。直到影片结束,树木苍翠,一片生机。在镜头运用上,开头两个航拍镜头巧妙地完成了从城市到乡村地点的转换;当孩子们的心灵在音乐的感召下慢慢复苏时,镜头多次仰拍他们在院里嬉戏,在天桥上放飞降落伞和纸飞机,蓝天、白云充斥着画面,蕴涵着希望和生机。另外对于主要人物的出场,影片也采取了不同的镜头语言:哈珊突然冲进镜头,给人以压迫之感;皮耶尔的出场则采用镜头慢慢推进的方式,让观众跟着镜头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而蒙丹的每次出场都是面向镜头横冲直撞,给人一种侵犯之感。这些都恰好与人物的性格相契合,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让人物更加丰满。《死亡诗社》在颜色的运用上也颇费心思,开头的黑色礼服,给人以威严、禁锢之感,随着思想的解放,他们的衣服颜色也有所变化,尤其是在棒球赛胜利的狂欢中,红色T恤尽显生命的激情。

“别小看心灵的力量!”一位法国制片人在看完《放牛班的春天》后如是说。这句话也适用于《死亡诗社》,前者带有法兰西式的温情,后者带有澳大利亚人的激情,两片虽相隔数年,但它们同样令我们感动。

[参考文献]

[1]许颖.《死亡诗社》及其导演彼得・威尔简介[J].当代电影,1994,(1).

[2]王庆福.2004年法国电影现象[J].电影新作,2005,(1).

[3]黑格尔.美学・(第3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332.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7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今天,我又打开了一部看过多次的老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乘着孩子们天籁一般声音的音乐翅膀,徜徉在克莱蒙·马修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诲海洋,仿佛沐浴着春日煦暖的阳光,思绪随着优美的旋律,穿越时空,飘落到法国郊外的那所学校——池塘底教养院,和那些曾经被生活抛弃的孩子们一起,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优秀的、经典的东西,总能那么执着地触碰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故事的开端是一场音乐会开幕前,著名的音乐家皮埃尔正在做上台表演前的小憩,一通来自巴黎的长途电话惊醒了他……

当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皮埃尔眼角滑下的泪珠以及他强忍的悲恸,我感受到了老音乐家的悲伤。但当他站到指挥席上,一个小细节又震撼了我:他强压下内心的伤痛,渐渐地沉浸到音乐中,嘴角轻轻上浮起来的微笑,让我感受到他对音乐的执着——音乐是如他生命一样的东西。

是什么给了他如此执着的力量?

是马修老师!

是才华横溢、博爱宽容、仁慈大度、天使般的马修老师。

马修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养院,第一次进课堂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阴晦绝望的孩子们的世界:被世界抛弃的孩子们经受着忽视、岐视、误解、冷漠,以及动辄得咎的处罚,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孩子们仿佛是警察与犯人。纯真可爱的孩子们被当成流氓、无赖、混蛋一样被管教,孩子们稚嫩的世界被推向了爱的边缘,绝望的深渊。

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马修老师,对这个世界充满敌对眼神的孩子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可是,马修老师来了,放牛班的春天来临了!

马修老师用他的博爱包容着孩子们,用他的智慧教导着孩子们:

㈠第一天,孩子们的淘气让马桑斯大叔受了伤,无情的哈沙校长用一惯的惩罚手段来处理这起事件:关禁闭,无休止的劳动改造。

了解了真相的马修老师选择了隐瞒,他向马桑斯大叔撒谎说乐赫克自愿到医院照顾他。善良的马桑斯大叔对孩子们给予他的伤害没有抱怨,却一直地表扬乐赫克,这既让乐赫克亲眼目睹着自己的行为给马桑斯大叔造成的伤害,又联想着因自己而受牵连在关禁闭劳动改造的小伙伴,另一方面又要装作无事般的承领着马桑斯大叔的表扬夸奖,这真是一次心灵的洗炼、煎熬啊!

马修老师撒的谎还有很多:

第一次进课堂,皮包被调皮的孩子们抛来抛去,但在校长的责问下,他选择了撒谎,庇护了孩子们。

皮埃尔因关禁闭,没能见到来探访的妈妈,他撒谎说皮埃尔去看牙医了,保全了孩子的自尊心,维护了孩子。

马修老师的撒谎不是软弱,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真心,他的博爱。

爱是会传染的,马修老师的博爱给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当马桑斯大叔回来的时候,孩子们雀跃着迎上去,孩子们开始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爱了。

㈡马修老师的教诲除了爱,还有很多的智慧

比如:组建合唱团时,不会唱歌的佩比诺被任命为合唱团团长助理,在练唱时,给马修老师递指挥棒,递乐谱……唱歌走调的郭邦被任命为当乐谱夹,每个孩子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再如:皮埃尔犯错后,马修老师的故意冷落,并且故意地对他置之不理,一个有着天籁般声音的孩子突然被取消了独唱的资格,这种冷落打击了孩子的自尊,重挫着他的骄傲。

但在教养院的女董事——伯爵夫人来视察时,马修老师又重新给了皮埃尔展示自己的机会。

那一刻——

“在皮埃尔专注的眼神里,我突然领略出许多东西,有着骄傲,被宽恕的喜悦和一种新的感受,他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马修老师在孩子们心理种下的爱发芽了,萌发了。

当马修老师被开除时,他播种的爱成熟了,收获了。

当马修老师在寂静的校园,落寞的一个人离开时,他这样想着:

“多么希望学生们能违规前来告别”

“可是没有任何动静,孩子们的谨慎在我看来是冷漠,还有皮埃尔,啊!算了……”

马修老师带着许许多多的遗憾,还有好多心愿未达成的遗憾,可以说有些伤心、失落地离开时,一张张如蝴蝶飞舞般的纸飞机从高墙上的窗口悠悠飞落,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努力地从窗口伸出来,挥舞着……

正如影片中的插曲——《夜晚的爱》中所唱道:

哦!夜晚

刚刚降临大地

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

簇拥着的影子如此温柔甜蜜

如此温柔

是你歌颂希望的音乐寄语

如此宏伟

你的神奇将一切化成了美梦奇迹

哦!夜晚

仍然笼罩在大地

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

簇拥着的影子如此温柔甜蜜

难道它不比梦想更加美丽

难道它不比希望更值得期冀

这不正是马修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播种的爱的萌发和收获吗?

马修老师并不刻意追求名利,他的所作所为只有他知道,但就象另一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所说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来”。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8

“放牛班的春天”译得很巧妙,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单是读着都让人不禁漾出笑容,我看完影片仍然会想,为什么不叫“放羊班的春天”,于是忍不住去查阅了一下资料。原来,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在台湾,“放牛班”的意思就是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 问题学生。

在这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里聚集了众多的问题学生,这里的孩子都是别的地方不接收的“恶魔”,违纪、抽烟、说谎、偷窃、伤人对他们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同时,这里还有一个冷酷无情的“铁血”校长,他施行“行动—反应”的铁律,一旦学生做出问题行为,教师必须立马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是条件反射式的强制禁止。这里更像一座监狱而非学校,但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失败的音乐家——马修学监的到来而改变。

马修其貌不扬,秃顶的脑袋让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创造了奇迹。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马修因势利导,他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终,他用音乐拯救了一群问题少年,用爱的教育让一群“恶魔”变成了“天使”。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部影片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而主角马修学监则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

“行动—反应”模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马修学监虽然最终被解雇,却换来了孩子们从内心对他的爱与尊重,让放牛班的每个孩子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蜕变。

马修学监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在于马修学监是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矫正而非行为的管束。

以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孩子皮埃尔为例,从“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问题少年到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的整个人生转变与马修学监有莫大的关联。他被强制送到这所特别的寄宿学校,而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感到更加不舒服,他调皮捣蛋,经常因违反规定而被罚做清洁、关禁闭,但是他却天生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对马修老师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这个少年。当皮埃尔误会马修与母亲在一起而闹别扭时,马修老师采取了故意漠视的态度,他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让他意识到合唱团并非缺他不可,而每个人也不能只在乎自己。女爵视察学校时,马修对站在一旁以为自己只能当旁观者的皮埃尔做出独唱的指挥手势,时机恰好地让这个孩子学会了宽恕和感恩。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的心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大基本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也是皮埃尔改变的最大原因—— 马修老师帮助他找到了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可以说,完全是马修老师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影片中“铁血”的哈森校长在某种意义上则代表了行为主义者的思维方式。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哈森校长的形象并没有看剧情梗概时那般令人恨之入骨,或者说,从本质上看,他也是爱学生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对。

当马修决定成立合唱团并去寻求校长同意时,哈森其实采取的是默许态度,他只不过无法相信这群问题学生能够具备合唱团的能力。所以当马修告诉他孩子们已经开始歌唱时,哈森尽管嘴上依然还在责骂马修先斩后奏、自作主张,但他已充满期待;在合唱团的歌声中,哈森站在校长办公室方正端庄的椅子上试飞纸飞机;被学生的足球砸中后,他竟然带领马修和数学老师加入了学生足球比赛……一切的改变都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任何一所体制化的学校而言,没有领导的支持或默许,教师想要进行任何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是寸步难行的,更何况马修的合唱团已经发展到了人尽皆知连女爵都慕名而来的地步。

因此,从影片中可以发现,在马修的合唱团实验中,哈森校长其实已经对自己“行动— 反应”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模式产生了动摇。事实告诉他行为主义这种把人等同于动物的方式是无效的,他开始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默默观看校园中的变化。

然而,校长的态度转变随着偷钱事件的到来而宣告结束,学校公款被盗,突然到来的灾难让他手足无措,他再次拿起“行动— 反应”的皮鞭。因为对行为主义者而言,惩罚是最快最有效的问题处理办法。他粗暴地对被怀疑者进行逼供,并把这名学生直接送进了监狱,结果,以暴制暴换来的只能是更强烈的反抗,影片最后这名学生回校报复把校舍付之一炬。

虽然马修学监最终被校长解聘,表面上看是行为主义战胜了人本主义,但是,影片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暗示了人本主义在深层意义上对行为主义的胜利。

该影片中,还体现了教育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哈森校长之所以会采用异常粗暴的方式,是因为他不相信这些学生,他不相信问题学生具备与一般学生一样的内在学习发展动机。因此,他认为只有采取异常的外部强制性措施,才能保证让这些学生变得正常。而马修老师则是怀揣着一颗平等、尊重之心,用真诚的爱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他相信这些学生,相信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和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只不过各有特色罢了,而老师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发现这些特色。

或许,皮革马利翁效应正好可以用来解释影片中人本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胜利。特别是在皮埃尔和纵火者两名孩子身上对比十分鲜明:一个被马修老师发现是千里马,是音乐天才,因而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另一个被校长坚持认为是偷钱贼,是惯犯,因而最后真的变成了纵火犯。教师的期待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是这么巨大而可怕,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时刻警醒的。

如果说,《死亡诗社》是一曲进步主义教育反抗传统教育的悲歌,饱含着悲壮之感和灰色基调,那么,《放牛班的春天》就如同它充满正能量的名字一样,借影片中合唱团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歌颂了人本主义教育对行为主义教育的伟大胜利。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的争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的争论,是自1657年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产生开始,便贯穿于整个教育理论史发展的两大主题。因此,这两部电影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上一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控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