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对联范文

时间:2023-09-21 16:07:33

顶真对联

顶真对联篇1

双方的合作在各地方运营商得到落地执行。而今,双方的合作又燃向近期最火热的领域:4K。

5月17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北京联合《宽带服务白皮书》和《4K智能机顶盒白皮书》,统一IPTV 4K智能机顶盒标准,宽带服务相关情况。中国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韦秀长、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李晓民出席此次会。

统一4K标准

目前,智能化和4K超高清成为业界主流,运营商也把视频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但业界对“IPTV 4K智能机顶盒”的概念并不统一。厂商有厂商自己的理解,运营商有运营商的规范,行业标准也不统一,存在不同终端的规范,包括4K解码能力、编码能力、网络接入能力缺少统一的“IPTV 4K智能机顶盒”终端规范。

此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4K智能机顶盒白皮书》,统一IPTV 4K智能机顶盒标准能让产业链降低终端的研发成本和维护成本,也能帮助产业链降低不同产品的备货风险,让终端的销售变得更简单。

此次双方共同的白皮书,倡导4K智能机顶盒支持全4K超高清视频。目前市场主流的4K智能机顶盒仅是将分辨率提升到4K,属于4K的初级阶段,而真正的4K视频技术革新远不止分辨率单一维度的提升,还包括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高像素精度、高质量音频等要素。

全4K智能机顶盒就是把视频帧率从每秒30帧(P30)提升到了每秒60帧(P60),图片明亮对比从SDR标准增强到了HDR标准,像素采样比从8bit提升到10bit,人眼色域从BT709提升到BT2020,做到支持真正的全4K。

智能机顶盒支持全4K将为用户带来更强对比度、更宽色彩范围、层次更丰富的超高清极致音视频体验。通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光宽带,采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4K智能机顶盒,将使用户感受全新的、革命性的变化。据介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将大力发展4K智能机顶盒产品。

五方面内容

《4K智能机顶盒白皮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基本硬件、音视频编解码、硬件接口、多种外设、电气性能。

在音视频编码方面,《4K智能机顶盒白皮书》提出对D1、720P、1080P分辨率的支持,以及相应的2M、4M、8M码流最大值规范,即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指标,也降低了对带宽资源的需求。

对于基本硬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CPU、GPU、RAM、FLASH等提出了一致的指标。4核1.5GHz的CPU处理能力保证了对多进程多应用的快速处理,4核以上的GPU可提供3D图形运算处理能力,以支持高体验的用户交互界面及流畅的3D游戏等多样化业务。1G RAM和8G FLASH大大提升了机顶盒的存储能力,为业务的实时响应和多应用的存储提供了条件。

宽带优势

4K的推进离不开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此次双方的《宽带服务白皮书》针对广大用户关心的“如何评价宽带服务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解析了宽带服务的原理和不同的速率概念;列举了宽带服务的评价指标,明确了主流宽带服务应达到的水准。双方《宽带服务白皮书》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双方的宽带服务质量要求,既有助于促进广大用户明白消费,进一步提升宽带服务体验,也有助于提升宽带服务质量的透明度,便于广大用户加强对宽带服务质量的监督。

此外,《宽带服务白皮书》强调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发展优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网内资源丰富,目前国内所有的知名网站主站均部署在双方网络之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骨干网络链路充沛,覆盖全国各省市,具有充裕的网络带宽资源,为提供宽带业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网间互联通畅,双方网络之间访问,不存在互联互通瓶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接入速率真实可信,根据宽带发展联盟的权威报告,双方的宽带用户接入速率符合度均达到工信部标准。

顶真对联篇2

关键词:连续梁;预应力;技术控制

沪宁城际铁路V标无锡西特大桥中心里程DK165+896.180,桥梁全长18886.03米,为沪宁城铁全线最长的桥梁。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下部结构采用实体墩台和空心墩,上部结构为32m双线简支箱梁493孔、24m双线简支箱梁36孔、2联(32+40+32)m连续梁、2联(40+56+40)m连续梁、4联(48+80+48)m连续梁、7联(32+48+32)m连续梁、1联(32+48+48+32)m连续梁。其中,189#~192#墩(起讫里程DK162+516.86~DK162+694.26),各为一联48+80+48m跨度的连续梁。每联连续梁全长为177.2m,连续箱梁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变高度截面,桥面板宽12.2m,箱梁采用斜腹板型式,截面中心箱梁梁体高度为3.83~6.23m,截面中心箱梁顶板厚42cm,底板厚45-80cm,腹板厚45-80cm,于支承处,箱梁顶、底、腹板局部加厚,全桥共设5处横隔梁。在无锡西特大桥连续梁的预应力施工中,着重对以下几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一、张拉机具的选择

施工前,要根据设计张拉力的大小选择千斤顶的吨位、行程以及与之配套的高压油泵和油表。由于施加到梁体上的预应力值的准确性对预应力梁的质量至关重要,张拉前,必须将张拉机具送有资格的检定单位进行校验,使用超过200次或半年后,必须重新校验。张拉机具由专职人员操作使用,本工程选择两台YC250B型千斤顶,其张拉力大于控制张拉力的1.5倍以上,满足施工要求。因此,M15—12、BM15—9均采用YCL250型千斤顶进行两端张拉;BM15—5采用YCQ-240型单孔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单根张拉;高强精轧粗钢筋锚具采用YGM,张拉采用YC60型千斤顶。工作油表采用1.5级,最大量程60Mpa,标准油表0.4级,最大量程为100Mpa。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检验和使用,千斤顶使用每200次以上或6个月以上应重新进行校对。

二、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检验时,要分组编号,对千斤顶的主动工作状态(施加压力)和被动工作状态(回油)进行检验,得出千斤顶实际压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相应对应关系,制成图表。实际使用时,同一组编号的设备应对应该编号的标定曲线,不同组编号不得混用。

张拉前应清除锚垫板上砼,检查锚垫板下是否有蜂窝和空洞及其他严重缺陷,并采取补强措施。张拉前向孔内压风,清除孔内杂物。

根据千斤顶校验曲线查出各级张拉吨位下油压表读数,供张拉时使用。

根据设计要求,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进行张拉。

三、张拉操作程序

预应力张拉顺序应严格按设计执行。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张拉,两端应保持对称张拉,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先腹板束,后顶板束,从外向内对称进行。横向预应力束采用单端张拉,纵桥向交错布置,横向预应力束弯曲半径R=400cm。三向预应力体系张拉顺序为:纵向-横向-竖向。

张拉程序为0—0.1FK—0.2FK—1.03FK(持荷2min)--锚固

其中:FK为设计张拉控制应力。

纵向预应力钢束钢绞线强度fpk=1860Mpa,Ep=1.95×105Mpa,锚下控制张拉应力为Ti:1240Mpa,Fi、Wi、Bi、Di:1300Mpa。

横向预应力钢束钢绞线强度fpk=1860Mpa,Ep=1.95×105Mpa,锚下控制张拉应力为1300Mpa。每节段最后一根横向预应力束待下节段砼浇注并且强度满足张拉强度要求后与下一节段横向预应力一起张拉。位于腹板上弯索顶板张拉槽口内横向索可采用两端张拉,其张拉端伸长量3.36cm。腹板上弯索张拉完后恢复槽口内钢筋、横向预应力管道并填筑张拉槽内混凝土后再张拉槽口内横向索。

腹板竖向预应力采用32mm预应力螺纹钢筋,钢筋标准强度fpk=830Mpa,Ep=2.0×105Mpa,张拉应力为705Mpa,每延米张拉伸长量为0.317cm,(0.1FK以后的张拉伸长量),预应力螺纹钢筋应采取反复张拉措施,确保锚固时锚具回缩量不大于1mm。

张拉过程中先张拉到0.1FK,然后开始张拉量测伸长值到0.2FK,最后张拉到要求的张拉控制应力持荷后锚固。

张拉时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误差不应超过-6%~+6%,如超出须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在张拉过程中,认真填写有关张拉记录。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过程中要严格按程序施工,均匀施加力。油泵操作人员给油和回油要慢,不得骤然间回油和给油。

四、张拉注意事项

1、千斤顶、油压表、油泵应互相配套。

2、千斤顶、锚圈与孔口中心线应位于同一轴线上。

3、所有需要校验的张拉机具不准超过校验期限,若机具在张拉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张拉作业。

4、油管不许踩踏攀扶,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5、千斤顶内有油压时,不得拆卸油管接口,防止高压油射出伤人。要保持安全阀的灵敏可靠。

6、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严禁站人,张拉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两侧面操作。

五、预应力粗钢筋的张拉

预应力粗钢筋张拉采用轧丝锚和与之配套的YC60型行斤顶进行。粗钢筋下料长度按设计图预应力钢筋材料表,并在下料时考虑增加挂篮轨道的锚固长度。张拉工作程序为:

检查孔道是否畅通将锚固端清理干净旋上锚具用连接器连接千斤顶张拉杆与竖向预应力钢筋安装工具锚按程序张拉到设计吨位检查各项张拉控制指标上紧轧丝锚卸载进行二次复拉旋下工具锚.

六、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选用设备为:真空泵、压浆泵、空压机、灰浆拌和机、自制贮浆桶。灰浆拌和时,水泥浆使用的水泥及标号与梁体所用水泥相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浆稠度为14—12s。

1、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压浆,压浆前将锚塞周围预应力筋间隙用水泥浆封锚,为尽快达到压浆程度,可在泥浆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水玻璃加快强度增长。

2、压浆前应用压力水冲洗孔道,最后用压缩空气排除孔内积水并吹干孔道。并对水泥浆搅拌机、压浆泵、真空泵以及各种管道接头进行检查,确认可以正常工作。

3、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水泥浆的配制。材料的投料顺序:水-外加剂-水泥,(更改投料顺序会导致水泥浆搅拌不匀或搅拌困难)。拌好的灰浆经筛子进行过滤后存放在储浆桶内,储浆桶设低速搅拌,并保持足够数量,以使每个孔道压浆能一次连续完成,灰浆拌和时必须使用机械拌和均匀,水泥浆自调制至压入孔道的间隙时间不得大于40分钟。

4、关闭所有通气孔,开启真空泵抽孔道内空气,至-0.08Mpa,(如果压力达不到-0.08Mpa,说明管道密闭性不好,应进行管道检查)。在真空泵压力表到-0.08Mpa时,开动压浆泵,压浆泵的压力表读数随浆体进入而逐渐减小;直至浆体进入真空泵透明管时,关闭吸真空阀门和真空泵,打开排浆阀门,将浆体引入特定容器,直至流出浆体的稠度符合要求。

5、按由低至高的顺序,依次打开孔道中间的排气管,直至流出稠度符合要求的浆体后关闭。

6、压浆泵继续加压至0.7Mpa,并持压2min后,如出现压力有少许降低,进行再次补压至0.7Mpa后关闭进浆阀。

7、同一孔道压浆作业应一次完成,不得中断,如遇机械事故,不能迅速修复,则应安装水管冲掉压入水泥浆,并将所有预留孔道输通,重新压浆。

七、结束语

顶真对联篇3

一、 过程管理的内涵及顶岗实习实行过程化管理的重要性

过程管理是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在企业管理当中的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覆盖了组织的所有活动,涉及组织的所有部门,并聚焦于关键/主要过程,它包括过程策划(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检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要有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是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的,旨在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重视顶岗实习,实行过程化管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夯实理论知识、形成整套实习经验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切实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企业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建立人才储备库以备长远可持续性发展。

二、 顶岗实习中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实习重要性。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当企业到学校招聘实习生时,学生们并不积极响应,很多单位的招聘计划完成不了。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把顶岗实习看作就业,对于来校的企业挑三拣四,考虑地域、薪酬、岗位等因素;二是,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必修的课程、是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缓冲,学生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对实习有抵触心理。

学校对实习安排仓促,缺乏对企业了解。第一,对部分招聘企业的资质、岗位数量和专业对口率不了解,是导致实习期间学生离岗离职的原因。第二,未和企业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未能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是造成顶岗实习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第三,未对学生做实习前的辅导,如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实操学习方法的掌握、安全防范意识的加强、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企业忽视实习意义,当学生为廉价劳动力。首先,企业往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顶岗实习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1],故在校企合作中的意识和积极性都不高,仅充当配角。其次,多数企业是在缺工时来校招聘,只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以缓解用工短缺之急,未考虑顶岗实习是企业发现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有效方式。

(二)实习期间监管不到位

1.学校缺乏监管,学生流动性大,存在安全隐患。第一,考核制度不完善,学生管理不到位。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远离学校且较分散,是学校监管的薄弱环节。尽管依据《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校内指导老师按月按周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学生,但是由于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2],这种监管实际上是缺位的。尤其是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只要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就很难与其联系,使学生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第二,指导方式有欠缺,学生状态难知晓。学校和指导教师参与度不够,通过电话、QQ和邮件这种“放风筝”式的沟通方式仅能获得学生在岗的信息,缺乏对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沟通以及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提供帮助,工作方式常常是形式大于内容。 这种“放羊式”管理的结果就是学生不能认真完成顶岗实习,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第三,与企业权责不明,相关保障未落实。学生去企业实习,既是员工又是学生,其权益应该受到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保障。但是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全问题意识淡薄,既未与企业就安全保障问题达成相关的协议,也未给学生购买实习保险,造成学生在企业遇到安全事故,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学生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2.企业缺乏责任心,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第一,目前多数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缓解用工难的问题,他们急需的是具有较强技能和实战经验,能够创造最大价值的员工 [2],而高职院校的“准毕业生”还是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实习生企业没有制定和形成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储备流程,而是把学生当成临时工,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和无工伤保险等都是造成学生离职率高的因素。

第二,尽管学校都与企业签订有校企合作协议,但具体责任条款是没有真正落实的,甚至有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只是利用其广告宣传效应,进行炒作,或打着校企合作的旗号获得扶持,而本身既不会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实训场地进行学生技能提升,也不会有太多的岗位需求。

(三)实习结束信息反馈整理不完善

顶岗实习结束后,是制订下一轮实习方案的最佳时期[3]。然而实际情况是:首先,学生交回的顶岗实习手册只是检查是否完成,指导老师未对手册内容进行审阅及信息的整理与总结。其次,实习结束也是学生回校办理离校手续期间,时间匆忙,没有组织开展顶岗实习交流会,未收集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问题和建议。再者,学校没有在实习结束后,组织开展系部之间的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总结经验为下一轮的实习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案。

三、 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若干对策

(一)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前期策划

1.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保证管理过程的规范化。首先,制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办法》以及《顶岗实习学生安全保障实施条例》等文件,以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的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性,实习任务完成的有效性。其次,制定顶岗实习的评价标准、内容,要求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及方向并自主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2.加强岗前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适应角色的转换。首先,离校 前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帮助学生明确学生实习内容、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是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的必修课;引导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和实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实习动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薪酬与工作付出的关系,尽快适应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其次,召开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会,做好实习前的交流与沟通工作。每个指导老师安排20-25名学生,在实习前开一到两次交流会,互相认识并填写顶岗实习登记表(本人电话、QQ和家长电话以及顶岗实习单位的名称、负责人和负责人电话等),学生领取顶岗实习手册并认真学习《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内容。指导老师要在交流会中与学生建立感情,取得信任,强调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

再次,岗前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顶岗实习阶段实际上是学生预就业阶段,学生既是实习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学生在实习阶段干得好留在企业转为正式员工的机会就更大,因此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期也是其作为企业新员工的试用期,对于学生来说要好好把握做好规划。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规划自我;帮助学生认识职业、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积极落实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以保障学生利益。首先,对于院系来说,要根据专业和行业特点,积极落实有资质、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当然这其中需要政府的积极主导、学院的积极落实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其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院必须主导完成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实习薪酬、住宿和工伤保险等,以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人生和财产安全的保障。

(二)落实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中期实施与监控

1.生产实践严抓共管,执行考核制度,做实“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校内指导老师每周和学生联系1次,和企业指导老师每月联系1次,并将每次联系内容记录和整理。其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按实习安排,将一周一记事、一月一小节认真记录在《学生顶岗实习手册》上,企业指导老师要认真检查并给与评语,校内指导老师可以与企业指导老师沟通并了解情况,还可以在下企业时再进行审查和考核。再次,校内与校外指导老师共为考核人,考核项目包括操作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团队精神、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方面。严格实习考核制度,就能使顶岗实习按时、保质完成,就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实习、学到真东西、打好就业基础。

2.手段多样,管理用心,负责到底,贴近学生。校内指导老师在顶岗实习管理期间,要做到“耳到、人到、心到”。首先,“耳到”——信息沟通常态化。指导老师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融入学生。通过电话、手机短信、E-mail、飞信和QQ等信息手段与学生始终保持零距离接触[4],保证管理工作开展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人到”——定期到学生身边去督促和落实顶岗实习的完成。面对面的沟通相较于远距离的交流最大的好处是,缩进与学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深入学生中帮助其转换角色、适应环境和完成实习任务;再次,“心到”——建立信任,负起责任。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期间,学校和指导老师不要为了管理而管理,将管理流于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正地用心与学生交流沟通。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他们是胆怯的、是紧张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是他们依靠,只有话语的交流是不够的,更多的是用心交流、用心帮助、用心关爱,让他们顺利地迈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3.加强与企业联系,搭建沟通平台,明确双方权责,做好跟踪管理。首先,建立与企业的定期沟通机制,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安排顶岗实习企业负责人,使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沟通常态化。一是,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与生活的近况,及时与单位负责人一起共商学生实习期间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的解决办法;二是,企业负责人也要管理学生按时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并对其表现给予评价和考核,以便实习结束后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其次,明确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企业与学校的权利及义务,并严格按责任条款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以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权益。

(三)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后期评价与改进

第一,信息反馈。一是,开展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收集整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收获、体会、意见和建议;二是,对学生交回的《学生顶岗实习手册》进行认真整理,包括学生在手册中记录实习的感悟、经验、困惑、困难等等,手册上的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的评语、意见等;三是,开展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的顶岗实习座谈会,收集整理老师们对顶岗实习体会、意见和建议。

第二,质量评价。一是,参考反馈的信息,评价此次顶岗实习。二是,指导老师依据《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总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按照评价表的指标逐项打分,并给出最终成绩。三是,学生按照教师顶岗实习评价表给指导老师打分。依据表格成绩,就能够理清此次顶岗实习质量是否达标或是优秀。

第三,整理归档。一是,关于教学方面的改进,在原来的简单的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加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二是,关于课程安排方面的改进,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比例安排更合理,重点突出、形式多样,使之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三是,关于专业设置方面,要与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适时开设新专业;四是,关于实习方面的改进,要丰富学生实习形式:可与生产性实习;寒暑假见习;毕业前顶岗实习。

四、 结语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心态和学习积极性,为此要不断总结、详细规划、严谨操作,更要重视过程管理,指导学生转换角色、适应 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岗位和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就业岗位和形式、学会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更好地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我目标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徐礼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7):113114.

[2] 邵 政.高职院校学生实习预就业阶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1(14):7274.

顶真对联篇4

【关键词】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87-02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顶岗实习是将学校学到的理论及实践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是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以社会为课堂的教学模式,丰富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促进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实施“2+1”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一般将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经在学校完成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及实训实践教学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到企业财会类岗位实习的条件。顶岗实习安排不仅能让学生提前一年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还有利于学生从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为今后的就业及继续教育调整方向。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与同届本科会计专业学生相比,顶岗实习使其能提前一年具备了相关实际工作经验,化弱势为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进行调研,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为真实了解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对某高职院校2009级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5份。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是自己从人才招聘市场或网上投简历找的,家人及朋友介绍的约占45.9%,仅有2.4%的学生的实习单位为学校推荐。在工资待遇方面,60.5%的会计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月工资在800元至1200元之间,约11.8%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没有工资收入。在顶岗实习期间,多数学生都能安心在最开始的单位实习1年,占68.2%,换过2至4个实习单位的学生的比例约为31.8%。

对于在顶岗实习期间和指导教师的联系情况,52.9%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和指导教师联系,约42.4%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和指导教师联系,63.5%的学生表示希望可以定期和指导教师联系。在和指导教师偶尔联系的学生中,指导教师从来没有给予专业指导的约占29.4%,偶尔给予专业指导的约占58.8%。顶岗实习中,最困扰学生的问题是操作技能欠缺,不能胜任工作,占70.6%;实习工作走过场,学不到什么东西,占48.2%;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占38.8%。

通过顶岗实习,43.5%的学生表示专业技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且69.4%的学生认识到会计账务处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会计做账及财务分析是其在顶岗实习中最欠缺的两项能力。针对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开设的课程,85.6%的学生表示应该增加实训实践课程,49.4%的学生表示应增加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

二、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缺乏合作。调查显示,仅有2.4%的学生的实习单位为学校推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由于财会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很多企业仅需要2至3个会计工作人员,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接收大量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外,也反映了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缺乏合作。这两种类型的公司相对其他企业而言,在同一时间能接收数量较多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工业、商品流通、服务等行业的企业账务处理,与在顶岗实习期只在一个实习单位工作相比,学生能掌握更多类型公司的账务处理,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指导教师和学生联系较少,没有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顶岗实习过程中,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其实习情况,但真正认真做到定期和学生联系,给予学生工作、社交、思想指导的教师比较少。学生在工作中碰到专业问题时,不能通过一个交流的平台得到教师的帮助。特别对于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较少有来自指导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较少获得进一步的就业指导及专业知识的再教育。

此外,部分指导教师是非专业教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碰到专业问题时,不能从指导教师那里获得帮助。一些院校由于专业班级人数多,而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在分配指导教师时,为了保证指导教师能和每个学生及时沟通,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对每个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的学生人数都有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往往会安排一些非专业教师甚至是行政人员来指导学生,学生与指导教师有时候甚至从来没有见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从这些指导教师那里获得专业指导和帮助。

(三)学校相关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顶岗实习期间,学院相关部门没有针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制定相关的检查制度,因此对指导教师是否到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以及和学生联系的情况无从了解。也没有做到和实习企业及时沟通、加强合作,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考察仅仅从学生写的实习报告中获得,不能从企业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而了解企业人才的素质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对策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加以解决。

(一)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合作,共建开放式、经营式实训基地。鉴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各高职院校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推荐的方法除加强与能接纳较多实习人员的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合作外,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与其深度融合,共建开放式、经营式实训基地。可以采取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提供技术人员及记账业务的方法,共同组建挂靠于企业的记账中心,吸收并指导部分学生完成顶岗实习。这种合作方式能大大提高学校为学生推荐顶岗实习单位的比例,有利于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监督,增强顶岗实习的效果。同时,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积极与企业沟通,能达成实习企业与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及劳动合同的相关协议,以便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权益。

(二)搭建顶岗实习交流指导平台,增强实习前及实习过程中的就业指导。针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联系少,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没有合理途径获得教师专业帮助的情况,可以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搭建一个有效的能供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当包括学院相关部门及系部领导、指导教师、学生。学生可以将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到群共享或空间里寻求教师的帮助。该交流平台每天应至少有一个指导教师“值班”,负责解决当天学生的提问,学院及系部领导应定期检查并询问“值班”教师解答学生提问的情况,对指导教师和学生沟通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常态化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

(三)加大经费投入,制度化指导教师到实习企业的巡回检查。学院相关部门应制定规章制度,对教师到实习企业巡回检查进行监督。首先,学院应掌握每个学生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并要求指导教师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与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与企业人员共同考评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在此过程中,应考虑指导教师的时间成本,给予其合理的指导经费,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相关制度的有效进行,增强顶岗实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增加专业实训课程,为学生顶岗实习提前做好准备,缓解其紧张情绪。财会类工作岗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最困扰学生的是操作技能欠缺,不能胜任工作,占70.6%。由于课时有限,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均是以工业企业为模板,没有涉及商品流通、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旅游等其他行业的业务操作,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对工业企业以外的业务流程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处理。对此,应相应增加各专业课程实训课时,并收集包括商品流通、旅游、建筑等各行业经济业务资料让学生进行实训。

顶岗实习是学生就业的前奏,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大部分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社会经验、做人、做事的态度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各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与企业、教师、家长、学生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增强顶岗实习效果,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新维.浅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社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现代商业,2011(8)

[2]梁建民.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2(1)

[3]陈丹.基于会计专业特点的高职顶岗实习教学改革思路[J].出国与就业,2011(4)

[4]刘方乐.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5(2)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新世纪教改立项项目(2012JGB339)

【作者简介】唐 锋(1981-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高职教育。

顶真对联篇5

关键词: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组织管理 考核

大力推行顶岗实习,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力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的重要任务。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专业对口单位进行上岗操作实习,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提高了学生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根据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文件精神,要在2010年初全国会计人员近1 000万的基础上,到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加40%,这是近几年会计专业稳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会计系2012届毕业生395人,2012级新生已达974人。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别是高职商科学院每届学生都在几百人的规模。由于会计专业的顶岗实多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一次仅能满足2至5名学生实习,进行集中实习比较困难,所以分散型实习是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分散型实习通常是由学校推荐到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或者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联系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一个班级的学生会分散在多座城市的多个用人单位实习,使顶岗实习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都相当的困难。

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必须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且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会计专业分散型实习实施情况看,三方在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分散型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学生方面

1.实习模式不适合学生。目前会计系的实习基地安排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接受20名实习生,可这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只适合优秀生,其本质还是针对于少数学生的实习模式。

2.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突出。由于许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会计专业不对口,或工作过于简单枯燥,如文员、收银员,觉得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而主动离职;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和企业的严格管理,不得不被动离职。

3.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望过高。大多数企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岗位都是辅助岗位,工作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学生到岗后往往会产生落差,出现中途离岗,收银、仓管这些岗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般也不接受。另外,工资和住宿等待遇方面往往也期望值过高。

(二)学校方面

1.“双师素质”和有经验的教师缺乏。由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中,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年轻化,很多教师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单位分散,不便于管理。由于学生实际人数和生源等因素,实习生分布在全省各市,有的还在外省,这对学生的追踪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难。加上校内指导教师人数相对较少,还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实习质量难以监控。

(三)企业方面

1.企业参与意识不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逐利思想使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多在中小企业实习,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辅导实习生力不从心,使实习效果参差不齐。

2.存在学校与企业脱节问题。分散实习是学生个人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校企缺乏必要的沟通,企业缺乏对学生的真正管理和监督。

三、创新和规范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统筹及规划这一教学环节时要严抓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时间段的实习任务安排、落实、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价。

(一)顶岗实习前

1. 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和实习岗前培训。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了解实习目的、任务等。进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守“讲信用、守诺言、诚实可信”的道德准则。挑选有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讲授实际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业务,如:新建企业的建账方法;老公司重新建账的方法;红字凭证的运用及营改增等新知识等。

2.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可聘请知名公司相关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实习、就业指明前景及奋斗方向。通过顶岗实习动员校内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的进一步讲解和实习前培训及讲座,使分散实习的学生不再孤单、困惑和迷茫。让学生不仅带着任务和目的,还带着自信去实习,增强实习的效果。

3.完善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与规定。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规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实习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总体安排》、《会计系顶岗实习流程图》、《会计系毕业生毕业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等制度和规定,针对分散型实习的学生制定了《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申请表》和《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要求分散型实习学生承诺在实习期间服从管理、不违反有关规定,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二)顶岗实习期间

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加强同分散型实习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实习期间,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每个指导教师都按实习小组建立QQ群,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飞信、QQ群等与每位实习生联系。实习小组QQ群为师生提供了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平台,包括学生提交实习周报、阶段性任务的布置、提交和反馈、疑难问题的交互讨论及解答等。既保证了指导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思想动态,又保证了信息及时送达和对分散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管理。

2. 加强实习过程工作的检查落实和督促。系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要定期检查校内指导教师工作进展情况,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做到每周至少与被指导的每位学生联系一次以上,每个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系一次;及时各种信息,协调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程跟踪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确保分散型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布置、落实到位、有序进行。

3.实行“双导师制”,明确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的责任。针对会计专业分散性实习特点,实习单位要保证为每个实习学生配有企业指导教师。其职责是: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好日常考核及实习鉴定,经常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到毕业生实习单位进行巡查和指导。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虽然是分散型的,但我们也要到相对集中的实习单位去实地巡查,在直接深入了解实习生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实习学生。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企业需求,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5.分解实习阶段,实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实习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过程考核机制,形成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阶段性考评体系。将整个实习过程分准备阶段(10分)、实习阶段(60分)和总结阶段(30分)分别考核,使学生从参加顶岗实习动员会开始就进入角色和考核。

(三)顶岗实习后期

1.建立校企双考核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考核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实习,从而不断提高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我们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双导师”的考核指标和重点加以区别,以达到全面考核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目的。

2. 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标准,重视过程考核。将考核评价分为6个组成部分:实习准备、信息填报与联络10%(这部分由实习小组学生组长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打分),实习周报15%,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40%,实习报告15%,实结1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10%;总评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考核不及格者,下一年重修合格后方准予毕业。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提交的实习成果主要有:实习周报、选题报告、实习报告(加盖公章)和实结。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生表现写评语、填考核登记表(加盖公章)。

3. 创新答辩方式。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的要求,毕业实习报告(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级的要进行答辩。我系毕业答辩采取网上答辩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灵活方便――教师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安排答辩时间,又经济实惠――不用组织大量教师参加答辩,也免去了学生往返学校的费用和住宿等问题。为了证实答辩的真实、可靠性,保证质量,我系特制定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并要求附网上答辩纪实。

4.表彰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按照院系的有关文件,每个班级按照人数的10%至15%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同学,分别授予了“就业精英”、“创业先锋”和“深造尖兵”的称号。同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专升本报告会,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大一和大二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会上对顶岗实习和毕业作业获得优秀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品。希望通过他们就业、创业和专升本经验的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指点迷津,明确未来目标,找准人生定位。

5.总结及存档。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按要求上交电子版的学生实习周报、纸质版及电子版实习报告(含初稿)、实结、获得优秀成绩的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确保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真实性。此后,由实习指导小组完成实习报告、总结等毕业作业的终审工作,退回指导不符合要求的毕业作业,完成毕业作业的所有资料的归档工作,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注:本文系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及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8)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Z]. 2010.

2.王亮.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研究[J].消费导刊,2012,(10).

3.吴从慧.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系统化管理[J].商业会计,2011,3(5).

作者简介:

顶真对联篇6

关键词: 高职 顶岗实习 动画专业

如今,学校已不再是人才培养的唯一场所,社会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努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升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顶岗实习构建了高职动画教育理论结合技能的双核心培养框架,丰富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做、思四维一体。另一方面,顶岗实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创新型高职人才的培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满足职业需求,适应工作环境,获得社会认可。

1.高职顶岗实习运作体系设计

1.1明确指导思想,做好前期动员。

良好的思想及心理准备是开展实习的必要基础,在高职2+1模式中,最后1年的实习开展前夕,学校及相关专业教师可事先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向每位家长发送“告家长书”,告知顶岗实习是教学设计的一大组成部分,打消顾虑,及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加深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首先,给学生传发“实习生联系表”,表内涵盖实习机构、住宿地点及联系方式等,要求学生真实详细填写,定期汇报,以便教师及时跟踪检查学生具体的实习情况。其次,对学生做好职业素养指导,树立公关意识,打造自我和学校的良好形象,尽量避免不良影响的产生。再次,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定期撰写实习报告、小结,作为实习成绩评价的依据。第四,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所在实习机构的规章制度,且注意自身权利的维护。

1.2认真做好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单位。

在将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送往实习岗位之前,学校、教师、学生必须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动画公司、企业、机构、工作室情况进行了解和洽谈,确定顶岗实习单位范围。并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单位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规格,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看是否存在互补和提升关系,否则实习再久也是误人子弟[1]。(2)考虑实习单位对动画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如有必要,可适当调整课程设置。(3)考察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水平,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4)考察实习企业能够接受的学生数量,相关岗位的具体专业方向,保证特色分配,避免放羊式管理。

1.3加强顶岗实习过程指导,“三师”共同促进。

积极推进“三导师”建设。(1)“专业导师”应由动画专业教师构成,需周期性深入学生所在的实习机构进行实习指导,收集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难题、疑问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消解,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岗位业务钻研的能力;定期开设校外动画专业授课,努力开发网络课程,运用网络进行远程辅导,避免顶岗实习与教学之间的时间冲突。(2)“职业导师”可由专业辅导员组成,对动画学生实习期的日常生活状态进行跟进,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出现的思想、心理上的消极因素,并做好党建与职业指导。(3)“企业导师”应由企业、公司等实习单位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构成。一方面,以师带徒,解决顶岗实习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安排好学生在企生活,定期与学校和教师沟通。此外,学校需加强和完善顶岗实习生的校外管理,应制定校外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规范,定期与入企指导老师电话、短信沟通及网络交流,做到动态、全方位地了解实习情况。

1.4认真实施学校外教学,明确不同阶段之重点。

顶岗实习不仅是高职动画教育课堂的重点,而且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顶岗实习期是动画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将课堂由校内搬进了企业。首先,在具体的顶岗实习教学中,应根据校内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学生认知规律及现场教学特点,将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内容从动画专业体系中抽离出来,校内专业老师联合企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活学活用,理论结合实践,既满足企业需求又提升学生水平。其次,突出顶岗实习不同阶段工作重点的划分,有层次地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顶岗实习时间有一年之久,一般情况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顶岗实习的前6个月,在这半年时间里学生应尽快适应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适应顶岗实习生活。第二阶段是顶岗实习的第7到第9个月,在前半年的实习中,基本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夯实,因此,该阶段应加强新知识的教育,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可进行相关岗位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第三阶段为顶岗实习的最后三个月,主要重点为学生整理顶岗实习经验心得,教师做好就业指导,为学生的精准就业提供支持。

1.5建立实习档案,考核活学活用顶岗实习情况。

实习档案可涵盖学生实习岗位说明、代表作品、工作实景记录、实习日记、实习培训、实习期考核等相关资料[2]。完成此档案虽有一些难度,却是有效的顶岗实习监管手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与实习企业的有机配合。企业考查学生实习的有效参与程度,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出勤到岗情况;教师考查学生定期提交的实习日记,及时了解实习内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并批阅回复。只有建立科学的实习档案,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高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探讨

2.1顶岗实习的思想保障。

顶岗实习涉及学校、实习单位、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既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更是一项集体活动,需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有机互动,深化顶岗实习创新理念,实现多方支持。第一,实习单位应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对企业、公司永葆生机、创新发展具有的战略意义,从思想上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而不是敷衍了事,使顶岗实习沦为纸上谈兵。第二,地方政府部门应给予高职顶岗实习以高度重视,并努力营造良好的顶岗实习舆论环境,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关动画企业及政府机构应加强动画行业发展认知,为动画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学生打开思路,拓展视野,敢于理论与技术的碰撞与创新,为地方动画产业发展提供活力。

2.2顶岗实习组织保障。

对于任何活动和计划的开展,没有组织保障就没有效率可言,没有组织保障效果必然不佳。顶岗实习也一样,需要由可靠、科学的组织保障与支持。从机构构成来看,有效的顶岗实习组织应涵盖高职学校的组织机构、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及二者的联合合作机构。对于高职动画专业来讲,其实习组织保障应包括:(1)学院动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带头,相关行政部门和动画专业教师构成,对动画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管理。(2)相关动画实习单位也有必要建立与高职动画专业合作办学的组织机构,由实习单位管理层牵头,实习单位内相关人事管理部门参与,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协调。(3)学校与实习单位达成顶岗实习认知,优化资源配置,对顶岗实习中的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磋商。

2.3顶岗实习条件保障。

高职顶岗实习如长期处于分散状态,既不利于统一管理,又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不利于最优实践效果的取得。因此,在动画专业的顶岗实习中,高职学校应从长远战略角度出发,寻求社会各动画制作企业相关资源的合作,联合打造动画实习基地,让动画专业教师和社会相关专业人员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现动画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学校、企业、社会的三元互动。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组建和强化“三导师”队伍,设立顶岗实习专职干事,加强动画专业实习的就业指导。

2.4顶岗实习机制保障。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没有高效的人才。因此在动画专业的顶岗实习中,应加强应用电话监督、网络监督、实地监督等巡查方式[3]。其中,为了保障巡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电话监督频率不宜过高,可设为每月一次,网络交流则可随机进行。此外,对于地点相对集中的顶岗实习地点,专业指导教师可经常巡查,与顶岗实习单位的领导、同事及学生本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明确记录,对巡查中发现的相应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处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应得到法律和保障。(1)应与实习单位签订相关人才培养协议,对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数量及期限、双方权利和义务及违约处理方式等情况进行明确规定。(2)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其内容应明确体现双方的意愿,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有效的法律机制保障,才能消除学生及家长的顾虑。

3.结语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在新的时代环境中,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市场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顶岗实习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形式,使学生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为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然而,高职顶岗实习涉及多方面因素,各相关因子之间的密切联系,要达到良好的顶岗实习效果,就必须加强过程设计。本文以动漫专业为例,从明确指导思想,做好前期动员;认真做好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单位;加强顶岗实习过程指导,“三师”共同促进;认真实施学校外教学,明确不同阶段之重点;建立实习档案,落实顶岗实习情况等几大方面对顶岗实习运作体系进行设计。从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条件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对顶岗实习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的高职顶岗实习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蔡伯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平台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4(4):3-5.

[2]李婷.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5):28-29.

顶真对联篇7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高专 学生党建工作 问题 加强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处于学生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而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责任,壮大学生党员队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后续培养,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责任感,探索高职高专学生党建新途径,成为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者的紧迫任务。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阐析了学生党建面临的问题与研究对策。

一、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1.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学生党建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被考察对象人数远远超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人数,考察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人数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成效的标准,大力发展学生党员,但由于正式党员的有限,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现象。这些现象无疑使学生党员的质量打了折扣。

2.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不和谐

目前,在学生支部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学习小组等等,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一些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3.毕业班学生流动党员顶岗实习期间的培养不和谐

由于高职学生三年制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第三年成为建党对象、预备党员,刚刚发展的学生党员很快就要去单位参加实习或毕业了,导致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当中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不利于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环节上工作的落实,以致于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流动党员由于数量较多,流动性、分散性大而不能进行连贯、集中管理。同在校党员相比,存在着组织实施难、全员覆盖难、集中学习难、党费难收缴,去向难把握、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一系列问题。[1]

二、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1.针对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

我院党总支创新实践调整党支部,按照合理布局、整合力量、突出均衡、推进工作的原则,以教学部为主要的划分单位,将各教学部的教工党员和教学部按专业归口管理的班级内的学生党员联合建立综合支部,以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工党员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的积极性。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培养与考察的关系,真正把品学兼优、政治思想成熟的青年学生吸收入党,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特别是在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团内推优、确定发展对象等环节上,始终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教育”的原则,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入校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严格对申请入党学生的考察;经常性地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个别谈话;严格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制度;加强现有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积极慎重地做好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针对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不和谐

我院党总支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活动。加强党总支和党支部的班子、阵地、活动、制度和保障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组织功能,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评议、监督制度;开展“老少共建党支部”、“今天我生日”、入党介绍人跟踪教育、精心组织最佳党日活动等,推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建立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做到“三进”、“三强化”:“三进”是教师党员进课堂、进宿舍、进企业;“三强化”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风建设、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后续党建教育工作向网络的延伸。要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必须利用学生党建网站或主页,在网上开展内容充实、直观、富有感染力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网上新闻信息渠道,使学生党员以最快速度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建立网上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定期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世界政党动态等,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关注理论热点,还可将党建理论知识和创新成果放在网上供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网络的发展给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良好的契机,要积极探索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如建立网上学生党员信箱,以解答学生党员面临的困惑。要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提升支部工作的实效性、规范性,提高院系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3.针对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培养不和谐。

我院党支部近期推行了试探性的新举措。一是顶岗实习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及时将顶岗实习流动党员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以及组织关系的管理等有关情况进行认真登记备案。二是顶岗实习流动党员联络制度。针对集中就业基地成立临时党小组,满足人数要求的成立临时党支部。总支指定一些责任心强的教师党员,每人负责联系3~5名顶岗实习流动党员,通过联络员将党支部活动等有关事宜及时传达给顶岗实习流动党员,同时由联络员将顶岗实习流动党员的思想、学习、实习和有关情况按期反映给系部党支部,以便更好地掌握情况,及时制定对策。三是定期汇报制度。顶岗实习流动党员每季度或半年向院党支部汇报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学习,以及工作等情况,支部对其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同时要求顶岗实习流动党员要积极主动与所在实习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四是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在院网站上开辟顶岗实习流动党员学习、交流窗口,由支部委员定期和顶岗实习流动党员进行网络交流、谈心和指导,及时掌握顶岗实习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通过关心每一个顶岗实习流动党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增强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他们“离校不离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永葆先进性。

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更需结合职业这一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求实、求真、求细、求精、求新,求优,突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更加努力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徐莹.新时期高职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时代教育,2010,(1):135.

顶真对联篇8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文章结合文秘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顶岗实习基地规模、提升顶岗实习基地质量、挖掘顶岗实习基地功能、加强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健全顶岗实习基地管理体系和推进顶岗――就业一体化基地建设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文秘;顶岗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指出:“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为贯彻这一指导方针,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学生顶岗实习的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整体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高职文秘专业为例,针对秘书职业岗位的特点,根据秘书职业工作性质的要求,探索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

一、高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秘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现代秘书素养,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文书写作与处理能力,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设备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文秘专业不像理工科专业有很多个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习,动手机会相对较少。文秘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理论教学,实践经验相对欠缺。文秘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后进行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高职文秘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文的文员,从事文秘、档案等相关工作,学生必须具备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顶岗实习可以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今后从事工作的氛围,学会融入环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工作实践,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对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奠定基础。

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在文秘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有的企业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合的岗位进行实习,但一般都不愿让实习学生了解核心内容与行业机密,不让实习学生进入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关键岗位进行顶岗操作。如文秘专业实习学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秘书工作,不能出席会议,不能接触文件,不能参与具体事务的办理,如此顶岗实习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致使他们毕业后很难实现零距离上岗。而有的企业则只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只提供一些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岗位技术含量不高、甚至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岗位层次过低,实习只是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学到真正需要的专业技能,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顶岗实习基地不够稳固。现在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与实习单位缺乏经常性联系,其合作关系较肤浅、不稳定。一般仅限于企业提供岗位,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学生走走过场,企业和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都存在短期行为,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导致学生很难从顶岗实习中得到很好的历练。由于合作松散,则使双方渐行渐远,实习基地很不稳固。

3.顶岗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文秘专业虽然建立了一些顶岗实习基地,但由于受到路途偏远、学生人数众多、基地作业场所等方面的限制及企业用人时间与学校教学时间矛盾等影响,顶岗实习基地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造成基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4.顶岗实习无法整建制进行。文秘岗位总数统计量较大,类别涉及范围较广,但个数单位内岗位数较少,总体呈现出“类广位多量少”的状态。这使得个数单位文秘岗位一次性很难容纳几十人,要能容纳几十人的单位,就不能满足专业对口。因此,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只能采取分批、分散实习的方式,很难实行整建制顶岗实习,从而影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给校外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诸多不便,总体实习效果不理想。

5.顶岗实习基地管理松散。主要体现在学校把学生交给了顶岗实习单位就万事大吉,认为应该由实习单位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的根本不把顶岗实习看作教学的一部分,甚至一些顶岗实习地点没有带队教师,或者是带队教师不能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只是一般看管,只要不出什么差错就行;而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以追求利益为原则,不把学生看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干,不能胜任就走人。这使学生根本无法进行顶岗实习,有的中途就不辞而别,有的迫于学校压力勉强坚持到最后,有的嫌顶岗实习工资待遇太低,干脆跳槽,待到顶岗实习结束,学生所剩寥寥无几,使顶岗实习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

三、高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1.扩大顶岗实习基地规模。由于文秘岗位个数单位需求量偏小,仅靠少量几个实习单位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顶岗实习问题。要想更多地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就必须拥有数量可观的顶岗实习基地单位。因此,学校要动员各种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广泛的顶岗实习“根据地”。如系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让系部教师人人关心顶岗实习,人人参与顶岗实习,发动教师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联系企业推荐学生等,为更多的文秘学生提供足够的顶岗实习空间和舞台。

2.提升顶岗实习基地质量。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高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基地要强调质量的提升。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每年甄选顶岗实习基地,尽可能选择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淘汰不合适接洽基地,有意识留住优质基地;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基地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到文秘专业特点、岗位对口、实习深入、锻炼到位等因素,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既要符合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3.挖掘顶岗实习基地功能。高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基地,除了着眼于解决高职文秘毕业生的顶岗实习问题外,还可挖掘出其他许多特殊而重要的潜能。实际上,只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产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就能使顶岗实习基地大放异彩。比如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熟悉具体工作岗位,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的情况,我们可以同时把顶岗实习基地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或教师的挂职锻炼基地;还可以通过举办“企业文化节”等活动平台,把顶岗实习基地作为学生企业文化的熏染基地;另外还可以把它作为新课题的研发基地;爱心助学基地;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反馈基地等,从而提高顶岗实习基地的利用率。

4.加强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院系与基地单位联系的紧密程度、基地单位用人的重视程度以及彼此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高职文秘专业应与基地单位应坚持互补性、紧密性原则,保持联系的常态化。双方要勤于交流,长于接触,善于沟通,共同就人才的适用性、培养目标以及教改课题等提出规划,会商方案,协同作战,实现短距离、零距离的接触与合作。比如,一方面院系请企业管理者走进校园,了解文秘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参与制订教育教学规程,举办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讲座,共同研究教改适用方案,使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当事人;另一方面,院系主动登门,不是临时造访,而是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所遇难题和企业发展远景,推介办学特色及其人才,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建立、巩固和扩大顶岗实习基地的合作模式。

5.健全顶岗实习基地管理体系。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院、系领导两级工作机构和制度,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强化顶岗实习管理;院系与企业要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保证企业和学生的权益和义务,规范顶岗实习生实习工作;学生离校前,院系要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管理协议书》,明确规定学生实习期间不得随意更换工作,遵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而且对于企业支付给学生的报酬也在协议书上明确规定;学校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投入经费,配备人力,保证每个实习基地都有企业指导教师,保证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是进行全程管理,其中对集中人数多的实习基地,配备一名教师,学校发放课时津贴和补助,对人数较分散的实习基地,采用不定期回访制度,保障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6.推进顶岗――就业一体化基地建设。顶岗――就业一体化基地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能够供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以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为企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具有顶岗和就业双重功能的基地。对于学生而言,顶岗――就业基地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用于实践,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职业氛围,深入了解和体验相应职业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解决就业时面临缺乏社会经验的难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接纳学生实习,企业可以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对在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处事态度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在其自愿的前提下,毕业后接纳为正式员工,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引进上的失败,避免企业的损失。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达到企业员工标准,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录用,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确保了出口畅通。因此,推进顶岗――就业基地建设,既为企业量身定做适用性人才,又为毕业生解决了寻求职业岗位的后顾之忧,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共赢的利好方式。

总之,高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必须坚持兼顾规模、质量和效能的原则,把内涵发展与规模扩张紧密结合起来,既重视保持高职文秘顶岗实习基地的一定数量,又注重实效,注重内在质量,给高职文秘毕业生提供较为合适的顶岗实习岗位,使其在顶岗实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并获得一定的发展机会。同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顶岗实习落到实处,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顶岗――就业基地建设,切实解决学校、企业、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彭汉庆.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教学化的若干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2] 张爱梅.高职文秘专业顶岗实习问题与对策探微[J].新

课程研究,2010,(10)(中旬).

[3] 马斌.简论高职就业基地拓展的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7,(8).

[4] 席敦芹.以高职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J].

山东纺织经济,2010,(9).

[5] 卢芳.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校内顶岗实习之我见――以校综

上一篇:开学感言范文 下一篇:高三毕业感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