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劳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1 15:30:26

大一劳动总结

大一劳动总结篇1

关键词:人口红利 就业弹性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人口预测结果显示,全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巨大,仍处于劳动力供给丰富,劳动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时期,就业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

1.劳动力供给的现状及特征

劳动年龄人口一般指处于15-64周岁的人口[1]。2000年以来,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在规模、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城乡构成等方面显示以下特征:

1.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所占比重达到历史最高。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总人口为7185.42万人,劳动年龄人口5899.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82.10%。与2000年河北省第五次普查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增加877.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6.78%。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快于总人口。河北省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82-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3%、1.69%和1.62%,增速趋缓。但与同期总人口1.79%、0.88%和0.75% 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比总人口年均增长分别快0.44%、0.81%和0.87%,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明显快于同期总人口增长。这一状况使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1.2劳动年龄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化

2000年,河北省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十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591.97万,占总人口8.24%;60岁及以上的人口934.22万,占总人口13.00%。16-34岁青年劳动力2286.52万,占劳动年龄人口38.75%,35-49岁中壮年劳动力1718.53万,占29.14%, 60岁及以上劳动力934.22万,占15.83%。与2000年相比,青年组、中壮年组所占比重分别下降4.12%和2.20%,老龄组上升2.19%。

1.3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2010年,河北省74.82%劳动年龄人口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初中受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达50.90%,其次是小学21.72%,高中15.04%,大专、大学及以上比例之和不足一成,分别为5.64%和3.24%。与2000年相比,拥有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中高学历人口比重上升,分别上升5.06%、0.98%、3.17%和2.13%;小学及未上过学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分别下降4.69%和6.65%。

1.4城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3.94%,比2000年提高17.61%,城镇劳动年龄人口达2638.72万,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44.73%,与2000年相比,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增加1241.02万,所占比重提高16.98%。

2.未来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特征预测

2.1劳动年龄人口供给总量矛盾有所减缓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慢于总人口增长。2020年,河北省总人口将达到7631.45万,比2010年增加446.03万,年均增长0.6%,劳动年龄人口达6101.78万,比2010年增加206.24万,增长0.3%,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比总人口增长慢0.3%。与2001年-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比总人口增长快0.87%的趋势相反。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9.96%,比2010年所占比重下降2.09%。与2001年-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6.78%趋势相反。

2.2当年新成长的劳动力大幅减少

2011-2020年,河北省当年新成长(当年年满16周岁)劳动力人口数61万-86万,十年共新成长劳动力715.61万,比2001-2010年少495.51万,平均每年少49.55万。

2.3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继续提高

按照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巩固率达到9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37%以上,预计未来十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将继续得到提高。

3.未来十年劳动力需求变化特征预测

3.1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潜力巨大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6.35:49.86:33.79转变为2010年的12.57:52.50:34.9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78%,第二产业提高2.64%,第三产业提高1.14%。2010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2.27%,但就业人员却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7.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1150.08万人,所占比重为29.8%,比2000年净增329.48万人,所占比重上升5.6%。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速度比产值比重快4.5%,表明我省未来十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吸纳的劳动力最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3.2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继续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分解下达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制定了“狠抓三个落实,突出三个群体,力求三个突破”的一系列保障办法。

3.3影响就业的不确定性较多,就业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速趋缓,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治理大气污染等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生产萎缩必然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4.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4.1保持经济增长,为扩大就业提供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根本所在,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有效促进就业的必要前提[3]。只有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才能为扩大就业提供强大的动力。

4.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更多的就业空间

就业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产业结构[4]。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等吸纳劳动力更多的第三产业,可增加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

4.3积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

随着全省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社会抚养负担持续上升,部分行业劳动力及人才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将更加突出[5]。鉴于未来我省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就业岗位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最为行之有效的应对的方法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努力培育具有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使我省的就业结构相匹配,达到均衡。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等.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

[2] 彭松建.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

[3] 王金营.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0(1).

[4] 王卉,李秋红.基于劳动参与率变化视角下的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6).

大一劳动总结篇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5.062

The Effect Analysis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Based on Data of Sichuan Province

LIU Hou-ping,DENG Xia

(Commercial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Using Shift-share method, variable factors of total labor productivity wer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otal labor transfer, the effect of each industry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effect of labor transfer in each period and each urban agglomeration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bor transfer effect of first industry is less than zero, showing transfer out effect; the labor transfer effect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s greater than zero, meaning transfer into effect; the labor transfer effect of Long-term is less than that of short-term,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covariant factors. Therefore, continuing to push forward the rural labor transfer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industries ca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it also can be helpful to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labor productivity; transfer effect; economic growth; Sichuan province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或向非农产业转移,这说明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将农业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可以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路径[1]。由于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造成的城乡工资差别,在经济人理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业剩余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产业,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人力资本的提高[2],农业劳动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将与城市产业相接近,出现刘易斯转折点并最终实现一元经济[3]。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风险、社会资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个人决策[4-5]。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6],当发达地区资本边际收益逐步下降直至低于落后地区水平时,劳动力及资本将获得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的激励,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趋于收敛[7]。劳动力从效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效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所带来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国内学者潘文卿[8]通过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微分分解,分析得出“七五”期间劳动生产率增长中有17.8%来自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刘秀梅等[9]通过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来估计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进而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张广婷等[10]运用钱纳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中国1997 ― 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16.33%。

综上所述,国内外现有研究主要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于城乡两部门和总体经济增长的分析,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却十分欠缺。

本文主要通过指数分解法将劳动生产率按三次产业分解来计算劳动力转移效应,并以此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与现有的研究相比,本文主要使用Shift-share方法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原因进行分解,将劳动生产率变动原因归纳为3个因素,同时对三次产业计算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具体分析了四川省历年和四川省各地市州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进而揭示四川省劳动力转移效应的发展趋势和四川省各地区之间劳动力转移效应的差距。

1 模型的构建和数据来源

1.1 劳动力转移效应模型的构建

本文使用Shift-share方法,将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变动分解为三部分,即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各部门的就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结构共同变动引起的综合变化。

假设g表示劳动生产率,e表示部门就业人员占总人员的比重,Y表示GDP水平,L表示劳动力投入即就业人员,i=1表示第一产业,i=2表示第二产业,i=3表示第三产业, 0表示基期,t表示报告期。

令mY、mL、mg分别表示GDP增长率、就业人员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

mY=■;mL=■;mg=■

由此可以得到基期和报告期的总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g0=■=■(■?■)=■gi0ei0(1)

gt=■=■(■?■)=■giteit(2)

则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总劳动生产率的变动量就为:

Δg=gt-g0=■giteit-■gi0ei0=■[(git-gi0)?ei0]+■[(eit-ei0)?gi0]+■(git-gi0)?(eit-ei0)(3)

对(3)式两边同时除以g0可得到总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率

g′=■+■+■(4)

式(4)右边第二项代表各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变动对总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令其为K(e)i,式(4)右边第三项代表各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变动对总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令其为K(g*e)i,则:

K(e)i=■gi0 (5)

K(g*e)i=■ (6)

K(e)i代表的是各个部门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劳动力从低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时所引起的就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动效应,即本文所讲的劳动力转移效应;K(g*e)i表示的是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结构同时变化所带来的使总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效应。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四川省统计年鉴。产出指标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并使用GDP平减指数对其进行缩减;投入指标用各地区的从业人员年末数量来表示。

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2.1 四川省1990-2012年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带来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减少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因就业人员减少而有小幅提高,同时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向高劳动生产率产业的流动,必然会带来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各产业的就业人员情况和GDP发展的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动。总就业人员的数量从1990年的4 265.2万人增加到了2012年的4 798.3万人,增加了533.1万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1990年的72∶14∶14变为2012年的42∶26∶32,表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大幅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增加;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总GDP水平(按照1990年的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从1990年的890.95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9 886.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从36∶35∶29变为9∶61∶30,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的GDP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略有上升,表明农业在GDP中的贡献大幅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四川省的劳动生产率在22年间增长迅速,总劳动生产率从1990年的2 088.88元/人增长到了2012年的21 657.38元/人,增长了9.3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1.22%。分行业来看,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从1990年的1 033.84元/人增加到2012年的4 577.53元/人,增长了3.43倍,年均增长6.99%;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5 408.25元/人增长到51 342.62元/人,增长了8.49倍,年均增长10.77%;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4 442.87元/人增长到2012年的20 007.83元/人,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7.08%。在此期间,就业人员比重第一产业从73%下降到42%,年均下降2.42%;第二产业从14%上升到26%,年均增长2.85%;第三产业从14%增加到32%,年均增长3.83%。

由图1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在拉大,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虽然都持续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不同,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最小,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最大,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和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居中。总劳动生产率在2010年之前一直小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在2010年达到相同水平之后,有背离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而迅速增长的趋势。从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来看,199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5.23倍,而2012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1.22倍,同时,199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三产业的1.22倍变化为2012年的2.57倍,表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2.2 1991 ― 2012年四川省分时期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

运用GDP平减指数将四川省的GDP调整为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根据前述模型(式4、式5),计算出了1991 ― 2012年间按各五年计划划分的时期的各项增长率和各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表2)。

根据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GDP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呈同方向变动。1991 ― 2012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总计增加了10.66倍,总劳动生产率总计提高了9.37倍。分时期来看,“八五”到“九五”规划期间GDP的增长率从71.25%下降到55.08%,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从58.13%下降到53.77%,而“九五”以后GDP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到“十一五”规划期间GDP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均达到90%以上。由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存在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低劳动生产率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逐渐下降,高劳动生产率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逐渐上升,因此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2)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增长率与总劳动力转移效应呈同方向变动。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增长率在“八五”规划期间最大,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后,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大批量农民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产生最大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增的向外转移的劳动力逐渐减小,由此也带来了劳动力转移效应在“九五”、“十五”规划期间减小;到了“十一五”规划期国家开始推进城镇化建设,由此又带来了新一轮的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增加。

3)各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2中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均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低的第一产业转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此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第一产业产生劳动力转出效应,而对于第二、第三产业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转入效应;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均为正数,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后,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4)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总体来看,各时期的总劳动力转移效应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为逐期递减,“八五”期间的劳动力转移效应最大,达到了25.46%,“十五”期间的劳动力转移效应最小,只有9.01%。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出效应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小,从“八五”期间的7.06%减小到了“十一五”期间的1.71%,到2011-2012年劳动力转移效应只有8.86%;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波动减少,从“八五”期间的12.23%减少到了2011-2012年的6.01%;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表现为快速减小,从“八五”期间的20.38%减少到“十一五”期间的3.48%。但是不管在哪个时期,劳动力转移对四川省的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3 2001-2012年四川省各地市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

2.3.1 2001-2012年四川各地市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 用GDP平减指数将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调整为以2001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根据前述模型(式4、式5)计算出四川省各地市州2001-2012年期间内的各项增长率,以及各地市州各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表3)。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地市州经济增长率、就业人员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2001 ― 2012年之间各地市州的经济发展均比较迅速,除了阿坝州以外的其他地区的GDP增长率水平大体相当,各地区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阿坝州发展最为缓慢,2012年的GDP相对于2001年只增长了2倍。而在就业人员数量方面,各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成都、自贡、攀枝花、雅安、甘孜州和凉山州地区的就业人员增长率比较大,均超过了20%,主要是因为成都、攀枝花、自贡等地的二三产业发展较好,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持经济的发展,而甘孜州和凉山州等地的旅游业发展比较好,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到当地就业;而南充、泸州、德阳、内江和资阳等地的就业人员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南充等地存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方面,主要表现为南充、资阳、内江等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的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高,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可以提高本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2)不同的地区之间总劳动力转移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凉山州的总劳动力转移效应最大,达到了28.48%,主要是因为凉山州的就业人员增长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动幅度最大,同时经济增长也较快;成都、自贡、绵阳、泸州、内江、眉山、宜宾、雅安、阿坝州和甘孜州等地的总劳动力转移效应均比较高,达到了10%以上;其他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则较小。

3)各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在各地市州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第一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均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各地市州的劳动力转移都体现的是农村劳动力转出效应。攀枝花地区农村劳动力转出效应最小,说明攀枝花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最小;广元、雅安、阿坝和凉山州4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出效应最大,均超过了3%,说明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最大;其他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出效应介于1%~3%之间,劳动力转移对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水平也居中。

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部分为正数,说明大部分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表现为转入效应。仅有攀枝花市的第二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为负数,体现为劳动力转出效应,说明攀枝花地区第二产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对攀枝花地区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抑制作用。广安市的第二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比较低,表明劳动力向广安市第二产业的转移不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宜宾市和凉山州的第二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很高,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能够更加显著地促进当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他地区的第二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居中,说明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也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在各地市州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自贡、达州和巴中三地的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均小于零,说明这3个地区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未能促进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泸州、资阳、遂宁三地的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均不到1%,说明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雅安市的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很高,表明这些地区将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有利于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和攀枝花两市的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性效应虽然不是最大,但也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表明成都市和攀枝花市继续将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比较明显。

2.3.2 2001 ― 2012年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的劳动力转移效应 将各地市划分为四大城市群,分别计算2001 ― 2012年四川各城市群的各增长率和各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表4)。

由表4可知:

1)各城市群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带来了就业比重变化的差距,进而使各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产生了差距。各城市群的GDP增长率大体相同,而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攀西地区的二三产业劳动力增长比例最高,达到了118.15%,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的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也有大幅增加,均超过了50%,川东北城市群的二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增幅较小,仅有26.13%。GDP增长率和就业人员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就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上成都平原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低于川南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

2)四大城市群在劳动力转移效应水平上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转移对攀西城市群的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最大,对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发挥的促进作用大体相同,对川东北城市群的劳动生产率作用最小。具体来说,各城市群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水平基本相同,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中最低的始终是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均比较大,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劳动力转移在第二产业发挥的效应比较大,但是在第三产业上的表现差强人意;而川南城市群的劳动力转移在第二产业的效应在各个城市群中水平最高、效果最好,但其在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上发挥的效应比较低,对经济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3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3.1 研究结论

1)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小于零,表现为转出效应;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于零,表现为转入效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将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会减少低劳动力生产率的劳动力数量,增加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数量,因此会表现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小于零,而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于零。

2)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率和劳动力转移效应呈同方向变动。劳动力转移一般表现为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同时二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增加,因此第一产业劳动力的减少率和二三产业劳动力数量的增长率均可以体现劳动力转移效应,表明提高劳动力转移效应可以通过增加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来达到。

3)长期的劳动力转移效应比短期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小,因为长时期的劳动力转移与劳动生产率共同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影响较大。四川省在1990-2012年整个22年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效应为6.07%,其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出效应是1.66%,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发挥的效应分别为3.36%和4.37%。具体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分别为25.46%、21.57%、9.01%、14.22%和8.86%,说明在各个时期劳动力转移均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整体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小于各时期的劳动力转移效应,主要原因是在1990-2012年期间各产业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共同变动对总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较大,总共贡献了38.13%,因此在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变动产生的贡献较小。

3.2 政策建议

1)继续推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将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增加二三产业劳动力数量,产生劳动力转移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转出效应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入效应均有一个明显的减小趋势,表明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各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渐减小,但是在一定时期四川省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还是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该继续通过城镇化、工业化两化互动方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针对不同的城市群,采取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政策。2001 ― 2012年四川省成都平原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分别为13.40%、17.78%、13.45%和5.94%,四大城市群的劳动力转移均促进了各自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应分别考虑。

川南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的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于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因此川南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里的各城市在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以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攀西城市群的城市由于现有的第二产业发展均比较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且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大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因此攀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应重点转向第三产业,以提高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成都平原城市群由于现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均比较良好,且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于第三产业,因此在此城市群里的城市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时,也应将重点放在第二产业。

大一劳动总结篇3

【关键词】 河南省劳务输出 出口总额 协整检验 格兰杰检验

一、引言

二、理论与文献综述

三、实证研究

1、模型与数据

笔者初步建立了以对外劳务输出总量(SE)作为自变量,以出口总额(EX)作为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个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所有检验与回归均利用Eviews6.0软件完成。模型如下:

LNEX=?茁0+?茁1LNSE+?滋0 (1)

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3、数据的协整检验

因本文中的两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笔者采取JJ法(Johansen检验)检验两变量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拒绝了无协整,接受了最大一个协整的原假设,即两变量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河南省劳务输出总量与出口总额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长期均衡。这和上文叙述的,两者在2000年以来呈现的相同变化趋势相照应。

4、OLS回归

协整检验表明两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对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测度,笔者选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2.704480) (7.555296)

R2=0.826295 F=57.08250 D-W=0.707075

LNSE的系数为0.949280,即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总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出口总额同向变动0.949280个百分点,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对出口贸易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这一结论与经典国际贸易贸易理论坚持的要素流动对贸易具有替代效应的结论明显不符。

5、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总量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往往存在互相而非单向的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就是一种通过考察变量之间在统计上的先导―滞后,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方法。笔者参照AIC和SC原则选择3阶为模型的最优滞后阶,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滞后期为3期时,对外劳务输出不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出口是对外劳务输出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这并不说明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没有因果关系,只能说明对外劳务输出不是出口的先导因素,而出口是对外劳务输出的先导因素。即对外劳务输出的信息效应的发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对出口贸易的拉动是滞后的;另一方面,伴随着出口贸易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劳务输出以承担贸易辅助工作,同时出口贸易的增长也会使得贸易关系更加活跃和紧密,带动更多的国际劳务合作与交流。

6、模型的误差修正

?啄2LNEXt-2+?坌t (4)

0.283707ECMt-2 (5)

(0.296345) (-0.432789) (-0.933764)

模型的R2值仅为0.245354,且各项系数均不显著,这说明,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在实证中是不存在的,也更加确认了,LNSE 与LNEX之间是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在短期内表现并不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与外劳务输出对出口贸易有显著互补效应,两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总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出口总额同向变动0.949280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河南省出口贸易对对外劳务输出有先导影响,出口贸易的改善会带动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增长。但劳务输出还不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劳务输出者的偏好效应和信息效应现阶段在河南省发挥得并不明显。

大一劳动总结篇4

一、活动主题

今年庆祝活动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评选表彰劳模为契机,在全市开展以“魅力佛山、时代栋梁”为主题的庆祝“五一”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文化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当代劳模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激发劳动者在我市“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和富裕和谐佛山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举办庆“五一”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时代栋梁》mtv首映礼。拟于4月中旬,与市电视台、电台和佛山日报等新闻媒体合作,联合举行庆“五一”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热情歌颂我市各行业劳动者为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谐佛山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以《时代栋梁》歌曲烘托劳模精神和创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职工文化素养,激发广大职工投身“十一五”规划建设的热情。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市电视台和电合主办。

(二)开展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拟于4月底前,开展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市劳模表彰大会。对佛山市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通过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赶先进的热潮;二是举办慰问劳模招待会。组织今年我市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和先进劳动者、先进单位代表参加招待会;三是开展“劳动模范林”植树主题活动。结合今年我市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组织今年我市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开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义务植树劳动模范主题林”植树活动。通过活动影响和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动员全社会形成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五一”万人长跑活动。拟于4月底,举办以“时代栋梁、精彩省运、绿色家园”为主题的“五一”万人长跑活动。通过市区互动、五区联动的形式,以开展长跑。活动为主,结合开展步行、登山等活动方式,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切实举办好第十二届省运会,以实际行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努力在全市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奋发有为的社会氛围。此项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和市体育局联合主办,各区协办。

(四)开展服务外来工专题系列活动。一是拟于4月底,举办“佛山市外来员工服务中心”挂牌仪式暨服务外来员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开展服务外来工系列活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举行免费旅游保险和法律咨询、会员优惠卡等多项外来员工庆“五一”欢乐日活动;推出300个三包工作岗位活动;举办职工权益论坛。二是拟于5月份开展“外来员工本地想(lang)”有奖征文活动、“外来员工亲情房活动”和征集外来员工维权案件活动。通过上述各项活动,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关爱外来员工、服务外来工,展现工会活力,共同建设和谐佛山的良好氛围。此项活动主要由市总工会主办,与电台和《打工族》互动合作。

(五)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总结暨评选表彰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拟于“五一”前,一是召开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总结推广会议,交流前一阶段试点单位在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中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动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在全市表彰100个先进职工之家、100名优秀工会工作者、100名支持工会工作优秀党政领导(经营者)和优秀员工、十佳工会主席、十佳外来工。通过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推动建家活动向前发展,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佛山中的重要作用。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主办,五区总工会协办。

(六)召开佛山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现场会暨工会维权工作座谈会。拟于4月中旬通过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的方式,总结推广部分区、镇(街道)在开展帮扶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全市各级帮扶中心努力打造帮扶工作品牌。同时,对今年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维权工作。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主办,五区总工会协办。

(七)组织开展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拟于4月,在市直机关中组织开展以“庆五

一、迎省运、增活力、促和谐”为主题的系列体育竞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排头兵实践活动及和谐机关建设。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

(八)开展庆祝“五一

”系列活动的宣传。庆祝“五一”活动期间,通过佛山日报社开辟“走近劳模”专栏,宣传劳模事迹;通过佛山电台对当天活动进行报道,在“早安佛山”、“相聚在他乡”栏目专访外来工劳模、重点工程建设者代表;制作公益宣传资料,在活动前十天及活动当天持续报道;通过佛山电视台,在《佛山新闻》专栏跟踪报道活动当天情况,开辟《时代栋梁、竞展风流》专栏,系列报道劳模事迹,在《飞鸿茶居》访谈劳模。另外,制作劳模事迹展板展示,利用市总工会网站、简报开设专栏,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报道。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与省市新闻媒体合作。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好庆祝“五一”系列活动,是我市各级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区总工会一方面要按照市总各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全市性的庆祝活动;另一方面,各区、镇(街道)总工会要结合实际,利用本地区文化活动场地,举办大型节日庆祝活动,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积极争取行政支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活动要面向一线职工,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群众,结合企业文化活动,不拘一格地创新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新晨

(二)突出主题,务求实效。

各级工会在今年的庆祝“五一”活动中要突出以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广大劳动者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伟大作用和光辉业绩,大力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的社会氛围,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时代新风。同时,要将开展庆祝“五一”系列活动与开展工会维权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通过开展关爱职工尤其是为外来员工办好事实事的活动,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为使庆祝“五一”职工群众系列活动及时、深入地向社会宣传、扩大影响,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共同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认真做好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大一劳动总结篇5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45472.83亿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广东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中部珠三角地区以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达;而广东的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还是停留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相对落后。

面对区域发展的困境,广东省委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以此形成广东不同区域的双向交流,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广东的科学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就业选择的困境:在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在本地参与珠三角产业转移两者之间徘徊。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流动或转移必然受经济规律支配的。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劳动力与资本投入增加会拉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促进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又会引致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这就是所谓要素投入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机制。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就业与转移之间的情形是否如此呢?本文以广东粤东、粤西、山区地区1998-200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和作用。

二、文献回顾

1.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

Lewis(1954)在总结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增长过程和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产业结构角度建立了著名的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将农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一种平衡机制,劳动力由剩余部门向短缺部门流动,从而使得两部门的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达到平衡。因此Lewis认为,国家经济增长,即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Simon Kuznets(1968)在其人口再分布理论中认为,富有生气的冒险者在经济激励下,脱离传统环境,迁往那些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经济机会的中心地区。Todaro(1969)同样指出,工业化初期,城镇工业部门的发展使其就业增长率大多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城乡间存在收入差距和城市存在较高的就业机会,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激增。Stard和Taylor(1991)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迁移不仅取决于城乡间的预期收入差异,还取决于迁移者在家乡所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以及迁移后按照迁入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王小鲁(2000)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时指出城市经济扩张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把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陈塑(2006)也提到,经济增长时剩余劳动力的推进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他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近几年的数据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无论从国家发展历史、人口再分布还是从地区经验数据分析都认为地区经济增长带动了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学者的研究基本肯定了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这为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Todaro(1969)在研究发展国家劳动力转移困境时,提出了农村--城市人口的迁移率由迁移者对未来的预期收入决定。Todaro做出了与Lewis不同的模型假设,即农民边际收入为正数,而城市存在着失业。一方面对城市城乡收入差距预期变大,另一方面城市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业,Todaro认为滞留在城市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将流向非正规部门。因此,Todaro模型实际上是一个三部门模型:农业、城市正规部门以及城市非正规部门。中国学者朱农(2004)在研究中国劳动力流动时发展了Torado的理论。他建立logit模型应用于四部门的中国省际迁移数据,发现中国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不大,城市非正规行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武治国(2005)研究中国1978年-2002年中国劳动力转移数据时进一步发现建筑业对劳动力转移作用为负,服务业则影响显著。而程名望等(2007)利用中国1978-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时,认为不仅我国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建筑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相关。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还存在分歧。三次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基于不同地区的经验数据会出现差异。所以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研究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变量及模型说明

根据1999年到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各市劳动力市场”、“各市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各市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各市年末人口总数”可以得到广东粤东、粤西、山区等12个城市1998年-2004年外出劳动力总数、国内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建筑业生产总值、服务业生产总值等84个样本观测值。

借鉴Greenwood(1969)的省际人口迁移模型中的变量设计,本文用劳动力从各地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总迁移率作为衡量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总迁移率为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分别除以各地年末人口总数。由于本人掌握的数据有限,无法从统计年鉴获取各地劳动力转移数据,所以本文用各地外出劳动力变量代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各地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替变量。产业结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

出于分析的目的和稳妥性,我们选取多元对数模型作为结构形式。对数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反映了解释变量的变动与被解释变量变动的关系,所要估计的结构系数恰好是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而且它反映了被解释变量增长与解释变量的增长间的关系,适合分析长期面板数据。本部分的目的就是分析经济转轨中的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及其各产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计量模型如下:

估计结果显示,1998-2004年,经济发展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为负,即从总体上看,地区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吸引0.821733个百分点的劳动力留在本地。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这个结果印证了已有学术文献对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研究结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各个地区的固定效应模型中,第一产业、工业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两个产业在10%的水平内通过检验,其吸引效应的弹性分别为1.676295、0.890005,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吸引1.676295个百分点的当地劳动力留在本地就业,工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吸引0.890005个百分点的当地劳动力留在本地就业。建筑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显著为正向效应,它在5%的水平内通过检验,其吸引效应的弹性为0.316191。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则是不显著的,其t检验值在80%水平上仍无法通过检验,所以在本模型中认定为不显著变量。可以看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与武治国、程名望等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这些地区农业、工业发展促进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而非武治国所认为工业的发展并不能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差异的原因存在于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毗邻的独特区位优势。这些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路径不同于全国的情况。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速度发展,第一产业和工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吸引当地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农民在本地越来越繁荣经济的吸引下,更愿意的选择留在当地就业。但是三农问题仍旧困扰欠发达地区赶追珠江三角洲的步伐。要实现广东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广东大部分欠发达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建设绿色农产品产业园,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当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广东欠发达地区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可以利用机会建设产业转移园,承接起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3.改善建筑行业生存环境,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变建筑行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福利水平,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3)

[2]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林毅夫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程名望等: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家.2007(5)

[5]武治国:转轨中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向晓梅:广东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管理世界2005

[8]陈塑: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南开经济研究.2005(5)

[9]吴安: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_以重庆与北京_广东的比较为例.中国工业经济. 2004(12)

大一劳动总结篇6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正确执行这一方针呢?最根本的一条是:以党的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说过:“……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

(一)劳与逸是辩证的统一

劳,就是劳动。就是生产、工作和学习。逸,就是睡眠、休息和文化娱乐活动。劳与逸是对立的统一。劳与逸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是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没有劳就没有逸;没有逸也没有劳。马克思说得好:“每个小孩子都知道,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工作,——不用说是停止一年,就是只停止几个星期——就会饿死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更要靠艰苦的劳动。但是光有劳没有逸,也是不行的。在紧张的劳动之后,必须要有一定的逸,以便恢复精力,再去更好地劳动。劳——逸——更好地劳,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公式,一个规律。我们的生产、工作与学习,必须按照这个规律,有节奏地进行,波浪式地前进。

我们是主张工作第一不是休息第一,这是个世界观问题。我们共产主义者,要以劳动(首先是体力劳动)为生活之第一需要。休息的目的是为了养精蓄锐更好地劳动。因此我们认为,在矛盾的总体上,劳是处于主导地位,逸是为劳服务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一定的条件下,逸也可以反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例如:当着不睡眠不休息就不能恢复精力更好地劳动的时候,睡眠和休息就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从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当着群众劳动热情高涨,但忽视应有的休息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和抓紧解决群众的休息问题。在两个战斗的高潮之间,应当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必要的休整。但是,逸对劳的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劳的需要,为了在矛盾的总体上保证劳的主导作用。

去年冬季,党领导全国农民进行了休整。一方面适当地减少劳动时间,养精蓄锐,一方面总结经验,进行争取1961年农业丰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在春回大地,党又及时地领导广大农民以极大的锐气,旺盛的精力,大鼓干劲,投入春耕的热潮,为争取农业丰收而战。这个例子说明,注意劳逸结合,既保证劳在矛盾总体上的主导地位,又承认和利用逸对劳的反作用,就能够保证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

劳逸结合,劳动要有节奏。这是一个长远的方针,决不是什么权宜之计和临时措施。有人说:“劳逸结合不过是一阵风”,“劳逸结合是暂时的”。这种看法不对。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中,在革命队伍里,对于群众的生活,对于劳逸结合这个原则,是必须永远注意的。1934年,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即使是在从事革命战争的时候,党和也总是十分重视军队作战和休整的结合问题,十分注意调节部队的作战和休整的关系。并且指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一直坚持劳逸结合的原则。在“关于若于问题的决议”中,中央就劳逸结合问题明确地规定:“在目前时期,不但在城市中,而且在农村中,应当实行平时实际工作八小时、学小时的制度。农忙或者农村其他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工作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但是无论如何,必须保证每天睡眠八小时,吃饭、休息四小时,共十二小时,这个时间一定不可少。”由此可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是党的一贯的方针,这个方针今后也是不会改变的。当然,劳与逸的具体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要根据总路线的精神,随着形势的发展,按照实际的需要和可能而变化的。劳动时间有时要减少一些,有时要增加一些。每个时期的劳与逸的相对固定的具体安排,就是这一时期的劳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我们既不能把劳逸结合看做是权宜之计,以为一阵风过去之后就可以不再注意;也不能借口劳逸结合而要求不必要的过多的休息时间。

妨碍人们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劳与逸的辩证关系的,有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好逸恶劳的资产阶级思想,过分夸大逸的一方,把劳逸结合歪曲为劳少逸多甚至只逸不劳。另一种是忽视必耍的休,息,忽视逸的积极的反作用。这两种思想倾向都是不利于劳动,不利于工作与学习的。一般说来,前一种思想倾向是更危险的。某些人所以产生松劲畏难情绪,其原因之一就是从右的方面离开了劳逸结合的原则。

(二)艰苦奋斗与劳逸结合

有些同志认为,要艰苦奋斗,就不能劳逸结合。这些同志不懂得,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应当是敢想敢干和实事求是相结合,苦干和巧干相结合;拚命主义的蛮干并不就是艰苦奋斗。只有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有可能很好地持久地艰苦奋斗。如果一味违反劳逸结合,搞得过分疲劳,精力不足,工作效率很低,那又怎么能够奋斗下去呢?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只有会开得多、加班加点多、通宵突击多、假日不休息才算是在艰苦奋斗,至于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他们不大考虑。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艰苦奋斗,至少不是艰苦奋斗作风的实质。

也有一些人,从右的方面,把劳逸结合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他们认为要注意劳逸结合就是不要艰苦奋斗,不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他们把劳逸结合曲解为松劲。明明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也以劳逸结合为借口加以拒绝或拖延;希望“劳”越少越好,“逸”越多越好。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精神状态,绝大多数人不是这样。但是这种精神状态是必须改变的。

大一劳动总结篇7

一、年工作完成情况:

1、加强宣传工作。在全县再就业工作及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多次利用召开县、镇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种会议进行传达和贯彻落实。通过宣传单、标语等方式及时正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维权意识,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我所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和熟悉镇内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台帐,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排的各项工作,及时、正确、完整地统计和上报各项报表数据及资料。

3、及时了解和处理镇内劳动保障工作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协助上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违法案件发生,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通过努力,在镇、各村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妥善处理了几起劳资纠纷,为百姓追讨回3万余元血汗钱,既有效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又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做好劳务输出,提供相关服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信息、就业服务及就业前培训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主动管理好外来流动就业人员。

通过积极主动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乡镇劳动保障所事务所成立较晚,现有条件还不够成熟,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1、对劳动保障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对工作的超前思考和计划。对劳动保障工作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有待加强,国家、县劳动和保障局的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还不够深入,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障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2、劳动保障内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员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存在人员思想不稳定、有顾虑的现象,不利于镇劳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与县劳动和保障局的业务交流与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还需要在县劳动和保障局指导下逐步开展和完善。

二、2012年工作计划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镇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业务技能,努力掌握为劳动者服务的本领。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同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系,树立爱岗敬业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健全并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采用广播、有线电视、报纸等多种方式,及时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同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免费职业指导和就业中介服务。对条件较好且剩余劳动力较多的村,采取县镇两级相互配合、适时下村组织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

3、积极组织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劳动技术、技能的培训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劳动本领。利用有线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基本劳动技术、技能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使他们通过培训学习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4、加强与县劳动和保障局、技术院校及相关技术部门的联系,切实做好农民劳动技术、技能项目培训学习的合理安排,避免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以求实效。

5、加强管理,健全劳动力资源、就业情况登记及联系制度。由各村配合,在原有资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外出人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责任制

以下内容与本文2012年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总结汇报相关,可查阅参考:油田党委三月份工作总结及四月份工作计划 | 镇前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后半年工作安排 |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意见 | 区政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 | 供销联社半年工作总结 | 农村闲散宅基地清理工作总结 | 一季度党建工作总结 |

大一劳动总结篇8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供给;人口红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58-02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人口的年龄分布状态,以按年岁顺序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来表示。通常分为年轻型人口、成年型人口和老年型人口。其划分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化指数和年龄中位数等。

人口的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年型人口结构或年轻型人口结构,则劳动力供给短缺,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老年型人口结构,加重了国家财政支出,使每一劳动力的人均负担加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年轻型人口结构,导致劳动力不足,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每一劳动力的负担很重,不利于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依然呈现年轻化趋势,劳动力供给短缺和资本不足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而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由青年型转向成年型人口结构,使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得到缓解。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结构由年轻型转向成年型人口结构,这一时期,由于劳动力供给旺盛,刺激经济发展,使失业规模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今,中国进入了老年人口结构,每一劳动力的人均负担不断加重,劳动规模又呈现相对缩小趋势,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受到一定限制。

一、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及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人口增加的特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入了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得以恢复发展,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这种大的环境下贵州省的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1416.4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475万人。61年间人口增长了2倍多。其中3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人口出现了负增长。1975年是贵州省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期,净增长人口数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与此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着转变。2000年以来,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总抚养比下降的特点。

1.根据五普与六普数据比较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根据2010年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贵州省人口总量由2000年的3525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3475万人,减少了50万人,减少1.43%;年平均减少5万人,年平均减少0.14%。而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如图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0~14岁的人口为876万人,占总人口的25.22%,比重下降了5.07个百分点;15~64岁的人口为2300万人,占总人口的66.21%,比重上升了2.2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8万人,占总人口的8.57%,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未成年人口比重的下降以及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小幅上升,说明我国人口持续老化,但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目前仍然处于“红利”阶段。

2.根据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贵州人口年龄结构构成

与全国相比,2010年贵州少儿人口比重比全国的16.6%高8.62个百分比,老年人口比重比全国的8.87%低0.3个百分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比全国的74.53%低8.32个百分点。说明贵州人口比全国年轻,潜在的人口增势也比全国大。但少儿比重显著高于全国,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又明显低于全国,导致贵州人口负担重于全国。同时贵州总抚养比比全国的34.18%高16.86个百分点,其中少儿抚养比高15.81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高1.05个百分点,说明了总抚养比下降,但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3.人口年龄金字塔呈不规律形状

人口年龄金字塔是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形象刻画,在金字塔图形中,各年龄组由低到高、自下而上排列。纵轴的左右两边分别表示各年龄男性和女性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从2010年贵州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形中,可以看出有3处明显的凹陷,分别是底部0~9岁凹陷,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效果,表明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中部20~34岁凹陷体现了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省外务工,中上部50--54岁凹陷是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出生人口骤减形成的。该金字塔结构顶部收缩主要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高死亡水平的作用。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生育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在逐步向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少儿抚养比例逐步下降的同时,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期,这个时期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贵州省正处于这一发展时期。

二、贵州省劳动力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1.贵州省劳动力供给现状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未成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这将对劳动力供给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总人口中未来15~24岁和25~54岁青壮年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将有降低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未来55~64岁的相对高龄从业人员和65岁及以上老年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有所提高,根据人的生理变动规律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规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总人口中的青年劳动力的减少和相对高龄劳动力的增加,将对生产率水平及未来从业人员的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新增劳动力减少,生产所需要的新技术结构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对增加劳动力和老龄劳动力的培训,但由于高龄劳动力的自身生理因素和其他方面原因如区域流动性差、重新培训的费用高、接受新技术速度慢,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造成社会的结构性失业,其带来的后果将可能是社会失业率的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总产出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这将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2.思考与建议

一是现阶段贵州省人口正处于劳动力资源较充足的时期,因此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阶段发展靠拢。要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求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要能够取得最优的人口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利用现阶段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资金,由当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加快资金的积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困境提前作好准备。

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创造就业机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必要条件。加快经济发展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使之真正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三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区域流动。人才的培养与区域间的流动将有效解决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一般而言,作为第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农业,它对人力资本要求比较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多属于现代化的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将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业部门。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结论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优势趋于减弱。因此应对人口年龄老龄化这种危机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劳动岗位,减少劳动就业制度障碍,促进人才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从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就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处于人口红利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人口红利时期之后,应该注意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出现的人口缩减。目前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众多,对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此之后,这些劳动年龄人口会进入老年,人口的总抚养系数会随着老年负担系数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多,这些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很重的负担。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因此,为了更好营造有利于就业的环境,相应国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政府提高对就业的重视、保证区域和谐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消除制度壁垒和保证必要制度的到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转变劳动者就业意识、加大城市化的力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方莉.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3]童玉芬.北京市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的预测与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4).

[4]程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姚引妹.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未来劳动力供给研究[J].浙江统计,2008,(8).

上一篇:医师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师述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