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23:50:00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1、初步了解所学的专业。

2、我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什么。

3、我的大学学习规划中的具体细节是什么。

4、我将如何去达成它们。

5、最关键的行动。在这个问题上,我进行了深刻的考虑。我明白这是所有步骤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因为这要求你停止梦想而切实地开始行动。我们知道良好的动机只是一个目标得以确立和开始实现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全部。如果动机不转换成行动,动机终归是动机,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要想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有两个方面的陷阱需要谨慎避免,一个是懒惰,另一个是错误,哪怕是小的错误。懒惰是事业成功的天敌。

身处信息世界,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否则,岂不遗憾终生?

短期目标规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人计划先从目前在校的大一短期规划作为自己学习生涯总规划的开始篇。希望能够走好第一步,为以后更长的路打下坚实基础。

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方面: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奋斗观、创业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方面:扎实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校外购书城及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尝试设计开展学术创新、科技创新。

文体艺术、社团活动与身心发展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校内社团等,以此充分锻炼胆量、能力,展示个人风采。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校运动会。坚持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两次,每次一小时。

最重要的学业方面:平时,无非常特殊情况绝不迟到、请假,更不准旷课,保证好学习听讲时间及学习质量。除去上课时间,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去必要适可的身体锻炼、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外,均应安心、踏实、专注地攻读专业基础课程。力争在大一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在学习时应注意预习、听讲、复习、综合分析对比联系,以及所用时间比例。知识积累不仅应做到广、博,更应做到专、精,博采众长。

结束语

计划定好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这一点时刻都不能被忘记。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只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充分心理准备。当然,包括我自己。因此,在遇到突发因素、不良影响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所遇问题,更应快速果断的拿出应对方案,对所发生的事情,能挽救的尽量挽救,不能挽救的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做出最好矫正。相信如此以来,即使将来的作为和目标相比有所偏差,也不至于相距太远。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一新生 英语自主学习 网络平台 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1、调查对象和内容

该研究选择陕西省六所地方本科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参与该项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的人员来自西安文理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明德学院的大一新生,共计120名。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达到100%。参与调查的对象采用匿名制的方式,调查内容涉及到大一新生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评估和学习环境等方面。

2、调研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当代大学生要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学会利用网络自主学习,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等来实现学习目标。此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基于网络平台对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了解教师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二、结果及其分析

1、总体结果及分析

在问卷调查时,每道题规定选完全符合得5分,通常符合得4分,有时符合得3分,通常不符合得2分,完全不符合得1分,根据被调查者的得分计算出了每个题的平均分,其中最高一题平均分为4.21分,最低一题平均分为2.17,大部分处于2―4分之间。由此可以得出,大一新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意识欠缺。

2、分类结果及分析

(1)从学习目的来看,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问卷中显示学生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但是内在的学习动机却很低,即使上网也只是为了找找和考试相关的信息。

(2)从学习内容来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觉得在网上学习什么内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该题的平均分为3.7,“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就自己学习”该题的平均分为2.93,表明大学新生不仅缺乏主动性,还有自觉性,总是习惯跟着教师节奏走。“课外总是利用网络学习英语”该题平均分为2.17。“你常上网阅读英语课外读物”该题的平均分为2.43,表明大学新生利用网络主要用于娱乐,难以抵制诱惑。??

(3)从学习策略来看,大学新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你只在需要时借用网络自主学习英语”该题平均分为3.23,表明大一新生没有养成平时利用网络学习的学习习惯,只是在需要时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你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英语”该题平均分为3.68,表明大学新生认识到网络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但是方法不得当。遇到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课下并不通过QQ、E―mail等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从学习计划来看,大学新生没有学习计划,也不能坚持实施计划。“为保证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你认真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该题的平均分为2.74,表明大学新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英语学习的计划性不足,仅仅在考试前部分学生制定计划。“你能完成英语学习计划”该题的平均分为3.04,由此看来,尽管一些大学新生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不能持之以恒。

(5)从学习评估来看,缺乏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定期评估,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学习。“你会积极评价自己的网络自主学习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该题平均分为2.85。“你会写周记来对自己的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和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该题平均分为2.71,这表明尽管部分大学新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但是没有对此进行反思。

(6)从学习环境来看,不能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也不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学习英语。“你通常在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地方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该题平均分为3.23,“在网络自主学习时,你远离任何干扰你学习英语的事物”该题平均分为3.16,“你会利用网络资源尽量创造学英语的环境”该题平均分为3.18,大多数同学没有意识到网络可以作为一种平台,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结论和启示

1、对大学新生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加强对英语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比赛,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利用网络观看、学习著名学者的英文学术报告或者知识讲座,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为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大学新生要合理安排和分配学习时间,不能只在需要时盲目地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要持之以恒,提高自控力,自觉抵制网络其他事物的诱惑,认真完成学习计划,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同时要定期对自己的网络自主学习的状况进行反思、评估,并做出改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

2、对学校及老师的启示

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指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利用网络举办各种和英语有关的活动。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五、总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调查表明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教师需要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该研究只调查、采访了部分大一新生,范围有限,调查结果不够足够全面。调查人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调研,经验的不足。因此,调查结论的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

[1]高岩.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分析及培养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75-76.

[2]严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程[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1.加强目标教育

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大一新生陷入无助和迷茫之初,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请专家现身说法,引导学生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尽快树立新的学习目标。目标的确立要适合自身的特点,既要明确、具体、简明,又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盲目空想;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可以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大学四年的有针对性的整体规划。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的专业了解甚少这一现象,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对大一新生开展学习指导,例如,请专业负责人讲解本专业的特点、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开展新老学生交流座谈会等,使大一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专业自豪感,以便更好地确立学习目标。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即没有合理而科学的学习计划紧密相关的。[6]因此,首先要教会大一新生制定学习计划。如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直至四年的年计划,使学习进入一个有序状态。其次,培养大一新生的自学能力,做学习的主人。大学尽管学习的内容很多,但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多。根据大学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尽快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适应大学学习就尤为重要。

通过请往届学长做报告、与杰出校友座谈等形式,引导大一新生尽快克服中学学习方法的惯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从而学会自学。还可以组织大一新生上晚自习,保持中学学习的惯性。再次,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悉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来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也成了必备的学习技能。

聘请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对新生进行讲解,从图书馆的构成,图书检索,互联网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大一新生从入学起就养成去图书馆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也可以聘请有科研课题的老师,为大一新生讲解科研课题的选取、研究方法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科研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大一新生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人生的一个展新阶段,充分利用好这一关键时间点,对大一新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一学生 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13-03

学习行为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学习行为的养成又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在大学里,大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对象,原有的学习习惯中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逐步摈弃并代之以新的学习习惯,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通过对某独立学院机械类大一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的深入调查,并对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掌握这些学习行为的成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教育。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大一新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独立学院的大一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大多数人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多是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极少有人按计划进行主动调整。在经历了初期课堂学习的轻松以及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的兴奋与欢乐后,许多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降低,一些学生还产生了焦虑、沮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且影响到学习效果。

一、学习行为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学习行为,在开学18周后我们对某独立学院机械类大一学生进行了走访面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独立学院机械类新生在学习行为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在面谈的学生中,当问及是否有什么学习目标时,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目标是将每门课程学好,不挂科。而在问卷调查中,对学习目标相关问题的回答,多选题几乎都有勾选,而单选题中以增长知识、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学生占43.33%;以报答父母、证明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等其他目标的选项占27.03%;以继续深造为目标的学生占11.48%;以获得一张大学文凭为目标的学生占4.07%。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前并没有认真思考并且确立过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是当被问及这类问题时才临时思考,这表现出明显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问及学习动力的相关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大一的课程学习没有兴趣,原因是感觉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学习这些就是为了获得学分,能通过考试或考核就行,不像在高中时不管你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有高考这样的目标引导着,就必须学好并且争取获得高分。问卷调查也同样反映出多数学生对课程学习没有兴趣、没用动力,几乎是被纪律约束着去上课的。相反,学生们对社团活动、班级集体活动(非课堂学习)等社交类活动普遍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这类活动,在活动中展现着各自的才华。除此之外便是自行活动或者宅在房间里上网和玩手机,很少有人在课下自习课程内容。当被问及大一时就对学习丧失兴趣,得过且过,是否会对将来的专业学习产生影响时,多数学生认为其他人能过,自己就能过,而且师哥师姐们也是这样学习的。这表现出明显的随大流的态度。

(二)学习没有计划性、缺乏主动性

在涉及学习计划的提问和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学习计划。问卷统计表明,仅有11.48%的学生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能落实到行动上,其余的学生要么有计划而没有去执行,要么没有学习计划。仅有9.62%的学生每周自习的时间大于20个小时,多数都不到10个小时。

以往在高中时学习的计划和进度基本上是教师制定的,没有多少时间是完全由自己来安排的,即便是早晚自习时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的,多数学生没有学会由自己来计划学习或生活。进入到大学后,他们除了课堂学习外,对课余时间的支配没有计划性,常处于混乱状态。

许多新生在外界的诱惑下,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挪作他用。有的格外热衷于社团活动,同时加入两个以上的社团,每天忙于“赶场”。这样,缺课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另外,有的学生忙于打工赚钱,而这其中有许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家庭困难,他们只是想将兴趣转移到这上面,并想以此来获得成就感。有些学生则沉迷网络,借此来打发时间。凡此种种,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挂科”现象出现。而目前在校园中还有一种“文化”在影响着这些大一新生,这种“文化”就是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大学里没有挂科等于没读大学”。这无疑助长了大一新生轻视学习的风气,使他们更加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都需要调整

在走访谈话中,我们发现,许多大一新生都认为大学学习比较轻松,进校一开始就有了放松学习的心理。其中多数都谈到在入学一段时间内一直很兴奋,当问及原因时,他们说是因为在大学里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和生活了。还有一些大一新生表示很想挑选学习内容,最好是大一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二就开始学习专业课。除此之外,也有新生谈及个人爱好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之前是为了考上大学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在进入了大学,他们认为可以去追求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这就与专业学习产生了冲突。如何安排时间对他们来说需要重新选择,而选择的结果也基本是侧重个人兴趣爱好。新生中也有人谈到,他们并不愿意来这所高校或者学习这个专业,只想“混”个文凭而已。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加以引导并帮助他们在心理上作出调整。

在学习方法上,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后,选择了在课堂上听个大概意思,考试前突击的学习方式。也有一些学生一开始沿袭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后来发现不适应,感觉很累,便逐步调整为只重视课堂学习,课后时间多用来做其他与课程学习无关的事。这些学生上课时大多坐在前五排。至于课程作业,那些考前突击学习的学生多数都选择抄袭别人的,抄袭的源头一般也就是课堂上坐在前面认真听的那部分学生。这样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只有少数意志坚定的学生,学习在优秀之列,并且能保持较长时间。

二、学习行为养成原因分析与讨论

(一)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对目标的追求。大一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多源于自己的理想以及家庭和教师的期望,那时候的学习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学习的动力也比较充足。然而,进入大学以后,多数学生并没有确立新的目标,在忙于放松和娱乐的同时,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思考未来的大学生活该如何过。这就造成了多数大一新生在入学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学习和生活大都处于盲从状态。他们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多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学生在遭遇到小的挫折后情绪一落千丈,忽然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在独立学院大一新生中,很少有人在入校之初就主动快速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多数学生还没有确立新的目标,并且刚从家长和教师的“约束”下解脱出来,加上大学一年级许多课程对他们来说多少有些“无趣”,因此大一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

(二)学习的主动性

在缺乏学习动力的前提下,多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没有计划,即使是在学工管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引导督促下制订了学习计划,大多数也都缺乏主动去执行的动力。这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进入到新的环境后,客观上的诱惑太多,过去被管制束缚的欲念一下子找到了释放的环境,他们对在学校里的生活突然可以变得丰富多彩而有些忘乎所以,难以自制。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一般都比较好,面对学校周围各种类型的娱乐场所,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会涉足其中并消耗大量宝贵的时间。同时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需要寻找新的朋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在这种客观需求的引领下,面对种种诱惑,他们放弃对学习计划的制订和遵守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主动学习方面,由于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多是思想教育类型和基础理论类型的,很多课程的教学模式多年不变,又多是大课,这很难引起他们主动去学的兴趣。其中一些授课教师虽说的是普通话,但是他们浓重的口音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一些课程,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得过且过的趋势。这使得一些有计划的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许多人的学习计划最终成了一个摆设。

(三)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

经过高中学习的大部分独立学院大一学生在心理上都有着某种期盼,那就是要摆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模式。这其中就有学生说到,他们是因为急于想“换一种方式活着”,才会在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的状态下选择不去复读和复考的。这种急于远离原有环境的心理状态,在人类趋易避难的本性驱使下很少会有人愿意主动在大学学习的行为上做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安排,因此他们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和教育普遍表现出不适应。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多数大一新生都希望能加快大学的学习历程,早日拿到大学文凭而走上社会。他们认为大一阶段的许多课程是无关紧要的,在心理上对一些课程就不接受,加上外界的诱惑和影响,他们中的多数会将这些课程学习目的看成是如何通过考试而拿到学分。还有一些学生为延续自己的个人爱好,对大学课程采取了“混”的准备。另外,不同的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干扰,一些原本比较爱学习的学生为了让自己“合群”,逐步改变了自己已有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方法上,许多人一开始都是上课时听一听、记一记,课后再看看书和笔记,发展到后来在课堂上开小差,课后也基本不学不看,临考前突击学习就成了常态。一些较为重视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比较粗糙的,不论针对什么课他们采取的都是同样的学习方法,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思考哪门课用哪种方法对自己更加有效。极少有学生会在课前自学,并带着问题去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多数是放过,实在不能放过就去问问同学或上网求助。随着未解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他们逐渐对课程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混考试”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三、结束语

大学学习有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如何引导大一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需要深入了解、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采用不同的引导和管理方式,使不同学院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习行为的养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过去的成长经历到学校所采用的引导和管理模式,从学校大环境的构建到每一堂课、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工干部,都需要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等方面下大力气,引导他们朝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唐洪刚,刘夕宁,易乐.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4(202):85-86.

[2] 马先明,孙荣山,桑运川,等.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2):126-128.

[3] 刘路,魏源.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适应的调查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97):17-20.

[4] 卢明星,段蕊.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6):263-264.

[5] 刘小丽.对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5):23-24.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 民办高校 新生

大学新生要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模式,最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学习。大学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发展。那么,刚结束高中学习生活的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呢?进入民办高校的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如何呢?本研究就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一、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Holec提出,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及探讨。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Littlewood(1996,转自林莉兰,2008)认为,除了学习者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强调自主学习活动是出自学习者的自愿,即动机和信心。Zimmerman(1989,转自林莉兰,2008)认为动机、元认知、行为是自主学习的三个方面。就元认知而言,其就是学习者能够对学习进行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总结以上看法,本文对于英语专业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从学习者动机、学习观念、学习信心、元认知策略四方面入手。

二、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

本研究从吉林省某所民办本科院校2013级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中选取120人作为研究对象。

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习英语的时间;第二部分根据国内相关学者(林莉兰,2008;郭晓宁,2007;文秋芳,2001)在对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学习信心及元认知策略四个方面的调查。问卷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五个等级,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问卷发放之后,全部回收,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比例和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3.调查结果。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者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学者将学习动机分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Biggs,1979,转自文秋芳,2001)。深层动机来自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本身的兴趣和喜爱,表层动机主要来自外在因素,如前途、就业、奖励、认可、竞争等。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表层动机(平均值为3.46)要大于深层动机(平均值为3.23),也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主要受外在原因驱动。如88%的大一新生认为学好英语很重要,因为它是当今社会非常有用的交流工具,76%的大一新生认为英语是人生前进路上一块重要的敲门砖;68%的大一新生认为学好英语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也不能忽视,60%的大一新生选择我学习英语是因为我喜欢这种语言本身,说明目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出自对语言的喜爱。总之,驱使大一新生自主学习的原因主要来自前途、就业、工具等表层动机。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外在因素激励学生,但也要注重深层动机的激发,让学生对语言本身有更深刻的认识。

(2)学习观念。语言学习观念是学生“对语言学习本质的一些认识”(戴炜栋等,2002:24),包括学习者对学习任务、学习难易程度、课堂内人际关系、个人学习英语能力等的观念。本研究主要围绕学生对于学习者和教师的关系进行,以观察学生的自主与依赖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新生认为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平均值为4.56);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平均值为4.48);学生本人应设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平均值为4.32)。同时,较少的学生认为知识应当由教师传授,而不是由学生发现(平均值为2.04);英语成绩不好,教师应该负主要责任(平均值为2.2)。由此可见,在英语学习者的观念里,英语学习主要依靠自己,而不完全依赖教师。

(3)学习信心。研究证明,学习者的自信心会影响对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学习策略的执行、努力的付出、意愿的控制等,所以学生自信心的强弱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大一新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信心比较充足(平均值为3.8),如72%的大一新生相信自己会很好地掌握英语,80%的大一新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取得良好的英语学习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不够自信,比如有40%的大一新生不确定自己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大一新生普遍对于英语学习较有自信,但也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办法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元认知策略。如前文所述,元认知是指学习者能够对学习进行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据此研究者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得出了确定目标平均值为3.17,制订计划平均值为3.02,自我监控平均值为3.23,自我评价平均值为3.13。在各项元认知策略中,相比较而言,自我监控的平均值较高,如52%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而制订计划平均值相对较低,只有16%的大一新生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程,同时自我评价中只有28%的大一新生经常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说明学生不注重自我评价。总体而言,元认知策略水平普遍较低(平均值在3.13),大一新生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规划调节学习。

三、结语

从以上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大一新生选择学习英语主要因为前途、就业、工具、个人修养等原因,对于语言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学生对英语学习都充满信心,而且认为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只是在学习过程中,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元认知策略运用得还不够熟练,不能有效规划调节学习。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习者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学习和熟练使用元认知策略及各种自主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戴炜栋,王栋.一项有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调查分析.外语界,2002,(5):24-29.

[3]郭晓宁.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3):70-75.

[4]林莉兰.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与研究[J].外语界,2008,(5):91-96.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 颓废现象 学习规划 意志培养

本项目为2012年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作者为项目指导老师,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入学率在逐年提高,许多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主动,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刚进大学就缺乏学习动力、玩游戏,逃课、挂科、上课睡觉、整天宅在宿舍等现象,还喜欢用“颓废”来形容自己。有个别同学甚至因此不能完成大学学业。本文尝试调查大一新生缺乏积极动力、精神萎靡不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可行的调整方案。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从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七所高校,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七所高校大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取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650份,获得有效问卷1326份,回收率为80.36%。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录入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一新生的颓废现象进行调查,除大学生基本人口学变量以外,具体测查内容涉及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自我效能和外界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共计30题,其中包括一道开放式条目。正式施测前进行了访谈和初测。

表1 被试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于大一新生的生活状态,本研究从学习、生活、自我效能、环境影响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1、学习方面,大一新生中制定学习计划并能坚持的学生比例为63.6%。但大多数大一新生都较能自行安排课外学习,整体学习自主性比较强。男生、工科生、贫困生、非学生干部、一本学生、农村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更看重长期积累而非考前突击。大一新生的逃课率为71.9%。大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逃课存在显著相关,经常逃课的学生更看重考前突击,从不逃课的学生更重视长期积累。

对“是否有制定学习计划且能否长期坚持”这一问题,1326人中42.7%选择“没有制定学习计划”;62.4%选择“不能长期坚持计划”,且女生略高于男生,但计划的坚持性比男生差;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计划制定和执行方面相差不大,相对而言,理工科的学生略强;家境相对富裕、学生干部、城市生源的学生在计划制定与坚持方面相对优于家境一般和贫困的学生;三本和专科学校的同学在学习计划制定和坚持方面都高于一本、二本学校的学生。

表2 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的性别、专业、家境等比较

对“是否进行课外学习”这一问题,1326人中10.9%选择“几乎不进行”;2.4%“从不进行”。可见,绝大多数大一新生都较常进行课外学习,整体学习自主性较强。结果显示,在经常性的自主安排课余学习方面,女生略高于男生,理科生高于文、工科生,家境相对富裕学生高于家境普通和贫困生,学生干部高于非学生干部,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图1:课外学习

对“对待大学学习的态度”这一问题,1326人中有30.5% 选择“考前突击”,近七成大一同学认为学习需要长期积累。相对而言,男生、工科生、贫困生、非学生干部、一本学生、农村学生更看重长期积累而非考前突击。同时,大一新生的逃课率为71.9%,而结果也显示大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逃课存在显著相关。

表3 大学生学习态度与是否逃课的相关

2、生活方面,近一半大一新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是上网,其中近一半时间为聊天、游戏,学习时间不及上网时间的一半。课余时间安排为学习的同学,经常逃课率是最低的,经常逃课率最高的是课余时间逛街的同学。

调查发现,1326人中20.7%选择“学习”,47.8%选择“上网”,7.5%选择“逛街”,5.5%选择“运动”。对“上网目的”这一问题,10.4%的学生选择“购物”,59.8%选择“聊天、游戏”,10.9%选择“查资料”,5.9%选择“看新闻”。课余时间安排为学习的同学,经常逃课率是最低的,经常逃课率最高的是课余时间逛街的同学,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与是否逃课存在相关。

图2:课余时间安排

3、自我效能方面,绝大多数大一新生能独立生活处理琐事、能按时按量完成任务,说明其独立性、执行力、自理能力较强。对“能否处理琐事”,72.9%的大一新生选择“能”,2.4%选择“不能”;对“能否按时按量完成任务”,71.3%选择“能”,28.7%选择“不能”。可见,绝大多数大一新生选择独立生活处理琐事,说明其独立性、执行力、自理能力较强。

4、环境影响方面,八成以上家庭对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关注程度较高,近五成家庭对大一新生的督促教导较为严厉、近五成家庭属于自由宽松。学习氛围浓厚和较差的相差不大,整体学习氛围一般。对自身专业就业前景多数同学感觉一般。

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这一问题,31.5%的学生选择“乐观”,10.9%选择“悲观”。可见,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身专业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有趣的是,对专业前景乐观的学生经常逃课率最高。

三、对策探讨

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积极心理理念,这种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内在品质,更提倡积极心理体验和潜能开发,将大一学生“颓废”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心理潜力,这无疑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新的理念和视角。根据大学生所反映的意见,同时结合颓废现象影响因素和已有研究理论,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供大学生们和高校参考:

(一)认知调整

1、不让意志消沉和积极进取之间形成绝对的界线和对立

虽然高校教育提倡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心态和面貌,但如果对出现在大学生中的“消极”状态过多关注,反而会成为一种负强化,让所谓的“颓废”成为部分在校学生的代名词,或成为“个性”的称谓。这种消极自我暗示更易在心理上产生排斥和自我防御意识,从而对积极学习者敬而远之。因此,承认大学生颓废现象的存在,用积极学习生活方式给予正面引导。

2、建立合理认知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心理学认为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首先要使大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过去事件的梳理,寻找合理的、恰当的认知理念。这一过程就是重新评价过去,形成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对待现实这一问题的导向上,让学生首先做到接纳现实,即使最终无法超越现实,却可以超越自身,获得成功。

(二)情绪调整

1、注重自主意识,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情绪体验使大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对于过去表示满意,从容不迫地面对当下,并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使大学生产生正面的、强大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发展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 比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理想追求、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等。

2、自己创设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平台

人有多种需要, 如: 饮食、呼吸等生存需要;保健、卫生等健康需要; 丰盛的食物、时髦的服饰等享受需要; 呵护、关爱等爱的需要; 欣赏、称赞、奖励等赞赏需要;同情、谅解、安慰等理解需要; 自尊、民主、信任等尊重需要;依恋家庭、国家、民族等归属需要; 游戏、旅游等娱乐需要;求知、求真、求善、求实、社会化、发展智力等学习需要;做家务、求职就业等劳动需要;展现长处、挖掘潜力等成长需要;成功、成名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我们需要自己抓住机会,创造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条件。

(三)行为调整

1、从“消极”走向“积极”,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对颓废学生的教育重点放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上。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成长发展。因此,将大学教育的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那些可充分发挥其各项才能的活动,使大学生们能感受到幸福和美好,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建立起自尊、自信和自爱的人格,从而能够积极生活,乐观向上,满怀希望。

积极心理学归纳了24 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这24 种人格特质与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6 大良好品德相联系。大学期间,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变传统评价为发展性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寻找适合学生基础、心理特点及智力类型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愉快地习得知识、训练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酣畅地抒发青春的激情, 骄傲地展现自身的长处, 和谐地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义务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被需要的快意等等。

2、寻求每个事件的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们对事件要做出积极的解释, 并使人们能从中获得积极意义。对同一事件, 人们既可以去看它好的一面, 也可以去看它坏的一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与消极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 关键是人们到底去刻意注意什么。改变的具体方法一是减少事件的消极意义,二是寻找事件所引起的或有关联的其它有意义的事件。改变的具体方法一是减少事件的消极意义,二是寻找事件所引起的或有关联的其它有意义的事件。仍以上例成绩平平的同学为例, 可能该同学更注重发展与同学的友谊, 交往和组织能力较强; 可能该同学的科技发明颇有创意; 可能该同学艺术有专长, 体育有专攻等等。

参考文献:

[1]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

[2] 钟晓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2):21—23

[3] 许玉莲.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11.03:12

[4]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131

[5] 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11

[6]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增订本.1282

[7] 何景杰、邢楠.广州大学城大一大二学生颓废现象调查报告.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252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Abstract: Goal is to struggle for direction in life.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do counselors help freshmen determine new struggling target. Combining his working practic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ree proposals: giving students scientific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education, counselors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ultimate concern; gi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education, counselor help the students develop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subject; giving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counselor guide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scientific occupation development goals and learning program and task.

关键词: 终极关怀 专业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key words: ultimate concernprofessional education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经过艰辛的奋斗和拼搏,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迈入了大学这座象牙塔。可是现今的这座象牙塔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是一个充满竞争性、淘汰性等特性的准社会阶段。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和几分神秘进入大学的新生们,在入学后不仅,一般情况下都会因为一时找不到新的奋斗目标,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感到迷茫、失落、空虚,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高校新生辅导员对此种情况必须给予足够地重视,尽快地帮助新生科学地认识人生的价值、专业学习和学科学习的作用与价值等,引导他们找到新的奋斗方向,从而科学地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图,健康地度过大学这段美好而重要的时光。本文主要是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引导大一新生确定新的奋斗目标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终极关怀

保罗•梯里奇曾经说过:没有终极关怀,人生便没有意义,它将堕落为一系列互不联系的动物式的关切。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都将考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而具体,学习勤奋而刻苦。可是一旦进入了大学,这些学生们面对着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一时间找不到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此种现象的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一个终极的关怀――即一个永恒的奋斗目标。

在进入大学以前,受家庭的影响、自身认知的不足等原因的限制,许多学生仅仅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一个奋斗方向,或者说,他们考虑到的仅仅是上大学这个目标――即使有一些学生曾经树立过远大的奋斗目标,通常情况下,也只是一时的念头,或者只是一个朦胧的感觉。至于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之后该做什么,很多学生却缺乏清晰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辅导员在新生进校后,首先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追求和发展、自身的成长成才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的整合起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于社会的需要之中,而不是仅仅囿于自身的狭隘利益和眼前的当前利益。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当下所实现的一个个具体目标是相对于最终奋斗目标而言的工具性存在,上大学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我们实现最终奋斗目标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进行专业和学科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学科学习兴趣

相对于高中阶段简单的文理科分科而言,大学阶段的分科非常细化。面对着高考报考指南上边的各种各样的专业,学生感到陌生、困惑、迷茫、无助。面对此种境况,有些学生选择咨询他人,或者直接接受家人、亲戚和朋友的意见,还有的学生仅仅凭着感觉走。另外,因为高考的竞争性、选拔性,还有些学生最终录取专业并非是自己高考时所报考的专业。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大一新生进校后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缺乏兴趣,找不到学习的动力。针对此种情况的存在,我们要进行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所学习的专业和学科的性质及其价值之所在。进而将自己目前所学习的专业和学科与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确定该如何立足现在的专业和学科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其科学的专业思想,建立专业学习信心,增强专业学习动力。

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与任务

终极关怀给人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奋斗的方向,要不断地接近这个方向,我们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条件与形势制定出一个科学的规划图。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借助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性格特质、职业倾向、知识结构等主观因素,并且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行业特点、用人标准、社会竞争机制等等客观因素。进而更合理地认识到,自己现在与将来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与学习任务。有了清晰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

但是,通常情况下任何具体目标的确定,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一些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与学习任务的制定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修改,以免学生因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

结语: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2-01-01

1 引言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即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部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已经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思路应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变,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之获得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形成适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从而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终身学习。

国内外语教学界中对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学习策略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笔者发现对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相关性的调查和探讨甚少。本研究试图分析大一新生在目前语言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的现状,探讨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变化及其在自主式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大一新生顺利完成大学英语学习,甚至实现终生学习。

2 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

2.1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是在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探索中发展而来的。Henri Holec第一个将自主学习引入外语教学领域,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许多研究者认同Holec关于自主是一种能力的观点。Littlewood(1996)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Nunan(1995)认为“能够确定自己目标并创造学习机会的学习者是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对与学习有关的事物进行独立决断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不断自我反思,通过社会合作方式的学习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2.2 学习策略的含义和分类

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策略的内涵,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界定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Stern(1983)认为学习策略最好用于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趋势或总特征;Weinsten & Mayer(1986)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的行为或想法;Chamot(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采用的技巧、方法或有目的的行为,其目的是帮助学习、回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Rubin (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Oxford(1990)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自主、更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行动。文秋芳(2004)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外语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我们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外语学习者为了有效的外语学习,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采用的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

国内外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意见也不统一,下面介绍4种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类。O’Malley 和Chamot(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采取的具体行为和方法;社交/情感策略是为学习者提供接触语言的机会而采取的策略。Oxford(1990)依据策略和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Cohen(1998)将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文秋芳(1993)根据Skehan的观点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但是文秋芳认为这种分类过于简单,提出了双维度的策略归类框架。O’Malley 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分类更具有被国内外的学者们借鉴和引用。

3 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现状

总体而言,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新生缺乏英语学习策略意识,不擅长使用英语学习策略进行英语学习,新生英语学习策略整体水平不高。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大一新生随意地使用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部分大一新生能独立制定学习计划,但难以按计划实施,遇到挫折时往往不会自我调整。新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但不知道如何评价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说明新生的元认知策略需要进一步培训。

在认知策略方面,大一新生虽然在具体的英语学习活动中,已经具备基本的认知策略意识,但是大多采取最基本的、传统的、甚至是有可能耗时低效的认知策略,如根据关键词进行猜测;采用翻译等母语策略;采用记笔记的方式等学习方法。这说明我们要对新生加强更有效的认知学习策略的训练和指导。

在社交/情感策略方面,新生仅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采用一定手段,对协作学习等策略持消极态度。新生在英语学习中参与意识比较差,常常过分依赖教师和教科书,独自学习和互动性较差。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新生使用社交/情感策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整体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新生的英语学习内部动机不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自己的学习需求不明确。多数新生缺乏学习计划的统筹安排,在学习过程中对策略的运用不够, 自我监控能力弱,对学习过程和效果不能作出正确自我评价,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强,合作学习方面表现不积极,不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

4 加强英语学习策略培养,促进大一新生自主学习

英语学习策略对学习者自主能力的提高有指导作用,具备和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是培养大一新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加强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提高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元认知策略有助于新生根据自身语言的需求,确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自学习过程、评估自我学习效果,并不断自我调整,达到学习目标。认知策略对英语自主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关系到具体学习活动的每个细节。学生在执行具体学习任务时,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改善可以帮助新生掌握高级的、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促进英语自主学习。社交/情感策略能力的改善有助于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态度、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增强英语自主学习的可持续性。新生运用社会/情感策略积极主动地争取更多的语言交际机会,在交际和互动中实现信息交流。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从个体的语言学习转变为合作互助式学习,减少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在合作中提升学生满足感和自身的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增强学习策略意识,激发学生接受学习策略培训的热情,英语学习策略系统是开放的、不断更新的动态体系,英语学习者不断发展、调整、更新、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习得学习策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

5结束语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教育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有显著影响, 学生通过策略培训促进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广大的大学英语工作者要增强大一新生策略意识,加强对新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大一新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式学习,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理论平台和实践机会,提高新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受益,更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生;思想行为;学涯教育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本领恐慌处处显现。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有专家指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要自立于这个社会之上,就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必要的和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使整个知识体系呈“T”字型展开,其中横向表示要有一定的宽广度,包容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需要;纵向表示要具备相当的精深度,在专业上深刻透彻,以满足更深层次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做本行业、本部门的通才,做某些方面的专才,具有专与博的兼容性。

在整体的大学生涯中,大一是极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一新生初入校园,需要迅速的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转换学习思维、努力融入新集体、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其中不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涯规划不清晰、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性格自闭等,皆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本文以某公办二本高校大一新生为目标群体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大一新生学习行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提高大学生整体思想水平与专业素养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形成相关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新生思想行为状况及分析

(一)学习目标和计划不够明晰。据调查某公办高校大一新生,数据表明:每天学习时间在三个小时或以上的占30.40%,一至两个小时的占24.11%,一个小时以下占8.195%,视情况而定的占37.29%。说明大多数同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但并没有明确的学习时间。而在学习计划方面,有约80%的学生没有或不确定学习计划。

大学学习以老师引导,自主学习为主,形式多为上自习。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毅力,更需要坚持,尤其是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淀。然而大一学生刚从紧致激烈的高考奋战中解放,如果不适时引导,很容易放松自己。在不去上自习的理由中,参加学校或学生组织活动和跟风、找不到合适的环境等居多,以此看出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还不够,以各种理由降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二)人际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访谈调查中,宿舍或班级中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情况较多。很多学生很敬佩周围的“受欢迎”的同学,但仅仅停留在羡慕和欣赏阶段,自己没有主动意识去沟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新生往往表现的很重视,很想以好的角色定位融入集体生活中,但由于自身还不够成熟和有经验,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时还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

大学学生生活有集体性、广泛性的特点。在宿舍、班级或是其他团体中很容易表现出自身性格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大多数同学认为集体的氛围对自己的思想状况影响很大。个别新生因宿舍矛盾、班级矛盾没有及时有效解决等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家共同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主动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人是十分重要的,学会包容理解、化解冲突也是更好的步入社会的前提。

(三)自身思想行为约束意识较弱。调查表明:新生主流思想较为端正,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旷课等行为是缺乏纪律性的表现,但仍然有部分同学认为,来了教室也不学习还不如不来,说明还是有部分同学对是否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30%多的学生基本听不进去课,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有厌学情绪,导致考试的作弊行为,有49.76%的同学对学习的兴趣由高到低。

在新生刚入学的阶段,大多数同学更在意知识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取得,但老师和学校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延续专业学习兴趣。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和挫败经验, 60.31%的同学虽然知道未来严峻但仍然迷茫不知如何努力,缺乏自我约束和有效控制,需要学校和辅导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从一开始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帮助新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三、正确引导新生思想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学生层面――端正学习态度,注重综合素质。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一旦制定了一个目标,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力量,努力朝着所定的目标前进。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遵从自己的意愿、由自己的兴趣和实力来决定、用目标管理发督促自己。其中,目标包括总目标和步骤目标、行动方案等。人际关系重在实践,要主动尝试与人交往,参加活动大胆锻炼,日积月累,保持积极包容的心态。

(二)教师层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青年大学生渴望成材,渴望能在今后工作中有所作为,这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但部分大学新生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从新生入学起就通过课堂、活动、讲座、面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涯规划教育,并引导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定期检验和修正自身的目标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才艺特长、个人品行等客观条件,通过对职业需求的研究促进学生知己知彼,了解职业综合素质要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锻炼。

(三)学校层面――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环境是在学校,学校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校的学习氛围、学习风气;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基础设施。环境因素会影响主体的认知策略和行为。高校的学习氛围,班级的学习风气,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合理而完善的奖惩制度,会促进学生往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去努力,逐步改正一些错误的消极的学习行为。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承担育人重任的学校,要重视入学教育,包括爱校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性教育等,可以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此外,家庭成员的关心和鼓励、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等因素也其中重要的作用。总之,大一新生初入校园,需要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转换学习思维、努力融入新集体、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其中不免存在许多问题,皆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好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积极的拓宽自己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不仅仅拘泥于课本,更大程度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冀芳.不同课程形态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案研究

[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大一新生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1.1 学习上的不适应

(1)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学新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目标不明确,处于茫然状态。中学时,学习高度紧张,目标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压力大大减小。学习动机缺乏,目标不明确,普遍感到空虚和无聊。

(2)学习方法不适应。在中学,老师课堂上以灌输为主,课下安排时间进行辅导,对每个学生积极督促学习,教学环节安排严密。而进入大学,老师课堂上着重强调引导启发学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习环境不适应。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大学教师一般是流动教室,位置不固定;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住在集体宿舍,个人空间狭小;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不乏各种社会商业活动,所处环境更加复杂;在大学里,考察学生优秀与否,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还要对各方面综合能力综合测评。

1.2 生活上的不适应

(1)思乡情结。相当一部分新生在他们跨进大学校门之前,从未离开过父母而单独生活。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在适应的过程中,就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思乡情绪,不仅想念父母家人,还会想念以前的老朋友、老师,就因此而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2)生活自理能力差。大一新生以完全独立的身份来到新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大一新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彻底依赖父母家人的想法和习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一切由父母包办,对家人会有一种严重的依赖感,自理能力较差。

1.3 心理上的不适应

(1)失落心理。很多高中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然而在进入大学并熟悉、了解大学生活以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特别是学习缺乏动力,尤其是大学课程安排不是很紧张,这就更进一步导致很多大一新生感到空虚、迷茫和失落。

(2)自卑心理。大学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学习上,在高中时佼佼者的学生就成了大学班里的落后生;大学里不乏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有的学生只顾学习,学习遥遥领先,而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却低人一筹。也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等等。

(3)攀比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攀比的对象,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吃、喝、玩具、用品、穿戴、零用钱、住房、家中财物等方面。

1.4 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1)人际交往的对象不同。中学时代人际交往的对象基本上是固定的,主要是父母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很少与社会人员进行交往。大学阶段与中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班级、宿舍同学来自祖国各地,风俗习惯、兴趣爱好都有很大差别,而且人际交往对象扩展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层面。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中学生大多不善于交往,依赖性较强,有父母家人的照顾,尤其是肩负高考的压力,不太注重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就要求大学生独立地、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部分新生面对新的环境、生疏的人群,却产生了社交恐惧心理,不知道怎样与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相处,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发生人际冲突。

2 大一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背景原因 (下转第156页)(上接第85页)

现在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围绕学生为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兴趣爱好、独立意识、良好品德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时期发展不够全面,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2 学校教育原因

中学阶段,学校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教育目标过于单一。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片面追求分数的提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在中学校园屡见不鲜。学生除了书本知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学生个人原因

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督促和监管下进行学习,未能形成较强的自觉、自律、自控能力,自我意识薄弱,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奋斗目标,在内心缺乏深层次的强劲的生活动力。进入大学,没有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束,部分大一新生普遍感觉到了自由、随意,空间变大,犹如脱缰之马,出笼之鸟,难以控制自己。

3 大一新生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教育

在新生入学以后,高校要及时对大一新生介绍学校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院系机构要对大一新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请本专业的教授进行专业介绍、请本专业的优秀校友进行职业讲座、请高年级的优秀学长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并举行主题征文、学科前沿讲座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使其尽快摆脱迷茫状态。

3.2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

高校要重点介绍高等教育的特点,使大一新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目标,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科兴趣,明确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努力学好所学专业的同时,要参加课余活动,得到全方位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3.3 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高校要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或举办类似讲座,向大一新生讲述集体生活的特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必须教育新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不自卑、自傲,充分尊重、信任、关爱、肯定他人;在交往中学会虚心、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谈话;养成对人用敬语、谦语和亲切友好用语等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切忌自我为中心,克服傲慢和嫉妒心理。

3.4 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一新生入学后,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应该及时、有效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在新生入学后,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验,获得第一手有效资料,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有问题的新生进行跟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举办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上一篇:初一学生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四级英语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