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9 23:11:08

理综知识点总结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贴近;反馈;提高;逐层;内化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面面反馈,逐步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以下是我多年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的一点初探。与大家共勉。

1.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我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

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月,在复习前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我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于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2.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

针对于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

2.1 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2 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2.3 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3.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面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处处时时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我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学生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我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全面复习。检测之后,我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

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掌握和检测效果(分数)的关系。

通过第三阶段的“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水平,那么学习主体的综合水平就会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总之,在总复习中要以精讲为导向,师生齐心,面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2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月,在复习前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A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

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

1.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3.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的“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三、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处处时时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学生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教师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全面复习。

检测之后,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

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掌握和检测效果(分数)的关系。

通过第三阶段的“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水平,那么学习主体的综合水平已经上了一个了不起的台阶了。

此外,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还要做好学生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体验等。如:数学学科的评价,以往的数学测验(评价):简单的计算、以固定的方式解决的问题过多,而给学生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以检验和挖掘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少。现在我们注重设计一些综合性、需要学生进行探索、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来评价学生。在复习课中,我们可以给予学生多次考试的机会,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追求“更好”的态度和情感正是我们教育评价的目标。目标多元化学生评价给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使评价真正成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基础知识;知识归纳与典型例题;综合应用;题签

复习是学生学习和巩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处理好复习课,尤其是学期末总复习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零散分布、不成体系的,因而急需疏理、巩固和提高。

成功的复习应在学生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使本学科知识形

成体系,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提高能力,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了解出题意图,使训练题真正为了掌握知识点而服

务。针对以上特点,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出以基础知识、基础题型、综合运用为主线的“两课三签复习法”。

“两课三签复习法”即两个课时―知识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课、训练题拾难讲解课;三张题签―基础知识训练题签、知识归纳典型训练课所用题签、知识综合运用题签。复习以知识体系为单元,以两天为一个周期。复习流程图如下:

[②知识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课] [③发综合知识训练题签][④训练题拾难讲解课] [①发下一节基础知识训练题签]

具体操作如下:

一、发基础知识训练题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到学期末学生对开学初所学的知识大都记忆模糊,而且不愿意看书,因而在复习课之前,应布置学生看书复习,为了使学生知道看些什么,发一张训练题签,这张题签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及简单的解答题为主。各个题型都应是基础知识点的直接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回忆起所学知识,同时了解该单元所对应的一些基础题型,针对的是中低程度的学生。

这张题签的题量控制在45分钟之内。向学生说明此卷的目标,每道题都列出分值,要求学生在30~45分钟内完成,并定出最低分数线。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达标,第二天在课前收卷、批阅、发卷,让学生建立得满分的欲望,从而认真完成这一任务。由于题的难度较低,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完成,因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自信心。

二、知识归纳与典型例题训练课

这是两课中的第一课,也是整个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有老师引导,学生实施的知识梳理与应用课型。本课以题签为载体,主要包括知识梳理、知识扫描、典型例题、总结提炼、高考题窥视等几个环节。

1.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体要求,类似于学习目标,指明学生应该掌握一些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2.知识扫描

此环节把每一个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

在脱离课本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空缺的词句都是该知识点或概念定理的关键词句,旨在检验学生看书复习的效果,以提问的形式完成。本环节的最后又留出一个知识点的空,设问“我们的总结全面吗?”教师故意把本单元最重要的知识点漏掉,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看书。

3.典型例题

本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前把该部分的典型题自己总结。课上教师将题型归类并指出考查的知识点,使学生学会思考了解出题者

的意图。典型例题的量不宜太大,以精为主,大约三到四道题。但题的综合性应较强。可以采用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等方式处理。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只作引导。

本环节还有一个重要步骤是“请你选题”,要求学生把老师没有总结到的题型总结出来,因此教师应故意将本部分最重要的题

型留出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本组选的题本组人讲。最后评出最佳题型和最优小组。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学和概括能力。

4.总结提炼

总结提炼主要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炼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老师提示列出提纲,学生总结。

5.高考题窥视

选一两道近年来的高考题,提高学生高考意识,让他们了解高考,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

总之,五个环节中,不论哪个,都应以提高能力为目的。

三、发知识综合应用训练题签

通过前面的复习,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和基本题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时应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故在复习课后发一张综合题型的题签。该题签的训练题综合性较强,不但有本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也可以把其他章节的知识综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本单元在本章乃至本册书的地位也应有所体现,这一卷该针对的是中上等同学,提高兴趣训练,要求50%以上的同学及格。

四、训练题拾难讲解课

学生做过的题,若不及时点拨答疑,不会有较大的进步,针对上面发放的两张训练题签上较难、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题进行讲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要求课前对学生的训练题进行批阅,理解答题情况,分析错误原因。这样才能在讲课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好的效果。

在顺利完成这一轮的复习之后进行下一轮的复习。

这种复习方法既可用于学期末的复习,也可以用于高考一轮复习。笔者在教学中多次使用该复习方法,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学业水平测试也借用了该方法。由于教学经验所限,如有不足之处,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郝丽.浅谈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数学复习课[J].教师,2012(24).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4

当新课结束开始复习时,首先是由教师板书每一主题和每一课的知识结构,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教师与学生一起看书。这样做的优点是有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遗忘了,有个别的学生对书本知识不了解,还不知道重点在哪儿,哪个知识需要识记,哪个知识不该记。对于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与教师一起识记,加深记忆,他们很乐意。这样把整册书复习一遍之后,闭上眼睛即使不看书本,大部分学生也能把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复述一遍,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川教版)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共有四课,这一主题知识好像有点乱,复习时我先从大的方面讲述这一主题,即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寻求救国的方案,知识结构为:(板书)

教师再与学生一起识记每一课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这样解答出的综合性的材料分析题才会全面,条理性强。例如,《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瓒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可提问:面对《时局图》所反映的时局,国内各阶级阶层采取了哪些行动?这道题是第二主题的综合题,因为上课时引导学生对学习主题知识结构的掌握较好,学生答这道综合题就不太费力,而且答题全面。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带领学生看书总结后,学生应有一个自己总结消化的过程。第一遍复习就是复习掌握课本知识。

其次是通过做综合试卷来落实书本知识,检查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综合试卷不要做得太多,三四套即可,做得太多不总结,只是重复机械地做那些题,把学生思考总结知识的时间给占去了,效果不好。教师可以搜集十来套试卷,然后总结为三四套,因为重要的知识点,试卷上大多数是重复出现的,没有必要让学生做了一遍又一遍。搞题海战术,浪费时间和精力。很显然,让学生做题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情况,方便教师查漏补缺。将个别重要综合习题与课本相对照,看学生掌握落实情况,不会做的题目学生马上去翻阅课本,仔细思考,自己答出来印象更深刻。这一环节也离不开课本。

再次是第三个阶段了,回归课本。在第一、第二阶段都完成的情况下,我常常留出三到四节课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做题之后,学生才知道哪些知识很重要,常用什么题型来考查这个知识点。这个时候,再打开课本,学生会感到很亲切,很熟悉,感觉书本由厚变薄了,看课本时就知道哪个知识点常考查,用什么题型,甚至会给自己出题目,自问自答,能把做过的题目同书本知识相联系,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例如,看到七年级上册(川教版)第四十五页“商鞅主持变法”这一子目时,学生知道商鞅变法是重点,商鞅变法内容第二条“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这一条内容很重要,学生马上联系自己做过的试卷上的一题史料分析题:材料一为“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材料二为“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之谓也。”《商君书·外内》这两则史料,考查的就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第二条。最后一遍回归课本。让学生把做过的习题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达到活学活用,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题的答题能力。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5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综观当前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单元复习课重视不够,加之缺乏有效的复习方法,从而导致课堂复习效率低。因此,在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笔者试图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教学,引导学生梳理每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建构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这样在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结构图的指引下,学生可以轻松把握整个单元的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复习效果。

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围绕“talk about consequences(谈论因果关系)”这个话题将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分成四个模块,并在每个知识模块中列出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通过pair work 的方式进行句型练习活动引起学生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单元里的单词、短语以及if 引导的条件句和一般将来时的用法。以下是复习Unit5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专题复习课中的应用

专题复习作为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某个专题进行复习,它是在一轮复习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回归与整合,以强化知识的交叉渗透,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知识。在专题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炼出各分类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最后复习的时候,各类重点一目了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渠道,实现自我建构知识网络,优化复习课课堂教学。

以词汇专题复习为例,在复习单词take ,cost , pay 和 spend 的用法和区别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对这些表示相同含义的单词的用法进行回顾和总结:take后面常跟双宾语,常见于“ It takes sb.+时间+to do sth.”结构中表示 “做某事花了某人多少时间”;cost的主语是物或某种活动, 常见用法是: sth.+cost (sb.) +金钱,表示“某物花了(某人)多少钱”;pay的常见用法是:sb. pay +金钱+ for sth. 表示“付钱买……”;spend的主语必须是人,常用于以下结构:(1)spend time /money on sth.“在……上花费时间(金钱)”;(2)spend time /money (in) doing sth. “花费时间(金钱)做某事”。然后给出与之相应的例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词汇分析、辨别,帮助学生透彻地了解并掌握其用法,在头脑中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脉络,构建思维导图,以便考试时能够准确、快速地提取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以下是take/cost/spend 和 pay 用法区别的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综合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综合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往往可以将繁琐、庞杂的综合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二次整合,化繁为简,让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清楚,重难点更为突出,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和复习压力,巩固复习效果。综合复习课的教学,并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罗列、讲解了多少内容,而是在于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多少内容。因此,在初中英语综合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复习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归纳梳理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或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提炼过程,通过整合新旧知识,根据知识脉络,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网络,然后再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概括、补充要点,对自己的思维导图加以修饰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并注重语言的实践应用,将知识向更深层次扩展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能力立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42-1

一、合理选取案例,落实基础,突出主干

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加以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应试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多样性、比较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第一,典型性。紧密围绕复习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考点或基本理论之目的。例如在复习水体的相互联系时,展示案例:庐山小天池“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分析其原因,理解湖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第二,综合性。即所选案例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涉及到多个知识原理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多样性。针对不同地理知识,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案例形式。

1.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教师要更多地选择(或设置)问题情境,尤其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加以探究,锤炼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区域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区域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点,区域地理自然成为综合考试命题的出发点。高考试题重视局部区域,一方面体现对读图能力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知识细化活化的要求和能力立意的要求。在局部小范围,能够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实际区域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在复习时以案例形式对初高中知识整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第四,比较性。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新教材中已有一些案例,教师应对这些案例进行拓展,在复习中再给出类似案例,让学生进行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二、拓展案例,确立综合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分析思维是由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在地理复习中,综合分析的内容无处不在。如“2006年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分析我国荒漠化的分布特点,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总结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水量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而人类活动是决定性作用,所以在分析措施时要全面。

综合分析训练要贯穿复习全过程,要在解题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梳理思路,形成相关的思维定势和综合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综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原理、原则,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教师要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研读案例。

第一,锻炼学生精心审题、准确把握案例内容、挖掘案例内涵的能力。高考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灵活多变,无一固定模式,有文字型、图表型的,也有文字图表混合型的,不管何种形式,认真阅读案例是基础。阅读案例时学生要结合设问,这样可以使观察方向性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分析更有针对性。

第二,培养学生根据案例确定观点,能够准确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高考案例分析题重点考查的是地理学发展规律、知识结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素质,因此要培养学生提炼案例的能力。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时间、地点、事象及其形成发展的要素,尤其是一些说明性文字中往往会有相关信息为答题提供暗示和引导。然后再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问题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抓住问题的要害,通过案例来锻炼学生猜测命题人所要考查的内容。

第三,训练学生对案例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并得出准确全面清晰简洁的答案的能力。知识的重组和迁移是高考文综能力测试的解题特点,试题的综合性强就要求学生综合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把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新知识,体会新问题。在进行剖析和研究后,总结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答案来。

三、利用案例,及时归纳总结,完善知识体系

高考地理考查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整体、综合掌握程度,为此高质量的知识结构,做到知识掌握上的触类旁通,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由“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过程。

四、利用案例,把握整体,分析差异

理解自然地理的各要素的关系是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出发点。高三复习应当着力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以及在它们影响下的人类活动。在复习时,学生要注意结合初高中地理进行综合复习,要学会运用高中地理原理和规律去解释初中地理讲述的各要素,并分析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如: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理解地形及其相关知识的联系。

五、以热点、焦点问题为案例,做到学以致用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7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各省市制定的《考试说明》,以及现行使用的教材,确定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多少,具体是什么;然后,结合教材系统进行复习,对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使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初中数学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又体会到初中数学的全部内容。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同时在复习中应该按阅读理解型,开放型,实际应用型,探求型,方程型综合题,函数型综合题,几何型综合题,研究性学习题等进行归类,分析,了解各类题型的特点,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四、模拟训练,提高能力

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基本技能已形成,基本题型及其解题方法已掌握,接下来就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宜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最佳的成绩。搞好模拟训练,一是要精心组织几套模拟试题,这几套模拟试题应该根据教材的知识和中考数学试题的结构框架,精心组织选编,模拟试题要做到一方面是“双基”的又一次全面覆盖,另一方面是课本重点与考试热点有针对性的强调。二是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模拟练习题,及时讲评,既要讲知识点,又要讲解题的思维方法,以及应试的心理思维等,使学生高高兴兴进考场,轻轻松松去答题。

理综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 电路分析;知识结构框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引言:《电路分析》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该课程是许多高校电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考试课程,学好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结构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利用课程的系统知识结构框图直观地描述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可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知识内容的本质,掌握课程的系统脉络,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拓展、综合分析计算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电路分析》课程知识结构框图

本人在教学实践探索中,以邱关源主编的《电路(第四版)》[1](以下简称《电路》)为主要教材,以宏观的角度自我总结形成了课程的系统知识结构框图。各知识点的内容及应用一目了然,重要的是直观地描述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知识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知识结构框图为分列不同章节、看似“孤立”的知识点找到了必然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对“一阶电路”、“相量法”和“拉氏变换”进行分析和比较[2],掌握三部分内容的本质,并熟练、灵活运用。

2 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

2.1教师深钻教材抛砖引玉

教师必须先对课程的内容下工夫钻研,要做到深刻理解、全面掌握,能高屋建瓴,从课程整个内容之中抽出重点,理出系统,用一根主线贯穿起来[3]。只有教师自己明确了重点,理出了系统,上课才能做到重点突出、系统清楚。

2.2建立知识体系化思维

首次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图1分发学生人手一份,对照《电路》的目录对框图进行简略说明,分析各章间的联系,突出每章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章重点的讲解力求详细、透彻、全面,每章内容结束后作必要总结,强调其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要求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明确知识点虽然分散却不“孤立”,从而具有系统化的思维。

2.3强化知识点灵活应用训练

理论教学采取重点讲授、习题特训、组织有目的的讨论、解题方法互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讲授完知识点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计算、应用训练,大习题课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针对同一题目要求多种方法求解,再讨论各方法的优点。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

2.4培养“一题多解”综合能力

教师将知识点有机划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理论讲授、习题训练完成后,特别安排一次综合大习题课,不指定方法不限定方案不强调计算的复杂程度,只要求学生对所给题目准确计算结果分析结论,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由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相互联系的理解,培养学生“一体多解”的应用能力。

2.5学生自我归纳总结

为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每一章讲授后,教师帮助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图归纳总结该章内容在整个知识习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章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6培养“自主学生”能力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题要求完成规定题目的解题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教材之外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学习不局限于书本表面,而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和分析,拓宽知识面。

3 结束语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渐模式不断实践的过程,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协作努力才能取得预期目的的。

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结构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是利用课程的系统知识结构框图直观地描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建立全局性体系化思维,不但对零散的知识点能掌握、应用,更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综合、交替运用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第四版)[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

[2]韩菊,许军.对《电路》课中“一阶电路”“相量法”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科技信息,2006,2

上一篇:药品质量管理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汽车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