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扶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9 09:17:39

大学扶贫论文

大学扶贫论文篇1

关键词 扶贫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完善

作者简介 李梦竹(1989―),女,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志章(1957―),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导。?穴重庆北碚 400715?雪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增长的扶贫开发模式研究”(12ASH004)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中的政府行为研究”(SWU1309363)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的庞大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包括我国扶贫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没有这个强大的理论体系作指导,中国的贫困人口不可能由1978年的2.5亿人?眼1?演降到2011年的1.28亿人,中国人民也不可能在改造自然、改造环境中摸索出整村推进、雨露计划、产业化、连片开发、移民搬迁以及特困地区综合治理等扶贫模式,并赢得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赞扬。同时,我国在区域不同、条件各异、环境艰苦的背景下创新出的不同扶贫模式,不仅佐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指导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分别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一脉相承,把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作为其核心本质。同时,扶贫开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保证贫困地区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完全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

(一)扶贫开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意志,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难历程,从建党那天起,我党就始终坚持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全中国人民谋福祉。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大规模、大跨度、大空间的扶贫开发,其宗旨就是要通过国家政策干预、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扶持,提供均等化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等,帮助贫困地区释放生产力,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说扶贫开发实践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二)扶贫开发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毋庸置疑,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贫富差距加大等,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2010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了矛盾凸显期,集中表现为城乡、地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悖逆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将引发社会不满,影响社会秩序稳定,是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扶贫开发则是扭转贫富分化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宏观调控和资金的转移支付,将有效地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扶贫开发的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客观上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扶贫实践取得的成果,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一)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眼2?演,“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眼3?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眼4?演,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以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人口锐减,小康社会正在成为现实,这些扶贫成就的取得,既践行了邓小平理论中的“贫富观”,也不断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只有消灭贫困,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社会才能和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

(二)扶贫的实践成果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贡献

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熏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扶贫的根本是要解放生产力,释放出无穷的正能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数十年的扶贫实践活动,并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是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先进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最好印证,更是党的宗旨立足于人民之中的最好体现。因此,我国的扶贫实践活动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贡献。

(三)扶贫的实践成果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普及深化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扶贫开发活动,在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还注重当地的社会发展,在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发展,最终将达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扶贫开发活动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扶贫的实践成果还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普及深化。

三、新时期扶贫攻坚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上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好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仅为2003元,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达0.61,?眼5?演贫困人口还有1.28亿,距离“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以全面完成既定目标。

(一)始终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扶贫攻坚战中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扶贫攻坚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的统一步骤,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扶贫的顶层设计,把扶贫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继续探索创新一些好的形式,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引导各类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再次,要强化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最后,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扶贫攻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扶贫攻坚战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实现贫困地区“五位一体”建设的总目标至关重要。一是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物医药等生态产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贫困人口提供包容性的就业机会,努力增加收入。二是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创新村级自治组织,完善社区管理,打造起“永久牌”扶贫攻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三是积极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百姓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引领贫困地区发展;四是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建立起贫困人口社会安全阀,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是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扶贫各项活动之中,杜绝短视行为,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建立起贫困地区自然生态保护屏障,用生态效益提升抗击贫困和阻止返贫的能力。

(三)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新四化”建设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在扶贫攻坚战中必须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共同富裕的“引擎”和助推器。一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并逐步形成产业链;二是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与外界联系,变被动为主动,获取各种市场信息,加快资金、信息、人才流动,为服务本地发展创造条件;三是通过发展本土化的优势产业,夯实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集镇转移,做强特色小城镇,使之成为本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四是创造条件,引进有实力的城市企业入驻贫困地区,让他们通过租赁、宅基地置换等形式流转土地,对分散的农田、耕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传统农产品向高档农产品转化,并对其农产品实行小城镇属地化深加工,让一部分人在充分享受土地收益的情况下有序流动到小城镇就业,以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四、总结与展望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社会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全面攻坚期。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中赢得一个又一个漂亮战役,用新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到2020年按时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伟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眼参考文献?演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演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大学扶贫论文篇2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总书记说,“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建立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战斗队伍。无论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措施、再多的资金、再多的项目,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没有高效的落实,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要发挥广大干部的作用,落实好政策、措施,把资金用到实处,项目落实到村到户。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找准对策,自觉履行党和群众交托的重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脚踏实地的为群众谋福利办好事实事,要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第三加强对业务知识特别是脱贫攻坚等惠民政策的学习,提高服务本领,强化政治担当,突出政治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精准方略,改进工作作风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二至第七部分系统总结了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一是“精准”。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要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将条件差、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分类施策,实施“五个一批”扶贫开发路径,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保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就要求在深刻认识贫困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分析致贫的共性要素,以共性要素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多层次扶贫脱贫路径;又要考虑贫困个体致贫的具体因素,开展多层次、精细化的针对性帮扶。二是务实。习总书记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提到,“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尽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扶贫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在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方面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靠材料、表格来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反映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开展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当前,在中央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正确引领下,许多贫困群众物质脱贫有了很大改善,但“精神贫困”的现象则愈加凸显。不少群众受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法治意识的制约,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思想如同贫困内在的“病根子”,脱离了扶贫的初衷。因此,要深入开展扶贫扶志双扶行动,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增强脱贫的决心和信心。作为文化旅游部门,要扎实开展“扶志、扶智、扶德”活动,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不断丰富贫困群众的精神生活,补齐“精神短板”提振群众精神面貌、提升群众道德水平。一是以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为主题,积极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下基层演出,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致富光荣的社会风尚。二是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平台,结合非遗传承人“传帮带”工程,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推动贫困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三是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文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贫困群众送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为群众撒下文化种子,厚植文化根子。

大学扶贫论文篇3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汇报演讲的题目是:“****”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对我*今后五年发展的核心,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十分重要,对我们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人来讲尤为重要。因为贫困的社会不可能和谐,很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因贫困而发生;贫困的家庭不可能文明。文明是进步的标志,贫困的家庭发展是缓慢的,离文明的要求差距较远;贫困的困想不可能创新,创新是改革的需要,时代的要求,一个思想贫困的人是不可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活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和看法:

一、通过讨论和学习,提高扶贫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扶贫素质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扶贫理念,解决用什么思想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二是明确扶贫方向,解决扶贫工作的对象问题;三是明确扶贫工作的内容,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四是明确扶贫工作方法,解决怎么样做的问题和如何出成绩的问题。提高扶贫能力,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水平”相符合,提高扶贫的能力,主要是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1、提高把握扶贫政策的能力,对扶贫政策上认识不能偏差、理解上不能偏颇、执行上不能偏离;2、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一是“统”、“统筹”考虑。统筹规划是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就可以改变扶贫工作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二是“调”。积极主动协调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只有抓住了这个基础,我们工作就可以从被动变主动,从狭窄走向广阔;3、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能力。项目和资金管理,是检验扶贫开发工作的尺度和标准。主要是通过完善一些制度和办法,来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投向,取得扶贫开发的显著成效。

二、通过讨论和学习,转变观念,创新扶贫资金管理的方式

目前,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方法主要采取因素法。目标任务和定额标准分配法、项目择优分配法等(举例说明整村推进、安居工程、项目贴息贷款)。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方式主要补助、补贴、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讨论和学习,应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方式。一是要建立高层推动的资金管理组织协调机制。二是托展平台、统筹规划,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纽带,把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形的相关资金,统一编制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统一组织项目实施、统一组织绩效评价,充贫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三是积极探索“村民互助”的产业扶贫模式,深化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政策,拉动扶贫贷款的投入,提高扶贫效果。

三、通过讨论和学习,要逐步形成扶贫开发工人的自身特点和模式

扶贫开发工作要讲“三点论”:一是扶贫工作,尤其是扶贫思路、措施和方法要有特点;二是扶贫项目实施,尤其是扶贫重点项目的实施要有看点;三是扶贫成效,尤其扶贫经验的总结上、扶贫成效的体现要有亮点。总之,一句话,扶贫开发展作自身和模式就是有特点:“有特点,才有看点;有看点,才有亮点。”这是一个递进发展过程。

大学扶贫论文篇4

【关键词】农村 贫困 精准扶贫 部门协作

在湘西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后,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精准扶贫研究的热潮。我国理论界对精准扶贫的研究较晚,国内研究精准扶贫的代表性学者有汪三贵、刘娟、许源源等。目前,理论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部门协作问题研究上,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中政府部门间协作、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协作等方面。

一、农村扶贫工作中政府部门间协作研究

关于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吴德江(2011)指出,农村扶贫的公共产品特征决定了政府在扶贫中的主导与核心地位。政府主导体现在政府是反贫困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同时政府还是扶贫资源的组织者、分配者,以及资源过程的主导者、行动协调者与监督者。言(2014)认为,在中国权威式政府的体制下,扶贫领域中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是整个扶贫格局中的核心、元机制。韩广富和何玲(2015)指出,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始终是由各级政府主导的,这不仅体现在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而且把贫困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

关于政府对口扶贫。徐永福主编的《携手铸辉煌》丛书,从闽西合作的背景入手,回顾了1996-2005年两省区合作的具体进程,概述了闽西合作的重要意义、成功经验。李勇(2012)认为,以地方政府合作为主导的东西对口扶贫协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反贫困事业提供新的扶贫模式,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经验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贫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的能力相对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徐俊(2010)分析了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现状,认为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的具体行为方式往往是其实践活动的经验型总结。祝慧等(2016)认为,精准扶贫更注重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仅依靠政府扶贫资金的支持不够,因而需要更多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冯朝睿(2016)认为,要如期完成2020年我国贫困治理的总体目标,国家及扶贫治理部门,要加强“协同”扶贫理念,以改变以往的单一反贫困治理结构,实现多主体、多维度、多功能、多层次的多管齐下的协同反贫困共治局面。

二、农村扶贫工作中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的协作研究

国外农村扶贫工作中部门协作的研究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的研究居多。吉德伦、克莱默和萨拉蒙等人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研究了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关系,他们在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后,提出了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的四种基本模式:即政府支配模式、第三部门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和合作模式。

我国在1990年代中晚期逐步发展起来对扶贫领域中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关系的研究。李小云是我国最早将参与式扶贫理论系统化和实践操作化的主要推动者和系统总结者,他通过分析民间组织在参与式扶贫中的有效性,提出了在国家、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建立联系共同扶贫的观点。蔡科云(2013)认为,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都是扶贫的主体,国家扶贫事业由单一政府行为向社会共同行为转变。合作扶贫的本质是政府也是社会组织、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合力”。王媛媛(2014)认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扶贫的过程中,双方是互相合作,共同推进扶贫项目发展的。尤其是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和筹集渠道方面,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李娟(2015)认为,企业在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过程中,其帮扶途径广泛,能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贫困群众最需要帮助的不同方面,并且在不断实现帮扶方式的创新。

三、述评与展望

上述研究为精准扶贫部门协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但由于其研究角度的不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要通过具体的调研实践,进一步完善。

一是精史銎恫棵判作相关政策和措施的研究要继续完善。目前,精准扶贫以帮扶单位扶贫到户的形式来开展工作,为了实现精准扶贫规范化、长期化和可持续,需要建立更加完备、更具操作性的部门间协作相关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

二是精准扶贫部门协作可持续性需要加强。当下精准扶贫工作中,部门间协作程度低,持续性不强。因此,在精准扶贫中,部门协作要将以往“输血式”或者是救济式的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治标治本,实现可持续协作的精准帮扶策略,还需要聚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探索。

三是精准扶贫部门协作的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在近几年精准扶贫实践中,各地在精准扶贫部门协作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各地在精准扶贫部门协作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同类型的地区提供经验借鉴,为精准扶贫部门协作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胜林,王雨林,庄天慧.基于文献研究法的精准扶贫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5 ,(12).

[2]吴德江.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1.

[3]言.中国农村扶贫中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4,(4).

[4]韩广富,何玲.论中国政府同亚洲开发银行在农村扶贫开发领域的合作问题[J].理论学刊,2015,(3).

[5]李勇.改革开放以来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6]徐俊.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的瞄准问题初探[J].老区建设,2010,(2).

[7]祝慧,莫光辉.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效与创新突破[J].经济纵横,2016,(7).

[8]冯朝睿.多中心协同反贫困治理体系研究――以滇西北边境山区为例[J].西北人口,2016,(4).

[9]蔡科云.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扶贫及法律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2).

[10]王媛媛.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反贫困路径分析[J].新西部,2014,(9).

大学扶贫论文篇5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工作;哲学维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6-0003-05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完胜、收官之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该重要论述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高度抽象的本质与核心,属于哲学维度,反映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群众、不同情况,有不同侧重、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丰富论述,但其中始终如一贯穿的哲学维度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问题导向”的发展维度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即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总趋势,也是技术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运动的总趋势。所以,无论是宏观层面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还是中观层面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区域协调、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推进,以及微观层面每个社区、家庭、人的福祉提升,都是顺应时代总趋势、推动社会大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前提是矛盾和问题,存在矛盾问题,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就能够推动发展。因此,我们党推动发展、引领发展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姿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战略指导的着眼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问题为标准,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1〕29-30。以解决脱贫工作的组织引领问题为关键,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1〕47-48。以解决扶贫脱贫的途径问题为抓手,采取精准扶贫、多管齐下的政策方略,“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吹糠见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2〕。以解决扶贫工作的社会协同问题为基础,构建调动各方力量、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1〕50-51。以解决扶贫工作的实效性问题为风向标,强调从严要求、真抓实干的科学态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3〕。以消除扶贫工作中的腐败问题为检视点,强化资金管理的监督体系。以解决扶贫脱贫的大环境问题为背景,发出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4〕484。我国之所以在扶贫工作中成效卓著,为促进协调发展扫除了障碍,为世界减少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得益于坚持“问题导向”这一发展维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人民中心”的价值维度

价值观作为重要的哲学维度,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主张、态度与倾向的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原则、标准与尺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人民中心”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的根本宗旨与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的人文体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归谁享有”的基本问题,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遵循。“人民中心”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它贯穿于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扶贫工作。“人民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红线,其价值维度在扶贫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贫困群众作为扶贫工作的对象而存在,不是作为发展工具而存在,可以充分体现“为什么人”这一原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5〕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自觉将我们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这一历史任务的工具来践行“人民中心”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4〕302020年5月他在山西考察时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6〕凸显出“为了人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人民性最根本的体现。“人民中心”在扶贫工作中更体现为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不仅仅是价值理念、政治要求,更是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的切实承诺、评价标准和攻坚克难的具体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4〕83,“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4〕84。

其二,“人民中心”明确了人民群众是扶贫工作的主体力量,脱贫致富最根本的是必须“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脱贫攻坚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具体运用。正是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使得我国的扶贫脱贫工作卓然于世界。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论述中,更是将“人民自己救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作为“人民中心”宗旨的根本落脚点。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讲道,“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7〕,就是强调扶志扶智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在扶贫工作中,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在“扶”,从根子上让贫困群众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靠自强自立有尊严地真正脱贫。如我國在帮扶贫困县、贫困村脱贫致富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修路、架桥、通电、打井、引水、改厕、铺线、通信、建基站等,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扶贫铺路,为群众福祉奠基,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有靠自己双手、靠劳动脱贫致富的途径、工具、未来和尊严。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更要帮助贫困群众摆脱长期贫困形成的挫败无力感和心理依赖,既扶贫更扶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人民中心”价值内涵的又一层体现。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视“家国一体”的历史维度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道路走向、发展模式、政策规划都是在其自己的历史逻辑中展开的,传承着具体而生动的历史禀赋和文明特性。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渗透着我们的历史传承,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渗透着我们的历史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的战略指导同样渗透着我们的历史传承,处处体现着“家国一体”的历史意蕴和君子情怀。

在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精神、君子人格历来是被社会精英推崇和追求的,核心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精神。君子、士大夫是社会的顶梁柱和粘合剂,从修桥铺路到怜贫恤老,从主持公道到协调社会,他们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己有权利更有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华民族进入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很多中国文化的固有基因也开始呈现出来。历史文化元素有很强的基因遗传能力,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君子阶层虽然已不复存在,但是在文化观念上,国人对君子的看法和要求,具有历史与文化的连贯性。

置于今天的中国,我们的干部选拔机制将社会中一些有知识、有能力、肯吃苦、敢担责、愿奉献的优秀人才选入队伍中,肩负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使命,注定要传承我们历史文化中“家国一体”的君子人格,承担“为民立命”的君子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样要求广大干部的:“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4〕144他还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4〕145,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4〕145。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历史维度的自然呈现。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统筹兼顾”的逻辑维度

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不仅是政策落实问题,更是战略布局问题,根本上是有关方法论的哲学问题。秉持的方法论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路就不一样,构建的战略规划就不一样,出台的政策就不一样,落实的效果就不一样。在我国扶贫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秉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强调注重统筹兼顾:既掌握地区贫困的总体情况,又深挖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既有发钱发物送温暖的普惠政策,更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多种脱贫途径;既要激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劳动致富的激情与干劲,又要强化党政干部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的实干作风。因此,我国扶贫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现了经济、政治、社会多个层面的整合。

其一,多管齐下的扶貧脱贫政策,能够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增进群众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实现良好的经济整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论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施策,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解决贫困问题,关键点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部署: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异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4〕85。这就擘画出我国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不同条件、不同人群、致贫的不同原因,差异化施策,针对性强,效果良好,利于形成脱贫致富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态势,实现良好的经济整合。

其二,干部深入基层、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能够在强化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同时,稳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好地维护中央权威,实现良好的政治整合。我国疆域广阔,地形复杂,村落繁多而星散,要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治理、保证中央的权威性,就必须使党的领导、政府治理深入最基层的乡村;就必须要求广大干部走乡入户、深入群众,强化党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扶贫工作的关键抓手就是发挥广大干部在扶贫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服务。要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发挥主场作用的同时,强化广大干部扶贫的“精准度”,对口帮扶到户、到人,随机跟踪抽查扶贫情况,检验考核脱贫效果,督促党政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服务群众。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广大党政干部真正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做到真访贫、真扶贫、扶真贫,在引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的同时,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政府的基层治理,强力维护中央的政治权威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国格局。

其三,扶贫工作中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能够缩小地区、人口的贫富差距,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使全民尽享大国红利,实现良好的社会整合。我国作为大国的具体国情是:疆域广阔,情况复杂,不同地区发展条件、发展水平不同,地区贫富差距较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多在偏远边穷之地,从空间上远离中华核心地带、富裕地带,生存环境恶劣,发展难度很大,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自我繁荣的条件。但同时,超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超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等,是我国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通过转移支付这个重要的财政工具,把富裕地区上缴税收的一部分划拨给相对贫困的偏远边穷地区,可以使那里的老百姓也享受到大国红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4〕86

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凸显“扎实作为”的实践维度

一切理论、政策、思路都来源于实践,也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与核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处处凸显着“扎实作为”的实践理念和实践要求。

实践维度之一:厚积“扎实作为”的恤民情感。实践作为一种物质活动,具有目标导向性。不同目标对实践活动激发的力度和效果不同,具体到扶贫工作中亦然。广大干部投身扶贫工作,抱着完成上级交付任务的态度,还是怀有深沉的恤民情感,工作效果则相去甚远。实践是行动,行动的先导是思想指向与情感激发。饱满深厚的为民情感能不断滋养党政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不断助推党政干部担当作为的实践行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与他早年的知青生活、人生抱负、长期担任地方领导期间的扶贫经历所激发出的强烈恤民情怀息息相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说道:“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8〕从梁家河村当知青到村支书,到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再到福建省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直到党的总书记,职务在变,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调研贫困地区、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为老百姓消除贫困做实事的行动却从未停止过。习近平总书记当知青、作村支书的经历和感受,使他思想感情上获得了升华,对贫困的切身体会激发了他强烈的恤民情怀。因此,广大干部只有切实拿出贴近群众、融入群众的实践行动,才能真正激发出为民情感和恤民情怀,这种情感情怀才能以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干部更广泛、更深入地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恤民情怀是“扎实作为”的情感基础和价值基础。

实践维度之二:严格“结果导向”的政策要求。无论是理论的科学性、政策的有效性、还是干部的能动性都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实践标准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评实践效果。所以,做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结果导向,拿出实际成效,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对分管领导同志说,得来点儿真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要稳在那儿,把责任担到底,不脱贫‘不能走’,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没有一点实招、硬招,我很怕这件好事办不好,最后给人民交不了账,给历史交不了账”〔9〕。“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上上下下必须把工作抓得很紧很紧”〔10〕。军令状、承诺书都是结果导向的生动体现,将扶贫工作成效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与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连在一起,形成倒逼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真扶贫”“扶真贫”,有效遏制少数干部“雷声大雨点小”“说一套做一套”的搪塞之举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形式主义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4〕92。

大学扶贫论文篇6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区域 精准扶贫 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本文属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精准扶贫少数民族――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xhmks1710)产出论文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背景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西部脱贫致富是关键,西部能否脱贫,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1]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自治县就有257个。2014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达7017万左右,其中2205万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部,有3736万之多。西南少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关。

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精准扶贫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以来,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成果丰硕。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主要对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特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进行研究。

(一)对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精准扶贫的概念。沈茂英认为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机制。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和不同的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加以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以及精确管理。[3]邓博文指出精准扶贫的主旨是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形成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核心。[4]赵和楠、侯石安、祁毓从内涵和构成的角度来分析精准扶贫。从精准扶贫的内涵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通过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扶持识别出的贫困家庭与人口,消除导致其贫困的障碍因素,增强其自主的发展能力,并且要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的内容构成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5]

精准扶贫的理论特征。沈茂英指出精准扶贫的三大特征是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3]赵和楠,侯石安、祁毓认为精准扶贫独特的要素是多维瞄准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各环节之间内在的关联、互为藕合特征。[5]

(二)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

刘东燕指出云南、贵州、广西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又是石漠化严重区,这导致在新阶段的贫困状况更加严峻、致贫的原因更加复杂、贫困的程度更加突出以及防返贫的任务更加艰巨。[6]黄悦、梁鹂、唐洪亮认为地处乌蒙山片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属于高寒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可耕地少,产量低。这就直接增加了精准扶贫的难度,尤其是增大了返贫的挑战。[7]

沈涛、朱勇生、吴建国指出自然生态脆弱以及生态多样保护是云南边疆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8]罗绒战堆、陈健生指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冰雹、霜冻与暴雨,以及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当地的百姓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处于中下等甚至中等的一些农户的生计将处于困境之中。[9]

郑双怡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性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多受流水的侵蚀。[10]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经济底子薄,抗L险的能力差,一旦发生灾害就很容易丧失生计,气候变化的风险容易造成民族地区大面积返贫,影响精准扶贫的进程。

(三)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的对策

1.研究发展教育脱贫致富

高天跃说“贵州作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省份,省内贫困程度依然位居全国前列。”[11]杨定玉认为贵州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人的思想观念滞后。在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来脱贫,断其贫困的“根”,使贫困不再代代相传。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和返贫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必须保障贫困对象的子女能接受一定的,甚至良好的教育,这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培养大量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12]只有这样才能使精准扶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发生本质的转变。

邓秀华认为通过对农村成人引导性培训、农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使其转变旧观念,能塑造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的就业者。大力支持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从农村成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成人培训项目设置的科学性。[13]

2.研究旅游精准扶贫

陈祥碧、唐剑认为旅游扶贫是长江上游广大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他们认为立足于“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创新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形式,把实现旅游业与农牧业的扶贫相结合,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进而扩展帮扶渠道等途径来增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实效。[14]

沈涛、朱勇生、吴建国着重研究发展旅游业的转向问题。通过传统旅游转为包容性的绿色发展途径来推进精准扶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制度倾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进而保护好生态环境。[9]

3.金融精准扶贫

高天跃认为这种精准扶贫途径是指通过金融机构来建立的一种信贷业务,这种业务具有政策性和经营性,是通过金融机构独特的资源来实现。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环节与程序来设立一套识别贫困村、贫困户的机制,并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然后针对识别出的贫困户,设定计划对其进行帮扶。[11]

大学扶贫论文篇7

【关键词】扶贫 扶贫资金效率 精准扶贫

一、引言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视察期间初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定目标,而且要落实行动,不能光喊口号。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也《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对扶贫的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真正将的思想落实到了实处。[1]中央有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扶贫工作在效率上存在着改进的空间,是针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现状提出的。

二、“精准扶贫”概念及扶贫资金效率使用状况

“精准扶贫”的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管理和效率的考核四个方面的内容。精准识别是基础。识别需要做到将真正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从普通家庭中鉴别出来,并且查明导致贫困的真正原因。精准帮扶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行动。在识别出贫困的原因后,针对原因,因地制宜的采取行动,从根源上扶贫。管理是扶贫工作的基本信息来源,管理需要做到详细记录贫困户和人员的情况。

1991~2000年,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进度平均为0.1,而2001~2010年,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进度平均只有0.07。在2010至2012年,约6700万人脱贫,贫困率下降了7%。目前的贫困率为10%。重点扶贫县的人均收入增加1329元,增长了约19%,达到了4602元。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虽然扶贫资金不断增长,但是减少的贫困却日益减少。以2000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数,2000年中国政府名义扶贫资金是3502亿元,但是结果物价折算实际资金总额只有2648亿元。因此甚至资金总量日益增长的结论也有待商榷,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过低是绝对的事实。

三、扶贫资金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审计署28日公布的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状况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2年间,19个县都存在未正常分配和使用扶贫资金的问题。包括冒领、虚报挪用资金,公款送礼请客等。②接下来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制度因素对资金效率的限制作用。

案例一:③

2011年至2013年间,海南省的18个市县(除三沙市)对于扶贫资金的审计显示,不合规使用的金额共有1.9749亿元,占已支出扶贫资金总额的27%。其中,只有约占30%扶贫物资发放给了扶贫对象,大约有889万元,;甚至,有些村干部,挪用侵占三成以上物资。

案例二:④

据公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高达3119人。此外,为了完成相关政策的扶贫任务,2014年度被认定为脱贫的608户、2272人实际人均纯收入是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贫困户,占脱贫户总数的9.10%、脱贫总人数的8.90%。此外,2014年及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高达7056.14万元,导致多个产业扶贫开发项目推进缓慢。

案例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发展改革局建设单座造价高达23万元仅具标识功能的大型移民新村标志牌17座,并且使用扶贫费用订做单价1.4万元以上的仅具有扶贫项目宣传展示功能的宣传牌24块。

首先由案例一可以看出,一方面,扶贫资金未完全发放以及违规发放的状况,不规范的扶贫制度容易导致扶贫资金分配不公。另一方面,行政不作为以及行政乱作为也反映了政府执法方面的问题。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分散,以至于不能够形成合体有效的推动扶贫工作进行,同时扶贫制度过于分散,各地区各行其是,导致扶贫资金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管理困难。

其次,在案例二中,扶贫认定对象标准审查,以及脱贫认定都出现问题,资金使用不规范影响了公共扶贫项目的进展。贫困户识别评判的困难也导致政府很难低成本的完成工作,由于扶贫工作在贫困户认定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过多的成本投入贫困认定那么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影响扶贫资金效率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形势仍旧严峻,贫困特征也逐渐变化,扶贫攻坚遭遇瓶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扶贫项目的开展和绩效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原有的绩效评估思路和评估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不m用,需要结合新的精准指导思想,对扶贫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做出改进。[2]在对2000~2006年的中央财政扶贫的投入资金与扶贫重点县的人口量变化数据回归分析,可得出我国扶贫投入资金是低效率的结论。缺乏科学的资金分配机制,财政投入挤占挪用,多头管理以及缺乏评估机制这些制度上的不完善是导致出现扶贫资金效率低现象的原因。[3]因此,对贫困以及脱贫两方面的评估和认定存在巨大的困难。

除此以外,案例三中挪用扶贫资金用于形象工程的建设也是现实的状况。胡祥勇(2014)运用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和使用及其各种资金形式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除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对对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有着显著影响外其他来源资金影响不显著。认为不同来源资金效率的影响不同显示了相关负责部门以及管理方式在资金使用发挥上的区别。[4]公共服务的属性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持扶贫资金是德政工程,无关效率无关效果,那么这种地方政府认识的存在导致扶贫资金成了一笔德政资金,那么将其用于形象工程的建设,或者流于形式的现象也影响着扶贫资金效率的发挥。因此,由于地方政府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受限与狭隘的地域限制会存在着虚假报告脱贫成果等以形象为目的的行为。

综上所述,扶贫资金效率过低的问题不光是制度的不完善限制着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执法队伍以及执法力度更是其限制的重要因素。同时对评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在贫困认定和脱贫认定两头都限制着扶贫资金效率的发挥。

四、精准扶贫在促进扶贫资金效率中的重要性

下面本文将针对上文对影响扶贫资金效率管理和评估两个大方面,三个小点给出相应的建议。并指出“精准扶贫”在解决扶贫资金效率过低的状况中的重要性。上文我们指出,精准扶贫主要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和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现在对应下来我们能够发现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及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是用于解决贫困和脱贫认定困难的,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是主要解决政府管理方面问题的方案。

制度建设方面,加快反贫困法治化进程,为扶贫效率的提高提供法律保障在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而导致扶贫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任意虚报扶贫业绩,,贫困人口责任与义务不明确、不具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扶贫效率。因此,制定国家反贫困法,实行贫困人口登记制度,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档案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贫困人口的权利与义务,把扶贫政策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次,明确扶贫重点和扶贫方式,不仅为反贫困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确保了政府扶贫效率的提高。

贫困认定困难方面,采取自下而上的贫困群体识别参与制度,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的规模。让所有贫困人口都能被识别和确定,确保贫困识别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5]首先政府应正视这一过程的困难,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方面的困y都会随着大数据库建设的推进而降低成本,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贫困认定方面的优势将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而地方政府对以扶贫资金缺乏正确的认识,应该通过更多的媒体资源以及中央文件加强对于扶贫资金重要性的宣传,使地方政府和公众从思想上对其重视并形成客观认识。

五、小结

本文首先通过新闻对于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过程的报告明确本文重要的主体之一。之后,之后以相关学者对《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研究结论提出另一主体――扶贫资金效率问题。继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并通过数据说明了扶贫资金效率使用过低的事实为说明两个的联系做铺垫。正文部分,通过不同类型的案例对这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管理建设,执法力度以及贫困和脱贫认定难度是影响扶贫资金效率发挥的重要要因素的结论。最后针对以上的相关的因素指出了“精准扶贫”在解决这些影响扶贫资金效率发挥的问题中具有重要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务院公布数据,2011。

②数据来源:2013年第31号公告:审计署关于19个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

③数据来源:案例一根据新华网报道整理。

④数据来源:案例二根据南方都市网报道整理。

⑤数据来源:国务院公布数据,2011。

⑥数据来源:2013年第31号公告:审计署关于19个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

⑦数据来源:案例一根据新华网报道整理。

⑧数据来源:案例二根据南方都市网报道整理。

参考文献

[1]唐任伍.精准扶贫思想阐释[N]人民网――人民论坛,2015.

[2]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3]匡萍.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9,No.19909:1-4+15.

[4]胡祥勇,范永忠.中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实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v.8;No.4403:76-80.

[5]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No.38006:78-81.

大学扶贫论文篇8

一、深入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1.认真学习贯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扶贫论述摘编》、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学原文原著,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重要论述中蕴含的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和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深化成果运用。坚定不移用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总书记指示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效果,坚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集中优势、集聚资源、集结力量,持续在“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上用实劲、求实效,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二、认真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3.压实整改责任。坚决落实政治巡视要求,坚持从严从实,聚焦突出问题,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工作格局。

4.落实整改任务。认真对照巡视反馈的问题,主动认领、深挖根源、由点及面,逐项研究制定分解整改措施,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细化举措,切实做到“四确保四不放过”。

5.用好整改成果。强化工作举措,扎紧制度笼子,拧紧脱贫攻坚责任链条、聚力落实精准帮扶举措、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脱贫攻坚风险防范、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全力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用“绣花功”啃下“硬骨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扶贫举措

6.对包保的未脱贫3户7人的贫困现状再进行详细调查和了解,并针对需求,积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每名包保干部年入户要达到20次以上。

7.开展法律援助大走访活动。在10个镇(街道)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窗口,针对贫困户中因经济纠纷、意外事故等涉法原因产生的贫困,组织公证员、律师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帮助贫困户依法维权。

8.对于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免费畜禽动物疫病免疫所需疫苗和养殖技术,提供部分畜禽保健药品等,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9.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对患有慢性病、五保户、子女就学等相关情况,协调联系相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

10.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计划发放法律小册子2000本以上,以加强贫困户的依法维权意识。计划每年搞1次培训,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农业种植、养植知识和实事政治的学习等,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拓宽致富途径。

1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包保的利民村一同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上一篇:交流会主持词范文 下一篇:庆功会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