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6 12:00:57

性心理学论文

性心理学论文篇1

当今,个性问题已是现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心理学家都对个性问题的研究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一定社会生产目的上的需要。个性问题究竟实质,就是如何看待人及其本质问题,对于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更加重视对心理的主体——人的研究,要以人的心理的整体观和人心理的社会本质为基本出发点来研究人的心理,既要研究人心理的个别过程和特征,也要研究个体心理的总体结构和面貌,揭示它的发展规律,阐明一定社会所期望的理想人才的良好个性是什么,指出社会应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用和控制它的生产者,应该按什么方向培养它的新一代的接班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一代新人的要求。因此,个性问题既是心理学当前面临的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心理学如何走出“象牙之塔”,进一步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重大方向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心理学教材以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其主要任务,其知识体系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知、情、意和个人心理特征的罗列上。根据他们的观点,人的个别心理现象的总和就是人心理的整体,因而,心理学没有专门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精神面貌的必要,因此,这类教材不设置“个性”专题,不讨论个性的社会实质和主宰个体的心理成分、结构及其机制和作用。这种以专业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主的松散的知识体系,使心理学远远地脱离了人心理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道个别心理现象的规律而离开活生生的社会的人的心理面貌的研究,这不能不从全局上影响了心理学对人心理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心理学教材在国外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虽然也设置了“个性”专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性的社会制约性,但他们对“个性”的理解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教材不是从“个性”的心理学本义上解释“个性”,而是从人们的生活概念或文学意义上把个性归结为人心理区别于他人的个别性或差别性,把个性特征之一的个别性当成了个性本身,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将个性研究引向歧路。也有的教材认为个性就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是企图用个性心理结构中某些心理成分的机械总和来解释个性,这种解释只能说明个性构成的某些成分,对阐明个性的本质意义并未增加什么新的东西。

在我国的某些心理学教材中,不讨论个性,不按个性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个性的本质和表现,特别是由于偏重人心理的自然特征,忽视其社会特征而造成的心理学中关于人心理的社会化内容十分薄弱,笔者认为,这是心理学教材中最大的理论脱离实际之所在,是当前心理学教材改革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的。

性心理学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当前学生性心理发展十大存在问题

 

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各种媒体、渠道都充斥着有关于性的信息。面对这股从欧美国家传来的“开放之风”,中国社会如今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巨变,多元文化代替单一文化。国外的“性开放”、“性自由”、“性解放”已经颠覆了国人原有的性观念。而中小学生在身体发育和思想观念方面尚不成熟,面对社会上刮过来的“性开放”“性自由”之风,很多时候无法抗拒。但是我们的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都远远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境地。目前中国孩子在性知识的获得方面多数依靠自学。缺乏成人的正确指导,学生的性心理发展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问题一:对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准备不足,或以负面态度看待自己的成熟

当少女初经,少男第一次梦遗时,有相当多的青少年没有心理准备,他们感到紧张,害怕,恐惧,羞耻。有一位小学六年级女生,发现自己下身流血后哇哇大哭,以为自己马上要死了。而一些男孩子在出现梦遗后,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足够准备,有些慌乱而羞涩。还有一些早熟的女孩子在出现第二性征后感到害羞,出现自卑或退缩,并穿戴紧身的胸衣,把自己的胸部裹得严严实实。而一些晚熟的男孩子也存在自卑的心理。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协助晚熟及早熟青少年,学习以正面态度看待性成熟班主任论文,看待自我发展,善用晚熟及早熟发展上的优点,并把不利变为有利。

一个男孩说得特别有意思:“我正跟妹妹一起洗澡,她问:‘那是什么?’我看见自己长了一些阴毛。我猜想,我的阴茎和睾丸一直在不断地长大。但是直到我妹妹看到那些阴毛,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正在发生变化。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这使我兴奋极了中国学术期刊网。可是,不一会儿,我又感到非常害怕……” “我还没准备好”,是现代社会中的男孩和女孩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父母的关心和指导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人生的重要时期。例如,家长可以为孩子举行一个小小的庆祝活动,表明他进入了青春发育期,是一个成人了。

问题二:关注自身形象,出现体像烦恼

体像烦恼是指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对自我体像失望所引起的烦恼。包括形体烦恼、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容貌烦恼。有人曾对3121名大、中学生作调查,有22.3%的学生存在体像烦恼。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存在这些心理问题的。有的认为自己的个子太矮,有的男生因为脖子后长了一颗痔就留着长长的头发不肯剪,女生则普存认为自己太胖,脸上有斑点,腿太粗,对于自己体貌的挑剔程度高于男生。

问题三:性知识的储备不足

我在所任班级中作过一次学生性知识的调查,发现职业高中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性知识,部分学生甚至已有过性经验。他们已有的性知识包括:了解男女生的生殖器官的构造,知道避孕套的作用是防止怀孕,了解性交的过程,知道生命的产生,对艾滋病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知道避孕套除了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防止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也不知道过早的性行为对男孩和女孩有哪些伤害,不清楚性病妇科病的原因及症状表现。还有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性知识,但接受了成人化的性信息,这是导致少女怀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问题四:对自己的身体、性器官缺乏保护意识

2009年网络上疯传慈溪职高的“摸奶门”视频。这段长达3分19秒的视频中,一名女生露出胸部斜躺在课桌上,一群男生轮流揉搓女生的胸部,期间不断打趣说笑,而女生并未反抗。在这个集体狂欢的游戏里,这个女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目前,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在受到猥亵、骚扰、侵害后常常选择沉默,甚至自愿将自己的性器官让异性抚摸。

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少年性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怀孕,然后被迫人工流产,目前在中国经济发达开放性程度较高的地区,13岁女孩当未婚妈妈,16岁女孩堕胎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少女意外怀孕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每年约有440多万少女堕胎,每天有55万次流产,每分钟有10个少女做不安全人流术。据医生介绍,我国的一些到医院做人流手术的孩子连生殖器官都未发育完全班主任论文,做人流手术容易造成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等损伤,出血也往往比较多。但是大部分少女为了掩盖真相,手术后表现得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照样上课,蹦蹦跳跳,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

问题五:很多学生认为:手淫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一位高一的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成绩开始下降,家长十分着急。在心理门诊这位男生介绍说,15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下身起了皮疹,瘙痒难受,他就去摸,结果阴茎勃起,有东西排出来觉得“特舒服”。男孩说,自己不敢告诉爸妈,因为书上说这是手淫,对身体不好,结婚后还可能没有小孩,自己很想控制一下但有时忍不住弄一下,十分悔恨,整天想这件事就影响了学习。不少青少年错误地认为手淫是不好的事,从而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人,在这种负罪感压力下,许多人的学习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问题六:对于恋爱的盲目憧憬与向往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开始更多地关注身边的异性。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少女,随着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在心理上产生的影响,会随着月经的来潮逐渐由对性的朦胧状态,而发展到明显的性差别意识。而恋爱是这一时期遇到的人生课题,因为女孩子的性成熟比男孩子早些,所以恋爱的动机也强些。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女生抱着言情小说,甚至是一些口袋书一本接着一本看,她们迷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到了上课时,便开始做白日梦,想入非非,幻想自己也能有一场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所以,应重视青春期少女的恋爱心理,帮助女孩树立正确恋爱观并及时给以指导。

问题七:失恋后陷入抑郁

美国《健康和社会行为》杂志对80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之间的恋爱,很有可能使他们患上抑郁症,一些人还会因此自杀,个别人甚至走上了杀人的道路。美国加利福尼亚山地高中学生安迪威廉姆斯枪杀两名同学后称,他就是因为失恋导致精神压抑才杀人的。

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也有这些情况,一方面由于身体的发育班主任论文,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体内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在恋爱过程中容易兴奋过度,造成情绪上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还远未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所以在失恋后,情感上的巨大落差极易导致学生抑郁,有的甚至由此染上网瘾、毒瘾。

问题八:孩子与家长、教师互相回避谈论性问题

孩子在第一次向家长提出性问题后,家长总是糊弄孩子。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因为和一个小女孩亲了一下嘴然后睡在一起就以为要生BABY了,他一直问身边的大人“小孩子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但总是得不到正确的回答。我们的孩子也会问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看到周围的大人们是这么回答的,欺骗型的有“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你是从爸爸的胳肢窝里掉下来的”,“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从船上人家抱过来的”,或者是无师自通型的“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或者是恐吓型的“你这个小流氓,问这种问题!”几乎没有多少家长会正面回答孩子的提问。这就造成了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自然在孩子遭遇青春期的烦恼后求助的对象不是父母、教师,而是其他途径。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精神状态低迷,个性非常孤僻中国学术期刊网。有一天她突然走到班主任老师身边说:“明天要有大事发生”,“我要回家”,精神几近崩溃。后来通过谈心才知道,这个女孩在初中时被其叔叔强暴,从此就生活在痛苦中,进入学校三年来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其父母竟毫不知情。孩子在有了问题后不愿意告诉家长,这是对家长的不信任,也反映了我们家庭性教育的失败。

问题九:性道德、性法制意识的淡薄

2009年7月北京顺义五中脱裤门事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2009年7月1日,三个90后男生在教室非礼女学生,两名男生将一名戴眼镜的短发女生按坐在地,并掀开其上衣,对女生进行猥亵。女生挣扎准备离开,被两名男生一前一后抱住,女生双手反抗。推搡时,女生再次被推倒,一男生坐到女生的双腿上,再次对该女生进行猥亵。 随后,一男生按住女生腿部,将女生裤子扒下,并让拍摄的男生对女生下身进行拍摄。在此事件中,有好奇,模仿,寻求刺激,炫耀等心理因素,但这些男生已严重违背了性道德,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所以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班主任论文,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少由于性好奇和性知识缺乏导致的性错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性,认识自己,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性法制观,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问题十:对同性恋的迷思与误解

在学校里,孩子只要跟同性朋友亲密一点,或是言谈举止不符合刻板化的性别角色,或喜欢跟同性在一起,便容易给自己或被他人贴标签,而造成性取向认定上的混淆。这些迷思及误解,对青少年的“性别认定”极易产生误导。

一般说来,“性别认定”在青少年晚期才完成。倘若青少年同性恋倾向持续到青少年后期,则他(她)才可能是真正的同性恋。过早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认定,不利了孩子正常的性心理发展。

有关数据表明,每过25年,全球青少年性生理、生殖成熟提前一年,一个世纪

摘要对性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地将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到正规的渠道中来。所以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的辅导应该早日走进课堂,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家长更不能置身事外,应结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契机自然地给予性知识教育。只有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来重视性健康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性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发展

【Abstract】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isthestudenthealthydevelopmentfullscaledevelopmentneed,shouldbringtohighlytheattention.Thefamilyandthesocietymustprovidethegoodeducationenvironment,theschooldealwiththestudenttocarryon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enableseachpeopletoreceivethegoodpsychologicalqualitytheraise,hasthehealthpsychologyandthegood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daptstheintensesocialcompetition.

【Keywords】Youngpeople;Psychologicallyhealthy;Socialdevelopment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本文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否则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青少年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有些青少年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等。

3应试教育,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用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并要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总之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所以,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5青少年要有道德准则我国城乡青少年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青少年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青少年来说,父母的话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要让青少年们形成良好品德,道德实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6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还要深入了解他们,根据青少年的天性来教育他们。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有足够的了解,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明明青少年的性格是内向的,非要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这是比较难的,也是违背青少年的本性的,形成了心理障碍。

另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帮助青少年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仅如此,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性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49 ― 02

随着全球只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已经逐渐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格局。在繁多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下,文化的情节越来越重。文化的重建与反思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前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的重点所在。大学校园也经受着文化与思想激烈碰撞的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使得形式主义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横行,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封闭性问题等的方面。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逐渐的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将详细阐述本人对于加强地方性综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一、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文化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健康的文化与腐朽的文化并存,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引的话,将直接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文化境界。但是如果是错误的文化指引的话,将使得我们之间文化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面对这样的形式,高校要建设其本身的校园文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得其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主流意识,促进其通过自我的调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树立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和确立自我的过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教育。引导广大的学生将自我的追求和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广大学生,引导他们能够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再其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中的民族精神

早在上个世纪,同志就指出了校园文化中继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和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的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凝聚力。通过民族精神的教育,树立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要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的树立新意识,培养新人才。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分为,将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最后,要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高校本身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讲,其不仅仅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是先进的道德和文化的创造者和忠实的实践者。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文化建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的师生梳理正确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推动学校校风的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2.必须要加强精神文化层面建设

首先,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本身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的,其内涵非常的丰富和拨打,校园的精神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发展的土壤,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在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十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就应该适当的从传统文化中取得一定的精华,并且要赋予这些传统文化先进的理念和时代观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比如,在儒家文化中,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内核,其倡导的是积极的人生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定的加工,以这样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情节为基础,建立在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敬畏,促进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其次,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

校园文化本身一旦建立起来,实际上就是要以历史和现实相互结合,要以现实和未来相互结合,只有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精神支柱,才能够实现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要以倡导学生本身积极的入世为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和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倡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国家的事业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全面发展。

二、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纳入到高效发展的总体规划

1.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是不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首先是要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相关领导对于当前形势下校园文化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在当前的情况下,高校本身面临着教务工作的改革,还需要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很多,尤其是目前有很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直接的牵扯了领导的主要精力。同时,在人们的本身观念中,校园文化往往被视作为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所以,到现在位置,校园文化受不到一定的重视。

在当前,校园文化逐渐的受到了重视,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神话和发展及其本身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反应。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了学校人文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2.建立完善高校文化建设的自我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内容加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去。学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相关的团委部门要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同时,要完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检查的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评估系统,以评价作为宣传和促进的方式。学校要从其本身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的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统筹校园文化的建设。成立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导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要充分的发挥出党团的组织,学生会以及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要建立校园文化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科学制度的研讨,加强校园论坛的管理,抵制相关的错误言论。坚决的地址各种的庸俗文化和相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组织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推进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的开展相关的活动。

最后,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充分的纳入到大学的预算当中,在各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投入,确保校园文化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要不断的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切实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够顺利的解决。加强理论的研究工作,开拓出新的措施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3.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工作

首先,积极的拓展校园之间的直接交流

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讲,要从积极的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不能将国外的思想当做不好的方面一直规避。要鼓起勇气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不能够将国外的文化一直抵触和存有偏见,科学的认识,并且将那些有优越性的先进文化积极的引进。不要以保护我们本身的校园文化特色为理由,对发达国家的那些优秀的文化抵触。同时,我们在积极的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流于形式,要深入的了解校园文化的本身内容,努力的改变传统的形式主义学习作风,真真正正以交流的目的,深入的感受国外先进文化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教师作为主体,组织那些对于校园文化理论中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负担着发展校园文化众人以及直接指导学生教师参加。

从学生层面上来讲,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联谊活动。当前我国高校的国内外交流活动相对比较少,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其中,比价常见的是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这样的活动仅仅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交流作用。但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并没有展开。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本身是校园文化交流的主体,因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就是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了发达国家文化活动的实际,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其先进的文化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发展服务。所以,必须要让大学生走到国外了解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本身是具备了很重要意义的。

其次,要适当的扩大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本身要包含国内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也包含国外的学生到国内接受教育,这两种形式都能够有效的实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对国内校园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留学教育的扩展方面,要扩大出国留学的建设。由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自身在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中非常的有优势,教育的输出十分的多,影响能力也十分的强。所以,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十分的有吸引力的。这对于国内高校来讲具有十分大的优势。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扩大出国留学队伍应该坚持理智留学,不断的提高留学生的回国率。同时,要争取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校园中,留学生的比例是十分高的。这些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相互之间不断的交流,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多元化的师生组成结果,国际性的文化背景,使得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也使得校园文化非常的丰富。所以,对于一个大学来讲,能不能吸引到大量的国外留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大学校园文化能不能繁荣的关键。

高校的校园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本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讲,我国的高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的丰富,但是针对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仍旧不多,在本文中笔者是针对地方性的综合大学进行准备和研究的,但是有限于个人的水平,同时也有限与资料和时间,疏漏的地方有很多,还需要广大的同仁指正。

〔参 考 文 献〕

〔1〕李晓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2〕孟蕴华.试论如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社科纵横,2010,(07).

〔3〕唐立英.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4〕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2010,(02).

〔5〕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C〕//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

〔6〕Roger L Geiger. Research and Relevant Knowledge:

性心理学论文篇5

一、解释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内涵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解释学的最大特点是与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的基本假设观点。随着解释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多,经过狄尔泰将其引入到心理学范畴之后,便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西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研究领域中,解释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西方心理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西方心理学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探寻过程,精神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在确定学科地位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论述和实证,而解释学的方法论对西方精神分析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二者之间逐渐融合,形成了系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以实在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中,认为“心理状态的研究活动应当结合真实的情形做出准确的论断,而不需要运用解释学领域的假设理论来进行验证”[1],所以实在论者对解释学的假设理论,通常是持有反对态度的,因为他们认为,在解释学的假设理论引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理论,并且认为自己的理论具有存在的价值,而这却是未经论证的,也会导致唯我论大肆盛行。事实上,解释学的理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假设,而是建立在观察和解释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具有较强秩序性、连贯性的假设理论基础,而且解释的过程在一定的语言范围内完成,所以在解释过程中出现矛盾的几率很低,所以解释学与其他科学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合性。实在论思想者认为,“如果可将心理学中可能带来麻烦的理论内容剔除,便可以消除其中存在的麻烦”[2],使研究体系更加完善,这与解释学的假设理论是相反的。荣格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模式持有反对态度,认为“分析心理学中的理论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荣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学研究理论中体现了很强的后现代思维,他的实在论是建立在人们心灵框架基础上。也就是说,当人们的心灵感悟可以实现对某些理论的解释,就具有了解释学理论的性质,以此为依托可以形成不同的情感因素。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强调人格的完善,也就是自性的实现,这是一种对人性自我组织的功能实现。但是人格与心理功能的完善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分析心理学中的人格完善,是以自性为基础,更加倾向于建立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经验推广,从而形成统一的原则。事实上,荣格对于教条和僵化的心理分析模式是持有反对态度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倾向于后现代的思维模式,这与现代心理学和解释学的理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荣格认为,“每个人的自性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分析心理学对这种相似性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意识,在每个人心中形成一个具有多重思想的理论体系”[4]。荣格的心理学分析理论体系中包含很多与集体意识概念相似的原型理论,强调的是个人意识概念与集体意识概念不同的形成原型,他认为原型是每个人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状况的根本因素所在。集体意识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意识形态,与其所属的文化范畴有密切关系,由很多相似的内容和形式组成一个完整的、超越个人意识的心理基础,并且会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在无形中发挥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作用,在集体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个人也会由于生活的沉淀而形成更强烈的自性。同时荣格也认为,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具有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人类在创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无意识的印记,就是其心理状态变化的表现,可以作为探寻人类精神文明的依据。荣格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人们认为无法在每个人心目中形成相同的心理意识,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而荣格这一看似脱离实在论的思想,却可以用解释学的理论消除人们的质疑,运用解释学理论可以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不依赖于个人意识的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就有全景知觉能力,这种能力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心理解释,却并不沉迷其中。

二、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学基础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对人格的解释,包括思维、情感、直觉等多个维度,只有以人格解释为基础的分析心理学才是完整的心理学结构[5]。荣格人格理论的形成,以荣格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形意向等理论基础的解释为基础,因此形成了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三个理论重点,也是构成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角度来看,其研究要点和基础充分体现了解释学的特点,具体来说:第一,解释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不同符号代表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来对其进行阐述,这恰恰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中重视梦境这一无意识的内容象征意义是一致的。从荣格的理论研究体系中可以看出,荣格对于人物的研究大多运用象征性的手法来完成,注重事物的表现意义。第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应用于临床时,强调治疗师要站在患者的立场,对患者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在治愈患者的同时,帮助患者完成自我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这个过程就是患者自性化的过程。对于分析心理学中涉及到的问题,既要从症状分析,又要深入患者内心,使治疗师可以获得与患者相同的情感体验。第三,解释学理论中尊重的整体性理论,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转变为注重患者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通过无意识层面,对意识层面进行分析,引导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就是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过程,体现荣格理论的整体性内涵。事实上,分析心理学以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作为最终目标,实现人性与自性的结合,使治疗师和患者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完整性,这对于疾病的治愈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分析做出了阐述,他认为“精神分析是自然学科的一个种类”[6],所以也要遵循自然界的定律和规律,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点的内容。当这种精神分析思想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逐渐由精神意义转向行为意义,便可以看到其中解释学理论的方法体现。由于受到康德、尼采等哲学思想影响较大,所以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可以看到深刻的哲学思想,使很多学者在阅读荣格的理论研究成果时,经常感觉到博大精深,但却又无从解释。然而,运用解释学理论对其加以分析,便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三、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解释学的相通之处

荣格对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有着高度的热情,而且善于针对其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开展研究,探寻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荣格在心理学与解释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面,表现的是对事物本质相通性的深入阐述,不同的个体生命都会实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和超越,所以会形成不同的转化轨道,而如何对这种转化进行阐述,便涉及到心理学与解释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人性关怀

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荣格的研究理论中充满了人文气息。荣格认为“西方哲学中将人进行物化的思想是与人类本真思想相违背的”[7],他渴望通过自己的精神分析研究成果,唤醒人们对于人性和心灵的关怀。解释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目的在于通过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实现人与物的交融,是理解事物、生成意义的过程”[8],这与荣格解放人性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荣格临床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治疗方法就是对人的系列梦的分析,引导患者自己正视心中的力量,并且对其合理运用,实现自性化的过程,使患者的人格得到完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荣格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显然已经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与此同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运用了解释学释义对古印度文化和中法文化进行了意义阐述,而且认为,对人类心灵的关怀是这些古老文化的共同点之一,这也为我国心理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二)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分析对象

解释学的核心内容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在这个解释过程中,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会获得不同的解释结果,这与利科提出的文本运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认为“通过历史文本解读可以对社会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完成相应的解释过程”[9],正是这种观点为解释学赋予了更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也使得解释学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进入到同一个应用层面。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将精神赋予事物表面,从事物表面和内在同时进行研究,才能实现本质还原,而这个还原过程与荣格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过程相一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对意识和无意识的还原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运用理解原则对文本进行把握,而这里的理解原则是荣格在观察事物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过程的培养,从而形成自我人格的完善。

(三)心理学研究理论的拓展

狄尔泰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精神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精神学科采用的方法也应当是与人的精神相一致的理解方法,通过对表象和体验的理解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本质以及外在的精神表现的准确把握,所以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说,解释和理解是进行临床心理治疗、探寻患者内心深处心理状态的最好途径。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文化产物,对于人的研究要以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作为背景,而且荣格对于古老的东方文化充满敬畏。为了不断拓展分析心理学的内涵和外延,荣格也多次来到东方国家进行文化的交流和学习,他对于亚洲地区的民风、民俗都有独特的洞察力,也形成了细致的手稿,为荣格的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更多文化支撑。荣格对文化的狂热追求,养成了他对于文化独特的融合能力,他可以将不同文化研究成果顺利地融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将不同社会时期形成的文化背景融入到思想研究体系中,促进其内容的丰富。随着心理学研究活动的广泛开展,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将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有效融合,为其赋予更深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而这个过程也可以看成是解释学的形成过程。

性心理学论文篇6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心理治疗;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44-03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传统道德危机、机械论世界图景崩溃、后现代哲学理念引导的社会、科学、哲学背景下产生和兴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孕育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对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相对于心理学理论研究而言,“心理治疗否认普适的知识存在、尊重知识体内在的差异性、推崇新实用主义”,[1]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存在共通性。由于这种知识观和认识论上的共通性,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反应更为灵敏。

一、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含义

(一)后现代精神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源于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其倡导的后现代精神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例如,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F.Lyotard)认为后现代精神在于“去中心”和“多元化”;[2]美国思想家艾米兰(E.Amiran)和安斯沃斯(J.Unsworth)指出,后现代精神是一种对不可还原关系的知觉,这种关系不能被发现,但它存在于所有的事物中。[3]美国哲学家格里芬(D.R.Griffin)则认为,“创造性”是后现代精神的重要特征。[4]我国学者麻彦坤进一步指出,后现代认识论具有四个基本主题:无根基、零散性、建构主义、新实用主义。[1] 因此后现代精神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在知识观上属于多元论;第二,在认识论上持建构论或社会建构论;第三,在方法论上持新实用主义的观点。

(二) 何谓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治疗

在上述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普遍适用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是不存在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应该更关注个体内在经验的差异性、并且更具有文化敏感性。其次,心理疾病的“真相”不是永恒的,是个体与治疗师之间构建起来的,那么通过心理治疗参与者的重新构建,就可以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最后,方法的合法性在于它的有效性,[5](P65-71)那么所有可以促进心理成长的知识都可以成为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的资源使用。这种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内涵的变化暗含了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三个发展方向:第一,心理治疗方法应该从西方单一的文化语境向多元文化语境发展,本土心理治疗方法应该是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心应该是帮助个体重构自我经验,赋予个体调控心理的内在能量,从而达到心理成长、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第三,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文化形态中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技术都可以为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后现代精神冲击下心理治疗理念的转向

(一)从西方文化语境向多元文化语境发展

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基本信念是运用某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对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这种标签式的诊断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实施来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这种心理治疗理念的实现需要以三条必要的理论预设为基础:第一,心理治疗理论、技术及其所描述的心理疾病是客观存在并且普遍适用;第二,这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必须保持“价值中立”;第三,心理疾病的完全解决是恢复心理健康的唯一途径。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治疗否认了一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预设存在的必要:首先,它认为传统的心理治疗知识只是建立在一种解释性理论框架上的创造和发明,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5]一种解释性理论必然依据特定的语言与文化,其适用性也不可能超出这种文化范畴。其次,包括心理治疗理论构建者在内的所有心理治疗参与者的生活都由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以特定风俗、习惯、制度、传统为基础的“生活形式”构成,因此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中立”的心理治疗。最后,后现代心理治疗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的重新构建,赋予个体心理能量而达到新的平衡,使个体恢复健康状态。这种经验的重新建构也必然要依据个体特有的“心理资源”。[6](P38-57)因此,在后现代精神的引导下,心理治疗正朝着基于本土文化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受本土文化传统驱动的心理问题的敏感性。

(二)从单一心理学探索向多学科、多形态交叉结合发展

现代西方心理学信奉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在关于心理治疗方法的合法性上只承认能够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客观世界所提供的经验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一般都要依托在观察、实验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学理论。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个体无法超越主观存在的思维模式和概念系统去判断和推理,因此观察的经验或是实验结论不可能是中性的,这就将现代西方心理治疗方法这座宏伟大厦置于在没有基石的沙土之上。同时,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在方法论上持新实用主义的观点:知识的产生从试图描述本原实在转向收集能有效地实现预定目的的行为描述的程序表。[4]即接受了等值结果(Equifinality)的观念,认为同样的结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取得。正如格林(M.J.Gielin)指出:“理论上存在多种途径,生理的或心理的,都指向同样的结果,即治疗提高的结果”。 [7](P123-214)因此,后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吸收各种形式的知识作为其治疗方法的资源。心理治疗既可以是一种文学性的解脱方式(A Form of Literary Liberation),如叙事疗法(NPT),也可以是一种哲学形态的心理咨询方式,如哲学心理咨询(Philosophical Counseling);既可以接受本土心理治疗的救心方式,如道家认知疗法(ABCDE),也可以是类同形态的心理治疗技术,如混沌理论(Theory of Chaos),甚至宗教、巫术与心理治疗方法在作用上都存在着某些意义场域同构。

三、 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一)西方经典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新进展

著名心理治疗理论家内梅耶(Neimeyer.R)和里斯金(Raskin.J)把后现代心理治疗范式分为三类:即建构主义治疗范式、社会建构主义治疗范式和叙事治疗范式。[8]建构主义治疗范式侧重对个体的自我概念的建构过程进行重新考察。[9](P8)社会建构主义心理治疗则认为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其所处的特定文化所规定的,因此该范式强调系统性和合作性的治疗模式。[10](P24)叙事范式则鼓励和帮助来访者摆脱压抑性的、占支配地位的叙事方式,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生活故事的作者。[11](P253-261)在这三种范式下产生多种经典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如焦点解决短期技术(Solution Focused Brief Counseling/Therapy)、家庭心理治疗方法(Family Psychotherapy)、叙事心理治疗方法(Narrative Psychotherapy)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精神影响的持续扩大,西方经典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一,出现了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与后现代相整合的趋势。如精神分析与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结合,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确定问题的焦点,然后通过正向的、朝向目标的解决问题的积极观点,来促进改变的发生。叙事疗法与人本主义疗法相结合,郑晓芳博士指出,[12](P73-75) “人本主义疗法与叙事疗法存在共同的人性观,因此,这是可以加以整合的。”第二,开始区分不同文化观下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如20世纪80年代后的家庭治疗不仅把个人置于家庭情景中加以理解,而且还考虑家庭所处的更大的政治、文化环境。[13](P151-155)代表性的疗法有 Schwartz 等人的家庭系统疗法 、Breunlin 等人的元框架模式、Pinsof 的问题中心疗法等。

(二) 本土心理治疗方法对后现代心理治疗的贡献

现代系统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大都产生于西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应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时往往会产生不相容的矛盾。本土心理治疗的兴起是心理治疗在后现代精神影响下,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本土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治疗对象的转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使用西方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的心理问题。第二阶段是方法的拓展,研究者试图增加西方心理治疗方法对本土文化的敏感性,开始寻求多样性的方法。第三阶段是寻求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阶段。而对后现代心理治疗具有重要贡献的则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性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表现为两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直接寻找心理治疗的方法,如情志相胜疗法、相反情志疗法、物证释疑疗法、情趣易性疗法等。[14](P64-65)第二个层次是深入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心理治疗理念,结合西方心理治疗的解释框架进行理论创新,如悟践疗法、道家认知疗法等。本土化心理治疗极大地丰富了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内涵,增强了其文化敏感性,迅速地使心理治疗的性质由“客观知识”转变为对个体“有用的知识”。

(三) 类同形态心理治疗对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贡献

所谓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指的是,在与心理学相类同的或相接近的科学分支或科学学科当中存在的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15](P12)后现代心理治疗同样可以从类同学科中吸收营养,来发展自己。例如,心理学家将混沌理论引入心理治疗领域,基于这种理论,美国学者威廉姆斯(Williams)和阿里戈(Arrigo)认为大部分的病人其实没有病,他们所需要的是帮助他们适应变化的环境和自我,而不是带有强制性质的“治疗”。[16](P155-162)混沌心理咨询理论所支持的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法、混沌反控制法等。此外,后现代心理学还从哲学中汲取了心理治疗的资源,形成了哲学心理咨询学,哲学心理咨询是一个在整合哲学与心理咨询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哲学心理咨询,以对话而不是诊断为核心,不是将来访者看成病人而是看成健康人,其基本形式是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展开一种自由的对话。哲学心理咨询在国外已经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取向,分别是马里诺夫(L. Marinoff)的“宁静”法,瑞比(P. Raabe)的四阶段法,Achenbach的超越方法。最后应该指出,宗教、巫术也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也可以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心理学资源存在。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尚冰.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Amiran.E ,Unsworth.J. Essays in postmodern culture[M].New York:Publication Data,1994:47-52.

[3]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麻彦坤.后现代认识论与治疗心理学的实践认识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

[5]汪新建,等.后现代视野中的心理治疗及其思考[J].心理科学,2004(12).

[6]葛鲁嘉.心理资源论析: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Gielin.M.J.The Psychotherapist Guide to Psychopharmacology[M].New York:Free press.1990.

[8]Neimeyer.R. Raskin.J. Construction of disorder: meaning-making framework for Psychotherapy[J].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9]Guidano, V. F. The self in process: Toward a post- rationalist psychotherapy[J].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1.[ZK)]

[10][ZK(#]Berger, P. L. Luckma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J]. New York: Bantam, 1996.

[11]Omer, H. Strenger, C. The pluralist revolution: from the one true meaning to an infinity of constructed ones. Psychotherapy, 1992, (29).

[12]郑晓芳,崔酣.叙事疗法与人本——存在疗法整合的人性观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0.

[13]王新建,吕小康.整合:西方家庭心理治疗领域的新趋势[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14]向慧,张亚林,黄国平.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回顾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2).

[15]葛鲁嘉.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性心理学论文篇7

 

一、 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 j. 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 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 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 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 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dividual 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 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 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 

3. 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 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 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 of 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 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 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三、 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 edley. 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j]. theory & psychology, 2001, 11(3).

[4]slife, b. d. & williams, r. n. toward a theoretic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5]smith, n. currents systems in psychology [m]. wardsworth publication, 2001.

[6]gergen,k.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m]. sage publication, 1999.

[7]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 k. j. psychology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10).

[10]shotter j.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1997(10).

[11]况志华.人性观的后现代转向对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冲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

性心理学论文篇8

一、 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 J. 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 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 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 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 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pidual 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 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 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 转贴于  3. 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 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 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 of 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 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 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三、 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 Edley. 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J]. Theory & Psychology, 2001, 11(3).

[4]Slife, B. D. & Williams, R. N. Toward a Theoretic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5]Smith, N. Currents systems in psychology [M]. Wardsworth Publication, 2001.

[6]Gergen,K.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M]. Sage Publication, 1999.

[7]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 K. J. Psychology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10).

[10]Shotter J.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1997(10).

[11]况志华.人性观的后现代转向对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冲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

上一篇:项目备案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