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9:53:35

性心理学论文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争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人的行为和表情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显露出来。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预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心理学方法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个体差异理论,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所谓个性心理,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三方面。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第一,要注意了解人的气质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有多种。懂得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就可以在教育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各种气质类型的人的积极方面得到发展,消极方面得到克服。第二,要掌握人的性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要针对具体人和具体问题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三,要注意人的能力特征。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处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研究特殊心理活动,预防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与教育者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预防和消除逆反心理必须做到:第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真道理,不讲假道理。第二,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教育者要注意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讲究艺术性,增强感召力。第三,教育者要同被教育者心理相容。心理相容表现为互相信任、感情融洽。如果教育者态度诚恳、感情真挚,讲话多一些人情味,多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则道理更容易被接受。第四,对青年人的好奇心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展性心理辅导;网络媒介;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2-0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的普遍应用,为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深化与推广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载体支持。同时,发展性心理辅导凭借其发展,与网络媒介迅速结合,逐渐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辅导工作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现状和网络媒介的特征,对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概念、现状以及实现路径等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拓宽心理辅导工作范围和深化心理辅导工作内容,促进发展性心理辅导与网络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概念界定

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C.Rogers)和马斯洛(A. 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将眼光投射到人的内在潜能增长和自我实现上。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论是艾里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哈维格斯特(D. J . Havghurst)的综合适应发展任务理论,还是皮亚杰(J.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阶段发展理论,这些都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奠定了理论基础。直到彼得斯和弗拉维尔(Peters& GailFarwell)的《辅导―― 一条发展性的途径》(Guidance:A Development Approach)问世后,发展性心理辅导逐渐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参考并不断得到完善。

发展性心理辅导强调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把握侧向引导的原则性要求,是一门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咨询与辅导。从发展性心理辅导本质出发,辅导对象全员化、注重潜能发展、关注成长的各个阶段是其主要内涵特征。以此来使学生不断获取自我概念,了解并认识自我,激发内在潜能因子,澄清价值观念并予以践行。结合现实情况,发展性心理辅导关注个人的心理发展与潜能增长,是一个“个性化”的辅导过程,针对性强、辅导效果佳以及连续动态的辅导体系是其显著优势。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纯粹的交流沟通的媒体工具逐渐往“沟通+”方向发展,不单单满足于网络社交这一属性。新媒体作为网络发展的新领域,不仅体现了其平等性、自主性、开放性、互动交往性、虚拟性等特点,还为发展性心理辅导与网络媒介找到了内在契合点,展现了内容载体的良好效果。因此,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这一概念可以界定为:一种在网络媒介支撑下,以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采取个体咨询、心理帮扶、在线课堂、实时交流等辅导措施,提升学生潜能发展,明晰自我概念的辅导活动。

二、网络心理辅导研究的问题评析

2001年,从傅荣[1]在《赣州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网络心理教育的学术论文开始,网络心理教育研究已经走过了十余载。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是其分支之一,通过对现状和趋势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概念界定尚不明确。随着网络媒介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内涵关系往往被错误理解。当前所认知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具有两种内涵: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突出了网络的环境生态属性,旨在探索网路环境中的模式构建、理念更新与体系创新等问题,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环境中的生长、创新与融合的一类研究,是对网络媒介应用的广义理解。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突出了网络的工具和方法属性,旨在利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和补充功能,把网络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新手段与新阵地,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化,是对网络媒介的狭义解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诸多学者没有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将网络环境等同于网络工具,掩盖了网络的生态系统性,是过于片面化的解读。因此,把握好网络这一概念,对研究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二是理论体系尚待完善。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性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等新兴理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网络化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始终都没有一套属于网络心理辅导的完整理论w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学科借鉴层面,尚未真正挖掘网络心理辅导的内在体系。与此同时,研究视角纷纷投向网络环境,未探明其与心理辅导之间的内在价值而强力将两者进行融合,很有牵强的意味。在基于网络的心理辅导研究方面,不要因为将网络视作工具,而忽视了其研究和应用价值。毕竟,在当前高校,网络被视作工具而不是生态系统的运用仍是多数。

三是研究内容不够全面。许多学者在研究基于网络的心理教育时,对基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的队伍建设、模式构建等方面还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尚未明确教育队伍的角色定位、分工与探讨适合的应用模式。其次,对基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比较深刻的学科性思考,不能阐明其真正的内在逻辑。此外,对基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路径探析研究得不够深入,对于教育后的效果没有具体的价值评判标准,实现这一成果的路径发展还比较模糊。再者,这一研究角度不能只着眼于网络的工具属性,还应向内探究内在结合价值与发展,向外拓展工具属性更为持续和广泛地运用。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这篇题为《冯小青考》的读书报告,今天依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经典。它出自当年只有二十三岁的潘光旦之手。

潘光旦(1899年8月13日―1967年6月10日),字仲昂,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以其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学问和卓然不群的独到见识著称于20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界。

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马克思主义和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著作《冯小青》(即《冯小青考》的正式出版文本),译著《性的道德》《性的教育》和《性心理学》译注,树立了中国性文化史上的四块丰碑。无论从成就还是从影响力方面而言,潘光旦都无疑是20世纪中国性文化史上的第一流人物。我国著名性社会学家潘绥铭曾说过,潘光旦在《性心理学》的译注中写出了“一部中国性文化史的大纲”。

“一个对于性的问题很早就感觉到兴趣的人”

潘光旦的父亲潘鸿鼎一生忙于乡国事务,对儿辈身教多于言传,埋头读书,报效乡国的家风代代相传。潘光旦从少年时代起就接触到性书籍并产生兴趣,这与他父亲的鼓励分不开。其父担任过清末翰林院编修,也曾任职于京师大学堂,思想较开明。潘鸿鼎赴日考察归来时,带回一本日本医生写的有关性卫生的书。当时只有十二岁的潘光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便好奇地翻阅起来,一发而不可收。他父亲发现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告诉他这是一本青年应该读懂少年儿童不妨也可读读的书。潘光旦多年后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坦言自己是“一个对于性的问题很早就感觉到兴趣的人”。

1912年潘光旦从“两等学堂”毕业,父亲从北京寄回家书,要他参加下年清华学校的入学考试。第二年父亲去世,十三岁的潘光旦遵父亲遗命考进了清华学校。这时的清华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潘光旦在清华“预备”了九年。其间除了抓紧学习英文,他从没有放松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寒暑两个假期,别人都想方设法放松放松,潘光旦则按预先定好的计划读书。他说:我是中国人,要是没学好中文,那是一桩羞耻的事情,要是没学好英文,跑到国外去留学,岂不是滥竽充数,贻笑大方?因此,在清华期间,潘光旦在国学水平和英文水平两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期的清华学校只招收男生,他们大都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异性的好奇与兴趣随着身体的发育与日俱增。但是在学校的环境里又难得接触到女性,这种好奇与兴趣越来越强烈。“封建社会由于日常生活中把两性隔离开来而发生的所谓同性恋爱的现象,在清华也有所流行,在某些角落里也曾造成过很恶浊的气氛。”

在这种环境中,已经读过“性”书的潘光旦设法偷看到了一些含有成分的小说或图画。那些科学价值颇低的读物,尽管满足了他一时的好奇心,但满足不了理智上的求知欲,比如中国古记小说中记载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同学产生同性恋的感情等,都是他想要解开的谜团。

当时清华学校的教育,事实上已经走上英美“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的道路。课程与上课时间不多。学校鼓励学生跑图书馆,闯书库,乱翻书,说是“跌跌撞撞”大有好处。学生本人在准备成为一个“通才”的同时,会“撞出”个比较专门的名堂来。清华的藏书一直比较多,当时号称国内最现代化的馆所建成以后,库藏更充实,环境更吸引人,借阅也更方便。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很多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多看参考书,搞些小题目,从事写作,长短虽不拘,却要别出心裁,不蹈前人窠臼。这无形中给潘光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1920年,潘光旦在清华图书馆发现了西方性心理学大师霭理士的英文原著《性心理学研究录》,共六大册。这部书在当时还不能公开借阅,平时锁在书库以外的一间小屋里,只有教师和校医可以问津,所以潘光旦费了不少的周章以后,才逐本借阅了一遍。幸运的是,潘光旦这时在清华已有七年扎实的英文训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也比较丰富,因而基本上读懂了这部性学名著。如果早几年看,他或许未必能够理解书中的要义。读完这六大册后,当时的他就颇为自豪地以一个性方面的小权威自居,不少同学也拿一些自恋与同性恋的问题向他讨教,他也不客气地就自己所知逐一解答。此前他还认真阅读过西方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到获益匪浅。他一向喜欢看中国的稗官野史,在其中发现了明末一个奇女子冯小青。在对照弗洛伊德的著作后,他认为冯小青的表现是影恋的绝妙例子,于是就借梁启超催交“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报告的机会,写出了《冯小青考》。

《冯小青考》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经典。文章考据了明万历年间那位叫冯小青的女子的死因。冯小青天资聪颖,却因家境贫寒,十五岁就嫁给了杭州一富商的公子做妾,因为大妇嫉妒,把她关在西湖边的院子里。两年后,冯小青病故。她的死因世人众说纷纭,却仅止于猜测。潘光旦被冯小青的红颜薄命触动了,因为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曾不止一次看到女子因痨病去世。潘在文中有板有眼地分析道:“影恋无他,自我恋之结晶体也。”他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解剖刀,将其死因确诊为性压抑后的极端自恋,而痨病只是生理表象。传统社会对“性”讳莫如深,潘光旦的这一分析可谓惊世骇俗。但它比以往的各种猜测和推论都更为高明,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包含了科学的合理因子。后来,在抗战时期,潘光旦和他最亲密的学生费孝通同在昆明,他们一起参加民盟的民主运动,来往很密切,在学术上的交流也很频繁。费孝通在写《生育制度》时就借用了《冯小青考》的结论,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女性的感情生活,指出潘光旦所揭示的冯小青式的心理变态可能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潘光旦曾在十七岁那年遭受了人生灾难性的重创。他在清华校园内跳高时受伤,后来受到感染,未能及时治疗,最后不得已锯掉了一条腿。他在家休养了一年多,返回学校时拄上了两根拐杖。从此,这两根拐杖伴随他一生。

潘光旦身残志不残,依然把目光投向海外深造。当时在中国,残疾青年留学海外尚无先例。他郑重其事地询问当时的清华代校长严鹤龄:“我一条腿能否出洋?”校长沉吟片刻,然后用不太肯定的语气回答他:“怕不合适吧,美国人会说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够多,一条腿的也来了。”这句话使潘光旦心里“气死了”。他决心以自己的能力,取得赴美深造的资格。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从进清华学校起,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以,连教图画的美籍女教师都为他抱屈鸣不平:“潘光旦不能出洋,谁还能出洋?”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进入美国东北部素以学术著称的达特茅斯大学。

潘光旦选择的学科或多或少都与性方面有所关联,例如生物学、遗传学以及从生物进化论和遗传学推演出来的优生学等。在学校允许自我安排的时间里,潘也是整日辗转于各个书库之间,博采众家之长。1924年,潘在达特茅斯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生,主修动物学、遗传学,1926年获硕士学位。两年间,他还利用每年暑假在纽约长岛等地学习优生学、人类学、内分泌学、单细胞生物学等。这些都为他后来的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性文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用科学理念解释性现象

1926年,留学美国四年后,潘光旦回到了祖国。他在上海开始了教书生涯。自20世纪以来,上海不仅成为商业都会,也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五四”思潮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性禁锢思想,一时间,“性”的话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自然也成为知识分子们各抒己见的热门话题,同时还成为一些报刊书籍的焦点选题。

潘光旦认为,中国在世纪之初经历了社会大动荡以后,新的社会性道德还没有建立起来,必然会出现一个时期的混乱。现实确实如此。在当时应运而生的林林总总的性读物中,虽然有一部分是严肃地介绍性知识,但同样有为数不少的却是借传播性知识以售其奸,从中渔利。在1926年后陆续登场的《新文化》《性杂志》《周报》《性三日刊》《性报》等报刊中,胡编乱造的内容随处可见。后来又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性书籍,如《爱的人生观》《色的社会问题》和《性学ABC》等。对于这些以“性”为噱头,大肆铺张卖弄的书籍报刊,潘光旦极为反感,他评论道:“这种种刊物,名为介绍正确的性观念,他们自己的动机和态度便很有问题。名为介绍精当的性知识,他们所叙述的事实常有错误,有的更是半出臆造。要辩驳起来,真是辩不胜辩,驳不胜驳。” 面对当时的乱象,潘光旦以为,和这些所谓“性学家”是犯不着争辩的。但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也曾挺身而出写过驳斥文章。他的文章往往是找出那些书刊文章中的基本知识性错误加以批驳,以此帮助读者迅速辨别出那些质量甚差、误导读者的读物。

在性文化的传播和性教育问题上,潘光旦利用自身学贯中西的根底,总结出性教育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资格:一是个人精神生活健全,这是具备正确性观念的基础;二是在教育的训练上,是生物学家与医生两类职业的人,而生物学家因其学识准备较医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而尤为相宜;三是具有社会道德的动机,不以发表性的文字来求名求利。

潘光旦身体力行,除了直接介入当时有关性研究、性言论的讨论以外,还积极参与当时出现的其他与性有关的社会事件、法律案件的讨论。他以自己科学的态度和渊博的知识,积极撰写文章。这些文章一般都发表在大众媒体上,而不是专业学术报刊上。这样可以较多地在社会各界流通,从而起到普及科学的性文化的效果。

1934年初,天津《大公报》刊登的一则报道引起了潘光旦的注意。该报道说,四川省内江县某书店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经理傅先生,年轻时在日本留过学,归国后曾当过中学教员和校长,口碑不错。但到书店工作后,不知从何时起,忽然开始喜欢打扮成女人的样子,脸上还涂脂抹粉,不论居家外出,都是如此。这种现象在当时实属罕见,因此,“人妖”之说在全县城传开,继而传向全省以至省外。潘光旦依据性心理学的知识,参照稗官野史中的事例,判定傅先生的这种表现是“易性乔装”,属于一种简单的性心理变态。他撰文解释道:“‘易性乔装’和别的性心理变态一样,有它的先天的原因和后天的缘会,没有此种因缘的人,别人虽欲勉强他改装,既有所不可,有这种因缘的人,自己虽欲抑制自己,也有所不能。我们遇见这种比较不幸的人,无论男女,都应该表示几分同情,虽不能加以援助,至少不应该拿‘人妖’ 一类的名字来骂他们。”

对于当时社会上涉及性的法律案件,潘光旦积极参与讨论的也不少。他写出的评论文章,有的尽管有些超前意识,但在当时仍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的文章还是尽可能地普及了一些科学性知识。

中国历史上是个农耕社会,因此重男轻女的观念很严重,在旧中国尤其如此。有一年上海吴淞的一位妇女连生了两个女孩,受到公婆的严厉责怪,公婆把全部责任都推到儿媳妇身上。后来矛盾激化,成为一桩引人注目的官司。潘光旦虽然知道这种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到女方之说是荒谬的,但他也知道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状况,所以他在评论文章中,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将生男生女是由男子的染色体决定的缘由娓娓道来,说明女方在生女一事上没有任何责任,而男方对于染色体也不可能自由选择,因此男方也负不了这个责。在文章最后,他呼吁道:“妇女解放运动里的诸位姊妹,少喊一些平等自由的口号,多做一些这一类的教育工作吧!多一分这种工作,便可减轻一分妇女界的痛苦!”

对于性作用的认识,潘光旦认为“性是人类最大的原动力”,而性与个人卫生,性与社会等都是互有关系的,有的还有密切的关系。1932年,一位叫周亭荣的十五岁温州少年,反反复复地犯盗窃案,但案值都不大。他多次被捕入狱,但始终没有悔改之意。当时上海各报的社会新闻都据此做了不少专题报道,报道标题中还往往以道德谴责式的词语称他为“劣童”“无恶不作”等。潘光旦依据性心理学,认为那些“义正词严”的报道是有所偏颇的。他评论道:周亭荣今年十五岁,正当春机发动的初期,他没有受过教育,更没有受过适合他年龄的性教育。他正在性发育期内,生理上有种种的冲击,心理上有种种的疑难,也没有人替他解释,给他慰藉,内部的冲击和疑难找不到正当的排解,便转变为偷窃、逃脱、假扮、谎骗、捏造故事种种形诸身外的行为了。这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发育心理学已经确定的一部分的事实。西方像周亭荣一类的少年,有一经专家向他说明性发育的道理之后,便立即放弃偷窃、逃脱、捏造的行为的。性教育的不可不讲求,有如此者。 社会对于周亭荣,不明白他的行为的症结所在,把他叫作“劣童”,说他“无恶不作”,不坐实他的犯罪行为不止――这是什么社会!呜呼,不教而诛的社会!

30年代初期,有件女生杀女生的命案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杭州西湖艺专女生刘梦莹被同为女性的同学陶思瑾杀害。当即沪杭一带的报纸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连续报道,北平《晨报》的报道尤其详细。潘光旦仔细阅读了各报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从杭州朋友来信中获悉的有关信息,进行了条分缕析,最后推断出此桩命案源自于陶刘两人的同性恋。因两人爱之深切,妒情也必定浓厚。后来陶有了恋人,刘获悉后,想方设法地去破坏也就不足为奇。陶思谨因此亦产生了被迫害的幻觉,最后导致妒杀事件发生。潘光旦一直在跟踪这个案件的进展,先后写出了直接相关的短评五篇,间接涉及此案的短评两篇。

1932年5月5日该案开庭时,潘光旦在《华年》周刊发表的两篇有关评论由被告律师呈缴法庭。潘光旦在这些短评里,呼吁在陶思谨的判决和量刑之前,应该邀请有关专家对其家世遗传、日常行为等进行充分的调查与鉴定,并声称缺少这个环节就难言会有公平合理的判决。他还就这个案件呼吁律师、法官要积极借鉴西方性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他还建言要善待那些因精神异常而无罪开释的人,应该给予适当的安置。尽管潘光旦的超前意识在本案的判决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他坚持不懈地宣传科学的性文化,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在当时的社会,特别是在思想学术界,还是引起了不小反响的。

写出中国性心理学第一部重要文献

潘光旦深厚的中英文根底,加上他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据了一席显著的位置。他翻译和加以详细注释的《性心理学》,则是至今无人超越的扛鼎之作。我国著名散文大师,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和熟悉西方哲学的张中行先生,在评论潘光旦的翻译时说道:“‘精译’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精通外文;二是精通本国语;三是有足够的所译著作这一门类的学识;四是认真负责。用此四个条件考试,即使出于林琴南、严复之手的也算在内,过去的译著必有多一半不及格。而潘译《性心理学》却可以得特高的分数。如果一百分算满分,该书应得一百二十五分。”

潘光旦自从在清华学校读了霭理士的六册《性心理学研究录》后,就对霭理士的学问推崇备至。虽然一生无缘与其相识,但他自称是霭理士的私淑弟子。他在《性心理学》的译序里说:“译者并不认识霭氏,也始终不曾和他通信;但二十年来,总觉得对他要尽我所能尽的一些心力,总好像暗地里向他许过一个愿似的。以前学问的授受,有所谓私淑的一种,这大概是一种私淑的心理吧。至于译者所许的愿,当然也是一般私淑的弟子所共有的,就是想把私淑所得,纵不能加以发扬光大,也应该做一些传译的工作。”

1933年,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在英国出版。1934年秋,转入清华大学任教的潘光旦看到这本书后大喜过望,决心抽时间翻译这本书。因为他认为,国内那些胡编乱造甚至鼓吹“性解放”的读物,误人子弟,仅仅靠批评还是不够的;而对那些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很多愚昧的性观念,同样也急需启蒙。因此,宣传自己认可的科学的性文化和树立自己认可的正确的性道德观刻不容缓,而下大力气译介西方先进的性科学研究著作无疑是一条有效的路径。1934年,潘光旦先从霭理士《性心理研究录》第六卷“性与社会”中选译了两篇,分别以《性的教育》与《性的道德》为书名出版了单行本。不久他读到了《性心理学》,发现其论述范围更加全面,是更为理想的译介对象。

由于潘光旦到清华后不久又担任了教务长,教学和教务工作相当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完成这个愿望。1939年,清华大学为避日军战火,辗转南迁至云南昆明安顿下来,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潘光旦在昆明用了两年时间将此书翻译成中文。为了让读者不感到中西间的隔膜,潘光旦以精湛的国学造诣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出丰富的例证,为这部名著做了精当的注释,使读者可以反过来,通过霭理士的结论,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性文化中的一些长期被误解与曲解的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译作后面附的《中国文献中的同性恋举例》一文,这是潘光旦在翻译《性心理学》的同性恋章节时,联系到了中国的情形,在广泛查阅和摘录正史和野史中有关中国同性恋现象的记载的基础上,写成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这部三十四万言的译著,大约十万言是注释和附录,占原著近三分之一篇幅。这些注释和附录的主要内容是从性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献,尤其是稗官野史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对霭理士《性心理学》的原文内容进行印证、补充,个别地方甚至进行了修正。因此,学术界认为,这十万字的文献是中国性心理学第一部重要文献,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性是什么?好像那点事人人都知道,但较起真来不见得人人都明白。

人们对性抱着复杂的心态:好奇、美妙、愉悦、崇拜、羞涩、回避、厌恶、担心、害怕甚至有点恐惧。

对动物来说,性就是性,靠本能完成性活动,个体得到满足,种族得到延续,很简单。

对人类来说,除了动物那点事外,还要顾及家族、财产、民族、习惯;还要顾及道德、法律、国家、文化;还要顾及颜面、自尊心、对方(异性)的态度;更要顾及要不要孩子、能不能遗传、会不会生病等等,多了去了。性很复杂。

我们这里只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不需要害怕“性”?

立这样一个题是因为许多年轻人对性抱着既好奇又羞涩的心理,有点怕;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既高兴,又怕他(她)们过早涉性,影响学习,也怕;一些管理者担心谈性太多有伤风化,民众的思想混乱,不好管理,还是怕。

怕不见得就是一个负性词,有时还真的应该怕。初生牛犊不怕虎,老虎可不客气,不怕的后果很严重。但面对性问题,简单的一个怕字就解决得了吗?

我们这本杂志叫“中国性科学”,在科学的领域里是没有的。我们在科学的领域,从科学的立场和角度谈性,是不应该害怕的。“害怕”是一种情绪状态,是心理学关注的范畴,因此,需不需要害怕“性”也是性心理学要讨论的话题。

一些人谈性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认为很脏、很丑,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心理动力学有一个理论叫“心理防御机制”,说的是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些本能的东西,而我们接受的教育认为本能的事很低级,很“肮脏”。因此人们的意识就要把这些“不好的事”,压抑起来,掩盖下去。但本能是有能量、有动力的,越压有时反作用力就越强。一些人唯恐压不住自己的内心冲动,很担心性的想法冒出来,被认作为“低级”,就过分地以厌恶、妖魔化的态度去对待性,这在心理防御机制里称之为“反向形成”,也是害怕的表现。

这样看来其实性问题没什么了不起,与其说性很可怕,不如说我们的内心在害怕。如果我们对性问题抱着科学、民主、健康、文明的态度,“性”就一点不可怕,相反,它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和谐社会的剂。

我们说不害怕性,并不是要乱来。毕竟人类社会在数万年的演变、进化过程中对性的态度也发生了种种的变化。对性问题害怕一点,小心一点,、性关系不要过分,不要危及他人,不要破坏社会的基本秩序也是必要的。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表现艺术治疗学;历史与哲学;身心健康;民生健康;考略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1.013

三、本土文化视野中的表现艺术治疗学

(一)表现艺术治疗学的中国建构

近70年来,表现艺术治疗在西方心理治疗学界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在英、美等国更是出现了表现艺术治疗职业化的趋向。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表现性艺术治疗学作为源于西方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开始在中国起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表现艺术治疗学,并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由于政治制度、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等等的不同,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和差异,为中西方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中国表现艺术治疗学科的形成,将会根据中国已有的心理文化背景和本土学科特色构建而成。

中国古典心性学,即中国古典心理学,古已有之。中国古典心理学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自然界、人及其精神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中国古典心性学所追求的精神超越的境界,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且在哲学理论体系和心性修养方式的探索中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当代西方心理学历史学家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中国的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学体系。

儒学、道学和中国化的大乘佛学,以及融合三家、汇通一体的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贯通有无的心学都是发挥直觉悟性的优秀代表。儒家提出的“反求诸己”、“穷理尽性”、“浩然之气”、“体会为心”等见解,道家倡导的“抱朴归真”、“虚静”、“心斋”、“神与自然”等心境,佛学界主张的“明心见性”、“顿悟”、“无思之思”、“体用不二”等思想,都是十分深刻精到的心理学洞见。[76]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易经》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中国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学者们曾将《易经》冠以“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誉。当代西方心理学,尤其是分析心理学,在其发展初期,便已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著名的中西文化交流功臣卫礼贤,又名理查德·威尔海姆(Richard Wilhelm 1873—1930)。经由他多年潜心翻译,向西方传递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心理学信息。在该译本的英文版(1967)的序言中,卫礼贤之子海尔姆特·维尔海姆(Hellmut Wilhelm, 1905-)曾说过,《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77]荣格也曾经对《易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78] 正是由于这样的高度评价,并通过《易经》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内在基石之一。“共时性”原则既是荣格的心理学信念和基石,也是荣格为之奋斗的一种理想。[79]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既有体系与规范的不同和差异,又是互相联系、相互贯通的。西方的心理学为理解东方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而东方文化为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

中国古代医学受哲学的影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身心关系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统一作用。儒、道思想对于中医心理学有着深远影响。儒家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仁义道德,其中,“仁”、“和”等思想对中医心理治疗学影响甚深。中医学深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启迪,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80]中国古代医学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并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清代著名医学家吴尚先,曾在他的著作《理瀹骈文》中讲到:“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东医宝鉴》引太白真人语:“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81]“心疗”作为我国最早形成的治疗疾病的方式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医心理学为西方表现艺术治疗学在中国的启蒙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古代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上,也涉及到表现艺术治疗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历史上,舞蹈治疗的思想早有记载。正如前文所述,《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昔阴康氏之始,……作为舞而宣导之”的记载。在这里创造、运用舞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精神情绪压抑和筋骨血脉不畅等问题。这一萌芽状态的原始养生导引疗法,是我国古代在阴雨连绵、寒冷阴湿的季节,运用舞蹈作为导引干预手段,对百姓进行身心疏导和调节的最早记载之一。另外,古代心理治疗方法之一的运动治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思想家所重视。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曾强调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82]适宜的运动,对于调节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当人们处于强烈的消极状态时,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疏导和宣泄。在运动的过程中,人对外界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会有所增强,同时对于人的心理也起到调节的作用。西方表现艺术治疗领域的舞蹈治疗,与中国古代的舞蹈和运动治疗方法不谋而合,强调通过身体动作上的刺激与表达,来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或身体疾病。

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方法中的想象和畅怀,是一种经由医生分析,通过精辟的道理、畅快的言语,去激发患者的想象,使患者神思畅游,超然于目前的困境,从而使疾病得以治愈的心理疗法。在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作品《七发》中,将想象、畅怀的疗法加以运用和渲染。通过奇特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壮美绚丽的画卷。文章中所应用的想象、畅怀疗法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汉书·卷六十四·王褒传》中有所记录:“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勿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83]通过语言的开导与文辞陶冶,来激发病者的想象,通过驰骋情怀,进而慧悟道理,最终达到治疗的效果,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表现艺术治疗学,强调的也是通过想象的过程,对记忆进行集中,对内在经验进行融合。充分利用积极的想象,将包含其中的意识与潜意识相互整合,并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引起心理的变化,最终改善病情的目的。

古代中国的先人们也发现了音乐具有调解心情、舒经活络、贯通气血的神奇功效。中国古代的心理治疗方法中,曾运用音乐来陶冶性情、调整心境。中国古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受到不同的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同时,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们为了抒发、表达自己的不同情感和心境,创作出不同的音乐。人们认识到音乐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动人的音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除郁闷的情绪,还可以陶冶人们美好的情感,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高超的歌唱或表演艺术还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美的感受和熏陶。正如西方学者保罗·纽姆(Paul Newham)所说:“我们的声音就是自我与感觉的表达。”[84]我们通过歌声可以揣摩出歌唱者的心声,同时听众作为欣赏者,也能被歌者声情并茂的歌声所感染,于是达到双赢的效果。中国古人甚至认为,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人感到愉悦,就连动物听见也会受到感动。不同的音乐,对于人的情绪的影响亦不同。比如,健康、积极的音乐能给人以正面向上的鼓舞;消极、低俗的靡靡之音,则会使人陷入颓废、悲伤的情绪之中,对于人们构建和谐的生活状态是十分不利的。古人在运用音乐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精妙总结,对于建构中国现代的表现艺术治疗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85]

正如荣格所说,西方的心理学为理解东方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而东方文化为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86] 这就为西方表现艺术治疗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打下了本土根基,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操支持,也为建立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表现艺术治疗学做好了初始阶段的铺垫。

(二)表现艺术治疗学的现状分析

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疗法在欧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在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通过艺术治疗的方式,使病人与其所处环境的内外取得一致与平衡,缓解病人情绪上的冲突,将其不稳定的情绪加以释放,并及时合理地反映个人需要与心理满足。这种以艺术表现的形式作为心理治疗的方法在西方国家十分盛行,并同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与心理治疗领域,是医院、监狱、特殊学校,甚至普通学校、养老院等场合普遍使用的心理治疗方式,同时成为灾难经历者和目击者的重要心理疗愈辅助方式。但是,由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治疗与康复潜力还未被深入挖掘,在临床心理治疗方面,特别是在中国的医疗机构,艺术疗法仅仅被当成是语言疗法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肖恩·麦克尼夫(Shaun Mcniff, 1946- )提倡创造出一种在更为多元化的学术研究环境下,以科学为基础的调查与研究方法。[87]他指出了艺术疗法的优势和魅力,是科学范式所无法实现的,只有治疗师与来访者在不断地互动中才能体验到。他观点表达了大多数临床实践者的期待,他倡导建立以艺术为基础的研究体系,进而发展为以艺术为介质的心理治疗学,进一步作用于生理疾病治疗。这种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艺术治疗学学科的建立,服务于人类的心理治疗事业,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召唤的。

中国的表现艺术治疗事业刚刚起步。近年来,中国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过三次。“中国首届表达性心理治疗与心理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4—5日在苏州举行。大会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苏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大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首次大会邀请到许多国际著名的专家,由美国、日本、奥地利、以色列、瑞典、英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六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交流,分享表达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剧的实践经验。

首届大会的顺利开展,为2008年8月1—4日在苏州周庄举行的“中国第二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奠定了基础。在2008年“5·12”大地震的心理援助过程中,很多心理咨询师运用表达性心理治疗帮助灾区的人们走出困境,因而,表达心理治疗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美国、德国、日本、瑞典、韩国、新加坡、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同时还有港、澳、台等地区的专家前来交流表达性心理治疗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本次大会不仅有高质量的论文报告,同时还有数场次的非常精彩的工作坊展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们显示了表达性心理治疗的独特魅力。大会主题紧扣“发展表达性艺术治疗,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对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艺术治疗、心理剧、绘画心理治疗、音乐心理治疗等十六个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其中,由任教于台湾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系的副教授赖念华开办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涵融生命的创伤与意义重构”工作坊,较为全面的向参会者介绍了表达性艺术治疗学运用在创伤心理治疗工作的意图与理论基础。其工作坊包括:绘画、角色扮演、心理剧、叙说故事、创作诗歌等方式。通过以上方式来治愈生命中难以言喻的创伤事件,并透过表达性艺术方式让自己重新构建生命意义。[88]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表现艺术治疗方向的研究生也在中国第二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刘凤琴的《绘画治疗——敞开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吴晶的《音乐治疗中的动力治疗关系》、郑峰的《浅析舞蹈治疗的基本概念及拉丁舞的治疗作用》和王丛丛的《浅谈戏剧治疗及其在电影中的应用》等论文和报告。

2011年8月6—9日,在苏州又召开了第三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主题是创伤与表达性心理治疗。本次会议涉及到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表达性治疗方法在灾后援助中的应用,来自不同国家的灾后心理援助的研究;同时,还涉及到重大的历史创伤课题的研究——关于犹太人集中营生活后的创伤治疗的研究和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创伤治疗研究。本次大会到会注册的海外专家60多人,他们在大会期间展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开办、展示了自己的工作坊。这三次会议的开展,不仅较为全面的向参会者介绍了表达性艺术治疗学的研究体系,为绝大多数与会学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心理咨询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一行业在国内的未来发展趋势不容小视。

此外,第三届国际创造艺术治疗会议,首次于2009年8月15—18日在中国北京举办。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国奥心理医院、香港人类自然健康工程研究院、北京多维舞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天赋园智障人士调理康复中心联合举办。此次活动由专业发展高峰论坛,专业研讨及讲座、工作坊介绍,以及融合艺术展演三部分组成。大会对“中医文化与身心艺术治疗应用与发展”主题进行讨论,并举办了五感心灵疗愈身心减压工作坊、中华医道与创造艺术治疗讲座、音乐与生理发育藏象基础讲座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表现艺术治疗活动。会议进一步探讨了中医文化在艺术治疗中的作用和影响,对表现艺术治疗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表现艺术治疗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大陆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厦门大学独家首创了表现艺术治疗学专业方向,开始面向海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笔者于2007年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正式招生;与此同时,又在人文学院同时开创了戏剧治疗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并面向博士研究生授课。笔者利用在海外学习的八年时间里,收集了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先后在民族音乐学、认知音乐学、表演艺术治疗学、戏剧治疗学、仪式与符号治疗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这方面的研究生人才。笔者还从人类学、认知科学、艺术学等方面对表现艺术治疗学进行整合性研究,并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等进行探索。笔者目前开设的《表现艺术治疗学概论》,以及2006—2010年先后开设的《音乐治疗》、《舞蹈与律动治疗》、《戏剧影视治疗》、《美术治疗》、《仪式与符号治疗》等课程深受全校研究生的欢迎,笔者一方面致力于表现艺术治疗学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也对大学生进行这一领域的普及性教育。

笔者指导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钱陈翔同学的毕业论文《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研究》获得由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联合颁发的“2008年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论文”一等奖。首届研究生毕业生刘凤琴的《表现艺术治疗学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作用——以厦门市自闭症儿童教育中心为例》、吴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中的表现性艺术治疗——以厦门市儿童福利院的生理缺陷儿童群体为例》获得评审专家的好评。另一名在读研究生郑峰同学于2010年10月29日,应邀参加由、全国青联、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年高峰论坛”。他提交的论文《创意生活?低碳生活——金融危机下我国民生健康产业发展对策初探》,从关注民生健康问题出发,以文化产业发展为视角,紧密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当下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较富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一系列观点:“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和媒介,对人的健康进行维护”、“用人类智慧和大脑创意创造一种新的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关注民生,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创意、低碳、健康融为一体,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

此外,音乐治疗作为表现艺术治疗学的分支,在中国的发展尤为迅速。中国内地的音乐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迅速,并且由早先的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康复,而拓展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牙科、肿瘤科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之中。1988年,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医生的普凯元编著的《音乐心理学基础》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音乐治疗方面的著作。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音乐界、医学界、心理学界以及医疗器械厂家等单位的112名代表。会议在介绍了“学会”筹备经过及专题发言后,选举了“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会(32人),并讨论通过了学会章程。会议收到论文36篇,对音乐治疗中的临床实践、基础理论、适应症、治疗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第一届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音乐治疗学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今后组织联络音乐界、医学界、心理学界的同仁,力争使音乐治疗学为人类防病、治病、康复发挥其应有作用。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从此迅速发展起来。[89]较早的学会会员员单位如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等,都提供音乐治疗服务。有的医生把音乐与电针灸和电疗结合起来,创造了音乐电针灸仪和音乐电疗仪,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近些年来,一些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心理咨询与相关音乐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这一学科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90]

第二届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10月24—26日在上海召开。到会人数达100余人,比第一届中国音乐治疗学术交流会有所增加。提交的会议论文50余篇,其中关于精神病的音乐治疗论文27篇、心身疾病的音乐治疗论文2篇、音乐电疗8篇、音乐与中国传统中医疗法相结合以及音乐气功养生方面的4篇、对弱智儿童进行音乐训练的1篇、基础研究6篇、译文及其它方面的6篇。论文在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比第一届会议有所提高。会议期间还有物理学家、数学家、声学专家等作了音乐治疗与科技发展方面的专题报告。[91]

第三届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10月12日—15日在青岛第二疗养院召开。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人。这次学术会议收到论文共81篇。学术交流会上除了论文交流外,还安排了专家讲座和专题报告。这次学术交流会的论文和专家报告,从数量上和学术领域的扩展方面都较前两届会议有所提高,也有一些很有影响的综合性医院派人参加,与前两届相比,参加会议的医护人员范围有所扩大,音乐治疗从精神科专业医院走向综合医院,说明了该学科在医学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第三届学术交流会中,首次评选出了优秀论文和优秀录音录像带,并给予奖励。评奖活动在鼓励和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对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2]中国音乐治疗学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举办了两次全国音乐治疗骨干培训班,6次中美音乐治疗讲习班,召开了9届学术年会,出版了音乐治疗丛书和音乐治疗学科信息,翻译了美国音乐治疗师手册。1996年由副理事长张鸿懿教授带领的14人代表团出席了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8届世界音乐治疗大会,张鸿懿教授代表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以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理事国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大会,并被选为常务理事。

1997年,留美归国的高天教授回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并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专门的音乐治疗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2003年6月,高天到台湾进行两周的私人访问,参访了台湾音乐治疗服务机构,与台湾治疗师对话,交换心得,讨论海峡两岸音乐治疗的学科教育问题,推广两岸交流的可行性,并开启了两岸音乐治疗学科互动的大门。同年9月他为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生开设了音乐治疗课程。

此外,首届国际音乐心理治疗高峰论坛暨音乐想象(中国)协会成立大会,于2009年8月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来自美国、香港及大陆的多位著名音乐治疗专家出席论坛并进行演讲。共同探讨了国内外最新音乐心理治疗发展的动态,以及如何加强国内外音乐治疗领域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发展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与方法等。为中外音乐治疗界、心理学界,热爱音乐治疗事业的个人、学校和机关、团体等单位提供了一个交流实操经验、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的平台。

在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上,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方向。中中央音乐学院于1997年成立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上海音乐学院的音教系成立于1997年,于2008年开设音乐治疗专业。上海音乐学院注重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发展,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见习与实习,充分积累实践经验。四川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方向于2004年建立,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并设有音乐治疗教研室。该专业修业年限四年,合格毕业生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另外,江西中医学院在近年来也开设了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是全国率先设置该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支持并有意把音乐治疗学科建成我国一流的音乐治疗教育、科研、临床及音乐特殊教育创新基地,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为临床和科研服务。该中心建有音乐治疗室、音乐治疗研究室、音乐心理催眠治疗室、音乐欣赏体验室等。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受音乐治疗临床实践教育。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声乐、钢琴、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基础、音乐治疗技术与方法、歌唱医学与嗓音保健、音乐分析、歌曲写作与编配、现代音乐技术与应用、合唱指挥、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中(西)医基础、舞蹈与瑜珈、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学、精神病学等学科。对符合毕业资格的学生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93]

有关音乐治疗的工作坊在近些年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中,首届中英音乐治疗工作坊,于2009年4月,在成都、昆明举行。由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音乐治疗专家海伦(Helen Odell-Miller)教授和阿梅利亚(Susan Amelia Oldfield)教授来成都和昆明作主讲导师。同时,邀请四川大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专家胡冰霜教授,以及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家吕建国教授(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担任工作坊翻译。为中国对音乐治疗感兴趣的心理学工作者、医疗工作者和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音乐治疗方向主要面向医院、康复中心、疗养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救助站以及工矿企业等单位输送人才。担任音乐治疗师、音乐教师、音乐特殊教师、心理咨询师、嗓音保健、艺术管理工作者,以及应用音乐艺术教育和科研等相关工作。

表现艺术治疗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在中国大陆也有所开展。绘画治疗作为表现艺术治疗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真正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4年龚鉥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艺术心理治疗》一文,这是我国较早的一篇绘画艺术治疗方面的研究文章。随着中西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西方心理学理论影响的扩大,美术(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新局面,比如,心理学学者孟沛欣是我国较早专注于绘画艺术治疗的专家,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她开设的课程主要涉及艺术心理、艺术发展心理、艺术治疗概论等方面,并针对在校学生建立了艺术治疗工作室,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走出困境。她还在全国各地举办工作坊,将绘画艺术治疗拓展到了网络成瘾治疗及企业管理培训等领域。

沙盘游戏又称箱庭游戏(Sandy therapy),兼具戏剧治疗和美术治疗特征。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人们通过唤起童心,找到了心灵回归的途径,进而在沙盘治疗中将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进行调适、化解。2010年5月28—30日,在西安举行了以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申荷永为主讲导师的陕西省首届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研讨会。同年4月6日,由14名高校老师组成的心理咨询师小组走进了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和孩子们一起玩沙盘游戏。沙盘游戏既提供了可视和观察的载体,也是将心灵问题通过意象呈现出来的媒介,同时还是安全可靠的心理疏导工具,为青少年提供了“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无声的心灵工作室里,孩子较少自我防御,勿需多说话,便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福利院的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因为亲人的分离,带有不可避免的心理创伤,是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特别的关爱的。沙盘游戏作为趣味性很强的表现艺术治疗方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在沙子上摆放自己感兴趣的沙具模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由此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使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辅导和健康维护。

心理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介绍到我国,后来逐渐被我国心理咨询行业所了解、学习和应用。在近20年内,先后邀请了多国学者进行心理剧、心理剧治疗自杀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心理剧基本技术等专题教学与培训。与此同时,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先后将心理剧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大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临床治疗实践中。也有人将心理剧的角色扮演方法应用到学校的外语、语文、医学等学科教育、道德教育以及禁毒教育中。资深心理剧指导师萧晴,致力于将西方经典心理剧技术,与东方哲学、医学理论加以融合贯通,并将其运用在咨询、辅导实务中,以阴阳五行生克之理与心理剧手法相结合,促进治疗对象的身、心、灵整合一体、人际关系和谐顺畅,并力求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中国心理剧的初步发展,在有效地促进大众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近20年来,表现艺术治疗学逐渐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重视,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表现艺术治疗的职业化在英、美等国家的快速发展趋势更为显著,并为这一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发展的机遇。但是作为表现艺术治疗的研究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表现艺术作为心理治疗的方法古已有之,但是是否能够被正式承认为一种科学完善的治疗方法,还有待于大家的进一步努力,这一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较短暂、临床经验积累还远远不够。因此,表现艺术治疗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治疗学科,其科学性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仍不够成熟,社会大众对其仍然存在诸多疑问。这也需要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加强合作,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组成由艺术、心理学、医学(尤其是中医)、社会工作者等加盟的综合性的攻关团队,在这一学科基础性的构建与实施方面加大力度。

(三)表现艺术治疗学的未来思考

表现艺术治疗学作为表达性心理治疗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学科历史并不长,但是艺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救治作用却从很早就开始了。崇尚自由的艺术与严谨科学的治疗相结合,并融合创造性和体验性于整个过程之中,从而使得表现艺术治疗学的发展显得丰富多彩而又自成一体。正因如此,表现艺术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心理治疗中,有着无法估量的医学功效。艺术元素和艺术创作手段的加盟,为临床医学空间的拓展带来了可能性。表现艺术治疗功能、意义和作用的充分挖掘,为人类身心健康维护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近年来,表现艺术治疗学已经在心理健康维护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随着学科逐步确立和深入发展,我们更应该对该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更加全面的实践。

在艺术疗法的研究方式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以艺术本身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之前,临床治疗师和理论研究者要拓展艺术疗法研究,就必须尽可能地与科学标准的研究范式对接。[94]只有这样,在表现艺术治疗研究领域中才能获得更多学术上的共识。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中融入严谨的科学研究范式,加上接受治疗者的症状与群体的多样性,这使得对艺术过程及艺术作品的量化,成为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表现艺术治疗学的科学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评估和诊断结果的是否标准化问题、能否用科学的标准和规范要求表现艺术治疗学的临床实验、艺术治疗师的培养和教育教学问题等等,依然还未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表现艺术治疗学是在欧美文化背景下孕育、发展起来的,其如何本土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表现艺术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而又漫长的。这也需要我们对该学科本土化发展问题进行审慎思考和小心探索。笔者认为:

首先,要进行系统的培训。表现艺术治疗学领域的诸多项目培训在国内还很缺乏或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本国开设更多的培训基地,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特色培训基地。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表现艺术治疗师作为一个颇具理论素养的医学工作者,需要以扎实、牢固的理论做支撑。例如,在心理剧治疗方法上,综合运用了各种疗法,所以学员要先学习团体心理剧、家庭心理剧、个人心理剧等流派的实操经验,并加强与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学习、掌握和运用。同时,表现艺术治疗又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技术,足够的临床实践的经历和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肖恩·麦克尼夫曾经极力主张:创造性艺术治疗师应该要重新回到艺术工作室中,因为那里是从事艺术探索和去扩展艺术的天然场所。[95]这里所提到的艺术工作室便是艺术治疗师进行实践的场所,通过实际的研究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艺术对病人本身蜕变的功效和作用。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音乐治疗协会以及国内的表现艺术治疗专业课程的开设,都为这一学科在中国的构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和生态环境。

其次,要经常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不仅要与国内表现艺术治疗师和学者相互沟通,也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常规流。保持与与国内同行进行定期沟通和学术交流,极其有利于学科的稳健发展;同时,现代的表现艺术治疗学作为一个学科,是一个首先建立于西方国家的新型学科,国外的科研和实践经验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学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培养目标,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置的,并按照美国音乐治疗协会的要求标准开设课程,力图培养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格音乐治疗师。[96]国内学术界同行之间要建立直接通畅的联系和沟通渠道,以方便学术交流,同时也要与国外学术权威机构建立正常往来关系,及时获得最新科研信息、跟踪最新科研动态、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以戏剧治疗为例,它作为诞生于西方的表现性治疗方法之一,从古希腊开始,就开始利用戏剧表演过程进行精神疾病治疗和心理健康维护。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西方人开始重视剧场内戏剧表演过程中产生的治疗性特质和功效,最后才建立起包含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与戏剧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治疗体系与方法。当西方戏剧治疗理论与方法进入我国时,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然后才能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遗产资源,为这一学科在中国的真正建立和发展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最后,十分值得学者们注意的是,表现艺术治疗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作为中国的表现艺术治疗师或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传统资源,进而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表现艺术治疗学学科体系。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很多传统的、与现代表现艺术治疗方式紧密相关的古老文献和传统医术自生自灭、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之中,至今留存于民间或文献记载中的信息和资料,需要大批专业人员进行挖掘、整理和翻译,但是,现在这一领域年轻的学习者和从业者中很少有人愿意致力于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研究,亦不愿意走出书斋和实验室,到民间田野中去深入实际考察。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和观念,已经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荡然无存了。但是在公元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详细的关于音乐与治疗、艺术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记载。比如,《黄帝内经》、《吕氏春秋》和《礼记·乐记》。其实,很多现实中的表现艺术治疗的临床案例都是深受一定时空背景下文化因素的直接影响和主导的,脱离了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真正意义上的表现艺术治疗是难以成立的。这样就不能死搬硬套、单纯地借助国外的技术和方法,我们需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创造适合中国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方法。就以中国儿童音乐治疗为例来说,其方法和结果取决于儿童自身的家庭教育环境、音乐治疗师的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一部电影《刮痧》就足以说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治疗的不同态度与行为。随着高等音乐院校、医学院校音乐治疗专业学生陆续毕业,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音乐治疗师缺乏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缓解,但真正长期深入儿童音乐治疗机构进行深入实践的音乐治疗师,仍然十分缺乏。正如陈莞在《儿童音乐治疗理论与应用方法》中提到的,在国内音乐治疗发展状况初期,儿童音乐治疗师既不可以坐以待毙,也不可以夜郎自大。中国儿童音乐治疗师需要在学习国际音乐治疗先进体系上下工夫,并结合国内儿童音乐治疗发展现状,进行不断学习、不断实践。[97]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二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比较文学硕士、咨询心理学博士的龚鉥,在其留学期间拥有了心理剧导演和训练师的资格,曾经担任美国心理剧、社会计量、集体心理治疗学会(ASGPP)执行委员及考试委员。龚鉥将中国医学和西方心理治疗结合并发展出其个人的“易术”心理治疗方法,获得了2000年度美国“传统医学杰出成就奖”。在会议期间,展示了他的“转化冲突为户主合作与相互尊重的正向力量”工作坊,深受广大与会者的好评。

表现艺术治疗学,既有其医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源,又有人文科学的背景作为支撑。作为诞生于美国、以欧美文化为人文根基的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学科的基础建设上多下功夫,少走弯路。我们不仅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和积累,还要在实践中边做边学,不断探索创新与发展之路。表现艺术治疗学一定能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结 语

当富有美学特征的艺术元素与治疗学相结合,就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表现艺术治疗学,它在人类心灵健康的治疗与维护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奥特利(Keith Oatley)将“疗愈”(healing)一词的概念和它的语源来源相联系:“疗愈”(healing) ——“强健”(hale)——“完整”(whole)。他认为:治疗“让自我和关系变得比较完整,而不是一些片段的组合。”他充分了解“完整性”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98]古代的人们在治疗的实践中把灵魂与身体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灵魂与身体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即使是身体本身也被认为是充满生气而富有灵性的。儒、道文化对于中医心理学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古代医学亦十分重视身心关系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统一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前文所述,作为一个存在的人,必然具有创作(poiesis)、回应世界苦难和自我塑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实施和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都可以在表现性艺术治疗的操作实务中得以实现。许多人在接触这门学科之前都误认为表现艺术治疗学就是以艺术媒介为手段,去取得一些言语心理治疗无法达到的辅助效果。但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专业的表现艺术治疗师相信:艺术所蕴含的生命的美本身就有治疗的力量,它所产生的力量和奇迹是计量指标所无法测算的。

治疗的功能与作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无论在远古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从人一出生开始,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各种疾病的困扰,需要疗愈以减轻痛苦。实际上,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物理生物医学的发展直到近代才开始相对地发达起来。身心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意在使治疗的实践能够关注生命存在的所有维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的手段具有重要的“融通”作用,它同时包含物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莱斯利大学(Lesley University)将各种艺术治疗,包括舞蹈、音乐、美术(艺术)、戏剧、说故事、诗、即兴写作等,总称为“表现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s Therapy)。它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都是心灵的一种声音,都是心灵外化表现的一种方式。当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能力与技术要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都能够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各种艺术形式都具有相对独立性。[99]近年来,关于心理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的理论一直在不断发展,与之平行发展的是治疗实务和实操技术的进步与改变。很多学者都致力于寻找新的方法,整合新的方案来疗愈身心患有疾病的人。表现艺术治疗学深受存在主义、人本主义、象征主义等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的影响,不断地在相关的各种心理学领域中汲取营养。这种实验和创新精神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治疗的认识和看法,透过表现艺术治疗的工作坊,参与者可以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进而超越自我,解决积压已久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获得个人心灵上的康复、痊愈、成长和完善。本文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探索表现艺术治疗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试图向读者提供一个有关表现艺术治疗实务操作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为相关艺术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以造福于身心受到困扰的个人和群体,有利于个人或群体身心健康的治疗与保健。列维(Stephen Levine,1937-)强调,表现艺术治疗学强调身体的表现。身体的表现包含了跳舞、唱歌、音乐、绘画、雕刻、戏剧表演及文学作品朗读等。这些艺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活动肢体、丰富想象、强化呼吸。治疗的力量在于“表现生命的遗憾与恐怖,彰显流亡生活的价值感。如果我们加速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将受到神的祝福、得到平安与喜乐。”[1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高潮。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生健康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摆到我们的面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维护人民大众的健康利益,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作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人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人类不良行为的破坏,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于那些灾难的受害者来说,他们的身心已经处于失衡和分离的状态,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困扰和危害。因此,如何去促进个人和群体身心发展的健康正常,如何更好地处理灾害受难人群的心理秩序重建等问题,救治和维护工作已经十分迫切。表现艺术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何将中国的传统医学和西方的表现艺术治疗学有机结合,如何在中国表现艺术治疗学的创立与发展道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如何推动中国民生健康、生命救治和身心保健工作与事业快速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

[全文完]

[参 考 文 献]

[76]申荷永、高岚.灵性:分析与体验[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04.

[77]Richard Wilhelm,Cary Baynes & Joan Brown.The I Ching,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pxvi-xvii.

[78]Carl Gustav Jung. & Wilhelm Richard.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p141-144.

[79]申荷永、高岚.灵性:分析与体验[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24.

[80]郝志《中医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9.

[81]崔正、彭雪艳.中国传统心理疗法应用的探讨[J].陕西中医,2008(10):1354.

[82]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9.

[83]班固.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626.

[84]Stephen K.Levine,& Ellen G.Levine.Foundations of Expressive Arts Therapy: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9:p109.

[85]赵传栋.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概论[M].北京:艺苑出版社,2004:303-307.

[86]申荷永、高岚.灵性:分析与体验[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8.

[87]Shaun McNiff.Art-based Research,London:Jessica Kingsley,c1998:15.

[88]赖念华.表达性艺术治疗——涵融生命的创伤与意义重构[J].中国第二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2009:50.

[89]孙建英.1989年重要音乐活动[J].中国音乐年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540.

[90]张伯华、刘天起、张雯.心理咨询与治疗教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01-302.

[91]张鸿懿.音乐治疗在中国[J].中国音乐年鉴,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223.

[92]于红.我国音乐治疗现状[J].中国音乐年鉴,郑州:大象出版社,1995:177.

[93]江西中医学院2009年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招生简章,.2011年11月23日,10:30.

[94]孟沛欣.艺术疗法——超越语言的交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7-88.

[95]Shaun McNiff.Art-based Research,London: Jessica Kingsley,c1998:p36.

[96]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8:16.

[97]陈莞.儿童音乐治疗理论与应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8.

[98]Keith Oatley.Selves in Relation: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therapy and Groups,London:Methuen,1984:p2.

[99]高颖、李明、杨广学.艺术心理治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5.

[100]Stephen K.Levine.Poiesis:The Language of Psychology and Speech of the Soul.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7:120-131.

Dimens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Zhou Xian-bao

Abstract: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is a modern discipline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it is the attempted remedia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problems by the use of all kinds of art media including music,dance,drama and painting,etc.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establishing,origin,and China’s culture background.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这一天,一个女孩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室。

这是个内向而害羞的女孩,学习非常刻苦。可是中考时因发挥不好,差一点不够分数线,勉强上了高中。进入高中后,女孩更是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却学不进去了。总是胡思乱想,总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偷偷看别人的眼神,越控制越不行。弄得身心疲惫,越来越学不进去,都有点不敢进教室了。父母给她吃了一些补脑药,也不见效果,不知道女孩到底有什么“心病”。

了解了女孩的症状后,我与女孩单独进行咨询会话。一周后,女孩能够比较安心地学习了。女孩的父亲有点奇怪:您跟孩子说了什么,她的病就见好了?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秘密。我与女孩首先进行了意象对话。

所谓意象对话,就是双方用想象中的意象进行交流,来进行心理调整。人的想象中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想象中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就是所谓的意象。意象可以反应人的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对于求询者的有些心理问题,通过意象对话技术,可以更确切地作出诊断,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意象对话的操作,就是双方闭上眼睛,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求询者进入想象的情境,然后双方通过意象进行交流。下面便是我与女孩意象对话的情形。

我:请想象自己走在一条路上……

女孩:我看到了一条路,路旁是一片鲜花。

我:好,你看见不远处有一所房子,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吗?

女孩:我进来了,先看到了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鱼……

我:这条鱼挺可爱的,是吗?

女 孩:是的,是的……还有一个人。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女 孩:是,是一个男孩,好像是同学。

我:好,走过去,对他问好。

女 孩:你好!他也对我打招呼。

我:同学见面,跟他握握手,聊聊天。

女 孩:握手了,我们在谈话,挺轻松的感觉。

我:好,我们再到院子里看看。

女 孩:又是一个人朝我这边走来。

我:迎上前去,看看这又是谁?

女 孩:看清了,还是那个男孩。

我:同样跟他打招呼,握手,交谈。

我:打过招呼了,握手了,我们坐下来谈话,感觉很好……

结束了意象对话,女孩似乎敞开了心灵,又告诉了我一个细节。她说刚才说看到鱼的时候,其实已经看到了男孩,就是有点朦胧,没好意思说,可是后来这个形象还是不走,而且越来越强烈,就说出来了。现在,感觉这样说出来挺轻松的。

一般情况下,意象中出现花和鱼,往往是性的象征。在女孩的意象中,联系到反复出现的男孩,性的象征意义就更为明显了。就是说,意象对话告诉我们,女孩存在明显的性方面的心理压力。意象对话的过程,也是引导女孩缓解性方面的心理压力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帮助女孩缓解性心理压力,我们又进行了下面的交流:

我:除了开始诉说的症状,还有什么心理困扰,可以告诉我吗?

女 孩:在学校里看到别的男女生在一起,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的难受……

我: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是吗?

女 孩:是的。还有,还有,就是挺不好的内容了。有男孩子给我写信,说希望成为我的另一半。哎呀,太难听了,让我心里一片混乱,怎么能这样?这太不正常了。我没理他,后来他就托人传话,再次表达对我的喜欢。我还是一直没有任何反应,怎么能这样?就是在这个时候,脑子就不行了。

我:男孩喜欢你,这怎么是不好的呢?这不是很正常的感情吗?

女 孩:很正常?

我:对,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是很正常的感情,而且是很美好的感情啊!

女 孩:可是,可是,我脑子里还经常出现一些说不出口的画面……

我:是关于男女之间的画面,是吗?那叫性幻想,也是正常的性心理现象。

女 孩:原来是这样……

我们就青春期的性心理进行了许多交流,女孩开始逐步接受自己的性心理。一旦接受了自己,压力没有了,症状也就缓解了。告辞的时候,女孩说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就这样,女孩重新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一周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咨询会话。女孩终于坦言,其实是自己暗恋一个男孩,又担心这个男孩不喜欢自己。于是忧心忡忡,跟谁都不敢说。平时父母总是教育自己不能搞对象,说那样不好,自己也觉得不对,觉得那种想法见不得人,心里非常的压抑。我们再次就性心理问题进行了交流。女孩最后说,这些事压在心里太久了,真不如早些时候找您说说了,谢谢您的理解,现在全好了。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理论 思想教育 应用研究

前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逐渐形成,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具有填补思想教育学科研究中的空白、健全思想教育的学科体系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推进和提高思想教育科学化水平等实践意义。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探究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将心理学中的一系列心理方法和心理原则加以灵活应用,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来研究当代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推广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探讨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解决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心理过程角度寻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对策。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学理论的紧密联系

随着思想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学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融为一体,产生了思想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教育心理学是在思想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思想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实施思想教育作为自己的学科研究对象,它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实践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思想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孕育出了这门新学科。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形成既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始重视人的心理对思想教育效果的作用,又表明了心理学理论与思想教育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少不了思想教育、示范教育和规范教育。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道德性和政治性,同时具有深刻的经济性。这也就是说,这种教育一方面是维护和稳定社会和群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发展和促进社会和群体进步的需要。近代以来,这种教育分化出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大真要。资本主义的教育力图在全社会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秩序,社会主义的教育则力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秩序,为此都经历了一个启蒙、动员和夺取统治权的斗争历程和动员、组织和领导巩固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程。在中国,20世纪后80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中前3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为夺取政权服务,后50年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服务。80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圈可点,经验和教训丰富无比。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正处于急剧膨胀、瞬息万变的状态,人们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混杂中显得更加活跃,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学校思想教育生长在社会大环境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这种倾向的或多、或少、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从认识心理的规律、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方面入手,施以适当的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引导,从心理本质上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即个体心理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生理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根据个体差异施以思想教育,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认识个性心理倾向,合理引导动机

个性心理倾向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也是个性的主要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是决定人的态度的选择性的诱因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动机与需要、兴趣与理想等多个方面。人的个性是由智力、体力、思想、性格等构成的整合体,它是人们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动机是从主观上激励人去采取某种实际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凡是与产生行为有关的某些方面,都可以称为动机。要合理引导学生的动机,同时要正确认识学生需要。需要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它是人的客观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需要的研究。通过认识学生的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及特点,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学生的需要,才能科学地预测学生的动机,进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行为。

心理学揭示了动机是人的认识的内在动力,人的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要。行为是满足需要的活动和途径,人的需要和动机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和表露出来的,准确地揭示人的内部需要和动机来自于全面地掌握人的外部行为。人的某种愿望和动机的产生是因为人有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有了可以或者可能达到满足需要的条件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和愿望,进而激励其采取实现这种愿望的行动。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认识学生的外部行为来揭示学生的内部动机和需要。动机调动、激发着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动机。当然,同时必须认识到,动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按照动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抑制消极、不良的动机,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激发高尚、正确的动机,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还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预测个性的发展趋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自己,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明确性格气质,注重意志锻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人们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健康积极的,有些是消极落后的。由于每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等不同,有的人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乐趣,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乐于为社会做贡献。而有的可能就形成消极落后的性格特征,甚至终日为了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消沉、颓废。由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形成了对现实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方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方式。对于经常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激励的方法,通过耐心的暗示、激励来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这是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反过来,对于自高自大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方法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总之,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先进典型,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性格,通过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力,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生活环境和自己的行为,从主体性和主动性上自觉克服可能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

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它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学生,其心理活动特征也有较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方面,以及反应强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当然,气质是没有优劣与好坏之分的,对于教育对象要善于扬长避短。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因人、因事而异实施思想教育。如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就要教育他克制自己易急躁、任性、易发脾气的弱点,发展积极、热情、精力充沛的特点。由于每一种气质类型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就要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对象实施相应的教育方式,做到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应当根据其接受能力,多关心其内心感受和实际体验,尽可能的避免因所提的要求过高、过急而引发不必要的问题。同时要发挥、发展这种类型学生所具有的认真、细致、负责的气质特点,逐渐激发他们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决心。

意志是指人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由于意志与行动紧密联系,对行动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意志力的培养,激起进一步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实践证明,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反过来,容易半途而废的人大多都是因为意志薄弱。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没有克服困难去达到某种目的的行动。思想教育的效果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使教育对象真正实现知行的转化。这同样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鼓舞学生,在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意志紧张的情况下,适当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创设一些为完成一定任务克服困难的情境,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使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

(三)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能力培养

理想是心理活动的纲领。现阶段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深厚情感,使学生在不断提高对共产主义理想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以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确定的科学、正确的目标,通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相结合的理想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有了远大理想,它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向,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理想反映生活发展的趋势,思想教育工作要把学生远大理想和其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以顽强的意志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理想的实现需要能力为基础,因此还应加强能力的培养。虽然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但是个体能力的发挥与其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能力是完成某种具体活动并影响这项工作的实际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所以,主体积极、生动活泼,环境令人舒畅,更利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要创造良好教育环境,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结论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绘画创作 色彩心理 物理性 客观性

人所共知,如果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如果没有色彩,今天我们将无从谈起绘画艺术。人类对色彩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真正揭开色彩产生之谜的却是英国科学家牛顿。他通过著名的“三棱镜折射实验”得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光线混合而成,在此之后色彩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用科学的手段来准确的解释。

“色彩”凭感觉而存在,即专业术语之“色感”。相比之下,常同色彩打交道的人(比如说艺术家),对色彩感觉比较敏锐,往往可以感觉到一般人感觉不到的色彩,这其中一方面是先天的,而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对色彩认识的长久的专业训练。不过站在色彩理论分类角度上讲,“色彩”包括两组内容:一组是“彩色”,另一组是“无彩色”。

确切的说,色彩心理应称为“色彩的心理感应”,是客观世界引起的主观反应。而这种“心理效应”,一是物质性的,称为“色彩的物质性心理效应”;一是客观的,称为“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

色彩的物质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学刺激,它作用于人的大脑以后,直接导致人们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长时间处在红色环境中的人脉搏跳动会加快,血压也会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的人,脉搏会相对减缓,情绪也较稳定。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色彩具有物质性心理效应。

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来自颜色的自身特征,而这种特征其实并非颜色本身所固有 ,它是人们对色彩的主观联想上升为理智判断之后引发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彩的感染力”。论述“色彩的感染力”这种客观性心理效应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色彩心理与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心理学家做过的研究表明,人随着年龄上的不断增长,认知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发生变化。总的来看,年龄越小,喜欢的颜色越激烈色彩纯度也就越高,比如红、黄、绿、青等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所喜爱的色彩愈倾向成熟。这是因为儿童刚开始走入世界,大脑思维比较空白,对什么都感兴趣,简单的、新鲜的、强烈的色彩,能够刺激他们的大脑,使他们神经细胞产生和补充的更快。(2)色彩心理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每个人因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色彩心理也就各不相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大多喜爱特别鲜艳的颜色,因为他们比较贴近大自然,大自然中鲜艳的色彩刺激着他们对色彩的认识;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们则比较喜爱柔和的色彩;农牧区人民偏爱极其鲜艳的、成补色关系的色彩;高级知识分子则喜爱复色、淡雅色、黑色等较成熟的色彩。(3)色彩心理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就有所不同。有些色彩在特定的国家是受到喜爱的,但是在有些国家却不一定受到欢迎。比如,红色是中国最受欢迎的颜色,是中国象征吉祥喜庆的颜色,但是在别的国家红色并没有如此深刻的象征意义。

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不仅与这三个方面有关,还与性格、个人气质、心理需求等也有关系,现根据光谱上的六种颜色作普通意义的介绍:

红色:富于激情的颜色。热烈、热情、冲动。红色能使人联想到火焰和燃烧以及革命和暴动。还有喜庆和吉祥的感觉,红色令人产生危险和警觉感,同时也能令人兴奋和烦躁。红色是画面中经常用到的颜色,它具有广泛性,是构成画面极为重要的颜色,也是绘画时经常用到的颜色,但同时也因其颜色的特殊性,又是需要谨慎对待的颜色。

绿色:绿色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绿色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受,它象征自由、新鲜;黄绿色让人联想到刚生出的幼苗,给人清新、活力、希望的感受;明度较低的草绿色、墨绿色、橄榄绿则给人稳重、知性的印象。绿色还给人以青春、自然和宁静的感觉。

橙色:橙色比起红色要柔和许多,让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和收获的果实。它是一种光辉、明快的颜色。这种颜色其实没有消极感。

黄色:黄色让人联想到花卉中的向日葵和果实中的柠檬。黄色与紫色相配,在画面中经常用到,形成强烈的对比。黄色也是所有色彩中亮度最高的颜色。它灿烂、鲜亮、辉煌。

蓝色:蓝色是永恒、灵性的色彩,给人一种很冷静很理智的感觉。如果说红色是热烈的颜色,那么蓝色就是冷静的颜色,它与红色比较是相反的色彩。蓝色是大众的,很容易被许多人接受。纯洁的天空蓝,象征希望、理想、独立;暗沉的蓝,意味着诚实、信赖与权威。虽说蓝色容易使人联想到寒冷和宁静,但它的冷静和智慧却给人一种高雅的享受。

紫色:紫色在大自然中较为少见,所以它有高贵、神秘、华丽的品格。紫色是极不安稳的颜色。它既是鼓舞性的象征,又是威胁性的象征。有时表现真诚,有时表现不安。紫色也常伴随黄色出现,黄色在紫色的烘托下才体现出无限光辉。

我们知道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在传达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够感受到色彩的情感。歌德就曾经说过:“色彩对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使人们激动,使人们痛苦,使人们快乐……”作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选题材是以生活为基础,却又高于生活的。起初艺术家眼中看到的色彩也许和其他人看见的色彩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他们经过专业的训练,在进行创作时艺术家会对色彩进行主观性的处理。比如画面中什么样的颜色搭配才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用哪种颜色有什么样的寓意;以及最后会给观者什么样的色彩感受,这些都是艺术家对色彩心理完全了解之后才可以达到的效果。所以艺术家对色彩心理的运用可以说是很严谨、经过深思熟虑的。

参考文献:

[1]王化斌.绘画色彩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王贤培,李白丁.设计色彩[M].苏州大学出版社.

[3]张明.解读缤纷的色彩世界[M].科学出版社.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

分类号B84

女性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独特分支。它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力图揭示主流心理学内容和方法中的男性中心偏见,反对扭曲和病态化女性的经验与行为。女性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三个阶段。这三种形式的女性主义虽然在反对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偏见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1女性心理学的进化

女性心理学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女权主义思潮。20世纪初期,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物学上的差异,两者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相应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也应该承担不同的角色,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这种观点维护了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保护了父权制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实际上,这种“男尊女卑”的观点并不新颖,它在20世纪之前的西方社会生活中由来已久。但是在20世纪初,这种观点在科学的名义下获得了新的意义。一些学者借助于新兴的生物学、生理学和解剖学论证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如女性的大脑比男性的大脑小,特别是用于推理的大脑区域,女性明显比不上男性。生理上的这一差别决定了女性的智慧天生不如男性。新兴的心理学也推波助澜,一些心理学家以实验证实女性天生保守、被动、优柔寡断、富有同情心,不适合家庭范围之外的社会活动。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测量,认为女性的智力大部分处在中等水平,即女性的智慧水平比较平庸,高智商的人大多出于男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男性,女性在这一方面应该受到限制。另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这一结论上走的更远。他甚至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会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总之,社会偏见在科学的名义下粉墨登场,科学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奴仆。

随着越来越多女性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女性天生不如男性的观念受到了严肃的挑战。一些女性心理学家以新兴的实验心理学为工具,挑战传统的性别差异假设。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个女性会长,玛丽・卡尔金丝(Calkins M)首先站出来反对源于两性差异假设而对女性的限制,她认为区分男性心理和女性心理就像区分男性食物和女性食物那样没有任何意义。与玛丽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女性心理学家海伦・汤姆森(Thompson H)以心理学的实验证实男性和女性的智慧能力并不存在极大的差异,现有的一些差异并非生物性的,而是文化风俗和环境条件造成的。

当时社会上许多人都相信,女性由于月经周期的原因,会周期性地出现能力降低的现象,因此,女性不宜从事家庭之外的职业活动。女性心理学家丽塔・郝林沃丝(Hollingworth L)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月经周期同心理能力和运动能力并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这些研究都有力的驳斥了性别固有差异的假设,为女性经验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心理学中的女性经验主义观点产生了。女性经验主义接受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认为心理学中的性别偏见是没有真正贯彻科学研究的客观原则造成的。她们认为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可以排除传统心理学中的性别偏见。女性经验主义同早期的女性心理学家一样,主张男性和女性之间除了生理上的差别之外,在其它方面并无本质上的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在于生理性别(sex),而不在于社会性别(gender)。社会生活中两性之间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差异不是由于生物原因,而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女性经验主义忠实于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贯彻科学的客观、公正和价值中立原则。在女性经验主义的经典论文《心理学建构了女性,或男性心理学家的幻想》一文中,女性经验主义心理学家南希・维斯太恩(Weisstein N)认为心理学关于女性的研究所描绘的不是科学的发现,而是裸的文化价值观。她指出了在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并对这些偏见提出尖锐的批评。由南希所领导的这场女性经验主义运动强调了男性和女性的平等和共同特性,论证了两性差异的虚假特征,其基本观点是主张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并无本质的差异,因此被称为“差异最小化取向”(minimalist approach)。

女性经验主义的研究强调了两性的平等和共同特性,指出了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为男女平等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因而吸引了大量的女性心理学家,成为女性心理学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女性经验主义取消差异的倾向却没有得到所有女性主义者的赞同。从维护女性价值的立场出发,一些心理学家强调两性的差异,并认为女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具有独特的适应价值,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比男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更为重要的意义。由于这些心理学家强调性别差异的存在,因而被称为“差异最大化取向”(maximalist approach),且由于这些心理学家强调女性视角和立场的独特价值,因而又被称为女性立场论的观点(feminist standpoint position)。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女性立场论的观点形成了强劲的势头,其代表作品有乔杜萝(Chodorow N)的《母性的再造》(1978)、米勒(Miller J B)的《新女性心理学探索》(1976)和吉利根(Gilligan C)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的发展》(1982)等。这些女性立场论的观点都认为传统的科学是男性的科学,在父权制社会的框架之下,男性的经验被当作人类的普遍经验,男性的心理和行为被看作是人类标准的心理和行为,女性的声音受到压抑。她们认为现在是到了建筑另外一种科学的时间了。这种科学不同于传统的“男人的科学”,它并不追求普遍性和通用性,而是一门能代表女性知识的科学。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看,女性的经验与行为不同于男性,女性有女性的立场,男性有男性的立场,女性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不同于男性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但是女性的经验在价值上并不低于男性的经验。女性具有注重关系和人际交往,富有同情心,感情丰富、善于形象思维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比男性的那种冷漠、孤僻、理性等特征更大的实用价值,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适应意义。实际上,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看,女性的经验要优于或高于男性的经验,因为女性的经验更接近现实生活,而男性由于必须生活在一个人为的工作世界里,必须经常以假面具面对生活,因而远离了现实,其经验具有更多的虚假特性。因此,“立场论的女性主义者并不象女性经验主义那样,试图与男性平等或象男性那样生活,而是倡导创造完全不同的生活形式,即矫正或忽视男性的生活形式及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和学术风格,以便于发展一种更为真实的女性化方式。”[1]

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明显不同于女性经验主义的观点。对于女性经验主义的观点来说,公平和公正、价值中立是根本的,强调心理学的研究不能仅仅以男性为对象,忽视女性的存在;对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说,重要的是把女性摆在第一位,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价值,强调女性经验优于男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进行以女性为唯一对象的研究。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承认性别差异的存在,并且把女性的经验和行为放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这一观点产生之后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了女性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阵营。

20世纪8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传播改变了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的对立局面。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女性心理学产生了。

2后现代女性心理学对女性心理学的重建

作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fundamentalism)和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依照基础主义的观点,真理、知识和语言都是以客观实在或实体(reality)为基础的。真理和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客观实在。本质主义则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本质。例如,在社会性别的问题上,本质主义观点认为性别(gender)作为一种特性或特质(trait)存在于个体的内部,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同经验和行为相分离的抽象存在,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认知和道德判断等等。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真理和知识不过是一定文化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建构。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是对心理实在的客观表述,而是一种文化建构物。社会性别也并非个体的特质,内在于男性或女性,决定着人们的经验与行为。相反,性别也是一种社会建构,是社会对于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活动的一种规定。性别并不是固有的和内在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存在于社会的人际互动中。

从上述后现代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尽管在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是两者都认为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东西决定着社会性别,因而都是本质主义的,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女性经验主义否认性别差异的存在,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本质上都是同样的;通过严格的科学的方法和客观公正的实验程序,最终可以确定男性和女性的普遍和共同特性。这种观点实际上假定了男性和女性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内。这是典型的本质主义观点。女性立场论从相反观点出发,强调性别差异的存在,认为通过不同的社会化过程,男性和女性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特质”。男性培养了独立、理性、刚毅等男性气质(masculinity),女性则形成了关联(relateness)、互助、同情、怜悯等女性气质(femininity)。特质的不同,决定了男女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性别就像阶级、种族那样,成为决定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的决定因素之一。这种观点同样假定了一个内在本质的存在,因而同样属于本质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并不是一种内在的特质或特性(quality)。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性别是社会协商和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对适合于某种生理性别(sex)的活动而产生的社会一致意见。概括地说,性别是特定社会的文化建构。换言之,后现代女性主义并不把性别定位于个体的内部,而是认为性别存在于社会交互作用之中。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把某个个体描绘为“友好的”,也可以把某个谈话说成是“友好的”。如果说某个个体是友好的,那么我们就假设了这个个体具有“友好”这个特质;如果我们说谈话是友好的,我们是在谈论谈话者之间互动的性质或气氛。在这里,“友好的”具有特定的含义,这个含义是谈话的双方都同意的,且与谈话双方所属的社会群体赋予“友好的”这个词的意义相一致。性别也是这样一个现象。本质主义把性别看作类似于那个友好的人,而后现代女性主义更倾向于把性别看作类似于那个友好的谈话。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许多社会活动通过社会的协商和互动,带有了性别化的色彩。如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友好,女性的天性似乎就是友好,而男性天性似乎就是冷漠。不管这种性别差异的起源是什么,即究竟是生物因素,还是社会化过程,或者两者的结合造成了这种差异,总之,友好成为女性的一个特质。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友好行为的性别化是社会协商的结果,是社会对某种行为的适当性而产生的社会一致意见。并没有某种起源于生物因素或社会化过程所造成的某种内在特质决定女性比男性更友好,而是社会风俗和情景线索诱使或迫使女性更友好。有研究表明,处于权力和领导岗位的女性,其行为特征更加男性化;在职业领域里,处于相同或类似岗位的男性和女性,其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另外的研究也表明,若与一个保守、正统、大男子主义风格突出的男往,女性更易于表现出温顺、柔情等传统性别风格,而同一女性若与柔弱、体贴、优柔寡断的“小男人”交往,则表现出更多的男性化风格。此外,日常生活的观察也表明,单身父亲比双亲家庭的父亲,其行为更加具有女性化的风格; 孤儿寡母家庭中的母亲的行为更多的男性化。所有这些事例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在我们看来的那些属于性别化的行为(如女性的温柔和男性的刚毅)并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所从事的活动决定的。性别并不是人“具有”的内在的东西,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对社会要求而做和实践的东西。因此,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性别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于人内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测量的实在。实际上,性别是存在于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协议,是我们同意接受的那种东西。界定某种行为风格是男性化的或女性化的并不决定于表现这一行为风格的个体的生理性别,而是这一行为发生的情景参数。总之,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后现代女性主义解构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范畴的存在。女性立场论从本质主义的性别理论出发,认为性别是由那些与某一生理性别相联系的内部特质而构成。按照这样的理解,性别是某种生理性别共同具有的特质,是这一生理性别的成员都具有的。所以,女性作为一个统一的范畴,其成员都具有女性化的经验模式,如强调关联性、注重人际关系,重视友谊等等,因为女性内在的某种特质决定了女性必须这样。但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对这样一种观点提出质疑,“首先,性别本质主义同一、均匀化了女性,这意味着所有的女性以同样的方式产生生活体验;其次,性别本质主义把经验的这种共同性同女性本身的特质相联系,而不是同社会安排相联系。这种观点的批评者们指出,所有的妇女并非以同样的方式体验现实,而且也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妇女。相反,女性的经验随历史、文化、政治和个人环境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2]后现代女性主义指出,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看,似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女性的声音,但实际上,这个声音并不是所有女性的,它仅仅代表了白人的、异性恋的、健康的、中年的、中产阶级的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女性的声音,黑人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妇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同性恋的妇女和其他在肤色、阶级、年龄、民族、文化上不同的女性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以一个统一的女性范畴来指涉所有的妇女忽略了经验和行为的文化历史特性,因而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后现代女性主义要解构性别差异的概念,抛弃诸如“男性和女性”、“同性和异性”以及“男人气质和女人气质”等两极对立的性别概念,因为这些表达性别差异的概念本身就是“大男子主义”的话语,且这些概念本身已经蕴含着女性不如男性的意义,起着压抑妇女的作用。而且,在这样的话语参照框架之下,若男性被表征为理性的、强壮的、逻辑的、冷静的,那么处于另一极的女性就是非理性的、虚弱的、非逻辑的和感情化的。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处于男性/女性两极对立中的女性所遭受的痛苦为我们抛弃这些对立的观念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对立的观念中,一个主要的关注点是,女性被认为占有着同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相对立的那些特性――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是:一旦这一束缚的逻辑被冲破,则男性支配的西方整个世界及其它的看似价值中立的问题解决方法,就都处于危急的境地了。在这一框架之下,女性主义者才有了挑战所有传统的机会。那些被创造出来,用来控制、界定、分类、边缘化女性的社会形式变得令人怀疑,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每一个关于女性和男性应该怎样生活在一起的宏大叙事都破裂了。在这里,模糊化的疆域概念变得引人注目,且具有了政治的意义。”[1]

但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反映性别差异诸概念的解构也引起了其它女性主义者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女性刚刚从默默无闻的状态走出来,妇女的声音开始在政治领域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个时候把受到压抑的女性和作为压抑者的男性一起“解构”了,那么怎样维护妇女的权益和促进妇女的解放呢?在一个没有男性和女性之分的社会里,显然就没有了所谓的父权制和母权制,这样一来,又怎么揭示当代社会的父权制实质呢?面对这些疑问,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范畴和概念究竟服务于什么目的,究竟是维护了妇女的权力,还是维护了男性的支配地位。由于这些概念和范畴都是父权制的话语,在这样的话语之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女性的根本目的。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既不愿意通过寻找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特质而使得男性和女性达到平等的地位,也不想确立女性的独特之处,弘扬女性对男性的高贵之处,它要解构和消解性别差异,从中发现社会怎样建构了男性和女性范畴,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建构了男女不同的形象,最终达到解放妇女的根本目的。

总的来说,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基本主张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性别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范、人际交往等社会情景因素决定的。“没有什么女性的生活方式,有的只是一些存在方式,且我们同意把这些存在方式理解为性别化的。因此,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存在方式对于两性都是适合的,特定的情景诱发和支持了其中的一个。”[3]第二,持一个多样化的女性观。本质主义的观点把女性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均匀的范畴,似乎女性生理性别上的共同性决定了女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范畴。生理性别仅仅是决定妇女生活风格的一个因素。仅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生理性别上,并用以界定女性的经验,就会同质化、均匀化女性,从而把一个多维的现实描绘成了一维的画面。第三,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不回避价值问题。换言之,在后现代女性主义那里,科学研究与政治宣传等社会活动的界限是模糊的。它不像女性经验主义那样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相反,后现代女性主义就是要把个人的价值倾向和政治哲学观点揉合进自己的学术研究活动。它要在性别的解构中,揭示其中存在的权力问题。性别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因此,性别的分析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3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意义

后现代女性心理学摆脱了女性心理学的两种传统,从强调性别差异和抹杀性别差异的对立和争论中跳了出来,挑战性别本身的本体论意义,从社会文化的建构来分析性别差异的产生过程,这种观点对于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有着重要意义。正如女性心理学家丽萨・科斯格雷夫(Cosgrove L)指出的:“把后现代的观点纳入女性心理学将使得我们可以摆脱经验主义和立场论争吵的两极化对立。后现代主义为解构,而不是为调和性别差异和性别规范提供了强有力的认识论基础;它通过集中注意于制造性别的复杂过程和社会背景,支持和推动了女性心理学。”[4]

后现代女性主义为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论基础。女性心理学在其发展的早期,一直以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这种认识论的观点假定了一个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实在的存在,认为人格、情绪、认知、性别等都是一些精神实在,相对于主体来说,这些精神实在都客观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待着研究者去发现和认识,等待着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实验和测量。虽然女性经验主义质疑传统心理学的公平性,认为传统的研究方式以男性为标准和中心,充斥着“大男子主义”的偏见,导致对女性经验的扭曲和对妇女的偏见,但是在认识论上女性经验主义与主流心理学是一致的,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皆属于本质主义的范畴。

女性立场论的认识论基础是现象学的。现象学主张对经验的如实描述,反对设置任何的假设与前提。女性立场论从这样一种认识论出发,主张对女性经验的忠实描述。持女性立场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女性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女性经验的独特性,对这种经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使用现象学的质化方法,因为经验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具有更多的男性化色彩。依据女性立场论的观点,女性因为其在社会上受压抑的地位,其在认识论上不同于男性。男性处在优越的地位,其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自然不同于处在卑下地位的女性。遭受压抑越多的群体,其认识问题的方式越是全面,在对现实的理解上扭曲的成分越少。因为在社会上受压抑的群体不得不适应于主流群体的文化,接受社会上优越群体的认识角度和方式,但是受压抑的群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认识角度和方式,这样一来,受压抑的群体就有了双重视角,因而认识问题较少地扭曲,更具有全面性。所以,女性立场论反对性别歧视,强调女性的价值观、认识论,弘扬女性经验的独特性。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以后现代主义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包含着两个方面: 其一是解构的,其二是建构的。解构是对现存那些理所当然的知识和信念进行分解,找出其基本成分,发现其中的冲突和矛盾,解除其对我们思想的主宰。“通过解构那些通常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我们有可能批判性地分析和分解那些流行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被看成是基本的和稳定的,但实际上是通过现存的社会关系而创造和维持的。”[5]利用解构的方法,后现代女性主义重新评估现存的性别关系,找出决定性别关系的政治、经济和权力因素,指出男女的性别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权力上的差异。通过解构的方法,也使得后现代女性主义挑战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多元化的女性概念。后现代女性主义指出,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性,不加分析地接受所谓女性的认识和行为方式,其结果可能是强化了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压抑。因为那些看似女性化的行为,如关联性、同情心等,并非是女性的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恰恰是妇女世世代代受压抑的结果。

另一方面,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认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看来,有关性别的所谓知识和真理并不是性别的真实写照,性别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实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认识。所谓性别差异不是科学发现的结果,而是父权制社会的“发明”,是特定文化历史中的社会建构物。这样一种认识论的观点反对性别问题上的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把性别的认识放到社会人际互动和相互协商的过程中,相对于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这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认识论观点。

后现代女性主义也为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基础。女性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强调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突出观察、实验和数量化方法的作用,贯彻客观、中立的原则。女性经验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中出现的对女性的忽视和偏见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没有真正贯彻科学研究的公正和公平原则。因此,一旦这些科学的规范真正得以贯彻执行,就可以发现性别差异方面的客观真理。另一种女性心理学,即女性立场论的观点以现象学的方法论作为其基础,认为实验和数量化的方法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色彩,对于女性经验的研究更为适当的方法是现象学方法,即一种定性研究和质化描述。女性立场论的观点认为质化描述具有更多的女性化色彩,是女性心理学推崇的方法。后现代女性心理学在方法论的问题上持开放的态度和多元论的观点。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观点出发,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方法应该多元化和多样化,而不是执著于某一种方法。女性主义研究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它要为妇女的权益而奋争,因此要挑战现存的社会;另一方面,女性主义研究又是由现存的社会所支持的,因此或多或少地起到维护现状的作用。要突破这种困境,就不能局限于一种方法。必须采纳多种多样的方法,突破传统方法的束缚和限制。正如一些女性心理学家所指出的:“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评使得人们呼吁采纳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这包括话语分析、人口学的方法、存在―现象学的方法、访谈、叙事研究、表演法等等。”[6]后现代女性主义并不反对经验主义的实验和量化方法,同时也主张容纳现象学的质化方法。每一种方法揭示的可能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多样化的方法才能对性别问题产生全面的认识。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方法并不是研究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她们要抛弃对方法论的迷信,超越具体的方法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方法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问题的框架和形式。研究者的焦点应该在研究问题上。应该问题中心,而不是方法中心。问题驱动方法的选择,而不是相反。

在方法论的选择方面,后现代女性主义明确反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说。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玛丽・格根曾经明确指出:第一,事实并不独立于理论和方法,事实不是独立的,它处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之内;第二,科学家和被研究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研究的结果,科学家不可能“客观”和“中立”。特别是对于女性主义这样一个充满价值色彩的事业,不可能为了加强研究结果的效度而保持“价值中立”。女性心理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活动,它同时也是一场政治运动。它的目标是“为了”(for)女性而研究,而不仅仅是“关于”(about)女性的研究。因此,女性心理学的价值色彩是明显的,它的根本目的是要揭示压抑女性、病体化女性的社会条件,促进妇女的真正解放。

参考文献

1 Gergen M. Feminist Reconstructions in Psychology. Sage Publication, Inc. 2001, 26, 27

2 Bohan J. Sex differences and/in the self: classic themes, feminist variations, postmodern challeng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2002, 26: 81

3 Bohan J. Regarding gender: essentialism, constructionism, and feminist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93, 17: 17

4 Cosgrove L. Feminism, postmodernism,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Hypatia, 2003, 18(3): 92

5 Biaggio M, & Hersen M.(ed) Issues in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Kluwer Academic / Plenum Publishers, 2000, 146

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上一篇:校园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