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个人鉴定范文

时间:2023-11-07 22:14:46

简历个人鉴定

简历个人鉴定篇1

    即将面临就业,对每个毕业生而言,最当务之急的事情恐怕就是制做一份个人简历了。那么, 怎样制做个人简历呢?简历的内容、式样设计方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最关键的是你要记住:任何一个你好单位,他们收到的求职简历都会堆积如山。和你的预想正好相反,没有哪个人事主管会逐一仔细阅读简历,而是用以一种scan的方式匆匆而过,每一份简历所花费的时间一般都不超过二分钟。无法吸引他们注意的简历很可能被忽略而过,永久地沉睡在纸堆里。因此,“突出个性、与众不同”便是你设计个人简历成功的法宝。 

    一般来讲,个人简历的内容都应该包括:“本人基本情况”、“个人履历”“能力和专长”、“求职意向”、“联系方式”等基本要素。“功夫非负有心人”肯仔细研究制做个人简历的人,肯花功夫找工作的人,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一个对等式。

简历个人鉴定篇2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面对我的将是另一起点,另一目标,对此我充满自信心,并做好一切准备去迎接社会的挑战.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年的时间,我通过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的操练将学前教育的知识很好的掌握了。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包括舞蹈的表演、编排、基本钢琴弹奏、手工制作等常用技能。在大学里,我不仅注意了自己学习知识的累计,也在不断的工作中磨练了自己的能力,通过各种学生会干部职位,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待人处理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再好,再优秀都即将成为过去式,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端正的心态来接受即将面临我的新考验。

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五年时间,我扎实的掌握了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达国家一级,英语过三级考试,普通话达二级甲等。我具有良好的表达及沟通能力,曾到必胜客餐饮集团做过3年多的兼职服务员后来通过晋升成为行家训练员,去年开始踏入社会工作,进入太平洋nikko专柜做了一年时间导购,在这一年时间里,我熟悉了大型卖场的营运方式及管理理念。从中也学习了很多。

我没太多经验,但我相信万地高楼平地起。我很喜欢销售行业,对文员工作也比较喜欢,我已经具备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能力,我想我能做好我的工作

简历个人鉴定篇3

【关键词】 年鉴 形式美 实用美

年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的美观设计历来不被编辑们特别重视,但是既然被读者需要,作为编辑的我们就应该对其进行精益求精的改进,使其不仅便于读者阅读,更让读者捧之入手的时候获得美的享受。年鉴的美不仅仅是形式美,更要具有实用美,也即年鉴的设计不仅要在形式上进行美化,更要设身处地地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读者阅读此书时的便利与否。本论文从美学角度探讨年鉴的视觉艺术传达,其主旨在于探讨对年鉴的改革,使其使用起来更加便利,能够使读者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感受。

1 形式美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惯、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审美追求,然而单从形式方面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型设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却可能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

年鉴作为一种平面媒体,它的设计也遵循着一定的形式法则:

1.1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突出事物对抗性的因素,使个性鲜明化。连结数个不同个性的素材,就可以产生“对比”的现象。相反,调和是指在不同事物中,强调其共同性的因素,使事物之间协调化。只有对比没有调和,设计就显得杂乱;只有调和没有对比,设计则显得呆板,没有生气。

例如《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新闻图片部分,历年来由于图片质量不高,又照顾到各地供稿采纳均衡等原因,图片大小的处理趋于一致,讲究平衡,过于“调和”,其结果就是重点不突出,图片多而杂,难以有抓人眼球的亮点出现。因此如果进行改版设计,可以挑选出质量好、内容生动又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放大处理,做到图片部分有主有次、调和而又对比突出。如此处理需把握好度,对图片的选择以及放大的标准要做到大胆而不夸张、要做到恰到好处,这不仅需要眼力,更需要胆识。如果能加入小段文字简介,对每个专题做简单文字介绍,再配以大图片及若干小图,就可以做到有主有次、图文结合,让读者不仅能看到,更能看懂。

1.2 对称与平衡

1.2.1 对称

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是在一个假设中心(线、点)的左右或上下,各构成要素施以同形同量的配置,包括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以及点对称等等。对称是表现安定感的最好的造型,能给人以庄重、严肃、条理、大方、静穆、完美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单调、呆板。

1.2.2 平衡

在部分与部分重量或感觉的关系上,二者由一支点支持,并获得力学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在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以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年鉴的版式设计注重对称与平衡,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年鉴的设计更注重对称,简单的对称处理会让版面显得呆板,今后的设计方向应更多地考虑平衡问题,做到视觉上的协调,方能避免单调,增加美感。

1.3 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比“对称”更详密的比率概念。它是构成要素之间的匀称、和谐的主要因素,在适度的比例尺中才能形成优美的作品。

就年鉴设计而言,比例的把握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栏目中大小标题的比例、标题与正文字号的比例、页眉页脚等留白部分所占的比例、图片与图注的比例等。仔细翻阅国内大部分年鉴,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需要做改进以改变其比例失衡的局面,例如图片部分图片说明太长,图片不突出;有些部分留白太多,不仅导致版面失衡,没有美感,更造成纸张的浪费,这在排版设计的过程中都应该尽量杜绝。

1.4 重心

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和视觉的安定有密切关系。人的视线接触物体或画面,视线常迅速由左上角——左下角——中心——右上角——右下角——画面中心点的视图停留下来,因此,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除此之外,画面图像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分布都可对视觉重心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新闻彩页部分把图片均匀分布,没有设置中心点,也即最突出的图片,将来的改版方向要抓住重心加以突出,彩页部分用大图片结合小图片来诠释一年来广播电视行业发生的大事要事,做到图片排版有主有次。

采用双色印刷的年鉴,有色内容就会成为第一抓人眼球的地方,因此颜色的使用必须要讲究。首先要避免滥用,滥用颜色会使版面显得杂乱;第二要避免简单使用,色块的设计要简约,但不是简单,线条的颜色,图表的颜色都需要逐一进行设计,设计风格可以走简约路线,但是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细致入微地进行设计,而不是简单批量处理。

2 实用美

美学理论有这样一句话:美源于主体的需求。也即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往往对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产生好感,从而进行欣赏,感觉到美。年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是否便于阅读直接关系到它的实用美。要做到便于阅读并不简单,这不仅要从编辑上下功夫,也要注重设计排版,好的设计排版能够更方便读者阅读,读者使用的方便了、简明了,就会对年鉴产生好感,进而感觉到“美”。在本人看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为例,年鉴的实用美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在此提出,以资探讨:

2.1 风格

恰当的风格设计能够方便读者的选择,使读者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试想如果年鉴类读物设计得像时尚杂志,那么必然会给读者造成视觉错觉。年鉴类图书就要突出年鉴的风格,因为是史书,就要有历史的韵味,广播电视类的年鉴在设计中就要体现广播电视的特色。除此之外,年鉴的设计还要体现出权威、大气、严谨的特色,同时又不失美的设计,可以适当增加时尚元素,符合时代审美需求。

(1)全书风格。作为中央级的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要给人以大方、简约、漂亮的感觉,要比地方年鉴做得大气。多年来,年鉴基本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多年同用的一些元素如果不加以更换难免会造成视觉疲劳,因此年鉴的改版首先要将一些常用元素更换掉,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2)栏目风格。可以进行栏目设计的分类,即文艺类栏目具有文艺类的风格,科技类栏目具有科技类的风格,可以采用不同色调进行包装,例如颜色的渐变等,也可以对标题进行分别设计,使其体现该栏目特点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欣赏性。但是虽然各栏目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其设计的总体风格还是一致的。

(3)彩页风格。彩页分新闻彩页和广告彩页。新闻彩页的风格需要改变,历年全是小图云集,将来要进行有选择地放大处理,采用大图诠释大事。广告彩页部分虽然是色彩斑斓,广告客户为了推销,都想让自己的广告页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但是既然是加在同一本年鉴中,广告部分的彩页也应进行风格的设定,例如内容字号的统一、颜色的使用设定等等。

2.2 轻便

年鉴是一本大部头书籍,因为内容较多,文字量比较大,厚、沉、硬是年鉴给读者的触觉感受。为了更加方便读者,年鉴还需要继续做精、做薄。不仅是内容的精炼,更要在设计方面给以加工,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更多的信息,同时又能方便阅读,使视觉舒适。为了年鉴的轻便,在排版设计方面要注意一下几点:

避免一行一个字的情况,遇到一个字占用一行的情况时,应注明让排版人员提升到上一行;一个栏目的最后一页尽量不要留有多于半页的空白。因此在排版时,有经验的设计师会把文字全部放进版面,计算所需的页面,然后再进行精细排版,但是缺乏经验的设计人员会先进行精细排版,最后发现版面有大量空余时,再进行调整,如此必然会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文字采用了变形处理,比较扁,这样视觉效果会比较显大,但是字间距较近,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视觉效果不甚理想,建议将字体的宽度调小,字间距稍扩大,这样虽然字显小了,但是由于间距的扩大会给人一定的视觉空间,不会显得太拥挤。

2.3 细节

很多时候,细节往往更能体现出事物的美感。年鉴的细节部分如果设计好了,则更能突出它的美感,可以说,整部书的美,就是由多个细节的美组成的,只有细节处理好了,书才能显得精致脱俗。

2.3.1 正文部分

页眉设计改变以往的复杂图形设计,改用线条及图形点缀的简化设计。双色印刷不宜采用旧有的页眉风格,因内文已有彩色,页眉的颜色要小心处理,否则会徒增颜色,造成版面混乱。页码也可以成为设计的对象;栏目标题要加以设计,而不是简单的色块堆砌,设计可以加入时尚新颖的元素,甚至可以考虑手写体,以体现中国文化气息,更显历史感;内文色块的使用要斟酌考虑,不宜用得太多太密,色块或者有色标题的使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用多了不仅造成版面混乱,还会重点不突出;图表可以采用生动的图示,使数字内容不再枯燥;表格部分统一风格,怎样加颜色,颜色的深浅或改变,这要统一设计,统一执行。表格部分添加颜色必然会为设计排版增加难度,难度并不在于排版本身,而在于在改稿过程中,稍微的改变便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为了避免重复劳动,首先,编辑要在编辑过程中尽量做到齐、清、定后再发稿,第二,色块的添加要在稿件定稿之后进行。

2.3.2 彩页部分

彩页部分的有些背景图片考虑适当改变;新闻彩页中,历年来国家领导人的图片都是简单摆放,重视的是次序而忽略了设计,虽然这样摆放是比较严肃的,但是缺乏美感。要相信好的设计并不会使版面失去庄重的感觉;新闻彩页中的标题,字体、字号、颜色统一处理。尽量缩减图片说明文字。

年鉴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形式美,更要注重实用美。不仅要体现本年鉴的特点、中国文化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还要适当加入时尚元素,同时,在排版时应做到细心讲究,避免不合美感的设计出现,给读者带来更多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徐家康著.线状书局,2006.

[2]《积智成朗年鉴编辑的历史智慧》,曲宗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简历个人鉴定篇4

在简历初筛阶段,看一份简历的时间应该在40秒—2分钟,当然有人还可以更短,这只是个经验数字。如果来分配时间的话,个人信息、工作地点、薪资为5-10秒,工作履历为30-90秒,其他信息为5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什么就很重要,而看什么,取决于要什么——既要目标清晰,还要能看得出简历的水分,才能保证简历筛选的效率高——时间短,质量好。

标准分类软硬兼顾

要想快速筛选出合适的简历并识破其可能的伪装,前提要将筛选标准进行分类,根据每类筛选标准的特点、作用来分配精力和时间。通常我们可以将简历中的信息归为以下四类:

(1)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资格水平、年龄、性别、籍贯、地址、电话、身高、身份、婚否、照片;

(2)意愿类信息:期望工作地点、薪资要求、行业、岗位信息;

(3)经历类信息:教育背景、工作履历;

(4)其他信息:求职留言、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成就和荣誉等。

在这四类信息中,我们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性条件,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意愿类信息;另一类是软性条件,包括经历类信息和其他信息。硬性条件在筛选中起到“判否”的作用,软性条件是加分项,是进一步参考信息,也是在硬性条件的基础上看是否优先考虑的要件。

硬件条件属于门槛性条件,看了就可以直接决定是不是还要往下看。这些条件的鉴别比较容易,基本上看一眼就能做出判断,大部分都在个人信息里面,比如,工作地点、年龄、教育水平、职业资格、工作年限等。但是在通过硬件条件筛选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门槛性条件要根据候选人的数量及用人导向来设定,如果担心候选人的数量太少,那硬性条件一定要控制数量,建议最多不超过3个。如果候选人比较多,或者用人要求比较高,选人标准比较严,宁缺毋滥,那么在条件数量设置上可以适当多些。二是对硬件条件的要求须清晰明确,“OR”(或者)与“AND”(并列)的内涵要区分清楚,比如,招聘某财务岗位负责人,硬件条件在“资质”这方面,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职称,这就是“AND”的关系,一定要两者均具备。

软性条件属于择优性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与岗位要求最符合的。例如,甄选招聘主管,在工作经历项中,做过20人的招聘和做过多地连续大规模招聘的候选人,其经验或能力水平就会有差异,那么,在选择时,就要优先将经验相符的候选人甄选出来。

识破伪装事半功倍

巧用硬性条件的多重组合,识别虚假信息

比如,可以通过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信息同时进行判断,以鉴别其学历是否为全日制、是否全职等信息。如果年龄30周岁、博士毕业、工作经历5年这几个条件同时出现,那么造假的概率就大些,就要具体鉴别年龄是不是真实,学历是否为全日制,工作经历是否为全职等。

通过软性条件鉴别工作经历疑点

一是看第一份工作延续的时间或者上一份工作延续的时间。大家都知道频繁跳槽不好,招聘时有些HR经理对这种人也有抵触心理。但是要正确理解跳槽的意义,如果没有人跳槽,又怎么会有候选人呢?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关键是看这个人的流动频率和流动原因。通常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大多与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爱好、价值观较为匹配,如果第一份工作坚持时间超过2年,至少说明这个人还是能够踏踏实实地在一个地方工作的。同样,上一份工作延续的时间也很重要,通常可能跟你即将招聘的岗位相关性最大,如果这一份工作时间长,至少说明经历不短,经验自然也就不会少。

二是看工作经历中对于工作职责和工作业绩的描述。在一份简历中,是否描述了过往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业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因为这是简历最核心的内容,如果这项内容不写,说明这个人做事情目标性很差,连最起码的核心内容都很难抓住。同时,工作职责和工作业绩的描述,有利于帮助HR经理做更精准的判断,过往工作职责越接近,越容易筛查专业性和经验,而工作业绩的描述,如果跟工作职责挂钩,就很容易看出其工作能力。比如,某求职者简历上写自己曾是一家社交网站的招聘经理,具体负责校园招聘,去年独立完成了200个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工作。这样的描述就让人非常清楚地了解其经历与能力偏重。

三是工作职责前面的动词很关键。其实在粗看简历的时候,只要认真看看简历中写着“负责”二字后面的内容就可以了,其余“参与”、“辅助”、“指导”……这些词后面的事情多半都是没有做过或者跟着“打酱油”了。“负责”的内容,跟这个人的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关系,可以帮助HR经理判断候选人的核心工作经历到底在什么方面。

通过职业轨迹鉴别求职动机和稳定性

从履历分析的角度看,一个人过往的职业轨迹是不会撒谎的,而职业轨迹是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求职动机和稳定性的,因此,要善于从简历中发现候选人的职业轨迹。

一是从过往工作企业的特点看出一个人的职业追求。看一个人过往工作企业的一些标签就可以看出他的职业追求。比如:从国企到外企、民企的,多半是希望个人有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从民企、外企到国企的,多半是求稳定和安逸。从行业中的小企业一路到标杆企业的,多半是追求企业品牌效应和平台,肯做“螺丝钉”;而从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到小企业的,多半是想要实现个人想法或者创业动机较强。有过创业经历的人,多半早晚还是要去创业的。作为“一张白纸”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过往工作经历的缺乏决定了他们的职业动机是无法从简历中获取的,他们通常是一个相对盲目的群体,投简历基本上是“海投”,因此,在其简历中很难获取其动机的信息。

简历个人鉴定篇5

关键词:年鉴;志书;语言文字;常见问题

所谓“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规定的或公认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具体而言,包括使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总的来说,年鉴、志书中的语言文字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字不规范,包括字形相似、字义词义不明、音同音近时使用错别字,成语、固定词组用错别字,使用了国家语委明确废除的异形词等;二是行文有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包括不规范的称谓、简称,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标点符号用法》等国家标准。下面笔者以近年来编辑年鉴、志书时发现的错误实例分类归纳总结这类编辑工作中常见的语言文字问题。

一、文字常见问题

1.因字形相似用错别字

例:乙丑乃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也,然《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记载黄光异登嘉靖八年已丑科进士。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420页“干支”一词释义说,农历纪年是用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和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和地支中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60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由此可见,这种组合中不会出现“已丑”这一纪年组合。原稿中的“已丑”应该是“己丑”之误,“己”“已”二字由于字形相似出错。

笔者在编辑志书、年鉴时,还发现下面这些词语常用字形相似的错别字(括号内为错别字,以下举例同):谐(偕)音、濒(频)临、厦门海关缉(辑)私局、通缉(辑)犯、石胄(胃)头、修葺(茸)、烽(峰)火营、拴(栓)马桩、高梁(梁)、针灸(炙)、斑(班)驳、时候(侯)、候(侯)机楼、山东兖(衮)州、蜡(腊)烛、郡望颍(颖)川、海拔(拨)、檀(擅)香山、覆(履)盖、雪橇(撬)、摧(推)毁、蜜(密)柚、松弛(驰)、扫盲(肓)工作、麾(摩)下。

2.因字义、词义不清而出错

下列词语是因为对字义、词义不清楚而用错别字:年份(分)、成分(份)、港汊(叉)、晾(了)望、蜜橘(桔)、坐(座)落、坐(座)北朝南、账(帐)簿、台账(帐)。笔者对出现频率较高的稍加辨析。

“分”和“份”都可以读去声,但在“份额、份子钱、备份、股份、省份、年份”中应该用“份”,其他情况下多用“分”,如“成分、部分、辈分、本分、分内、分子”等。志书、年鉴中容易出错的是“大部份”“经济成份”“年份”。另外“身分证”应该用“分”,需要特别注意。

“度”和“渡”都有“过”的意思,即从甲过到乙,但在结合语境表达具体意义时,二者却各有侧重。“度”本义是量度,引申义侧重于时间上的经历或动作的次数,如:度过、度假、度日如年、虚度光阴、欢度春节、几度风雨等;“渡”本义指过河,表示从此岸到达彼岸,引申义侧重于空间上的变动,表示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引申为通过、跨过,又引申指渡口、渡船等,如:泅渡、抢渡、远渡重洋、引渡罪犯、过渡时期、暗渡陈仓等。两者意义和用法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不能错乱。年鉴、志书中常把“度假村”写作“渡假村”。

“账”和“帐”是年鉴中出现错误频率极高的字。这两个字分工如下:“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年鉴中常常把“台账、账户”的“账”写作“帐”。

“了”和“”在志书中也常被误用。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嘹”作为“了”的繁体字,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嘹”读上声时仍简作“了”(了解),读去声时仍旧用作“”(望),不简作“了”。现在很多志书或者年鉴有“了望”“嘹解”等错误用法出现。

“粘”和“黏”常在年鉴中发现用错。“粘”一般作单音动词,复音词只用于“粘连”“粘贴”,“黏膜”“黏液”“黏合”“黏结”不写作“粘膜”“粘液”“粘合”“粘结”。建筑类年鉴和志书通常用混,因为目前建筑业的一些行业标准用字就有误,他们的行业标准中就有“粘结力”“粘结度”“粘合”等误用。

“付”和“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但是字义却完全不同。“副”字有下面几种意思:①居第二位的、辅助的、附带的;②辅职务,如:副组长、副业、副作用、副食品、名副其实、全副武装;③当作量词,一副对联等。“付”字是交、给的意思。如:付款、付出、付印、付诸实施、付之一炬等。“付”字有时也作量词,如:一付球拍、一付手套等。年鉴、志书中常把把“副业”“政协副主席”写成“付业”“政协付主席”。

“截化’和“截至”在年鉴中用错现象特别严重。“截至”意思是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意思是到一定的期限为止。“截至2013年年底”的“截至”不能用“截止”,而“报名日期2013年12月30日截止”的“截止’不能用“截至”。

“制定”“制订”“签订”“签定”也是常常用错。“制订”意为定出,如制定宪法、制定规章制度;“制订”意为创制拟定,如制订工作计划。“订”多指经双方商讨,并非确定不变;“定”侧重确定,不轻易变动。《现代汉语词典》中无“签定”一词。

“画”和“划”也常混用。年鉴、志书中常见“为XX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现代汉语》第6版“划”的解释有:①划分;②划拨;③计划。“画”的解释有:①用笔或者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②画成艺术品;③用画儿装饰的。根据解释,“画”的第一个解释适用于“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处的“划”应改为“画”。

3.音同音近而出错

音同音近产生的错误主要来自于电脑录入时的误操作,这类错别字属于低级错误,一般很容易发现。年鉴、志书中常见的因音同音近产生的错别字如下:鼎力(立)支持、首(手)饰、家具(俱)、复员(原)军人、三部(步)曲、望远(眼)镜、篮(蓝)球、交易(谊)厅、拐弯(湾)、摸(模)底、百叶(页)窗、鸵(驼)鸟、沿(延)用至今、明察(查)暗访、检察(查)院、刑事侦查(察)、丘陵(林)、水力(利)发电、瓷(磁)砖、崇(丛)山峻岭、审(申)批程序、闻名遐迩(尔)、番(蕃)石榴、城隍(皇)庙、备(倍)受、三岔(叉)路口、穹隆(窿)、粗(初)略顾忌。

4.成语、固定词组用字错误

成语、固定词组的用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便替换。下面的词语是笔者在志书、年鉴编辑过程中发现的错例:山清(青)水秀、故(固)步(不)自封、人才济济(挤挤)、嫉(疾)恶如仇、小舢板(舨)、三部(步)曲、万古长(常)青、困穷(穷困)之极、有声(生)有色。

二、数字用法常见问题

对比《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385-2011),笔者在年鉴、志书编辑中发现的几种较为常见的错误情况是:

1.在表示数量或顺序范围时,如使用的是百分比等形式,前一个数字后遗漏了百分号,如将“35%~50%”写成了“35~50%”。

2.在表示数量或顺序范围时,如以“万、亿”等作基本单位,前一个数字后漏掉“万、亿”等,如“9万~10万”写成了“9~10万”。

3.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应采用汉字数字,志书中常见历史朝代纪年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如“宗祠建立于顺治16年,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词句中的“顺治16年”应改为“顺治十六年”。

4.年份不能用简写,如2005年不应简写为“05年”。

5.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没有使用汉字,如“七八十年代”不能写成“70、80年代”,“十七八岁”不能写成“17、18岁”。

三、标点符号常见问题

年鉴、志书中标点符号的错误主要是顿号、引号、书名号用法不当,不该用顿号的地方用了顿号,没有必要用书名号的用了书名号,该用引号的地方遗漏。

例1:1998年5月禾山镇马垅村委会析火炬高科技创业园区、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兴隆新村”、以及厦门卷烟厂宿舍楼、7318工厂职工宿舍楼、省建五公司宿舍楼等置兴隆、兴禾居委会。

例句中“以及”前面的顿号应该删除。

例2:推行《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实行许可证式管理。

例句中的书名号多余,应删除。

例3:时期

例句中“”要加引号。四、省略不当造成的错误

1.称谓省略不当

例:宁德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荣凯到福安市开展接访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宪法》规定得清清楚楚,各级人大会议只有执行主席,人大常委会才设有主任、副主任。“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由选举产生的主体团召集领导会议,大会闭幕后,具体事务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人常委会”)办理。所以“市人大主任”的表述不准确,应改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类似的“某市宣传部部长XXX”不能简称为“某市宣传部长XXX”。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以表述为“村主任”,但是不能表述为“村长”。

2.物理单位省略不当

例:投资近百万,建成占地480平米的市廉政教育基地。

“平方米”不能简写成“平米”,同理,“立方米”也不能简写成“立米”。这种错误在年鉴中非常普遍。

3.其他不当简称

“新中国成立后”不能称作“解放后”“建国后”,“建国前”“解放前”的表述也不准确,应表述为“新中国成立前”。

行业志书中常用不通俗且容易引起歧义的简称,比如“计划免疫”简称“计免”、“控制儿童辍学的工作”说成“控辍工作”等,都不规范。

简历个人鉴定篇6

关键词:医疗纠纷;诉讼机制;医患之间

在中国一直存在着紧张的医患关系,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医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相关的案件数量也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这不利于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改革。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有必要研究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希望可以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

一、目前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中的弊端

(一)病历难以认证

第一,医院在病历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对病历的正确认识,在他们看来,病历仅仅是简单的记录病人的医疗活动,却没有意识到病历是医生临床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同时也是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根据,正是因为认识上的不足,从而很难保证病历是完全真实的。第二,病历的有关内容是不健全的,在解决医疗纠纷案件时,病历是最有力的证据,其记载了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病历却总是发生问题。举个例子,病人的住院病历当中,没有护理记录,或者是时间不准确等,这就影响到病历的准确性。第三,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由于病历属于医生临床工作的一种总结,通常是手写的形式,某些医生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字迹会很潦草,很难辨认,同时再加上病历管理当中的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容易使病历遗失,从而不利于病历以后的使用。

(二)司法诉讼效率较低

第一,对于诉讼来说具有较高的负价值性,在大部分的患者看来,通过诉讼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要比通过调解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少很多,所以,他们并不愿意选择诉讼的方式。第二,诉讼需要较高的成本,这是大部分患者所不能接受的,现阶段,国内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解决机制,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立法,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在这个程序当中,原告和被告需要委托律师来参与诉讼,因此要支付一定的律师费用,同时,还有其它的某些费用,也就是说诉讼是需要较高成本的,患者在治疗时,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很可能没有能力支付较高的诉讼费用,所以他们通常更愿意接受非诉讼的解决方式。第三,诉讼流程是很复杂的,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案例可以看出,诉讼包含多个环节,而每一次的执行都需要耗费时间,从原告到法院审理,要经历很复杂的过程,比如病患的伤残鉴定,以及医疗机构的过错认定等,都要经过指定的机构完成鉴定,整个程序下来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三、如何健全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

(一)正确的认识病历的作用,加大病历管理的力度

1.要使医护人员正确的认识病历的作用

医护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病历的作用,这是由于病历属于医护人员经验的一种总结,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所以在填写病历时,主治医师需要认真细致,字迹不能潦草,确保病历可以作为一种证据。

2.要强化医护人员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

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关键的原因就是医护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不能让患者满意,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医院不但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还要针对医院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医护人员也要注重自身的完善,尽力使患者满意。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有利于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填写病历时,不容易出现错误。

3.对病历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通常来说,病历是主治医生手写完成的,所以医院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严格要求医务人员的书写操作,确保手写的病历也是有效的、真实的。同时,医院还需要创建电子病历,虽然手写档案作用很大,不过在保存时,会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从而遗失,所以医院要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实现病历的信息化,创建电子病历,在系统当中录入病人的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将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的效率提升上来

1.减少诉讼成本

患者以及家属不愿意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关键的原因是诉讼成本太高,所以,相关部门要在降低诉讼成本方面下功夫,对各种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同时,医院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贴,如果患者以及家属选择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可以考虑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基金进行专项补贴,或借鉴机动车强制保险的经验,由保险公司在医疗责任保险范围内先行垫付诉讼费用,缓解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压力,从而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

2.创建医疗纠纷预案登记制度

如果当事人针对医疗纠纷向法院,法院在立案之前需要对可以立案但是有调解可能的案件,在征求当事人的同意之后,指导当事人到调解委员会、社会法庭以及其他机构进行法院委托下的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法院再受理。这种做法有利于发挥诉讼和调解的共同作用,也实现了司法价值可以获得社会认同感。此外,有关部门还需要认识到预立案以及委托调解不可以收费,委托调解结果的效力等同于民事合同,经过公证之后,一方当事人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强制履行。这不但减少了诉讼成本,还节省了诉讼时间,维护了双方的合法利益,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建设。

3.减化鉴定过程,节省鉴定时间

《侵权责任法》实行后,结束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人身损害鉴定的二元化,只进行医疗过错鉴定,这对于简化鉴定程序无疑是有利的,但同时也会造成因双方当事人对鉴定机构无法达成一致,均采取由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而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单一,导致鉴定案件积压,鉴定无法及时进行。因此,建议法院引导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机构,或增加法院指定鉴定机构的数量,以缩短等待鉴定期限。

(三)制定并完善医疗纠纷有关的鉴定制度

1.设置专门的鉴定机构,健全鉴定体系

现阶段,医院鉴定过程比较漫长,主要是由于缺少专门的鉴定机构,在诉讼时,所有需要鉴定的事项以及材料等,都要经过各种机构进行鉴定,这虽然增强了鉴定结果的准确程度,但是却让案件审理的时间延长了。所以政府需要设置专门的鉴定机构,主要负责鉴定诉讼当中的有关材料,结合鉴定工作的具体情况,健全鉴定体系。同时,还应该有专门的鉴定人员,在选择医疗过错的鉴定人员时,最好是经过医疗协会的推荐,组成鉴定小组。这种做法可以简化鉴定流程,节省鉴定时间,还有利于更好的处理医疗纠纷案件。

2.对医疗损害鉴定标准进行统一

现阶段,国内缺乏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标准,因为存在各种标准,鉴定人员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得出的鉴定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很难得到原被告双方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的医疗损害鉴定标准,制定出一整套统一、健全的医疗损害鉴定标准,并且要完善其中的内容,使医疗损害鉴定标准更加的规范以及统一,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也可以找到可靠的法律依据。

对于医疗纠纷的解决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向法院提讼,虽然目前的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在运行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和其他方式比较起来,诉讼可以更好的解决医疗纠纷案件,所以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医疗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改正存在的不足,从而创建出一整套合理、健全的诉讼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1] 艾尔肯,吴冬梅.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与民事诉讼的衔接机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简历个人鉴定篇7

我是一个乐观向上、工作充满激情、对未来有美好向往的年轻小伙子。我很喜欢参加各活动,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我曾经和同学一起举办过假期补课班,并且成功了。还参加了学校的招生工作。在校期间一直身为班干部,还做过校园广播站编辑。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无论是做过的事,还是对于一件新鲜的事情,我都会努力去做,并且尽自己的能力将他做好,我为人很谦虚,只要别人在某方面比我强,我就会很谦虚的去请教。我渴望能跟一些高素质的人群在一起工作,这样会让我有危机感,让我不断去学习、去拼搏。我不好做表面工作,喜欢踏实工作。

事实上自我评价是简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方面可以让HR通过自我评价快速的了解求职者的基本情况,也会给HR看简历时一个方向。比如,求职者欲应聘财务类职位,在自我评价中说自己做事严谨,这与职位要求非常匹配,所以HR在感兴趣的同时,会在简历中追寻求职者做事谨慎的影子,印证求职者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属实,如果属实,如果属实,自我会增加求职者的面试机会。

很多求职者说自我评价不就是那么几句话嘛,“谦虚谨慎、善于沟通、有团队精神……”就和每学期老师的鉴定一样,如果这一想,那真的很难写好自我评价。简历控认为自我评价首先要突出个性,是针对自己的,不是放到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用的;那种“套话”不是自我评价而是夸奖“有为青年”范文,写的人都觉得虚,那看的人会认为好吗?

写好自我评价其实也不难,就分三步走:

第一步:深刻剖析自己。不要每天想着HR会不会要你,HR在想什么;先想想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哪些特质,这些特质与具体意向职位的关联是什么;

第二步:把自己的与求职相关的特质列出来;

简历个人鉴定篇8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解题技巧;要细读;能解析;巧答题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古诗词是先辈赠予我们的一份最珍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古诗词在教材编纂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教会学生学会欣赏,鉴赏诗词,掌握答题技巧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学生本身就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如个人的欣赏能力、审美情趣,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会品味其语言艺术,领略其表达技巧,并能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由于该考点能力级别较高,所以考生在解题时,情况不容乐观,失分较多。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诗词鉴赏题中要想得高分,就要掌握好三大法宝:一是要细“读”;二是能解析;三是巧答题。

一、要细读

“读”是诗词鉴赏的一大重要方法,因为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径。对诗词而言,会读诗歌是鉴赏诗词的先决条件。会读就是要把握诗词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读诗词标题。标题中隐含着很多信息。读标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本首诗词的主要内容,确定题材;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作品的感情的基调。(2)读作者。了解作者,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要对作者的生平以及生活背景有所了解,才可能探知。反之如果掌握作者相关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诗作风格,对鉴赏诗词还是大有裨益的。(3)读注释。注释往往是对作者本人或对诗词作品写作背景的补充说明。这部分的文字一定要仔细阅读,认真分析,掌握注释的要旨,就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揣度出题者的考察意图。(4)读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词的意象往往是指自然意象,即取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抓住诗人选进诗歌中的意象,由意象特点到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我们就不难分析和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在古代诗歌中,有些意象往往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义内涵,如柳是留的谐音,月常与思乡愁绪有关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能够在平时做到积累意象,梳理意象,将意象分门别类,便于记忆运用。(5)读关键词。要读出诗词作品中的抒情、议论性文字,它往往是体现作品主题,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文字。诗歌诗歌的整体内容,理解诗中的词句,特别是抓住关键词,揣度景物的蕴意,是了解诗人处境,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情感最有效的方法。(6)读题干。读懂设计的问题,揣摩命题意图,弄清题意,找准答题的切入点,看题干限制,弄清问什么,力避先入为主,主观答题。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很多学生考试失分的一部分原因都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同时,读题干也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对作品的理解是否得当。

二、会细“析”

(1)会分析作品的风格和背景。上面讲过要学会读作者和读注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品的风格和写作背景。但是了解是基础,学会分析才是最重要的,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自己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切优秀的诗歌作品,都应该是时代的产物;凡是优秀的诗人,都该用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百态和当时的时代精神,这是“诗言志”的一个基本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在作品所塑造的世界里与作家进行对话沟通。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阅读文学作品也就是读者借作家的眼光去看世界,借作家的耳朵去聆听万物,借作家的心灵去感受社会,从而使自己获得阅历、智慧、审美情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诗词作品时要了解诗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注意其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精神,这才能较透彻的揣摩作品的意旨,分析作者的思想态度。(2)析诗词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用典,是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者是情感。古诗运用典故可以使得语言既典雅风趣有含蓄有致,可以是语言更加的精炼、言简意赅,辞近旨远。所以掌握了诗词中的典故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某种援引意图,如是否是品评历史(对历史作理性的分析)、借古论今的(借古讽今);抑或是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这样能够更深刻的把握诗词思想内容与要旨。(3)析题干,揣摩出题意图。高考考生很多学生丢分的原因就是不会审题,审不清题目,答非所问。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训练中要仔细分析题目,揣摩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答什么。如:问怎样描写的,就要从正侧面、虚实、动静、远近高低俯仰、各种感官、意象的选择、修辞的使用等角度入手;让概括某方面特点,只要简单的一两句;让赏析,则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切不可混淆概括题和赏析题;让赏析思想内容,就要大处着眼,整体把握,不仅要有观点,还要分析诗词中是怎样体现的,不要简单地翻译诗句;如考察艺术手法或者表达技巧,就应该从用了什么技巧,在结合诗词内容,分析该技巧是如何在诗词中运用的,效果如何;如考察语言特色,则既要要分析语言风格是含蓄蕴藉,沉郁顿挫,还是直白晓畅,是典丽精工,还是朴素自然、通俗易懂等,还要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如比喻、夸张、对偶等等。

三、巧答题

读懂是基础,会解析是要求,巧答题是关键。从高考评卷要求来看,阅卷时是按要点采分,所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表述时应做到语言表达要严密、准确,要点全面,条理清晰。(1)条理清晰,要点全面。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求学生做到分点答题,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团乱麻。答题时可以先从大处着眼,一句话概括,再围绕观点进行简要分析。如果诗词篇幅短小,分析时可以结合原文可逐句分析;若篇幅较长,可分联(律诗)、分片或阕(词)或者按内容情感分段进行赏析。这样,观点鲜明,要点突出,内容层次清楚,容易得分。(2)答题时多用术语。要言简意赅,力避大白话,啰嗦重复,言不达义,词穷干巴。高考快速评卷的特点,决定了评卷老师找关键词给分的评卷方法,而这些关键词多是一些常用术语,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学习时要教会学生注意积累、使用。鉴赏古诗词体现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显现,这种能力的具备就需要学生能在掌握上述方法的同时,多阅读,多实践,多总结,才能在诗歌鉴赏题中大显身手,取得好成绩。

上一篇:保险实训心得范文 下一篇:学习保险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