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9 14:09:41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4月18日,市农业局召开了“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动员会议,就全局“两学一做”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我支部也积极行动,召开支部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农业局“两学一做”动员会议精神,特别是按照局党总支安排,此次“两学一做”活动,能源办支部的党员不再继续和机关支部一同学习,要求我们支部单独活动,为此,在支部会议上,我支部就如何开展和开展好“两学一做”活动进行了讨论,在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基础之上,细化责任、明确分工,研究制订了详细的学习方案和计划,确保能源办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紧跟总支步伐。

“两学一做”,归根结底是要端正思想作风,解决突出问题。这次学习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因此更要端正态度,树立起问题导向,抓住学习教育的核心,通过学习教育,锲而不舍、弛而不息地解决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松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解决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召开支部会议,自查和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并以问题清单为党导向,融入学习教育活动。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制定“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相关制度,把常态化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两学一做”融为一体。

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将本支部的教育活动组织好,实施好。在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本着“边学习、边对照、边自省”的原则,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对党总支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搞选择执行、变通执行、拖沓执行,做到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确保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在本支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两学一做”活动,“学”是基础,“做”是关键。一是发挥党员作用。坚持用的要求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履行规定的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持用的规定规范言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及群众工作纪律,厉行工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三是围绕2016农村能源重点工作,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责任和完成时限。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日常量化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增进动力,激发活力,促使本支部的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实干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总体来看,我支部近一个月的学习教育活动能够严格按照计划安排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党组和总支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学习形式比较单一,仅仅是集中学习和自学,在创新学习方式和互动学习方面,存在不足;二是学习不能充分保证,往往会因为具体的工作安排,导致学习时间不固定,经常变更、推后或者学习中途停止;三是学习成效难以检验。

针对以上问题,和总体安排部署,在下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围绕“五个一”,抓好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一次“两学一做”讨论交流会,通过交流学习,统一思想认识,促进支部党员在教育活动和当前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每名党员对照查找差距和不足,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

三是邀请总支领导、分管领导开展1-2次党课辅导;

四是组织一次以“践行、服务群众”的主题的实践活动,将7月定位实践月,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主题,继续深化“两学一做”,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党员的宗旨意识。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近年来,特别是《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后,各地规划建设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但在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不够明确,仓型选择及功能分区、布局不够合理,部分项目贪大求全等。为规范和引导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经请示我局领导批准,我司拟于*年11月初在广东省(东莞市或肇庆市)召开粮食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会议采取大会发言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研讨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粮食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理念和经验交流。重点从项目规划、总平面设计、功能划分、仓型和设备选择、工艺布局,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二是粮食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实例研讨。重点从项目定位、目标、选址、功能划分、建设和管理模式、建设效果(对跨省物流通道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

二、会议材料

请有关粮食工程设计院所提交有关论文和多媒体材料,用于粮食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理念和经验交流。其中:具有粮食行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工程设计院所原则上应不少于2篇;具有粮食行业乙级设计资质的工程设计院所原则上应不少于1篇。论文格式应达到国家有关学术期刊的基本要求。

请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和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分别提供1个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交流多媒体材料,用于粮食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实例研讨。

请各有关单位按上述要求将研讨会论文和多媒体材料(含电子文件)于*年9月20日前报送我司。

三、其他事宜

(一)本次研讨会由我司主办,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负责承办,请广东省粮食局予以协办。会议会期两天,具体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等事宜另行通知。

(二)联系方式

*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藏学研究站上新起点

连日来,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实现了分享新成果、介绍新材料、探讨新问题、新计划的愿望。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自1991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增进国内外藏学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一组数据反映了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25年来走过的历程,也反映出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1991年首届研讨会有8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收到44篇论文;而此次研讨会共有325位学者参加,其中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9位海外学者,共收到416篇论文。1997年的第二届研讨会分为5个专题小组,而随着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领域拓展,此次研讨会分为19个专题小组。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游洛屏在开幕式上回顾了201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以来,藏学研究及其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并展望了未来。“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藏学研究站在了新起点上,我们要以此届研讨会为契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我们的藏学研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游洛屏说。

参加过历次藏学研讨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尕藏加告诉记者,此次会议亮点很多,讨论的内容涉及藏学研究很多方面,而且有深度、有广度,此次会议必将对今后藏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藏区发展建言献策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是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的办会理念。记者注意到,除了大会发言,在此次研讨会的19个专题小组讨论中,有六七个小组都紧扣服务社会的主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经济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转型与变迁”、“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各抒己见,为我国藏区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所长廉湘民认为,法治原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准则。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十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工作重要原则,为各族人民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权利指明了方向。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依法治藏得到了有效落实,达到了强基础、惠民生的目的。

与会学者表示,的民族文化在当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弘扬,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长期在中国开展田野调查,他赞赏中国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藏族文化所作出的努力。他认为,现代化正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展开,现代化不会摧毁传统文化。西方关于藏族文化在中国面临危机的观点毫无根据。马克林基于亲见亲闻和持续研究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共鸣。

近年来,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起广泛关注。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看来,藏传佛教生态伦理内容比较丰富,其中不乏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可以把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挖掘出来,为今天的藏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他认为,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来源于大自然崇拜中最朴素的生态意识、图腾崇拜中最原始的生态理念和佛教生态伦理,包含着藏传佛教山川江湖崇拜的保护意识及万物有情的动物保护意识。

聚焦梵文写本整理与还原

梵文写本研究是此次会议的一大学术亮点,海内外学者共提交了2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梵文写本与组”,学者们用三个半天时间,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是近年来在该领域中一次高质量的专题研讨。

社会科学院贝叶经研究所副研究员欧珠次仁对梵文贝叶经《圣海龙王所问经》写本与德格版藏译本进行了对比考证,对部分遗失的地方进行了梵文还原。日本龙谷大学教授桂绍隆分享了他10年来集中精力从事的一项学术新成果――编辑胜主慧《〈集量论〉疏》的第三章至第五章,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陈那的《集量论》及其自注。他表示,目前已经可以再现陈那早期作品中若干部分的梵文原文,如《因明正理门论》,而以《〈集量论〉疏》中材料为基础提出一个《因明正理门论》的梵文本是有意义的。

莱比锡大学教授艾利・弗兰科、副教授褚俊杰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学竹提交的论文,介绍了对近年新发现的《〈释量论庄严〉清净疏》梵文本开展的工作,莱比锡大学南亚和中亚研究所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展开校勘研究计划,将首次出版该书的梵文本,为解读佛典注家阎摩敌提供新的基础,并进一步尝试还原《释量论庄严》的作者智藏护的思想。

对于贝叶和纸质梵文写本的保护工作,奥地利科学院院士恩斯特・斯坦因凯勒肯定了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者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首先要整理那些迄今为止只有藏、汉译本存世的文本,以及从未被翻译因而不为所知的文本。其次是那些以前根据尼泊尔和印度所发现的梵文写本编辑的文本。

深化敦煌藏文文献研究

敦煌藏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也很受关注。在此次大会发言中,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讲座教授巴桑旺堆和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才让都围绕敦煌藏文文献展开。此外,记者注意到,在不同小组的讨论中,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延清等学者,还讨论了哲蚌寺藏敦煌写经、敦煌藏文《贤愚经》、敦煌藏文《般若经》的誊抄年代、敦煌藏文文字书写的特点,以及吐蕃对丝路文明传播的历史贡献等相关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敦煌藏文文献研究。

才让对敦煌S.5603号写本(唐)圆晖《楞伽经疏》中的藏文,及相关的《楞伽经疏》藏译本进行了再研究。他认为,在已知的活跃在敦煌的译师中,唯有法成有能力研读《楞伽经疏》。敦煌《楞伽经疏》本藏文是已知的唯一留存的法成手迹,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法成翻译过程及其翻译规律、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巴桑旺堆通过对9世纪上半叶敦煌古藏文佛教写经中写经生和校对者署名的研究,认为卓卡寺、哲蚌寺保存的《大般若经十万颂》写本中的8名写经生和校对者,就是出现在甘图、敦博藏敦煌藏文写经《大般若经十万颂》的同名写经生和校对者。这些写本应该属于敦煌吐蕃写经范围,是在敦煌完成抄经、校对后运回吐蕃,有可能是作为重大贡品敬献给吐蕃赞普的。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讲政治,我们怎么讲”专题学习研讨会发言材料1:

本次会议围绕“讲政治,我们怎么讲”进行专题研讨,下面我就这一主题给今后的工作提以下几个要求:

一是工作重心上要做到“六个围绕”。要围绕“争先创优、争创一流”谋划抓好工作;要围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谋划抓好工作;要围绕“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谋划抓好工作;要围绕“社会和谐、大局稳定”谋划抓好工作;要围绕“远近结合、标本兼治”谋划抓好工作;要围绕“改进作风、提升水平”谋划抓好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省争一流、全市争第一”的要求,围绕争先创优、争创一流来谋划、思考、落实和推进工作;要围绕各自工作,通过对标苏浙沪发达县份,努力加快实现宁国新一轮跨越发展;要以群众满意和幸福为最终目标,重点实施好民生工程、保护好群众合法利益;要最大化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护地方稳定;同时,要多做一些夯实基础、注重长远的工作,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开展工作;此外,还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工作方式上要突出“六个注重”。要注重深入调研、善于谋划;要注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注重问题导向、迎难而上;要注重外强协调、内强管理;要注重抓主抓重、统筹兼顾;要注重狠抓落实、强化执行。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谋划的前瞻性,还要有思想、办法和举措;要及时更新观念、改革创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对外要加强沟通,对内要注重管理;要分清主次、抓主抓重、抓出成效;要强化执行力、持续跟踪问效。

三是自身要求上要突出“八讲八有八不能”。要讲责任、有激情,不能被动应付、暮气沉沉;要讲团结、有合力,不能各自为政、貌合神离;要讲原则、有正气,不能是非不分、混沌不清;要讲奉献、有担当,不能难字当头、瞻前顾后;要讲速度、有效率,不能拖拖拉拉、事事迟缓;要讲精细、有质量,不能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要讲规矩、有纪律,不能触碰红线、没有底线;要讲带头、有示范,不能失之于宽、自律不严。各级各部门要有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要精诚团结、加强交流、各司其责,不折不扣地完成各自工作;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形成有正气、讲原则、讲党性的良好氛围;要主动奉献、勇于担当,撸起袖子干;要分清轻重缓急,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要深入一线、潜心研究,务求精益求精,全方位提高工作质量;要严格遵守“三条例两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管好自己和身边人;要带头作出表率,身体力行,做学习、作风、工作落实、讲究效率的楷模。

“讲政治,我们怎么讲”专题学习研讨会发言材料2:

刚才大家重温了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下面结合统计工作,围绕 “讲政治,我们怎么讲”,我讲几点意见: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性。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重规矩、以上率下作表率,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水平。对照“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勤学善思,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提升党性修养,统计系统党员干部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统计分析质量,为区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学做互进、知行合一,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于8月份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召开了年度中国水协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与会代表约120多人,李会长、刘秘书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进行了总结表彰及大会交流发言.圆满完成预期内容.

于10月底在北京自来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共同主办了"城镇供水水源预警系统与应急处理技术专题研讨会".参会各地水司代表约110人.水协刘秘书长到会听取了专家研讨发言.会议邀请上海、哈尔滨、珠海等水司及清华大学、生态中心的专家等共14位,进行了大会发言,并编印了会议专题论文集.

做好会刊、会报工作和地方水协、水司的内部刊物、报纸的交流,提高工作相结合,搭建起行业内部宣传媒体交流的平台.在通联会上进行了山东供水、供水及北京供水报、供水报、供水报等9家内部刊物交流,印发了文字交流资料.

在中国水协和李会长的领导、关怀下,编辑出版委组织、协调刊、报完成了年度宣传报道工作.刊、报工作重点如下:

发挥中国水协会刊和会报的作用,积极报导中国水协重大活动及协会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促进协会工作的落实起到宣传作用;

追踪重大突发事件,在中国水协的领导下,及时的进行报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会员单位服务为宗旨,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交流成功经验的平台;

想作者所想,急作者所急,努力帮助作者写好经验交流材料,提高文章质量,使稿子能尽快发表;

继续深挖刊、报潜力,增加栏目和版面,提高刊物可读性;

充分发挥各地方水协和通联站作用,力求逐步完善发行通联网,努力做好发行工作;

沟通设备生产厂家与供水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第二部分年的主要工作

编辑出版委认真组织一刊一报并协调好水网,共同落实协会的年度工作要点.

在认真总结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委工作和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基础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进一步加强会刊、会报的自身建设,推动行业刊、报宣传出版物的交流、管理,提高刊、报质量促进行业的信息宣传工作,在深化行业改革发展中做好舆论导向和服务.

在网站、会刊、会报中增加"行业信息宣传工作论谈与交流"不定期栏目

以报刊为平台举办一次水司、地方水协主办的内部宣传刊物交流推荐活动

结合"实践和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协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刊、报制定出自己的年度工作思路,重点报导内容具体工作安排.

在年协会刊、报、网进行了行业改革30年成果调研,专家访谈,并分别设定专栏征集报导行业深入改革论坛与成果实践在此基础上,根据会长要求,年内完成行业改革30年成果汇编的工作.

力争三年实现覆盖全国行业会员及水务系统的刊、报通连发行网.

加强通联工作人员和力度,制定一套管理、奖励办法

对发行网做好现状调研分析

按协会——地方水协——水务企业三个层次完善通联网召开年度行业信息宣传工作

召开年度行业信息宣传暨刊、报通联发行工作会.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6篇

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创办于1997年,每两年举行一次,该组织的一项中心任务是使亚太地区间各个国家以及全球其他国家之间在这一领域的沟通更为快捷顺畅。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学者、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聚焦中国音乐教育

亚太音乐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重要的一部分,自1997年创建以来,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曾先后在韩国首尔、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日本名古屋、中国香港、美国西雅图、泰国曼谷等地举办。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霍根认为:作为区域性的会议,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是亚太地区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实现音乐教育交流的重要方式。区域性的研讨会如今不仅在亚太举行,今后还将在拉丁美洲举办。音乐教育研讨会作为重要的学术交流方式,将通过区域间的交流与研讨,把有关音乐教育的最新动态与信息延伸到世界各地并得到及时反馈。

由于许多与会者是首次来中国或第一次到上海,他们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及其音乐传承教育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长杨瑞敏就近30年来的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进行了梳理,并在研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专题发言。杨瑞敏对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学校音乐教育课程与改革;音乐教师培养;课外、社会、家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国音乐社团、报刊和网络等方面进行详尽的介绍。借此,与会者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有所认识与了解。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从儒、释、道三个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为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寻找可能的哲学支柱。谢嘉幸首先对儒家的人格教育,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唯识论等哲学思想予以阐述,同时回顾近代以蔡元培“美育代宗教”为代表的思潮对古代思想的继承、结合与运用,以期觅得点亮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启明灯。谢嘉幸认为,当我们回顾古代哲学时,会发现今天音乐教育的两个重大缺失,即:以文人音乐为代表的内含古代哲学思想的高文化形态的缺失,以及音乐作为人的整体生存状态的缺失。值得欣喜的是,当代的许多音乐教育者已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在民间自发的为传统文化及其音乐形态的传承与发展作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如德音所创办的“国乐启蒙”教育。与此同时,学术界亦在各种名目繁多的研究项目之下,为音乐教育的实践做出了许多实质性的努力和探索。比如,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开展的一项名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与发展”专项研究中,由众多音乐家、教育家悉心选编的一套《儿童中国民乐品赏》曲集。

来自中国各地艺术院校和音乐学院的在校研究生,积极参与此次研讨会。通过研讨会上的论文宣读,展示了我国新生研究者的学术成果。中国各地青年学者的热情参与也得到了国际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他们赞赏青年学者是国际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将为区域间的音乐教育学术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独创性、实用性。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充分运用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发现和培养个人的创造能力,这是与会人员所关注的话题之一。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理事会成员玛格丽特・贝瑞特多年来的研究,都涉及一个共同点――创造力。她认为,人们不可能在抽象的状态下具有创造力。在音乐教育方面,孩子在上学之前是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对于孩子而言,创造力的定义很难界定,但我们仍不应忽视每一个孩子具有创造性的潜质。孩子们的创造性产品也应受到社会的重视。玛格丽特介绍了她的相关项目研究背景:在幼儿园对18个参与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察与研究。研究过程中,除了对孩子的父母进行采访,她还通过孩子父母所作的一些描述来对孩子的音乐活动进行记录。通过观察,玛格丽特发现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是基于日常丰富的音乐储备,也就是说儿童的创造力具有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明显特点。

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学会主席尾村忠广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过程研究孩子们是如何发挥创造力,以实现游戏过程中演唱歌曲在音调上的统一趋同。基于以往的研究,尾村忠广首先进行了八种假设:随从大多数人;随从比较平均的调;随从歌调比较高的人;随从歌调比较低的人;随从唱歌音量最大的人;随从唱歌最早的人;随从演唱群体中的社会上的领导者;随从演唱群体中的音乐领唱人。但是,在经过了仔细的观察与研究后,尾村忠广认为,统一调的趋同过程与人们之前所认定的诸多假设都没有关系,所以推论出另一个结论――孩子们在演唱过程中逐渐调整,并统一为“平均值”的调。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在演唱过程中都会做出一个相应的让步,以达到一个统一的演唱音调。

就此问题有学者提出,现在一些大城市里,孩子们的游戏音乐往往是通过幼儿园老师的领唱来教授。当老师带领学生演唱某个作品,跟随演唱的孩子必然会趋于老师所给的音高。这样会遏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就缺少了体验调趋同统一实践的过程。尽管传统歌曲的传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应该尽量避免总是由老师给出标准音高,而应该鼓励孩子们自己组织歌唱,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合作、协作的过程。游戏的过程是孩子们交流的过程,游戏歌曲对于孩子的社会化过程的教育也将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探索多样性的音乐传承

第七届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的主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跨文化对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不同情境和群体中有效的教学;发展、适应与音乐个性;课堂、乐队与个体教学;亚太音乐传统的历史、表演与教学;亚太音乐与其它地区传统音乐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等。

其中,亚太地区音乐传承与教学引发了诸多参会者的热议。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霍根・路德斯顿姆近年来特别关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的音乐传承与教育。他在研讨会上以《音乐学习与音乐多样性》为题,作了专题发言。霍根通过对一位越南儿童kam的研究个案为例子,描述了越南儿童是如何学习越南音乐的。回顾kam学习音乐,霍根总结了越南地区的儿童音乐学习有几种方式:其一是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性学习,其二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音乐学习,其三是学校教育环境下的音乐学习。其中,在早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环境中的适应性学习。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多数越南儿童所处的村庄,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唱当地的歌谣了。这也使得越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环境的巨大转变,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与会专家认为,尽管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很多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的,但是也不应忽视学校以外的音乐传承。比如,音乐人类学家所开展的研究很大一部分也是在致力于不断推进和完善学校以外的音乐教育。为此,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与音乐人类学者相互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以探索音乐传承的多样性。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音乐教育

研讨会期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里举办了一场颇具特色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以双排键电子琴(也称电子管风琴)为主要特色,参与演出的有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的师生。音乐会呈现了上海音乐学院丰硕的教学成果,也展示了当代科技产品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里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其中,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青年教师曾梦根据Bill Whelan的作品改编的双排键电子琴作品《大河之舞》,以及由两架双排键电子琴以及五个打击乐组成的小型乐队组合演奏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双排键电子琴作为当代科技产品,在本次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中的频繁亮相,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当代科技产品如何服务于音乐教育由此成了本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主任朱磊就《中国双排键乐器的新机遇》作了专题发言。朱磊认为,双排键电子琴作为一个集成体,对于很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而言,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一件教学乐器。其中,双排键电子琴最具吸引力的是,它所具备的丰富多彩的声音。通过逼真地模拟交响乐队的各种乐器的音色,一定会促进和活跃音乐课堂。此外,双排键乐器有一个特别吸引孩子的地方――演奏形式。此乐器的演奏要求演奏者手脚并动,这与孩子灵活好动的性格比较贴近,因此有广阔的教学发展空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吴粤北在会上就《当代科技手段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应用》作了交流与展示。他以声乐教学为例,对如何运用现代科技产品对演唱者的嗓音条件与状态进行测量与评估进行了现场的互动交流。

现代科技产品对当代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引发了与会者的兴趣。热闹的现场的互动和台下的交流,及由此而引发的对音乐技术的关注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亮点。

关注儿童音乐教育

音乐家是天生的吗?尽管有人认为,音乐家是天生的,但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理事盖瑞・麦克菲森通过长期的研究与观察,认为环境对音乐人才的成长的影响非常大,特殊儿童的音乐天赋并不能简单地以“天生”一词来一言以蔽之。比如,莫扎特被许多人公认为是天才。但是作为天才的莫扎特却拥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外在学习环境――因为音乐家父亲的培养,刻苦的训练以及穿梭于欧洲的大量演出等,诸多的外在环境造就了伟大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近6年来,盖瑞通过对一位华裔音乐儿童潘活活的成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如今已经12岁的潘活活就读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不久前被美国艺术机构挑选为杰克肯特库克青年艺术家,应邀到美国各地演奏。在题为《儿童音乐家潘活活的成长日记》的发言中盖瑞认为,如今提及“天才”,很多人认为“天才”的进步似乎是不需要努力的,“天才”是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训练和练习的。而事实上,“天才”一词只是一种暗语。根据研究,盖瑞把“天才”的成长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选择样本的阶段;音乐身份与认同的阶段;家庭或社会投资的阶段;成长维持的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天才”的成长也同样离不开短时间里集中有效的密集训练。

本次组委会策划的三场音乐会中,有两场是与少年音乐家为主题的。其一是“潘活活的钢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上,从巴赫的c小调托卡塔、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K.330、肖邦的第一叙事曲,到贝多芬的“悲怆”、李斯特的“旅行岁月”、德彪西的《版画集》,潘活活的演奏投入而热情。另一场是“少年音乐家音乐会”,参加演出的均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六年级的小演奏家们。音乐会上,有林子烨的钢琴独奏《杜姆卡op.59》,陈泓璇的笛子独奏《千山情》、《帕米尔的春天》,王沁怡的小提琴独奏《圣桑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肖依的琵琶独奏《寒鸦戏水》、《新翻羽调绿腰》,张周耀东的小提琴独奏《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刘子豪的钢琴独奏《李斯特塔兰泰拉舞曲》,小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出展示了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成果。尽管小演奏家对有些作品内涵的诠释还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的小有成就还是引发了与会者的一些思考――如何看待特殊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如何发展专业音乐教育?

探索新式音乐课程与教材

近年来,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区域间的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得到了交流,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国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逐渐显现出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本次研讨会也有不少关于拓展音乐教育课程与音乐教材的建议与呼声。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余丹红作了题为《文化守望与全球视野――论黄自〈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主题发言。余丹红通过对黄自《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教材进行分析,阐述了该教材中所蕴涵的全球化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守望姿态的完美结合。通过对黄自音乐教育的基本态度的反思,余丹红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如何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来看世界的音乐教育和我们的音乐教育;如何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呈现开放的状态去迎接世界的眼光;如何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元,并在更广阔的意义上以灵活的姿态与世界不同的文明进行对话?

作为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综合艺术课程如今为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所熟悉。尽管仍面临各种不解和压力,但综合艺术课程的出现是一个大趋势,它已经悄然地改变着当今的艺术教育的理念和课程实践。

以上海中小学音乐课程为例,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王月萍在会上作了题为《上海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的发言。王月萍指出,目前在上海有50所学校试点进行综合课程教学,其中综合艺术课程正在有计划地推广中。尽管有人对综合课程在中国的实施表示质疑,但我们要有更广阔的艺术胸怀和视野,虽然现行的教学体制是培养分科的人才,但是时代的进步对综合课程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需求。

与会的美国代表表示,综合艺术课程在美国的一些学校很受欢迎。美国的综合艺术课程强调身体、情感、思想、感官等方面的整体感受,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艺术的整体认识。一些不太善于歌唱的学生,可以通过寻求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跳舞、戏剧表演等来进一步体验艺术。这也就避免以往教育中人为分割的形形的学科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尽管目前日本、韩国、中国港台地区所采用的音乐教材各不相同,但对综合课程的探索则是目前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一些学者也指出,面对现代化科技综合性的加强对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影响,综合课程可以为学习提供认识整体文化的语境,引导学生形成更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综合艺术课程不仅是适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对此的探索与研究将是一个持久的话题。

为期三天的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6月28日落下帷幕。与会者欣喜地表示,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了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界同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闭幕式上,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学会主席尾村忠广宣布下一届研讨会的主办方为中国台北。在交接仪式中,中国台北代表热忱邀请专家学者2011年聚首中国台北,为亚太音乐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7篇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部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8篇

一、狠抓了委员提案撰写培训。在区政协五届五次全会召开前夕,于1月20日上午在区政协8209会议室对经济委所联系的43名政协委员进行了提案撰写培训,给委员们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民主法治、改革创新、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提案撰写参考题目116个,要求委员们要结合自身优势精选题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拓展思维,深度思考,撰写出主题突出、内容实在、分析透彻、观点新颖、建议中肯的高质量提案,助推xx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

二、组织委员为助推xx实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1月11日上午,召集区政协经济界、工商联界和企业界的部分政协委员,在区政协8209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助推xx实体经济发展专题建言献策会,邀请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到会聆听了委员们的发言。委员们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六条建议:一是拓宽企业融资平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三是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发挥商业综合体最佳效益;四是加快 “两园两中心” 建设,强力打造产业新城;五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六是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加快发展绿色经济。

三、认真做好了市、区政协全委会相关工作。一是积极参与了市政协五届五次全委会简报组的工作。负责审改了西充、蓬安、高坪、xx等县区7个由大会发言转化为提案或社情民意的材料,审编了6、7、8、9、10组委员们和领导们的讨论发言简报,参与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讨论会上讲话的整理,撰写了委员们关于南充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修改意见的总结汇报材料,赢得了市政协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二是负责抓好了区政协五届五次和六届一次全委会宣传简报组的工作。撰写了大会欢迎辞和主席访谈文章,安排区广电部记者采写了9条会议新闻在南充电视台播报,迅速及时地编发了11期大会简报,赢得了区委、区政府和区政协领导的好评。三是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建议》、《关于xx江南充xx段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关于围绕“155”发展战略进行招商引资的建议》、《关于加快xx丝纺服装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打造南充实体经济主战场的建议》五个重点提案,为区委、区政府精准脱贫攻坚、招引重点项目、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丝纺产业和壮大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四、主动参与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行动。制定了《xx区政协经济委定点帮扶实施方案》,明确了脱贫目标、帮扶思路和工作重点,大力引导专委会联系的政协委员在帮扶活动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我本人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到自己所联系的吉安镇白鹤林村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办法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给结对帮扶的贫困户——白鹤林村7社陈安福家,送去了500元慰问金、1个书包,还有20只小鸡、一头40多斤重的小猪和3头小山羊,帮助陈安福家脱贫致富。与此同时,我主动向区政协领导汇报,下拨资金5000元,帮助我结对帮扶的另一贫困户——白鹤林村2社刘世银家改厨改厕和硬化地坝;联系区农牧业局下派帮村农技员到刘世银家传授养殖技术,帮助刘世银家发展畜禽养殖业增收脱贫。我年初撰写的《倾力帮扶赢信任——xx区工商联扶贫帮村工作侧记》一文,先后被1月15日的《中国乡村发现网》、《四川政协网》和《南充政协》杂志2016年第1期刊发;我撰写的《xx区政协瞄准精准扶贫既献计又出力》被3月9日的《南充政协网》刊发;我撰写的《xx区政协召开三帮行动推进会》先后被4月19日的《四川政协网》和4月22日的《南充政协网》刊发,我撰写的《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xx路径初探》,被《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入了《生态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五、联合搞好了医药物流产业发展专题调研。4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与区工商联的相关人员一道,深入到南充科伦医药等13个药业批发企业和xx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专题协商座谈会,充分听取区财政、食药、国土、国税、环保、工商等12个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尽快启动xx药品及医疗器械流通中心建设的意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建成xx药品及医疗器械流通中心的必要性,二是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尽快启动建设这个项目,三是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建成这个项目。这项调研成果很快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和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要求区物流办和食药局要认真阅研,指导相关企业提出入园抱团发展的实施方案,适时研究推进。7月7日的《南充政协网》和6月30日的《四川政协网》以及7月26日的《四川政协报》均报道了我们的调研成果。

六、努力做好了对外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在《四川政协报》、《四川社科界》、《决策与务实》、《南充社科论坛》、《xx江论坛》、《南充政协》、《理论与实践》、《南充职院论坛》、《求是先锋》等报刊杂志和《中华网·四川频道》、《中国乡村发现网》、《四川政协网》、《南充政协网》等网络媒体共发表了新闻、消息、通讯和理论文章46篇。其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4篇,在网络媒体上发表了32篇。

七、应邀参加了三次有较大影响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一是于7月22日至24日,应邀赴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参加了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由贵州财经大学承办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雾霾给我们的警告与启示》的学术交流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同时,我在会上被选举为了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二是于7月28日至31日,应邀赴河南信阳锦江国际大酒店,参加了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承办、信阳市旅游局协办的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中国生态经济建设信阳论坛”,在会上作了题为《绿色崛起的南充路径研究》的学术报告。我着重从南充绿色崛起已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阐明了他的学术观点,受到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认可。三是于11月26日至28日,应邀赴海南师范大学,参加了由《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生态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xx路径初探》的发言,所提观点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广泛认可。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第9篇

五年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照“弘扬炎黄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的宗旨,依靠各位顾问、理事和各界热心炎黄文化人士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学术研究活动进一步活跃

2000年4月,我会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侨联、濮阳市政府等在濮阳市召开“龙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讨论会,有5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有28人在会上发言,收到论文45篇。费孝通、李学勤、贾兰坡等知名学者发来贺电。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就“龙文化和祖国统一”发表了演说。会后出版了《龙文化与现代文明》论文集。

2000年5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科委和我会联合在郑州市举办“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研讨会,会上河南省原常务副省长岳肖峡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有功讲了话。专家学者各抒已见,就“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科技兴豫”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有48名学者专家到会,共收到论文35篇。

2001年7月为迎接和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我会召开会议,学习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努力开创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2003年7月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省直文化科研单位和各市、县文化、旅游、炎黄文化研究等部门的学者、领导约70余人,会上通报了各市、县炎黄文化研究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经验。会议收到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世界华人理事会的贺电。收到各地专著、论文、内部刊物及交流材料300余份,11位同志在会上发言。会后,河南省和郑州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导,有力的推动了市、县炎黄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

五年来一些市、县的炎黄文化研究会活动成效显著。濮阳市现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濮阳市龙文化研究会功不可没。五年来他们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仅2004年就先后举办了“孝道文化与家庭美德”学术研讨会和“龙文化的现代价值”学术报告会。参加“孝道文化与家庭美德”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专家达60余人,收到论文有14篇,研讨会后他们还向市政府提交了成立市孝道工作领导小组的方案,建议把孝道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2000年至2004年先后举办了“尧文化研讨会”、“县衙文化研讨会”、“楚长城研讨会”、“苏轼学术研讨会”、“牛姓文化研讨会”等。2004年的牛姓文化研讨会反响强烈,平顶山市先后有四位牛姓名人:鲁山县宋代抗金名将牛皋,宝丰大顺农民政权宰辅牛金星,叶县明代南京太常寺卿牛凤,郏县抗日民族英雄牛子龙。研讨会对牛姓源流、牛姓“四杰”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研讨,并对平顶山的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向平顶山市政府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洛阳市汝阳县,为弘扬炎黄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振兴汝阳经济于2004年4月25日举办“第三届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颂祖大典”。会场设在汝阳县西泰山风景旅游区炎黄峰下。炎黄峰,一座酷似两位长者的山峰,被誉为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巍然屹立在群山和绿水环绕之中。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顺湛、窦思忠到会祝贺。

为了交流和展示学术研究成果,为了给予炎黄文化研究工作者一个活动园地,我会和有些市、县炎黄文化研究会还编辑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专著和论文选集。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出版的有:《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大河魂》、《炎黄资料汇编》(1—2集)、《炎黄颂》(上、中册)、《岳肖峡书法作品集》等,最近即将出版的有《炎黄颂》(下册)、《辉煌的历程》(画册)和《辉煌的历程》(资料汇编)。各市、县出版的有《中华第一龙》、《龙文化与现代文明》(濮阳市),《轩辕故里在新郑》、《黄帝足迹》(新密市)、《颛顼、帝喾》(内黄县)等。内部刊物有《溱洧文化》(新密市)、《平舆炎黄通讯》、《炎黄文化通讯》(灵宝市)等。

(二)组织参与多种文化活动

2002年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郑州市“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我会会同省会各大专院校教师和音乐爱好者组成省工人合唱团,开展了《公德颂》组歌演出活动,先后演出五场;观众达七千余人,省市有关领导也观看了演出。2002年学会与春泉公司共同举办了“99”重阳节联欢会,参加联欢的有500余人,弘扬了我国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

2002年11月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会举办了迎“十六大”笔会,省会著名书画家龚柯、毛秉乾、唐玉润等十余人到会挥毫泼墨,共计奉献作品38件。充分体现了广大书画界人士高度的爱国、爱党之情。同时我会还与河南省政协联谊会、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刘少奇建党思想研究会联合出版了《刘少奇在河南》大型画册,在首发式上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姚如学讲了话,对画册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炎黄巨塑工程有了新的进展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奠基者和肇造者。炎黄巨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炎黄巨塑的建成将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产生积极影响;将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友人寻根祭祖,观光旅游的圣地。早日建成炎黄巨塑是全球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炎黄巨塑工程1987年由海内外各界著名人士倡议在中国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兴建,1991年9月12日奠基,周谷城、萧克、李德生和省、市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1994年9月12日正式开工,程思远和省、市有关领导参加开工典礼。18年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把兴建炎黄巨塑作为首要任务,从组织专家设计、论证、定稿,到向海内外宣传、筹资、组织施工等,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五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为:

1.完成了炎黄巨塑广场炎黄主鼎的安放。炎黄主鼎由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筹资180万元捐赠。根据工程设计,炎黄巨塑广场共有九鼎矗立,其中主鼎由青铜铸造,高6.6米,直径4.38米,重20吨,雄伟庄严,典雅厚重,气势恢宏。鼎内壁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同时有、邓小平、陈云的题字。我国历代都把鼎作为国之重器,尊之为“宝鼎”,“炎黄鼎”充分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风格,同时也象征着国家威严、昌盛和江山永固、国家统一。炎黄主鼎在上海首展三个月,参观者达数十万人,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

炎黄主鼎安放仪式于2001年4月10日在炎黄巨塑广场隆重举行,参加安放仪式的省、市领导有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韩劲草、原河南省常务副省长岳肖峡、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有功等。参加安放仪式的来宾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鲁谆、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克、炎黄鼎具体捐赠单位上海依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美琴等。

2.106米高的炎黄巨塑主体工程完成50米和巨塑广场7000平方米的土方工程,以及广场景点建设。炎黄巨塑工程依山而建,原山脚为一条5.5米深的洼地,经过回填、绿化,为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继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3.炎黄巨塑工程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在炎黄巨塑形象设计已获得国家专利权、出版权、商标权之后,2003年我们对炎黄巨塑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进行了评估,至2003年底炎黄巨塑的有形资产为1200万元,无形资产为6000万元。2003年,为加快工程进度,为有利于炎黄巨塑的兴建、管理,早日实现全球华人的历史夙愿,经多年酝酿,我会将炎黄巨塑的兴建任务移交黄河风景名胜区。2004年3月13日在黄河风景名胜区举行了炎黄巨塑工程移交仪式,之后又将与炎黄巨塑工程有关的规划、论证、设计、立项批件,价值1200万元工程资产,6000万元的无形资产,及国家注册的38个商标的知识产权全部移交;为支持炎黄文化研究会继续为炎黄巨塑筹资和开展宣传等活动,黄河风景名胜区每年为炎黄文化研究会解决40万元经费。我会虽然将工程移交给郑州市风景名胜区续建,但仍担负着炎黄巨塑的宣传和筹资任务;仍担负着海外华人前来寻根祭祖和观光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联络;仍在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开展活动。

目前,炎黄巨塑工程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炎黄主体工程已在原基础上升高24米,根据郑州市政府的要求,计划到2005年10月,炎黄巨塑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到时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将巍然屹立在中原大地的黄河岸边。届时郑州将成为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将产生深远意义。

(四)积极开拓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同国外朋友建立长远的友谊,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联系,激发爱国热情,共同弘扬炎黄文化是我会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五年来我会在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上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6月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前来参观炎黄巨塑工程和黄河碑林,受到了会长岳肖峡、王仁民,副会长李生盛、窦思忠等领导的热情接待,参观后金泳三为炎黄巨塑题词:“炎黄二帝,人文始祖”,会长岳肖峡为金泳三题词:“东方文化,同源同根”。体现了中韩两国之间的友谊,弘扬了炎黄文化。

2002年4月18日,在省侨联主席林雪梅的带领下,由团长邓福恩率领的马来西亚沙巴及纳闽公会联合会中原寻根赏花团一行三十余人,在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巨塑广场举行祭祖活动。团长邓福恩动情地说:“海外华人时刻盼望祖国的强大繁荣,家乡变了,作为炎黄子孙更高兴,更光荣。这就是海外华人的一颗赤诚的心。”祭祖活动后,团员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炎黄巨塑建成后的铸魂壁上,以表对祖国的怀念。

2002年8月4日,我会在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接待了美国老朋友罗斯一家五口,1984年罗斯曾随美国勘萨斯州访问团来到当时的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参观访问,从此结下了友谊。十五年后故地重游,为中国的巨大变化所感动,为表示友谊我会向其赠送了题写有“山河永存,友谊代代传”的山水国画和水晶沙炎黄二帝塑像。

为弘扬炎黄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还多方鼓励和支持学会理事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学会理事郑州市原书画家协会主席禹化兴先后组织国内书画家作品400余幅,参加了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世界和平书画展。增进了友谊、传播了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增强了各国人民的友谊。在国内文化学术交流方面,我会先后与国内不少省、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建立了联系,互寄刊物、简报,举办文化学术活动,相互组织考察学习等。先后接待的来访者有:广东、上海、大连、延安和湖南炎帝陵基金会等省、市炎黄文化研究社团。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为捐赠炎黄主鼎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会陈美琴女士捐献炎黄主鼎的功德碑于2001年4月,正式在炎黄巨塑广场安放。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为兴建炎黄巨塑多方筹集捐献资金达100余万元;山东省泰安炎黄文化筹委会和大连华夏文化促进会还专门成立了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义捐征集部,召开新闻会。

五年来,我会还积极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所组织的各项活动。2003年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诞辰110周年书画展;2004年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举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我省马国强、唐玉润、王绣、吕致远等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参加了展出。

二、今后工作建议

回顾过去,学会工作成绩卓著;展望未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充满信心。为使我会下届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深入开展炎黄文化研究

为了深入开展炎黄文化研究活动,多出精品,学会的学术研究活动,一是要制订具体规划,选准课题,确定合作单位,制订征稿的内容和时间。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力争每年与市、县联合召开一至二次学术研讨会;二是课题的选定,要紧密结合我省文化资源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体现“炎黄文化”、“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三是要依靠专家学者,提高论文质量,培育精品;四是要形式多样,可以专题召开,亦可结合各种文化活动进行。还可同各市、县(市)协商合作,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研讨活动。

(二)积极开展炎黄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宣传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文化而发扬光大,是我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使她进入社区,进入普通百姓家,进入大中小学,进入年轻一代人的心灵,使其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强大动力。宣传普及活动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安排,可以配合各项中心工作开展,也可参入重大的纪念活动进行。形式上可以是书画笔会、戏曲歌舞演出和报告会、座谈会等。

为大力宣传普及炎黄文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同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加大炎黄文化宣传力度:同时应积极建立健全自己的宣传阵地:一是进一步充实学会网站的建设,不断增加网站的宣传内容;二是继续重视“炎黄颂”系列丛书的出版,加强学会研究成果的展示;三是要及时通报各地炎黄文化研究会活动情况,提高学会简报的时效性和质量;四是要积极筹备会刊“炎黄天地”的出版发行,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炎黄文化研究会都有自己的会刊,会刊既是我会的一个窗口,也是学术研究的园地,我们要积极筹办。可以先申请发行内部刊物,再申请公开发行。可以先不定期,再逐步达到定期。 在“炎黄天地”会刊未被批准之前还可以先出“炎黄天地”文集。

(三)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继续通过与宣传、台办、侨联等部门的合作,加强与海外友好团体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学术研讨,组织文化旅游,寻根祭祖和各种形式的庆典活动。

继续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炎黄文化研究会加强业务联系,参与兄弟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外的交流,以扩大我们的视野。

(四)继续为炎黄巨塑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烟草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下一篇:警示教育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