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00:11:40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围绕我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名牌产品。

(二)全年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日常巡查次数不得少于1次,获证企业的巡查工作按照获证企业分类分级监管工作要求开展。

(三)对辖区内企业建立质量档案并及时更新。

(四)加大对无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

(五)在日常巡查中及时索要企业当年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含有自检能力的出厂检验报告),留底存档并归入质量档案内;

(六)开展建材、油品、保温材料3类重点工业产品的抽检,对建材、油品、保温产品3类产品生产企业的抽检覆盖率达到90%。

二、工作内容

(一)组织开展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回访工作:

在2014年的基础上,通过巡查、回访等方式,继续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同时开展工业生产企业标准调查工作,通知辖区企业做好信息填报,收集建材、油品、保温产品生产单位信息。在检查中针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企业,应当加大巡查频次、及时进行回访、落实整改情况,确保巡查、监督、整改工作及时有效;在做好巡查、回访工作的同时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包括检查内容、检查结果、问题处理意见等情况。

(二)更新完善企业质量档案:

对已建立的企业质量档案进行及时的更新完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留好资料、打好基础。通过开展日常巡查工作,随时掌握辖区内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产品品种、基本生产条件等有关情况,并对企业的日常监管、监督检验、质量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结果进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纸上有文,保持企业档案的时效性。

(三)全面收集辖区工业企业产品各项信息,开展建材、油品、保温材料3类重点工业产品的抽检:

根据我局制定的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对建材、油品、保温材料3类重点工业产品进行抽检,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对抽检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查处和帮扶。

(四)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督:

对已经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几项内容:1.获证企业是否按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和标志;2.获证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工艺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是否按照规定办理重新审查手续;3.获证企业的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4.获证企业原辅材料的采购进货、入库验收、保管和使用情况;5.获证企业产品出厂检验的实施情况,包括出厂检验记录和报告;6.企业产品包装是否符合标识标注规定,是否存在误导、欺骗消费者等情况。

在加强对辖区内获证企业监督检查的同时,还将加大对无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限期改正、抽样检验、停产整顿、行政处罚等不同措施。

三、工作要求

(一)局业务室要高度重视巡查、回访工作,要制定具体的巡查计划,明确责任人、工作进度,逐一落实到位,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规范相关档案的管理工作。巡查人员要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并及时更新企业质量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同时对监管原始档案整理造册、统一归档。巡查记录表中必须有企业代表的签字或加盖企业的公章;

(三)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情况,对于新增加的企业及原有企业的变动更新要及时纳入质量档案和日常巡查管理记录;

(四)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发现企业有违规或违法行为的,要当场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或工业企业巡查问题反馈表,责令企业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整改材料,要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

四、信息收集上报

(一)企业在2016年8月30日前报送企业的质量档案、产品执行标准登记表、计量器具台帐(纸质版和电子版一同上报)。

(二)企业在2016年8月30日前报送本年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明细单及重点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含有自检能力的出厂检验报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品住宅;一体化;产业链;前期阶段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287-04

1传统住宅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传统住宅产业链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掌握土地和资本的房地产企业居于整个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从项目总体策划、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开工准备、全面施工、验收交付许可到登记入住的各阶段,均为单线推进模式,形成以房地产企业为核心进行配套生产的产业链。传统住宅建设依托劳动与资本密集,势必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背离,其发展后劲因而受到严重牵绊。具体而言,传统住宅产业链存在以下问题。

1.1产业链价值分布不合理

中国现行的土地供给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主导着住宅产业价值链,因此地方政府掌握土地资源,以及房地产企业掌握资本,控制了产业链的主要利益,导致产业链中利益分配不均,未能赋予产业链各价值主体公平竞争的平台,进而影响了新技术、新材料、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产业项目中的实施。

1.2产业链环脱节

科技密集型程度较低,以及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垄断资源、资本,传统住宅产业链各价值主体呈现粗放经营与合作的关系,导致产业链关系孤立割裂,未能形成平等参与、优势互补、高效沟通与互惠合作的一体化关系模式。

1.2.1房地产开发粗放竞争

作为获得资金、土地便能运营的房地产企业,一般不具备项目规划能力,因而只能委托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通常规划设计环节占据整个项目成本的70%,这就导致传统住宅产业链中没有技术支撑的房地产企业,无力培养自身的规划设计能力,只得凭借拿地环节进行粗放竞争,以此确保自己的利益主体地位。

1.2.2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

由于传统住宅建设多为现场手工作业,加之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政、衔接互济不够紧密,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加大,生产、经营呈分散状态,因而拉长了建设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因设计、施工、部品选择与运输的责任部门缺少实时沟通与工作对接,又导致相互推诿、权责不明,因此建设质量难以控制,监管耗费成本巨大。

1.2.3建材业标准化、系列化、部品化水平较低

现场手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导致传统住宅产业链中部品、建材的工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因此影响了住宅产业化的基础――部品与建材的标准化、规格化与系列化。这无疑导致资源浪费、劳动效率降低、工程质量堪忧,进而影响产业链环的衔接与住宅产业的规模化效应。

1.2.4未形成供、产、销一体的“链"状参与主体

传统住宅产业链的供、产、销关系为:房地产企业拿地委托设计院完成规划设计通过工程招投标选择施工企业由施工企业整合原材料供应商、建材经销商、设备供应商等承担施工任务完成施工并交付给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通过销售或自行销售给最终客户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维护住宅产品。

由此可知,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参与主体,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各自拥有独立的经营目标、技术理念和利益关系,众口难调很难建构合作纽带,生产经营的一体化模式因此较难实现。此外,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工作割裂,大量半成品的“毛坯房”上市交易,致使购房后还需进行二次装修,这不仅增加了环境负担,不符合低碳环保的大势所趋,同时,亦不利于建材、部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体系的建构。

2成品住宅产业链的重构原则

“成品住宅”(finished housing)是指套内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铺装或涂饰、管线及终端安装、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施等全部完成,已具备基本使用功能的住房。成品住宅开发建设应强调以“成品”为目标,采用一体化开发建设管理方式,使各生产要素完美组合,减少中间环节、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工厂化生产提高构配件质量与生产能力,从而节约建设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发掘其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商品”。成品住宅的产业链建构原则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以终端用户需求为导向

2.1.1立足顾客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

成品住宅从土地获取管理、项目总体策划、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部品选样、项目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竣工验收、入住总结到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均以终端客户的需求和消费为中心,以产品的服务功能为重点,综合技术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的优点而形成产业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重构产业链各价值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与工作对接的关系,真正实现“以客户为本”的产业链建构主旨。

2.1.2搭建用户参与设计的开放平台

“以客户为本”的建构主旨还表现在:在成品住宅的产业链中介入用户参与设计、监控的过程。为此,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搭建用户参与的平台实属必要。例如,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利用BIM互动性与及时反馈性的可视化特性,可使客户更加直观、快捷地了解项目全过程。同时其强大的模拟功能辅以造价控制环节,亦可方便客户把握节能、日照、热传导与紧急疏散情况,进而有效控制成本,深化客户的自主参与程度。此外,通过类似的信息平台收集用户的需求信息,进而优化方案,亦有助于改善产业链环之间的协作关系,以期高效生产出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

2.2建构信息共享的平台打通全产业链

2.2.1优化设计方案

信息化的集成环境可为成品住宅的产业链建设提供较准确的模型。其信息平台的优化性在于:将“多种项目设计方案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实时的计算出设计变化带来的投资回报变化,找出最优方案”,从而有利于参与主体客户的决策。与此同时,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异形设计,亦可藉此信息平台优化设计施工方案,以期减少工程量、压低工程造价,为客户赢得更多的价值回报。

2.2.2 链接工作接口

传统住宅产业链环脱节的重要导因就在于各专业之间沟通不到位。据统计,仅仅由于项目成员之间的数据互通性较弱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降低了建筑工程6%左右的效益。例如,由于建筑施工与室内装修割裂,时常出现建筑主体结构妨碍管道设备的布置的问题。为此,变更原初设计方案,导致资源与劳动力的浪费,人为拉长了建设工期。信息化的集成环境因其模拟、预演与协调功能,可在“专业之间与专业内部进行碰撞检验,并即时生成数据,以供施工参考”,因而成为打通住宅全产业链、提升项目效益、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平台。

2.2.3 高效传递信息

信息化的集成环境可通过交互窗口修改三维模型,其即视性、互动性与反馈性为设计、建造、运营信息的传达提供较大便利。同时,其完备的构件信息亦为自动生产加工提供了技术条件。此外,通过4D模拟可预演施工过程,采用5D模型辅以成本控制,皆体现了信息化集成环境可动态、高效传达信息的优势。

2.3建构工业化生产平台

2.3.1缩短建设周期

由于工业化生产平台藉由标准化、规模化、系统化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其中的住宅部品、建材皆在工厂流水线上产生,故通用化、系列化、集约化程度较高,加之现场装配式施工方式,因而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亦较少受制于天气情况,建设工期大大缩短。

2.3.2提高工作成效

一方面,对传统住宅的产业链进行分解、重组和优化,密切成品住宅的产业链接口,提高各工种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效,深化客户的自主参与层级,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且质量可控;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方式带来的标准化、规格化的部品、建材,亦有利于成品住宅的规模化生产与社会化营销,从而推动成品住宅的产业化进程。

2.3.3减少资源浪费

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监理、部品、材料、设备等的全产业链生产组织形式,可减少在设计、施工、材料部品的选样、供应等环节中,因工作对接问题与无效益变更导致的资本浪费与能源消耗。此外,工业化生产平台采用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实现施工养护用水的循环利用, 可显著节水节能。另外,标准化、通用化、现场装配式的工业集中生产方式,亦可降低建筑主材与辅材的损耗。

3成品住宅前期阶段的一体化产业链建设

成品住宅是一项涉及获得土地、开发、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和用户等众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一体化则指在信息化集成环境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基础上,以为用户提供优良的成品住宅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将获得土地、投资开发、设计施工、构配件生产、部品设备生产供应、施工、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成品住宅产供销一体化。在此,以产品设计中的人、机、环境关系为研究成品住宅建设一体化的切入点。具体而言,即成品住宅开发建设各环节均以用户需求为基础,进而,传承中国古代造物模件化技术与多元样式兼容的营构模式,以成品住宅的部件化、标准化生产为出发点,根据消费者品质需求的不同,探索个性化菜单装修模式与大众化标准式装修模式,实现工业化与人性化、通用化与个性化、批量化与多样化的共赢。同时,建构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成员的企业集团,整合资金、资源、技术优势,注重成品住宅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集成化、低碳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根据成品住宅一体化产业链的构成及相关因素,可将产业链系统分为土地获得管理、项目投资开发、项目设计与项目报批等前期阶段,土建安装、样板房施工等中期阶段,以及住宅销售与服务等后期阶段。其中,投资开发定位的正确性以及设计构思、设计成果等前期阶段,直接影响成品住宅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成果与项目实施结果,因此,拟重点阐述成品住宅前期阶段的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情况。

3.1土地获得管理

3.1.1土地信息收集

收集土地信息的目的在于,藉由政府、专业网站和主流报纸为公司拍地、融资、调整土地价格、了解区域土地情况、分析市场竞争等提供参考。一般而言,由集团营销企划部通过报纸、土地储备中心处、人员来电、约访等途径收集、整理土地信息。在地块公示后,确定重点意向地块,报送公司主管、领导审批。之后对获批地块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勘查,在此基础上,将勘查资料整理成文报送公司管理层。经公司管理层研讨后,由企划部组织完成“意向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负责这一环节的职能部门为公司营销企划部与公司管理层,必要时需与国土部门交涉。

3.1.2意向地块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制定详细实施计划,通过具体数据和量化的衡量标准、责任分配,动态预测、分析市场、消费者与竞争对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可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提高决策成功率。通常来说,意向地块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涵盖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市场整体概述、周边情况分析及重点个案研究,区域楼盘目标客户分析、经济测算等内容。

由营销企划部设定可行性研究计划、组织市场调研、定位分析产品,而后提交设计部。设计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和初步分析,提交采购部与审计部。由采购部和审计部对产品进行初步成本测算,并制定初步销售计划和销售价格,提交财务部。财务部对投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总结评估结论提交公司管理层审核、决策。此环节涉及职能部门为营销企划部、设计部、采购部、审计部、财务部、公司管理层。

3.1.3土地竞拍管理

土地竞拍旨在:①控制各城市短长期的土地供应总量;②逐年增加经适房用地的供应;③对商品房用地进行招标或挂牌出让,并确定出让价高限,以防地价飙升;④将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改为收取土地租金。具体流程包括准备履约保证金、参加挂牌、准备投标拍卖所需文件,与拍卖人、招标人、土地管理部门、挂牌人等签约,以及备份同摘牌、投标、拍卖相关的资料。该环节由土地管理部门控制。

3.2项目投资开发

3.2.1制定“项目经营计划书”

作为项目经营的纲领性文件,计划书涉及经营业绩、客户维度,包括成本、设计、工程、入住、物业的内部维度,以及学习与发展。制定项目经营计划书首先需就项目位置、现状、配套设施情况、规划设计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简要分析与介绍。集团应对总利润要求、总投资要求、峰值资金、人员配置、总开发周期、品牌建设、团队建设等提出总体量化要求。制定项目开发中关键节点的行动计划和各部门、各专业的详细进度计划。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陈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方案。最后,对上述内容分类列表汇总。该环节在获得土地后一个月内进行,由公司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负责。

3.2.2编写“项目前期市场研究报告”

“项目前期市场研究报告”是项目策划与编制“产品建议书”的参考。营销企划部需系统收集、整理、记录、分析成品住宅地产市场、营销、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以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为市场定位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在地产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项目市场、项目客户、产品概念、规划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细节与标准、配套设计、社区服务、户型面积配比、项目价格等入手进行定位。最后,依据项目投资开发周期、销售周期、经济收益调整定位,以寻求用户与项目的平衡点。

3.2.3撰写“产品建议书”

以用户为导向,探讨项目的市场受众面,进行项目市场定位与产品建议,是撰写“产品建议书”的目的所在。获得土地后,营销企划部市场主管负责制定编写工作计划,计划报送营销总监并通过后,由营销企划部、市场部人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与沟通,并就目标客户群、项目主题、形态、建设指标等深入调研,而后提交市场调研报告。同时,营销企划部组织编写“初步产品建议书”,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建议书提交公司管理层审批通过后,由设计部开始项目初步规划设计,审计部、财务部测算成本、财务指标实施,营销企划部综合各部门意见,组织编写“产品建议书”。再次提交管理层审批、论证。经由董事长、集团总部论证通过后即可实施。此环节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包括营销企划部、项目部、审计部、财务部,以及公司、集团管理层等。

3.3项目设计与建材、部品选样

3.3.1制定工作计划

此环节在产品建议书确定之后与概念设计之前的一周开始,由规划设计部负责制定有关项目内容、工期、起始时间、需其他部门配合事项等内容的工作计划,并交由规划总监与公司管理层的总经理审批。

3.3.2设计招标

招标文件旨在阐明部品、建材的采购或工程性质,通报招标程序将依据的规则和秩序,是投标商编制投标文件的基础,也是采购人与中标商签订合同的基础。

设计招标环节涉及四大流程:①编制招标书。由规划设计部负责制定计划,报送公司管理层审批。招标书通常包括:方案招标书、施工图设计招标书、景观设计招标书。方案照标书在产品建议书完成一周后提交,施工图设计招标书在扩初阶段根据扩初深度提交。景观设计招标书在规划方案确定后一周内提交。②实施招标流程。由规划设计部负责实施,公司管理层总经理委托的招标小组评标,相关表单报送公司管理层审批。③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包括方案设计任务书、景观设计任务书、施工图设计任务书。一般由规划设计部负责编制任务书,在招标确定后一周内开始。方案设计任务书需对项目名称、用地概况、设计依据、总体控制性指标等进行明确说明;要依据用户需求定位户型与面积匹配;指明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总体规划要求、住宅户型设计要求、建筑形式、功能、车位比例要求等;提出技术控制要点与提交成果的形式、要求;出示设计时间节点。景观设计任务书除项目简介、定位与设计时间节点外,需重点就景观设计原则、规划技术经济控制指标、景观设计要求、方案设计提交成果形式与内容、景观施工图纸内容等提出具体要求。施工图设计任务书需对总图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室内装修设计与标准等提出具体要求。④签订合同。由规划设计部负责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并交由相关部门流转审批,一般在招标确定后一周内开始。

3.3.3方案设计与建材、部品选样

一体化产业链的建构理念,使得成品住宅方案设计阶段,即要考虑从住宅构件、部品的设计生产,住宅建造施工,住宅使用、改造直至废弃回收等各个阶段,积极通过新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从而求得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平衡与优化。

成品住宅的方案设计阶段包括以下环节:在投资部、销售部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进行建筑、景观、住宅室内风格定位;规划设计部提出概念方案的同时,装修设计与主案设计师介入,从住宅的长寿化发展、用户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角度入手,优化户型、预留可调整的空间,提供可供用户自主选择与搭配的菜单式装修方案;在户型定稿前,由装修设计师结合系统设备、土建各方做最后优化,完成成品住宅户型设计方案及施工图;方案设计完成的同时,设计单位提交材料、部品和设备清单,财务部进行成本估算;设计师通过信息平台与一站式建材、部品超市选择材料、部品样板,提交技术部确认(销售部、成本部、工程部参与),并由技术部、设计部确定材料设备供应商。

由上述流程可知,在方案设计与建材、部品选样的过程中,立足用户需求,借助信息化集成环境与一站式采购,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销售部、财务部、工程部、材料供应商等搭建了紧密的工作接口,建构起互助合作、优势互补的一体化产业链。

3.3.4方案论证、评审

方案论证内容主要为:审核项目定位,会审专业规范、技术要点、设计指标、设计风格、物业管理、成本控制等,以此为确定中选方案提供依据。

方案论证对象包括:规划、建筑、施工图与景观方案。其中,规划、建筑与景观方案由规划设计部负责组织论证后,填报论证表并报送相关部门审批。施工图方案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填报会审意见并报送相关部门审批。

3.4项目报批

此阶段在整套施工图出图前即可进行。

3.4.1办理项目立项手续

首先,将土地成交确认书和土地储备中心地产经营科提供的资料,提交行政审批中心发改委立项。继而,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环保局审批,获得项目审批意见。最后,携带材料至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办理立项手续。

3.4.2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首先,至规划局窗口获得“选址规划意见书”,至测绘院获地形与管线图,至规划局获得红线图与规划设计要点,并转交设计院,从设计院处获得建筑设计方案。复归规划局审批,获取建筑设计方案审定意见书。在相关部门签署意见后,至规划局窗口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

3.4.3办理土地证

携带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土地登记委托书及委托人身份证明书等,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规划红线图、总平图等,至国土局办理。

3.4.4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首先,将施工图交由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审图机构审查,获得“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等相关支撑文件;继而,至规划局申请规划放线,同时,环保局进行环保评估,审核通过后至规划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4.5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招投标,选定监理施工单位后,至城建档案馆进行施工合同备案,至房管局进行白蚁预防登记,至质监站进行质监、安检备案。备齐相关材料后,即可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4.6办理预售证

首先,办理预售住房价格批复,至地名委员会办理小区命名审批。携带项目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地址、编号证明,办理住房预售面积审查,至产权处报送相关报建资料供审查,最后,联络公司工程部协助产权处进行现场勘查,无异议后即可获得预售证。

4结语

到目前为止,江苏成品住宅仍低于住宅年开发量的40%,与发达国家成品住宅开发量的80%以上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在于:产品质量问题影响购房成本与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型。因此,立足终端用户需求与信息化集成环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尚需积累成品住宅建设经验,强化获得土地、投资开发、设计施工、构配件生产、部品设备生产供应、施工、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产业链的衔接力度与合作机制,提升住宅部品、建材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工业化生产水平,才能推动成品住宅的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里,梳理前期阶段一体化产业链的流程,或可为成品住宅投资开发、设计、管理体系的规模化、一体化建构,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彭加亮.房地产开发6大关键节点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房地产开发前期阶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罗红旭.基于产业链理论的我国住宅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4]曹四海.浅谈菜单式全装修住宅[J].安徽建筑,2002(4),12.

[5]赵海静,瞿富强.以CSI住宅工业化体系推进成品住房建设[J].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11(12):21~23.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实现外贸出口1,500万美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00%;招商引资完成8700万元,完成任务的145%。

(二)重点项目及重点工作情况

1、五金建材城项目:*年项目一期已经基本完成拆迁、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2、通辽利丰汽贸园区项目: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两个综合4S模式展厅已建成,并于*年9月份正式营业。目前运行态势良好。3、南方家具市场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已于*年10月18日正式营业。4、金港市场项目:该项目*年已经完成投资8,300万元,市场内一纵两横高等级混凝土路面(2万平方米)已经完工5、建国森洋园艺花卉市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建设绿植、花卉观赏交易棚2万平方米。*年已建成观赏交易棚2000平方米,完成投资500万元。6、春子餐饮项目:餐饮部分已于*年8月30日开始试营业。宾馆、娱乐部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7、泰丰宾馆项目:已完成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完成3,600万元的总投资,*年6月初已经投入使用。8、酒类批发市场项目:已于*年底开始试营业。

(三)招商引资工作

*年*区商务局完成招商引资8,700万元。主要项目:一是通辽绿丰10万头肉牛3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沈阳绿丰食品公司与通辽市*区明清清真牛羊屠宰厂合资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二是韩式春子餐饮项目,由延边恒通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4,000万元。三是泰丰宾馆项目,由大连通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600万元,已于6月末正式营业。四是利丰汽车贸易园项目,由内蒙古利丰集团与通辽市通华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利丰汽贸园区”,总投资1.2亿元。五是美每家家居装饰城项目,引进大连喜龙华商贸有限公司建设美每家家居装饰市场,总投资1,000万元,营业面积3,500平方米,已于6月末正式营业。六是通洲渔港大酒楼项目,引进福建客商投资,总投资3,000万元,11月18日正式开业并投入使用。七是太平洋商业广场引进ITAT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项目,引进香港ITAT国际品牌服装连锁店进入太平洋商业广场,占用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

(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物流产业推进工作

*年我区共新建、改建“农资农家店”97家(村级店94家,镇级店3家)。其中“农家店”89家,“农资店”8家。“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在*区开展两年来,我区共新建、改建农家农资店196家(其中:村级店156家,镇级店40家),镇级覆盖率为100%,村级覆盖率为45%,圆满完成了农资农家店建设任务。

日升日美物流项目:于*年3月末开始进行基础性工作,至8月末,办公区及样品间改造已经完成,信息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年末建设完成办公区、供应链和信息系统等内容,并投入使用。木里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项目:*年完成了项目定位和规划设计工作。美林家居物流项目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年投资400万元,完成5000平方米仓储库建设(河西监狱南侧)。通辽物流园区二期项目:目前与铁路洽谈,共同在原西煤厂开发蒙东内陆港建设项目。

(五)市场整治监管工作。

(1)、加强对区属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年检工作。(2)畜禽屠宰市场监管。对全区范围内的屠宰厂、市场、超市、学校、宾馆、饭店、镇苏木农贸市场等肉食品市场进行了检测与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车辆350台次,执法人员1,200人次,端掉私屠乱宰黑窝点6个,惩治不法经营业户320户,处罚不法业户116户,没收劣质猪肉4,000公斤,牛羊肉2,900公斤,杂畜3,700只。(3)、酒类监管工作。对城区及农区的酒类经营场所进行全面调查清理,按《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认真执行酒类经营者备案制和酒类产品随附单制度。年内建成了全市首家酒类专业批发市场。

二、2008年主要工作思路

2008年,全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工作,主要以专业市场及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轻农纺支持项目、“双百市场”及自治区“112”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外贸出口份额和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监管,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创新型工作,全面促进*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发展。

1、主要经济指标

计划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同比增长22%;外贸出口计划实现3000万美元(按大口径统计),同比增长25%;招商引资完成10,000万元。

2、重点项目及重点工作

以全市、全区大力发展物流业思路为契机,与市里相关部门配合完成主城区物流规划工作。大力推进专业市场及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物流知识学习,提高物流人才培训。全面落实*—2008年专业市场及物流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重点物流及市场建设工作。(1)*工业园区(南区)综合物流园区:2008年完成1000亩土地的征用和平整,完成一条运输主线及两条装卸辅线(3X1300米)铁路物流专线建设,初步形成年吞吐量在100万吨能力的综合物流园。(2)五金建材城: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万㎡,场地硬化4万㎡,建设21米宽东西贯通主路一条及南北辅路三条,主要建设建筑五金、洁具、墙地砖、门窗木线、石材等功能厅、区及市场服务设施。一期工程定于2008年4月上旬开工建设,9月末完工,10月试营业。预计完成投资1亿元。(3)日升日美物流配送项目:一期工程定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实施围绕物流配送体系和信息网络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开展,包括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零售终端整合及供应链整合,拓展“一网多用”服务范围;联合采购工作启动;开展ISO9000体系认证,提高物流中心运营水平。(4)金港市场:一期工程计划2008年4月末开工,9月份竣工投入运营。主要包括:汽车、农机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物流配送体系及服务体系建设。(5)利丰汽贸园区二期建设项目。尽快解决二期选址工作。(6)南方家具市场物流园二期建设项目。(7)建国花卉市场扩建项目。(8)莫力庙集贸市场。(9)大林建材市场。(10)民族医药物流园区。(11)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扩建项目。(12)美林家居物流项目:2008年底前投资2000万元,建设完成2万平方米商品展销大厅(目前正在选址)。

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

全面落实*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区(县)的各项工作。在已经完成196家新建农家店、农资店的基础上,再完成100家农资店、农家店的建设工作,全区达到300家。大力扶持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加大对农家店的配送比例,确保农村日用品安全。积极协助日升日美商贸公司牵头组建自治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采购联合体,并利用信息平台,扩大企业知名度和经营配送规模,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惠农作用。

4、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加大对专业市场及物流园区的招商力度,对工业园区物流园、金港市场、五金建材城等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招商。二是对原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继续加大对闲置资产及原国有企业有量资产招商力度,重点是百货三商店、五商店、副食五商店和煤气公司等,改革并安置职工,同时对外招商盘活。三是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在重点推动专业市场及物流园区建设的同时,推动绿丰肉牛肉羊加工项目、*肉禽加工项目、*大酒店、春子等项目的服务工作。我们还将理顺项目,重新编制项目册,加强对外招商,力争引进资金1亿元。

5、对外贸易工作

一是不断扩大出口企业队伍,提高现有出口企业出口规模。重点提高现有企业出口额度,确保3000万美元出口任务的完成。同时积极培育外贸出口企业,力争培育出口企业2家。二是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我区以农畜产品出口为主打的格局,扶持我区其他工业品的出口,形成自己的出口品牌。三是加强分析预测和业务指导。以重点企业为切入点,加强对外贸运行情况的宏观分析和动态研究,密切关注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波动、贸易摩擦动向,指导企业积极应对,确保对外贸易平稳运行。

6、市场监管工作

一是加大食品及肉制品安全的管理力度,净化食品及肉制品市场。确保放心肉工程顺利实施,为创建安全、有序的食品及肉制品品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是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加强对酒类流通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农区酒类经营业户的管理。

7、加强信息建设工作

2008年,*区商务局在完成*区商务之窗网站框架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全区信息监测方面工作力度,秉承服务企业和发展企业的理念,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通过及时上报信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把科区商务平台做好、做实,更好地为科区经济服务。

8、全面开展创新型工作

充分认识*区目前仍处于以投资拉动经济为主要手段的特殊阶段,充分发挥科区自身的区位优势,将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型商贸、物流企业作为2008年的主要创新型工作,实现商贸、物流业的跳跃式发展。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拓宽思路,加大盘活力度,确保授权资产保值增值

针对政府授权资产,为做好经营工作,首先进行了资产的清理,对各授权资产建立了台帐,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将一些现存资产及已出租、出售资产及时编号归档管理,保证不让资产闲置。拓宽经营手段,针对不同的资产开展出租、出售、拍卖、转让,最大限度的盘活存量资产,使公司整体资产保值增值。

(二)推进改革,加大力度,做好企业改制工作

为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组行工作,根据县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要求,配合县农村信用联社解决改制遗留问题,接收原基金会六家企业(糖烟酒采购供应站、万通漆业有限公司、可力环保设备厂、顺通航运公司、罐头厂、七洲集团有限公司)债权移交我们公司,确保了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了出资人权益。接收后我们全面清理,摸清情况,实施清产核资,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原债权单位信用社相关工作人员对照任务要求,积极摸排查找。

(三)精心谋划,参股优势企业,突出资本运作

1、盐矿。自2007年11月,我公司与煤炭地质勘探二队签订合作勘查盐矿资源合同,到2008年7月份完成了物探,探测面积3.7平方公里,探测深度1020米,可采储量3亿吨。2008年初经过县政府同意,我公司开始盐矿的参股开发合作。目前根据盐矿前期勘探情况,和煤炭勘探二队合作对矿区内剩余三个钻孔进行施工,并协调好勘探队与农户占地补偿的问题,现已经勘探完毕。并奔赴南京等将勘探报告报送国土资源厅,完成评审备案和探矿权材料变更。

2、铁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由铁路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和我公司等4家股东发起创立,注册资金3.6亿元,我公司代表县政府出资6080万元,占16.66%。该项目是省规划中至菏泽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7.36亿元,全长50.4公里,境内21.78公里。我公司积极协助铁路公司处理好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项目经营管理和在境内产生的拆迁、征地、附属物赔偿、居民安置等方面的工作。

3、2×3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我公司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运作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3亿元,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该工程投产后具有机组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是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资源、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能够加快促进我县集中供热设施的建设。

(四)扎实推进,拓宽融资渠道,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

从2005年6月开始,我公司作为县融资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家开发银行分行、农发行等累计融资超过5亿元,用于我县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在积极做好与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的融资贷款的同时,公司积极寻求新的融资途径,数次外出到苏州吴江、新城区等地实地学习考察,经过反复论证,准备发行企业债券。今年为了加快本期债券发行步伐,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专门负责债券发行工作,积极与国家发改委沟通联系,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来开展协调工作,目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分管副主任连维良已经签批,同日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会签,人民银行于15日签署后,现已返回国家发改委,等待张平主任签字后即可正式下发批复文件。

(五)突出重点,参与新城建设,做好专业市场

金凤凰建材装饰城项目,是我县重点工程,是我县目前唯一的“一站式”建材装饰市场和规模最大的专业建材市场。已经于2006年5月16日正式开工,目前一期二期共11.7万平方米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4840万元,销售率为70%,预期实现利润2600万元。三期工程四栋楼已经完成三栋楼建设,第四栋于7月初开工建设,现主体已经完工。已完成的三栋楼商铺已经销售完毕,公寓式办公用房已经销售三分二。三期完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

(六)做大做强,广开经营思路,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继续拓宽经营范围,做大做强。诚和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成立时对二次盘活利用国有资产的一项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我县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而且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2013年新增担保额逾3亿元,大力支持了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做大国运典当有限公司,在市区设立了国运典当公司汉鼎分公司,拓宽了新的典当业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率,为居民个人及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对绿色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继续扩大经营规模,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七)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我公司根据县委统一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高度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缺乏资金实力

我公司资金来源一是政府授权的第一批资产,二是公司自我积累的原始资本。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我公司现有的发展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公司的发展,更严重影响了融资平台的建设。增加我公司的货币资金,政府投资的可经营的国有资产划归我公司作为资本金,同时城区的经营性土地收入也可以进入融资公司的财政专户,如土地收益等通过我公司,以增加我公司的现金流量,增加公司的融资、投资和还贷能力,促进我县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利于融资业务的开展,更有利于顺利发行二期国资债。

(二)旧体制制约

由于体制的弊端,造成我公司发展带来局限性。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搭建实力雄厚、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承担城市基础投资运营和土地收购储备经营、中小企业融资及授权国有资产经营等职能,形成借、用、还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增强公司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2013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政府授权资产的盘活和保值增值工作

2013年我公司将继续盘活政府授权资产,根据资产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租赁、联合经营、抵押融资等方式,使授权资产得以保值增值。

(二)拓展其他业务,促进公司长足发展

我们在做好公司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进行业务拓展,努力扩大业务涵盖范围,走“以主促辅、以辅养主”的经营路子,寻求利润的增长点。对各子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争取实现更大的利润。

(三)积极改变融资渠道,支持我县经济建设

我公司作为我县融资平台,下一步我们继续开展对国家开发银行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工作。同时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争取二期早日发行。

(四)继续积极参与新城区的建设工作

我们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程计划,以更加积极的态势参与我县的城市建设。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管理;施工技术;途径;措施

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常见的施工工程中技术管理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重点。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势在必行。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简要地说从施工企业角度来看,工程项目警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五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成效都通过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结果即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来体现。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主内容列举如下(一)是图会审制度。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也是一个设计图纸的交底,最后就图纸上的问题各方面形成的“图纸会审纪要”,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二)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制度。把图缎上的建筑物搬到地面上,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施工过程,而“施工组织设计”正是指导实现这一过程重要的、综合性文件,它的技术含量高,设计面广,综合性强。(三)是技术交底制度。把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层层落实下去,让参加施工过程的每个人都清楚所施工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四)是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工程质景检验与评审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五)是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必须永久保存。以及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三、管理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面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途径

(一)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顶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二)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⑨旋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三)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

目前,我国己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建筑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但遗憾的是运作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层层不负责任行政领导不按市场规律和科学办事,在决定工程监理和验收等关键环节上领导一个人说了算。使很多原本有效的机构被从中架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成管理力度不够,执法管理不严。使工程验收和监理流于形式。工程质量隐患 不能及时发现。

(五)严格建筑材料的采购

设立专项资金,技术管理资金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企业应按技术工作计划,结合企业实际,予以计列,不可遗漏。技术基础设施.除办公设施外,应有完备的材料试验室.技术资料室,适时更新购买适宜的技术规范。

(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

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七)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

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八)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九)注重人才培养。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五、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只有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才能掌握整个施工过程的主线,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因而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动态科学管理体系,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摸索总结,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适应现代建筑的科学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建国.浅谈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6(6).

[2]桂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鄂钢科技,2003(2).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档案;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中学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因此中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时展的趋势,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1 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比传统模式有以下意义:(一)、便于管理,有效提高中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所有档案信息的存储都依靠数据库来实现,存储形式可以包括文字、图像、音像等多媒体形式。利用数据库来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二)、便于利用,有效提高中学档案的利用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数据库来进行检索查阅,方便快捷,改善了纸质档案利用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三)、便于存储和共享,有效降低存储空间和有利于档案的二次利用。档案信息化后存储的时间相对传统档案更为长久,从存储空间上来讲,也更加有效降低存储空间。同时电子档案也便于共享,促进档案的二次利用。

2 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中学档案管理观念落后,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程度不足。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目前许多学校虽然有建立综合档案室,但是由观念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档案室成为一个保管资料的仓库。学校管理层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更是欠缺,使得档案利用率不高,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阻碍因素之一。

(二)、中学档案管理投入资金有限,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硬件设施的大力投入,目前中学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对档案管理需要的现代化设备投入是相当有限,有些单位连综合档案室配备的基本要求都难以达到,更别提要满足相关设备(比如刻录机、扫描仪、档案管理软件等)的更新换代。

(三)、高素质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目前,中学人员编制紧张,档案管理员多半是“身兼数职”,没有经过业务培训直接上岗,兼职管理员的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无暇关注这个岗位。即使学校招聘专业档案人员,极少是档案管理专业,也缺乏业务的实际经验,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兼职其他任务教辅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员这个职位形同虚设。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档案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掌握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可谓是少之又少。

(四)、档案信息存在保密及安全风险。在档案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面临档案信息保密和安全问题的挑战。一是人为因素,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档案泄密。二是技术因素,档案管理系统容易出现漏洞,极可能感染病毒或遭受攻击,存在安全隐患,这对档案工作造成威胁。

3 加强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构建

(一)、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首先学校管理层领导要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培养,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首先要成立档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档案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中。同时,建立档案建设工作网络,形成以副校长挂帅,档案室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助抓的三级档案建设网络。

(二)、加大对中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资金投入。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软件及硬件设施的大力投入,这需要上级主管政府拨款还有学校管理层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资金保障,学校才能拥有规范的综合档案室,才能采购相关的硬件及软件设备。要实现档案信息化,不仅仅是基础的软硬件设施,还要跟随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安全防火墙等进行升级,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使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三)、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学校要设立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岗位,招聘引进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等职业要求。学校也要提供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掌握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使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信息化知识,将档案管理人员打造成具有双重知识机构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其利用的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每个环节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第一要建立保密制度,如电子文档借阅审批制度、档案管理网络系统使用权限制度等等。第二要设置电子文件借阅权限。在制作电子文件时要保证借阅人只能以只读方式查看,以防被篡改或误操作,造成文件失真或损坏。第三要对定期对电子文件进行异地备份,避免因人为、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档案丢失。第四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文件和计算机设备的保管设施和环境,保持温度和湿度,防止存储介质的磁化。第五要升级计算机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硬件设施,保证档案信息数据库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稳定、安全。

4 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今后档案管理的趋势,要成功推行,需要政府部门、单位拥有高度赞同的态度,相互配合,上下一心,克服困难。逐步实现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和创新进步。

参考文献

[1]冼其芬.档案电子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60-61.

[2]陈萍.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建材发展导向,2011(6):37.

[3]林李霞.档案管理信息化微探[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5.5.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一、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 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二、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 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 ,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3.1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技术组织机构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机构,我们要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首先是以法治企,强化落实,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其次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2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为了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要加强对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的细化程度,按照施工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和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3实现绿色材料采购

“绿色建材”就是要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要保证所用的材料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通常,人们对结构用料出于强度等危及建筑物安全因素考虑,重视的程度会高一些,而对材料的保温、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却有较少的考虑。另外对装饰材料往往忽略对放射性元素和甲醛、氮、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控制,最终侵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

3.4做好质量检查分析工作

测定施工阶段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评价指标与工程质量建设标准所需的结果进行对照,进而对工程作出最终的评价、判断。其一,度量,主要利用计算手段进行测量;其二,对照,把所得评价指标与质量标准进行对照;其三,即根据最好的对照数据,评价产品是否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所需;第四,处理,即决定被检查的工程是否可以验收,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是否要采取补救措施。

3.5做好技术投入工作

所谓技术投入,就是指施工阶段的人力基础保证、技术资金的支持、基础设备设施等的投入工作。在技术人力方面,施工企业应当拥有一批文化程度、技能素质、专业技术水准较高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和综合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企业要为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设立专项资金,技术管理资金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企业应按技术工作计划,结合企业实际,予以计列,不可遗漏;在基础设备设施方面,除了要在原有的办公设施的基础之上,还要完善各建筑实验室、技术资料室等,配备完整的技术规范、章程、标准、技术参考阅资料及工程应用类软件等。另外,要加强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科学控制,尤其是一些对放射性材料,如甲醛、氮、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控制,也就是说,现代建筑工程产品,不仅要保质保量,还要做民心工程、绿色工程,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3.6运用信息化技术

在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环节是信息管理。至今多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以及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照抄照搬,而应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完善。比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大型的系统固然好,但其投入也是巨大的,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最好是立足现有的资源,通过一些局部的改进,积累经验,逐步完善。首先是意识的转变,要通过宣传、培训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同时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是应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力,现有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关键是把这些资源优化组合,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使信息的收集有的放矢,使信息的查询有迹可寻,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想要在建筑行业中取得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寻找一条技术管理与激励的路子来。大胆实践创新,必将在建筑市场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建德,朱永华.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2] 童明达,周庆夫.议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完善[J].四川建材,2009,(1).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管理探讨

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管理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度、质量、成本是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三大目标,目前很多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对三大目标的管理存在着片面性、盲目性、随意性。实质上施工管理中进度的优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期进度的长短影响着项目的质量、成本,反过来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又制约着施工进度。事实上,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最应该关注的,因为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工期进度,而且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前途,在成本、质量影响下的工期进度优化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极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

1、进度控制的内容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1)事前进度控制

事前进度控制是指项目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进度控制,其具体内容包括:①编制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操作细则;②编制综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③审核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④进度计划系统的综合;⑤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

(2)事中进度控制

事中进度控制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它是进度计划能否付诸实践的关键。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发生偏差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以确保工程按进度计划完成。

(3)事后进度控制

事后进度控制是指完成整个工程任务后进行的进度控制工作,具体内容有:①及时组织验收工作;②处理工程索赔;③整理工程进度资料;④进度资料归类、编目和归档;⑤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阶段计划及工作计划,以保证下一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施工过程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时必须坚持质量标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1、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1)电气工程施工的隐蔽性强,管、线、盒等暗设在结构主体内,出现质量问题不易察觉,返工难度大。

(2)工序较多,周期较长。大体包括:接地―埋管―穿线―配电箱(柜)安装―照明器具安装―设备安装―避雷网(针)安装―通电试验―设备调试等。整个施工过程等于或超过主体施工过程。

(3)电气工程子系统较多。包括照明系统、动力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电视接收系统、宽带网络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需要从整体上对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2、以下根据本人以往的经验,谈谈电气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1)低压配电室:①门应向外开,门口装防鼠板;②有采光窗和通风百叶窗,百叶窗应防雨、雪、小动物进入室内;③电缆沟底应有坡度和集水坑;

(2)配电盘的安装:①拉、合闸或开、关柜门时,盘身应无晃动现象;②配电盘上电流表、电压表等按要求装全;③配电盘的互感器、电动机保护器等小件也应牢固固定好。

(3)电缆的安装:①电缆入沟中后,不必严格将其拉直,应松弛成波浪形;②电缆的两端应留有做检修的长度余量;③电缆穿管敷设时,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④低压与高压电缆应分开敷设。

(4)电动机的安装:①检查电动机的铭牌,看功率、电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②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盒是否正确,螺丝是否有松动,接线盒是否密封良好;⑨检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新设备应大于1MQ,旧设备应大于0.5MQ:④电动机电缆穿线管、电动机外壳、电动机电控柜都应做电气保护接地。

(5)电缆桥架的安装:①电缆桥架、支架应可靠接地;②根据要敷设电缆的多少和承重选用合适的电缆桥架;③高、低压电缆桥架应尽量分开安装;④电缆桥架支架距离不应大于6m,最大不应大于8m,否则电缆桥架下应先铺设承重行架。

(6)照明的安装:①灯头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②开关应装在相线上;③拉线开关距地不低于1.8m,墙壁开关距地不低于1.3m。

三、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

1、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就是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成本,它应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具体地说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形式。即指施工项目在施工时,现场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总和,包括所消耗的主、辅材料。构配件及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资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一切为组织和管理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如税金和计划利润),也不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支出,工程项目成本是工程安装企业的主要成本。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施工成本,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质量满足要求及保证工期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2、项目的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分事前成本控制和过程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是指在现场施工前,对影响成本的有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计划,建立技术和经济上的定额标准和岗位责任制以保证施工现场成本计划的完成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依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成本计划、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严格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包工程费及其它费用的支出,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动态调整。

3、项目施工期间成本控制的方法

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又称日常成本控制,它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控制阶段,该阶段成本控制的实质是在成本的实际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订的成本计划,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进行计量、监督、指导和调节,以保证原定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行为。工程施工期间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偏差控制法、分析表法和S型曲线法。

四、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

首先工程师应审查电气承包(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及岗位证书等;其次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分包)单位的电气施工的有关证明,如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及电气工长应有当地城乡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岗位证书”,安装电工及电焊工应持有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如不符合规定条件,监理单位有权禁止电气承包(分包)单位进场。施工过程中,有电工合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小于施工总人数的50%。

2、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件

在工程开工前,电气监理工程师应熟悉施工图纸,力争在设计交底会上解决图纸存在的各项问题。弄清建设单位对该电气工程的要求和设计主导思想,发现并解决图纸中的差错和漏项,减少质量隐患,以弥补设计中由于各专业不足造成的遗漏和冲突。通常易发生的问题如下:

(1)对弱电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

电话线路、闭路电视线路、消防线路、自动化系统及网络信息线路等,应随建筑工程做好施工或预埋。一般应遵循室外线管地下化、室内线路暗敷化的原则,以达到隐蔽、安装、美观的要求。对设计中的漏项,在图纸会审时就要特别重视。不少单位的部分弱电线路因漏项或施工不及时,至主体工程施工完,才引起关注,而不得不重新打洞、钻孔而采用明敷线路。

(2)预判和解决工程中各安装专业的冲突

在建筑中某一位置可能出现上下水、强电、弱电消防、暖气等多种管线占据同一空间的情况,各专业应互相避让,并共同确定各管线的坐标位置,以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关电气施工图在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后,需由总项目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协同会审一次,重点解决各专业的错、碰、漏等问题。

五、建筑电气安装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认真搞好电气管理技术交底

为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切实抓好管理工作中的事前控制。在施工前,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及电气技术负责人、电气施工工长等人员都必须参加管理交底。监理交底时,应对施工单位约法三章,以书面形式提出严格的电气安装质量要求,以管理工程师通报的形式下发至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经验证明,这种预防措施能大大减少施工中的返工和扯皮现象。下面是某电气安装工种施工管理时,在工程初期向安装单位提出的一份电气安装质量基本要求的实例,其主要内容如下:

(1)该工种以下几个文件为电气安装工种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GB50303-2002电气安装工种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8-1988建筑电气安装工种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及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

(2)严格按图施工,如需改动设计图,一般须有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各方的签认,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不得施工。

(3)用于该工程电气安装的各种电气元器件、材料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并带有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生产许可证,并须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审验后方可使用。对于重要材料及元器件要由工程人员组织抽样,送当地质检部门检验后方可使用。

2、电气施工方案审批

工程正式开工前,各施工单位必须提交电气施工方案设计,对于特殊单位还需提交电气施工组织设计,由电气工程师审核后,报总工程师签发同意后方可施工。

(1)电气施工方案设计

电气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该电气安装工程包含的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与电气专业分期的工程技术交底;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内容;质量保证的措施;施工进度的安排;施工现场电力供应;施工资料的管理;成品保护措施;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2)电气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范围内,一般应有电气施工组织设计;具有10kV变配电系统的工程;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建筑电视共用天线、闭路电视、电视监视及防盗系统工程;楼宇自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等。

六、施工过程管理技术

1、对各道工序的施工管理

对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全程管理,首先是结合土建主体施工,抓好相应的电气施工工程量,如预埋管的弯曲半径必须符合要求,管子的混凝土层一般不小于20mm,其次是严格控制各工序的进度,不能因盲目赶进度而将某一工序提前,如需穿线必须在建筑结构及土建施工完成后进行,否则造成电线受潮甚至绝缘损坏。

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管理人员对隐蔽工程要通知监理旁站检查。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隐蔽工程有防雷接地焊接点的检查,引(柱内钢筋)焊接点的检查,屋顶柱钢筋和女儿墙内的焊接检查:对混凝土内各种电线管的检查,严格建立自检、互检和专检的“三检”制度。要求施工方要分层配合土建施工,同时分层报工程师检查;对直埋电缆的施工,要现场监督施工,电缆沟长度、宽度应满足要求,沟底平整,严格按电缆施工规定施工。未经管理方签字,不得进行隐蔽。各种隐蔽工程当场检查,当时做记录,对不符合要求者,限期整改,否则不能隐蔽。如未经检查就进行隐蔽,则由施工单位掀开隐蔽物后重验,否则视为不合格。

总之,电气安装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具有许多共同特点,在质量、工期、成本控制方面又有自己的突出环节。不同施工阶段对材料、劳务的需求差别很大,因此要处理好材料采购工作与劳务调配合理节奏。然而,一个优良工程的创建离不开各电气管理人员之间的技术,技能与管理经验的密切配合。要想把电气工程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地动态控制,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雪强,试论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8)

2、刘海军,浅析如何加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国科技纵横,2011(3)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第一,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即从合同签订至正式开展施工工作的准备阶段,项目管理组织已明确的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应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应仔细了解合同谈判背景、中标条件及合同主要条款,研究、熟悉合同的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执行合同的策略、重点及注意事项。至此期间应与建设单位进行正式沟通,就承发包双方的职责和范围、工作内容和基础条件、合同采用的标准及相关事项等进行进一步的商谈及确认,并确定双方的联系渠道和协调事项,讨论项目开展的有关工作。

2、做好施工的技术准备及其他支持。根据已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资料、现场施工条件,结合合同要求的的工程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现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同约定的相关工作内容等进行认真研究,做好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工作、同时办理好施工前应到相关部门办理的相关手续,做好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的准备工作。

3、编制项目施工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项目组应根据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协议等相关文件提出对项目建设的研究意见,在技术和商务方面的可靠性和风险以及掌握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的原则和方法等,编制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核准后,在项目开工会议上,这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4、召开项目的开工会议,这是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已经建立、项目的施工任务已明确、项目计划已拟定并经批准后由项目经理主持召开的会议,它标志着项目实施工作的正式开始。会上应由项目经理作项目开工报告,说明项目的任务、内容、目标、实施原则以及工作计划等相关内容,并进行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场开始工作。

第二,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的实施阶段,应围绕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四大目标全面开展工作。

1、工期目标的控制。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施工组织原因、技术原因、资源原因、环境原因等。要做好进度控制,首先应拟定一个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进度计划,还应根据该计划制定出相应的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资金计划等,并针对不同的计划由项目部设立相应的调度人员或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几方面的协调与控制。在施工中要做好动态的控制与调整,项目管理组应定期检查施工实际进度状况,与拟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计划进行调整,使进度在新的点上按计划进行施工,如此反复动态调整,才能确保工程按期推进。其次,要控制好施工进度,还应充分了解本工程施工中施工流程、技术难点和可能遇见的施工障碍,特别是有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构件的情况时,应及时了解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应对措施,加强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保证工程在施工中不因技术问题而卡壳导致工期延长。最后,还要做好各管理部门及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做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资金等的合理安排,做好跟踪工作,掌握项目动态,扫除障碍,确保工期目标的顺利完成。

2、质量目标的控制。由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协调工程施工质量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及实施细则》和《质量管理制定》,组织专人或专职部门负责技术和质检的工作,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以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有序和规范的实施质量计划。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应严格进行图纸会审,对设计意图不明确的进行补充,对不便施工的设

计内容协商变更,对各专业施工中有矛盾的进行协调,对技术上难度教大的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指导,总之审查出问题后,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几方共同协商解决。

⑵.在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上,要严格把关,进入现场使用的材料、构件、半

成品及设备等均应采购具有检验合格证明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使用前要检查相应的出厂证明、出厂日期、技术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等文件,还应按规定做检验、试验与抽检,从而杜绝不合格产品带来的质量问题。

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与质量交底工作,把包括名称、部位、使用材料、施工或安装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各项内容均做到向具体操作者解说明白。同时加强各分项、分部工程、隐蔽工程的自检、互检工作,在每一工序完成后,均应进行自检,下一工序施工人员施工前,均应进行互检,同时项目组还应组织专门的质检人员对每个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验,特别是要加强对隐蔽工程和特殊项目的检验和鉴定,应由业主、监理单位及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后签字确认,再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⑷.对质量管理资料,必须要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收集整理,做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每完成一分部工程,就要做好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对工程使用的主要建材、构配件、半成品及设备的进场要做好见证送检,并收集好试验报告。

3、安全目标的控制。项目部应本着:管理生产必须管理安全的原则;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动态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的原则;现场安全为重点的原则,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相关规定,为实现工程施工中的既定安全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建立和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管理细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合同,

将安全责任目标落实到各级领导及项目部的各岗位人员,设专职安全人员监督安全制定的执行,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组织等手段,规范劳动者行为,控制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施工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不安全因素。

⑵.通过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及提高安全操作

技术,对入场的工人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特种作业人员需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要在每项工作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到谁施工,谁对安全负责,从提高安全意识到增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安全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群众化,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生产素质。

⑶.加大安全设施的设置、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实行周密的安全防护,按现

行的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和安全操作手册的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好各项安全保护设施,施工现场按规定布置安全标语、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做好高空工作安全防护,用于施工的各种工具、用具、防护用具及生产设施应经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按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并应做好日常的维修与维护工作。

⑷.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经常,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

负,边查边改的原则,查纪律、查隐患,重点查防触电、防机械车辆事故、查防火措施等,坚决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提前发现并解除安全事故隐患,降低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责任目标的实现。

4、成本目标的控制。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将成本降至最低,是施工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有效的控制成本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的合同要求及客观条件,确立成本控制目标,同时应建立现实的、可行的成本控制体系,完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定,实施具体的考核细则,科学的、全面的、动态的实现控制目标。

⑴.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性质、施工规模和技术特点,结合企业的施工能力、

技术水平、技术装备,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制定和选用经济、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坚持计划指导生产,强化定额控制,按照优选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组织施工,根据具体的施工安排和定额含量,按即定的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具及设备计划、资金计划等投入施工,即应满足施工需要,又可防止工程成本人为失控。

⑵.加强人工费(劳务费)的管理,做好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要随时了解劳

务工资的市场行情,避免高额支付人工工资;要合理组织生产,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避免某些因素造成的窝工、停工;选择技术素质过硬,工作稳定能打硬仗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进行基层操作工作;严格进行任务考核计量,及时结算,鼓励工人用足工时,实现多劳多得。

⑶.加强材料费的管理。材料费的支出是直接成本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对

材料费的管理直接影响了工程成本的控制效果,要安排专职人员或部门做好材料的计划、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分类保管、定额领用、余料回收、定期盘点及核算等工作。要做好材料费目标控,一是要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分析后,根据工艺及功能要求,改进施工技术,降低材料消耗量,力求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情况下,以低价材料替换高价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向材料采保部门或人员提交相应的材料采购计划;二是采保部门人员深入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择优选购,同时还应考虑合理的使用资金,合理确定进货的批量、批次、运输成本,尽可能降低资金的占用与材料的储备,在材料进场后应做好材料的保管与保护工作,加强材料核算,定期清查盘点,真实反映材料的采购、验收、发出、消耗和库存,尽量减少或避免材料放置中的非正常损耗;三是具体的施工操作人员要从思想上具有节约材料的认识,按需领用、合理使用,多余的材料要及时返库保管,决不浪费材料;四是对于周转性材料,根据施工流水需要合理配置,并要及时办理退库或退租已完成部分闲置的周转材料,而且必须有有专人做好清理、堆码、维修与维护,严格奖、赔制度。

⑷.做好机械费、现场管理费等其他费用的管理。施工机械费的管理,一是要

合理配置和租赁机械,降低机械费的支出;二是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三是要合理施工组织设计,减少机械的二次搬运,在项目管理中实行工具定包。现场管理费的控制,一是要控制和合理搭建临时设施;二是要压缩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用工;三是严格执行开支标准,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四是要把好工程水电等能源的计量关,注意节约。

⑸.要做好成本目标的控制,还应与工期、质量和安全这三个目标相结合,相

辅相成。工期和质量方面要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保证工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工程的建筑成品以及半成品的保护,避免因施工方案不周、因工程质量问题返工、返修等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时,还应严把安全关,避免由于安全问题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第三,建设工程施工竣工阶段,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竣工验收的合理性,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及合同规定会同所有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首先,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前进行单项验收,如规划验收、消防验收等;其次,本工程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按工程验收有关规定的程序组织工程预验收,并对存在的工程质量漏洞、质量缺陷等不足之处,填入《工程竣工验收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记录》中,并明确整改期限和复检时间,直至满足竣工验收条件;最后,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将《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报呈监理单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再由各方组成的验收小组对工程实物质量、工程资料进行查验和确认。

建材辅材采购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由出资人推动的新阶段。体制的变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这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7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28%,年均增长8.6%;实现利润1.1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22.2%,年均增长30.5%;上缴税金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48.1%,年均增长14%。2003―2006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从3.66万户减少到2.61万户,但资产总额从9.54万亿元增加到13.4万亿元,销售收入从5.8l万亿元增加到10.09万亿元,实现利润从3784亿元增加到8072亿元,上交税金从4615亿元增加到7402亿元。这三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减少了1.05万户,年均减少3500户;销售收入增加了42831亿元,年均增长20.2%;利润总额增加4288亿元,年均增长28.7%;税金总额增加2787亿元,年均增长17.1%;资产总额增加38627亿元,年均增长12%。

2006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4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81.9%,年均递增22.1%;实现利润7547亿元,比2003年增长151.1%,年均递增35.9%;上缴税金661l亿元,比2003年增长85.5%,年均递增22.9%;净资产收益率10%,比2003年提高5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7.5%,比2003年提高2.5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12.27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47.4%,年均递增13.8%;净资产总额为5.35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48.7%,年均递增14.1%。

国资委成立后,中央企业第一个任期的三年,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元。初步测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

2006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19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10家和7家。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7家。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制造业企业,连续三年进入世界500强,排名从2004年的第372位提升到第296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分别从2002年度的第70位、第69位和第230位提升到第23位、第39位和第202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3家建筑企业第一次进入500强。《福布斯》公布的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是根据股票市值、销售额、利润和资产计算的,2006年中央企业有3家进入前100强,中石油名列第41位,冠之首。中石化排名第71 位。中国移动排名第89位,是香港市场排名最高的上市企业。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充分肯定,社会各界也给予了积极评价。不仅是国内,国外很多政要、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大企业也都很关注。去年德国前总理科尔、美国前副国务卿(现高盛国际副董事长)佐利克,今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方特使霍尔默、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访华,在了解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后,对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表示十分敬佩,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前不久,比尔・盖茨来访时说,若干年前中国国有企业债务沉重,经营困难,中国国资委成立后,国有企业改革和成就使各国企业界人士十分敬佩,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大,他们更看重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变化。

几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抓住改革、调整、创新、管理等关键环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1、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央企业把深化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企业发展,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股份制改革和境内外上市推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2003年以来共有33家中央企业首次在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石油石化、通信、运输、冶金等大型企业都已实现主业资产境内外上市。一些中央企业在主营业务上市的同时,将辅业重组上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电信主营业务上市后,对一些省公司主业以外的服务型产业进行重组及业务整合,于去年组建中国通信服务公司并在香港上市,以高出招股价五成开盘,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通过辅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盘活了存续资产,也为企业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截至2006年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上市公司194家、股本总额3211亿元、市价总值23323亿元、流通市值6405亿元,分别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户数的14%、股本总额的22%、市价总值的26%、流通市值的27%;中央企业控股香港上市公司57家,流通股总股本和流通市值分别占全部香港上市公司的26%和18%;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13家。相当一部分中央企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蓝筹股的中坚。

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推进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企业开展了董事会试点,共选派了66名外部董事,有14家试点企业的外部董事达到或超过了董事会成员的半数,实现了企业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未被列入试点的中央企业,也积极推进子企业规范的董事会建设。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公司通过建立规范的国有股份公司董事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促进了企业发展。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对子企业派出董事、监事和总会计师,并选派了专职出资人代表,目前集团子企业中的38户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董事会。由于中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标准普尔提高了一批中央企业的信用等级。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这几

年,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目前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有效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改革,他们自己称为“全体起立再坐下,全体出去再进来”,所有的员工包括中层干部都离开现有的岗位,按统一标准公开竞聘上岗,这一做法彻底改变了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调整结构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年来,中央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缩短管理链条,改制分离辅业,企业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在确定企业主业的基础上,中央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优化配置资源,做强做大主业,加大企业重组力度。国资委成立以来,共有76家中央企业进行了40次重组,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57家。一批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建材研究院并入中国建材集团,建材集团把自己的全部研发机构并入建材院,成为我国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的建材科学研发机构。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路桥集团与港湾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中交集团。一些“窗口”公司并人大型骨干企业,增强了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并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后,中标了土耳其高速铁路项目,合同金额12.7亿美元。一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合并重组,促进了中央企业业务链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一些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了扭亏脱困,焕发了新的生机。许多中央企业开展了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将下属旅游企业划转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将下属房地产公司划转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实现了非主业剥离,增强了主业竞争力。

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过去国有企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内部组织结构混乱,管理链条过长,一些企业四级、五级的子公司完全失控,成为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滋生腐败的重灾区。这几年,中央企业加大了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力度,目前大部分中央企业已将管理层级初步压缩到三级以内。中石化下属企业遍布全国各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炼化企业扁平化改革,由三级管理变成了两级管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的五大电源企业之一,下属电厂都是大而全、小而全,为优化配置资源,他们实行“小业主、委托制”的运营模式,在所有发电企业实施了主辅分离、运检分离、运管分离,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使企业主业更加突出,辅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截至2006年12月底,76家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方案已经得到批复,共涉及改制单位4942个,分流安置富余人员78.5万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基地公司主要为油气产业提供后勤服务,并承担着“企业办社会”职能。作为历次中海油改革的“蓄水池”,基地公司历史矛盾最深、人员包袱最重、资产质量较差。中海油集团核心业务上市时,基地公司员工占集团总数的56%,资产只占集团总资产的不足10%,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非经营性资产。2003年,整个基地系统亏损4亿多元。这几年中海油对后勤服务实行产业化改造和企业化经营,使基地公司获得了新生。2005年基地公司开始赢利,2006年实现利润达到12亿元。

3、技术进步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中央企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中央企业占了很大的份额。2005年,中央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1项,占全部奖项的1/4。其中一等奖3项,占该奖项的30%:二等奖44项,占28%;发明奖4项,占11.8%。2006年,中央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占全部奖项的近1/3。一等奖5项,占该奖项的45.5%;二等奖52项,占30.1%;发明奖6项,占14.6%;其中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航空一集团的“歼十飞机工程”获得,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战斗机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

一批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为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军工企业在国防关键技术领域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成果。“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成为我国集成创新的典范。依靠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建设的秦山二期60万千瓦商用核电站,走出了一条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这些大工程不仅技术创新而且管理创新,神舟飞船项目获国际项目管理协会颁发的2006年度全球唯一的“国际项目管理卓越大奖”。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的3G国际主流标准TD-SCDMA产业化取得突破,并已具备商用水平。这次铁路提速,也是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大展现,首列200公里/小时国产化动车组CRH5“和谐号”,是由北车集团生产的;提速所需要的铁路改造维护,是由中铁建和中铁工承担的;攀钢集团生产的高速客运专线钢轨,时速可达350公里。这几年我国造船工业快速发展,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造船国,这与船舶工业和船舶重工两大集团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科研设计企业努力承担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任务,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各行业技术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在我国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央企业为我国标志性重大工程做出了杰出贡献。

4、加强管理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产权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强化投资活动全过程管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针对企业管理幅度大、集团控制力弱的情况,中央企业普遍采取积极措施,增强集团控制力,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乱投资、乱担保、乱贷款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企业管理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强化财务资金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取贷款封闭运行、收支两条线及债务集中管理等措施,撤并了8000多个银行账户,债务规模缩减了1000多亿元。国家电网公司清理撤并银行账户9480个,网省公司归集资金占货币资金存量的87.4%。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三年来实施精细化管理项目260项,共创造财务收益12亿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实施物资采购“阳光工程”,通过网上采购的物资已达5000种,累计节

约资金100亿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通过比价管理选择融资机构,节约融资成本约20亿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实行担保集中审批管理,加大对外担保的清理力度,使对外担保余额从年初的32.9亿元减少到1.8亿元,大大降低了对外担保风险。

中央企业积极推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实施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健全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能源消耗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进一步优化。去年,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吨钢耗新水比上年下降14.6%;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2.58千克标煤,全年余热余能发电超过10亿千瓦时;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1千克标煤;中国铝业公司铝材生产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1%,全年节能120万吨标煤。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全年节约能耗350万吨标煤,节水1亿立方米。去年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220多家中央企业(含二级及以下企业)参加了“千家重点企业节能行动”,郑重承诺“十一五”期间节能2321.56万吨标煤。

中央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与进口成品油价格倒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努力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确保国内成品油的稳定供应。神华、中煤两大集团严格按合同供货,价不涨、质不降,为煤炭供应、价格稳定发挥了央企的作用。电力企业加强电网改造,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保障了电力供应。电信企业实施“村村通”工程,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工企业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军品科研和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筑、建材、商贸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在承担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稳定市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服务行业的中央企业也在积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今年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行业的14家中央企业联合发出倡议,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解决好社会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完善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向全社会做出了优质服务承诺。中央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深知肩负的责任,我们在今年初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提出,中央企业要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表率,做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的表率,努力成为国家的经济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的榜样。应该说我们的企业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几年中央企业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企业积极努力的结果,也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结果。

首先,成立国资委从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造成重审批、轻回报,是国有企业搞不好的重要症结。改革这么多年,中央一直强调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履行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国资委成立时,总理就提醒我们不要当“婆婆加老板”。这几年我们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和法人财产权。企业对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充分认可,国资委出台的一系列改革、调整和监管措施得到了企业的拥护。

其次,成立国资委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过去是“九龙治水”,国有企业有很多部门在管,但没有哪个部门真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婆婆加老板”必然是重审批、轻责任。企业领导人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国有企业缺少硬约束,干多干少一个样。国资委成立以后,把责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建立业绩考核体系落实了责任,并逐步规范薪酬,把奖惩和业绩挂钩,形成了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相统一的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积极性。由于出资人到位,重回报,重责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得到很好落实,企业从领导到职工都很努力,积极性得到了发挥,这是这几年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

第三,成立国资委使国有资产监管得到了切实加强。过去国有企业分布在许多政府部门,政出多门。而这些部门既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又履行出资人职能,两种职能混淆,既当“婆婆”又当“老板”,结果是重审批、轻监管,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十分突出,一度成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国资委是代表政府对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其基本职责就是监管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这几年,我们在加强企业财务监督、产权管理和转让、投融资决策、高风险业务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遏制了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了国家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完善了监事会、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密切配合的监督体系,有效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

四年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所确定的“三统一、三结合”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国有企业一定能搞好。

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大及历次全会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宪法》、《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新颁布的《物权法》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概括起来有几条基本的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全会,都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强调。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且强调:“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法律的规定、党的主张是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共同遵守和执行的原则。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总

书记、总理多次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曾庆红同志今年初在对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会议的批示中,对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深刻概括,指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有经济大多处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产业和关键领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有经济必须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有企业必须成为中坚力量。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必须担当这一重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必须发挥表率作用。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不矛盾的。实践表明,在其他所有制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治理水平也比较高。各种所有制经济享有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有经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毫不动摇、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始终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国资委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部门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第四十六条规定:“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应当加快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后的企业,由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些都为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各级国资委的建立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对不少国有企业履行着部分出资人职责,甚至有的还在兴办企业。一些应该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仍然需经政府部门审批。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还没有完全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职责没有完全落实。今年人代会上,许多代表就此提出了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一系列措施。全国人大根据代表们的意见,也在加快《国有资产法》的立法工作。这将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

国资委是经政府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专门承担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特设机构。国资委能否严格按照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四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关键是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公司法》、《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事,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二是要维护好所有者权益,对所监管的国有资产认真履行好出资人职责,该管的坚决管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要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和法人财产权,不当“婆婆加老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必须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增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搞好国有企业

企业能不能搞好,与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私有化比较彻底的家族企业有成功的案例,但普遍面临着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富不过三代”。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0%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之后还在经营。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结论是: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很多小企业都只如昙花一现。淡马锡公司全资控股30多家大型企业,都处于竞争性领域,但效益都很好,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港务集团等企业,管理水平世界一流。国有企业过去办不好,其根源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没有按照企业规律办。过去国有企业股东不讲回报,经营者不讲责任,根本称不上真正的企业,也不可能搞得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照搬“西方经济学”行不通,结合中国自身伟大的实践,呼之欲出的是“东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作为出资人,必定要求回报。作为企业,必定要追求经济效益。作为政府,要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不管是什么所有制企业,要想搞好,都必须遵循企业发展规律。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就是要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要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通过改制上市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逐步改制为多元股权的公司。要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的机制。要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要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切实维护出资人的利益。

总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原则、思路和政策措施都是十分明确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善于思考,走出新路。

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一些改革的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把握党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针对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1、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的

客观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是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目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集团一级的公司仍然是总经理负责制,没有建立董事会;二是一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即使建立了董事会,也是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高度重合,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董事会形同虚设,难以真正实现集体决策。

国资委成立后,我们就在中央企业开展了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从试点企业情况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所有者代表开始到位,决策层和执行层初步分开,董事会运作基本制度逐步建立,各专门委员会开始正常运行,董事会作用开始得到发挥。但董事会试点工作离真正的规范还有不少距离,试点中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探索解决。

一是外部董事从哪里来。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外部董事是稀缺资源,总经理好找,董事特别是董事长不好找。我们目前所聘的66名外部董事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且送到新加坡、香港培训,从他们工作情况看,应该说,总体上是能够履行职责的。中央企业现在有157家,就是调整到80―100家,还需要大量的外部董事。董事和董事长是企业中出资人代表,对董事的要求,不仅要有履职能力,还要有对出资人的忠诚度,要站在出资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能否选到合格的董事特别是董事长,是试点成败的关键,必须进一步拓宽选聘外部董事的渠道和范围。除了继续选聘一些中央企业原负责人、大学和科研院所专家、境外大公司的高层次人才以外,还要从非公有制企业、曾任境外大公司董事和高管的海归人员、国内外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中挑选专业人才。并且广泛利用有关协会、中介机构、猎头公司、境外中央企业等多种渠道,建立外部董事人才的搜寻网络。

二是怎样不让董事长去干总经理的活。董事长干总经理的活,决策与执行就很难分开,责任不清,总经理也就很难开展工作。这是试点中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探索。第一,尽可能让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第二,可以让董事长兼任其他企业的外部董事,增加他的专业工作量。第三,由总经理担任企业的法人代表,这在新修订的《公司法》中是允许的。

三是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的要求,也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有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应该比其他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确实在实践中也是如此,别人进世界500强可能花了30年,我们就花了15―20年,因为我们有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东风公司跟日产合资,在公司章程中就把党的地位写清楚了,编制、费用都纳入公司的预算之内,这是第一个在中外合资公司章程中写入党组织的,原因是日本人考察工厂时发现我们共产党员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体现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上。在参与重大决策上,党委主要是从政治上把关,保证企业的重大决策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而决策的主体和承担经济责任在董事会。在执行上,党委要教育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决策,模范执行决策。在监督上,党委要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落实董事会的决策。

四是职工董事如何产生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国有企业董事会中应该有职工董事,这是《公司法》的要求。职工董事的主要责任就是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个要求比原来的要高。因为他进入董事会是落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但职工董事怎么与职代会、工会进行很好地结合,真正把职工的意愿依法准确地体现出来,需要在实践中把握解决。找到真正能准确地履行自己职责的职工董事也不容易,新加坡的职工董事并不一定从本企业产生,也可以请外面能履职的人。职工董事应该特别清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这样到董事会才能依法发表意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今后我们将在试点中,不断完善董事会运作的相关制度,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扩大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并把试点扩大到中央企业中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已建立董事会、外部董事超过半数的试点企业,由董事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考核、奖惩,并按照有关规定授权董事会行使出资人的部分职权。

2、建立市场化选入用人机制

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企业经营管理者基本沿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方式,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不相适应。国资委成立后,以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为切入点,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积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四年来,先后分六批进行了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的试点工作,共有78家(次)中央企业的81个高级管理职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公开招聘改革了考核人才的方法,也营造了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扩大了选人的视野和范围,不仅为中央企业引进了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还初步建立了中央企业人才储备库,目前中央企业人才储备已达1400多名。公开招聘还改变了传统的委任制,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在状态就换人,解决了现行干部制度“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方面,国资委党委重点做到“五管”,把好“五关”。一是管原则,把好导向关。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二是管标准,把好资格关。根据招聘职位要求明确招聘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由招聘领导小组据此进行资格审查。三是管程序,把好规则关。将每一阶段的工作细化为具体的程序,按照定好的规则办事。四是管机制,把好政策关。要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达到吸引人才进而留住人才的目的。五是管监督,把好调整关。对公开招聘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拟任人选进行审定,对试用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实践证明,公开招聘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成功探索,对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公开招聘力度,并要求中央企业选拔中高层经营管理者时,原则上都要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我们的想法是,要学会配置全球资源,尽快在中央企业全面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与国际接轨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是取消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行政任命制。按权责一致的原则将出资人用人权与党管干部原则结合起来,实现出资人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分层管理。国资委以国有资产出资人身份依法向国有企业派出出资人代表(董事会成员),董事会依法聘用企业经营管

理者(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二是建立市场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全面的契约化管理。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对经营管理者的聘任、考核和奖惩,落实资产经营责任。

三是完善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采用年薪、股权和期权等多种形式,把经营者的利益与出资人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强化对经营管理者重大失误的责任追究。企业经营性亏损,对负有责任的经营管理者解聘。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薪酬,一段时间议论比较多,过去企业自定薪酬,有些企业拿的很高,有的企业效益很好、管理难度很大却拿的很低。国资委成立以后,初步作了规范,就是要开正门,关后门,清理旁门。目前中央企业的薪酬水平总体上说还是比较适宜的,做到了“两个低于”,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利润的增长率、职工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薪酬太低会在人才市场失去竞争力。

3、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这件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最为关心的。中央提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目的是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经过四年多来的探索实践,应该说,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战线过长、过于分散、结构趋同等问题仍很突出,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以中央企业为例,在国民经济的95个大类行业中,三级以上企业涉足86个行业,行业分布面为90.5%。国有资本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大企业不大,小企业过多”的局面仍未根本转变。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要使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集中。十六大讲得很清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2006]97号),接下来就是中央企业围绕这个文件去调整。二是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年初曾培炎副总理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讲话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主要还是要靠中央企业。这几年中央企业发展很快,已经有1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与国际大企业比,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下更大的工夫,做优做强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工作层面上,我们将加快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联合重组。从今年起,除了中央企业继续自愿重组外,我们将以出资人为主导,从管企业转到更多精力管资产、管资本,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中央企业重组。

二是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加快中央企业重组步伐。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中央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继续深化资产经营公司试点工作,探索不良资产处置、困难企业退出和存续企业改革重组的专业化、市场化的操作方式。

三是继续抓紧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这项工作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重要进展。去年完成了619户企业的审核工作,报经国务院批准下达破产计划的企业有593家,这是前几年的好几倍。按照国务院要求和全国兼并破产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工作计划,今年上半年要重点完成规划内破产企业的审核工作,年底大体完成破产的组织实施工作,2008年做好破产的收尾工作,以后不再实施新的政策性破产。

四是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这项工作与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经过多次的研究讨论,我们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代拟稿)》,并就有关问题与财政部达成一致意见,共同上报了国务院。现在是收钱容易,花钱难。怎么用好这笔钱,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我们将加强研究,完善制度,真正从出资人的角度,立足于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解决企业遗留问题、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做好这项工作。

上一篇:物流采购招标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矿山企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