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05 06:41:56

会展经济发展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合作;会展经济;义乌

义乌会展业作为贸易沟通服务业,多年来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大力培育小商品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渠道关系,在优化贸易结构、引领内陆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小微企业和繁荣县域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造成了义乌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本文着眼会展经济概念,从区域合作这个需求点切入,试图对义乌会展经济的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外的学者开始重视会展业对经济的影响的研究。Kimetal(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发现会展旅游收入虽然只占GDP的1.3%,但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则达到7.6%;XinJin,KarinWe-ber,ThomasBauer(2012)借鉴Porter的集聚理论,以中国大陆会展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会展集聚对会展举办地吸引力的影响,并影响会展举办地吸引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城市影响力和参展商来源。在我国,刘春亦(2004)在分析会展业发展条件和机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会展业发展动力系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定位和“层次”性定位,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合作体系。莫岸华(2009)利用非合作重复博弈分析了穗港澳三地会展业合作的基础,提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区域会展业发展协调机制在内的措施来提升穗港澳区域会展经济的综合实力。

二、义乌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滞后,市场化程度较低

从会展的管理组织架构来讲,义乌市会展相关机构组织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会展管理方面主要由义乌市人民政府会展管理办公室组织。详细来讲,同一批人员既是会展组织者,又是会展管理者,也是会展项目的实施者,从策划、招商、展品征集直到为参展商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发挥,且在职能和责任也经常划分不明,“事事人人管,事事人不管”,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展会发展规律上看,以综合性为主的政府主导型展会已经不适应以专业性为主的会展发展趋势。政府资源投入越多,官方介入越深,就越发阻碍了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在这一情形之下,政府举办展会是作为一项政绩,多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不计投入产出比。大多由政府成立临时机构或组建事业单位来举办,组展大多运用行政命令手段,会务组织和保障工作实行“全市总动员”,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不论盈亏,都有财政兜底,这给地区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二)会展业态单一,对区域带动欠佳

义乌市会展业态形式还比较传统,缺少品牌意识。首先,节事活动作为会展业态中重要的一块在义乌会展发展过程中体现较弱。大多数节事活动还停留在小范围、组织散漫、文化背景不足,经济效益短期的集市或展销节阶段。相较国际上著名的西班牙斗牛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美国超级碗等节事活动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义乌的节事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次在展览方面,虽然现在有四大老牌部级大型展会以及两大新晋部级专业展览,但办展过程中项目化程度低、现代技术运用不够、专业化市场运营不足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六大展览的展商满意度以及区域经济带动效益。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三个展会中,义博会、森博会分别是商务部、国家林业局主办的政府主导型展会,无论是境外参展商还是境外采购商,还是与境外机构合作上都不多,国际影响力稍显不足。唯一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展会袜机展是外资会展企业——香港雅式展览有限公司在义乌举办的展会。最后,虽然从初始定位上六大展会各有专门的产品领域,但现实操作却不然。招展过程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六大展览都变成了大型综合展,展品范围重复或模糊不清的状况常见。从而导致观众和参展商的满意度变低,最后导致下届展会招展压力变大,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展会建立的品牌失去意义。

三、义乌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拓展区域共同合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义乌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也处于“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块状经济发达,平台支撑作用明显。目前,义乌在城市东北部规划建设丝路新区,集中布局国际会展、国际服务、国际旅游、国际商贸等为一体的功能区,力争将义乌建设为国际商贸流通的中心和国家转型升级的高地。希望借此与中亚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沟通,同时也将利用义乌保税物流中心和义新欧等平台,将中亚的商品带回义乌,销往全国。因此,谋求区域合作、强化互利共赢应当成为义乌会展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强化“密切沪杭宁,融入长三角,放眼全世界”的意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开展区域合作交流。这是义乌长期保持并动态调整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最佳途径。在拓展区域合作方面,政府应加强与国家各部委、行业协会和国内会展办的联系沟通。打造展会国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行政、商协会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和申办国家各部委、行业协会主办的档次高、影响大、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论坛、会议,借助高端会议的影响力,提升展会层次。加强政府型主导展会与国内知名专业展览机构的洽谈、合作,全面推动展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能力,着力把政府主导型展会打造成为真正的国际知名展会。要把引进国际大展、品牌展会、国际会议和论坛作为义乌招商引资的工作重心之一,通过招商推介、经贸交流等各项活动,大力宣传义乌会展业的独特优势、总体规划、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会展企业与展会、论坛落户义乌。

(二)借力现代技术手段,做强国家展会项目

在新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开发其商业及社会价值。需要整合技术力量,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构筑。这将是义乌会展业发展突破瓶颈的钥匙,也是义乌会展业成功升级转型的关键。从采集“基本信息”入手,提供“需求信息”服务,上升到“行为信息”的分析研究和“管理信息”反馈,这不仅需要人才、技术与环境,更重要的是战略决策的头脑与商业的智慧。移动互联、大数据、实时展示、信息配送将成为现代会展的技术构成,需要认真研究,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对于义乌已有的部级大型展会项目,要做到推进市场化规模化建设。做强做大部级展会项目,如义博会、文交会、森博会、旅博会等,通过展会项目实现管理理念创新、规划模式创新、区域发展创新、活动开发创新、营销管理创新、会展品牌创新,进而推进展会项目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建设。部级会展平台的建设需要更多地体现为义乌会展在全国的地位、在业界的声誉、专业领域的领先性、国际开放的前瞻性上。为此,需要在部级展会项目上体现义乌城市品牌影响力和国际贸易中心的集散能力,以及“义乌元素”的整合营销与传播。

参考文献:

[1]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程红等.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J].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03)

[4]潘华苏,田景熙.会展经济:区域发展新视点[J].现代经济探讨,2000(05)

[5]李秋妍.浅议会展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2(11)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会展业发展迅速,依托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草原文化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药品交易会等展会,依靠地区优势以及配套服务优势做大做强了品牌展会。同时,依托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势,不断积极培育乳业、煤炭、医药、电力设备等特色品牌展会,加速了会展经营的品牌化,促进了会展业协调、稳定发展。树立了“大会展”观念,实施“会展、旅游、贸易、物流”互动战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虽然,呼和浩特市会展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多年来,首府会展业都未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来规划发展,仅仅被当作是发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促进手段,并且是由政府来主办,致使会展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足,不能适应我区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会展业的宏观管理涉及外经贸、内贸、科技、文化等多个部门,造成会展业管理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缺乏统一、协调和高效的管理机构。

二是展馆数量少、面积小、档次低。目前,呼和浩特市仅有几个展馆(内蒙古会展中心、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内蒙古展览馆)可以满足展会需求,与国内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展馆规模小、数量少,缺乏大规模、上档次的国际性会展展馆。并且我区会展业的知名品牌少,仅凭内蒙古药品保健品交易会、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等在国内会展业中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首府会展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会展人才和会展公司的精心策划和努力。但目前,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和会展公司奇缺,会展策划匮乏,会展业中,大部分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实施者,专业分工与协作十分落后,降低了会展工作的组织效率,影响了会展效益。

四是会展公司整体规模偏小,会展法律法规不健全。呼和浩特市会展业的组展商、搭建商、物流公司等服务于会展业的公司发展相对滞后。专门从事会展业的公司普遍规模不大,竞争实力不强,而且没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还没有形成会展行业自律,一些中小型及民间会展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已影响到呼和浩特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五是会展服务的软、硬件不足。会展活动的相关配套服务质量跟进不及时,场馆餐饮、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展馆与办展方的沟通不及时,这些因素都影响和制约了高水准会展活动的举办,制约了首府会展活动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会展的整体效果和对第三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

为推进呼和浩特市会展业健康发展,在工作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走市场化道路,加强宏观调控,为会展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会展业要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要彻底改变过去很多主办单位靠政府部门批任务、发补贴过日子的状况,积极吸取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经验,让会展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政府要改革行政审批体制,要由过去的直接主办转为加强宏观调控,由履行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会展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应当做好中长期规划、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促进会展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市场监管上,切实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会展业资金支持机制。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降低会展业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政府有关部门对会展业的启动和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逐步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可采取授权或部分授权会展部门搞会展资产运营,建议政府国有资产、国土资源等部门将会展资产授权或部分授权给会展部门,使其通过会展资产运营的方式获得现实的生存能力,通过产生效益哺育会展产业。

三是发挥旅游优势,实现会展与旅游的双赢。旅游是会展业的重要经济依托之一,多数参加会展的外地人员都会在会展举办地区观光旅游。因此,我们要努力从地方会展业优势中挖掘并发挥其拉动旅游业的效应。此外,会展业还要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宣传促销,政府和企业应当联动起来,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会展目的地及草原特色旅游项目,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品牌的会展。以旅游促进会展,以会展带动旅游,努力实现会展与旅游的双赢。

四是坚持会展特色建设,打造首府会展经济知名品牌。首府的会展业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打造会展品牌,这是会展业健康发展、尽快与国内优秀会展业接轨的关键因素。如内蒙古药品保健品交易会(下称药交会)作为内蒙古会展业的龙头和代表是典型的新经济,在拉动相关产业的同时,也助推了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药交会不仅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展会,还被誉为“内蒙古新经济第一品牌”。药交会连续召开13年之久,累计为内蒙古相关产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30多亿元,提供临时就业机会19万个,使呼和浩特成为闻名全国的“药展之都”。又如呼和浩特市自1999年起全力打造了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增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对外交流,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弘扬昭君文化,迅速提高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度,扩大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对外影响。为此,首府会展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多创造一些像药交会、广交会、科博会等这样有规模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加快会展经济建设的步伐,深入挖掘首府会展经济的核心价值。

五是开展会展理论学术研讨,不断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育。会展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因而要加大对会展业人力资本培养。会展行业可以通过委托、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等多种途径,派相关人员到国内名校、研究机构学习进修,还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及中短期培训和举办会展业论坛等方式,培养一批营销策划、会展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要加大对本土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要建立一套充满活力的会展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为会展业培养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并留住人才,促进内蒙古会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建立健全会展业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根据会展业发展现状,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市场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为会展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对会展业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欺诈行为进行监督,以维护会展市场的公平竞争、保证会展市场的健康发展。健全会展业的行业组织协会,使其成为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这对于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协调和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建立信息通道和交易平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链接: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会展经济的概念及作用

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会议、商品展示、展览等活动来求得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会展经济能产生巨额的利润和促进经济的繁荣,其作用不可小视,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展经济本身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盈利的经济形式,其利润率大约在20%~25%以上。从国际上看,全球每年国际性会展总开销达2800多亿美元。德国的汉诺威、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米兰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如美国一年举办的200多个商业展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仅一年一度的“RSNA芝加哥”展览就为芝加哥带来高达1亿美元的收入;法国的展会每年营业额达85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在250亿法郎左右。从国内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元人民币,而1999年会展业的直接收入近40亿元。再如2000深圳高交会的成交金额达700多亿元人民币,2000北京国际车展的总营业额高达8400万元,门票收入也超过了300万元。

二、会展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人如果是1,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另据上海市测算,上海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成1:9,对上海的GDP的拉动非常明显。就拿1999《财富》论坛来说,它给上海带来的财富令人吃惊,短短3天时间,仅酒店的收入就达数百万美元,其他行业如交通、广告、旅游等收入也不菲。又如2000北京国际车展,仅餐饮住宿的收入就超过了300万美元。再者,会展经济还可增加大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96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通过会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更为重要。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使整个云南省的旅游业火爆起来,进而带动了相关行业的40~50万人就业。

三、会展经济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如2000年11月在德国纽伦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德国IKK国际空调展示会上,海尔空调展示了其新产品的环保、节能、个性化的特点,刺激了欧洲各国经销商的需求。在会展仅3天的时间里,海尔空调就成交1亿美元,成为3天展示会最大成交的单一产品。再者,企业通过会展寻找客户可以降低营销费用。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调查,通过推销员推销、广告、公关等一般渠道找到一个客户,需要成本219英磅,而通过展览会,成本仅为35英磅。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会展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如在2000石家庄全国糖酒交易会上,旭日升再次独家赞助了开幕式。主会场上最佳的广告位置,是一段用旭日升冰茶罐砌成的古长城,象征着企业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长城往里是6个拱形桥,每个桥上有一个大的广告牌,共6个红色的大字“旭日升,万家兴”,代表着旭日升集团的企业理念,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会展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少城市因节而兴,因会而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办展数量和规模是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像巴黎,一年重要的国际会展多达300多个,享有“国际会议之都”的美誉。而德国的汉诺威通过举办世界博览会,缩短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德国的国际形象。我国的大连原本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市通过举办“大连服装节”,不仅使大连成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城市,而且还促使其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使大连成为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昆明为了举办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投资了216亿多元,建成了218公顷的场馆群等设施,使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10年;珠海原来只是毗邻澳门的一个小镇,当1996年它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后,珠海的名宇在中国乃至世界便更加响亮了。难怪珠海市主要领导说:“航展对珠海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项资源,是难得的机遇。”

我国发展会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10年来,我国发展会展经济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与国际展览强国相比,我国的会展业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还显得幼稚弱小,很多方面还存在个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们的会展经济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会展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

长期以来,国人对“文山会海”嗤之以鼻,当然,那些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本不该召开的会确实不能再开了。但倘若我们认识到会展经济的作用后,就会感到许多该开的会我们却没有召开或开得不够、不好。据外经贸委提供的一份来自“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的资料显示,在1998年国际会议数量的排名中,中国仅列第34位,在亚太地区国际数量排在前5位的国家为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韩国、泰国,中国则列第12位。享有“国际会议之都”美誉的巴黎,1994年专门成立了会展局,为会议市场的供求双方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咨询,在国际会议市场上推销巴黎,推销法国。在我国,论会展层次北京第一,论会展数量上海居首位,但与巴黎等城市相比,则相差甚远。我国的很多企业尤国有企业的会展经济意识也较为落后,它们不善于利用展会获取信息、寻找商机、推销产品、展示形象。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再者,我国不少城市市民的会展经济意识差,参与度低,同样不利于会展经济的发展。

二、规模小、数量少,展馆甚至整个城市的设施落后,供求矛盾突出,对网上展览更重视不够

我国许多地方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地从短期的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先拿会展层次最高的北京来说,其展馆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近几年来,现有的主要展馆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展览馆、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展厅出租率均在85%以上,大部分展览需要提前一年甚至两年预订场馆。其短缺程度显而易见,而设施落后又是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装修简陋、设备落后。如20世纪90年入运营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其建筑设计、会展设备等硬件设施已明显跟不上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在此举办的国际车展为达到开展要求,不得不投入200万元对1~7号馆的空调进行改造。再拿会展数量最多的上海来说,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先后兴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农展中心、光大会展等展馆,但全市的展览面积仍不足10万平方米。另外,有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差,满足不了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专家预测,21世纪初我国的会展经济将步入成熟期,届时,不少国际专业展都将超过10万平方米甚至达到15万平方米的规模,且对展馆甚至整个城市的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到那时,我国的展馆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再者,对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展馆不足的网上展览重视不够,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头办展甚至乱办展,出现了不少主题雷同、收费混乱、参展商品质量差等低水平的会展。

由于主办会展的主体复杂(有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种协会、企业等),再加之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出现了不同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办主题雷同的会展的局面。让参展商食之无味,怨声截道(其中不少参展商是政府部门“摊派”参加的)。另外,有些会展的主办者乱收费,尤其是对海外参展商,令参展商望会展而却步,反而不利于会展经济扩大规模、提高收入。再者,一些展会的组织者对参展者只收费而不对其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查,导致了一些展会办成了庙会,甚至给那些心术不正的参展者提供了宰客骗人的场所和机会。如在上海举行的2000年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上,展区里有卖木耳、香菇、松子、翡翠饰品、项链、耳环、戒指的,甚至还有“白大褂”搞“专家义诊”的,令不少合格的参展商大为不满。另外,有些地方政府在办展会上一手包办,甚至把其当“政绩工程”来办,好大喜功、华而不实,致使不少展会既无特色,又无实质内容。不仅没有发挥会展经济应有的作用,反而劳民伤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和展览公司,使会展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欠佳

会展经济也是智力经济,一次成功的会展,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进行精心策划,需要专门的展览公司承办。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和公司奇缺。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名牌展览公司匮乏,造成会展的组织和管理混乱,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使会展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佳。此外,我国的会展经济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和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等服务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会展的效率。

我国发展会展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在发展会展经济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为了使会展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须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

一、提高人们的会展经济意识,全面、科学地认识其作用

如文前所述,会展经济具有巨大的作用。在我国,要想快速健康地发展会展经济,首先要教育人们特别是政府及企业的领导全面、科学地认识会展经济的作用。其次要提高整个市民的会展经济意识,提高其参与度。只有方方面面的领导和市民的认识提高了,意识增强了,才能加大发展会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摒弃过去那种“文山会海”和形式主义的错误思想和做法,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去追赶世界上会展经济强国。

二、在展馆建设上要科学规划,避免小而散,走国际化、专业化、大型化、品牌化、网络化之路,同时搞好展馆甚至整个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

我国的展馆供求矛盾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展览中心城市扩建、新建一些展馆很有必要。但在展馆建设上要有科学规划,避免小而散,要走国际化、专业化、大型化、品牌化之路。如北京的展馆建设在专业化、品牌化上已初露端倪,其三大展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已基本上分别形成了车展、房展、科技展品牌。同时,展馆乃至整个城市的硬件设施,如交通、通讯等也要跟上,以满足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但信誉好、富有管理经验的展览馆或展览公司,可以通过网上展览开展业务,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避免展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的缺点,进而提高会展的效益。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培植世界级的会展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在经济、交通、信息、人才、服务等方面有综合优势,会展业已初具规模,国家应重点扶持和培植;国家还应成立全国展览业行业协会,制定规划,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尤其是对会展主办者及参展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严格的审查。国家甚至还应该制定有关会展经济方面的法规来规范整个会展经济的行为,使会展经济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发展会展经济还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办事,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让企业和消费者真正成为会展经济的主体。这样就可以防止“会展泡沫”和“政绩工程”的出现,真正发挥会展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的作用。

四、培养商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塑造名牌展览公司,促使会展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一、广交会等出口和招商型品牌展会开始组织面向国内的采购展销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是全国公认的“第一展”。以往广交会以出口成交为主要目标。但自2007年第101届广交会起,开始设立进口商品馆;特别是在今年4月第105届广交会上,开始大规模邀请国内采购商进馆成交。这就意味着原来出口型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不但变化成为进出口型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而且进一步变化成为内外贸一体化的综合型商品交易会。此外,连续四年举办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洽谈会也加强了对国内的展销活动。在今年4月的“会”上,广东省等沿海省份带来大量国内市场需求的商品,大大丰富了“会”的展出内容。

二、一些城市举办外贸商品出口转内销展览会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产品出口受阻。这些货物中有相当部分是轻工日用品,可以直接面对国内销售。为此,南京、大连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组织出口转内销的专门展览会。商务部流通促进中心也在积极举办中国外贸商品、台港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展览会,还将在全国几个城市中进行巡展。此外,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展览会也于6月18日在广东东莞举行。举办这些展会的单位都是一批品牌展会的拥有者。他们借助自己举办品牌展会的优势转办这类专门展会,比较容易获得参展商和观众的认可。

三、“家电下乡”产品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带来人们的新关注和新亮点

家电产品下乡是拉动内需消费的重要措施,已逐渐显现成效。2009年初,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提议和组织下,那些获得家电产品下乡资格的家电制造企业都被要求参加今年夏季在青岛举办的国际家用电子产品展览会(CES)。这是借助国际专业展平台,为“扩内需、促消费”服务的大好机会,也是国际、国内,进口、国产,整机、配件等不同类别家电产品互动促进、市场开发的大好机会。因此正在得到人们的关注。

四、各地汽车展持续火暴而上海汽车展成为高档轿车集中成交地

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与销量已能在全球排在重要地位。与此相关,以促销为主要目标的汽车展便在国内不少城市中持续火暴起来。据统计,近两年全国举办的各类汽车展览会、展销会每年都接近百个,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又一个亮点。2009年4月22日著名的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展会上竟然出现了一些高档豪华轿车被争相购买、批量成交的情况,真有些让人瞠目结舌。5月23日,在沈阳开幕的汽车展销会,由于观众太多,致使公交车不得不提前停车,让观众步行前往。而在相对偏远的宁夏银川市,在6月初举办的西部“房+车”文化节上,售出轿车高达1738辆。

五、房交会紧随形势政策变化在总体上依然是城市热点

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对经济调控的敏感性。现在,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房地产展览会正在成为开发商不可或缺的销售渠道和购房者获取信息的主要场合。以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中国住宅交易会为例,2008年11月举办时曾是低谷,而2009年的招展前景正在看好;还是在上述的宁夏银川“房+车”文化节上,现场达成的购房意向有2152套,金额超10亿元。

六、国际教育展吸引大批国外院校参展更使国内留学热不断升温

目前,居民教育类支出已经成为国内消费的重要方面。其中出国留学成为热门。2009年2月2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览会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展馆开幕,创出参展国别、参展院校、观众人数等几项新高。该项目今年巡回的城市还有南京和西安。仅四个月后,6月1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教育展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32个国家和地区的458个教育机构参展。到会的学生和家长普遍感到,在当前人民币坚挺、外国更加注重中国学生前往留学的形势下,在教育展览会进行留学咨询是一个好机会。

七、食品类展销会依然是百姓密切关注而且现场成交踊跃的项目

2008年第四季度的几个全国性食品展览会、展销会都呈现出供销两旺、场面热烈的场景。譬如,去年10月江西南昌的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去年11月广东中山的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去年12月浙江宁波的全国食品博览会等,在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以食品展销为主的一些展会、庙会更是吸引了大批城乡居民到会购买。在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上,一个投标价为30万元的小吃摊位,7天假期里竟能销售数额高达200万元的羊肉串。此外在偏远的东北地区,有特色的食品展销活动也会吸引不少与会者。今年8月8日将在黑龙江加格达奇举办的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就以当地盛产的蓝莓果为特色和主题。目前招商、招展工作都进展得很顺利。

八、全国书市发挥面向读者优势已形成促进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

书市是书店、书城等销售渠道的一种补充。2009年4月25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同时在青岛和蓝阜设立分展场的第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全国书市)肯定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书市。本届书市的总规模达到12万平方米,成为历届之最。这样的全国书市兼有批发、零售功能,能够直接面对和接待广大读者在现场参观购买,使其成为具有独特优势、促进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

九、旅游交易会在金融危机下转为吸引国内游客为主的宣传平台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世界的旅游业都不景气。为此,旅游界纷纷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2009年4月、6月分别在辽宁大连、北京举办的国际旅游交易会,由国家旅游局和辽宁省、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全国颇具品牌影响力的展会。在这些旅交会上,国内外的著名景区积极参展,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呈现出热烈的场面。

十、生活时尚类展会继续成为年轻人热切向往趋之若骛的场合

生活时尚类展会对青年消费群体一向具有很强的吸引和促销的效果。这是展会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2008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香港时尚购物节,去年11月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性文化展览会,去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珠宝首饰博览会,2009年1月在深圳举办的顶级消费品展示会,今年2月、4月分别在上海、南京举办的婚纱摄影展,今年3月、4月分别在北京举办的游艺设备展览会和在杭州举办的动漫游戏博览会,今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高级成衣折扣热卖会,今年6月在深圳举行的香港商品展暨深圳名牌消费品展和在南京举办的台湾商品展销会等,都成为年轻人非常喜爱前往参观和购买的场合。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展经济;郑州;助推器;发展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一、郑州会展经济的发展渐入佳境

作为21世纪“眼球经济”主要行业之一的会展行业,正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备受人们的注目,其蕴藏的巨大能量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郑州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受国内外展览机构的青睐。

郑州距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两大旅游胜地,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三点一线”黄金旅游,郑州居中,这对举办各种会展活动是极为有利的。通过快速、舒适、便捷的旅游网络,可以建立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游憩带、一小时中原旅游圈。郑州完全能够形成以旅游促会展,以会展促旅游的良性互动格局。

数据显示,自2005年10月郑州国际会议中心投入运营以来,截止2008年底,共举办会展300多个。2006年以来,郑州市会展业平均每年的直接收入在7亿元左右,每年带动相关产业收入70亿元以上。2009年势头更猛,据郑州市政府会展办公室主任陈彦先生介绍,2009全年预计举办各类展会100余场,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场展会,总展览面积为130万平方米,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00余亿元。

省旅游局相关人士说:“目前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近年来河南旅游平均一年接待人次大概1亿多人,预计2009年接待游客大概能达到2亿人左右,境外游客可能达到80多万。”

我们不妨来截取2009年4月、11月的展览会盛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4月,郑州共举办留个大型展会:2009中国(郑州)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及技术设备展览会、2009年第十六届(国药会前会)即全国医药及保健产业郑州博览会(创新药交会)、郑州国药会、中国(郑州)国际家具博览会暨中部家居文化节、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采暖供热空调及锅炉技术设备展览会等;2009年11月,第九届全国秋季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珠海名特优产品(郑州)展销及投资环境推介会、第二届亚洲东洋美容整形学术会议、第二届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二、会展经济成郑州“财富平台”

会展经济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其主体部分是会展产业和会展市场。西方经济学家把会展称之为“诱人的城市面包”、“信息冲浪”、“财富平台”和“城市经济的拉力器”。

据测算,展览业的利润率大都在25%以上,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而它给当地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价值与展览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10:1,即在会展上投入1元钱,就将在该地相关产业中有10元的实际产出。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郑州市共举办展览88个,省会第三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住宿、餐饮也因此大赚了一大笔。相关数据显示,郑州去年住宿餐业零售额达207.5亿元,占总零售额的17.2%,零售额增长26.1%,增长速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即将过去的2009年,尽管相关数据尚未统计出来。但我们仍可采撷一些浪花来为郑州的会展经济大唱赞歌:

仅以2009年全国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为例,据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的统计——商品成交额198.89亿元。展位3000余个,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12万人次参加,展会自营收入尽管只有3864万元,可对郑州的相关产业的拉动消费却高达4亿元人民币之巨。特别是住宿这一项就为郑州贡献了1.01亿人民币。

会展经济以能够塑造举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区域和城市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获得优质资源,强化服务功能、迅速提升会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等优势逐渐取得了绿城郑州人民的青睐。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会展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 作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展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比拟的社会地位。会展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不断增强地区经济的经济实力与经济效益。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彰显其重大的社会价值,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与发展。

一、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

1. 会展经济的概念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以及展销等经济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它属于一种高收入、高效益的行业,可以不断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

2.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会展经济可以较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会展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具体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会展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反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其会展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滞缓。

例如:山东省的会展企业起步较慢,但是近几年发展速度迅速增长。青岛的啤酒节、小交会、海洋节等已经名扬四海。烟台也举办过APEC会议、农博会,比较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地区经济的l展,进而拉动并加快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会展经济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有利于吸引外资,带动经济增长

开展会展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会议费、展位费以及门票费等,可以增加地区经济的收入。对于招商引资活动来说,可以增加当地的投资效益,达到计划的招资目标,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同时,会展是参展方和观众之间达成贸易目标的重要平台之一,为双方提供了最佳的交流、互动氛围,是贸易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旨在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想保证会展活动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开展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例如:会展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产业链也相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会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配套设施也相对匮乏,进而对会展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速度

会展经济可以带动地区经济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开展地区会展活动过程中,侧重于彰显地区的产业特色与产业优势。例如:在“十三五”规划中,山东省潍坊市依托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积极培育会展品牌。具体来说,发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龙头带动作用,创新提升鲁台会、花博会以及宝石博览会等等会展项目[2],提升了山东省潍坊市的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是第一大基础性产业,加强对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当前经济体制管理的重心,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开展农业会展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地区旅游、住宿等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实现农业产业的顺利转型与升级。例如:我国广交会是会展中心的重点培育地区,主要利用了广州的出口贸易优势,进而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3.有利于深化地区经济的消费水平,积极拉动内需

内需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可以提高地区经济的消费能力,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地区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

例如:上海世博会大大刺激了我国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依据其特有的旅游产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也带动了与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会展产业的必备条件

1.良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发展会展城市,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于自然环境来说,风景秀丽宜人、气候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势等为最佳;对于文化环境来说,文化内涵浓厚、优秀的传统习俗、良好的人文气息、独特的旅游风光等为最佳。例如: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具有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双重作用比较明显。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会展是集商品、资金、技术等于一身的集聚地,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对会展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有些地区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在地理位置和通信设备方面优势比较显著。

3.产业优势明显,市场开放程度高

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就在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以及发展水平等等方面[3]。产业优势与品牌效应之间联系紧密,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此外,地区的开放程度也是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条件,开放程度越高,会展经济发展得就越快。

据了解,山东省济南市以文博会和信博会为发展契机,重点围绕泉水景观、文化内涵以及电子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具有济南特色的会展项目,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

4.服务功能的完善、齐全

城市要具备良好的服务功能,具备最大限度地做好区域性展览工作的基础。例如:北上广这一大类城市,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具备博览会的基本条件。此外,展览场馆需要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并且要有较强的接待能力。

四、会展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1)外贸推动效应

会展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促使贸易双方成为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互动,以便于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国内企业可以借助会展产业介绍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也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外贸进出口额的持续增长,进而实现外贸的发展目标。

(2)竞争促进效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有效激发参展企业的竞争观念,会展在其特定的时期集中供应厂商,有助于企I间竞争活动的开展。会展可以对企业市场范围进行扩大,强化市场竞争实力。

二是会展活动可以解决和改善国家、地区以及民族之间存在的垄断现象,加快技术与资金的流动性,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模式,从而增强市场的影响力。

2.有效改善区域经济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

会展属于群众性活动,规模比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展览场所,配备相应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区域经济为了具备承办会展的能力和权利,对城市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深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区举办会展活动可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政管理功能。这就要求对区域环境加强整体治理,形成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会展活动的完美进行,主办方会在国际市场中积极打广告、做宣传。

五、进一步加强会展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专业化战略导向

对于山东省来说,各个城市都有着明显地区别和联系,既而导致每个城市会展产业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会有所区别,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专业化战略导向。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应该以旅游、国际贸易以及轻工业为重点;济南市则侧重于文化艺术和国内贸易;烟台市的会展产业应该重点突出工业制造;威海市则适合举办园艺和环保方面的会展产业地等。

2.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要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提高地区经济的美誉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挥在会展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可大力放宽宏观调控政策。而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是创新之举,有效避免跟风现象的发生。

3.强化内外部经济建设工作

内部经济:可以创建展览集团,加快会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扩大会展企业与会展之间的规模和范围。

(2)外部经济: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和作用,打造企业网络化管理模式,不断促进外部经济的发展。外部经济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会展企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创建协调机制

可以建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管理协会,制定行业管理体制的统一化标准和要求,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行业管理协会的协调功能与自律功能。与此同时,创建协调机制可以规范行业秩序,避免出现重复办展,有效维持正常行业秩序,并对会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会展经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当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会展经济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还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培养会展型企业,不断优化会展服务水平,注入创新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国民收入,提升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秦,储德平. 近十五年中国会展旅游研究态势[J]. 旅游研究,2016(03):35- 43.

[2] 赵雪彤. 会展业对城市发展的效用――以重庆市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5(08):177- 178.

[3] 张翠娟. 会展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学术交流,2014(05):89- 92.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29

[中图分类号] F713.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49- 02

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会议、商品展示、展览等活动来求得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 并通过这种形式产生巨额利润和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会展经济以会展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以信息咨询、 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为配套服务, 充分带动服务、交通、旅游、参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 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

2013年,自治区党委又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着力调整产业机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会展业正是符合当前的自治区发展思路的一种选择。内蒙古会展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展会的数量、内容、规模逐年扩大,市场渐趋活跃,如“蒙交会”、“药交会”、“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会展已具规模,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一定的产业优势,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连接内外、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具备了会展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依托资源、产业、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具有内蒙古优势的专业和品牌会展,缩小与会展业发达省市区的差距,使会展业尽快成为内蒙古新型支柱性产业。

1.2 存在问题

1.2.1 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的会展经济发展较快,鄂尔多斯凭借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经济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像兴安盟、阿拉善盟等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

1.2.2 会展经济发展规模不大

内蒙古现有的展会规模小、数量少、影响有限。内蒙古会展经济尚不发达。在 2009 年全国 30 个省市区的展会总数排名中,内蒙古自治区排在第 23 位。自治区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有限。

1.2.3 会展经济人才缺乏

现在我区培养专门会展专业人才的院校数量不多。我区缺乏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会展服务公司。高规格的展会需要的是懂外语、擅长组织策划、熟悉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而目前的情况是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这批人承担。

1.2.4 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

旅游企业中的旅行社与会展承办企业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目前参展商、观展人员主要的目的是参加会展, 仅有少部分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发参加游览,对于参展人员的购物、游览、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办会部门没有安排,旅游企业也未利用自身组织游览的能力参与其中,所以会展对旅游六要素中的食、住、行拉动明显,而对游、购、娱的开发明显不足。

2 推动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的措施

2.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完善管理机制

政府在会展经济的发展中,准确的定位应当是会展宏观战略管理者,主要任务是加强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发展环境。内蒙古各级政府扶持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变, 政府由主导地位调整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即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监管会展业发展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引导会展行业协会发展。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会展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2.2 制订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目前,会展业已列入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但指导作用还不明显。我区具备发展会展经济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制订会展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要以会展经济发展为重要突破口,与建设国际性的“会展名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会展业带动商业、宾馆、餐饮、旅游、交通、娱乐、运输、广告等第三产业各行业协调发展的优势,制订一整套扶持、规范、协调发展会展行业的中、长期规划。

2.3 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

要鼓励各级各类院校加强会展专业知识的教育, 支持高等院校因地制宜地开设会展专业课程和会展专业班, 适当扩大会展专业招生,加快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加速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法律的知识型会展管理人才和熟知会展知识、精通市场营销的业务人员。重视对高层次会展人才的引进。采用优惠政策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的,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会展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长期在区内工作,也可以定期来指导工作。

2.4 依托产业优势培育特色品牌展会

会展经济与区域整体经济密切相关,只有挖掘本区域特色经济、优势经济才能打造领先的展会。内蒙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阔的天然草原,占全国产量第一的羊绒生产企业, 丰富的煤电和天然气资源,迅速发展的奶牛养殖业等众多推动自治区发展的资源和产业,是造就我区品牌展览会的无限资源。需要建立起专业的会展公司,重点打造特色展会,使得展会与内蒙古各盟市的特色产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展会的质量。比如做大做强“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品牌展览会。 继续打造“内蒙古民族商品交易会”、“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会”、“内蒙古旅游交易会”、“内蒙古药交会”等已粗具规模和品牌效益的展会。

主要参考文献

[1]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2010)[J].中国中小企业,2010(5).

[2]王雪.内蒙古会展业发展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

[3]哈斯.会展业助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会展,2006(19).

[4]郭晶.内蒙古会展业发展思路分析[J].北方经济,2009(12).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会展经济;政府;作用

集“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于一身的会展产业在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也因其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无论是场馆建设、展会数量、从业人员、行业产值等都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可以说会展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亮点,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需政府在遵循会展经济发展规律和坚持市场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惟有此才能使会展经济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会展经济及其作用

1、会展与会展经济

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的简称,是按照社会需求,通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直观展示来传递和交流信息,使参观者作出购买、投资、学习或受到教育的社会服务活动。会展业是指以必要的会展企业和会展场馆为核心,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作支撑,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及节庆活动等吸收参展商、贸易商以及一般公众前来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或旅游观光,以此来带动相应的工业、交通、住宿、商业、餐饮、购物等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综合性产业,是集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在内的综合性、关联度非常高的服务贸易行业。而会展经济是伴随着会展活动,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

2、会展经济的作用

会展经济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它能够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强劲的拉动作用。会展活动可以促进信息传播、知识传

播和观念传播,大大提高市民素质,带动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等。会展经济的发展既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正是各国或各地政府竭力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我国而言,发展会展经济对整个社会的作用更为突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大的生产要素交易场所和交易平台,发达国家为中国提供了产业专业化的重要机会,会展因此成为中外经济贸易和生产要素展览的交流平台,国内的参展商和观众也可以通过展览看到业内的新产品和行业的发展方向。所以,会展经济的繁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器。

二、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

由于会展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它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在我国也不例外,各类展览会层出不穷,会展市场的发展令人欣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展业规模小、水平低、市场秩序混乱,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会展业行政色彩浓重,市场化意识淡薄

会展本身是微观经济活动,其内在的经济性决定其必然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但是我国的会展业多脱胎于经济转型时期,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会展业主体零散,且大都各自为政,市场意识淡薄,既有基本上靠政府拨款或补贴,靠政策吃饭的办展机构,也有属于公有制的国有展览公司,靠后台和官场吃饭,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在监管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市场意识,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而很少考虑展会的经济效益,忽视投入产出比,行政办展仍然是当前举办展览活动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展览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政府主要从事的是后台工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展览业的健康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便利,而靠行政力量办展,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2、会展行业协会发展不成熟,行业法规不健全

发挥展览业协会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会展业重要的经验总结和成功的管理模式。行业协会在制定行规、进行行业间的协调和管理、对展会进行资质评估、加强信息交

流和调研、促进展览市场的透明度、进行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展会的组织水平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组展单位和办展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业界间的无序竞争、低档次的重复办展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不断加剧,成立各类层次的会展协会的必要请越来越紧迫越来越重要。此外,我国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对于会展业的准入、主办者的资质、展览会的知识产权、展会质量评估、展览企业的税收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法规条例和相关政策。

3、展会数量多且杂,形不成特色和品牌展会

我国展览企业数量不少,但是产业集中度不高,办展企业多而杂,各办展企业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另外,大部分展览企业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只重视如何拉到客户,单纯追求参观人数,没有对参展的厂商和参观者经过资格的考核和严格的筛选,有的企业甚至为了追求会展的直接收入而采取各种手段诱骗参展商,进行恶意竞争,不注重后继服务,在为展览提供如展览信息、展览咨询、展览施工、展览评估、展览道具、展览设计等的辅助服务行业的产业链条延伸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无疑地,展会过多过滥势必造成某些展览公司之间进行恶性竞争,既导致了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严重损害了参展者的利益,更损害了会展业的整体形象,制约整个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4、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不能提供优质服务

会展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广告、宣传、策划、公关、工程等工作人员和大量的翻译、导游、餐饮、报关、货运等服务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精通业务、了解国际惯例,通晓各国的风俗习惯和富有操作经验是从业的最基本的要求。国外会展业发展时间较长,会展教育发展成熟,拥有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展览业专业人才,而我国的会展从业人员大都是从其它行业转行过来的,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培训,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这显然适应不了我国会展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三、政府在会展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会展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政府理应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优化政府决策,调整政府角色定位

会展活动上升为会展产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在会展产业链上有大量以营利为目的的会展企业存在,单纯依靠政府行为办展会,会展活动永远无法上升为产业。因此,政府要鼓励民营、合资、股份等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参与商业性展会活动,对于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城市,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征用、对外交流等方面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和支持。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政府的定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只需在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导向等方面创造条件,协调好各方关系,政府须担负起起宏观指导作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良性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政府必须明白只有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由政府出面主办展览,将对展览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不利于推动会展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

2、健全和完善相关会展法规,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政府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和国外健全完备的的会展法律制度,制定一套完善的会展法规,将会展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使会展企业有法可依,防止会展业的无序竞争。应尽快制定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展会主办方的的举办资质、会展评估体系、参展商的行业标准、会展服务的费用标准等各项会展事宜;要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为会展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政府对会展业的管理主要应通过会展行业协会以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政府可以逐步取消审批制,推行备案制,并尽快建立独立的权威性会展协会组织;要理清政府与协会的关系,确保行业协会是独立于政府的一种社会中介组织,是一个平等的法律主体,政府要授权于协会并为协会提供必要的权威,帮助政府管理行业,必须坚决克服协会领导成员由政府部门人员担任的怪现象,这样的协会自治性差,仍然是政府的附庸,在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研究、服务等职能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强化会展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培植会展产业集群

会展经济的产业化,就是要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批任务、给补贴来发展会展业的体制,让企业成为会展业的竞争主体,通过市场来繁荣会展经济,依靠竞争使会展企业做大做强。政府应该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征用、场馆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要积极引进国际优势资源,壮大我国的会展产业,应看到外资的引入能够提供资金和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帮助国内会展企业了解世界会展市场新趋势和新发展,以便借鉴先进经验,开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政府应引导会展资源的整合,加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会展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兼并、收购等形式,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集团,培育大规模的品牌展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我国会展业整体竞争能力。

4、推进会展经济的企业化运作,促进规范化经营

会展经济要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离不开企业化运作。所谓企业化运作就是要成立专业展览公司,按照市场原则运作,分工明确,共同协作,规范经营,只有大量的专业展览机构的成长和壮大,才能提高展览会的整体水平,促进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保证会展主体的的市场化,需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使会展市场主体尽快摆脱政府干预,成为市场竞争的理性主体,形成公平、理性的竞争环境,也必须在市场化运作中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广大企业改进服务的动力;还必须加强竞争下的信用建设,严惩诸如见利忘义、道德失范、信用缺失等在会展行业中屡见不鲜的现象,让名实不符、商标侵权、设计抄袭、合同欺诈、骗税逃税等种种行为无生存之地,在竞争中树立信用观念,不仅成为会展经济企业化运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会展行业中一系列问题的治本之策。

5、发挥特色优势,建立品牌会展

会展经济的关键之处在于定位,要坚持走特色办展之路,寻求差异化竞争。政府在规划城市发展战略时,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优势,明确会展的发展定位,应该选择发展会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大城市,更要以其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各具特色的会展业。要提升展会档次,加高展会的门槛,加大对参展商的筛选力度,谢绝非专业观众的参观,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提高展览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打造精品展会,还可以给参展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出精、出新,使得展览会与参展商以及展品的档次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以充分发挥会展业对经济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政府须鼓励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专业性展会给会展企业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展会更加差异化、多样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参展厂商和消费者。

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会展服务水平。

在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从业人员大多经过专业培养,具有会展服务的全方位知识,可以根据参展企业的要求为其进行个性化的策划并提供其它相关服务。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逐步扩大,我国市场巨大的会展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关注,外国资本逐步开始进入,国际竞争将逐步加剧,如果不能尽快地提升我国会展业的层次,会展业市场被外资占领的时间并不遥远。因此,必须尽快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国际惯例、精于市场开拓、长于现场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可以采取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尽快扭转人才缺乏的局面,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注重实用性,增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加强在项目管理、危机管理、人际交往、礼仪等方面的锻炼,使他们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刘慎河.国际会展业引发的思考――探析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之路。江苏商轮。2006.8

[2]刘荣春.赵维.我国会战经济发展中的若干为题思考.经济问题.2005.7

[3]过聚荣. 会展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

本论文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5ES64

本论文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5ES64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9篇

【摘要】会展业被称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既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综合的经济效益,又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本文通过了解中部地区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就中部地区会展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结合中部发展会展业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关键词】会展经济发展会展经济作用对策研究一、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可以从直接产生的拉动效应和间接产生的扩散效应体现出来。所谓会展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指通过举办会议展览活动对会议展览运作主体和为会议展览提供服务而产生的经济收益。有关研究表明,会展经济的内涵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所有产业的各个门类,其中第三产业是涉及领域最多的一个产业层面:旅游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及展览服务业。第一产业中的农业、林业(一般大型会展活动会场内外都要摆放各类花卉)和第二产业中的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印刷业、建筑业等领域也都有所涉及。会展经济的扩散效应又被称为会展经济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改善、声誉提高、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等方面影响。举办会展特别是国际知名会展,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的绿化,来提升城市的品位,从而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通过会展这个媒介,还可以促进政府、国内外团体和商界之间的了解,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会展业以其高效率高增长的特点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正如弗雷德—劳森(Fred-Lawson)在分析伦敦会展设施时总结到:“谈到参与会展的动机,目标比多带来的销售利益更为广泛、更为复杂。展览是展示最新产品的手段,是对未来的预测,带给一座城市的无形益处是很难量化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公众的认识和所获得的声誉得以证实。”二、中部地区与其他区域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对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正因为会展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著,会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凸现,伴随着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根据2008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可以看出:中部地区会展业的规模与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总体呈落后趋势。在调查统计的全国24个大中城市中,中部地区只有三个省会城市进入排行。郑州会展业发展的规模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也是相对靠前,但其全口径项目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展览会项目数在全国相比也只处于中游水平。而武汉与长沙会展业的规模与水平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更是严重不相称的。其中,在2007年,武汉会展业的规模无论是全口径项目数还是展览会项目数在24个国内主要城市中排名最后一位。而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整个华中地区展会仅占全国比重的6.90%。凡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其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较高的。且不谈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近年经济起飞速度较快的城市如宁波、长春也成为会展业兴起的后起之秀。再如近年来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郑州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而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中显示,该市会展业发展的规模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由此可见会展业的规模与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态势,大力发展中部地区会展经济是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当务之急。12三、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尽管会展经济激烈竞争的态势愈加猛烈,但中部地区优越的区位、交通与科教文化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发挥出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的会展业的发展是有望突破困境的,从而实现了中部崛起的目标。1、政府应重视对会展行业制度环境的建设。纵观国际上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尽管国情不同,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政府在会展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要从生产要素中获得优势,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一套能够提升生产要素的机制。政府的作用最传统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包括拥有熟练技术的人力资源、基础科学、经济信息和基础设施。诚然,政府对会展业的扶持中资金的投入,场馆的修建、舆论的宣传非常重要,但制度创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度创新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变迁过程。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如会展业以政府推动型为代表的新加坡,1974年政府设立了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会议署。该机构不向会展公司收取任何费用,对会展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举办会展也不需要烦琐的政府审批手续,其主要任务是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工作,向国际社会介绍新加坡举办国际会展的优越条件,宣传在新加坡举办的会展,这些优惠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新加坡会展业发展。2、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是影响会展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缺乏会展专业人才目前是制约中部地区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就会展专业教育而言,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高校则是刚起步。除了争取国家经费的支持和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以外,还要调动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以各种形式投资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中部地区科教实力比较雄厚的城市如武汉、长沙、郑州等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与知名会展企业与协会联合订单式培养专业加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从资质认证培训、短期业务培训以及研究生教育等不同领域,开展会展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是切实可行的。3、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协调合作,塑造会展品牌优势。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发掘文化的经济功能是会展业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有利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会展业的发展,竞争也愈加激烈。纵观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会展活动大多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因而具有不可模仿性、竞争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历史名城众多,文化资源丰富:瑰丽的楚文化、繁荣的商业文化、厚重的首义文化和红色文化,优美的戏曲文化美不胜收。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因此,中部地区会展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突破,必须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出独特的品牌优势。4、加强中部地区各省市会展业发展的协调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区内地区间经济合作的融合程度,会展经济亦是如此。因此,为了推进中部地区会展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实现区域内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范围的协调与合作。其最大出发点是集思广益、减少不必要的竞争与消耗。由此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会展资源的比较优势,从而带动会展经济的发展,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参考文献】[1]赵凌云:2006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Lawson,F.R(1983),ExhibitionsfacilitiesinLondon:ProvidingfortheFuture,BritishTouristAuthority,London.[3]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10大会展数据[J].中国会展,2009(1).12

会展经济发展范文第10篇

>>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课程集散式整合途径探讨 集散控制与智能楼宇 虚拟会展与实体会展信息耦合浅谈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城市文化的集散与交流 集团企业集散采购信息集成实施路径研究 曾经,天津是经济牛人的集散地 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鸿沟等 论信息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 浅谈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 无锡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比较研究 DCS集散控制器的日常应用与维护 集散空间 信息技术引领经济发展 信息化为经济发展提速 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平衡 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 浙江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论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 Tilly R,Welfens P J,Heise M.Fifty Years of EU Economic Dynamics-Integration,Financial Markets and Innovation[M].Berlin:Springer,2007.

[13] 陈立泰,梁 乐,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2(2):95-101.

[14] Center for Exhibition Industry Research.Digital Exhibiting Marketing Insights 2009[R].Chicago:Digital Exhibiting Marketing Insights, 2009.

[15] Yu panies Turn to Virtual Trade Shows to Save Money[EB/OL].(2009-07-26)[2012-10-21].http:∥/travel/news/2010-01-04-Virtual-tvde_shows_N.htm.

[16] 王 悦.网上世博催生商业新模式:虚拟会展[J].企业管理杂志社,2010(5):4-10.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 下一篇:经济科技发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