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17:29:51

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1篇

关于对语文课堂中课堂语言影响整堂课的进展及效果的反思,认为我们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不多,导致课堂语言越来越随意而不能很好地利用好语言原本的功能,未能在导学教学中把“导”的功能发挥出来。本文就这一问题,基于日常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从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可塑性及艺术性四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以期能给与我有同样问题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课堂语言打磨 语文课堂 导学

1.案例反思――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与整堂课的重难点设置,各个环节的衔接等。但是一堂课的每个环节,涉及到细节的问题,能否成功地完成相应的目的,更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与成功的依据。

【案例】《风筝》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弃医从文的鲁迅,其文学创作以改变国民精神为目的,充满着战斗性。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人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触。不知道《风筝》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的什么感触呢?我们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下面用我们的读书声来带我们进入鲁迅的文章,触摸他的心灵。谈谈你对作者感情的初步印象,以我从,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三)研读文章

在听读课文以及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要与大家交流?

预设:作者为什么事悲哀?小兄弟不怨恨我为什么还悲哀?小兄弟为什么会不怨恨;鲁迅先生为什么一直想补过?

整合疑问,进入文本研读,了解中心与主旨。

(四)拓展延伸

鲁迅先生这种严于自省的精神让我们深为感动,他知错就改,不管事情经过多少年,他都一直想补过,甚至小兄弟已经忘却,他却仍为不能补过而悲哀。那么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鲁迅先生在经历了这事以后,他所期望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

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候,我提前做了很多工作,查阅了很多资料,把《风筝》的很多细节问题也都成竹在胸。在“导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从背景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课文后,能有意识地在关注事件的时候关注作者的感情,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理解了作者的感情,那么对本文的理解应当是相当顺利的。同时,“研读文章”这一环节,我想让学生自己提问,我通过整合,讨论解答,这样,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也能够教给学生他们想学的以及需要学的东西,而不是我作为老师强加的东西。

在整体感知时,同学们还是比较顺利地说出了他们从中感受的作者的情感,但是在研读文章时的实际情况有了如案例呈现的实录这样一个开头后,导致我预期的目标根本没有办法达成。

当时听课的老师与我交流时提出了几大问题:

1.1 没有进入文本。通过“整体感知”阶段,学生只是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比如有的学生从5、6、7三个自然段读出了作者的悔恨,从4自然段读出了作者的嫌恶……这样初步的感受,只是对文本的一个基本的感知,等到“研读文章”时,应该就着学生的感知,进入文本,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但是我在引导的时候,让学生提阅读的疑问,而没有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导致学生提的疑问,仍旧是凭着感知在提,而不是真正地研读后而提的。

1.2 提问成为一种压力。本来这篇课文比较难,学生的疑问应该很多,但我在授课的过程中,说:“同学们胆子大一点,要勤于思考,也要敢于提问,再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问。”这使得学生对于本来比较轻松的提问产生了压力,问个问题,应该是他们已有的困惑,而我让他们“想一想”,让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提问”,让他们拼命去思考有什么可问的问题,而不是思考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解答,有些本末倒置。

1.3 无心地打击。在鼓励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会偶尔无心地评价说:“这个问题真不错”之类的,一句无心的话,也就可能会打击到有心的同学,因为不是每个学生的问题我都给予及时的评价,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得到评价的学生的信心是否造成打击,不免有这个同学的提问好,那么我们的呢?导致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

1.4 铺垫太少。这篇课文,很多东西,学生是很迷糊的,就算是让他们问问题,他们可能也无从问起,所以,在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结束后,看似很顺利地过渡到了研读文本的阶段,但是事实上,对于学生的感知,我未能很好地总结,也就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个铺垫,教学设计是很理想,但是上课就未必能这么理想了。

反思这其中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在平时授课中未能重视自身课堂语言的打磨,因而未能把导学教学的“导”在具体的课堂细节中做到位。

课堂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教学服务的所说的所有的话。现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让“导”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但是我发现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及信息途径多样化的今天,课堂语言仍是让课堂走向成功地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在追求教学设计新颖有效,教学手段先进亮丽的时候,打磨我们看似随意的课堂语言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心,是为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导”,让学生更好的“学”的基础。

2.现状思考――课堂语言的不确定性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十分讲究教案如何设计,利用什么手段来呈现教与学的过程,也十分重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这些是可以被预知的,也是更能够模仿与彼此借鉴的,因此也更具确定性。但是课堂语言,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老师平时自身说话的习惯不同,自然也就存在不确定性更大。

当然,这个不确定性,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还是有一些主观的因素的。如下:

2.1 设计不足。因为提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时候,意味着让学生做主。于是课堂中随机的东西会比较多,为课堂设计详案造成困难。有时候,因为反正无可把握,于是总是觉得写得越详细,学生的自由度就越小,所以,有时候,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有意设计得简单而开放。

对于有经验的,自身素质比较好的老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是一种高境界,但是对普通的老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有时候就是会导致课堂屡屡失败。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成为罪魁。

2.2 学情掌握不到位。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导致课堂也好,语言本身也好,不确定性扩大。一堂课,不确定性越大,教师就越难掌控。当然,这个不确定性,还与另一因素有关,那就是对学情掌握不到位,所以哪怕设计了,所谓的好像确定了,却无用武之地。

鉴于设计不足这一现状,我在设计课文的时候,有意把课堂语言较全面地呈现。但是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要比想象得活跃多了,因为没有估计好,导致上课手足无措,不在于课堂语言是否合适恰当,而是完全没有准备而不知道如何说。

2.3 语言组织要求过低。我们对课堂语言组织的要求过低,导致课堂语言组织缺乏必要的有意识的锻炼,亦是增加课堂语言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对总体的课堂设计等关注得较多,对课堂的环节的打磨也是精益求精,但是对于课堂语言组织的打磨往往没有被提到相应的重要的地位,对课堂语言的组织也没有相应的要求与目标,于是,课堂语言在随意中,其不确定性也就增强,变得无可把握,无从着手准备。

当然,就这一点来说,教师个人的语言天赋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平时注意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贴切而可确定,让我们在课堂中出现的随心所欲,不事修饰的“纯天然”状况有所改善。

3.打磨实践――课堂语言的可塑性

课堂语言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其也是有可塑性的,而且是个性化的可塑性。因其具有可塑性,也就有了打磨的依据与必要性。那么具体打磨的要求及如何打磨,在实践中,我用了以下步骤:

3.1 观看课堂实录,总结反思存在问题。这一赏读环节,虽然还是有的地方赏到位了,但是整个环节是比较失败,没有重心,关键是学生的“学”未能很好地达成,这一节课下来,可想而知的是学生对于如何赏读还是有些迷茫与不知所措的,就是因为课堂语言存在以下问题:

3.1.1 表述不明确。赏读环节的要求表述是“同学们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来读一读,赏一赏”,应该换成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原因,这样,不仅是对于语言的赏读,对于人物形象也能很做相信的探索与把握,可以让文本的价值通过一个简单的环节尽大可能地达成。

3.1.2 评价不及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就是变相地对学生的忽视。学生一旦遭到忽视,不仅在学的行为上迷茫,更是对积极性的一种打消。

3.1.3 自己解说不恰当。在对于学生有难以回答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回答刚好触及我自身想说的重点时,会急于自己说,而不把机会留给学生,生拉硬拽,让学生无话可说,让学生失去了“学”的机会,有时也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

3.1.4 打断学生。上课的时候,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这不仅是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也是影响教学秩序的举动。

3.1.5 衔接语言生硬不生动。生动的语言可以让一堂课锦上添花,因此,在环节之间衔接时,语言单调生硬,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自然影响课堂效果。

所以,在观看课堂实录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发现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问题。发现了问题,那么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也就可以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了。

3.2 分析学情,设计详案。因为课堂语言问题多多,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监督自己更深入得分析了解学情,以及尽可能地把教案设计得详细。我在发现我的课堂语言问题后,尽可能地设想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教案如下:

【案例】《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导入:

作者介绍: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作品主题核心:母爱、自然、童心。

整体感知:

同学们预习过了,知道这篇文章体现了冰心作品的哪个主题呢?

母爱

本文原题为《往事》,编者却给文章加了《荷叶 母亲》这么一个题目,编者为何要取这样一个题目?听读课文回答。

以荷叶喻母亲,对母亲的赞美。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研习:

(一)体会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那么课文中,作者是借荷叶的什么特点来体现“母爱”?

(荷叶、红莲)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通过这两个场景抒发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磨难时,母亲永远是那个勇敢慈怜的可以为我们挡风避雨的人,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二)体会文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那么我们再具体地来看看,作者所借之物,所借之景,是怎么样来写的呢?我们先找出描写红莲与荷叶的句子。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斜。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2篇

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文字简约意蕴丰富。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最大特点是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者情绪及其波动,《荷叶母亲》冰心用质朴的文字把敏感多思的情绪表现得摇曳生姿,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理解把握其思路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前有《金色花》的教学铺垫,学生已对散文诗略有了解,对母爱的主题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理解散文诗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表达特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在拓展延伸的仿写语文活动中丰富生命体验,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言:“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散文诗的教学更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努力让学生收获美的文学艺术、情感体验,并向学生生活领域拓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活动化教学”阐述及其在《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何为活动化教学?这是一个新提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与实践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等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性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无漂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提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外活动”学科化、目标化、序列化的表达首先出现在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语文教学活动化新观念,并将它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同时还对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也力求对义务课程阶段的读写活动做出各学段的明确要求和达标评价标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理念,近些年我们大力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在教材体系中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学习”单元读写、口语交际等活动的开展,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有侧重地安排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尤其是在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笔者也曾就自己的体会进行了相关的策略研究。

语文专家在阐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时,这样表述“活动化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是紧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喜爱的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是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能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在活动范围上,是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以及活动质量的高低。”秉承这一理念,我设计《荷叶母亲》教案,紧扣散文诗内容设定了“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朗读竞赛、句式仿写、欣赏名家朗读等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在课堂上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加以说明: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教学,根据教学进程,导入阶段我设计了“歌曲背景导入活动”(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猜谜活动(让我们猜猜她是谁?)”,谜面是“七百万字作品,八十多年创作,九十九载岁月,冰雪聪明,蕙质兰心”,通过听歌曲和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检查了课前预习,在知人论世中为散文诗的阅读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感知荷之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推选朗读比赛选手”的理由串起学生自由朗读和听读名家朗读两个活动。自由朗读环节,请学生找出生字注音并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节奏、声调、速度、重音),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读后通过问题“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又通过听读名家朗读,在音乐背景中名家温婉的语调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再体验,听读后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自身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跃跃欲试,为下一环节的再读做好了铺垫。

3、再读课文,品味荷之爱。

本文主题及情感感知的目标达到了,但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路却是重点,这也是散文诗教学的难点,作者何以由荷花、荷叶产生颂扬的母爱的情感体验?在散文诗教学中如何感悟物象的特质,感悟物象和本体感情之间的连接点,是散文诗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3篇

不是第一次教这篇课文,所以集体备课时,当主任设问式地来了一句:“你们说,这篇课文可抓些什么?”时,我茫然地再次扫了一遍全文,就像听到有人充满期待地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反而不敢回答他二,径自在心里犯嘀咕:“不就是王冕学画吗?逆境中成长呗;或者抓情感?关注这孩子的孝顺……”以前就是读读课文,体会到这两点呀,莫非现在有新发现?

在指点下,我们去看了网上的几份帖子,有份是完整的备课思路夹杂课堂实录。下载后细细一看,平平无奇的课文还真被推敲出了新意:从大的结构来说,别出心裁地梳理了一张王冕的年谱,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样介绍少年王冕从7到18岁这12年间的生活,(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10岁那年的“辍学”和14岁那年的“学画”,都是对他人生有很大影响的事,也都是能反映王冕精神的事)渗透了要围绕中心取舍的写作方法。从小的环节来说,善于品词析句,善于比较。例1,读“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了”,谁“眼看”?联系上下文为什么用“眼看”而不用“不知不觉”?(王冕7岁到10岁间母亲的艰辛。)读到下文“不知不觉三四个年头过去了”,这儿为什么就可以用“不知不觉”了呢?(王冕一边放牛挣钱贴补家用一边看书不耽误学习,日子过得比先前轻松平顺。)例2,读“你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比较另一番叮嘱“你晚出早归,免得让我牵挂”,想想王冕母亲的良苦用心。例3,读“舍不得吃”反映出王冕的“拿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比较“舍不得花”反映王冕的什么呢?(勤奋好学――为什么“勤奋好学”――要读书学习――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要改变命运,不想一辈子在秦家放牛。)……在这些环节中,追问是步步深入,思考也是步步深入。

我阅读着这样的教案,汗颜自己过去的忽略。比如课文的结尾“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用牛车载了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母亲因何“心里十分欢喜”?以前你问我,我肯定不假思索:眼前有明媚的春光,有孝顺的儿子。可现在读罢全文,再如此回答就浅看了王冕,也浅看了他的母亲了。少年王冕,7岁丧父,10岁辍学,但是小小年纪懂得自强不息,三年一边放牛一边读书自学,14岁自学画荷,从此开始改变人生,才十七八岁就离开秦家――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自立。他的母亲从开头艰难地支撑,到中间的热泪与叮嘱,直至看着儿子终于长大成人,自力更生,心里的这份大欢喜岂止“十分“呢?

心悦诚服地按着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和学生们走进了《少年王冕》。因着思考,因着发现,课堂始终“动”着……我默默感慨:原来,语文课堂也可以充满着思考的乐趣!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4篇

回顾历程,感受颇深,收获不少,反思更多,现总结如下:

1: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年前的两次活动中,列席的贾局长及教研室主任都曾给我们春风语文活动小组成员讲,现在的教师首先要变的是教育理念,要改变自己思想中沉淀已久的落后思想,保持和吸纳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想,而观念的转变要靠自己。的确如此,如果一个教师缺新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呢?通过“春风语文”活动,我了解了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些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了课堂上的每一个基本环节,坚定了“人本”“文本”观念。

2: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且也十分注重提高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在三中进行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其中,孙晓霞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板块教学模式,袁永波老师让我们认识到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苗青及宋怀明老师让我领教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魅力。这些课堂观摩教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也使我的思想发生极大的转变。尽管课改已经进行了有些年头,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些展示课更新看我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春风语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武春华主任又开展了“区域性公开课”的活动,我按要求作了个人展示。这次亲历让我感受到新教学模式的“神奇”作用,同时也打开了我校语文教研的新局面。现在,在课堂上,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讲究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重课堂生成。在博客中,我多次注意到袁永波老师公开的教案设计,留心到他的教案十分简约、实用,其教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课堂生成。他在三中上的《小石谭记》一课。及录像《狼》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随机解决问题,表面看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整节课来看,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我认识到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不顾学情,一味地按教案去执行,效果估计不会多么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目标、过程和进程

,只有如此才能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资源。高效的课堂应是:在课堂上洞察学生当前学习心态,当前学习气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步骤,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课堂。

4:养成了反思的习惯。通过参加春风语文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经常反思,不仅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法,还要反思别人的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有更快的发展。

5:结识了不少的老师,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创造了良机和平台。春风语文活动的方式有集体研讨和网上交流等形式,在活动中既遇到了原来的同学,又遇到了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更遇到了许多的新朋友,今后,我会注重与这些老师的合作与探究,以期达到早日的进步。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5篇

回顾历程,感受颇深,收获不少,反思更多,现总结如下:

1: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年前的两次活动中,列席的贾局长及教研室主任都曾给我们春风语文活动小组成员讲,现在的教师首先要变的是教育理念,要改变自己思想中沉淀已久的落后思想,保持和吸纳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想,而观念的转变要靠自己。的确如此,如果一个教师缺新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呢?通过“春风语文”活动,我了解了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些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了课堂上的每一个基本环节,坚定了“人本”“文本”观念。

2: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且也十分注重提高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在三中进行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其中,孙晓霞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板块教学模式,袁永波老师让我们认识到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苗青及宋怀明老师让我领教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魅力。这些课堂观摩教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也使我的思想发生极大的转变。尽管课改已经进行了有些年头,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些展示课更新看我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春风语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武春华主任又开展了“区域性公开课”的活动,我按要求作了个人展示。这次亲历让我感受到新教学模式的“神奇”作用,同时也打开了我校语文教研的新局面。现在,在课堂上,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讲究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重课堂生成。在博客中,我多次注意到袁永波老师公开的教案设计,留心到他的教案十分简约、实用,其教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课堂生成。他在三中上的《小石谭记》一课。及录像《狼》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随机解决问题,表面看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整节课来看,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我认识到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不顾学情,一味地按教案去执行,效果估计不会多么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目标、过程和进程,只有如此才能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资源。高效的课堂应是:在课堂上洞察学生当前学习心态,当前学习气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步骤,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课堂。

4:养成了反思的习惯。通过参加春风语文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经常反思,不仅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法,还要反思别人的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有更快的发展。

5:结识了不少的老师,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创造了良机和平台。春风语文活动的方式有集体研讨和网上交流等形式,在活动中既遇到了原来的同学,又遇到了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更遇到了许多的新朋友,今后,我会注重与这些老师的合作与探究,以期达到早日的进步。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6篇

“胸有成竹” 镇上通知我上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司马迁发愤写》,起初我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去年上过该课。于是便把老教案翻出来稍作修改,仍决定抓住“发愤”一词来串联教学。我自认为抓住这一词便抓住了题眼,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围绕“发愤”一词可以引发学生质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然后层层剥笋,从“母亲河的熏陶”“古代英雄故事的感染”“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四方面,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通过紧扣“发愤”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加强双基训练,升华学生情感。修改完教案后便信心满满地进行了试教,果如预设,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发愤”一词,“引发质疑”―“合作解疑”―“品读感悟”,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教后评课时老师们认为这一堂课紧扣“发愤”一词,层层推进,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是一堂成功的高效课。老师们的评价更是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节外生枝”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一天,我自信地走上讲台,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分组学习,提一个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分组讨论交流下来只有一个问题:“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心中一片慌乱,这个问题我没有预设到,况且书上也没有具体描写、叙述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具体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是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我原先的预设中,还是尊重学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镇定一下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再读读书,从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再次读课文的间隙,我迅速作出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放弃原先预设。

“顺势而引” 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解决学生的困惑。可怎么解决?在学生读课文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是很好的利用资源。

【实录】

师:你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1:我从图中看出,条件很简陋:只有一桌、一灯,而且人还是坐在草上。

生2:我从他的衣服来看,也许现在是深秋了,他穿着还是那样单薄,肯定很冷。

师:你发挥了你的想象,想象司马迁在狱中度过深秋的日子!还有谁?(小手如林)

生1: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本是赏花、饮酒的大好时光,他却孤零零一人在冰冷的狱中,奋笔疾书。

师:“奋笔疾书”一词用得好。

生2:夏天到了,蚊虫叮咬,又没水洗澡,可司马迁却不改初衷。

生3:冬天到了,他没什么取暖,冷得直打哆嗦,仍专心写作。

师:也许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经历了更多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他面对困难,退却了吗?

生:没有退却。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图上看,司马迁席草而坐,神态专注,他忘了一切。

师:他真的忘了一切吗?

生1:他不会忘记父亲的嘱托!

生2:他忘不了身受宫刑的耻辱!

生3:他忘不了他的追求!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生活的简陋,身体的疼痛,心灵的创伤,并没有挡住他写作的脚步,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

生齐答:发愤。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意;教学设计

教师在教学之前的构思教案、取舍角度、勾勒思路、优化细节、斟酌手法,这些策划,都可以称为“教学创意”。

一、谈谈创意的教学设计

1.从《散步》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通过镜头展现,说人、品情、赏景、析意,抓切入点:你是摄影师,将拍摄一组镜头,题为《散步》,你将怎样拍摄?背景:美丽的田野,远镜头:美丽的田野上有几个小黑点,特写镜头: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镜头展现年轻一对母子,说人品情,年老一对母子,赏景析意,写作一得,轻点一笔――概说事件;交代一笔――介绍原委;穿插一笔――烘托点染;简叙一笔――略写事件;巧析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

2.从《乡愁》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五个步骤:(1)用心听读;(2)细腻品读;(3)优美解读;(4)比较联读;(5)推荐阅读。

3.从《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一线串珠,最感动的一句话:好好儿活,儿子怎么不好好儿活,母亲的好好儿活,母亲要儿子好好儿活,儿子的好好儿活。

4.从《荷叶母亲》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全篇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以物喻人――写景抒情;融情于景―― 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生动照应。局部课文集美的学习方法:背景的设置―主体的形象―心情的表达,细部描点揣摩的欣赏方法:比喻之美―句式之美―升华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虚实之美。

5.从《春》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以读为线,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课堂笔记的能力、认识课文的能力、品析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创意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第一课时读乐,(1)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了解作者背景;(2)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形成课堂笔记。第二课时读美,(1)涵泳性朗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细细地涵泳品味,(2)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第三课时,类文阅读《春之声》诗文朗诵会。推荐阅读林斤澜的《春风》,感受不同的风格,明白还有别样的春的写法。

二、教学创意的讲究

1.教学创意讲究“新”

“新”字主要体现在“角度”二字上。因为“角度”好,“角度”与众不同,便有了个性,于是就叫作“创意”。如《土地的誓言》的教学创意:新在课型的设置,新在课文处理角度,新在对课文的充分利用,新在学生活动的方式,新在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活动之一:厚重地铺垫,铺垫内容:作者简介。初读课文。利用课文练切入教学,切入课文内容: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呢?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学生活动,粗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活动之二:精心地剪辑,教师组织“精选”课文内容的活动。活动形式:分组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从《土地的誓言》中选三“块”完整的内容,形成课文诵读稿:故乡―土地―誓言。活动之三:激情地演读,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的表演式诵读活动,让这语言的精华,让这热爱的深情,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灵之中。教师进行学习小节。

2.教学创意讲究“简”

好的“创意”能够让人一眼看出它的简明,于是它就“可用”“有用”。“创意”离开了“有用”二字,可能只是“畅想”。教学创意讲究“简”,其实质在于:让教师的课堂活动精炼起来,让学生的训练活动充实起来。

3.教学创意讲究“实”

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学语文,作积累,练能力,少一些花架子。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大量减少:(1)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文字手段的使用。(2)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碎问碎答和教师的语言量。(3)大量减少就课文教课文而不重视学生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4)大量减少完全脱离课文语言环境的所谓“迁移拓展”与“清谈感受”活动。(5)大量减少所谓的“小组展示活动”。

4.教学创意讲究“活”

“活”,就是灵动,就是有变化。教学创意讲究“雅”,“雅”表示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手法要文雅、优雅、高雅。教学创意讲究“趣”,“趣教”之“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别出心裁,将浅显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并在“趣”中进行语言教学、思维训练与情志熏陶;(2)教师开动脑筋,变换手法,将教学的过程撩拨得有趣。如,《秋天》的诗歌朗读设计创意:就诗歌的朗读进行“角色设计”与“角色分配”,并在此过程中尽情地品味、咀嚼、欣赏、揣摩。

总之,优秀教学创意的产生,它的产生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1)教师对课文文本的精细研读和深刻体会。(2)反复认真地斟酌、思考、提炼与修改的构思过程。(3)有带有时代特点的教学理念的支撑和与课文教学有关的丰厚参考资料的支撑。创意的教学设计追求:新颖、简明、实用、灵活、雅致。教学创意讲究“新”“简”“实”“活”“雅”“趣”。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8篇

我应兰州市教科所邀请,为他们的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学员上一节课《杨修之死》,一上完课,吴宇坤老师跑过来对我说:“这一课这样上真是特别,真是没想到啊!”欣慰之余,脑海中便重现出备这课的点点滴滴。

是啊,每一个课堂故事的背后,总有许多幕后的故事值得重新回味!

溯源而上,不忘初心

其实,《杨修之死》源于我在南京市开设的《曹操:从英雄到奸雄》一课。

“作为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我们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带什么头呢?”

2011年11月1日,在“第四期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分组活动的研讨会上,我们小组的教学指导师傅――特级教师袁源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意在打开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更广阔的视野。

我想,带头人,做语文教学这块土地的耕耘者和守卫者之余,还应该是一个勇于探索、能开荒僻壤的先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如果语文教学进程是一条大河,那么岸边的文本解读和作文教学园地早已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而随着势不可挡的语文教改洪流的奔突,渐渐冲积出一块崭新而肥沃的沙洲――名著阅读教学。大家都知道这块沙洲蕴含着无限的开发价值,但是,唯其新,唯其无限的不可预知性,当时却还是人迹罕至。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也都积极倡导学生要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也想一些办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老师们虽踌躇满志却也真的没有方向,大多处于茫然观望状态。作为学科探索先锋的我们,是应该有做第一批吃螃蟹人的勇气啊!

所以,研讨的结果是,袁老师率先垂范,与我们5位徒弟同台上课,给南京市的语文老师呈现一组“名著阅读教学”专题研究课。整体构想为:从“课文”到“名著”,从“一篇”到“一部”。

商定开课展示的时间为12月9日,11月10日各人将上课的课题发给袁老师,11月20日将初步的教案发给袁老师。

这时,我们五位学员――王其军、方长英、华晓隽、张鹏丽和我,都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热情的萌发和伴之同生的沉沉的责任感和压力。

做开疆僻壤的先锋,我不会忘记,这是我们这些人的“初心”。

“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如何能在短短45分钟时间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在课后自觉地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如何能在45分钟内让听课的老师们真正有所收获呢?如何在短短45分钟时间呈现我们的名著阅读教学理念和探索思路?

在这之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名著阅读教学理论可供指导,也还没有丰富并唾手可得的名家教学课例可供借鉴。一切需要自己探索开发。因为感到责任的重大,因而,我很快陷入到一种焦虑和迷茫中。

首先,上哪一部名著的阅读指导呢?在尚未有一点思路的情况下,我决定先来个地毯式搜索。

我在回顾课标推荐的名著之后,将初中的六本教材(人教版2002年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板)找出来,将教材上与名著有关的课文找出来,罗列如下,希望找到一定的契合点。

七上:《绿色蝈蝈》――法布尔《昆虫记》《山市》――蒲松龄《聊斋志异》《金色花》――泰戈尔《新月集》《咏雪》――刘义庆《世说新语》

七下:《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城南旧事》 《丑小鸭》――《安徒生童话》《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八上:《湖心亭看雪》――张岱《陶庵梦忆》

八下:《泥人张》――冯骥才《俗世奇人》

九上:《傅雷家书两则》――《傅雷家书》《谈读书》――《培根随笔》《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羊脂球》《智取生辰纲》――施耐庵《水浒》《杨修之死》――罗贯中《三国演义》《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香菱学诗》――曹雪芹《红楼梦》《陈涉世家》――司马迁《史记》《唐雎不辱使使命》――《战国策》 《隆中对》――陈寿《三国志》

九下:《我爱这土地》――艾青《艾青诗选》《蒲柳人家》――刘绍棠《蒲柳人家》《变色龙》――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鱼我所欲也》――《孟子》《惠子相梁》――《庄子》

罗列完之后,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自己的偏爱,也许有别的原因,我将目光停留在《繁星 春水》和《新月集》上,冰心和泰戈尔的渊源大家都知道,课内相关的篇目就是《荷叶母亲》和《金色花》。我想将这两部名著做个串联,希望学生能够有兴趣阅读并且“一课两得”。得到这个灵感,我有点小激动,立即开始重读两部名著。

重读的过程是快乐美好的,我得以重新品尝语言的美丽。我在笔记上又一次摘录下那些曾经心动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渐渐忘却的句子――

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而让你的爱情坐在峭壁上。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与眼睑与眼睛的关系。

鸟儿愿化为一朵云,云儿愿化为一只鸟。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于伟大的时候。

神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伤害你,爱你所以惩罚你。”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被关在了门外。

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在天上翱翔了。

……

从重读中抽身出来,我有了第一个思路――

课题:《荷叶 母亲》

设想:由“一篇”到“两部”

教学过程:

1.学习《荷叶母亲》一文,体会对母爱的感念

2.呈现《繁星 春水》中关于母爱的小诗

3.阅读冰心的《小橘灯》,感受“童真”

4.推荐《繁星 春水》中关于小孩子的诗(童心的诗)

5.冰心的诗与泰戈尔的诗的关系

6.由冰心的诗推荐泰戈尔的《新月集》

第二天我将自己的思路又进行了仔细思考,觉得教学内容有点繁杂,一堂课根本完成不了,而且几乎全是教师的活动,几乎没有什么学生能做的事,是典型的“师本”课堂。于是修改“过程”――

1.课前让学生从《繁星春水》中选择五则左右的小诗,选择那些有文采、有哲理的。

2.课前请学生欣赏、品析、诵读,课堂上让他们互相交流、展示、演读。

3.学习《荷叶母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仿写最后一段。

4.教师从学术的角度、文学的角度举例介绍《繁星 春水》,引用一点专家的评议,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5.由冰心勾连泰戈尔,介绍《新月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1月9日,我将初步设想告诉袁老师,征求师傅的意见。她笑笑说:“你这几年都在初三呀,为什么要选择初一的课呢?”

回来后,感觉有些失落,自己费心设计的课被委婉地否定了。晚上静下心来,细细地琢磨师傅的用意。是的,我一直在教初三,为什么我不选取初三的内容而要舍近求远?仅仅是因为个人爱好么?其实心里有一个答案的,只是之前潜意识里回避着不想承认:初三面临中考,虽然课外阅读更为重要,但是开课难度大,利害关系也更大些,同时,初三教材涉及的几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傅雷家书》等等有深度有广度,开课是个挑战。

琢磨琢磨,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也明白了师傅的委婉提示――教学是自然真实的行为,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是最自然的;挑战是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我们不该回避的问题。此刻,心里的“委屈”一扫而光,我豁然开朗了。

柳借三篙翠,花分一脉香

得到师傅的启发后,我再次进入一种小小的亢奋状态。带着重读冰心泰戈尔的美好,放下《荷叶母亲》和《金色花》,开始翻起九年级(上)的课本。

看到《杨修之死》,我忽然回忆起上一届学生学这课时兴味盎然的课堂情景,对,就由它切入!由《杨修之死》一文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兴趣,正好也与初三的教学进度一致。我把这个设想跟师傅再作汇报,袁老师给了我一个肯定的微笑。

于是,我踏上了又一段重读之旅。《三国演义》《三国志》和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以前读过的作品又一本本搬到床头几上。

很大程度上,备课的过程是一个“借”的过程。有的老师认为,一堂真正属于自己的课是充满自我个性的,对于课的解读应以自己的为主,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我也认为,揽读别人的思想也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全才”,由于个人的学识、视角乃至个性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者片面,从他人的思想中有时可以发现更好的思维角度,这种启发一定会对自己有借鉴,不管是正面的、侧面的亦或反面的。“凿壁借光”,借用别人的有价值的“光”是借;“草船借箭”,巧用别人射来的箭也是借嘛。

一借。百花齐放的信息资源里有很多养分。

我还是喜欢摘录――

比如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孙权)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唐太宗)

“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王安石)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

“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易中天)

……

还有一些关于曹操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一些背景资料。

北宋时,三国故事的讲史话本中拥刘反曹的倾向性已很鲜明。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实施高压政策,人心思汉,这又为“三国故事”或“三国戏”中的“拥刘反曹”提供了现实土壤。

于是,“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在曹操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全部恶劣品质。

……

因而,曹操的文学形象以历史形象为原型,但比历史人物更深刻,更具典型意义。可以这样认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分别体现了曹操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

了解大量的资料是需要的,在信息化时代,获得资料也是容易的。但是,要从中找到一个好的思路却不易。

二借。同仁的探索中有很多启迪。

很巧,在备课期间,听了南京市人民中学毛华老师和江宁天景山中学杨正奎老师的两节“一课,一书,一人”思路的阅读课《绿色蝈蝈》和《金色花》,又有茅塞顿开之感。也体会到“语文人相亲”的别样的美好。

毛华老师的《绿色蝈蝈》一课,以这一篇为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昆虫记》一书有理有趣、有情有义,不看不知道,《昆虫记》的世界充满爱的奇妙。作家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本领、长相特征、生活习性等的描述中体现他对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杨正奎老师的《金色花》一课,由“品读一首美丽的诗”到“打开一本好书”,通过品味《金色花》一文中美美的画面、美美的形象和美美的感情,激发学生阅读《新月集》的兴趣,引发他们进一步阅读泰戈尔这个人的热情。

两位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很好的可以借鉴之处。

三借。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更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根据以上已有的积累,我开始寻找课的主线。

那一天,听到两位学生课间的闲聊。

……

甲: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乙:我是曹操吗?曹操是坏人,我是好人好吧!

甲:谁说曹操是坏人?人家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小说那是瞎写的……

这个角度不错啊!我有了一个思路,立刻写下了一个课题――“英雄?奸雄?”,副标题为“《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要想让这节课顺利地进行,学生必须要求有一定的课前“学习”,必须布置学生课前自学:阅读课文《杨修之死》和《隆中对》,归纳两文中的曹操的特点,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

我自己也要做好以下的“功课”:

阅读《三国志》这本书,根据初中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筛选有关曹操的短小片段故事;

阅读《三国演义》,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两三个(也可以课前做个调查),如“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败走华容道”等家喻户晓的故事;

围绕这个话题,再有目的地搜索资料信息。

我摘录了一些曹操的正传外传之类的小故事。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J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房冢皇甯腹侄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

……

我还从《三国志》中选择了评价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的文字,比较分析作者陈寿的观点。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致裕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不难看出,陈寿对曹操的评价很高,超出了刘备和诸葛亮。但上面这个设计的缺点是,内容没有兴奋点,比较冗杂,大量的文言出现,也许并不能激发学生对《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阅读兴趣,反而会让学生对这两本书都产生畏惧心理。

于是,我写出了一个简案――

一、由《杨修之死》引出“曹操”这个人

二、学生眼中的曹操

三、“大家”眼中的曹操(鲁迅、、易中天等)

四、复习《观沧海》《龟虽寿》认识曹操的诗人形象

五、课堂总结:从不同侧面认识了曹操这个形象

写下来之后,反复想象课堂情状。总觉得这个上课思路有两个大疑虑:

一、“你说我说大家说”,这是语文课吗?要完成怎样的语文教学目标呢?好像是种了人家历史课的“田”呢。

二、能不能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兴趣呢?这是学生需要的吗?好像是立足在我老师的视角的吧。

针对第一个疑虑,想到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节课到底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运用呢?如何才能上得像语文课呢?作调整――

1.复习《龟虽寿》《观沧海》,引出“诗人曹操”。

2.回顾《隆中对》,引出对《三国志》的介绍。

3.阅读《杨修之死》,体会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4.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其他形象如刘备、诸葛亮等与曹操形象的关系。

5.课堂总结:历史上的曹操和文学作品中的曹操。

第二个疑虑呢?课堂的“兴趣点”在哪里?如何找到上课的轻松而又巧妙的切入点呢?

启发了我的还是学生!

一个学生来背书,当听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时,我心里一动,笔下意识在一张纸上写道:“采花酿蜜,甘苦为谁?”是啊,老师辛苦地备课,到底是为谁的甘苦呢?不就是学生吗?那么有问题问问学生也许可以得到解决了。

这次,我主动去和学生聊。果然得到了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当我把教学视角转向学生的时候,又一次豁然开朗。找到了课的切入点,还有“三顾”“三笑”等“兴致点”。接下来,我的教案写得特别快。我对教学思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也调整了小方向,转为“怎么写”这个语文的能力点。即通过曹操这个人从“英雄”到“奸雄”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虚构”的妙处――虚构,使情节更生动;虚构,使形象更丰满;虚构,使个性更鲜明。

往事值得回顾,故事期待重来

12月9日,在美丽的南京市三中文昌校区,展示会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市各区的老师们济济一堂。

课前休息时间,当大频幕上打出最新影片《铜雀台》的大幅剧照时,立刻引发学生和老师们的热议,我听到学生首先在谈他们喜欢的明星,然后转到“曹操”。我听到两个男生为张丰毅扮演的曹操和电视连续剧里的曹操哪个更“像”争得不亦乐乎时,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我感觉迎接我的将是一个快乐而精彩的课堂。

那天的六节名著阅读指导课,可谓精彩纷呈。上课者用课阐释我们对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观课人用热情诠释他们对语文的追寻。另外五位老师的课题及特点分别是:

张老师《荷叶母亲》――清新,注重课本,注重朗读。

方老师《金色花》――自然,以教材为由头往深广延伸,认识一个人。

王老师《重温经典,走进〈论语〉》――亲切,让经典从殿堂上走下,让圣人从神话中还原。

华老师《鲁迅留下的拼图》――厚实,从拼图中重识鲁迅,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友。

袁老师《钟爱・典藏》――巧妙智慧,娓娓道来,踏雪无痕,余味袅袅。

回望备课路,我知道,备好一节课,需要“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度,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睿智,更需要有“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执着,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

而这“灯光漂白四壁”的历程其实也会给我们自己的灵魂一个丰富美丽的“假期”,充电、加餐,暂离繁杂,慢慢沉淀,哪怕走走弯路、岔路,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所以,在启承转合、一波三折的教学故事中,一定会有值得以后重新回味的精彩。

期待这样的故事,在我的、你的、大家的教学生涯中可以重来。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9篇

我们曾选一百名即将毕业的中专生进行测试,看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欣赏能力所达到的程度。

具体做法:(一)选一篇文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剖析重点段落的含义;(二)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即兴谈谈自己的看法。上述二项测试的结果,能较正确地做出回答的占8%,60%的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32%的学生根本就答不出来。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师生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其表现:教师有“三怕”,一怕课堂上让学生分析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二怕学生素质差,课堂上节外生枝,打乱教学计划;三怕无权改动教材,不管教材编排如何,都只能依次讲。学生有“二靠”,一靠教师讲,二靠教师辅导。长此以往,语文课堂教学只好是教师不厌其烦一篇篇文章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地讲,虽然搞点启发式,但不敢大撒手。学生努力地听,用心地记,教师放心不下学生,学生不相信自己,形成了教师吃力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到头来,学生离开教师这根拐杖就倒了。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就必须从泛泛的包办代替中解脱出来――由演员成为导演。课堂上结合每一篇文章教给学生学习语文分析文章的方法,寻求科学化的教学途径。多年来,我们进行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观摩教学的尝试。

所谓“观摩”教学,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即教学示范,学生观看,然后模仿尝试,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课的基本技能,交给学生打开学习语文大门的钥匙。

“观摩”教学包括单项观摩教学和综合观摩教学。所谓单项观摩教学就是结合某篇文章对学生进行单一方面能力训练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三步法。以分析“月光下荷塘”一段为例,第一步找出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第二步说出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这两步是字面分析,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三步进行写作技巧和思想内涵的分析。作者对荷塘的描写是由静态到动态,由视觉到嗅觉到味觉再到听觉。为什么这样写(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及主题思想)?因为此时此刻作者所有器官五一处不饱尝这荷塘的美,只有这时他的心境才最舒适,这正反衬出平时心境不宁,欲超然物外的思想。这三步由字面意思到文章内涵,从基础知识到写作技巧再到主体思想,层层深入,使学生学到了分析文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技能。

上述是教师进行示范,是学生“观”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运用三步法分析“荷塘上的月色”一段,即学生“摩”的内容。第一步找出描写月光的句子;第二步说出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第三步分析为什么月光是朦胧的,“像笼着轻纱的梦”。学生很快就分析出来此段的景物描写正是这位具有极强民族自尊心的作者内心世界的写照,因为作者对当时的局势发展,对祖国的前途模糊不清,处于朦胧状态,所以此段景物描写才如此。同时点明了文章的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困惑、痛苦的原因,因此连蛙和蝉的叫声都妒忌,愤世嫉俗的思想跃然而出。

学生通过观摩,基本掌握了分析文章的方法,由字面意思到字里行间的剖析再到写作技巧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分析其他文章。学的知识活而不死。

进行单项观摩教学,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单项模仿的内容。在讲《药》、《项链》、《琐忆》等课文时,抓住文章的主要要素进行分析,模仿教学;讲《我的母亲》、《记念刘和珍君》等课文时,进行了如何运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和主题的观摩教学;讲议论文时,进行如何找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三者关系的观摩教学;说明文则重在说明方法的观摩教学。这样,每讲一篇文章就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那么多次观摩后,学生的基本技能就逐渐全面了。这样教师就可以进行综合观摩教学。

所谓综合观摩教学就是从备课到讲课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观”与“摩”。这要按文章的体裁分类。例如,当记叙文单元授课结束时,教师选一篇难易适度的文章示范。从备课到讲课整个过程都让学生“摹”。第一步指导学生写“教案”(这不是规范的教案,而是把课文中重点应该掌握的内容提炼出来,目的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自学打基础)。写“教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自学的过程,也是多种能力――书写能力、分析能力、归纳综合等能力运用的过程。这样做学生很感兴趣。第二步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这样对学生锻炼的幅度很大。首先锻炼了胆量,敢在众人面前讲话不紧张。其次要讲授所准备的内容,这就锻炼了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理解记忆的能力。因为要讲授一课的内容,要流利准确,这就不是靠机械记忆所能做到的。有的学生在讲课过程中颇有教师的风度,不但能讲授清楚明白,而且能提出问题启发同学思考,还能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第三步师生评议。评议的过程既是补充纠正的过程,又是对学生的鼓励。因为人人都做了准备,所以发言很踊跃。

这样进行语文教学,学生很感兴趣,都认真准备。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这样做的全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语文课各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过程。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金钥匙,即课堂教学途径科学化,学生有章可循。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课的能力,培养了独立性,克服了依赖性,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觉意识。经过多次单项与综合观摩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自学语文的基本素质提高了,即使离开语文老师学生也能自学,这对学生很重要。

效果:通过运用单项综合观摩的教法,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显著提高了,从下面测试结果可以说明。

抽100名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测试,仍用前面的测试方法,结果70%的同学能做出较正确的回答,20%的同学回答欠准确,根本答不上来的没有。看下表。

传统教法与观摩教法效果对比

荷叶母亲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71-002

一、把握教材。深化新课程

教材是师生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它无非是个例子,但它毕竟是个例子,只有时时装有教材,才能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1.学习教材理解教材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文本,我们会有不同的解读。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尽可能多地理解教材,这是比撰写教案更重要的一环。实践让我体会到了:

(1)学习教材需要有一双慧眼。语文是借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有些看上去很普通的文字,却蕴含着真知灼见,它需要有慧眼的老师去发现。《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我们习惯上把“神机妙算”作为文眼,把“诸葛亮是怎样神机妙算的”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把诸葛亮这个充满智慧的整体的人物肢解成“懂天文、识人心、知地理”的僵硬的没有血肉的人,可仔细体会,我们却不难发现,文中有一个并不显眼的地方――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攻打,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时再回去。”联系前后,诸葛亮笑谁?这一“笑”字,价值千金,一笑曹操,诸对曹的为人了如指掌,这笑是讽刺的笑;二笑鲁肃太老实了:“鲁肃啊鲁肃,你竞到现在还不知船借箭的真实含义。”这是一种幽默的笑;三笑自己,江上果然有雾,自己的谋划成了,这是一种自信的笑;四笑周瑜:“你不是想借造箭来暗算于我吗?你要跟我斗,哼,还嫩着点呢!”这是一种自豪的笑。

(2)学习教材需要有一颗慧心。语言文字是需要感悟的,把自己的心放进教材,才会获得特别的感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我在第一次任教时,只肤浅地引导学生了解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一种爱,只是方式不同,但反思一下,这充其量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而忽视了作者情感一头的体验。第二次研读教材时,我才体会到了文章的重点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经历从作者七八岁时的“并不理解”、后来的“并不情愿”到最后的“真正明白”这样的内心感悟,课堂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解读好蕴含文中的“爱”字。

2.驾驭教材呈现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开始向“预设”告别,面对动态的课堂,我们随时面临着“如何驾驭教材”的问题。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要做的是,师生共同努力呈现出整体的教材。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两位老师对《江雪》中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的不同处理。前一位老师问:读到这句,有没有发现问题?生1: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老人为何钓鱼呢?生2:这首诗是假的,江面结了冰,不能钓鱼呀!师尽管用了缓兵之计,让学生挑选其中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但学生绕来绕去,非但没很好地解决问题,反而把这首诗的意境、美感都破坏了。第二个老师则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问了为什么钓鱼时?老师略加沉吟,面带疑惑,反问道: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在钓鱼吗?此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讨论,有的说,“不是在钓鱼,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有的说,“噢,我明白了,这首诗告诉人们他非常孤独,因为全诗四个句子的开头一字连起来,正巧是‘千万孤独’”;老师激动地夸他是柳宗元的第一个知音。又有学生说:“他在欣赏这么美的风景,别的人都看不到,而他却在美美地看。”有的说:“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春天,你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师激动地夸道:“你是柳宗元的第二个知音。”可见,不同的驾驭策略,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3.连接教材强化教材

教材是前后联系的,课堂上,如果我们有机地进行一些连接,不仅能取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而且对丰富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学《三个小伙伴》一课时,在引导学生领悟小猪、小象、小野猪是如何将小树苗栽好的时候,我插入了这样一段引读:“是呀,正是他们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众志成诚,面对困难,去克服困难,正如《识字7》中所学的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练习6》中的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一连串的熟悉的韵文引读不仅打开了学生记忆的窗,而且对孕育情感、升华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孝敬长辈的课文,如《木兰从军》《探母》。当然,教材的连接不仅指语文与语文教材的连接,还包括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之间的连接。如《桂林山水》的学习可结合社会教材,《鲸》《太阳》等说明的文章可结合自然教材等。教材的连接不仅指课文的内容,也指某些具体的方面,如词语、句子等。

4.生成教材完善教材

教材是凭借,但它也决不是不可变的。有些情况下,课堂上会弹奏起生成之歌。例如在上《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时,师引述:课文中的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夏天到了,你想变成什么呢?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有的说:“我想变成透明的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有的说:“我想变成美丽的小蝴蝶,站在荷叶上,跳着优美的舞蹈。”有的说:“我想变成勤劳的小蜜蜂,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一觉。”有的说:“我想变成上下翻飞的蜻蜓,在花丛中穿梭。”有的说:“我想变一只蛙,在荷叶上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还有的经过小组人员的共同合作,能够仿写课文“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成一棵桃树,长在清凌凌的小河边。我想变成一只老鹰,在一望无边的天空中盘旋。我想变成一座假山,在池塘里亭亭玉立地站着。我想变成一只百灵鸟,在树枝上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我想变成闪亮的珍珠,我想变成广阔的大海。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蝌蚪来了,在荷叶下痛快地玩耍,蜻蜓来了,在荷叶上休息……”多么富有诗意和创意啊!老师也不禁为学生的表现而欢笑!

二、尊重学生,活跃课堂阵地

1.创设教学情境,在兴趣中学习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即教育”诠释为:“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我想也可以说如同一条小鱼放在大海里面一样,它的所见所闻一定是丰富很多。如在教学《小池塘》一文时,之前我先带领学生去野外转转,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策划:在黑板上画上美丽的小池塘,四周画了一些芦苇及花草树木,给学生营造了置身大自然中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共同用简笔画陆续画上了白云、太阳、月亮、星星。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上,我说:“小朋友,你们看到过这样美丽的小池塘吗?”我先让学生读读书中是怎样描写的,然后通过讨论想象说说还可以怎么说,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人,自由畅想观赏小池塘时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欢快、愉悦的心情。最后评比出认为最出色的想象是: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鸽;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灯笼;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条弯弯的眉毛;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萤火虫。多么优美的散文啊!读起来心中又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意境。这样的教学可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动手、动口进行体验,学生就会人情人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2.调动多种感官在参与中学习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就照应了此观点,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先让每个实验组准备好半瓶水,捡好些小石子,课上向学生提出水是怎么“渐渐升高”的?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由组长把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大家一起观察水是怎样升高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口中连连惊呼:升高了!升高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水渐渐升高是因为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去的缘故。最后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放飞心灵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受约束地去探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放小鸟》一文时,我先拿来一只真正的小鸟让学生观察,培养和小鸟的感情。在结束时我问学生:“你想让小鸟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学生们分组议论,踊跃发言,形成两个局势:放和不放。主张放的说:因为小鸟一个人在笼子里很孤单,而且外面有新鲜的空气;如果一直不放,以后小鸟长大了妈妈会不认识它的;在外面可以学到很多本领……主张不放的说:小鸟会被猎人打死的;小鸟飞回家会很累;小鸟可能从小就被养在笼子里,它已经不会捉虫了,如果放了会饿死……不管是什么主张,这些都是来自学生心灵的话语,放与不放已不是重要的抉择了,他们已把小鸟当成一个弱小的朋友,为它设置的两种生活都各有千秋。我想如果没有这次争论,我也根本不会想到学生还会有另一种想法,不禁想起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最少要承认小孩的四大自由,包括告诉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并且要承认自己有倾听的义务――把耳朵低低地倾下来听取小孩子的意见的义务。”最后,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既加深了理解,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又让全班小朋友接受了一次爱心教育。

4.尊重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做到尊重学生,努力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斥责、武断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又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层次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就立即加以表扬。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时也注意要提到,因为老师的鼓励和赞扬是学生增加自信的动力。然后逐步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展,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调、重视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进步。由此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课堂,喜欢上学习。

上一篇:初三数学教案范文 下一篇:机械效率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