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15:56:47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国培计划”全称是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承接和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对__省基础教育的发展、对__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意义重大。

__年,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__省各项目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__师范大学顺利完成了__省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两项目。项目的实施为__省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培养了1936名“种子”教师,我校954名2007级师范生置换出56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研修。这些教师将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__年元月,在学校“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国培项目组织单位对__年“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中经验与不足进行及时总结。

__年上半年,学校与海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学校交流“国培计划”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中的有益经验。

__师范大学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__年“国培计划”两个子项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对该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在于成立了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在于确立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组织原则;在于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共同努力;还在于__师范大学七十年办学历史的积淀。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通过遴选优秀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以2:1的比例置换农村骨干教师到高师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脱产研修。通过置换脱产研修为我省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乡(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针对我省紧缺薄弱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四个学科教师进行的为期十天的短期集中培训。通过短期集中培训为我省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培训一批骨干和“种子”教师。要确保承载着重要使命的“国培计划”项目达到实效,__师范大学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保证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和置换脱产研修的培训教师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通过培训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的骨干和“种子”教师,成为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乡(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二是要保证顶岗支教实习的师范生能够顶住岗,保证置换学校的教学质量。基于以上问题,在承接__年“国培计划”项目前__师范大学对该项项目进行了充分准备和认真策划。

在总结__年“顶岗实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项目的承担部门教务处和相关学院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师范生顶得住支教实习岗位。__年3月至6月,从学院选拔到校级竞赛,组织了历时3个多月的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提高了2008级师范生教学技能;7月份,各学院有计划地培养师范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技能;本学期,要求学生提前一周返校进行顶岗实习前的大练兵;从各方面夯实师范生顶岗基础。在此基础上制订了《__师范大学“国培计划—__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__)”顶岗实习实施方案》,对顶岗实习的组织领导、学院及学科、实习地点、时间与内容安排、管理方式、准备工作、实施要求及政策等方面作了系统策划。

承担培训任务的学院,在总结__年“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前到中小学教学一线摸底,把国家的要求、__省基础教育实际和基层教师的需求有机结合、以问题为中心优化培训方案,突出需求导向,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优化培训方案。另一方面严把师资关,聘请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声誉的名师作为施培教师。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国培计划(__)――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 __师范大学班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的目标、任务、时间、内容、研修方式、专家团队等作了科学的规划。

本项目共涉及九个县168所中小学,1073名2008级顶岗实习学生,650名置换离岗研修教师,为期105天,三个地州约70余所的跟岗学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九

个学科,学校的9个学院参与该项目。针对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__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各部门通力协作,在承接到这一项目后的短短十五天时间内,分解任务,各负其责、统筹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首先,校领导的高度重视__年“国培计划”项目,召开__年“国培计划”项目受培需求调研会、从需求的角度搞清需求,从基层受训教师的需求出发,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颁发《__师范大学关于调整国培计划——__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任务、职责,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统筹规划。教务处负责顶岗实习方案的实施工作、教育科学学院承担__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教师的培训工作。第三,召开__师范大学校内各部门协调会,教务处、校长办公室、计财处、学工部、后勤集团、校团委、各顶岗实习学院参加会议,对__师范大学学生赴各顶岗实习学校的组织、交通等工作做了部署。第四,各顶岗实习学院负责人到本学院负责的项目学校实地考察,解决学生到实习学校后的学习和生活等相关问题,在学生赴实习学校前召开培训会,落实顶岗实习的相关事宜。

根据“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布署,学校将于__年9月17日,召开了__师范大学__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动员会,邀请__省教育厅领导、校党委书记蒲芝权、校长伍__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9月18日,各负责学院领导分别将1073名顶岗实习学生送到项目学校、顶岗实习。我校承担的这场规模大、覆盖面广、机制新的“国培计划”项目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

我们相信,在__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__省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__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统筹协调、通力协作、精心实施下,“国培计划”项目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成效。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表彰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先进单位和个人,部署落实__年 “国培计划”项目,号召2008级同学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奔赴顶岗实习前线。今天召开的是表彰会,更是顶岗实习的临阵动员会。我谨代表学校向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的教育厅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向在“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给予我校大力支持的各项目县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第二届教学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获奖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单位和广大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老师们、同学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项重大举措。__年,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各地区项目县的积极配合下,我校顺利完成了 “国培计划” __省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表扬和社会各届的肯定。__师范大学既是“国培计划”的实施者,又是“国培计划”的受益者。通过“国培计划”的实施,主动服务了__基础教育,引领了__基础教育的改革,加大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__年9月初,在省教育厅组织了国培项目全国范围内的公开招标中,我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以优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再次获得了紧缺学科培训项目和置换研修项目。这是社会各届对师范大学七十年办学历史的肯定!这是全省人民对师范大学的信任!在此,我代表__师范大学对省教育厅及社会各届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我们坚信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教育局的大力配合下,在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精心规划、科学管理、通力协作下,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完成__年的“国培”任务!

老师们,同学们!“国培计划” 任务光荣而艰巨。“国培计划” 的实施对推动__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走向深度改革的历史契机。我校广大师生要全力以赴、圆满迎接这一光荣任务。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__师范大学发展目标是建成“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适应__基础教育发展的高素质职前教师。”实施“国培计划”是学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契机,顶岗实习是师范学生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__年我校圆满完成的“国培计划”两大项目,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契机就在我们面前,要充分把握“国培计划”,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师德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增强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老师们、同学们!__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引领__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是我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圆满完成“国培计划”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我校“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大好机会,也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我相信,具有悠久办学传统的__人,一定能够圆满完成__年“国培计划”任务,一定能够为母校七十华诞争光添彩!

__年“国培计划”涉及面广,时间长,任务重。__师范大学承担的置换研修项目涉及九个县168所项目学校,1073名2008级顶岗实习学生,650名置换离岗研修教师,为期105天,三个地州约70余所的跟岗学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九个学科,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设计。

学校高度重视__年“国培计划”项目,为了保证这一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从上学期开始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召开了__年顶岗实结大会;与海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学校交流国培计划组织、管理的实施中的有益经验;开展2008级师范生顶岗实练兵,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组织2008级师范生本学期提前一周返校,加强顶岗实习临阵强化训练等;承担培训任务的学院,提前摸底,搞清需求,优化方案,整合资源。特别要强调的是,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的承训学院一要切实严把基层教师受训需求,突出需求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二要切实严把师资关

,聘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名师、学识与人品双馨的名师。我相信,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通力合作,精心实施,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质量监控,一定能够确保顶岗实习质量!一定能够确保研训质量!老师们、同学们!我校在__年的“国培计划”实施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探索,受到教育厅领导和教育部领导的肯定。我希望在今年的“国培计划”中,各相关部门,各相应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做,在做中研究,在管理模式、质量监控、师生专业发展等方面努力探索,努力创新,在构建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体系中彰显__师范大学的声音。

同学们!明天大家就要奔赴顶岗实习的前线,我衷心希望__学子谨记“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传承“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一是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敢于应对各种困难的挑战;二是既要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又要重视师德的养成;三是要确保安全,服从管理,注意自己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母校将迎来70华诞!我相信,你们的努力将成为母校的骄傲!我相信,你们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__人民!

老师们,同学们!__师范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国培计划”实施为契机,推动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推进__师范大学跨越式发展!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2015;国培;总结

伴随着2015年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幸通过计算机网络参加了国培培训,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对现代幼儿教育学的精彩讲解、全新诠释和阐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观,是我从教生涯从传统到现代的一次穿越,如遇高师指点迷津般那样,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重新进行了一次认识,对自己重新进行了一次定位。国培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的创新,是现代教育学创新结果在幼儿教育实际中的运用和有益探索。且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设定学习目的,明确培训目标,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密切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定期不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进行研修总结,互相讨论交流,认识了国培研修对于实现幼儿教育从传统教育教学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转变的重要意义。但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以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反思自己的从教生涯。

一、适应新常态,必须调整教学观念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接触的都是传统教育理念,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教学思想僵化,不了解幼儿所需,只注重灌输知识。通过国培研修远程学习,结合我班实际,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跨时代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常态。如果不调整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素养,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难以胜任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为了适应新常态,必须调整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创新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现代教育学引入教学中。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幼儿渴求知识的心田。

二、适应新常态,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只有学以致用,并且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把学到的观念和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幼儿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启迪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幼儿服务,营造一个以幼儿为主,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幼儿教师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加强国培研修,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确立幼儿培养目标,为适应新常态打造新时代所需一流人才奠定基础。作为一名进入新常态下的幼儿教师,吸取国培专家、学者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有益经验,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从如何使幼儿得到全面成长,像浇灌禾苗、修剪树枝、母亲呵护孩子那样,给他们成长所需的营养,使幼儿从启蒙开始就受到良好教育。

三、适应新常态,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谋求共同发展

新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幼儿的综合性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幼儿园而言,要完成每一个幼儿从入园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的整个启蒙教育,必须有园领导组织,有效后勤保障,很多教师有效协作配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齐心协力培养幼儿。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而言,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幼儿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总之,国培研修给我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共同研讨、促进水平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地向上攀登。通过研修平台,与很多学员的互动研讨交流,他们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使我深刻反思到自己的学识水平相差甚远和平时教学方法的浅陋,教育观念的传统,感觉自己知识功底、教学方法、思想认识、心理素质等都还有很大的漏洞。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将学到的新教育理念、新观念以新教学方法教给幼儿,检验研修学习效果。以积极学习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各类培训之中,在国培研修平台上,向每一学员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及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均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连续在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环节最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分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

进展。

一是认真谋划教师队伍发展蓝图。2012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口径的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了第一个全面部署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去年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中长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进行总体规划,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谋划了开篇,指明了方向,铺就了道路,提供了动力。

二是着力补齐教师队伍短板。发力900多万农村教师这个庞大群体和短板难题,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连续打出组合拳,采取新招、硬招和实招,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实施特岗计划,建立了农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22.6亿元,招聘农村特岗教师30.67万名,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推进实施“国培计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经费80亿元,培训农村教师800多万人次,提前完成了对中西部农村教师的一轮部级培训,有力推动了各地教师全员培训。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2013―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补助资金43.92亿元,惠及600多个县的近100万名乡村教师,提升了乡村教师待遇水平。

三是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在22个省份进行试点,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探索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合并中学和小学两个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立正高职称,拓宽教师提升通道。推进中小学教师编制改革,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定农村教师编制。加快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分别出台中学、小学、中职、特教、幼儿园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印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填补了历史空白。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针对中小学师德建设、高校师德建设、违反师德行为处理、严禁有偿补课等出台系列文件,建立机制,划出红线,拿出办法,将师德建设推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四是全力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扎实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截至2015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培养免费师范毕业生5.4万余名,其中90.53%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加快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善形成了关于全面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文件。推进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目前已有包括安徽省在内的27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学费补偿和国家贷款代偿等方式,开展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有约3.5万名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五是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2014年9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经过公开遴选,最终确定62所高校承担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各项目承担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安徽师范大学在实施“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的过程中,强化“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意识,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的支撑作用、中学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合肥师范学院在实施“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过程中,探索提出“12345”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即以实践取向教师教育理念为指导,借助“两个平台”奠基师范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基本技能基础,坚持“三方合作”创设合作“育师”共同体,利用“四大嵌入”推进提升师范生“五大能力”,取得较好成效。

六是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为了推动师范生培养走出高校“象牙塔”,培育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教师,在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现状调研、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广泛征求教师培养5个教学指导委员会、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85所举办教师教育院校和有关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于2016年3月正式印发,大力推进各地各校师范生教育实践在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推动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

七是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研制出台《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培训指南》《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工作坊研修培训指南》及《送教下乡培训指南》,推动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加快研制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启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16个学科(领域)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计划首期出台语文、数学、英语、化学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我们将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作为国培的主要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⒈培训课程设计,突出针对性

在培训课程设计上,我院通过“三步走,六回合”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使课程设计公开化、民主化。第一步,向学员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召开“课程设计专家研讨会”,制定课程设计方案,由首席专家初步制定出培训课程模块和核心课程;第二步,向参培学员发放课程设计意见反馈表,根据反馈意见对课程设计进行修改;第三步,组织部分小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就已修改的课程进行讨论,并将有的内容到小学教师中试教,再最后确定教学内容。通过“三步走,六回合”的课程制定程序,充分吸纳了参训学员的需求意见,使课程设计更具有针对性。

⒉校本资源开发,注重独特性

⑴结合红色资源,加强师德教育。我院以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把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个学科培训课程,组织学员参观学习和工作过的湖南第一师范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充分利用我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学习革命传统精神,弘扬优秀师德文化。有些学科还带领学员前往韶山故居、宁乡刘少奇故居,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⑵结合学院历史,开设校本课程我院结合办学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开设了“素质教育思想研究”等特色课程。

⒊影子教师研修,强化实践性

在置换研修项目中,一个月的影子教师实践研修课程对于帮助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内化教学理论、生成教育智慧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优选了长沙市内35所重点小学和特色学校为影子实践基地,在研修过程中,我们实行学院指导教师和基地学校指导教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并对每一位学员布置了具体的研修任务。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培训,对切实帮助学员解决平时教学和本次培训期间的困惑与难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提高质量

⒈整合优质资源,完善专家团队

我院是一所以培养、培训小学教师,研究小学教育为主的师范院校,多年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实践,造就了一支专业造诣深、精于小学教师培训的师资队伍;同时作为部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聘请了一大批省内外教学专家来校讲学,使我们拥有了一支由省内外优秀的培训专家、教授和一线知名教师组成的培训团队。此次国培不仅整合了雄厚的本科培训资源、丰富的校外培训资源,而且改变了以往“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上什么样的课”的培训方式。我们根据课程的需要,聘请专业的教师上课,根据学员的需求来组建和完善专家团队。本次培训,全院六个学科专业的国培班聘请的省外专家达到三十多人。在培训中,我院实行了教学质量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负责组建各学科“国培计划”项目专家团队,确定各学科培训课程方案和任课老师,监控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做到不迁就、不应付、不降低标准,确保了培训质量。

⒉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培训效率

培训中我们力求教学方式的全方位创新,使培训收到了降耗的效果。主要的方式有:⑴名师引领,现场观摩。各个学科的培训都聘请了专家和一线的教师为学员上示范课,举行讲座,让学员在高水平的教学示范与引领下,找到自己的差距,更加明确自己学习努力的方向。⑵问题诊断,有的放矢。为了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落到实处,我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教学问题事先发给各位任课教师,要求他们在自己的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并进行必要的解答与研讨。同时我们开设了教学问题诊断课程,有关专家就学员关心的教学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诊断与解答。⑶微格试水,现场辩课。学员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微格教学实践与现场辩课:执教学员在台上上课,听课学员在台下分组观察、记录,关注教学中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后由专家和学员进行现场讨论点评。实践表明,这种主题式的同课异构与辩课的培训方式,对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⑷变“理论讲座式”培训为“参与探究式”培训。通过教师和学院的交流,让参培的学员都参与其中,通过切实的体验,各抒己见、互动切磋,促使学员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⑸变“输出式”培训为“回馈式”培训。讲课结束后由学员对专家的讲课进行现场点评,与专家互动交流。这种现场反馈学习效果的方式,更好地加深了学员与专家的沟通,促进了教学相长。为了及时收集学员对教学的意见,改进教学,国培项目办负责人和学科首席专家全程听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员每天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并把好的建议迅速反馈给后续课程的任教专家。⑹根据学科特点,实行小班培训。如专业技能培训方面,音乐班和美术班采取了以小班为单位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了每个参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练习和专家辅导的机会。

三、创新管理模式,强化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在宏观上,我院坚持“一二三四”的培训管理思路和模式:树立一个理念,即“做更好的培训,树一师品牌”;抓好二级管理,即国培项目办统筹管理、教学系部教学管理;实行三项责任制,即项目办统筹协调责任制、系部教学管理责任制、首席专家质量监控责任制;调动四个创新积极性,即教师教学创新积极性、学员学习创新积极性、管理模式创新积极性、成果运用创新积极性。在微观上,为了确保“国培计划”项目高质量顺利实施,我们共出台了十个规范化的国培管理文件,使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章实施。虽然我院承担的项目多,工作量大,但由于管理规范有序,项目的实施普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⒈实行双班主任制,强化班级管理

多年的成人培训实践表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鉴于此,我们一是要求各承办系部必须为每个班选配两名优秀的教师担任生活班主任和业务班主任,二是由国培办组织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与在职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三是将班主任工作细化,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国培办不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确保培训成效。

⒉加强过程管理,彰显人文关怀

⑴完善反馈机制。院国培办注重对各系部的培训实行过程性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对培训方案、培训简报、培训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根据专家评审反馈意见调整和完善培训方案。⑵关爱学员生活,温暖学员心灵。在培训管理过程中,我院不仅做到规范化,同时也做到人文化。培训前给每位学员发去了温馨的短信问候,报到当天在校门口设置了接待站,从早上7点一直留守到晚上10点,给报到学员发放学习生活用品,细致地向每位学员提示培训相关的注意事项,征求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和建议,并耐心答疑,积极帮助学员解决到校后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全程跟踪管理,每天深入到学员之中,了解学员的学习要求和生活状况,及时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培训结束后,我们帮助学员总结培训成果,收集学员们的研究论文推荐发表,节假日发送国培办的短信问候。⑶注重信息交流,丰富学习生活。每个班级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6期培训简报。通过简报既交流了各班培训动态、经验和体会,又丰富了学员的课余生活。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体系为支撑,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制度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大培训”格局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实施原则

1.提升素质,服务学生。坚持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综合素养,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2.加强统筹,分级负责。坚持市级统筹,以培训规划、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业务指导,健全管理网络。高中教师培训以市为主,初中和小学教师培训以县(区)为主,完善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体系。

3.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加强需求调研,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逐步实行教师自主选学,创新培训模式方法,通过脱产研修、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培送教、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推进混合学习,促进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坚持质量为重,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质量监管机制,提升培训内涵、实施能力、管理和保障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和“大培训”格局建设,促进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分类分层分岗按需施训,使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与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一步更新,实践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培训模式进一步创新,培训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包括“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全员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四种类型。

(一)“国培计划”

根据教育部部署,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培训及其他部级教师培训。

(二)省级培训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

1.紧缺和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项目。有计划组织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英语、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紧缺和薄弱学科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

2.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全面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进一步落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

4.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以提高教师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高质量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能力水平为目标,通过脱产研修、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和省外研修等多种途径,对教师培训团队进行专业培训。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

(三)全员培训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从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与体验三个方面,采取混合学习模式,组织实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教学常规和学生管理规范为重点内容的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提高在职教师师德素养和“以学促教”的教学实施能力为目标,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双线并进,师德教育列为第一模块。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分年度实施专题培训。

(1)师德教育

模块一: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重点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

模块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教师法制素养和依法履行职责水平;

模块三: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和保护学生安全技能;

模块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身心健康和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2)业务培训

专题一:有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修订版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专题二:有效学习指导。主要包括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

专题三:有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有效教学与教学模式选择、以学定教与“先学后教”模式应用、以教导学与“先教后学”模式运用、学科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典型案例研修。

专题四:有效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质量观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评价理论与应用、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工具、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技能、学科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

专题五: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包括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与叙事研究、学科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修问题与指导。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以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生学习发展与评价、修订版学科课程标准与有效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为重点内容,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

(四)学历提高培训

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重点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以下初中教师开展学历提高培训,到2015年,基本实现小学教师专科化,积极推进初中教师本科化。

五、培训模式

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名师讲学、省外进修和境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逐步形成多渠道、开放式、符合省情、富有实效的培训模式。

优化整合多种培训方式,将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修与“送培到县”、“送教下乡”相结合。

远程培训采用分校(中心校)、分学段、分学科组建网络班级的方法,教师平时在线学习。采取课程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资源服务等方式,进行培训专题的自主学习和在线研讨活动。

集中培训采用小班教学,集中在寒暑假或分散在双休日进行。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远程学习的方法辅导和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

校本研修在学校(中心校)的组织下,分学段、分学科,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培训教材研读、网下集中研讨、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等研修活动。

采用基于学科、巡回送教的方式,组织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名师讲学团“送教下乡”,开展集中答疑、示范教学、课例研修和交流研讨等活动。

六、培训考核

(一)考核方式

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实行训前、训中、训后“三段式”考核。训前以问题和案例提交为重点、训中以过程参与效度为重点由承办单位进行考核;训后以岗位实践研修为重点由参训教师所在学校(中心校)进行考核。参训教师各阶段考核全部合格,由所在县(区)或市教师培训机构认定培训合格。考核结果报同级师训管理部门审核。

(二)学时认定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每学年度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第一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20学时的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免于参加当年度其他类别培训。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周期内年度培训为72学时,其中校本研修40学时、集中培训8学时、远程培训24学时。

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或省级专项培训项目,超过72学时,免于参加当年其它类别培训。不足72学时,需参加当年的校本研修。

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获得毕业证书当年按72学时予以认定。

中小学教师参加本《意见》规定的培训类型之外的,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培训,一律不予认定学时。

七、培训实施

(一)机构遴选

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资质的培训机构,方可实施教师培训。

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国培计划”、省级专项培训、远程培训任务等。

(二)组织实施

1.“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

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招标遴选出的培训院校或机构组织实施。

2.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1)远程培训和远程资源服务:高中教师远程培训,由省教育厅从省内外遴选具有“国培”资质的培训机构,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市教育局负责统筹协调。城市初中和小学教师远程资源服务,由省教育厅招标遴选推荐具有资质的远程培训机构,各市教育局从中选择培训机构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鼓励县镇和有条件的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推进集中、远程和校本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2)集中培训:高中教师集中培训,由市教育局遴选培训院校或机构采取集中答疑、送培到县等方式组织实施。初中和小学教师集中培训,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由县(区)教育局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

(3)送培送教:在市教育局指导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协助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初中)和区域名师讲学团“送教下乡”(小学)活动。

(4)校本研修:由教师所在学校负责实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业务指导和服务支持,县(区)教育局负责检查验收。

八、加强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负责远程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师训管理部门负责培训实施与业务指导。

市、县、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均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培训业务指导团队。

(二)健全管理制度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训管理部门、教师培训任务承担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应纳入教育督导、市教育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中小学办学评估等考核工作中,并与“第一责任人”考核挂钩。

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中小学教师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学时)的培训课程,其完成的培训学分(学时)和参加培训考核情况,是晋职、晋级、续聘、竞聘、考核评优及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九、保障措施

(一)增强机构功能

以“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为契机,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基地承担“国培计划”项目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

按照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合格评估和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专业机构的整合和联合,有效实现优质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强培训主体功能,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师培训师资准入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

建立教师培训专家委员会。在省教育厅领导下,负责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专项调研、项目规划、招标评审、实施指导、绩效评估和课题研究,以及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等工作。

建立教师培训教学专家库。省教育厅遴选高水平专家和特级教师组成省级培训讲师团,开展“送培到县”、“送教下乡”活动。各市教育局加强对骨干教师的使用,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组建区域名师讲学团,支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省级及以上教师培训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每期(班)培训团队中,省外培训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优秀中小学教师(教研员)不少于40%。

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实施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计划,采取政府购买、组织开发、引进等方式,积极开发本土培训教材,重点开发一批网络培训课程资源,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体现不同类别、层次教师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库,为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

完善优质课程资源评审与推荐制度。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组织评审的培训课程资源,方可在本省范围推荐使用。地方课程要逐步实行省级备案制度。

加强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建设。按照网络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共性要求,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具备学习管理、资源管理、实施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等功能的远程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及支持服务系统;实现参训教师的在线课程学习、互动交流、共享资源和接受培训专家远程指导等功能。

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依托优质中小学校,建立一批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基地,落实教师培训实践环节。探索和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示范校,加强校本网络研修资源平台和实践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师范院校与具有示范作用中小学广泛合作,引领校本研修、安排学生实习,促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发展。

(三)提供经费保障

切实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政策规定,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继续教育经费由本级财政安排,经费标准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1.5%,并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附加费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分项目落实。

切实落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

省级培训经费由省教育厅在年初教育预算中设立,市级培训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年初教育预算中设立。部级培训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由主管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安排。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7篇

1.我的45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学院之行的“中国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成果

1.1 聆听专家讲座,受益颇多

1.2 学员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1.3 外出考察研修,开阔眼界,收获快乐

2.“国培”校本研修成果

2.1 于2011年12月15日在学校教师会议上做了一场钦州学院之行的“中国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成果总结报告。

2.2 于2011-12-19运用孟氏的有效教育课堂理论结合实际上了一堂校内公开课.

2.3 每天都写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

2.4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运用孟氏的有效教育课堂理论让学生愉悦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科组的老师推荐学习这种先进教学方法。

3.“国培”校本研修给我的几点启示

3.1 自觉学习,终身受益

教师的成长,主要不是靠他人指点,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通过学习教育理论,阅读教育杂志,做到静心巧授,锐意创新。学无止境,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报刊书籍学习,通过进修学习、课题学习、学术学习、分阶段有重点的学习、网上学习、实践学习等,渡过“高原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3.2 淡泊名利,踏实工作

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但要把握度,不被名利所累。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实实在在地做学问,通过教学实践,积累育人经验,结合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想到自己送出的一届又一届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步入社会后有所作为,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3.3 反思自己,不断创新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要经常进行反思。反思宏观的教育,也反思教育的细节,反思教育的历史,也反思现在,尤思要反思自己,不断地对教学行为作出自我评价,并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解构和重建。要形成教学中的独特风格,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过多考虑是否完美。而应该分析有无特色。

3.4 精于研究,丰富人生

科研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是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阶梯,会不会科研、搞不搞科研是“教书匠”与“专家型教师”的分水岭。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应自觉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日常教学实践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对教育经验进行总结。不仅如此,教育科研能有助于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使教学工作变得不再繁杂、枯燥而充满意义和价值。

3.5 注重细节,关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成为“名师”。因为只有爱学生,关心学生,才会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改进教育教学。特别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要严格而自由,做到优点使人可敬,缺点让人可爱。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教育细节,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楷模。我认为教师必须注重以下细节:

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

②定规则,包括缺席,迟到、基本礼节、作业完成等,以及如何执行规则;

③上课前,教师站在教室门口,和每一个走进去的学生微笑招呼;

④准时上课下课;

⑤用问题、悖论、谜题等引出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⑥不怕复习,对重要内容,学生应该阅读或听到、看到至少三次;

⑦与学生谈心,一对一或分小组进行,多鼓励和表扬;

⑧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应在教室中巡视,同时加入学生讨论;

⑨开学不久要进行单元考试,并及时反馈;

⑩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4.通过培训,促进了专业发展,为做学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通过国培项目研修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今后我将努力做到:

4.1 将这段时间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4.2 加强学习

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争取能在刊物上发表作品。

4.3 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

4.4 充分利用好各种学习的平台,加强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计划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叶、长枝。

4.5 今后继续通过网络在线积极参与交流研讨,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促进自身提高。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 研修一体 教师专业发展

开发利用好教师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践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和“用最强的师资支撑最大的民生”理念,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实施“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共同发展”策略,以校本全员培训为基础、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教改科研为先导、“导师制”培训为龙头、名师骨干培训为重点、登记制度为保障,加大统筹力度,加强培训工作,教师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进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保障。

一、研修一体,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我院担负着全区83所中小学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工作,履行着研究、指导、培训、评价、服务等职能,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智囊和助手。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院的生命线。培训好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我院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工作,让全区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一是完善指导服务功能。

在创建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完善与直辖市文化区地位相匹配的“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功能,切实加强中小学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科研指导、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育信息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五个中心建设,增强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

二是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坚持开展教职工论坛、“两课”活动、教研展示等活动,采取学习培训、上挂锻炼、下校交流(或蹲点)等措施,搭建高端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平台,切实加强教科研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助推专家型教科研人员的成长。

三是整合科培研德力量。

进一步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力量,优化部门职能和工作规范,强化每个教科研人员“科、培、研、德”四位一体的职责意识,勇于担当,鼓励创新,促使每个教科研人员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承担各类教师培训任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四是加强“四化”建设。

立足课堂教学,着眼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研方式变革,按照“教研专题化、科研培训化、培训课程化、研修一体化”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研修一体化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一盘棋”工作的活力。

五是提高课堂教学胜任力。

坚持开展职初教师、农村教师、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等培训和学科优质课大赛,以赛促培,赛训结合,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重庆市首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中,我区8名选手获得了7个全能一等奖,在24个单项奖中获17个一等奖。在重庆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我区6名选手全部夺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在重庆市教委直属小学与主城部分示范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中,我区教师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六是加强教师研修平台建设。

开展网络教研,建立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构筑教师研修共同体,助推教师发展。同时,总结推广“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成果,深化校本教研,开展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验工作,指导各中小学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立足本土催生教师发展。

五年来,全区5000多名城乡中小学教师100%参加了继续教育,合格率保持100%,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中小学教师STM体系研究”(选拔、培训、管理)课题成果获市政府首届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二、突出骨干,全力打造教师队伍领军人才

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培养一支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队伍,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是我区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区优势,聚集利用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开展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等基础教育高端人才的一项新的教师研修模式,是我区坚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已先后聘请148名在全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专家教授,为我区中小学培训了423名优秀骨干教师。第五届“导师制”99名学员和第三届“名师班”20名学员的培训工作持续扎实推进。“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在探索起步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深化发展,突出了三个重点,做到了四个结合,实现了三大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突出了三个重点。

从培训对象看,重点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带动整个队伍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区域类型看,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均衡发展;从价值目标看,重点培养培训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着力追求教育家办学。

二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专家教授、优秀教研员和学员有机结合。从重庆市教科院和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等聘请的专家教授,从我院聘请的各学科优秀教研员,与从全区各中小学选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相应的学科组,拧成一股绳。按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导师、学员和联络员根据学员实际,量身制定学员培训发展计划,从理论水平提升、教学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增强、成果业绩展示、示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导师对学员开展结对培训,提供“全程服务”。二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各中小学有机结合。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学员送培学校、导师、学员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形成互动共向合力机制。三是学员发展的现实基础、最近发展区和发展愿景有机结合。从学员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科学确定学员发展愿景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培训,高规格要求,高质量展示,引导每位学员立足现实发展的起点,着眼长远可能发展的目标,追求专业发展的快乐和生命的幸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差异发展,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四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精品课堂教学、项目驱动、科研引领、成果展示等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三是实现了三大创新。

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师培训方式,“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一是创新了教师研修模式,把“学、研、修”融为一体,提高了骨干教师内涵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二是创新了教师培训制度,坚持定期开办,加强考核激励,对学员培训后的持续发展和作用发挥等及时跟踪,完善后续跟进培训;三创新了联络员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培训主体之间的桥梁问题,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

四是取得了显著成效。

“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新机制的建立,让所有教师都有了不断提高、梯次提高的机会,提升了教师争当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教育家的积极性,使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等为龙头的优秀教师群体。目前,全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全国模范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全国先进集体2个,重庆市优秀教师群体1个,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重庆市学科带头人1名,重庆市名师4名,重庆市特级教师20名,重庆市教育终生贡献奖2名,重庆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2名,重庆市骨干校长8名,市级骨干教师154名,中学研究员级教师11名。

三、辐射示范,着力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

作为重庆市首批教师进修学院和中小学教师教育市级培训基地,我院积极承担部级和市级有关教师教育工作,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缩小城乡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供教育公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顺利完成市级培训项目任务。

我院先后承担重庆市小学数学培训、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初中英语骨干教师、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援教涪陵英语教师等培训项目,为全市培训学科教研员和优秀教师397人。

二是扎实开展“国培计划”工作。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院与四川外语学院合作,组织全市各区县59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完成了“国培计划”重庆市初中英语教学能手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院 组织区内9所中学和28名优秀骨干教师,承担了重庆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地理和化学置换脱产项目38个区县142名学员的影子跟岗培训工作,呈现出“培训层次高、培训规模大、培训模式新、培训资源优、培训定位准、培训监管严、培训实效显”等特点,得到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办和市教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真心真情开展对口援教工作。

我院组织教科研人员先后对部级贫困县奉节、城口、武隆、涪陵、秀山、酉阳等送教17次,听课308节,评课275节,上示范课47节,开展专题讲座86场,问卷调查5650份,受培教师达22500多人次;同时,还组织区内市、区级优秀骨干教师48人次送教12次,上示范课105节,听课280节,交流研讨86次,受培教师达8000多人次。

四是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影响。

我院先后接待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同行学习考察, 10多次应邀到香港、上海、江苏等地作教师教育学术报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和《重庆日报》等多次介绍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经验。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9篇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

我校“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从2010年9月15日至2011年1月9日历时5个月,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734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在华中师范大学分别参加了为期10天、15天、3个月等不同类型的培训。共有201名来自全国各大学、教研机构和教学一线的著名专家、教授、特级教师为培训班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组织学员实地考察了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市光谷小学、华师一附中、华师附小、武汉市卓刀泉中学、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武汉市洪山中学、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等多所武汉市重点中小学校和湖北省示范学校。各研修培训班组织学员班级交流研讨、圆桌论坛及网络论坛,到培训结束,网络论坛共发帖9 574条。每班配备了体育器材,组织了才艺纷呈、热情四溢的联欢晚会,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东湖等风景区。培训期间每位学员都提交了研修论文、教学案例,并组织了优秀学员评选工作。

在培训管理团队、授课专家、参训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10年的“国培计划”结出累累硕果。我们将培训管理手册、专家授课课件、学员教学案例、学员学习心得、学员学习论文等编辑成《培训成果汇编》70册,刻录光盘10碟,编印华中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简报》41期约100万字。

二、主要措施

1.组织完备,措施得力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为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实施的部级项目,肩负引领、示范和重点支持的重要使命,承载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关爱。对此,我校高度重视,组成了组织结构完备、工作职责明确、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清晰的培训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马敏为组长、副校长李向农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培训工作。在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立“国培计划”实施办公室,由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吴伦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尽全力切实保障“国培计划”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培训的专业水平,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师范司和各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宗旨,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分学科组建了由省内外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的教学名师组成的培训专家团队,抽调了一批具有教师培训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培训管理与服务。每班配备两名专职班主任和两名助理,全天候参与班级管理和服务。在学员中成立班委会、推选小组长配合班主任一起管理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

由于各项工作领导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全体人员分工协作,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实施工作中,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同志及我校校长马敏、副书记吴晋生、副校长李向农、黄永林等领导同志关心指导“国培计划”的项目实施情况,并出席了“国培计划”各培训项目的开班典礼。

我校校长马敏为“国培计划”欣然题词:“实施国培,服务国培”。

2.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注重培训实效

基于“国培计划”的重大意义,我校马敏校长召集专门会议,组成专家组对课程设置多次进行研讨,明确培训目标,确保认识的深入性和目标的明确性,为“国培计划”提供了良好的组织领导保证和质量保证。从培训方案的制订到组织实施都经过了专家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课程设计上精益求精,充分体现教育部组织“国培计划”“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的培训宗旨,强调了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课程按五个模块设计。(1)现代教育理念模块:通过解读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宏观政策,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形势要求,介绍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展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引导开展师生角色认知和师德教育等,促进学员更新教育理念、开拓教育视野,形成先进、开放、多元、深入的教育认知。(2)教学改革模块:通过追踪学科前沿,提升对教学功能的认识,介绍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探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有效方法,以及开展教学研究、开发建设教学资源、运用教育技术等的有效策略,帮助学员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3)教学案例研讨模块:通过呈现、分析同行教育教学实践,或者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从中提取真实的典型案例、挖掘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对此进行教育理念探究和教学行为诊断,推动学员进一步校正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法论,体验、验证理论和方法,开发、形成一批骨干教师研修的优质案例资源包和有效使用办法。(4)教育观摩考察模块:通过走进武汉市有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观摩实践基地,开展同行观摩、座谈与评价,或亲身开展教学实施、监控和反思,促进学员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学习借鉴成功教学经验,推动学员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5)校本研修规划模块:通过介绍国内外教师培训先进理论,分享校本研修实践经验,讲解校本研修的设计策划、组织实施、反馈评价和绩效管理等规划思路,启发学员从多角度整合力量、利用资源、应用信息技术等,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和现实条件,促进学员提高校本研修设计和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3.创新培训模式,贴近一线教学

与以往的培训不同,“国培计划”更加注重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提升教师的课堂技能,加速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转变,更加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力争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贴近一线,使“国培计划”成为最有吸引力、最有效的培训。

为保证“国培计划”的培训质量,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一培训方式,在方式上进行了许多尝试和创新。在充分吸取2009年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国培计划”的特点与要求,安排专家报告、名师讲座、大会交流、小组讨论、网络论坛、圆桌论坛、参与式培训、课堂教学观摩等多种培训形式,在专家的引领下,组织案例教学、问题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案例教学。聘请研究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专家和著名学者、教授为学员授课,并进行研讨和交流,同时还邀请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线特级教师、教研员等为学员介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做课堂教学观摩点评。我们要求授课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启迪学员的思维,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掌握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

(2)参与互动。结合学员的特点,“国培计划”采取专家讲授与学员交流相结合的参与式培训的形式,并与其他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有效结合。这种形式我们在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省级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部级培训时就已经广泛使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与式培训模式因其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受到学员们的高度赞誉。可见,若这种模式使用得当,便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广泛调动学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多角度的思考和探讨。

(3)问题探究。在培训前,我们已经为学员提供了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题,让学员带着问题参加培训,通过资料收集与整合、交流与探讨等过程,分享彼此的经验,获得大量信息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进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组织学员对课堂教学观摩课进行点评、研讨的活动,使学员可以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得到提高。

(4)专家指导。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科专家培训指导小组,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负责教学工作,在进行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方案的设计,在培训期间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主持专家讲座,引导专家与学员的互动,随时解答学员的疑难,参与学员论坛,与学员零距离对话,不时将学员研讨活动推向高潮。

4.师资团队阵容强大,实力水平令人折服

为确保培训的专业水平,采取了首席专家负责制,分学科组建了由省内外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的教学名师组成的培训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实力雄厚。来自全国各地的201名专家为培训班授课,他们中有熟悉、参与中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高水平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有中小学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40%),有中小学教师培训经验丰富的培训研究者、管理者和培训师,体现了部级培训团队的水平。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专家郭元祥、佐斌、雷实、鲁子问、雷万鹏等,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朱家雄、李季湄、冯晓霞、陈佑清、杜时忠、李家清、杨再隋、刘华山、王宝祥、李季、舒白梅、吴伦敦等,以及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李镇西、胡明道、金莺、靳岳滨、郭文红等。

由于专家阵容强大、来源广泛、结构合理、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优势互补,深受学员欢迎,他们的精彩讲授,时常博得学员的阵阵掌声。在培训中,学员们近距离地认识和接触了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以及一线特级教师,领略了名家的风采和魅力,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专家们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学员。正如吉林市教育学院邹春红在感言中说:“在培训学习中,我们与专家牵手,与精英同行。在度过一个个充实的日子之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蜕变的欣喜和激动。一场场专家的报告,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与反思,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我们汲取着理论的营养,分享着研究的快乐,充实着实践的经验。培训班的学习,引领我们从小学语文的迷茫中逐渐走向清晰……”湖南邵阳市绥宁县长铺镇第一小学的陶荣海老师总结得好:“短短的15天‘国培’,让我们了解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对我们既有观念上的洗礼和更新,也有理论上的重构和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在这里,我们不仅成为了知识的接受者、学习者,更成了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我们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进行反思……”.

5.规范管理,细致周到

在这次“国培计划”项目中我们抽调了一批具有较丰富教师培训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培训管理与服务,每班配备两名专职班主任和两名助理,全天候跟班管理服务。我校制定了严格细致的组织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服务到位、分工协作,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狠抓落实,把服务做到了学员的心坎上。班主任和学员学习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实施工作中,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使广大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学习安心、生活舒心、事事顺心。

在班级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细致服务,规范管理,竭尽全力帮助学员解决困难。(1)管理规范。制定了《学员与教学管理办法》,对教学管理、考勤管理、作业与考核管理、组织纪律管理与后续跟踪管理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及安全突发事件做了周密安排。(2)环境优雅。培训地点安排在校内,教师们住在校内的三星级宾馆桂苑宾馆,重回优雅的大学校园,在优美、静雅的人文环境中身体得到放松,性情得到陶冶。伙食卫生干净、菜品丰富,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称赞。(3)资料齐全。为每个学员准备了一个资料袋,内装笔记本、笔及笔芯等学习用品,印发了《培训手册》,在手册中有每位授课专家的讲义,配发了课程改革自学参考书,并在培训结束时将培训课件、通讯录、电子相册等相关资料制成光盘发给学员。

由于大家的配合,整个班级的管理井井有条,学员出勤率高,笔记认真,班级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管理和服务的细致到位,当然这些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班委会和学员们的共同努力。

三、培训的特点与主要成效

1.感受名家,增长学识

学员们近距离地认识和接触了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领略了名家的风采和魅力。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像雷万鹏、吴伦敦、佐斌、雷实、陈佑清等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认识和了解了像沈旎、姜瑛俐、靳岳斌等教学研究名家;分享了像张基广等一线特级教师教育家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激励着每一个学员。专家的报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有的热情洋溢,声情并茂;有的风趣幽默,诙谐生动,让人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很多人都是含着眼泪听完报告的。大家感慨,“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学习可以这样有趣”“这些也都是我原来做过的,只不过我没有在意没有记录”“做校本研修就是要做有心人――有心发现,有心记录,有心反思,有心分享,有心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这样的感言和心声在培训简报上比比皆是。

2.系统研讨,分享经验

在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各类研讨呈现从未有过的深入和广泛。研修探讨内容涉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与对策,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技术路径和可利用的资源包;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设计实施等。在优秀案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分析研讨中,学员们分享了经验,解决了困惑,完善了知识,更新了观念。

这次“国培计划”采取了多种培训形式,如案例教学、班级论坛、圆桌论坛、问题探究、专家引领、观摩示范、互动交流等,培训过程强调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热情。大多数学员感觉紧张而充实,感动而快乐。

3.互动交流,收获友谊

此次“国培计划”更加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之间存在隔膜:在教师职后培训中,专家学者满足于埋头苦讲,一线教师习惯于奋笔记录,但结果却是听起来很有道理,用起来一无是处。这种站在各自立场,只关注自己的视域,不能形成有效对话的现象,已成为教师职后培训的痼疾。为此,有必要开展“角色互换”,形成全面互动,从而帮助受训教师体验并理解不同层面的教育真谛、行为与理想。

为帮助学员调整学习状态,我们在活跃班级研修氛围、激励学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学习内驱力上下工夫、想点子。通过班级论坛和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与专家的授课内容进行深度“撞击”,摩擦出“思想火花”。每次课堂的互动环节大家都热情高涨,下课了还“余兴未了”“言犹未尽”,还与专家继续交流学习感悟。无论是听课还是讨论、交流,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钻研的激情。

我们欣慰地看到,参训教师“动”起来了,“活”起来了,不管是不太熟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还是进入“课改高原期”的教师,大家在“国培计划”中互助合作,迸发出巨大的教育能量。在这里的一次次激情的交流,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使友谊的光环将整个培训渲染得温馨而富有情感,让大家留连忘返。

4.分享成果,拓展培训

我们通过互联网创设网络讨论平台,建立“国培计划”网络论坛,设立“网络社区”。在这一平台中,参训教师自主发帖,将自己喜欢或者觉得可以和大家共享的内容上传,和其他参训教师与专家进行激烈的讨论,交流研修经验,探讨教师培训中的问题。为各位参训教师提供后续研修,帮助参训教师更好、更方便、更快捷地选择进行后续的自主学习,反思和重构自己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行为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建立公共信箱、QQ群等网络形式进行交流,利用网络的便捷、开放、交互等特点,使参训教师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互动交流,使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变得随时随地,更加畅通。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培训功能的延伸,拓展了学员培训后的后续交流学习,深得学员喜爱。

5. 以人为本,温情服务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微笑服务,温情管理,时刻把温暖送到学员身边,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竭尽全力帮助学员解决困难,让大家在培训中处处感受到温暖和关心。

来自株洲的谭飞波老师在他的稿件中这样写道:“我们的班主任从早到晚忙碌着,白天,上课中他们扮成一位学员,与学员一起认真聆听教授讲课,课间休息,她们扮成服务员,检查热水瓶是否有开水,帮我们擦黑板,帮教授倒开水。晚上,整理资料,编印简报,打印学员通讯录,制QQ群。令人感动的是,学员外出游览时,她们替学员上网查找乘车线路和景点,她们处处替学员着想,急学员之所急,想学员之所想。”除了对学员的悉心服务外,我们还做到对授课教师的细致服务,如:有的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到达授课地点,金曾妮老师一大早为授课教师送去热腾腾的早餐;罗忻老师总是热情地开车去接送授课教师,哪怕只有几百米远。这些事例无不渗透出了管理人员对学员和授课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切之情。

示范性项目――小学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正值中秋佳节期间,我们为了调节紧张学习气氛,陶冶情操,加深学员之间情感交流,组织开展了中秋赏月吟诗活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葛志强激动地说:“难忘中秋节的夜晚!忙碌了一天,当我们刚刚回到宾馆的时候,便有一份精致的礼物展现在面前。一张精美的贺卡,一纸祝福的信笺,一份甜甜的月饼,几个红红的苹果,我们实在没有想到幸福会来得如此突然。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读着信笺上祝福的话语,一次又一次激动地拿起那苹果,心中满是感动。很多老师舍不得品尝这满载情意的礼物,用相机将它们拍下,留住这感人的一幕。中秋赏月晚会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晚会上,一首首经典的诗词,一阵阵优美的歌声,一段段动人的舞蹈,传递着节日的祝福。华师的领导和老师也来到晚会的现场与我们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大家载歌载舞,不亦乐乎!”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10篇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省委党校拉响了警报。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密集的警报声。警报声述说着中国近代史上的苦难与屈辱。其实农村教师的职业状况也不容乐观,也应拉响“警报”。而此次培训就是拉“警报”、促觉醒、图自强、求发展。

给历史班授课的姬秉新教授,一个和我的父亲同岁的老教授,一讲课就是三小时,其间不喝水、不上厕所,不休息一分钟,讲得嘴角起了白沫,依然风趣地授课。老教授硬朗可爱,冷嘲热讽中夹杂着自嘲,巧借俗语和俚语讥讽权贵,把学员当道具现场表演,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史料激情澎湃地道来。教授把自己化为博大复杂的历史,演绎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古典美学。再看看我的同桌马靖,去粗取精,奋笔疾书,已经记满一本子,也不知这小子都记了些什么!

有如此敬业的教授,有如此勤奋的学员,再加之恪尽职守尽心服务的两位班主任,我内心充溢着温暖和感动。

我在思索,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本无需教材主编、国内知名教授、博导姬教授来让课,但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国家就是要体现“国培”的重大意义:让农村教师切切实实得到专家在学术上的指导,把教书匠变为有思想的教师,乃至培养成教育专家。要实现这个转变,两个月的培训肯定不够,还需教师在吸收专家的思想后,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多读书,勤思索,多实践,将思想化为具体行动,并长期坚守之。只有这样,培训才有意义,才会发挥长效作用。

培训已经半个月了,我自感历史知识浅薄、粗疏和匮乏。所以上课认真聆听,即使听不懂,也努力去吸收。认真学习既是对老教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可我也看到有些学员迟到早退,有人还无故旷课。这既辱没了教师的职业,也体现不出培训的专业化。有些教师名为来培训实则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思进步,得过且过,丢掉了事业心,丧失前进的动力,学习生活充斥着不满和抱怨,学习状态极差。

自律者无需他律,自爱者必将爱人。学员理应以教授为贵、班主任为尊,用付出与努力诠释两个月的缘分,也许学员与教授不会有深入交流,但淡水之交,清澈一生。

历史学家说:“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人类激情与智慧的文化宝藏,它静静地沉睡在每一个人的身旁,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整理和运用。”总结农村教师的历史与现状,就要开发我们的未来。人们说历史是“察古知今,鉴往思来”的学问。农村教师就应孜孜不倦地去学习、思考,感悟历史智慧与真谛,让自己的后半生追求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

漫步省委党校和西北师大,教师大都神态安详,举止从容优雅,就连晨练的老夫妻,也相扶相助,让人联想到他们几十载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油然生出羡慕而感动的情愫。学识能让一个人精神充盈丰富。在学者如云的天堂,我愿采摘百花成蜜,留下努力的清香与收获的甘甜。此生类似的学习机会很少,但学习的火种一旦点燃,我愿让它燃成熊熊大火,驱赶内心的阴暗与自私,一路火热地走下去。

上一篇:初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中校长研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