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9 06:26:47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范文第1篇

高考笔试中的第一大题是语言基础知识及应用题,包括完形填空及语法填空两题。本人认为,该题对高考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这是高考第一大题,几乎所有学生都按顺序先做这题。该题做好了,对余下的题目的答题会更有信心:第二,这一大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梳理好了,水平提高了,对阅读、作文也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相对而言,这一大题比较容易把握和提高,学生也很乐意做。第四,该题满分45分,占了全卷三分之一的分数,非常重要。

(二)高考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应用题及讲评理论依据

1、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填空(cloze procedure),语法填空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测试考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是心理学家惠太海默(Wertherimer)于1912年首先建立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该心理学理论认为,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怎样千姿百态,错综复杂,其各个组成部分均是相互关联,井然有序的,而不是一些互不相干的独立部分拼凑而成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1953年英国的一位中学老师威尔逊・泰勒(Wilson L.Taylor)把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英语测试中,创设了一种新的试题形式并命名为完形填空(Closure Procedure或Cloze Test)。完形填空最初是作为测量阅读材料的可读性的一种方法。在这一方法提出的同时,泰勒创造了Cloze一词。

2、赏识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1969:158)曾说过:“促进者对学习者的赏识或接受,是它对人类机体能力具有基本信心和予以信赖的一种具体表现”。就赏识教育的本身而言,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同样的教育过程中,是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这样的教育状态一旦在人身上起作用的时候,那么赏识教育的着眼点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而是可以使之成为人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良好起点。另一方面,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相互激励乃至相互教育的过程。用原创者(周弘,2000)的话说,就是感动与被感动。因此,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受教育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笔者在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讲评时经常使用赏识教育理论。

(三)完形填空题解题策略研究

完形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多种语言能力的综合性测试题,它是一篇难易与中学英语教材大致相当的短文(约260―280词),文中基本无生词,体裁一般为夹叙夹议文,短文第一句话一般是完整的,主要是给考生提供一个语境,让考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印象,文中有15个词被去掉,考生必须通读短文,通篇考虑,在掌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生活常识,从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完形后的文章不仅语法知识正确无误、用法恰当,而且文章结构合理,意思完整,前后连贯。

完形填空的试题特点是:针对于每个空所提供的4个选项。如果孤立地看,对应在句子中可能都能满足句子的要求,无论哪一个放进去,从词法上说都是正确的。比如此空需要填一个副词,那么提供的4个选项都是副词,考生只有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才能选出最佳答案。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要想把残缺不全的文章补完整,我们必须具备文章所要求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学校进行了两种特别形式的训练。

1、“裸填”训练,即不设选项的完形填空。不设选项的完形填空提高了完形填空的难度,但更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受干扰项的打扰,而且不依赖选项。我们从单句出发,从历年的高考题完形填空中选取单句中就暗含答案提示的句子给学生进行起步练习。进而到几句话的一段,最后才是篇章,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训练学生发现同句中的提示练习,发现上下文的提示练习,还有隔得较远的提示练习。学生通过分解练习,在做题时,就不急于看选择项,且不容易受干扰项的影响了。

2、学生自己利用小文段,自己出题的练习。我们让学生自己自由在做过的阅读文段中找一段话,给学生练习自己挖空,然后同位交换做,做完后,交换改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出题者的意识。

做题技巧总结:

(1)通篇快读一篇。注意首句,一定要读懂。如果有题目的,题目一定要读懂。首句一般不挖空,而且经常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每一段的第一句和尾段也是重点要理解好的内容。

(2)注意段落结构,如2011年高考一模中的平衡结构。结构是总,分,总,还是总,分,分等等。通过段落的结构分析,更好的预测文段的内容。

(3)注意逻辑关系。边看边圈画关键词,打箭头。把影响答案的关键词指向答案。填完一段回头看一看。

(4)注意一句挖两空时,要一起考虑。

(5)注意常识题。大胆通过常识进行推测。

(6)难度大的空格,可先把句子翻译成中文再填空。

3、讲评课时,我主要运用赏识教育理论,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可先表扬分数高的学生,让全班鼓掌,这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些总分不见得好的同学,这一题做得不错,通过表扬,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2)让考得好的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介绍经验,然后老师才把自己的做题策略总结出来,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3)老师也可告诉学生们全班的平均分,引导全班制定目标分数,学生自己的目标分数。下次考试时检查是否达到。

(4)可让较差的学生把自己最肯定的选项先讲出来,然后不断找其他学生补充。

(5)老师可坦诚的告知学生自己错了几题,分别是哪几题,与学生共同分享做题心得。

(6)有时候,老师也可以装不懂,让学生来解释,增强学生的信心。

(7)练习的初期,老师可自己通篇解释一遍,让学生理解透彻,给学生做题思路作示范。接着可让学生轮流一个一个讲原因、关键词和干扰项的排除方法。然后可训练部分学生整题解释方法。

(四)语法填空题解题策略研究

广东省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从命题的形式上看,它依据语篇,考查语法的分析与运用能力,用此题取代单项选择,更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实现了从“题感”到“语感”培养的回归。语法填空的命题形式,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大约200个词的短文,然后完成10个语法填空。考生应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合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1、平时练习时的策略包括:

(1)分清句子结构,判断该填什么词性;(2)题型练习,分成谓语和非谓语、连词、代词、冠词,介词的填空练习;(3)错题重温,老师把学生做过的练习中错误率高的空格让学生重新做;(4)让学生进行做题经验总结;(5)查漏补缺,老师做出词形转换的总结表让学生熟读,听写词形转换题中的错的单词:(6)背诵含语法结构的单句让学生背诵。

归纳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归纳;总结;英语;题型

同学们在准备考试的期间,做了大量的题。但有些题型是差不多的,考的就是一个知识点,同学们却老是出错,错了一遍错两遍,失去了得分的机会。虚拟语气,非谓语,不定式,从句,倒装等都是考试的重点,题型虽在反复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

一、现在分词

1.______ a reply, he decided to write a letter to her again.

A)Not receiving

B)Having not received

C)Not having received

D)Not received

此题选C。现在分词的否定式作原因状语,又有receive在write之间,所以用的是have received。

2.The young doctor could not sleep at night,his thoughts ______ him no peace.

A)being given B)giving

C)gave D)to give

此题选B。 现在分词作独立主格结构相当于原因状语。

二、虚拟语气

1.Peter wishes that he _____ law instead of literature when he was in college.

A)would study B)studied

C)had studied D)could study

此题选C。 wish引导的虚拟语气,结构有3:对现在虚拟,动词用过去式;对过去虚拟,谓语部分had done;对将来虚拟,谓语部分是情态动词加动词的原型。这题是对过去没有实现的愿望进行虚拟,所以用过去完成时。

2.I told Sally how to get here, but perhaps I ____ for her.

A)should have written it out?

B)had to write it out

C)ought to write it out

D)must have written it out

此题选A。 ought to \ should have done 表虚拟,意思为“本应该做某事,但没有做”。

3.I was ill that day,otherwise I _________ the sports meet.

A)would take part in

B)took part in

C)would have taken part in

D)had taken part in

此题选C。 otherwise, but for, without 引导的含蓄条件的虚拟语气。

三、倒装

1.Stop explaining it! In no circumstances ______ a lie.

A)you shouldn’t tell

B)you should tell

C)should you tell

D)shouldn’t you tell

此题选C。in circumstance, often, many a time,only, seldom, scarcely等放于句首,句子主谓倒装。

2.Never before _______ engaged in producing goods just for the comfort of man.

A)had so many people been

B)so many people have been

C)have so many people been

D)so many people had been

此题选C。意思为“从未有如此多的人专注于为了人类的舒适享受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四、情态动词

1.The room is so dirty; it ______ have been cleaned.

A)wouldn’t B)mustn’t

C)can’t D)shouldn’t

此题选C。根据句意,排除A,D。B选项表示“禁止”,所以排除。

2.You _____ her in her office last Friday;she’s been out of town for two weeks.

A)needn’t have seen

B)explained

C)can’t have seen

D)must have seen

此题选C。D选项的意思为肯定猜测。

3.The building of the lab ______ before the end of this term.

A)must complete

B)must have completed

C)must be completed

D)must have been completed

此题选C。为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其结构为:情态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

五、固定短语,结构等

1.Cancer is second only ______ heart disease as a cause of death.

A)from B)with C)to D)of

此题选C。second to “仅次于”。

2.A red pencil-mark on the fifth page caught his _____.

A)look B)eye C)watch D)ears

此题选B。 catch one’s eye “吸引某人的眼球”。

3.The manager accused one of the hotel servants ______ stealing the money.

A)about B)with C)of D)for

此题选C。be accused of “被谴责,控告。。。”。

将每套题中同类型的题型做一个归纳总结,可以发现很多规律可行。将这些题型,规律牢记在脑海,避免第二次错误,高分肯定属于你。

参考文献:

[1]管林霞.如何提高高三英语复习的效率[J].新课程(教研)2010年12期

[2]殷莉.略谈英语复习和做题[J].中学生天地(C版)2007年04期

[3]刘志强.高手攻破英语的“必杀技”[J].高校招生 2010年04期

归纳总结范文第3篇

初中物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且比较分散,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讲解和学生看教材,知识点很容易分散且掌握不牢,更不能灵活运用。归纳总结复习方法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结构掌握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用于实际学习中,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归纳总结复习方法实用于初中学生生理思维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差,不会看教材,只求过程,不注意知识中所包涵的物理理论。归纳总结复习方法能引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找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部分知识点按一定规律重新梳理,完整地系统化。归纳总结复习方法还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弄懂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归纳总结复习方法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归纳的知识范围应该有多大和怎样才能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归纳范围要小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归纳范围要大些。相对独立的知识,整体包括的内容少些;相互联系的知识整体包括的内容多些。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在归纳复习中我们选择按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各章为主进行复习。

下面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为例,谈谈该方法在复习中的运用:

(1)集中通读,全面掌握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供全章的知识框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照课堂笔记和习题所包含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对于有些内容需要补充时,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也可让学生独立编写知识要点,交给教师审阅,编写合理完整的学生可以让上讲台讲解或互相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向别人讲述的过程又是自己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

教师也可采用设问,把一章或一节的各知识点系统地编写成若干知识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哪位学生回答得正确;提问时可采用抽签等多种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好的与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兼顾进行,鼓励或加分应有所不同,这样可以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鼓励差生积极参与和鼓励好生帮助差生学习。也可将学生按不同的知识层次编排学习小组,互相展开竞赛,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2)编写提纲,整体记忆

教师在学生归纳复习的基础上,自己应编写一套相应知识的完整体系,打印后,学生人手一份,对照自己所编体系,找出不足,提高编排体系的能力。为方便学生记忆,减少记忆理解难度,可将知识体系中的内容写成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并规定每节课所要完成的内容,化整为零,让同桌互相提问。指导学生意义记忆和机械识记并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每章节复习后,再要求学生对相应的习题作答,教师批改后,进行相应的总结评估,力求人人过关,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师生在复习中节约时间,减少盲目性,提高复习效果。

(3)查漏补缺,避免混淆

归纳体系中没有包括的知识(如阅读材料)要单独列出,并指导学生理解或掌握所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专门讲解,再作记忆。

(4)出题精炼,促进掌握

物理虽属理科,单凭记忆是远不够的,必须做适当的练习。练习题的编、选要注重基础,要灵活。练习题的难度应有梯度,差生和优生的学习情况都要考虑,以增强信心。如果练习题过难,这样会使中等以下学生失去信心,造成学习的心理压力。练习题应注意多样性,以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现在的中考试题形式已经出现了多样化,除了以前传统的填空、选择、问题和计算题目之外,还出现了形式多样,更加灵活的题型,如开放联想,科学探究,信息处理,应用创新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题目。而解决这类题目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没有改变,教会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学会这样分析,抓住题目的重点,突破难点,找出题目中所包涵的物理道理,用最基本的物理理论去解决各种复杂的不同形式的实际问题,对于一些综合计算题,应简短的写出习题条件,所有已知量和所求量要用会动的字母来表示,数量值要附有单位,有时要补充所需的物理常数,这种根据习题的条件来进行分析和综合,是解题中最重要的步骤,都应该在解题中逐步锻炼这种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实际运用中得到成功感,以补充和丰富自己学到的知识。

归纳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挖掘习题;探究;应用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研究数学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问题背景,原题再现

图1如图1,已知直线y=-x+8和双曲线y=k1x(k≠0)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交点A,B,点A的横坐标为2,求AOB的面积.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常见思路有:

如图1,过点A分别作AMy轴于点M,AEx轴于点E,过点B作BFx轴于点F,AE与OB相交于点G.1SAOB=SAOD-SBOD;2.SAOB=SBOC-SAOC.3.SAOB=SAOG+SABG,S四边形BGEF+SABG=S梯形BAEF.4.SAOB=SCOD-SAOC-SBOD.5.由于此时双曲线和直线关于直线y=x对称,可得AOC≌BOD,于是SAOB=SCOD-2SAOC.

二、问题提出

如果直线AB:y=ax+b(a≠0)中a≠±1,显然,前面4种思路同样适用.那么,第5种思路还行得通吗?

此时OC≠OD,显然AOC≌BOD不成立了,但是SAOC=SBOD成不成立呢?

如图1,过点A作AMy轴于点M,过点B作BFx轴于点F,SAOC=112OC・AM=112OC・CA・sin∠OCD=112OC・CA・OD1CD,SBOD=112OD・BF=112OD・BD・sin∠CDO=112OD・BD・OC1CD,若AC=BD,tSAOC=SBOD成立.那么,AC=BD成立吗?

三、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图2如图2,过点A分别作AEx轴于点E,AMy轴于点M;过点B分别作BFx轴于点F,BQy轴于点Q,AE与BQ相交于点R,连接AQ,QE,BE.易得S矩形AEOM=S矩形BQOF=|k|,S矩形ARQM=S矩形BREF,112S矩形ARQM=112S矩形BREF,即SAQR=SBER,SAQR+SABR=SBER+SABR,即SAQB=SABE;AQB和ABE具有公共边AB,AB边上的高相等,QE∥AB.于是得ACQE和BDEQ,AC=QE=BD.SAOC=SBOD成立.当交点A,B同在其他象限时,结论仍然成立.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图1,直线y=ax+b(a≠0)和y轴、x轴分别交于点C,D,和双曲线y=k1x(k≠0)在同一象限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则AC=BD,SAOC=SBOD.

四、问题深化探究,一般化结论

若交点A,B不在同一个象限,结论成立吗?

图3如图3,交点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同理可得SAQR=SBER,用SABR分别减去SAQR和SBER,同样能得到SAQB=SABE,同理可得ACQE和BDEQ,所以AC=QE=BD.所以SAOC=SBOD成立.交点A,B分别在二、四象限时,结论也成立.因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直线y=ax+b(a≠0)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C,D,与双曲线y=k1x(k≠0)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则AC=BD,SAOC=SBOD.

五、应用结论,事半功倍

图4例如图4,一次函数y=k1x+b的图像过点A(0,3),与x轴交于点D,且与反比例函数y=k2x(x>0)的图像相交于B,C两点.若AB=BC,则k1・k2的值为.

思路分析根据以上结论,可得AB=CD=BC,即B,C为线段AD的三等分点,由直线可D-31k1,0,易得B-11k1,2,根据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所以-11k1・2=k2,整理得k2k1=-2.

归纳总结范文第5篇

1.巧用公式省事多

1.1 在学习勾股数时,不少学生记不住勾股数,但只要我们掌握规律了,一切都好办了。观察3、4、5;5、12、13;7、24、25——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发现:

勾 股弦

34=1/2(32-1)5=1/2(32+1)

512=1/2(52-1)13=1/2(52+1)

724=1/2(72-1)25=1/2(72+1)

940=1/2(92-1)41=1/2[(2n+1)2+1]

——

我们发现规律:当勾=2n+1(奇数)时,股=1/2[(2n+1)2-1] =2n2+2n 弦=[(2n+1)2+1]=2n2+2n+1因此只要我们用到以奇数为勾的勾股数,套公式2n+1、+2n、+2n+1就可求得,不必死记硬背。

1.2 在学习勾股数时,我们还观察到6、8、10;8、15、17;12、16、20——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偶数,且从6开始就从未间断过。我们发现:

勾 股 弦

6=2×38=32-110=32+1

8=2×415=42-117=42+1

10=2×524=52-126=52+1

12=2×635=62-137=62+1

14=2×748=n2-150=72+1

——我们也发现了规律:当勾=2n(n>>3)为偶数时,股=n2-1 弦=n2+1因此只要我们需要以偶数为勾的勾股数时,就从公式2n、n2-1、n2+1(n>>3)中找。

2.活用规律更省事

2.1 在我们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发现RtABC三边向外做三个正方形,如图:我们发现:S1+S2=S3

理由ABC为Rta2+b2=c2S正BFEC=S=a2S正ACGH=S2=b2S正ABNM=S3=C2S1+S2=S3

小面积+中面积=大面积

2.2 在我们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发现在RtABC三边向外做三个半圆,如图:我们也发现:S1+S2=S3

理由ABC为Rta2+b2=c2

又S半圆1=S1=π2(b2)2=18πb2S半圆2==S2=π2(a2)2=18πa2 S半圆3=S3=π2(c2)2=18πc2S1+S2=S3

小面积+中面积=大面积2.3 在我们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发现从 Rt ABC三边向外做三个正三角形,如图:我们发现:S1+S2=S3

理由ABC为Rta2+b2=c2

又SACE=S1=12b2SIN600=34b2

SBCF=12a2SIN60034a2

SABD=S3=12c2SIN600=34c2S1+S2=34a2+34b2=34(a2+b2)=34c2=S3

S1+S2=S3

小面积+中面积=大面积

2.4 在我们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发现RtABC三边向外做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我们也发现:S1+S2=S3

理由ABC为Rta2+b2=c2

又SBCF=S1=12a2

SADC=S2=12b2

SABE=S3=12c2

S1+S2=12a2+12b2=12(a2+b2)=12c2=S3

S1+S2=S3

小面积+中面积=大面积

2.5 我们在勾股定理中总结的:“小面积+中面积=大面积”可以巧妙地应用在较复杂几何题形中。如图,

RtABC、RtBDE、正方形ACHG、正方形DIME都在同一直线上,四边形ABEF也是正方形,我们也和利用规律:S1+S2=S3 (小面积 + 中面积 = 大面积 )

理由∠ABC+∠BAC=900

又∠ABC+∠EBD=900∠BAC=∠EBD又∠ACB=∠EDB= 900且AB=BEACB≌BDE(AAS)

AC=BD=b BC=DE=a又在RtABC 有a2+b2=c2且S正ABEF=S1=b2

S正DEMI=S2=a2S正ABEF=S3=c2

S1+S2=S3

小面积 + 中面积 = 大面积

2.6 我们将上面总结的规律:S1+S2=S3 (小面积 + 中面积 = 大面积)可应用于更复杂几何题中。如图:

已知面积为S1、S2、S3、S4的四边形都为正方形且在同一直线L上,面积为S5、S6、S7的正方形得一个顶点也在直线L上,三角形都为直角三角形且有一条直角边在直线L上.

有规律:S1+S2+S3+S4=S5+S6

理由:由5总结的规律:S1+S2=S5 S3+S4=S6

小面积 + 中面积 = 大面积

S1+S2+S3+S4=S5+S6

归纳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准则;利得和损失;归纳与总结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200-02

1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1.1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的主要账务处理包括: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该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抵债资产、损余物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

1.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包括: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该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该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该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应按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该科目,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

(4)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等业务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也在该科目核算。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该科目可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进行明细核算。

1.3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投资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包括:

(1)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该科目。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根据被投资单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的增减或变动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收股利”等科目,同时调整该科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将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也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2)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均应计入该科目,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实现的损益也应计入该科目。

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该科目可按投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4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营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各收入的应付款项等。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取得及结转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支出。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为其他方提供服务等,会计处理上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1)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产生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因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因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均应转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也应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

(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归纳总结范文第7篇

____部分地区中考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统计

____一、知基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初接触到的化学用语,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物质的变化形式有两种,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形态变化(如块状变成粉末状)、状态变化(如液态变成气态)、物理属性的变化(如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均为物理变化;而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产生了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这些现象只能帮助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而不是判断的主要根据。

既有体积的改变又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变小了,同时放出了热量,但由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当然,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其体积变小了,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放出,但因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即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2.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判断的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必须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就是化学性质,反之,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称为物理性质。

_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是不同的概念,如“酒精在燃烧”和“酒精能燃烧”虽只有一字之差,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前者表示一个化学变化过程,而后者表示酒精的一种化学性质――可燃性。再如“食盐能溶于水”和“食盐溶解了”,前者是指食盐的物理性质,后者是指食盐的状态、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变化是过程,而性质是结论,性质是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性质的描述词前一般有“能”、“易”、“不易”、“可”等字词出现。

例1__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为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

解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题中所给信息可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物质。化学性质有:易燃烧。发生的物理变化是汽化。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燃烧。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6题(选择题),乐山市第18题(选择题)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传统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新课标实施后,这类以识记形式为主的试题逐渐减少,预计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分值不会太高,且将以选择题为主。

二、明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试验,该实验第一次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操作过程。该实验主要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反应装置,其原理是: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并消耗氧气,使内部(集气瓶内)压力减小,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导管,根据水面上升的高度可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该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燃烧后不能产生气体。如果有气体产生,必须选择适当的试剂来除掉气体,以免使气压差减小,影响实验结果。

常见的装置如图2所示:

例2_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为20_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_cm处;③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④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填字母)。

A.红磷_B.木炭C.铁粉

(3)在操作④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为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④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本题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知识背景,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迁移。本题的实验原理是:通过加热铜粉消耗A容器中的氧气,使A中的气压降低,通过计算倒吸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问题(1)考查利用“气压差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问题(2)间接考查了可燃物的选择条件;问题(4)紧接着制造了与问题(2)不相符的认知冲突,从另一角度展开讨论,突出了试题的发散性和创新性;问题(3)则主要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把“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1/5”用于实际解题中。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在测定过程中为了使A容器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在实验前后必须都要调整A、B中的液面,使之保持水平。

答案:(1)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2)B;(3)12,偏大;(4)NaOH,2NaOH+CO2=Na2CO3+H2O。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黄石市第1题(选择题),北京市第14、18题(选择题)等。与空气有关的环境污染题很常见,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作为探究方案题出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在今后的考查中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其中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分值约为4分左右。

三、看热点――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制取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在中考试题中常以实验题(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1.发生装置的选择

主要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来选择。

(1)如图4所示,凡是给固体加热或固体跟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均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O2的装置(a套装置)。教材中Cu2(OH)2CO3、加热NH4HCO3、CO以及还原Fe2O3等实验均采用此装置或类似的装置。

(2)如图4所示,凡是由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且反应不用加热,均可采用实验室制取H2的装置(b套装置)。教材中用H2O2制O2_,实验室制CO2等均采用此类装置。若要控制液体反应,可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若反应物固体块较大,且用量多,可将试管换成广口瓶、锥形瓶或烧瓶等。

无论选用上述哪套装置均应注意:①先检查气密性,再加药品;②制取装置中导管口略露出胶塞即可;③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另外,使用a套装置时还应注意:①药品平铺;②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③如反应较剧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药品堵塞导管口;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使用b套装置时还应注意:①长颈漏斗底端须液封;②装药品的顺序是先固后液。

2.收集装置的选择

(1)凡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根据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分别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空气取气法。如图5所示,若使用C或D装置收集气体时,一定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正确选择气体的入口。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①导管应插至集气瓶底部(无论向下排气还是向上排气);②应在瓶口验满,可燃性气体不能用点燃法验满。

(2)凡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可采用排水取气法(如图6所示)。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收集前集气瓶应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不留气泡。

(3)有毒性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可采用洗气装置进行收集(如图7所示)。先将瓶中灌满水,使气体从B端进入(短进长出),从长管排出的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筒还可用来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洗气装置中的液体可根据气体性质选用。

例3__图8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错误,并说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能否换成NaOH溶液__(填能或不能);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4)B、C顺序能否交换?

分析:B、C均为洗气装置,气体要顺利流动,导管要“长进短出”,显然C有错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排出,D有错误。除杂质时,主要物质不能与洗气瓶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NaOH(2NaOH+CO2=Na2CO3+H2O)。B、C顺序不能变,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

答案:(1)C中导管没按“长进短出”装配,气体无法流动;D中导管未插入集气瓶底部,不便于空气排出,难以集满纯净的CO2。(2)CaCO3+2HCl=CaCl2+CO2_+H2O。(3)除少量HCl气体,不能;除水蒸气。(4)不能互换,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16题(实验题),镇江市第26题(实验题),乐山市第46题(实验题)等。氧气、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气体,两种气体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在中考中往往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高,一般为6~10分,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分值不会减少。

四、破难点――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微观结构剖析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的)、碘、硫磺、磷等;(2)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水(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五氧化二磷等;(3)有机化合物。如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醋酸、甲醛等;(4)酸。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的)、硝酸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石墨、单晶硅等;(2)金属单质。如铁(由铁原子构成的)、铜、汞等;(3)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氖气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1)碱。如氢氧化钠(由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钙等;(2)盐。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硫酸镁、碳酸钠等;(3)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由钙离子、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等。

例4__已知酸性物质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一些性质,设计了如下的系列实验:

(1)如图9,向一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

(2)向图9的烧杯中再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分别取A、B两个烧杯(见图10),A杯中加入蒸馏水,再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杯中盛有浓盐酸,用一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是:

(1)_______;_

(2)_______。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微粒的一些性质。(1)向烧杯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时,由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有间隙,所以构成石蕊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水的微粒间的间隔中去了。(2)向该烧杯中再加入盐酸时,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说明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3)过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其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使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扬州市第23题(填空题),北京市第11、24、25题(选择题),黄石市第4题(选择题)等。物质的结构为中考必考内容,考题仍以选择、填空为主,分值可能会略有提高。

五、析错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元素基本分两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区分金属与非金属应该从元素的性质入手,不过表面上我们可以元素的中文名称来区分:一般偏旁为“钅”的为金属元素,但偏旁非“钅”的汞例外;通常中文名称偏旁中含有“石”或“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但溴元素例外。

1.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占据一格,每一格都含有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元素周期表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依据,还能为人们寻找、发现和合成新物质提供参考和途径。

2.元素与原子结构: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类原子”即指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以核电荷数为根本依据对原子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数(即原子序数或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由更为微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3种粒子构成的,但是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里只有一个质子,却没有中子。

在核裂变及核聚变中,不仅元素本身发生了改变,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巨大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也发生了变化,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这属于核变化的范畴。

例5__对过氧化氢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分子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D.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解析:元素属宏观概念,而分子、原子属微观概念,当提到一种物质的组成时,应该说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当提到某物质分子的构成时,才能说它是由什么原子和由几个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也就是说,它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_,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所以A、C是错误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因此D也是错误的,故应选B。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12题(填空题),乐山市第43题(填空题)等。元素知识也是中考必考内容,考查识记的内容较多,如涉及到相关计算,分值可能会在4~6分。

归纳总结范文第8篇

1 性状显隐性判断的实验设计

1.1 自交法(首选方案):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

1.2 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2 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实验设计

2.1 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2 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2.3 花粉鉴别法(只适用于植物,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酒,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若全为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一半为蓝色,一半为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4 花药离体培养法: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若后代只有一种类型,亲本即为纯合子;若后代有两种类型,亲本即为杂合子。

3 基因位置判定类

3.1 如果原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且亲本皆为纯种,只要选择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这1种杂交亲本组合就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①若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并且与性别无关(在雌雄个体中的概率相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后代出现的显性性状只在雌性中表现,隐性性状只在雄性中表现,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2 如果原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且亲本皆为野生(野生种群,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同样选择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这1种杂交亲本组合就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①若后代出现的显性多于隐性,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后代出现的显性性状只在雌性表现,隐性性状只在雄性中表现,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3 如果原题未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已知亲本皆为纯种,也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只是实验结果的表述与原题不同。①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F1表现的性状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正交组合F1的性状表现甲性状,而反交组合F1的性状雌性全部表现甲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4 如果原题未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亲本皆为野生(野生种群,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①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多的为显性性状。②若正交组合F1表现的甲性状多于乙性状,而反交组合F1的性状雌性全部表现甲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5 一对性染色体X、Y上非同源区段(Ⅰ、Ⅲ)。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的(Ⅲ)比Y染色体长的多,此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的遗传。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很短小(Ⅰ),此段上的基因表现典型的伴Y遗传,即只在雄性中遗传。而同源部分的等位基因不具有典型伴性遗传的特点,但也不同于常染色体遗传。X、Y性染色体的同源含意及遗传特点是:①X染色体与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同源区段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同源区段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由于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同源区基因遗传自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只不过其特殊在基因是在性染色体上。对于分离定律,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将性状表现与性别联系一起描述。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②同源区段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由于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和性别有关。有的方式性状分离和性别有关;有的方式仅仅从性状角度来看,与性别无关,但是从基因、基因型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与性别有关。③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a)位于同源区段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型比例不一定相同。如:XaXa×XAYaXAXa、XaYa,后代中女性均为显性性状,男性均为隐性。

4 验证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

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性状遗传便符合分离定律,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性状遗传便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此类试题便转化成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题型。具体方法如下:

4.1 自交法:F1自交,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或3∶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4.2 测交法: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或(1∶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归纳总结范文第9篇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

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的沸点为338 ℃,密度为1.84 g/cm3。任何浓度硫酸溶液的密度均大于1 g/cm3,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硫酸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绝对不能将水倒进浓硫酸里,以免混合时放出的热量使水沸腾,飞溅伤人。

二、硫酸的化学性质

硫酸不仅具有酸性,而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三大特性。

1.硫酸的酸性

硫酸是二元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在水溶液中硫酸能全部电离(H2SO42H++SO2-4)。

(1)与指示剂作用:稀硫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石蕊变红色)。

(2)与活泼金属的置换反应:稀硫酸与活泼金属(H前的金属)反应的通式为:活泼金属+H2SO4(稀)硫酸盐+H2。

如:Fe+H2SO4(稀)FeSO4+H2

(3)与碱反应:硫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如:H2SO4+Ba(OH)2BaSO4+2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硫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Na2O+H2SO4Na2SO4+H2O

CuO+H2SO4CuSO4+H2O

(5)与某些盐反应:硫酸能与某些盐(弱酸盐、钡盐、钙盐等)发生复分解反应。如: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2NaHCO3+H2SO4

Na2SO4+2CO2+2H2O

BaCl2+H2SO4BaSO4+2HCl

CaCl2+H2SO4CaSO4+2HCl

2.浓硫酸的吸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浓硫酸中的H2SO4分子吸收水分子(H2O),生成H2SO4的水合物。故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干燥酸性或中性且常温下不能还原浓硫酸的气体。

3.浓硫酸的脱水性

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有机物分子中的H、O元素按2∶1的比例以H2O的形式脱去。因此,浓硫酸在一些有机反应中常用作脱水剂。如:C12H22O11(蔗糖)浓硫酸12C+11H2O

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

HCOOH浓硫酸CO+H2O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指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容易得到电子的性质。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硫。

(1)常温下冷的浓H2SO4能使Fe、Al等金属钝化。

(2)浓H2SO4不但能氧化活泼金属,而且还能氧化一些不活泼金属(如铜、汞、银等)。在加热时,除Pt、Au外,绝大多数金属都能被浓H2SO4氧化。如:

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注意:在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既有还原产物SO2又有硫酸盐生成,所以,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3)加热条件下,浓H2SO4能将一些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如:

C+2H2SO4(浓)

CO2+2SO2+2H2O

S+2H2SO4(浓)

3SO2+2H2O

注意 在非金儆肱硫酸的反应中,只有还原产物SO2(无硫酸盐)生成,所以,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

(4)浓H2SO4能将一些还原性化合物(如H2S、HI、HBr等)氧化。因此,浓H2SO4不能干燥常温下具有还原性的气体(SO2除外)。如:

H2S+H2SO4(浓)S+SO2+2H2O

2HI+H2SO4(浓)I2+SO2+2H2O

注意:尽管浓硫酸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但浓硫酸与SO2不反应(因硫元素的+6价与+4价之间无中间价,浓硫酸不能将SO2氧化);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三、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比较(表1)

四、SO2-4的检验

检验SO2-4的原理是根据SO2-4与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且BaSO4不溶于强酸。常用的含Ba2+的试剂是BaCl2和Ba(NO3)2溶液,常用的酸化试剂是盐酸。在检验过程中,应排除一些离子(如Ag+、Hg2+2、CO2-3、SiO2-3、SO2-3等)的干扰。其检验方法为:

待测液加足量盐酸

无沉淀加BaCl2或Ba(NO3)2溶液白色沉淀

有沉淀,过滤,取滤液

加BaCl2或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即可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2-4。

五、硫酸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1.制取气体,如:

(1)制取H2:Zn+H2SO4(稀) ZnSO4+H2

(2)制取H2S:

FeS+H2SO4(稀) FeSO4+H2S

(3)制取SO2: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或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制取HCl:

NaCl+H2SO4(浓)微热

NaHSO4+HCl

或2NaCl+H2SO4(浓)强热Na2SO4+2HCl

(5)制取Cl2:MnO2+2NaCl+2H2SO4(浓)

Na2SO4+MnSO4+Cl2+2H2O

(6)制取CO:HCOOH浓硫酸CO+H2O

(7)制取C2H4:

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

2.作干燥剂: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在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酸性或中性且常温下不能被浓硫酸氧化的气体。浓硫酸属于酸性和氧化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NH3)和常温下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H2S、HI、HBr)。

注意 尽管SO2、CO和H2具有还原性(SO2在常温下即可表现氧化性,CO和H2一般在高温下才能表现氧化性),但常温下浓硫酸不能将它们氧化,所以可以用浓硫酸干燥SO2、CO和H2。

3.作催化剂:硫酸在酯(包括油脂)的水解、糖类的水解等许多有机反应中作催化剂。如:

CH3COOC2H5 +H2O稀硫酸

CH3COOH+C2H5OH

C12H22O11(蔗糖)+H2O稀硫酸

C6H12O6(葡萄糖) +C6H12O6(果糖)

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浓硫酸在许多有水生成的有机可逆反应中,既作催化剂又作吸水剂;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

C6H6+HNO3(浓)

浓硫酸50~60℃C6H5-NO2+H2O

CH3COOH+C2H5OH

浓硫酸

CH3COOC2H5 +H2O

5.作水剂:浓硫酸在一些分子内有水脱去的有机反应中常作脱水剂。如在上述蔗糖的碳化、乙醇脱水生成乙烯和甲酸脱水生成CO的反应中,浓硫酸均作脱水剂。

6.作氧化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常作氧化剂;在加热时,除Pt、Au外,绝大多数金属和一些非金属(如C、S、P等)都能被浓

H2SO4氧化;在常温下,一些还原性化合物(如硫化物、碘化物、溴化物、二价铁的化合物等)就能被浓硫酸氧化。如:

2FeSO4+2H2SO4(浓)

Fe2(SO4)3+SO2+2H2O

7.作磺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浓硫酸作磺化剂。

C6H6+H2SO4(浓)

70℃~80℃C6H5―SO3H+H2O

归纳总结范文第10篇

一、煤炭安全基础得以夯实。

我们始终将煤炭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在深入巩固“双停”、“双清”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日常巡查和包矿监管力度,确保停产、停建到位。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抓好8个有证煤矿的资源整合,经多方努力协商,现已完成1个矿(西涧沟)由开滦集团托管,5个矿已进入技改阶段(西咀、杨树湾、谷地、畅顺、西沟)由山东肥城集团兼并,2个矿(和泰、瓦房)主动申请关闭,这两家煤矿已按“四条”标准(拆除井架,切断电源,清理现场,解散人员)关闭到位。阳眷镇非法采煤点点多面广、煤层浅、监管难度大。为此,我镇始终将打击非法采矿作为全部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实行划片监管,将监管责任、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片、村、队,建立了“线、面、片”三位一体的监控管理机制,形成村、片、队、镇主要领导四道监控防线,不断加大巡查频率和力度,对非法采煤点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针对群众私入井下刨挖煤现象,通过采取信息举报、蹲坑守候、游击作战等措施加大非法盗采打击力度,共封填井口200余个次,训诫刨挖露明煤100余人,拘留1人,扣留三轮车2辆。有效地将刨挖煤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致使非法采矿点无一反弹,有力地维护了全镇乃至全县煤炭安全稳定的局面。

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依据镇情,我镇深入谋划非煤产业,逐步实现由单一的煤炭产业向多业并举的转型,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一是投资160万元在大林岩、沟门口两村区域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3平方公里,实施灌木林整治300公顷,封禁治理52.2公顷,修建水平梯田86.6公顷,坡式梯田59公顷,灌木林工程161.3公顷,沟头防护2万米。在丰富、金泉等村实施退耕还林18902亩,栽植杏扁1000亩,种植柠条17902亩,使全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投资340万元在柳涧沟、沟门口、丰富村实施规模化养殖项目,新引进奶牛120头,肉牛80头,羊700只、野猪100头,逐步实现养殖龙头产业向周边村的辐射,年可创收100余万元,为全镇的产业转型起到了典型的示范效应。三是与市天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低碳可再生能源基地项目,建设文冠果生物能源基地,开展农、林、牧多元化开发,走综合性的生态治理发展之路。

三、扶贫开发取得良好成效。

上一篇:总结学习范文 下一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