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纳中提升

时间:2022-09-02 02:13:16

归纳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一系列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许多个别例子中归结出某种原理或定律。善于归纳是引起质变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归纳和总结已学过的和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在归纳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按一定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而更高层次的归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有所悟,这才是实在的生成和发现训练,才能助推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一、在导学中探寻归纳

归纳的方法有很多,如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绘表归纳法、列知识树法、题型归纳法……这些方法,灌输给学生是低效的,要在导学中让学生发现运用,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在生物课程开始前,应将编写好的导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先默读一遍,然后找出其中的疑难点,针对疑难点,提出解决的方向和途径:可以查找网络,找手头的辅导资料,也可以和同学交流,总之,当堂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让其自己去寻求答案之所在,课上二次集中学生疑问,然后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之后,并不代表大功告成,而出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演练以验证所归纳的结论或答案。在整个导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搭支架,而不是给答案。

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导学片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到底有什么区别?可以引导学生从“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四个方面”进行项目比较,然后出示填空题归纳:大多数内分泌腺受( )控制,分泌的( )也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归纳之后进入实战:如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析归纳: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喝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了,所以答案选“C”。

通过导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在情境中思索归纳

翻看高中《生物》,我们会发现每一节的开头“问题探讨”常常就是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生”就是出具了“XX医科大学XX医院的化验单”,让学生从解读化验单入手切入“本节聚焦”,聚焦问题也是通过许多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探究思索中归纳出问题的答案,接着进入实验情境。事实表明,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问题性的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情境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极大地促进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现。

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教学片断:动漫播放人的头发由黑变白,由多变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逐渐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的动态过程。问:想一想,看了这个过程,你能归纳出什么?

生1:说明细胞会分化、衰老和凋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快马加鞭运水果,就是为了新鲜啊。

生2:反过来看,细胞可再生。“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就是明证。

生3:该死的不死,想活的不活。如海拉,死于宫颈癌,不想死;但“海拉细胞系”癌细胞该死的不死,在世界上许多实验室中广泛传代使用。

……

三、在复习中应用归纳

归纳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不易形成系统,要引导学生厚积薄发,把生物学科零散性的知识进行系统性归纳,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某种方法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章节的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复习其他章节内容,从而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归纳知识要点时,可以先将整个内容的主干找到,建立以主干为主的“知识树”,然后围绕主干,下设各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每个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把每个知识点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才能随时提取和灵活运用。其中,对生物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在复习中,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自养和自生;抗原和过敏原等。通过比较归纳,把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梳理清楚,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归纳最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在课堂上操练这些句式,及时有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总之,系统归纳、总结、提升,总是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发展过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不断探索、总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才有新思考,才会有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上一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保育师”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