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演绎、归纳

时间:2022-09-19 11:10:09

高中物理教学是照本宣科还是另辟蹊径,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去感悟物理学科的深奥趣味才是物理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强调抽象的物理概念,而忽视了其演变的过程,这让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某些现成的结论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方法与对策,才能唤起学生感悟物理知识的兴趣.本文笔者通过展示、演绎和归纳的形式,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情境化,诱导学生一步步地感悟物理学科的神奇之处,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物理知识.

1 以示增趣、创境促学

如何才能诱导高中生进入物理学习的佳境,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在教学中调动他们的兴趣与思维.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多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现象着手,把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感悟物理知识的运用,进而将他们诱导到物理学习的门内,让他们在此氛围下逐步获取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圆周运动》章节时教师可通过水流星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这一奇妙的现象去吸引他们的眼球,最终可能会得到意象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先将教具准备就绪,将小桶预先注入水,接着将它转动,随着速度的加快,学生们可观察到水到最高点时,桶中的水却不会流出,这样的物理现象就会激发他们对事物探究的兴趣.随着教师的抛砖引玉,会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围绕问题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去亲身经历其过程,然后要求学生结合物理现象阐述试验成功的关键,并解释水没有流下来的原因.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此相类似的情境,如旋转秋千的游戏,其道理与水流星实验中的水类似,这些其实正是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离心运动.它在我们的生存和生活中广泛地存在着,但它并不总是有利的,有时也会造成危害,通过这样的事例使学生明确对圆周运动进行受力分析,就会明白火车或汽车为什么在拐弯时其行驶速度不允许超过所限定的值,以免因为离心运动造成交通事故.要想使学生能有效地明白物理知识,教师首先要依据所教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获得对物理知识的感受,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加以阐述,从实践到理论,这样就会让他们逐渐主动并有所得.

2 演绎为主,讲解为辅

如何才能化抽象的物理概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仅靠黑板上的讲解、演示、分析难以奏效,但如果适当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将物理现象、发生过程、不同状态的变化与分析等真实状况呈现,还能使物理演示实验更有趣,尤其是能将某些难以口头表述的内容化为通俗易懂的画面,使高中生感受深刻不易忘却.例如:在学习电学章节时,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其理论上的阐述.但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经验,常常会造成一些操作时的失误,因而在后续的操作中常常患得患失,产生畏惧的心理.这是由于在以往的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依照课本讲解一些基本的电路图,学生仅从书本上所获得知识往往在实践中难以奏效.只能从纸上获取感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纸上谈兵,不能使学生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一些教师在操作前就讲解了连错电路会出现烧坏原件等等怎样的后果,再加上一些学生存在着恐惧心理,所以在做实验时总是畏手畏脚,唯恐出差错,更不用说去作细心的分析,所以在理论考核时也常常会有连图题错连的状况.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会改变这状况,尤其是可以使学生通过屏幕中画面的步步分析明确关键点,其直观形象的画面会长久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也就是让物理知识化抽象为形象,这对学生自主操作与思考甚至他们创新能力的激发起着极大的辅助的作用,学习与教学效果相信会有很大改观.

有些抽象的物理知识经常受个人素质、时空、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操作很难演示清楚.若凭借多媒体可模拟实验,这样就相当于地建立了虚拟的物理实验室,进而弥补不能正常演示的一些实验的缺陷,同时也让学生对受限制的无法体验到的这些实验有切实的感官认识,了解其发生、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达到化朦胧为清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同时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这对于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很大.然而不少物理教师觉得物理学中的不少公式主要靠死记或题目理解,上课时很难呈现其演变过程,而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则使抽象的公式变得形象化、更加具体化,进而激发高中生的兴趣与思考,最终提高学习质量.因为这些公式的演变过程会层层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他们就会在自主探究与思考中总结出一些结论或规律.由此可见,物理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公式化的理论之中,而要求学生提供举一反三的形式,诱导学生一步步地从感性认识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把教学的关键点体现于过程之中.以往的教学大多数教师只能通过黑板板演对公式进行逐步推导,不少学生对这种方式逐渐厌倦,最终机械记忆了该公式,但忽略了教师上课的演绎过程,致使他们在解题或实验时还不能灵活运用推导公式.上述教学现象引起了一些教师的思考,据调查不少教师一致认为用多媒体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可形象直观引导学生推导难以在黑板上呈现过程的公式,使学生明确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既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又培养了其参与意识.

综上,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将难以口头表述的内容换为通俗易懂的画面,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唤起学习物理的兴趣,也领略到物理世界的奥妙,还能克服限制将一些公式或难以在课堂演绎的过程形象的展示.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主思考与总结以及与教师的互动.当然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使用多媒体时也应考虑相关的教学情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状况,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课堂教学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获取,而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所制订的导学案应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同样的构思要求学生对所教的内容持有相同的观念或看法,势必会压抑一些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思考同一问题时可能会用不同的视角分析,如果片面地只求同而忽视异,就可能扼杀这些学生的创造力.

所以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认知现状与教学内容为基准,但预设的问题应有层次性与思考价值,教学方法也应根据生成情况灵活调整.比如教师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这一节时,教师可通过问题式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将问题呈现:人们是怎样知道天体质量的?在学生思考问题并明确了其基本规律后,教师可提出其解决方案:可用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计算出来.又如教师在讲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拱桥时可适当诱导,比如把地球假设成一个巨大的拱型桥,并将其后的内容设计下提前作为该课的铺垫,让学生在思考中生成并总结知识.

由此可见,教学的方法千变万化,而教师的教学目的正是在这变化多端中寻求最佳的方式诱导学生去探究、去思索,在思索的过程中获得灵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味收获.比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这一节中,教师可先布置一些预习,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加以叙述,然后对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讨论,并要求学进行简单的阐述,从而为后续学习铺设良好的阶梯.当然也可结合某个具体的场景因势利导,将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融入课堂.例如在讲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时,若碰巧外面可能正在下雨,由于风的作用将小雨形成一条条斜线,教师可以利用此机会询问学生,若没有风,雨滴将会沿哪个方向运动,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学生就会立刻说沿竖直方向运动,这种从自然的生活中的观察会激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细致观察的兴趣,也许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恰恰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

物理概念也许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但只要教师能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将抽象的概念巧妙地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内容,采用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循循善诱的的方式,通过展示、演绎、归纳的形式使学生对该学科上产生极大的兴趣,那么学好物理之路也就不再是崎岖之道.

上一篇:在家也能拍出3D效果图片的自拍杆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实验中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