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2 17:30:37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确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几年来,学校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评定标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骨干教师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成名成家,打造我校骨干教师队伍。

本学期在全校进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选拔。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具体选拔条件,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并且兼顾不同学历和学科的合理分布,拟筛选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名(其中,中学部3名,小学部2名),镇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5名,共30名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

二、积极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素质。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按上级要求,学校要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校级培训。同时,还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是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采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骨干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师的普遍欢迎。二是举办职业道德辅导讲座,围绕思想建设、理论素质建设、师德建设、自身修养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狠抓师德建设,鼓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多年来,学校坚持年年评选师德标兵,提出永远让爱洒满校园,使骨干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师德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师德教育,骨干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搭建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学校坚持唯才是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将骨干教师送上个人发展的快车道,学校通过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在全校开展骨干教师、首席教师、新秀教师评选活动,通过实施专家引领导航,学术研讨促动,外派研读进修,校本发展培训等策略,培养德业双馨的骨干教师队伍,让他们走双师型路子,在学科前沿中占领制高点。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了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真正使骨干教师能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加快骨干教师成长

学校明确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做到"五个一":即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以上教研论文;上一次水平较高的公开课;带动一个学科组;在本校以上做一场专题讲座;参加一项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为了使骨干教师都能完成上述"五个一"任务,学校积极总结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指导骨干教师培训、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和实践、展示教师科研成果的阵地,为骨干教师展示教研成果创造条件。至今日止本学期已有骨干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4篇;14位骨干教师的15篇教学案例、论文被选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论文大赛;5名在学校举行的PTT(参与式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骨干教师,近期将代表学校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PTT(参与式教学)优质课比赛。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使骨干教师有压力,有动力,有成就感,他们已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四、制定标准,落实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培养一批思想作风扎实,教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青年骨干教师,切实发挥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学校制定骨干教师考核办法:1、思想政治素质(12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勤奋,乐于奉献。2、课堂教学水平(12分):高质量地执行“教学五认真”要求,课堂教学做到基础性、主体性、创造性有机统一;勇于开展教改实践与创新,并形成一定的风格特色,教学效果明显。3、带头示范作用(12分):在学科教学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每学年在本校举行一到两次示范课,或赴其他学校进行一次借班示范或讲学活动。4、教学成绩(16分):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在各级各类统考或抽考中,所任学科教学成绩较好,名次靠前。5、课题研究(12分):主持一个校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课题计划与实施方案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研究过程完整、课题研究成果材料充实,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6教研论文(12分):积极总结教改经验,认真撰写教研论文,每年有两篇以上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7、帮带工作(12分):发挥帮带指导作用,承担培养1-2名青年教师的任务,具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活动内容,并在三年内将其培养成为校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或校级教学能手。8、班主任工作(12分):担任班主任多年,取得B级以上班主任以上资格,所带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按照这个标准,每年考核认定一次,使骨干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不仅体现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呈现出理念的相对滞后、过程相对封闭、方法相对单一。由此,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加强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形式各异、方法多样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安康教师进修学校在骨干教师培训方面也做了积极尝试。

一、“三+五”研训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2008年以来,学校依据陕西省“阳光师训”工作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的理论依据,校领导组织有多年培训经验的教师,依据当地实际的教师教育需求,并科学的进行调研。科学制订了“三+五”研训模式,即以“名师示范”――“互动交流”――“专家引领”――“个人反思”为环节的三天集中学习+参训学员后期完成的“校本研修”五项任务为整体流程的实施方案。

1、名师示范环节

由学校组织科研人力,选拔市区级有影响的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提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并将教学方案提交学校,由学校组织研讨教案设计、修改意见、提出可行性方案。

2、互动交流环节

名师示范课之后,辅导老师先组织学员进行分组,一般8-10人为一个交流小组,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示范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整,教学理念是否先进,重点突出和难点解决情况,教学的组织与变化,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等。各小组选派小组长总结小组交流成果,收集交流问题,然后在大会交流展示。

3、专家引领环节

“三+五”研训模式中,有遴选的专家进行指导,做专题讲座,并回答学员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根据名师示范和学员交流汇报情况,及时组织教学,做即兴发言或专题讲座。让教师在培训以后有所得,有效地解决骨干教师存在的困惑。

4、个人反思环节

针对名师示范、互动交流、专家引领环节的内容,个人整理培训中的反思、感悟或体会,撰写个人反思文章。

集中学习结束以后,每一位学员还要完成五项校本任务,即“骨干教师培养书”。填写教师专业成长基本情况;“他山之石”包括做两次专题讲座,观看议课两节“名师课堂”,专业阅读两部书籍;“校本研修”包括两节“一课两上”、课题研究、区域内讲座、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指导学科教师意见、综合评价。

三天四个环节的集中学习和参训学员后期完成的五项“校本研修”任务,为“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构想

针对骨干教师培训特点,学校继续深化“三+五”培训模式的实践,植入参训人员课题研究任务,强化教育科研导向,丰富、完善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五步循环式”培训模式构想,这种模式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中。

1、问题调研:设计问题、分组调研、发现问题、提供依据

这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首要环节。怎样培训教师,该培训什么样的内容,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传统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作为培训者,了解被培训者的需求至关重要。依据以往的经验,组织人员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分散到基层乡镇学校,对近三年参加骨干培训的教师问卷调查,组织当面座谈交流。返校后,整理问卷、整理问题,为培训提供第一手材料。

2、确定菜单:依据问题、确定专题、有备无患、有的放矢

根据骨干教师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内容;对于专题,学校采取试讲制,按学科分类,要求先在小组内试讲,再选拔优秀者进行大会交流,群众打分取平均值占40%,评委打分取平均值占60%,两项和达90分以上,方可通过。

3、专业引领:实践课堂、专题讲座、解答疑难、提升能力

就骨干教师而言,专业引领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实践课堂提升课堂的驾驭能力;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充实先进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答疑解惑中,不断更新思想,提升能力。

4、研讨反思:听课议课、互动交流、反思总结、撰写论文

实践课堂之后,就是听课议课环节。通过专家与学员互动、学员之间的互动形式,发现问题、总结优点、交流体会,最后将撰写论文,转化成果。

5、跟踪反馈:实践反思、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对于专家讲座,实践课堂,研讨反思等培训效果如何,同样也有反馈机制。学校制定有每一位专家讲座之后的定性评价和建议,并通过一定渠道反馈给专家。同时,根据需要,选派相关人员下乡镇基层学校,跟踪检查骨干教师的专业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再一轮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参考的依据。

通过骨干教师培训,丰富了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了骨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了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强化了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区域素质教育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建议

1、加大教师的参与力度。让更多老师参与此项教学工作中来,有利于不间断地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保证培训模式的有效实践。

2、更多地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的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模式,积极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3、对于偏远山区的乡镇骨干教师,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将集中附近乡镇的骨干教师,设置教学点,分散时间,专家送教下乡。

4、多样的培训模式相结合。如利用远程网络培训、利用本校的网站、或者利用QQ平台交流互动等,有利于拓宽培训的辐射面、提升培训的质量。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育科研队伍;教学理论培训;业务素质

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策略。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地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

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地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发展的步伐。

二、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得实用

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三、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

要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填写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使工作变为一种乐趣,构建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从而减轻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更科学地从作业整理中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四、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他们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阔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1.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阔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

2.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动笔的习惯。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

3.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五、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为教师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美术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六、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

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二十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和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它的校本课程也成为我区的经典。

七、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

进行跨区交流,协作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南关区与二道区两大学区共同合作的吉林省十二五课题长春市《美术学科资源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提升我区骨干美术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确立研究课题的方向,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组织课题的评选。如,重点展示十一所参加子课题研究学校的汇报材料,材料包括:子课题活动开展材料、对比数据材料、校本教材、汇报表、课程课例、学生作业等。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案例40多篇,我区4名教师还获得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项目一等奖。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现在很多学校改变了对艺术教育并不重视的观念,主动参与、申请参加到科研队伍中来。

总之,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造出教育科研新成果,课堂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21世纪的教育需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技能、优质的素质修养的骨干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头等大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也是我们教研人员的重要责任。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0人,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校级骨干教师13人,其中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33人,为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特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二、培养目标:

通过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四、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年度培养计划,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3、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4、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5、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6、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年度骨干教师。

7、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五、骨干教师培训

(1)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

(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4)各级骨干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骨干教师培训是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人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批素质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中,加强了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取得了一点成绩。

在培训工作中,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学年初就制定了培训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能积极支持他们参加进修组织的集中培训,并在时间等优他们不但自己努力学习,改革创新,而且还主动指导帮助其他教师,与他们一同备课,一同研究教材,一同研究教法,并互相听课,听后能及时交流、探讨改进的方法,在他们的指导下,教师们的双科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

本学期骨干教师在本校共上示范课2节,两位老师送课下乡2节。老师自制的教具参评省级自制教具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6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教师9人。教职工队伍稳定,人心思进。但同时,存在着学科结构不合理,青年骨干教师支撑点少,尤其是教改科研意识较弱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四、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年度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

3、学校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4、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5、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6、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7、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8、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年度骨干教师。

9、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骨干教师培训

(1)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

(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通过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二、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三、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年度培养计划,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3、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4、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5、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6、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年度骨干教师。

7、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骨干教师培训

(1)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

(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4)各级骨干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骨干教师培训是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人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批素质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中,加强了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取得了一点成绩。

在培训工作中,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学年初就制定了培训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能积极支持他们参加进修组织的集中培训,并在时间等方面给予合理的安排,这样确保了骨干教师的培训效果,每位骨干教师都能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并取得了好成绩。

为了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每学期都派他们外出学习、积极参加进修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外校的好经验、好教法,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这一做法得到了教师的广大认可。

培训中学校能按计划执行。每学期都让部分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然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目的是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每位骨干教师都认真做课,介绍了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他们不但自己努力学习,改革创新,而且还主动指导帮助其他教师,与他们一同备课,一同研究教材,一同研究教法,并互相听课,听后能及时交流、探讨改进的方法,在他们的指导下,教师们的双科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

本学期骨干教师在本校共上示范课2节,**两位老师送课下乡2节。**老师自制的教具参评省级自制教具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讷河市第七小学是一所省级示范小学、省一类学校。近几年来,学校把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放在首要位置,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和示范作用,在一套与教师继续教育相配套的制度的保障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效培训,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时间长远,将培训工作贯穿于骨干教师任期的始终

每一期骨干教师在认定后,学校的培训、考核领导小组都及时召开骨干教师动员会。从最大程度上调动骨干教师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为骨干教师培训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是落在一个或几个点上,而是贯穿于骨干教师任期的全过程中,即每一位骨干教师任期三年,从被认定为骨干教师起,就要接受为期三年的系统的培训与考核,正是这种全程的培训与考核保证了骨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目标高新,以提高整体素质为关键

每启动一轮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培训领导小组都和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制定出培训的目标。目标的定位要体现出“高、新、实”,也就是说对于骨干教师的培训要求要远远高出对于普通教师的要求,但又要符合实际。例如,对于2003年认定的一批骨干教师,鉴于他们经过新课程的有关培训,有一定的基础,又考虑到新课程的新任务,所以,把他们的培训目标定位在主要解决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夯实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认识,不断总结、提升完善已有的经验,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工作,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审视自己已有的成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二是打造新课程理念。使骨干教师进一步认识课改的重要意义,了解掌握课改的任务、目标以及实施策略,进而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以及学生观。

三是拉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骨干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切入点,快速提升骨干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使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自觉转变教学行为,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开展教学创新,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是开发骨干教师的创造潜能。增强骨干教师新课程实施中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正确发挥他们在课改实施和校本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探究作用和创造作用,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寻求新突破。用骨干教师的智慧引领学校新课程实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明确的培训目标,既是学校培训工作的指南,又为教师指明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可以说,高标准的培训要求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三、内容全面,以新课程实施能力为主线

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的宗旨是:立足于学校实际,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和终身发展服务,为课程服务。从这一宗旨出发,每次培训之前,学校都精心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培训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模块。

第一模块:通识培训,主要解决理论层面的问题。在通识培训中,突出新思想、新理念。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学习、教师论坛,提倡教师自学。包括对《纲要》的解读、新课程理念、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角色转换、学习方式、校本资源开发、教学评价等。

第二模块:教研培训,主要解决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问题。侧重进行学科教材体系研究,了解新编教材的思路、内容、结构及目标定位,目的是提高教师使用教材、开发教材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模块:校本培训,主要解决实践层面的具体问题。这一过程结合学校所有教师特点,根据本校实际,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特色培训。

第四模块:远程培训,开展网上对话。将实践中的问题与专家进行网上交流,以求得专业引领。教师的困惑与问题、思考与情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与探索,实现互动。

四、实效操作,以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发展为目标

几年来,在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学校采用了参加上级培训、请专家指导、教师自主学习、参与式的研讨等方式,鼓励教师进行网上交流、课题带动、骨干教师上挂牌课、教师结对子、一帮一等多种形式,力争做到培训形式多元化,最大限度地激活受培训者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培训工作收到最佳效果。

五、精确考核,以促进教师再发展为准则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校时刻注意将对骨干教师的考核贯穿于始终,制定了骨干教师考核细则,通过分数量化考核、学年末公开成绩的方法,奖优罚劣,考核不合格取消骨干教师资格,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师德情况、教学工作完成情况、业务水平和能力以及参与教研情况,考核方式为自评、他评、考核小组评和学生及家长评相结合,每年度给出综合评价等级。科学的考核方式使骨干教师端正了态度,改进了作风,在培训当中表现出全新的精神风貌。

六、细化管理,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发展方向

(1)明确工作职责。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骨干教师培训考核领导小组,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把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校领导每学年召开专门会议,讨论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教导处有专人负责教师出外学习、培训的跟踪管理、协调学科职务培训、新课程培训和参加市级教研活动,同时负责校本培训、课题培训的登记验证。后勤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各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从而形成学校行政为骨干教师培训保驾护航的良好机制。

(2)规范骨干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学校采用档案袋的方式管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年初提出教师在本年度所应积累的材料(包括个人发展规划总结、读书书目和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工作反思、案例、公开课教学设计、论文稿,课题的开、结题报告,阶段性总结、主持的教研活动记录、获得荣誉证书的复印件、指导青年教师的记录等),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随时积累材料,年末由学校将以上材料和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跟踪考核表、师德考核表、参与教研情况鉴定表一并装入档案袋,由学校备案。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办校质量。使我校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工作目标:

1、强化科研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教育工作队伍。

今年县规划办将对科研骨干教师进行后续培训;对广大教师进行通识性科研培训。我们会以此为契机,始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同时,也要做好校级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人人懂科研,人人能科研,科研有课题,科研见成效。

2、优化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的常规划、科学化、规范化。

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促进各教研组工作日常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研究方法科学化。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做到有记录,有记实,有过程性材料。

3、深化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加强课题实验课及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

对已经结题的研究成果和教师的个人经验,进行交流推广应用,以学校工作博客和校本研修论坛为载体,拓宽交流渠道,提升推广层次,加大应用力度。

三、工作措施

1、教师业务学习每双周一次,具体时间、内容根据工作情况安排。

2、做好“十一五”第三期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推荐工作,做好到期科研骨干教师继任的组织协调工作。

3、积极准备,迎接规划办领导深入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通识性培训,做好时间,场地等具体安排工作。

4、积极组织教师研讨论证,争取立项一项市规划课题。

5、推广科研实验课交流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选派出一名教师做课题实验课公开课。并在其中产生去县赛课选手,认真做好选课,备课,导课,上课的指导工作。

6、征集所有参加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科研实验反思。

7、加强国家、省、市、县科研成果的征集工作,并择优在学校校本研修论坛上发表。

8、组建新一轮课题申请立项领导工作组,选拨新一轮课题组成员。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参加规划办工作例会

2、制定工作计划

3、配合规划办对“十一五”科研骨干的考核、认定

4、组织科研实验课初选,选定选手,准备实验课

四月份:

1、校内实验课赛课初选

2、征集中国教育学会论文

五月份:

1、参加全县实验课大赛

2、论文征集

3、“十一五”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及继任科研骨干培训筹备工作

4、成立新一轮课题申请立项领导工作小组,选拔新一轮课题组成员

六月份:

1、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及继任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2、课题申请立项

七月份:

总结工作

九月份:

1、参加规划办工作例会

2、配合规划办做好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认定,继任科研骨干教师认定

3、征集各级各类成果

4、征集教育科研反思

十月份:

1、准备参加科研经验及成果交流会

2、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准备课题开题报告

十一月份:

1、校内科研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评选

十二月份: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第一个关键词“主题”

1.主题确定

“十一五”,我们确定的教师研训主题是领域教学;“十二五”主题是区域活动。

“十一五”主题的确定,是在做幼小衔接课题的过程中逐渐清晰的。当时,学校申报的幼小衔接课题获得立项后,幼儿园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教师们对集体教学活动,从目标、内容到组织都存在很多问题。于是我们从最初只研究语言与数学学科,逐步扩展到所有领域,幼小衔接课题成了抓手和推手。

“十二五”主题的确定是十分明确的。领域教学的一轮研训结束后,我们深感游戏的薄弱和重要,于是,把教师的研训重点自然转移到区域活动上,并同步申报了省级课题《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借课题研究将教研和科研融为一体来解决实践难题,区域活动课题成为了“十二五”教师研训的重要抓手和推手。在主题确定方面,我们努力做到“准”,做到紧扣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同时指向发展的需要。

2.整体推进

“十一五”,在领域教学研训方面,我们的做法是:一个学期一个领域或学科研讨推进,从语言、数学到健康、科学、美术、音乐、社会,进行系列推进。

每个学科研训的流程为:理论学习――目标回顾――课堂教学――各园听评――集团展评――公开教学(专家指导)――总结反思。以美术学科为例,我们首先组织所有老师学习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等理论书籍,解读美术活动各年龄段的目标,然后各园园内进行美术活动说评。在此基础上评荐出部分教师参加集团的展评,集团安排园长骨干教师深入各园听评指导,在展评的基础上选出典型课例进行公开教学,邀请同行园长、师院学前系教授进行指导,最后进行集中反思。

“十二五”期间,结合区域活动课题研究,我们解决了一个研究重点。从区域内容安排――空间设置――材料投放――组织指导――观察记录。

每一个重点内容又以学习、观摩研讨、评比来推动日常活动的落实与深入。每学期重点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开展一次读书论坛,组织一次大型研讨观摩活动,接受一次工作室调研、一次专家指导、一次评比活动。

在整体推进研训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实”。一步一个脚印,追求实效。

教师研训突出“主题”引领,让集团五所园做到了方向一致,理念清晰和力量整合。

第二个关键词“层次”

教师研训有针对性的分层可以提高研训效果。在分层研训方面,我们重点抓了队伍的顶层:管理层与骨干层。

1.管理层主题研讨

管理层又分为园长层、业务园长层和后勤主任层,每两周活动一次。开学初,根据各人业务专长、园所情况经过讨论形成安排表,每学期每人牵头1-2个主题。园长层面研讨学习内容,突出管理,兼顾研训主题;业务园长层面上,主要针对研训主题,兼顾管理。

各人对照专题提前进行准备,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筛选,以及结合实践的思考,形成专题探讨的引领稿。在主题研讨活动中,主讲人围绕主题,结合本园情况进行充分阐述,其他人员进行参与性的讨论,最后,牵头人进行归纳、提升,或留下继续研究的后续话题。管理层后期的研讨,我们调整为针对一个实践问题,确立一下话题,依据一本书来进行。把读书学习与话题研究结合起来,提升研讨的质量。

管理层的主题研讨,促进学习,促进实践,促进思考。每学期每位管理者至少对一个话题进行较全面的资料收集、筛选和学习思考,对自身、对幼儿园来说都是一次从认识到实践的深刻梳理。成员间的交流碰撞、带动,让话题的内容更加生动,更有思辨性,对这个话题理解把握也更加深透。

2.骨干教师工作室推进

两年一次评比。从2007年起,已连续评了四批,做到动态激励。

激励管理跟进。对骨干教师的管理激励,一是依据《集团骨干教师的职责权利与奖励考核办法》,对骨干教师的专业进步、引领示范作用有明确的规定;二是骨干教师要精心制定专业成长规划(后期每人一本成长手册);三是定期召开骨干教师专项会议;四是组织骨干教师赛课活动;五是每学期对骨干教师进行等第考核,作为调资依据;六是调资中设有骨干教师增资专项。

管理层和骨干教师层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引领者,他们的素质、状态决定着教师整体的素质与状态,抓住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抓住了教师整体。

第三个关键词“整合”

1.“点、块、面”融合

点。以园为单位进行。在集团计划框架下,各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研活动,自主实施园本教研。如我们各园都有自己的特色节庆,清河园的阅读节、机关园的礼仪节、深圳园的艺术节等。以节点推进特色凸显指导思想是统一的,但内容与做法是个性的。每个园所进行的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周工作总结表汇报上来,在每周的园长或业务园长会议上有选择地安排交流分享,或问题讨论,好的做法会在集团内进行推广。(如深圳园的读书活动做法、淮海园的教师思维挑战秀等。)

块。以园所牵头进行主题研讨活动。每学期集团计划中,都会安排幼儿园开展面向集团的教研活动。有每学期一所幼儿园的“特色园行”展示,如上半年淮海园开展的思维游戏特色的展示研讨;一所幼儿园对全区或市进行教科研研讨交流活动,如机关幼儿园对全区进行的“区域游戏观察与评价研讨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也是系列性的。

面。集团集中进行。一学期中,集团集中进行5-6次研训大活动:有读书论坛、素质展台、公开教学、游戏观摩、专家讲座、基本功考核等。寒暑假会安排2天左右的“寒假添餐”、10天左右的“暑期加油”研训活动。

2.传统、网络携手

现代社会,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形式。2012年,基于幼儿游戏工作室、指向骨干教师的“相约成长”交流群建立,群员36人。在这个群里,每两周会有一个牵头人放送话题,话题通过征集梳理安排成表。群里成员自由参与讨论发表观点,牵头人最后做交流汇总和观点提升,工作室大组再进行交流,我们还通过评选最佳网络研讨员进行激励。之外,群里不定期分享一些好文章、视频等。今年,我们还成立了“边走边唱”集团大学习交流群,113名教师都在其中,定时发放一些读书指导要点、精彩文章推荐等,扩大网络研讨面。

点、块、面的融合,让集团与园所教研的共性与个性兼顾,传统与网络携手,让研训变得立体多维。

骨干教师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校本研修;骨干教师;三段六环;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83-02

骨干教师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力量,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早在1993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就强调指出:“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不仅体现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要求各地教育培训机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由此可见,骨干教师的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培训机构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培训理念不清、培训目标不明、实践精神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依旧沿袭以专题讲述为主要方式的封闭性集中培训模式,因此,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还是表现出两个传统的培训弊端:一是“以我为主”,忽视参训者的主体地位;二是学、行分离,淡化“岗位成才的规律”。

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并在《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教师培训机构在该项工作中“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确立“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校本研修指导思想,如何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建立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结合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就成为我省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培训模式的全新课题。因此,安康教师进修学校立足学校职能,在2014年度申请立项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校本研修活动中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GH140461)。课题组依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的要求,结合我校长期以来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和陕西省“阳光师训汉滨模式”(该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厅肯定并在全省教育培训机构推广)的特点,构建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成长评估的“三段六环”培养模式,并适时在2015年度“语、数骨干教师专项培训”中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能。下面笔者就对“三段六环”培养模式做个介绍。

一、思想基础

“三段六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建立的专业引领、校本研修、成长提升三结合的培养模式。

二、模式构图

三、流程说明

“三段六环”培养模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引领”。

“专家引领”为集中学习阶段,安排于年度上学期初,主要针对地区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同伴研讨等学习、交流环节,以使参训者深化理念解读,提高课程认识,强化实践技能。该阶段具体包含两个环节:(1)前期调研,确立菜单。主要解决集中培训课程内容脱离一线教学实际、缺乏教学针对性的问题。在集中培训前期,安康教师进修学校重心下移,组织教学人员深入基层学校,通过与往届骨干教师座谈、问卷调查、观课议课等方式,把握一线课堂动态,找准基层教学问题,并从中筛选出能够集中反映区域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做为培训课程内容,以强化集中培训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2)集中培训,专家引领。针对基层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同伴研讨等学习和交流环节,解决参训学员的实践困惑。该阶段的教学活动,要着力改变传统培训方式中以“我”为主、忽视学员主体性的弊端,在注重“理论讲座”的同时,加大“名师课堂”观摩、反思、研讨的活动比重,提高学员课堂教学的实践认知,提升学员在活动中的思维强度,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

第二阶段:“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阶段指学员依照培训机构设计的《骨干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手册》所提出的要求返校开展岗位实践,该阶段包含“问题驱动”、“实践提升”两个环节:(1)找准抓手,问题驱动。针对学员返校开展的研修活动,我们在《骨干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手册》中提出了“三个一”的具体研修任务,即“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开展一项小课题研究”、“撰写一篇学科教学论文”,并在小课题研究中要求课题的选择要来源于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践困惑,找准抓手,突出研究的实用性,并明确要求采用“三轮研究模式”开展小课题研究。(2)课例研讨,三轮研究。确定研修课题后,采用“三轮研究模式”开展小课题研究。第一轮研究大体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交流研讨”三个步骤,即培训学员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上研讨课;课题组和实验教师集体观课、集体议课,交流反思,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轮研究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交流研讨”三个基本步骤,所不同的是,先由培训学员围绕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设计思路,然后课题组、实验教师研讨交流,改进设计方案,上第二次研讨课;课题组、实验教师集体观课议课,交流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知。第三轮研究:对课题组实验情况效果(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检测,总结实验成果,并在区域内示范、推广。

第三阶段:成长评估。

成长评估阶段指学员完成校本研修后再次返回培训机构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该阶段安排在年度下学期中期,包括两个具体环节:(1)微课汇报,展示成长。①培训学员分组后,各自抽取微课课题,个人撰写教学设计。②小组内进行微课展示:学员陈述设计理念(不超过5分钟),再进行微课汇报(不超过15分钟),小组交流,指导教师点评。③各小组推荐优质微课,全班展示。④指导教师针对全班微课,进行集体性点评、总结。(2)量化考核,评估成长。培训机构依据学员填写的《骨干教师校本研修手册》中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和研究效能(占量化总分值的40%)、论文的教学指导效能(占量化总分值的10%)和微课汇报(占量化总分值的30%)等,并结合学员参训期间的综合表现(含出勤率)予以量化考评,颁发骨干教师证书。分值在80分以下者转入下期骨干教师培训。

四、特点

2015年度所采用的“三段六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是在总结安康教师进修学校长期进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和完善陕西省“阳光师训汉滨模式”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研究。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评估等工作,我们认为,“三段六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

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突出了参训者的主体地位。“三段六环”模式是以围绕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所设计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在该模式流程中,“专家讲座”、“名师示范”环节,占整个活动流程不足40%,而参训者在第一阶段的观课、议课、说课环节,第二阶段校本研修和第三阶段微课汇报,等等活动,占整个活动的60%,参训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锻炼、成长目标。因此,“三段六环”模式关注了参训者在培训中的“活动”,突出了参训者的“活动”,也革新了传统的骨干教师培训以培训者专题教学为主体的培训模式弊端。

2.以“培养”替代“培训”的过程性设计,实现了“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的有效结合,参训者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骨干教师的成长绝非几个专题讲座的学习、几节名师课堂的观摩就能够得到达成,更为高效的养成理念是在专家、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下,参训者通过后期的学思结合、教育理论和课堂实践结合,经历认识―实践―类化的认知活动过程而获得专业发展。所以,“三段六环”培养模式遵循了认知发展的科学规律,拓宽了骨干教师培养平台,体现了养成教育的过程性内涵,参训者在学科素养、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2001.

[2]《校本研修模式与案列》编委会.校本研修模式与案例[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绩效考核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