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2 17:21:14

关于月亮的诗歌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图式调节 世界图式 文学图式

图式的调节是指“对图式进行修改并对其成员的及彼此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调整”(Stockwell,2002:79)。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够重复地解释新的信息,即没有相同的背景信息存储在脑海中时,原有图式的某些特征就会被调节。例如,人们通常遵循自己脑海中的行为图式去做事情。根据已有的经验,人们在餐馆就餐时,通常是先就餐后买单。但是如今有很多餐馆要求先买单后就餐,这让很多人之前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很迷惑。这样一来,在餐馆消费的行为图式就需要加以调整。

在中国经典诗歌中,图式调节是指图式内部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和调整,从而导致同一个世界图式对应多个文学图式和意境的局面。其中,世界图式与文学图式、意象与意境都是不同的概念。世界图式是关于某个客体的百科知识,相当于物象。文学图式是关于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的客体的知识。意象是指被赋予了主观感受的客观物体,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产物,等同于文学图式。意境是指在诗歌中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情感。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正确理解依赖于诗歌中意象的文学图式。

根据对文学图式调节的不同程度,图式调节可分成“图式变迁”和“图式变异”。图式变迁是指新的文学图式与典型文学图式有稍许偏差。图式变异是指意象的文学图式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意象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

虽然通过文学图式变迁所形成的意境虽然有稍许不同,但是不会打破原先的经典文学图 式。譬如“月亮”在经典诗歌中通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思念之情,但是由于思念之情的来源不同,不同诗人所描写的“月亮”的文学图式是不同的。例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人民的关切; 李煜的“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表达了诗人的亡国愁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张继在秋夜漂泊他乡的孤单寂寞。由于诗人的背景不同,不同的诗人的个性和在写诗时的情境也不同,所以不同的诗人对同一意境产生不同的情感。虽然由于“月亮”形成的意境有稍许不同,但是并没有改变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同时,月亮的文学图式的变迁还丰富了“月亮”这个意象的涵义。

中国经典诗歌意境文学图式的变异的认知机制是在语境干预下的认知凸显转移,即从文学图式的一个特征转移到另外一个特征上从而导致图式本身发生变化,用来表达主观色彩的成分由一个变成了多个。譬如“柳树”文学图式的主观成分即可以是“离别”,又可以是“故乡”的象征,还可以是“遣愁”的凭借。

“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是用来表达“思念”情怀。例如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明月”这个词激活了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所以认知凸显这个认知加工环节没有发生作用,月亮的典型图式没有被修改或调整。但是由于月亮的物理特征,它还可以成为亘古不变的象征。因此,月亮的世界图式就衍生出两个带有主观色彩的文学图式来,一个是表达思之情的月亮,一个是表达亘古不变涵义的月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月”激活了月亮的世界图式,世界图式继而激活了有关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语境的干预下,认知凸显或认知焦点从“思念”上转到了“永恒不变”这个特征上。此时,“月亮”的文学图式的调节为另一个文学图式。

但是不管是图示变迁还是图式变异,文学图式的调节只是对原有文学图式进行了一些调整,而不是完全颠覆。这种调整只是增加了某些特征到原有的图式上,从而创造出了更多的意境。

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图式调整是根据语境将一个文学图式中的认知凸显或认知焦点从一个特征调整到另一个特征上,从而导致图式本身发生变化使凸显的新特征与诗歌的主旨一致以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文学图式的调整可以丰富文学图式的内涵,同时也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美感体验。

参考文献:

[1]Stockwell,P.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dge,2002.

[2] Semino,E.Language and World Creation in Poems and Other Texts[m]. London: Longman,1997.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常宗林.图式及其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2.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2篇

他来到了银河系,想看看“天阶夜色凉如水”的银河系,在系主任——太阳不在的时候,会是一副怎样的工作状态——尤其是看看那个爱休班的副主任月亮业务方面有没有进步,早就觉得她工作不及太阳有热情,还整天描眉画脸地变来变去的,让人感到有些过头。可是面对这些女孩子,宙长先生还是能够理解她们的爱美之心的。

他在自己调好的蓝色气滑场里,只转了一圈,便感觉到了不对,脚下一片浅蓝,眼里一片黑暗。怎么今天这么晚了,月亮还没来值班?他马上调出与月亮的对视屏,显示为空白,旁边注有一行汉字:对不起,您调的屏幕已过期。宙长的好心情一下子被月亮不在岗、更换对视屏而击碎了。他一转身,马上开通了宇宙视频光纤机,与太阳对话。

“今天月亮请假了?怎么没在单位值班呢?”

“哦,她今天没上,用传真风给我传了一帧辞职书,说辞职不上了,我就让皎皎河汉女先替一天班,打算明天上班后了解情况……”“你还是现在就让迢迢牵牛星去查清楚的好,千万不能因为她,影响银河系明天的星光晚会!”北极星的语气有点儿硬。

12分钟后,宇宙对视屏上出现了牵牛星的面孔,脸色有些阴沉。北极星宙长想到事情可能不妙。“说。”他发出一个字的命令。“其实月亮辞职的确是有原因的。最近地球上又兴起了乱砍滥伐之风。他们总是晚上,大动斧锯,伐木毁林,造出了几十万吨一次性筷子,八千米高、四千米宽的一次性袋子,每天生出的垃圾指数超过前一个月近15个百分点,臭氧层变异,患了严重的脂肪臭氧症,地球上恐怕要弥漫一场新的瘟疫了。月亮实在看不下去,因此决定辞职,并从人类的记忆中收回所有描写月亮的诗歌。”

“你可以通过我的光纤转呼月亮的,她的通讯设备已经更换了。”“不必了,她有她的想法,这也不错,她会很快要求上班的。你要注意研究一下,地球上的人类最怕什么。”

初十晚上八点,星光晚会照常开幕了。地球被关在了天门外,被罚用自转动力擦除臭氧硬化部分,马上停止生产一次性用品,夜晚不再有月亮,想到月亮时会产生极大的恐慌。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3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作者以超现实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奇幻世界,这一轮明月既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留恋(他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他渴望朝廷的垂青重用),也表达了他超凡脱俗的愿望。这种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在字里行间,文学语言的隐喻性即诗的语言陌生化较为明显,成为该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主题式教学设计”就是从感悟诗歌语言的隐喻性入手,去解读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二、教学步骤

(一)诗歌导入

月亮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月亮”是中国文人骚客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文?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美读赏析,体会情感之美

皎洁的明月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她已成为文人墨客思想情感的载体。文中诗人举头望月要倾诉一种怎样的情感?

1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词句说说你的理解。请以“我从___词(句)中品读到___,因此这是一轮倾诉___(之情)的明月”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大醉……兼怀子由”词句中品读到手足分离的痛苦,诗人借酒来麻痹思念的神经,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句中品读到“转”和

“低”表面指月亮的移动,实是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诗人思念亲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的痛苦,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

我从“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难”字品读到人生的艰难,很多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就像别离是难以改变的。诗人认识到自然和人生共有的规律,他由一己之离愁想到天下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因此他不再悲观消极,而是宽慰那些陷入离愁的人,虽然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可以共赏明月,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走到一起的,所以这既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也是一轮推己及人,倾诉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明月。

2 作者借这一轮明月要表达的感情很显然不止这些,正如词前小序所说:“兼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这轮明月承载的感情是复杂而丰富的,要走进诗人那时那地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诗人那时那地的经历。

明确: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

苏轼与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被迫请调杭州,后来又调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 这样一位曾经踌躇满志的失意之人面对月亮又会倾诉些什么?请用前面相同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品读到诗人虽然身在江湖,但仍关心着朝堂上的情况。这是一轮倾诉对朝堂的留恋与向往的明月。

我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欲”字与“恐”字,品读到诗人重回朝廷的渴望,但又有对朝廷党派之争的恐惧,害怕朝廷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这是一轮倾诉进退困惑的明月。

我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何似”一词,品读到诗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是一轮倾诉乐观豁达襟怀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品读到失意之人不才不遇的痛苦。这是一轮倾诉孤独失意的明月。

(三)领悟隐喻义,体会语言之美

1 诗人与月亮的对话我们已经心领神会,月亮不再是自然生命体,诗人已把自然人化了。文中的月亮具有怎样的隐喻义?

明确:月亮阴晴圆缺比喻人间的离合,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月亮又隐喻孤独失意的人生处境,皎洁的月亮又会让人联想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性格。

2 文中除了月亮具有隐喻义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具有隐喻义?

明确:“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比喻朝廷;“人人间”比喻诗人为官的地方;“寒”比喻朝廷中的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生活,也指朝廷中的诽谤、中伤。

3 在你所接触的有关月亮的诗文中,月亮还具有哪些隐喻义?

明确: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隐喻思乡思聚之情;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明月隐喻恋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隐喻怀古之情;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明月隐喻孤独失意。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

4 中国文学讲究委婉含蓄,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景和物”的隐喻,你能联系所学的古诗词说一说吗?

明确: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隐喻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惶恐滩、零丁洋隐喻危难的处境;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隐喻一种浮华喧嚣的生活……

(四)总结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4篇

“月下江景”,这是自然月色,是古今望月诗的自然底色;“对诗诵月”,这是人文月色,是中国月文化的雄厚根基;“想象说月”,这是人性本色,是热爱自然的人性美、和谐温馨的人情美的有机结合,是望月诗篇的全新境界。这就是“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是散文,是诗歌,是童话。

咀嚼“江中月”月色的诗意唯美

自由配乐(《春江花月夜》)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月下江景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自读自悟,圈画关键字词,写批注。交流。

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里说“月亮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当作一个慈爱的母亲来写,写出了月下江景的美。

“哦,你是觉得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让语言表达多了一份诗意的美,是这样吗?那么,月色是否同样美丽呢?”我追问。

生:这句话其实写出了月亮温柔恬静,如水的月色倾泻下来,静谧美好,宁静安详。

师:原来安详美好的是一种诗意唯美的氛围,是一种宁静幽深的梦幻意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静谧美好。

生:读“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水是流动的,光斑是跳动的,闪闪烁烁,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生:月光如水,江面上波光粼粼,烁金点点。这样的月夜美不胜收,我想没有一个人不会陶醉在这样的月色中。

“你用共情的方式唤醒了我们对这月夜的神往,谢谢你。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作者采用什么描写方法给我们描绘了月夜江景的美?”我提醒道,“如果你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那些动词,你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生:这里的动词有“洒落、照亮、跳动”。

生:我补充。“流动”“闪烁”这应该也是的。

生:这是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月下江面的美。

“说得好。那我们就通过朗读来展现这动态美吧!”少顷,我夸赞道,“月色醉人,朗读也醉人啊!”

生:读“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里有两个动作的词“伸展着、起伏着”,连绵不绝的姿态非常美。

生:它们是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样的画面朦朦胧胧,神秘美好。

“它们指谁?”我追问。

生:它们指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师:如何理解“剪影”?

生:“剪影”是这些景物的黑色轮廓,它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充满了朦胧美与神秘美。

“它们充满了神秘美、朦胧美,还充满了什么美?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感受。”我继续追问。

生:还充满了动态美。这江天交界处的一切是静止不动的,但它们又连绵不绝,所以让人感觉是“伸展”“起伏”的。夜晚,月下景色是这样的美丽多姿。

生:同样美的还有这一句,他绘声绘色地读起来“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特别美?”我点拨道。

生:我觉得“镀”这个词用得特别好。“镀”描写出了月光均匀地洒在长江里,使得江两岸的各种景物隐隐约约,还闪闪发光,感受到作者对月光的无限喜爱。

师:是的,一个“镀”字恰到好处地描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月下江景的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而且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该像作者这样注意遣词造句,用词尽可能地准确与精妙。

师:读到这里,你是否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月夜美景的?

生: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的:江面―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优美的画面吧,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多媒体展现美丽的月下江景图,配上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皎洁的月亮,晶莹明净,轻柔似水,给人多少梦幻,多少遐想……在这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中,指导学生再进行个性化朗读,有所感,有所悟,用朗读、用声音表现自己心中那片独特的月光,读出自己的情,读出自己的味来。

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在读中升华感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美,感受散文般优美的“江中月”。

感受“诗中月”外甥之古灵精怪

师:月是神秘,安详,美好的。面对这样的月色,“我”怎么会不沉醉其中呢?这时身边多了个小外甥。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关键字词体会,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我”相信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读懂的。文本如此直白,孩子的特点展露无遗。事实上,更可贵的并不是感知这些特点,而是作者在传情达意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展现小外甥的人物形象,语言富有童真童趣。

“小外甥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大家畅所欲言吧,希望大家相互启发,有更多的收获。”我叫了超级慢的“小蜗牛”回答。

他说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至于哪里感受到的,则启而不发了。他基础差,拼音不认识,汉字更不认识,即便知道也是疙疙瘩瘩读不成句的。我猜测可能是这个缘故,他才不吭声了。鼓励无果,其他孩子倒是争先恐后,于是便让他们都做了小蜗牛的老师。这下子兴致可高了――

生抑扬顿挫地读起了第四自然段:“‘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外甥的话“月亮把我叫醒了”让我们感受到他无穷的想象力,在他眼里月亮也是有感情的,如同母亲一般安详,如今是来唤醒他感受这月夜的宁静。

生:这个自然段除了小外甥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特点,描写他神态的“调皮地眨了眨眼睛”,他的活泼可爱、淘气顽皮一下子跃然纸上了,不由得让人感叹这孩子真聪明。

“说得好!拿起笔来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动词。”组织交流圈画的词:眨了眨、凝望、出神,我随机指点道,“仔细研究研究,这句话除了刻画小外甥的淘气、聪明,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觉得小外甥除了聪明可爱,还特别喜欢月亮。来到甲板上,他深情地凝望着月亮出神了,“凝望”“出神”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我想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才使他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亮的诗。

师:这就叫会咬文嚼字啊!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获得的是不一样的收获。学习语文,就是要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时候,我们阅读的时候不妨往深处再想一想。现在,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生:第五自然段说“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发出挑战的小外甥对诗时“眼睛一眨就是一句”,他的天真可爱触手可及,他的知识渊博也跃然纸上。

生:从这句话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多如繁星的诗句,他能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什么叫‘不假思索’?‘假’是什么意思?”我相机指导理解,而后小结,“刚刚习得的技能,辉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学会换个角度再想想,真厉害!我们连起来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展示自己的理解。”

“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能和同桌也来对对这些诗吗?然后,再交流一下你理解的诗句吧。”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桌练习对诗,相互切磋,共同启发,大体理解诗意。

指名对诗。师生PK。全班PK。除课文内的,大家把积累的关于月亮的诗句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了,兴致盎然,不亦乐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师:“诗歌的王国就是这样让人神往,月亮的诗歌信手拈来说也说不完。大家积累得也非常多,你理解文中出现的这些诗句吗?”指名大体说说意思后,小结――

“月亮柔美、宁静、安详,我们中国文人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甚至有人说,不懂明月,枉为中国人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明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而这个明月,既是自然的,更是文化的;既是天上的,更是人间的;既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即便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我和小外甥说的诗句包含的情愫也是不同的,是不是?这些诗中的月亮有的充满童趣,有的饱含野趣,有的寄托思乡情,有的充满分离的哀愁。今天,我们算是对月亮有了些许了解,现在想不想抑扬顿挫地来读读这些诗句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诗中月”包含着人文的情怀,饱蘸着诗歌的情愫,让人不由自主爱上我们的中华文化。

品味“心中月”想象之奇幻

师: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我们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认真品读第三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自由品读,圈画关键词咀嚼品味。组织交流。

生:我觉得这小外甥实在太聪明可爱了,他的想象力那么丰富。从他的这些幻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像眼睛,天的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生:我觉得从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他的聪明好学、爱幻想。你看这些句子――

(1)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2)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3)……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4)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5)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生:“又冒出一个问题”的“又”和“冒”这两个词特别传神地写出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生:作者把小外甥的神态描写得特别细腻,“瞪大眼睛”“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写出了小外甥的天真可爱聪明。作者把小外甥的眼睛写得特别有神采。

师:是的,作者抓住了小外甥的眼睛就很生动地写出了小外甥的可爱聪明。这段文字中,用词之精妙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平时写人物时,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抓住最传神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就有可能把人物给写活了,而不必面面俱到,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师: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生:“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小外甥的想象非常奇妙,在他眼中,月亮就像慈爱的母亲一般温柔地注视着我们人间。“闭上”“睁开”“圆圆地睁大”写出了月缺月圆、月升月落的变化。这里“偷偷睁开”的“偷偷”用得特别精妙,写出了月亮是那样的惹人喜爱。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5篇

在作者笔下,月亮是美丽的,是多情的,是寄托思念的,是引人遐想的……

月亮这个词,常常出现在各类作文题当中,是值得同学们关注的。现在,我们就一起积累一下和月亮有关的素材吧!

素材积累・文章

晒月亮

池 莉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年纪,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因为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因为有一首唐人的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诵这首唐诗,有一次是在麦当劳快餐厅。这首诗歌我也记得,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是湖北人,十分任性和疯狂。他有洁癖,好奇装异服。他的性情渗透在字里,诡异又憨厚。漂亮!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

兴福寺的茶是兴福寺的。沏茶的水也是兴福寺的,泉水。水杯是一般常见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我这个不喝茶的人,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水香气扑鼻。无需精致的茶具烘托和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生活中有时候,去掉刻意讲究的形式,内容会更好。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我当然是想有所进步。我努力了,但不知进步了没有。这就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够证明。可以肯定的是,想进步总比不思进取好,努力了总比不努力好,至少努力是一种健康的姿态。

夜深了,在寺内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立体图案。看老藤椅疑惑深夜的寂寞。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你的笑意包含我的笑意,你的心情可以覆盖我的心情。朋友们和我自己,变得都很透明和简单。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月光闪烁。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兴福寺的月亮是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提供的一切人文环境,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我越来越不需要单纯的东西,我已经是成年人。我在新疆看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而我,还是要等待机会和缘分,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评点:

作者下笔舒缓,开始既未写到夜晚,亦未写到月亮,而是描写兴福寺竹林的幽美,写在其中悠闲舒适品茶时感悟到的“清澈和香甜”。看似闲笔的文字,交代了“晒月亮”的特殊环境,为后文享受月夜作了铺垫。

作者连用多个“看”字,虽然是从“我”的眼睛中看去,却将周围的环境写得极其真切,静中有动,动中见静。

文章以月亮收束,感情细腻,意味深长。

赵翠翠

素材积累・片段

【片段一】

山里的夜,特别黑。就在我们开始担心今晚也许看不见月亮的时候,天地间却突然亮堂起来,一轮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静静地悬在幽深的空谷上,仿佛离我们很近很近。

――杨红樱《笑猫日记》

【片段二】

月亮出来了!夜已经降临,那里,就在那里,是在月光中的河。“河!月亮照在河上。”巴尼叫道。妈妈和爸爸自豪地点头,好像是他们把月亮和河放在那里的。

――迈恩德特・德容《一只兔子般纯白的猫》

素材积累・词语

皓月 新月 残月 婵娟 银钩 白玉盘

披星戴月 月影婆娑 玉兔东升 嫦娥奔月

明月如镜 月色迷人 皓月千里 晓风残月

春花秋月 月明星稀 明月当空 月满西楼

吟风弄月 风花雪月 花容月貌 众星捧月

素材积累・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写怀》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月亮;意象;唐代诗歌;博尔赫斯

意象作为诗的意境构成单位,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亦即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月亮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种意象,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和空间的阻隔,给中西方诗人的情感提供了一种表现载体。本文拟就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和阿根廷作家及诗人博尔赫斯的咏月诗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成诗的背景,借月抒发的感情及作者生平的有关经历,从而探究月亮在中西方诗人眼中所代表的不同意象及所体现的思想与文化差异。

一、李白之“逸”月

李白为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作多而佳,其诗如其人,飘逸且不羁,浪漫且狂放。有人说“月无白无味,白无月不逸”,李白诗中写月亮的佳词丽句,意象丰富,内涵深广,反映了诗人作诗时的心境,寄托了诗人身处不同境遇时的情感。

1.借月思乡怀友

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怀着深深的眷念,念出了“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待他离别家乡,客居他乡时,“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在《静夜思》中把对“月”的寄托表露得直白无遗,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是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载体。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中,诗人在抒发壮志中夹杂了对友人的情谊。

2.借月抒发壮志豪情

李白生活在道教盛行的时代,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却又时时鼓舞着他“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就是他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的诗化。从少年时代“养奇禽千计”被举到十年浪游中的任侠之风,再到他四十二岁时重获玄宗垂青,李白毫不隐讳地道出了喜从天降的兴奋:“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借月叹怀才不遇之意

李白虽然终于受玄宗赏识,但当时朝廷黑暗,奸臣当道,玄宗已从励精图治转变为昏聩骄纵,大唐帝国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孤傲、清高的李白不愿会甘作附庸,同流合污。《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此间他倍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无奈;《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长空叹”是他遭诽谤离开长安时写的,通过刻画相思之苦,表达政治抱负难得施展的郁闷。在经历过自我麻醉,违心写应景词章的痛苦后,他最终在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儒吏之争中败下阵来,哀叹着“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随后自请归隐,重作游侠。然而,“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安史之乱的爆发时李白重燃报国激情,毅然受召于永王,“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可是此次却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打击,最后被捕入狱,流放夜郎。

4.借月谴孤独寂寞之情

李白的一生沉浮,颠沛流离中,皎皎明月曾多少次清润了他的寂寞灵魂。千古名篇《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无人可语,心头愁绪挥之不去,只得与月同醉,邀月共舞。诗中的月亮成了他寂寞灵魂的抚慰者。“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迁客此时空寂寞,常州孤月向谁明?”是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孤单寂寥的写照。李白在怀才不遇,政治失意之后,借隐居山林,求仙访道,借诗酒与明月自遣,如“天上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都是他内心孤寂廖楼的明正和排遣,借月发人生感慨。

人生坎坷失意多;知己难求独飘零,豁达洒脱的李白在《把酒问月》中,问了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之后,接着便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思索中的诗人将人与月进行比较,感悟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沟通和共鸣,以及表现了“明月长在,人生如寄”的人生感慨。但对于这份永恒,李白并不在痴想“不知乘月几人归”而是干脆“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都搁置一边,只希望短短人生里总有美好的晨光便已是足够,展示了诗人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二、博尔赫斯之“玄”月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早年受尼采、叔本华等人的不可知论和宿命论的影响,以及在西班牙居住期间,与极端主义派作家过往甚密,因而他的作品基调一方面孤独、迷惘、彷徨、失望,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先锋派的影响,其中描绘的景色,事物都带有神秘色彩,如他的第一首涉及到月亮的诗是《界限》(Limits),其中提到“谁也不会见到你走下那处泉水,无论是朗朗白日还是黄金的圆月。”陈东飚、陈子弘等人翻译如下:

……

某一扇门你己经永远关上

也有一面镜子在徒劳地把你等待;

十字路口向你敞开了远方,

还有那四张脸的不眠者,雅努。

在你所有的记忆里,有一段

已经失去,已经远不可及;

谁也不会见到你走下那处泉水

无论是朗朗白日还是黄金的圆月

……

在黎明我仿佛听见了一阵繁忙的

喃喃之声,那是远去的人群;

他们曾经热爱我,又遗忘了我;

此刻空间,时间和博尔赫斯正将我离弃。

在这首诗中,诗人主要抒发的也是一种对时空、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透露着迷茫与彷徨,在沉思默想中同样也渗透着一丝的神秘气氛。

博尔赫斯另外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月亮——给玛丽亚.儿玉》,是他献给爱人的诗,译文如下:

那片黄金中有如许的孤独,

众多的夜晚,

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的月亮。

在漫长的岁月里,

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她填满。

看她,她是你的明镜。

虽然此诗是诗人写给爱人的,某种程度上是一首情诗,但从另一角度来说,诗中的月亮意象倒像是诗人对人生所发出的感悟。博尔赫斯一生为精神、为知识、为一个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而存在。在失去光明的晚年,他对颜色的感知是纯主观的,他在诗歌中所呈示的一切意象也源自于其虚幻的精神,“众多的夜晚,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月亮。”在他的想象中,那轮亘古高悬于天际的皎洁明月,也许代表了一中精神,代表了历史和时间的变迁,同时也代表了爱的流逝与传承:“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她填满。看她,她是你的明镜。”此外,诗篇也传达了博尔赫斯对世界和生命的冥想:神圣而不可捉摸。

三、月同人易,其情各现

李白和博尔赫斯各自诗中出现的月亮描写不同,风格各异,表达的意象也因各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生境遇而迥然相异。

1.社会文化背景之异

李白处于封建社会鼎盛的唐朝,经历了社会稳定到战乱的动荡,经历了背井离乡求功名到春风得意获赏识,到黯然落魄遭流放,再到隐居山林悟人生的变迁,月亮意象也随着诗人生活遭遇的变化而变化:从辞亲离乡时“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豪情到功名在身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兴奋得意,到怀才不遇时“何用孤高比云月”的无奈沮丧,再到流放夜郎时“长州孤月向谁明”的寂寥惆怅,最后到归隐山林时“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感慨。诗人改造、雕塑了月亮,月亮也见证了诗人的人生沉浮、喜怒哀乐。

博尔赫斯所处的时代离我们较近,诗人有关月亮的诗不多,但同李白一样,他的人生也经历了战乱(两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博尔赫斯在这些不断的迁移中,受过尼采、叔本华的影响,也受过卡夫卡、爱伦.坡及西班牙极端主义流派的影响。他在诗中所表现的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有异于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因而即便是在写给爱人的诗中,也隐隐弥漫着这种神秘色彩。不过,在李白和博尔赫斯的人生的最后阶段,两人分别在《把酒问月》与《月亮——给玛丽亚·儿玉》的诗中都表现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沉重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众多的夜晚,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月亮。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它填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月亮在此时人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沟通和共鸣。

2、抒发感情的对象不同

李白的咏月诗中多借月思乡念友,借月言志抒怀,从未涉及爱情;而博尔赫斯的诗虽未直接写爱情,却的的确确是献给爱人的,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想差异决定的。总的来说,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高,教育也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契合,在中国得益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也可得之于妇人女子。如玛丽亚.儿玉原来就是追随博尔赫斯多年的日裔女秘书,他们在工作上相得益彰,在感情上也是琴瑟相谐。而且,西方社会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份量极重,而中国则侧重国家集体利益,因而写君臣、政治抱负及友情的诗篇较多。其次,东西方思想观念差异大。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婚姻而轻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的平凡中,因而西方诗人多借诗表达爱情,而中国诗人则多借诗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文化传统使得中西方诗人产生了对同一实体——月亮的不同意象,月亮给了诗人们美妙的灵感,赋予了诗歌丰富的意蕴。照耀古今的月亮还沟通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从超时空的角度俯视古今中外的悲欢离合,渗透心灵的各个层面。明月意象丰富了诗词的表现技巧,拓宽了诗词的思想境界,更体现了一种自然之美,变幻之美,形成了形神兼备,虚实相生,变化有序,损益互补的美学观念.唯其妙处有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钟芒.唐宋名篇吟诵系列[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9.

[2]霍达.天涯倦客[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3]方牧.古代诗人素描[M].香港:正之出版社,1992.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隐喻;翻译;诗歌;月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33-02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根源。在人的认知范围中,人们借助于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Lakoff & Johnson,1980)人们通过诗歌,表情达意,创作出了大量的美好诗篇,并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诗歌隐喻,多看重英汉诗歌中隐喻使用的对比,较少关注诗歌中隐喻的表现及其对应的翻译。本文将从隐喻的角度,赏析《春江花月夜》及许渊冲对其的翻译,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春江花月夜》,对隐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领悟出隐喻与诗歌及其翻译相结合的微妙之处。

二、隐喻和诗歌的关系

隐喻是人类将其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语言在词汇、语法、语音、字音、语义、方言、语域和历史时代等方面与正常语言相偏离,因此,相对于日常言语的使用规则来说,隐喻是一种正常语言的偏离。诗歌中充满了隐喻,因而诗歌被称成为“隐喻式语言”。(束定芳,2000)

三、《春江花月夜》原文使用的隐喻及其英译方法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普通语言大约70%的表达方式都源自于隐喻概念(赵艳芳,1995:67)。在原文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的情景兼容之物,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文。原文中涉及的隐喻有关于月亮自身的,也有关于月光的,当然,文中还有关于其他方面的隐喻,接下来将对其一一分析。

(一)原文中出现的有关月亮的隐喻

例1?摇原文: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译文:We do not know tonight for whom she sheds her ray,But hear the river say to its water adieu.

分析: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了。原文中的“待”字,本义为人“等待”,但在此处用来描写月亮,显然使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在译文中,并没有将“待”翻译为“wait for”,但“ray”一词与“say”正好保持押韵,不仅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也使译文更具有韵律美。从翻译的美学角度看,译者必须重视译作读者的审美需求与反映。读者的心理倾向是想看到一种内容信息与美感信息均能与原文功能对等的译文。(毛荣贵,2005)

(二)原文中出现的有关月光的隐喻

例2?摇原文: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译文:She rolls the curtain up and light comes in her bower,She washes but can’t wash away the moonbeams there.

分析: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卷”本义是指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一般指有形的东西,如“把竹帘子卷起来”,而在此处显然月光是无形的,但诗人却把她当作有形的来看,渗透着隐喻的修辞手法,在翻译时,将原文省略的思妇翻译为“she”,将“卷”直译为“roll”,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拂”本义是指轻轻擦去有形东西,而在此处,月光显然是无形的,因此也是隐喻。

(三)原文中出现的其他方面的隐喻

例3?摇原文: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译文:The river winds around the fragrant islet where,The blooming flowers in her light all look like snow.

分析: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绕”是指“缠绕”或“围着转动”的意思,主语一般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在此处将“绕”用在江水上,显然赋予江水生命气息,因此此处用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法,使原文更生动,在翻译时将其翻译为“wind around”,既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将原文的生动画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原文没有使用隐喻而在英文翻译中使用的隐喻

例4?摇原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译文:Who by the riverside first saw the moon arise?

When did the moon first see a man by riverside?

分析: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原文并没有出现隐喻,但在译文中,“When did the moon first see a man by riverside?”赋予月亮生命,将原文中的“照”翻译为“see”,不仅增强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月亮的生动,也使译文上下两句保持形式一致,增加了几分美感。

五、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隐喻与诗歌的关系,并且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春江花月夜》及其许渊冲对其的翻译,希望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春江花月夜》,对隐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领悟出隐喻与诗歌及其翻译相结合的微妙之处。在完成诗歌理解和翻译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原文中使用的隐喻等其他修辞手段,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毛荣贵著.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团[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8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本无形,经作者之手却成了具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格别具的画作:色彩方面,色调朦胧,月亮和雾营造出忧伤的氛围;意象方面,笛、月亮、雾、树等具象的出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悠扬的笛声唤起人的幻想:漂泊在外,每当月亮由缺到盈、由昏暗到明亮时,便想起遥远的故乡,于是,拿起笛子,吹一曲略显伤感的曲子。时光荏苒,对故乡的回忆日渐模糊;而对故乡的思念,却像没有年轮的树,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淡变弱。此时的构图和节奏构成内在的和谐。诗人用“月亮”“怅惘”点明主题“乡愁”,放在诗的前四行,迸发出诗歌的感染力。随后,诗行变短,速度放缓,犹如乡愁值得沉吟和回味。同时,“故乡的歌是……故乡的面貌却是……乡愁是……”的排列,不仅有助于情感的升华,而且让读者描绘出自己家乡的模样,产生共鸣。诗歌主题的图像化使抽象的情感变为具体的图画。

席慕蓉的乡愁代表了台湾地区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而作为蒙古族成员,她的乡愁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物、文化历史、边塞风光相联系。其作品是“从其画境与浑圆的构图中,展现她内心的愿望,有些甚至是内心生活的告白”。如果说《乡愁》是南国小桥流水般的娇弱柔情,那么,《出塞曲》就是典型的蒙古民族的粗犷豪放: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从行列美来看,作者依旧采取先短后长的创作模式,娓娓道来对家乡的思念。从绘画美来说,前两节多在铺陈,最后一展塞外的秀美风光:草原、大漠、黄河、阴山、英雄、骏马,色彩多样。从形象美来看,诗人对出塞的着墨不多,带着哼唱向读者展现了出塞的雄壮和激昂,人们仿佛置身疆场,高唱《出塞曲》,荣归故里。台湾的美是柔的,春暖花开,婉转绵柔,莺歌燕语;塞外的美是刚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道西风瘦马般苍茫。人常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故乡的思念,只能借一曲《出塞曲》聊以慰藉,一抒胸怀。音调绵长,意蕴深远,那是祖先血泪与荣耀交织的历史!

席慕蓉作为著名的当代诗人,创作无数,其中,尤以“乡愁诗”见长。这与她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绘画出身的她在创作诗歌时无疑受到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的影响。她能够从视觉美的角度出发,进而挖掘乡愁诗中的“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从而使得乡愁诗作的高度得以进一步升华。

(选自2015年第11期《青年文学家》,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席慕蓉的诗,不少同学都很喜欢。你细细品味过其中的韵味吗?“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这些通常只在绘画作品中才被强调的因素出现在她的诗歌中,使她的诗作带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特别美感。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看看还能有哪些发现与收获?

读有所思

1.你如何理解“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句话?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9篇

扬州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在江苏的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中下游。扬州城区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在扬州的范围有:郊区,广陵区,邗江区3个地区;高邮,江都,宝应,仪征。这么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风水饱地,特色那一定是少不了,扬州的特色就有:包子,酱菜等等。那当然少不了月。扬州的月我认为是最好看的,尤其是在瘦西湖看月亮。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那时的月亮是最圆的,如果把它倒影在五亭桥的那些洞下,那就有16个月亮倒影在水中,那种景色是多么美啊!

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关于嫦娥的,有人说嫦娥奔月,有人说嫦娥下凡,还有人说吃了月饼之后就梦见嫦娥,这些一大堆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听的很多,所以我说扬州的月亮是最好看的,决对不是吹牛。要不然很多人称扬州为月亮城呢?现在有很多的人用扬州月或月亮城做广告,现代的诗歌写扬州的里面总也要提到一个“月”字,好像突出月亮城之美,所以来到扬州旅游的游客都说;“扬州城真是名不虚传啊。”都在为这有着月亮城之称的扬州城而赞叹。

扬州,它不仅有月亮城的美称,而在月亮的基础上的烟花三月旅游节更是别有一翻风味,这个旅游节可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扬州玩,差不多都是为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李白的千古绝诗而来,虽然有了诗句,但没有真才实料也不行所以,扬州本来就是一座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有着知识和文话的文化城;有着千年博物的博物城。我记的有人说过,“淮海淮扬州。”这句话的意思是:扬州四界地方多水,水扬波以扬出了名。所以,这就是扬州的真才实料。从地图上看,扬州属于亚热带的气候地区,一的四季中,又是以春天的气候最好,景色最迷人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指农历,相当于一年中的四月。有资料表示说明:当时的扬州,平均气温为14。3摄试度,大地回春,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这就是烟花,就在这是候,扬州的市花——琼花,伴随着扬州的市歌——茉莉花的音调下开放,那时的扬州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所以烟花三月旅游节才引来了那么多的游客,大家都异口同声,拍手叫好。

扬州,这个美丽城市,不但有家乡的特产,还有“月亮城,旅游城”的美称。最后,我就用一首诗来结束,表达我对扬州的赞美之情:

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博尔赫斯;中国当代诗人;接受情况

一、引言

歌德在1827年1月31日的谈话中讲道:“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同时,歌德还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2}的确,文学从来不是一个封闭圈子里的产物,优秀作家的作品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鸣,在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的作品便是“世界文学”的一个代表,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认为博尔赫斯的作品属于他所指称的“经典”之列。

据张汉行考证,博尔赫斯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文学界的视野,大约是在1961年。当年4月份的《世界文学》刊登了关于一次阿根廷小说座谈会的简讯,其中提及“波尔赫斯以描写人物心理见称”③。这里的“波尔赫斯”当指博尔赫斯。经笔者查证,目前能够见到的博尔赫斯作品最早的中译本,应为收录于台湾环宇出版社1972年版《当代拉丁美洲小说选》(竖排繁体)中的《南方》,译者为香港作家也斯(梁秉钧)。此外,1975年也斯主编的《四季》杂志第2期刊出了《波希士作品专辑》,载有《波希士作品中译目录》《有关波希士的中文论述》《波希士手稿》《波希士作品目录》等有关博尔赫斯的资料,并载有博尔赫斯小说译文三篇:《阿拉法(阿莱夫)》《小径分叉的花园》《保迪医生的报告(布罗迪报告)》及博尔赫斯《我的自传》。1979年,台湾译者杨耐冬翻译了博尔赫斯(台译作波赫士)的小说集《想象的动物》(此书在大陆暂未得到翻译)。从这一年起,博尔赫斯的作品在中国大陆正式得到翻译,开始进入大陆读者视野。《外国文艺》1979年第1期刊登了博尔赫斯小说四篇:《交叉小径的花园》《南方》《马可福音》《一个无可奈何的奇迹》,译者王央乐。此后,《世界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报道》等刊物陆续刊出王永年、陈凯先等人翻译的博尔赫斯诗歌、小说、散文。其中,1981年第6期的《世界文学》首次刊登了博尔赫斯诗歌译文,包括《别离》《诗的艺术》《1966年的颂歌》《盲人》等5首诗,译者王永年。

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王央乐翻译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这本书的出版可谓影响深远,张汉行认为此书“对一些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诗人与小说家们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博尔赫斯因此而在这些中国读者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声誉”。{1}这种说法可以在诗人何小竹那里得到验证。他于2003年谈到《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这本书“给予了中国文学划时代的影响,这影响在很多人身上至今难以摆脱”。{2}作家格非也认为,“中国19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广泛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③。马原、余华、残雪、孙甘露等作家也曾谈到博尔赫斯对自己创作产生的影响,残雪还著有《解读博尔赫斯》一书。由此可以看出,自从上世纪70年代博尔赫斯正式进入中国文学界视野后,其独特的作品风格和文学理念一直是作家讨论、借鉴甚至模仿的对象,因此,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们的作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这一论题,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小说方面,出现了一大批相关著作和论文;至于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影响,有关论述则较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其中有一部分是翻译出版方面的原因。正如何小竹所说:“那时候我们也知道博尔赫斯同时还是一个诗人,但很多年来,我们只是从杂志上零星地读到一些他的诗歌,其印象当然不及他的短篇小说。这种翻译和出版上的‘疏忽’,使得我们在很长时期,都仅仅将博尔赫斯当成一位小说家看待。”{4}《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这本对中国读者有重要影响的文集出版于1983年,而大陆第一次集中收录博尔赫斯诗歌译文的《博尔赫斯文集》(三卷本,陈众议编,海南国际新闻中心)直到1996年才正式出版(台湾桂冠图书公司于1984年出版了《波赫士诗文集》,张系国等译,此书长期未进入大陆读者和研究者视野,故未造成影响)。在此之前,博尔赫斯的大陆诗歌译文仅分散地出现在一些期刊和诗歌选本中。这造成了博尔赫斯诗歌较之其小说得到关注较少的局面。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没有重要影响。实际上,即使博尔赫斯的诗歌在1996年之前没有得到集中翻译,中国当代诗人也从零星出现的博氏诗歌译文中获益匪浅。诗人戈麦说:“最初诵读博尔赫斯的作品是从一本《外国诗》上读到的,在同一期上还有一位歌德。这样我读到了《镜子》《另一只老虎》《短歌》和《十五枚小钱》,我立即被诗的另一种写法所吸引。”{5}并且不仅是诗歌,中国当代诗人也从博氏的小说和散文中汲取了营养。因此,博尔赫斯的诗歌与其小说、散文创作一起影响了中国当代诗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股可以追溯的潮流。

据可查找的资料来看,中国诗人的创作中最早出现博尔赫斯之名的是王自亮的《北京,七月之雨》,发表于《诗刊》1985年第3期,诗末注明的创作时间则为1984年5月13日。其中有“十九路车溅起一片雨水/湿了我的挎包/里面有博尔赫斯的小说集”这样的描写。虽然此诗并未借鉴博尔赫斯诗歌创作手法与风格,但可以看出在当时已经有诗人热衷于阅读博尔赫斯的作品。国内第一位评论博尔赫斯诗歌的诗人也许是王家新。他在发表于1989年的《读外国现代诗札记》中谈道:“博尔赫斯渴望中的那只虎其实是不可说的。重要的也不在于说没说出它。重要的是他在我们这里激起了以全部生命来创造它的这种渴望,是的,我们已在想着那只老虎了。”⑥王家新通过对博尔赫斯《另一只老虎》的阅读,提出了想象力和梦幻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这可以看作是博尔赫斯对中国诗人的启发之一。在王家新之后,欧阳江河、西川、戈麦、吴晓东、朵渔、小海、马永波、南野等诗人也在文章中谈过自己对博尔赫斯的理解。在诗作中直接向博尔赫斯致敬的诗人则更多,可以举出西川、戈麦、西渡、清平、周瓒、宋琳、于坚、余刚、桑克、孙文波、黄灿然、光、尚仲敏、陈先发等一长串诗人名字。

当然,如果仅指出中国当代诗人的一些作品中出现了博尔赫斯的名字,恐怕还难以证明博尔赫斯其人其作对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性。张汉行就认为:“或许由于翻译的滞后,或许由于诗本身的不可翻译性,从现象上来看,博尔赫斯尽管赢得了诗人们的敬爱,但并未对中国年轻诗人的写作与诗风产生过明显的影响。”{1}但是,如果对上述这些诗人之作进行细读的话,会发现博尔赫斯的个人精神气质、思想观念乃至创作理念和手法已经被许多热爱他的中国诗人们所吸收。与马原、孙甘露、残雪、格非等小说家对博氏创作技巧的模仿和借鉴不同的是,诗人们将博尔赫斯的思想和风格加以内化,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重新阐释,所以在不同诗人的作品中会出现不同的“博尔赫斯”,如对博氏诗歌意象的承袭与创新,渲染幻想色彩和突出想象力,承袭博氏的时间观念和叙事元素等。这些方面可以说明,中国当代诗人是试图将博尔赫斯“中国化”的。对于他们而言,博尔赫斯不再是仅供膜拜和模仿的偶像,而是“诗人们的诗人”,从受到博氏影响的诗人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种与博尔赫斯平等对话的努力。

二、对博尔赫斯诗歌“原型意象”的承袭与创新

博尔赫斯在一篇散文中谈到柯尔律治在梦中偶得长诗《忽必烈汗》的典故,并这样解释此梦境:“也许有一个人所未知的标准型,一个永恒的事物(引用怀特海的说法)正在缓缓进入世界,它第一次表现于忽必烈汗的宫殿,第二次表现于柯尔律治的诗。凡是把两者作过比较的人都会看到两者本质相同。”{2}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强调了“原型”的重要性。弗莱认为,“原型”是“在文学中极为经常地复现的一种象征,通常是一种意象,足以被看成是人们的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个因素”。③“原型”表明了有些经典意象的可重复性,它们会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显示出相同或近似的风貌。小海、南野、马永波等中国当代诗人在文章中曾谈到过博尔赫斯诗歌中“原型意象”的意义。马永波说:“正是词语本身透过千百年的黑暗,在我们这里要求着再生,要求在梦中一次次进入这个世界。”{4}细读博尔赫斯的作品,的确会发现这些“原型意象”具有自我复制、自我繁殖的特点,就像他小说中描写过的“阿莱夫”一样可以由“一”变幻成“无穷”。博尔赫斯笔下常出现的意象主要有老虎、匕首、黄金、玫瑰、镜子、月亮、迷宫、梦等,对理解博尔赫斯作品来说可谓具有重要性的“原型意象”。

通过挖掘中国当代诗歌作品能够发现,诗人们似乎对博尔赫斯作品中的一些“原型意象”有所共鸣,并在自己的诗作中再现了这些意象。在这方面可以举出西川、陈东东、西渡、戈麦等诗人的作品为例,其中以戈麦的作品最具有典型性。博尔赫斯的知名诗篇之一是《月亮》:

我知道,月亮本身或者它的称呼,

其实实在在的意义却非常特殊,

它的生成本来就是为了与我们

这既繁复又简单的人生相比附。

月亮不过是诸般象征中的一个,

实为命运或者机缘的刻意造物,

让人类随时能够假借它的名义,

抒发显赫或者危难之际的感触。{5}

“月亮”可被视为博尔赫斯的“原型意象”之一。他在《归来》《准最后审判》《英文诗两首》《永恒》《恩底弥昂在拉特默斯山》等诗中都写到过“月亮”。诗人戈麦在文章中谈到过博氏诗歌中的“月亮”这一意象:“月亮是他常常在诗中提到的事物,用月来作比,也算不愧对于这位盲者。”{1}戈麦在博尔赫斯有关月亮的描写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并试图“以月亮的寒光对抗他人的偶像”{2}。戈麦凭借“月亮”观看世界与内心的观念,与博氏诗歌中“让人类随时能够假借它的名义,/抒发显赫或者危难之际的感触”这种对“月亮”的认知相契合:破除了“月亮”的“偶像”功能,把它作为“镜子”一样的象征体,用以观看世界和质询自己的内心。于是戈麦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黛安娜,一切都气数已尽

我是明哲保身,还是一梦到底(《月光》)③

我的一生刚刚开始,鲜花在水上流淌

还会有道路伸向远方

但它已命定不会长久,末日或沉伏于明朝

黛安娜,愿我的灵魂能直达你的心灵

就像你的目光,通夜把我照亮(《高处》){4}

“黛安娜”(月亮)对于戈麦而言是“一面虚幻和真实世界的镜子”{5},他通过注视“月亮的面庞”,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并以此看到自己心灵深处的隐秘。这也可视为中国当代诗人对“写物”诗歌的探索。

戈麦以月为镜,“镜子”是博尔赫斯的又一“原型意象”。博尔赫斯在访谈中曾提及:“我想我有三个基本的噩梦:迷宫、写作和镜子。”⑥在博尔赫斯看来,镜子之可怖其原因在于它能令自我和世界的形象无限繁殖:

它们警醒又冷峻森然,充当着

一项古老协议的忠实执行官:

再三再四地复制着人间景象,

就好像是在自然地生殖繁衍。{7}

博尔赫斯对“镜子”的恐惧,可视为对自身形象重复的恐惧。他认为,一个人始终是其本身是可怕的,他宁愿自己成为许多不同的人。博尔赫斯甚至引用了苏格兰一个迷信的说法:“一个人看到他本人时,他就离死不远了。”{8}如果存在许多相同的“自我”,就等于取消了原本那个唯一“自我”的存在。戈麦在与博尔赫斯同名诗作中也描写了“自我复制”的恐怖:

一个哑巴对着一张白纸说话

从他的手里,幻化出第三面镜子

镜子的正面是一连串闭着眼睛的骷髅

而它的反面是一场临时组成的寂静

三个蜂状的人翻开一本空白辞典

他的身后,是无尽的镜孔

镜孔中又有无尽的蜂状的人

每一个又能够看到后面的一个{9}

在这里可以看到,无论是“正面”的“骷髅”,还是“反面”的“蜂状的人”,“镜子”所显示的都是恐怖的感觉。“每一个又能够看到后面的一个”无疑是博氏“镜子”观念的表达。另外,对“镜子”的正反两面进行书写,也是《红楼梦》中贾瑞所照“风月宝鉴”的现代改编,这样“镜子”就具有了中西结合的象征意味。

除了戈麦,诗人刘春也以《博尔赫斯:镜子里的幽灵》为题,写到“镜子”复制自我形象的特性:

想想吧: 一个貌似友好的人

如影随形, 每天同你会晤一次, 或几次

他不可能是你, 但与你有关

它使你一次次地幸福、落泪、孤芳自赏

然后生出无边的恐惧。

有一次, 我决心耐着性子要与它和解

对他露出献媚的微笑

而对面, 他的嘴角翘起, 表情有些暧昧{1}

刘春不同于戈麦,他对“镜子”复制特性的描写更为日常化,并带有几分幽默,同时也有几分无奈,表现了一个“慵懒的小市民”在镜子面前表现出的平凡人生。恐怖的意味大大减轻,诗中的“我”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下,似乎是坦然接受了被“镜子”复制的命运,趋向于与自我“和解”。这是博尔赫斯“镜子”意象的富有中国现实意味的表达。

博尔赫斯之所以恐惧从镜子里反复看到自己的面容,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对于自我“不朽”的恐惧。他说:“我们无需个人不朽。我本人不想不朽,我害怕不朽;对我来说,知道我还要活下去是可怕的,想到我还将当博尔赫斯是可怕的。”{2}这体现了博尔赫斯的时间观念,他反对线性时间观,对时间的直线式无限延展感到恐惧。他所认为的时间是一种“循环时间”,这种观念在中国当代诗人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其影响。

三、对博尔赫斯“循环时间”观念的接受

博尔赫斯的散文《时间的新反驳》中有一段富有诗意的陈述:“我们的归宿不因非现实而可怕;却由于不可逆转并坚硬如铁而恐怖。时间是我的构成实体。时间是一条令我沉迷的河流,但我就是河流;时间是一只使我粉身碎骨的虎,但我就是虎;时间是一团吞噬我的烈火,但我就是烈火。世界,很不幸,是真实的;我,很不幸,是博尔赫斯。”③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博尔赫斯对线性时间无限延展的恐惧与对“永恒”的否定。据研究,博尔赫斯的时间观念受到贝克莱、叔本华等唯心主义学说的影响,他接受了“循环时间”的观念,认为过去和未来其实都是现在,并利用芝诺的“飞矢不动”悖论提出了“时间不动”的理念。有论者认为,“圆形”是博尔赫斯时间观念的基础{4}。无论是轮回的时间(《环形废墟》),相交的时间(《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还是分岔的时间(《小径分叉的花园》),都是“圆形时间”的展示,犹如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种解释是对博尔赫斯“循环时间”论的具体描摹。在博氏的“循环时间”里,世界会重复相同的历史,人也会与时间合为一体,记忆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有点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博尔赫斯诗歌中对“循环时间”的迷人描绘有很多:

我感觉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原以为这座城市是我的过去,

其实是我的未来、我的现时;

在欧洲度过的岁月均属虚幻,

我一直(包括将来)都生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里。(《城郊》){5}

每一个不眠之夜都会毫发不爽地重现。

写下这诗的手将从同一个子宫里再生。(《循环的夜》)⑥

在这些以“循环时间”为理念的诗中,恐怕最为中国作家、诗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著名的《雨》了。格非曾在小说《戒指花》中引用过此诗,诗人马永波也从“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这句诗中得到感悟,认为博尔赫斯写出了“时间循环的恍惚感”:“一场黄昏的雨使此刻和过去发生了隐秘的关联,在这种时间现在与时间过去的重新融合中,父亲真的回来了。对于一个丧失的人来说,永恒循环肯定是一种安慰。”{1}马永波在1990年写下了与博氏《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作《父亲挽歌》:

一场雨已经开始

它再也不会结束

也许我会懂得它就是你,我的父亲

整个一生都在向我靠近

在你用雨丝,玫瑰,用所有死亡和爱

铸造的躯体中

我们将合而为一,再分不清父亲和儿子

在“雨”中,生者和死者“合而为一”,逝去的亲人得以回到身边,这是“循环时间”带来的奇妙感觉。“雨”使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过去与现在的距离感消失,“雨”就此成了“循环时间”发生的一个道具。

其实,在“循环时间”的观念中不依靠“雨”作背景,“我”也能穿越时空,联通古今,并成为不同的人。例如,柏桦在《小小的博尔赫斯:观念及其工作》中写道:

那恐怕不是幻觉:1921年10月4日,

我下了船(紧见其后),想起了

悠久岁月前也在红海之滨的早晨;

当时我是罗马的执政官,

热病、巫术和闲散耗损了士兵们。

后来,每隔几年我都要回英国一次

去看看一座日晷和几株橡树。

也会去看看意大利的柏树和大理石。

或每隔一百年在沙粒无数的海滩上

取走(或加上)一粒沙。{2}

漫长的时光化作轻描淡写的一瞬,“我”与时间融为一体,似乎岁月的流逝并不存在。因此,柏桦说:“是的,我本人就是时光,不能理解岁月/的流淌”。这句诗显然是对博尔赫斯“时间是一条令我沉迷的河流,但我就是河流”句式的模仿,所表达的观念也相类似。可以说,柏桦假托自己是“博尔赫斯”,以“博尔赫斯”的语调来书写经历。然而柏桦最终想强调的,还是一份中国化的怀旧情怀,无论是“雾中长桥的湿润”“硕鼠强悍的马蹄声”,还是“曹操的《短歌行》”,都是为了抒发诗人对“1950年代中国的怀念”,这使得诗作在沿用博氏时间观念的同时,体现了柏桦作为一个“时代的抒情诗人”的个人情感。

除了马永波、柏桦,在光、陈先发、孙文波等诗人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书写“循环时间”的诗句。如孙文波的《祖国之书,或其他》:

八月又要来临。这一次,他是轻轻地唱。

他唱出:梦境啊!它是我的故乡。

在梦境中我看见精神的生长,一个人

可以是所有的人;一个人,正是

所有的人。无限的力量使他生死两忘。

而在他的吟唱中,时间消失了线性;

过去就是现在。未来也是过去。生死皆苍茫……③

时间的线性消失了,落入了循环的过程:“过去就是现在。未来也是过去。”然而这一切是“他”在梦境中所看到的,“梦境”也是博尔赫斯作品的一个重要书写向度。博氏曾说过:“我不擅于抽象思维。……我倾向于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而不是理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当然我不得不时而做一些笨拙的推论,但我更偏爱做梦。”{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梦”“幻想”等富有神秘色彩的元素的偏爱,而许多中国当代诗人也汲取了博尔赫斯这一观念的精髓,创造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四、对博尔赫斯作品神秘主义色彩的呼应

博尔赫斯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爱做梦、喜欢写梦的作家,他的作品和访谈都能够证实这一点。据诗人南野统计,1996年由海南新闻出版中心出版的《博尔赫斯文集・诗歌随笔卷》中,“梦”是博氏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一个特定语词。{5}博尔赫斯也认为“一个作家就是一个不断做梦的人”。{1}的确,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即使最平凡的事物也具有梦幻色彩,染上了作者的独特想象,如书籍、旗子、沙漏、纸牌等等。另外,有论者注意到博尔赫斯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倾向,博氏并非一个纯粹的宗教信徒,他的创作中渗透着基督教异教诺斯替教、犹太神秘教派喀巴拉以及伊斯兰教中的神秘派别苏菲教派等神秘主义教派的相关教义,另外佛教对博尔赫斯的思想也有很大影响。{2}这些神秘主义教派的影响,使博尔赫斯的作品更具有现实和梦幻同一的特质。这种特质也是博氏所追求的:“世间万物归于所有的人,万物,包括太阳、月亮、星辰、大地、遗忘、记忆、友谊、书籍,我们称之为长梦的人类历史、丧亲、背叛、王国、权力与光荣,都给了作家。作家的奇特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东西编织成梦想、字句、节律,有时候编织成隐喻以及寓言。”③诗歌《棋》便是博尔赫斯神秘主义观念的反映:

上帝操纵棋手,棋手摆布棋子。

上帝背后,又有哪位神o设下

尘埃、时光、梦境和苦痛的羁绊?{4}

“棋手”操纵“棋子”进行殊死厮杀,而“棋手”又要受“上帝”的控制。但在博尔赫斯的观念中,“上帝”并不是万能的,在“上帝”的背后又有一位不可知的“神o”在操纵着一切,这与传统基督教的观念产生了区别,而更接近于异教诺斯替教的教义。这位“神o”是比“上帝”更为神秘、力量更为广大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位“陌生的主”。

无独有偶,在中国诗人戈麦笔下,也存在对“陌生的主”的描写:

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恐惧呀

却望不到你的头,你的头深埋在云里

为大海之上默默的云所环绕

你神体的下端,像一炬烛光

我是怎样被召唤而来,却不能离去

抛弃了全部的生活,草原和牧场

畏惧着你,你的脚下的波浪、群山

双目空眩,寒气如注

你是谁?为什么在众生之中选择了我

这个不能体味广大生活的人

为什么隐藏在大水之上的云端

窥视我,让我接近生命的极限{5}

与传统基督教中的“主”相区别的是,戈麦的“主”在“显圣”的时候并不完全把真面目示人,而是把“头深埋在云里”,让“我”感到深深的畏惧。这位“陌生的主”也掌控着“我”的命运,他召唤“我”而来;但神秘的是,“主”并没有像耶和华一样给予“我”《圣经》一般的箴言,只是“窥视”着“我”,让“我”接近“生命的极限”。对于“我”而言,“主”未知而神秘,“我”被“主”选中的原因同样也是神秘的,似乎人之生存充满了虚无。戈麦诗中呈现出来的神秘色彩与幻想性,与博尔赫斯的思想有暗合之处。此外,戈麦另外一些幻想性较强的作品,如《沙子》《刀刃》《黄金》《大海》《老虎》《玫瑰》等,也与博尔赫斯的诗作形成互文关系。

西川的许多诗作具有冥想性与玄学气质,表现出他对神秘事物及幻想的热爱,如《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夕光中的蝙蝠》《虚构的家谱》等。在西川的诗歌中,“现实进入了冥想,被纳入冥想,并由冥想提升到它的空间”。⑥从这个角度来说,西川的诗歌与博尔赫斯的诗歌有着共通性。西川本人也承认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博尔赫斯影响较大,他不仅写有《重读博尔赫斯诗歌》,还翻译了巴恩斯通编的《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14年再版改名为《博尔赫斯谈话录》)。与博尔赫斯“偏爱做梦”的气质相似,西川在诗歌中也向往“高梦的世界”,歌颂梦想,企图寻找到比这个世界更为高远的所在。因此,西川会赞美李白这样的诗人:

越过大海的马是抵达村庄的诗篇

攀登高山的太阳像谷地的庄稼一般宁静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这就是你:一颗大星和一场风暴

一片月光和一场梦

在风中前进,爱着少女、溪流和隐士

应着王者的呼唤,带着睡眠的温度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

而别人对它的误解比你更深{1}

在诗中,西川重复着一句话:“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这是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精神特质,也是西川的写作追求之一。他曾沉浸在文化想象之中,试图像李白一样追求“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境界,“在天、地、人三个方面展开工作”。{2}在他早期所写的组诗《黄金海岸》(1987,1988)、《城中城》(1988,1990)、《幻象九章》(1987,1990)、《汇合》(1989,1990)中,可以看到西川的这种努力。“星辰”“大海”“先知”“天堂”之类的神秘意象反复出现,体现了西川诗作与博尔赫斯作品在神秘特质方面的吻合。在这方面与西川作品相似的还有西渡、陈东东的早期诗作。但西川的写作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992年以后,西川开始自觉探索新的诗歌书写方式,他逐渐转向一种“综合创造”。西川说:“我把哲学、伦理学、历史、宗教、迷信中的悖论模式引入诗歌以便形成我自己的伪哲学、伪理性语言方式,以便使诗歌获得生活和历史的强度。”③一方面,西川并没有放弃对“幻象”的书写,另一方面西川又在自己的诗歌中增加了“叙事”的成分。表面看来,这种努力与博尔赫斯的诗歌风格不尽吻合,但对两者作品进行细究的话,就会发现其中也有暗合之处。

五、对博尔赫斯诗歌中叙事元素的借鉴

帕斯在评论博尔赫斯的作品时谈道:“他的随笔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读来像诗,他的诗让人以为是随笔。联系三者的,是思想。”{4}说明博尔赫斯自觉进行文体实验,并不刻意追求诗歌、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体裁差别。这是因为博尔赫斯把三者都作为探索梦、时间、永恒的文体,在他看来“小说潜伏在诗歌中”{5},“散文和诗歌之间没什么本质的区别”⑥。为了实现同一个主题,他可以在三种文体之间来回自由切换。这种写法使得博尔赫斯的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具有互文性。他的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为其后来许多小说提供了灵感,他的诗作也常以散文体的形式出现。可以说,博尔赫斯的许多诗歌具有叙事元素。尤其是1965年出版的诗集《为六弦琴而作》,在这部诗集中可以看到博尔赫斯将诗歌歌谣化、叙事化的实验意图。

如前文所述,中国诗人西川在自己1992年之后的作品中,有意探索一种综合性的叙述风格。他试图将诗歌的“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熔为一炉,从而使“一个灵感打开另一个灵感,一个幻象启动另一个幻象,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渗透,一种语调与另一种语调并置”。{7}这与博尔赫斯强调诗歌的包容性、丰富性的观念相似,有论者已经注意到西川诗歌在综合性叙述方面与博尔赫斯的关系。{8}《致敬》《厄运》《近景和远景》等长诗是西川对自己综合性叙述理念的实践,在这些诗作中故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句式变化多样长短不一,体现出一种铺陈性散文化的倾向。这些特点在博尔赫斯的一些叙述性较强的诗作中也有体现,如《诗人》《马丁・菲耶罗》《关于宫殿的寓言》《什么都是和什么都不是》《博尔赫斯和我》等。这几部作品既可以称之为诗,又类似于寓言。

在《博尔赫斯和我》中,“博尔赫斯”和“我”分裂为两个不同的声部,“博尔赫斯”被诗人戏拟为另外一个人物,称之为“他”,“我”和“他”在一篇诗作中形成了镜像关系:“我活着,竟然还活着,只是为了让博尔赫斯能够致力于他的文学,而那文学又反证了我活着的意义。”{1}而在另外一些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中,博尔赫斯对人称的使用更为丰富,“我”“你”“他”在诗歌中交替出现,并且对第一人称“我”的使用最富有博尔赫斯特色。在用“我”的声音说话时,博尔赫斯会巧妙地模仿所写人物的语调,似乎被人物“附体”,从而使“我”的独白呈现出自我戏剧化的效果。如《亚历山大・赛尔科克》:

我梦见海洋,那片海洋,将我囚禁,

英格兰亲切土地上的早晨,

上帝的钟声召唤着礼拜的人们,

把我从梦想中叫醒。

我经受了五年孤独之苦,

久久地眺望着无限的远处,

那一切如今成了往事,

我着魔似的在酒店里叙述。{2}

许多中国诗人在写人物诗时,习惯于以“你”或“他”称呼人物,较少有把所写人物与自身合二为一的倾向;但在戈麦《狄多》、清平《孔子》、西渡《威廉・巴特勒・叶芝》《保罗・瓦雷里》等诗篇中可以看到这种方式。西渡在访谈中提到:“在九十年代之后……马拉美、瓦雷里、里尔克、博尔赫斯逐渐成为我兴趣的中心。”③在《保罗・瓦雷里》这首诗中,西渡同时向瓦雷里和博尔赫斯这两位大师致敬:

在下一个日子我撕毁上页的记录,

废弃的思想差不多占据我的一生,

我选择沉默,并非出于谨慎或谦卑,

对另一些人恰恰是傲慢。

我终将开口,和时代分道扬镳,

当我的思想变得锋锐,像刀锋,

清晰、狭窄、越过了规定的边界,

从死亡中回来,不相信宽容。

西渡对这首诗作有注释:“瓦雷里年轻时曾经历巨大的精神危机,因此长期放弃诗歌写作,而转向哲学、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据说,他曾每天对着旅馆的一块黑板进行精神和思维训练。”{4}注释是对诗中“我”所做戏剧独白的背景阐释,“我”的声音是标题中的“保罗・瓦雷里”所发出的,但又是西渡本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流淌所致,因为西渡本人也经历过一个诗歌创作的空白期。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保罗・瓦雷里”是西渡的化身。这也印证了博尔赫斯的理念之一:在诗歌这种富有幻想性的文体中,一个人可以成为所有的人。

六、结语

博尔赫斯不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他在《阿根廷作家与传统》一文中说道:“认为阿根廷诗歌必须具有大量阿根廷特点和阿根廷地方特色,是错误的观点。”{5}博尔赫斯进而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整个西方文化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比这一个或那一个西方国家的人民更有权利继承这一传统。”⑥可见,博尔赫斯对文学持一种“世界主义”的观念。的确,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歌德谈话中所提及的那样,在文学领域中“国界”的概念应该被重新认识,一切优秀的文学传统都应该被借鉴和沿袭,具体到诗歌领域也是如此。广泛吸取不同国家诗人的卓越创作经验,中国的诗人就能够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作路径。近一二十年来,许多诗人在接受博尔赫斯诗歌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所提到的戈麦、刘春、马永波、孙文波、西川、西渡等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诗人从“原型意象”、时间观念、神秘色彩以及叙述方式等层面汲取了博尔赫斯作品及创作理念中的精华元素,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创作成果说明对外国诗歌的了解和阅读并不会破坏所谓“汉语的纯洁性”,而是有利于汉语诗歌的“再生长”。从这个角度来说,“翻译体”也许根本不存在。

中国当代诗人并不会被动地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对于博尔赫斯这样的优秀诗人,中国诗人在阅读他的作品、吸取他的创作精华的同时,也在反思博尔赫斯这一资源对自身创作及中国诗歌未来发展的有效程度。比如,在孙文波的一些诗歌中可以明显看到博尔赫斯创作的影响,但他并没有把博尔赫斯的创作理念和方式当作完全承袭的“真理”。他在《博尔赫斯和我》一诗中写到:

骑着自行车在我的城市的街道上行驶,

望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店铺招牌,拥挤的行人,

我想到这里的一切和博尔赫斯的阿根廷

是不一样的。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像他那样写诗。

……

我想象着模仿他的模样,但我的城市

以对物质的坚定的信任拒绝了书籍,

我行走在大街上,找不到进入书页的门,

而时间在流失;在店铺招牌和行人的脸上。{1}

在孙文波的观念里,他所处的现实有别于博尔赫斯所经历的一切,因此,他不会完全模仿博尔赫斯的模样,做一个“博尔赫斯式”的诗人。然而孙文波又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在中国当代的物质社会中无法成为“博尔赫斯式诗人”的无奈,因为他无法摆脱繁琐平庸、为生存而奔波的日常生活。

“博尔赫斯式”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诗人生存和创作模式,但在现实中却难以达成。王家新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博尔赫斯式智力游戏”的不满:“在卡夫卡那里总是有一种绝对的诚实,他的艺术,无论怎样难以理解,总是相应于一种更内在的生命的要求。但是博尔赫斯就不一样,尤其是那种泛滥成灾的对他的模仿,他们写着写着就成了一种智力的、玄学的游戏,它们怎能对人生讲话?”{2}王家新并不是否定博尔赫斯的创作技巧,而是对一些作家、诗人对博尔赫斯技巧拙劣模仿的批判。前文已经指出,王家新本人也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但在王家新看来,诗歌不仅是语言的技艺,而且是精神的砥砺,因此,“担当”“发言”似乎比技巧更重要,他更关注于具体的历史和现实。

上一篇:现当代诗歌范文 下一篇:冰心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