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3:59:14

关于青春的散文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1篇

1976年10月生,男,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学与翻译文学研究,兼事文学评论。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已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10多项课题。

作为抒情性极强的文体,散文创作势必会随着主体生命体验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从抒写锦簇华年到唱响青春祭词,再到如今的生命思考,潘云贵的散文创作清晰地记录了个人情感的变化,折射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遭遇的种种心思,是九零后这代人思想史和心灵史的写照。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锐作家,潘云贵携带青春题材的作品跻身文坛,清新自然的文风和淡淡的忧伤是读者对他过目不忘的标记。潘云贵中学时代开始发表散文,现在他仍然站在青春的末路,导致青少年时期的各种情感经历成为他表现的主题。青春期萌动的爱情曾带给潘云贵无尽的遐想,也带给他绵长的忧伤,他的很多散文如《风吹过的下雨天》和《那些想念会在秋天说话》等均是表现青涩的爱情。无奈的生活压力幽灵般罩在年轻的心上,我们来不及享受沿途的风景便被吸进现实巨大的漩涡,于是不得不搁置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端坐在教室里或埋首题海,让美好的时光悄无声息地流淌殆尽。直到有一天,枝头的知了再次响起的时候,猛然回头却发现青春已到了曲终收场的时候,各种酸楚之味涌上心头。写作成为排遣少年心中苦闷的唯一合法行径,这些关于青春的绝唱构成了潘云贵散文创作的主旋律,《青春是颗忧伤的子弹》等大量作品便是他对青春的吟咏和喟叹之词。

浪漫爱情、理想情怀、孤独惆怅,亦或忧伤流浪应该是青春书写的主题。孤独是潘云贵散文作品的情感底色,从他代表之作《我们的青春长着风的摸样》、《有颗橘子永远十七》、《想念你,长相清澈的少年》等作品中,读者一定会被那些淡淡的忧伤所感染。潘云贵作品中的忧伤来自孤独,他在很多文字中多次提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因父母工作繁忙,他时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几天不出门,陪伴他的除了那些不会说话的玩具外,就只有自己跳动的心灵。这也是为什么潘云贵的作品常常采用自我独白和力图与自己对话的叙述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孤独不仅是潘云贵散文的表现内容,而且演化成他独特的散文表现方式。也许因为年轻的缘故,潘云贵流浪的经历并不丰富,即使一次次的远足也只有看风景的心情而难有流浪之窘迫。从东南的故土长乐北上千里求学佳木斯,这是他目前遭遇的最大的流浪事件。在北国的冰天雪地里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当南风吹起的时候想念远方的父母,或者在繁星满天的夜晚回忆年少的故事,这些交织成潘云贵散文的流浪主题。比如《翠绿时光的惦念》、《家书》等作品,再现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对流浪的体验和感受。

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宿命的安排,但内心却强烈地抗拒着孤独与绝望,由此生活才会充满希望,我们才会有勇气去面对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表现青春的孤独和寂寞不是潘云贵散文创作的最终旨趣,坚强地面对时光流年中的无奈并试图抵抗流逝的青春,让生命永远驻足于韶华时光,这才是他写作的目的。更多的时候,潘云贵青春题材的散文其实是在表现一种生活姿态,是在述说一种内心理想的生活。因此,我们不应将其散文简单地理解成青春期书写,或者个人成长经验的诉说,潘云贵笔下的青春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情感具有普适性价值和意义,它实际上业已成为九零后这代人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他们成长史的诗意表达。比如《我们永远都是年轻的模样》中有这样的话:“多年以后,我们都长大了。经过谎言,承受欺骗,习惯敷衍,忘记誓言,放下了一切。世界惩罚了我们的天真,磨损了我们的梦。但内心还是不断地闭合,勇敢地开放,一往无前地爱。既然无法得到,索性就放手成长吧。年少的忧伤是人生必经的花园。”可以说,九零后在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难之后,他们的心智已经开始成熟;与此同时,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他们一如既往地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希望。由此,我们从潘云贵的散文中看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生活态度,更是一代人的坚韧精神和理想情怀。

如果说潘云贵之前的散文创作主要表现青春的惆怅,那他最近的作品则明显转向生命的沉思。潘云贵散文创作的转向并非意味着前后期作品之间是完全断裂的关系,他的表现内容和写作风格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除文字依然优美细腻之外,表现孤独和抗拒时光流逝依然是其重要主题。只是新近作品中的孤独不再是一种忧郁的情感,而似有看透人间景致之后绝尘而去的“高处不胜寒”的感受。人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也只有孤独的时候,才能看清真实的生活。此时的孤独实际上就是生活的境界,如果我们离开它而汇入尘世的喧哗中,也就会失去观看人世浮华或窥探生命奥妙的角度。比如《心上的风景》一文,作者以祛青春的“衰老”之态提醒忙碌的人群,人生何处无风景,我们应该适时停顿下来放松心境,生命才会永不枯竭。想来人总是孤独的,但有时候我们却需要有某个知己陪同前行,相互搀扶和鼓励才能抵达目标的终点。潘云贵这篇散文借助人生无法规避的孤独,完成了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每个人都会“经过幼年的好奇、少年的无畏、青年的冲劲、中年的熟稔直至老年的淡然”,生命在轮回中终究会回归自然。《衰老是列将到站的火车》一文,看似在神伤时光流逝,实则表现了生命的无奈和现实的残忍,具有存在主义的哲思。作者希望人们善待周围的一切,因为时间终究会消亡所有的过往,我们都是死亡路上的同行者。

年轻的潘云贵能在散文创作中取得丰厚的成绩,本应赢得足够的鲜花和掌声;但正因为年轻,我们势必会对他提出更为严格的苛求,寄予更加高远的期望。愿潘云贵在未来的日子里,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散文,以飨读者。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2篇

只可叹,如今沙丁鱼涌动于潮水中似的我们,也染了诗人的忧郁,肆意叹老。这其实是一种微妙的心理:误以为年岁才是青春的标签。

我不由得想到一些人,满是黍离之悲:中国传统五千年历史,到底老了啊!他们振振有词:诺奖的红毯总沐浴欧风美雨,那才是青春文学。中国文学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吗?中国文化土壤贫血吗?传统精髓缺钙了吗?

不!青春气的渐消怕是我们忘了蜕化,一度沉于“退化”中。蜕化是中国文化找回青春的必要救赎,是一种繁衍崭新与深刻血髓的自救。当莫言一奖惊人时,他说:“我的获奖代表不了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只有社会更多地用一水婉转的眼神给文学更温柔的注视,才能以一点青春气息引领千里快哉风!

永葆青春不是象牙塔的孤高傲世,它必须接地气,扎根于现实。当成名作家在久违的舶来文化中狂欢时,那群血气方刚的知青作家正掀起“寻根文学”的一角衣襟。不论是王安忆的《小鲍庄》,还是韩少功的《我心归去》,都是本土文化在失落后的还魂青春。

“岁月”号沉没,青春在。韩国正集体反思“服从”文化,船倾楫摧欲沉时,两百多名少年服从船方指挥,舱中等待,最终生命褪色;而不服从者反而获救了。青春之气意味着有理性、有主见的些许“叛逆”。只会温吞吞与外物讲和,至多不过成为“社会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梦境在剥蚀老化。“没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场。”王小波的话深刻冰凉。

在西南联大教授吴宓眼中,雾中的昆明是曹雪芹笔下的空灵幻境。当他驻足街头,看到“潇湘馆”时,怕是一味难尽。他想到的是黛玉的吟箫于影下,酌梅瓣上雪酿的酒;可当时,一群人喝酒划拳,青春被暮气肢解了。吴宓老人愤然而去。

盲目成熟有时是青年人对外界的“献媚”。在这个媒体时代,神童一度被“神化”。神亵渎了童,还是童亵渎了神?没有青春之气,童也只是人们追捧的老“玩”童而已,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摄足文化血脉,为天才铺壤。

“不长久的,多将以悲剧结束。”戈尔丁的《蝇王》用失去青春后的沉沦给人警示。一点青春气,只在心里,它带来的是拂颊的千里快哉风!

【评点】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3篇

独坐夕阳里

郭 枫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视,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散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

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

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当正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憾?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然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一、 宏观感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枝节都受到整体的制约,每一道小题中的答案都与整体有关。做题前把握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将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1.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现代文阅读首先得有阅读,只有认真阅读理清文脉结构,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哲理散文往往通过一两件生活中的小事、生活中的一景一物来表达深刻的哲理。阅读时,应先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述人生哲理;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郭枫的《独坐夕阳里》一文,在开头一节就点出“独坐夕阳里”这个题目,同时也是全文的总写,创造了贯穿作品的冥冥觅觅的抒情气氛。接着依次描写落日、花朵、青春三件事物的“美”,含蓄地揭示了“美”的内涵――真。三幅画面,各臻其妙。第一,是夕阳的美。因为新晴、薄暮、春寒,因为光线“没有了热和力”,所以夕阳充满了“梦幻的色彩”,而使作者感到迷迷离离。第二,是花朵的美。大理菊一圃盛放,夕阳下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含蕴着生命的烈焰”,或娇媚或艳丽或晶莹,它们使作者感到“灼热”。第三,是少女的美。眼睛闪着光芒,唇紧闭着显得倔强而高傲,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使作者感到生命的青春在舞动。然后作者总提一笔,以抒情性的议论画龙点睛,抒写“真”的感悟,升华了伟大与渺小、青春与衰老、有限与无限的哲理思索。结尾时又描绘“物我同一”的境界,归结“真”、“美”一体的意趣,并与开头的抒情气氛相融合。可见文章的起承转合,波澜迭起,形散意圆。

另外,理清文章思路,还要注意文章的线索,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一般来说,散文总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哲理散文也不例外。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错,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

找准文章线索的办法是抓文章的关键词句。作者写作时,往往会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段落中安排一些起统摄、提挈、凸现作用的词语或句子。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和句子,找准文章的线索,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如《独坐夕阳里》一文就是以“独坐夕阳”为线索,由物及人,从所见写到所感,思路清晰合理。

2. 细读文本,把握主旨。概括文章的主旨,就是把握全文的核心。大体来讲,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形象和情感、感悟、哲理。当然散文的形象是广义的,包括人、事、物、景等,一切客观存在都属于形象。哲理散文就是用优美的语言塑造出特定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感悟。这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写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写。从初读感知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明确文章写了什么,但是我们更要知道的是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独坐夕阳里》写三幅画面,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由此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哲理散文一般采用卒章显志的结构方式,所以,如果我们认真研读结尾部分,大多能发现文章的主旨。如《独坐夕阳里》文尾两段,就可归纳出文章的主旨来。“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这一句就是本文的主旨。

当然有时文章的主旨是散落在行文中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细读文本,找出文中的关键句、重要句、主旨句。

二、 微观推敲,鉴赏意境,分析语义

散文阅读在整体感知文章后,还要进一步从微观上推敲玩味文章的意蕴和语言特色,通过对画面图景、语言艺术的品读,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1. 品读画面,体会意境。余光中先生曾说:“生活中体会到的感性若要奔赴笔端,散文家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音调。”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主观思想的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和启发。

《独坐夕阳里》一文中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奇幻瑰丽的夕阳图、热情奔放的图和漫步花径的少女图。每幅画都各具色调和情采。“落日”的画面,突出了夕阳变幻的色彩;“花朵”的画面,突出了灼热的自我感觉;“青春”的画面,则渲染了娇丽妩媚的魅力。前两幅分明是“静”态画面,但作者进行了抒情性的点化,使之具有了“动”的情韵,获得了化“静”为“动”的艺术效果。而关于少女的描写与前两幅画面的实写则迥然不同。作者采用虚虚实实的笔法,把推测其内心活动与实写其外貌情态结合起来,凸显了她的生命活力和青春的美。总之,三幅画面都具有“动”的色调与气势,内中蕴含着作者奔涌的情思与澎湃的诗情。于是,景与情水融,形成了这篇哲理散文那诗一般清芬浮动、韵致淡雅的意境。

2. 揣摩语言,体会特色。所谓揣摩语言,就是通过对语言的辨别、比较、思索,正确把握语句的含义。许多考查评价鉴赏技巧的题目需要揣摩语言。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工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要认真揣摩品味作者用词的妙处,品味该词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朱自清的《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中的“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既要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又要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于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注意词语的联想意义、情感意义。对于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重其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和双关意义,对于哲理性散文更要理解其哲理义。如:“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这句话就是含义比较深刻,富有哲理。我们要理解这句话,就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它是说人生只要认真地过,努力地活,真诚地爱,只要“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此生就无悔了。

散文语句优美,我们要学会加以欣赏,从中体味作者精妙的艺术手法和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哲理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如“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就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独坐夕阳中在昼和夜交替时的独特感受,饱含深情地讴歌了大自然的情怀。

3. 研读探究,发掘意蕴。《考试说明》要求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学会对哲理性散文进行解读,从画面中读出情愫感悟,从所写的事物中产生哲思玄想。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4篇

我中学时过很多文章,大多是在纸上,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当然,那些文字,很多被我遗弃在草稿纸上,或者,被我放弃在过去的记忆里。

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中学时代的文字,用现在的思维去回想那个时候的故事,很多的不尽如人意,但也有很多的精彩。回想起那段一个人默默写字时光,心底总会生出几分柔软。

我是个内向的孩子,总觉得不好意思。写的文章不好意思给人看,也就不会有所行动。而没有督促没有人鼓励的写作,往往是自由而慵懒的,常常是,什么时候有感而发,随随便便涂上几笔,也没有想要继续写下去,也没有写成完整的作品去发表,或者去接受赞美。

后来受稿费诱惑,也投过几次稿,可想而知,即兴在本子上涂抹的文字收不到任何回音。我是个缺乏耐心的人,既然你不喜欢,那我就在自己的角落里,自娱自乐好了。我一直以为,就会这样安安静静地写下去。因为石投大海的感觉让人特别沮丧,我再也不想尝试。

但是后来,从《中学生百科》开始,我的作品陆陆续续地发表了。甚至高中遗弃在草稿纸上的回忆,都可以重新捡起,重新欣赏。以前还写过一点青春的文字,关于青春期,关于男生女生,关于那些美好和酸涩。记得有一次跟梁老师聊,我说不投也罢,写给自己看看。他说分享给大家会更快乐,于是,有了后来发表的青春散文,有了我记忆中格外珍惜的样刊,也有了难以忘怀的感恩。

你大概可以想象,一个喜欢文字的小姑娘,在中学时代,是怎样认真地一笔一画地书写过自己灿烂的梦想。在进入到大学的时候,所有的梦想,所有的前方,都在眼前铺开。那个时候,重新拾起笔和纸,那个时候,那份快乐,是多么难以言表!

《中学生百科》是我大学阶段很重要的朋友,我常常会翻看上面的文章,看中学生朋友的才思,看专栏作者的才情,竟也看得不亦乐乎。我后来请编辑多给我寄一些杂志,因为我很想多看看那个年龄段,我过往的岁月和他们正在进行的青春。

很感谢这本杂志,也很感谢这份青春的礼物,这段属于青春的友谊。

作者简介: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5篇

关于《希望》的创作动因,鲁迅在《〈野草〉英译本序》中写道:“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这样说,透出两层意思:一是当时青年非常消沉;二是鲁迅希望青年走出消沉,追求希望。而《野草》研究者们只看到了这首散文诗所表现的鲁迅思想消极阴暗之一面,而忽视了鲁迅创作本诗的积极意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缺憾。

先生已仙去,他的文字还留存,他的思想犹如中天之日月,永照后人。

通读全诗,根据诗的内容,特别是“然而”一词在诗中的位置,我们将这首散文诗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绝望之于生理,人生迟暮的寂寞

散文诗开头“我的心分外地寂寞”,随后又说“然而我的心很平安”这里“分外地寂寞”和“很平安”,在语言的组合关系上完全一致;“寂寞”和“平安”这组对立的词语,准确表达出作者内心极度矛盾的心情。就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其实矛盾之下的朱自清啥都不爱,这只是表达内心矛盾的一种说法。鲁迅以“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来解说自己内心的“平安”,据鲁迅《〈野草〉英译本序》中的说法,“平安”的含义应解释为“消沉”。

散文诗的第三节直接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身体上的衰老和精神上的迟暮。“我大概老了”“头发已经苍白”“手颤抖着”,这是生理上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这是精神上的。无论是生理上的衰老,还是精神上的迟暮,都使诗人在面对黑暗,面对空虚时,表现出令人压抑窒息的苦闷和寂寞。

这一时期,鲁迅确实表现出了内心的空虚和阴暗,情绪上也产生了苦闷和彷徨。但鲁迅所感到的衰老和迟暮,主要不是生理上的,而是是思想上的“黑暗和虚无”。

第二部分(4―6):内心之绝望,寄希望于身外

散文诗的第二部分用“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一句,开启了作者对曾经岁月的回想:空虚,激情过后的疲惫。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这里“血腥的歌声”引出三组词语:“血和铁”,指激烈而充满血腥的斗争。作者早年参加同盟会,作为革命者为了理想(希望),甘愿献出鲜血和生命,这是革命者直接与敌做铁戟厮杀的战斗;“火焰和毒”是指蕴藏在内心的愤怒的火焰和刻骨的仇恨。徐锡麟和秋瑾被杀之后,作者就曾怀有刻骨的仇恨和愤怒的呐喊;“恢复和报仇”,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宋教仁被刺杀后,作者内心蕴藏着为恢复共和而复仇志念。而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以青春的献身为代价,以希望的信念为支撑,也是以鲁迅等革命者的战斗体验为基础的。

高潮过后便是低谷,激情过后就是疲惫。满怀希望去战斗,最终的结果却并不遂人所愿,诗人的内心就会充满失落、空虚、苦闷和彷徨。这种精神上的消沉,鲁迅曾经历过两次。辛亥革命失败后,鲁迅陷入了无法自拔的苦闷。他幽居于S会馆,抄古碑,在自以为无聊和寂寞中打发时日;五四落潮之后,诗人再一次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空虚。空虚充塞了诗人的内心,暗夜笼罩了周围的一切,使诗人处于歧路彷徨之中。

“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

“没奈何的自欺”,是说虽然陷入了空虚绝望中,但诗人仍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希望,自己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然而这又不似做那《呐喊》时候的故意的隐瞒,因为现在我相信,现在和将来的青年是不会有这样的心境的了”(《自选集・自序》)。这句话中“故意的隐瞒”就是对“没奈何的自欺”的最好的注解;也就是《呐喊・自序》中所说的“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暗夜是如此的浓重,而希望又是如此的渺茫,“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诗人自知身内的青春已逝,但却坚信身外的青春仍在。这是鲁迅早期的进化论思想使然。鲁迅曾坚信:明天必将胜过今天,青年也必将胜过老年。“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诗人选用独具特性的诗歌意象,表现内心“悲凉漂渺的青春”,即诗人内心渺茫的希望。这一组短语包含了诗人内心希望递减,理想渐次渺茫的感悟和认识。“星,月光”,虽然悲凉,但毕竟鲜亮耀眼,暗示希望之强烈;“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指飘渺的希望,远不如“星和月光”那么清晰明确;而“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已谈不上希望,暗指针对暗夜发出的异样声音,如《秋夜》中“夜游的恶鸟”的“哇的一声”的尖叫;“笑的渺茫,爱的翔舞”,指泛人道的爱,与诗人心中的理想希望似乎关系甚远。尽管如此,但作者还是坚信,只要这些“悲凉飘渺的青春”尚在,希望就可因此而迸发。这是鲁迅在最虚无黑暗时候,对希望的一种坚守,也是他能对“黑暗和虚无”作“韧性的战斗”的根本。

第三部分(7―11):希望,绝望中的韧性反抗

散文诗的第三部分,仍然用“然而”将写作的思路从对往昔空虚的回顾拉回到对现实的思考。面对现实,诗人沉痛地感慨“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自然引出了下文。

我要以我迟暮的人生“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 (1823―49)的“希望”之歌”。当我不再心存希望的时候,却从裴多菲的《希望之歌》中听到了希望。这里有一个纠结,就是诗人引用裴多菲的诗句和裴多菲的事迹究竟有何作用?

首先看裴多菲《希望之歌》的含义。作者将希望比作娼妓,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希望为空虚、虚妄的意思。其实娼妓确如裴多菲诗所言“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有阴暗丑陋的一面;“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即待你牺牲了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她”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不难推出,即指希望,那么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希望虽如娼妓一样,假如你失去了青春,你也就失去了希望。我们把这句话反过来作正面理解,即希望属于青年,青年要乘自己还拥有青春的时候,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希望(或理想)。这样看来,裴多菲的诗本没有否定希望,也没有希望变为绝望的任何依据;只是要借娼妓说明希望属于青年,似贬实褒。

其次看引述裴多菲的事迹。裴多菲为了祖国而战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作者特意在裴多菲的后面加上了他的生卒注1823―49,清楚地告诉我们裴多菲为了他的祖国,为了实现其理想,献出了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其用意即直告青年,要像裴多菲一样,即使暗夜笼罩一切,也要为祖国而献身,为实现自己的希望而献身。他的诗所揭露批判的社会现实至今依然没有改变,正是想以裴多菲的精神来感召青年为拯救祖国,变革现实而奋斗。

裴多菲的人生是可悲的,惨烈的,他把青春献出,却仍然未能改变现实的黑暗,实现其自身的理想。桀骜英勇如裴多菲,“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以此表明裴多菲也曾经遭遇到“空虚中的暗夜”,也曾迷茫彷徨,但他还是在空虚迷茫中“回顾着茫茫的东方”,这里“东方”就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

最后来看裴多菲的名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出自裴多菲1847年7月17日致友人凯雷尼・弗里杰什的信。“我”从拜雷格萨斯到萨特马尔,看到那匹我从来没见过的瘦弱的驽马,“我”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可是这匹马却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带“我”到达目的地,连贵族老爷都“为之赞赏”。裴多菲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看似绝望,但却意外带来希望。裴多菲的用意本是为了说理,以此证明“不要只凭外表作判断,要是那样,你就不会获得真理”的结论;而鲁迅引用这句名言的意思当然不是为了证明这个结论,而是为了阐明虚无绝望同样也可以给人带来希望。

总之,鲁迅引用裴多菲的诗歌,引述裴多菲的事例,不是为了表白和证明自己的虚无思想和阴冷的意绪,而是意在强调拥有青春的青年应在绝望中走出消沉,奋起抗争,为国献身。

这部分的最后一节,诗的内容再次回归到现实: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这”应该移位至“不明不暗”之前,鲁迅有意将之用在“虚妄”之前,表示对“虚妄”的强调。这“不明不暗”的“虚妄”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社会的黑暗,二是指诗人自身内心的空虚。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拿《影的告别》中“影”的含义来佐证和解释,“影”就是生活在“不明不暗”、“彷徨于无地”之中。后一句中的“但”是“只,只是”的意思,还可以引申理解为“即使”。全句的意思,假如我还得苟且偷生在这不明不暗的社会中,我就一定要努力去寻找那悲凉飘渺的青春和希望,即使希望的青春在我的身外。作者不希望身外的青春消失,“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就会在精神上完全衰老,生命力也就会彻底枯竭。

第四部分(12―14):希望,绝望之为虚妄的辩证

这一部分是散文诗的结尾,再次表明自我态度。“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在如此黑暗,如此悲凉的世界里,青年们很消沉,安于现状,没有丝毫的慷慨激昂。这是作者所不愿看到的,也是作者所极力排斥的。我只能拼了老命“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如果再寻不到“身外的青春”,我就要赤膊上阵,“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这是鲁迅一贯之“韧性的战斗”。在《这个和那个》一文中,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以此来观照青年的“消沉”,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倘若是勇士或刚勇的拳师,要舍身以搏,但必须看清自己的对手;而作者所苦闷彷徨的就是苦于找不到对手。“但暗夜又在那里呢?”“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这是鲁迅作为一代先驱的悲哀,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而“青年们很平安”,这时可等得令人痛心,令人伤悲啊!这一部分,“没有星和月光……”,没有暗夜,“青年们很平安”,分别描述了两次,说明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诗人的内心都陷入了一种彻底绝望的困窘之境。

这种找不到对手生存状态,也就如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中所言之战士陷入了“无物之阵”,只能在孤独和彷徨中悲惨地老去。《呐喊・自序》中,作者曾描述过自己的这种心境:“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鲁迅写作本诗时的心境与《呐喊・自序》回忆十多年前苦闷寂寞的情形大致相同。

社会黑暗到了极点,诗人的内心苦闷彷徨到了极点,而青年们平安消沉又达到了如此麻木的状态。这犹如裴多菲那匹驽马,让人失望到了极点――绝望,那么绝望之后又该如何?绝望之后,必将孕育并产生新的希望。

我们再看这句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依照文言文的用法,“之”在句中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虚妄”的意思是绝望到了极点,“希望之为绝望”充当了整个句子的主语。那么鲁迅引用这句话的准确含义应是:当绝望达到虚妄的时候,就与如同拥有了希望一样。

鲁迅自己也承认确实曾存在过虚无思想,他不止一次地说“惟黑暗和虚无”才是“实有”,但另一方面他又从未停止过“面对它们进行绝望的抗战”。(片山智行《鲁迅〈野草〉全释》第24页)鲁迅在空虚和沉默中感到万分苦痛,“然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里萌芽”(《忽然想到(十一)》)。这就是鲁迅的辩证法,他清楚虽然希望一次次地化为失望,但他又绝不轻言放弃希望,坚信在绝望中会孕育出希望。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他说:“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关于他信和自信的论述,与绝望和希望的辩证思考如出一辙。

在《自选集・自序》中,鲁迅自己也曾谈到希望与绝望的辩证统一:“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以此足以证明鲁迅写作本诗的目的,不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黑暗和虚无感,而是借此来激励青年在绝望丛生处看到崭新的希望,号召青年摒弃自身的消沉,为打破现实的黑暗,变革社会的弊端而满怀希望地战斗。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6篇

那是一种毫不避讳的写法。他写母亲卖鱼,写着写着就插入了母亲在北京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我和母亲都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怎么也在北京的许多街道上兜售空白的录影带呢?母亲知道那是犯法的事,她也曾为此被便衣警察带到派出所,两次。……母亲并没有告诉那个年轻的警察,她有两个儿子,和他一般大,都在读大学,为了高昂的学费,她铤而走险。”(《鱼,飘在空中》)他还写到母亲喜欢打麻将,“我不止一次地劝过母亲,她那看似坚韧实则虚弱的身体,根本不能长时间低头,僵坐,动脑,受气,赢少输多的定理她也是知道的,然而在料理完繁乱的家务事之后,沉浸于四方城中找寻片刻的轻松和慰藉,似乎已成为她最后的精神寄托。不打牌,一个下午做么呢?母亲问我,我想了半天,竟无法回答。”(《不断死去,或浴火重生》)

这种写法不是孙犁《母亲的记忆》那种散点透视的写法,也不是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那种完全暴露式的写法。江飞显然是在写母爱,写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但是他没有把母亲的“犯法”之事隐掉,而是让它落入到为给儿子挣学费不惜铤而走险的叙述结果中。在这种叙述面前,我们似乎无法说这位母亲如何“伟大”,她给我们带来的是比“伟大”更复杂的心理感受。而母亲为什么会把打麻将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大概也是做儿子的江飞所无法回答的。实际上,不光江飞无法回答,天下母亲的种种“非理性”之举,可能往往会超出所有做儿子的理解能力。无法回答就只好把问题悬置,或者像孙犁写母亲有斗纸牌的习惯时,引用母亲的说法(“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加以推诿,这都是一种高明的写法。

这种写法会让母亲的形象变得生动、丰满且复杂起来,而母爱等等也就有了深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江飞关于母亲就只写了这些,而是说,相比于“她一把抱住我,很快流下泪来,似是失而复得的喜悦,又像是永不撒手的悲伤”(《向死而生:一个抑郁症者的回忆》)之类的描述,那种写法更有一种陌生化效果。如果说江飞对母亲的正面叙述是娓娓道来中突然发力,如同打球时反复摆短之后的“正手抽杀”,那么,他对母亲略带负面色彩的描摹就是“直拍横打”。他在不经意间起板,球路因而变得不规则了,让接球者感到不大舒服,却又极具杀伤效果。

江飞对其父亲的描述也让我深思。在他笔下,他的父亲多才多艺。他“会唱歌,弹脚踏风琴,拉二胡,打乒乓球,他还会将倒塌的院墙重新砌起来,一个人侍弄菜地和家禽”(《刀口》)。然而,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工龄的小学教师,“父亲始终保持着一个文人的姿态生活在乡下,虽然现在他的面容和罗岭的农民别无二致,……但是,我知道:他的心里始终潜藏着对城市对文学的最初向往和想象”(《谁看见那颗缓慢的心》)。这样一位父亲,显然知道自己既进不了城,也无法在文学方面有多大作为了,于是他把所有的技艺传给儿子,让儿子去延伸自己的希望,把梦想变成现实。他陪儿子打球,“奋不顾身”地跑动扣杀;他新写出诗文,会写上“请吾儿(青年散文家江飞先生)雅正”;而“更多的时候,他戴着老花镜,欣赏我们发表的作品,并拿给亲戚朋友们看,比我们更加高兴”。这种父子之间的互动充满着别样的温馨,让人羡慕。

但是,这位父亲却病了,他“突然倒卧在罗岭的马路上”,他住进了医院,身体里安装上了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于是我们看到,描述父亲的病,并在描述中上升到对生命的关注,就成了江飞散文中时而潜隐时而彰显的主题。在《父亲是怎样炼成的》中,他非常详尽地记述了自己的妻子生产、女儿一天天长大的过程,这自然是对生命诞生的惊叹与感喟,但其中也分明接通了写父母的那条主线,我甚至读出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话外音。而那篇《那些走着走着就消失的身影》,写的则是罗岭街上无数匆匆离世的生灵,那是对生命消亡的叹息。我曾写过《过年回家》的长文,其中有一节《赵家胡同》,本意就是想写原来那条热闹喧哗的胡同现在已经沉寂,因为我所熟悉的胡同的主人们一个个已经作古,死得无声无息。但那一节内容终于没有写成。如今,我可以把江飞写的罗岭街读成我的赵家胡同了。

我没能写出《赵家胡同》,但江飞却让罗岭不断出现在自己的散文中,这让我感到惊讶。他的散文让我意识到了我们与故乡之间的关系。

读家有方每个人都有故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时刻把故乡装在心中的。比如我,我在江飞写散文那个年龄,所做的事情似乎是对故乡的不断逃离——上大学去太原,读研到济南,那似乎都是逃离的预演,但我折腾几下,只是逃出故乡100公里,在长治那座小城里盘桓10年。我不甘心,于是又谋划着一次更大的逃离,最终逃到了北京,终于与故乡有了750公里的距离。我至今也没去细想我的这种逃离用意何在,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为许多人设计的人生轨迹吧。这种轨迹叫做少小逆反,老大皈依。

但是,江飞似乎不是这样。对于父母,“在经历青春的反叛和乖张之后,我很快就学会了妥协,不再自以为是,而是安静地理解他们的生活和内心”(《看见母亲,叫她回家》);对于故乡,他好像也在本该“逆反”的年龄就开始了深情的回望,甚至用频繁的“还乡”去触摸它,亲近它。他说:“还是回罗岭去吧。‘即使走路,我也要回乡’。很长时间了,我总需要找各种理由回到那里。那里是我的故乡,有我的父母和许多不为人知的亲人,或许还有更多让我放心不下的事。”(《一个夜,一场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遭遇困惑与尴尬,因为他毕竟进入了城市,习惯了无法习惯的城市生活,又渐渐对曾经习惯的乡村生活不再习惯。以前他对半夜鸡叫猪哼哼习焉不察,但后来那些声音却成了让他无法入眠的噪音。于是他醒悟道:“原来‘习惯’也会变的!第三天,我决定回城。每次回来就像做客,总住不了几日,母亲边准备午饭,边自言自语,神情黯然。我无言以对,母亲说的是实情,罗岭于我仿佛真的成了短暂停留的客栈,每次的往返就像是困倦城市时必要的停顿,它更像是我纸上存在的罗岭。我终于迈出家门的背影,更像是仓皇的逃离。”(《声音》)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松了一口气。我本来以为江飞是少年老成的,他早早就走在了“皈依”的路上,但这种表白又意味着现实还乡的虚妄。他对城市似无特殊好感,其中既有当年在城市迷路的心理恐惧(《两个夜晚》),又有如今在北京“风沙扑面”的现实感受(《北京之下》)。他似乎还没有完全进城,但好像也无法顺利返乡了。在城与乡的频繁切换中,他遇到了许多人都遇到过的问题,那是一种被晾在城乡地带之间走不进去也退不回来的苦闷,或许这就叫做现代性苦闷?

然而,即便如此,我还是赞成他频繁还乡的举动的,那不光是能与父母团聚,而且显然也能接上生命的地气和元气。读着江飞的这本散文集,我想一个人在年轻气盛时就学会了与故乡交往,与双亲对谈,肯定比老大不小才突然觉悟要更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发展,因为那是消除自己火气、戾气和浮躁之气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因为这本散文集,我甚至还改变了我对散文的某种成见。我原来受孙犁老先生的启发,信奉他那个“散文是老年人的文体”的散文观。但读着江飞的文字,我忽然觉得人到中年或老年再写散文,或许有些太保守了。因为回忆固然能过滤掉生活的杂质,留下那些值得记写的文字,但一把年纪再来回忆往事,一是记忆已漫漶不清,二是失去了生命的在场感。如果我也像江飞那样,年轻时多写几笔这样的文字,岂不是会少了一些遗憾?许多人年轻时都喜欢照相留影,那是留住自己青春容颜的一种方式,但为什么我们不把青春的记忆与思绪也用文字拍摄下来呢?我们羞于懒于或疏于记录,究竟是为何呢?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是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还缺少一副好笔墨,我们还不能把眼中所见心头所想转换成纸上文章。

于是我需要说一说江飞的文笔了。当今的青春文学我虽读的不多,但对一些代表性的文字似乎还有些印象。它们或者气象峥嵘,张牙舞爪,或者过分雕琢,阴柔气太重。这至少说明,青春文学虽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但还不是成熟的文字。广义而言,江飞的散文也可列入青春文学的范畴,但它显然要比许多青春文学更加成熟。江飞的取材与主题已显示出与青春文学的某种抵牾,而不断的回望与返乡也锁定了他的写作姿态——那是一种低就与谦恭。这些东西加起来,大概促使他选择了一种内敛的表达。于是他的文字并不张扬,能句句落到实处;但也不是那种洗尽铅华的朴实,而是散发着一种唯美的气息。他的题目都富有诗意,他的句子都很讲究,似乎就是诗一样的语言。比如“那些幽暗的失去光泽的衣物,仿佛胆怯的兽,匍匐着,相互挤靠在黑暗里,散发出奇怪的陈年气息。它们似乎蛰伏了很久,刚刚醒来,昏昏沉沉,又似乎各怀心事,含着对往昔的回忆,打发余下的时光。”(《衣橱记》)再比如“记忆就像那些杂草,茂盛地纠缠在一起,而根总埋在我们无法看见无法触摸的过去。草除去,路便可以显现,而记忆无法除去,它只会越来越浓,重重叠叠,一层覆盖一层,就仿佛那个巨大的牛仔包,浓缩了故乡所有的山水和悲喜,压在异乡人的背上”。(《看见母亲,叫她回家》)像这种句子,我是断然写不出来的,就只剩下欣赏的份儿了。

我也看到了他表达乃至取材上的一些问题,他的叙述绵密细致,但似乎没有给散文留下足够的空间,有时读起来还不够舒展。个别篇章所记之事过于琐屑,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讨论的。或者说,这样的问题,随着江飞年龄的增长,也许会自然消除。因为他毕竟还很年轻,何况他还在研究雅各布逊的语言学诗学。我想等博士学位论完,他的散文技艺一定也会大为长进,因为文学理论和写作实践,许多道理是相通的。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鲁迅 《希望》 青年 然而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后被收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新年伊始写下看似代表希望的散文诗《希望》,然而关于《希望》的创作动机,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的阐述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

在短短的八百二十字中,转折词“然而”出现了八次。究竟“然而”的背后隐藏着鲁迅怎样的呐喊?本文将从转折词“然而”探讨“我”这一艺术形象,进而把握《希望》的主题。下面,本文将选取其中的几个“然而”作分析。

从“然而”看“我”不愿屈服,失望但不绝望的个人形象

“然而”首先出现在散文诗的第二节。开头写道“我的心分外地寂寞”[2],紧接着是“然而我的心很平安。”[3]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我”即鲁迅内心“平安”的状态,然而,这样的“平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和,反观鲁迅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下,胜利的果实被皖系段祺瑞“临时执政”窃取。革命的一再峰起和失败,使鲁迅的思想经历了无数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鲁迅在《热风・题记》中感叹:“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 [4]在鲁迅失去人生方向的时候,与羽太信子的冲突又衍化为与好兄弟周作人的决裂,因此他格外痛恨羽太信子。于是,因多次救国失败及与兄弟周作人的决裂,鲁迅深感寂寞与无奈,但是“然而”的出现,否定了鲁迅内心的寂寞,这种表面的“平安”“如同大海一般,表面平静和缓,然而可能激起狂风大浪,这种平安的状态下面其实存在着深深的不安,生命的苍白单调之下掩埋着沉重和窒息的感觉。” [5]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6]上承鲁迅苍老的独白,下启鲁迅对曾经奋斗光阴的回望。看似是对未来雄心勃勃的鲁迅不复存在了,后面又紧接着用“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7]第二个“然而”的运用,囊括了鲁迅的青春期都充盈着希望,尽管希望缥缈,但鲁迅还是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面对,与这希望纠缠耗尽了他的青春。

当自身的青春消逝时,鲁迅还寄希望于身外的青春,“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8]这里的“然而”进一步说明鲁迅对青春的坚定,哪怕是看不到未来的青春,但只要青春尚在,就代表着希望仍存。

虽然鲁迅仍有重重的心理障碍,但他还是愿意扮演一个信仰坚定的角色。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更在公开的文章中写道:“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 [9]

解读裴多菲的“希望”之歌时,鲁迅写到“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假如一个人失去了青春,那么他就会失去希望。换句话说,拥有青春的人,拥有希望。这里的“然而”是鲁迅想以此来警醒青年人,不要浪费青春,不要消沉,要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而奋斗。

另外,对《希望》里两次出现的“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10]和“青年们很平安。” [11]作一个自我的解读。从表面上看,这就像是一对因果关系,由于青年的不觉醒、消沉,鲁迅要一个人独自面对虚无,打破黑暗,昂扬着反抗绝望的激情。但不妨作这样一个解读:鲁迅作为思想启蒙的先驱,忍受着觉醒不被认可的孤独。但鲁迅却有天生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愿意带领青年去开拓,这主要体现于后来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鲁迅都极力保护学生,站在学生一方,甚至公然与官方政府作对。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提及二十年代的鲁迅是带着面具呐喊,“因此,鲁迅就是心再诚,再想遵从启蒙主义的‘将令’,他内心的那些与启蒙态度并不相符的情感体验,还是会不由分说地涌上笔端。” [12] 但鲁迅在《两地书・四》中写道: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

“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 [13]

由此可知,“我”即鲁迅是极力想要摆脱虚无与黑暗,否定绝望的,虽然鲁迅在《希望》中没有提及究竟他是抱着希望还是抱着绝望,但从“我“的艺术形象来看,鲁迅是虽曾失望,但一直怀抱着希望,不愿屈服,并给予青年力量,鼓励他们要觉醒,共同来反抗绝望。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6.

[2][3][4][6][7][8] [10]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77.

[5]裴军.借《希望》谈鲁迅的“希望”精神[J].芒种,2012(2)42-43.

[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1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9-60.

[13]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0-21.

【参考文献】

[1]贾小林、喻祖权.孤独者韧性的抗争――鲁迅《野草・希望》解读[J].中学语文,2015,4.

[2]李何林.鲁迅《希望》的主题究竟是什么[J].鲁迅研究动态,1983,7.

[3]兴万生.鲁迅《野草》与裴多菲《希望》诗[J]. 鲁迅研究动态,1983,7.

[4]季中扬.论鲁迅《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5]田建民.重读《希望》[J].长城,2014,9.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8篇

我与文毅相识于博客。在博客上比较熟悉后,文毅给我邮寄了他的《站在时间的边缘》和《灵魂的碎片》两本文集。

近年来,为工作和生活忙碌奔波的我,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读完一本书。而文毅的两本书则不然,初看几页,我那一度因忙碌而浮躁的心不由地沉静下来,那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几乎一口气便认真读完整本书。看文识人。读文毅的《站在时间的边缘》《灵魂的碎片》之后,我对这个平素以姐弟相称,却尚未谋面的青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入的认识。

以前在博客中看过文毅的照片,原以为长相帅气、眼神纯净的他和我一样,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读了他的文集《站在时间的边缘》里的《哭泣的村庄》《五角钱》等回忆性散文,才知道他从小家庭贫困,母亲过世得早,成长中经历过许多80后难以想象的苦难。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读了《站在时间的边缘》一书中“行走的鸟”、“高原印象”,以及《灵魂的碎片》一书中“时光深处的歌谣”、“贡嘎山上的雪”里所涉及的关于行走,关于生命、关于情感的文字,我不得不承认,文毅是一个能干的人,他不仅在苦难中坚强地站了起来,而且一直沿着梦想,披荆斩棘、风雨兼程。

天道酬勤。曾经的苦难,使文毅汲取到人生的智慧;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获取到大量的写作素材;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又使他成为一个能驾驭多种文体的多面手,一位佳作不断、创作风格日趋鲜明的青年作家。

文毅的现代诗主要言情,其情纯美、温馨,读之,令人心醉;其小小说,情节幽美,充满着浪漫的青春气息;其散文自然质朴,无论是写家乡、写亲人还是写成长经历,朴素凝练,真挚感人。读文,让人不由感到亲切,不由引起共鸣,透过他对乡土的回忆与真情讲述,我寻到了一种久违的情愫,回到了倍觉亲切与温暖但又略带沧桑的故乡;透过他充满青春情感的忧郁,我仿佛又回到那个纯真浪漫的年代,又看见那些梦想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在文毅作品所涉及的几种文体中,我认为,最能彰显其艺术价值的是他的散文诗。

文毅的散文诗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又有对行走的感悟、对社会的评析。虽然所写内容各有不同,然而每一篇皆发自内心。我尤其喜欢《贡嘎山上的雪》系列散文诗,读之,让人感受到作者心灵的激情和思想的深度,感受到作品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文毅的散文诗,很讲究意境的营造。散文诗,除了思想、情感、想象力之外,特别需要一种意境,意境的高度决定了所写散文诗的高度。读文毅的散文诗,会发现无论抒情性散文诗,还是叙事性散文诗,其思想感情都能与客观事物相契合,都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寓理于境,借境达理,从而创造出一个美的艺术境界。

文毅的作品,其内容和形式,除以上所述,仍有不少值得肯定和赞赏的特征,我不是评论家,在此无需赘言。站在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我想说的是,当我透过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对文毅的经历有较多的了解后,我不仅欣赏他朴实的文风,更对他执著追求的精神心存敬仰。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野草》;希望;绝望

《希望》创作于1925年1月1日,最初发表于同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10期,最后收入《野草》。鲁迅曾在《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人之消沉,作《希望》。”那么关于鲁迅《希望》最终想要表达的意愿仅仅是“惊异于青年人的消沉”吗?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其中可能更多的包含了鲁迅对自我这个个体的一种认识劝解。

一、对青春已逝去的当下的描述,于希望中感到了绝望

散文诗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开始就描述了一个幻灭绝望的内心世界。“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①这一部分描述了一种死寂的人生境况,此处的“平安”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平安,这里采用了反语的形式,在《过客》里也曾出现过,“祝你们平安,然而我不能,我还是走罢”。②“平安”并不是一种祥和的令人满意的状态,在《野草》里意味着没有生命的活力,没有蓬勃的精神,自己生理上也已经步入迟暮,精神上更是岌岌可危。但是我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二、将希望寄托在身外,于绝望中怀有希望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的耗尽了我的青春。③这一小节,诗人形象的描绘了自己过往的激情与“不平安”,这与诗人生活中所经历的密不可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后由“物竞天择”的规律为落后的祖国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的命运担心,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抱负,东渡日本学医,但却弃医从文,决心从精神上解救国民,加入了参加反清爱国运动的铁血岁月,创办《新生》杂志,翻译外国小说,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参加辛亥革命的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激情澎湃的“血腥的歌声”。然而事情并不乐观,《新生》杂志失去盟友而夭折,《新青年》的解体让年轻人失去了可以依赖的阵地,革命形势也急剧恶化,胜利的成果被窃取,社会还是混乱不堪,他的呐喊没有震醒铁屋子里熟睡的国民们,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他始料不及,正如他在(《南腔北调集》)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了……”诗人的喊叫犹如置身于毫不边际的荒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没人理睬,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鲁迅虽然在钱玄同的劝导下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和战斗的激情,但是在其内心深处他一直是怀疑的。”即便是这样诗人还是怀有一丝丝的希望,“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时间,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我提笔的力量。”在《故乡》中,诗人就意识到了希望这个东西是空虚的很的,但还是觉得“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诗人将希望寄托于身外的青春,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因为是暗夜里的青春,所以用了“星、月光、僵坠的蝴蝶、猫头鹰的不祥之言”等,这些也正与我血腥的青春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即便是悲凉缥缈的但终究是青春,正是对青年人的希望支撑着自己,用希望的盾抗拒暗夜。为希望而战陆续的耗尽了我的青春,在第七小节里用了两个问句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幻灭绝望的心境。于是在散文诗的后两部分诗人开始写自己的反抗。

三、认识到希望的缥缈,同时否定了希望与绝望

诗人意识到了身外的青春已不可靠,寂寞空虚之感袭来,诗人舍弃掉了对“身外”青春的等待期盼,于是一个人独自的面向了黑夜,听到了裴多菲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裴多菲的这首诗歌描写了希望的狡诈,当你献身了,希望却背叛你。在这一阶段,诗人之前的怀疑绝望情绪真正开始涌现出来,不再压抑遏制。诗人之前的“因希望而战”的心路历程逐渐由兴奋而失望进而转入到了苦闷,这一历程好像鲁迅《在酒楼里》提到了吕维甫,《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一样,无法摆脱旧式的枷锁。但是鲁迅被诗人的诗深深的打动着,裴多菲七十五年前为祖国而死,这里鲁迅引用裴多菲的诗也表明鲁迅愿意像裴多菲一样为了祖国而贡献自己的生命,一心为国。鲁迅借用裴多菲之口融合了佛教之言,喊出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诗人要反抗这没有“希望”的“绝望”。

四、反抗绝望,直面人生,难寻暗夜

诗人假设自己的了还依靠“希望”,在绝望与希望中徘徊的话,那么他就势必还要寻找身外的青春,即使再缥缈也得找寻,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对青年人期望之高,鲁迅向来是支持青年人的,他帮助青年人向上,希望他们有所作为。“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这一小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反抗的决心,要用自己迟暮的身躯来肉搏,就像《影的告别》中影否定了幻想,不惜牺牲自己来战取白天一样。在《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致赵其文》中,鲁迅谈到:“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敢,更悲”。诗人欲以一己之力独身面对暗夜,但是奇怪的是竟至于没有真的暗夜。陷入了《这样的战士》里的“无物之阵”,一种没有敌手的尴尬境地。我认为这里的暗夜指诗人自己面对中国现实社会以及新旧道德争斗时自己内心世界对外界的体验。诗的最后再一次重复出现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表明诗人接受了这个虚妄的世界,在这个虚妄的世界里还要独自徘徊呐喊。诗文的后半部分内容与前面的内容有一种重复,这种重复类似于《影的告别》中,这种看似重复的叙述实则是一种回旋,反复解释传达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分析鲁迅的散文诗,不能脱离了当时五四时期的启蒙现状,将作品放在五四的语境中分析。通过对散文诗文本具体的分析联系可以了解散文诗《希望》的主题并不是要否定绝望肯定希望以此来鼓励青年人奋发向上,而是要表达鲁迅自己内心的至高的人生哲理-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自己的人生抉择,直面惨淡。从最开始的因为希望而战到后来的为了反抗绝望而直面人生,这一切都是鲁迅作为启蒙先驱所经历的人生的起伏,鲁迅一步步的经历黑暗绝望空虚,在绝望中呐喊,不断地实现着人生的升华和心灵的探寻,在希望与绝望中彷徨无措。

注释:

①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3、34页

②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57页

③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4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M].北京大W出版社,2013,4.

[3]刘再复.鲁迅传[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李何林.鲁迅《野草》注释[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3.

[5]孙玉石.《野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汪晖.反抗绝望[M].新知三联书店,2008.

[7]李玉明.“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关于青春的散文范文第10篇

五年前,我还是一名学生。那个九月的雨天,我哪都没去,早早便趴在图书馆里寻找世界的另一半栖息地。

彼时,摊开张炜的《我选择,我向往》,一时间我昏昏欲睡,静静地听着这位善于思考的作家整理着他爬满蜘蛛网的记忆,我也静静地、静静地倚在桌沿。

突然觉得《校园的琴声》是充满灵性的,校园的树林总是挂满诗意的果实,当然,我同样在校园的边边角角中挖掘诗意的琴声。

而散文呢?仿佛是家乡的小路,有点熟悉,有点陌生,同时又多了几分疑惑。

诗与散文本身就没有鸿沟,我也没抬举哪一方,只是写惯了诗歌,骤然提笔写散文,像是流浪很多年后的归家,突然萌发了一种莫名的温暖。

校园散文是青春的笔调,或许有份叛逆的眼光,但它终归青春的大海,而属于散文的那种沉重、沉稳、沉甸甸的目光,且属于上个世纪的标志,但真正能撼动这个时代的脉搏,非这种目光不可。

张炜先生的目光同样是稳重的,他善于思索,当然,他善于把思索后的精华融入到文章里,这是他的追求。多年后我像他这样在小路上撑伞散步时,我仍会感慨于文字的理性,其实这一切平淡如初。

那天从图书馆出来,外面的雨依然下得很大,记得我初到大学的时候,曾写过一篇关于雨的诗歌:“下雨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南方/雨是我家院子上空的繁星/……那是奶奶讲的故事/……北方的雨终于落下了,但/雨能打湿的只有眼睛……”

阔别多年后,再次回想起来,同样是那一份温存,只不过我不再淋雨,淋雨只会让我的文字更加潮湿。我打开了伞,在这片北方的雨空中撑起一片云,也就是在这里,在冷冷的风中,淡淡地去想着南方,想着榕树下倒垂的故事;还有夕阳下石子路上等待我归来的霜鬓;还有更早之前老去的爷爷肩上的童年。

学生时代的我总疲倦于校园繁杂的事务,更是厌烦世俗无趣的目光,所幸喜欢文字的心让我去追寻一种平静。比如独坐在池边的石椅上,望着随风飞扬的柳絮,还有池中羞涩的菱歌;比如提笔在青春的扉页写下了《六月词》,然后投到文学社的杂志里印成墨香;再比如在桦林里,翻开一片片落下的黄叶,翻开一点点平淡的思绪,坐在木椅上,静静品读一阕词的温润,造一方净土。

那时有很多冲动的想法,时至今日,我依然想用双手在幽静的树林里建造一座小小的瓦屋,在里面住上几年,平淡地写着属于屋内的小小天堂。

突然传出一首歌,在伞下,是达达乐队的《南方》:“那里总是很潮湿,那里总是很松软……”我不想去那伞下探究那汪伊人的秋水,因为我相信她很漂亮,我是指她的心很美。

大学时候,除了用诗来慰藉我的疲倦外,我很少写日记,更很少用散文的形式来抒发黄昏与露珠的大学生活。或许当时的我想得太多写得太少,因为在课堂上我总是不时勾画自己的乌托邦爱情,只是思绪总在世俗的目光中干涸,终究又归于一种虚无,这些只有诗比较合适表达。

那天的雨下得异常大,我依旧在前行,我多想漫无目的地在雨中走着,想着属于自己的,虽然是一贫如洗的故事。

瞬间萌生的概念——“逃课”?我很喜欢逃课,因为我把它当成一种青春的叛逆,青春中骚动的事我都愿意去尝试,不过这次我没有逃课,逃课是形式上的,逃课也需要境界。或许,当时的我在课堂上看了几篇文章,写写属于自己的流浪空间,这也是一种逃课,而这种逃课更具有一种高深的境界。当时自己在想:每天重复着这种“逃课”,当不久的将来,达到更深的境界后,将会善于思索、追求平淡、低调而沉稳。

收起了伞,我放下书包,摊开笔记本,提起了笔,计算机老师的目光陷入了暗淡的死寂,而我则深入了思索的绿丛中……

而如今,杂乱写下这些文字,我仍属于年少轻狂的时代,我与散文久别重逢,我只是记下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是我繁杂的生活,也是自己一个人的所想、所思。

上一篇:爱情散文诗范文 下一篇:经典散文欣赏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