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7:29:58

关于冬天的散文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1篇

清晨,打开房门,外面一片雪白,千树万树的梨花在枝头竞相绽放,这么纯粹的色彩,这么赤诚的情怀。让我这个喜爱冬天的人儿,更为之沉醉不已。整个世界不再喧闹,人们放弃开车,开始步行。大人把孩子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冻得通红的小脸颊洋溢着欢快的深情。一场大雪,将整个北国都变得柔情了。旭日渐渐从东方升起,一道道耀眼的光辉洒下来,照射在这篇洁净的雪地上,浑然间天地犹如融为一体,这么美的景象,或许只有在冬日才这么让人眷恋与神往。喜爱冬天,不仅仅是她纯白的雪季,还有那安静与祥和的氛围,以及那暂时告别车水马龙的宁静。深秋的红叶,在冬日里虽已不再炽热,但在白雪的映衬下却依旧那么耀眼。这个季节,瓜果已经不再飘香,但却依然甘甜可口,绿地不再泽泽生辉,但却依旧青葱爽朗。端一杯热茶,独处在这温暖的火炉旁,感受这北国家园的宽广与壮烈,风和日丽,份外清爽!

午后,吃完午饭,静静地躺在床上,感受这一天之中最温暖最祥和的阳光,这么柔情的岁月,这么温暖的情怀。与夏日的炽热不同,冬日的阳光不会想让人逃避,似乎只有靠的更近,才会愈发地温暖。与春日的干裂不同,冬日的阳光不会那么地急躁,似乎成长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剩下的便只安静守候就好。与秋日的悲凉不同,我们在体味冬日阳光时不会带有不舍与遗憾,更愿意贴近阳光,感受冬日的温暖,静心期盼,倾诉衷肠。冬日不再寒冷,看着早上公园中跑步的人们,你便更够感受到这份冬日里特有的活跃;冬日不再寂寥,看着那些一早便去冬泳的人儿,你便更能够体会到这份冬日里所特有的朝气。冬日,是个温暖的季节,一丝丝阳光、一份份暖意、一点点期许,让我们在这冬日的气氛里,变得宽厚、充满期望。

傍晚,感受夕阳西下是的壮美。残阳如血,沧海如画。庭院里盛开的腊梅,已褪去了春夏花朵的那种竞相绽放的稚嫩,多了一份稳重与成熟,在宠辱不惊的秋日里,静静地盛开,香气慢慢地弥散,也是愈发地让人沉醉了。携一朵梅花,放于鼻尖,在夕阳西下的光景里,慢慢行走,看那如火的残阳,欣赏这逝去之前的美好场面。是谁,在这秋日的景象里,将那份忧思唱地久远…是谁,在这俱寂的黄昏时刻,将那份安稳变成凝噎…云霞映日,天空驼红。加一件厚衣物,携一头披肩长发,出来走走。忘却那份带着伤感的渐渐显现的枯黄,不去遐想那愈显沧桑的容颜,拾起那份狂热的心脏,夹带那丝曾经年轻的梦想。那天上飞过的,地上走过的,河里有过的,哪一个生命不够炽热?哪一个个体不够鲜活?是啊,严寒,又能怎样…

回味,这冬日里特有的洁净与温暖,感受这份祥和与丰硕。小桥流水,是一种仙境。冬日暖阳,尽显优雅。北方有粗狂的山脉,哪怕已经被浸染地有些苍凉,但蓬勃的朝气还没走远,来年的绿意仍然充满渴望;南方有优雅的小桥流水,即便在瑟瑟的寒风里已经有些干涸,但泉水的滋养还在,春姑娘的召唤声依旧掷地嘹亮。任凭残斜的夕阳如何将深秋的光阴带走,平静的内心仍步伐充盈与丰厚。在这暖冬的季节中,带上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感受这冬天来临前最后的温情和厚重,谈笑间体味真情的流露,用心经营我们的生活,丝丝凉意的冬日在热气腾腾的火炉边,也会显得饱满而欣雀…

冬日,白雪皑皑,清风舒畅,绿意无边虽已远去,但纯白宁静却更加能够长久。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建议

初中散文阅读要求学生学会欣赏散文作品,并且有自己的切身情感体验,能够深刻领悟作品所表现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感悟。学生要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对作品呈现的思想情感有一定的感知,对作品中感动的情景和人物的形象有一个自己的认识,认真品读作品中富有特色和表现力的语言。为达到以上效果,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初中散文阅读理解

我觉得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就是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欣赏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就要培养学生有创意地、多角度地阅读,通过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出来的内容来开拓思维,提升阅读质量。

散文之所以这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喜爱,它的魅力在于对人、事、物的情感体验背后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悟。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它没有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像诗歌那么牵动人心、一唱三叹的韵律节调。它不过是作者平常生活里的所见所闻,随想随感,只是它的结构与想法不拘一格,行文随意而又巧妙。很多学生都欣赏作者的文笔,但是往往因为诸多负面因素而止步于对它的兴趣。但是散文的作用又决定着散文不可被忽视的地位。

二、提高初中散文阅读理解能力

要提高初中生在散文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给出建议:

1.从老师的角度。教师对散文整体的理解与把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散文的内容理解和情感倾向。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充分理解、钻研散文作品,在这基础上再对该文的文本及作者的背景和情感认真解读和领悟。这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济南的冬天》,首先教师要反复诵读这篇课文,理解文本后,再结合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老练的文笔,来感悟这篇写景散文。他所写的山、水、城、雪都会给人以独特的美的感受。老舍先生紧抓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虽然济南位于北方,但是冬天却独有显著的“温晴”,接着,后面的景物处处跟“温晴”紧紧相联,使整篇文章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全文的基调一致,色彩和谐。教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在感知整体文本的基础上理解、欣赏文章的设计

思路。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有三种意识:(1)独特意识,散文的基本特征是文思独特,情感唯一。学生在学习时要潜心领会作者所呈现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深掘作品独有的情思,悟出作者的个性特点。(2)鉴赏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随着理解―感受―鉴赏的步骤循序渐进。如《天上的街市》,教师可以先展示多媒体的相关课件图片,同时配备音乐朗诵,让学生理解感受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与奇思妙想,然后让学生自己讲述观赏和欣赏后的感悟,这就是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化。(3)语言意识,教师要抓住作品中有欣赏价值、教学价值的语言让学生加以咀嚼,最有代表性的朱自清先生的《春》,文中的“让”“赶趟儿”“眨”“逼”等词很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春天百花争艳的繁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等不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还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突出“春”这一主题,熟练运用鉴赏语言,表达抒情。

2.从学生的角度。初中生刚刚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他们的思维在独立性和批判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会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要抓好文章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与文章描写的景象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共鸣,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如《济南的冬天》,教师可以先设计几个问题:冬天是怎样的季节?我们这里的冬天有什么特色?你对冬天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问题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引入课文。把本地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对比,感受老舍笔下济南冬天别样的美。

提高初中生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还有很多,如多媒体的运用、测评手段的运用等。在此,我们只就这两个角度来讨论,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在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必然不难。

参考文献:

[1]赵国兵.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J].雁北师范学院报告,1999.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教多学;散文;教学

针对初中语文新课改,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再不能以领导者的姿态独霸课堂,课堂上也不会再允许某些学生昏昏欲睡地似听非听。那种“你(学生)听我(教师)说”机械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就在教育工作者苦无头绪时,“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从新加坡被引进来。何谓“少教多学”?那就是:“要求全国教师教的少一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学的多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加重。“少教多学”并不是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教得更好。它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散文篇目55篇,其中七年级32篇,八年级20篇,九年级5篇,可以看出,散文在初中低年级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是教学的重头戏。联系中考目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应用到散文教学实践中,更易于让学生领会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朱自清的《春》是经典的散文名篇,在《春》的教学开篇,我首先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感受春的气息。接着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感悟作者的情感后,再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想象情景,酝酿情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有声地表达出来。在学生对文章有了理解,加上老师对其朗读的情感、技巧加以指导之后,采取多层面的朗读竞赛,便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完成课文诵读之后,引导学生感悟对课文具体语段、句子的领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由于朱自清所写的是江南春雨,我启发同学们回忆掌握的关于江南春天的诗词,这样既可以回顾古诗词,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朱自清所写的的江南春雨图。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忆了这些关于江南春雨的诗句,有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回顾诗歌之后,我让同学们谈了自己在家乡感受到的春雨,把自己的感受与朱自清散文中的春雨作比较。我任教于北方城市,同学们也都是北方本土人,北方春雨来临之际正是风沙开始的时候,春雨伴随春风,置身期间的人们感受到的春雨是有泥沙气息的,桃花刚刚绽放之际,却委身泥土。所以同学们感受到的“春雨图”和朱自清所写不太相同。通过对北方春雨图的感受与南方春雨图的感受,加深同学们对于朱自清散文写法的印象,也扩展自己的审美视野。

老舍《济南的冬天》也是初中散文名篇,与朱自清《春》构成初中写景散文姐妹篇。朱自清情感细腻,老舍观察全面,朱自清文风婉约,老舍文风自然。在具体教学中,从阅读入手,加大阅读理解、合作探究的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和拓展了学生思维。《济南的冬天》语言描写比较细腻、精美,更适合于表情朗读,因而我在范读之后,让学生充分地自由朗读,总体把握全文的基调。随后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画面的内容及特点。这样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接下来师生对文章进行疑、赏析和品读,教师再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指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设置问题、引导讨论、互相疑的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的设置与解决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师生合作互动的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利用材料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相关内容的比较学习得以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步骤。

《春》和《济南的冬天》是经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和老舍先生以他们古典又现代的语言,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精致简约的篇章结构,实在是让学生感悟新文学魅力的绝佳机会,我在教学实践中,就特别重视这篇散文,让“少教多学”的方法真正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少教多学”的魅力,同时,也切实感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美,并学会把内心感受到的美的情感诉诸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7).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4篇

一、品味语言,丰富词汇,强化表达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以其灵活多变、参差错落等语言风格被人所称道,表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散文作品都是优秀散文家的经典之作,不同的作者所写出的散文能够体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韵味悠然、有的清淡自然、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铿锵有力。所以,从初中散文教材的语言特征来看,初中散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作品中的语言,进而丰富学生的词汇、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明确表达效果,强化修辞运用

散文素有“美文”之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都是精选的经典之作,作者为了更好地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运用了大量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所以,从散文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修辞手法,从而强化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也是初中散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郭沫若先生在《白鹭》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白鹭的:“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样贴切自然、生动形象的描写效果,与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从描写效果的角度人手展开对学生比喻手法的强化运用学习。

三、分析意境,感悟内涵,强化鉴赏

作为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散文融合哲理美、自然美和诗情画意。优美的散文,具有可比拟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深邃无穷的意境往往使散文提供了同诗歌相同的鉴赏空间。通过对散文别具魅力的意境分析,进一步感悟散文表达内涵,去洞察生活、领略历史,这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强化学生思想水平,意义极其重大。对于初中散文教学而言,面对众多意境优美的经典散文作品,从分析意境人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同时是初中散文的教学目标所在。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以父亲的“背影”出现为递进,四次出现“背影”,每次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一脉相承的思想情感贯彻全文。从前面作者暗笑父亲的迂、不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关怀之情,到后来经过车站月台送别,作者深切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从心里感激父亲。在极其朴实的文字描写和极其简洁的白描手法运用中,父亲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父子情结让人感同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作者的语言表达入手,对文章内在的意境进行分析,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并最终使其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借鉴文章立意,提升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在初中散文教学中,针对教材所选经典散文作品,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以这些经典范文为例,把握其中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吸取文章思想内容的精华部分,从文章立意、谋篇的角度加以借鉴,并就精炼的遣词造句和精心策划的选材组材等写作技巧展开强化训练,力求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效提升。

《济南的冬天》一文借助与济南冬天特征有关的事物来进行表现。“温情、清亮、美丽”是老舍眼中济南冬天的特征,是作者通过长期观察得来的。教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启发性地告知学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具备写作所必需的敏锐观察力,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写作所必需的感性材料,为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总之,初中散文教学应当是具有多元功能的教学,应当“学”在明处,“用”在实处。只有散文教学的目的清晰,才能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散文教学“教什么”,是直接关系“怎么教”问题的关键所在,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参考资料:

1.倪时清《散文教学必须发掘审美教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5篇

古人作文是讲究开拓的,清代李腾芳在《山居杂记》中曾谈到“开法”,他说:“文字之妙,须乍近乍远,一浅一深,说渐进了,只管说得逼窄,无处转身,又须开一步说。如舟行者,或逼近两岸,须要拔入中流,方得纵横自在。”古代的优秀散文确能如此,庄子的恣肆,坡的潇洒自如,无不得力于开拓。

当代作家也十分注意开拓,尽管他们的开拓方法各有不同。秦牧称自己写散文是“滚雪球”,就是说,他写一篇散文,起初的感觉只是一点点,是随着材料的增加,体会的加深,联想的展开,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滚出来的。这“滚”的过程就是不断开拓的过程。徐迟写报告文学,喜欢“抓一刹那”,这“一刹那”就是一种深刻的感念,是一个“聚光点”,要将它赋之以形,还要求作者充分调动思维,进行开拓,努力寻找与感受情思相对应的客观物,铺展开来。杨朔的写法,是反复思索,觅求“诗意”,这反复思索的过程就是开拓的过程。下面以名篇为例介绍几种开拓的方法。

时间法。即把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念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体味和思索,一环扣一环,结成某种内在联系,从而表现出事物深刻、丰富的含义来。如散文《煎饼花儿》就采用这种方法开拓立意的。作者从“每读到蒲松龄的《煎饼赋》,我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起笔,展开纵向联动,先写解放初,“我们”姊妹还是少年时节,吃着妈妈亲手做的葱花饼,觉得特别有味。生活虽然清苦,“大家精神却十分饱满”。接着,写了五十年代末食堂也搞共产了,“我”常饿得直吐酸水,“对煎饼不无向往”。继之又写六十年代初,生活仍然很苦,“我”和姐姐、哥哥都已读大学,在大学里,尚能吃上煎饼读书,觉得非常愉快。然而,后来十年内乱来了,“我们”用煎饼熬出来的大学生,正欲鲲鹏展翅之时,却个个遭了厄运,有当营业员的,有做老“牛”的,有干“火头军”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落笔现在,原来的煎饼现在已大多都成为糖酥煎饼,作者由此感悟到:“变甜的岂止煎饼?还有我们的生活。”这篇散文,通过对几个时期煎饼的感受和回忆,展示了时代变迁。普通的煎饼,充满着时代社会的酸甜苦辣。煎饼在作者笔下获得这样的深意,正是把它放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显影的结果。

空间法。在写作中,有些感受或者意念,如果单从一人一事或从某种单个角度去表达,不可能丰富充实,如果对它从广泛的空间联系,把事物横排开来去写,就能呈现多层次的画面感,强化意念和感受。冰心的《笑》,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的渴望与追求。为了表达这种爱的追求,作者凭借了幻觉式的回忆,跨越时空界限,用三个分别卓然独立的飘然的“笑”的画面来强化。先展现了一个幻梦般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微微地笑”的画面,接着由这幅画面又开拓了另外两幅笑的图景。一幅是一个孩子“抱着花儿,赤着脚向我微微一笑”,另一幅是在海上生明月之时,茅屋里的一位老妇人“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我微微地笑”。就是这样三幅画面,形成一个定向系统,完成了对爱的渴望与沉醉这一主旨的渲染。朱自清的《冬天》也是这样开拓意境的,作者为了表达“温暖”这一聚光点,横截了三个片段来写:一个是儿时冬天父亲替“我们”儿女们煮豆腐暖身子的片段;第二是“我”与朋友冬夜泛舟西湖的情景;三是在台州时一个冬天,妻儿们在窗前盼我回家的特写场面。这三个图景,分别从父子、朋友、夫妻的三个不同角度写出了“每到冬天,只要想起这些,我就觉得温暖”的感觉。空间开拓法具有跳跃性强的特点,它像一组连缀着的电影“蒙太奇”镜头,形象地集中强化着主旨。

散射法。这种开拓是从一个具体物象出发,绕着某一内核进行感受,形成以这“核”为中心的辐射网络状态。如散文《小屋》,围绕着小屋,生发开去,作者出于对小屋的挚情,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抒发。文章想到了新婚以后这间十二平方米的小屋是如何来之不易;这小屋虽然很挤,但“我”却感到了家庭生活的温暖,有孩子的逗趣、有丈夫的抚爱;特别是十年内乱期间,这间小屋更成了“我”的避风港,在这里躲过了许多风风雨雨;别人感叹着小屋狭小,而“我”却知足常乐,有时诵起刘禹锡的《陋室铭》,竟悠然自得,心领神会……等等。作者在写法上任意东西,纵情驰骋,它们都是从可爱的小屋这“内核”发散出来的光束,尽情表现了“小屋里有万千气象,澎湃的热忱,奋争的勇气,永恒的青春……”这种开拓方法常借助情绪的感染,意识的流动形成立体的具有流动美的结构。

虚实法。写景文章要实写,有时还得虚写。虚写就是采用联想、想象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写景物。如散文《老山界》描写半夜山景,除以触觉、视觉写景外,还虚写了“耳朵里”的“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些“不可捉摸的声响”实际上是由于环境过于寂静而产生的一种幻觉,一种想象,是虚写,这样就增加了景物的深度。还可以在写景中加入一段传说,来增加文章的深度,更显情趣与色彩。如《难老泉》中关于“桐叶封弟”、“饮马抽鞭、柳氏坐瓮”、“中流砥柱”的传说,有力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突出了“难老”这一主题。

比较法。就写景物来讲,此法指的是不直接写景物,而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并与之相对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特点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局部比较,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开头把北平的冬天、伦敦多雾、热带阳光强烈与济南的冬天相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风、明朗、温暖的特点。朱自清的《绿》在正面描写梅雨潭绿的形态、色泽、质地后,又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来和梅雨潭的绿相比较,突出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恰到好处。有的是通篇比较,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处处拿“南方的秋天”与“北国的秋天”对比。突出北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文章最后说“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使北国的秋天特色更突出。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蓄情;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156-02

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样式,它强调作者独特情志的抒写,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这里所说的“精诚”,就是激动、真挚、深厚的感情。冰心在《关于散文》中亦云:“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散文只有饱含着浓郁的情感,才能感动人,鼓舞人,打动读者的心。可见,“情感”是散文的生命。

散文既有这样的特质,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启导学生的情感必然是散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充分的蓄情,能有效点燃散文教学的情感火焰。

蓄情,就是创设情境。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很重要,它使有关教学的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达到心灵沟通,思想撞击,从而共同进入文本的境界。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找到新知识的停靠点、参与的切入点和思维的激活点,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情境就是教师用各种方法营造出情感的磁场,为学生和作者、编者心灵的沟通铺平道路,架设桥梁。

一、充分蓄情,导入新课

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可以用语言导入创设故事情境,用音乐导入创设审美情境,用画面导入创设直观情境,用实物导入创设真实情境,用表演导入创设活动情境,用问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用三维动画导入创设虚拟情境等。当然,这些手段并不是孤立的,实际操作中往往可能兼用好几种方法,只是有所偏重而已。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速的今天,多媒体更成为课堂的宠儿,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例如学习《我的母亲》时,可以这样来创设情境:先播放《懂你》MTV,稍作停顿,然后深情地说:“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喜欢这首歌吗?知道它为什么会响遍大江南北吗?因为它歌颂的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在天地间永恒激荡的母爱。谁不是为人儿女?谁又没有沐浴过母爱的光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20世纪初的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这里,有令人潸然泪下的弦律,有母亲辛勤劳作的画面,有如泣如诉的歌词和导语,它们交织成一个令人感动、心酸,感觉真诚的情境,形成了歌颂母亲的审美空间,有助于学生感受母亲的“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和“能干的才具”,进而理解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充分蓄情,朗读课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散文这种意蕴特别深厚的文体来说,读显得十分重要。散文教学时,要创设情境,朗读是不二选择。如教学《济南的冬天》,除用张瞳的演读渲染气氛,引学生入境外,还可以多采用读的方式,创设情境。在感受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这一段,让学生合上书本,听老师的范读,我们老师朗读虽无名家之范,但至少能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通过听读,学生感受到了济南冬天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慈善、舒适的特点,为体味语句打下基础。在体会济南冬天的水的特点时,可用配乐朗诵的手段,轻快的曲调,定下了赞美、惊叹的感情基调,再加上几遍的读,水的特点、作者的感情不言而明。

再如品读《春》中的“春风图”一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中引用的诗句读得一字一顿,“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用重音连读,读得语重而情深,让人感觉到春风的和煦、舒坦和柔情。“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读得气徐声柔。“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读者以嗅觉上的美感。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唤起感情的共鸣。

三、充分蓄情,展开联想

有人说,联想是散文的神经,没有联想就没有散文。读《济南的冬天》,我们都有深刻的感受,老舍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在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下面,却给我们营造出了许多美丽的意境。要感受这些意境,我们不妨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老人,坐着摇椅,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眯缝着双眼。或想象冬天某个阳光朗照的午后,我们躺在草地上、黄草山上,晒着阳光的情景。 又如《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语言的中介,进行联想和想象:一幅光影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下美景,并感受出景物中寄寓着一种至情至深的意境,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景情中触发了我们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想象,仿佛隐约听到远处小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琴声飘忽不定,也仿佛感觉到月光与荷叶也颤动起来,但颤动又不十分分明,此时此刻学生便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在散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展开联想,有助于他们将已有的情感经历,相似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从而进入文章的意境,并拓宽情境。

学生的散文学习是从情感唤起开始的,以情感体验贯穿全过程,并以情感积淀和养成为最终结果。蓄情犹如交响乐中的序曲,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进行的是一个思维方向的引导,将各种各样的情绪调整到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中,为引导学生开掘情感的源流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江南的冬景;散文教学;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78-1

关于《江南的冬景》,笔者听过不少公开课,出于对教材和编者的尊重,很多教师唯版块教学目标实从,把教学的重心放在“鉴赏与表达自然之美”,但是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只抓住这个重点是不够的,很容易将文本教散了、教浅了、教功利了。一言以蔽之,散文教学不能缺少文体意识,不能忘记这个“情”字。

一、把握文体,驾驭文本

“形散神聚”是散文结构的精髓,“形”在散文中往往表现为人事物景,而“神”则是贯穿散文的情感。但“形散神聚”并不是说散文的神是单一、僵死的,它是由文本中丰富的形构建起的多重意义的结合体,这多重意义之间或并列、或递进,由小见大、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

《江南的冬景》的神主要是通过正侧两组材料体现的,正面表现的有“曝背谈天图”(第2段)、“晴空山野图”(第5段)、“微雨寒村图”(第7段)、“江南雪景图”(第8段)和“旱冬闲步图”(第9段)这五幅画面,侧面衬托是“北国的冬天”(第1段)、“北方夏夜”(第3段)和“闽粤的冬天”(第4段)这三个材料。两组材料结合在一起,就凸显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的主题。

但在许多的教学设计中,这五个最要紧的字却被遗忘了,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引导学生到对文本的画面的细节的研读上,却忘记了去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是为什么而存在的。这是教师把散文教散了,而郁达夫的散文更是有“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特点,解构的难度更大一些,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抓住文本的神的基础上来研读细节,用情感的彩线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才能读出文中的深味。

二、扣住文眼,赏析画面

在《江南的冬景》的教学中,教师们喜欢通过赏析“晴空山野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这三个画面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晴空山野图”选取“芦花”、“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与“绿意”相间的“草色”等带有明丽底色和江南地域特点的景物,注释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首先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在“微雨寒村图”和“江南雪景图”的赏析中,因为画面与“明朗的情调”不符,所以教师大多从意象和意境、从虚实相生的手法的切入,引导学生读出郁达夫散文的文人气质和诗画意境。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没有读透文本的表现,只有读出后两幅画面中的“明朗的情调”才算是真正读懂《江南的冬景》了。

首先来看“微雨寒村图”,虽然缺少明丽的底色,但作者用水墨的笔法营造的朦胧悠远的意境,有远离尘世、忘却时代的意味,这实则是对“明朗的情调”的新注释——心灵上的宁静悠远、忘怀得失、超脱自我。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相由心生,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景更多的是心中的理想境界,是作者对纯粹自然美好生活图景的向往。

江南的冬景传达的是剔除了一切现实烦恼的纯粹的江南文人生活的自在、惬意与娴雅,是郁达夫暂时找到心灵归宿后的一种满足。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这五个场景的教学了。“曝背谈天图”和“旱冬闲步图”一直因为他们在写景上的非典型性而在教学中被轻视。如果从文本立意的角度来反思这两幅画面的价值——那不就是在“明朗的情调”主题下的对江南冬天悠闲惬意生活的言说吗?

三、多元链接,深入剖析

画家刘海粟说:“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晥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要读懂郁达夫的散文,只见过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是不够的,以一个游客的视角是很难去揣测一个重归故里的赤子的心理的,特别是像郁达夫这样在痛苦现实中挣扎的文人。

在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日的生活可以做这样的定义:日出曝背谈天、午后郊外闲步、雨天茅屋饮酒、雪夜煮酒问梅。这里有江南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子,但更多的是文人雅士的脱离现实的审美追求。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思考,郁达夫描绘江南和江南的生活,为什么要放弃客观地再现,去进行主观地描摹,该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郁达夫笔下的江南之美?

有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通过文本本身把握,而《江南的冬景》则隐藏太深,所以笔者尝试着用知人论世方法,通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生命体验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郁达夫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中是这样介绍的,“在艺术上,侧重于自我表现,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对表现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一位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而1933年至1938年对郁达夫来说是人生的一个特别阶段,因为的白色恐怖,郁达夫移居杭州,思想处于低潮期的他流连忘返于江湖山林,追求起一种所谓的“名士”的风度,也创作起了他的“遁世文学”,《江南的冬景》就是其中的一篇。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8篇

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开拓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思想境界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从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而做读书笔记则是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的最好方法。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边读边写,日积月累,作文的材料储存便丰富起来。下面我们就谈谈怎样做读书笔记。

一、摘抄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精辟的议论、巧妙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名人故事、语录、英雄人物的事迹,甚至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和趣闻,为了便于自己学习、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就需要摘抄下来。以下关于紫藤萝花的描写,就是一位同学做的摘抄笔记。

花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花穗: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的帆,帆下带这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摘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以下几则关于学习和修身做人的格言警句,则是一位同学从《论语》中积累到的:

关于学习: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关于修身做人: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⑤朝闻道,夕死可矣。

⑥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摘自《论语》

二、写阅读提要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文中的主要事件、人物、观点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就是写阅读提要。一本书的正文前面往往有“序”或者“内容提要”,这些就是作者或读者为该书所写的阅读提要。写阅读提要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备忘、备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写阅读提要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原文原作,把握原文原作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写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小说、戏剧等一般抓住情节线索,勾勒出故事轮廓,归纳出主题和人物形象;对于散文、诗歌一般从语言人手,分析意境手法,体察出思想感情;对于说物释理的说明文一般抓住主要事物、事理,归纳概括其基本特征、功用、价值等;对于记人叙事文一般抓住事件,概括出主要内容;对于议论说理文则一般抓住其观点、看法,提取出中心论点与主要论据等。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启发我们怎样写提要式的读书笔记: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抓住济南天气“温晴”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最后写济南的水,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意。语言上清新朴实,写阳光下晒着的小城,先俯瞰后仰视,写雪后的山,主要是远眺,写独特的水,则是由俯视到纵观,娓娓道来,不虚情,不矫饰;还较多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这则阅读提要,从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出发,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和语言特点。

三、写读后感

读后感,我们有时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会产生共鸣,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放进文中去,或者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照,进行自我反省,或者深受启发,联系现实,进行深刻的思考。这就是读后感。它既可以就读物的某些问题、某些观点发表看法;也可以就读物的某些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以发挥;还可以将原文原作的内容与其他读物作比较,写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散文;审美;语文

一、讲解生字生词,扫除文字障碍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以汉字识字教学为主,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掌握了大量的汉字读法、写法和最直接的表层意义,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后,不仅要继续扩大学生汉字的识字范围,更要加强汉字在具体文学作品中引申义、情境义、文学义等的指导,尤其是汉字在不同语境中应用层面上的学习。例如朱自清的《春》中“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就不是词典中的释义,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语境义,需要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也是形成学生良好阅读素质的基础。

二、反复朗读诵读,积累语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初中教材中大多数散文语言优美流畅,语词新颖,适合于反复朗读。很多作品在读者全身心投入的朗诵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其意境和深层含义。而且在大量反复的朗读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其他文学作品的理解,此外,对于自身的写作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散文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各种形式,如单个学生示读,全体同学一起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有有得尔。”这说明朗读是领悟文章主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注意有选择的朗读,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对中心起决定作用的语句,或文辞优美的语句,要反复朗读,体会其深意。在朗读中要注意节奏、停顿、速度,适中的朗诵,容易使学生进入到文本意境中。尤其是一些感彩浓厚的散文,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朱自清的散文《春》,全文作者感情昂扬,长短句交叉错落,读起来朗朗有生气,感彩浓烈,如果读的平平淡淡,毫无起伏,就无法体会作者意念里春的生机、春的朝气、春的生命力,及作者对春之美的热爱之情,建议教师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带着感情去阅读,最终实现课后练习的要求,熟练背诵其中精彩的段落。

三、随文讲解必要语法修辞知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虽然语法修辞知识在新课标中已被淡化,不再要求系统的传授,但作为传统的文学写作方式,还是被作家们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讲究语言形式优美的散文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为更好的提高散文教学效果,随文讲解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还是必要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常用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通感、顶针等,这些都是在散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中,“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在教学中重点和学生研讨“小摇篮”“忽然害了羞”“太秀气”这些拟人词汇带来的修辞效果。如果不仔细分析其中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就很难将济南冬天温情舒适的特点一语道尽。通过类似的随文讲解,使学生树立修辞意识,这也是审美能力的一个方面。在阅读中留意修辞的运用,更好的理解散文,同时在写作中,恰当的运用,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四、介绍作者及相关时代背景

每个作者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因每个作家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不同,出自他们笔下的散文也流露出不同的“味道”,尤其是在新时期自由的社会大环境中,现当代文坛孕育了一大批各具特色、个性明显的作家,如柔美隽丽的冰心体、绵密醇厚的朱自清散文、清淡平实的叶圣陶散文、睿智幽默的孙犁散文、京昧浓郁的老舍散文等等,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作者最核心的特色,而且最好是在所学的篇章中出现的,给予学生讲解,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学生语文学习视野,利于课外阅读。

例如七年级上册余秋雨的散文《三峡》,需要点明余秋雨是中国当代文化散文的代表,其笔下的散文多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内含深刻的思考,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散文。例如八年级上册《老山界》,这是一篇关于回忆长征历史的散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通过文中作者对长征途中一件事的描述,使学生了解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次革命壮举。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是初中生理解并进行审美性鉴赏散文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也无形中培养了初中生知人論世的能力,这也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体验教育 《寒风吹彻》 生命

心灵世界的文化精神是从自然界更多的意义中生成出来的,人类是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进入到对自然界其他万物感受的。因此,进入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的体验,才是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与人整体的观照。

“生态体验教育”把“教育者”称为“导引者”,把“受教育者”称为“体验者”,导引者本人亦是体验者。它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实践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生态体验教育”从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它以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教育哲学为指引,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把外求与内求有机耦合,探索一种内外交融、臻于美善的境界。

“生态体验教育”的实践环节包括:营造体验场 +开放式对话 +反思性表达。即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导引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学生在三重生态下的不同感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把不在现场的资源调入当场,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境界。生态体验吸引体验者全息沉浸,诱发生命感动,有效培养师生的健康人格。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在生态体验中融通师――生、生――生和亲――子的关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文化、人与自己心灵世界的和谐度。

《寒风吹彻》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这个专题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既非纯粹地写景也非直接抒感,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情境与情感联系起来。寒冷的冬天,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与事――从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艰难地抵御着冬天寒冷的母亲,直至黑夜完全降临。他在艰难岁月里对生命的独特的感受,笔调凝重而不压抑,沉郁而不悲伤,在流畅的叙述中带有一点淡淡的凄凉。

刘亮程的散文以其对“人畜共居”的乡村生活的独特思考,以及诗意化的艺术表达,给了读者全新的“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李锐说:“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文章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引导学生于寒冷的文字中体会温暖,便成了本课的主旨。余党绪说过:“对于苦难的人,苦难的唯一意义就是苦难。对于苦难外的人,苦难的意义也很多,但是,悲悯生命,同情自己,却是最富有人性的光辉。”

教学拟用问题教学法,以一个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次要问题与学生一起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往阅读经验,谈本文的阅读体会。

一、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营造体验场

寒风吹彻的冬天是生命必经的一个季节,也是天地浑然的一个境界。冰天雪地中,人和天地同寒冷共纯净。让我们看一组图画,感受冬天,感受寒风吹彻。

二、导引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学生在三重生态下的不同感悟

1.刘亮程曾说过“这篇文章选入课本是我没想到的,不是它不好……那些太寒冷的文字,可能不适合孩子阅读。当然,把这样的文字呈现在中学生面前,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长大了。”文学就是在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刘亮程的体验,使之成为我们对人类苦难的理解,让作者的悲悯成为我们对人类生命的悲悯,去感受一种向死而生的顽强和坚忍。)

2.以音乐“初雪”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前三节。借讲述故事调动起来的感情,再让学生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跟着朗读的同学在下面轻轻应和。作者刘亮程在散文《寒风吹彻》中用怎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段关于“我”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感悟?

(语文课的着力点是语言,虽然最终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但这是互动的,学生的人文情怀、思想情感能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借助这种情感去学习语言,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把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后,不能错失这样的学习语言的机会,一定要重读。)

3.在这样一个雪天,“‘我’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体味到了“冬的寒冷”“冬的寒风吹彻”,请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散文中不同人生阶段的“我”对于冬的描写和思索。

(就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所吟道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横亘在这些作家作品中的是面对时间历史的长河,人所显现出来的渺小,生命中孓然一身的孤独,以及这种孤独带来的伤痛和荒凉。时间让每个人逐渐进入生命的冬天,进入了最后的岁月。)

4.全文以“寒冷”贯穿始终,你认为这种“寒冷”在文中有哪几层内涵?

(一方面,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使生命于寒风的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另一方面,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煎熬。)

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把不在现场的资源调入当场,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

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境界

1.作者对生命的态度真是这样悲观无奈吗?在其中是否还存在一些温暖积极的东西?如果有,尝试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对生命的态度大致是悲观和认命的,但在悲凉的底色上,作者仍然没有放弃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文中仍然存在一些温暖的文字和情感的亮色。比如,文中提到作者想象天热的时候,母亲带领孩子过河去看望姑妈的情景,也反映了作者对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向往。还有文章多次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他人的关爱和深情。)

2.面对寒风吹彻我们能怎么样呢?

(也许我们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灿烂阳光下,无法体会那遥远地方艰难的生存处境,也很难理解那种弱小而又卑微的个体在残酷的生命历程中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但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对这样的困顿与孤独无助,也许我们需要一点温暖,只是,这温暖来自哪里?那就是我们自己!让我们记住,任何人都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但每个人都可以走出精神的冬天!比贫穷与寒冷更可怕的是自私、孤独与冷漠)

上一篇:丰子恺散文范文 下一篇:情感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