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8:56:49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办法规定,可替代毕业论文的作品范围宽泛,凡符合4种情况的科研作品均可由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毕业论文(设计)代替申请:国内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正式发表由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三等奖以上作品;获准立项的省部级以上的创新项目;专利授予机构已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科研作品仅替代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其他环节须按要求参加,并按时完成其他相关材料。申请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时,须由学生本人填写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交于学院进行认定。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张利华说:“有些学生在平常的培养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潜质,如果按照大众化的一般要求,来对此类学生进行培养,实际上不能够充分激发他的创新潜能。因此我们考虑给这样的学生一种独特的培养措施,推出这样的一个办法,让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论文。”

早在2004年,就已有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呼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随后几年,类似观点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最早付诸具体行动的是四川大学,从报道看,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就开始了毕业论文改革,该院副院长吴建认为,推动改革的一个最为主要与直接的理由就是“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棘手,社会又指责论文太水,可以说是‘人神共怒’”。

近两年,安庆师范学院、山西师大文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纷纷加入本科毕业论文替代实验中来。在被称为改革元年的2014年,华东交大的这一创措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再一次燃起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

【专家观点:】

卢艳萍:科研作品可代毕业论文是一种进步

中国医药大学教授

这些年,大学毕业论文饱受诟病,成为社会的一个热议话题。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论文质量的严重注水,还在于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改变本科生论文单一考核方法,实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展示专长,也可以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更能引导学校教学改革实现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对接,进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新技术革命和创新浪潮的时代要求,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需要。

虽说毕业论文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有助于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但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不在乎论文水平的高低优劣,因为毕业论文不能反映毕业生的实际研究水平,不少毕业生为了应付过关,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东抄西拼,根本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科研作品则不同,既需要学生选准课题和研究方向,又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精力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制;其中,由于研制作品必须与实用性相对接,可以使高校学术考核由务虚向务实转变,这将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与考核开辟新的思路,也会为高校教学和创新注入生机与活力。

科研作品可代毕业论文,体现了学校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评价体系的转变,更为高校在本科阶段如何培养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天的大学生兴趣广泛,志向也呈现出多元的特点,有人志愿于学术研究,擅长理论;有人立足于实务创造,实体构造。学生们发挥各自特长,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入手,将有助于让学生们形成钻研学术和实务创造的作风,既能得到学生的欢迎,也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还能满足学校培养人才梯队的需要,值得推广。

丁晴雪: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的背后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本科毕业生要不要撰写毕业论文,是由来已久的一个争论。笔者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或不再将论文作为本科毕业的硬性条件,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本科毕业论文“掺水”问题严重,而是在于本科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半左右的高中毕业生都能够享受到的“平民教育”。相应地,本科教育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英人才,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正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这种变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才受到怀疑。

为什么以前没有关于本科生该不该写毕业论文的争论?就是因为那时候,很多本科生毕业后要从事专门的科研、教学工作,承担着向社会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要求他们撰写毕业论文,意在通过此一环节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而现在,大多数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和以往的大专、高职甚至高中、中专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差不多,与科研没有多少关系,科研能力不再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样一来,撰写毕业论文在整个本科教育中的分量就越来越轻,甚至没有太大必要。

由此看来,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不可不察。四川大学的多样化尝试,不管后果如何,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笔者的意见是,即使本科毕业论文不能“一刀切”地取消,也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所变革。有些本科专业,特别是一些理工科专业,可以考虑不对毕业论文作硬性要求,或者以毕业设计、实验课题等代替毕业论文,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王忻:本科生毕业论文存与废皆需体现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

近年来,有关本科生毕业论文取消、保留、改革的议论此起彼伏,一直成为人们争论和注视的焦点。实际上,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毕业生既可以写论文,也可以用不写论文的其他方式进行考核,前提是二者皆要反映出学生的真才实学。

引起人们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关注的原因是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除少数研究型大学以外,许多大学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现象一为应付差事和流于形式。因为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正值毕业生找工作的冲刺阶段,不少学生认为,找个好工作能让人受益一生,毕业论文写得好能怎么样?能过就行了。于是应付差事成为毕业论文的主流现象。现象二为抄袭严重。“上网下载点资料,拼拼凑凑也就成了”成为不少学生的想法和做法。现象三是越来越重视形式。不仅格式要求统一,而且需提交的文件名目繁多,令学生和老师苦不堪言。

应用性较强专业也可不写论文。对于一些教学型及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重新审视现行毕业论文体制和探索新路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课题。以日语专业为例。日语专业属于偏应用型专业(全国大多数外语专业均应属此类),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课程都是以提高日语能力为主要目标设立的。虽有日语语法学和日本文学等课程设置,但因数量极少故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这一点与中文、历史等其他同属人文学科的专业明显不同。也就是说外语类专业学的是技能+学问,中文、历史等专业学的就是学问。后者所学内容与毕业论文应写内容的一致性大大高于外语专业。

本校日语系2010年开始实施的《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类)》教改项目,对人才培养学业评价进行了改革与尝试。

这个项目内容主要为:设立论文和非论文两个可选项,即学生可选择写论文,也可选择不写论文。不选择写论文的学生可选冲抵形式及可量化的指标;选择写论文的,系里优化和简化论文文件名目,以期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和教师的精力提高论文质量。

不选择写论文的学生,可以选择以下任何一项代替论文:全国日语技能类比赛二等奖以上、省级比赛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成功担任地市级以上或100人以上大型活动的会场口译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好评;有公开发表的译文或论文;翻译教师指定的日文文献;多修12学分以上。

选择写论文的学生,论文文件得到优化和简化。系里将现有的诸如学生承诺书、任务书、文献综述等多达十项的文件精简为五项。文件精简可以使师生从疲于奔命地应付那些花拳绣腿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论文质量上。

可见,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可以保证现有仅以论文作为唯一手段进行评价的目的均获实现;论文文件的精简不仅不会降低论文质量,反而还会促使其提高;同时,对克服现在存在的本科论文流于形式和抄袭严重的弊端起到很好作用。因此,这一做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当然,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改革仅仅提供了一个具有启示性方向(且不是唯一方向)的引玉之砖。

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

德州学院副院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从以往注重学历学位,向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方向过渡。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果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视角来分析本科阶段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作用,就不难看出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相对于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是最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工具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时间、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的能力;如果学生有幸或多或少地参与导师的一些科研工作,这一过程往往还是学生与教师接触最多、是教师“身教胜于言教”的最佳时机。如果在参与多人合作的项目中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倘若在整个毕业论文阶段,能配之以主题汇报、个别指导、小组讨论、预答辩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就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展示。而论文撰写到答辩过程,对于写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甚至自信心的培养,都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遇,而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目前还难以实现。即使对于那些将来不再从事学术研究的毕业生,在这一环节中得到的能力培养,对其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可见,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如何加强。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同样不例外。

面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遵循改革精神,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一是在定位上,应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来建设。将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撰写到答辩的过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各个主题部分来认真对待。二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打破传统的第四学年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限制,通过延伸这一环节的时间长度等措施来加大培养力度。三是在论文要求上,要践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培养目标、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选题。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加大对答辩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用制度来保证整个过程不走过场。总的来说,高校只要将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像抓质量工程那样认真抓好、抓实,当前毕业论文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够克服和解决。

链接

一名毕业生的认识:本科生毕业论文不该因浮躁而退场

作为一名准毕业生,我身边不乏这样的声音:“本科生论文能写出什么花样来啊,随便写写得了”;“毕业论文?不是本来就该一周能搞定的事情么”;“哎呀,就算毕业论文没怎么用心写,难道导师还让我毕不了业不成?”……有同学更是仅用三四天就写成一篇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说起来还洋洋自得,甚至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去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这不禁让我哑然:难道本科毕业论文真的就这般不值一提?作为衡量大学四年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就该在这样的浮躁中悄然退场?

答案显然是“不”。在我看来,纵然本科生的学术功底尚浅,论文学术价值往往不太高,但本科生论文的存废本身不该成为一个话题,引起争议的关键还在于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的浮躁心态。

首先,这种浮躁心态大多在于个人做事的态度和认知上,与本科生毕业论文应否存废并不挂钩。本科毕业论文普遍质量不高情有可原,但其存在合理性决不能因浮躁糊弄的心态而被抹杀。其实,本科生毕业论文是不要求必须有创新性观点的,更重要的是完成论文范式和核心要素的学习。从选题到资料收集,到论文组织、写作和修改,一直到最后定稿,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历程。

只有认真、完整地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充分地总结自己的本科学习,也才能初步了解治学秘诀。所以,当前大学生东拼西凑而成的本科论文,其质量堪忧,大多是因为没有认真完成这个学术训练过程,这和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训练存在的内在价值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其次,对待毕业论文的浮躁心态的形成,还在于从众心理的影响。不少学长们表示,即便毕业论文草草了事,最终也可以顺利通过,如此“经验之谈”年年口耳相传;同级学生中总有人和自己一样在毕业论文中掺杂水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心态暗中作祟,如此一来,轻视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便年复一年地延续下来。

诚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还有论文进度安排得不合理,以及某些导师的故意放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这一制度本身的存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本科毕业论文不该因浮躁心态而退场,真切希望以后的毕业季,我们讨论的不是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存与废,而能看到更多人摆脱浮躁心态,真正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认认真真完成一篇对得起自己四年所学的毕业论文。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喻蓓佳,学生,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了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目前,全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约有700多个,然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欧盟等成了本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重灾区,间接地使我国外贸行业遭受到巨大打击,严重影响到我国国贸专业学生就业。据麦肯锡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贸专业为黄牌警告专业,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堪忧。本文通过在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专业优势

与其他经管类的专业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具有特色的专业,它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快熟悉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

这使得公司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非常偏爱

2.英语优势

国际贸易专业,对英语的训练和要求较高,所以毕业的学生外语占据较大优势。在大公司组织的英语面试中,国际贸易学生往往可以脱颖而出,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3.行业优势

当前大多数产品在国内的售价较低,利润稀薄。而同样的产品,如果销售到国外去,则价格要高很多,甚至翻几倍几十倍,因此国际贸易成为高利润低风险的行业。而相关人才的匮乏,更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看好,前景广阔。

二、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统计本次调查男性占38%,女性占62%。

问题1:希望在哪里就业:本次调查出国深造占36%,国内就业占64%。

问题2:希望毕业后的月薪:此次调查得出,在2000元到3000元的占39%,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45%,4000元以上的占16%。

问题3: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的占25%,对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的占61%,对就业形势并无看法的占9%,不清楚的占5%。

问题4:对于基本的就业程序是否了解:本次调查对就业流程熟知是的占54%,模糊的占42%,大概知道的占4%。

问题5:觉得所学专业是否有前途:本次调查对本专业十分看好的占22%,觉得较为看好的占28%,觉得专业不重要的占24%,觉得较不看好的占10%,十分不看好的占16%。

问题6:所学专业的技能掌握如何:本次调查自己的专业技能非常出众的占16%,较为突出的占24%,技术水平平平的占24%,专业技术薄弱的占10%,专业技术十分欠缺的占26%。

问题7:是否想过自主创业:本次调查想自主创业的是占62%,否的占38%

问题8: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者西部发展:本次调查你是否愿意到二三线城市或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认为是的占39%,否的占61%。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大多数大学毕业上对自己所完成的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并不乐观。

(二)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并不明确,也没有系统的职业发展设计和规划,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

(三)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并不了解,了解信息的渠道除了学校之外,并没有相关途径,就业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更倾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除了对薪金有一定要求之外,更看重职业的发展空间,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在大学四年的培养阶段,对学生及早进行就业指导和相关职业发展规划培训。开展学生在校的实践活动,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归根到底,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教育和生产脱节的现象,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需要的是具有技术和经验的技术工人。但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脑力劳动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应从转变我国的生产方式开始,是大学生的价值得以体现,在高校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应对措施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就业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存在就业瓶颈也属于正常现象。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是充分把握现在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趋势,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红利,刻苦学习外贸的专业知识,真正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技能,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使在就业初期遇到不顺利的情形,也不要有任何负面情绪,只要能够从各个方面增强自身实力,就会在有机会的时候得到展现。同时,要积累一定的面试经验,提升自己的自我营销能力,最终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二)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也应充分考虑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学历不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应把就业证的真才实学,敬业爱岗的精神放在选拔人才标准的首位。同时,把那些可造之才挖掘出来。其次,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特色,制定符合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储备计划,对于企业来说,其人才结构不应是水平式的,而应该是垂直式的,多层次的。只有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才能构建支撑企业不断发展的人才库。单一追求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是极端的,不科学的选拔人才机制。

招聘人才的公平性,公正性也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吸引优质人才的加入。最后应尽力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充分考虑毕业生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迫切感,使其早日成为企业可用之才。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日语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6

1 日语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浪潮的到来,中日两国经贸文化交流等各领域的交往日渐频繁,日本企业在华投资逐年增加,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约34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虽然近两年两国因为问题贸易额有所下滑,但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不可动摇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因此中国高校日语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1年公布的最新调查,中国国内的高等教育日语教学机构1079所,占到总数的63%,高校学习日语人数也从407多万人增加的529多万人,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日语学习也成为中国人语言学习的重要选择。经济发展,日语教育不断增强,但是在日语人才招聘中,日本企业普遍反映,日语专业人才紧缺,可选择性少,层次不明,一线人员严重短缺,懂技术、善管理的社会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更难寻觅,即使多证在手的人,对日企文化和礼仪、商贸用语也了解不足。

目前,各个高校的日语专业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探索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且不断进行日语人才培养的改革,除了大多数的日语语言文学模式之外,开始设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有四种:日语+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型、日英或日韩双语型、英语+日语+汉语+韩语型、(2+2)、(3+1)、(1+2+1)、(3.5+0.5)等模式、日语+英语(二外)+韩语(辅修)型。

可以看出,上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各具特色。但每一种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依据各个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的师资结构、地域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合的模式定位。

2 温州医科大学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改革探索

浙江省的日语教育近年来也不断发展,除了设立日语专业比较早的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之外,新开设日语专业的有浙江林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嘉兴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一些新升级的二级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的日语专业也开始招生,另外还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日语专业,数量也已增至20多所。

同样,作为地区经济的温州经济不断发展,也带来温州日语教育的崛起。近年来,温州经济运行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对外交流成果显著,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外交往逐步扩大,教育事业也取得新的进步。温州日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应运而生,第二外语日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加,相关的日语培训机构也在近几年来也达到100多家,高校本科院校温州医科大学(原温州医学院)日语专业开始建立。

2.1 日语专业的现状

2005年正式开始招收30名日语专业本科(二本)的学生,培养具有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日语和汉语文字处理,具有较强日语交流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外贸、出版、教育、银行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07年开始招收二级学院仁济学院本科生(三本)30名。2008年开始招收每年1个二本班学生30名、三本班学生70名。现在日语专业的本科生四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生共356人。

日语专业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建设中,其中日本外教3名,中国教师13名,特聘教授3名,合计19名,青年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达到100%,讲师职称者占80%,既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也有日本庆应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海归人员,目前副教授职称以上只有特聘人员,还有待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晋升高职称,同时也有待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2.2 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温州医科大学日语是以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的,但在课程设置上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日语+商务日语方向。在专业开设的前几年,日语专业在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上,以基础日语(精读)、日语听力、日语会话为主,同时设置日语阅读课、日刊选读课和日本概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扩大日本文化的知识面。在高年级设置专业限选课商务日语、经营营销学基础、国际贸易法规等内容,但由于教师使用纯日语授课,而学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跟上课的进度,加之是集中授课的方式,课堂反馈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而这两年暂停了商贸方面的授课。

第二,日语翻译模块。日语专业从开办之初,就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译跟上”的原则,在基础阶段打下坚实的日语基础,强化日语听说能力,高年级则加大了口译、笔译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两个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口译课的课时数96学时、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课160学时,同比其它院校同类课程的课时比例高出不少。因而毕业生的翻译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1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从供给来看,据统计我国环境工程专业1997~2001的招生年平均增幅30.78%,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扩招速度。2008年为止,环境工程专业点增加到251个,环境科学专业点达到了183个。从需求来看,据原国家环保局和原国际教委联合主持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指出,2000~2010年中国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为1.47万人/年,而实际在2008年环境类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大于设定的实际需求数目的1.77倍。近年来的就业形势来看,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统计,2009年本科专业就业率(针对2008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前100名就业率里环境工程专业位居第75名,读研、留学比例为12%,工作能力满意度为90%,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59%,在求职强度较大的前50位本科专业中排名第27位。而在公布的2010年度三年内离职率较高(针对2006届大学毕业生)的前20位主要本科专业中,环境工程高居第六,一次就业形势持续走低,非本专业领域就业比例明显升高。从环保投入看,据国家的多个环境保护五年计划资金投入,八五计划2000亿元;九五计划3600亿元;十五计划7000亿元;十一五计划14000亿元;十二五计划预计超过34000亿元,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上述统计数据,一方面表明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规模扩大,而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应届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将面临不小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环境工程治理、环境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等都会增强,这必然会增加对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是保持专业稳定发展的必需之路。

1.1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存在问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2%)、“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7%)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2%)。一些高等学校由于扩招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他们在专业建设上准备不足,理论与实践衔接的课程结构不完善,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下降。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是在不断探索自身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然而近年来,环境工程毕业生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各高校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2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2.1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紧密结合“产、学、研”联合,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操作平台。一方面,校内改革更新课程实验、建设环境类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开放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增加课外科技活动投入、增加实习实践环节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和工程设计类师资培训在教育。另一方面,校外与公司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基地、与其它高校联合创建大型实验基地、与利用其他事业单位资源提供实习场所、联系相关企业作为固定实习单位等方式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为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2.2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改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实验、综合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开设重点课程实习,如生态实习可设置野外基地实习采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分析、水控实习可采用实验室模型演示并进行工程训练、毕业实习如环境检测与分析、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等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3开设技能培训课程

培养高校学生综合能力,开设技能培训课程。如文献获取与阅读包括文献检索获取途径、常用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论文报告写作,如调查报告、环评报告、实验报告、科技论文、科研申请等;计算机应用,如模拟计算分析、CAD等;英语,如专业英语阅读等。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达到能够独立完成、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的毕业论文。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中,紧密结合实验、实习、技能训练等来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

3结合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主要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增加专业主干课深度,为学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提供更好的平台。

3.1课程开设进行重组

环境类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面很广,这些知识很多是以解决环境问题为主线串联起来,他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是递进的关系。要“面”与“点”结合,既重视通用课程也突出主干课程,把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有效的结合。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开设水、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开设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管理及环境质量评价等。

3.2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目前环境类专业中很多教材之间有重复内容高,为避免重复讲述,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内容和归属学科的情况,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去重。如环境工程专业,课程重点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为主,使用教材中会涉及到很多化工原理,与化工专业的教材部分重复,这样就要做好各课程组的协作,达到课堂最大有效利用。另外,教材选用过程中,积极选用高质量新教材、优化知识体系,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3.3开设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一是在课程设置中,结合每个专业特点以及专业教师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每个专业课教师通过2~3次讲座的形式,将学科前沿、新知识、新技能传输给学生。二是组织学生为主的讨论会,如开展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科创讨论会、及学生自身的实验设计论文的讨论会等。开展定期或阶段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科研前沿,也能够促进学生自发科创能力。

4结束语

随着环境类专业招生规模的大量增长,目前人才需求供大于需的局面已经比较明显。虽然存在“前景看好,现实堪忧”的问题,但环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仍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通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等,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从“应试型”转变为“能力型”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变就业劣势为优势。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目前少数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并积极思考与探索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为政》)几千年来,诚信一直被视为做人的必备品质,被看作是人们安身立命、社会交往、治理国家、成就事业的基础。但作为同龄人中的高知识群体,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却令人担忧,诚信危机初现。正观这种现象,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虽然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出台了不少管理规定,但每当各类考试举行时,铤而走险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作弊者完全忘记了诚信对他们的约束。

2.助学贷款,违约严重。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最大的帮助措施,这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有少数接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后应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时,却采用了逃避的办法。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重要表现。

3.缺乏诚信,恶意欠费。

许多高校在新生报到和学年初开通“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尚未交清各种费用的情况下,先在学校读书。这本来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却被不少不属于此类对象的学生所利用。他们以家庭经济困难为借口,把父母给他们的学费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吃喝玩乐、及恋爱支出,而拖欠应缴纳给学校的各类费用。

4.抄袭作业,蒙混过关。

高校在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利用这些自习时间来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等。在交作业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则抄袭他人作业或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东拼西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5.求职履历,弄虚作假。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有些学生便寻求“捷径”,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作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此外,有的毕业生多家签约,随意毁约,严重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任。

6.网络道德,诚信缺失。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网络道德不容乐观,如不少大学生轻意针对一些社会问题或现实问题,在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出现一些欺诈、漫骂、攻击的行为。个别大学生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形成原因

针对以上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绝非偶然。影响大学生诚信出现危机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

1.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

价值观是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对人们确立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上出现的腐败、欺诈,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消极现象,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混乱和误导,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在诚信方面出现危机。

2.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长期以来,在我们教育体制中,虽然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面临着升学或就业等压力,学校偏重于认知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关注甚少,德育教育往往留于形式,对学生缺乏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规范层次的道德教育。部分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问题在于大学,源头可能在于基础教育。

3.管理制度欠缺。

高校的日常管理制度也给部分缺乏诚信意识的学生造成了机会。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一般是凭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证明,而这类证明的获得轻而易举,使得一部分不应获得“贫困生”称号的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欠缴各种费用,加大了高校对困难学生的鉴别难度和助困的经济压力。

4.家庭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诚信的缺陷。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且多,很少考虑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些什么,他们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又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1.加强诚信教育的环境建设。

高校要努力构建诚信教育的平台,大力营造以诚信为基础的文化氛围。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以诚信为本,它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教育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诚信。教育工作者应言传身教,成为诚信的典范,以诚信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也要宣传诚信缺失的后果,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二是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例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等,以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三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要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网络等正面舆论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高校应将学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并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要特别注重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要求德育课要与时俱进,多渗透一些市场经济知识和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道德素质,比如诚信、敬业、自信、谦虚、团队协作、公平竞争、关心他人、学会生活等具体的道德素质。诚信教育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促进知行统一。

3.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制度。

诚实守信仅仅依赖于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健全的诚信制度。(1)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中增加诚信内容,记录有关诚信的正反面行为,并将大学生的诚信资料进行电子注册,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另外,学校把学生的信用情况,如学业成绩、获奖情况、违纪现象等建案存档,可以形成一套新的考核标准,以其作为学生申请贷款、奖学金评定、人党考察等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诚实守信进行刚性约束。(2)实行大学生信用奖惩制度,对大学生进行信用评价。一方面,要开展学生诚实守信评价活动,对学生的诚信行为予以表扬和奖励,体现诚信为荣。另一方面,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把不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记录在案,并让其为此付出代价,从而不仅使大学生认识到失信无利可图,还以此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使其彻底打消侥幸心理,自觉将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4.在学生自育时要强调诚信教育。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自立意识、自主意识有很大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提高。现在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转化为诚信情感,转变为诚信行为;三是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这是诚信教育能否坚持久远并卓有成效的重要一环。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大学生要想成功走向社会,就必须先学会诚信。因此,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诚信教育,思考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高校应点亮诚信教育之灯,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12).

[2]江卫平,蒋莉萍,屈琳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3]谢泽文,何军.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培养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社会需求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现状分析

1.1 外贸增长导致的外贸人才需求量增加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11年,在这11年间,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额快速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88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2%。随着中国制造产品的大量出口,很多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进行对外投资,这也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从我国的外贸人才供给情况来看,按照每增加 100 万美元进出口额要增加一位外贸人才计算,那么从 2012 年起每年需要增加外贸从业人员10万以上,而每年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也不过十几万人,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缺口巨大。如果真正从对相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来界定,能符合外贸岗位需要的外贸人才更为稀少。

1.2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入世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计算机IT行业、信息服务行业、交通物流以及金融保险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在改变着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使得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贸易摩擦增加。随之而来的,社会对外贸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将发生很多的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又能熟练应用相关知识独立进行业务操作,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尽管现在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适应社会需要,服务于社会,但是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培养的问题。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各种等级考试上,大三刚学了一些粗浅的专业基础知识,还未能进行很好的消化吸收就要忙于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联系就业单位,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不可能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2 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2.1 扎实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专业技术与能力,如寻找相关客户、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谈判的能力、包括业务谈判的外语能力,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报关、清关的基本技能,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基本技能,国际结算的技能以及外贸函电撰写与修改的能力。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时看重的专业技能排前三的依次是市场调研与商务谈判的能力、商务函电撰写与处理的能力以及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能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从事外贸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2 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只占整个人生所需知识的10%,而剩余90%的知识都要在实践工作中获得。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国际贸易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新规则不断涌现,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要在在校期间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在工作后仍然保持较强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创新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贸易和商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国际市场充满商机,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不断创新。因此,外贸企业和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上,明显存在着死记硬背能力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如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具备创新型思维和探索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业务途径来实现工作目标的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

2.4 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从事国际贸易、国际货物运输、进出口结算等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实际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大学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高校教育应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3 基于社会需求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设定明确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实现转型,从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转向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上,构建以应用与就业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要坚持应用与就业为导向,尊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规律与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与特点,确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目标具体与细化为各项指标,逐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予以落实。

3.2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为实现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保证学生修读的学分数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必须尽可能地优化和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总体上来说,第一要稳定公共基础课,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这部分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借助公共基础课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道德素质;第二要优化专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是与经济管理有关的基础理论与原理。因此,应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以及与国际贸易有关课程的教学时间,减少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学时;第三要整合专业核心课,应当对专业核心课当中重复率较高的课程进行调整,如国际经济学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等,并增加一些专业核心课的课时,如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等;第四要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同时应将专业选修课与考证培训联合到一起,这样能够使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应压缩传统学科的教学内容,开辟新型的以学科前沿知识为内容的综合性课程,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使之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要重视校内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可以通过搭建校内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意识的培养。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建设,除了基本的硬件设施建设外,还需配套建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单证和报关等模拟操作软件系统,让学生在仿真的贸易环境中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部流程,掌握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填制单证、国际结算、报关等各项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教学软件,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操作能力,还可以进一步配套国际金融模拟操作系统、国际物流模拟操作系统以及ERP企业管理模拟操作系统,使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同时再掌握一至两项辅助操作技能,从而更加适应社会与职场的需要。其次,除了注重校内实践环节,学校院系还要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外资源,积极与大中型外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广开渠道为学生建立稳定的,规模化的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化实习提供一个高水平、多样化的实习平台,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工作岗位”,熟悉工作流程,逐步地通过依托这些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来完成学生的实习。

3.4 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解决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尤其是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聘请企业中具备精湛外贸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开展专题讲座、开研讨会等形式,使高校师生更多地了解和熟悉相关领域的最新市场动向、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沿。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高校教师走出去,通过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挂职、进行专业实践,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联合立项、攻关科研项目,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01016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蜜.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2(8).

[2] 刘喆,刘雪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10).

[3]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

[4] 张琦生.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人才,2011(14).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途径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为政》)几千年来,诚信一直被视为做人的必备品质,被看作是人们安身立命、社会交往、治理国家、成就事业的基础。但作为同龄人中的高知识群体,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却令人担忧,诚信危机初现。正观这种现象,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虽然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出台了不少管理规定,但每当各类考试举行时,铤而走险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作弊者完全忘记了诚信对他们的约束。

2.助学贷款,违约严重。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最大的帮助措施,这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有少数接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后应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时,却采用了逃避的办法。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重要表现。

3.缺乏诚信,恶意欠费。

许多高校在新生报到和学年初开通“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尚未交清各种费用的情况下,先在学校读书。这本来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却被不少不属于此类对象的学生所利用。他们以家庭经济困难为借口,把父母给他们的学费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吃喝玩乐、及恋爱支出,而拖欠应缴纳给学校的各类费用。

4.抄袭作业,蒙混过关。

高校在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利用这些自习时间来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等。在交作业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则抄袭他人作业或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东拼西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5.求职履历,弄虚作假。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有些学生便寻求“捷径”,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作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此外,有的毕业生多家签约,随意毁约,严重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任。

6.网络道德,诚信缺失。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网络道德不容乐观,如不少大学生轻意针对一些社会问题或现实问题,在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出现一些欺诈、漫骂、攻击的行为。个别大学生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形成原因

针对以上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绝非偶然。影响大学生诚信出现危机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

1.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

价值观是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对人们确立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上出现的腐败、欺诈,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消极现象,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混乱和误导,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在诚信方面出现危机。

2.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长期以来,在我们教育体制中,虽然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面临着升学或就业等压力,学校偏重于认知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关注甚少,德育教育往往留于形式,对学生缺乏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规范层次的道德教育。部分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问题在于大学,源头可能在于基础教育。

3.管理制度欠缺。

高校的日常管理制度也给部分缺乏诚信意识的学生造成了机会。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一般是凭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证明,而这类证明的获得轻而易举,使得一部分不应获得“贫困生”称号的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欠缴各种费用,加大了高校对困难学生的鉴别难度和助困的经济压力。

4.家庭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诚信的缺陷。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

缺陷。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且多,很少考虑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些什么,他们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又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1.加强诚信教育的环境建设。

高校要努力构建诚信教育的平台,大力营造以诚信为基础的文化氛围。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以诚信为本,它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教育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诚信。教育工作者应言传身教,成为诚信的典范,以诚信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也要宣传诚信缺失的后果,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二是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例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等,以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三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要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网络等正面舆论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高校应将学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并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要特别注重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要求德育课要与时俱进,多渗透一些市场经济知识和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道德素质,比如诚信、敬业、自信、谦虚、团队协作、公平竞争、关心他人、学会生活等具体的道德素质。诚信教育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促进知行统一。

3.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制度。

诚实守信仅仅依赖于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健全的诚信制度。(1)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中增加诚信内容,记录有关诚信的正反面行为,并将大学生的诚信资料进行电子注册,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另外,学校把学生的信用情况,如学业成绩、获奖情况、违纪现象等建案存档,可以形成一套新的考核标准,以其作为学生申请贷款、奖学金评定、人党考察等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诚实守信进行刚性约束。(2)实行大学生信用奖惩制度,对大学生进行信用评价。一方面,要开展学生诚实守信评价活动,对学生的诚信行为予以表扬和奖励,体现诚信为荣。另一方面,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把不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记录在案,并让其为此付出代价,从而不仅使大学生认识到失信无利可图,还以此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使其彻底打消侥幸心理,自觉将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4.在学生自育时要强调诚信教育。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自立意识、自主意识有很大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提高。现在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转化为诚信情感,转变为诚信行为;三是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这是诚信教育能否坚持久远并卓有成效的重要一环。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大学生要想成功走向社会,就必须先学会诚信。因此,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诚信教育,思考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高校应点亮诚信教育之灯,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12).

[2]江卫平,蒋莉萍,屈琳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3]谢泽文,何军.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培养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4]林莉.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4).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叶芝 中国 译介 接受

一、叶芝在中国的译介简史

叶芝是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自从其有生之年到现在,近百年时间,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不断深入和全面。

20世纪10年代后期开始被译介到中国。

最早介绍叶芝的是沈雁冰(茅盾)。茅盾在《学生》第6卷上发表的《近代戏剧家传》中,就对叶芝作过简要介绍。1920年,茅盾又在《东方杂志》第17卷第6期(1920年3月10日)上发表了他翻译的叶芝象征主义戏剧《沙漏》。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10日)发表了王剑三翻译的叶芝诗歌《忍人》。同年的《文学旬刊》第20期(1921年11月21日)上发表了滕固的介绍文章《爱尔兰诗人夏芝》。《小说月报》第14卷第12号(1923年12月10日)对叶芝进行了隆重的介绍。该期登有郑振铎写的《一九二三年得诺贝尔奖金者夏芝评传》以及署名“CM”和“记者”的《夏芝著作年表》和《夏芝的传记及关于他的批评论文》。1923、1924年,《文学》第97、99、104、105期先后刊登了西谛(即郑振铎)的《得1923年诺贝尔奖金者夏芝》、仲云的《夏芝和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叶芝诗歌《恋爱的悲哀》(仲云译)和《老妈妈的歌》(赵景深译)以及《夏芝小品》(王统照译)。

刘延凌、王统照也做了大量的翻译、评论方面的工作。刘延陵在文章中介绍意象派诗运动领袖孟罗在《诗的杂志》中所引用叶芝的诗论:

“旧诗中一切不自然的语句我们都厌倦了。我们不但要除去装饰堆砌的辞句,并要除去所谓‘诗的用词’。我们要除去一切矫揉造作的东西,要叫诗的文字即如说话,且简单如最简单的散文,而成为心的呼声”。

文学研究会的王统照曾大力介绍叶芝的诗。1923年《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号”上刊登了王统照译的《无道德的梦境》。1923年,《诗》第2卷第2号(1923年5月15日)发表了王统照的专论《夏芝的诗》,详细介绍长诗《奥厢的漂泊》(The Wanderings of Oisin),说该诗“用伟大的精神,美丽的文句,几乎将人生的问题,完全包括了进去。而又处处带有丰富的象征色彩”。王称叶芝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终不失为一个新浪漫派的文学作者”。他在分析叶芝的审美倾向和诗歌特点时说:“他是倾向于飘渺与虚幻之美的;而同时他也是要显示灵魂的调和到实际生活上面。所以他的作品:一方面对于本国的传说与旧迹有着强烈的爱恋,一方面对于虚灵的超脱,又竭力追求。”期后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文艺月刊》、《青年界》等刊物也都间或译载过叶芝的诗歌。

鲁迅先生也曾对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和叶芝做过介绍。1927年11月,鲁迅刚到上海才一个多月,就在内山书店买了一本日本学者野口米次郎的随笔集《爱尔兰情调》,该书集中评述爱尔兰文学。

1929年6月,鲁迅从野口那本《爱尔兰情调》中选译了《爱尔兰文学之回顾》一文刊登在《奔流》二卷二期上,并在《编校后记》别指出:野口的文章"很简明扼要,于爱尔兰文学运动的来因去果,是说得了了分明的;中国前几年,于Yeats,Synge等人的事情和作品,曾经屡有绍介了,现在这一篇,也许更可以帮助一点理解罢。"野口这篇文章简要评介了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评述到的人主要有叶芝、沁孤、萧伯纳、弗格森等著名作家,但没有提到乔伊斯。

施哲存终生从事翻译工作,并且是以超前意识和现代眼光搜寻世界文坛上具有先锋性的作家作品,他一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世纪文人。他1927年开始翻译爱尔兰诗人夏芝(今译叶芝)的诗。1932年《现代》创刊号(1932年5月)刊登了安(施蛰存)翻译的“夏芝诗抄”7首。

新月派诗人叶公超对叶芝有较为全面的评价。他对叶芝的诗的评价是“他的诗从个人美感的迷梦中走到极端意象的华丽、神话的象征化,但终于归到最朴素真率的情调与文学”(《牛津现代诗选1892-1935》,原载《文学杂志》月刊1卷2期,后收入《新月亿旧》)。王辛笛在回忆文章中就提到从叶公超在北大开设《英美现代诗》课上接触到艾略特、叶芝、霍普金斯等人的诗作,卞之琳也说,叶公超“是第一个引起我对二三十年代艾略特,晚期叶芝,左倾奥顿等英美现代派诗风兴趣的人。”

1934年9月出版的肖石君编写的《世纪末英国新文艺运动》,介绍了世纪末英国文坛、英国文学的特色、叶慈与爱尔兰文艺复兴等方面的内容。

1937年出版的《英国文学史纲》第12章第12节“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戏剧作家”中,作者金东雷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叶芝的生平和戏剧创作上的成就。

1941年5月上海的《西洋文学》第9期由张芝联等编辑的叶芝特辑包括自传1、小传1、评论译文2、译诗7。

这一阶段基本是介绍性的文字,故可称为介绍阶段。

1944年3月15日,重庆出版的《时与潮文艺》第3卷第1期刊出了“W.B.Yeats专辑”,发表了朱光潜、谢文通、杨宪益3人翻译的叶芝诗15首,以及陈麟瑞写的评价文章《叶芝的诗》。

40年代,西南联大的教师燕卜荪、卞之琳对叶芝进行了介绍,穆旦(查良铮)、周珏良、王佐良、袁可嘉等青年学生接触到叶芝并深受其影响。

1946年袁可嘉的毕业论文便是用英文撰写的《论叶芝的诗》(An Essay on W.B.Yeats),这也是他的第一篇外国文学评论。此时,中国文学界已经开始根据中国诗歌的需求主动吸收叶芝诗艺的有益成分,可称为借鉴阶段。

建国后至70年代末,由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有些距离,叶芝译介基本终止。

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现代英国文学译介史上曾译介的英国名家,如布莱克、王尔德、康拉德、劳伦斯、叶芝、T.S.艾略特、华兹华斯、乔伊斯、伍尔芙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排斥在译介选择的范围之外。

此时,台湾地区的叶芝译介正好延续了大陆地区叶芝译介的真空。译者则有梁实秋、余光中、高大鹏、周英雄等。

袁可嘉完成《选集》的英译工作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开始“重操旧业”,研究和翻译叶芝。1979年翻译《驶向拜占庭》、《茵纳斯弗利岛》、《当你老了》等六首诗;在《外国名作家传》介绍叶芝;1983年在《文学报》发表《叶芝的道路》,对叶芝的整个诗艺过程进行介绍。但体现了那个时代外国文学的普遍特点,基本是介绍性的评述,缺乏的是研究性的创见。

进入80年代,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翻译和评论叶芝的是傅浩。傅浩先后发表的一系列叶芝研究论文、叶芝诗集翻译和专著,力图从原文和第一手资料入手,全面和客观地介绍和评论叶芝的诗艺和思想。其论文《叶芝诗中的东方因素》(1996,3)、《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2000,2)、《叶芝的象征主义》(1999,3)、《叶芝的戏剧实验》(1999,3)及《创造自我神话:叶芝作品中的互文》(2005,3)分别从叶芝诗艺与思想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对国内研究者和读者深入全面理解叶芝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家新编选《叶芝文集》相对以前单独介绍叶芝的诗作的集子更全面,如其中包括《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语言、性格与结构》、《诗与传统》等重要的叶芝的文论文章。裘小龙翻译的《丽达与天鹅》(漓江出版社,1987年),诗歌比较齐全,但译文不够流畅。随着叶芝在中的译介深入和全面,叶芝研究逐渐走向系统化和专门化,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为研究阶段。

二、叶芝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影响

五四之后到20年代,由于与中国民族主义斗争的形势相吻合,作为爱尔兰民族主义复兴的代表的叶芝引起了中国翻译者的兴趣和介绍。然而,由于中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派,如李金发、戴望舒、王独清等人主要还是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人那里汲取养料,所以叶芝的象征主义并未产生什么影响。早期,其主要对新月派和文学研究会的部分成员产生了影响。

王统照的诗集《童心》借鉴了叶芝《微光》、《奥厢的漂泊》等诗集的意境。王佐良、杜运燮、袁可嘉等人的文章中也曾谈到叶芝对现代派的影响,但没有结合特定诗品进行分析。

另外,叶芝对九叶派诗人中的穆旦、袁可嘉的影响也非常瞩目。

穆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转入外文系。北大、清华、南开因日军侵华南迁,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穆旦大学毕业并留校任助教。在次其间,广泛学习西方现代派和叶芝的诗。

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我们都在外国语文系,首先接触的是英国浪漫派诗人,然后在西南联大受到英国燕卜荪先生的教导,接触到现代派的诗人如叶芝、艾略特、奥登乃至更年轻的狄兰?托马斯等人的作品和近代西方的文论。记得我们两人都喜欢叶芝的诗,他当时的创作很受叶芝的影响。

袁可嘉对叶芝的诗情有独钟,并在创作和诗论方面都有所借鉴。

我读到美国意象派诗和爱略特、叶芝、奥登等人的作品,感觉这些诗比浪漫派要深沉含蓄些,更有现代味。

在1947、1948年两年间,袁可嘉在沈从文、朱光潜、杨振声、冯至等主编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以论新诗现代化为总标题的一系列评论文字,倡导新诗走“现实、象征和玄学(幽默机智)相结合的道路。正如孙玉石所言“袁可嘉的对于自己提出的原则的阐释,主要来源于T・S・艾略特、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叶芝、里尔克和奥登等诗人美学追求的影响。细读袁的诗论,可以看到叶芝的影响。如《新诗现代化》中提到:

另一方面表现在现代诗人作品中突出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中的同样强烈的社会意识,现实描写与宗教情绪的结合,传统与当前的渗透,“大记忆”的有效启用,抽象思维与明锐感觉的浑然不分……

“大记忆”这一术语便是借鉴自叶芝的“Great Memory”,它为叶芝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象征。

我还相信三条我认为是自古相传的、是几乎所有法术实践之基础的教义。即:

1.我们的心灵的边界变幻不定;许多心灵似乎可以彼此交流,从而创造或揭示一个惟一心灵、一个惟一能源。

2.我们的记忆的边界同样变幻不定;我们的记忆是一个大记忆――造化本身的记忆――的一部分。

3.此大心灵和大记忆可以用象征召唤。”从袁可嘉的象征、玄学、现实的综合诗论来看,叶芝无疑是其渊源之一。然而,袁可嘉在借鉴西方现代派诗学的同时,结合当时中国文学传统和中国新诗的现状,提出“新诗现代化”、“新诗戏剧化”论点。诚如蓝棣之所言, “袁可嘉先生在有渊源、有背景的情况下,却不满足于变相编译或照抄,而处处都可见他的深入体会与独创性见解,这些体会与创见,甚至完善和完成了艾略特、瑞恰兹的理论,而对于中国诗坛、中国新诗的发展,其功更不可淹没了。”因此,叶芝对中国新诗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然而,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叶芝的影响不仅限于诗歌,而是涉及到其他文化生活方面。如20世纪90年代流行歌曲《一生有你》对其诗作《当你年老时》的借鉴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其诗作和文论的译文也常常被各种文章引用。

三、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叶芝译介与研究

叶芝译介与研究是中国现代外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缩影

外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是由来自翻译者、读者、译入国的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共同作用的过程。宏观上看,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一般都经历了救国保种、宣教启蒙的政治导向和艺术价值至上的美学导向两个阶段,随后进入与中国文学进行融合、互补、创新的全球化文学阶段。

近代,首先指导文学翻译的主导思想是宣教启蒙。如梁启超认为小说可以开启民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因而他积极提倡翻译政治小说。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是现代30年文学译介的一个传统。而此时,译者的意图是要激励本民族的人们去争取自由和解放。译介的价值转向使得与民族生存无直接关联的译介随之停顿。

叶芝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体现了中国学术界对叶芝的认识逐渐加深、逐渐全面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受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倾向的影响。

鲁迅1908年发表《摩罗诗力说》,大声疾呼提倡介绍“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文学作品。叶芝所具有的民族主义特点也非常鲜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危亡局面,叶芝所提倡的文化民族主义正好与当时文人志士力图通过文学唤醒民众的想法相吻合。引进“弱小”民族抗争之声的政治诉求决定了叶芝成为外国文学译介名单中的一员。

随后,随着美学倾向的上升,叶芝作为一个“象征主义”诗人被继续译介到中国,当时象征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自译介到中国始便引起了巨大影响。爱尔兰神话、哲学、神秘学为叶芝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象征主义素材。

自40年代以来,在中国叶芝一直与艾略特、庞德一起被定位为现代主义作家,如孙玉石的《中国现代诗潮史论》及《中国初期象征派艺术》中都提到叶芝作为现代派诗人的重要作用。然而,其现代性在西方并未获得评论界一致公认,而叶芝显然与以艾略特与庞德为代表的那场现代主义运动有所不同。

他们(指评论家们)开始对叶芝是否是“最后的浪漫派”(如其自称)或第一位现代主义者提出质疑。有些评论家不愿意给他贴上现代主义的标签,因为他使用传统体裁和诗歌形式写作。另外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他在运用那些体裁和诗歌形式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漫不经心,甚至是离经叛道,使他区别于浪漫派和维多利亚式的写作方式,而使他成为第一位用英语写作的现代主义者。

叶芝始为一个前拉斐尔派,渐渐自我定位为象征派,最终使自己“现代”,但如果我们将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那场英诗革命称为“现代主义”,他从来都不是一位“现代主义者”。正如王佐良所言:“他又在重要方面不同于这些美国来人:他的爱尔兰根子,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联系,他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错综关系,他的高傲而又肯内省的气质都是他们所没有的。他们是现代城市人,而叶芝则来自更古老的文明。”步凡、何树概括了中国新诗界对叶芝的评价与接受过程:1.五四之后到20年代:民族主义的鼓手;2.20年代末至40年代:对现代诗歌的探索;3.40年代至今的讨论:对现代性的强调。并认为近年来国内对叶芝诗歌作品的解读与研究逐渐卸下时代印记,转而引领读者感受多样的美学体验、东方色彩以及神秘主义,对其评论也日益增多。

综上所述,国内叶芝研究与翻译已全面而深入,叶芝是否能成为中文语境下的经典,取决于其译本的成就。袁可嘉和傅浩的翻译都已成为经典之作。然而,叶芝的戏剧和评论方面的文章译介尚嫌不足。经过近百年的译介和研究,叶芝在中国已经能否成为外国文学中的“正典”,取决于翻译者、评论家、读者、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本文为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校级课题项目。]

参考文献:

[1]谢天振、查明建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王锡荣:《鲁迅涉猎的爱尔兰文学》,《文学报》,2004.6。

[4]步 凡、柯 树:《简论叶芝和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

[5]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

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蓝棣之:《九叶派诗歌批评理论探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赵一凡、张中载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0]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Vendler, Helen, The later Poetry, Marjorie

Howes & John Kelly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B.Yeats[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79.

[12] Stead, C.K., Pound, Yeats, Eliot and the Modernist Movement[M]. Macmillan, 1986, 10.

[13]王佐良:《英国诗史》,译林出版社,1997。

[14]屠岸:《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诗歌翻译答香港〈诗双月刊〉王伟明先生问》,载海岸编,《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途径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为政》)几千年来,诚信一直被视为做人的必备品质,被看作是人们安身立命、社会交往、治理国家、成就事业的基础。但作为同龄人中的高知识群体,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却令人担忧,诚信危机初现。正观这种现象,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虽然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出台了不少管理规定,但每当各类考试举行时,铤而走险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作弊者完全忘记了诚信对他们的约束。

2.助学贷款,违约严重。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最大的帮助措施,这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有少数接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后应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时,却采用了逃避的办法。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重要表现。

3.缺乏诚信,恶意欠费。

许多高校在新生报到和学年初开通“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尚未交清各种费用的情况下,先在学校读书。这本来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却被不少不属于此类对象的学生所利用。他们以家庭经济困难为借口,把父母给他们的学费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吃喝玩乐、及恋爱支出,而拖欠应缴纳给学校的各类费用。

4.抄袭作业,蒙混过关。

高校在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利用这些自习时间来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等。在交作业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则抄袭他人作业或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东拼西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5.求职履历,弄虚作假。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有些学生便寻求“捷径”,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作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此外,有的毕业生多家签约,随意毁约,严重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任。

6.网络道德,诚信缺失。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网络道德不容乐观,如不少大学生轻意针对一些社会问题或现实问题,在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出现一些欺诈、漫骂、攻击的行为。个别大学生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形成原因

针对以上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绝非偶然。影响大学生诚信出现危机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

1.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

价值观是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对人们确立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上出现的腐败、欺诈,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消极现象,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混乱和误导,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在诚信方面出现危机。

2.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长期以来,在我们教育体制中,虽然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面临着升学或就业等压力,学校偏重于认知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关注甚少,德育教育往往留于形式,对学生缺乏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规范层次的道德教育。部分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问题在于大学,源头可能在于基础教育。

3.管理制度欠缺。

高校的日常管理制度也给部分缺乏诚信意识的学生造成了机会。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一般是凭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证明,而这类证明的获得轻而易举,使得一部分不应获得“贫困生”称号的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欠缴各种费用,加大了高校对困难学生的鉴别难度和助困的经济压力。

4.家庭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诚信的缺陷。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且多,很少考虑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些什么,他们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又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1.加强诚信教育的环境建设。

高校要努力构建诚信教育的平台,大力营造以诚信为基础的文化氛围。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以诚信为本,它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教育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诚信。教育工作者应言传身教,成为诚信的典范,以诚信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也要宣传诚信缺失的后果,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二是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例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等,以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三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要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网络等正面舆论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高校应将学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并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要特别注重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要求德育课要与时俱进,多渗透一些市场经济知识和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道德素质,比如诚信、敬业、自信、谦虚、团队协作、公平竞争、关心他人、学会生活等具体的道德素质。诚信教育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促进知行统一。

3.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制度。

诚实守信仅仅依赖于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健全的诚信制度。(1)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中增加诚信内容,记录有关诚信的正反面行为,并将大学生的诚信资料进行电子注册,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另外,学校把学生的信用情况,如学业成绩、获奖情况、违纪现象等建案存档,可以形成一套新的考核标准,以其作为学生申请贷款、奖学金评定、人党考察等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诚实守信进行刚性约束。(2)实行大学生信用奖惩制度,对大学生进行信用评价。一方面,要开展学生诚实守信评价活动,对学生的诚信行为予以表扬和奖励,体现诚信为荣。另一方面,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把不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记录在案,并让其为此付出代价,从而不仅使大学生认识到失信无利可图,还以此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使其彻底打消侥幸心理,自觉将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4.在学生自育时要强调诚信教育。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自立意识、自主意识有很大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提高。现在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转化为诚信情感,转变为诚信行为;三是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这是诚信教育能否坚持久远并卓有成效的重要一环。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大学生要想成功走向社会,就必须先学会诚信。因此,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诚信教育,思考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高校应点亮诚信教育之灯,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12).

[2]江卫平,蒋莉萍,屈琳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3]谢泽文,何军.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培养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要勇于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今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高等学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突出个性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问题[1]69。食品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热点,2011年益普索(Ipsos)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90%的受访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开设背景与发展现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政策法规、道德诚信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其学科涉及农学、工学、营养与卫生、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其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安全标准制定、分析检测等技术,其管理过程涉及政策、法规、文化和消费观念等问题[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急需一批具有现代食品安全理念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河北科技大学于2002年提出申办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新专业并获批,成为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自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117所大学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中农科院校42所,理工科院校28所,工商大学8所,师范院校9所,医药类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24所。河北科技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第六批部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短短十年间有近120所高校增设该专业,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2]。该专业在探索中起步,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尚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学科专业背景及优势不同,有农科、理工科、师范类及综合性院校等,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各不相同,这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般的食品营养或是卫生问题,也不仅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须对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销售和贮藏整个产业链进行研究和控制,掌握从田间到餐桌所有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性基本原理及知识。

2.课程内容尚待完善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传统的“营养与卫生”“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或“分析检测技术”,而缺少大食品安全的专业理念。部分学校由于实验条件、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食品风险分析与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课程未能有效开展;食品安全分析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分析检测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而对企业及质量检验机构普遍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等内容涉及很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存在不足,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等尚需改革与完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河北科技大学“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河北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强化实践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特色,学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特色。在新培养方案中,打破过去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增加个性化选修课模块适应不同特长学生的要求,在个性化教育环节中,根据专业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设计各种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的个性化要求,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效果良好。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彰显专业特色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制订出既彰显学校优势与特色,又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培养方案[1]70。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和食品工业强省,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食品工业也处于技术升级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校内专家和大型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专家以及校友会的作用,共同研究制定适应食品安全学科发展,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2.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3]53。河北科技大学结合多年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在优化课程体系时,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出发,优化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等必修课程及由类别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模块化)、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创新性和个性化教育环节,分模块设立综合实验,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优选设备先进、工业化水平高、管理规范的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个性化发展、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3.理顺课程之间关系,有效整合课程内容通过理顺课程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既继承老课程体系中的合理部分,又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食品安全学科最新进展补充新鲜知识,使课程内容能充分反映食品安全学科的新进展、新要求。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协调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加强课程精品化建设,对重要的课程群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如食品工程教学团队、食品化学教学团队、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团队、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等,强化了重要课程群的教学力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目前有3门主干课被评为精品课。

4.培养方案中加强个性化教育,强化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每名学生的优势潜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选择、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教育,就难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所以,我们在制订新的培养方案时,在强基础、宽视野的原则下,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结合学生个性、特长,按卓越工程师、技能型人才、学术(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四种培养模式开设相关模块化课程,供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增设个性化教育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有的同学爱好营销策划,就鼓励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考察,设计一套某种食品的营销方案;有的同学爱好食品科研开发工作,指导教师就联系有关企业使其全程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有的同学爱好艺术设计,指导教师会邀请艺术学院的教师合作指导学生设计某种食品的包装。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多环节个性化教育,结合毕业环节的综合实践锻炼,使学生大大缩短就业适应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课堂教学一直作为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一直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研究内容。教学中应贯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方针[2]40,注重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加强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现场教学、引导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把相关的学习文献资料、视频、复习题等发送到博客上或讨论版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

2.完善学业导师制,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大学成长规划完善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度,选聘师德高尚、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的教授、博士担任班级的学业导师,从思想、学习、生活、情操、兴趣、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协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大学学习计划和成长规划。从新生入学到大学毕业,各学期开设学业教育,学科导论,学科进展与前沿,考研、就业与创业课程,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就业去向,教师的研究方向、特长及成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巩固了专业思想,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3.改革课程考核考试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传统的理论课程学生成绩评定为标准化试卷考试成绩加平时课堂成绩[3-5],过于僵化,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论推导能力,缺乏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试点选择“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几门课程,改革课程学习考核评价模式,如食品营养学中增加了食品品尝课、营养食品设计论文等环节,使学生从枯燥的食品营养学基本知识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食品卫生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考核均增加了课程设计环节或社会调查环节,考核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或生活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学业评价更客观更全面。

(三)构建渐进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更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1,4-5]。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根据特色专业任务书要求,参考国内相关院校的经验,河北科技大学构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规律,设计了四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基础实践教学与能力平台”、“学科专业实践与基本技能平台”、“提高性(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前三个平台与传统的实验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与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但内容和模式有所改革,同时增加了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突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实现课内实验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校企结合实践环节、科技创新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1.基础实践教学与能力平台该平台由基础实验实践模块和社会调查实践模块组成,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通过这样的改革,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实验实践模块的改革:该模块将传统实验教学的验证实验改革为基础性实验综合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并通过内涵建设实现学生基本技能、基础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新性实验内容不完全依附于单一课程,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调查实践模块的改革:该模块主要解决学生在获取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基础创新能力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大三的暑假期间,进行社会调查,熟悉行业。其调查内容可以是销售情况,食品安全关注度,行业技术创新与效益的关系,食品法规与标准知识等,以使学生接触行业,思考行业,从而进一步产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增强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分别开设了“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卫生安全原理与实践”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培养其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实践性很强、发展较快的新兴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大胆改革并且与食品安全形势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对学科两大综合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增设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食品工程综合实验中增加自主设计新型食品实验项目,教师仅给出实验项目的方向,学生自己通过市场考察、自主设计工艺、配方、产品质量指标体系,然后准备材料,进行加工,最后由指导教师及其它同学给予综合评价,这样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组织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食品安全综合实验同样也设计了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结合目前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比如面粉增白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的快速检测技术,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自主准备试剂、样品及仪器,然后进行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全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

3.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由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块和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块组成,代替传统的实习与实训教学,通过这样的改革,突出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块改革:该模块提出校内基础工程能力培养多工厂的集中认识实习集中性导师指导的生产实习集中、定点与兼顾就业方向的毕业实习模式。校外生产与毕业实习是工科院校毕业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河北科技大学目前与河北三元乳品有限公司、河北黑马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养元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凯隆达食品公司、石家庄君乐宝乳品有限公司、河北惠康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米莎贝尔食品公司、河北省食品检验院、河北省检疫局、河北农林科学院、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省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等16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及实习实践合作关系,做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学生达到一定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培养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院已将食品工程综合实验室、食品安全综合实验室及各教师的科研室作为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我们建立了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接受科研训练的机制[6-8],使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取最新学科发展信息,掌握先进技术。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大赛、石家庄青年科技发明大赛、美国“大杏仁”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项目,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近三年来食品学科学生获得学校资助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2项,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人数达120人。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提高了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毕业论文与设计模块:该模块是学生在学校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集中检验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情况。针对目前高校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学生工程创新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双导师合带毕业论文或设计,允许学生在企业做论文或设计。近三年来,有17篇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在核心期刊12篇。

5.产学研合作平台结合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与优势资源,构筑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自项目立项以来,河北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与多家企事业单位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河北省三元乳业公司共建河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共建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黑马粮油有限公司共建石家庄谷物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石家庄米莎贝尔食品公司共建焙烤食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为推进学科、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平台建设,使实践教学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校内扩展到校外,研究与工程全覆盖。通过教学设计、实验分析、课程小论文等多个环节,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科研创新计划、科技创新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和企业产品研发竞赛)等科研训练,以及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工程设计与科研论文培养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能力。此外根据学校的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食品检验师资格考试、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等,有力地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5%~98%。

三、结语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商管理学习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