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4:38:56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1篇

所谓投资理财是指通过合理安排资金进行储蓄、债券、基金、保险、股票、银行理财产品等个人财务的合理规划,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获得财务资产的合理增长,目前常用的几种个人投资理财方式主要以储蓄、债券、基金、保险、股票、银行理财产品等为主。储蓄是个人将暂时用不到的货币结余交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存款利息的一种投资活动,是我国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定期、活期存款与外汇储蓄。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为了向社会筹集资金所的一种金融契约,在限定时间内按照一定利息向用户支付本金与利息,是一种有效的债务凭证。相对而言,债券收益一般企业最大,政府最低,保障程度则与之相反,政府最可靠,最后则是企业。基金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地设立的转向资金,比如信托基金、公积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等。保险是指通过合同契约保险人与保险机构之间形成的财务赔偿关系。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为了筹集资金所的股份证书,股东以此作为凭证获得收益的有价债券。理财产品是金融机构设计并的相关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市场获得收益并回馈给用户利益,以保证理财收益与非理财收益产品为主。

2个人投资理财现状分析

个人投资理财即通俗的管理钱财,是个人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需求和资金使用情况、风险承受能力所选择的未来财务规划模式,在个人投资理财选择支持下获得理想的额外收益,从而完成财富的积累与个人资产的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不断进步革新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我国个人投资理财领域也迎来了繁荣发展期,虽然个人投资理财模式备受关注,但是仍旧存在不少困扰着其继续发展的负面问题,尤其是传统理财观念与现行理财观念的冲突愈加明显,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传统家庭生活模式影响着个人投资理财选择。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孝道文化,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子女对父母的奉养理念深入人心,理财领域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个人一生收支状况不同,要做到收入支出与生命周期相匹配必须有合理的财务投资规划。面对这种规划要求,我国根深蒂固的财务观念和传统家庭生活模式就直接制约了个人理财的发展,尤其是父母子女相互馈赠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个人投资理财的选择与需求。西方文化中强调的理财观念是资产保值并维持生活水平的稳定,这与中国传统储蓄理财观念大不相同,在理财方面中国个人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极为强烈,因而导致了个人理财领域的畸形发展。理财作为与储蓄不甚相同的一种投资观念,本身收益就伴有一定的金融风险,我国众多居民在个人理财方面盲目追求高收益但是却忽略了高风险,在应对投资风险方面也缺乏相应意识,因此一旦出现投资失利后往往是亡羊补牢而非未雨绸缪,这种风险意识上的缺失也严重影响了个人理财的理性选择。众所周知,理财投资可获得经济收益,同时分散金融风险,但是我国金融政策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即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交易行业分开经营,对个人投资理财而言在选择方面增加了困难,不利于个人理财的发展。

3个人投资理财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个人投资理财领域产品众多,不同产品的投资风险与收益率都不同,投资者个人对于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及风险承担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做个人投资理财选择时要有科学的策略予以指导,从而获得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原则与策略具体如下。

3.1个人投资理财原则我国个人进行投资理财时要遵循三大原则,分别是规避风险、量入为出与注重整体效益。任何金融投资都不同程度伴有金融风险,但是这种风险也意味着投资者将来可能获得的收益,因此个人投资理财要注意把握机遇与风险,在投资过程中要善于规避理财风险,做到未雨绸缪,从而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有效降低风险,获得满意的增值服务;量入为出原则是指个人注意自身经济条件与理财需求,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将安全保值的银行储蓄与带有金融风险的增值投资做合理规划,确保投资风险控制在个人承受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减少损失提升收益;整体效益原则是指个人投资理财规划中要做好阶段性财务规划与整体性财务规划,确保所有投资都有意义,增值服务有保障,金融投资风险可控,从而实现股票、储蓄利息等的增值,保证个人投资收益。

3.2个人投资理财策略面对众多收益与风险各不相同的个人理财产品,在选择时要遵循三大指导原则,科学地做出选择决策,保证个人投资收益。首先要明确认知个人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所谓投资风险是指个人投资过程中可能损失的收益,投资收益是去除个人本金与损失后的净利润,面对投资风险与个人收益之间的正比关系,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是指导个人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传统居民储蓄习惯而言,国库券与银行储蓄是风险和收益都最低的投资方式,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安全低风险意味着投资收益低,因此个人投资理财时要针对个人经济条件、个人需求做出合理选择,明确股票、金融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合理控制风险与增值服务。其次要注意个人投资理财资金的流动性与投资周期。所谓投资周期是指个人理财从资金投入到回收的全部时间,资金流动性决定了资金与现金之间的转换率。一般而言,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投资周期越短,资金流动性越强,反之则周期长,流动性比较慢,比如银行储蓄可随时取、变现速度快,但是收益偏低,与之相比,定期储蓄周期长但是收益高。像股票、债券、保险、理财产品等投资周期就偏长,一般很难按时拿回投资资金,但是相对收益就较高,承担的风险也大,因此个人投资理财方面要对自己的投资周期与资金周转速度有明确认知与需求,从而指导个人进行投资理财选择。最后是个人用于投资理财的金额大小不同,在选择投资理财时的门槛也不同,大额投资可选择理财产品方案多,小额投资产品则相对较少,要根据个人可用投资资金做出正确选择。

3.3个人投资理财实践目前我国个人理财领域最活跃的投资理财产品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投资,这种金融上的创新对我国金融投资格局的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网络个人投资理财模式的兴起促使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积极创新,以余额宝、招财宝等大批个人网络金融理财产品为代表的新型投资模式悄然兴起,成为当今最具活力、辐射面最广的个人投资理财选择。对于追求低风险、稳健收益的个人来说,银行储蓄、保险与货币型基金是较好的理财选择,这些产品虽然收益相对较低,但是风险小,投资保值服务有保障,因此较为适合投资周期长、稳健保值的客户,可达到预期收益,像活期与定期储蓄存款、国债、保险产品、货币型基金是这类人群的主要选择。对于收益增值要求较高的客户,可选择有一定风险但是收益高于银行同期理财产品的信托产品、混合型基金与银行发售的相关产品等。余额宝与招财宝作为高收益个人网络理财产品,目前已经拥有上亿用户,尤其是余额宝,依托淘宝与天猫这个巨大的网络平台,成为阿里巴巴旗下最受人瞩目的个人理财产品,也直接影响了国内个人理财储蓄格局。与余额宝相类似的个人投资理财产品美国也曾出现过,但是由于美国储蓄率较低且美联储降息,最后被迫关闭。但是在中国这个人均储蓄率较高的国家,余额宝作为与最大网络消费平台淘宝天猫相联系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高于银行,风险相对较低,是一种备受认可的货币型基金,尤其是其打出的无风险口号和高于银行储蓄的利率对于广大居民有强烈吸引力。作为货币型基金产品,余额宝理财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同样也存在金融风险,尤其是随着阿里巴巴的美国上市计划成功完成以及与国内众多金融巨头的合作,更是进一步增强了这款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余额宝这款个人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低成本性、获利性决定了其在当前个人投资理财领域的竞争实力,尤其是余额宝与阿里巴巴支付宝的合作运营模式,对于用户而言其所代表的增利宝基金可有效集中个人闲散资金,不仅收益高,且具备一定安全性,实现了支付宝用户、销售平台和结算平台的三者共赢,不过这种理财产品的发展要着重应对网络金融风险,这也是目前困扰国内金融理财模式发展的瓶颈,需要慎重应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个人投资理财还处于不甚成熟的发展阶段,解决个人理财领域的发展瓶颈是关键,理财作为拓宽人们金融收益的重要渠道,发展前景广阔,因此要积极对我国个人投资理财领域加强管理创新与新兴互联网金融合作,让更多的个人用户获得理想的投资理财选择。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2篇

一、前言

二、投资技术与理论的演化

三、成功投资理财有四大要素

四、名人高见与绩效良好的投资配置前言一门值得终身学习的学问生涯规划强调的事业,感情生活及理财规划无非是为了实现快乐的人生.

最快乐的人通常都会追求三样人生目标,就是;个人的成长,归属(Affiliation)及人脉关系(Connection).

理财不是追求短期致富、更不是靠预测金融市场短期变化来创造财富.

成功的投资人、通常知识广博,善用与生俱有的好奇心、求知欲,洞嘱先机去创造财富本简报参考.墨基尔(B.G.Malkiel)漫步华尔街(ARandomWalkDomnWallStreet)

投资泡沫.基於预期心理,一窝蜂追逐标的物,价格即愈飘愈高,远离其价值成泡沫;泡沫破灭时,亚马逊书局跌价96,单价由75到5.5投资损失的最大三组人投资技术与理论的演化

1,空中楼阁理论到技术分析.强调的是心理因素,用来预测适当的买卖时机.凯因斯,用一整章说明股票市场和投资人预期心理的重要.

2,盘石理论到基本分析.是选择个股的技巧决

定股价的四种因素:1.预期股利发放,

2.预期盈余成长率,3.风险因素,

4.市场利率

3,风险与报酬.风险的定义、遭受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财务的风险则定义为报酬的变异数或标准差

风险定律:1.风险与报酬相称;2.投资风险与报酬与资产评价有绝对关系;选择价值型基金符合不买贵的原则;3.透过多样化,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长期研究显示风险与报酬是正相关,参阅表9-1是易普生公司的研究

4,现资组合理论(MPT):降低风险.60年代马可维兹发明投资组合增加,可以不减少期望报酬下,降低风险.

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风险数量化.夏普(WilliamSharpe)所创系统风险,或称市场风险;非系统风险,或称可分散风险成功投资理财有四大要素厘清长期理财的目的认识证券市场长期的规律性用科学方法降低市场短期不可预测性的投资风险了解投资人是非理性的事实

厘清长期理财的目的:购置房产,子女高等教育,退休养老以及合理避税的理财需要.

巴菲特:设定长期理财目标,规划出一个扎实完整的投资计画以及坚持的做下去.

第一条规律证券市场长期才有规律性,

第二条规律股票市场长期年均报酬率高於债券.

第三条规律长期持有股票,风险会跟著减低,参见图14-1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研究资料用科学方法降低市场短期不可预测性的投资风险以资产配置为主,全球分散投资为范围,

QVD的资产配置:Q是指投资标的物必须具有品质;V是指价值,也就是说有品质的标的物必须以合理的价位投资而不是光看价格.D意指有效率分散

增加国外投资比率以降低风险:台湾股价指数过去二十年的年均报酬率是9.98,同期间大摩全球股票指数(MSCIWorldIndex)的年均报酬率则是9.38,台湾股市震荡的幅度(标准差)是国际股市的三倍有余.

追高杀低不理性的投资决定,结果导致亏损连连而无法达成长期积累财富的目标.

重大灾难投资法,逆向操作狠赚一笔:判断是否在底部.成交量为高值的15,融资的减幅=大盘指数的跌幅、周DK在20~30名人高见与绩效良好的投资配置坦伯顿与巴菲特、都奉行价值型投资,典型的反向操作投资,不随俗浮沈.他掌握投资期间,认为世事多变化,要检视投资标的的情况,平均持股是4年,最多加2年;而巴菲特寻找到价值物后,要永远紧抱.

坦伯顿:1.60年前创立投顾公司时,全世界只有17位证券分析帅、现在美国就有3万多位每天在东翻西找低估的股票,2.中国经济20年内会超越美国,3.找出潜力市场、不要跟著群众走,在别人失望卖出时买进、在别人贪心买进时卖出.

巴菲特今年提醒股市报酬率,恐难再疯狂:过去40年的ROI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两倍、过去5年则超越道琼40,但过去二年则稍落后道琼.他强调:成功投资两大基础是认识基本价值及耐心

Fidelity:PE>20进场不会赚钱,PE10,目前全球PE15,明年下半年好转;未来一年报酬约4,高於债券.

美国加州公务人员退休基金(CalPERS)是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退休基金,过去十年年均报酬率却有8.2,过去十五年年均报酬率更有9.6%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该基金长期以来持股比例占基金资产总规模始终维持在60%上下,不相信短线进出的投资哲学是该基金得以创造佳绩的唯一原因.

美国财星杂志有三年历史的平衡式投资组合,2004年的资产配置分别是大型绩优股35,中小企业类股40,国际股票15%及债券10.

作决策要有参考数据:

一、例如定期检视资产配置:股,债、现金;

6,3,1〈依年龄与已有财务状况而调整〉

二、选择个股的技巧:

1.股东报酬率大於20,

2.营收成长率大於20,

3.毛利率大於25,

4.营业利益率大於20,

5.流动比率大於100,

6.净值对总资产比率大於60.

三、合理价值:股价低於PE,PB[股价净值比]等的历史平均水准

四、适当的短线股票买卖时机要参考技术

分析的数字:

买点:1.K<25,且向上突破D线,

2.5日RSI<15,10日RSI<30,

3.乖离率75,且向下突破D线,

2.5日RSI>85,10日RSI>70,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3篇

1.1个人理财定义

个人理财是在既定的理财目标下,充分分析个人财务现状和风险承担能力,通过平衡安排各种收入与支出,选择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期限结构的投资组合,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其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这个定义包含理财的几个特性。首先,理财是一场持久战,理财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财务规划过程,要着眼于大的方向,从每个人的人生规划入手,因此合理的人生规划是理财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其次,基于长远考虑的理财,更多关注的是平衡,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而并非价格的最大化。一些诸如个人理财就是“钱生钱”、理财要成功就得投资高收益产品的观念,从理财的角度来说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1.2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中国理财产品市场逐步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市场来,人们越来越希望从这个有点虚拟化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尤其是一些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工人农民。随着这股热潮的愈演愈烈,内容丰富、风险各异的理财产品迅速诞生。面对众多的理财产品,一时间让投资者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结果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打不到点子上。再加上许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远远不够,跟风现象严重,以至得不偿失,不仅达不到保值增值的初始目标,还给刚刚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带来严重冲击。

造成如此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误地理解了理财的真正含义。由于普通市民并不具备投资金融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错把“投资”当作“理财”,其本质就是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进行博弈,结果当然是“十赌九输”。拿现在炒得最热的股票和房地产来说,把钱押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虽然一部分在这轮牛市中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但更多的是在牛市后期盲目跟风进入这个市场的,结果是输得体无完肤;而投资房地产的,这几年可谓是赚得钵满盆满,但是这笔巨额收益,并不是理财所得,而是“赌”回来的。一旦将来房价下跌,持房者没有落袋为安的,不但有可能重回起点,更有可能从盈利反过来被“套牢”。

可见,虽然理财是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居民对理财本质及其蕴涵的风险认识的不足,使得居民在投资理财时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无法尽情地享受成功理财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居民正确认识理财以及正确理财,就成为研究我国个人理财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要点,通过研究探讨,旨在使投资者对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具备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正确而理性的投资,真正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同时通过投资者的成熟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进而保证我国的资本市场能够沿着快速健康而又稳定持久的轨道发展。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从我国个人理财现状出发,根据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理财的本质和存在的风险,纠正目前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理财的对策和技巧,使投资者对理财的认识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最后展望我国未来几年至几十年理财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使个人理财也能紧跟时代步伐。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取的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些经典理论以及具体事例和统计数字,使研究结果更加有说服力,也让投资者对理财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财。

2个人投资理财现状分析

2.1概述现阶段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在社会各类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个人资产逐渐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决定性力量。个人手头的资产增加了,就需要对之进行整理保管以达到增值保值的目的,个人理财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经济生活内容。

随着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尤其是在2006年新一轮大牛市开始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国内居民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步伐,对于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财务规划,合理配置储蓄、保险、证券、房产等投资品种上的资金,还缺乏一种比较全面和理性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人是仅仅依靠个人常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投资,或者干脆是采取盲目跟风的做法,这样,想要真正规避投资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难度相当大。

另一方面,逐渐扩大的消费群体、潜力巨大的市场,惹来了各路金融机构的垂涎。由各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大军已纷纷打出投资理财的旗号,向目标客户展示和推销其理财产品;许多国际性金融机构或者通过与境内机构合作的形式,或者利用推介会等形式向目标客户灌输其投资理念,不断对这个市场进行渗透。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先发于人,以图通过服务模式、经营理念、品牌文化等质量要素吸引和发展自己的消费群体,抢占市场份额。

综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兴起一个崭新的金融市场——个人理财市场,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再发展和居民理财意识的逐日加强,这个市场将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但是,毕竟投资者的理财意识还不成熟,也还欠缺专业的理财能力,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还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市场供需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因此,决定了目前这个市场只能处于缓慢发展的状况。

2.2个人投资理财普遍存在的误区

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让老百姓逐渐摆脱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窘境,并开始有了理财的愿望和需求。可是如何打理好个人资产,目前可供选择的管道不算多,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误区却不少。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会造成行为上的错误,最终影响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特别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误区,分析其中的“误处”,并予于纠正。

误区一:对理财缺乏正确认识,将理财定义简单化。理财的概念这几年才逐渐兴起,很多人将理财简单定义为储蓄,将钱存在银行,而不懂得如何规划这笔财富使其增值。更多的人将理财看做投资,简单地理解为“钱生钱”,这种观念直接造成理财行为上的急功近利,风险也大大增加。许多人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下岗工人和退休老人,结果由于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及投资者的盲目跟风进出,不少人深深被“套牢”,非但财富没有实现保值增值,严重的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其实,理财的核心目标就是合理配置财富,最终达到保值增值。在理财时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另外,以为把钱存在银行稳赚利息就是最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对的。储蓄存款虽然流动性强,风险小,但是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税对收益的影响,这种理财方式不仅有可能带来零收益,还会使财富“缩水”。有人测算过:1987年的1万元储蓄存款到2007年实际只能买到价值2000元左右的商品。储蓄存款其实是风险厌恶型的人因不愿意承担风险而采取的极其保守的理财规划,但是这样又被动地担负了较大的贬值风险。要想获得超额收益,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关键看风险管理的措施是否得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也没有无风险的投资。一味地追求无风险的储蓄存款,就像把头埋进沙堆的鸵鸟,是危险和愚蠢的。正确的理财理念应该是兼顾风险与收益:在收益一定时,尽可能锁定和规避风险;在风险一定时,尽可能地争取最大收益.

误区二:买房就一定能升值赚钱。房地产最近几年一直稳中有升,加上银行利率又低,许多房地产投资者便应运而生,且好多人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的比重极大。大家头脑中开始产生了一个错误理念:房产只能升值不会贬值。在造就了不少富翁之后,有些投资者甚至开始举债投资,购买多套房子以期望增值,于是出现了许多“负翁”。到后来更是出现了“以房养房”、“以租抵贷”等炒楼方式。房屋固然在升值,可是具体能够升值多少却是谁也无法确定,相反房屋的折旧却是每年都在发生的。然而这种做法在房产泡沫日趋严重,政府调控渐趋加重的今天也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目前的房价已处极端高位,再介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先前的这批人先是随着央行加息,开始背负比以往沉重得多的还款负担,而房屋租金却一直都比较平稳,这就使得一些经济实力普通的购房者开始决定出售自己的其中一套房产,但随即开征的卖房营业税又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房屋真能保值增值吗?诚然,在特定条件下,特定区域的房屋是能够保值增值的,可是如果将此泛化,称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观点是极不正确的。尽管在目前我国还算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房地产投资仍然可以说是比较好而且重要的投资管道,但是我们也要切记,风险永远伴随在房地产投资的高收益背后。随着房价的逐年上涨,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以房养房”、“以房抵贷”将有可能面临房屋不能买掉的流动性风险、租金下降或租不出去导致成本难以回收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率高于房产收益的风险。而对利用贷款来买房的人风险则更大,因为在贷款的同时也就将投资的风险放大了许多倍,放眼国际,贷款投资房产失败是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而日本、香港房地产泡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超负荷的过度投资,往往是财务危机的罪魁祸首。长期来看,随着房产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供应的加大,房产市场必将回归理性,房价也将会随供求关系的转变而有涨有跌,像前几年那样房产投机可以获取暴利是极不可能的。

一位被誉为“诚信可靠的房地产投资专家”的美国女投资者维娜·琼斯·考克斯这么说道:“房地产投资绝对不是一项适合所有人投资的项目,因此在决定投下大量资金之前,明智的人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她总结了每个成功的房地产投资者必须遵循的五大步骤:加入一个房地产投资俱乐部或者协会之类的组织;真正确定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决定何种投资方案最有效;获得相关知识和技巧,使自己的策略奏效;多出价。这些建议,值得目前近乎疯狂的投资者好好参考和借鉴。

误区三: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忽视自身的实际需要。这类人进行的是“人云亦云”式的理财,他们不明白要为自己理财的道理,看到别人买了哪些产品赚了钱,就跟着去购买相同的产品,甚至在可能的高收益刺激下,完全不理自身的资金现状去购买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投资学上,这被称为“羊群效应”,这在股票市场里最常见,看见别人纷纷投资股市,也积极跟进;听说某只股票最近很多人买,自己也跟着买进,结果往往是亏本或者被“套牢”。

虽然说理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最终达到财务自由,可是一个大前提却是自己动手理自己的财,而不是单纯盲目地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想充分体会成功理财的乐趣,就要从自己动手做起,多了解理财的相关产品,依靠自己的头脑判断购买品种,不要人云亦云。每个人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都不一样,也就应该有不同的理财方案。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想要的生活状态都取决于自己,因此应当为自己的理财目标负责,按自身实际情况理财。

误区四:只做一次理财规划,一成不变地理财。有些人在确定初期理财规划的时候,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合理地规避了以上三种误区,在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后,接下来所做的就是把它丢在一边,等着获得预期收益。还有一些人在更换对比了几种理财产品组合之后,选择收益最高的一种,以为自己已经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没必要再做更改。诚然这两种做法确实能给投资者带来短期内看得见的收益,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不变的组合能否继续维持这种收益?

答案是否定的。理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现阶段的理财其实就对未来的教育、医疗、失业、退休提前作出合理安排,而国家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自身收入水平的变化都会对这些既定的安排有所影响。再则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收益要求与风险承受能力。比如年轻时期的积累阶段,人们就愿意承受较高的风险去换取较高的收益,达到财富的积累;到了中年的巩固阶段,人们就换成了中庸的投资观念,保本加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标;等到了退休期间,没有了收入来源,人们就不愿承受任何风险,而把稳定收入年金看作最重要的目标。因此,理财方案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随着社会、人生的发展而变化,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2.3理财风险面面观

收益与风险同在,这是投资的一般规律。我们无论投资那种理财产品,除了关注回报率之外,还要清醒地认识与之相伴的种种风险。说到风险,尤其是在投资理财中,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损失,实际上损失仅仅反映了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一种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它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损失的可能性;它是未来结果(实际收益率)对期望(预期收益率)的偏离,即波动性。这样理解的话,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就无不和“风险”密切相关了。投资之所以有风险,就是因为人们无法预知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很多事情的发生可能会给自己的财富带来损失,比如说利率、汇率、政策的变化等等。因此,当你决定把钱拿来投资的时候,就要时刻警惕风险暗算了你的钱。在现阶段进入理财市场的人日趋增多以及理财产品日渐丰富的时候,伴随而来的是理财风险也越来越大,笔者将理财中较常遇到的风险统计如下,以供投资者参考。

(1)周期性波动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行情周期性变动而引起的风险。这种行情变化不是指证券价格的日常波动和中级波动,而是指证券行情长期趋势的改变,它可分为看涨市场(牛市)和看跌市场(熊市)两大类。在看涨市场,随着经济回升,股票价格从低谷逐渐回升并持续上升;在看跌市场,伴随着经济衰退,股票价格也从高点开始一直呈下跌趋势。许多投资者在进入证券市场并不考虑这一点,拿之前一段时间股市行情来说,相当一部分的人太过疯狂,对牛市持续时间估计过于乐观,没有意识到市场也有回落的时候,以至身陷股市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倾家荡产。

(2)市场风险,即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证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不同,其价格波动频繁,很难预料,尤其是股票价格时起时伏,变幻莫测,使证券市场的市场风险大于其它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真实资本投资市场的风险。证券的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证券收益的预期和市场供求关系,而这些都是不确定的,随时都会因风吹草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证券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增加了证券投资的风险。

(3)利率风险,即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利率上升,会打击股票、债券等的价值。其中,利率风险是债券的主要风险。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以往发行又尚未到期的债券利率相对偏低,此时投资者若继续持有债券,在利息上要受损失;若将债券出售,又必须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此时投资者无法回避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和收益的影响。就股票而言,利率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股票收益的预期和影响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由此观之,利率的变化也给股票投资带来很大风险。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而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经常因种种原因而变动,因此市场利率也因之时高时低,进而波及到证券价格的涨跌,加大了证券投资的风险。

(4)购买力风险,也叫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会失去原有的购买力。如果投资的回报率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实际就等于赔钱。假设现时的通胀率是7%,银行存款利率是5%,那么一年前100元的东西现在要花107元才能购买,而如果当时把钱放在银行,现在只有105元,已经买不起一年前卖100元的东西了,这就是通胀带来的风险。购买力风险对不同证券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固定收益证券(债券、优先股),因为其利率一般是预先规定不变的,不能因物价上涨而提高,故其风险较大。而普通股股票的购买力风险相对较小,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公司的名义收益会增加,公司净盈利增加,此时股息也会增加,股票价格随之提高,普通股股东可得到较高收益,可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另外,长期证券投资的购买力风险较短期证券投资的大。

(5)政策风险,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法规、举措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会造成证券收益的损失,这在新兴股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济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公司利润、债券收益的变化;证券交易政策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证券的价格。2007年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结果整个中国股市一度蒙上一层灰幕,也给还沉浸在数钱喜悦中的股民敲了一记重重的警钟。

此外,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投资者还会面临诸如流动性风险、企业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等。流动性风险指投资无法在需要时适时变换为现金,如房产和私人收藏品就不易变现,流动性风险较高。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产生的盈利能力的变化,使投资者的收益或者本金减少甚至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经营效率低下,无力保持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的稳定性,就说明企业的潜在风险很大,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就很大。法律风险主要是指有些募集者采取欺诈、诱骗等违法手段发行证券,使投资者遭遇受骗上当的风险;或是有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宣告无效。汇率风险是从事外汇投资者所特有的风险,是指因汇率的变化而导致外汇收付者或外汇储备者资产价值变化的不确定性。

那么,对投资者而言,究竟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呢?笔者认为,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只要投资就会有风险”这个事实,在投资之前对投资产品的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要盲目预期过高。其次,投资者要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一个普遍的原则是“用闲钱去投资”,也就是说这部分资金即便出现了风险,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此外,投资者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把理财当成一夜暴富的工具,要知道即便是长期投资,也不一定就会取得正的收益,还要看个人选择理财产品的时机和能力。

3详析个人理财对策

3.1成功理财的先决条件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只要是有关理财的话题,必然会提到这句颇具启发力的口号。不过,投资理财的能力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耐心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笔者认为,要成为理财高手,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首先,要培养理财意识。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有理财意识,有正确的理财观念才会赢得更多的财富。根据一个神奇的投资理财方式,如果你有261万元,只需要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你有36万元,也只需要3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即使你每年只能存下1.4万元,40年后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这个神奇的理财方式是这样的:如果你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40年后,能积累多少财富?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出:1.4万元×(1+20%)40=1.0281亿元。40年后,你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由此可见,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是多么重要!

其次,要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为确定理财规划做好准备。第一步就是要对个人的收入和资产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目前的富余的现金和闲置资产;还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第二步是确定理财目标,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目标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有了理财目标就可以减少情绪化的决定,理性面对市场变化。理财的目标要合理,不能简单地设定为资产增值最大化,还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债务偿付能力。第三步是明确投资期限,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财目标会决定不同的投资期限,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

3.2个人理财的基本法则和技巧

有了上述先决条件后,接下来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下面有些理财的基本法则和技巧可供参考。

(1)没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良好的理财能力来自于学习与经验的积累。常听人以“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等借口规避理财问题,他们把“理财”归为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可是他们忽略了金钱问题乃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尤其现代经济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自免于个人理财责任之外。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还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玩金钱游戏”的思想已经落伍了,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理财经验,才能在充满竞争而又暗藏风险的理财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2)先养鸡,再下蛋。如今的确有不少人是通过投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这并不代表谁都可以成功。很多人对基本的概念还没有搞清楚,就急切地想跳下水,往往是命在旦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投资品种,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了解与交易有关的问题,如果连游戏规则都不了解又怎能获梨呢?有的话也只能说是运气好而已。因此,在投资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市场的风险有一个把握,否则,只能是不断地向市场交学费,不断地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3)尽早投资,体验复利的魔力。投资要获利,一定要先行。就象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留待后来出发的人辛苦追赶,这就是提早投资的好处。假设投资者20岁起就每月定期定额投资500元买基金,平均年报酬率为10%,投资7年就不再定投,然后本金与所获收益一起存入银行,到了60岁本利和为162万元;而假如投资者27岁才开始投资,同样每月500元,10%的年报酬率,整整花了33年的定投,到60岁才累积到154万!相比之下,早投资的获利要大得多,晚了7年投资,却要一辈子才能追回来。另一方面,投资一旦开始,就千万别停下来;时间越长,投资的效益就会越显著。假设投资者27岁都没有停止投资,而是继续坚持每月投资500元,那么,到了60岁时累积的财富将是316万,几乎是停止投资时2倍的收益。切记,时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师,它对投资结果的改变是惊人的。

(4)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投资,这是投资理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鸡蛋到底是分散放到若干个篮子里安全,还是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安全,这实在是投资者们历来颇为争议的问题。收益与风险之间的矛盾和多空的争夺一样激烈,如何在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谋求收益的最大化颇为诱人。众所周知,投资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值增值,而单一的投资品种风险和收益同样集中,持有多而散的投资品种又因为无暇照看以及无法保证齐涨共涨而难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意义重大。在实际投资中,投资者可以在一种资产类别中进行分散投资,也可以在不同的资产种类中选择多种投资方向,选择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资品种构建组合,从而兼顾风险与回报。例如,一个股票占40%、国债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资组合,1996年至2003年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9.07%,高于100%投资于定期存款的组合;同时,其标准差(衡量收益率的波动程度)却远远小于100%投资于股票的组合。

(5)兜里的钱才是自己的钱。这句话还有一个说法,叫“落袋为安”。在投资过程中,很多人曾经都赚到钱,但到最后却又赔了进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对自己的投资品种的优劣进行仔细分析,对该投资品种所能达到的收益率做到心中有数。很多人都试过这种经历,预期收益率是10%,可是却当收益达到15%的时候还不肯收手,结果一不小心行情逆转,收益率就降到10%以下,更有甚者还出现赔本的情况;如果在10%或者15%的收益率时就平盘,钱就到自己的兜里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时刻提醒自己落袋为安,不要因为过于贪婪而导致最后满盘皆输。

3.3合理理财规划推荐

既然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就要及早认清人生各阶段的责任及需求,订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财规划。理财规划应趁早进行,以免年轻时花钱如流水,到老时才后悔叹息。下面笔者将人生大体分为五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有性质提出相应的理财建议。

(1)学生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还缺乏收入,因此主要做的就是多接触和积累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若有零用钱收入应妥善运用,逐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切勿追赶时尚而形成不良消费习惯。

(2)工作初期:年轻人刚开始工作,往往消费起来没有节制,甚至成为“月光族”。所以首先应该从开源节流、资金有效运用双管齐下做起,切勿冒进急躁。单身青年应提高储蓄率,有计划地积累“第一桶金”,既为今后扩大投资奠定基础,也为结婚、置业做好筹划。同时可以拿出部分储蓄进行高风险投资,目的是培养投资理念,学习投资理财的经验。

(3)成家立业期:这个时期是家庭消费的高峰期,同时还要提前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理财任务比较重。此阶段的理财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设的费用支出上,那些有房贷和车贷的家庭,更要合理安排好个人信贷,逐步减少负债。如果还有积累,则可以选择较激进的理财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

(4)中年期:此阶段的理财重点在于子女的教育储备金,每年可划出一笔钱存作子女教育基金,还可以有免税的好处。此时还要担负抚养父母的责任,因此医疗费和保险费的负担亦须衡量,应该加大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购买。就投资者本身而言,因工作经验丰富,收入相对增加,理财投资宜采取组合方式,可投资于房产,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也可以投资于股票、债券和期货产品,但都应以长线投资为主,毕竟这个时期已经经不起大起大落了;同时还要留足一部分活期存款充当家庭备用金。

(5)退休老年期:此时虽然是财务最为宽裕的时期,但考虑到老年人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因此理财更应该采取守势,毕竟身体和精神健康最重要。在这时期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此外,购买必要的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不单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减轻下一代人负担的良好途径。对于资产比较丰厚的家庭,可采用合法节税手段,把财产有效地交给下一代。

财富是靠积少成多地逐渐累积起来的,平稳妥当的人生理财规划应及早拟定,才有助于逐步实现聚财的目标,为人生奠下有保障和高品质的基础。

4未来理财新趋势及新观念

4.1理财发展新趋势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及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8%,到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47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的标准,中国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居民金融资产持续增长将为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虽然现阶段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居民的理财知识和能力也还有待提高,我们仍然可以预测未来10年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将进入黄金时期。这既为居民理财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对居民理财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投资者很有必要把握理财发展趋势,早做准备,早定对策,使居民理财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首先,金融市场走向混业,投资者选择更多,咨询更方便。投资者只需锁定一家金融机构,就可以购买多种投资产品,省去了来回于多家公司的麻烦。国外正盛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在中国悄悄加快了步伐,目前一些金融集团已经开始显现出混业的雏形,如中信集团,旗下拥有自己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等,或许未来只要一张银行卡,就可以方便完成一切投资步骤。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混业的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可以得到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等各方面的综合建议,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投资不同的金融品种,所需的信息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机构来完成,投资者获得信息的程序将大大简化。

其次,投资者将实现全面“专家导购”,各种人群都将有专属的投资顾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金融机构将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的理念,并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案。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通过实行理财经理制和客户投资顾问制,打造专业的理财顾问队伍,充分发挥理财经理的人格魅力,主动为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成为金融机构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

再次,未来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多,品种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目前投资者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已经十分丰富,但当金融市场实现全面开放与发展之后,各种风险级别不同、结构设计各异的产品会让投资者更加眼花缭乱。金融市场的放开,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大前提,由此而带来的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和方式等将由各家银行自行决定,这就意味着老百姓可以尽情“货币三家”。当前银行许多的信贷品种都是基于房产抵押的,未来则很可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得到改变,因为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技术可以更好的评估客户,将有可能引起一股消费者信贷的风潮,届时由信用卡所引领的大额消费分期付款风潮将兴起并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追捧。同时,国内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股指期货也将推出,之后又还有可能衍生出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都将提供丰富而且全面的投资品种。

此外,未来投资者理财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理财日趋便捷。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备24小时服务功能的网上银行、基金超市等服务管道迅速发展,突破了面对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增加了理财产品的附加价值,届时如何实现多种营销管道的联动服务将是金融机构提高理财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点。

4.2新理财亟需新观念

唯有顺势而为,方能有制胜之道。理财大环境的变化及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投资者必须“以变应变”,及时更新理财观念,以使自己的财富更加有效和快速地增值。

首先,投资者要着眼长远,理财也要遵循优质投资(相信专家)。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也就意味着一个成熟市场的逐步建立,而在相对成熟的投资市场上,投机炒作的短期行为将越来越不受欢迎;相反,着眼长远,配合个人理财需要的投资行为会逐步为大家所接受。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理财是“马拉松比赛”,而非“百米冲刺”,它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在这样的市场上,专业理财机构的作用必将被重新认识。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达,专业的理财机构越来越多,理财服务也日渐多样化和个性化,有专业的团队为个人量身定制理财计划,控制风险,个人理财将更加具有保障。

其次,投资者不能奢求一夕致富,“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要求投资者要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不能忽略投资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大开,我国居民的投资管道也愈来愈多,单一的投资工具已经不符国情民情,而且风险太大,于是乎“投资组合”的观念越来越受欢迎,目的既为降低风险,同时也能平稳地创造财富,即达到“以小博大”。投资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据个人能力、投资工具的特性及环境时局而灵活转换。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组合”乃是将资金分散至各种投资项目中,而非在同一种投资“篮子”中作组合,有些人在股票里玩组合,或是把各种基金组合搭配,仍然是“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作法,当然依旧是不智之举。

再次,投资者应该建立全球化思维模式。全面开放之后,中国将和世界其它经济体一样,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而撕去保护膜的中国经济,很难在下一个金融风暴中保持平静,也不容易再次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浪潮中独善其身,“地球村”的概念逐步清晰,“世界公民”可能才是对每个人最正确的注解。那么,投资者就没有理由再把所有投资都维系在中国经济的身上。全球化资产配置是化解区域经济风险的最佳策略。“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理论同样适合于资产配置,由于资产类别和地区的多样化,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全球投资组合应该比严格意义上的国内投资组合能带来更高的收益,或者在风险水平降低的基础上提供相似的收益。而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又为这种全球化的投资和资产配置提供了机会。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认识到一种新型的“另类理财”。如今,虽然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但依然赶不上看病住院的花费涨得快。有句话说得好:健康是福,只要身体健康,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笔钱。正因为如此,人们的观念应该逐步改变,如果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而盲目地节约,什么钱都舍不得花,无疑步入了一种“贪小失大“的误区。不如将一部分钱投资与外出旅游、购买健身器材、合理饮食等项目,以减少生病住院的机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科学理财,即在健康上多做投资,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节约。当然,这种理财观念再搭配购买保险,将给你的健康带来双重保障,而且保险的概念早已不仅仅是发生意外时获得补偿那么简单,分红型保险,储蓄型保险不仅使投资者的生活获得保障,也能使投资于保险的资金获得回报。

5结束语

5.1结论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已逐步成为决影响和决定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有关投资理财的呼声和谈论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金融机构和宣传媒体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推荐各种投资理财的思路、模式和产品,真是方法多多,品种齐全,各有千秋。但媒体的宣传介绍往往有一点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就是理财意识的培养和基本观念介绍。要使人们都能真正地成为投资理财的好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出发,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认识到投资理财与自己生活的直接关系,揭开人为地给投资理财蒙上的神秘面纱,使投资理财真正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先从这个点上出发,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为大背景,在何为理财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理财观念上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层层展开研究分析,对个人理财的一些技巧法则做了详细介绍,最后总结了我国未来个人理财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虽属一家之言,相信对投资者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虽然理财环境日愈充满竞争与挑战,庆幸的是,在与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几年磨合之后,个人理财发展的大趋势已然明了,投资者们也在创新迭出的理财市场里学会了很多。现在,当一个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即将展现在面前时,投资者更要把握住市场发展的趋势,为未来的理财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个人而言,人生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企业,富翁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自己的理财理念与思路,设立长远规划的方案,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财风格,才可能创造出独特的人生财富。

5.2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4篇

(一)量入为出原则在个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量入为出尤为重要。只有满足个人正常的生活开支之后,才能进行更为高级的投资理财,千万不能拿个人的生活费进行投资。

(二)投资分散化原则投资学中最基本的一项原理是,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定要做合理的资产配置,即投资分散化,利用投资组合把财富投资于不同的项目,并确定各种投资资产的比例,从而保证投资的收益性,尽量减少风险。同时,还应当短、中、长三种理财方案配合使用,注重进行组合投资,把握好各期限种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力求收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胀带来的损失。

(三)坚持“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协调原则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应对通货膨胀,首先要选择安全性高的投资方式,安全性是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安全性是指个人资产的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受到损失。其次,应该保持一部分灵活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即要做到流动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出现贬值,购买力下降,因此个人投资者需要保持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在面临通货膨胀时,通常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流动性是为了保障在物价上涨迅速的同时能够保证生活水平,补贴生活所需,或者看准时机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最后,投资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盈利,将个人资产投资之后要实现增值,收益越多越好,这是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个人投资者可以尽量通过投资组合来提高盈利性,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投资者的效用最大化。

(四)具备投资理财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虽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专业理财师,但要想在金融风暴中顺利平稳的度过,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不仅达不到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还会被金融危机的大潮所淘汰。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头脑进行投资,就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二、个人投资理财的工具

(一)储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是最传统、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存款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操作上的简单性等特点,最受广大投资者欢迎,但在当前利息较低,又有高通胀风险的情况下,银行存款所能代表的购买力在缩水。虽然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不断调高银行存款利率,但在通货膨胀时期,利率的调整一般会有“时滞”,利率调高往往比通货膨胀慢一拍,这时居民存款会出现负利率的现象,居民储蓄实际上是在不断贬值的。因此,在通胀时应尽量降低银行存款在资产中的比重,有少量短期银行储蓄、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就足够了。

(二)股票良性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甚至还会对股市有利好效应;恶性的通货膨胀则对股市的抑制效应明显,此时经济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这时人们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进行保值,此时会出现资金流出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下跌;同时企业生产资金短缺,而原材料、劳务成本等价格飞涨,使企业盈利下降,股价下跌。虽然我国目前不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但自2007年的牛市结束后,我国股市一直处于调整状态,股市陷入熊市,投资者难以获利甚至亏损。投资者投资股票,除去获得买卖差价,还可能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但是投资股票,伴随着高收益的是高风险。所以,股票投资适用于那些能够承担风险,并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

(三)债券债券的收益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具有保值能力,其利率高于一般银行储蓄利率,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安全性比较高,适合于相对比较保守的理财投资者。

(四)保险保险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投资方式,它是对被保险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它并不能保证人不会生病、不会发生意外、不会衰老。但是一旦有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就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理财角度来看,保险或许不能带来像证券投资那样的丰富收入,但它的保障功能是其它理财工具无法比拟的。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保险产品:人寿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五)房地产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房地产最为抗通胀。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房地产泡沫较少时,比如CPI<3%,房地产投资是最为明智的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同时,房地产还可以用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从这个层面上讲,投资房地产不仅能够保值,如果用于抵押贷款,还能获得一大笔流动资金。房地产投资适合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是否投资得考虑自己的财力和能力。投资房地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若通货膨胀比较严重,CPI>5%,物价上升水平比经济发展水平高许多的话,房地产容易出现泡沫市场,不宜投资此领域。

三、总结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投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适合个人投资的方式。总之,只要个人投资者选择和把握好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就可以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情况下保障资产财富不缩水,同时达到增值的目的。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5篇

第一,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生的期望出入较大。现有教材基本上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忽视了实体投资的重要性,教材设置缺乏国、内外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环节。同时,一些教材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系,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整体脉络的把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重复讲解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已经学过的投资理论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老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非常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与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投资理财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也希望投资经济学课程能够与项目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成为一个更为系统的课程群体系。第二,青年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投资实践经验。现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本硕博直读,进而进入高校任教,对于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等内容虽然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短期培训,大致了解一些案例。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使得青年教师无暇去系统搜集和深入了解各类投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授课质量。第三,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其他课程,投资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但是传统的考核形式往往局限于闭卷考试或者交课程论文,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投资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需要调整宏观投资理论教学的比重,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形式,改变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以2012~2014年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结论,与同行分享。经济学是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下设的本科专业,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投资经济学课程在2012年被湖北经济学院列为校级优质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在本科三年级时开设。

第一,更换授课教材。过去投资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罗乐勤,陈泽聪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经济学》,这本教材虽然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但是知识点较为浅显,缺乏投资理论的前沿知识介绍,也没有案例设计。这本教材比较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但是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这本教材已经无法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我们选用了张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学》作为授课教材。选择这本教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现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由于这本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一个学期难以讲解完,因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分为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兴趣阅读部分。同时,预留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后阅读部分的心得,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这本教材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而近几年来我校考入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选择这本教材也可以帮助我校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专业的特点。三是这本教材里设计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这本教材授课3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反映良好。

第二,引入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每次上课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话题,并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五分钟的主题发言。如在学习中国投资体制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双轨制、国退民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信息;在学习证券投资知识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股权分置改革、大小非解禁、原始股大案等信息;在学习马克维茨模型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马克维茨、威廉•夏普等学者的生平趣事;在学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去搜集纽约、伦敦、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国际投资事件,教师会引导学生成立多个研究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分析案例,并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做主题发言,主题涉及大学生创业、中国的期货市场现状、中外投资监管体制的比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而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第三,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主要由一位教师担任所有教学任务,为了给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尝试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授课任务。对于任课教师的人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系,而是与我校金融学院合作,聘请金融学院的资深教师来讲授投资经济学课程,强化学生对于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近两年来,学校也非常重视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第四,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课堂讨论、主题发言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将学生围绕投资经济学课程主题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和公开作为平时成绩加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改变期末考试的试题结构,试卷里不再仅仅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具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而是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投资案例分析,投资项目设计,资产组合的选择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这本教材,但是有12%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偏难,希望能够降低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的难度,而这些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其次,92%的学生赞同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资料搜集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但是只有54%的学生愿意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或者课题讨论,这些学生的发言一般都非常精彩。最后,有63%的学生认为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个人理财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无财可理,或是认为个人投资理财是工作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三、对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如何教好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法改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学理念调整的过程。把知识教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书本里写了什么,更需要让学生去思考和了解书本以外的现实有些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开阔思维的视野,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对于投资经济学课程,也是如此。合理利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设计科学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投资经济学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应当是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重点。笔者认为,未来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将课堂案例讨论与学生科研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围绕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参与社会实践、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和撰写论文。曾经有智者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时在网络时代人们会面临海量的信息,对于大学生来说,浮光掠影式地讨论远不如一次深刻的学术思想旅行印象来得深刻。因此,教师或者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或者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学术性质的研究。在教师与学生的深层次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科研训练,体验研究式学习的乐趣,还可以为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为未来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撰写提供宝贵的经验。而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批阅学生的投资分析报告的过程中也能够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第二,优化投资经济学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投资经济学的范畴不仅局限于宏观经济中的投资,也不仅仅是金融学中的证券理论和操作实务,而应该涵盖大学生投资理财理念的培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寻找兴趣点,引导学生着手设计人生规划,尽早树立投资理财意识,通过课堂讨论,模拟投资项目的方式,梳理学生对财富、对投资的认识,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能力,能够理性认识和科学分析投资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第三,加强投资经济学实验室建设。可以参考国内外高校经验,购买一些专业软件,为投资经济学课程提供仿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等投资运作的过程,熟悉投资流程和操作方法,再通过专业工具预测结果,分析和处理各种可能的现实投资问题。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6篇

什么人适合读EMBA?读EMBA会带来多大的现实价值?随着8月底复旦大学首届121名EMBA毕业,有关EMBA的话题讨论频频在媒体曝光,而答案则是五花八门,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郑苏芬从一开始就对读EMBA认识充分,她的目的直接而明确:“开阔业务视野、丰富管理知识、提高领导能力、建立和拓宽人际和业务网络。”这是二年前她作为学生代表在复旦大学首届EMBA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而今,她对自己当初的阐述更有一番深刻的体会。

近二年的学习生活给予她的实在太丰富了,而谈起学习的体会,娴雅的郑苏芬一下变得眉飞色舞起来,对参加复旦EMBA的学习所带给她的益处如数家珍:“第一,老师提纲挈领地授课,使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了课程的理论,了解国际前沿实践;第二,同学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大家在课内课外的交流,带来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第三,结交了许多愿意真心实意帮助我的朋友。”郑苏芬认为朋友是最大一笔财富,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吗!

能够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对任何人来说都会是一件倍感幸福的事。但是,对于郑苏芬这样的大龄学生,享受幸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一大笔的学费投资外,投资更大的是精力和体力。”身为董事长的郑苏芬工作本已十分繁忙,为了学习,她更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就连“五一”、“十一”这样的长假,都不得不呆在家里看书、写论文。

在特别忙、特别累的时候,郑苏芬是否也曾经后悔过,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读书?听了这一问题,郑苏芬的回答却很干脆:“从没有过。相反,觉得EMBA学习的过程不够长,其间的幸福还未来得及享受就稍纵即逝了。”

细细领悟,无论从学习的初衷,或是从学习的感悟,EMBA的学习,不仅是郑苏芬对自己的最大投资,更是其价值理念―注重提升专业价值的最佳体现。

自谦家庭理财 “一片空白”

谈起家庭理财,郑苏芬笑称“一片空白”。这是否多多少少会让兴业基金的投资者有些失望,确切地说更多的是诧异:自己不理财,又如何领导有“理财专家”之誉的基金?

对此,她解释道:“这很大程度缘于我的职业:一来身为证券从业人员,有种种的投资限制工作忙没有时间,二来工作忙没有时间身为从业人员,有种种的投资限制。”

郑苏芬是后第三届大学生,1983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系,1995年始进入资本市场领域,先后从业于兴业证券和兴业基金。在此之前,她在福建省审计厅担任审计工作10年之久(是福建省第一代审计工作人员)。

正是因为崇尚专业理财和价值投资的理念,身为审计专家的郑苏芬,对企业存在问题看得特别清晰,故而与许多获利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是当年福建一拟上市公司发行职工股(信称原始股),许多亲戚朋友纷纷向她推荐,郑苏芬因对这些企业知根知底,认为不具备投资价值,便一一谢绝了。哪知过了几年这些职工股上市时无一不“乌鸡变凤凰”,一二元的股票后来都卖到了30、40元。尽管如此,郑苏芬并无丝毫懊恼,她始终坚信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

也许,上帝之手在冥冥之中早作了安排。郑苏芬虽然错过了职工股,却让她选择了证券这个充满活力、刺激,并让她热爱的行业作为自己的新职业。

从此,身为“局中人”,国家相关法规规定证券、基金从业人员不得买卖股票和基金,郑苏芬更是严格遵守着这些从业规则。因而,在当前中国理财渠道相对狭窄的环境下,对其理财的“一片空白”便多了份理解,少了份诧异。

然而,细谈之下,郑苏芬的“一片空白”则过于自谦。在福建省审计厅工作之时,身为国家机关人员的她为支持国家建设投资过国库券,以现在的利率看,当时在高利率时买国库券算是一笔成功的投资。此外,坦言无心涉足房地产投资的她,却在无意间搭乘了上海房价飙升的“快车”,并在“换车”过程中赚了一票。

在2002年初,郑苏芬由于工作原因从福建调至上海,而到了上海,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住所。她首先看中了浦东碧云社区的一个楼盘,每平米6000元出头点。听说这里的房子卖得特别好,她稍一犹豫就买下了,犹豫的原因是房型不大符合她的要求。几个月后,附近另一个楼盘开盘,正巧有她需要的房型,于是她又订下了另一套,她原本只是希望届时可用原价卖出第一套住房,没曾想到几个月后的房价已开始上涨。虽然朋友们都看好该地段的房价,建议她将房产作为长期投资,但她一再谦虚地认为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无心对上海的房价做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拿到第一套住宅的产权后,她随即就将它转让了,无意间竟也小赚了一回。

谈及上海楼市,对于当前上海房价“高处不胜寒”的境地,郑苏芬有其独到见解,并依旧看好上海的房地产:“上海仍驶在‘快车道’上,想到上海发展的人也越来越多,投资上海房产风险不大。”不过,在谈及她本人为何不涉足房地产投资时,她笑称自己不是房地产业的专家,古人云“术业有专攻”、“专而精,广而疏”,在社会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和发达的今天,郑苏芬表示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基金持有人投资理财,为基金持有人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理财相信专家

对于投资理财,郑苏芬的信条是:理财要相信专业。“理性、科学、稳健专业理财助您兴业!”这是她对《理财周刊》读者的寄语。

她认为,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历史很短暂,普通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加上社会信用体系亦不完善,不少人不愿意让别人为自己理财,她建议中国的普通投资者要信任基金的专家理财。专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必然,基金公司的专业就是投资与理财,在投资理财上,基金公司具有专业优势,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专业的研究能力、专业的风险控制体系、专业的信息技术平台以及专业的管理和制度保障,正是凭籍着这种专业理财优势和理性、科学、稳健的投资理念,使基金公司有可能创造更高的投资回报,并培育一种先进的理财文化。

虽然,2001年的基金黑幕,以及2003年基金一路高歌的价值投资理念在2004年受到极大的挑战,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但是,在弱势中,基金的业绩优于大盘,基金专家理财的优势也得到体现,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逐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她认为,专家理财是未来家庭理财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基金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是基金的最大持有者,在2002年底,个人投资者占据美国共同基金资产的75%,近50%的家庭拥有基金,基金成为家庭金融资产中,仅次于直接持有证券资产、养老金以外的第三大金融资产。现在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储蓄存款总额一直在攀升,相信愈来愈多的投资者在认识到投资基金的益处后,将会加入到投资基金的行列中来。

不过,尽管对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郑苏芬认为,目前基金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亦不容忽视:由于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有限,因而导致基金的销售面临巨大的压力。为此,基金公司在销售基金时,必须开展大量基金法和基金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仅以兴业可转债基金为例,在发行过程中,在几十个城市举办了100多场推广活动,就连郑苏芬也为其就读的EMBA同学作了两场专题知识讲座。郑苏芬认为,宣传基金法、普及基金知识是基金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投资基金的行列中。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7篇

关于大学生的理财问题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就此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来思想上感知大学生的消费观,本篇论文我对大学生的个人理财问题从国内外分析、大学生理财的现状、造成现状的原因、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如何理财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和讨论当代大学生的理财问题,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大学生个人理财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理财个人影响与社会影响

一、国内外理财模式

1.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理财模式。

1.1生活的高质量追求。欧美学生大多习惯提前消费,当经济萧条时来尝试改变原有的习惯和观念,在生活的点滴中积累一定的资金。美国大学生就理性消费和奢靡消费具有一定的认知,例如减少咖啡等适当高档品的消费量,用普通消费品来代替高档消费品并相应的增加消费量;降低打车频率,打车的档次,坚持以步行、公共交通代替无谓的打车消费。据了解可知日本大学生在现今消费时最注重资源的节约,他们擅用优惠券、关注促销商品、反季购买消费品以降低相对于正常经济市场时期的开支。

1.2投资理财的合理规划。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商品市场为大学生个人投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欧美大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成人之后没有向自己的父母索要费用。加拿大学生将自己闲置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如:银行等,机构帮助他们在银行存款、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中合理分配自己的资金;在投资理财方面,美国大学生大多选择购买共同基金来解决自己的资金来源,他们是靠经验管理机构来替自己理财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2.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模式。

目前我们中国人的理财习惯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以前理财习惯是:生活理财。父母教给我们一个基本的观念是勤俭持家,怎样省钱过日子。现代人的习惯:投资理财。钱可以变成资本,也成为了创造收入的手段。现财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从生活理财转变到投资理财,达到资产的增值。但由于我国大学生从小的生活观念,我们一直都在靠自己的父母来完成自己的理财计划,或是由于资金的来源单一,没有资金实力来做资金的投资理财,再加上没有投资观念和经验,迫使投资的失败,投资理财的最基本要求是:资产增值=投资理+生活理财。

二、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个人理财研究现状。

1.1经济来源具有单一性。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方面,由家庭供给的占91.45%,由亲友无偿赞助、勤工俭学、借款、贷款提供部分经济来源的分别8.15%、10.05%、5.05%和4.40%,后四种方式都与家庭供给方式相同的性质。由此调查结果显示可见,学生主要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很少考虑去尝试采用更多的融资渠道来增加自己的财务来源,导致大学生自己独立生存能力差,也抑制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创造的价值极低,如果当代大学生的财务来源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创造,那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不可估量的变化。据查资料得知,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显示:家庭提供生活费的来源占大学生的88.82%;自己赚钱作为生活费的的人很少占大学生的4.74%;除此之外都是用其他来增加收入的。

1.2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及缺乏消费理性。

大学生是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的个体,据了解调查显示,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有以下不良行为倾向:

1.2.1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在人际交往、休闲娱乐、恋爱等方面消费较多,而在学习上的消费较少。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我们应将大部分的生活费安排运用到生活必须和学习中,精神追求固不可少,但我们要适量的在其投入资金来帮助我们的身心发展,认清作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

1.2.2消费缺乏理性观念,片面追求时尚,消费心理不成熟,不根据自己资金来源和资金的实力有计划地消费,而盲目自费,自身消费意志力较差,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冲动消费的习惯,我们要更具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策划和制定有效地消费计划,不要置前消费导致资金供不应求,因为很多事情是善变的,当遇到正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时无法支付而导致错失良机,不仅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影响,更会抑制自身的发展。

1.3存在很多理财误区。

1.3.1投资理念不成熟。大部分学生在学期开始时都要将钱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没有投资理财的想法;要么将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行业中,比如炒股、炒汇、买等,由于我们并非是金融行业的投手,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做基础,更没有实践经验,更不了解其中的行情,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行情不好带来巨大损失,以后失去了生活费,不能够更好的投资于学习中,失去了更多的积极向上的机会,再次,如果有个小资本的投资就没有了考虑的机会,就而失去了更多,其实很多小资本投资也是不容忽视的,既能为自己带来相关的经验,更能带来一点微小收入。

1.3.2没有处理好短期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勤工俭学成为大多数大学生赚钱的渠道,但是不少学生没有认清学习和勤工助学的重要性,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勤工俭学上,忽视学习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最后没有自己合适的工作,导致长远的利益与短期利益的轻属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后导致失去更多创造财富的机会。

1.3.3部分学生金钱观发生扭曲,在盲目消费后为了充实自己的可用资金,不惜用违法手段来获取经济来源,来支持自己供不应求的货币资金。比如参与传销组织、聚众等,很多学生甚至走上了杀的犯罪道路上。这样不仅扭曲了个人的行为观念还给家人带来很多的担忧和焦虑,也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埋下了不可挥去的一幕。

2.造成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21世纪由于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步入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传统的消费观念与现今的观念相互产生了矛盾,消费方式同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正处于学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和左右。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形成了盲目消费、奢侈的消费心理。我国大学生缺乏独立理财的校园与社会环境。现实中,大学生做兼职的学生比例相对很较少的,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让学生有很好的理财观念简直是痴心妄想的事情,再加上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今很多大学生都用银行卡来方便自己的消费,消费卡的方便使得大学生没有了消费的理性。

2.2家庭因素。现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的,家长把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部分的经济来支持自己的子女成长,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有求必应的政策,把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视为必须的、责无旁贷的一项巨大支出,家庭竭尽所能,削减其他开支也要尽最大的责任,保证这一项支出。而家庭的经济来源从来不要求大学生担心,因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的之不易,更不可能意识到理财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2.3学校理财教育的缺位。在现今社会教育的形势下,高校放松了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管理方面,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学生花的是自己的钱,对浪费等问题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与管理,对大学课程设置考虑不周的原因,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发展,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理财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以致大学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与引导,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中存在诸多的理财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理财

1.可以在适当时间参加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以增加消费收入来源,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例如家教、实习等工作。也有些同学可能会做一些劳动力和技术型的工作以获取应有报酬,例如打工、写作等工作。有两点是需要说明:一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应有报酬是光荣的,没必要感到羞耻;二是这些事情不应当以影响学业为基础,毕竟学习才是学生的主要工作,因为赚钱而荒废了学习,一般来说是不值得的,也是非常愚蠢的。当然,如果你是比尔•盖茨那可另当别论。

2.学会利用社会中的金融工具增加自身的收益。有一部分同学手上还是有部分闲置的钱财,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定利货币市场基金、用期存款或者其他金融工具来增加自己的财务收入,但具体的选择要看不同的情况而定。如果你还有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毕业,手上有一笔暂时用不上的资金,与其活期存款倒不如定期存款,毕竟利息会多一点。当然也可以买一点风险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很高,预期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安全性也非常的不错。如果你本身就是财经类专业,切对股票或基金比较相对熟悉,风险承受的能力也比较强,或者你根本就是抱着交学费的态度,你也可以少投入一点在股票或者基金里。特别提示:投资股票基金前请慎重选择。

3.制定理性的消费计划。人的天性中就有强烈购物的欲望,很多人喜欢逛街,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买下来的欲望。可是超市中惹人喜欢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你能每一件都买下来吗?再说了,喜欢的东西买回来后,有多少会是以后能够为自己用得着的?仅仅因为一时的喜欢,就掏空了自己原本就不饱满的钱包,值么?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不止是钱包里的这点钱,还有动摇了你的消费习惯,这会让你今后花掉更多的钱,永远也无法攒到你的第一笔用来投资挣钱的资本!

4.重视小钱的来之不易。泰山不让细土则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方能就其深!必须知到大钱来源于小钱的积累,当年李嘉诚先生也是少见的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我想曾经他的工资也不是很高,工作也并非想象的心仪,我们怎能看不起小钱的作用呢,所以我们要对每一分钱更加的珍惜,懂得它的来之不易,才能够为自己创造更高的货币资金。

5.将有效的资金投入到有效地应用中。读书人爱书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你买的书你都看了吗?我们总是雄心勃勃地要学习这个,要学习那个,学习是好事。于是,我们在书店会“以学习的名义,买下这本,买下那本”。我们绝对不反对买书,但是,同学,你买的书你看了几本?书的价格我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与其买了置之一旁,不如买一本就认证的学习消化一本。有时甚至不禁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感慨,当然,借书也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办法,所以我们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不能因此而为借口来盲目的消费。

6.在校园内多开展关于丰富的理财活动,如模拟理财,大学生理财规划设计,为校园的环境逐渐形成良好的理财氛围,学校要注重大学生理财的思想建设问题,多在校园内广播、电视宣传理财的相关内容,还可组织理财方面的讲座,或以讨论交流形势定期开座谈会,在交流中发现与总结最近大学生理财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困难提出相关的建议。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当代的消费主力军,在现代社会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结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我们更应该趁早建立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做好长期的理财规划,能有效合理的利用金钱。

参考文献:

[1]王旭林.关于大学生个人理财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

[2]杨谦.大学生个人理财调查分析[J]财金晚报,2011,(10).

[3]刘位璐.融营销背景下银行个财务发展[J].财税金融2012,(6).

[4]朱清香、辛晓.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实证分析[J].资理财,2011(2).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风险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60-01

P2P网络借贷,英文名称为Peer-to-Peer/Person-to-PersonLending,即个人之间的点对点信贷。2005年,以Zopa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模式在英国兴起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2007年,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创立,P2P网络借贷模式正式登陆中国。

P2P网络借贷是由独立的第三方网路平台提供撮合服务完成个人间借贷交易,而提供这种第三方网络平台即为P2P网络借贷平台(以下简称“P2P平台”)。P2P平台通过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实现原本难以实现的陌生人之间的直接信贷关系。这种新型金融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的限制,满足了个人消费贷款以及投资理财的庞大市场需求,对于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普惠金融都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但P2P平台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风险,而且已经由此滋生了一系列不良现象和问题,同时,监管部门目前对于P2P网络借贷业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对其监管。笔者拟从如下三方面阐述P2P平台的法律风险,以供参考和进一步分析。

一、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

P2P平台自出现开始就伴随着“非法集资”的争议。根据1999年央行颁布的《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和2011年最高院颁布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非法集资”包含了如下的特点: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笔者认为,判断P2P平台是否涉嫌非法集资关键在于P2P平台的运作中是否构成“承诺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或其他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要件。一般情况下,P2P平台仅作为居间人不介入借贷关系,而仅仅是促成由放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直接的借贷关系,仅由借款人向放款人做出收益承诺,在这种情形下,P2P平台与社会公众之间并不构成资金募集的关系,其经营行为也不构成非法集资。

在P2P平台债权转让模式中,专业放贷人与放款人所订立合同的内容不是专业放贷人对放款人承诺返本还息,而是对手里已有债权进行转让,其追求的法律效果是由借款人和放款人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由借款人对放款人进行返本还息,放款人明白其作为债权的受让人承担的风险和利益真正来源是借款人而非专业放贷人。因此平台并未对放款人做出任何收益承诺,不涉及非法集资行为。

在P2P平台的理财模式中,P2P平台本身并不对放款人做出任何实质的收益承诺,放款人所获的收益完全依赖于借款人的还款付息。投入计划的资金仍属于放款人而非P2P平台。通过与放款人之间发生借贷关系,转移资金所有权再用于放贷,因此P2P平台并没有成为借贷中的一方,与社会公众并不构成资金募集的关系,其经营行为也不构成非法集资。但是,在“理财计划”模式中,由于在出售“理财计划”时,暗含了平台对放款人做出了到期由专业放贷人回购的承诺,而这种回购贴现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放款人发放收益的承诺。因此,此时的P2P平台就涉嫌了非法集资。

二、涉嫌高利贷的风险

P2P网络借贷虽然是一种新的金融参与形式,但其核心的法律关系仍然是民间私人个体借贷行为。《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相关规定确定了国家对形式和内容上符合法律规定的私人借贷关系予以保护。同时,《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最高院颁布的《借贷案件审理意见》和《公民与企业间借贷效力批复》两个司法解释也构成了对于一般民间个体合理利率借贷行为的合法性肯定以及“高利贷”的定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基本涵盖了P2P平台上一般常见的个体借贷行为主体和行为(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为P2P网络借贷行为提供了最基本的监管要求,包括借款用途限制、预扣利息的禁止等。

现有的P2P平台为了避免高利贷的嫌疑,其名义上的利率控制在同期银行基准利率4倍内。但为了提高竞争力,吸引投资人,部分P2P平台会提供额外的“奖励”,即出借人在投标之后,获得利息和还款之前,一次性获得由借款人提供的额外奖励。根据出借人接触金融占到总融资金额的比例,获得相应比例资金的变相利息。这些操作事实上已经违反了“4倍利息”原则,具有构成高利贷的法律风险。

三、涉嫌非法经营风险

为了克服我国信用制度缺陷,P2P平台在标准的放款人、借款人和中介人三方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小额担保型模式。这种模式在目前的实际运作中存在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的风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性担保行为需要特别许可。因此P2P公司除了向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还需要获得地方政府相关业务监管部门的许可。《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P2P平台要从事融资性担保,必须经过专门的批准和监管,否则其担保行为将触碰法律边界,构成法律风险。

我国现有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小额担保型模式除了引入纯第三方担保公司外,还有另一种是依靠平台自身实现担保功能。而平台自身担保容易导致出借人的所有风险转移到平台上,平台兼具担保机构功能,难以独立于交易之外,从而具有融资性担保业务实质,涉嫌了非法经营。此外,如果P2P平台在宣传是仅使用“本金保障”等模糊的词句,未明确风险承担的主体和范围,都存在不当宣传和非法经营的嫌疑。

参考文献:

[1]周礼贤.P2P法律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居民理财;市场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一、我国居民理财市场现状分析

(一)居民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近年来,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各金融机构不断更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市场呈现以下态势:

1.理财产品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理财工具

2013年3月,央行在其官网上当年首次储户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房地产投资”和“购买债券”,其中,理财产品最受欢迎。通过进行基金、信托产品、保险理财产品以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募集金额的横向比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初,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10万亿元,2013年全年,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超过4万款。经过多年发展,银行理财已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预计今年理财市场规模还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2.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加深

无论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部理财产品都显现出短期化的特点。2009年,期限3个月以内产品数量仅占26.51%,一年期以上产品占21.28%。而在2013年,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数量上升至58.82%,而一年期以上产品数量下降至1.93%。通货膨胀使得投资者更青睐于流动性较好的短期产品,并且,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缩短,挂钩标的的波动幅度相对减小,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也会相应下降。总体来看,短期化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必然。

3.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势如破竹,但在看似设计“花样百出”背后,理财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一部分商行盲目追求产品规模的迅速增长而不注重丰富理财产品内容,很多理财产品在功能和投资方向上都是大同小异,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缺乏发行银行的品牌特点,没有创新树立自己的特色。

4.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理财

随着监管趋紧和理财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银行理财“一家独大”的风光不再。从去年6月以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进入金融行业,以余额宝、百度理财、微信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投资者广泛追捧。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和理财意识的增强,包括证券、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在内的理财市场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财渠道多元化,资金向银行体系外流的趋势进一步增强,银行理财业务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二)居民理财服务市场分析

1.缺乏专业性的理财服务人员

理财业务不同于一般销售性的业务,它需要一支专业知识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研发队伍和营销队伍。当前,我国持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人数有30余万人次,其中大部分为二三级理财规划师,高级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数仅为3243余人,而这个数字,远远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国内商业银行的相当一部分理财服务人员并不具备储蓄、国债、股票、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有些理财人员是临时从现有员工转岗来的,或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即便考上了理财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也很难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入理财业务中去,更多的充当的是产品促销员。

2.理财服务质量需尽快提高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运行模式仍然是“以产品为中心”,理财顾问和规划服务成了配合产品的销售的手段。很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机制重点在于客户经理的理财产品销售业绩和吸收存款的数量,而对于客户的综合满意度、客户资产增加值等这些从客户角度出发的指标侧重太少,导致客户经理在工作中不承担收集、分析以及管理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的职责,因此缺乏对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也未能成功地营销和开发金融服务产品。这就直接导致客户经理成为产品销售经理而不是真正的理财业务客户经理。且不同银行间的地盘争夺战也呈白热化。在考核压力驱动下,部分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向投资者片面夸大产品收益,隐瞒潜在风险。

(三)居民理财客户群体分析

近期股市、楼市投资前景不明,许多投资者把目光转回虽然收益低但较为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居民个人理财认识仍然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漠视理财信息重收益,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很多投资理财者最关心的理财信息是有关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对其他非常重要的理财信息诸如资金投向、风险提示等很少关注或不加关注。实际上理财产品不等同于银行存款和国债,购买理财产品只是通过银行这个渠道完成认购程序,实质是消费者的理财投资,并不是购买的所有理财产品都只赚不赔。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及对理财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谨慎选择。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认真阅读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最好先对理财文书和合同进行研究,弄清楚收益、风险和费用,看懂理财合同条款,搞清楚风险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前提。

2.资产配置不合理

招商银行日前《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现状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居民在理财行为中主要面临资产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个人资产配置不合理且低效,储蓄存款仍然是中国城市居民目前资产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多数人尚未意识到合理的资产配置是实现理财目标的关键。资产配置专业知识尚处于启蒙阶段,缺乏全民认知与教育。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即使少数投资者表示“听说过”,但对资产配置的方式、目标也理解得较为浅薄。

二、完善我国居民理财市场的建议

(一)“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产品体系

经营个人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应转变理念,改变封闭式的产品设计思路,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分析客户的需求,通过重新理解、认识和构建与客户的关系,实现从“产品驱动”发展到“客户需求驱动”的全方面转型,根据客户风险嗜好、投资倾向等数据,结合其生命周期模型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指引下,使产品改造和创新相结合,丰富理财产品品种和层次。

从欧美理财市场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银行个人理财品种,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中着重于市场,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标。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财规划,因此可以根据年龄和收入进行初步的市场划分,并为不同目标客户群度身定做适合的理财产品。反观我国当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比较雷同,缺少与客户生命周期紧密相关的可以灵活配置的产品。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吸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多开发此类产品,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比如,生命周期基金就是一种非常符合客户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财产品,是一种可以满足持有人长期需求的理财产品。

我国居民理财主要以低风险、稳健型的产品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确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强大,追求高风险之后的高刺激和高收益。这样银行就要对客户分层,做好有效的客户风险测评,据此设计出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理财产品。

受分业经营的限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无法发行基金,但完全可以和一些基金公司进行合作,开拓自身的思维,进行大胆的金融创新,以更多的产品种类和更广的产品线,进行资产组合配置,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需要。

(二)加快综合性专业理财服务人员培养,建立独立的业务运行体系

要提高理财业务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理财服务,使客户群不断壮大,并创建有特色的个人理财品牌,快速、有效的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是关键。

1.国内金融机构应借鉴外资银行经验,打造专业理财队伍

美国几乎所有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都把综合个人财务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六大模块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对现有的理财顾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制定系统的理财顾问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理财候选人才,而且要同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造就符合其经营理念与职业标准的专业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如汇丰银行的“银行家培训计划”,已经成为汇丰发掘培养包括个人理财业务人才在内的本地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2.教育管理部门应支持高校设置理财专业,培养专业理财人才

由于专业的理财人员应具备投资、财务、保险、法律等多学科基础,但目前我国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大多不具备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而是分割为金融、保险、财务等独立专业,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不符合市场对专业理财人才的需求。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应意识到我国居民理财的内在需求及发展趋势,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独立的理财专业,以专业为抓手,打通理财所需的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理财人才。

3.独立的业务运行系统对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至为重要

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部门或联合其他金融机构成立独立的理财机构。业务系统应有很多功能化模块组成: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风险评估模块、产品设计模块、推荐情况及使用反馈登记模块、日常服务模块等,具备个人理财产品设计、指导和建议、信息咨询、预约服务、客户投诉、沟通回访、采集信息、产品营销、了解市场需求等功能。

(三)加强个人理财教育

1.将个人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将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培养体系中,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教育系统必须发挥领导推进作用,提高全国人民对个人理财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制订理财教育中小学实施计划,编制具体教材,将个人理财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传授基本理财知识,包括金融常识和个人理财技能和方式,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金钱支配习惯。

2.利用各种媒介提高社会公众的个人理财能力。鉴于个人理财对提高市场经济效率,提升社会福利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理财重要性,普及基本理财知识。比如:建立主体网站,宣传储蓄、贷款、投资、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发行如何管理个人财富的小册子;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定期举办针对各年龄阶段和社会阶层的理财教育活动和知识竞赛,树立全民健康理财文化。如中信银行推出的“小小理财星妈妈大梦想”亲子理财大赛,结合父母育儿及银行金融教育、理财服务家庭财富管理,在亲子互动中将正确的财商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李晓君.个人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0.08:28-30.

[2]邹亚生,个人理财:基于生命周期与现财理论的分析[J].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04:34-36.

[3]王娴楠.居民理财理论体系初探[J].硕士论文,2008,12:33-36.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突破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一)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

个人理财业务在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按照是否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对客户资金进行投资和管理,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

按照客户类型不同,理财业务分为理财业务(服务)、财富管理业务(服务)和私人银行业务(服务)。

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始于收付型的“中间业务”,2004年9月,银监会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2005年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获得银监会批准,经营人民币理财产品。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此后,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走低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强,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市场。二是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各家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滞。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外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个人理财品牌,并在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上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竞争。

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特点的介绍

(一)国外研究综述

1.个人理财业务品种多样化。国外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银行、投资管理、保险、个人信托等各类金融服务,并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2.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提供综合理财咨询,提供个性化理财方案。

3.信息科技在个人理财业务应用广泛,形成综合化立体化销售和服务网络。其主要特点有两方面。第一,金融机构与目标客户实现沟通、达成交易的途径和手段日呈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的特点。第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普遍应用,金融机构借助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的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

4.从业人员专业化。针对理财策划师的的各种认证考试、行业组织也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国际理财策划师协会(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 FPA),该协会负责组织对个人理财从业人员的认证考试、颁发从业执照、制定职业操守、理财策划师的从业行为进行监督规范等。而各类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普遍把配备高水平、专业化的从业人员作为推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关键环节。

5.个人理财服务全球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的今天,许多跨国金融机构推行个人理财服务已经不在局限在一国或者一个地区,而是将其扩展到全球范围。

(二)国内研究综述

1.我国个人理财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总结出以下几点共性问题:

(1)客户的理财观念尚需引导,目前我国客户其理财产品理念多停留在传统的阶段,对自己来之不易的财产缺乏有效管理。

(2)理财产品同质化明显,缺乏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被大量复制。产品的种类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

(3)个人投资体系没有建立,市场环境没有完全形成,理财功能不强,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银行理财服务似乎涵盖了生活理财与投资理财的全部,但实际上收到了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等领域,三个市场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

(4)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人才,理财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才能工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除了需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外,还应该懂我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

(5)风险防范缺乏。首先,各银行为吸引客户,片面追求高收益率,忽视风险防范,运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风险与收益的缺口也开始扩大。

除了以上观点,我国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其他观点:法学专业的许寒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风险研究》中指出法律风险正准建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产品业务的瓶颈,法律风险会极大增加商业银行运营的不确定性,对其信誉的损害也难以估量。此外在立法中对理财产品的界定不明确,比如说在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准入体系中,理财产品的募集方式被定义为私募还是公募立法中未予以明确。二在实践中公募与私募的法律差别很大,且监管部门在面对公募与私募是所采取的监管方式也不尽相同。任峰峰、陈爱华也提出分业管理风险上升,缺乏相应的法规与有效的监管。银监会的管理对象只能是银行,对证券、保险则无能为力。然而市场的运作主要有银行以外的单位来进行的,此外还需要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的配合监管,就目前来看该难度很大,分业监管在新形势下的弊端已经显现。在喻凌云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中指出信息透明度不高,商业银行在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及时。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是的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不明确,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度更高,这影响到了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也提出到的风险体系面临考验,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行销上存在盲目,共分侧重对收益的宣传,不履行风险提示义务。

2.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预测发展突破

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总结出以下几点共识:

(1)从单一银行业务向综合理财业务转变。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是对原有银行贷款产品的中间业务产品的重新包装组合。但是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个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品种逐渐丰富。通过与证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国内银行已经开始实现向综合理财业务的转变。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风险偏好和心理收益语气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

(2)银行理财服务开始向网络化转变。网上银行的出现,使传统银行经理了一场技术革命,也给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上银行大力开展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清单业务,为企业和具名提供资金余额查询、网上转账支付等服务,同时还将互联网作为有效的营销渠道,交叉出售理财产品和理财咨询服务。

(3)同质化服务开始向品牌化转变。有大众化服务像个性化服务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商业银行呈现出业务结构零售化、生存发展。

(4)银行邮传统的利差收入为主转变为服务收入为主。21世纪,商业银行已经转移经营战略,我国商业已经开始更多的发挥中介服务的作用。

(5)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大幅提升。近30年来,我国具名的金融资产有了突破性的增加,加之近几年央行的连续降息,银行存款利率在比较低的水平,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传统的存款收益越来越薄。为了使自己的财产能够保值增值,消费者开始需找新的投资渠道。

(6)微利时代是的银行业竞争加剧,利润降低。首先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减少,其次国家目前大力推进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绩优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改变造成了银行的优质客户减少。

(7)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提高,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更多的投资者在诸多理财产皮选择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这样也就不断推出了各个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导致短期产品收益率提高。

除此以外我国学者还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提出其他发展突破:丁中华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提出短期理财产品成为主力。短期的理财产品正好迎合了广大投资者对于整个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语气判断,在各个商业银行信贷紧缩的大背景下,这种短期的理财产品成为了信贷的一个业务补充。此外还提出中间阶层理财发展空间巨大,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随着个人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寂静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财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孟磊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健全客户管理系统是必然趋势。首先实行客户经理制度,为其理财客户配备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其次要加强客户服务研究,认真研究客户的消费心理,描绘出客户追求结果所经历的每个关键增值阶段,再次,健全互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采用“网络+机构”的模式,保证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报告研究》中提出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今后的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甚至是其他银行业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客户对银行服务渠道的选择项安全快捷方便等方面发展。蒋建平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一文中显得比较理性,认为风险开始显现,今后发展将更加理性,近年来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一直非常顺利,基本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但是,由于全球股市吊证,与股票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量的零收益、负收益时间,客户与银行间产生了一些纠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投资者对银行历次产品的性质和风险有了更加社科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

我国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规模大,处于逐渐快速增长的发展状态,是各大商业银行通过一些改革创新迎合更多客户改变理财模式的大好时机,把握以保障客户利益,不断为客户提高服务我宗旨的前提去大胆的创新,在产品种类、人员配备质量、服务快捷程度等多方面吸引客户。

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仅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的一次创新,也能够提高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文献在阐述问题上都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实证的文献比较少,我们研究调查更应该注重自身数据的收集分析,不能片面的利用别人的数据,以防出现时滞的问题。在大量的阅读相关文献之后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要在以前研究结果上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周峰.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分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邹群.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方向.经济师,2006(10).

[3]任峰峰,陈爱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探析.银行分析,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0(05).

[4]丁中华.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下.

[5]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产品中心.

[6]王增武.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十三场运行报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中心.

[7]张彬.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名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8]薛强(《金融博览》编辑部).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金融博览,2014(8).

[9]李建超.互联网金融浅析.时代金融(中旬),2014(4).

[10]乔楠楠,吕德宏.给予聚类分析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细分――陕西省杨凌区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南金融,2010(8).

[11]许寒.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风险研究.吉林大学,2012(3).

上一篇:药膳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保障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