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承包合同范文

时间:2023-02-26 17:26:08

个人承包合同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承包经营;民主议定;合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365-02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进行了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坚持和保留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的方式,将承包经营权完全赋予给承包农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通过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以及《土地管理法》等来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必须经过“民主议定”这一程序,而“民主议定”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必经程序和强制性规定,无此步骤,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无效。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效力纠纷越来越多。因此,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的实际情况来认定“民主议定”这一程序,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保持农村的稳定。

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的概述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主要方式

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还明确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该法还规定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进行流转。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主要有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多种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外来人口零星经营等四种方式。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主要性质及效力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性质,学术界存在行政合同说、民事合同说和经济合同说三种不同的观点。行政合同说认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在承包土地由村集体所有,并在法律授权村民委员会为发包方的情况下,为实现国家管理目的而签订的,符合行政合同的特征。农民通过与政府签订行政合同来获得土地使用权,在经营期限内获得部分的自主经营权,其的劳动成果与收益是直接相挂钩的。而且有学者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建立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农业经济核算体系后,农民通过与政府签订行政合同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在承包期限内获得一定的经营自,随着土地承包合同与农业定购合同的出现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在农业领域国家管理的方式上,行政合同管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1]民事合同说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与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一样均是平等主体间签订的双务、有偿、诺成合同。还有作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户之间的地位平等,集体经济组织与承包户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为了以合同形式固定彼此之间基于承包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目标;从合同签订的程序和原则以及不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来看,都与行政合同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经济合同说认为,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合同是“异化的合同”,即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指为实现国家的一定经济目的,直接体现政府意志,由政府规定基本合同条件的合同。总之,在我国立法上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法律属性还不是很明晰,特别是在理论学术界上也存在争议,但笔者觉得应当将其定位为民事合同。既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是一类民事合同,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该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合同的效力,即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产生相应的约束力。

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民主议定”的认定和判断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要经过“民主议定”,笔者的理解是指同意土地承包经营事宜的村民人数必须达到或者超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以及《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所要求的村民人数。但在实践中在对此的认定和判断上是有一定分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对农村土地有经济管理权可以进行发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召开了小组户代表会议,共同研究决定将农村土地收回重新进行发包,并进行了招投标公示。承包人如果经投标后,取得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依法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订立了《承包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承包人发包土地的行为公平、公开.并未违反法律规定,其合同是合法有效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表达的意思就是小组户代表同意重新发包,有招投标公示,即为通过了“民主议定”。并且,这种理解还认为如果承包方与小组村民协商并由绝大多数(一般是超过三分之二)户代表签字的承包合同就是经过了“民主议定”的,是合法有效的。第二种理解则认为:只要缔约主体适格,缔约程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没有相关人员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违反“民主议定”的情况下即为通过了“民主议定”。第三种理解认为: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第(三)项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即所说的“民主议定”则是指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笔者认为上述对“民主议定”的均存在偏差。因为第一种理解就如同笔者对自己的房屋是同意对外租赁的,但管理人在没搞清笔者的租赁价格、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的条件下就将房屋出租,而事后又无得到笔者的追认或者认可,这显然与第一种理解认定的事由如出一辙。而在第二种理解看来,虽然肯定了承包合同必须经过“民主议定”,但却不清楚由哪一方来证明承包合同经过了“民主议定”。根据最高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关于“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的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明确规定,因此在土地承包案件中,主张承包合同成立和有效的一方,则依法应当证明承包合同经过了“民主议定”,如果证明不了,就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而无须由反对方来证明没有经过“民主议定”。只有在主张合同关系成立的一方举证证明经过了“民主议定”,而反对一方认为“民主议定”有假或者事实上“民主议定”有瑕疵,不符合“民主议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反对一方才须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而第三种理解认为: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如果没有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违反了法律的这一强制性规定,则是无效的。这个理解本身来说并没有错,但如果认为就单独一片土地的承包要“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却是不恰当的或者说是错误的。结合上下文,《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中所指的“承包方案”是指在“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而不是就单独一片土地的零星承包。不然就没有办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六条关于“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的规定。同样的,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还明确规定了“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方可办理。”其中就有“土地承包经营方案”和“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集体财产”两项规定。我们还可以从《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关于“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来分析。如果本村村民的承包与村集体经济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都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的话,那么本集体经济组织对内和对外的土地承包就没有区别了。从立法表述上来说,应当表述在一起,在后面加一句“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的,同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这样既简洁又清楚。再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任何一小片土地的承包都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的话,不要说做到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中的三分之二同意,即使要求18周岁以上村民中的三分之二来参加会议恐怕都很难。如果是以“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这就基本上可以代表民意了,效率也比较有保证。且《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这一规定,是在《土地承包法》之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与《土地承包法》中所指的“承包方案”不可能是一回事,如果是一回事的话,这两部法律就发生了矛盾。只有把《土地承包法》中所指的“承包方案”理解成“统一组织承包”,才不会产生冲突。再来看看第一种理解的看法,即认为与绝大多数村民代表协商并签订承包合同的这种方式是否经过了“民主议定”。从通常的程序上说,这种方式不是由村委会或者村小组长召集并以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表决,与通常的“民主议定”的形式有所不同,但从“民主议定”就是经过该组织成员一定人数同意的角度来看,确实达到了一定的人数,也是符合“民主议定”实质要求的。这种情况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并不罕见,有的在事后经过村委会或者村小组长的追认和同意,认定其经过了“民主议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像第一种理解这样认为,即没有经过村小组长的同意,而且还有人坚决反对,或者又重新以同一片土地与其他村民再订立新的承包合同的方式来反对,此种情况下的承包合同是否经过了“民主议定”,进而是否应当认定承包合同的有效呢?笔者认为,第一种理解中认为的与村民组内绝大多数村民协商并签订承包合同。这种行为并不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中的“民主议定”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还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如果不允许以第一种理解这样的方式承包村民组土地的话,那么其结果只能是尽管村民小组内所有村民或者绝大多数村民都同意承包给某一个人.但只要村民小组长不同意承包,该人就承包不到。反之,只要小组长想承包给某一人,即使组内所有人反对都无济于事。因此,在村委会或者村小组长不按规定召集村民会议或者想剥夺某一名村民土地承包权的特定情况下,村民个人以如第一种理解这样与村民订立的承包合同无疑是有效的。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村委会成员或者村小组长的专断和专权。我国当前农村集体所有权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上述是代表主体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代表的并非农民集体的意志。[2]

三、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民主议定”认定上的完善

笔者认为应当在明确“民主议定”是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对下列情况中的有关“民主议定”的方式形成一个统一的认定和判断。

首先,对村集体经济的土地承包给本集体经济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应当依照《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关于“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才为通过了“民主议定”。其次,对“在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才为通过了“民主议定”。再次,对“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承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才为通过了“民主议定”。然后,对前面提到的对“民主议定”的第一种理解认为的即与村民组内绝大多数村民协商并签订承包合同的,也可以认为是经过了“民主议定”。最后,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单独一片土地的承包只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即为通过了“民主议定”。同时,对于那些如果违反法律的其他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可以以其他法律规定宣布无效。那种认为不是由村委会或小组长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决定再由村委会主任或者村小组长签订合同,即使是多数村民同意签订的承包合同,也一律认为是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没有经过“民主议定”的观点是错误的。[3]因为这样理解,既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实际上也助长农村干部的特权思想,不利于社会特别是农村的稳定,无法最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王 平.《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之比较及启示》.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2] 董景山.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2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组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按规定程序随意发包或对已发包的随意另行发包。

(二)部分村干部借村委会换届之机擅自更改合同内容、延长合同承包期限、违法拍卖集体资产或暗箱操作等等。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村委会法律意识淡薄,不依法办事。如发包程序不合法,最为普遍的是违反民主议定程序发包;村委会换届,后任村委会基于新老班子间矛盾对前任合同不认可;尤其是一些村委会有法不依、草率盲目、主观性极强。

(二)村委会责任意识差,工作失误。突出表现为合同到期或解除后,对土地不实际收回而重新发包,造成新老承包户间矛盾。

(三)承包合同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四至不明确,面积不准确,对合同的解除及终止条件、违约责任、合同到期后地上物的处置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留下纠纷隐患。

(四)各主管部门行政行为不规范。一些部门确权发证工作不细,如需土地相邻方签字的未经签字,主观确认后发证。将历史上由原村使用的土地确权给他村使用,变更所有权人,引发纠纷。

三、几点建议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县里成立农业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由农业、林业、果树、水利、畜牧、农机、土地等部门指定的2-3名熟悉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人员组成。

2.各乡镇要健全完善本乡镇的农业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吸收农业、林业、果树、水利、畜牧、农机、土地、司法等部门的专业干部为成员,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作为常设办事机构,根据受理的具体案件和业务范围,由仲裁委员会指定其中2―3人为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办理合同纠纷的调解和仲裁。

3.村委会成立矛盾排查调处领导小组。

(二)坚持原则,按程序承包

1.土地承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3)承包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2.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签订承包合同。

3.其他方式的承包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含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应当签订承包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承包期限等,由双方协商确定。以招标、拍卖方式承包的,承包费通过公开竞标、竞价确定;以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费由双方议定。

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的,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后,再签订承包合同。

(三)设立咨询机构

法院、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土地纠纷咨询机构,负责招待基层组织有关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合同的签订及履行等方面的咨询,建议村委会在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不含法律允许变更或解除)前先咨询,防范纠纷。

(四)积极稳妥处理敏感类纠纷

建议由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组织,对纠纷进行调查,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保障稳定的原则,提出适合本县情况的解决方案。

(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建议由司法部门牵头,对农村土地承包等有关法律进行入乡入户的宣传,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对乡村基层组织成员进行法律培训,促使其依法办事。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土地制度;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64-02

1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立法现状

1998年8月《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该条款看,法律上第一次真正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名称,但未给它下定义。这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利客体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该权利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为土地的使用目的(即农业目的),权利期限为30年,权利内容由承包合同规定。该法第十五条规定:“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该条款来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权利主体是单位或个人。权利使用目的仍为农业,但权利期限和权利内容均应由承包合同约定,同时,结合《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和第十一条分析,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客体是农用地,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1995年6月《担保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下列财产可以抵押: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这里确立的“四荒”的土地使用权,实际上指的应是“四荒”的承包经营权,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业法》第十二条规定:“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土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可以由个人或者集体承包从事农业生产。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可以由个人或者集体承包造林。个人或者集体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农业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该法第十三条规定:“除农业承包合同另有约定外,承包方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处分权和收益权,同时必须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承包方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按照森林法的规定办理”。该法规定确立了“承包经营权”的名称,其权利主体为个人或者集体,权利客体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权利内容既包括法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处分权和收益权,又包括依承包合同约定。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真正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再一次明确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性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流转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是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补充。

2 对现行立法的分析与评价

2.1 现行立法的优点

(1)保障农民的利益。

法律明确规定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真正走上了法制化道路,使农民的权利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解决了当前农村土地所面临的有纠纷找不到法律依据的尴尬局面,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明确妇女的土地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三十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首先规定了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利,对于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做了制度上的创新。

2.2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

面对我国农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确立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土地流转问题”做了规定,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三条规定“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流转主要是在农户之间进行,这就可以限制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保护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同时一些不愿意耕作农田的农民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农业经营大户,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3 对现行立法的建议

3.1 严格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

在确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范围后,针对以前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土地承包的法律效力,予以补充规定,并且签订书面合同,合同规定明确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对于签订了书面合同的,但是承包期限少于国家规定的30年的,应自动延长至30年。对于“一地多包”的情形,家庭承包应以合同成立的先后来确定谁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其他方式的承包适用登记对抗效力,如果都没有登记,适用“先占原则”。对于未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其他合同承包方,发包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中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资格,承包合同签订的效力,以及承包合同书面签订的强制性,在实际中就不会出现多个组织对一块地拥有所有权,也不会把一块地

承包给多方,即使有了法律纠纷,也会有书面凭证。

3.2 细化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权利义务

在法律中应明确承包经营权人对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适度的处分权。《农村土地承包法》未从正面明确承包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对使用权的规定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应统一完善地予以规定;对收益权的规定不足以满足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有必要加以细化;对处分权应增加林权的抵押,规定承包地的最小面积等。在立法中还要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继承性,解决目前针对继承的诸多纠纷。至于在土地继承后可能出现的如土地细碎化、继承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问题,要通过建立相应制度做出限制。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根据承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在家庭承包的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部分权能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其他方式承包的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债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不改变土地承包合同的内容,承包人将合同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这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主体、前提条件、流转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而《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做了较细致规定,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鉴于这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法律属性上的不同,有必要根据其不同特点和运行机理,设置不同法律法规予以调整。

3.3 征地制度的完善

针对目前的征地状况,制定专门的“土地征收、征用法律”,限制征用农村土地,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公益建设用地还是商业经营性用地,都以“公共利益需要”为由,通过政府强制征用。政府以低价征地,高价转让,赚取农村土地价格的“剪刀差”,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政府征地的积极性特别高。而失地后农民生活无保障,只有有限的补偿款,长期以往,必会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因此,一定要明确公共利益是哪些,可以采用列举法列出,在征地时要严格执行,对政府的这种不法行为,一定要严惩负责人。

另外,对征地补偿款的管理使用应做出必要限制,在征地前,要先落实征地补偿款,按照一定比例交付,对村集体和农户的补偿款分配问题要规定明确。虽然我国目前有贰征地补偿款的专门计算,但它未考虑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能遭受的间接损失,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确定,有必要将它作为农户的一项财产权给予农户直接补偿,并明确估算补偿的方法。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4篇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公证属合同公证,在办证中审查的重点是:

(一)当事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注意核对当事人的身份,是否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否符合发包条件。

(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真实性。

为了保证所证明的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做好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真实性,主要通过调查看合同签订中是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合同条款群众是否清楚,是否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如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实践证明,只有深入调查,掌握真实情况,才能准确地确定合同是否具有真实性。

(三)审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

农村土地资源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离不开集体经济这个前提,农民在承包后,农村土地资源的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承包方所取得的只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经营权、管理权,因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规定。既要有利于承包者的生产经营和积极性的提高,又要有利于集体组织宏观控制和计划指导的落实。同时对转包盈利的行为应予以制止。

(四)审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内容是否完备。

订立承包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承包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2,承包项目名称、数量、质量;3,承包期限、承包方式;4,发包方提供的生产经营条件和服务内容;5,承包费;6,承包方对土地和其他资源、资产的保护措施;7,违约责任、风险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8,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五)审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其他必要的要件;发包方与承包方对承包合同条款协商一致,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分别签字盖章后,即为合同成立。只有认真审查承包合同,完善合同,其合同才有履行的基础。

二、公证介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重要作用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经过公证主要起把关作用。通过公证审查,以认定合同是否依法成立,在履行中是否应受到法律保护,这样客观上就发挥了公证机构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公证后,有下列作用:

(一)增强了合同的严肃性,促使合同当事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认真履行合同。因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一经公证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各自应负的法律责任都得到了明确,增加了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事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身份证明、法人代表证明,授权委托书是否真实合法,这就可以杜绝越权办事,防止虚假合同的产生。

(三)审查签订的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有些需要办理审批手续的是否办理等,这就有效地杜绝了无效合同的产生。

(四)通过审查了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真实性,可以了解到合同内容是否符合群众的意愿,是否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可以避免以欺诈、胁迫、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签订合同的事情发生。

(五)通过一定的办证程序依法出证,即预防了纠纷,减少了诉讼,又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如果公证后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引讼,因为经过公证机构公证,合同的条款已经没有遗漏,审判机关亦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使纠纷得到及时而正确的解决。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能得到完善的修改,合理的补充,从而避免无效合同及合同纠纷的产生,提高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履行率,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5篇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第九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五条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第四十四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六十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6篇

第二条集体水域滩涂发包是指各镇(街道)、村(居)、村民小组等集体经济组织将其所有的水域滩涂等生产资料、经营项目和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国家资源(以下统称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本组织成员或者本组织以外的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经营的行为。

第三条发包方必须是对发包的生产经营项目享有所有权或者合法使用权的集体经济组织。

第四条集体经济组织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后,其所有权不变。除承包合同另有约定外,承包方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处分权和收益权,同时必须履行承包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五条订立水域滩涂承包合同,必须遵守法律和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遵循民主公开、协商一致,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六条在承包期内,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将水域滩涂等生产经营项目的承包经营权,依法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但不得改变水域滩涂的集体所有和农业用途。

第七条承包开发水面、滩涂、洼地等发展养殖生产的,承包期一般不短于五年。

承包期满,承包人对原承包的生产经营项目有优先承包权。

第八条发包的生产经营项目及其经营方式、收益、承包期限和条件等事项,由本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专业性生产经营项目发包,实行公开招标。招标办法应当经过本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已经开发尚未签订合同的荒滩、水面,坚持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完善承包合同手续。

承包合同签订后,发包方应当向本经济组织成员公布,并接受本经济组织成员的监督。

第九条集体水域滩涂发包应实行公开竞标、公开招标,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指导下,共同对投标个人和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现场开标、当场宣布公开中标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合同书中明确水域滩涂经营范围和承包者的责任权利,交纳合同履行保证金,细化、量化承包管理措施。

集体水域滩涂发包竞标会镇街道一般应有司法所、水产站派员出席竞标会,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现场监督,使水域滩涂发包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第十条公开,是指水域滩涂承包过程中,必须保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防止暗箱操作,包括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公平,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享有、行使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权利。公正,是指在承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办事,同等地对待每个承包方。

第十一条合同约定承包方必须向发包方交付定金、提供财产抵押或者保证人,交付定金、提供财产抵押或者保证人签字盖章后,承包合同成立。

第十二条农民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镇(街道)批准。

第十三条承包合同依法签订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必须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无效承包合同: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无效承包合同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承包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无效承包合同,由区级承包合同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十五条在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方不得干预承包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承包方有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电力设施的义务。

第十六条当事人一方需要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由双方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协议未达成之前,原承包合同仍然有效。

第十七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的,由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7篇

评析: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方案的确定、土地的调整、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时,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这些规定在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时应认真遵守,但是,对外承包土地应经民主议定程序,这仅是管理性规范,并不是效力性规范,未经民主议定程序的合同并非必然无效。

当前农村群众参政议政意识不强,村民大会难以组织召开,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必须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规定难以落实。另外,随着土地承包价格的逐年增长,有的村对外承包土地时召开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也获得多数人同意,但现在想解除原合同,常采取的诉讼方法也是说承包时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轻易以违反民主议定原则为由认定土地承包合同无效,导致的后果是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承包人的利益。村委到法院自行主张土地承包合同不符合民主议定原则时,因为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此项权利,法院不应给予支持。已废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发包方违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决议,越权发包的,自承包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一年,或者虽未超过一年,但承包人已实际做了大量的投入的,对原告方要求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或者要求终止该承包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从上述司法解释可以看出,只要承包合同签订后的一年以内没有提讼,人民法院就不能再以此认定合同无效。原司法解释规定的签订合同后一年的宽延期比较合理,但此司法解释已废止。在没有新的规定出台前,应按照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稳定的原则,对没有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的,不应全部认定为无效。

对于已经生效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违约,更不得单方解除合同。审判实践中因解除合同而引发纠纷数量相对较多,常发生发包方以合同约定的承包费偏低和其他原因为由要求解除承包合同。新任村委干部对前任村委干部与村民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也常拒不认可,对未到期的承包经营合同单方解除后另行发包给他人,也有的以承包人不按期交纳承包费,就随意单方解除其承包合同。上述解除合同的理由都是不正确的,违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合同的解除分为协议解除及法定解除两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在土地承包合同中可以使用,但规定的合同解除理由不能在土地承包合同中全部使用。从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精神看,土地承包应长期稳定,不应随便解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此规定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不能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不但强调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承包方如不按期交纳承包费,依据合同法中的规定,可以认定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可以解除合同,但在农村土地承包中不应适用,因为不按期交纳承包费者可能已将土地承包给他人,并且土地可能已流转多次,如因不按期交纳承包费解除合同,后面土地流转所签订的有效合同难以处理。在审理农村土地承包时,只有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条件时才可以解除合同。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8篇

船舶承包合同范文一

发包方:都昌县航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所属船舶赣九江货( 船 吨 马力)号,现承包给乙方经营。双方就承包经营事宜,签订合同如下:

一、承包经营遵守的原则

甲、乙双方必须执行都昌县航运公司一九九八年经职代会通过的《企业管理制度》(下文简称《制度》),并按该《制度》及实际情况签订本合同。

二、承包形式

甲、乙双方约定,由乙方个人承包,自负盈亏,定期定额向甲方上交承包额。在承包期内乙方不得转让和转包。

三、承包范围

乙方在承包期间承担下列成本和费用:船员工资、各种补贴、旅费、杂费、燃润料费、劳保及降温费、烤火费、医药费、春节值班费、交通费、大小型工具费、航运规费、业务费、船检换证及补办费用,船员审验费、考试换证费、违章罚、责任事故应负费及水运、航管、航监部门所收取的费用船体大修以外的各项小修费用及修理时间的承包费,承包经营中的货差货损赔偿费用。

四、承包经营期限

乙方承包经营期限从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至二OO 年 月 日止为期 年。

五、承包标的(上交额)

乙方在承包期间,每年每吨按 元计算上交额,合计上交 元。

六、付款结算方式

本合同签订生效的同时,承包上交额乙方一次性付清给甲方。 七、承包船舶的船员配备标准

1、40马力60总吨以上的须配备正、副驾驶、正副司机、水手各一名。

2、40马力60总吨以下的须配备驾驶、司机、水手各一名。3、船员配备须在本单位招聘,不得聘用外单位或其他人员,严禁带家属及小孩上船,否则,出现不安全事故责任自负。4、未按本规定配备船员发生的人身伤亡等一切事故责任和损失,均由乙方负责承担,甲方概不负责。

八、凡船舶其它安全生产事项乙方应按甲方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条款执行,否则出现不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

九、凡是本合同未涉及的其它相关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合同甲、乙双方签字生效,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财务入帐一份。

十一、本合同到期未续订合同擅自营运者,按侵占公共财产论处。

甲方(公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船舶承包合同范文二

发包方:都昌县航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所属船舶赣九江货( 船 吨 马力)号,现承包给乙方经营。双方就承包经营事宜,签订合同如下:

一、承包经营遵守的原则

甲、乙双方必须执行都昌县航运公司一九九八年经职代会通过的《企业管理制度》(下文简称《制度》),并按该《制度》及实际情况签订本合同。

二、承包形式

甲、乙双方约定,由乙方个人承包,自负盈亏,定期定额向甲方上交承包额。在承包期内乙方不得转让和转包。

三、承包范围

乙方在承包期间承担下列成本和费用:船员工资、各种补贴、旅费、杂费、燃润料费、劳保及降温费、烤火费、医药费、春节值班费、交通费、大小型工具费、航运规费、业务费、船检换证及补办费用,船员审验费、考试换证费、违章罚、责任

事故应负费及水运、航管、航监部门所收取的费用船体大修以外的各项小修费用及修理时间的承包费,承包经营中的货差货损赔偿费用。

四、承包经营期限

乙方承包经营期限从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至二OO 年 月 日止为期 年。

五、承包标的(上交额)

乙方在承包期间,每年每吨按 元计算上交额,合计上交 元。

六、付款结算方式

本合同签订生效的同时,承包上交额乙方一次性付清给甲方。 七、承包船舶的船员配备标准

1、40马力60总吨以上的须配备正、副驾驶、正副司机、水手各一名。

2、40马力60总吨以下的须配备驾驶、司机、水手各一名。3、船员配备须在本单位招聘,不得聘用外单位或其他人员,严禁带家属及小孩上船,否则,出现不安全事故责任自负。4、未按本规定配备船员发生的人身伤亡等一切事故责任和损失,均由乙方负责承担,甲方概不负责。

八、凡船舶其它安全生产事项乙方应按甲方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条款执行,否则出现不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

九、凡是本合同未涉及的其它相关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合同甲、乙双方签字生效,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财务入帐一份。

十一、本合同到期未续订合同擅自营运者,按侵占公共财产论处。

甲方(公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船舶承包合同范文三

发包方:都昌县航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所属船舶赣九江货( 船 吨 马力)号,现承包给乙方经营。双方就承包经营事宜,签订合同如下:

一、承包经营遵守的原则

甲、乙双方必须执行都昌县航运公司一九九八年经职代会通过的《企业管理制度》(下文简称《制度》),并按该《制度》及实际情况签订本合同。

二、承包形式

甲、乙双方约定,由乙方个人承包,自负盈亏,定期定额向甲方上交承包额。在承包期内乙方不得转让和转包。

三、承包范围

乙方在承包期间承担下列成本和费用:船员工资、各种补贴、旅费、杂费、燃润料费、劳保及降温费、烤火费、医药费、春节值班费、交通费、大小型工具费、航运规费、业务费、船检换证及补办费用,船员审验费、考试换证费、违章罚、责任事故应负费及水运、航管、航监部门所收取的费用船体大修以外的各项小修费用及修理时间的承包费,承包经营中的货差货损赔偿费用。

四、承包经营期限

乙方承包经营期限从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至二OO 年 月 日止为期 年。

五、承包标的(上交额)

乙方在承包期间,每年每吨按 元计算上交额,合计上交 元。

六、付款结算方式

本合同签订生效的同时,承包上交额乙方一次性付清给甲方。 七、承包船舶的船员配备标准

1、40马力60总吨以上的须配备正、副驾驶、正副司机、水手各一名。

2、40马力60总吨以下的须配备驾驶、司机、水手各一名。3、船员配备须在本单位招聘,不得聘用外单位或其他人员,严禁带家属及小孩上船,否则,出现不安全事故责任自负。4、未按本规定配备船员发生的人身伤亡等一切事故责任和损失,均由乙方负责承担,甲方概不负责。

八、凡船舶其它安全生产事项乙方应按甲方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条款执行,否则出现不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

九、凡是本合同未涉及的其它相关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合同甲、乙双方签字生效,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财务入帐一份。

十一、本合同到期未续订合同擅自营运者,按侵占公共财产论处。

甲方(公章):

乙方(签字):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9篇

但是,我国农村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和农村干部的政策法律意识不够,在发包农村土地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弊端。例如由于土地的承包,往往会造成大量的林木遭受砍伐,致使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承包问题除了有以上弊端外,还有很多的人为因素弊端,也就是现行承包责任制不健全的前提下发生土地承包争执或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问题,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很值得商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中所称的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本文仅就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的纠纷做些浅陋的探讨。

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过程中,最常见的是承包方不履行合同。如陵水英州镇大坡村委会发包几百亩地给三亚市某公司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然而却丢荒几年,一直没有使用。又如陵水县黎安镇的后牛港,承包给某商人后,其一直没有投资利用,只是坐享其成,叫人在该港里用炸药炸鱼及网鱼等。

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过程中,常见的还有发包方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如2002年三亚市鼎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诉陵水英州镇高土管区十几位农民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与三亚鼎立公司订立土地合同的是陵水英州镇高土村委会。而农民有些是个体承包者,高土村委会无权将农民个人承包的土地发包给他人使用。

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还有承包方没有按照承包的原则和程序办理,导致承包方无法使用土地。如原告北京劳可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诉被告陵水提蒙乡曾山村委后头塘五、六队农业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例子。陵水提蒙乡曾山村委会发包曾山村委会后头塘村二、三百亩地给北京劳可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同上只有队长签名,并没有得到法律规定村民人数的同意。

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的原因很多,除以上列举的以外,还有土地侵权发生的纠纷;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私自发包给第三者的纠纷;因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不清而发生的纠纷。另外还有承包者在承包期内发包方未经承包者同意又发包给他方或发包方同时把同一块地发包不同的承包方引起的纠纷等等,不胜枚举。

那么,如何去克服或者解决这些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呢?

首先,对于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弊端——造成破坏林木,致使水土流失或水源污染的,应当坚决制止。这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和长远的经济目标着想。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当前农村经济政策都提出对植树造林及土地资源的保护。《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我国农村只有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才能保持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提高经济效益。还指出要认真执行各项林业政策,发动群众造林、护林、绿化祖国,增加植被,建设生态屏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九条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在耕地上挖土、挖沙、采石、采矿等,致使耕地丧失种植条件的,或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沙化、盐溃化、水土流失的,责令限期治理,并可以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对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由于承包方不履行合同,致使所承包的土地丢荒的,农村集体组织可以责令承包方履行合同义务,承包方拒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农村集体组织有权收回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三条规定,发包方享有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的权利及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而《合同法》第94条规定:合同的一方当事迟延履行或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如原告英州镇诉被告吴兴章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中,由于被告吴兴章承包了英州镇高土管区的几百亩地用于种植经济作为物,但发现其种植的芒果树老化,没有经济效益时,便丢荒不再管理。法院依据原告的请求判令原告英州镇收回承包的土地。又如陵水三才镇诉陈公存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被告陈公存承包了三才镇一座山岭植树造林,却没有履行植树造林的任务,山岭上除了稀疏少数再生林外,很难看到成材的林木,法院亦依法判令三才镇收回承包地,被告陈公存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提起上诉,经二审法院审理,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维持原审判决。

农村土地承包中对于发包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认定所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发包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格难辨认的,应中止诉讼,告知有关当事人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第十二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承包经营土地或者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第十三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规定,国家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如原告三亚鼎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诉与被告符关英、符开信等人的农业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就发现有发包方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被告符关英、符开信等农民都是陵水英州镇高土村民委员会的农民,高土村委会发包集体土地给三亚市鼎立公司经营经济作物,而符关英、符开信等农民也向高土村经济合作社承包土地种植果林,发包人高土村委会无权将农民的承包地发包给他人。本案作中止处理,等符开信、符关英等村民向行政部门作出确认集体土地使用权后另做处理。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还有承包方没有按照承包的原则和程序办理的情况,对出现的这种情况如何处理?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002年8月29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对土地承包的原则和程序做出规定。土地承包应当遵守的原则是:(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2)民主协商,公开合理;(3)承包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人同意;(4)承包程序合法。土地承包应当按照的程序是:(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应该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发生争执最激烈的问题就是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去办。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五条规定,“承包方转让承包合同,转包或者互换承包经营标的物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转让、转包、互换行为无效。”第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依本规定第二条所的案件中,对发包方违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决议,越权发包的,应当认定该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属于本条前款规定的情形,自承包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一年,或虽未超过一年,但承包人已实际做了大量的投入的,对原告方要求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或者要求终止该承包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公平原则,对该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原告劳可得科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诉与被告陵水县提蒙乡曾山村委会农业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就有类似的情况。原告劳可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1999年与被告陵水提蒙乡曾山村委会后头塘四、五队签订了土地承包转让合同,承包了后头塘广陵坡和大园坡240亩的土地做热带经济果园开发,合同签订后,原告投入28000元的资金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并对山坡上的树木进行砍伐做出补偿,但却遭到了后头塘村村民陈石吉等村民代表的反对导致无法耕作。而事实上原告承包的240亩地上还有第三人陈小军也在承包耕作。本案的争执也就因承包方没有按照承包原则和程序去办理造成的。版权所有

个人承包合同范文第10篇

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因发包方违约引发纠纷。在农业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方要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要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都是发包方应当履行的义务,分析起来,发包方的违约行为主要有:

1、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有些村干部看到原来订立的农业承包合同收取的承包费较低,如果按现在的市场行情重新发包将会获取更大的利益,于是在利益的驱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包方即单方收回承包土地,搞招标承包,引发纠纷。

2、非法调整承包地。合同履行过程中,常常因为村委会负责人更换,新班子对前任村委订立的合同不满意,就否认原合同的效力,私自变更合同条款或对标的物重新发包,因为前几年订立的合同一般期限较长,承包费基数较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有的发包人以合同承包费不合理为由,单方决定提高承包费,或者单方终止合同另行发包,导致纠纷发生。

(二)因承包方违约引发纠纷

在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人要按照合同约定交纳承包费;要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业建设,要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在实践中,承包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主要有二种:

1、承包人拖欠承包费。承包人拖欠承包费有的是因为对发包方在履行合同义务方面有意见,有的是因为经营不善,交纳承包费有困难,有的是故意不交纳承包费。有的承包费经发包方同意减少,但由于没有书面证据,发包方负责人更换后不能得到继续认可,也是发生纠纷的一个原因。

2、承包人随意变更土地使用方式。承包人将承包的土地改变用途或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生产经营。如某村将数十亩河滩地承包给本村以外的人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在承包期间,未经发包人同意,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即在承包的土地上进行蓝宝石开采,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

(三)土地征用补偿费未及时补偿引发纠纷因潍坊市公路建设、工业或其他项目的迅速发展,征地赔偿呈上升趋势。农业承包合同履行期限一般较长,承包人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一般要进行一定的先期投入,在承包期内,土地被依法征用,双方在解除承包合同过程中,因承包方与发包方就补偿问题达不成协议而导致纠纷。

(四)第三入侵害承包经营权引发纠纷

主要表现在,第三人的承包合同到期后,村委进行重新发包,第三人不满,强行继续占用耕种不倒地,致使承包人无法耕种引发纠纷。版权所有

二、减少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对策

(一)承包合同的订立程序要合法。承包方案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人同意。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人民政府批准。对采用招标方式订立承包合同的要遵守招标投标的法律规定,要按照程序定中标人并与之订立合同。

(二)承包合同的内容要明确、合法。承包合同应当对承包地的面积(四至界限)、履行期限、承包费的数额及交纳时间、违约金等内容要有明确约定。遵守合同的观念要坚持。

对于已经生效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违约,更不得单方解除合同。特别是发包方,应当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履行合同。

上一篇:房产纠纷合同范文 下一篇:债务纠纷合同范文

友情链接